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2024-06-28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14篇)

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一

(一) 调查目的

2007年11月,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 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 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 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办学思路至关重要, 而且是迫在眉睫。因此, 2008年, 我院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信用管理专业社会调查, 通过多种渠道取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为我院信用管理新专业的申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诸如“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信用管理人员需具备哪些新知识”;“中小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后, 对信用管理人才有何新要求”;“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等问题调研得不够深入。2009年7月,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我院又开展了一次更为深入的专业调研, 调查主题为“信用管理人员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构成”, 旨在解答上述问题。

(二)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面向高职信用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所在单位的信用管理人员及企业负责人。考虑到我院毕业生今后就业均面向浙江省以及长三角一带内, 因此, 本次调查也主要在浙江省内进行, 重点选取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进行详细调查。

二、调查信息汇总分析

(一) 信用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推进, 我国对于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信用经济的成份在迅速增长, 社会信用活动日趋活跃, 信用经济的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需要大批懂信用、懂管理、懂技术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成长在我国具有以下特点:专业新;成长快,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原来没有培养信用管理人才的基础。因此,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信用管理人才出现了很大的需求。2005年3月, 原国家劳动部正式对外发布信用管理师为国家十个新职业之一, 从2006年开始, 组织进行了几次全国性的信用管理师考试及资格认证。事实上, 从2004年起,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已经先行开始了长三角信用管理师的考试与认证, 并部分要求持证上岗。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10年, 我国政府、银行、企业、教育等机构共需信用管理岗位30万个, 平均年需求在8万个以上。

(二) 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浙江省已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198家, 其中作为行业依托的省供销社共有26家担保机构。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管理服务公司也有近35家, 还有为数众多的商务咨询管理公司和合法的商账管理公司;民间投资者联合出资组建的各类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国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进驻浙江也将成为趋势, 可以预测, 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对其具体要求如下: (1) 毕业生直接上岗操作, 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信用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财务管理、会计学、信用管理等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 奠定专业扩展的基础。 (2) 毕业生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在:财务部门的会计、信用咨询与评估、商账管理与风险控制、信用担保与客户关系管理等。根据市场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专业重点为企业培养中初级信用管理人员。要求学生不仅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信用管理、会计技能、财务管理等专业技能, 还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信用管理师 (三级) 考试,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以便顺利就业。 (3) 毕业生具有领导、管理的能力。在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 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 逐步取得助理信用管理师、信用管理师等技术职称, 逐步成为各类企业信用管理人员。

以上三项要求体现了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 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 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 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 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 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以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三) 我院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信用管理专业是经济类应用学科。新兴的信用管理专业融合并发展了包括法律、管理、金融、信息技术、统计以及财务分析等在内的诸学科中涉及信用管理方面的内容, 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信用管理专业的定位, 属于经济类应用学科;信用管理专业的职能, 是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政策、技术与操作。信用管理专业建设重视培养学生树立信用风险意识, 突出风险管理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风险敏感性, 培养学生养成风险管理职业习惯, 掌握信用风险的识别、控制与管理技术, 具备信用管理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信用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 掌握数理统计方法, 拥有财务分析与软件运用技能, 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信用中介机构从事信用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我国, 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是一种教育创新活动, 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到课程体系、专业实习等无一不是开创性的、需要自我摸索。我院的信用管理专业于2009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正式设立, 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2009年开始招收信用管理专业高职生, 是温州市最早、唯一一所在全国范围内文理兼招的高校。两年来, 从招生情况看, 社会高度认可该专业, 高考报名踊跃, 生源均远远高于省平均分数线。从其他学院就业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均实现理想就业, 进入各大银行、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就业率95%以上。

三、信用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一) 当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已产生。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在市场经济国家, 目前信用关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 维系并支持着市场秩序与社会秩序。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 越要求信用及信用活动快速发展;同时, 社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信用管理制度安排。新兴的信用管理就是在这种社会实践需求下应运而生的。目前, 从全球范围来看, 信用管理正逐渐从银行管理、企业管理、社会行政管理等领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兴行业。从地位上看, 信用管理行业已经作为市场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存在;从职能与作用上看, 信用管理专业以其不可替代的专业性、综合性的理论与技术, 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中与信用意识、信用行为、信用关系、信用风险以及信用环境相关的问题,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已建立并良好运行, 信用管理法律、信用管理制度等已确立并被社会广泛认可, 信用管理行业日渐形成规模, 从业人数不断增长, 行业发展刚进入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 该行业中的重要分支, 如信用管理师、信用分析师、信用评估师等已被列为必须按国家标准通过资质认证持证上岗的职业。

(二) 我国信用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信用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市场结构逐渐深化, 信用关系日益普遍并且独立存在, 社会对信用观念、信用行为已达成普遍共识。人们对信用管理法律与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 对信用管理活动及行业发展需要的认知日益广泛, 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尽管党中央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职能部门全面介入、直接开展信用管理活动, 地方政府也纷纷建立了新的信用管理领导机构, 但目前我国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 经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批准正式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 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只有200人左右。高职院校开办信用管理专业的更是少有, 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

四、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要求

(一)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积极完善专业基础课、强化专业课, 注重专业技能和实务的讲授, 并尽量多开设财务会计与分析类课程, 使专业课程更加全面, 更加丰富, 更加贴近实际。

(1) 专业基础课, 主要包括两大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经济学基础、金融理论与实务、信用管理基础、基础会计等。数理统计模块:统计理论与实务、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 对信用管理问题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和统计知识统一到信用管理框架中, 使这些知识更加适应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专业课, 分为五个模块。

专业技术模块:信用评估技术、信用管理实务、企业征信技术等;财务会计模块: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银行信用模块:风险管理实务、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等;企业信用模块:企业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机构模块:征信与市场调查、资产评估等。、

(二) 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信用管理专业课建设的特色是应用范围较宽, 注重管理学和财务、风险技术手段的结合。以讲解授信业务活动规律为主线, 涉及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专业信用机构的方方面面, 不仅扎实了学生的理论功底, 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具体如表1。

五、信用管理专业后续建设建议

(一) 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加入WTO以后, 外贸业务得到飞速的发展, 浙江省作为经济强省, 其进出口业务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这一点尤其在温州、宁波等沿海城市体现更加明显。另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信用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市场结构逐渐深化, 信用关系日益普遍并且独立存在, 社会对信用观念、信用行为已达成普遍共识, 信用管理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服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 也为政府实施监管服务。因此, 应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的实践性教学, 对此, 我院正与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进行紧密合作。

(二) 建议建立“大平台、小模块、活页式”的课程体系

由于不同的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 作为一名信用管理人员, 若要能够熟练驾驭各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 其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平台”即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考虑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需要, 使学生能够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工商企业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小模块”即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课程的组合应按企业的一般岗位分工合理安排。最后, 按岗位形成若干组课程组, 一组即是一个模块, 一组即代表一种核心技能。

(三) 专业教学上, 建议建立“教学信息平台”“教学信息平台”

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专业资料数据库, 主要搜集信用管理专业工作中常用的原始资料, 以备上课时作为教具加以应用;二是专业教学数据库, 主要搜集专业教师的教学心得、课堂常用案例、教学课件和教案, 以方便大家交流教学经验。在实际操作中, 专业资料数据库可以听取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意见, 专业教学数据库可以吸收兄弟院校的优秀资源。

