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2024-12-12

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精选11篇)

1.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篇一

2013年我国传媒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同很多行业一样,每一个行业的竞争机会都是平等的,但是有心的人会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内最新的就业机会,或者说是竞争压力小,但又能带给自己成就的空缺职位。其实,在传媒行业中,这样的就业机会也是存在的,而且,传媒企业需求还很迫切。面对这种需求,尽快跳入传媒行业是不是就能快速实现你的梦想?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传媒行业中,哪些职位目前最需要人?前景和空间都有多大?这里面有很多职位都在被媒体广泛报道,企业也在极度期盼中。现对2013年我国传媒行业分析如下:

一、最稀缺——传媒经营人才

有学者曾经形象地概括国内媒体十几年来的“三步曲”: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名记者,90年代中期出名编辑,90年代末至今出经营者。这一说法客观地体现了国内传媒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经营管理的发展轨迹。时至今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备受重视。

近年来,时代华纳———美国在线、新闻集团、迪斯尼和Tom.Com各路跨国传媒争相向中国进行渗透并取得“落地权”,急需大量既熟悉内地媒体市场、又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本土高级媒体人才来扩大市场份额,这加剧了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极端稀缺的状况。

在传媒行业,一名优秀的媒体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 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之前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好的编辑、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业内人士透露,年薪10万元就能够聘请到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即使愿意花50万元年薪,也未必能够聘请到真正既谙熟新闻行业和传媒市场运作、又懂媒体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复合型媒体管理人才。

高级传媒营销人才一直受到媒体追捧,优秀营销人才甚至一将难求。据《足球》报负责现场招聘的人员介绍,他们曾持续刊登广告招聘营销人员,开出的待遇也不低,但即使一次面试上百人,最终也难以招到适合报社的人选。曾任传媒英才网运营经理的邓同华分析说,一是由于高级传媒人才流动较少,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二是现在一些“80后”不愿吃苦,不想承担压力,相比之下更愿做办公室文员等工作,造成从起步到成为中坚人才的缺失。但是从长远和自己的发展来看,熟悉传媒,懂市场的人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且一直是传媒行业最紧缺的人才。

二、最有发展前景——国际化本土传媒人

几年前,《广州日报》、香港《星岛日报》就已经在澳大利亚联合推出了“澳洲版”,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国际传媒巨头、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发迹的澳大利亚。开始了内地传媒集团向海外扩张、争夺在全球传媒业市场“话语权”的前奏。

有业内人表示,内地传媒业在经历近20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已经成为市场规模达数千亿元、全球最具潜力的传媒市场。虽然眼下大批境外传媒巨头向国内蜂拥,使内地传媒行业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随着内地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较大规模的传媒集团的不断成长和迅速壮大,内地传媒业距离“走出国门、进军海外”已经不远。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内地传媒业已经逐渐迈出海外扩张步伐的背景下,那些熟悉本土传媒市场,又深谙国际传媒市场运作,具有全球化实业的高级媒体管理、经营人才将迎来最好的发展前景。

三、最受宠——传媒型网络人

随着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日益强大,新闻领域逐渐对互联网放开,网络媒体直接或间接获得新闻采访权,网络媒体将引入越来越多的一线记者,新闻类网站记者和网络编辑的人员配备从过去的大约10:1会逐渐增加到1:1,门户类站点也将达到大约3:

1、2:1这样的规模。未来网络对传媒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两年将会供不应求。

基于上述原因,随着Web2.0概念网站向传统媒体等的转变,另一场人才争夺战会紧接着打响——传媒型人才、产品型人才的供不应求将使得网站向传统媒体挖人。因为Web2.0概念网站在风光无限的最近一两年里,积累的传媒人才并不多,现在要转型,就得从传统行业挖人,原创编辑挖报社,无线编辑挖互联网,主持人挖电台、电视台,这些方面的人才本

来就是资源稀缺,而且培养起来相当不容易,所以争夺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互联网大肆发展的今天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实。而传统媒体人为了发展转型到网络,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当然,这也是网络媒体中求之不得的。

所以,为了好的发展前景,为了好的待遇,传统媒体人流向网络后,势必会提高网媒的新闻质量,而与此同时,又给大量的新入行者提供了进入传统媒体的机会。

四、最时尚——数字媒体人才缺口巨大

随着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数字影视制作人才特别是网络流媒体和手机电影等新媒介人才正在逐渐走俏,其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在20万人左右,这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

招聘会现场火爆场面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事实:江苏国视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曾打算在一次招聘会上招聘近40人,但在该公司的招聘简章上,对于影视策划和后期制作人员、编导的招聘人数并未做明确的规定,问及原因,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的发展壮大,对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逐年递增;其次,以他们的招聘经验来看,想要招到满意的影视制作人才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希望是越多越好,因此才没有规定具体的人数。

通过《2013年我国传媒行业现状分析》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传媒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市场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5000家影视制作公司以及规模各异的近万家网络媒体公司,需要大量的数字影视制作人员。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未来几年内数字影视制作行业需要的影视人才数量超过70万人,尤其在高层次的编导、策划、制作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与传统媒体的人才饱和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人才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通传统业务,同时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传媒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在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里撰写了《2013-2017年中国传媒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传媒行业的市场发展状况和竞争现状,能够为企业深入细致地认知传媒行业的投资现状及趋势提供具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成果。

2.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篇二

1 基本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 01 0年1月至2 01 4年1 2月ADR报告252 0例,男13 48例,女117 2例。年龄:0~9岁2 2 7例(9.0%),1 0~1 9岁1 1 0例(4.4%),2 0~29岁252例(10.0%),30~39岁330例(13.1%),40~49岁446例(17.7%),50~59岁338例(13.4%),60~69岁29 5例(11.7%),≥70岁5 22例(20.7%)。引起ADR的可疑药物≥2种338例(13.4%)。ADR报告人:医师1178人(46.7%),药师889人(35.3%),护士405人(16.1%),其他48人(1.9%)。

1.2 引起A D R的前5位药品种类

抗感染药9 1 2例(36.2%),中药制剂670例(26.6%),神经系统药物116例(4.6%),循环系统药物97例(3.8%),消化系统药物92例(3.7%)。此外,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血液系统药物、抗肿瘤药、呼吸系统药物、泌尿系统药物、调节电解质平衡药、激素及调节内分泌药、营养和生物制品等共计633例(25.1%)。

1.3 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2 1 7 7例(8 6.4%),口服2 3 7例(9.4%),皮下注射43例(1.7%),肌内注射38例(1.5%),局部外用23例(0.9%),其他2例(0.08%)。

1.4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表1)A D 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累及血液系统最少,部分病例发生多系统损害。

2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抗生素在ADR中所占构成比例最大,与抗生素使用频率高、存在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等问题有关。建议医生用药前详细询问家族史和过敏史,有药敏史者ADR发生率较常人高4~10倍[1];医生应避免无指征用药,护士要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中药制剂的ADR发生率仅次于抗生素,除临床应用广泛外,还与中药成分复杂,制造过程工艺提纯难度大有关,因此建议中药制剂要尽可能单用。

本组资料中静脉给药在ADR中所占构成比最大,与患者多在医院输液可以及时监控有关。静脉给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原因较多,如多种药物联用细菌内毒素会产生叠加效应,不溶性微粒也如此,这些都可让机体产生热原样反应;且输液p 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滴速等均可诱导ADR发生。WHO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2],建议医生能口服的尽量不用注射剂。表1显示皮肤损害发生率最高,笔者分析原因为皮肤反应出现较早较容易发现,而不易发现和症状出现较晚的容易漏报。

本组资料中7 0岁以上患者占2 0.7%,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肝脏代谢功能、肾清除率均有所下降,药物敏感性增强易导致ADR,应重视对老年患者的ADR监控。

虽然ADR监测工作不能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信息报告制度能起到预警作用,是保障社会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屏障。报告ADR是医药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要充分认识ADR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监测工作,尽力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彭芸.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6):814.

