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14篇)
1.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许多往事。那时,新四军军部设立在苏皖接壤的盱眙县和天长县农村。我永远不会忘记1945年8月14日,那天傍晚,传来了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特大喜讯,军部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沸腾了,我们热烈地互相拥抱,把军帽抛到半空,同志们大声地唱着歌,整个通宵都在狂欢中度过。只有亲身经历过八年艰苦抗战的人们,才会切身地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胜利果实的可贵。斗转星移,60年过去了。历史是不能忘却的,60多年前,为什么一个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居然气势汹汹地侵入了拥有辽阔土地、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横行霸道,烧杀掳掠。他们凭的是什么?无非是他们工业发达,拥有年产几百万吨的钢。而当时的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钢产量只有人家一个零头,到1949年钢产量仅有15.8万吨。据史料记载,旧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创办现代工业,到1949年近100年间,全国只积累起100多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工业净产值仅占国民收入的12.6%。包括八年日本侵略战争在内的近百年,帝国主义国家就是倚仗着他们的坚船利炮,把中国人民推入深重的苦难之中。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作出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曲折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经济建设列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才使我国的经济大踏步前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的面貌为之一变。当然,也要看到,在若干经济与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要靠我们的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又想起了当年与抗日根据地群众亲密相处的种种情景。那时候,根据地要生存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我们住的是老乡的房子,吃的是老乡生产的小米,穿的是用老乡生产的棉花织的土布,连行军作战也一步离不开群众。我曾经多次目睹人民战争的伟大场面。确实,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人民意志的胜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抗日战争作出过巨大牺牲的人民。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是断不能丢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和战争年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我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离不开群众,今日从事改革开放大业,同样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联系群众的传统,创造出与群众相结合的种种新形式、新内容。今日在这方面可以做和应当做的事,远比过去多得多,也复杂得多。历史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加快我们的前进步伐。
2.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二
下面,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八(下)语文课本中的这最后两个单元,轻轻打开我们心中的那个问号———
从内容角度看, 这两个单元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首先,这两个单元中,一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明代大儒宋濂的勤奋与专心,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科学家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其次,这两个单元中,更有一些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咀嚼领悟。比如《错过》中,刘心武告诉我们,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再如,《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中,郭沫若满怀着对萧红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引出了人应该拥有“年轻精神”的主题,鼓励青年人培养“年轻精神”的品质,“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为未来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郭沫若认为“年轻精神”可以使人超越短暂的生理年龄,走向精神生命的永恒,这种生命观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从文体角度看, 这两个单元推介了一类特别的文章体裁。
第六单元为“精彩演讲”单元,编者为我们呈现了5位中外人士的精彩演讲稿。这是初中语文课本第一次向我们推介这一特殊的文章体裁,因此,我们要熟悉这种文体,在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学以致用。
为便于开展单元学习, 建议大家掌握“演讲稿”的下列常识:所谓演讲,是指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阐发自己的意见、主张或某种知识的一种说话形式;而演讲稿(也叫作演说词), 则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稿。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受众,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因此,必须做到观点鲜明、直抒胸臆,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一目了然。从结构方面看,演讲稿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主体部分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演讲稿的语言多用短句,追求口语化、通俗化,让听众听明白,听清楚,受感动;有时,也会适当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求得生动活泼之效果。
3.汲取“营养”,开发智慧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89-01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如果学生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还能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一、阅读的意义
1.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阅读能去除内心的胆怯,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坚强起来。
2.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孩子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阅读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1.带问题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小学阶段,一些风景名胜、动植物描写、童话等文章,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比较容易,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行了。但是一些以说明为主的课文就不同了。尤其在小学的中年级,学生遇到一些以说明为主的课文,如《电脑住宅》、《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逻辑性强,比较难懂,学生往往缺少兴趣。为使学生喜欢阅读,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能回答问题的段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就能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体段落,并积极去弄明白“黄河变化”的原因,然后再去读与主体内容相关的段落,学生就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了。
2. 创设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做到让课文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教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各样蝴蝶飞舞的动画图片,在导人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人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蝴蝶朋友,然后出示蝴蝶飞舞的图片,把它们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起。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感受“200多万只蝴蝶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飘动。游人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仙境,顿时感到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境界时,教师采用播放录像的情景教学,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这样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兴趣之门。
3.以读促“思”,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部分。有效阅读能使学生走进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他们才会在阅读《一夜的工作》时质疑:那么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为什么室内陈设那么简单?在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会发问:邱少云为什么能耐得住烈火烧身呢?在读《狱中联欢》时才会纳闷:革命者们为什么敢在敌人的监狱中载歌载舞,而又不会遭到敌人的射杀?这样的读,才能真正让小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4.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比如选择性阅读,用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在课堂上的需要,有选择的阅读文本或相关部分的书籍,以学以致用。精读法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重点章节、内容和文字着重反复诵读、揣摩、思考、批注。还有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快速处理和消化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语、句子摘录出来。
