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精选15篇)
1.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一
20XX年1月29日是第XX个世界麻风病宣传日,此次的活动主题为“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为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普及麻风病防治、消除麻风歧视。根据柳州市卫计委柳卫疾控[20xx]2号文的工作要求,我区认真策划和部署了此次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层层落实。
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以世界麻风病日宣传为契机,提高全社会对麻风病防治的认识。开展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普及麻防知识。引导公众改变观念,消除歧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局里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在第一时间把宣传活动通知下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严抓落实励志网wWw.qqZf.cN/,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对麻风病防控知识的学习,让居民树立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观念。
二、强化措施,落实到位。
活动期间,我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以保证居民可以从方方面面了解到麻风病可预、可防、不可怕的科学道理。我区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亲自带头进行宣传,公卫办全体医务人员人员积极配合,在各个社区开展义诊,向辖区群众详细讲解麻风病防治知识,在场宣传的医护人员针对麻风病的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及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在场的老百姓对麻风病知识有进一步了解。并将精心编制的防治麻风病科普知识的宣传单发放到过往群众手中,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本次活动共发放防治麻风病科普知识宣传单2500多张、前来咨询群众达1600余人,悬挂横幅16条,制作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16个,通过活动提高社区居民防治麻风病知识知晓率,效果良好,得到居民好评。
通过这次宣传活动,使大家对麻风病的防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将为以后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们将会再接再厉,努力向辖区内群众做好宣传,使辖区内群众广泛了解麻风病的防治知识,为辖区内广大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群众对麻风防治意识,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引导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2.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湖南省1992-2011年麻风病的发病数量、发现方式等资料来自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系统。
1.2 研究方法
将湖南省各县分成三大类地区, Ⅰ类地区为1992-2011年一直无皮防机构, 共86个县;Ⅱ类地区为1992-2011年一直有皮防机构, 共21个县;Ⅲ类地区为1992-2001年有皮防机构, 在2002年以后皮防机构被撤并, 共15个县。以下分别简称Ⅰ、Ⅱ、Ⅲ类地区。通过比较撤并前、后10年这3类地区发现病例数的构成, 分析Ⅲ类地区占全省总病例数的构成比例是否降低, 来推断出是否存在漏报现象。由于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从长期的趋势来看其发病具有围绕着传染源的空间聚集的特点,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文献的观点[2,3,4], 可以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故分别采用假定Ⅲ类地区后10年占全省病例的比例等同前10年, 以及假定Ⅲ类地区后10年发病例数与前10年病例数比值等于同期Ⅰ类地区或Ⅱ类地区, 对Ⅲ类地区可能漏报的病例数进行推断。根据防治机构发现病人的主、被动性, 将发现方式分为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主动发现方式包括疫点调查、团体检查、线索调查、普查和接触者检查;被动发现方式包括自报、皮肤科就诊和报病。以上各种方式的具体方法与内容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制定的麻风初发病例、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表。
1.3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 对Ⅰ、Ⅱ、Ⅲ三类地区在皮防机构撤并前10年 (1992-2001年) 及后10年 (2002-2011年) 占全省病例的构成比, 以及主动发现方式、被动发现方式的构成比,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1992-2001年Ⅰ、Ⅱ、Ⅲ类地区报告病例构成比为15.58%、52.61%和31.81%, 2002-2011年Ⅰ、Ⅱ、Ⅲ类构成比为22.59%、55.41%和21.99%, 两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743, P<0.01) 。 (表1)
皮防机构撤并前、后10年3类地区间的主动发现病例方式构成比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差异 (χ2=4.127, P>0.05) , 但前、后10年被动发现病例方式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χ2=28.149, P<0.01) , Ⅲ类地区的被动发现病例由占全省的33.1%下降为18.4%。 (表2)
假定Ⅲ类地区后10年占全省病例比例等同前10年的前提下, 推算出Ⅲ类地区后10年理论病例数为242, 漏报96个病例;假设Ⅲ类地区后10年/前10年比例等同于Ⅱ类地区, 推算出Ⅲ类地区后10年理论病例数为222, 漏报76个病例;假设Ⅲ类地区后10年/前10年比例等同于Ⅰ类地区, 推算出Ⅲ类地区后10年理论病例数为306, 漏报160个病例。 (表3)
3 讨论
1992-2001年前10年与2002-2011年后10年相比, Ⅰ、Ⅱ、Ⅲ类地区构成比有差异。其根本性原因可能是Ⅲ类地区的构成比明显降低, Ⅲ类地区麻风病病例占全省的构成比由31.81%下降至21.99%, 构成比下降了9.82个百分点, 下降率达30.87%, 为大幅度下降。在1992-2011年, 全省执行统一的人口政策, 且人口政策一直未作大的调整, 期间3类地区中均无大型移民迁居活动, 因此, 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 人口因素对各类地区发病数量占全省比例变化的影响很小。此外, Ⅲ类地区将皮防机构撤并后, 事实上也不可能较专业机构存在期间更加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即如果Ⅲ类地区不是发生皮防机构被撤并事件, 在目前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 3类地区的发现病例数量均会有缓慢的下降, 但3类地区的构成比应相对稳定, 不会出现其他的两类地区构成比增加, 而Ⅲ类地区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在排除Ⅲ类地区在撤并后10年的病例构成比会真正下降, 同时在排除人口因素、防治工作力度对3类地区占全省病例的构成比下降的作用下, 可以认为导致Ⅲ类地区的构成比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应是皮防机构撤并。麻风病的发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文献证实在我国由于抗美援朝、1960-1962年大型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大型事件均造成发现率降低[5], 本文证实了皮防机构撤并在一定时间内也能降低当地麻风病病例的发现能力。
皮防机构撤并前、后10年相比较, Ⅲ类地区的被动发现病例由占全省的33.1%下降为18.4%, 而与主动发现病例的构成比相比较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皮防机构的撤并主要影响到该地区被动发现病例的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专业机构被撤并, 原来从事麻风病诊断的门诊医生大部分转行, 专业医师流失现象严重, 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增加[6], 使被动发现病人能力降低。同时, 在2002-2011年, 主要集中在非典过后, 中央财政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 大部分地区安排了家属调查、可疑者筛查和密切接触者检查等系列麻风病防治项目[7], 因此通过系列项目的开展, 使主动发现病人数量下降不如被动发现下降程度。这与王景权等人[3]提出在目前麻风病低流行状态, 要牢固树立被动发现方式为主的观点是一致的, 如果被动发现能力降低, 很可能造成大量病例漏诊、漏发现。
皮防机构撤并后, 一定时期内, 病例漏报数量究竟多少, 目前并未报道有公式或数学模型能进行精确的计算, 只能假定某些具有参照性的指标进行相对准确的推断。不同的假定前提, 推算出Ⅲ类地区漏报病例数不完全一致, 以假定Ⅲ类地区后10年与前10年比例等同于Ⅰ类地区 (比值为0.8952) 最高, 推算漏报达160例。可能是因为相对于Ⅰ类地区来说, 一直未设有皮防机构, 在过去10年漏报数相对较大, 因此这个比值高, 导致推断漏报数较多。而以Ⅱ类地区前后10年发现病例数比例为参照, 因为两者过去都设有皮防机构, 如果Ⅲ类地区在后10年里不将皮防机构撤并, 两者的比值应是比较接近的, 以它为依据进行推断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的, 其值应是接近真相的。Ⅲ类地区前后两个10年占全省总病例构成比不变, 因为麻风病是疾病负担稳定的的慢性传染病, 尽管各地的发现率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在排除人口因素的影响下, 在大致相同的防治政策下,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一定时间段内各地的病例占区域内总病例的比例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2、3、4、8]。故可以依次为依据对该地区应发现病例数进行理论推断, 由于它是在站在整个区域全局考虑的, 相对于前两者应更为准确, 更具有参考价值。
因此, 鉴于目前尽管处于麻风病低流行状态, 但仍未消除, 保持一些麻风病专业防治机构作为区域性的转诊治疗中心, 对于维持麻风病防治的关键能力, 处理基层难以确诊的可疑病例, 促进麻风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必要的, 也是保证麻风病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服务体系结合战略成功实施的不可缺少的成分, 因此不可一刀切地将专业皮肤病防治机构完全撤并[9]。对于皮防机构已经被撤并地区, 应大力开展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强化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麻风病发现诊断能力[10], 并加大对于这类地区的技术督导和支持力度, 强化能力建设, 使一体化建设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从而尽量减少专业机构调整对于此类地区防治工作带来的冲击, 最大限度减少麻风病漏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麻风病,监测,发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景权, 李菊红, 潘春枝, 等.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战略与转诊系统建设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11, 27 (5) :467-470.