3.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篇三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83-0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办法》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该定义明确指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定须满足以下三个要素:一要药品必须合格。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及其他不合格药品出现的反应,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二是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任何非正常的、不合理的及超大剂量的经验用药、没有根据的所谓“个体化给药”不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在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之列;三是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具有非预期性和有害性。

一、研究意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感染人体各个脏器而引起病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是近年来,结核病重新在全球肆虐,发展中国家的结核病问题持续恶化,发达国家的结核病死灰复燃,结核病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结核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随着结核病病人的逐年增多,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结核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不间断用药半年以上,在治疗过程中随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轻则给病人带来痛苦,重则危及生命,也是终止化疗造成不规则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影响结核病的防治。药物治疗作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需要临床医师、药师在应用时充分了解各种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应用,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通过了解我院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影响。

二、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09年1月到12月全年由医生上报的门诊所有抗结核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42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性病人22例(占52.38%),女性病人20例(占47.62%),男女之比为1.1:1。患者年龄为25~76岁,各年龄组发生情况见表1

各年龄组发生情况表1

(二)不同给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42例报告中,静脉滴注有20例,肌肉注射5例,口服给药17例。这可能因为静脉射剂的制作工艺与用药途径关系密切,这就要求医生在用药时,特别是静脉注射药品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根据病情需求,合理用药,能用口服剂型尽量不要使用注射剂型药品,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2例不良反应中不同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例详见表2

不同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的构成表2

(三)引起不良反应药品及其构成比

本次不良反应涉及的抗结核药有利福平针(规格:0.45g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名:维夫新)、利福平胶囊(规格:0.15g*100粒 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异烟肼片(规格:0.1g*100粒 江苏瑞年前进制药有限公司)、利福喷丁胶囊(规格:0.15g*20粒 无锡山禾集团福祈制药有限公司)、吡嗪酰胺片(规格:0.25g*100粒 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乙胺丁醇片(规格0.25g*100粒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依诺沙星针(2ml:0.1g 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左氧氟沙星针(100ml:0.2g海南华拓天涯制药有限公司 商品名:海力健)、阿奇霉素针(0.25g 山东罗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优福宁胶囊(规格:0.36g*50粒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所收集42例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3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具体统计结果表3

(四)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与系统以及临床表现

在4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所涉及最多的器官或系统是消化系统,占42.86%,临床表现多为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其次是肝损害,占28.57%,临床表现多为肝区胀痛、深色尿、眼或皮肤黄染、谷丙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等。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

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表4

(五)转归情况

42例不良反应发生后,比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化疗。严重不良反应: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细胞减少,严重的皮疹和药物热,视觉损害等及时停药或改换方案并予积极治疗后都有好转或治愈。

四、结论

由表1可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女性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人群,但大于60岁的老年人患者最多,占总例数的28.57%,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能力降低,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肝血流量降低、肝药酶活性减弱、而致解毒能力下降,影响药物的代谢与消除[1]大于60岁的老年人还存在疾病多、合并用药多和营养欠佳的倾向,这些因素均可诱发不良反应,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示伴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临床开展对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成为不良反应研究领域的重点[2]。

由表2可知,静脉滴注给药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静脉滴注给药相对于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引发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该方式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同时静脉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成为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3]。除了药品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注速度等密切相关。因此,从合理安全用药的角度出发,应遵循可口服,勿注射的治疗原则。慎重使用静脉注射剂[6]当今国际上也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注射液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4]。口服给药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主要可能与口服给药途径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病人依从性最好。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剂量、服药间隔等有关。因此,应利用时间生物学、时间药动学和时间药效学与序贯疗法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序贯疗法。选择合适给药方式,既可迅速发挥药效,又可以防止毒副作用的产生。

由表3可知,在4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利福平居首位、其次异烟肼。这与利福平、异烟肼的不良反应相符[7],和以往利福平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一致。这其中又以利福平所致的肝脏毒性反应为最多[5],注射剂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又大大超过了口服给药。利福平是抗结核的一线用药,在临床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掌握用药剂量、用药时间是临床医生必须考虑的问题,使其发挥最大药效而不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采用个体用药方案,杜绝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临床用药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不采用经验疗法、及时做肝功能检查。喹诺酮类目前是我院临床使用较多的一类抗结核新药,应其抗菌谱广、不需要做皮试和应用方便等特点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它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多。

由表4可知,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为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过敏反应、关节损害、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肾损害等其中以消化系统胃肠道反应所占比例较大,肝损害不良反应最为严重,其它不良反应较少见,发生时间多在1周-3个月。肝损害是各种化疗方案的共同副作用,它可能与患者本身身体状况有关,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或曾有肝病史的结核病患者,其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结核病患者[8],我国是乙肝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患者合并肝炎感染率高,因此更应重视肝损害发生的危险性。前两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这与上述两种反应在临床上易于发现和诊断有关。血液系统反应和肾损害反应报告最少,可能与发现不良反应时,医生未进行血液、尿液及生化检查,或发现患者有血常规、生化指标改变时,有多种情况需进行鉴别诊断有关。

五、讨论

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药品方面的因素和患者方面的因素。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感應性、疾病,以及患者的外在因素如环境、医师等。药品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毒性作用),以及药物制剂中主药以外的其他成分的作用。这些成分如药物降解产物、附加剂、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等也都能诱发不良反应。要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就要充分了解每一种药品的性质;做好监测工作,包括给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了解患者的一般和全身状况,是否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易患因素;还要重视药品的质量。

抗结核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生虽然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但在实际临床用药时,有些人为的、客观的因素如果加以注意时可以预测和避免的。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告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使其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叮嘱其注意用药时的反应及对策;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查,对不良反应早发现早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总之,要增强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严重不良反应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谨慎用药,制订合理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特别要注意联合用药,对老年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曾患肝病史的病人、酗酒者及营养不良者建立个体给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病人的安全用药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曹海山,何鹏彬,丁以绚 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年10月第25卷

[2]何伟珍,吴丽兰,应小飞,等.2004年5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国药房》2005年10月第16期

[3]黄道秋 11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12月第15卷

[4]王玉荣,刘静,黄祥 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4年1月第6期

[5]刘菊秀, 李美月, 浅谈利福平所致肝脏毒性反应 《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4期

[6]马爽,郭爱婷 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4月第2期

[7]杨柏 2008年我院50例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淮海医药》 2009年05期

4.如何写市场预测报告 篇四

1)对本预测做出规定 扼要介绍预测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这是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测,一切都将随时间、地点、条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缺乏上述要素的市场预测报告只能是一堆废纸。(2)阐明预...(1)对本预测做出规定

扼要介绍预测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这是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测,一切都将随时间、地点、条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缺乏上述要素的市场预测报告只能是一堆废纸。

