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2024-10-07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共11篇)

1.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道

摘 要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文章从区(县)委宣传部的角度,探索试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剖析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问题,最后为融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新闻舆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61-0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手段、方式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被社会认可度、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相比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不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矛盾体,二者各有优势,应该走跨界融合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中明确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2016年2月,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新闻宣传要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常德市武陵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同时结合本区新闻宣传工作实际,整合区属媒体及市级协办媒体资源,在构建“大新闻”宣传格局下,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之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平分秋色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是常德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心,拥有人口73万。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综合分析,2012年前武陵区新闻宣传中传统媒体独占鳌头,重点集聚在纸媒、电视媒体上,仅2013年在中央级媒体上稿17条,《湖南日报》上稿30条,其中头版头条4个,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30条。传统媒体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成熟的传媒运作机制和品牌知名度效应,在武陵区新闻宣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尽管传统媒体为新闻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闻发言席”一直是制肘武陵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2012年,武陵区委宣传部在经过深入思考后,试水新媒体新闻宣传方式。10月,由区委宣传部全权主办的手机媒体《武陵手机报》正式创刊,凭借优质内容和快速发布迅速在武陵区“走红”,被确定为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2013年被纳入常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到会媒体,被广大读者誉为常德中心城区“资讯专家”。初次尝试让区委宣传部看到了发展新媒体的潜力与效应,在筹备工作持续了半年后的2013年底,与湖南红网合作打造的武陵新闻网经过多次测试后正式上线,武陵区从此有了具备完全新闻发布资质的新媒体。2015年,区委宣传部努力创新,又推出了“品武陵”微信公众号,一年时间就收获了近3万名微信用户的关注,单条推送内容阅读量超过5万次。自此,武陵区区属新媒体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随着新媒体建设的推进,新媒体新闻宣传开始在武陵区崭露头角。据统计,2013年武陵区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发稿3 521条,稿件在门户网站、主流网站上转载1 733条;武陵区在手机报媒体上上稿5 760条。同时,2014年武陵区在中央级党报党刊新闻网上稿15条,省级党报党刊上稿34条,其中《湖南日报》头版头条6条,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192条。数据显示,武陵区在拓宽新闻宣传渠道的路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有力构建

地处中心城区的武陵区新闻宣传,与其他县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天生的弱点。独特的优势是城区新闻内容具有趋同性和共享性,市、区两级媒体的报道重点时常重合,从而造成了新闻资源单向流动的共享格局,也就是区级媒体可以借用或直接署名转载市级媒体的内容。天生的弱点则是区级媒体在市级媒体的大品牌效应下,很难做出影响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武陵区委宣传部大胆地提出了“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构想,通过整合资源将区属媒体、市级协办媒体统一起来,共同为新闻宣传出力,而将这些媒体有机统一起来的载体就是武陵新闻网。在统一的思路指引下,包括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品武陵微信公众号、武陵新闻频道(电视)、武陵政府网在内的区属媒体,与《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常德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开始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武陵新闻网作为“大新闻”宣传格局的“航空母舰”,在栏目上就设置了外媒关注、视频武陵等专门为传统媒体开辟的栏目,让纸媒、电视媒体的新闻资源第一时间流动到网络媒体上进行推介。同时,武陵手机报还经常会为登上纸媒的优质稿件进行推介。

除了在形式上融合,武陵区还探索了深化内容合作的模式。武陵新闻网在筹备之初,就邀请了纸媒、电视媒体的负责人参与谋划,广泛汲取意见。2014年初,武陵区委宣传部还建立了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典型报道,邀请网络媒体、纸媒、电视媒体负责人及区委办、区政府办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采取“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种创意多种联动”的发展模式,各具重点、百花齐放地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例如2014年7月,武陵区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有了新突破,建设“完美社区”过程中在落路口社区引入了湖南省第一台“易办事”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了“永不下班的社区”。在确定了该选题后,武陵新闻电视频道率先以便民、为民的角度对该服务终端进行了重点报道,紧接着武陵手机报以建设“完美社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进行了专栏报道。该新闻在区属媒体上一经发出,《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相继推出相关主题报道。8月,中央媒体《经济日报》在头版以《湖南常德:有了“易办事”办事更便捷》为题关注武陵区创新方式加强社会服务,同时配发记者手记,结合简政放权、提升效率,表示全国各地都应通过武陵区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得到深刻启示。《经济日报》文章发表后,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再次撰文进行后续报道,将《经济日报》刊文内容核心与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融合,更深一步阐释了武陵区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通过此次新闻宣传实践得出的区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打头阵――上级传统媒体深入挖掘――区级新媒体升温的报道模式,给予了武陵区新闻宣传的重大启示,促进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同时结合各自媒体特点释放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在受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如何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二者融合之道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传媒领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武陵区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的特点,在新闻宣传的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1)解放思想,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2014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区(县)一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不能有畏难情绪和惯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观念,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武陵区委宣传部确定了通过新媒体发展带动全区“大新闻”宣传格局构建的目标,但依旧需要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实现共享融通,同时挖掘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自身,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抢占新闻宣传时机与先机。

2)发展阵地,形成适应深化合作的新模式。如果没有区属新闻宣传的阵地,与上级媒体采取更多的合作都只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因此,武陵区将加大投入,发展区属新闻宣传阵地,继续加快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的发展壮大,为武陵区新闻宣传大踏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继续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的内涵、合作机制,在现有雏形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操作性强的制度,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继续保持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加强内容交流,在合作中寻找灵感,形成形式与内容资源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动力和海量资源,推进武陵区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借助新媒体传播快捷、随时随地阅读和云数据优势,扩大武陵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地借力发展,不关起门来搞宣传,什么都自己来建。

3)夯实基础,形成以内容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宣传来说,“内容为王”的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武陵区将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突出位置,以内容优势推动新闻宣传工作。一是追求专业权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进行专业化的新闻生产,提升新闻内容品质。二是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即既要提供共性化的新闻产品,也要加强个性化的新闻生产,同时还要注重将大众互动纳入新闻宣传。2014年9月,武陵区全面承接17项城市管理事权,有市民在网络论坛上留言,希望武陵区加大对街面流动摊贩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摊的整治,武陵区创新思维,探索引导新疆兄弟入店经营后的第二天,武陵手机报以新疆兄弟自愿入店经营、在常德安居乐业的角度,侧面对武陵区解决“老大难”城管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市、区两级的广泛关注。10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武陵手机报转换角度,以普通市民欣喜看到城市管理转变,再次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常德日报》持续关注该稿件,并将该稿件刊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版显著位置。这种探索,达到了市民参与、新兴媒体密切关注、传统媒体借机发力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同时对于区(县)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次观念、管理、发力的重大变革。武陵区适应发展潮流,率先探索“大新闻”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促进武陵区对外宣传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武陵区也将继续顺应融合发展势头,健全、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大胆创新、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闻宣传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强.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劲的竞争对手[J].新闻爱好者,2010(8):21-22.[2]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0(8):58-60.