(四) 教学方法上, 实践“教、把、放”的教学思想, 提倡验证式实践教学与主导式实践教学完美结合

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效果。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 部分知识和技能在校期间虽学过多次, 但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一筹莫展。究其原因, 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太过依赖老师, 往往是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 这样的教学方式, 忽略学生的主动, 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把、放”的教学思路, 就是将教师的教学方式分为三个部分, 理论教学部分, 提倡老师多讲, 即常说的“教”, 这部分内容学生动手的机会相对较少;实验教学部分, 提倡老师手把手教给学生, 即“把”, 从教学内容上看, 主要是属于一种验证式教学, 属于学生边学边做边听老师讲的情况;实训教学部分, 提倡老师放手让学生做, 无论学生做对与否, 等学生做完了, 再对典型问题进行点评, 即为“放”。“教、把、放”的教学思路实现了验证式实践教学与主导式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吴晶妹:《对新兴的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6期。

2.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二

随着近年来,数控专业成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不同的院校也要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具体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这个时候,对于深入探索高职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也逐渐成为,为数控人才保驾护航的主要依托。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就是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综合能力紧密结合。

具体模式实施方向:

1.数控专业的设置,更加针对市场

说白了,就是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设置,要与具体的市场动向相结合,突出自身的特点。专业定位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社会学要的人才领域以及产业结构如何变动,以备随时转变专业设置,注重对区域经济的良好把控。与社会脱轨的专业设置,学生就算是学出来,也不能够反馈社会。

2.课程体系更多偏向实践

数控技术是一个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如果还跟以往的高校课程设置如出一辙,以理论为主,并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任何课程的开设离不开理论,但是应该让理论成为依托,实践成为主导,强调职业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时刻有与社会接轨的感受,注重学生技能的专业性和操作性,以实现学生用更加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

3.教学计划实施更多看重职业能力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都需要做出教学计划,这是为以后操作提供大的方向性指导性的文件。教学计划的撰写,不应该过于假大空,应该以职业岗位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安排。体现出计划的科学性的同时,要与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对教学内容做详细有效的安排,以社会需求为准绳,深入了解数控职业对于专业能力,综合能力都有哪些要求,以便快速及时的进行系统合理的教学规划。

4.教学过程更主动学生的主导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对象是高职学生,那么在教学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喧宾夺主,更应该合理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总体来说,教师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让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具体来讲,教师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授数控相关专业,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的我觉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和学习专业知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建设师生合作教学模式。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似乎已逐渐成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必然话趋势。如果只是一味制动理论授课的教师,并不了解市场和企业的最新生产和经营状况,他并不能够将最核心的数控技术对学生进行专业,精确地传达,那么学生学到的除了理论而言,并无其他,有时候会因为,理论的过于抽象化,而似懂非懂。那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在白白浪费时间,任何数控技术并没有让学生学到。当然,课程是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操作,却不懂原理和出处,学生也无法举一反三,在实践中活学活用。所以说,双师型教师显得至关重要,他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更需要向学生教受专业操作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进入社会的基础,对于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才会更全面。

6.产学合作应是最佳途径

就数控技术而言,对于此类学习早已不是关起校门,独自研究。合作是一种潮流,数控技术专业人员培养也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对接。高职院校由于缺少实训设备等相关资源,就可以借助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借助企业的资源更好地学习和展现自己的能力。企业也可以有效利用职业院校的理论研究资源,做深入的技术探讨。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向合作,互利共赢。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对于数控能力功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总之,不可否认在进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很多的阻碍和问题。但是,也都不能阻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校和学生都需要更多地机遇推向社会,这样才能在培养专业数控人才的路上少走弯路。学校和企业合作似乎是最好的途径,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更有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不在纯粹以来理论,与实际越接近,越有利于提升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找出最佳解决途径。如果学生表现良好,可以直接被企业录用,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数控专业能力的学习问题,又可以解决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首珩,陈维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年05期).

[2]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1期).

3.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三

1前言

广西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较好,2016年广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约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4191.3亿元,增长迅猛;同时也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广西高等院校共73所,其中高职院校共37所,占高等院校的50.7%,在这37所高职院校中,共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就目前而言,广西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4.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四

如上所述,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到企业实习期间,只能简单地打杂,无法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存在角色转变慢,不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缺乏责任心,组织纪律性较差;与人沟通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足等。有些企业还反映,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正确,要求工作条件好一点,待遇高一点,轻松一点;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划,不肯脚踏实地,逐步提高,只想一步登天。有些货代企业反映,许多学生实习时不愿意当业务员,到企业去揽货找业务,吃了几次闭门羹就认为太难了,一般连两个月也坚持不下来。

2.2 实习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习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实习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的同时,更应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所在单位有责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然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实习学生虽然暂时是企业的“员工”,但又与真正的企业员工不同,企业对他们缺乏约束力,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最终导致实习学生纪律散漫,学校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真正在实习,而企业地学校的学生管理存在较大怨言,甚至很多企业提出部分实习学生影响了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与企业工作安排相冲突等。因此,实习学生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2.3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5.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五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对基础建筑投入不断加大、各地建筑工程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既懂施工又会管理的人才缺口越来越严重。面对社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量大、专业要求高的现状,如何培养专业性人才成为当下高职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索与思考。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向不清晰

由于其就业前景十分明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无论是在高职

院校,还是在各大高校都是一门热门的专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教学方向却不清晰,有的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强调工程管理与工程法律;有的院校则更为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使得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基础不同,有的属于专业型管理人才或技术型人才,有的则属于复合型人才,不符合社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需求。

(二)课程设计不平衡

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很多高职学校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采用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设计阶段,却缺乏理论性的引导和实践支撑,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十分混乱,并且为了追求教学效率,盲目加强各个学科的学习压力,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高效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教学手段太单一

高等院校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在教学模式上一般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教学,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因此,学生的技术性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高职专科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在理论学习的能力上比较薄弱,因此不断强调理论学习,加强学习压力反而适得其反。

(四)师资力量不均匀

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就出现了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现象。实际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身是实效性高于理论性的,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实践带队,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掌握实践知识。而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均的原因,致使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顺利得到有效的指导,学生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完成学习。

二、培养专业人才的对策及思考

要培养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需要从教学方向、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打造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达成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保障学生的就业前景。

(一)明确方向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制定教学方向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在当下经济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社会更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入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

(二)完善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是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改革前提,根据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具体动向,充分结合对行业长远的审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分配,侧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方面内容的教学活动活动作为补充。

(三)丰富教学

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教学参与的积极性。目前高等院校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将直接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明确教学方向、完善教学体系后,就要针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多种微课教学资源,为学生生动立体地展现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这一块内容,让学生选取案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加强其实践操作能力。有条件的院校可配备实训基地或运用沙盘模拟实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完备师资

完备的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为加强教学综合素质,高等院校本身要鼓励教师多学习,可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进修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并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学习,从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入手,加强教师的实训能力,保证教师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6.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六

1 该院工商管理专业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方向有特色却单一

该院工商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企业文化方向瞄准了企业对文化管理人才缺乏的市场空白,在全国高职类院校中比较少见,极具特色。但由于培养方向单一,使得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同时,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这既不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扎根立足。

1.2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失调

目前,该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有公共基础板块、专业基础板块、专业技能板块和专业必修板块课程群4个课程模块,共1 79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板块课程群(包括思政、英语、高数、体育等)的课程有538课时,专业类课程(含课程技能实训)仅为1 254课时,且实践时间很少,除了在第三、第四学期有2个星期的综合实训外,基本安排在最后学年进行毕业实习。

1.3 实操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突出

按照高职办学的宗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是实用型、应用型的技能人才,但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却无法体现出这一点,类似培养本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上课内容、授课方式等大同小异。

1.4 体现专业特色的高职教材缺乏

在教材环节,尽管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数是“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但由于教材编撰者本身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再加上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发展时期较短,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更多的理论及编撰思想均源自于本科院校。因此,教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1.5 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差

该院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本专业也与很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了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能不定期地输送学生去这些企业进行实训或实习。但是,由于无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使得企业对此不是很热心,导致这些所谓的实训基地名存实亡。

