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精选8篇)
1.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一
切实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
胡玉华【云南】
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因此,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对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做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县级人大常委会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
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前调查不够扎实、报告质量不高,以及会后落实力度不够等。
会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调查对象单一和调查方式不多。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人员对会议听取和审议内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仅到“一府两院”进行调查,而不到“一府两院”相联系部门和服务对象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以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为主,而不采取问卷调查、询问、专题调查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二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基本上不对会议听取和审议的内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在常委会会议上,仅凭“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进行审议发言,这样的审议发言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话、套话多,提不出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审议发言质量不够高,从而影响了会议质量。三是调查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分析,指出“一府两院”工作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工作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何来改进。只重视调查,不重视研究分析,调查结束研究分析工作也随之结束。
调查报告质量不够高。有的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基本上是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简单加工修改就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内容与“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内容雷同太多,存在讲“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情况多,指出“一府两院”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和提出改进工作建议少且针对性不够强,形不成有人大特色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内容太多。人大常委会年初制订工作计划对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安排很多内容。由于会议时间短,议题多,听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调查报告已是时间过大半,常委会组成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审议发言,从而影响了常委会会议的效果。
常委会组成人员状况不够理想。组成人员状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年龄偏大的多、年轻的少,当官的多、平民的少,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等问题。在举行常委会会议时,有的组成人员由于身体不好或忙于其他事务,难以按时参加会议;有的组成人员不想得罪被审议部门,怕影响单位和个人关系,审议发言时避重就轻,人云亦云,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是有的组成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法律知识和人大理论水平有限,不能掌握和运用人大监督工作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审议发言时不能很好地指出“一府两院”存在问题,提不出针对性强的工作建议,发言质量不够高或者干脆一言不发。
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常委会会议内容工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有的人大常委会对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常委会会议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一府两院”会按照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的,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执行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情况。由于人大常委会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弱化了常委会会议的作用,使常委会会议质量降低,影响了地方权力机关的威信和形象。
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的思考
针对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落实好人
大常委会会议的决议决定,提高会议质量。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搞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应转变工作作风,以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的内容为依据,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除到“一府两院”调查外,还应到“一府两院”相关联的单位、企业、社区、农村进行调查,在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汇报的同时,还应采取询问、专题问题调查、问卷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扎实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奠定良好的基础。
撰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反映人大常委会监督检查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人大常委会质量的重要一环。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报告应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是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简单复制和粘贴。根据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报告内容为:一府两院”工作开展基本情况,“一府两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工作建议。其中“一府两院”工作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工作建议应成为调查报告的重点内容,要写实写好。为提高调查报告的质量,人大常委会应建立调查报告审查工作机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人大常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初稿完成后,由分管领导召集调查组的成员讨论修改后提交主任会议审定。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分管领导修改完善后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总之,要通过建立调查报告审查工作机制,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提供一个有人大特色且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
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人大常委会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按照监督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订好每次常委会会议内容的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要注意: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抓住关系本地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抓住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每次常委会会议以审议“一府两院”一至两个工作报告为宜,而不能过多,不讲求实效,以保证常委会会议的质量。
切实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自身建设。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常委会会议的质量。因此,人大常委会应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人大工作理论和法律知识,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掌握和运用人大工作所需知识。常委会组成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对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内容,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材料,为开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做好准备。同时要注意改变常委会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状况,逐步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专职化、人员结构多样化和年龄结构层次化,为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切实做好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监督检查工作。人大常委会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情况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做好监督检查“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内容的工作。在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发文后,人大常委会要以此为依据,把增强监督实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人大常委会要反复加强监督检查,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和人民群众满意为止,确保常委会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内容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2.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二
