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2024-07-21

药学技能培训课件(精选8篇)

1.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篇一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第一节 概 述

1.性能特点、功效与适应范围

本类药物均味辛性温热,具有温里祛寒,温经止痛作用,故可治疗里寒证,尤以里寒实证为主。

2.配伍方法

外寒已入里,表寒未解者,宜与辛温解表药同用;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宜配行气活血药同用;寒湿内阻者,宜配芳香化湿或温燥祛湿药;亡阳气脱者,宜与大补元气药同用。

3.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故天气炎热时或素体火旺者当减少用量;热伏于里,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当禁用;孕妇慎用。

第二节 具体药物

附子

回阳救逆:纯阳燥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主治亡阳证。

补火助阳: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主治阳虚证。

散寒止痛: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散寒力大。用于寒痹证。

用法:有毒,先煎30~60分钟。

配干姜、甘草治亡阳;配人参治亡阳气脱。

干姜

温中散寒:长于温脾散寒。用于寒凝脾胃证。

回阳通脉:亡阳证。

温肺化饮:寒饮伏肺喘咳。

干姜配党参、甘草、白术:补脾益气,温中散寒,应用于脾胃虚寒证。

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应用于亡阳证。

干姜配细辛:温肺化饮力强,应用于寒饮伏肺喘咳。

肉桂

补火助阳:善补命门之火,有补火助阳,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治肾阳虚证。

散寒止痛:寒凝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胸痹,寒疝腹痛等。

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痛经,闭经;阴疽。

引火归原: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的虚阳回归故里。用于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汗出等。

注意:阴虚、血热孕妇慎服。畏赤石脂。

吴茱萸

散寒止痛:善散肝经寒邪,主治寒疝腹痛、厥阴头痛、脘腹冷痛、寒湿脚气肿痛等。

降逆止呕:胃寒呕吐;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注意:有小毒。

吴茱萸配黄连:应用于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吴茱萸配补骨脂、五味子:应用于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小茴香

散寒止痛:善散下焦寒气。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等。

理气和胃:脾胃气滞、冷气疼痛等。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治胃寒呕吐呃逆要药;脘腹冷痛。

温肾助阳:阳萎、宫冷不孕等。

注意:阴虚者不宜,畏郁金。

母丁香:为成熟果实,功似丁香而力弱。

高良姜

温中止痛:长于散胃寒,主治寒凝中焦、气滞腹痛。

温中止呕:胃寒呕吐。

高良姜配炮姜:温中散寒止痛,应用于胃寒腹痛。

高良姜配香附:温中疏肝理气,应用于胃寒肝郁,脘腹胀痛。

花椒

温中止痛:脾胃虚寒证之脘腹冷痛、泄泻等。

杀虫止痒:湿疹瘙痒,阴痒,蛔虫腹痛

椒目(种子):苦寒,利水消肿,降气平喘。

2.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篇二

关键词:药学,实验技能大赛,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承担着保卫人民健康重任的药学行业面临着更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1]。药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学科,在学生培养时应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2]。为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社会的高水平药学人才,学院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就将实践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多年的实践中,学院不断的探索提升药学专业实践能力的方法。经过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目前本院的实验课全部独立设课,实验课学分、学时的比重已经占到总的学分、学时的60%。在努力加大课堂内实验课程比重的同时,学院还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

一、我院药学实验技能大赛介绍

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锤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育出合格的药学人才,我院于2012年开始在院内开展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希望以大赛带动学生们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为全国药学专业实验技能大赛储备优秀的参赛选手。

我院药学实验技能大赛由学院划拨经费,学生会学术部负责组织,邀请本院权威的实验教学教授担任评委。参赛的人员囊括了大一到大三的本科学生,分成了三个年级组进行初赛。赛程分为初赛(笔试)和复赛(实验操作)两部分,初赛主要考核实验的理论知识。从初赛中筛选出优秀的学生进入复赛进行操作考核,初赛和复赛的成绩排名决定比赛的最终结果。

二、我院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分析

我院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竞赛的组织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就以我院第四届(2015年度)药学实验技能大赛为例,对试题、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笔试考核分析

初赛旨在考核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及实验的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初赛的笔试试题来源于我院的试题库,我院从2012年开始建设题库。题目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实验操作四部分,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各占15%,分析化学占25%,实验操作占45%。

我院第四届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分为三个年级进行考核,笔试考出来的成绩并不理想,有47%的同学在考核中没有达到60分,得分是以大三年级最优(平均61.44分),大二年级次之(平均55.61分),大一年级最低(平均49.37分)。从此次笔试情况看,我院本科生的药学实验基础理论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对于那些错题我们进行了梳理,发现:低年级同学基础薄弱,缺乏课外科研探索能力,对于一些问题比较茫然。高年级同学往往出错在平时上课时老师强调的关键点上。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但是有些问题也值得活动组织者反思:三个年级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尤其是低年级在还没学到相关知识的前提下,采用同样的试题库进行测试有失公平。总体成绩不好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试题库每年都进行增补和更新,试题量相当大,对于学生的准备增加了难度。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在以后教学活中进行如下的改进:

1.授课中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关注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的细节,对于常见错误进行反复强调并予以修正,增加习题练习和实验习题课,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将实验报告的预习思考探索要求变得更加深入,提升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2.增加实验案例的分析,并且增加“设计实验”的新理念,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掌握实验的基本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并考虑开设和实验设计有关的新课程。

3.对于实验技能大赛的笔试部分,我们拟在下届大赛将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开测试,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进度情况,制定不同的考试题目。

4.增加对实验设计,实验探索的加分题,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和设计实验。

(二)操作考核分析

我们从理论考试中选择成绩较优的同学,按照其年级设立不同的考核方案:大一会考察最基础的分析化学学科的酸碱滴定实验,大二考核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凝胶电泳实验,大三则以动物实验为主,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考核抗痉挛的药物的识别与区分。

由于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分组,他们都表现出了比较专业的实验技能水平,一年级新生的滴定能力比较强,但是仍然会有少部分同学在操作手法上不标准。二年级学生对于电泳掌握的比较熟练,但是有大部分同学不会配制电泳凝胶液。三年级学生对于小白鼠实验操作比较熟练,但是仍旧有部分学生缺乏实验动物的捕捉的能力。

根据选手们的表现,我们发现我院的学生在实验操作上熟练度是比较高的,操作的基本动作也是做得很到位,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欠缺。比如学生缺乏准备实验材料和捕捉实验动物这样的最基本的能力,并且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一位负责评审的教授说:这些学生功底是过硬的,但是遇见一些问题还是习惯依赖老师的帮助。对此学院将鼓励学生自愿参加实验课程的课程准备工作,增加学生的实验准备能力,并且严肃实验课的纪律,规定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员不能包办一切,一些基本的基础的实验准备工作需要留给学生们来做,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的问题也留给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会增加教学成本,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却是大有裨益的。

三、实验技能大赛的积极作用

1. 实验技能大赛的开展为我院培育了优秀选手,储备了人才。

在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全国药学专业实验技能大赛上,我院一直佳绩连连,首届大赛,两名参赛同学均获银奖;第二届大赛时,两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第三届大赛时,两名参赛选手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截至不久前的第四届实验大赛,我院两名参赛选手均获得一等奖,这与我院一直举办的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可谓关系匪浅。因此药学实验技能大赛应当定期举行,用以为药学的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成为药学学子们学习路上的磨刀石,更好地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2. 调动了本科生从事药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3]。

医药学科学习中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和需要记忆的内容的比较多,相比于其他学科显得枯燥无味。而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更能引起学生对于药学学科的兴趣。以竞赛的形式展开的这项活动,恰好能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跳脱出死记硬背的框框,激发了学生对于实验探索的兴趣,调动了他们从事药学研究的热情。

四、教学改革措施

学生在实验技能大赛笔试和操作中的表现也凸现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比如,竞赛中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模糊,对实验整体的把控差,在实验过程中高度模仿教师授课而缺乏思考;对实验过程中的“小问题”缺乏发现能力;对于实验中的失误不懂得如何补救;分数高、绩点高的“好学生”却有一些实验能力很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行如下改进:

1. 我们将着力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参照药物研发的链条设计综合性实验课程,打破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4]。

2. 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增加本科生实验课程的仪器设备。保证基本实验仪器学生人手一套,能独立完成实验,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加大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力度,做好软硬件方面的支持,学院从资金、场地、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等各方面予以全力配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环境。

4. 设立学院的学生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通过完整的项目实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素养。

5. 学院更广泛的建立实训和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到药厂、药品研发公司等单位去实习,让学生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科研,在实践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5]。

就竞赛活动的组织方面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要对笔试的内容进行改革,建议逐步建立并不断丰富试题库,试题库的题目应该覆盖面广,有难有易。考试时按照不同模块及根据题目的难易,抽取一定比例的试题。(2)为展现竞赛的公平性及提高竞赛的有效性,应考虑分年级进行比赛。不同年级的比赛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有所不同,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尽管仍有许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院的实验技能大赛依旧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支持,他们认为竞赛激发了药学新生和老生的对药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检验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成果的课外平台。

参考文献

[1]田小娟.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药学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2,(24).

[2]刘文娟,李艳丽,林珍,等.职业技能大赛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4,(05).

[3]吴都督,陈雅,贾振斌,吴铁.在药学专业本科生中开展药学知识与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3,(40),15.