[2]Moet FJ, Meima A, Oskam L, et al.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clinical leprosy among contacts,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targetedinterventions[J].Lepr Rev.2004, 75 (4) :310-26.
[3]王景权, 侯启年, 潘春枝, 等.我国麻风病例发现策略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12, 28 (1) :23-26.
[4]Davoodian P, Dadvand H, Raz-Nahan M, et al.Case finding survey for leprosy in Iran:Bandar Abbas and Minab[J].Lepr Rev, 2009, 80 (4) :441-4.
[5]沈建平, 张国成, 陈祥生, 等.中国1949-2007年消除麻风病的历程及其流行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29 (11) :1095-1100.
[6]严丽英, 谢碧波, 沈云良, 等.浙江省2010年麻风误诊情况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 27 (12) :848-849.
[7]Lun ZR, Zhu XQ, Yang TB.Leprosy in china[J].Lancet Infect Dis.2011, 11 (6) :464-470.
[8]孙培文, 余美文, 严良斌, 等.中国201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2 (2) :155-159.
[9]李菊红, 王景权, 周爱林, 等.浙江省不同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 13 (3) :228-231.
3.麻风病宣传计划2 篇三
为了让广大群众都能认识和了解麻风病,及早发现麻风病人,及时治疗,及早康复,消除麻风危害及歧视,关爱麻风患者,保护健康权益。我卫生室与北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第59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将开展多种形式麻风病宣传活动。
一、计划目的和意义
通过开展世界麻风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群众预防麻风病知识,倡导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道德风尚,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认识确保我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活动时间安排
2012年1月30日开展一次公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
三、活动主题
主题:“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四、工作原则与策略
(一)广泛性宣传教育活动与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大众以宣传普及知识为主。
五、重点宣传对象
流动人口、农村村民和校内外青少年学生。
六、具体措施
悬挂宣传标语,设立麻风病自愿咨询宣传点,免费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防治知识咨询服务,发放麻风病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等。
****卫生室
2012年1月28日
宣传内容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
2.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3.当前有疫苗预防麻风病吗?
当前预防麻风病尚无有效疫苗可用,尽早发现新病人并及时予以规则全程联合化疗是控制传播的主要措施。
4.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麻风病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侵犯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的功能损害,往往表现为肢体畸形。畸形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畸形是由于麻风杆菌感染直接导致组织反应而引起的,如手、足及角膜保护性感觉丧失,脱眉和睫毛脱落,爪形指、垂腕等。继发性畸形是由于身体麻木部位的损伤而引起的,如
手足皲裂、伤口和足底溃疡,手足指趾缺失、角膜溃疡和足骨破坏等。
5.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吗?
不需要。目前对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治疗,不需要隔离。只要坚持服药,可以边治疗、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即可治愈。
6.麻风病会遗传吗?
麻风病是不会遗传的。麻风病人所生的婴儿,只要在出生后及时和母亲隔离抚养,就不会得麻风病。
7.麻风病皮损和癣病有什么区别?
麻风皮损和癣病是有显著区别的。通常癣病是发痒的,而麻风病是麻木的,不知痛痒。常见有些旧的红斑中心部可自行消退,变成环形。另外有些病人的筋(浅神经)可以肿大,有的呈棱形,常变硬。由于神经受累,肌肉营养发生障碍,常可形成畸形。
8.怎样预防麻风病?
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各级医院开设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
宣 传 小 结
为了让广大群众都能认识和了解麻风病,及早发现麻风病人,及时治疗,及早康复,消除麻风危害及歧视,关爱麻风患者,保护健康权益。我卫生室与北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第59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将开展多种形式麻风病宣传活动。
1月30日,我卫生室负责人与北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辖区内10名村医,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展了大规模麻风病防治宣传活动,悬挂一幅长达8米的麻风病宣传标语:“第59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4.xxx小学麻风病日宣传小结 篇四
防治宣传活动小结
为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普及麻风病防治、消除麻风歧视。
我校于2017年6月21日星期三开展了麻风病防治宣传活动主题是:“,积极消除麻风病,关爱麻风病人”。本次活动由教务主任亲自带头进行宣传,全体班主任共同参与并积极配合宣传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本次活动以班主任带头以班会的形式开展,共计发放宣传单200余份,班主任针对麻风病的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及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在场的学生对麻风病知识有进一步了解。
此次活动向学生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提高广大学生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让全社会形成容纳麻风病人,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小学校
2017年6月21日
丘北县腻脚乡阿落白小学校“积极消除麻风病,关爱麻风病人”宣传单
一、什么是麻风病?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答:到目前为止,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患者,其皮肤、粘膜损害处含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三、麻风病的传染方式和途径是什么?