2.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二

一、新媒体定义以及新旧媒体不同点

(一)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主要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 运用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卫星以及数字广播等渠道, 以电视、电脑、手机、MP5、PDA等设备作为终端媒体, 从而实现互动化、个性化、细分化传播, 个别媒体还具有点对点传播、精准投放等效果, 例如:电子杂志、博客等。电子媒介不仅让人类实现了速度以及空间距离的突破;根据人类社会信息体系发展, 电子媒介还形成了人类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和声音信息系统。随着录音、摄影以及影像技术进步, 不仅实现了影像、声音信息的大量传播和复制, 同时也推动了历史保存作用。

目前, 我国新媒体主要有:依靠数字传播网络的车载电视、数字电视以及公交电视;依靠无线网络传播的手机短信、电视、WAP等;依靠融合网络的IPTV;依靠互联网传播的电子书、电子杂志、博客、视客、播客、网络视频以及其他类型的网络社区。

(二) 新旧媒体不同点

1. 新媒体特点

网络宣传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转载报道多、虚假报道多、舆论导向滞后等问题。网络新闻属于即时传播方式, 没有时差问题,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 新闻传播范围和效率逐渐扩大, 增强了传媒效益和影响力。同时, 由于现代新媒体竞争逐渐加剧, 媒体利润逐渐削弱。

目前, 随着微博微信快速发展, 更多人成为传播者, 并且拥有相应的粉丝, 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 由于网络传播者传播水平有限, 导致大量垃圾信息流入读者生活, 例如:出现金庸去世等负面造假新闻,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新媒体的信任度。在微博大量发展的环境下, 由于政府部门没有相关政策以及法规对网络新闻进行有力的监控处罚, 导致新闻宣传控制力度滞后。

2. 传统媒体特点

传统媒体报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面对新媒体的宣战, 具有互动性、实效性差等弊端。传统媒体作为专业信息传播机构, 在信息收集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 “新闻产品”一般都符合高质量产品以及合格产品。根据传统媒体的专业流程, 不同信源信息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加工, 整理成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传播给观众。在社会责任感以及传统媒体背景作用下, 在重大事件上, 传统媒体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通过具体的评论方式突出导向, 宣扬代表组织观点和立场。

根据报纸代表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在发布重要新闻、政策导向、民生新闻、路线方针时受到相关区域以及系统民众关注;对于没有关乎切身利益的观众, 更多的则是关注体育报道、民生报道、社会新闻、娱乐报道等。由于传统媒体传播效率落后、缺乏互动性, 因此, 怎样增强传统媒体影响力, 增加读者听众互动性、实效性, 成为了当今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问题。

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博弈

随着社会经济逐渐的发展, 新媒体价值的逐渐提升, 新媒体产业发展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形式不断多样、扩张速度增强、广告主投放资金加大、投资力度上升, 由于新媒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让新媒体迅速崛起面临着严峻考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与生俱来的敌对交锋越演越烈, 双方在争取吸引眼球上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当下, 我国传统媒体主要面临着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的挑战, 通过资本、渠道、技术等优势, 不断挖取原属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和观众。另外, 传统媒体由于同质化竞争的影响, 造成了很多微利化以及可替代性趋势, 影响力、渗透率、覆盖面逐渐下降, 媒体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萎缩形势。

相关专家认为:在广告市场逐渐扩张的形势下,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2004年我国媒体经营在杂志、报纸两大主要平面经营上出现双双下降的现象, 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在广告市场总额中逐步下降。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在3亿人以上, 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互联网等新媒体。截至2004年, 北京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阅读报纸, 35岁以下的年轻人11%不阅读报纸, 习惯于从互联网上搜寻新闻报道。

和传统媒体颓败趋势相反的是互联网、手机、直邮、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逐渐兴起, 楼宇电视在3年时间内, 培养出高达10亿元的广告市场, 网络媒体日渐发达。我国主要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在2004年经营收入达到2亿美元、1.09亿美元、1.03亿美元。中国移动、联通等移动通信运营商成为当今新媒体最主要的受益者。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亿, 手机短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是我国广播、报纸、杂质等传统媒体的几十年时间的收益。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广告运营商开始注重新媒体资源优势, 甚至不惜重金投入。由于此消彼长的制约, 在战略战术中,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竭尽自身特长, 努力争取利润。根据当前形势显示:新媒体在未来博弈中将利用“行为分众”和“传播数字化”进行战略发展。例如:在记录消费者活动中, 通过行为分众将特定资料分发给特定人群;在谷歌以及百度中搜索过相关品牌竞争对手的消费者, 品牌商邮寄相关资料给消费者。从BBS研究中发现, 70%的BBS信息由20%的意见领袖编辑出来, 通过垂直网站寻找, 得到相应信息。

在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理性分析中, 整合资源作为最积极的反映。内容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护身符, 拥有强大的议程功能以及专业媒体人才队伍。在观众认为新媒体信息滥用而无所适从时, 作为权威信息的传统媒体, 保障了主体地位。因此, 在传统媒体发展中, 必须保持严谨作风, 认真准备优质节目。同时, 由于资本运作以及受限, 导致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只能在香港上市。

三、完善新旧媒体融合

(一) 杜绝唯新媒体论

新形势下, 面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激烈的博弈, 必须正视新媒体, 推动新旧媒体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风险投资和投行只注重想象空间, 游戏资金投资比重大, 不同出处、身份的运营者逐渐加入运营以及研发中, 广告主削减传统媒体资金投入, 逐渐向互联网等新媒体进军。政策方面, 由于拉大内需、产业升级、提高GDP等因素刺激, 出台鼓励对策。同时, 传统媒体受各种因素影响逐渐下降。

传统媒体在业务、内容、营销以及服务上具有独特价值, 在面对“新媒体互动、一对一、点对点服务的基础上, 传统服务只能提供单向、被动的、一对多服务。”传统媒体必须从人类基本需求出发, 发扬传统媒体成本优势, 除了人财物以外, 加强政策以及舆论支持, 让产业界重新审视新旧媒体融合问题, 从根本上促进媒体业发展。

(二) 促进新媒体、传统媒体均衡发展

目前, 由于新媒体渠道创新缺乏内容, 导致很多盗版在互联网上横行,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在互联网上下载没有授权的内容, 例如:音乐、软件、程序、游戏、电影、本刊等。同时逐渐向数字新媒体延伸, 例如:VOD、IPTV等, 网络运营商随意录制节目内容, 通过重新编辑以及整理, 提供给客户并收费。这种方法不仅为新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内容, 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收入。因此, 新形势下新媒体不能过分压制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 必须保障传统媒体健康运行。

(三) 传统媒体不能盲目参与新媒体

在新媒体浪潮下, 很多传统媒体积极参与新媒体, 例如:实力雄厚的文广、央视、南方广电集团等, 逐渐建立起庞大的新媒体体系, 主要包括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以及数字内容等多种行业, 从新媒体产业中获得了相应的效益。因此, 在媒体转化中, 必须根据自身实力进行相应的媒体开发。参与方在参与时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开发资源, 根据新媒体受众需求以及媒体特性, 进行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投入。

结束语:

完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不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影响力, 通过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还可以锁定传统媒体自身的客户群、读者群、消费群, 实现媒体延伸、媒体融合, 从而增强新闻媒体信息服务力度, 提供更优质的免费点播、下载、物流配送等服务。在分化和聚合两种力量同时存在的媒体市场, 认真审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博弈, 在着眼于竞争的同时, 致力两者双赢合作, 从根本上增强媒体经济效益和质量, 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仕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模式[J].新闻前哨, 2012, (1) :76-77.[1]廖仕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模式[J].新闻前哨, 2012, (1) :76-77.