[4]杨晓巍,梁皓,孙成光,胡丽娜.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24(31).

3.对药学综合实验技能教学的初探 篇三

关键词:药学;实验;教学

药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实验教学。从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入手,探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针对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具体体现在:构建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教学模式,开设多学科综合技能实验教学;整合综合技能实验教学内容,培养系统学习各专业课的动手能力;注重综合技能实验评价,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对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进行了教学探索研究。

一、构建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教学模式,开设多学科综合技能实验教学

根据药学院药学综合技能实验的教学需要,组织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以及药理学课程教师编写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教程及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指导教学资料,主要针对已经学过相关专业课的大四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多学科的综合技能实验训练,整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多学科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在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根据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指导,进行规范性技能操作,做好详细实验的原始记录,书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操作的正确性进行自我剖析评价。

二、整合综合技能实验教学内容,培养系统性学习各专业课的动手能力

2.1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点

为使药学综合实验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更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教师编写的药学综合实验教程,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课程生药学的药材真伪鉴定,天然药物化学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药剂学的药材提取物制剂的制备,药物分析的对成品制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检测,以及《药理学》的制剂相关药效实验。笔者指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从提供原料药鉴定开始,到产品的制备提取工艺及产品成型和药品成品检测、药效学验证的全部流程。通过从理论到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能系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2根据实验课题分工协作

每个实验小组约4-6人,各小组根据提供的有代表性的药物如药材槐米,作为实验课题,第一部分主要是槐米药材的真伪鉴定,属于生药学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槐米中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属于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芦丁制剂的制备工艺,属于药剂学内容;第四部分成品芦丁制剂的质量控制,属于药物分析学内容;第五部分芦丁抗炎活性实验,属于药理学内容。通过完整的综合技能实验操作,学生在小组内分工与协作,以达到使每位同学受到全面多学科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目标。

2.3预习准备工作,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背景,根据实验的目的查阅相关的实验方法。比如槐米的鉴定,学生课前必须对药典或者其他文献中报道的鉴定方法做一了解,鉴定的内容包括哪些。芦丁的提取分离,则需要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提取纯化的工艺、步骤;芦丁制剂制备,需要查找相关辅料、仪器设备;制剂的质量测定,需要查找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药效学模型等5个步骤书写,拟定多套设计方案。然后回到课堂上,各学科教师根据设计方案提出所需试剂试药的数量及主要试液试药的配制方法、涉及主要仪器设备,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性、安全性、创新性、经济性,同时对操作难易与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等问题同学生讨论分析,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完整的综合技能实验方案。

2.3.1药物的鉴定、制剂和质量控制

药物的鉴定设计,比如槐米药材的薄层鉴别,学生设计多套方案,其中一套方案是取槐米0.2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10min,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通过综合技能实验制剂实验,学生对设计片剂型和赋型剂的选择,更深刻認识到选择合适的赋型剂,以及制备片剂工艺中,软材和制湿颗粒的水分控制等关键步骤的重要性。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适合芦丁片中芦丁的含量测定。该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或复习了制剂的相关内容,更加深了其对药物分析过程的理解,这两门课程最接近医药企业的生产和检测,可以为学生今后进入相关医药领域做好铺垫。

2.3.2药物药效学实验

综合技能实验的最后安排了成品制剂的药效学实验,这是新药研发内容中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所制药物的药效。如在和学生交流、分析和讨论下,我们最终安排芦丁的抗炎活性的药效学实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动物实验的操作能力。

三、注重综合技能实验评价,提高综合技能实验教学质量

对于综合技能实验教学成效的评价,不能像单一学科的实验考试单一指标的评价,需要对综合实验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总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综合实验各个环节的客观规律和利弊得失,以便更有效地改进综合性学科各个环节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药学教学质量。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书写综合实验预习实验报告、讨论后的方案修改整理、各个综合技能实验的具体实施实验报告。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各科教师需跟踪实验,全面了解学生从理论到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实验后学生的心得体会以及教学建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实验的前期方案设计和准备实验原始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实验报告全程进行量化考核,总结评价结果。

总之,笔者认为开设药学多学科综合技能实验课,是培养具有高素质药学专业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药学教学的责任感,并将不断深入探索,使药学综合技能实验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全面促进药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图雅.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6).