答:麻风病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1)长期密切直接接触传染。(2)经飞沫呼吸道传染。(3)间接接触传染。
其侵入途径为:传统的看法认为皮肤和呼吸道是麻风菌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但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呼吸道才是麻风菌的主要侵入途径,特别是这些部位的粘膜有破损时,更有利于麻风菌的侵入。
四、麻风病的潜伏期有多久呢?
答:麻风病从感染到发病一般需要2-5年,甚至更久。
五、麻风病的早期体征与症状是什么?
答:(1)皮肤出现一块或多块斑疹,斑疹平坦或边缘高起,丧失触觉、痛觉、冷热觉、不痒,也无刺激症状。(2)面部、耳朵及手部皮肤增厚,呈亮红色,眉
毛脱失,受累部位感觉丧失。(3)有时虽无斑疹但手或足部感觉丧失并伴有神经粗大及触痛。(4)由于某些神经受损,手及足部出现闪痛及运动困难。
六、麻风病能否治愈?
答:麻风病可以治愈。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三种药物(氨苯砜、利福平及氯苯吩嗪)联合治疗麻风病是非常有效的。少菌型联合化疗用氨苯砜利福平两种药物,治疗6个月。多菌型联合化疗应用氨苯砜、利福平和氯苯吩嗪三种药物治疗24个月。
七、患了麻风病如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直接结果呢?
答:会出现如下结果:(1)手及足部出现难愈性溃疹;(2)眼脸不能闭合,眼球破坏以致失明;(3)手指及足趾蚀脱;(4)钩手(手指屈曲);(5)垂腕和垂足。
八、麻风病是否属于免费治疗?
答:属于免费治疗。凡患麻风病的病人一旦确诊后,国家将免费提供优质,高效的联合化疗药物给病人服用。
九、现在麻风病的治疗是采取集中隔离治疗或自行在家隔离治疗呢? 答:根据病人意愿可以选择到麻风村集中隔离治疗,也可以自行在家治疗。
十、麻风病人治疗多长时间后不具传染性?
5.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主题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活动旨在号召各地有关部门携手合作,消除麻风危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发生,关心尊重麻风病患者和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时间
201月25日至2月28日
三、活动内容
(一)积极救助,保障困难麻风病患者基本生活。根据《规划》,民政部门负责为符合条件的麻风病患者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流浪乞讨麻风病患者救治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为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麻风病患者积极提供救助,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要以开展《规划》终期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切实解决麻风病患者的民生问题。
(二)加大宣传,营造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宣传氛围。组织开展麻风病防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线上APP、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新媒体,大力营造消除麻风病危害的宣传氛围,提高公众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同时要加大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要大力宣传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麻风病防治工作树立典范。
(三)寒冬送暖,解决麻风病患者生活难题。配合卫健部门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春节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实地解决麻风病患者生活困难问题,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患者的社会风尚。结合《梧州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排查和寒冬送暖活动的紧急通知》(梧民函〔〕221号)要求,要针对部分困难群众特别是麻风病患者可能面临的缺米缺油、缺衣缺被问题,及时动用救助资金采购必要粮油和御寒衣被,将这些物资及时发放到确有需要的困难群众手里。要动员各种力量帮助困难麻风病患者及时化解各种情绪问题和心理负担,解决生活难题,舒缓生活压力,坚决杜绝发生群众受寒挨饿及其他可能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
四、相关要求
(一)在开展宣传、慰问、送温暖等活动时,要严格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控方要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个人防护等7项“十严格”措施的通知》(桂新冠防指〔〕3号)防控有关规定,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6.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笔者所在防治站收治的86 例麻风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组有43 例患者, 男29 例, 女14 例, 年龄25~76 岁, 平均 (61.5±6.7) 岁;对照组有43 例患者, 男21 例, 女22 例, 年龄23~77 岁, 平均 (62.1±5.3)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进入治疗后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并做好患者隔离、防护措施;同时, 护士加强患者饮食和康复训练指导, 提高患者自身免疫[3]。
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状态, 对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焦虑期、恐惧期、怀疑期及孤独期。患者处在焦虑期时, 会对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生活以及工作影响感到焦虑和痛苦, 患者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 少言寡语等, 严重者会出现轻生念头或行为, 患者此时容易讳疾忌医, 延误病情, 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 就诊期间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处于恐惧期时, 会对周围环境十分关注, 患者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产生恐惧和紧张情绪, 这一情绪主要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 或是对治疗产生抗拒, 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 使患者无法顺利治疗, 延误患者的病情。
怀疑期的患者的情绪非常敏感, 对周围人的看法和目光十分重视, 患者会怀疑周围人的私语而产生自己受到议论的想法, 对医生的治疗产生怀疑, 认为自身疾病无法治愈或医生出现了误诊而出现拒绝服药等抗拒行为, 或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等。
如果患者处于孤独期, 患者的孤独感加重, 这与患者远离家庭和工作长期住院治疗有关, 患者在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 面对日常治疗时产生严重的孤独感, 此时患者会迫切希望亲人的安慰, 希望与家人团聚。
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如下: (1) 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护士护理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 采用针对性的话语宣传, 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风病有清晰的了解, 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麻风病, 认识到麻风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同时, 护士要善于和患者沟通、交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关心。患者发病后护士应该积极主动的给予患者关心, 了解患者此时的内心想法, 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或生理需求, 解决患者心理上的困惑, 提高护理依从性。 (3) 掌握心理护理技能。护士护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微笑的表情、关注的目光稳定患者的情绪, 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同时, 护士护理过程中应该主动、热情, 注意倾听患者的话语, 并适当的投以关心和同情, 使得患者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积极的配合护理。 (4) 护理时避免过于严肃。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举止应该稳重、沉着, 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逆反, 增强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 应该当机立断、镇定, 在处理大面积溃疡时要发扬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 尽可能稳定患者情绪[4]。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入选患者治疗后进行抑郁程度 ( 汉密尔抑郁量表) 、焦虑程度 (SAS量表) 评分等, 其中分值越高, 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显效: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 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的评分均在正常水平;好转:患者的抑郁量表与焦虑量得分水平正常, 心理状态平稳;无效: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未见好转, 或出现加重现象, 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得分较高。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7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12.31, P<0.05)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6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39,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 且试验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麻风病具有社会影响性和一定的传染性, 大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容易产生障碍, 使得患者心理、行为等明显偏离正常, 并且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精神疾病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 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风病受累者中广为使用,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这个结果和吴李梅等[5]的研究结果类似。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 心理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 以及疾病的危害、治疗方案、相应的护理方法等, 从而消除患者消极心理,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配合护理, 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麻风病由于具备一定的传染性和社会影响,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外, 还应该做好隔离和保密性治疗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打发时间,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笔者所在防治站的认同感, 降低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心理护理干预中加强患者对麻风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 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等, 消除患者治疗后的盲目兴奋、侥幸等心理, 坚定他们的信念, 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师治疗,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主动参与护理中,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减少患者痛苦,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并且心理护理能够规范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帮助护士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让每一位护士能够根据相关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 并且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 力求完美, 并将患者心理护理入到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使得传统的被动式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式护理, 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本次研究中, 试验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 (49.80±5.62) 分、焦虑评分为 (42.87±6.45) 分,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麻风病受累者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能够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负面心理,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麻风病受累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防治站收治的86例麻风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 (P<0.05)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 (P<0.05) ;试验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 (49.80±5.62) 分、焦虑评分为 (42.87±6.45) 分,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麻风病受累者康复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负面心理,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麻风病,康复,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爱林, 王景权, 许亚平, 等.麻风病留院患者重度伤害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8 (3) :57-59.