1.6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该院校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因此在师资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体现在专业教师少、双师型教师更少、职称普遍不高、缺乏实训指导教师等方面。缺乏专业教师,无法较好地贯彻实施教学计划;而缺乏实训指导教师,会使得实训过程流于形式,容易出现学生干的与专业所学无关等情况。

2 对用人企业与毕业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

为了了解企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用人要求及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信息,课题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了包括10家合作企业在内的合计50家中小企业及2005级、2006级2届毕业生共计170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并发放了《企业用人需求调查表》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2份问卷。

多数《企业用人需求调查表》由专业教师亲自到用人单位发放和回收,调研人员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详细的记录,全面了解毕业生工作以来在职业态度、工作能力、团队意识等各个方面的表现,然后找到毕业生本人了解相关信息。少部分《企业用人需求调查表》采用邮递方式送达和回收。《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表》则由学生本人填写完成。

通过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商务软件(主要是OFFICE办公配套软件)的操作能力不强,特别是不能很快地完成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求的各类商务文档的制作;②独立性、主动性、灵活性及创新性不够,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缺乏敏感性和应变能力;③开设课程没能很好地结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技能培养不够突出、不够具体化;④企业文化方向很有特色、很鲜明,但不足以成为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导致学了却用不上;⑤应立足当前,针对就业实际,多开设一些就业能马上用得上的课程;⑥实训对企业、对学生的帮助没有预想中那么大。

3 关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围绕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的实现来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新的培养模式,重点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分别体现在对商业文化的理解与参与、就业所需的专项技能和未来发展的沟通交流学习3个方面。培养模式要与广西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东盟自贸区、区域国际性都市、中小企业是培养模式定位的重要方向。

新的培养模式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

3.1 明确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拓展培养方向

根据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要紧紧抓住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立足广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能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特色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二是要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及时掌握最合适、最实用的技能。对于培养方向,在掌握核心能力的共性,并以此建立基本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学院地处地区性国际都市的实际,可以考虑增设市场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零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及生产管理等课程。

3.2 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目标

经过反思,课题组认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有3个,分别为素质目标——提高个人及作为消费者的素质;职业目标——为将来步入社会走入职场做准备;发展目标——培养将来继续学习的基础能力。

在学生就业目标上,转变刻意定位在企业最基层岗位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的做法,坚定认为毕业生能在企业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顾客服务管理等领域担任中级管理职位。

3.3 调整后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锤炼技能,技能服务企业”的理念,设计了“三阶段、三层次,学工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以企业文化执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3年高职教学中,每年均设置“校内企业文化基地实训”“校外企业文化项目实践”“课堂学练做一体化教学”3个阶段,交叉进行;3年3层次,能力培养循环递进,即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个能力层次。

3.4 课程设置改革措施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调整后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见表1。

3.5 以务实精神建设工作室项目驱动实训与开展校内课程实训同步进行

3.5.1 以利益为核心建设工作室推动专业实训

工作室成员大多由某个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成,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相关企业需求,把企业的业务引入工作室进行讲解、分析并一定程度地参与。在工作室中设置若干项目小组,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或被分配在工作室的各个项目组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承担相应的任务,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技能的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这种模式能够让教师发挥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不脱离企业生产经营一线;能够让企业获得在专业技术领域及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支持,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更可以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促使其主动去学习、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与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学校则通过扶持工作室,促成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而转化成有影响力的专业品牌,获得良好的口碑,扩大招生规模。因此,这种模式是多方共赢的。

3.5.2 务实开展校内课程实训

调整实操技能培养过于依赖企业实训的单一模式,抛开只有去企业开展实训才能培养实操技能的片面观点,务实开展校内课程实训。具体做法是清楚每门课程所开设的目的;哪些是理论型的,哪些又是实践型的;实践型课程对应培养学生的哪一项技能;该项技能具体的操作规程是什么;这些具体实操哪些是可以在校内课堂上完成的,哪些是必须去企业进行的。应规划好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实训的操作,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避免完全依赖去企业实训,而到最后却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3.6 利用企业内训资料编撰符合本专业特色的高职教材

重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建设,花大力气重新规划,邀请更多的企业人士参与,特别是利用企业已有的内训资料,结合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编撰出符合该院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理论课不脱离实际,不是精简版的本科教材,而是实用的、从实践中得来的,这样的教材才符合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才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的理论课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理解。

3.7 引进实践型人才,逐步改善师资结构

7.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七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道德;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近两年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虽也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和工学结合的程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将思想品质的培养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不能将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不利于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措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一技之长,可持续发展性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专业建设的突破点。坚持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办学之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市场规律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专长得以发展、创造力得以挖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一技之长。为使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系统化、具体化,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化与企业合作办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素质与技能并重的“3+4”模块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一方面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参考,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3+4”模块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规律的过程。

为适应制造业高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学生及家长对迅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目标,解决办好自动化类高等职业教育资金需求大而投入相对有限的制约因素,结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改革和创新了“3+4”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教育三年培养期划分成岗位认知、基础知识、社会实践、专业技能、生产实习、综合应用、顶岗实习七个模块;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应用三个模块主要在校内进行,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思路;岗位认知、社会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四个模块主要在企业行业进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道德培养全程化的原则,依靠专职辅导员、专任教师、行业兼职教师三支队伍将职业道德培养和养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职业道德培养系统化、具体化,使毕业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一技之长和坚实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三、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第一模块:职业岗位认知。安排在第一学年初,时间2周。结合入学教育,参观6-10家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典型企业的典型岗位,邀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介绍工作情况,并邀请企业相关岗位技术骨干介绍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的需求标准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建立初步印象,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

第二模块:基本知识及技能培养。安排在第一学年,时间36周。主要在校内进行数学、英语、电工、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学习及基本操作技能的锻炼,使学生具备解决工程简单问题和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电工、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三模块:社会实践锻炼。安排在第一学年暑假至第二学年9月,时间10周。学生分散到多家企业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实际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对未来岗位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模块: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安排在第二学年,时间36周。主要在校内进行电气控制、单片机应用、PLC应用、电气传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第五模块: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暑假至第三学年9月,时间8周。学生分散到专业对口的多家企业参加形式多样的生产实习,将学到的专业技能应用于具体的生产实际,提高技术应用能力。

第六模块:综合技能培训。安排在第三学年上期,时间5周左右。该模块在校内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多种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中等复杂程度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模块: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下期。学生主要分散到预期就业企业进行顶岗操作,企业实行准员工管理,学院聘请企业教师和学院教师双重指导,校企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学生具备学员和雇员双重身份,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估

在“3+4”模块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通过学生入学后参观实际工作岗位、听取行业专家报告会等途径帮助学生完成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技能实践——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几个重要环节的学习,把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技能的锻炼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效果明显。

在人才培养方面,“3+4”模块化人才培养方式能够达到以下目的: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完成对职业岗位的认知过程,较快形成具体的职业概念,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帮助学生在理论和技能学习过程中巩固和强化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思想素质,培养企业能用、好用的高技能人才;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模块化人才培养方式的实施,对教师推陈出新、主动掌握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起到了督促作用。“3+4”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开发,也能帮助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高度融合,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3+4”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也是学校培养和行业回馈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学校根据实践性环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人才培養方案和培养目标,真正培养出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部对高职人才培养实现“高素质技能型”要求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8.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八

通过对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样本的分析归纳,结合向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征询的意见建议,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此处,专业技能专指从事某一具体岗位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操作技能。通用能力包括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收集与分析判断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职业素养主要包括品行、服务意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是否细致认真、是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以上三个维度的职业能力中,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通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9.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九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发挥它在培养物流人才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我国20多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建设思路指导思想有些模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教材选用等方面有待完善、教学条件需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较薄弱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对策是: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的思路、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建设.