[2]胡樱樱.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J].大观周刊, 2012, (31) :7-7, 68.[2]胡樱樱.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J].大观周刊, 2012, (31) :7-7, 68.

[3]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 2011, (9) :100-104, 108.[3]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 2011, (9) :100-104, 108.

[4]熊湘漪.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及出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0 (7) :114-117.[4]熊湘漪.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及出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0 (7) :114-117.

[5]马新莉, 张海珍.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价值工程, 2011, 30 (2) :303.[5]马新莉, 张海珍.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价值工程, 2011, 30 (2) :303.

[6]贾志梅.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机遇[J].价值工程, 2012, 31 (8) :221-222.[6]贾志梅.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机遇[J].价值工程, 2012, 31 (8) :221-222.

3.郭志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 篇三

郭志明简历: 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及香港大学合办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生文凭课程"有关媒介计划的客席讲师。自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后,就在香港从事媒介策划的工作。1997年3月开始常驻中国大陆,并经常在国内主要营销杂志发表文章。

前瞻观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2008年的博弈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过度开发,新媒体已经不能单靠“无聊时间+播广告的LCD”这种模式继续下去了,未来成功的新媒体将会通过记录消费者的行为来把特定的资讯发送给特定的人群,口碑传播也呈现数字化趋势。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还是以内容为王,也有通过资本运作寻找增长点的做法。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www.vkarketing.cn。

2008年是充满博弈的一年。除了国民党与民进党、共和党与民主党,以及全球各个国家奥运选手之间的博弈以外,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博弈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的一年。 由于过度开发,新媒体已经不能单靠“无聊时间+播广告的LCD”这种模式继续下去了。2008年,新媒体必须要注意两大发展趋势: 1. 利用行为来分众。传统媒体一般以人口资料来分众,如年龄、性别、收入等。但未来成功的新媒体将会通过记录消费者的行为,并利用此资料来把特定的资讯发送给特定的人群。举例来说,假设日产天籁是帕萨特领驭的主要竞争对手,上海大众就可以通过百度,对搜索过“东风日产”、“天籁”等关键字的人,推送帕萨特领驭的资料或广告。 2. 口碑传播数字化。从研究BBS信息流通我们可以发现,约70%的BBS信息是20%的意见领导者写出来的。我们应该到哪里找那20%的人群?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那些垂直网站去找。新方法就是找那些愿意透露实名的专家,如在阿邦网(abang.com)上的那些。 此外,技术加快了网络口碑传播的速度。如果你在热爆全球的社区网站Facebook中插入Visual Bookshelf软件,就可以跟同样安装了此软件的朋友分享你们正在读的书。一旦你对朋友的某一本书感兴趣,点击该书的图像,此软件就会把你直接链接到Amazon.com此书的购买页面。以前从口碑到购买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但现在两者之间的时间只是一次点击。 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的今天,传统媒体如电视和报纸应该如何去抵抗呢? 首先还是内容为王,我们通过央视索福瑞在去年9个城市做的一项有关数字电视转换的调研发现,虽然数字转换后频道数增加了,但是总收看时间从平均一天161分钟,增加到176分钟,增加了15分钟。中央级频道的收视份额从34%增加到37%。数字电视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内容,但观众还是会把时间留给优质的节目。 二是利用资本运作?传统媒体一直都有尝试资本运作,如凤凰卫视、阳光卫视等都是香港上市公司。但由于落地受限制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传统媒体的资本运作好像一直都不算非常成功。2007年12月18日,凤凰卫视的市值只有74亿元人民币,与市值相对较低的搜狐相比,其市值仅是搜狐的1/2强,更不要谈网易、新浪、盛大、分众、腾讯、百度,及市值之王阿里巴巴了。 “民营节目制作商”情况会否好一点?我们拭目以待光线华友传媒娱乐集团在2008年的发展吧。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www.vkarketing.cn。 另外的办法是完全不参与内容制作,就像橡果国际与宽视网络。橡果国际把所有“垃圾时间”买断来做电视购物的商业模式已经为他们创造了21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虽然其股价在不断下跌。2007年刚在东京上市的北京宽视网络,于去年年底大量垄断性地购买某些城市的电视广告时间,也是一种透过资本运作在传统媒体寻找增长点的做法。

4.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四

2010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确定了三网融合12个试点地区名单,制定了快速推进三网融合的目标。并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三网融合的新形势给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广电新媒体,促进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为目前广电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参与三网融合。广播电视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从广播到电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电子技术每一次进步都使广播电视发生了大的变革。新媒体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催生了更加多样的媒体形态,对固有的广播电视形成了挑战。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科技发展主流的今天,在广播电视及平面媒体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影响,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相互渗透的情况下,特别是面对三网融合,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只有积极投身三网融合,抓住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发展新媒体,抢占新阵地,利用新媒体提升传统媒体,不断延伸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占领信息和文化传播制高点,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才可以在三网融合中把握主动权,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第二,要尽快调整发展思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媒体的融合,同时打破了广电系统长期封闭、垄断的局面,对原有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形成严重冲击。必须顺应形势,尽快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战略转型,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三网融合形势下的广播电视科学发展之路:

首先,充分认识三网融合,无论技术如何变革,用何种网络传输,业态如何更新,只要具备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都视为新媒体,大力加强建设。

其次,要认识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拓展,又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差别和不同,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再次,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积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 1

无论广播电视行业政策制订者还是广播电视的播出机构、传输机构的从业者,对此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推动调整尽快实现。

近年来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强劲,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覆盖范围不断增大,广告收入不断增长,不但有效实现了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到世界各地的目标,也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促进了产业发展,保障了各项宣传任务的完成。