[2]韩彦超, 崔伟, 宗艳红, 等.河北省住院麻风病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8) :933.
[3]王玉英, 李菊红, 王景权, 等.麻风病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预防医学, 2012, 24 (8) :89-90, 94.
[4]宋慈珍, 王景权, 邱兴华, 等.216例麻风病受累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1) :6-8.
7.201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七
在市卫生局、市皮肤病防治站的领导下,同时在我院领导及同事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麻风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本中心对全体责任医生进行四期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对麻风病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全年共发放麻风病防治手册5000份,张贴宣传画报50张,举行了3次有院领导亲自带领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参与的免费咨询户外活动,使广大市民对麻风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他们对麻风病病人多了一份关爱,少了一份歧视。
3、院领导及防疫科医生2次陪同责任医生下村走访麻风病患者,同时带去慰问品,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政府对麻风病患者的关爱,受到患者的好评。
在新的一年中,我中心卫生院会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加积极的配合好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以实现党中央关于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8.卫生院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八
20xx年1月31日是第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x届“中国麻风节”,为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院紧扣宣传主题,充分利用门头、大厅Led屏幕、宣传版面、宣传彩页等形式,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
1月31日上午,我院在微信平台发布了“关于麻风病的重要事实”等文章;利用院前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麻风病宣传内容;并在我院预检分诊处分发宣传彩页;最后组织3名公卫人员在我院病区广泛宣传麻风病的危害、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为在我院就诊病人及家属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活动时间内,共接受宣传150余人,接受咨询80余人次,免费发放图册和相关宣传彩页共300余份。
此次活动向社会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增强了群众的麻风病防治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让全社会形成容纳麻风病人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9.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九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初中学生、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 使用江苏省统一的“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 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获得麻风病核心知识的途径、麻风病核心知识等7条核信息。同时知晓其中4条及以上者为基本知晓。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测,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438人, 最小年龄13岁, 最大年龄70岁, 平均年龄为43.1±15.3岁;男性197人 (45.00%) , 女性241人 (55.00%) ;文盲64人 (14.61%) 、小学73人 (16.67%) 、初中184人 (42.01%) 、高中或中专59人 (13.47%) 、大专及以上58人 (13.24%) ;服务人员9人 (2.05%) 、农民244人 (55.71%) 、工人13人 (2.97%) 、专业技术人员85人 (19.41%) 、商贸人员48人 (10.96%) 、学生33人 (7.53%) 、公务员及干部6人 (1.37%) 。
2.2 防治核心信息总体知晓情况
2.2.1 不同性别人群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麻风病能够治好”知晓率为44.75%, 男性为52.79%、女性为38.17%;“麻风病是传染病”知晓率为57.53%, 男性为62.94%, 女性为53.11%;“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知晓率为50.68%, 男性为55.84%, 女性为46.47%;“皮肤斑疹是麻风病早期症状”知晓率为49.32%, 男性为57.36%, 女性为42.74%;“麻风病可疑症状者要到皮肤科就诊”知晓率为59.82%, 男性为65.48%, 女性为55.19%;“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知晓率为63.24%, 男性为68.53%, 女性为59.82%;“麻风病免费治疗”知晓率为43.38%, 男性为52.28%, 女性为36.10%;除“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和“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的知晓率无性别差异外, 其他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2.2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的“麻风病能够治好”知晓率分别为35.94%、36.99%、43.48%、57.63%、55.17%;“麻风病是传染病”知晓率分别为35.94%、47.95%、50.00%、76.27%、98.28%;“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知晓率分别为39.06%、42.47%、51.09%、59.32%、63.79%;“皮肤斑疹是麻风病早期症状”知晓率分别为15.63%、38.36%、50.00%、71.19%、75.86%;“麻风病可疑症状者要到皮肤科就诊”知晓率分别为34.38%、45.21%、65.22%、81.36%、67.24%;“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知晓率分别为34.38%、49.32%、63.59%、79.66%、94.83%;“麻风病免费治疗”知晓率分别为23.44%、32.88%、39.13%、59.32%、75.8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2。
2.2.3 不同类别人群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初中生、密切接触者、县级医院医生、基层医生的7条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3。
2.3 不同人群基本知晓情况
公众基本知晓率为55.71% (244/438) , 不同性别、文化、职业间公众基本信息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而不同年龄之间公众基本信息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4。
2.4 麻风病核心知识获取途径
调查人群中有79.68%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过麻风病防治知识, 主要的接触途径为宣传活动、宣传材料和从家人、朋友、同事获得相关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有89人从未接触过麻风病防治知识, 占调查人数的20.32%。
注:括号内为知晓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睢宁县公众的7条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识基本知晓率分别为44.75%、57.53%、50.68%、49.32%、59.82%、63.24%、43.38%, 基本知晓率仅为55.71%, 距离2020年社会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要达到80.0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公众的知晓现状不能满足今后系统处理麻风病的传染、残疾及其社会问题的挑战[1,2,3,4]。在低流行状态下, 健康教育是促进早期发现麻风病例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手段[5,6]。
医务人员的麻风病防治信息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 但对一些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也不容乐观, 如县级医院医生和基层医生对“麻风病能够治好”的知晓率仅为56.67%、56.52%。今后, 要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 开展麻风病防治策略、技术、方法等培训, 努力培养一批防治骨干, 不断提高对麻风病的警觉性和诊疗水平, 充分发挥其在发现、治疗麻风病人中的应有作用, 促进麻风病患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睢宁县公众的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识知晓率仍然较低,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对“麻风病免费治疗”的知晓率为36.25%、36.74%。亟待在社区居民中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 群众报病率和病人自报病率的高低与他们对麻风病知识的知晓率呈正比关系, 因此要加强对广大群众麻风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不同的人群要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 着重宣传麻风病的症状以及治疗效果, 提高人们对麻风病的认识, 消除其对于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 促使其正确求医行为的形成, 促进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另外, 学生在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中有着特别的意义, 因此, 应该加强对该群体专题的健康教育干预。有研究显示, 年轻的群众对于麻风病信息的掌握较快, 而且, 越早给予健康教育, 对于其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 这对于消除麻风病歧视十分有利。所以, 要对在校学生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将学校作为麻风病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
卫生、残联、红十字会、民政等多个部门要加强合作, 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网络, 报纸等大众媒体, 广泛传播“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麻风病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麻风病的残疾可以预防”等麻风病核心知识, 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麻风病防治工作, 不断提高人群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
摘要:目的 了解睢宁县人群麻风病知识知晓情况, 为规范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对438名社区群众、医务人员、中学生、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79.68%的所调查人群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麻风病相关知识;“麻风病能够治好”、“麻风病是传染病”、“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皮肤斑疹是麻风病早期症状”、“麻风病可疑者要到皮肤科就诊”、“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麻风病免费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44.75%、57.53%、50.68%、49.32%、59.82%、63.24%、43.38%;除“麻风病接触者少数人发病”和“早诊早治可预防畸残发生”的知晓率无性别差异外, 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人群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人群对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促进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麻风病,核心知识,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2011年麻风病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86-95.
