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2024-10-25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18篇)

1.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一

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三)

何谓“高效语文课堂”?在我看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效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高效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一、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如一篇课文学生明明在课前预习时已读了四、五遍,有的老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先整体感知的教学步骤,安排学生再一次的读课文,要求思考该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想再读的学生无奈只好又读课文。试想,为了了解课文内容,同一层次的读五遍与读六遍有什么区别,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讲主要内容,我想效果是一样的,这就白白地浪费了三、四分钟。再如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课前了解好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定教法,剔除对学生学习无用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简洁明了,让每一句教学语言都发挥效用。

实践证明,越是简洁的教学语言,越有利于保持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效率也相应较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解课文唠唠叨叨,启发学生喋喋不休,所提问题琐琐细细。对于这种教学风格,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曾作出尖锐的批评:唠叨“是一种教师以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增长学生淡漠与消极的情绪的管理课堂的趋向。这种教学行为在课堂里流行,学生的趋向是对真正重要的学习失去兴趣,”可见,教师不注意表达设计,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不可能有很好的提高。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一方面他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我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打算从本文揭示的道理入手,因此课始需要出示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文后说到这个道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读明白了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域较广,针对一篇课文来说,答案是多种的,学生天马行空地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读课文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结果教师追问“读懂了什么道理?”学生才说出这个答案。公开教学时,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改,直接问: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一下子,就在书中找到了这个答案,节省了不少时间,后来的教学据此展开,精彩纷呈,获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3、点拨巧用评价语。听特级教师上课,总觉得他们的课是那么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和谐的。究其原因,我想除了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外,还有他们善于适时评价,寓评价于师生交流之中。特级教师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发言,总会与之交流。

三、关注发展,让每一次教学指导都卓有成效。

一堂课离开不了教师的指导,但不少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光注重指导的过程,而忽视了指导的结果,指导了半天,看不见学生有什么进步,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就是要看你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我们承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两课就能看出效果的,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朗读实践。但是,就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来说,教师安排了若干次的朗读训练,教师对一遍又一遍朗读的要求是不是逐渐提高了呢?学生的朗读质量是不是一遍比一遍有所提高呢?

总之,在语文教学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对语文教学做更深层的探索,想方设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促进语文教学向开放型、多元化方向发展,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色彩纷呈的语文园地里健康成长。

2.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二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兴趣决定着学生是否有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会乐意去学习, 会不由自主的钻研问题的积极性。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学实践表明, 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 就是要求学生在来学校之日起坚持写日记, 并将这种教学方法名为“学习是一种乐趣, ”写日记能逼迫学生留意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的事, 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 体会到的写出来,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与老师与学生的亲近程度有关系, 如果老师能平等的、民主的对待学生, 就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会讲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 从而由喜欢老师变为喜欢语文的学习。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满面春风充满激情, 使学生如沐春风, 既学到知识又感到乐趣无穷。比如,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 可以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同学们, 今天我们就带上好心情去“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走一趟, 欣赏一番它的“庐山真面目”。

二、构建和谐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气氛常常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不是老师的独角戏, 而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 才能相互体谅, 相互尊重, 从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 才能感到学习的快乐, 才能开启思维的大门, 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

三、教学需要革新

老师在传统的教学中, 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 学生就像是知识的接受器, 被动的听老师的讲解, 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将的要点, 然后就是做大量的练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很多本来活泼的初中学生, 变得少年老成没有生气, 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进而在语文课上表现为没精打采。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老师要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 要有创新意识,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经验。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有爱岗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 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新课改强调教师的职能的转变, 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而不是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充分的突显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地位,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而不是以教材为本, 教死书。如果老师没有创新的意识, 没有教学改革的责任感, 是很难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的。

1. 教学方法革新。

新课改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 从而突显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地位。因此, 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 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或者讨论式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2. 学习方式的革新。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 从而获得终身再学习的能力, 因此, 在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 就是要求学生能主动的去学习, 语文课文的内容需要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理解, 而阅读课文的主体就是学生, 老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合作, 就是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进行相互之间的切磋, 从而利用集体的智慧,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探究, 就是要求学生深入的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最终现实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依靠老师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比如, 在进行《醉翁亭记》教学的时候, 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让每个学习小组分别绘制出醉翁亭在春、夏、秋、冬季节中的一幅画面, 并且配上自己的文字解说。尽管学生的画画水平并不怎么样, 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而且在配备文字解说的时候, 思维十分的活跃, 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使整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沉静在艺术的创造之中。

总之,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优化教学上的各种措施, 设计教学活动时候,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柳德玉.改进中学语文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3.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三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4.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四

如何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文/朱 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使得课堂依旧是高成本、低效率,新课程理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如何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就成为摆在各位教师面前的又一重任。

关键词:高效率;低成本;初中语文

高效率、低成本作为高效课堂的一种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出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传统高成本、低效率课堂中的表现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基本上呈现的都是高成本、低效率的课堂。(1)教师方面,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主宰者,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灌输着教材上的知识,一堂课45分钟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根本没有消化的时间。其次,是学生方面。缺少主动性是造成高成本,低效率课堂的主要因素。(2)教师模式的选择。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课堂已经“深入人心”,每节课的照本宣科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上述几点都是导致语文课堂高成本、低效率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想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思想,转变课堂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课堂所采取的措施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课堂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立足于语文教材,创设探究情境,为低成本、高效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美。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问题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为高效率、低成本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作用。

问题一:作者对于这些山中之友,最敬重谁?为什么?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愿意变成一棵树?

