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中的月光初二作文(共5篇)
1.灵魂中的月光初二作文 篇一
父亲,你可看到,昔日那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用甜腻腻的声音清脆道:“爸爸,依儿又得了一朵小红花!”的小女孩,如今已成熟到不复天真,不复单纯了吗?
也许在你看来,我还是个孩子。是个永远不懂烦劳,不懂肮脏,不懂世故的孩子。可是,父亲。时间消磨了太多东西,消磨了你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消磨了我无忧无虑的回忆,消磨了好多好多我不知道,不清楚,却不舍得遗忘的故事。人生起伏沉沦,我从懵懂无知到了沉默明了,时间没有给我太多伤害,因为,生活早就给我包裹了一身尖刺,谁敢靠近就戳伤谁。虽然到了最后自己也遍体鳞伤,我却从不曾放弃,从不曾悲伤。
父亲,你常说女孩子要坚强,可惜我做不到,毕竟坚硬的蚌壳里都深深藏着它柔软的内心,我又经历地太少,你叫我如何完美的伪装自己?不让自己受伤?你经常说我太小,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何必去想那些大人都不懂的问题。可是,父亲,我不曾弱小,只是你和母亲一直当我是温室里的小花,认为我经不起风吹雨打。
我亲爱的父亲,女儿虽然没有能力站在世界的顶端闲看花开花落,但女儿有使命在你身旁陪你静看云卷云舒。你扛不起的东西我帮你扛,你走不动的路我背你走,你看不懂的字我帮你读。
父亲,你看看你已经长大的女儿,她无赖,耍横,粗野,狂躁,而她却不失坚韧,努力,勇敢,善良。她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慢慢强大,想要在你无力时给你依靠。
父亲,女儿曾经挣扎过、痛苦过、迷茫过、绝望过。但是曾经已经过去,女儿现在在岁月中沉淀,失落后平静、哭泣中反思。
女儿已经长大,知道月光很美,我的傻父亲,你可知?
2.月光下的遐想初二作文750字 篇二
在顶楼上,我背靠着墙,仰望是那星空中的圆月。我在清风拂面中,沐浴着月光,静静地遐想着……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是一家大团圆的好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们中国人团圆在一起,进行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小时候,中秋节我过得无忧无虑,天真快乐。
曾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人都一起团圆,还会买有很多月饼、水果等食品,以备晚上赏月时一起吃。记得每到那天晚上,我都会问重复的问题:“为什么要吃月饼?”“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啊!”回答我的是爸爸、或妈妈,也可能是奶奶。这时我又会问:“为什么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呢?”而这时回答我的,就一定是我的奶奶。这时奶奶总会给我先讲嫦娥的故事,接着,又会讲天狗食月的故事吓唬我。而在她讲故事的时候,月光正映照在她的脸上,我能依稀可以看见她脸上泛着幸福的光泽……
长大后,中秋节仍然快乐,但带着苦涩味。
长大后,爸爸妈妈在外出工作。在中秋节这一天,他们不一定回家过节,就像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即我放假回家的时候。因为特殊原因,我回到家时,天已经微暗了。远远望向家的.方向,家里没有灯光。回到家里,大门开着,但灯没有亮,也没不看见家人。我站在家门前,看到此景,心中的滋味言不清道不明。我不再停留,就直接上楼去了。楼道里是黑漆漆的,就像我那时的心情一样……
哎!不用想我也知道:爸妈没有回来,奶奶去别人家串门了吧,弟弟肯定又是出去玩了。此刻,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想着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一瓶醋,正泛着苦涩的味道。我回到房间,透过窗看见向窗外的明月,顿时想起了这学期新学的一首诗歌《水调歌头》,想起了其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刻的我十分明白这句话的其中悲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是身在异地思念着家乡,而我则是身在家中思念着远在异地的亲人。此时此刻,唯有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让我得到一点慰藉了。
今年的中秋夜,因下过雨的缘故,月亮躲在乌云里,不曾见露脸。不过我也不想独自赏月,品味孤独……
3.莫言灵魂的主宰者初二作文 篇三
莫言,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人,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故事。
——题记
他不是那为了写作而写作的人,他不会用极尽华丽的辞藻去赞美世间万物,他也不是童话家,他不会将世间丑恶全都掩盖,只留下圆满的结局。他是一个普通人,不,或许应该说,他算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是谁?他就是莫言。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童年是金色的,童年的我们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童年有父母为我们编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是幸福的。对于莫言来说呢?我觉得那样的童年简直是一场残酷的噩梦。饥饿,贫穷,孤独等等一切布下了天罗地网,它们把莫言囚禁在里面。任莫言怎样,他们都毫不理会冷眼地看着他无谓的挣扎。
提到莫言,人们首先会想到什么?如果不出乎意料,一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的中国作家”这样的字眼吧。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前,想必有许多人不知道吧,有那样一个人,他默默无闻地写了许多部惊世骇俗,揭露世间丑恶的.作品,那个人就是莫言。当他站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台上,接过那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当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他的身上,当所有的人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当无数的鲜花堆在他的面前时,他又是怎样的呢?当记者争先抢后的采访他时,他没有像有的人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他也没有像有的人故作姿态,只是温和的笑着,他说,说不高兴肯定是在装蒜,可是他也希望自己能尽快忘掉这份荣誉,从头开始。因为荣誉既是亲近的动力,成功的催化剂也是无尽的可怕的深渊,它会像一座山压在你的身上,让你喘不过气来,让你停滞不前。牛顿,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地心引力的发现,让他一时名声大噪。不幸的是,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他放弃了科学实验,沉浸在人们的鲜花与掌声中,不可自拔。他开始频繁出息各种上流社会的聚会,自然地接受人们的赞许与吹捧,这也使得他在晚年几乎一无所成。莫言是理智的,是聪明的,他选择了那条正确的道路,我相信轻装上阵的他将会更加闪耀!
