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及其赏析(精选12篇)
1.后赤壁赋及其赏析 篇一
古诗简介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情意。
翻译/译文
这一年十十五日,我从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吹拂,这样美好的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再次到的下面游览。的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峦很高,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上,把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得很。正好有一只,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注释
1.步自堂:从堂步行出发。雪堂,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边上。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的《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江(现在属上)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通“需”。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23.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赏析/鉴赏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又插进“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增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纯粹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段,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很想从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为主;前赋描写的是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呈现出壮阔而自然的美。两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哲学,同时也描写了月夜的优色。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赤壁赋翻译及原文
★ 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赤壁赋》
★ 苏轼赤壁赋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 苏轼《前赤壁赋》作品赏析
★ 西江月原文及翻译苏轼
2.后赤壁赋及其赏析 篇二
乔仲常, 北宋著名画家, 河中 (今山西永济) 人。他与李公麟的关系, 后世多有论争, 大约有:学生、子侄、表亲三说。但无论如何, 他们的关系应当非常密切。因此, 乔仲常的绘画技巧与风格受李公麟影响极大。李公麟为北宋著名人物画家。南宋邓椿的《画继》认为乔仲常“师龙眠, 工杂画”, 龙眠是李公麟的号, 此处明确指出了乔仲常与李公麟的师承关系, 并认为他擅长的是“杂画”。而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将其归入“工释道人物而兼画山水”一流。可见乔仲常的绘画题材大多为释道人物、山水等。
此幅《后赤壁赋图》以苏轼脍炙人口的《后赤壁赋》为题材。徐建融的《宋代名画藻鉴》将之与李公麟的《山庄图》、《莲社图》等一同归入“士夫生活画”一类。《后赤壁赋》本来就是描写苏轼生活的文章, 而将此归于“士夫生活画”也是良有以也。
《后赤壁赋图》纸本墨笔, 画法以白描为主, 而有几处山石则是以笔墨皴擦而成, 显示出了与李公麟的血脉关系。此卷将苏轼的《后赤壁赋图》分为九段加以描绘, 每段描绘一个场景, 并在其中以小楷抄录每段的文字。组合起来, 正好成了《后赤壁赋》全篇。这种以诗入画的现象与宋代的画院制度有重大关系。乔仲常身处北宋晚期。此时的画院已经经过了崇宁、大观画学的建制, 而且, 画学的主持人以具有极高文学修养的文人士大夫, 如宋子房、米芾等担任。另外, 画院内部的考核也不止于考察生徒的画工, 更加注重生徒的文化素养, 并要求其“能通画意”。当时的考试, 率取前人诗句为题, 如“野水无人渡, 孤舟竟日横”、“踏花归来马蹄香”、“嫩绿枝头一点红, 恼人春色不在多”等, 不胜枚举。风气所被, 也可以看出乔仲常创造此画时的时代背景。
《后赤壁赋图》共分九部分。第一部分从“是岁十月之望”到“顾安所得酒乎”。起手以枯木数株, 野草数丛和奇石数块描绘赋中的“黄泥之坂”。继而绘雅士三人, 其中拄杖者应该就是此赋的作者苏轼。顺坂而下, 又有小童一人, 渔夫一人, 在芦花丛中收网得鱼, 正好描绘“举网得鱼”的情景。另外, 此中雅士与小童四人身后都有淡墨皴擦, 表现“人影在地”的情景。这一点表现出了强烈的写实性。然后中间大片留白, 完成之前“举网得鱼”时的江水。江水尽处, 群山温婉, 山下小桥一座, 桥后场圃一片, 山间茅屋, 苏轼得酒, 妇人在门户间。这一段描绘从“归而谋诸妇”到“于是携酒与鱼”。第三段描绘“复游于赤壁之下”到“不可复识矣”。赤壁之下, 有三人席地而坐, 童子一人侍之。此段前仍是前一段的山石。三人背后是崎錡险怪的山石, 山石连绵之间, 一条小径, 丛草掩映, 一人拄杖, 游于其间。正是“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披蒙茸”一段。继而有树林一小丛, 树干之间写着“踞虎豹”三字, 这就是第五段了。这三字旁边, 一颗古树根干虬结, 正描绘出了“踞虎豹”的情景。树林尽处, 又是山石叠巚, 奇树陡出, 树上还有一个鸟窝, 山石上题有“登虬龙”到“凛乎其不可留也”一段文字。山峦画完之时, 并不是像一般的画山一样绵延不尽, 也不是像高远山峰一样用大斧劈皴画出峰岩陡跌, 而是画出了奇石叠块, 明显是江岸之滨的景象。这正是为了给下面的“夕而登舟”到“掠予舟而东也”一段做铺垫。这一段, 孤鹤横空, 小舟放乎中流。舟上有雅士三人, 小童一人和舟子一人。又以大段留白作江面, 江水到岸边, 又以山峦作隔断, 茅屋一间, 堂上三人, 院外写着“须臾客去”到“道士顾笑”一段。第九段仍然是把山峰一段隔开, 茅屋只露出一部分, 户外站着一人, 下面写着“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一段文字。整幅画构图内容大抵如此, 正好根据《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将画面分为九段。其间不同部分的连接也如上所述。