问题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简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有助于低成本、高效率课堂的实现。

2.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因此,教师要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背影》一文,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字里行间中所展示的人间至情,培养学生懂得爱、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因此,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父亲》,并让学生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欣赏作者笔下的父爱。并在这节课最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而且,学生的亲情意识、感恩意识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3.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语文课堂应该要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样既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语文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为了将课堂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在授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对话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感受作者描写人物时饱含的鲜明感情色彩。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浪费时间。接着,让学生自学,并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反馈给教师,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为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做好铺垫工作。

总之,高效率、低成本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保证高效率、低成本课堂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纯S。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49)。

[2]黄中丽。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措施[J]。新课程学习:中,(07)。

5.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五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有工作上的欢乐,也有工作上的苦闷。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进了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教育教研的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语文自主高效课堂中的收获及做法总结如下:

一、在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领着学生走进语文。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学生自己走进语文。那么怎么学,才是学语文呢?这确实是个难题。一般说,学生虽然到了四年级,但是还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况且还要求把学到的展示出来。课堂教学完不成任务,展示环节杂乱,回答问题重叠。

二、对学校今后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建议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首先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工具,是学习的抓手。通过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够自我开展自学。用导学案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第一手学习材料。不能有了导学案,就肢解了教材。整体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首位的。通过导学案的问题,要回到教材中去,不能让学生只注重寻找答案而不读书,不品悟。问题的答案是读出来的,同时在读的过程又有新的生成。

教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每课的预习由学习小组长评价,在组内交流。每单元的成果由老师评价,选出预习小明星,班内展评。为学生创造了1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

(二)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新课程条件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本人在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阵地

1.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导语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动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谈收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点拨,引导,降低学生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观潮》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段,大胆质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鼓励学生创新。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创新表现予以及时的激励,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并开设各种奖项,如“进步奖”、“创意奖”等。专门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强化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教师一定要让各小组明确任务。如果导学案有六个问题,那么就把六个问题分别让每个小组承担。每个小组重点研究1个问题。小组长领任务后,要给小组成员分工。各有其责,人人参与。小组长的责任重大,小组长要学会分解问题。1个问题要分解成几个方面来回答。例如,有读句子的,有谈感悟的,有板书板演的,有谈表达方法的,有品词析句的,有总结评价的。在汇报展示之际,要防止小组内成员就一两个人展示,即使一个成员都能回答,也不要让这个成员全部承包,要给其他成员参与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要谦让。先让展示的小组集中回答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暂时不要参与。这个小组不再有汇报的内容了,这时征求其他小组补充与评价,其他小组的成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质疑、挑战、评价等,可以是无序的抢说。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倾听,随时跟学生展开对话,教师要做好点拨、提升、追问的准备。

展示的环节还要注意,组与组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生要做到有礼貌、有谦让、有鼓励。

6.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六

营城子中心小学

一、识字教学——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方法,音形义相结合,立体识字。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针对本节课生字的特点进行分类,有形声字,多音字等,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归类识字。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识记其他的形声字,做到了省时高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第三种读音,并且交给学生运用的方法,学生在大量组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类总结不同读音代表不同的意思,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组词的方法,还要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教给学生词语的用法,高年级学生识字,更应注重从字义入手,体现了课堂的执行力。

二、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学习方法,执行好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出准确的主线问题。

2、在学文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全文,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紧紧围绕着本文的主线问题美丽和富饶展开教学。

3、注意抓重点词句、抓细节品味揣摩,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

4、要认真落实了学校关于课堂结构、主线问题以及落实、思维训练、执行力等方面的要求;保证时间与密度的调控。

三、巩固练习

7.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篇七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得到文本中最精华的东西。一节好课必然会带给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享受, 一个好教师也必然是一个会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师。

一、备课要充分

打造高效课堂应该从教师备课开始, 挖掘教材, 预设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充分的课堂预设, 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做好课堂预设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做充分的了解, 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根基。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合理可行的教案和学案, 为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驾驭好课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还要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教案, 使课堂收放自如。这就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掌控能力, 对文本和学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及时引导学生,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这个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剔除假预习, 把预习时间还给学生

传统的预习都是教师布置预习, 学生完成, 很多学生为了预习而预习, 只是看看字词, 甚至连文章都没读一遍。高效课堂要把预习还给学生, 给学生预习的时间, 提高预习的质量, 让学生对文章有真正的把握和了解, 能够提出若干问题, 获得若干知识, 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四、留给学生当堂检测的时间

一节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师通过当堂检测情况可以了解。另外, 学生课下作业有很多抄袭的现象。当堂检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监督学生写作业, 每一节课都有小考试, 学生就会高质量地完成。当堂检测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所以问题设置不是单一的,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 让教师和学生对本课情况都有清晰的了解, 以便查漏补缺。

五、制定合理的评价体制

打造高效课堂还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方法, 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包括学生课堂预习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当堂检测情况、小组合作能力。

