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2024-06-23

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共12篇)

1.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一

要明确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它的基本概念,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概念作为两个小点首先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来研究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一)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任何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设置管理岗位,所谓管理,就是指相关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采用各种方法来协调、计划、控制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的过程,从属性上来看,管理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社会生产力等的约束;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对管理造成影响。

所谓管理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管理要学会正确处理人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科学适当地发挥出组织的综合生产力。

经济管理是管理学科的分支,它是指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完成既定的目标,而采取协调、监督等手段的过程。

我国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企业的经济管理岗位需求而设置的应用型学科,该专业既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具有专业岗位的特点。

(二)区域经济特色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息息相关。

从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学校所在的区域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时往往会依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大多设在学校区域内,实训教师有的是学校的老师,也有一些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学生在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当地区域经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当然,这些企业所设置的岗位也必然是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

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具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类型特色

按照企业岗位的设置原则,经济管理岗位一般包括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岗位要求也各不相同。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一般定位在基层管理者,也就是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管理的人员,基层管理者在工作岗位上一般需要与下级直接接触,负责的事务比较具体,属于管理体系的基础部分。

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时候应注重对他们的实地监督指挥、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2.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二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教高司函[2008]208号) , 并在“十一五”期间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本科专业点, 并对国内同类型专业和校内其他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于2008年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于云南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一个新建专业, 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又是一个挑战, 如何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办出特色与质量, 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

二、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目标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围绕建设目标, 以两个方面为核心展开:一是特色, 二是质量。

专业建设的特色应结合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第一, 学校办学特色。红河学院的办学目标是“立足红河, 面向社会, 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综合性、国际化院校”, 提出“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第二,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云南面向东盟各国的“五大通道”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深入发展, 云南省国际贸易 (尤其是国际商务、云南与东南亚经贸合作关系等) 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而红河州既是云南的南部经济中心, 又是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主要通道的昆河经济走廊的前沿阵地。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将具有巨大的需求, 尤其是那些精通东南亚语言, 熟悉东南亚国家法律制度、金融、贸易知识等, 在国际商务中实践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 具有跨国沟通能力的人才将更抢手。

专业建设的质量则应围绕专业建设的“特色”和“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 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第三, 加强实践教学与改革;第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五,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第六, 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 培养具备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 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 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乃至全国输送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输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应用型人才, 在全国同类同方向的专业中办出特色并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

三、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

(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制定与优化人才方案, 应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 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对此, 我们优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 为构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 开设“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级课程模块。其中通识课“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同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经济管理学科平台课则贯彻“宽口径, 厚基础”的原则来开设课程, 帮助学生奠定专业选择、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并为其以后跨专业学习、跨专业就业打下基础;专业课则是体现专业教育的核心部分, 奠定学生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并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尤其东南亚国家和云南省 (特别是红河州等民族边境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将本专业细分为国际商务方向与东南亚方向, 开设相应的方向课程。

第二,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根据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鼓励教师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知识引入教学内容, 减少陈旧内容, 并积极开设反映国际经贸发展新要求和学科发展的课程。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教学模拟软件以加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选择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构建“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认知实践+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二) 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的新发展和新要求,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对此, 我们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围绕国际商务方向、东南亚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以科研带动教学, 以教学促进科研。

在教材建设与选用方面, 严格执行教材的选用和评估制度, 提高高水平教材选用率。在双语课教学中, 选用著名的原版教材, 其余国内编写的教材一般选择用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教材或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对于教材编写不完善、适用性不强的部分课程, 还组织相关教师自行编写教材。此外, 积极推进各门课程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 探索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双语教学, 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基本理论, 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继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教学模拟软件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利用教学软件开展《统计学》、《会计电算化》等教学。

在双语教学方面, 结合专业特点加大双语课程所占比例, 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积极进行双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探索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和双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推进现有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 积极申报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三) 加强实践教学与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实验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 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此, 我们构建了“科研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认知实践+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了综合模拟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方面, 通过课程论文、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 对学生实施“科研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活动,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之外多渠道实现“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认知实践方面, 与本地企业、国家级口岸等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 通过到企业及口岸观摩、见习、实践, 或请业界人士做报告、演讲等方式, 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在课内实践方面, 着重加强案例式教学, 并利用已建成的3个实验室, 配备国际贸易、财务分析等相关教学软件用于验证性试验、综合性试验、实践教学等。

(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是重要保障, 要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此, 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形成有特色的教学团队, “抓两头, 促中间”, 即抓好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设, 抓好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培养建设, 以带动促进其他教师的建设发展, 形成一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一般教师为依托、新教师为补充的完整、合理的梯形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有特色的学术团队, 即抓好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区域经济 (含东南亚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 为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建设。我们具体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 努力构建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 鼓励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 通过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协作努力, 促使教师专业科研能力提升, 进一步向高级职称发展;同时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力度, 提高师资队伍的双高结构。并根据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提出人才引进计划及引进必要人才, 确保梯形教师队伍良性循环。

第二,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海关、涉外经贸企业、相关行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 积极引进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 旨在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 重视并组织好院内教学、科研研讨会, 以科研带动教学, 以教学带动科研,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第四, 积极开展国内外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选派教师到国内外优秀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 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到校内开展国际商务、东南亚方向学术前沿的专题讲座, 建立国内外学术互动网络, 追赶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务水平。