[2]张国成, 严梁斌, 沈建平.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防治实施工作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63-64.
[3]Mankar MJ, Joshi SM, Velankar DH, 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 the quality of life, knowledge, attidude and belief about Leprosy disease among Leprosy patients and community members in Shantivan Leprosy Rehabilitation centre, Nere Maharashtra, India[J].JGolb Infect Dis, 2011, 3 (4) :378-382.
[4]王景权, 吴李梅, 许亚平, 等.我国麻风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 25 (4) :441-443.
[5]孙晓筠.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麻风杂志, 1996, 2 (12) :132-135.
10.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十
麻风病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巩固防治成果,推进我区麻风病防治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的发生与流行,根据《2011年黄冈市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精神,结合我区实际,201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麻风病业务培训、线索调查及宣传等工作。现将2011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和部门配合,明确防治目标
区疾控中心领导对麻风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科学防治、巩固成果、持续发展、力争消灭的原则,加强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部门合作,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落实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确保防治目标的实现。
二、健全防治体系,落实各项职责
强化和健全麻风病防治体系,明确各级防治业务负责单位的职责和任务。黄州区疾控中心是全区麻风病健康教育、病例发现、治疗管理、疫情监测、病人畸残预防等工作的协助单位,负责督导检查乡镇级麻风病防治情况。乡镇卫生院设兼职人员,负责落实病例发现、随访等具体防治措施。建立疾控中心与医院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提高麻风病人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水平。
三、完善疫情监测系统,准确掌握疫情
按照《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以区为基本登记报告单位的麻风病疫情监测,做到疫情报告及时、真实、准确。做好疫情监测资料的利用、总结和分析,更好地为防治决策服务。
四、调查存活治愈病人,关注新的传染线索
根据流行地区和防治阶段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线索调查、接触者调查、疫点调查等工作。全年完成了对历年来发现的麻风病例居住地调查,未发现新的传染线索。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充分利用发放宣传物品、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在群众中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引导和带动社会公众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为病人主动就医创造良好氛围。同时,开展授课等培训形式,加强对乡镇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我区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2011年7月22日至9月22日期间,黄州区疾控中心共发放培训材料330份,发放麻风病线索调查表330份。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麻风病防治的认识。
2012年我们将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继续抓好麻风病防治工作,重点抓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做好麻风病人居住地调查与密切接触者线索调查,控制好传染源。
11.2014年麻风病工作计划 篇十一
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为了在2014年开好头,起好步,为了在专业防治上取得成绩,特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麻风病监测的实施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防残,主要采取广泛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在中心皮肤科中筛查疑似麻风病人,从而达到早期发现;严格执行卫生部办法实施的治疗发案对现症病人实施规范化的治疗及管理;对畸残病人实施眼、手、足自我护理等康复措施。
二、防治目标
提高新城街道麻风病综合防治能力和麻风病工作质量。
三、具体指标
(1)麻风疑似病人筛查率>1/万,鉴定率达100%。(2)对存活的病人及家属进行随访核查,进行自我护理教育,使100%畸残病人养成自护习惯,随访率在95%以上。
(3)中心、服务站两级防治人员业务培训率达80%。
四、具体措施
(1)分解目标任务,狠抓措施落实。我们将区《工作任务目标》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技术指导,定期组织督导,强化考核验收,让防治人员熟悉业务,能够适应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提高街道整体防治水平。
(2)强化业务水平,扎实开展工作。全面收集与麻风病相关的基础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要求分类建档,认真执行盐城市麻风病监测管理方案,完善各项制度。及时发现新、复发或疑似麻风病人,并实行季报和零报。
(3)树立争先意识,勇创一流。一切工作都严格执行规范,按照要求操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形成我街道特色。
2014年1月1日
12.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德清县一外来流动人口
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的工人作为调查对象。该工地位于浙江德清县城武康的南部,为城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地,工人绝大多数来自贵州、湖北、安徽等麻风病中高流行地区。
1.2 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个别深入访谈这种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式进行,访谈为半结构式开放式对话的方法,一人主持访谈,一人现场记录。访谈的主要内容有访谈对象个人基本情况、麻风病的知识来源、对麻风病的认知情况,具体的歧视麻风病的态度和行为,对于麻风病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比较接受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感兴趣的内容等。访谈坚持信息饱和原则,在获得足够的有关麻风病认知与健康教育需求内容的详细信息的情况下结束访谈调查。资料处理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分析。
1.3 质量控制
参照定性研究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3,4,5]。访谈的主要内容均经过预调查,并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完善。资料的收集人经过严格的学习培训,熟练掌握访谈的有关程序与技巧,访谈由同一主持人负责完成所有对象的访谈以防止可能产生的偏倚。访谈结束后由主持人和记录人及时进行资料核对以保证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无误。