六、加强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 体现了“兵教兵”的理念。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在质疑解疑中获得知识, 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慎重决定小组成员的构成, 以便学生的合作过程不会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成员调整, 以便高质量地完成课堂内容。

8.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86-01

当前,要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切实提升初中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从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要把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目标,这样情况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才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其就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会主动去寻找不懂的问题并在同老师的互动或者同学之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会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形成自我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填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迁移到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比如,语文老师在讲授《桃花源记》一文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去了解作者、该文是在什么环境下写作的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对文章进行理解,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可以标明,到课堂当中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并提出一写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如“《桃花源记》中的生活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出这样一种生活环境呢?这种思想对我们当前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从理论联系到当前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教学方式要多元化

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教学形式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最先进的教学方式掌握到更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多元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所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然选择。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即,在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了利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同时,还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感受到语言美、文化美、生活美。比如,教师在讲授《三峡》一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搜集很多关于三峡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在正式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故事把引起学生对三峡的好奇,提高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同时,播放相关图片,让学生看到三峡除了宏伟壮观之外还有柔美的一面,最后,播放有关三峡的视频,带学生进行静态三峡之旅,在视频播放时教师可以适当的配上讲解,这样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方面的触动,学生们会对三峡有着很深的向往,调动了他们学习该文章的积极性,也帮助了他们更好的理解了该文章。以上这些内容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实现了教学方式多元化。我想通过该篇文章的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保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

教学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一直扮演着基础并重要的角色,其对学生审美能力、人格塑造、性格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初中生来说,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初中语文所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养成、道德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综合性的作用。其次,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初中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最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做好语文课堂当中的指导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出现方向上的错误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再次,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课堂氛围的创建是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的基础,教师只有与同学之间建立一种轻松的心理环境,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放开进行探究学习,不会受到老师的限制,同时也给了老师一个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机会,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

四、有针对性的理论联系实际

其实有针对性的理论联系实际所要阐述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在设置探究题目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设,另一部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情景创设,而不是根据老师的生活实际。首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实际实施中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要想从整体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五、结束语

9.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九

孔 香 英

高效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教师除了以有效的讲授来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更能使学生有效的倾听,使课堂教学保持相互的对话、交流,达到高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课堂上要忌低效问。如(1)“问答式”问题。这类问题我们在很多公开课,日常课,甚至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赛课上也能听到,如“知不知道”“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喜不喜欢”等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有时只是为了渲染气氛,表面上课堂活跃热闹,实际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问题,相反,还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的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知识的智力价值,同时也把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一问一答,表面上看起来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问”。

(2)“浅表式”问题。如:“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自然段?”“这篇小说共写了几个人物?”有的课文明明是写了三个小标题,还问学生“课文写了几个部分”等等,过于浅显的问题,学生不用动脑子就能答出来。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似乎不可缺,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并没有引起学生思考。这类设问,既浪费了教师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占用了学生课堂活动的空间,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也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不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实际教学中,虽不能说这些问题一点作用没有,但至少说是低效的。

(3)“成人式”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不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也不管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过于艰深,不但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反而使课堂教学限入僵局,学生活动形成冷场,这也是一种更加可怕的无效问题: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中,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克隆技术”?虽然教材上谈了“克隆”这个概念,并举实例讲了“克隆技术”的应用,但并没有讲什么叫“克隆”技术,这里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教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岂能是初中学生回答得了的问题?(4)“拓展式”问题。这类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曾经广为流行,一些语文教师极力效仿。“拓展式问题”往往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拓展部分里。有些老师为拓展而拓展,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等,在语文课上,大谈思想政治教育、环保、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如上《愚公移山》结束前5分钟,老师问:“你对愚公的做法有何评价?如果把愚公换成了你,你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谈环境保护问题,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吗?

(5)“重复式”问题。提出的某一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多次提出,或者是问题提出的方式不同,实质是同一问题。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屡见不鲜,造成课堂教学冗长,收效少,进度慢,费时间,效果差。

10.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篇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使学生乐学,使学生会学,使学生学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效益谈到有效教学,不由自主地想到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余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有绕不开的三条规律。

规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规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教――扶――放)。

规律三:温故而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良性循环:学会――兴趣――愿学――学会

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

自从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余教授的这段话,我便深深地将它记住了,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教学,就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要想真正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就得想方设法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备课。这是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要有预设性”。备课不光要备知识,还要备方法,更要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一节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谈不上高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知识是为了“知己”,备学生是为了“知彼”。备方法,则是为了研究战略方针。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合理安排;其次,要考虑教师怎样指导学生的活动,怎样与学生互动;再次,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教师该怎样进行调控与评价,等等。

课堂设计要考虑到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节课你设计得再精彩,但是如果不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教师就等于做了无用功。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呢?我想教师如果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不能吸引学生的听觉;如果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那么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会佩服你,欣赏你,才会对你所教的课感兴趣,别忘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另外,表演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部分。试想,如果一名教师缺乏表演能力,教案设计得再好,又有何用?只能是付之东流。就好像只有好剧本却没有名演员一样,是拍不出好戏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

要想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教师不仅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把握时机,适时点拨,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只有这样,让主动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好习惯,才能让他们受益终生。我们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3.要有真挚的情感。如果说前面的两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硬件,那么这一条就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教师要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孩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这样才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