(五)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特色专业建设中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控制、保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从制度上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鼓励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与学习, 建立学生开展实践实习的长效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建立学校、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第一, 按照校级及院级相关政策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包括:制定教职工奖惩办法、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规定, 对博士生发放一次性补助, 对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对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建立评优和年度考核制度, 实施岗位聘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工资分配机制等。

第二,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包括: (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成立了教学委员会, 负责各项教学工作的决策、审议、咨询、调研、指导和监督;成立了教学督导分委员会, 制定教学督导听课制度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强化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定了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导师制度试行办法、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规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流程、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计划、考试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基本规范等制度。 (2) 围绕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了以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 学生评教制度,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 通过与本地企业、国家级口岸等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以及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初步建立起教师合作交流及学生实践实习机制。

第四, 建立以学习效果评价为主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有利于改进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教、教务主管部门检查等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教制度, 以及考试形式、毕业论文 (设计) 等多样化的学生考核制度。

(六) 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办学,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措施包括:第一, 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资源, 聘请外籍教师讲授部分平台课或专业课。第二, 招收来自越南的留学生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 建立红河学院在越南的校区并实行境外招生办学。第四, 实施中越及中泰合作办学1+3、中美1+2+1合作, 并建立起学生境外短期学习、实习的SAP等项目, 促进了师生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不足及未来的建设方向

第一,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 尚未建立起吸收用人部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 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不强。对此应进一步形成有效机制, 密切与地方经济贸易部门、涉外企业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 加强对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的研究, 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方面, 则需要进一步增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提升学生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丰富教学资源体系, 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打造立体化的课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 应进一步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教学。

第三, 在实践教学与改革方面。继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以规范实践教学发展;继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和建设;继续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队伍, 并探索、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等等。

第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 教师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表现为青年教师比重大、高级职称比重低等, 需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引进人才等多种形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 要继续探索社会和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探索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多样化的教师成长机制, 继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或一线学习交流, 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常规制度和机制。

第五, 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 继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包括:建立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 以便科学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改革学校主导、缺少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为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三大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

3.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三

关键词:区域特色光电子产业光电子器件

一、区域经济特色

大连是继北京、上海、深圳等被跨国公司看好的发达中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枢纽,大连的区域经济对我国乃至亚洲有着重要影响[1]。

区域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对全国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大连的港口口岸及航运中心地位是大连经济特性的主要表现,[1]伴随这一经济特色,是装备制造业的兴盛繁荣。在装备制造行业里,通信、电子设备分量不可小觑,[2]仅在大连开发区,电子设备加工类如佳能、东芝、日本电产、欧姆龙、美国莫莱克斯、inter公司,大连德豪光电、中美合资路美芯片等大型合资企业就举不胜举。这样的经济环境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是地域经济给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提供的先天条件。

二、电子系状况

然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我校电子专业招生却连年不尽人意,为什么?原因就是电子专业还在应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过去的教学目标,仅仅靠培养电子装接工从事简单的生产线作业,必将被新的技术迅速淘汰、被新的人员替代,因为电子技术的发展迅猛,市场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拿我们的电视机举例,从显像管时代进入液晶时代不过10年,而液晶屏幕的生产线已经更新到8代半,京东方已经在筹资上第十代产品、生产4K电视机了,所以我们的电子专业不能不紧跟形势,再原地踏步[3]。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有过很重要指示,《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要“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所以电子系的改革是顺应形势。

三、电子行业的发展——光电子产业崛起

拯救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课题。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行动,抢占技术与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制定出各项引导措施和扶持政策。 2009年10月1日我国政府颁布第559号国务院令,从此,“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成为我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的落实与实施,带动了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上,美国现在进行的光伏计划就是用高亮度LED代替现有路灯照明,这将节省全美40%以上的电力能源。同样日本进行的国家阳光计划也是要将路灯全部替换成高亮度LED。

在能源存储和动力电池领域,天津力神、深圳比克等锂电池的专业开发生产企业等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开发出的锂电池已经进入动力汽车市场。

随着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和逐渐枯竭,新的替代能源技术与应用的 开发已经成为各国关注重点。前几年日本地震造成的“核电危机”,使得人们对核电的利用更加谨慎,从而给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太阳能作为洁净和无枯竭的新能源被期待广泛应用在汽车、电站、移动建筑设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

毋庸置疑,光电子技术發展前景无限广阔,产业的发展势必也为中等职业学校打开就业市场,国内现有的该行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迅猛扩大和提升。

光电子产业是光技术与电技术的结合,是光与电的有机转化互动。是新兴的技术与产业,是以微电子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光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应用领域迅速拓展,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支柱产业。

四、大连市光电子技术产业现状

大连是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四家之一。大连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花园口开发区拟建设成太阳能产业基地,日本四国电力等九家相关企业即将投资落户,这将在带动大连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大连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大连光电科技领域繁荣兴盛,也为我们展现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学校设立光电子专业提供了无限生机。

光电子产业生产投资巨大,用工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技术工人市场前景也随之向好。我们应当充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电子信息专业办成能够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中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基地。