2 结果
2.1 访谈对象人口学特征
42例接受访谈的对象中男38例,女4例;年龄19~62岁,平均41.14±9.61岁;文化:文盲6例,小学15例,初中16例,高中及以上5例;婚姻:未婚3例,已婚39例;工种:木工21例,钢筋工10例,泥瓦工6例;电工1例,杂工3例,保勤工1例;地区:湖北11例,贵州7例,安徽10例,重庆11例,江西3例。
2.2 麻风病知识的来源情况
有近一半的工人没有听说过麻风,有不到1/4的人听老人或邻居、朋友等提起过麻风或见过麻风病人,有超过1/4的人是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大众媒介途径了解麻风病的。在所有访谈者中仅个别人曾经见到过防治机构开展了麻风病的宣传活动。
2.3 麻风病的认知情况
在听说过麻风的工人中有近一半的人知晓麻风病是一种传染病,也有少部分人认为麻风是家族遗传性疾病,或者是受寒及风湿的后果,个别人认为麻风是做了坏事受到神的惩罚。对于麻风病的症状,绝大多数人不清楚具体症状,知晓较多的是麻风的残疾症状,认为面手足残疾是麻风的特征,有一些人认为麻风会出现皮肤变化,表现为皮肤变黑,破溃,面部浮肿,个别人认为麻风会出现疯癫症状;对于麻风病的治疗,多数人认为应该到医院去治疗,少数人知晓可以到专门的麻风病院去治疗,个别人知道麻风病可以到皮肤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几乎没有人知道国家实行麻风病免费救治政策。对于麻风病是否可以治愈,仅有少部分人认为应该可以治好,大多数人不清楚是否可以治愈。至于麻风病治疗的药物、方式、疗程接受访谈者中很少人能够知晓。
2.4 对麻风病的歧视情况
在接受访谈的人中有小部分人认为麻风是个很晦气的疾病,接受这方面的访谈不吉利,从情感上讲不太舒服。在听说过麻风病的访谈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这个疾病很可怕。大多数的访谈者不愿意与麻风病人有密切接触或日常来往,少部分人对社会交往持无所谓的态度,几乎没有人愿意与麻风病人一起就餐。多数人对于麻风病人在社会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认为十分正常,没有人表示异议,少数人对于麻风病人的痛苦表示出同情的态度。
2.5 麻风病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
绝大多数访谈者反映因为工作比较忙碌,没有时间接受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如果在闲暇的时候或晚上休息时,可以接受麻风病的健康教育,电视这种形式受到绝大多数访谈者的欢迎,其次宣传折页与宣传画廊也被大多数工人所接受,收音机或广播这种形式也受到约1/3的工人的欢迎,有一部分人喜欢工友或医生护士聊天的形式,个别工人觉得麻风病健康讲座的形式比较容易接受。
2.6 麻风病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
在时间适合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访谈者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内容是如何进行个人防护、避免患麻风病的知识,其次麻风病是如何患病的也是大多数访谈对象感兴趣的内容。约一半以上的人想知道麻风病如何治疗及到何处进行治疗的知识。不到半数的人想了解麻风病有哪些症状,少数人对于麻风病的流行情况、国家有关麻风病的政策等知识有了解的愿望。
3 讨论
国内归婵娟等曾经调查了浙江259例农村居民麻风认知情况,其中190例农村居民接受过麻风防治知识宣传,占73.36%,有72.59%的农村居民知晓麻风病的病因,61%的居民知晓麻风会出现皮肤麻木,52.90%的居民知晓麻风会出现手足残疾,74.13%的居民认为麻风病可以治愈[6]。与浙江农村居民的麻风病认知情况比较起来,本文流动人口的麻风病认知状况很不理想,有近一半的工人从来没有听说过麻风,在听说过麻风的工人中,也仅有近一半的人知晓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的人不清楚麻风具体的症状,大多数人不清楚麻风是否可以治愈,显然很难指望这些来自高中流行地区的人群能够主动地就医,自报互报麻风的可疑症状。这样一旦其中有活动性麻风病人,其造成的危害与传染程度显然很大,对于麻风病的控制目标的实现十分不利。提高这些外来流动人口的麻风病的认知水平显得十分迫切。
麻风歧视系指社会对麻风病人及其相关人员采取一种贬低、敌视、疏远、排斥等的态度和行为,这是麻风病流行的重要后果之一,也是麻风受累者疾病负担中最难以承受的部分,为系统解决麻风问题所必须面对的一项挑战[7]。在研究中发现,外来流动人口对于麻风病的歧视比较普遍,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这个疾病很可怕,大多数的访谈者不愿意与麻风病人有密切接触或日常来往,远高于浙江农村居民对麻风病歧视的程度[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可能与他们麻风病的科学知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其在对麻风病无知基础上的一种盲目的恐惧,而且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流动人群对于麻风病人权益保护的意识相当漠视,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提示我们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相应的反麻风歧视干预活动很有必要。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让此类人群接受公正平等对待麻风病人的理念,如此对提高流动人口输入地的麻风病人社会康复的外部环境条件将有很深远的意义。
在调查外来流动人口麻风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中发现,流动人口基本的生活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措施予以改善[9]。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对于麻风病等卫生知识的需求意识。当地社区及卫生防病机构也应该主动深入这些疾病控制的“死角”地带,主动上门送知识,送服务,实现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社会化与大众化。在具体形式上,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这种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采用电教宣传配合设立固定画廊与发放宣传折页这种综合的健康教育策略比较适宜。在具体内容方面,应以麻风病的防护知识及麻风病的传染性和如何治疗等与流动人群有一定利害关系的知识为主,如此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更容易被这些外来人群所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景权,吴李梅,许亚平,等.我国麻风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4):441-443.
[2]沈云良,许亚平,吴李梅.流动人群麻风病检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0):939-941.
[3]Dixon-Woods M,Shaw R,Agarwal S,Smith J.The problem of apprai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J].J Health Serv Res Policy,2007,12(1):42-47.
[4]费宇彤,刘建平,于河,等.报告定性研究个体访谈和焦点组访谈统一标准的介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2):115-118.
[5]Deborah J.Cohen and Benjamin F.Crabtree,Evaluative Criteria for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Care:Controversies and Recommendations[J].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2008,6:331-339.
[6]归婵娟,许亚平,王景权,等.浙江省农村社区居民麻风病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定量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6):452-453.
[7]王景权,吴李梅,张国成,等.农村社区麻风受累者的自我歧视与外在歧视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2):155-156.
[8]汪芳金,金刚石,王景权,等.桐乡市农村社区居民麻风病歧视的定性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2):18-20.