第三,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广电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中国的文化思想宣传阵地,既具有行业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台、电视台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也为大力发展产业、巩固宣传阵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相比较而言,作为新媒体的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公共载体视听节目、多媒体交互点播等业务,在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较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产业属性。因此,电台、电视台在推进新媒体发展时,既要牢牢把握住媒体核心业务,坚守宣传阵地,又要根据新媒体的形态更为多样、传播更为广泛、渗透力更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加大力度,促进新媒体健康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内容创新,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适应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的,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形式生动活泼的各类新视听产品,满足群众各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绝不能把简单的传统媒体节目照搬到新媒体上面去。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不但要创作更多高科技含量的视听产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传播渠道,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听享受,同时也为新媒体视听节目监管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和传播安全。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更为高效、快速、灵活的体制机制,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5.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五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隐蔽性 新媒体的许多形式隐身于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中,它最低限度地减少了与受众之间的抵触性,使广告同娱乐结合得更为紧密。分众性 可以更有效地针对产品的消费群,加上一些新媒体属于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率高,所以它能够很好地找到每个人单独的时间,通过这些零碎的时间,得到传统广告难以获取的好环境。高科性 使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与广泛的应用性,适合于不同场所,可以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具备了较好地表现商品的各种特性 使商品的广告大大降低了整个环节的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广告的传达率。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什么叫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 曾几何时,互联网络的盛行,曾经使业内人士无不感叹,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介。在一段时期内,网络媒介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似乎一提起新媒体,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就是网络媒介。但是,说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正确吗?答案是不正确。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迁,具有越来越多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等。最后,可以明确地说,所谓新媒体,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 从岩画和巫会的模拟传播,到诗歌和戏剧的口语传播,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文字传播,到无线电发明之后的电子传播,回顾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而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信息”与“意义”无关 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比特就是比特”。在数字语言里,所有的文本、声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组合。传播的信息从传播的意义中抽象出来,使“把关人”的能力大大削弱。因为意义是完整、单一而不能分割成片段来进行传播的,易于甄别,而信息是可以编码、分段、压缩,进行传播,再组合、复原、解码,进行读取的,很难在传播过程中判别每一片断的信息意味着什么。上海目前发展很快的楼宇视频和地铁视频系统是电视还是计算机?曾经发生一场定性之争,就是这种突破的生动案例。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在传统传媒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传播的效果似乎是无坚不摧的,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有着“魔弹”般的效力。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和“噪音”越来越多,以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进行接收和处理,同时,在技术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复制和传递已经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什么途径,如何选择和过滤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消费偏好变得日益重要。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发现,表明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而在数字加 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 分类 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手机版报纸内容图文并茂,只不过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编辑们要将报纸的新闻精编一遍后再搬上手机。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版报纸新闻时效性更强,很多新闻都能在报纸上报摊之前看到;简洁方便,可容纳一份内容丰富的报纸,从热点新闻、房产行情、彩票服务到生活信息等内容应有尽有;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阅读。此外,手机版报纸不占用手机的存贮量,像电脑一样只是一种虚拟存贮状态。相比较以往的手机看新闻业务,“手机报”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从订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延伸需求。形式上,最大限度地展现报纸的全貌;使用上,瞬间接收,随看随翻,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而且订阅者还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编读间再没有隔膜,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这改变了传统的传者传递信息,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实现了互动有效,人情味十足的沟通新局面。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发放3G牌照以后,手机媒体可传送的信息量和信息形式越来越多,手机的媒体趋势越来越明显。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臵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

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基于DVB技术标准的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用户管理技术能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做得尽善尽美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节目选择和更好的节目质量效果,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l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特点:(1)音画,细腻逼真。由于采用了数字编码、压缩和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传输过程造成的信号损耗,基本消除了模拟电视中的“雪花和条纹”现象,收视效果接近DVD水平。(2)功能,种类繁多。除了数字电视基本频道、专业付费频道等视频节目以外,使用方便的节目收视导航、电视网站、实时股市行情、游戏、电视短信等新型服务形式也将出现在电视荧屏上。(3)频道,极大丰富。数字压缩技术的应用使一个频道传输4—8套节目成为可能,全方位拓展了收视空间,用户仿佛臵身“节目超市”,精彩节目随意挑选。(4)内容,个性十足。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注重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真正成就“家庭电视台”的梦想。分类 数字电视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DVB-T)、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DVB-C)三类。按产品类型分类 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按清晰度分类 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 可以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 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6.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六

许多人应该都看过那个经典的关于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是在40岁的时候它却要面临一场劫难,这个时候,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变得又浓又厚,使得翅膀越来越沉重。

这个时候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次痛苦而漫长的蜕变。在这个充满煎熬的蜕变过程中,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要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留下斑斑血迹。在新的趾甲长出来后,它还要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可以重新开始振翅飞翔,度过后面30年的岁月!

今天的传统媒体,就可以被看作是那只等待重生的“鹰”。

每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诞生时,都会对旧有的媒体形式造成冲击和威胁,在电视刚刚兴起时,也有专家惊呼“广播和报纸将会被取代”“电视正在杀死传统的媒体”,但实践证明这三者无法相互取代,因为报纸传播文字和静态图片,广播只能传播声音,电视只能传播动态画面,尽管会此消彼涨,但它们谁也杀不死谁,因此,电视与广播、报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但这并不代表,当网络等新媒体涌现时,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担心会被取代或“杀死”,因为,许多新媒体可以通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所以它具有杀死传统媒体的潜质,新媒体是革命性的。或许短期内,新媒体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如果传统媒体不主动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完成面向新媒体的转型,必将像那些不愿忍受蜕变痛苦的“鹰”一般,被新媒体这个“劫难”杀死。

许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们已经在抱怨,互联网等新媒体正在抢劫传统媒体、谋杀传统媒体。但是,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尽早意识到新媒体所引发的冲击,尽早采取措施,就不会被杀死,并且它们也能通过与新媒体融合摇身一变,成为适应新媒介时代的“新媒体”。但新旧媒体的融合将是一条十分艰难且充满了曲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自身实力不足或“误入歧途”的传统媒体很可能会被新媒体杀死,因此,在新媒体发展的道路上,必将充满传统媒体的残骸。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以保守的心态来看,新媒体就是来势汹汹的掘墓之人;以开放的心态来看,新媒体就是呼啸而至的勤王之师,

简单来说,传统媒体既不能向新媒体投降,也不能彻底地拒绝新媒体,而应该走上一条相互融合、共存共荣的道路。

二、传统媒体的“蜕变”

近几年来,国内外媒体精英们不断热烈讨论的话题,就是传统媒体如何做新媒体,并且,他们所在的传统媒体也在不遗余力地尝试。几乎所有的商业化运作的传统媒体,都想到了将自己的内容搬上网络,制作一个自己的网站;还有些传统媒体则是干脆投资开发新媒体,或对那些存在业务互补性的新媒体进行收购,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默多克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了网络社区MySpace.com,但总体来说,采用收购方式进入新媒体的传统媒体在国内还很少见,比较有名的案例是北青传媒于208月将千龙网收入旗下。

目前就国内情况而言,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案例还较少,而诸如北青传媒与千龙网之类的失败案例倒是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往往既难以将原有资源与新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又缺乏新的商业创意,最终就会陷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1、国内成功案例

国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接较成功的案例是东南卫视与土豆网合作推出的全国第一档电视播客节目《播客风暴》。

年1月18日,东南卫视与土豆网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联手推出《播客风暴》。该节目将从1月22起每晚在东南卫视《娱乐乐翻天》中以全新的独立单元亮相,并在土豆网上设立节目和观众、网友的互动专区,《播客风暴》单元的推出,将大大拓展《娱乐乐翻天》的娱乐外延,把《娱乐乐翻天》的内容从娱乐圈中的明星扩展到普通的草根娱乐。