五、举措

随着集成电路、液晶、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及太阳能电池等信息产业投产规模的扩大,从事基本劳动的产业技术工人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这给职业教育打开就业市场带来的契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

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职业院校就从从就业市场现状着手。在这个行业真正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技术工人几乎很难找到,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技术不能满足像因特公司、京东方、上广电、大连路明集团、大连德豪光电这样科技产业的用工需要,从这一点来看,企业需求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型的工人来充实一线生产。

因此,今后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建立一只以培养受市场欢迎的合格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专业队伍,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目标定位在探索高科技领域技术工人的培养模式,探索理论教学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易于职校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学规模。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掌握用工单位的基本经营情况,认识熟悉用工单位的开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和人力资源部门达成用工的共识和人才培养计划,确立学科的发展方向,制定专业课程,建立和培养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编写适合职业教育的教材。

六、结束语

以区域经济为背景的专业改革,其价值在于: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及新能源”这一国策,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一条专业设置的新模式。

有国家政策做“天时”,大连地域经济为”地利”,发展职业教育做“人和”,电子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我校电子系增设光电器件专业,是顺应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崔凌伟.区域经济下的大连港口特色.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2]林中元.我国装备制造业分类.百度文库

4.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四

“人无我有”方为特色,鹤壁工业中专在冯京铭校长到任以来,与牛新春校长等学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敏锐捕捉市场信息。根据全国汽车产业和鹤壁市经济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在进行了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于2011年开办了目前鹤壁市中职学校唯一的汽车车身修复专业。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学校特别重视专业建设,努力将该专业打造成市级乃至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组建以来,学校已为该专业投资约80多万元新建了钣金车间2个,汽车美容车间1个,豪华喷烤漆房1个,标准化的计算机房2个等校内实习基地,实训面积达800平方米,实训车间内有点焊机、美容抛光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另外,与校外1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技能考核等需求。

在不断改善硬件建设的同时,我校还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完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计划、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的人才紧密与市场接轨。2013年该专业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3+2”大专班,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一年大专班就招生85人。同样,师资队伍依然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新开设专业,面临的专业教师的极度匮乏的局面更为严峻,但学校领导冯校长、牛校长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师,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培训,近2年每年都安排教师参加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国家级、省级和企业实践培训,同时,重金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任教和实习指导。目前,汽车车身修复专业已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外聘教师3人。本科学历占到该专业教师人数的96%。目前本专业在校生达到了245人,每年招收新生120多人,形成了规模,办出了成效,近二年为鹤壁市输送合格人才200余人,企业满意率达到了98%,社会评价良好。

5.特色专业建设 篇五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是按专业划分来培养人才。因此,专业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建设特色专业的初步想法。特色专业建设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特色专业建设前提

(一)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跟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掌握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调整特色专业建设的走向,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专业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专业基地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即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教学和科研基地。在合作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能够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依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教育教学,使教学改革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高校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先进的特色专业理念。特色专业理念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过程和效果。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变革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打造特色专业的前提,特色专业的打造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和创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_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

(三)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明确专业特色定位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如本专业在国内、省内所处的地位、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与其他学校相比有哪些优势和特色,从而准确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科学定位必须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一般选择一个(不宜过多)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及时把握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契机,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学校和社会共赢。

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定向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强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创新性原则打造特色专业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工作,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遵循特色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既要保持和发展已有的优势,又不能固步自封,要以超前创新的眼光,瞄准未来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开辟新方向,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优势,使特色专业充满前景,充满活力。

(三)科学性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考虑学校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更应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强化优势和特色,确保专业领先地位。

(四)示范性原则高校应首先建设好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又可进一步强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总之,要善于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包括特色专业建设本身的协调性和与院校其他专业建设的协调两方面。特色专业建设不仅会引起学校组织机构某种程度的变革,而且必然触及高校原有教学模式的方方面面,对于特色专业来说,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很重要,它不但涉及专业建设的质量,也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等众多复杂的问题。

三、特色专业建设内容

(一)文化建设是先导(1)师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思想道德、自身素质的塑造。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以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职业道德等,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在教学任务承担、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率先垂范,从而提升整个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2)系风建设。会计系将“以德治系”作为系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自强、耕耘、向上”的系风,深挖文化建设的内涵,强化认真、严谨、务实的教风和踏实、认真、仔细、勤奋、积极向上的学风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增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归属感和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3)组织建设。在会计系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教研、讨论与科研积累,成立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会计信息化四个教研室,进一步完善系级教研组织,为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造基础条件。(4)制度建设。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制度的标准化,为此会计系进一步加强了系级制度建设。借鉴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系制度涵盖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部分,基本准则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日常教研行为进行规范,具体准则对教学、教师进修培训、教研、科研、创收、学术活动、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规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秩序得到很大的提升和规范。

(二)教学是根本会计系教学涵盖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与研究。

一是本科教学的开展。

(1)教学团队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形成的教师群体,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目前,会计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培育,已经获得2个院级教学团队。大多数会计系教

师是教学团队的成员,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纽带,团队成员合作共进。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全校组织的教学测评中,会计系教师大多名列前茅。会计系积极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的建设。目前,《基础会计学》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相关课程建设与教改研究的深入开展。