作 者:邓小明 DENG Xiao-ming 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刊 名:物流科技英文刊名:LOGISTICS SCI-TECH年,卷(期):200932(3)分类号:G642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 问题 对策

10.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十

关键词:军民融合;技术士官;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我国士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军地联培联训的“军民融合”士官培养模式已经成型,士官职业教育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背  景

(一)“军民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形成

顺应世界军民技术融合模式转化的潮流,我国也从原来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模式调整为现在“军民融合”模式,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建设走出了新路。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是指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通过军队和社会共同培养方式,为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通过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形成以军队培养为主、地方高校培养为辅的多元化育人格局,能更好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

(二)专业技术士官职业化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械化战场是师长的战场,20世纪80年代的空地一体化战场是营长的战场,21世纪的信息化战场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场。士官作为部队建设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既是武器装备的直接操作者,又是作战行动的具体组织者;既是战士行为的示范者和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又是战士思想和生活的指导者。实践证明,士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可以拥有一技之长,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担负军事斗争准备最具体、最大量的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根据我国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而未来10年,正是我军武器装备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技术士官人才的整体能力素质还难以满足我军战略转型和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士官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瓶颈”。面对机遇与挑战,应积极研究探索与我军士官制度相配套,与地方高校基础教育相承接,与国家职业教育接轨的士官人才培养模式,走士官教育与国家职业教育融合式发展之路。

(三)院校在“军民融合式”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人才雏形的“练兵场”和军事精英教育的“指示塔”,对建立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都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与军队院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和手段先进,信息交流广泛,知识创新能力强,占据学科前沿。事实表明,大批优秀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部队,带去了知识和科技,带去了智慧和活力。国民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法、教学手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培养的军事人才,不仅基础知识比较厚实,综合素质比较全面,而且思维比较活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费用越来越高。通过依托国民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财力不足的问题,弥补军校教育的不足,降低人才培训成本,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快速提升军队战斗力。

二、思  路

根据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校继承了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吸收了中外先进的办学思想,各种办学模式均涵盖了军队技术岗位的需求参量。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办学目标指向“培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技术、高技能、专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社会人”“职业人”。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几年来按照“对接产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比如,为主动适应空军航空装备修理能力提升和国家、地方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办学定位上,坚持立足空军航空修理,面向民用航空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融合式产教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走航空特色发展之路,立足空军航空修理,紧盯军队士官培养,渗透中航工业航空维修,拓展民用与通用航空维修,面向航空维修、航空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打造航空特色品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了“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情境与生产情境相吻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国防教育体系可以落户于高职院校,其对接点是军训活动、军事理论课教学、军事技能训练等,这些都是调整、改革军事人力资源,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举措,也是依托国民教育资源,从源头上提高我军士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这一链条上的一个具体环节。因此,深度对接军队专业技术士官任职岗位的需求,以及职业化的发展模式,构建“军营+院校”的二元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操作性。

三、“军营+学院”二元模式构建

(一)日常教育实施军事化管理,打造准军营,着力培养技术士官军人身份意识和军事素养

专业技术士官在学校内是一个特殊群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指向明确,对其内在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他們像军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内,思想、言行的规范程度必然在校内环境的监督下得到加强和提升;另一方面,学风、校风建设也需要他们的参与,必须促进学生们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实践证明,“技术士官”的培养是一件一举多赢的工作。由士官担任主力成立国旗护卫队、仪仗队,士官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助理,士官承担校园重大活动警勤任务等,他们作为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群体,其群体示范作用能有效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增强广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推动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校形象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保证学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打造军营文化,强化身份意识。根据士官的培养目标要求,强化学员的军人身份意识教育。士官要求集中住宿、统一着装、集中管理,打造具有浓郁部队军营文化的准军营,培育士官养成“今日校中兵、明日军中将”的身份意识;开展相应军事理论课和国防教育专题教学,组织优秀士官学员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助理,培养士官身份意识和归宿感。实行宿舍军营内务管理制度、列队上课制度、操课制度、外出请销假制度,规范士官学员行为,明确士官学员的准军人身份。参照部队基层组织机构设置,在士官学员中设立“模拟团”,按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对士官进行军事化管理,着力培养士官学员“爱军、姓军、为军”的军人意识。

2.丰富主题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制定士官思想品德教育计划,做到“入课堂、入训练、入生活”,并贯彻到士官培养全过程。与驻地部队合作,寒暑假开展士官入军营见习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激发士官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定时段,开展“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发奋图强”主题教育。邀请军队英模作主题演讲,培育士官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使命意识,激励在校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组织士官参观韶山、雷锋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士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崇高理想信念。

3.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训练,提高士官军事素质。建章立制,参照军营管理,制定出台《一日生活制度》、《宿舍内务细则》、《仪容风纪及着装规定》《操课制度》、《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士官学员自入校起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养成优良作风。按照“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理念对士官加强日常训练,提高体能,促进身心健康。聘请军队教官,长期担任士官教导员,按照部队士官军事技能和素质要求,制订军事训练方案和计划,确保士官军事训练科学化、系统化,提高日常训练的规范化和专业性水平;严格日常操课训练,通过军事体育课和每天晨操、下午操练,士官加强体能和军事技能训练,确保士官学员拥有良好体格和身体素质;开办骨干强化培训班,提高士官自我组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考核选拔优秀的骨干担任管理干部,形成并完善由骨干带团队,以老带新的日常训练管理体系;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士官学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其健康成长;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培养士官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式”模式,培养士官人才的动手能力,打造“技术行家”的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業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如何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成为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1.构建“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岗位任职能力开展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根据士官任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遵循军事教育规律,强化学员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聚合由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基础、任职岗位技能以及专业拓展能力课组成的专业技术士官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根据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实现工作岗位内容与学习内容相融合。实现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教学从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以实际应用为主,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等的“工学六合”培养模式。联合企业专家成立课程开发团队,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解构”和“重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制定专业建设方案,重构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成果为牵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以企业岗位核心技能和最前沿技术为主线,突出动手能力实操实训。

2.依托优良“双师”团队和真实载体,培养士官精湛专业技能。一是建设双师教师队伍。高水平的双师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上得了讲台,能上一堂好课;下得了车间,能干一手好活”。抓好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对新引进的专业课教师,任教前要求到军队企业下厂锻炼,在岗专业教师一定周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带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专项操作技能培养等具体任务,到企业具体生产岗位,实行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式培养模式。聘请企业厂长(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学校客座教授,由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库,着力打造一支客座教授团队。邀请专家授课、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与学校教师一道开展科技攻关、技术革新等,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二是搭建“校中厂”作为优质平台,建立功能齐全、载体真实的专业技能实训室,实践教学场所引入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和星级评价,真实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做到实训教学情境与企业生产情境相吻合,为士官专业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节上设置基本技能训练模块,突出基本技能和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为进入任职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践教学实施中聘请部队专家和军队企业一线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教师,开发满足士官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的实训课程,通过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让学生以模拟机械师的身份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三真一模拟”式的专业实训,保证技能训练“真刀实枪,真材实料”,教学中对学员进行“手把手”的专业技能传授,直接面对岗位任职需求,全面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3.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注重安全和规范教育,提高士官职业素养。在打牢士官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员过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引入军队企业生产现场6S管理和星级评价,真实再现企业生产环境,做到实训教学情境与企业生产情境相吻合,使士官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专业技能并提高职业素养。实训场地悬挂、张贴相关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创造真实工作场景,潜移默化中提高士官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训项目实行工卡教学,培养“按工卡施工,按程序做事”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将质量安全理念的“种子”深植在要走向部队的士官心中。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开办“安全发展讲堂”,以事故案例为主要内容举办讲座,举办主题竞赛、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把“质量在心中、生命在手中”、“零缺陷、无差错”等军队文化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士官“对战友生命负责,对部队战斗力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责任意识和“爱部队、爱职业、爱岗位”的职业精神,促进士官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发展。

结束语

当前,技术士官培养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军地携手,上下联动。着眼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入探索技术士官的特点规律,认真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理念实现新转变、培养模式展开新探索,是高职院校担负士官人才培养和教育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王伟海.坚定不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J].前线,

2014,(5).