双方采取共同征集播客的形式,然后由东南卫视方面对原创作品进行二次加工,以达到适合播出的要求。这种模式可在既定的政策环境下用传统媒体的方式运作新媒体,从而实现跨媒体的合作。在娱乐新闻节目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这一合作模式让普通草根成为娱乐新闻的主角,让观众和网民共享娱乐,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此项目之后,两家将继续在联合打造中国原创播客排行榜等多方面深层次合作。

7.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篇七

郴州电视台网站创建于2009年, 命名为“南国郴州网”, 提出口号“网开新视界看我的”, 致力于打造郴州最好的以音视频为核心的网络视听传播新媒体平台。作为郴州市广播电视局继郴州人民广播电台、郴州电视台、郴州新报之后斥巨资打造的第四大新锐传媒, 一直以“发布新闻、传播信息”为宗旨, 突出新闻、资讯特色, 利用网络电视传播优势, 充分发掘郴州电视台各频道多年来在观众心目中积聚的品牌价值, 做到专业、精准、权威。通过强大的多媒体网站发布系统, 为公众提供郴州广电精彩的本土新闻栏目、社教专题、文艺活动等节目内容, 不断满足网民们日益提升的文化生活需求, 成为郴州广电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同时为公众提供完善的网上服务, 吸引更多人关注网络媒体的发展, 体验网络消费的乐趣, 分享网络科技的成果, 实现“看您想看的, 给您想要的”目标。在网站成立初期局台领导就提出第一年做影响第二年稳固发展第三年创收经营初见成效。以传统传媒资源网络化表现手段形成新的竞争力。首先把郴州电视台自办的在郴州市民中家喻户晓的知名栏目、特色栏目, 如“新闻联播”、“天天播报”、“今晚8点”、“天天说法”等热门节目、名主持人, 开辟专属页面, 实现电视网络化, 但又打破了电视没有持续性和任意观看的瓶颈, 充分放大网络电视无时间性、地域性的传播效应, 锁定和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忠实网民。二是精心设计了网站的个性标识, 如我们提出的“网开新视界看我的”就作为一种口号深入网民心中, 成为了独有的标识, 网民在想上网看相关本土新闻视频时就会选择点击南国郴州网。在2010年网站升级改版时除了保留原有的整包栏目视频外, 还将工作细化, 安排工作人员对每个单条的新闻视频进行精细编辑和图文搭配, 从而达到一进入网站主页面, 第一眼就能让网友看到郴州电视台各栏目每天更新的单条热点新闻, 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 进行浏览和观看, 就像进入主题餐厅, 第一眼就能看到今天提供的菜品和什么样的服务。另外, 郴州人民广播和郴州新报就像配菜, 提供有益的补充, 我们还开设了“郴州影讯”, “爆料台”等小板块, 就像餐后小点, 除了为网友提供实时的天气情况, 网友还可以通过我们的爆料台爆料, 提供新闻线索, 从而实现网站吸引人, 留住人, 最后由网民来帮网站宣传, 口口相传。同时网站除了苦下内功做好文章之外, 还应当有好的营销思路, 网站创建初期我们就制定了前期造势方案, 在网站改版推出时就在市直机关、厂矿企业、广大市民中群发短信, 广而告之网站升级改版。与传统媒体互动, 广电局下属广播电视, 新报推出网站宣传公告;网民在观看视频时送出奖品, 网民只要在网页浏览了视频和转发了微博都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品, 大大增强了网站与网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定期推荐本土自办品牌栏目, 每月选出栏目之星, 并举行栏目主持人与观众见面会, 这样更加增强了栏目与市民的互动, 出扩散了自办栏目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网站里面所含的服务理念和意识, 网站说到底就是为网民服务的, 没有点击率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 网民除了看视频和新闻外, 可能还想了解一些其他信息, 该网站针对自身特点公布了所有媒体负责人及办公和新闻热线电话, 同时还对郴州市区的四个有线电视网络营业厅进行划片布图, 公布服务电话, 方便市民出现网络问题可以直接到片区受理, 这样网民对网站更有归属认同感。

而对郴州发生的政治民生大事, 比如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作风大整顿活动, 可以在网站上开设专题栏目, 将每天的节目内容放到网站进行轮放, 观众如果错过了电视的播出, 可通过网站点播观看当天节日内容, 并对每天播出的内容在网站上进行点评。网站还可把某些新闻 (如:郴州大建设问题) 以专题的形式呈现, 让观众对事件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以往的电话热线、短信等方式为电视台报料外, 同时网站推出了市民利用微博进行报料, 也可以利用DV、手机等记录身边的趣闻奇事, 提交到电视台进行整理和编辑, 我们开辟了DV生活, 拍客在线等栏目。观众可通过网站发表见解或提供相关信息, 通过这种网台结合的方式, 可以及时收集社情民意, 构建节目与观众互动的双向通道, 还可拓宽新闻资源空间, 也可以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最后就是网站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多搞外场活动, 在南国郴州网成立以来先后成功创办了郴州两届居家文化节、万人相亲大会、房交会、车展等大型活动, 最近又与郴州新报进行合作, 在网站上建立网页推介“快乐宝贝”活动并接受网上报名, 目前已有400名孩子通过网络报名加入了此次活动, 其中得票数最高的小朋友已达到了5000多票, 拉动了网站在市民中的影响, 相应也带动了网站点击率的水涨船高, 高峰期达到了一天近六万点。

8.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八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发展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区别

(1)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引起共同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以及对于这些事实的不同看法,往往都是通过职业新闻传播机构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记录影片等为载体,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而人际间、团体间大量的诸如个人见闻、奇闻轶事、小道消息甚至个人私事的细枝末节等等新闻的传播和意见的交流,是很难直接通过现有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而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借助个人信函、电话等其他媒介来完成。新兴的新媒体则提供了这种可能。这表现在个人、团体能够以发帖子、建立个人网页、建网站等形式直接参与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中,并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等,进行人际间、群体间直接甚至是实时的信息交流和评论。

(2)新媒体实现了新闻的双向传播,打破了从媒体到观众的单向传播模式的垄断。这一特性通常也被称为新媒体的交匀性。它具体体现在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交互性关系。首先,作为个体的观众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者。传统的直线性传播模式明确地区分和划定了的角色,认为传播过程是从传方开始到受方终止的活动,是传方向受方施加的传播行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读者既可以是观众,也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发布者,向媒体发布新闻。因此原有的观众与媒体之间绝对的受传关系被改变,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趋于平等。

二、新媒体的其他特性

前面谈到的新媒体的二种特性,是使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给新闻媒体带来的质的飞跃。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容量大