4.药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药学人员的管理是药事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药学人员的选择、考评、晋升、储备和培养提高,这些工作互相之间有紧密关系,形成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药学人员配备管理的含义

药学人员配备管理是各单位对其药学人员最正确、最有效的进行岗位分类、选择聘任、培养教育、考核奖励及给予合理的福利待遇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规范。其目的是要选用合格的、优秀的药学人员,使其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其才干,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研究药学人员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掌握科学用人之道,用以指导药学人员配备管理,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才、识才、用才、容才、育才、荐才、达到人尽其才,事竟其功。

药学人员管理是药事管理的首要环节。不管是从药学事业的宏观上看,还是从各单位微观上看,造成一支高水平的又红又专的药学技术队伍,以及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发展药学科学和医院药学事业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的药学科学家、药师和药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高等药学院校(系)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的数量是衡量该国药学事业水平、药学科技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指标。药学事业水平和科技水平又是衡量这一个国家医药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若以代表医药卫生水平之一的药品消费金额来看,工业发达国家药品消费金额占全世界药品消费总金额的70%;轨展中国家占13.8%;计划经济国家(未包括中国)占17.3%、工业发达国家中的西德,人均用药水平为154.63美元。一个国家的用药消费水平、制药工业水平和这个国家的药学工员数量和药学科技人员数量的关系很大。以日本为例,1981年日本每10万居民中有药师102.2人,医师138.2人,药师与人口占比为1:1000左右。

有人曾统计药师与人口的比例。最发达国家为1:1000;次发达国家为1:;再次发达国家为1:10000.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宏大的药学人员队伍是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药学人员的娄量不足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另一方面,对药学人员的结构、使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管理,以及充分雪挥其积极性和作用,同样也存在许多问题,急待解决。《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旋以来,药学人员配备管理已广泛引起重视,药学人员的配备管理已成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药剂科能否存在关键问题,成为药政、药检机构能否履行其职责,贯彻《药品管理法》的关键问题。许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药检机构和药政、医药管理部门已开展药学人员需求预测,制定药学人员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基地。很多单位对现有药学人员的使用、晋升、考核已列入议事日程。

(二)药学人员的作用 药学人员的药学技术工作、技术管理工作任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是完成这工作的主力军。

1.开展药学技术工作 新药研究、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控制、药品储存、以及临床药学等各项工作都都要依靠药学人员来完成。各项药学技术工作要由他们拿出注意和工作方法、提出方案、进行实验、解决实验和生产工艺中的疑难问题,从技术上、管理上控制和保证药品质量。在药学技术工作中,掌握药学科学知识技能的药学人员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完成任务的主力军,是药学新科学和技术的开拓者,关系着整个医院药学技术工作的命脉。

2.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规的支柱要贯彻执行这些法规,必须依靠药学人员。药人员最容易明白和理解贯彻执行这些法对保证药品质量的意义。药学人员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工作,才能保证药品管理法规的贯彻实施。药学人员是国家制定药品管理法规和具体执行人和支柱。

3.指导医生和病人正确使用药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的品种急剧增多,不少国家市售药品达3~4万种,各种药物性质、疗效、毒副反应、服用方法、配伍变化等也日益复杂,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亦十分严重。正确使用药品已成为医药卫生工作中迫不及待的要求。医生承担着正确用药的关键任务,但由于药师最熟悉药品的性质,咨询、顾问和指导正确用药就成为药师的职责。各国药师指导用药的程度和方法虽有所不同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但药师的晕一作用却愈加明显。

4.药事管理中的骨干 该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相当数量的药学人员担任了主管技术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担任技术工作的药学人员也担负了大量管理工作,例如药房的药师、药厂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因此,药学入员的药事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十分突出。

二、药学人员的来源

(一)高、中等药学院校毕业中,同国家统一分配到单位。

(二)单位根据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手续和制度,委托高、中等药学院校(系)代培。

(三)招聘收费走读、国家不包括分配的毕业和学校有分配自主仅的毕业生。

(四)药学企事业单位或系统通过报批办医药职工大学、中专、培养药学人。

(五)单位职工通过成人考试,参加药学院校举办的夜大学或函授学习,成绩及格获毕业证的,可以聘任为药学人员。

三、医院药学人员的编制

一般可按卫生技术人员总数比例、按床位或两者结合的办法来计算,或者以实际工作量计算的方法进行编制。

(一)按卫生技术人员总数比例计算 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根据各医院的规模和担负的任务,1978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在卫生技术人员中,药剂人员占8%.

随着临床药学的开展,有专家提出药剂人员应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0%,其中药师占药师人员的30%;根据部队药局业务范围、技术条件和设备情况,药剂人员一般宜占卫生技术人员的编制数的8%~9%.

县医院以下根据情况可适当减少。中、西药剂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药剂工作。

医院因实行药品管理改革所需的财会统计人员,应当增加编制。药剂科还应配有勤杂人员。

(二)按床位比例计算 国家卫生部规定,各级药剂人员与病床之比,药师1:80~100,其他药剂人员为1:15~18,中药炮制制剂人员为1:60~80.