(2)教学改革常抓不懈。会计系一贯重视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都规划有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每周或每两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措施,效果显著。设立系级教改与实验立项,国内首创。为巩固本科专业教学评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培育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及教研成果,会计系开展系级教改与实验项目立项。系级立项的教研成果大都孵化成了省级、校级及院级重点课题。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实践教学(包括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校外专业实习环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4)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以思想建设为先导,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在其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加强系级资料室建设。纵观全国会计学科发展的优势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较好的系级教研资料。在学院经管类资料的基础上,会计系广开渠道,通过购、赠等方式积累会计学科资料。目前,会计系已经具有多种高层次报刊资料及图书几百种,极大地方便了教师课间的阅读与资料查阅。

二是硕士研究生教学。

(I)倡导研究生“三助”工作。研究生“三助”是指“助教、助研、助管”,对于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助教协助导师教学;助研做导师的科研助手和伙伴;助管协助导师管理教学科研等日常事务。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跟导师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参与日常管理就是协助导师管理一些基本事务,如回复

信件、打印整理资料、报送科研材料、接听电话、接待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2)探索“三三式”创新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为此,会计系探索“三三式”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旨在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即培养科研素质阶段、加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导师、研究生“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努力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此外,还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利用暑期开展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抓科研促教学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两条主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会计系立足教学,抓科研促教学。,(1)科研成果积累。会计学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精细化管理、职能渗透、协同发展等科研成果不但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学生由此接触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拓展了视野,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持。

(2)调动科研信息志愿者的能动性。会计系科研信息志愿者义务进行科研及学术会议等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将各种会议、征文、比赛、课题招标等信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张贴等形式通知到每位教师,同时传达到相关班级学生,确保信息畅通。

(3)积极申报课题与奖项。会计系注重将已做的各项工作总结整理,积极申报高层次的相关研究课题,不管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大课题还是小课题,都要抱着积极争取的心态努力申报,而且在申报课题前,也要积极准备,尽量研究别人尚未研究的课题。对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要积极申报科研奖项。对于申报不成功的课题,在前期研究撰写申报书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副产品”成效显著。

(4)以文赴会学术交流。为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会计系的知名度,会计系与著名高校及企业建立了友好联系,鼓励教师以文会友,参加学术活动。同时,研究生导师也积极指导、支持研究生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系的知名度。

(四)搭建平台培养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能力,会计系搭建了一系列平台。

(1)设立“教学论坛”。为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会计系设立了以系级教学改革与实验改革立项为主题的“教学论坛”,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教学论坛”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年轻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2)创办“财会论坛”。会计系于2006年创办了财会论坛。论坛以“交流、启迪、创新”为宗旨,积极为财会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理论创新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丰富了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课余文化生活,启蒙了学生的科研活动,激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3)成立“会计协会”、“会计学社”。2008年,会计系发起成立了学生学术团体——会计协会,吸纳了广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会计爱好者参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会计协会开通了会汁学习网站和博客,每年组织知识竞赛、校外现场参观、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专业知识,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为了加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交流,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素养,2010年会计系为研究生搭建了“会计学社”交流平台。“会计学社”由研究生自主开展活动,聘请会计系教师作为指导,成效显著。

(4)创办“会计科技活动月”。为了进涉提升学生对会汁学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与研究会计的氛围,会计系和经管学院团委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的5月作为“会计科技活动月”。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组织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学术报告、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会计科技素养,对宣传会计法规准则等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职能渗透融合发展(I)符部门职能相互渗透:会计系始终认为培养学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主动与学院团委联系,相互协作,摸索出政治辅导员、会计系、专业教师多层面工作相互渗透的“三维培养模式”,学生的学风、考风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管、理渗透协调配合。考虑到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历史深厚、优势突出的特点,会计系积极探索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将理工科教育理念渗透到会计学科发展中。为此,会计系积极将理工科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引入会计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中。积极邀请理工科学生参加创新活动,通过“财会论坛”、“会计

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讲座等平台的活动,管理与理科学生发散思维及直线思维、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达到了新的高度。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坚持科学的特色专业建没原则和方针,理性地创建和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不仅可以充分凸显特色专业的基本内涵,有效地实现特色々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显示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进而促进高校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发展,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精明、刘朝臣:《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l张月玲、陈红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财会通讯》(学术)2008年第8期。

6.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六

当前在高校扩招及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就业方式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毕业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因为受到畜牧业本身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相比,畜牧业的投资较小,加上有国家政策扶持,更适合毕业生创业,但是纵观近年来毕业生实现长期就业的比例并不高,可以真正实现创业的比例就更低了。所以怎样提高中职牧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成为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中职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与能力是保证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创业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自身修养以及高水平的文化素质。中职毕业生在决定开始创业之初,就要设计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展开不懈追求,具备一定程度的治学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应非常快速,面对风险应懂得审时度势,进行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

2.中职牧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牧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就业稳定性并不高,因此自主创业成功的比率也比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牧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分析,为改善现状奠定基础。