(2)阐明预测所用方法

预测所采用的方法,也需要在正文之前交待清楚。这是因为,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与长处,也都有它的局限与不足。言明自身的预测方法,则可使预测报告的阅读者知晓报告的缺欠所在。

(3)材料与内容要建立有机联系

任何预测都是建筑在材料基础之上的,在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中,从实际内容到文字表述,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材料与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非人为联系。这样,市场预测报告才具有可信性,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内容与预测之间的牵强附会,自然缺乏说服力,文字表述上的含混不清,也会使阅读者顿生疑窦,不敢轻易接受你的预测结果。

(4)所用语言忌模棱两可

尽管预测本身就带不确定性,但预测报告的写作者切忌在市场预测报告中使用具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或者是文学性的语言,模棱两可式的语言就更要不得。

(5)预测后的建议要旗帜鲜明

一旦根据确凿的资料得出结论之后,所提的建议也应旗帜鲜明。诚然,预测是对未来情境的估计,这估计本身可能有错。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市场也有莫测性,任何一个参数的变动都将影响市场状况。所以,预测有时也是不准确的,不尽如人意的。我们要竭力避免犯错误,但我们不能因为犯错误而畏畏缩缩,不敢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预测观点。

(6)行文结构以推进式为宜

在行文的结构上,以层层推进式的方式为宜。从大环境的分析到小环境的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市场预测报告写作的基本模式如下:

一是前言。亦称导语,写明预测的时间、地点、范围、对象、目的,并简要介绍预测方式。

二是对所预测对象或现象的情况说明。

三是预测及其结果。要尽可能地以定量的方式表示。

5.诊断试剂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 篇五

诊断试剂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诊断试剂的定义及分类

第一节 诊断试剂的定义

第二节 诊断试剂的分类

第三节 诊断试剂的产销特点

第四节 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状态分析

第二章 诊断试剂全球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总体概况

1、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现状分析

2、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第二节 美国诊断试剂市场现状

1、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

2、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近二十年数量剧增

3、美国诊断试剂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4、加拿大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态分析

第三节 欧洲四大国市场现状

1、英国

2、德国

3、法国

4、瑞典

第四节 国际主要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分析

1、罗氏诊断

2、拜耳集团

3、雅培

4、其他公司

5、制药巨头在中国的投资动向逐渐转移

第三章 我国诊断试剂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临床诊断试剂产业化现状

1、医学检验与临床诊断试剂的发展

2、国际临床诊断试剂的产业化现状

3、国内临床诊断试剂的产业化现状

4、北京临床诊断试剂产业化现状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重视诊断试剂的发展

1、规范诊断试剂管理

2、依法审批和注册诊断试剂

3、加强诊断试剂的监督抽查

第三节 我国诊断试剂生产能力分析

1、我国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规模整体扩容

2、我国诊断试剂的研发状况

第四节 我国诊断试剂市场容量分析

第五节 中国政府针对诊断试剂产业策略分析

1、国家和企业对诊断试剂领域产业态势分析

2、浅谈中国政府针对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

3、中国政府针对试剂行业加大科研力度支持

4、国内诊断技术前沿动态

第四章 我国主要诊断试剂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肝炎系列诊断试剂

1、我国戊发病明显上升

2、我国肝炎标志物检测试剂市场容量

3、肝炎标志物检测试剂厂家必备条件

4、戊型肝炎HEV诊断试剂新进展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

1、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2、中国肿瘤发病率与发病情况分析

3、我国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市场容量

4、主要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厂家

5、新型肿瘤诊断试剂实现产业化

6、肿瘤疫苗的发展及前景

第三节 中国心血管诊断试剂

1、心血管诊断的基因革命

2、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发病情况分析

3、我国心血管疾病标志物检测试剂市场容量

4、中国心血管疾病标志物检测试剂主要产品及价位

第四节 性病系列诊断试剂

1、艾滋病增长亚洲最快

2、中国性病系列发病率与发病情况分析

3、我国性病系列标志物检测试剂市场容量

4、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第一个高峰

第五节 优生优育系列诊断试剂

1、中国优生优育系列发病率与发病情况分析

2、我国优生优育系列标志物检测试剂市场容量

第六节 HTLV市场与研发分析

1、国际现状

2、我国现状

3、厦大成功研制白血病病毒诊断试剂盒

第五章 诊断试剂进出口情况

第一节 进口分析

第二节 出口分析

第三节 进出口情况

第六章 国内部分优势企业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节 复星实业

第二节 万泰生物

第三节 荣盛生物

第四节 科华生物

第五节 丽珠试剂

第六节 金豪

第七节 华大吉比爱

第八节 金伟凯

第九节 华美生物

第十节 华鑫科技

………(略)

第七章 诊断试剂的市场发展趋势及其预测

第一节 生物产业及其临床诊断试剂发展前景分析

1、中国政府制定的生物制药产业政策

2、未来10年的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分析

3、我国基因工程制药、基因芯片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策

4、生物芯片产业化前景分析及蛋白生物芯片市场预测

5、临床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第二节 中国诊断试剂发展的机会与威胁

1、诊断试剂的盈利特性与成长性较大

2、诊断试剂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第三节 我国诊断试剂的发展前景良好

1、制约诊断试剂市场发展的因素

2、诊断试剂发展趋势

第四节 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市场预测

1、世界DNA诊断试验产品市场销售

2、全球诊断试剂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化学试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外化学试剂继续呈蓬勃发展的趋势

2、国外试剂发展特点

3、国内化学试剂近况

第八章 投资策略与销售渠道研究

第一节 医药行业值得关注的几个投资重点

第二节 生物芯片投资模式分析

第三节 诊断试剂投资模式分析

第四节 处方药市场如何营销?

1、找准营销的侧重点

2、挑战传统营销模式

3、处方药营销模式分析

第九章 进入诊断试剂市场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企业的产品对策

第二节 企业市场竞争对策

1、兼并重组以扩大规模

2、区域总经销制

3、瞄准国际通行证GMP4、厂家与医药商业企业的战略联盟

第三节 诊断试剂进入程序与投资简析

1、产品质量标准与市场准入审查程序

2、值得关注的领域

第十章 诊断试剂行业SWOT分析

第一节 当前诊断试剂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我国诊断试剂企业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一、诊断试剂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分析

二、诊断试剂企业发展面临威胁分析

第十一章 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及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分析

一、医药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二、新医改为医药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三、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潜力无限

第二节 诊断试剂市场投资概况

一、跨国资本开始进入我国诊断试剂领域

二、外资积极抢占中国诊断试剂市场

三、国际风险投资青睐诊断试剂行业

四、海内外资本加注诊断试剂行业

第三节 诊断试剂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诊断试剂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二、受益新医改诊断试剂市场扩容良机显现

三、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6.中国海鲜市场发展研究预测报告 篇六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海产品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海产品市场发展及预测

一、世界海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二、世界海产品产业发展态势预测

第二节 主要国家或地区海产品产业发展及预测

第三节 主要国外生产企业及产品概述

第二章 中国海鲜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产品定义、基本概念

第二节 市场基本特点

第三节 产品分类

第三章 海鲜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际海鲜产品发展总体概况

一、本产品国际现状分析

二、本产品主要国家和地区概况

三、本产品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四、国际海鲜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我国海鲜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海鲜发展基本情况