根据部队医院目前情况,药师与床位之比,可参照:总医院1:50~60,驻军医院1:60~70的比例计算。

四、药学人员的选拔和聘任

(一)选拔和骋任的原则

1.根据需要的原则 首先,一个单位到底需要多少药学人员,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的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工作发展的需要;组织结构合理化的需要。第二是需要哪类药学人员,这将由单位的性质,工作任务的性质来决定。第三是什么时间需要,这和单位的整体规划、计划有密切关系,并应作好单位人员动态变化预测,可以五年以上的时间为估算的目的是取得一个每年需要的平均值,可以用比例或比率来表示这个平均值。

2.职称、职务要求明确的原则 各级职称和职务的职责均应有明确的规定,按照其规定决定需要选拔和聘任的药学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职称、职务的要求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均应包括:责任、职权(或业务工作)范围,和上、下级的关系,技术要求,以及所需的思想作风品德等。所需选用药学人员的条件,主要包括智力、经验、价值观念、能力、业绩、干劲和作风品德。把明确规定的职称、职务要求与候选人的资格加以对照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并以其“履历”作为补充,就可能避免只看候选人现有的工作成就来选拔的片面性。因为现有成就并不能完全决定今后该人员能胜任上一职称、职务,作出同样的成就;同时影响现有工作成就的因素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应选任那些工作表现不好的人,只是应该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要应用能级对应和协调的原理。

3.任人唯贤的原则 选拔和聘任药学人员与选用其它人才同样应实行任人唯贤的原则,主要是围绕“贤能”二字做文章。这一原则涉及到选任的标准、方法和制度,更为重要的是涉及担任选任药学人员的机构负责人(或什么委员会)的认训、思想作风和水平。担任选任药学人员的领导应本着对药学事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责任心,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习。爱才还需识才。辩识人才的.关键是领导者的认识水平和考核的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和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决裂,与不正之风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实行任人唯贤的原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的贯彻实施将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药学事业的兴旺发达。

1.预测需求,制定药学人员规划 预测的方法是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要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药学人员现状(包括数量、质量、比例、分布使用等等),只有在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药学人员规划。

进行药学人员需求预测和规划制定,是选拔和聘任工作的基础,也是发展药学教育、培养药学人员的基矗过去由于没有搞人员需求预测,缺乏人员储备,出现了供需失调的现象。

2.招聘 招聘一词现在使用得比较广泛。一般多用于从外招收聘任人员,包括了从各类型高、中等药学院校毕业生中选用人员,从社会上招收药学人员。招聘工作有:决定谁负责招聘,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审批程序等各项内容。这里主要介绍招聘时如何审核人员质量问题。虽然目前用人单位的权力还不大,但是从人事制度改革趋势来看,用人单位的招聘决定权将扩大。

招聘人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审查甄别被招聘人员的水平标准:(1)智力测验,目的是衡量脑力和记忆力,思想的灵敏度和观察复杂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2)熟练的适应性测验,目的在于分别地发现现有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掌握这类技术的潜力。(3)职业测验,目的是发现最适宜担任的职务。(4)品格测验,目的是衡量领导才能的潜力。

5.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应试技巧 篇五

1、掌握药品名称的重要性。

2、掌握国际非专有名称和通用名的概念。

3、掌握药品说明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术语。

4、熟悉药品名称的种类

二、内容讲解:

(一)药品名称的重要性

药品名称的不规范造成药物存在同物异名、异物同名或者一药多名。易导致不合理用药,最终影响人体用药安全有效。规范和统一药品名称应从药品命名开始。目前我国药品名称的种类有三种:通用名、商品堍、国际非专利名,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按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为药品的通用名称,收载于药典和药品标准的通用名称为药品的法定名称,通用名称的特点在于其具有通用性,但是通用名称不可用作商标注册;商品名又称商标名,商标名通过注册即为注册药品;国际非专利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药物(原料药)的国际通用名。

1、药品命名原则

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命名原则”主要遵循如下通则:①药品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英文名三种;②药品的名称应科学明确、简短,不用代号、政治性名词及容易混同或夸大疗效的名称;③药品的英文名应尽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拟订的国家非专利药名;④药品的商品名(包括外文名和中文名)不能用作药品通用名称。目前我国的药品名称命名的基本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典型:①以音译、音译或音意合译命名;②化学命名或采用通俗名;③以来源或功能命名。

2、药品名称种类

药品名称的种类有三:通用名、商品名、国际非专利名。

(1)通用名

通用名的特点是它的通用性,即不论何处生产的同种药品都可用的名称。中国药典委员会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为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或药品标准采用的通用名称为法定名称。

(2)商品名

商品名又称商标名,即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物制剂可以起不同的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商标名通过注册即为注册药名(registerednames)常用®表示。它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药品质量的标志和品牌效应的体现,也是保护专利的一项重要措施。