此图卷形制为长卷, 采用的是“异时同图”或“图解式说明”的构图方式。苏轼的《后赤壁赋》是以时间为序描述整个游玩经过及梦鹤入户, 开户不见的过程, 而乔仲常严格遵循诗人的描绘手法与顺序来安排整幅图画的内容。从内容上来说,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与苏轼的《后赤壁赋》保持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赋中描写的情景, 如“人影在地, 仰见明月”、“攀栖鹘之危巢”等, 在画中都一一呈现, 丝毫不爽, 表现出严格的写实画风。
如上所述, 乔仲常在《后赤壁赋图》中以精巧的构图将《后赤壁赋》全文展现在了一张长卷之中, 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与赋中的文字内容一一对应, 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绘画作为造形艺术的一种, 它具有明显的暂时性 (1) 。与之不同, 赋, 或者说广义的文学却显然能够在时间维度上有无限的发展和延伸, 具有鲜明的生长性。因此, 苏轼的《后赤壁赋》可以以时间为序来安排游玩先后并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那么, 作为造形艺术的绘画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达成这一效果的呢?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画面内容及其构图已约略如上文所述。在这幅图中, 乔仲常在构图上显示出了高超的安排与布置技巧。在画卷一开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游于黄泥之坂”的苏轼一行人, 然后才是“举网得鱼”的渔夫。但是如果按照赋中的意思, “举网得鱼”是发生在“今者薄暮”的事情, 在时间上明显先于苏轼等人的游玩。然而, 此图为了突出赋与图共同的“游记”色彩, 乔仲常先声夺人地将渔夫安排在其后, 中间又别出心裁地刻意延伸了“黄泥之坂”, 使之连接到了江岸,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渔夫“举网得鱼”的过程。然而, 尽管如此, 乔仲常依然是保持了与文字内容的一致。在赋中, “举网得鱼”的过程是在游玩之后加以叙述的, 因此, 在构图上的后置反而符合了赋的文字内容。乔仲常构图方面的独具匠心在此可见一斑。其他部分的顺接则大多是以山川的构图来实现的。山峦叠耸, 大多在图中充当隔断的作用, 而另外有两处又是以连绵的空白作为江水来连接两部分的。在此, 山川不仅成为了画面的主要部分, 更在关键位置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 使全卷气韵震荡, 呼吸一体。
这种以构图来达成绘画中表现时间性的现象在中国画中并非个例。比如传为南宋马远所画的《西园雅集图》 (或称春游题诗) 也是运用构图的方法完整地展现了一次文人雅集的过程。而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有人提出全卷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 进而完整地展现了北宋汴京一天之内的市场场景。
以上所述, 仍只是对《后赤壁赋图》本身的分析, 但如果进一步细细地将《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与《后赤壁赋图》的画面内容进行比较的话, 恐怕更能使人明白此图中所体现的诗画关系。
首先, 长卷开端之处, 苏轼一行人在地上的人影。乔仲常在此处淡墨皴擦, 表现的正是赋中“人影在地”的情景。这种描画人影的现象是写实发展到极端的表现。而中国画一向与写实保持着审慎的距离, 极少出现这种情况。谢稚柳说:“最前的一段, 对‘人影在地’作了突出的描写, 这一种题材的表现, 除在中唐以前的壁画上有过外, 其他的图绘是从未见过的。” (2) 的确如此, 这种表现在中国画中的出现极不寻常。对于这种表现, 谢稚柳认为:“而有许多迹象表明, 恐怕也仍是从李公麟而来。”这一点, 我认为值得商榷。这种对人影的表现只是出于对《后赤壁赋》的文字内容的一种表现, 只是为了与其保持一致而已。画中其他部分也正体现出了这一点。比如在“攀栖鹘”一段中, 乔仲常在画中显眼的位置安排了一个鸟巢,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此外, 在“踞虎豹”三字之左侧, 绘出了一棵枝干奇险的古树, 也是这个用意。
然而, 对于这一点,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与宋人的绘画理论有关。宋人董逌的《广川画跋》中说:“大抵画以得其形似为难。”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笺》说道:“宋则工于求似, 故画足神微。”一些宋人的事例也可以取为佐证。有一次, 宣和殿前的荔枝结了果实, 而孔雀在其下。于是宋徽宗就立刻下诏画工将此情景画下来, 都画得极尽工巧。但是其中所画, 孔雀登高的时候先举的是右脚。宋徽宗对此很不满。几天之后, 才说出原因。原来孔雀登高, 必先举左。众人都不禁为宋徽宗观察的细致所折服。 (3) 这一例证具体而微地说明了宋人绘画对于写实的极端重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乔仲常画中出现皴擦人影这种表现极端写实的手法的出现了。因此, 宋人的绘画是在写实基础上的抽象, 而这正表现出宋人“诗画一律”的理论。
另外, 画中仍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即在第八、九段之间, 道士并没有出现。第九段也只是以苏轼起身出户作结。如果不考虑此卷作为残卷的影响, 没有画出道士也正符合了赋中的文意。在赋中, 道士出现在苏轼的梦中, 而此处不绘出其形, 正体现出了乔仲常的修养。将苏轼起身出户置于画末正留给了观者以无尽想象, 与赋的意境紧密契合。