二、海鲜总体市场现状

三、海鲜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张 中国海鲜市场分析

第一节 我国海鲜整体市场规模

一、总量规模

二、增长速度

三、各季度市场情况

第二节 我国海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节 原材料市场分析

第四节 海鲜区域市场分析

第五节 海鲜市场结构分析

一、产品市场结构

二、品牌市场结构

三、区域市场结构

四、渠道市场结构

第六节 市场特性

一、所处生命周期

二、海鲜生产技术变革与产品革新

三、差异化/同质化分析

第五章 中国海鲜市场供需调查分析

第一节 需求分析

第二节 供给分析

第三节 市场特征分析

第六章 中国鲜海产品行业消费者偏好调查

第一节 鲜海产品的品牌市场调查

一、消费者对鲜海产品品牌认知度宏观调查

二、消费者对鲜海产品的品牌偏好调查

三、消费者对鲜海产品品牌的首要认知渠道

四、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调查

五、鲜海产品品牌忠诚度调查

六、鲜海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调查

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调研

第七章 中国海鲜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竞争力评价

第一节 同类产品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

第二节 同类产品国内企业与品牌数量

第三节 同类产品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同类产品竞争群组分析

第五节 主力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

第八章 海产品技术工艺发展分析

第一节 海产品基本生产技术、工艺或流程

第二节 海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情况

第三节 海产品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第四节 海产品技术开发热点、难点分析

第五节 海产品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第九章 中国海鲜销售市场趋势预测

第一节 产品发展趋势

第二节 价格变化趋势

第三节 渠道发展趋势

第四节 用户需求趋势

第五节 服务发展趋势

第十章 海鲜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国际海鲜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国际海鲜发展前景

二、国际海鲜市场发展预测

三、世界范围海鲜市场发展展望

第二节 中国海鲜市场销售状况分析

一、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二、市场结构预测分析

第三节 我国海鲜资源配置的前景

第四节 海鲜中长期预测

一、经济增长与海鲜需求预测

二、海鲜总产量预测

三、我国海鲜中长期市场发展的策略

第十一章 中国海鲜产品市场价格分析

第一节 价格特征分析

第二节 主要品牌产品价位分析

第三节 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第四节 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

第五节 价格仍将在竞争中占重要地位

第六节 底价格策略与品牌战略

第十二章 中国海鲜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我国海鲜出口及增长情况

第三节 主要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第三节 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第四节 海鲜生产进口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海鲜市场渠道分析

第一节 海鲜市场渠道格局

第二节 销售渠道形式

第三节 销售渠道要素对比

第四节 对竞争对手渠道的策略研究

7.3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以2009年10月-2011年10月300份ADR报告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300例ADR病例中男230例、女70例, 男女比例为3.3∶1;年龄3~84岁, 中位年龄55岁, ≥60岁170例占56.7%。见表1。

2.2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不同给药途径引发的ADR例数不同, 其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 占77.3%。见表2。

2.3 ADR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涉及药物122种, 其中以抗菌药引起的ADR报告例数居首位。见表3。

2.4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300例ADR报告中累及的系统、器官损害主要表现在皮肤及消化系统等。见表4。

3 讨 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使ADR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调查结果显示, 我院收集的ADR病例中有100例由抗菌药引起, 占33.3%, 居首位。其中抗感染药物中β-内酰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这类药物化学结构中β-内酰胺母核易降解而在体内成为抗原诱发变态反应, 因而过敏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在这类ADR中占很大比例。另外, 青霉素过敏患者中有10%~30%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 两者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且β-内酰胺类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多, 给药剂量越来越大, 也增加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随着喹诺酮类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出现, 其交叉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 不良反应事件也频繁发生[1]。

在300例ADR中, 涉及中药制剂87例占总例数的29.0%, 居第2位。包括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栓通冻干粉剂、灯盏细辛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 含有蛋白、多糖、多肽等, 由于提取的纯度不够, 多种中药提取, 各成分互相作用, 还含有助溶剂等, 并且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尚难得到严格、有效地控制, 生产中药注射剂的药材产地也不固定。且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 因而建议中药注射剂应单独静脉输注, 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提供的方法稀释和使用。另外, 静脉滴注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由于输液量大、给药时间长、配伍复杂等原因, 加之客观或主观上在输液过程中的失误, 均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也是造成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例数最多的原因。因此,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 在达到较好的治疗前提下尽量减少静脉给药[2]。

老年人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分析其原因如下: (1)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萎缩, 药代动力系统已发生改变, 必然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2) 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 致使对各种生理变化的生理调节功能降低, 代偿恢复速度减慢, 免疫功能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 对药物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减弱; (3) 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 使之对药物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 (4) 由于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减退, 反应迟钝, 因而一方面已发生ADR, 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及时反映出来, 使一些不良反应体征不够明显, 甚至与疾病本身的变化相混淆, 增加诊断和治疗的困难[3]。因此, 老年人用药除要注意其本身疾病与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的合理用药外, 在必要的情况下辅以治疗药物监测 (TDM) 用药, 以实现个体化给药, 最大限度减少ADR。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加, 加强ADR监测尤为重要, 一方面必须引起全体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观察该院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300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不良反应中, 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 占56.7%;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 占77.3%;由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 占33.3%, 其次为中药制剂占29.0%;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最为常见, 占38.0%。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中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刘又宁.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社区医师, 2010, 7 (1) :20-21.

[2]彭晶玮.静脉给药中用药监护[J].中国药房, 2009, 20 (8) :630632.

8.中国媒体行业预测报告 篇八

电视:稳坐媒体龙头

2008年,电视以占媒体总收入高达63%的份额保持着作为中国媒体投资主导力量的位置。医药和化妆卫浴品类的花费在各类电视广告花费中名列前茅,二者在电视广告花费中共占有43%的份额。快速消费品仍将是电视广告的支柱,紧随其后的是家居用品、零售业和服务业。饮料类也仍将占据电视广告花费的不小份额。此外,之前媒介投入份额较小的休闲类和财经类电视广告花费正快速增长。相关法规的修订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该会刺激国内外银行与保险公司显著加大其广告投入。

2008年,全国性电视频道的刊例价涨幅将保持16%的高位,不同区域市场有所差异,北方市场增幅为12%,南方市场则高达31%。根据品牌市场营销权重,我们预计,2008年的总体电视广告价格涨幅为20%。

报纸:增长速度缓慢

在发达市场,报纸已经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的报纸行业还在增长,但是今年只达到一位数的增幅:2007年报业增长6.7%,预期2008年将增长6.8%,2009年增长5%。2008年,报纸媒介份额将有望达到2001年水平(19.4%)的一半。尽管近期人们对于股票和投资基金的关注升温刺激了金融类广告投放增长83%,但是房地产、零售业、汽车和医药类广告仍然占据了报纸广告收入的半壁江山,贡献巨大。

报纸严格的内容审查和非商业视角使得报纸很难与充满活力的电子媒体竞争。一些广告客户,特别是较小的广告客户往往被在线媒体挖走。另一方面,报纸也难以整合其线上和线下资源,减缓了制定整体传播策略的进程,如跨媒体(包括传统和新兴媒体)建立一个核心沟通平台。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杂志:市场细分小众化