商品名的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下问题:a卫生部在卫药发(1992)50号文件中规定:使用商品名的西药制剂必须在该商品名下方括号内标明其通用名称。药品的包装、说明书等在使用商品名时,必须注明通用名。b国家工商管理局1995年在《药品审查标准》中也规定:药品商品不得单独进行广告宣传。广告宣传需使用商品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通用名称。

(2)国际非专利名(inn)

国际非专利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药物(原料药)的国际通用名,鉴于各国药品名称混乱,who一直要求“发展、制定和推行代表生物制品、药品以及类似产品的国际标准”,并组织专家委员会从事统一药名工作,制定inn命名原则,与各国专业术语委员会协作,数次修订,为每一种在市场上按药品销售的活性物质起一个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接受的唯一名称。

(二)药品说明书撰写原则与规定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临床用药和患者治疗的主要依据,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的法定文件,其内容不得自行修改。

1、药品说明书撰写原则

(1)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药品说明书是药物信息情报最基本、最重要的来源。它与药品的研制、生产、销售、贮运、使用等众多环节密切相关,在药品流通领域,药品说明书可指导人们正确销售、储藏、保管和调剂药品,在医疗上,它是具有法律意义的重要文件,是指导临床用药、患者治疗的主要依据。

存在主要问题如下:①药品名称不规范。药品说明书无通用名,只有商品名堂。②用法剂量不明确,病人不易理解。如口服1次4~8片,用量差异太大,病人无法掌握。如只标1日3次,每次1片,但不知饭前饭后。③不良反应不全,不提或少提药物不良反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性受到影响。④药物动力学资料欠缺。⑤有效期不明,目前很多药品只有生产批号而无有效期限。造成临床用药混乱。

(2)药品说明书的撰写原则与编制内容

药品说明书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原则:资料要真实、准确、科学,文字表达要简明易懂,计量单位要统一,记载项目要全面。

6.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篇六

2012年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按照2012年度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经过我院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圆满完成了2012年度我院中医药人员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2012年度,我院医药人员共有17名,其中中医药人员11名,按计划应培训20人,实际培训20人,培训率为100%,全年参加培训学习280人天,平均每人14天/年;经过一年努力,达到了计划要求。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完善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我院确定了由医务科对中医药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强调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振兴中医、发展中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院2012年医疗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以后医疗服务工作的重点,在思想和认识上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举办培训班和学术讲座。本年度我院举办了12次中医药人员集中培训,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了现代中医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掌握了用西医诊疗手段配合中医辩证施治进行诊疗活动,使我院中医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落实各种措施,保障中医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1.为促进我院中医药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对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和考试,把考核成绩与岗位绩效挂钩,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人员将压力变为动力,取得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都有所提高的实效。

2.2012年我院加强了对中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管理,要求各医务人员通过自学,取得本科学历。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2012年我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时间与学习培训时间冲突的矛盾。通过一年的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我们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作与学习冲突,常出现因单位排班上的问题没有参加学习培训。

2.部分医务人员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参加培训学习不认真,学习流于形式,并有缺席现象;有些人员不愿意学习,不愿了解当前医学科学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医的发展方向,对现代中医药新知识疏于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3.2013年是我院将在2012年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广大中医药人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和学习培训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并积极培养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和中级职称以上中医药人员,使我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我院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7.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篇七

关键词:药学,药物合成,教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药物合成技能是药学专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创新性技能。全国药学专业实验技能邀请赛中, 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很高要求的药物合成综合题一直占有相当大比重。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 无论是读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 还是在药物研发企业从事药物合成、工艺研发等工作, 都要求具备较强的药物合成技能。相对于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综合性,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与药物合成技能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学科———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以往在我校开展的实验主要是单一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开设不足, 学生做实验停留在照葫芦画瓢, 不会照猫画虎, 做完全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后, 面对科研或企业的实际问题仍束手无策。

针对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优化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2,3,4,5]、改进考核评价体系[5,6,7,8]等方面进行改革, 整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药物合成技能。

1优化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药学本科专业认证[9]的要求, 课程的实验时数不少于理论课时数的8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应达到30%~50%。按照这一要求, 我们以“扎实基础, 综合训练, 提高创新”的三段式培养计划, 优化实验内容见表1。

基本单元操作是综合实验和科研创新的前提和保证。这一阶段以教师讲解、学生按要求完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对于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既保证学生能安全顺利的完成实验, 也规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为第二、第三阶段的“组合拳”打下套路基础。还可以利用“照方抓药”情境下学生很容易出现的互相模仿来督促学生的规范操作。例如可以让一半学生安装实验装置, 另一半学生“督战”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错误, 如此反复几次学生基本都能把操作要点牢牢记住。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们对于基本操作的要求, 就是要学生养成拿起仪器就能规范操作的习惯。