[2] 关雅囡.军民融合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再思考[J].

法治与社会,2011,(3).

[3] 程凯元.深化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问

题[J].继续教育,2014,(4).

[4] 陈善德.专业技术士官升级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继续教育,2013,(1).

[5] 周长峰.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育军队人才的思考[J].中

国集体经济,2011,(12).

[6] 陈明贵.士官教育融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探讨[J].高等

教育研究学报,2014,(9).

[7] 王晓璐.深化推进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对策研

1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十一

关键词:专业,职业高职,教育

0 引言

目前, 许多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经过几年专业训练之后, 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也就是说, 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了所学非所用, 所用非所学。当然, 我们并不认为学生学这一专业就必须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教育经费及人才的浪费。同时, 也正因为如此, 从短期来看, 一方面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 即新人进入职场后, 他们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对这些专业不对口的新入职者进行职业方面的培训, 完成本应该由职业院校完成的工作, 另一方面, 也延长了熟练工作人员的成长周期;从长远来看, 它对大学, 尤其是职业院校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学生及家长会质疑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大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专业认同感, 是指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大学学科专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 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认可、认同。具体指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性课程的认同, 即认为这些课程的开设, 是必要、有意义、有价值的, 是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它们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我们这里所指的职业认同, 是指学生认为这一职业, 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奋斗,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使这一行业得到发展的。

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

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们认为, 这里所说的高技能, 并不仅仅是对某一岗位的常规操作有所了解, 而是在理论指导下, 不仅能熟练地进行常规操作, 而且对于突发的状况, 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能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

古人云:好学之, 不如乐学之。西方也有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习的理论课程, 是可有可无的, 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不大, 甚至觉得毫无用处, 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而如果学生认为这一课程对自己今后的生存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学生就会根据教学要求, 认真学习, 进而努力探究, 并力图对该课程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样, 如果学生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认同感, 那么, 学生就会根据职业需求, 围绕该职业能力素质要求, 进行学习和培训, 从而提高自己从事该职业的能力, 进而获得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能力。

要想达到高技能, 没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 没有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分析思考, 没有对理论和实践的精益求精, 那是很难达到的。

2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高, 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呢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学生进入大学前专业和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问题

2.1.1 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定位上的不清晰

对于绝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 参加高考的目的是进入一所好大学。虽然近几年, 学生及家长对进入大学后所学的专业对今后人生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及其家长在学校与专业两相比较时, 还是更看重学校;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识到专业对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影响更大。也就是说, 对绝大多数的学生及家长来说, 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基本是在高考后才开始进行的。高考结束到大学招录之间的时间大约为一个月左右,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对专业进行考察, 并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专业, 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我国对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并无特别要求, 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有限。短时间对专业及职业选择的思考及本身对专业及职业的不了解, 造成了学生大学专业选择定位的不清晰。

2.1.2 目前的招考模式对学生专业选择的限制

一般来说, 每所院校, 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 也有自己的劣势专业, 对于优势专业, 按目前的招考模式, 总分成绩好的学生是优先。这本无可厚非。但总分成绩好, 并不能保证学生就真正适合学习这个专业。例如目前高职开设的机电专业, 如果学生的数理成绩好一点的话, 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低一点, 培养效果就会好一点, 但按照目前的招录方式, 就可能会招录部分理化成绩一般, 但其它课程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 这对于培养效果及学生学习来说, 都会产生巨大的挑战, 这一点, 在高职院校中招录中, 表现更为突出。

2.1.3 家人的期望与学生的期望不一致

许多学生选择大学学习的专业, 并不是学生了解这一专业, 喜欢这一专业, 而是因为家长希望学生学习这一专业。学生虽然在志愿上选择了这一专业, 但实际上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 对从事这一专业的职业意愿也并不高。

当然, 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 可能还有其它, 但结果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 学生进入大学前选择的专业, 并不是学生本人意愿的真实反映, 并不是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的专业, 不是学生希望自己今后一定就愿意从事的行业。因此, 在大学学习阶段, 学习本专业的热情不高, 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对高职院校来说, 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2 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产生的问题

2.2.1 学生对本专业课程不了解

学生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了解,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学生不了解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的整体状况。大学阶段的学习, 跟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就是中小学阶段, 所开设的课程比较固定, 主要课程只有那么几门课, 而大学阶段在短短的三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 会开设数量相对比较多的课程, 并且,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 具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对本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没有整体认知, 那么, 学习的困难将会加大, 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同时, 由于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没有整体了解本课程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何影响, 在认知层面上也会大打折扣;二是, 对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了解。很多大学生会对本专业所开设的部分课程产生疑惑, 质疑其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 就是对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有何联系没有弄清楚。这种不明白、不清楚, 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某种程度上, 它也影响了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

2.2.2 学生对职业能力和要求的模糊

从某种程度上说, 职业院校的人才规格, 主要针对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岗位, 而是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以酒店管理为例, 酒店管理专业所培训的人才, 可能从事的岗位包括前厅、客房、餐饮等, 不同的岗位, 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前厅管理, 它要求学生不仅了解酒店的各岗位的职责, 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能熟练地对顾客进行分流, 而且要求具备比较强的交流能力, 能做好与顾客的交流, 并能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前厅管理人员又分为一般工作人员、领班、经理三个层级, 不同层级的人员的要求、职责、处理事务的权限也有差异。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 基本涵盖了酒店管理的所有岗位。如果学生对此不了解, 那对酒店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就会产生质疑, 进而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3 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

如何让进入本院校, 本专业的学生, 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对今后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呢?笔者试结合所在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谈谈专业认同感及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训练。

3.1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现状

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 是本院在专业调整过程中,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开设的。在开设初期, 就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高技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并认为这一专业, 是目前经济发展中就业市场相对较好的专业, 但如何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高度契合, 就要求对酒店有更深入的了解, 与酒店有更为深度的合作。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合作的酒店集团, 从培养的模式上实行学校与酒店联合培养。在具体操作上, 采取的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与酒店合作。即酒店集团根据他们的用工标准, 在招录过程中, 提出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基本要求, 然后学院根据这一要求进行初步筛选, 使进入本专业的学员, 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2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的基本做法

据上文所说, 满足基本要求的学生, 并不一定对本专业具有认同感, 对职业具有认同感, 因此, 在学生入校后, 为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我们采取全过程、分项目, 有目的的引导。具体如下:

3.2.1 扎实的专业介绍, 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初步的认同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都有一个学习目的, 即为了考大学, 那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后, 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又在哪里呢?大学的理论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一是, 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二是, 为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做准备。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介绍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生今后学习的主要课程, 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另一方面,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 所学习的理论, 对本专业今后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介绍, 主要由两方面的人士来担任, 一是, 学院专任教师;二是,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院的专任教师的优势是理论, 对国内外酒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就清晰的认识, 对本专业课程开设的目的及相互关系有深刻的理解。酒店人事管理人员了解本酒店的岗位设置、各岗位的职责及能力要求, 并能结合自己的工作, 具体而详细地与学生探讨各岗位的职责。扎实的专业介绍, 使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初步的了解, 也对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能比较安心地进行专业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3.2.2 精干的专业指导老师配备, 使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