2008年和2009年,杂志广告收入占各媒体总收入的份额预计都将为1.6%。更灵活的营销方式、更优质的内容整合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支撑了杂志保持着较高的增长——2007年为19%,预期2008年和2009年将达到20%。杂志的广告客户以化妆/卫浴用品和服装服饰类广告主为主,汽车行业以2007年76%的增幅也拉动了杂志广告收入的增长。地方出版商利用他们对本土的了解与极富创新精神的国际伙伴合作,引领了杂志在生活方式、休闲和财经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生活方式和休闲选择的多元化,拥有小众但忠诚读者群的小众出版物正在为广告主的品牌建设带来巨大的价值。

广播:增长势头良好

2007年广播增长为30%,尽管与其他媒体相比,其所占的媒介份额仍然相对较小,但预计2008年和2009年仍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商业、邮电通讯和汽车类广告主是广播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汽车和金融业潜力巨大,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86%和60%。

随着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私家车,广播媒体的发展也随之走向了美国模式,这一点在北京等大城市表现得最为突出。2007年,车载广播的听众增长了35%,同时汽车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1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随着消费者移动性的增强,广播媒体在品牌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也日渐重要。数字广播和网络广播的发展也将对此起到推动作用,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例如北京广播电台的“听吧”已在网络广播中很受欢迎。注重内容,并不断开拓数字化收听平台,将使广播媒体不再只是广告主媒体计划中的备选媒体。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互联网:品牌推广新阵地

仅去年一年,中国网民数量就激增了7300万,增幅高达53%。这也就不难理解网络广告为何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媒体,预计2008年网络广告收入将增长65%,2009年将增长40%。广告主无疑被网络广告较高的到达率及其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所吸引,且奥运会的举办也将为网络广告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网络广告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金融、IT、房地产和网络服务等领域。

得益于百度等行业领导者扩大搜索量和优化内容的努力,搜索引擎广告也分享了发展的喜悦。百度200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增长108%,营业利润增长100%,其中广告客户数量增加44%,且单位广告客户的收益上涨了59%。

网络游戏在网络广告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2007年网络游戏用户达到1.2亿,这将推动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大幅增长。尽管信用卡普及率相对较低,但电子商务仍然稳步发展。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在线消费者将超过一亿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类门户网站(B2C),如卓越网、当当网、淘宝网等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总而言之,未来网络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营销策略。最有潜力的增长领域将不仅仅是植入式品牌广告,还包括赞助、联合推广和内容定制等形式。

新兴媒体:广告投放增长最快

在中国出现的新媒体中,手机媒体和液晶电视媒体(LCD)值得关注。此类媒体的整体广告投放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预计今年将达到82%,明年为47%。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在2008年1月达到5.56亿,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个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手机在中国具备了媒体功能。2007年,中国手机广告市场的总收入为1.025亿美元(7.8亿人民币)。根据政策许可,2008年3G将在中国投入使用,它将推动手机广告的蓬勃发展,未来会有相关政策以进一步规范手机媒体市场。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液晶电视媒体(LCD)作为一种很有影响的媒体形式,目前广告花费额约为2.23亿美元(17亿人民币),预计2008年将增长47%。这一领域的发展来自于价格的提升、客户群的拓宽以及覆盖网络向中小城市的逐步延伸。当前这类新兴媒体目前的价格在一线市场的提升并未遇到很大阻碍。

户外:媒介形式不断创新

作为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户外媒体广告现状仍显混乱,但在过去十年间仍保持着10%的平均增长速度。零售,房地产和邮电通讯是户外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产品和化妆品业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预计户外广告在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3%和26%。

9.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篇九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世界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世界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分析

第二节 国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三、不当捕捞造成俄罗斯海洋生物资源危机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中国海洋经济状况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统计数据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海洋经济产业日渐兴盛

二、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呈现同质化及低度化

三、中国应以高新技术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节 中国主要地区海洋产业发展分析

第三章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概述

一、海洋丰富的生物资源

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概述

三、北极生物资源概述

四、发掘新的海洋生物资源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及养护概况

一、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状况

二、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

三、海洋生物资源的新利用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品进出口数据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章 中国海洋生物技术研发进展分析

第一节 海洋生物技术相关概述

一、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特点

二、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发展领域

三、海洋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研究进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第五章 中国海洋生物制药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物的医药价值

一、海洋生物制药的介绍

二、海洋生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海洋生物的医疗作用

四、海洋微生物成海洋药物新资源

五、主要海洋抗肿瘤药物简述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物制药行业状况分析

一、世界各国关注海洋生物医药研发

二、中国海洋药物发展历史追溯

三、国内海洋药物进入产品开发时期

四、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节 中国主要地区海洋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分析

第四节 中国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领域及技术

一、海洋天然产物结构与活性研究的重要性

二、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进展

三、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

四、海洋药物开发的主要技术

第五节 中国海洋生物制药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一、中国海洋药物研发待加强

二、海洋药物研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中国海洋制药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 中国海洋生物保健食品行业产业运行走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保健食品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主要地区海洋生物食品及保健品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 中国海洋鱼油保健品行业分析

一、鱼油的概念

二、深海鱼油的功效及品质鉴别

三、鱼油热销国际保健品市场

四、国内鱼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中国实施海洋食品工程分析

一、海洋食品工程实施的必然性

二、海洋食品的子工程分析

三、海洋食品工程的发展措施

四、海洋食品工程的目标分析

第七章 中国海洋生物在其它行业的应用局势分析

第一节 海洋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基因工程的含义

二、海洋生物基因的研究领域

三、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海水养殖核心种质基因组学

五、海洋极端环境基因资源

六、中国海洋生物基因研究的问题及策略

第二节 海洋生物在化妆美容行业的应用

一、蕴含海洋元素护肤品的功效介绍

二、海藻成化妆品的理想原料

三、海水珍珠的美容作用

四、国际海洋生物美容护肤品的发展历史

五、京润珍珠打造海洋生物美容行业的品牌

第三节 海洋生物用于燃料及材料工业分析

一、海藻可净化环境并用于制造生物燃料

二、蟹、虾壳成海洋微生物燃料电池原料

三、海洋生物成功提取人工皮肤材料

第八章 业内部分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节 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节 上海中洋海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节 山东省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

第八节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节 海之源集团青岛海洋丽姿化妆品有限公司

第十节 威海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中国海水养殖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概况

第二节 中国主要地区海水养殖发展状况分析

一、广东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产业

二、大连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

三、威海海水养殖业面临产业升级

四、潮州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五、汕头海水养殖产业硕果累累

六、广西海水养殖业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中国海水养殖技术分析

一、海水养殖良种培育的综述

二、海水珍珠养殖技术简析

三、彩色养殖珍珠工艺

四、螺旋藻养殖技术介绍

第四节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五大难题

二、海水养殖业发展趋势

三、加强海水养殖业宏观调控的措施

四、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海水健康养殖的途径和措施

第十章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前景展望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开发趋势分析

一、海洋食品开发将注重功能性

二、未来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海洋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展望

第二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海洋生物制品供给预测分析

二、海洋生物主要产品进出口预测分析

三、海洋生物产业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第三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生物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的有利条件