综合实验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较复杂实验的能力, 同时锻炼学生检索文献、阅读分析文献的能力。当前有机合成领域飞速发展, 新试剂、新反应层出不穷, 经典化合物的合成也一直有新方法涌现, 若有机实验还停留在单一验证性实验上, 不仅未能与时俱进, 且对于本校致力于建设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也毫无帮助。我们在这一阶段的实验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增加文献检索与讨论内容, 上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目标化合物合成的经典工具书和发表有最新进展的顶级专业期刊, 有备而来实验室。实验前讨论, 重点是展开对反应机理的研究以及如何根据机理指导具体操作, 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加深理解实验, 做得能举一反三, 把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升华为研究性实验, 使学生在实验中既能验证理论又能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也能紧跟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是培养计划的终极目标。这一阶段是药物化学实验, 所开设的四个合成实验全部用PBL教学。首先于学期之初公布实验进度表, 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对试剂是否价廉易得、毒性大小、实验室能否提供相应仪器设备等全方面考虑后拟出初步实验方案, 做实验前将方案发给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审阅后再修改。比如扑炎痛的合成, 学生在综合文献制定方案时经常会查到多种方法, 教师可以尝试让一部分同学采用教科书上的方法, 另一部分同学采用相转移催化法, 还有一部分同学加入DMF作为催化剂, 所得产物纯化后与扑炎痛对照品进行TLC对照, 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各自所得出的实验结果, 从合成产率、反应时间、难度、价格等几个方面讨论哪个方法综合效果好。PBL教学能使学生经历查找文献、归纳分析资料、反复论证、拟定具体方法、完成且优化实验、写出最终方案的系统训练。不仅培养了团队精神, 也使得基础实验和科研实验之间有足够过渡, 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 仅开设实验而没有考核的情况下, 学生做实验容易有割裂感, 做一个算一个, 对实验的认识停留在按老师指导做实验和完成实验报告上, 做完实验也没有动力去复习实验理论知识。为此, 在第一、第二阶段考核体系上, 我们以全国药学专业实验技能邀请赛和全区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为指挥棒, 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并重, 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并重, 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50%, 理论考核占25%, 操作考核25%, 既体现了平时实验的积累, 也督促做完实验之后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考核是对PBL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指标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变成考查四项[10], 从传统的单纯个人得分变成团队和个人共同得分: (1) 课前自主指定方案情况, 团队合作能力; (2) 课上的表达能力、参加讨论的积极程度和交流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独立操作能力, 根据改进的方案优化实验的能力; (4) 课后总结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质量。

3总结与展望

提高药物合成技能的教学改革我们已取得一定成果, 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 例如仪器设备老化, 资金缺乏等, 切实提高药学本科学生的药物合成技能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目的是在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锻炼,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留岚兰.实验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 (1) :123-125.

[2]张江华, 才谦, 高欣钦, 等.药学专业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 2013, 41 (2) :144-145.

[3]涂莉, 陈静, 祝晓元, 等.药学专业实验综合改革探索[J].药学教育, 2005, 21 (5) :41-43.

[4]黄剑, 陈年根, 钟霞.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药学教育, 2010, 26 (6) :49-50.

[5]张艳君, 成泽艳, 刘建军, 等.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08, 10 (1) :54-55.

[6]阴金香, 李广涛, 林天舒, 等.研究型设计性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J].大学化学, 2007, 22 (1) :27-29.

[7]赵大伟, 王佩华, 孙红梅, 等.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课程整合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13 (13) :434.

[8]赵正保, 刘锐玲.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 2 (3) :67.

[9]樊陈琳, 徐晓媛, 吴晓明.对我国药学专业认证试点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38-39, 49.

8.药学技能培训课件 篇八

【关键词】 课程群;中药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89-02

Abstract: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means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build advantaged discipline .The article takes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hinese pharmacology science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in pharmaceutical significance, purpos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group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Chinese pharmacy.