13.麻风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通知 篇十三
乡为卫生院
关于召开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村卫生室:
根据六卫发【2009】47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抓好我乡2008年地方补助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积极应对,依法科学处置,严防境外疫情传入和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研究,定于2009年5月12日召开毛口乡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会议,请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附: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乡卫生院
二00九年五月十日
毛口乡麻风病防治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2008年贵州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六枝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乡麻风病流行情况及防治现状,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1、加强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麻风病人,在我乡开展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后,新发现麻风病人数应明显增加。
2、通过培训广大基层医疗人员,提高麻风病防治专业水平。
3、通过大力开展麻风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知晓率,减少对麻风病人的恐惧和偏见,使病人能早期主动就诊和得到及时治疗。
4、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处置,救治麻风反应、神经炎、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
二、组织领导
毛口乡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及落实具体工作任务。
三、实施步骤1、5月中旬,卫生院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
乡级项目工作启动培训会,由各村卫生员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参加,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进度。同时将麻风病宣传资料、线索报告卡、有关表格等资料分发各村。
(二)宣传教育
1、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张贴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画,村医有《麻风病防治知识手册》。
2、在乡政府所在地的主要街道、集贸市场张贴标语及悬挂麻风病防治横标。
3、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是发动基层卫生人员、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的有效方法,在6月30日前完成上述宣传工作。
4、6月10日前,卫生院负责 组织本辖区的村卫生员、个体诊所和村干部,进行有关麻风病专业知识和项目工作的方法、步骤、相关表格填写、资料收集整理的培训。
5、培训结束后,将有关麻风病宣传资料、线索报告卡、有关表格等资料分发各村。
6、发现病人、治愈病人,是控制麻风病流行的最好方法。
7、新发、复发的麻风病患者,可以到特区疾控中心接受全程的免费治疗。
8、发现麻风病可疑患者,向特区疾控中心报告,经确诊后,报告人可获100元报病奖励。
9、麻风病人要树立治愈信心,我们会和你一起征服病魔。
10、全社会共同参与,早日消灭麻风病。
11、不歧视麻风病人,相互关爱,构建和谐家园。
(三)搜索调查
1、根据我乡近十年麻风病流行情况,确定以下村为可疑线索重点调查村(3个):
大冲村、木城村。
对项目工作进度及要求:
(1)疫点调查及接触者调查:重点村提供可疑线索至少6条以上,其它村至少3条以上,在7月1日-7月10日上报疾控中心性艾科,疾控中心负责对线索进行追访,追访率达100%。
(2)要注意可疑线索的质量,各村报告的可疑线索必须要符合“十大线索”中至少一项完整内容;线索报告卡的内容填写要完整、真实。
(3)7月30日前卫生院对近10年内所有新、复发监测期内病人家属进行检查,检查率达95%以上。
(4)7月30日前卫生院对现症病人疫点周围7户群众进行检查,检查率达90%以上。
(5)8月10前各收集、整理调查表格上报到特区疾控中心性艾科。
2、发动基层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寻找和报告麻风病可疑患者;并对治愈病人、现症病人及其家属、高发病人村群众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麻风病人。
对推荐病例符合“十大线索”但最后未确诊的病人者疾控中心给予每例5元的报病奖,对报告可疑病人并得到确诊的报告人,疾控中心给予100元/例报病奖励。
四、经费使用
1、根据特区疾控中心下拨的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2、对报告的可疑病人,经确诊后给予报告人报病奖励100元/例,此项经费不包括在给各乡镇下拨的资金中。
五、督导评估
1、卫生院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
2、工作开展后,接受特区卫生局、特区疾控中心将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和项目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
六、项目执行时间
1、各村在6月10前接受卫生院培训,动员。
2、6月30日前完成宣传动员工作。
3、乡镇卫生院在7月30日以前完成病人家属调查
4、各村在7月28日以前完成病人周围7户接触者的调查工作。卫生院7月30日汇总上报。
14.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 篇十四
1、治愈麻风病人复查。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每年做到对历年治愈在家所有麻风病人进行临床复查,以及早发现复发病例。今年,全县共有治愈在家麻风病人82例(其中:多菌型67例,少菌型15例),采取以乡镇及社区为单位复查的方式进行了逐人临床复查,除2例长期外出务工外,共临床复查80例,复查率为97.56%,经临床检查结果尚未发现复发麻风病例。
2、麻风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检查。
坚持每年对历年治愈、现症麻风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首先是采取摸底调查登记后再进行临床检查的方式,经调查登记应检查麻风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126人,实际接受临床检查126人,受检率为100%,经临床检查未发现有新发病例。
3、自报互报可疑麻风病线索检查。
今年以来,通过对全县自报、互报可疑麻风病线索调查,共报可疑麻风病2例,对所报2例可疑病例均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检查,经对疑似麻风病例的皮肤、周围神经等临床检查结果 均未检出新发麻风病例,受检率为100%。
4、开展了乡村医生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今年,我们利用县卫生局组织开展的乡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于10月份先后共分3期,对183个村级卫生室的防疫和妇幼人员共210余人进行了包括麻风病防治在内的综合业务知识培训,并统一进行了培训后的综合业务考核,从而使乡村医生对麻风病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对我县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宣传活动。
利用元月30日(星期日)是第五十八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和第二十四届“中国麻风节”,在此期间,县地病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麻风节慰问暨宣传活动的通知”,印发了《消除麻风歧视,共享和谐文明》年历宣传画、《麻风病防治知识问答》及《麻风病十大线索》等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共计1000余份,下发至全县21个乡镇183个村的村民,县、乡、村出刊宣传板报88面,利用这些不同方式开展了广泛宣传活动。并于元月14日组织了有卫生、民政部门共8人专程去汉中疗养院看望和慰问了9名我县在院治愈寄养和现症麻风病人,共发慰问金900元,棉衣、棉被等生活日用品9套件,以体现党和政府对麻风病人的关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麻风病防治力量不足。县、乡镇两级麻风病防治人员十分缺乏,严重影响着麻风病在基层的及时发现和主动发现,影响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及管理的开展。
2、麻风病防治基本设施缺乏,县疾控中心没有专用麻风病检查室及相应设施,缺乏独立完成麻风病细菌学检查的专业技术能力。
3、县、乡镇、村级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知识缺乏,识别麻风病能力和麻风病知识警觉性差,造成对麻风病的认识不够,部分医务人员曾多次给麻风病人检查治疗,而未能想到是麻风病。
4、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更有效的宣传手段缺乏,致使广大群众和病人对麻风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低,加之病人经济条件差,相当一部分群众对麻风病产生恐惧和歧视心理,使他们患病后不能及时得到就诊,延误病人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5、缺乏麻风病专项防治经费,病人及可疑麻风病线索追踪调查和主动发现病人工作以及必要的防治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四、二0一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打算
1、麻风病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要认识到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列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和落实防治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做到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努力提高发现率,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确保各项防治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力争使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2、进一步加强防治队伍建设,配备和完善开展麻风病检