二、中国海洋生物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三、海洋生物保健食品开发成朝阳产业

四、中国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广阔

10.《市场调查与预测》实习报告 篇十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习报告

年级专业: 10市场营销

学号: 10152037

姓名: 叶绪瑞

2013年 2 月 25日

霍邱县姚李镇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调

查实习报告

前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调查与预测的理论与方法,提高自己分析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本次寒假按照老师的要求对金寨县汤加汇镇青年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就进行了统计于分析,做出本报告。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巩固和提升现有的知识,提升以后的实践能力及的工作能力。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入企业和其他机构深入调研,分析材料,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所在及产生原因,并能够提出整套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所在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霍邱县姚李镇青年农民工返乡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姚李镇大多数农民选择放弃或流转自己的土地到外地打工,近年来,而随着家乡的日益发展,不少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而大多数还是因为节假日返乡,尤其是春节。

二、调查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的以来,经济疲软,许多外出的农民工已陆续返乡,为了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并能够及时的做出能够反映状况的数据,本专业特地要求全专业学生完成调查统计表,组织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结合我们所学的市场调查知识,对自己所在村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及时的了解相关方面的数据并进行汇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调查目的对本村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就业创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及时寻求解决途径。

四、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3年2-3月 ,调查地点:霍邱县姚李镇 ,调查问题分类: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二)返乡前就业情况

(三)返乡后打算,及对就业创业意愿调查。

五、调查对象

各村返乡青年农民工

六、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面谈调查法

七、总结报告

在这个寒假里,通过走访附近的比较方便的村子里的返乡青年农民工,并填写好所携带问卷,一共有5份问卷,通过实地调查,及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我对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

(一)参与调查的返乡农民工的几点几本情况

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以体力劳动输出为主,从事的职业技术含量低

(二)农民工返乡的原因

企业原因为主(企业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倒闭,降薪,裁员),家庭原因(思念亲人,回家与亲人团聚)

(三)青年农民工具体情况概述

一是收入普遍较低是收入普遍较低是收入普遍较低是收入普遍较低。。1000元/月以下占20%,1000—1200元/月占20%,1200—2000元/月占40%,2000元/月以上占20%,而且普遍反映工资稍微高点就要自理生活,负担大,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据姚李镇的农民工李由说,他在六安浩岚礼品玩具厂务工,月收入一般在1400元左右,但每天必须工作10个半小时,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时间才能拿到这么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时间,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时,那么他们就只能拿到月1000元的底薪,而且工厂每月还要扣住宿费等。、二是再就业愿望强烈是再就业愿望强烈是再就业愿望强烈是再就业愿望强烈。。在与青年农民工交谈了解中,我们问及返乡后的打算时,有一半以上的青年想在本地找份工作,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还有不到10%的想在家务农,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文化低,无一技之长,即使在外打工,也是从事重体力活或简单劳动,且收入低下,在家务农心里感到踏实。有25%的想在家创业,这部分人有一技之长,年纪相对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要高一些,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些经验,回乡后想靠自己的本事立足发展,结束在外漂泊不定的生活。有15%的等待机会再次外出务工,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驻地环境落后,比较贫穷,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等经济危机过后,还是想外出挣钱。至于到何地去心中没底,只能到时候再说。三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是迫切渴望得到扶持。。调研中,大部分青年

是因为原企业(单位)受金融危机影响用工减少裁员而返回家乡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金融危机是什么,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从主观上看,他们并不希望回乡,面对家乡窘境,自己又无一技之长,在家乡创业何等艰难,甚至压力重重,迫切需要再就业以维持基本生计。调研中,有60%的青年希望能得到技能培训,为创业、打工奠定基础;80% 的青年希望政府能提供就业机会,以解决目前无工作、无收入的现状;78% 的青年期望政府能给予创业政策优惠和扶持,为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9%的青年希望政府能发放部分救助金,以解决既无资金创业,又无创业技术的实际困难。

(四)、对青年返乡农民工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此次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会导致增收困难、增大当地就业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隐患等突出问题阻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会在国家重视“三农”的情况下给广大农村注入新型活力,发展农业生产;缓解本地企业用工不足和相关行业用人难问题。我们应该正视青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弊端,积极应对,吃透情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政策的制定。一是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制度,引导有条件的青年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对有创业发展愿望和条件的返乡青年,要积极支持他们创办,领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期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也要给予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转岗,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措施,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贷款范围,降低贷款条件,帮助创业农民工解决启动资金需求。

二、帮助光大青年农民工树立信心。通过宣传来坚定返乡回流青年的信心。一是重点宣传好党的惠农政策,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惠民行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等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返乡青年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二是要把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与春风行动有机结合,并通过制作电视节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广大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三是团市委可围绕“回乡创业,我们积极扶助”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青年农民工回乡创业扶助行动,团市委要积极利用团的组织网络、共青团网站、青年QQ群、工作简报、户外墙体标语等阵地,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党的就业政策,宣传共青团的青年就业创业项目,让返乡青年农民工坚定就业信心。

三、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搞好培训。一是广泛动员和号召返乡青年农民工积极参与劳动、农业等部门开展的培训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在本地重新就业,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要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力度。针对绝大多数回乡青年农民工无创业经历、对政策和市场缺乏了解的现状,积极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班、创业环境和政策知识讲座等形式,为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让参训学员产生自己的企业构思,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从办微小企业做起,开始自己的创业行动;三是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品牌培训”和“项目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四是团市委可利用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基地对返乡青年农民工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提升素质,为年后外出务工做好准备;五是可以邀请青年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让他们畅谈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让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体验了他们创业路上的苦与乐,同时让更多在创业路上踯躅不前的回乡人员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增添了创业信心。

四、政府一定要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调研发现,大批返乡农民工在原就业单位均未领到工资就返回家乡,又无机构、无人为他们撑腰,导致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团组织要把维护青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市形成关心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树立理解、尊重、保护返乡青年农民工权益的意识;要积极做好青年农民工维权工作,了解返乡青年的工资拖欠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损害青年农民工权益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规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五、做好做到位为农民工服务的工作。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广泛调动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干、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返乡青年的服务工作;要增强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返乡青年服务工作中的第一线情况。一要做好返乡青年就业服务和引导工作。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就业部门密切联系,为返乡青年提供就业信息,其中团市委要号召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为返乡青年捐岗位,让返乡青年就近、就便、就业,切实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服务和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二要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就业意愿,积极组织返乡青年农民工参与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返乡创业等培训,并结合农民工实际需求,开展免费求职登记等服务工作;三要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农民工的生活问题,对生活确有困难的青年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搞好帮扶救助。

六、创新工作理念,由单纯的就业援助到综合性的创业扶持,变输血式服务为造血式服务,是

创业促就业工作理念的全新视角。

就业工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援助加创业扶持是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创业理想的有效途径。我县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普遍存在项目不发现,投资没有钱的两难局面,创业培训为其提供了发现项目的慧眼,但创业资金短缺、不能及时补充血液成为制约我辖区创业发展的一重大障碍。小额担保贷款是劳动保障部针对微小企业创办者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微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而专设的贴息项目,专门为有就业愿望并有一定的基本创业技能者补贴利息,从而缓解创业资金困难局面。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可以降低创业风险,减少失败隐患,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就业岗位,缓解政府就业压力。因此大力推广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解决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认识,今年我县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思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帮助创业为领跑项目,形成有效载体,扶持失业人员成功就业,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成为创业工作的重要理念。