传统媒体的版面容量是固定的,对开的中文报纸一般只能容下1万字左右的内容。而且传统媒体的版数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哪怕只加印一个版,都会涉及到包括印刷、排版、发行在内的诸多环节,哪家报社的当家人都要小心翼翼地算上一笔成本账。正因如此,对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来说,用“惜字如金”来形容版面的珍贵和拥挤恐惧一点也不过分。而依托国际互联网的新媒体就完全不一样了。根据摩尔定理,计算机主机(CPU)的运营速度每18个月翻一倍,而价钱只有原来的一半。网络存储的土要介质—硬盘的发展也符合这个定律,不断扩大的容量却只需要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得。

2、速度快

时效性强一直是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传播技术的进步也是以时效性的提高作为个衡量标准的。网络传输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送达世界各地。传输手段的更新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感到非常力不从心。

3、超地域

国际互联网的最大成再长赞是将五大洲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构成了覆盖全球的统一的信息网络任何信息一但进入互联网,儿乎就可以同时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民在白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在随机音箱中听到国际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为新媒体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而传统媒体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包括运营成本、意识形态)而不能轻易跨越地域的限制,至少到日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报纸能象新媒体一样覆盖全球。

4、超链接

新媒体还有个依托上国际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超链接。新媒体的新闻发布者可以根据白己的需要和条件任意分层组织自己的信息,而网民可以根据白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其中每一条信息。如万维网页(www)最常见、最常使用的形式是,当鼠标移动到一些文字(通常为词、短句或网址)及图象上时,光标就变成手形,这样的区域被称为“热区”,用鼠标在“热区”上点一下,就会调出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可能又有若干“热区”,以此类推,网民就可以浏览无穷尽的信息。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1、分流观众

一个人除去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和生活时间,用于接收新闻传播的时问总是有限的。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吸引人的注意力,那么人们用于原有的媒体的时间必然要减少。何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着显著的优势至于全球和全国范围内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观众的情况,由于统计起来相当困难,很少有人做过详细的量化分析。但足我们可以从互联网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发展情况,看出全球其他地方的这种发展趋势。

2、分割广告市场

新媒体先天具备的種种优势,使得它一经出现就不仅要严重冲击传统媒体的观众市场,还要冲击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世界上最早的网络广告诞生于1994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的WRIED杂志网络版主页上,出现了AT&T等14个客户的旗帜广告。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一是成为网站的赞助商,二是在网站上用横幅广告(Banner),一般是一个流动图像把观众直接带往厂商的网站。和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新媒体广告具有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三是可直接检查观众对广告的反应。

3、传统媒体的新闻垄断地位被打破

9.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九

1、传统媒体应对新兴媒体的重要举措。网络对传统报纸的冲击

20世纪末“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崛起,打破了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利的平等。在网上,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的独家发言人,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信息,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信息。在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直接冲击下,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数字化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地位的改变,决定了深度报道才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为对非突发性事件如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报道及深入挖掘,是传统媒体的专长。虽然网络上的受众能自由地占有大量信息,但由于普通受众缺乏把关人的素质,尤其是缺乏职业的新闻敏感、宏观的透视角度以及对信息材料的过滤和二次加工能力,故进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项工作,是受众无法胜任的,它是传统媒体的专长和优势。可见,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越来越多的报纸读者正在将目光转向网络,这意味着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正在从传统媒体流失。而对报纸生存威胁最大的,是更新快、内容多、访问人数日益膨胀的网络新闻。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纸原有的社会注意力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化,有的报纸甚至面临着三五年后注意力资源枯竭的困窘。以上这些表现了网络的勃兴对传统报纸的巨大冲击和传统报纸未来生存环境的紧张。

网络的兴起,之所以能对传统报纸产生摧毁式的冲击,是因为它与传统报纸媒介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1)广容性。网络中的超链接方式可以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的发布,而且其内容不受限制,所以网络可以称得上资源最丰富的数据库。网络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新闻链接,将同类新闻或当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受众,以方便受众查询。(2)及时性。网络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编制等因素的限制,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做到同步发送。(3)交互性。报纸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网络却可以做到即时的双向互动。网络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网络中的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受者在上一秒钟可以是传播者。(4)多媒体传播。网络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来传达信息。网络借助它们中任何一种或是几种组合进行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5)人性化。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传播者积极地把信息推向受众,受众消极地等待信息的到来。网络中,人们有了更高的主动性、个人参与性和操作性。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掌握和控制媒介传递的信息。(6)“开放性”。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不受地域限制。(7)“个性化”。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本质的特征,由于技术的局限,以往所有的媒体都是大众化的,而互联网却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众,面向个人。

另外,网络中自由的表达、强有力的主张、反馈的及时以及匿名性等都让这一新兴媒体充满了诱惑,而这些诱惑轻易地对传统报纸素来的形式构成了威胁。国广告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球广告人毫不掩饰他们羡慕的目光,而中国广告人则把同样的目光送给了正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收获果实的同行。2004年中国的不含搜索引擎的网络广告市场从2003年的10.8亿元增长到19亿元,市场增长率近70%。目前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占整体中国广告市场的比例不到1.4%,远低于国际平均5%左右的水平

2、传统报纸的现况

尽管网络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对传统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这不能表明报纸将被网络所取代并从此消记亡。现实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报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最终还是报纸、广播、电视达成了平衡,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局面。

互联网的兴起,使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报纸真的会在网络时代退出历史舞台,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吗?

答案是否定的。人类的传播史一再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中。正如文字传播淘汰不了语言,印刷媒介离不开文字,电子媒介取代不了印刷媒介一样,报纸和网络也将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

除上述因素外,我们也应看到,作为新兴媒体,网络与传统报纸比起来,劣势是很明显的:(1)阅读的便易性。(2)消息的权威性。((3)阅读习惯。报纸的阅读方式要优于网络,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面对纸质媒介,而不愿意对着屏幕阅读。

以上种网络与传统报纸的优劣比较,说明网络取代传统报纸是不可能的

(1)创立电子版。电子版可与传统报纸实现优势互补,借此提高母报知(4)改革报道的内容与方式。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5)维护权威性。

3、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体的现状与发展:在优化整合中共存共荣

2006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集团研发了数字报纸;刚刚进入2007年,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知名网络杂志平台Xplus合作,隆重推出第一份合作结晶——电子《文汇报》。此举标志着中国报业集团正式牵手新媒体,共同经营数字报纸领域。未来传媒的发展没有新旧之分,谁掌握了新的技术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早有专家预言,随着网络的兴盛,日趋发达的网络媒体终将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世界报纸协会2003年公布的研究报告驳斥了这一预言。报告显示,作为网络时代所谓“没落”媒体的报纸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行量都在稳步上升;此外,许多知名报纸的网络版在网络媒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报纸的又一卖点。这项报告显示,2002年一年,被调查的46个国家中有22个国家的报纸销量有所增加,其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报纸增长的速度惊人,覆盖面越来越广。报纸发行量与因特网的普及伴生的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能够看到。在中国,2002年因特网用户大约有2250万人,而1998至1999年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12.7%,2003年日均报纸的发行量已经突破5000万份。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报纸的数量和发行量在过去10年都呈下降趋势,但是近年这一趋势已经暂缓,在一些国家,报纸的发行量甚至有小幅上升。