酒店管理是一个专业, 它所面对的酒店岗位, 不是单一的某一岗位, 而是酒店管理的管理群, 如前台、餐饮、客房、员工等。不同的学生, 其性格和特长也各有不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选择合适的岗位, 并对本岗位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是学生能否在大学阶段掌握较为熟练的工作技能, 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前提。

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 专业理论学习的问题;二是, 酒店的文化理念及管理问题;三是, 具体的操作技巧问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 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三个方面的指导教师。一是, 专任教师, 主要从专业理论学习方面进行引导, 使学生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消除学生对于课程开设方面的疑惑;二是,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主要使学生明确岗位配备情况, 各岗位的能力要求, 及职业发展的前景及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三是, 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定阶段的理论学习及专业实践, 对专业和岗位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 他们与学生的身份、年龄方面的接近, 更有利于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 也促进了他们的能力的培养和认识的提高。

3.2.3 是沉浸式专业训练, 使学生明确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进行一年左右的理论学习之后, 要求学生进入酒店实习进行为期半年的沉浸式实践操作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 本专业各合作酒店在员工正式上岗前, 都会对员工进行包括本酒店的经营理念、主要顾客对象、经营模式、行业规范、职业素养、职业要求、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前期的培养, 学生方能正式进入岗位。学生在为期半年的实习过程中, 还要进行轮岗培训, 从而使他们对酒店管理有全方位的了解。这种沉浸式的实践培训, 使学生对本专业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更深入地理解。

3.2.4 合理化的考评机制

专业学习, 是为就业服务, 理论学习, 是为实践服务, 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高技能, 而这种高技能, 不仅是操作的熟练, 而且是根据理论, 在处理具体事务时, 不仅能处理常规的事务, 进行常规管理, 而且要在特殊情况下, 有较强的主动性、的灵活性, 能及时、快捷地处理突发事件。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它与机电、会计等专业不同, 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个员工, 是一个个客人, 即, 它的服务对象是人, 其管理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多变性。因此, 一方面,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规的操作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另一方面, 对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考核时, 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而且要有一定的实践知识。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 以理论学习为主, 但这些理论的学习, 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讲授, 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考核时, 据课程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的比重为7:3或6:4。而对酒店实习方面的考核, 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总体比重为4:6, 其中实践部分由学生实习所在酒店领班及经理进行评定。

4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及职业认同感训练的效果

从近三届已毕业学生来看, 本专业已毕业学生从事酒店管理的学生分别为88.2%、89.7%、90.6%, 而且这一数字, 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的。也就是说, 我院对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在经过入学前的招录筛选及专业介绍、在校期师生交流、职业培训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 专业及职业认同感明业相对较高, 较高的专业及职业认同感, 使我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 鄂西生态旅游圈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同时, 该专业也成为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

5 小结

专业人才的流失, 对社会来说, 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对用人单位来说, 意味着用工成本的增加, 对高等院校来说, 是生源的危机, 对学生来说, 是专业熟练的周期的增长。有效的减少流失, 其解决办法, 主要是让学生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 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 而要达到这种认同, 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职业培养过程中, 让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认识到理论学习对实践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 认识到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努力方向, 减少对本专业、本职业的怀疑, 从内心真正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

参考文献

[1]佘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马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2:79-81.

[3]张祎.“订单班”式酒店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02:126-129.

[4]蒲姝.基于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经济师, 2008, 11:129-131.

[5]严辉华.浅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2:10-12.

[6]陈增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7]曲波.校酒店管理专业“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S2:256-258.

[8]徐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探究[D].青岛大学, 2012.

12.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十二

本文针对生物制药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调研和分析,为构建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的基础提供依据,为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提供依据。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生物制药中级岗位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社会资料和职业信息,以及就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并总结出生物制药中级岗位职业能力的具体条目。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具体元素和组块,相关学者论述纷杂,一直未见终结性的权威理论。笔者通过在企业多年工作、调研积累的经验,研究了德国的药物制剂框架教学计划,形成了自己的关于职业能力的理论观点。“职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一种生存能力,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一种与社会关联的能力。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个人在特定的职业场所,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所需要具备的行为能力。

它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能力,它不包括一个人在非职业活动中的能力,即不应该包括一个人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社交活动、个人爱好中的行为能力。从职业能力的组成元素上看,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等成份。考虑文章由整理到职业教育的通常的课程体系的构架,本文将职业能力划分为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三个方面。“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心理、体力、行为能力和价值观,它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软实力”。职业素质有着与职业相关的基本属性,它体现在某个特定的或某些范围的职场的职业活动之中。职业素质并不具有普适性,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都有相同的职业素质要求。

因此,生物制药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就有了一定的特殊内涵。此外,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与岗位的等级有关,中级岗位的职业素质高于初级岗位而低于高级岗位。职业素质包括个人素质、社会能力和职业修养三个方面。“个人素质”指的是人的个性修养和基本的生活、工作能力。“社会能力”指的是个体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及集体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职业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的职业观念、职业习惯和职业认识。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虽然某些个人素质,比如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等,对于一个职业人也是很重要的,但并不属于职业素质,因此也不属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培养任务。“专业能力”指的是劳动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并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这种能力有明显的专业属性,特别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职业发展能力”是指职业人获得岗位提升、适应技术发展和应对职业变革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元素中,包括心理、思维和方法,以及职业边际知识和技能。心理上要有职业发展的追求和准备;思维方式上能够理解技术发展、生产组织变革和新的工作关系;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方式方法;有相邻职业的基本信息,并了解获取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组成 高高职职生生物物制制药药技技术术专专业业人人才才培培养养的的能能力力标标的的相关边际知识和技能的途径。生物制药中级岗位职业能力的确定,应该基于广泛的制药岗位工作任务调研。本课题调研了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虎泉药业有限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桃k集团、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公司、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制药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在生物制药、药物制剂、中药制药等企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作了详细的了解和探讨。调研针对制药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在工作的1至10年中的主要工作任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学生,从进企业工作的初学阶段,到中级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再到高级技术员及工程师,各个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调研结果显示,共涉及46项常做工作任务。通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分析,按工作岗位总结出三条工作主线:质量检验与质量保证工作岗位主线,生产操作工作岗位主线,技术管理工作岗位主线。常做的工作,并不一定都是典型工作。

所谓“典型工作”,是指在特定岗位员工所做的具有特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工作,它要求员工具有相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本文从不同文章由整理企业的职业岗位群中调研获得46项常做工作任务,有些工作是同类工作,共性较大,予以合并。还有些工作不需要专业的学习,可以不作为转化学习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讨论分析后,共归纳出20项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二、制药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13.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十三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从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三个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酒店管理、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主义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

1.我国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酒店业处于卖方市场,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是当时业界的首要问题,具备良好服务意识与操作技能的服务人才是最迫切的需求。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酒店经营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所谓的标准化管理不再是个问题。当今酒店业直面的挑战,是如何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如何树立品牌特色、实现集团化经营,如何提高管理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的问题。酒店经营管理决策,大到发展战略、投资规划,小到服务产品设计、客房价格确定等等,都要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而不能单凭经验来决定。酒店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不再是熟练的基层服务操作人员,而是:其一,熟悉国际酒店管理运作与法律法规、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其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组织协调和业务拓展能力,既掌握了一定的一线服务操作技能,又擅长信息技术与组织策划,能够进行现场指挥与协调,懂得市场调查、数理统计、收益分析以及服务产品设计,具备较强的管理心智技能与创新思维的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在国际顶级酒店品牌云集、服务操作技能人才储备丰富的深圳,对这两种人才的需求就更加明显。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首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第5层次,但分列为A类(5A)和B类(5B)。A类的课程计划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而B类的课程计划则为“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教学组织主要按照社会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重应用、重技术、重现场,以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