七、大力公开推广,强化注重宣传,重视社会效果。经过系统策划和推广运作,小额担保贷款从无人知晓到好评如潮,产生了极大的品牌效果。

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在最初启动时,考虑到大众对于小额担保贷款项目非常陌生,对于创业扶持可能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思想上的懒惰,精心组织安排,多次利用招聘大会和行风评议对其宣讲和推介项目,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场报名情况异常火爆,围观的群众也争相咨询和了解有关情况,小额担保贷款的品牌形象初步树立起来。点燃创业激情,争当创业带头人正在成为城区的一种社会时尚。

11.药物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篇十一

把握香蕉产业发展脉博、预测香蕉价格涨跌,这都是香蕉种植企业和蕉农最迫切希望了解的信息,也是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保证香蕉价格稳定的决策依据。

1 国内外香(大)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国外情况

近年来,全球香蕉最大产区从中美洲转移至亚洲,大蕉主产区仍为非洲;最大出口地区为拉丁美洲地区、远东地区与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最大进口地区为欧洲、北美、亚洲北部。

1.1.1 生产情况

近年来,全球香(大)蕉收获面积保持增长态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3年,世界香大蕉产业收获面积1.58亿亩,同比增加1.94 %,其中,前6位主产国的香大蕉收获面积乌干达2 677.95万亩、印度1 194.00万亩、坦桑尼亚1 139.39万亩、巴西727.61万亩、尼日利亚675.00万亩,中国595.67万亩,分别占世界总面积的16.95 %、7.56 %、7.21 %、4.61 %、4.27 %和3.77 %。

近年来,世界香(大)蕉产量和单产水平保持增长趋势,但2012年略有下降。2013年,世界香(大)蕉总产量1.45亿t,同比增加4.32 %,其中,印度2 757.50万t、中国1 211.46万t、乌干达950.40万t、菲律宾864.57万t、巴西689.26万t、厄瓜多尔654.97万t,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19.02 %、8.53 %、6.55 %、5.96 %、4.75 %和4.52 %。世界平均单产917.72 kg/亩,其中,世界香(大)蕉单产最高的国家为叙利亚,达4 900 kg/亩,五大主产国(以产量计)的单产为:印度2 309 kg/亩,中国2 202.72 kg/亩,乌干达355.00 kg/亩,菲律宾1 293 kg/亩,巴西947 kg/亩,见图1。

受香蕉枯萎病、台风等影响,2014、2015年全球香(大)蕉产量估计有所下降。

1.1.2 市场情况(进出口、价格、消费等)

(1)進出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突破相关的贸易和技术壁垒,再加上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全球香蕉近30年贸易总量与贸易总额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13年世界香蕉出口量、出口额再次增长,出口量、出口额分别达2 095.69万t、101.38亿美元,同比增长6.25 %、7.29 %。其中,出口国主要有厄瓜多尔555.98万t、菲律宾326.76万t、危地马拉209.61万t、哥斯达黎加193.08万t、哥伦比亚164.31万t,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7.8 %,分别占26.53 %、15.59 %、10.00 %、9.21 %和7.84 %,见图2-3。

2013年,世界进口2 080.31万t、146.21亿美元,进口量、进口额同比增加7.21 %、10.93 %;其中,进口国主要有美国485.58万t、德国134.55万t、俄罗斯133.91万t、比利时132.71万t、英国116.92万t,占全球进口总量23.34 %,分别占24.97 %、6.47 %、6.44 %、6.38 %和5.62 %,见图2-3。

2014、2015年全球香蕉进出口贸易量仍保持增长。

(2)价格与消费

2015年全球香蕉产量因2014年的价格进一步提高及全球主产区的有利气候、对香蕉枯萎病的加强控制将有所增长,但价格会下降。

作为全球最大宗的进出口贸易热带水果,鲜果消费是香蕉消费的主要途径。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香蕉消费量逐年增长,2002年世界人均香蕉消费量仅8.9 kg,目前世界的人均香蕉消费量已达到15 kg左右,消费量增长了68.5 %。

1.1.3 科技进展

目前的香蕉生产已形成以良种为基础的标准化栽培管理、采收技术,使香蕉单产逐年增加及品质不断优化,香蕉加工产品也日渐多元化。但香蕉产业目前面临着极端气候频发、土地资源及劳动力短缺、重大病虫害、产业效益多变等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为应对挑战,未来香蕉科技将朝着抗性育种目标化、蕉园管理标准化、采收与采后贮运技术高效自动化、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统一化、加工产品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1.1.4 产业特点

(1)全球香蕉种植布局有所变化,生产规模、贸易量增长有所放缓

近年来,全球香蕉生产、贸易向传统生产国和贸易国集中,但随着传统生产国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便宜等优势的快速弱化,将面临巴西、印度等新兴出口国的挑战。据FAO统计,2013年全球香蕉在各大州所占产量与面积份额与1961年相较,亚洲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而美洲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香蕉最大主产区从中美洲转移至亚洲;而大蕉最大主产区保持不变。

nlc202309081424

近年来,全球香蕉价格增长刺激了香蕉产业的投资和扩大生产,香蕉收获总面积、进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但受土地资源约束、生产成本增长等因素影响将有所放缓。2013年全球香蕉产量较2012年有所增加,2014年世界香蕉产量则受香蕉枯萎病和台风影响有所下降,而2015年香蕉产量因2014年的价格进一步提高及全球主产区的有利气候、对香蕉枯萎病的加强控制将有所增长,价格将会下降。

(2)单产与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而贸易的国际垄断态势逐渐被打破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各香蕉生产国加强了香蕉质量跟踪体系的建设,香蕉生产均通过了ISO9001、ISO14001、SA8000、HACCAP18001 等体系认证。各香蕉产区结合气候特点,大力实施产期调节,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全球香(大)蕉单产增长迅速,2013年,全球单产为917.72 kg/亩,与2007年的842 kg/亩相比提高了8.99 %。据粮农组织2014年4月24日发表的有关全球香蕉贸易的报告表明,2002年全球5大香蕉贸易公司的市场份额为70 %,而2013年则下降到44.4 %。粮农组织贸易与市场司经济学家克里佛诺斯指出,全球三大香蕉贸易公司金吉达(Chiquita)、都乐(Dole)和德尔蒙(DelMonte)对全球香蕉贸易的影响显著下降。

(3)发展中国家香蕉消费量快速增长、价格攀升

据2013年,FAO数据库和美国农业部统计分析,全球各香蕉生产国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因基础设施及采后处理、运输设施的日益完善,香蕉生产成本增速慢于产业效益增速,全球香蕉生产仍将持续发展。

全球香蕉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5 %左右,主产国多数以内销为主,出口香蕉的产区主要集中在中美洲与加勒比海产区,出口市场主要为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如中国等国家也在迅速发展。进口国香蕉终端零售价较高,为出口国出口价格的5倍左右。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香蕉消费量快速增长,香蕉市场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全球香蕉消费目前仍以鲜果消费为主,且因大部分主产国分销能力弱,大量上市时产地市场会出现季节性过剩,但从全球市场来看供仍小于求。

(4)极端气候及香蕉枯萎病对香蕉生产影响加剧

全球极端气候尤其是台风、飓风的频繁发生,对抗风较弱的香蕉生产影响加剧,而且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病虫害频发、干旱和土壤板结也影响香蕉产量。同时,香蕉枯萎病在世界香蕉产区蔓延且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许多传统香蕉产区未能再种植香蕉。