一般来说,教师都比较青睐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他们会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我想说的是:教师更应该关注那些后进生,与他们搞好关系。因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自制力都较强,不会影响大局,而后进生一旦对自己丧失信心,就会破罐子破摔,影响别的同学,甚至影响教师正常上课。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因此,课堂评价教师应多使用丰富的激励性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自己充满自信。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都能缩短师生彼此的距离,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相信你”“你真行”“你真棒”“大胆说,别怕说错”等,都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诱发学习热情。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一定也要认真地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4.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合作不够主动,组内交流出现冷场,没有人说话;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等.因此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才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11.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一

一、利用课前演讲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学生为了获得大家的肯定,都会积极准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了。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才会高效。

二、创设多样的导入情境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一种导入方式再好,如果每节课都用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没有新鲜感。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实时地进行调整和变化。好的导入可以叩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

三、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情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

弗洛伊德曾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复习古诗词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学生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对古诗词也就水到渠成地背熟了。

同时,课堂上开展辩论、分角色朗读、演课堂劇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思维被调动了,课前也会认真准备了,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

四、还课堂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和决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12.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二

一、尊重学生,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课堂不再是原来的教师在上面讲课, 学生竖起耳朵被动听课, 师生关系也不再是原来的教师为领导者, 学生为被领导者, 而是要建立一种平等的生生关系, 首要的任务就是尊重学生。

每个班级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至少几十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一节课的时间就只有几十分钟, 去掉正常讲课的时间, 剩下的时间和每一个学生说句话的时间都不够, 所以需要教师注意观察, 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努力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我的班级有个学生, 平时在所有的任课教师看来就是顽皮不听管, 在这种情况下, 我在课堂上故意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提问他, 他回答正确之后, 我就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表扬他, 尽管这个问题在别的同学面前看的都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我却说“你真棒!希望你以后都能这么努力”, 就这样, 他变的越来越爱回答问题, 回答的问题也越来越难, 也不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就这样, 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二、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夸奖, 学生也知道, 无论自己做什么都能收到夸奖, 那么这种夸奖也会变的一文不值, 因此, 教师的赞美之词也不能随时随地可见, 而是要在学生真正进步的时候才能说出, 不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以为就算不努力也能得到夸奖, 那么就不需要学习了, 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信, 因此要激励学生做出贡献, 真正进步,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要分时间, 分场合, 要坚持自己的一个非标准, 不能特别模糊,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 也就是要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你怎样我才会觉得你优秀, 才会赞美你, 而不是只用“你真的很优秀”、“你真让老师骄傲”, 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例如“你这段文章读的真有感情, 尤其是第二句, 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展现的很好”“你对于文章中这段的中心总结的非常到位, 很有自己的想法”、“你的作业完成的情况真的很好, 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 这样就会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优秀, 哪里得到老师的赞美的, 不会对教师的赞美而特别盲目, 然后要给学生指导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学生再像什么方向努力, 每一句赞美后都要多说一句“这段文章的最后一句你要是换一种方式读就好了, 不仅要展示作者的悲伤, 同时要添加愤怒”、“文章这段的中心老师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如果要是在发言的时候不再那么紧张就好了”、“你的作业基本上完全正确, 要是把字迹再写的公正一点就更好了”, 这样既表扬了学生的优点, 又给了学生以激励, 让他们能够更加进步, 提高学习成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励学生的方法也是需要技巧的, 有的时候不会直白的告诉学生, 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启迪, 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分析一句话用的修辞手法的时候, 需要分析其用该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在平时的练习题中有一句话“他的眼睛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 脸蛋像苹果一样红彤彤的”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提问的时候学生回答作用是体现“他”的眼睛明亮, 脸蛋红彤彤的可爱, 教师要引导学生“那为什么不说眼睛像玻璃呢, 玻璃也是明亮的啊”, 这样就能让学生理解到更加形象的表示了“他”的眼睛明亮有神, 心灵也更加纯洁。

三、提醒学生, 理性的批评学生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也要批评, 不能一味的赞美, 不过批评要委婉, 不能直白的批评学生, 要适时提醒, 不着痕迹的批评, 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 给予写上提醒和暗示。

对学生的批评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进行, 面带微笑, 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不然学生会听不进去教师的话语, 或者得到的结果适得其反。例如我们班级有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回答问题的时候答不对题, 于是我幽默的说道, “是刚才老师没说清楚吗, 那我再说一遍吧”或者是“你的思维很有先进性啊, 把老师下一个想提问的问题的答案都说了, 不过你还是得先回答这个问题”, 这样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走神是不对的, 而且老师发现了他, 又让学生知道这是老师在给自己“留面子”, 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用心听课, 不会思想到处乱飞, 也能促进师生关系。幽默的批评, 微笑的表情这些都是在赏识教育中需要教师巧妙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 如何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直接关系着整个高效课堂的打造及教学目标的实现。赏识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的主要方法,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赏识、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小学生们爱上语文, 爱上学习, 爱上知识。本文就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的经验浅谈如何灵活运用赏识教育,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 要让小学生养成强烈的自信心, 对待学习能够全力以赴, 对待困难不畏惧勇往直前,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提醒学生, 让每一个小学生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虹.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 2011 (1) .