1明显的差异。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当然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以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动作技能进行生产操作,而技术型人才则应用心智技能完成生产工作。技术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生产操作技能,更要善于将技术(或经营管理)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或管理过程与结果),能够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对生产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用以改进技术与工艺,完善产品设计。国际上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也并非仅限于专科,因此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人,等同于“大专的文化基础+中专的知识面+技校的操作能力”的做法,是将高职教育做了简单化处理了。

其实,酒店一线基础服务操作几乎没有多少技术与知识含量。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服务层面的东西已经变成为显性知识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必要。如果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停留在服务技能层面,既不符合我国酒店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与中等职业教育雷同,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另外,我国目前将高等职业教育限制在大专层次的做法,实质上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边界赋予了较大的弹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操作层面,完全是走入了误区。技术管理型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才是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现实目标。

二.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1.课程模式构建的主要思想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告知性、识记性、实践性三类课程的设计与整合方式。告知性课程是专业相关知识课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识记性课程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能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而实践性课程则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与技能。对这三类课程的不同结构安排与内容设计,便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构建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要重点突出以下思想:

第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是人才评价的三大要素,而对 “能力”的强调则是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特征。这种“能力”已由单纯的岗位能力向岗位群能力、专项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操作型动手能力向心智技术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向学习、创新与创业能力发展。酒店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的课程模式,要搭建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以培养学生较强的管理心智技术能力和突出的动手能力为核心,兼顾必要的理论基础与良好的素质培养。

第二,要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摆脱学科知识系统的束缚,按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课程结构与内容,强调课程的技术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如餐厅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接待、调酒技术等课程都是中职课程的重复与适度深化,在高职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中,完全可以将其与服务实习整合到一起,作为“将教室搬到企业去”、在企业学习与提高的一门综合课。

第三,要能适应酒店行业的变化。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和劳动岗位素质要求的变化,这在日益国际化的酒店行业更加显著。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的课程模式,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酒店业的最新变化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

2.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按照课程建构的以上思想,运用岗位分析和职业群集分析法,我们研究了广州白天鹅宾

馆、亚洲国际大酒店、深圳南海酒店等五星级企业相应岗位群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综合深圳市多家高星级知名酒店的建议,构建了包含“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基础操作技能”、“职业核心技术能力”、“职业方向拓展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三大模块六个类别课程,见表1所示。

其中基础理论模块按“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了经济学、管理学、酒店法(经济法)三门理论课程;素质教育模块开设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模块分成三个小模块,基础技能模块是中职课程的延续与拓展,可以整合成一到两门综合实训课。方向拓展课程为选修课,为学生相关职业选择提供一定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基于技术管理型人才的“核心技术能力”设计,较好地贯彻了“多元整合”的思想。如《市场营销技术》包含了市场营销与收益管理的技术内容,《酒店应用会计》将会计学原理与会计软件应用揉和为一体;《服务设计与管理》涵盖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酒店服务产品的设计、销售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统计与决策技术》也整合了统计软件操作、统计分析与预测以及管理决策技术等内容。

从课程性质来看,表1所示的课程模式体现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原则。基础理论模块三门课是纯粹的理论课,“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知识课。除此之外其余课程(不考虑素质教育模块课程),即便课程名称与普通高校相同,也都是实践课而非知识理论课。其中基础技能课程和“中西菜点制作”是纯粹的操作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拓展的其它课程都是以具体的心智行为为目标的实实在在的技术实践课。

表1: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

三.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是构建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自身已有经验,借助其他人的帮助,由学生者自己实现的意义建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学习目标,“协作”和“会话”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此要求学生根据“情境”主动地搜集信息资料,积极探索分析,把学习内容尽量和已有知识相联系,并通过协作交流与讨论过程,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与建构主义学习观相对应,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生硬地从外部对其实施知识的“填灌”。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当视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长新的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组织学习协作和讨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的协作学习过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

2. 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思想,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巧妙设计教学情境,积极推动协作与会话,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和意义建构的承担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意义建构的指导者;教材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对象,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意义对象;媒体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手段,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方法,并运用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是构建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目前比较成熟、可以在酒店管理专业各模块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方法有:

⑴.支架(scaffolding)教学法。即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支架),籍此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技术能力像沿着脚手架一样一步步向上攀升。教学环节包括:①围绕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搭脚手架);②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③让学生独立探索与分析;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⑤对学习进行效果评价。

⑵.情境(situated)教学法。即“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师根据学习主题选定某个典型案例或真实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提出假设;指导学生分工协作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行动计划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独立探索~协作交流~效果评价。

⑶.范例(model)教学法。所谓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的环节是:①掌握“个”的阶段;②探索“类”的阶段;③理解规律的阶段;④获得关于世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

四.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1.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典型方式

从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看,瑞士模式最为典型国际影响也最大。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拥有多所世界顶尖的酒店管理学院,如洛桑(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蒙特勒(Hotel Institute Montreux)、理诺士(Les Roches Hotel School)等。国际知名酒店的管理者、国内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大多“产自”瑞士。瑞士酒店管理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工读交替”方式;每学年安排一个学校学习期和一个酒店实习期,学生在学校学习21周后,紧接着进行4~6个月的酒店实习。实习内容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并随着各学期学习内容的深化而变化。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并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推动下一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一体。

此外,以日本为代表的“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越

来越受到重视。“产学合作”主要包括与产业界在办学上的合作、科研上的委托、人事上的交流、资金上的资助等等。具体形式灵活多样,国内最典型的方式是“订单培养”。企业根据用人需求与学校签订协议,提供资金、场地以及相关技术支持,按照“计划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形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养。“订单培养”方式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与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学校培养与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但“订单培养”也容易忽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综合性与适应性特征,造成“岗前培训班”式的错误培养倾向。

2.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由于国情与教育体制不同,照搬照抄国外的方式方法不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酒店管理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作以下安排:

⑴.“121112”培养方式

将学生三年的教育时间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三个学期(1.5学年)。第一阶段以专业基础教育为内容,头两个学期学习基础理论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课程,第三个学期加上暑假两个月共6~7个月时间,进入酒店一线服务岗位进行服务实习。服务实习以基础技能模块课程为内容,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学校教师与酒店管理人员共同实施现场授课与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业务水平积累服务工作经验,并启发学生的技术管理思维为阶段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二阶段以专业核心能力教育为主要内容,前两个学期在学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管理心智能力;最后一个学期又回到酒店进行技术管理岗位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这种培养方式借鉴了瑞士经验,既突出了技术管理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又强调了综合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做好一线服务操作工作,而且能很快胜任相应的技术管理岗位。

⑵.“2+1”培养方式

“2+1”的培养方式同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阶段,为期两年,主要由学校组织实施。学生在学校的两年时间要学习完三大模块的绝大部分课程内容,其中部分课程由酒店参与设计和组织实施。第二阶段是以酒店为主的教育阶段,与学生的毕业实习相融合,主要由酒店根据自身的岗位技能技术要求组织安排。学校协助酒店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将教室搬到酒店”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这种培养方式针对目前“订单培养”的优点与潜在问题而设计,兼顾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对接,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进程。但这种培养方式下,学校与酒店方面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学校应将两个阶段的教育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积极参与、科学规划,丰富并协助酒店合理安排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国良、谢雨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专科)培养目标分析及改革实践[J],桂林旅游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90~96

[2]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下

[3]吴军卫、赵炜、何立萍,酒店管理专业“订单教育”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0):150~151

[4]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7~24

[5]万建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58~60

[6]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下:20~23

[7]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http:///theory/constructivism.htm