1.2 国内情况

1.2.1 生产情况

1986年,国务院作出了“大规模开发南亚热带作物的决定”,香蕉产业快速发展。据农业部南亚办统计,2015年,中国香蕉种植面积为617.44万亩,收获面积547.36万亩,较有数据统计的1988年分别增长了187.83 %、218.11 %,较“十五”末分别增长了42.26 %、37.07 %,和“十一五”末分别增长了14.08 %、18.05 %。 2014年,全国香蕉总产值为403.34亿元,较有数据统计的1988年增长了11倍以上,较“十五”末增长了258.27 %,较“十一五”末增长了90.92 %。

2015年,全国香蕉总产量为1 223.57万t,同比增长3.27 %,較有数据统计的1988年增长了5倍以上,较“十五”末增长了76.35 %,较“十一五”末增长了23.17 %。其中,广东香蕉产量445.00万t、广西295.57万t、云南247.00万t、海南140.20万t、福建92.00万t,分别占全国总产的36.37 %、24.16 %、20.19 %、11.46 %和7.52 %,四川和贵州也有少量生产,分别为3.00万t和1.00万t。全国平均单产2 235 kg/亩,较有数据统计的1988年增长了95.49 %,较“十五”末增长了27.14 %,较“十一五”末增长了4.20 %,其中,广东为2 342 kg/亩,广西为2 007 kg/亩,云南为2 205 kg/亩,海南为2 456 kg/亩,福建为3 228 kg/亩。据估测,2016年全国香蕉产量仍将上涨。

1.2.2 市场情况(进出口、价格、消费等)

2015年香蕉市场较低迷,全年香蕉批发市场平均价格与产地平均价格高开低走,季节性波动特点较为突出。年内整体价格峰值和谷值的差距变小,波幅小于2014年,批发市场平均价格较2014年下降了23.29 %,多数月份每公斤香蕉产地平均价格都在2元以下。2015年中国香大蕉总体仍为进口大于出口,但出口较2014年有所增加,而进口较2014年则有所下降。

(1)进出口贸易

进口有所下降,出口增加幅度较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中国香(大)蕉进口量107.39万t、进口额7.73亿美元,出口量7 566.71 t、出口额732.92万美元,由此可知,中国香(大)蕉贸易为净进口。中国香(大)蕉进口量、进口额同比下降4.73 %和4.21 %,其中从菲律宾进口68.69万t、厄瓜多尔28.31万t、缅甸5.57万t、泰国2.61万t、越南1.01万t。香(大)蕉出口量同比增加74.07 %和67.72 %,主要是销往香港和俄罗斯的数量大增,其中销往香港3 273.36 t、俄罗斯1 281.14 t、蒙古1 052.25 t、朝鲜822.20 t、澳门800.68 t。

(2)价格

受2014年香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香蕉产量增加、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截止2015年12月,全国重点监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价格4.28元/kg,同比下跌22.18 %,最高价5.86元/kg。

产地综合平均价格4.57元/kg,同比上涨46.5 %,最高价6.01元/kg,比年初上涨71.7 %。进入9月份以后,广西、云南主产区香蕉陆续上市、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香蕉产地市场价格合理回归,呈逐月下滑态势,年末产区最低市场价格2.69元/kg,比最高价下跌55 %;销区波动较为平缓,年末最低价仍达5.5元/kg,比最高价仅下跌18.4 %。2014年,香蕉市场价格全年市场综合平均价格达4.21元/kg,同比增长49.29 %。香蕉批发市场平均价格为5.47元/kg。

nlc202309081424

1.2.3 科技进展

近年来,中国香蕉产业科技不断进步,已经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实现了种植品种良种化、种苗生产工厂化,香蕉组培苗大范围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中国香蕉种植材料上一次大革新。国内新植香蕉85%以上均采用组培苗。同时,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运保鲜配套技术等都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推广应用。但是,中国香蕉产业科技仍存在着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仍有待突破,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深加工关键技术等方面有待加强创新等瓶颈问题。

1.2.4 产业特点

(1)生产总量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

2014年,中国香蕉产量达1 207.67万t,分别较“十五”、“十一五”期末增长77.28 %、24.80 %,新植蕉园良种覆盖率达100 %,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全国香蕉单产2 195.83 kg/亩,较2005、2010年分别增长26.00 %和3.43 %。

(2)區域化生产明显,种植区域布局出现西移

广东、海南等传统优势产区受土地资源、人力成本、香蕉枯萎病等不利因素制约,产业发展受阻,而云南、广西则因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病害冲击较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香蕉种植区域布局出现西移现象。

(3)实现全国产区周年均衡生产供应

各香蕉产区结合种植期,实施产期调节,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4)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组培育苗、水肥一体化、无伤采收、采后处理等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促进香蕉单产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

2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对策

2.1 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面临形势

(1)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有利于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但仍需谨慎防范新常态下各种风险

一是内需市场稳步增长。2015年,扩大消费战略的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的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将对市场环境与信心产生正面影响,此外,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香蕉作为特色水果的内需消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经济复苏将有利于中国香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三是内外部环境仍存在威胁产业发展风险因子。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因素及中国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香蕉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趋严峻;内需市场虽然保持增长,但由于香蕉非生存必需品,且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对国内香蕉产品的品质及风味要求进一步提高。

(2)国家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

国家通过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制订与实施香蕉产业的农业保险政策等扶持政策,设立香蕉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加大了对香蕉产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解决香蕉科技瓶颈问题。

(3)土地、人力等资源对产业刚性约束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的扩张,中国土地、人力资源日益紧缺,适宜香蕉种植的土地与适合的劳动力价格也水涨船高,形成对产业的刚性约束。

2.1.2 存在主要问题

(1)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重大病虫害制约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的毁灭性病害,是目前困扰世界香蕉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香蕉枯萎病自1996年传入中国后,不断扩散蔓延。近年来中国香蕉枯萎病监测与防控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在香蕉主产区频发,全国香蕉枯萎病发病面积20余万亩,约占总面积的5 %,对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最新报道,被称为“香蕉艾滋病”的“黄叶病热带第4型”(TR4),近期由东南亚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约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疫情将威胁全球香蕉供应。

(2)谣言等不可控因素对产业造成严重伤害

2007年的“香蕉癌症”风波、2011年的“香蕉乙烯利事件”等突发事件,给中国香蕉产业造成严重伤害,两次事件共造成蕉农直接损失10亿多元,类似事件仍有可能发生,并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3)自然灾害频发对产业影响日益加深

中国大多植蕉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低温、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高发频发,与其它草本作物相比,香蕉植株较高,加上蕉园道路、排灌、防风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难以抵抗台风、暴雨的侵袭。

2.2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建议

2.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议完善香蕉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大对与抗枯萎病有关的投入品及种苗引进与推广、香蕉标准化安全化生产、采后无损化处理和贮运等的补贴力度。

2.2.2 大力开展香蕉科技创新与技术培训

强化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立足产业需求开展先进适用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研发,力求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作用,通过专家大院、农民田间学校等,对技术骨干、香蕉种植大户、农村经济能人等进行强化技术培训,推广普及香蕉标准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提高香蕉科技含量。

2.2.3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为解决香蕉销售难问题,有必要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壮大本地农村经济人队伍、建立健全香蕉信息网络、建设香蕉物流园等。

2.2.4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在中央及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下,在掌握现有香蕉产业经营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培育和壮大香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香蕉产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顺利对接,保障香蕉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高校舆情应对队伍建设下一篇:感恩励志教育大型公益讲座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