综上所述,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不仅突破了绘画作为造形艺术在时间上的局限, 更加体现出了一种“诗画一律”的审美取向。后一点, 正是北宋文艺界出现的理论风潮。其中对此持论甚笃的就有苏轼。苏轼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集中体现了这种倾向, 今录之如下:
论画以形似, 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 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 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 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 解寄无边春。
在这里, 苏轼主张“以形写神”而如董逌、晁说之等人也都持有同样的看法。另外, 如同前文所提及的, 宋代的绘画极端重视写实, 因此, 这种“诗画一律”明显是以写实为基础的。
此卷分为九段, 并在九段中间分别以小楷抄录了相应的文字, 这也是可引起注意的一点。宋代及以前的绘画大多没有题款, 只有如《九歌图》等根据相应文字内容绘出的图才会在图旁边抄录相应的文字。但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却将文字内容直接移入了画中, 不可不说是元明以降画中题诗现象的兆朕。另外, 此图以白描为主, 因此, 颇有人怀疑此画是“粉本”。在宋代及以前的绘画中, 墨线勾勒之后, 大多都要填上彩色。宋代尤其如此。黄筌、徐熙都是如此。而徐熙之子徐崇嗣直用彩色涂抹, 不用墨线勾勒, 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 才将“没骨画法”发扬光大。从这种角度来看, 乔仲常的这幅名作, 其实也是开启了元明以来山水画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①莱辛.拉奥孔 (第四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②杨仁恺.国宝沉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3.解读乔仲常《后赤壁赋图》 篇三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为纸本,墨笔,卷轴(纵29.5厘米,横560.3厘米),现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根据苏轼在宋神宗五年(1082年)重游湖北黄冈县赤壁所写赋文创作的故事画。根据拖尾赵德麟于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初七的跋文推知画作的创作年代应早于1123年(图一)。
乔仲常按东坡文意依情节描写,在尊重原文立意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分九段把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面上。
第一段,图写元丰五年(1082年)的十月十五,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到临皋亭去,和两位客人一起经过黄泥坂。其时“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清朗明净的月色所表现的朦胧情调与赋意颇为贴切。此处的三人身后淡淡的影子,是中国绘画上难得一见的对于人影的描绘,但是不同于西方绘画要素上“光影”的概念,乔仲常只是在尽可能准确地阐述苏轼原文的情景(图二)。
第二段,描绘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形同四鳃妒的大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于是引出“归而谋诸妇”,东坡回草舍于妻子处拿了美酒。图中即画这个情节:东坡一手拿酒,一手拎鱼从家中走出,妻子在门口送行。后房有马厩及山石树木。妇人作揖相送,旁有侍童跟随,室内马匹栓立,马夫正在磕睡,门口有一似看门人憩坐于屋檐之下。既突出主体人物,又重视细节描写(图三)。
第三、四段的画面题为“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和“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两段,是全卷着意写山比较精彩的部分。在第三段中写东坡与客饮酒赋诗盘坐于平坡之上,人物顾盼有情,神态闲逸。平坡以干笔侧卧勾出,是非常随意的笔道。人物背景的岩壁以及对目而视隔岸的层崖,皆是由密集线条组成的方折形的造型,显示了水成岩结构的真实地貌(图四)。
“予乃摄衣而上”一段,东坡形象被置于岗峦清朗和林木秀密的环境之中,人物虽小但显得十分突出,迎着幽径跨步直上,确有“履巉岩、披蒙茸”的一种姿态(图五)。于两石疏间中迈步于丛密的小道有效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而写“江流有声”一段,东坡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景色空旷,富于野趣,晴嶂耸立,远水盘曲萦回浸溢。
第四段“踞虎豹”,即原文写东坡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稠密的野草蹲在宛如虎豹的山石上,行走在盘曲古老的树林中间。但在图中乔仲常采用虚写的手法,没有直接描绘东坡形象,通过树林的描写表现一个特定的环境,着意在树法的表现上,在树丛深处绘以可资小憩的方石构成一种“踞虎豹”的意境(图六)。
第五段原赋为“登虫龙,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写东坡爬上鹊鸟建造高巢的崖壁,俯身下看水神冯夷之的深宫,两位朋友不能跟东坡一起攀登,表达了惊险恐怖的地势环境,使东坡“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可能是由于不适于表现的缘故,画家只在环境中作了间接的交代。把原文摘录在了石头上(图七)。
第六、七段,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画家让小船漂浮在江心随其自然停留而休息,表现出一种超然自在的心境,画面四周望去寂寥空旷,一只孤鹤尖声高叫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面飞来擦过小舟,一直向西,正是“栩如车轮玄裳镐衣”(图八)。在第六至第七段中画家处理空间结构非常自然空阔,引人遐想。东坡和客人处理成悠然自得而闲逸的神情,和环境的组合使意境表达较为完美。到这两段画面有树丛、山石的实景转入空蒙的虚景在节奏上给人以悠然的满足感。