5.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没有“为什么”就没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要充分交流才能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反过来又能使人更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_教育同行[OL].2013
[2]王月琴.加强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J].学园;2015-06-05
[3] 李宝玲.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群文天地;2011-12-25
4.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四
各位,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上一堂党课,围绕的主题是“年轻干部成长要从疫情中汲取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务必要培养善于学习、精通业务、驾驭文字的能力,方能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引领鳌头、扬帆远航,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实事求是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巨大的“黑天鹅”。我相信,经历了这场大战大考,大家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毛主席讲:“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总结经验,哪些事进度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哪些还要收一收,没有这条是不行的,不能蛮干。”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xx考察调研时也告诫我们:“每一次灾难之后,我们就应该变得更加聪明。”
所以说,虽然疫情还未完全结束,但我们应该及时深入地总结这次抗击疫情的得与失,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进。应该说,可以总结的东西有很多,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还有体制机制层面的。就年轻干部来说,这场疫情大战大考使我有两点思考:
一是年轻干部是有希望、能担当、靠得住的。曾几何时,社会上对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质疑现在的年轻人、年轻干部能不能接好接力棒,能不能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镇的年轻干部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坚守岗位、担当责任,在不同岗位上都发挥了生力军作用,毫不逊色于有经验的老干部,也干出了我们镇年轻干部应有的样子。
二是年轻干部是能够在不同寻常的磨砺中得到不同寻常的成长的。这场疫情蕴含着危和机的辩证法,本身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来说却是危中有机。你们参与其中,千钧重担压身、真刀真枪磨砺,对你们来说,这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平时工作中是无法得到的,确实是打开了视野、锤炼了心志、增进了本领。
当代年轻干部的发展成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2018年,党中央专门制定下发《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所以,作为年轻干部,如何才能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用足用好这个历史性机遇,更好地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当先锋、打主力?这里,我结合自己抗击疫情中的思考和平时工作中的体会,讲6点意见:
第一,千条万条忠诚是第一条。年轻干部要锤炼忠诚之心,不断掸去思想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这次疫情大战大考,是中西方两种社会制度优劣的“照妖镜”,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现实教科书。面对突如其来、世所罕见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大家都从“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比较中,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我镇觉得部分大批党员干部和年轻干部,=逆行出征,不辞辛劳、日夜奋战,有的同志累倒、病倒也不下火线,很好地诠释了初心使命,令我感动。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政治教材,是年轻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源泉。xx的年轻干部,不管身处任何岗位、从事任何工作,都要用好“三个地”的政治资源,从疫情大战大考中汲取忠诚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始终涵养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把讲忠诚、讲政治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重点要做到3个方面:
一要把忠诚体现在加强理论武装上。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如果我们不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器,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革命斗争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就有迷失方向、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危险。”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来讲,理论学习更起着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作用。如果理论基础不扎实,一遇到重大政治考验就缺少了根和魂,好比是在沙滩上建高楼,风一吹就倒。年轻干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毛主席曾经在中共七大推荐了5本马列著作,他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所以,对一些经典著作,大家要反复读、多遍读。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我们所有的理念、思路、举措、政策,都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要用足用好“三个地”的优势,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xx的萌发与实践,深入学习领会“八八战略”,从“八八战略”中找到打开各项工作的“金钥匙”。
二要把忠诚体现在坚定的政治定力上。毛主席在谈及儒家“知仁勇”时说,“如果做事不忠实,那‘知’只是言而无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年轻干部容易“不缺干劲缺韧劲,不缺活力缺定力”,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从表面上看,这是阅历不深、心态不稳,但究其根源,还是政治不够坚定。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前路不只是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也会有“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逆境;不只是有风平浪静的航行,也会有惊涛骇浪的颠簸,在逆境和考验时更能看出一名年轻干部的政治定力。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尤其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要正确处理公与私、利与义、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自觉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
三要把讲政治、讲忠诚、讲维护体现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上。讲政治、讲忠诚、讲维护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而是体现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之中的。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把过去好的经验坚持延续好,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好,这是本事,也是政治自觉,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回避矛盾。要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找定位,对“两个维护”有更深刻的认同、更真诚的拥护,从而以更坚决的态度、更自觉的行动,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本地本部门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第二,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年轻干部要提升干事之能,练就拥抱新时代的真本领。
毛主席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克服本领恐慌,一靠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二靠加强实践的锻炼。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党员干部的一场严峻考验、一次重要锻炼,也是一次艰难的实践学习。由于年轻干部经历相对比较浅,存在本领和能力上的不足,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容易心中没数、决策犹豫,这在初期是正常现象,只要敢于在疫情防控等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终能把自己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在当前,年轻干部尤其需要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本领:
一是统筹兼顾、通盘谋划的本领。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平时在一个阶段主抓一项工作,很难看出能力水平的高下。但如果一个阶段里要同时抓两项、三项甚至多项工作时,有的同志表现得不分主次、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而有的同志却忙而不乱、有条不紊,这时就能显出水平的高下了。年轻干部不论是驻村还是自身业务,都应该增强统筹意识和全局眼光,学会统筹好各个方面、各项工作的关系,既要精于自己的业务,打好点上的战斗,也要注重善于指挥面上的战役,实现整体推进,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有轻有重、有章有法。
二是敏锐见事、见微知著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什么叫敏锐?面对同一件事情、相同的信息,最早作出准确判断、作出正确决策的领导干部就是敏锐的领导干部。比如,稳定方面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小到大,逐步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的领导干部一开始就能发现,及时研究、源头化解、举一反三。这就是有敏锐性。再比如,危中有机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化危为机、抓住机遇,机遇是给看得见、抓得住、准备好的人的。年轻干部要保持活跃、敏捷的思维,对手头资源优势用心了解、对各方面信息保持敏锐直觉,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培养自己看海平面“桅杆”的本领,对潜在风险科学预判,对看得清苗头的趋势分析透彻,对到来的机遇及时捕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
三是灵活抉择、精准施策的本领。灵活抉择就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政策;精准施策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出招解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一刀切最简单、最容易,但也最危险。全省各地各部门情况千差万别,每一个时期的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加分析、不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匆匆行事,看似雷厉风行、轰轰烈烈,实则是表面化、简单化、绝对化,所以每一个年轻干部都需要学会创造性落实,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透彻了解事情发展的时和势,准确把握政策出台的时和机,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到熟知、全知、深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找到问题的难点症结,精准出台方案,精准推动落实。
四是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调研时强调:“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应该说,这个功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下在平时的。年轻干部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和锻炼,注重把握一个“度”字,精准拿捏“收”和“放”的关系,从容娴熟切换施策重点,该收的时候收得住、收得迅速,该放的时候放得开、放得有序,做到及时有力、恰到好处,避免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避免进退失据、宽严皆误。
第三,有多大的担当干多大的事业。年轻干部要追求担当之为,始终保持创新的冲劲和攻坚的勇气。
三国时,诸葛亮提出了“识人七法”,其中一个就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在危急时刻,有没有勇于担当作为,是我们发现和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一线是斗争的一线,年轻干部是否敢担当、善作为,在平时很难看得出来,在危急时刻、关键时刻就很容易显现出来。正所谓“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就有什么样的担当作为,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业。年轻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一股精气神,让敢为人先、敢闯敢拼、敢于担当成为自己身上最鲜明、最独特、最耀眼的标签。要把握好4点:
一要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履其责。年轻干部担当作为,首先就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工作担当。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年轻干部文化水平、能力素养虽然有差异,但总体都不错。一个年轻干部如果基本面是好的,只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就能够把本职工作干好。如果眼高手低,在自己的岗位上平平庸庸、得过且过,只想“坐等伯乐”,那伯乐是不可能突然上门的。组织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不是“伯乐相马”,而是“赛场选马”。你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色、干出彩,才能在赛场上冒出来。年轻干部要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认真对待手头每一项工作,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投入进来,做到为“大我”弃“小我”、为事业而忘我,力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特别是对自己负责或分管领域工作的具体情况、各项指标,要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对自己负责或分管领域工作的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潜力在哪里、发力点在哪里,要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对自己负责或分管领域工作,要不断干出彩、干出亮点。
二要勇于创一流、敢于争第一。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有志于做弄潮儿。遇事前思后虑、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这可不是年轻干部该有的样子。当前,摆在全镇干部面前的最大考题,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非常之时,我镇年轻干部必须拿出该有的冲劲闯劲,保持必胜的信心决心,全力以赴、锐意进取,拉高标杆、追求卓越,各方面工作都要争当一马当先的奔跑者、一往无前的排头兵,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三要勇于打破坛坛罐罐、固有思维。平时干工作,照抄照搬、按框框办事,最省事但行不通;在非常之时,靠常规套路、普通打法,更是办不好。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头脑,创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年轻干部要发挥思维更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受束缚相对少的优势,大胆尝试,不怕失败、不怕嘲笑,打破“老把式”思想,破除习惯性思维,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觉走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
四要敢于亮剑、敢打敢拼。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他们受到了锻炼,提上来别人也会服气。”年轻干部有激情、有闯劲、有本事,更要在关键时期冲锋在前、紧要关头担当作为、危急时刻豁得出去,特别是面对重大事件、重大改革、重大项目时,要敢于上一线,了解情况,迅速作出决策。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各项重大工作中去,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在解决棘手问题中积累底气、培养胆识,决不能遇到一点挑战就回避、遇到一点问题就推脱、遇到一点挫折就退步。
第四,树高千尺不忘根。年轻干部要强化为民之情,努力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这次抗击疫情,我们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无论是让该静的静下去,还是让该动的动起来,都会涉及大量的群众,可以讲疫情大战大考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试金石。在这当中,有的同志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中脱颖而出,高质量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点赞;有的同志则举步维艰,干得非常吃力,群众还不认可。做群众工作积极不积极、善于不善于、效果好不好,是衡量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尺,更是检验年轻干部成熟不成熟的重要标志。无需回避的是,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与群众打交道的经历和本领是不平衡的,那么,这个本领要从哪里来?我认为,除了学习之外,主要来自3个方面:
一要靠心贴心“悟”出来。年轻干部一定要心里装着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我们在基层工作过的同志都有体会,群众是最讲感情、最重感情的,我们把群众看得多重,群众就会把我们看得多重。现在有一些年轻干部还是存在着“群众感情缺失症”,认为自己学历高又有专业背景,发展好又有领导赏识,做事不愿同群众商量,也不屑于听取群众意见,有的甚至在群众面前颐指气使、趾高气扬、自我感觉高人一等,这是要不得的。年轻干部一定要戒掉身上的“骄娇二气”,把用心服务群众作为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和为政之要,多到群众中去,多交群众朋友,多向群众学习,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中感悟群众工作的真谛。这里面关键在“多跑”,要义在“贴心”,就是腿脚要勤快些,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绝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多到生产车间问问情况,听到心里话、发现新问题、处出真感情,让自己的说话办事做决策真正能够从群众角度去考虑。
二要靠面对面“炼”出来。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中央都提出,要让年轻干部多到基层一线“墩墩苗”,就是因为有了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大家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多干多学、多干多得,成功经验是得,失败教训也是得。年轻干部要多吃点苦,多到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地方,多接触问题,多去“解剖麻雀”,特别是多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去,听听群众的骂声、怨声,“打着灯笼”去找问题,把群众和企业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处理好、一个个突出矛盾化解掉,从中体会做群众工作的路与桥。要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对称,抓住高频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跟踪抓好落实,绝不能“只挂号不销号”“只挂帅不出征”。