Keywords:Curriculum Group; Chinese Pharmac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课程群是指以三门或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的一个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按大课程框架进行建设,进而获得整体优化,打造学科优势[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是吉林省高校重点学科,学校根据学科间的关联度以及学科自身发展规律,针对专业课程进行整体宏观的改革和探索,构建了集合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中药学专业课程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中药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传统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保持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各门相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冲突,缺乏整合与优化[2]。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只是简单的堆砌,相互之间关系割裂,无法融合成为整体,使得学生在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时,力不从心,无处下手。以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化学类课程为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教学内容过多、过繁与学时数过少之间存在矛盾,学生负担重,教师授课难。在课程体系中这几门课程单独开设,存在同一内容重复讲授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分析化学中各类滴定法时,总是要重提无机化学中的四类反应方面的知识;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又与有机化学中生命活动基础物质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内容重叠。此教学模式既浪费了原本有限的教学时数,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同的教师在讲授同样教学内容时,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同,要求学生实践操作的标准亦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无所适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虽从整体上强调了本门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但缺乏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群的设计,要突破这一弊端,保证课程群中每门课程都是遵循学科发展而设置,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时间的先后次序都有着内在联系。如基于搭建中医理论框架结构考虑,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开设有相关的中医类课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安排在第1学期讲授,《中药学》安排在第2学期讲授,《方剂学》安排在第3学期讲授,保证了知识传授的连贯性。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必须要对所有课程进行深入的发掘整理,寻找相互间的必要关联,然后重新安排规划,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

2 中药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高效的课程群的建设,一般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生的需求,二是社会的需求,三是学科发展的需求。根据中药学学科的内在特点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求,中药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必须依据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以课程自然生态为基础,二是以课程集成功能为导引,三是以课程内容整合为手段,四是以课程效率提升为目的。如针对社会需求量大的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人才培养,将中药鉴定与生产、中药炮制、制剂生产、中药质量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课程整合,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课程群设计中,还要注意,课程群包含的各门课程应具有一条主线将其前后贯穿。课程群可能是专业课、基础课,也可能是专业基础课的集合。例如,依据中药学专业特色将《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等3门课程组建成一个课程群。其中,《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植物器官的内部构造,具有普遍性,以共性为主;《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药材的显微构造,具有特殊性,以个性为主。正确的教学顺序,应该是先从共性的学习中总结出经验性的结果,然后在个体实践中加以体现和应用。同时,《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强调药用植物科、种、属的分类,这与《中药鉴定学》教学内容中原植物鉴定的教学内容相统一,可见,《药用植物学》是《中药鉴定学》的知识基础,《中药鉴定学》是《药用植物学》知识拓展,而二者又是研究中药资源学的基本技术手段。因此,将这三门课程整合成课程群后,既增强了衔接,避免了重复,又突出了重点。

3 中药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方法

3.1 配套教材的重构与编写 中药学专业课程群的配套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特点,从教材的每个单元或章节做起,逐步辐射到整本教材,从而达到实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需求[4]。配套教材打破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分界线,密切联系二者的相关性,重新融合理论与实验的新链条;每门课程均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典型案例分析,以达到“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教学效果。以药物化学、中药分析、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现代药学技术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形成更为贴近实际生产的案例分析,如从几类常用中药材的提取生物碱类成分、鞣质成分→性状分析(鉴定)→药理分析→构效修饰→相应剂型制备→药物分析。同时,通过发现典型的案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不断收集的案例和建立试题库,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实际,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式。

3.2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高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也是开展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5]。课程群的主讲教师必须要具备分解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才能准确把握课程群的教学进度,完成好教学内容的讲授工作。这要求教师既要有完整扎实的中药学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深刻理解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以及中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针对教师开展学科知识的互补性学习,以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组织课程群中相关教研室的教师共同申报相关的教学研究或科研项目,共同组织开展专题座谈会、学术报告会、教学研讨会、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加强教研室之间的交流,打破不同教师之间的专业限制。此外,还应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访学、深造、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自身能力。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丰富学缘结构,构建一支年富力强、富有活力、开放合作的教师队伍。

3.3 教学内容的融合与优化 课程群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若干课程融合成为一个大的课程后,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与优化,删减重复内容,拓展相关知识,使课程群的内容与结构均发生新的变化与功能,再将大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分解,划分出若干子课程[6]。通过这种融合与优化的过程,逐步调整知识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服务。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将相关的几门课程互相融合,产生出新的课程;二是删除部分课程,将其教学内容有机分解到其他几门相关的课程中;三是个别课程虽然名称没有改变,但是其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进行适当更新。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融合与优化,减少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加了相关知识的链接,从而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学结构和体系。

综上所述,中药学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在主体方面真正的统一,它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融合优化,还是教师整体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更是打破教学资源壁垒、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教学改革举措。实践表明,中药学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断的去探索、完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陈文山.组建课程群,打造学科优势[J].琼州大学学报,2003,10(5):72-74.

[2]刘晓秋,袁久志,原忠,等.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课程群模式构建[J].药学教育,2012,28(6):9-11.

[3]鲁莹,钟延强,樊莉,等.药剂学课程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20-22.

[4]吴正红,周建平,平其能.药剂学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J].药学教育,2005,21(3):13-15.

[5]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7,(12):15-17.

[6]袁艺,黄世霞,王海燕,等.药用植物学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4,31(3):102-105.

上一篇:妈妈,您听我说-书信作文450字下一篇:难忘的眼光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