第八、九段是最后两段,写客人归去,东坡也睡了,梦见道士经过临皋,问东坡赤壁玩的是否高兴,东坡“问其姓名,俯而不答”,于是想起昨夜情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赋文笼罩上一层缥缈虚茫的气氛,也流露出作者消极出世超脱现实的人生态度。画家只能用形象加以交待描绘屋内东坡卧睡,二道士在侧(原文为“梦一道士”,画作为二道士)。最后画面“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现出东坡有些怅然的顾盼,留给观众去想象(图九)。
乔仲常用白描式山水画法来表现,手法单纯,似李公麟。画中山水的特征,多用方笔描绘,没有采用当时山水画中常用的皴法,用不同的色墨来表现层次、体积感。
总体上讲,宋代绘画重视认识和熟悉对象的审美情趣,多侧重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创造艺术形象,追求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从“写其真,得其神”,衍化为倾向于“写其真,求其韵”。乔氏此图也反映出宋人求“真”的绘画观念。整幅绘画,使人看后有如在此山中之感。
4.前赤壁赋赏析 篇四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梦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我可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我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梦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我的身上。
5.前赤壁赋赏析 篇五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6.前赤壁赋原文赏析 篇六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
★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赏析
★ 戏题盘石,戏题盘石王维,戏题盘石的意思,戏题盘石赏析
★ 榴花/题榴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 题红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 戏问花门酒家翁原文及赏析
★ 戏题山居,戏题山居陈羽,戏题山居的意思,戏题山居赏析
★ 芍药 作文
★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7.苏轼的前赤壁赋赏析 篇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8.后赤壁赋译文 篇八
我于是提着衣角上山,爬过险要的山岩,拨开繁盛的草丛,登上形同虎豹的石头,攀着形同虬龙的古树,直登到鹰隼筑巢的高处,俯瞰水神所居的深渊。两位主人都跟不上我了。我放声长啸,草木为之震动,山谷间发出反响,大风骤起,波涛涌现。这时我也不由得心生难过,感触震惊和恐惧,寒意顿生,以为不克不及在那边停顿。于是我们回到船上,在大江中任其漂泊,停在那边就在那边休息。超好听的网络歌曲工夫曾经是快到子夜了,环视周围,寂寞冷静,刚好有一只孤鹤横飞过江面,向东飞来,翅膀像车轮那么大,就像穿着黑衣白裙,发出尖厉的.长鸣,掠过我们的小舟又向西—飞去。过了一下子,主人告别拜别,我也昏昏入睡了。
月色洁白,清风吹拂,如许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主人说:“本日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那边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老婆探讨,老婆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好久,为了应付您忽然的必要。” 就如许,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于是我与主人们带上酒和鱼,又离开赤壁下面游玩。江中流水不停地发出巨响,江岸悬崖有千尺之高。山岭高峻,月亮显小;江水退落,礁石露出。曾几何时,江山的面貌曾经不克不及辨认了。
我梦见一位羽士穿着羽衣蹁跹而来,从临皋下经过时,向我拱手施礼说: “在赤壁玩得纵情吗?”我问他的姓名,他抬头不答。
后赤壁赋》译文与赏析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主人追随着我,一同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曾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仰面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高兴;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下子,我叹惋地说:“有主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峻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低落,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几多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登陆,踏着险要的山岩,拨开庞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主人都……
9.读《后赤壁赋》有感 篇九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享受孤独吧!孤独是如此美好。
10.后赤壁赋知识点 篇十
二游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变化,又似乎已有什么不同之处了。苏轼的心境,又起了何种变化,几分相似,几分不同?