以上数据表明,现阶段,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体的现状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世界报纸协会理事长鲍尔曾说:“如果报纸真的会消失的话——这一点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很明显谁将向网络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

20世纪,科学发现及其应用不断产生传媒基本技术,从而促使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可以刺激传统媒体的发展,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加速传媒的分化和整合。事实上,新媒介的诞生与兴起,只是标志着人类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信息传播带来意义深远的突破。新媒介与原有媒介各自面对特定的受众,既相互竞争,又互相补充,共存共荣,一同为繁荣人类的传播事业服务,这便是目前各种媒介之间的现实关系。

另外,比较传统报纸与网络媒体的优缺点,也可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将在互相促进中寻求新的发展,在优化整合中共创未来。

报道:传统媒体的优势 论文

1、为受众解疑释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新旧体制交替,新旧观念不断撞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些复杂的社会现实使我国受众感到困惑,使他们产生更高的信息需求。受众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信息的表层意义上,而是迫切希望知道一些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都需要有人作出解释和引导。而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释义性和解惑性,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深度报道能够承担起释疑解惑、引导舆论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辨职能,帮助受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评判、选择、分析、认识,建构新的理念和价值观;不仅向受众提供信息,而且告诉他们怎样认识这些信息,从而满足受众对于信息深度的需求。

深度报道重在对社会疑难问题、热点问题的探讨和解释,通过记者对新闻背景及大量材料的分析、思辨,对某一社会现象采取由表及里、由点及面,全方位、多层次的透视,通过追溯历史,预测未来来说明现在,对其复杂构成进行剖析和解释。通过这一层层的挖掘,将事物的本质和问题的症结暴露在受众面前,解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迷惑,让他们了解新闻后面的东西,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从而得到深刻的理性启迪。

2、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

新闻资源是当前尚未引起新闻界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现实生活中新闻信息层出不穷,新闻单位每天都面临大量来稿,但是从深层次看,新闻资源多数处于浪费、无序的状态。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敏锐捕捉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个思考型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从纷纭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它放到社会、历史的座标中深刻分析,给人以启迪。这个捕捉热点、总结规律的过程,就是对新闻资源进行集约开发、利用的过程。西方大众传播理论中“议程设置”(Agend—Setting Therory)学说指出:在客观世界发生的无数个事实中,新闻媒介总是根据自己报道面的选择、报道量的多少,来凸现某些新闻事实,引起受众的注意,使之成为舆论的中心议题,并进而影响大众的观念与行为。而深度报道能够以其力度和密度强烈影响、引导受众,并进而“设置”出可操作的舆论“议程”,这是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深度报道是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有效途径。

3、对重大题材形成舆论强势,引导舆论导向。

一般来讲,深度报道大都涉及重大题材或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因为正是现实生活中这些最集中、最真实、最典型的新闻事实,才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并探究到新闻所涵纳的真理,了解到那些熟而未察的社会生活底蕴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并给人以启迪。

深度报道在抓住重大的社会问题后,反映该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并对它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工作中常常起着导向引路的作用。这是因为深度报道,特别是那些集中的连续和系列报道,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重大题材营造出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轰动效应”,并造成舆论强势。这对于引导舆论、影响舆论,能够起到其它新闻样式所起不到的作用。深度报道既可发挥消息“短、平、快”的作用,又能充分运用通讯、评论、图片等多种灵活表现形式;既向人们叙述客观事实,吸引读者,又能在其中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由于上述优势,深度报道能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再加上新闻媒介的正面引导,便会在受众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保证了以正面宣传占据舆论阵地。深度报道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有力保障。

4、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

深度报道往往与批评性报道、舆论监督三位一体,深度报道是实施舆论监督的重要武器。舆论监督要做好,深度报道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社会问题的热点、难点和敏感点都是新闻深度报道深入挖掘的重点。深度报道通过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大胆切入社会焦点,针砭时弊,抓取具有震撼力的事实,使受众产生认同感。

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性报道进行的。而一般性批评报道与批评性深度报道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批评单一的事与人,后者则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分析;前者仅仅回答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后者则回答出这个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前者为单一成篇,后者则多可以为连续性、系列性报道,特别是系列性报道能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有较大的悬念性和引人入胜感。另外,从内容上说,批评性深度报道也往往要比一般性批评报道更加热门和厚重。因此,深度报道能够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

5、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

深度报道不仅会给受众以强刺激,形成人们的热门话题,还可以唤起各界的参与意识,合力共举,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深度报道不是针对个别情况,而是具有普遍性,它所揭示的,大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自然会唤起社会关注,并随着报道的逐步深入,不由自主的参加进来,进行思考,或采取必要行动。

10.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像杂志一样的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传媒生态的改变呢?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近几年,随着纸媒市场处境的不断恶化,业内不禁担心纸媒的前景。人们都在疑惑,数字化称霸的年代,纸媒还能存活多久?网络媒体来势汹汹,传统媒体是不是恐慌?

近几年用手持阅读器、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快,传统书报刊的发展会一定程度减速。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新兴的数字出版这些年发展非常快,相应的数字阅读的人数增长也比较快,这是事实。但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一个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崭露头角。毫无疑问,传统平面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现阶段既是生存危机,又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对于纸媒的现状,业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是,在数字时代平面媒体都必然出局,纸媒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另一种声音则相对乐观,认为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面对数字媒体的冲击,纸媒仍然可以通过增量突破,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传统纸媒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传统纸媒面对新媒体并非只有挑战。我们要看到传统纸媒的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寻找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之道,推动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条件下传统纸媒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还有2010年“4.13”玉树大地震,就对主流媒体尤其纸媒客观、深度、权威报道给予了深刻的考验。对于设备复杂的电视媒体而言,灾情实况只能通过远距离的拍摄和报道进行传播,而纸媒记者在克服险难重重的情况下.深入灾区中心,用照相机和原始的纸、笔,写下一篇篇客观真实而又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主流纸质媒体记者发布的报道。成为各网络媒体争相刊载的信息来源。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纸质媒体等借助自己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继续在策划选题、报道相关信息上为灾区人民和关心灾区重建的人们提供详细、权威的报道。这些正是作为传统纸媒的优势之所在,也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传统纸媒发展要走媒介融合与报网互动之路