三要靠实打实“干”出来。扑下身子为群众办事是最有效的群众工作,年轻干部必须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长真本领,不能“空对空”。一方面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解难题。特别是当前疫情带来了一系列民生问题,年轻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按照中央“六稳”“六保”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群众心理疏导、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社会矛盾源头化解、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帮助群众和企业渡过难关、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要学会教育和引导群众,不当人云亦云的“群众尾巴”,少当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多做振臂一呼的“带头先锋”,带领群众一起干,引导群众向前看。
第五,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年轻干部要下好务实之功,始终把实干作为座右铭。
抗击疫情这场大战大考,病毒无疑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但我们还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敌人有时比病毒的危害更大。从一定意义上讲,抗击疫情这场斗争,考验的是作风,考验的是执行力、决策力,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宣战书。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战役都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都得实打实、硬碰硬,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果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搞会议落实、文件落实、表格落实,基层的精力没有投入到第一线,防控措施没有真正抓实抓细抓落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没有切实打通,我省的疫情防控不可能取得目前这样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是干工作的大忌,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实干才是最响亮的语言、最根本的优势、最大的竞争力、也是成长成功唯一的秘诀。我们常讲,年轻是资本、是优势,但如果这个资本、优势和实干脱钩,最终只会本亏利空,优势尽失。年轻干部要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当实干家而不当“清谈客”,把实干的样子立起来、把实干的招牌亮出来。具体来说,要做到3点:
一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干事。实干是一种境界、格局,也是一种党性、作风。当干部,想进步是人之常情。年轻干部可以有想法、有愿望,但决不能去刻意设计自己的晋升路线,去搞投机。习近平同志在xx工作时,曾经提出有“四种人”不能用:一是做官期望值过高的人。做官要求一直得到满足,唯独一次得不到满足,于是就躺倒不干。二是善于钻营的人,专门去揣摩领导意图,精力不在工作上。三是“天桥把式”的人,光说不做,专摆花架子,不肯办实事,也叫作“客里空”。四是欺上瞒下的人。一个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和组织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谁夸夸其谈、光说不练,都是看得清楚的。年轻干部要不怕吃苦、“吃亏”,懂得俯下身、静下心、沉住气,多下一些苦功夫、笨功夫,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真正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二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去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根除,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实干。年轻干部作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在搞调研、抓落实中,要争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先锋,经常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言行,敢于打破所谓“过来人”的套路和惯例,敢于摒弃迎来送往、前呼后拥、走马观花等不良习气,敢于抵制文山会海、繁文缛节、痕迹主义等现象,真正静下心来谋实事、沉下身来抓落实,决不能深恶痛绝又深陷其中、深受其累又乐此不疲,更不能成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造者。
三要用实绩来为自己说话。我们评价一个年轻干部水平怎么样,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检验一个年轻干部能力怎么样,重要的不是看有多大声势,而是看是否能解决问题、真解决问题。如果动不动就另起炉灶“翻烧饼”,不搞点新的东西,就感觉显示不出自己的“高明”之处,动静很大、干货硬货很少,最终是经不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如果只会“花拳绣脚”、做表面文章,避实就虚、重显轻隐,喜欢“锦上添花”、不肯下实功,就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出效果;如果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搞投机、耍小聪明,热衷于搞自我包装、弄虚作假,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年轻干部一定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实际,扎扎实实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不干劳民伤财的事,不干急功近利的事,不干违背规律的事。特别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对于认准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第六,干事和干净缺一不可。年轻干部要常照清廉之镜,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在年轻干部的成长中。
诱惑无时不在,特别是一些发展前途比较好的年轻干部、一些手握权力资源的年轻干部,更容易受到“围猎”。如果少年得志、恃权傲物,缺少对纪律和规矩的敬畏之心,廉洁这条底线就会失守。年轻干部一定要吸取教训、引为镜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绝不能在成长路上摔大跟头、滑进深渊。重点是做到3个方面:
一要注重“三个慎”,慎始、慎微、慎独。俗话说,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从一个土特产、一桌饭、一条烟、一张购物卡开始,就会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地让你放松了警惕,等到最后不可自拔。年轻干部随着晋升越顺利、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应心存敬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决不能无法无天、无所顾忌。要增强自制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从小节防起,从独处时防起,从第一次防起,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防微杜渐,把好权力、金钱、美色的最初关口。
二要经常算算三本账,即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习近平同志在xx工作期间,曾经告诫我省党员干部,仔细算好“三笔账”,始终坚持“三原则”。即:算好“利益账”,坚持正确的利益原则;算好“法纪账”,坚持法纪原则;算好“良心账”,坚持良知原则。年轻干部必须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趁年轻的时候练就一身清正廉洁的“金钟罩”“铁布衫”,这样才能在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后,能够无欲则刚,挡得住糖衣炮弹。年轻干部要用自己的一生,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人生考卷,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警钟长鸣,严于自律,在利益面前多想想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万不可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来。年轻干部在与任何人打交道时,要注意尺度、掌握分寸,既要实干担当、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不要有顾虑,为了工作该接近的要接近、该帮助的要帮助,同时也要注意廉洁自律,不该拿的利益就坚决不要拿,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要把好“三条线”,即法律底线、纪律红线、思想高线。年轻干部要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成长,必须用国家的法律规定、党的规章制度、社会道德准则约束自己,在做人做事做官上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只有不逾越法律底线、不触碰纪律底线,才能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只有离高线越近,才会离底线越远。年轻干部要带头敬法畏纪、遵规守矩,主动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多翻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特别是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该请示就要请示,该报告就要报告,决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我还特别想跟大家说的是,年轻干部要正确处理做人与做官的关系,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立德。从怎么样对待父母、对待家庭、对待朋友、对待同事上,很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一个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年轻干部,能在大事上过得硬、讲党性、讲原则吗?对妻子不忠、对朋友不诚,能对群众好吗?我看很难。年轻干部尤其需要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真正做到修身自律、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5.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五
孔子的思想”?