[2]陶庆华.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 2012 (08) .

[3]尚来洪.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育, 2012 (23) .

1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篇十三

朱阳二小薛爱武

自从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符合学生,符合语文教学发展,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方式,应该说,伴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由“有效语文课堂”提升到了“高效语文课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能达到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深入学生的心灵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曾经有人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最大法宝。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悬念,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接入题,短小精悍

直接入题可以达到一针见血的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设计短而精的导语。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我们选入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绝大部分文质兼美、情文并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好的导语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并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丰富灵活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

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严谨注入灌输方式的提问。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二)注重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自从开展“高效课堂”及我们学校的“乐学精到二四制”模式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摸索,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不能硬套“二四制”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文章的体裁,篇幅的长短,内容的多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模式。让一接下来学生学得轻松,收获还不少。同时教师还要有应变能力,能回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我们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教师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还要有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

三、结尾有情趣,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四、作业布置要“精 少 合理”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对分层作业的评价也不应建立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尝到作业的甜头,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形成作业上的良性循环。

同时相应地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 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小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好时期,只有这种符合变化的实际的形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

14.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几点体会 篇十四

上传: 张振华

更新时间:2012-5-16 13:25:07

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几点体会 铅山一中 张振华

自2011年10月起我校大力推进课改,我教了高一两个课改实验班。这次研修我选的专题是《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学习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不断反思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每一位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经过一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在加上这次研修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与取舍;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高效,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实践活动,又能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使得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达到最大化。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呢?

一、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其实从老师的角度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精彩的导入,课堂中采用多教媒体手段,改变学习形式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可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情境,为学生朗读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如在教杜甫的《兵车行》时,我引导学生在听老师吟咏诗歌的同时,想象官吏到处捕人、父母妻子相送、哭声震野的摧肝裂肺的图景,感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怨愤之情。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在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鼓励,让课堂变得和谐。

讲课时要穿插些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时政、时尚、文坛掌故等,这样课堂不会那么沉闷。讲课时若发现有人走神,最好以一种幽默含蓄的方式提醒。最好的课堂氛围就是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上课是来吸收知识,了解未知的东西的,能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好。我经常用表扬的方法来鼓励学生,比如:动作最快的同学,表现最聪明的同学,最团结的小组,最会听讲的,合作最好的同桌等等。

三、朗读激趣,让课堂变得有情。

语言的美感给人的精神享受常常使人乐此不疲。但是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即使听到好的朗读,自己也只是茫然。因此,教师在布置朗读前对课文的讲析要尽量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而对学生的朗读,一开始则不宜要求太苛刻,要让学生在朗读时没有思想包袱,要让学生在朗读的整个过程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此外,朗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情感,净化心灵,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效果。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陶渊明《饮酒》的淡雅之情,都应读出味来。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开头部分用了一个基调悲愤、沉痛的长句,朗读时就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作者在写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短句,朗读时就宜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四、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理应牢固树立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让学生一边接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一边通过课本上的佳作名篇,引导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去鉴赏,去分析评价,借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养成观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应立足其独有的意象和精当、形象的用词,让学生弄懂其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要特别引导学生感受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挑战旧秩序、建立新世界的豪情壮志,要鼓励学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敢于担当历史责任,敢于战胜一切困难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做发奋有为的时代骄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知识传授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强化了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五、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

以“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产生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学习形式要有效和多样。50多个学生,一堂课,老师不可能一个一个检查,怎么落实孩子的掌握情况呢?小组合作,同桌互相说,互相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

例如,学习《景泰蓝的制作》后,我让学生以“冰糖葫芦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抓住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合理运用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先让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学生讨论热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放飞学生思维,注重师生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要放下身段,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用春风般的话语叩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答题,让传统意义的“双向互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教师仅仅是一个引路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才会变自然、亲切、顺畅、有效。譬如,教《琵琶行》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听一段优美的琵琶曲,看一组精心设计的琵琶女与白居易泪眼相对的多媒体影像,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的主旨意蕴和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围绕诗中描写乐曲旋律变化的段落,设计一系列跟主旨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展开抽丝剥茧般的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不断提示,纠偏,归纳总结,和学生配合的自然天成,保证通过师生的“双向互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以课内知识为基本架构,设计一些有意义、有梯度、有趣味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和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知识的外延。事实上,教科书容纳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加有限,更多的知识则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时候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实用的方法,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就能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处理各种信息,最终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知识的储备也丰富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在教《鸿门宴》,讲到词类活用时,曾设计了这样的一段练习,就是让学生把从初中到高中学到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集中起来,将其中的词类活用情况逐一抄录并进行归类,然后自制表格统计打印,看班上谁找到的例词最多、最全。在此基础上,我开展了“剖析成语看活用”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尽可能搜集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成语并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类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和思考辨析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开放性和生活性。