2.1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晚,当前创业教育被局限在入学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且这些教学也不是很深入,仅停留在简单的介绍上,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的了解比较少,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系统性认知。牧医专业属于农学的范畴,因为目前社会中对农学存在一定偏见,多数家长和学生选择该专业目的就是获得文凭,并没有真正想从事与农村相关行业的念头,就更不用说在该行业中展开创业了。

2.2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模式一直在强调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创业,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涉及到怎样培养企业家。学生在创业中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等问题,这些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在社会中创业,不知道怎样才能创好业。

2.3创业实践实训环节欠缺

纵观当前的牧医专业创业意识培养情况,普遍存在重实训基地建设、轻内涵建设的问题,多数创业平台建设都流于形式。在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实训基地与设备建设薄弱,一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仅通过课堂中教师的讲述及PPT演示来完成,还有一些动物医院、宠物医院等实训基地以平台建设为主,对学生参与教学实训的作用并不大,很难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体验。在实践实训过程中,没有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上,缺少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专业技能非常差,动手能力也不强,很难在社会中独当一面,只能利用打工的方式来实现简单的就业。因此,牧医创业平台不完整、实践实训流于形式,是目前严重影响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重要原因。

3.中职牧医专业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当前牧医专业学生就业率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怎样提升牧医专业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其创业能力,进一步拓宽其就业空间,现在成为牧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1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念

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展开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明白创业教育中隐含的信念和理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主体性。因此,中职学校应引导学生将创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构建多级的创业和就业体系,成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不断强化落实创业教育意识,展开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入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等内容为专题的讲座,引导学生在创业教育理解上实现传遍,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明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从而实现从创业意识到创业行动上的积极转变。

3.2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应该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展开有关创业教育学习的培训,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去”,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挂职训练,参与到创办动物医院、养殖场等活动中,通过这些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其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深刻感知社会需求上的.变化,有效把握创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创业典型发挥典范作用,并不断坚定学生创业的信心。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请进来”战略,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创业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来作为兼职教师,利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培训学校中的教师,这样创业教育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3.3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充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对目前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利用,利用“师带徒”的方式展开真实的生产性项目,有效利用创业规划大赛、实习体验等活动,切实体会创业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关细节的安排等,拉近学生和创业门槛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细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合理利用兽医门诊、校内养殖场等活动指导学生。

7.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七

1 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教育部公布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为2010年新增专业之一, 组织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审批设置各高校物流网工程专业。其中有30所高校被批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和5所高校批准开设“传感网技术”专业, 以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 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4]。从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及学科基础分析, 我国物联网工程专业, 没有明显的学科界定, 甚至有一些高校内部多个院系争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申报和设置;专业人才的定位也不是非常的清晰, 甚至对于毕业生就业方向还不能明确把握。培养的学生具有“万金油”的特点, 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 学生懂得多但是不精, 较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2 热带农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农产品主产区, 但陆地面积只有3.4万km2, 现有耕地72.80万hm2, 人均耕地仅为0.084 7 hm2, 土地资源相当有限, 热带作物生产受限, 许多热带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供不应求[5]。如何提高海南农产品的质量、数量及产品的竞争力, 为物联网在热带农业中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在现代农业的应用, 海南省热带农业的发展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迈进。热带农业物联网以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 对热带农业产品成长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人工管理措施等环境信息、地理信息、人工管理信息等进行融合, 实施有效的监管、控制实现热带农作物或畜禽生产的生态环境。物流网工程专业热带农业方向人才培养应在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上, 开设相应的热带农业的选修课程。让所培养的学生, 具备物联网工程知识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热带农业的田间管理、精细农业管理、家禽养殖、物流管理与产品追溯、观光农业上。

3 海洋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海南省授权管辖着占全国2/3的210万km2的海域面积, 环岛有1 528 km海岸线, 其大小港湾有84处、240多个海岛和68个大小海湾。其海域管辖范围的北限以琼州海峡中与广东省的分界线为基准, 南到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内含“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琼州海峡航道”两大国际航线, 每天都在繁忙地通航着各种国际船舶。

繁忙的表象下掩盖不了当前海运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的现状, 全面建设“船联网”, 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促进船舶通信、信息采集与共享, 保证船舶航行安全、货物高效运输、业务协同, 加强恶劣天气预警机制等问题就显得越发迫切。“船联网”一般是指基于航运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行体验人性化的目的, 以企业、船民、船舶、货物为对象, 覆盖航道、船闸、桥梁、港口和码头, 融合物联网核心技术, 以数据为中心, 实现人船互联、船船互联、船货互联及船岸互联的内河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网络[6]。以海南广袤的海域为背景, 依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立足于“船联网”的技术需求, 定向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船联网”方向的人才。

4 旅游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每年的进出岛旅客流量逐年增大, 对海南省区域经济有显著提高, 但随着人次的增加给景区和游客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困难, 例如, 景区导游资源不足, 游客购票难, 住宿难, 购物难等。近年来, 在国内外其他的一些旅游城市和景区为解决这些问题, 不少地方提出了“智慧旅游”,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系列行为中实现信息智慧化、服务人性化、过程优质化、性价比实惠化、行程时控化[7]。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发展的新领域, 是旅游业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结果, 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作为支撑, 兼容旅游业务服务[8]。对从业者要求既要懂得旅游知识也要懂得物联网技术知识, 而我国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 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物联网工程专业 (旅游方向) 建设, 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旅游企业必须加大这类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创新思维与大学及中高职业院校联合专门定向招生、培养这类人力资源[9,10]。

5 结束语

在探讨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条件下, 围绕“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区域特色经济领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海南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领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技能的要求, 建设区域特色经济的物联网工程培养模式, 满足海南区域特色经济领域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Tunis.The Internet of Things[J].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2005 (9) :13-16.