查的必要设备设施条件与技术能力。疾控中心地病科至少有2名以上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麻风病防治工作,并具有独立完成麻风病临床与细菌学检查的设备设施条件与技术能力。
3、采取多种形式对县、乡镇、村级医务人员进行麻风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在适当的时候选派1名检验人员去汉中疗养院学习麻风细菌学检验,以承担全县麻风细菌诊断技能,不断提高对麻风病的发现和识别能力,时刻保持对麻风病的高度警觉性,力争不漏诊每一例前来就诊的麻风病病人。
4、继续在全县范围内,以乡镇医生和村医为主要力量,力争做到每年一次对历年治愈存活在家麻风病人进行临床复查,每年一次对麻风病人家庭内成员及密切接触人群为主要对象,采取以重点调查与线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及早发现复发和新发病例,并及早发现和治疗全县隐藏的麻风病人,为争取我县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5、坚持做好麻风病的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麻风病的疫情动态信息。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发现和报告的可疑麻风病线索要及时进行检查确诊;对院外现症病例每半年进行一次病情访视监测,主动与汉中疗养院对本县住院麻风病人进行疫情信息交流和资料核对;对现症麻风病病人的家属及密切接触者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同时做到所有疫情监测工作都要有完整的资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部门。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一套麻风病的长效监测工作机制,以达到及时发现和确诊病人,及时掌握麻风病疫情动态信息。
6、进一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广泛深入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特别是要针对较偏远的乡村和原有较高发病乡村的群众、干部和学生,让他们掌握麻风病防治知识,提高知晓率,使他们积极主动自己来查、互报,尽早发现病人。
7、实行报病奖励制度。对自报、互报可疑麻风病线索,经确诊后给予报病者报病奖励,以提高发现率。
二0一一年一月五日
15.麻风足底溃疡综合治疗 篇十五
关键词:麻风病,足底溃疡,综合治疗
麻风病足底溃疡是麻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治疗上较为困难, 任其恶化则可导致患者终身残废, 丧失劳动力, 给患者精神上、肉体上的造成巨大痛苦, 故临床应予重视。麻风病病因是麻风杆菌侵犯周围神经造成神经营养障碍, 肢端血液营养供应不足及足部皮肤感觉障碍, 是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1]。我院今年发生足底溃疡人数45例, 共181块溃疡, 综合治疗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因麻风病而引起足底溃疡的患者45例, 共181块溃疡,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患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42~89岁, 平均年龄 (63.2±2.3) 岁。病程5个月至30年, 发病时间<2年者3例, 3~10年者11例, 11~20年者4例, 患病20年以上者2例。该20例患者中有1处溃疡的患者有6例, 2处溃疡的患者有10例, 3~4处溃疡的患者有4例, 双足足底都发生溃疡的患者有9例, 总溃疡数为90处, 溃疡面均在1×0.5×0.1 cm至25×18×1 cm之间。观察组患者有患者25例, 其中男16例, 女9例, 年龄55~84岁, 平均年龄 (62.6±2.1) 岁。病程5个月至30年, 发病时间<2年者4例, 3~10年者13例, 11~20年者4例, 患病20年以上者4例。该25例患者中有1处溃疡的患者有8例, 2处溃疡的患者有13例, 3~4处溃疡的患者有4例, 双足足底都发生溃疡的患者有12例, 总溃疡数为91处, 溃疡面均在1 cm×0.5 cm×0.1 cm至25 cm×20 cm×1 cm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溃疡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的溃疡清创及护理的方法: (1) 清洁溃疡: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患足进行清洗, 再使用洁净的纱布或棉纱清理患者的足部皮肤, 并去除污渍[2]。之后用经过消毒的镊子清除溃疡处的沙石、碎屑、坏死组织等异物, 在使用清洁棉纱擦干患足, 在擦拭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擦破溃疡区[3]。 (2) 溃疡处的消毒:使用10%苯扎氯铵溶液清洗或0.01%浸泡伤口 (10~20 min) 。 (3) 在溃疡经过清洗和消毒后采用凡士林纱布或沾有抗生素药膏的纱布对创面进行包扎固定, 再用胶布或是绷带进行固定[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使用: (1) 使用红蓝光灯对溃疡的表面照射10~20 min。 (2) 每块溃疡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药物分别是: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凝胶, 聚维酮碘乳膏, 京万红软膏, 每天1~2次。每块溃疡治疗过程中, 先进行1~3次清创术或多次修剪溃疡边缘硬皮, 然后将溃疡面消毒, 将溃疡表面的坏死组织清除, 直至溃疡表面组织呈鲜红色, 最后覆盖无菌敷料包扎, 每天更换敷料1~2次, 必要时全身抗感染治疗, 同时限制患者行走, 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站立, 让患者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正确地使用防护鞋等综合治疗措施[5]。
1.3 疗效判定
创面完全愈合为愈合, 溃疡创面缩小70%以上为显效;溃疡创面缩小面积在70%以下为有效, 溃疡面积无明显缩小甚至溃疡继续恶化为无效[6]。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20例患者共90处溃疡, 愈合溃疡47块 (52%) 、治疗显效的溃疡14块 (16%) 、治疗有效的溃疡17快 (19%) 、溃疡无变化12块 (13%) 。观察组中25例患者共有溃疡91处, 愈合溃疡60块 (66%) 、治疗显效的溃疡15块 (16%) 、治疗有效的溃疡13块 (15%) 、溃疡无变化3块 (3%) 。两组疗效对比如表1所示,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观察组患者溃疡采用不同药物的疗效对比
因患者溃疡情况的不同, 因而采用不同药物对患者的溃疡进行敷扎, 见表2。
3 讨论
足底溃疡是麻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 是导致患者严重畸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导致患者受到他人甚至社会歧视的重要原因, 而由于麻风杆菌的嗜神经性, 腓总神经、胫神经的功能会紊乱, 从而导致汗液分泌和微循环出现障碍[7]。因此我们对溃疡患者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 增加患者的信心,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康复工作, 最终致使溃疡得到有效控制[8,9]。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清创疗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光照治疗合并多种药物的综合疗法的疗效进行观察, 发现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 (85.7%) 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60.0%) , 同时在采用光照疗法的基础上针对溃疡情况使用不同药物对溃疡伤口进行敷扎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治疗的针对性, 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郑道成, 黎明, 孙希凤, 等.广东省流动人口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 (2) :35.
[2]郑道成, 黎明, 孙希凤, 等.广东省128例新发现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 16 (1) :23.
[3]李菊红, 王景权, 周爱林, 等.浙江省不同麻风病防治一体化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3 (3) :228-231.
[4]Zhang FR, Huang W, Chen SM.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leprosy[J].N Engl J Med.2009, 361 (27) :2609-2681.
[5]王景权, 侯启年, 潘春枝, 等.我国麻风病例发现策略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1) :23-25.
[6]谭卫平, 陈胜天, 唐冬姣, 等.综合治疗麻风足底溃疡的效果[J].中国麻风杂志, 2008, 10 (3) :165.
[7]Bakker MI, Scheelbeek PF, Van Beers SM.The use of GIS in leprosy control[J].Lepr Rev.2009, 80 (3) :327-331.
[8]WHO.Surveillance of drug resistance in leprosy:2009[J].Weekly Epidemiol Record.2010, 85 (29) :281-284.
【麻风病宣传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麻风病宣传知识09-14
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工作总结11-07
医院麻风病日活动总结07-29
乡镇麻风病工作计划09-28
2022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07-25
麻风病预防知识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