六、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尊严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如果学生对自己没有自信,如果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很坏、愚蠢,那就没有效率可言。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最有效?当学生认识到老师、父母、同学都认为他很好,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好时,他的学习是最有效的。1、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哪怕是交白卷,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改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每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订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用微笑和目光的交流来表达你的关注。要经常用微笑或目光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从老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3、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理由,找到欣赏、夸奖的方向,找到欣赏、夸奖的那些“点”。学习不好,成绩不好,是与没兴趣、不努力相联系的。如果让学生的兴趣跟上来,努力跟上来,成绩也跟上来,你就要找出那些值得夸奖的、值得欣赏的优点,找到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的热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4、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在一节公开课后有一个学生抱怨老师不公平,原因是课堂上该生举了五次手要求发言,只获准了两次,而邻座的同学也举了五次却被获准三次。可见我们的学生是多么地看重那不经意的允许呀!其实藏在背后的是学生的被认可感,是一种被承认的需要。

高效的课堂需要方方面面的打造,老师一定要注意细节,从每一点一滴做起,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更高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老师更加从容,学生更加轻松!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听人讲话时的那份专注;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与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的“您好!”;语文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捡纸屑时弯下的腰;语文是抛向不守公德者厌恶的眼神……

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语文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语文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染红山川。这些美好的事物,口头描述是“语”,抒写就成“文”。它们都是语文的华美乐章。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夜星下静谧的荷塘;语文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总之,语文就是生活的真、美、美的升华。

15.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五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二、确定领域

依托教材,依托专业背景,拓宽高效课堂教学的领域,确定开放性的主题。如苏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不同,体裁也不一样,有写景介绍一个地方的《东方之珠》,有童话介绍一个知识《小露珠》,有写一种植物介绍它生长过程的《石榴》。这一单元的主题不是非常明确,大致围绕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这样一个中心来组织。这样的安排也符合了“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的规律,理科学习它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而母语学习具有非线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是一个逐步积累、内化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模型、思维习惯、生活经验、审美取向、情感体验等多维融合、逐渐建构的过程。

三、课堂提问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灌输的)方式。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组织好课堂的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教师不能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流于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具体说,提问要置问教材的关键处,置问教材的疑难处,置问教材的矛盾处,置问教材的含蓄处。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讨论的形式,以便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在讨论中学到知识。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都要遵循这样的一些原则:立足学生实际、适合问题解决、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每组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本组讨论,负责记录讨论结果,教师要注视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排除大声喧哗等不良干扰,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讨论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话题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新的认识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艺术地点拨与引导,争取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对文本形成多元的解读,促进课堂的生成。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

摘要:“高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它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对立面;“高效”很难用一把标尺来衡量。高效的课堂是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高效”课堂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语文教学就应该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内容、有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母语情感的熏陶,语文人生的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课外语文,2015(14).

16.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十六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一.教学目标设定

在走进教室之前,教师心中应已经精准地设置了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是一环套着一环,且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心里还应该明确知道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比如设置《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文章的重难点时,我在把握文章主题同时,把人物塑造的不同写作方法设置成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其他如结构设置等方面简略带过,这样学生一堂课下来后对情感、写法了然于胸,并且有一定的收获。

二.预习作业的布置

教师和学生都不打无准备之战,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开始给学生设置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教学重点展开,预习量应适中,并且限定好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书本理解以及身边教辅资料,设置疑问。

文言文预习,重点设置在文言知识上,有哪些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词和虚词等等,另外相关文章内容和写作技法也可以花一点时间预习一下,学生稍微知晓即可。比如设置《赤壁赋》这篇文章,我把预习作业重点设置在文言文知识整理上:

1.把课下注释尽可能写在文本上,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把重点的字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这样复习的时候,有的放矢。

2.在知道课下注释的基础上,便注出自己仍然不懂的地方。不懂,先查字典,字典仍然解决不了的地方,再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现代文预习这块,笔者认为现代文可以用鉴赏阅读的形式预习:1.设置一定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教师经过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在老师设置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字词、文章主旨、词句的理解等方面。

2.第二天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的课堂就比较好解决,容易的一笔带过,重点部分细细解析。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懂得如何做现代文阅读方面的题目。

三.课上解决预习留下的问题

1.上课之前5分钟,要针对前一天所学习的字音、字形以及其他内容知识复习巩固,以检测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前一天没有掌握牢的话,此时可以再次巩固一下。这种做法,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的状态中。

2.正式上课后,课文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已经解决差不多,老师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带过去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应该重点解决本堂课的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是在师生共同设置疑问的基础下解决的,但是这些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下面几点:首先,问题应该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问题最能击中要害,最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解决大部分同学预习时留下来的疑问;其次,问题不要重复,否则会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另外,讲解课文时候,学生懂的浅显的问题不要讲,过深的问题不要讲,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到本堂课主要的知识点。再次,设置既要从老师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教师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设置问题,或者死板地从学生角度出发,那么整堂语文课都比较乏味、枯燥,学生学起来也昏昏沉沉,没有挑战性。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重点内容,让学生写在积累本上,或在教材上划出重点或做记号,隔天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效果也比较不错。

4.课堂提问,应该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如果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部分学生就会懒得思考;如果提问过快,提单个同学起来的时候,其他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惰性,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

四.课后及时复习

语文复习一般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早自习,另一个则在晚自习。我把早读课分成几块,在几块有限的时间里布置合适量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另外一方面也杜绝了犯困和疲乏的现象,效果还是不错的。晚自习一般情况下我会根据语文高考大纲进行安排。一般学生前三题基础比较差,于是我在40分钟的晚自习时间内,前20分钟时间练讲字音、成语、病句,后20分钟我会在一个星期里依次让学生写诗歌、现代文鉴赏和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一般放在白天上课的时候。所以,长期训练下来,学生基础知识这块稍显扎实,现代文等方面不会显得生疏。

17.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十七

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徐进

一、课堂导入

《“蒸汽时代”的到来》是人教版九年级的一篇课文。笔者结合教材导人框,这样讲述: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革命也许总是充满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吧?如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暴力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说,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都是革命。今天,我们学习一场革命,它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是工业革命。

(设计理由:利用教材已有的素材,回顾旧知识,启发导人新知识。)

二、新授内容

1.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导学提纲:

①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为什么?