[2]朱晓荣, 孙君, 齐丽娜, 等.物联网与泛在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1-3.

[3]朱洪波, 杨龙祥, 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1 (1) :2.

[4]任可明.物流网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24) :236-237.

[5]傅国华.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专题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0 (4) :102.

[6]董耀华, 孙伟, 董丽华, 等.我国内河“船联网”建设研究[J].水运工程, 2012 (8) :135-146.

[7]廖维俊.基于物联网架构下的“智慧旅游”探究[J].生态经济, 2013 (7) :99-100.

[8]刘忠宝.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1 (10) :58-60.

[9]顾卫杰, 王云良.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7) :78-79.

8.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八

【关键词】专业特色 中职 牧医专业 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S85-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3-01

当前在高校扩招及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就业方式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毕业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因为受到畜牧业本身的影响,与其他行业相比,畜牧业的投资较小,加上有国家政策扶持,更适合毕业生创业,但是纵观近年来毕业生实现长期就业的比例并不高,可以真正实现创业的比例就更低了。所以怎样提高中职牧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成为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中职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与能力是保证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创业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自身修养以及高水平的文化素质。中职毕业生在决定开始创业之初,就要设计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展开不懈追求,具备一定程度的治学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应非常快速,面对风险应懂得审时度势,进行科学的判断与分析,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

2.中职牧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牧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就业稳定性并不高,因此自主创业成功的比率也比较低。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牧医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展开分析,为改善现状奠定基础。

2.1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晚,当前创业教育被局限在入学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且这些教学也不是很深入,仅停留在简单的介绍上,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的了解比较少,缺乏对创业教育的系统性认知。牧医专业属于农学的范畴,因为目前社会中对农学存在一定偏见,多数家长和学生选择该专业目的就是获得文凭,并没有真正想从事与农村相关行业的念头,就更不用说在该行业中展开创业了。

2.2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模式一直在强调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对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创业,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涉及到怎样培养企业家。学生在创业中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等问题,这些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在社会中创业,不知道怎样才能创好业。

2.3创业实践实训环节欠缺

纵观当前的牧医专业创业意识培养情况,普遍存在重实训基地建设、轻内涵建设的问题,多数创业平台建设都流于形式。在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实训基地与设备建设薄弱,一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仅通过课堂中教师的讲述及PPT演示来完成,还有一些动物医院、宠物医院等实训基地以平台建设为主,对学生参与教学实训的作用并不大,很难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体验。在实践实训过程中,没有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技能学习上,缺少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专业技能非常差,动手能力也不强,很难在社会中独当一面,只能利用打工的方式来实现简单的就业。因此,牧医创业平台不完整、实践实训流于形式,是目前严重影响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重要原因。

3.中职牧医专业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当前牧医专业学生就业率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怎样提升牧医专业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其创业能力,进一步拓宽其就业空间,现在成为牧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1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念

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展开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明白创业教育中隐含的信念和理想,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主体性。因此,中职学校应引导学生将创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构建多级的创业和就业体系,成立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不断强化落实创业教育意识,展开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入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等内容为专题的讲座,引导学生在创业教育理解上实现传遍,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明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从而实现从创业意识到创业行动上的积极转变。

3.2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应该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展开有关创业教育学习的培训,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去”,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挂职训练,参与到创办动物医院、养殖场等活动中,通过这些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其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深刻感知社会需求上的变化,有效把握创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创业典型发挥典范作用,并不断坚定学生创业的信心。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请进来”战略,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创业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来作为兼职教师,利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培训学校中的教师,这样创业教育才更加具有说服力。

3.3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充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对目前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利用,利用“师带徒”的方式展开真实的生产性项目,有效利用创业规划大赛、实习体验等活动,切实体会创业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关细节的安排等,拉近学生和创业门槛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细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合理利用兽医门诊、校内养殖场等活动指导学生。

牧医专业的前景非常广阔,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当前中职牧医专业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创业实践实训环节欠缺等相关问题。因此,只有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并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才能有力的保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级能、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姜鑫,葛鑫,隋春光,杨景.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落地成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 山东畜牧兽医,2014,(3):68-69.

[2]管远红,张璟晶,赵永旺,甘辉群,胡新岗,桂文龙. 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6):105-108.