八德教育讲师:黄俊清
人类的文化有不同的行程,亦即民族各有不同的目标与价值追求。西方多数人要回归上帝,印度人要追求解脱,中国人要成圣贤。数千年后彼此相遇,若不能了解、互相尊重,反而以力相加,当然血战。其实这一百多年来的命运,我们中国人的身上伤痕最多。可是当我们决定向西方学习、移植技术和价值时,并不知道这辆西方列车要开往何处?可当你乘上,就身不由已的丢掉自己的文化,用经济数据来界定自己的价值了。
习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这说明我们能回头了,可以重拾自己的文化,再做中国人了。而且我们要带领世界人民一起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讲修养、讲人格、讲道德、讲诚信、讲承担,拿起“八德教育”的德根去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保育世界人民的仁爱与民主,才能让世界人民共享和平的幸福日子。
6.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六
1【单选题】(5分)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数学也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的起点。答案:是
2【单选题】(5分)id:追逐雨落
数学和哲学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数学是研究事物的量及其关系的具体规律,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可以说哲学与数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答案:是
3【单选题】(5分)一位数学家不懂得哲学和辩证法,那么他在数学上也能取得巨大成就。答案:否
4【单选题】(5分)研究和比较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至今还没有任何高等数学的工具可以借助。答案:否
5【单选题】(5分)__________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数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答案:2000 第二章 1【单选题】(5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是因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的、全面的定量化,定量化实际上就是数学化。人们把数学看成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科学,称为数学科学。答案:是
2【单选题】(5分)古希腊数学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具有公理化的模式。答案:是
3【单选题】(5分)“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不必再猜了,因为你举不出一个反例来。答案:否
4【单选题】(5分)“一门科学,只有在其中成功地使用了数学,才算真正发展了。”这是________的名言。答案:马克思 5【单选题】(5分)初等数学时期的主要贡献不包括__________ 答案:沙皇俄国时期的数学 第三章
1【单选题】(5分)公理化方法最早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欧几里得总结了古代积累起来的几何学和逻辑学的丰富资料,以三段论法为逻辑依据,在历史上提出了第一个公理系统。答案:否 2【单选题】(5分)一个公理系统是否科学,它的基础在逻辑上是否完善、合理,要看它是否满足三条,这三条不包括以下哪条。答案:简洁性 3【单选题】(5分)辗转相除法基于如下原理: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和两数的差的最大公约数。答案:是
4【单选题】(5分)对数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他研究对数的理论至少20年,他将指数运算与真数运算的对应法则视为映射与反演的关系,利用对数,把乘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减法,乘方开方转化为乘法运算,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答案:纳皮尔 5【单选题】(5分)有“数学家之英雄”美誉的数学家是____________。答案:欧拉 第四章
1【单选题】(5分)代数学的英文为“algebra”,源自公元820年左右,阿拉伯天文学者花拉子米的伟大著作《还原与对消的科学》。答案:是
2【单选题】(5分)id:追逐雨落 几何学是对人类和大自然中万物万象共存的空间的“认识论”,是研究“形”的科学。几何学以视觉思维为主导,培养人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洞察力,理所当然成为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启蒙者和奠基者,因而被赞誉为第一科学。答案:是
3【单选题】(5分)求曲线的切线和求曲线所围面积这两个问题不具有互逆性,没有联系。答案:否
4【单选题】(5分)公理化定义可以直接确定事件A的概率,它还给出了概率所必须满足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建立严格的概率理论的坚实基础。答案:否
5【单选题】(5分)运筹学是近代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理论及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和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定量依据,以便科学决策。答案:是 第五章
1【单选题】(5分)悖论是一种认识上的矛盾,语义矛盾不属于悖论。答案:否
2【单选题】(5分)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任意两个量都是可公度的。这个观点是对的。答案:否 3【单选题】(5分)第二次数学危机与涉及无穷小量的贝克莱悖论有关。答案:是
4【单选题】(5分)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宣称“现在我们可以说,:完全的严格性已经达到了!”。答案:是
5【单选题】(5分)逻辑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数理逻辑学家弗雷格和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答案:是 第六章
1【单选题】(5分)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与美学无缘。答案:否
2【单选题】(5分)数的十进制表示,所用基本符号10个,虽然系统复杂,但表示上简洁,方便人工运算;数的二进制表示,所用基本符号2个,表示上虽然麻烦,但系统简单,方便机器运算。答案:是
3【单选题】(5分)无限世界与有限世界一样,都具有整体大于部分的性质。答案:否
4【单选题】(5分)关于数学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答案:.数学美是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没有确定的客观内容 5【单选题】(5分)到今天也只找到二十多个完美数。尽管目前完美数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用途,但是它的奇异特性吸引了许多人。答案:是 第七章
1【单选题】(5分)历史上的世界数学中心,基本上与世界上政治、经济繁荣的地域是相吻合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世界数学中心也往往 会随之迁移。答案:是
2【单选题】(5分)1920年,第六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法、英等11个国家的代表发起成立了最早的国际数学联盟,这个联盟具备真正的国际性。答案:否
3【单选题】(5分)数学领域中有一个国际大奖,其所带来的荣誉可与诺贝尔奖相媲美,这就是菲尔兹奖。答案:是
4【单选题】(5分)至今还没有获得过菲尔兹奖的女性数学家。答案:否 5【单选题】(5分)1900年的第二届ICM(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家_________做了著名的演讲《数学问题》,向国际数学界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成为世界数学史的重要里程碑,为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历史谱写了辉煌的一页。答案:希尔伯特 第八章
1【单选题】(5分)任何海岸线在某种意义下都是无限长的,答案源于海岸线形状的不规则及测量用尺的不同长度。答案:是
2【单选题】(5分)人类对混沌现象的研究仍处于定性分析的阶段。答案:否
3【单选题】(5分)分形与混沌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答案:否
4【单选题】(5分)关于混沌和分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7.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七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素质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武装广大学生,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1. 经济文化全球化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挑战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市场经济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人们对利益的关注度增加, 毫不掩饰自己对利益的需求。当今的大学生更是从不回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当今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媒介获知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思想和事物, 但还缺乏辨别力, 易被外来思想和文化影响, 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冲击了我国传统价值观, 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因此, 与时俱进地获取教育资源, 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成为应对时代的挑战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从传统文化的结构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由儒家和道家构成。“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都处于支配地位, 起主导作用”。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解决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些理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和抵御错误文化侵袭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1)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翻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满是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情, 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等。“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这些爱国思想都以天下为己任, 都心忧天下, 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强烈的、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正是现在部分大学生爱国精神的缺失。因此, 把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2) 有利于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矛盾以及困难, 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应对挑战和困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准则和处事态度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诚信是基本的道德品质。《论语》中多处提到了“信”字, “信”字是信誉、信任、诚信的意思。“言必信, 行必果”“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就必须培养诚信的行为品质。
3.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1)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既弘扬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把内容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归类, 将优秀文化内容穿插于教学中, 既向学生灌输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也增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