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开始的发明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个部门?

③工业革命的进程是怎样的(有哪些重大发明)?

④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有何意义?

⑤英国工业革命何时完成?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⑥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设计理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自己思考,并在课本上作好记录,培养自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协作意识。)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探究本课内容。

以火车的诞生为例:

①轮船及火车机车的发明及发明者。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再现当时的情境。

(设计理由: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的掌握程度,形成直观印象,为后续教学创造条件。)

过渡: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工厂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此后,法、美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

②工业革命的影响。

展示相关补充材料。学生结合材料,分组讨论,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设计理由:运用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教会学生横纵联系的方法,灵活全面感知历史,由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结合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行小结。

(设计理由:通过课堂小结,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

四、巩固练习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和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篇十八

实施“六结合”语文教学法,就能打造出语文高效课堂,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六结合”语文教学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一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法 1 自主性学习 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充分体现语文的个性化学习。 2 合作性学习 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之为小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语文学习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语文学习任务共同承担,学习中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3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从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二 “引导促进激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法 1 引导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给予引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方法就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 促进 在引导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语文学习效果采取的一种情感唤醒法。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以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深入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3 激励 在促进的基础上,教师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方法。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 “引导促进激励”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学情实际,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掌握解决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 “六结合”语文教学法辩证统一,互相渗透 1 “六结合”语文教学法是辩证统一的 “自主合作探究,引导促进激励”高效课堂的“六结合”语文教学法,前者是前提、基础,为后者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没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就不会有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促进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不到感兴趣的探究问题,教师的引导促进激励就失去了意义。而后者又是前者的促进和发展,是语文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价值的进一步体现。也可以说,前者数程,后者是结果,过程决定结果;后者是目的,前者是原因,有因必有果。 2 “六结合”语文教学法是互相渗透的 高效课堂“六结合”语文教学法,六个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活机动、有机融合的方法。我们不能机械地套搬,不能把这六个步骤单一化,应该做到相互渗透,因课制宜,因人制宜。 高效课堂“六结合”语文学习法,可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参与到学习小组之中去,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实施引导促进激励法,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意志,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体意识,鼓舞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合作探究时,取长补短,帮助和引导同伴的思维获得发展,促进同伴认识的提高,激励同伴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高效课堂“六结合”语文教学法,是践行新课程,培养好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建立师生情谊,促进语文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好方法。 四 “六结合”语文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程序与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指导自主求知的方法。除常规方法指导外,着重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中,选择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提高自学能力。这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 2 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志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恰当的语文学习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语文问题的氛围中,产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语文学习的探索动机。 3 控制好你的情绪 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佳的语文合作学习形式。如果语文问题属于聚合思维的内容,以竞争性团体气氛为宜;如果语文问题属于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协作为宜。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组际交流、集体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总之,在教学中实施了“自主合作探究,引导促进激励”的“六结合”语文教学法,对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践行新课程改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高效课堂如何打造?运用好这六条原则 上好一堂课,首先就得设计好一堂课。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和一个好的设计分不开。因此,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关键。那么,如何去做,方能设计出一堂好课呢?下边,笔者从教学原则的角度,就设计一堂好课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谈谈自己理解,以就教于同仁。本文谈六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面对的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学生。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教师首先不能不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指课堂设计必须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必须熟知教学对象的这些特点,必须遵循教学对象的心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之所以能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因素之外,重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那么,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 首先,教师心中要有“人”的观念。当下,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仅仅满足于从知识传授出发、从能力培养出发,单纯地追求教法的翻新,在教法上玩花样。须知,教学不单单是教学生学知识。教学从终极的意义上看,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其次,学会多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参考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划分为不同方面(例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的方法,再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多方面设计课堂教学。例如,笔者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经常从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兴趣(就课堂教学结构而言,即导语)、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美育。