9.计算机专业特色 篇九

计算机专业特色

我校计算机专业始建于1995年,2008年被评选为南昌市示范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做中教、做中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按照企业岗位群的需求探索出技能领域的专项教学,目前开设的技能领域有: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网络构建四大领域。并为每个技能领域的教学建设全面完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几年的建设,专业实训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计算机专业现有微机室6个、办公自动化实训室2个、平面设计实训室2个、网络布线实训室1个、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修实训室1个,实验室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实验室现共有仪器、设备400余台(套),设备总值约500余万元。可满足500人同时进行计算机的实训教学,课程实训开出率达到100%,开设10多门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实验项目32个,同时还供其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计算机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活动,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学生多次在江西省计算机类重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10.专业建设特色汇报材料 篇十

专业建设特色汇报材料

根据学校自身专业资源,结合当地时风集团机械加工行业的优势,专业发展的前景及其辐射带动面,学校紧紧围绕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进行示范专业的建设。学校首先指派1名副校长,直接督促这两个专业的示范专业建设,并聘请了5名机电、数控专业的高级工程师对学校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学校抽掉1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外出培训和到企业培训,充实壮大专业师资队伍。这两个专业实用性较强,我校均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注重专业建设与企业的深度融通,对接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为项目课程,一门课程对应一个职业工种。同时学校加大这两个专业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建设的基本理念是构建生产性的实训车间,为生产性的项目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其中全力以赴努力把这两个专业做大做强。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1995年9月,2003年8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现有在校生1112人。为当地企业培养了大批机电实用技术人才,我县大多数企业的技术骨干都是我校毕业生。此外,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申报了国家级地方特色专业。于2007年1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被列入了省级

十、百、千试点专业建设。目前该专业在校生456人。学校为此专业配备了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等55台套设备和50工位仿真室,建筑面积2053平方米,能同时满足100人实习。学校还以该专业为带动,建立了以数控设备为主的校办工厂,走出了专业理论学习、实习实训和实际生产相结合的产教结合模式。该专业同时承担了为企业培养培训数控技术人员的任务,三年来共培训数控专业技术工人300多名。

根据我县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急需大量的现代会计人才,于1999年9月,开设了会计专业,专业建设之初,学校聘请我县7位有名的高级会计师来校上课,并对本专业教师进行一拖二的指导,另外邀请山东省财经学院的专家做专业建设指导,从而使该专业迅速成长。此专业于2007年8月被认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校生165人。学生除了学习点钞、电算化等本专业基本技能外,还可以学习收银、网上营销等相近专业的操作技能。学校建立的财会模拟室、收银训练室,能同时满足100人实践实训。

11.打造织机开口专业特色 篇十一

2012年,牛牌纺机一至三季度主打产品的市场形势良好,总体销售收入较去年有所上升,上升比例约5%。凸轮开口产销,较上年同比略有下降,下降比例2.6%;GD50机械多臂产销,较上年同比却大幅上升,上升比例18.8%;电子多臂产销,较上年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下降比例26.3%。

刘群信说,目前的订单情况还不错,长丝、棉织行业都有,订单主体仍以长丝为主。凸轮开口订单以大客户和主机厂家为主,小改户不多;GD50机械多臂订单今年一直源源不断,三、四季度每月都在上升,大客户和小改订单兼有。电子多臂前期需求不旺,四季度却明显回升。说明棉纺织行业投资明显增多,长丝织造将转入规模性发展,长丝行业的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品种结构在向高端复杂方向调整。

提到影响今年纺机企业发展的客观或主观因素有哪些,刘群信认为,一是国际经济形势对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仍处低谷期,其代表的欧美经济状况最为突出,欧洲债务危机日趋严重,货币又在不断贬值,影响了社会群体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大大削减了大众对纺织消费品的需求量。

二是中国纺织产品结构调整迟缓。中国一直是世界纺织大国,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档次普遍偏低,产能落后,竞争面窄。近年来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其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等低成本比中国更有优势,低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对中国纺织工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目前中国现行织造业转型思维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有些长丝织造企业还在想着投机,瞄准市场需求量大的低端,做短期性的低成本投资;棉织原料资源短缺和生产成本都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障碍。因此,织造行业转型升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任重而道远。另外,刘群信认为,牛牌纺机目前的低端结构品种不丰富,在市场变化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应变能力有些欠缺,中高端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对现行市场和销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今年大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牛牌纺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行精益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迎合市场;加大科技研发与技改投入,提升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能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2012年里,牛牌纺机累计开发了适应高速喷水织机的NP4100积极凸轮开口,适应高速喷气织机的NP4600积极凸轮开口装置和NP5600高速电子多臂装置等三个主导产品。投资8000万元进行技改投入,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德国数控凸轮磨床、五轴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20多台。投资200多万元,选派四批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精英及供应商、主机客户,赴日本丰田公司本部学习精益管理。为实现全员培训,企业拿出50万元的培训激励基金,成立了“牛牌商学院”,开办了5期关于“6S现场管理”和“七大浪费”的全员培训,员工培训率100%,合格结业率95%。

通过系列的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激发了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使企业生产、技术、质量、成本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内部的浪费,采购和生产成本下降近5%,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步提升。

行业升级转型是国家鼓励和引导企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的重大转变。这种升级转型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形成独有的自主技术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扶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资源、职工素质培训、再就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明年,刘群信的判断是,总体发展环境不会有太大改观,国际经济形势依旧严峻,行业及市场形势不会有太大变化,前景不会乐观。市场仍将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形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几年。但是他同时也表现得很淡定,“我们对行业和我们的产品充满信心,绝不会考虑转行,我们将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织机开口专业化特色企业。中国纺织业目前正全面步入转型升级期,面临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一些问题,更需要专业特色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走向更高层次和更大的发展。”