(2)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校园的环境中要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使学生们时刻被传统文化熏染。学校还要组织大学生们定期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主题明确, 内容多样, 形式要紧跟现代时尚,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8.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篇八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如果放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视阈下或许并不算太长,但在这90年的时间里,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成功地领导了两次革命,干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两次飞跃;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变成一个正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扭转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面貌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说,这90年翻天覆地的沧海巨变,比任何鼎故革新和历史变迁都要广泛和深刻。这一段风云跌宕、波澜壮阔的历史卷轴相较历史长河的任何片段都丝毫不会逊色。
峥嵘岁月,如歌情怀。党的历史铭刻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浓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诞生、成长和繁荣发展的光辉成就。它包含着党的奋斗发展史、党的理论创新史、党的自身建设史等丰富内容,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结晶,是包罗万象、曲折动人的鸿篇巨著,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质素。党史的内容是丰富而鲜活的。在党的历史上,创新的思想火花不断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时空迸发,脍炙人口的文化经典一再被创造和传承。党的历史,留下了遍及全国的红色印记和文化地标,留下了宝贵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与革命精神,留下了百折不挠、反败为胜的执著与谋略;还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纯洁的友谊与诚挚的真情……当然,也有失落与叹息,不乏挫折与教训。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支撑;对于个人来说,它是可以增长知识与文化、涵养人格与精神、获取智慧与力量的宝贵资源。
9.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九
——读《毛泽东大成智慧》有感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经常说的一句格言。他多次号召广大班干部,要养成看书学习的习惯。毛泽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他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生前的诺言。
一九一一年春天,毛泽东挑着行李来到了长沙。毛泽东初来长沙后,就被这激荡人心的革命气势所感染。在湘乡驻省中学学了几个月之后,武昌起义爆发了。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支援武昌起义,为革命尽一份力量。
后来,毛泽东离开了军营,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读书。毛泽东的住处离图书馆有三里地,但图书馆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总是第一个走进馆来,借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非学无以广才,毛泽东年轻的时候由于经济窘迫而养成借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毛泽东这样好学的精神在我家中也时常出现。我的爸爸也是个大书虫。他的书将近有一万册。从明清历史到现代文学,从赤壁之战到抗日战争,从中国毛泽东到外国奥巴马….整个书橱真像一部中国历史之百科全书。小时候,我很多次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买了这么多书,为什么还觉得不够呢?”爸爸每次都是笑着对我说:“你现
在还小,现在还不懂,等到你长大后自然就会明白啦!”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又问爸爸那个同样的问题,爸爸说:“小时候的我们,就像一个小小的圆圈,所要汲取的知识,只不过圆圈的周长那长一点。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渐渐地长大了,我们将自己想像成的小圆圈也在随着我们的成长而长大,所以我们需要汲取的知识也便越来越多。并不是说,人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需要汲取知识了。反之,人越长越大,圆圈也越来越大,圆圈的周长也越来越长,所以我们渴望汲取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了。你看,毛主席在建国后已拥有6万册藏书,但他仍不满足,经常安排工作人员去借书。这就是毛主席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啊!”
10.汲取事故教训 篇十
一、工作目标
为深刻汲取江西“11·24”特别重大事故教训,认真落实《石家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岗位安全职责,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严格执行反事故措施,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扎实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新理念,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依据,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力度,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控制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组
长:王治文
副组长:李立、胡希志、陈卫国
成员:马文江、赵艳辉、尚永强、赵志辉、康澈
四、整治范围和内容
1、公司仓库安全管理状况。
2、生产车间及锅炉房的安全管理情况。
3、重大危险源液氨罐区和危险品库的安全管理情况
4、消防设施完善情况。
5、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情况。
五、检查方法
1、检查与自查相结合。各部门先行自查,然后由领导小组对其检查。
2、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对自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立即进行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对达不到安全要求,隐患和问题严重的要立即停工进行整改。
3、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对检查出来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问题,拒不整改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者和负责人的责任并进行处罚。
六、自查时间
安全生产大检查,从2016年11月28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检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自查阶段(11月28日—12月1日)研究制定检查方案,落实责任及人员,做好相关的宣传发动工作,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库。
2、整改阶段(12月2日—12月20日)对照问题库落实整改,能够立即解决的安全质量问题立即整治。
3、整改及总结阶段(12月21日—12月31日)主要工作:对自查和督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要登记建档,及时安排整改,保证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预案“五落实”。大检查工作结束时,要及时总结评估本次大检查成效,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七、检查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此次安全质量大检查的重要性,结合我公司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明确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登记建档,重点监督,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责任,自查自纠 成立安全大检查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四)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
要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全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1.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处汲取智慧 篇十一
“中国为什么难以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人才的使用、评价体制问题,还是中国人迷失自我、精神缺失的问题?在当下确实应该进行认真深入和关乎本质的思考。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放眼世界,而其中真正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主要是那些有报国心、有远大志向、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詹天佑留洋归来解决了中国山区铁路的运行和建设问题;陶行知等师从杜威,倾心追求中国乡村社会的改善;在国外获得30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胡适,被提名诺贝尔奖的理由却是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和历史。即便在制度黑暗、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依然能坚守理想、献身事业、不懈探究,与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更加偏向因材施教和自主探究学习等是不无关联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人们的思想开放了,大楼林立了,设备精良了,办学和专业研究领域物质和技术的基础越来越雄厚了,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缺少一些最重要的东西。人们更怀念在抗战最艰苦的环境中,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抗大等“草棚大学”中,中国学界培养了各行业无数优秀人才的那种精神和氛围。
一个国家杰出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经济支持、物质条件和政策引导,也需要有远大理想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支持,更需要有适宜和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对比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普通条件下持续探究近50年的经历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科技和教育界最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是精神和学风,是粗糙、僵化、简单、迷失主体的管理和评价方式。
在当下西方学界及教育界日益关注中国经验、中国思维、中国方式的同时,中国人则忘记了“言必称希腊”、“东施效颦”、“削足适履”的教训,在许多研究中都言必称欧美。国外的经验和方法的确值得学习,但不应在对自己的传统全然无知的情况下草率地菲薄它们,更不应忽视和否定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屠呦呦在从事医药实验的过程中,曾受到晋代道教学者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重要启发,而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国哲学为重要基础的。屠呦呦在学习运用西方实验方法的同时,坚信中医是支撑其创新发展的宝库。