[8]杨小鹏,白天鹅宾馆管理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12

14.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 篇十四

近几年,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规模越来越少, 教学质量和就业率也随之下滑。2010年以后, 生物技术专业每年只招收10多名学生, 严重影响到学院的教学发展。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 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解决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瓶颈问题, 在组织生物技术专业相关专家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和论证商讨工作基础上, 分析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对策, 旨在培养生物学应用型人才。

1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师资力量薄弱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 教师福利待遇不高, 每年招聘教师时, 专业相符的教师并不多, 多数是专业相近或有关联的。2006~2011年,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聘用教师23人, 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只有3人, 非师范类毕业生20人。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教育教学的学习, 缺乏教学经验, 对教学环节不熟悉, 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不明确。学校只是在每个学期前抽出一定时间对新教师进行短期快速培训, 因此,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职业院校或对于职业教育来讲, 双师型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目前,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教师绝大多数不属于双师型。其教师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二是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线工作经验丰富, 但是没有教学经验;三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 既没有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又没有教学经验。2006~2011年,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到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为0, 来自企业的2人, 来自高校的21人。可见,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失, 亟待培养和提高。

1.2 教学方法不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代社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教师的观念和想法与学生截然不同, 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表现更为突出, 因为对学生的认识和研究不够, 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不认同, 很难与学生打成一片, 所以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一些年轻的教师或非师范毕业的教师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 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研究不够, 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准确认识, 并表现出对教学和学生工作没有耐心, 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此外, 课堂讲授方面, 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板书讲授方式, 简单机械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 忽视学生认知情况及教学内容难度, 填鸭式教学, 其效果并不理想。

1.3 实践和技能教学重视不够

1.3.1 重理论轻技能

很多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解不透, 对技能教育重视不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认为学生掌握好理论, 即可解决一切问题, 实践教学要求较高, 耗费精力和财力, 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学生掌握教学技能, 因此不注重实践技能的教授。

为了教学方便或因使用设备场地不便一些教师随意安排实践教学存在未授理论课程便进行实践教学的现象, 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到重点。有些课程虽然采取边授课边实践或理论授课后进行技能学习, 但是由于课程安排不科学, 或者没有实践后的总结,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例如微生物发酵、酶制剂生产和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都是过程复杂、关联性较强且标准较高的技术, 如果课程安排不合理、次数和时间不够或技能教学重视不足, 都会使学生是很难真正熟练掌握。

1.3.2 缺乏实训基地

某些专业和方向相关课程的技能学习需要完善的校内实训场所和特定的校外实习单位才能顺利完成。例如, 由于没有炼苗室和试验基地, 黑龙江农业技术职业学院生物技术方向的学生在学习组培技能时, 很难领会温度、水、气是炼苗成功的关键因素, 难以真正掌握相关技术;食用菌方向的学生也只能在实验室完成食用菌拌料、装袋和消毒的过程, 而学不到后期的管理和深加工等环节;酶制剂生产方向的学生在学习酶制剂生产相关技能时, 由于没有专用的场地和设备, 只能到其它专业或系部发酵实训基地观看相关设备, 不能动手操作。到目前为止, 生物技术专业所有方向的课程技能学习都没有真正的实习单位或企业。

1.4 培养方案不完善

1.4.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的形式, 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因此,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适应[3]。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生物类复合人才, 这不仅是企业用人的标准和原则, 也是生物技术专业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然而, 由于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原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导致现阶段所设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1.4.2 课程体系有待于改革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塑造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然而,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目前实施的课程体系与这一目标相差甚远, 主要表现为课程多、针对性不强、特点不突出, 两学年共休30多门课程, 且几乎没有能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课程;课程体系不科学, 不同课程知识重复多, 例如相关微生物知识在酶制剂生产、组织培养和发酵等课程都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述;难度大, 多数教材是压缩版的本科教材, 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逻辑性不强, 课程顺序不合理, 例如微生物、细胞和生物化学相关基础课程开设在第2学年;实践课程欠缺, 如酶制剂生产专业没有生产设备和校外实习基地, 教师难以真正实现实践技能教学。

1.5 资金和设备投入不足

以就业为导向, 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将技能培训放在突出位置。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地方, 技能教育离不开实训条件, 没有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 就难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4]。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开设专业较多, 资金投入以及生源存在分布不均等现象, 造成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设备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学院存在资金投入不科学的问题, 学生多的专业投资多。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 但由于招生数量不够多, 在资金和设备投入方面与其它专业相比稍显不足, 如酶制剂生产专业没有规模生产设备及蛋白质分离纯化相关仪器和设备, 食用菌栽培缺少菌种保藏所需的冰箱和大型灭菌设备。

2 培养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对策

2.1 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在课程开设上, 一定要根据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数量和比例, 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叠和混乱。在顺序上要讲究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内容上要讲究实用和适用性, 基础知识面要宽广, 专业技能要实用先进, 难度要降低;在课时分配上要体现全面加强学生技能提高以及学生要有充分的自由时间自行进行个人全面素质提高的特点;其次, 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了解企业的性质和要求, 明白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与此同时, 邀请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或专家参与制定教学培养方案, 从而使制定出的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及实用性。

2.2 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一定要摈弃陈旧生硬的教学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 以技能化为主,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双主”原则。根据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 分类分层次教学推进。把学生分为不同等级水平的班级, 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 最终确保每个学生都听懂授课内容, 掌握实践技能。

2.3 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定要根据行业企业的标准要求和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 建立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配备相关设备, 且保证设备设施的高效合理使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酶制剂生产要建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发酵生产线和基地, 特别要购买高效实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设备;食用菌生产方向必须购买大型灭菌设备和建立食用菌栽培基地, 使学生体验真正的生产环境, 真正掌握相关生产技能。

同时, 依托校内现有的实训实习基地, 将校内实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使学生不出校门便可接受实训, 尽量缩短毕业后尚不能独立工作的缓冲时间[4]。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 进行实践实训, 例如第1学期先到相关行业了解大体生产情况、生产流程及基本要求;第2学期回到学校学习理论和实训;第3学期再到企业工作实践;第4学期回校巩固加强, 把实践知识归纳总结上升到系统理论。或者边学习边实践, 或者在实践的过程学习, 最终回校复习巩固, 或者先集中学习理论, 最后集中实践。总之, 采取灵活的方法, 力争达到良好的技能教学的目的。

2.4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一只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团队主要有4种途径:一是有计划。有顺序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工作, 积累实践经验, 丰富教学内容[5];二是重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积极选派相关教师参加学术会议或到高等院校深造, 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汲取教学经验;三是聘请一些业务熟练且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 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从而做到与企业互通有无;四是招聘对口行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使教师的个体专业知识和企业经历得到增加, 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只有如此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才有希望。

2.5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高素质、多技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较强竞争力的人才。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 都要以学生的就业前景为导向,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拓宽学生就业范围。实习前后或毕业前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的就业指导培训;学院、系部和就业指导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和渠道;尽力增加订单培养, 积极为学生和企业牵线搭桥, 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省外或国外的劳动输出。

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也非常重要, 创业是积极的就业, 是就业的发展和延伸。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尝试性经营活动、科技创新和专利发明。为了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降低创业难度和提高成功率, 学院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业知识培训和指导;师生结合或学生结合成团队进行实业发展或其它经营活动;院校要积极为学生申请国家提供创业的基金或每年从经费中抽出适当的部分作为学生创业基金或贷款;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保障和鼓励学生创业, 为学生创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春霞, 曹俊伟, 吴凯峰, 等.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 :326-327.

[2]韩雅莉.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3 (2) :90-93.

[3]卢雅红, 陈启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建构[EB/OL]. (2011-05-26) .http://www.docin.com/p-209793169.html.

[4]康东生.关于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 2011 (2) :76-77.

上一篇:石油专业英语词汇大全下一篇:《罗密欧与朱丽叶》读书笔记个人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