牛牌纺机认为,纺机行业的洗牌,有利于推动行业更好的发展,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合理有效的良性竞争才能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淘汰的是产品低端、装备落后和恶性竞争、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洗牌将优化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企业良性整合,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节能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市场化发展,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促进持续发展。

记者手记

12.经济系专业专业特色 篇十二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海南大学的特色专业。

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前身是1981年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湛江校区创办的“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专业。最初只是为热区国营农场培养管理干部而设的专业, 在老一代教师的艰苦奋斗下, 逐渐发展壮大。1990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点, 是海南省第一个经济管理类硕士点;2003年获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 (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2007年由中央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 ;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海南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如下:

1、研究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占地约4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5亿人, 横跨华南9省 (区) 。热带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 热带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本学科点主要研究热带农业经济管理、热带渔业经济管理等内容, 努力构建有热带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院校很少涉及的。

2、跟踪世界热带地区各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前沿研究动态。

我校是唯一代表国家参与研究热带地区农业的高等院校。本学科点在热带大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紧跟世界研究动态, 为中国热区经济建设服务。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 在中国-东盟“10+1”模式下, 本研究方向特别关注东南亚、南亚热带地区国家之间的农业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等专题研究。

3、完善与发展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学, 基于热带作物生产与管理特色、农垦企业自身特点, 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热区有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 主要是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农垦企业。

(二)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热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的主要专业。

自198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立以来, 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 累计培养了3, 000余名本科与硕士毕业生, 为华南热带农业经济, 尤其是海南农垦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培养了大量领导干部, 并输送了大量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了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法仁、广东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等3, 000多名专业管理人才,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为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及海南农业厅系统培养了200多名中高层干部。并完成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 参与政府与企业咨询200多次, 学术报告和培训讲座听众年均3, 000多人次。随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 教师队伍的不断提升, 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热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从而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1、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完善的同时, 师资队伍得到壮大, 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共有30人组成, 基本情况如下:

职称结构:教授10人, 副教授18人, 讲师2人, 其中有硕士生导师24人, 高级职称比例为90%以上。

学历结构:博士11人, 硕士16人 (其中7人为在读博士) , 学士3人, 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

年龄结构:教学队伍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年龄结构合理, 30岁以下的教师3人, 占10%, 30~40岁的教师15人, 占50%, 40岁以上12人, 占40%。

其中, 出国高级访问学者或具有海外学习背景6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 省优专家3人, 省“515人才”第1层次专家2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次, 获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次, 获省级“优秀教师奖”1人次, 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2人次, 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次。

2、实验设备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师生需要。

在实验设施方面, 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省部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的面积达到310m2, 为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 教学实验中心实行全面开放制度, 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 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收藏农业经济、产业经济、世界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六类。期刊方面, 院里近年来每年订阅的期刊平均有80余种, 报刊及论文材料限馆内阅览及借出复印。馆里的计算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提供给读者使用, 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以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 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3、具有良好的办学平台。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有1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 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 , 2个博士研究方向 (生物技术经济学、种质资源经济学) ;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重点课程。因此, 该专业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学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4、积累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 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4项, 其他省部级项目20多项, 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为学校和农垦及海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 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本知识, 接受领导技能、经济社会调查、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近几年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 基本上非农企业, 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但是相对于正规财经类专业科班的学生来讲, 无论是在学校影响力, 还是专业名称上和实际操作能力, 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举步维艰, 社会认可度逐步下降, 导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逐年下降。

(二) 课程设置不合理。

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革, 一些课程依然存在问题。首先, 与全国其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设置并无差别, 没有体现热带农业经济特色, 同时也没有关注农业热点问题。例如, 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发展等;其次, 有些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例如,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农业生产函数和农业技术进步测算等内容与经济学中内容几乎相同。

(三) 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 教学效果难以达到。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长期以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 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教学计划中, 实验或实习课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 虽然有些课程也安排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 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明确, 实践教学考核成绩 (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打分) 单一, 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 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 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 立足热区,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就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讲, 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普遍性, 但就各高校来说,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要体现自己的特色, 即“热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热带地区经济发展, 以华南地区农业经济、农垦企业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积极探索热带地区的“三农”问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也应相应的做出调整, 增加华南地区经济专题研究、现代农垦企业经营管理、海南农业政策研究等课程,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真正成为特色专业和社会认可专业。

(二)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目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一般来讲, 必修课应占70%左右, 选修课占30%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选修课较少, 原本是选修课的课程却变成了必修的选修课, 特别是专业特色课程几乎没有开设, 导致本是“特色”专业却没有开设“特色”课程。因此, 首先, 要真正加大选修课课程备选比例, 扩大选择范围, 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兴趣等;其次, 开设专业特色课程, 如热区农业发展概括、农垦企业经营管理等;第三,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加强实践教学, 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 认真制定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 并与理论教学形成为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 重视教师培养, 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上一篇:酒店大堂副理年终总结下一篇:五年级第一学期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