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虽然要有国际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意识,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但也必须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意识,并尽快确立自己的标准体系。要使中国的科学家、学者、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等明确,什么是杰出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怎样才能使各类人才在中国充分有效地成长,并尽量减少无益的捆绑和束缚。
值得赞赏的是,在中国推出教育规划纲要的同时,国家层面的人才规划、科技规划也同步推出。这是一个协同发展的好势头,关键是这三类规划要在三大系统的关联中更多地形成共识、产生合力。
中国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探索者,不仅要了解西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体系与规范,也要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国的文化、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遗产,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谙熟中国的思维特点和研究模式。要意识到,与现代教育改革紧密相关的那些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等,在中国都有系统化、本土化的历史经验积淀。这些丰富、独特、自成体系的宝贵遗产,不仅是教育或学习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充满现代教育、现代思维、现代生活气息的中国方式的探索实践。
与欧美的教育、研究、人才培养等长于形式逻辑、分类探究、科学实验、线性和数量化分析等优势相比,中国的传统则长于整体和系统的辩证思维,更关注事物之间的对立、转换、理解、融合、协同,更看重物极必反、相反相生、多元互鉴和法无定法。中国近代以来任何重大、有效的研究和改革探索,无疑都兼顾了向外系统学习和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探索。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与改革之路,就必须首先有自知之明。如果只会人云亦云地翻译和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则不仅主体意识难以形成,还会使各类探索迷失方向,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对的是与他国有明显差异的中国问题和具体困难。根据常理,我们更需要参考借鉴的是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传统理论和多元并存的积极探索。比如,中国教育当下最难改革的问题之一是“三农”的发展及其教育问题,而在这方面,先秦时期农家的哲学探索、三千多年的重农历史和政策、丰富的农学及相关的科技理论、遍及乡村的由社学与私塾等构建的乡村教育体系、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等实验,都是切合中国实际且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经验、中国案例,许多相关研究和实验,都有非常重要的直接参考价值。
在未来的教育、学术和人才培养领域,仅追慕西方现代的方法和模式会产生偏颇和风险,若能结合东方,特别是挖掘中国的传统,将使国人的思想和实践更好地兼收并蓄。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孔子学院在全球的拓展,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共享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外“中国学”的研究也再次形成高潮。
12.汲取的力量作文 篇十二
“看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些平凡工作者的姓名,但是他们的付出与奉献都有目共睹,他们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弘扬歌颂;再看那些强壮的冬奥健儿们,在台上为中国队摘下数枚光彩夺目的金牌,然而他们在台下忍受了无数的挫折、伤痛有的练了五年,有的练了十年,当他们站上领奖台,戴上属于自己的那块奖牌,他们早已经热泪盈眶。
冬奥会的志愿者让冬奥变得更加和谐、安宁,裁判员让比赛变得更加公平、细致,厨师让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品尝中国香喷喷的饭菜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汗水、付出和努力;北京冬奥会恐怕无人问津。
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师也用最朴实的行动绘画出了小到灯笼,大到5G科技的中国之光。
13.汲取的力量作文 篇十三
此刻,因为我已经长大成人,在父母眼里,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变得有意识、勇敢和博学。有时,他们会说“不”;你已经长大了你不再是孩子了我头痛。无论我现在做什么,我都必须先认出“指南针”。我必须有原则。我不能草率地完成它,也不能草率地对待它。如果我错了一点,随时都会引起暴风雪。
回想一下我小时候的生活是多么简单、无忧无虑和自由。我周围没有麻烦。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前面的海浪越来越大,大海也越来越曲折。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在过去,我消失了。我很高,我在学校呆了很长时间,我的家庭作业增加了,我有更多的科目要学习,我肩上的书包更重了,我心里的压力也在增加。如果我是个孩子,不管我做错了什么,没有人会责怪我。此外,我的父母还充当了我的“向导”。但是现在,当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应该适应独立。我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小心,三思而后行。与我小时候悠闲的日子相比,它也逐渐拉开了距离。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虽然我会生活得更自由,但我受到长辈和其他人的约束。当我走路的时候,我的父母摔倒了,扶着我。但我明白,当我长大后,我会成为一个成年人,这与我小时候是不同的。就像我现在一样,我正在逐渐长大。我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14.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 篇十四
摘要:泱泱华夏,五千春秋,炎黄子孙以独特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丰富的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尊重自然”等朴素的生态思想值得我们今天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所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精神 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宝库。认真总结、分析并有选择性的吸收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历史财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内涵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关于“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是: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周易,传说中伏羲氏作八卦,八卦中的各卦都是不同的卦体,每个卦体由三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象征天,下象征地,中间象征人,称为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思想被我国古代多数思想家所推崇和发展,是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仁”的思想就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内涵。孔子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对仁的解释在其著作中出现过多次,他在《论语·雍也》中解释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教育人们要勇挑重担,而不计较收获的多少,这样才能算作是有仁心的人。也就是说要敢于进行自我牺牲,要带着责任感主动承担利他行为,勇于担任道德主体的角色。孔子还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有仁德的人待人接物都会恭谨慎重,不会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对于国事也好,家事也好,都不会怨天尤人。总之,有仁德的人要有大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孔子将这种仁爱之心由对人扩展到了对自然界,他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4],体现了孔子对动物的仁爱之心。
孟子的思想更加强调民本和责任感,他一再劝诫君王实施仁政,使社会内部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和谐、温馨氛围。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要求人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和赡养自己的老人的同时也要关爱到别人的孩子和老人,这样才能实现国泰民安。孟子更进一步把这种博爱精神扩展到自然领域,他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可见,在几千年前,孟子就已经告诫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适度,要顺应其生长规律,根据具体的节气时令耕种、捕捞、砍伐,这样百姓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满了。
儒家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观点也饱含“仁”与“天人合一”的融合。荀子认为[7],草木开花长大的时候,斧头不进山林砍伐,这是为了不让植物的生命夭折。鼋鼍、鱼鳖、鳅鳣怀孕、生育的时候,渔网、毒药不入湖泽,这是不断绝它们的生长。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储藏,一年四季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多余的粮食了。池塘、水潭、河流、湖泊,严格遵守每个季节的禁令,百姓就有多余的资财了。树木的砍伐、培育养护不耽误时节,百姓就有了多余的木材。所以还是要顺应自然,以爱护的角度适当索取,才能实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循环观点,老子认为万物都有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而人们就应该遵从规律,顺应自然,而不要轻举妄动,就可以达到与自然的统一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8]老子通过观察指出,世间万物都会经历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然后回归它们的根本,从而达到永恒,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会成功,不懂得循环规律的人就会有灾祸。老子又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9]刮风刮不了一早晨,大雨下不了一整天,这都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连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老子认为,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人就能顺应自然,从而实现自身,所以人们要修养德行,尊重自然。
(二)“天人相分”思想