忽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和尚看着广场上飞扬的红旗,问他的徒弟:“你说,旗,动了吗?”
小和尚看着旗,想了一会儿,答到:“动了。”
老和尚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旗,没有动;是你的心,动了。”
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故事一头雾水,不甚明白。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诚实地说出了所他看到的东西,可是老和尚却意味深长地否定了。而在他那充满禅意的微笑里,又藏着些什么呢?
后来学了《赤壁赋》,看到了苏轼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于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变与不变是相对而言的,那么动与不动,也绝非定论。它更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境界,也就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得失观。
禅机,或许只是山水依旧后的淡定。慧根,或许只是大起大落后的顿悟。皈依,或许只是红尘碌碌后的清明。而佛曰的不可说、说不得,或许只是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后赤壁赋》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感觉,但它们却是“道”字的延伸。 smtxjs
道家的羽化登仙是虚幻缥缈,难以捉摸的。
我不清楚“羽衣翩跹”是怎样的一种逍遥洒脱,我不明白“玄裳缟衣”是怎样的飘然神秘,我更不懂得“烨然若神”该是怎样的一种风流韵态。因为道的出现,本身已经有太多的迷。
但于我本身,乃是信道的,我想“心凝形释,与万化合冥”,应该也是一种道的体现吧。都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真正能够去阐述“道”的人,却始终是少之又少。
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苏轼应该是懂道的,但他又是采用的极为含蓄的手法来叙述他心中神圣的道的,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才使道如此迷人,令无数人穷尽一生,只望触其一角,而仍甘之如饴吧。
后赤壁赋中心思想
11.后赤壁赋及其赏析 篇十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三、写作背景介绍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
步:既:尽:
顾①:顾②:已而:诸: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学习与评价》进一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一) 研习第二段
1.齐读,口译。
重点字词提示:
乃:上:履:f:披:危:震动:反:放:听:
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
2.积极思考,分组合作: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
(2)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3)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A.由秋入冬,
B.历史背景:
(二)研习第三段
1.齐读,口译。
注意字词:
适:东:西: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
(三)总结:
(以儒为主,融合佛老)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学习与评价》“课堂反馈”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第一、二段)。
二、归纳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时之须
2.反而登舟
3.a而不答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是岁十月之望。
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几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摄衣而上。
(三)词类活用
1.顾而乐之
2.草木震动
3.掠予舟而西也
4.横江东来
(四)重点虚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及用法
1.归而谋诸妇
2.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3.摄衣而上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言特殊句式
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
A、盖二客不能从焉。
B、问其姓名,a而不答。
C、复游于赤壁之下。
三、合作探究
(一)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提示:
1.找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景与情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明确:
(二)《后赤壁赋》的结尾描写了孤鹤,叙述了梦境,这些内容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二)
提示: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学习效果检测”练习。
3.预习《张中丞传后序》。
附《后赤壁赋》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12.后赤壁赋及其赏析 篇十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后赤壁赋及其赏析】推荐阅读:
后赤壁赋翻译及赏析11-22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阅读答案与翻译10-29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09-03
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09-22
赤壁赋全文解释11-12
赤壁赋经典解析11-15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06-26
赤壁赋优质课教案07-18
赤壁赋默写训练题08-20
赤壁赋教学设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