媒介融合是趋势,报网互动是报业集团数字化拓展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在探索性发展中主要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报业变革,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主动应对媒介竞争环境的变化。媒介融合是互借优势。媒介融合是在新的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利用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联盟以期达到最大的信息传送能力和最强的广告售卖能力。媒介融合的趋势对于目前报业集团的经营来说,还远未达到充分的态势。仅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媒介融合的趋势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融合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媒介融合,报纸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接收、储存、检索都极其便捷;三是媒介融合,报纸经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如今,互联网这一手段远远比传统的信源搜集方式更方便、更快捷、更直接、更广泛。报纸与门户网站合作,通过电子信箱、留言版、论坛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信源,由此形成的报道授权合作网站第一时间独家发布,实现信源的共享。第二。它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平台。报纸能够利用互联网的论坛、留言版、聊天室等功能,搭建与受众的沟通、互动平台。第三,它也是新型的发布平台。“纸张”只是一种新闻发布的载体,而报纸的采编资源所采集制作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此.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灵活发布。这一平台的搭建,使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第四,它可以实现经营模式的互动。报网互动的模式不但为报纸传播方式实现转型,同时也为报纸信息内容、广告以及所有可能在网络上实现的各种商业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新的利润来源。第五,它也可以实现管理模式的共享。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和软件技术的进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流程越来越趋向与虚拟化的网络管理。让传统报业走向数字报业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现在许多报纸和新技术结合的媒介产品,发挥了新媒体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既可以整合报纸的资源,提升报纸的竞争力,避免报纸读者和广告市场的分流,又可以在体验经济的年代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改变报纸读者结构老龄化的趋势。传统报业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新媒体的内容、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并不能完全超脱传统媒体的经验。报业数字化的变革同样是在兼顾自身优势基础上的一种发展。首先,要保证内容为王,渠道为先.在此基础上实行报纸数字化,才能提高报纸竞争力。报纸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机构,有一大批职业化的新闻人。有丰富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各大网站还是倾向于转载报纸的内容。因此,在与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报纸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其次,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报纸价值链盈利模式和内容特点,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在网络等新兴媒体冲击报纸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是报纸发展的有效策略。数字化的发展会使报纸的市场空间,盈利模式和产品形式发生一些变化,避免新媒体对报纸价值在外部的多重分割,从而在媒介格局变动的情势下保证报纸的竞争力。另外,数字化是报纸立足于报业本质对发展形态的重塑,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报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报纸的数字化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媒体产业链和相关行业进行价值重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并非你死我活,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报业数字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更深远的目的是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体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媒体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报业集团和传统报纸的正确选择

姓名:王瑞强

11.新媒体与传统文化 篇十一

郑官怡

“新媒体报”漫画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新媒体日益发达,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着悄然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资讯。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受众面不断变小,广告客户出现大幅度流失。但传统媒体依然存着品牌知晓度、内容权威性以及编辑能力方面的优势,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终结,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融合方能做出好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传媒产业模式。

一、实现思想共识,认识内容和价值观才是媒体的核心资产

新闻属于大众传播领域,“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和传媒人需秉持的亘古不变的理念,记者和编辑主要做的事还是如何挖掘新闻价值,讲好新闻故事。在当前媒体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要杜绝新媒体简单地把传统媒体内容电子化,媒介融合决不是传统内容的简单搬迁。

传统媒体生产的是信息产品,经营的是公信力和影响力。新闻的同质化必然导致过剩,生产同样的新闻相当于做无用功。全国有13亿人,各种媒介的竞相传播,造成了信息过剩的局面,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编辑记者为了完成填满版面的任务,天天抱着电脑找选题、离开网络不知道如何工作,很多时候在主动生产“垃圾”,不但不能为读者创造价值,还把好纸变成了废纸。其实,大多数新闻对读者的重要程度没有媒体人想象的那么大。对于媒体人来说,学会尊重客户、了解客户、发现客户是媒体向市场转型的基本功。媒体人应当苦练内功,让用户便捷地获取新闻,良好地体验全方位新闻报道,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如果能做到传统媒体提供内容资源,新媒体运营商提供价值增值以及全方位的端到端的多媒体内容产品的外包运营服务,双方共享品牌、渠道、客户等资源,那便真正实现了媒体融合的共赢。

二、整合既有新闻素养又懂互联网技术的新闻团队,转变新闻运作方式和采编流程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微博、微信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报道者,在不断创新、不断颠覆的互联网时代,必须要建立既有新闻素养又懂互联网技术的新闻团队。

传统媒体中大多为采编人员,他们对数字媒体的运作还并不了解,融合以后,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作新媒体技术支撑。而当成长中的新媒体投入大收效小,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传统媒体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关注技术人员。技术人才掌握着先进生产力工具,传统媒体如果在行业和组织内部,不能形成尊重引领技术进步的人才氛围,不能像尊重采编人员一样尊重技术人员,其融合只能是缘木求鱼。

新媒体到来后,读者对深度化的内容需求并未下降。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量从 2011年的 38.6%增加到 2012年的40.3%;而电子书的阅读,更是从2011年的人均1.42本增长到了2012年的2.35本。

疏理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大抵为生产、组织、分发、反馈四个环节,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先是在生产环节上。移动设备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新闻众筹的成本越来越低,也消解了传统媒体在速度和广度上的优势。在新闻信息的组织上,新技术使媒介融合变为现实。而在分发环节,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个性化搜索得到最广泛的运用。在最后的反馈环节,交流方式由从前的单一、单向维度转变到现在受众每时每刻都可用便利的方式对新闻信息评头论足,不仅可与生产者交流,更可以加入到新闻生产的各个流程。

同时,探索在准度与速度之间找到平衡,考虑如何优化传统的新闻机构生产流程。比如,可以考虑将记者采访后产生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一次传播,然后由后方编辑部对多个记者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二次加工,迅速发布。这也是处理碎片化信息和深度信息之间关系的有效方式。

另外,用新闻众筹模式让用户来决定要不要做新闻,即将新闻的线索征集、采访、成稿等过程展示给用户,让用户加入,可以提供线索、参与采访、发表观点,将一篇稿件的单次新闻传播,变成一场有始有终、有播发有反馈的新闻行动。

三、重视研发和营销,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渠道和内容的创新,也是赢利模式的创新。近年来,媒体竞争愈来愈剧烈,政府规范媒体的政策也越来越细化,媒体融合呈现投入大、见效慢的态势,甚至有媒体人认为两者的融合发展上如果形不成产业化发展,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融合发展就不可能具有持续性。

科技推动现代化进程,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被数字化媒体所取代,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主要探索新媒体的研发和营销,找到具有成长性和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

第一种是与内容生产相关的模式,这也是媒体的天职。代表长期价值的高专业度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价值会随着分众化、圈子化的时代而逐渐凸显优势。其中,包括付费、开发资讯产品、数字化出版等多种模式。

第二种是依靠广告的赢利模式。虽然广告不能成为未来的主流,但中国的市场兼容性很大,若能生产出好的内容,对客户有效应,客户就会在这个平台上投钱。

第三是找到与互联网融入的端口,加强对内容进行运营,为内容生产找到目标用户,维持再生产。比如,新媒体通过依托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向用户提供“链接服务”,通过“卖”这种链接与关键词,就能获得广告、股票等盈利。新媒体的发展中,微营销风生水起,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眼球。媒体从各自的受众定位、读者兴趣点、发表内容的形式去找准自己的定位。最早的微博营销就从读者的价值需求创造转载量。以微信为例,截至2013年1月,用户就达到了3亿。

未来是订制信息的天下,从市场出发,让用户便捷地获取新闻,高效率地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是媒体扩大影响力和盈利的突破口。

上一篇:托福听力备考如何更快提升下一篇: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