荀子是“天人相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谓“天人相分”并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说人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荀子在《王制》[10]中指出,水火虽然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虽然有生命但没有知觉,动物虽然有知觉,但不懂礼义。而人跟某些动物相比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强健,但可以集群并相互协调,从而合理利用四季节气,使天下收益,所以人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荀子在继承前辈们“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后又具体解释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依据是要以人们自身的需要为尺度,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正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权利。他说:“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11]是说人们要会利用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来供养自己,顺应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福,违背人的需要去做就是祸。这样人们就可以实现“天地官而万物役”恰到好处地役使万物了。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肯定过科技的重要性,他说“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12]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正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探索出自然的奥秘,从而产生了科学,人们进而创造出了技术来应对灾难,让自己摆脱困境,这些依靠的都是人类对能动性的合理发挥。
道家学说虽一直强调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附和顺应,但并不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要人们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地合理发挥能动性,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走极端,以实现长久发展。“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 [13]伟大的成就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凋敝;盈满的杯子好像中间有虚空,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仿佛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人仿佛笨手笨脚,最雄辩的人好像不善言辞。所以老子的本意只是告诫人们拥有了这些技能也应谦虚谨慎,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三)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
生态学家奈斯指出:“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美拥有自在的价值。这种价值独立于它对人类的有限目的的工具意义上的有用性。” [14]
我国古代思想家们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达过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5]意思是说自然界虽不言不语,一年四季却运行不息,世间万物也生生不已,这种默然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子贡在反驳叔孙武叔对仲尼的诋毁时也以日月为例说:“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6]在子贡看来,人类自身的损益对自然界来讲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日月星辰的运行不会因为人们的极端行为而有任何变化,人类在自然面前是看似微小的。荀子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在《天论》中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7]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即使是世间再伟大的英雄也无从改变,如果顺应其规律,人类就会有所发展,如果违背规律,就会遭殃。而后他又进一步具体说明:“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18]既然天地不会因人的喜好而改变自身规律,那么人也应依照自己的原则来做事。
道家学说以中庸、无为、善柔为特点,更是强调自然界的独立性和先在性。老子把[19]自然法则的玄妙程度视作高于人类语言表达能力的范畴,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规律,源于自然,都有一个产生、强大、衰落、此消彼长的过程,而事物运行的具体规律是人类难以参透的。他进而又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意思是说世间伟大的东西有四种,而君王仅排第四,人取法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自然,自然才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尺度。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更是以其“万物一齐”的思想为核心要求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庄子认为,那些试图把一己成见假托给客观事物而不愿顺应规律的人最终只是在做无用功;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广博、豁达地生活在均衡而又自然的境界里,不强求、不急躁,从容地接受和应对身边的事物,因为他们早已领悟到万物终将归为一体,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才最有益自己身心的健康。他在《齐物论》中对天籁的描述是“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21]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自身,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操控。所以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万物终将殊途同归。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中孕育产生的,是根植于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前科学主义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而言,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的要素。放眼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创造的伟大文明几近衰落、消失,唯有中华文明独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智慧,是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尊重自然”等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今天牢固地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所吸收和借鉴。
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人们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平常心、安全感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去,以关爱、诚恳、谦虚、信任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协调。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转变社会风气,转变人们价值观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很多人把环境破坏归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经济和科技本身,而在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古代先哲们告诫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本身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应用我们的能力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从而找到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但对改造自然方面能力的发挥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因在对抗自然中的短暂胜利或对自然开发过程中所得到的短期利益而忘乎所以地对自然界进行无限度的索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满足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早已远不及农业文明时期强烈,对自然规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消减,以致污染、浪费、过度开发等现象甚嚣尘上。因此,传统思想中对自然环境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颇具时效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
[2]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
[3]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7
[4]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4
[5]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6
[6]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0
[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7
[8]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8
[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2
[10]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6
[11]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0
[12]孟子.孟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24
[13]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98
[14]Arne Naess, “A Defence of the Deep Ecology Movement”, Environmental Ethics (Fall 1984)
[15]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6
[16]黄克剑.《论语》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3
[17]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09
[18]荀况.荀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111
[19]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8
[20]老聃.老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57
[21]庄周.庄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79
【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推荐阅读: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1-16
学习龚全珍 汲取正能量09-10
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初中生作文10-01
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外出培训心得体会09-08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功过11-25
论毛泽东思想09-08
毛泽东思想中国09-15
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07-12
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09-30
毛泽东思想说课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