或许有人会问,莫言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饱经磨难的童年,是跑去集市偷偷听书,还是听身边的人讲蒲松龄笔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依我看来,都不是!是他的母亲!都说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样,莫言的母亲在莫言的成长道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她教莫言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是她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莫言买了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莫言爱又让莫言恨的地方,开始了莫言人生的重要时期。在莫言的作品中,最负盛名也最具有争议的便是《丰ru肥臀》了,这是莫言为他去世的母亲写的,或许是因为这触及到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仅仅花了两个多月就写好了这篇长达五十万字的小说。我想我似乎也知道了为什么莫言在获奖词里会花那么多的篇幅去描写他的母亲。
老子曾经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是因为莫言极富有戏剧性的童年铸就了他今天的辉煌。他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无一不揭露了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情与恶浊的世风,这就是所谓的“现实就是一种讽刺”吧。他笔下的人物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么的直白,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无助与挣扎,好像能听到他们撕心裂肺的呐喊和绝望的哀鸣。
4.记忆中的月光作文800字 篇四
月光下的仙人掌,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凡、丑陋,甚至令人厌恶。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那一丛丛像针一样的尖刺,似乎在耀武扬威地逼人退却。他没有丹桂一样的醉人芳香,没有月季一样的美丽花朵,没有吊兰一样郁郁葱葱的叶子,没有果木一样的累累硕果……他只有簇簇尖刺,恼人伤人。我真的连一点爱都不愿意施舍给这颗讨人厌的仙人掌,我提着水壶的手避开它,将甘霖播撒给其它花草。
我,就像仙人掌一样平凡,却带有尖刺一样的性格。他们说,我就是一棵仙人掌。我总是一笑置之,因为我无法反驳——我讨厌仙人掌,而我,就像一棵仙人掌。
我曾尝试从仙人掌身上找到任何一点优点,然而这只是徒劳。我回头看一眼它,丑陋的外表,恼人的尖刺,还有——一只亭亭玉立的花茎!哦,仙人掌,你是要开花吗?在清朗的月光下,仙人掌那丑陋的盔甲之下,竟然探出了一条柔嫩的带着花苞的花茎,花茎的轮廓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已经有两三寸长了,以优雅的姿态亭亭玉立着,墨绿色的花茎前端泛着淡淡的灰紫色,又透着些许淡蓝。我为仙人掌迟疑了很久,终于手中的水壶不由自主地偏向它,向它洒了一些水。
我渐渐关注仙人掌的花茎,看它一点一点的生长,我对仙人掌的厌恶也渐渐减少。每晚,看它在轻柔的微风中,在皎洁的月光下,固执地生长着,朝着月亮生长着:修长的花茎朝月亮伸展着,只差一点,便可以够到月亮,但总是只差一点,这短暂而漫长的距离阻隔着它,它的固执让我产生了错觉:
它要登月!
没错,它要登月!我笑自己的异想天开,它只是一枝花茎,一棵仙人掌,怎么可能登上那遥远的月亮?但它慢慢地,慢慢地,一寸一寸地生长着……它,真的登月了!
虽然仙人掌的花茎只有七八寸长,但是最后它够到了夜空中皎洁的月牙。它似乎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迫不及待的绽放,俨然如一株盛放在另一个星球上的花。它固然没有玫瑰般的娇艳,牡丹般的国色天香,但它就像一朵盛开在梦的彼方的花。
原来,月亮很近,梦也很近。
5.九年级作文渗进我灵魂中的感动 篇五
去年夏天,我们全家一起去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参观。一路上,平时从书上、电脑里看到的历史画面又在我脑海中不停地放映,心,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目的地,我一个箭步冲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比游泳池小一点的销烟池,池的旁边有个涵洞。望着眼前的销烟池,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当时销烟的场景:销烟民夫把池子灌满水,然后把鸦片以及烟土、生石灰放进池中,顿时,销烟池内升腾起滚滚浓烟……
离开销烟池,再往前走,便是博物馆了。走进大厅,我便深深地震撼了,我好像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过去。陈列柜里摆放了很多物品,有鸦片烟具、长矛、洋枪等。我还从一些文字资料中详细了解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回顾着那段历史,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林则徐那颗伟大的爱国心,那颗充满浩然正气的爱国心。
走出博物馆,坐上了回家的车,我依旧思绪万千:林则徐是一个不畏强暴、正直、机智、有强烈爱国心的人,面对势力将强的英国人,他不但没有畏惧,挺身而出销毁了鸦片,他就是这样一位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正是这位英雄,让无数的人远离了害人的鸦片,正是这位英雄,让许多人免受家破人亡,正是这种“民族魂”,带领人民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正是这种“民族魂”,唤醒了有良知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