需要注意的是,就一堂课而言,这6个方面并不是同等重要,教学方式也不是一模一样。实际情况是:一堂课只确定一到两个训练重点,在引导学生掌握这个重点的过程中,其他各个方面有主次的、适时的渗透其中。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要求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整体出发研究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这题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组合系统,因此,在教学一个问题,传授一项知识,训练一种能力,开发一项智力的时候,就不能局限于一个问题、一项知识、一种能力、一种智力,而应该从这个问题、这项知识、这种能力、这种智力所在的整个系统出发来教学、来传授、来训练、来开发。这就是语文课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要而言之,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必须从以下9个方面入手: 1. 就教材而言,教学一个问题、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不能局限于一个问题、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而应该从整体性出发,通盘考虑,全面衡量。 2. 就学生而言,教学一个问题,必须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考虑。 3. 就知识而言,必须从语言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出发来考虑。 4. 就能力训练而言,训练一种能力,必须从读写听说思五种语文能力的整体出发,确定训练途径、方法。 5. 就智力开发而言,必须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语文思维类型的方面出发来考虑。 6. 就教学目标而言,必须从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美育出发来考虑。 7. 就问题的设计而言,设计一个问题,必须从教材特点、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课文自身的特点、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教者的教学风格等五个方面来考虑。 8. 就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而言,必须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本书的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出发来考虑。 9. 就时下比较流行的“大语文”的角度而言,必须从社会语文、学校语文和课堂语文的关系上出发考虑。 课堂教学设计中,运用好整体性原则,好处有三:①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学思路,使教学既有深度,又有厚度;②可以使教师更加清楚地把握一堂课、一篇文章、一个单元、一册书的教学目标;③可以避免许多重复的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搞花架子,不玩新花样,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一些东西,即为实用性原则。对此,刘国正先生曾有过精辟地论述。他说:“ 读说听写是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的练,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手的,这是实的一面”。在课堂设计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学生应掌握到何种程度,怎么掌握,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梳彻这一原则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保证已确定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得以完成;轻描淡写,或走马观花,都是不符合这一原则的。 四、活泼性原则 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的确,课堂教学光“实”不“活”,易陷于“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设计在充分考虑“实”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活”的探讨。 那么,什么是“活”的原则呢?刘国正先生在《说“活”》一文中对这种现象做过这样的描述:“教师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活泼性原则”,就是指在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自觉自愿、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接受知识、接受训练。 要贯彻好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做到: 1. 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长期的、每堂课、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去做、去探索。 2. 力求教法和学法的多样化,尽量避免公式化、单一化。 3. 教学组织形式要立体化。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两类:班级制和班内分组制。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虽便于控制,便于操作,但就学生的活动而言,其呆板性、僵化性也显而易见。立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克服这种弊病,具备这样的特点:每个学生都能活动,而且“动”有所得;每个学生都能发言,而且都能互相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导”有所获。 贯彻活泼性原则还应该注意,真正“活”的东西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激活学生身上的这些东西上。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理解了活泼性原则的精髓。在这个问题上,切忌把表面的热闹视为“活泼”,而忽略了兴趣、情感、思维这些真正需要“活”起来的东西。 五、广博性原则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营养丰富的散文,它不仅能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给学生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道德上、智慧上获得较多的收获。这就抒博性原则。同实用性原则相比,这条原则不注重方法的直接性,而重视方法的潜移默化性。它要让学生上完一堂课以后,久久回味,咀嚼无穷。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课堂设计中,要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自身首先得“硬”。这种“硬”具体表现为: 1. 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不具备这一原则,课无法上出韵味,课永远徘徊在一个比较的的层次上。 2. 广播而系统的知识。这是保证这一原则得以实施的基础。 3. 健康而充实的情感。这是保证课有热度的前提。 4. 幽默而智慧的语言。这是课有趣味的关键。 六、美学性原则 美育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认真落实的一项教学目标。但是,综观近年来的课堂教学,能这样做的课实在不多。美育是语文课堂教学亟须开发的一个领域。开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天地,必须遵循相关的美学原则,笔者以为,这些原则有: 1.课堂结构的流动美。如果我们将课堂结构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的话,那么,课堂结构的美体现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体现在流动上,体现在教师将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挖掘出来之后,通过上述的四个阶段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教学结构上。这种流动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指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另一方面,它指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之间的巧妙衔接、自然转换的过渡美。前者是内容美,后者四形式美。课堂结构的流动美既包括内容美,也包括形式美,是以美的形式传递美的内容的整体美、创造美。 2.师生关系的和谐美。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那么,这种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是和谐。课堂上,教师娓娓而谈,学生凝神细听;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慷慨激昂,学生义愤填膺;教师神情悲痛,学生心有戚戚,等等。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一举一动,彼此合一,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和谐美。 3.教学语言的活泼美。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不同的语言。议论性语言,应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说明性语言,应力求简洁准确,中心突出;叙述性语言,应力求通畅连贯,生动形象;描写性语言,应力求具体形象,以形传神;抒情性语言,应力求感情饱满,以情动人。该用短句处,绝不用长句;该低缓徐舒,就不能慷慨激昂;该情绪高涨,就不能平淡无味。凡此种.种,都是教学语言的活泼美。 4.教师教态的自然美。教态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表情、手势、眼神、语言等表现出来的教师对待教学内容、并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符合的态度。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反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必须做到得体、大方、自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在这个方面,应力戒矫揉做作,装腔作势。 5.板书设计的整洁美。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因此,板书设计必须扣住“整洁”二字。这里的“整洁”有两个含义:整齐和简洁。前者是就板书设计的形式而言;后者是就板书设计的内容而言。板书设计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不论内容多寡,都必须讲究整齐、简洁。整齐、简洁是板书设计的灵魂。板书设计最忌讳的是杂乱无章、繁琐复杂,让学生看了分不清主次、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败笔,写了等于没写。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的一切教育目标、教学目标几乎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成了每个教师职业生涯的永恒主题。如何提高,本文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这个论述能给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帮助。

上一篇:团队合作的游戏下一篇:外包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