开幕式上, 吴以环副市长和刘彭芝校长分别致辞, 对创新教育的深远意义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与深圳市大鹏新区管委会签约,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与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签署《全面深化教育合作战略协议书》, 促进教育交流合作,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会者对此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 并围绕如何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展开热烈探讨。
一、中外专家齐聚一堂, 共论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的教育理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国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值得我国学习。会议上,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杰出教授兰祖利以“鉴定和开发创造性/实用性天赋:21 世纪促进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主题作了重要报告。兰祖利教授指出:“才智的某些方面是无法通过考试来培养的, 如创造性、好奇心、冒险意识等。最重要的是, 要营造一种学习文化, 这种文化挑战传统智慧, 甚至意味着挑战权威。因此, 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要让学生享受学习, 然后参与其中, 拥有了学习的热情比备考培训更能提高成绩。”他强调:“创造性/ 实用性的天赋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即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创造力和投入度, 但并不是具备了这三个因素就一定有创造性/ 实用性的天赋, 而是这三方面都存在的同时, 只有它们三个形成交集, 才能把这种天赋付诸实施。”在谈及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实用性天赋时, 兰祖利教授重点提到了不同类型的丰富教学模式, 包括一般性探究活动、集体训练活动以及个人和小组对现实问题的探索。这三类丰富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开展一种愉快而有挑战性的高目标的学习活动, 在深度和广度上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探索、发展空间,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内, 诸多专家和学者对教育创新、创客教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推动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李双寿教授以“创新创业, 先做创客”为主题介绍了清华大学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即在专业学位上有技术创新创业本科生辅修专业/ 互联网金融创业本科生辅修专业、全球创新学院 (GIX) 技术创新双硕士学位和清华- 伯克利深圳学院 (TBSI) 交叉创新研究生学位;“三创融合”即创意、创新、创业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则强调, 教育创客是教育创新的主力, 要让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创客。李亦菲教授指出:“教育创客秉承教育的目的, 开展针对教师或学生的创意、设计和制造活动, 创造能提高教学或学习效能的教育资源。它既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师、教研人员和学生, 也包括社会其他行业中热心教育事业的各类专业人士。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教育创客空间 (创造物质条件) 、培育创客文化 (展示学习榜样) 、开展创客教育 (提供成长机会) 、推进教育创新 (搭建成功舞台) 来成就教育创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谈到:“创新, 不是少数人的特有能力, 而是人类在亿万年进化中获得的珍贵的生命本能。创新教育不只是培养少数名家大师, 而是面向每个孩子, 从孩子兴趣出发, 以问题为导向, 提升孩子综合素养, 激发孩子的创新潜能,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扬长教育’。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领域是不一样的, 创新教育就是要理解和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 引导孩子在优势领域追求卓越, 进而扩展到他人生的每个方面。”基于这样的思想, 深圳市重构学生培养目标, 提出了“综合素养成就孩子未来”的理念, 并提出课程改革、培养新型教师、评价变革、家校和社会合作的“四轮驱动”实施路径。
二、中外学校案例分享, 推广先进教育创新经验
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战场, 学校如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如何通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是每位校长和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当前,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很好的成效, 培养出诸多创新型人才。聆听优秀学校的教育创新经验, 可以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增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心。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需要学校创新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美国普林斯顿数理国际学校应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部负责人亚当 • 坎普介绍了普林斯顿数理国际学校在培养人才中所坚持的教学理念, 如使用能刺激多重感官的教学法、强调区分度、教与学应该有趣、强调“实际操作”和“自发学习”的价值、允许失败、在教学中学习等。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全面阐述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全面发展+ 突出特长+ 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校训“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以及办学理念“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结合学校多年的实践经验, 翟小宁校长指出,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构建激发创新潜能的课程体系;二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三是创造舒展生命的校园文化;四是打造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着学校不断改革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切教育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 而课程是课堂的根基。在谈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时, 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自动化与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查尔斯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中有着重要作用, 不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 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首先敢于尝试, 进入自己都不了解的领域去探索、去开发课程, 甚至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校友、航空工程师艾瑞克也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尤其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上。”翟小宁校长指出:“人大附中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外, 还开设了丰富的校本必修和选修课程 (200 多门) 、大学先修课程 (10多门) 以及各类研修课程 (100 多门) 等, 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香港青年会书院则强调通过STEM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及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其在推进STEM教育中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二是提供学习经历;三是就不同目的、意见和兴趣取得平衡;四是建基于现有优势;五是持续发展。
当前, 创客教育成为创新创业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趋势下, 国内外诸多学校积极探索、推进创客教育,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会议上, 来自美国的亚当 • 坎普、查尔斯、艾瑞克介绍了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创客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所开展的创客活动 (项目) 等, 使与会者了解了美国学校创客教育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在学校应如何有效推进创客教育问题上, 人大附中通用技术教研组长李作林谈到:“学校在推进创客教育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人大附中创客导师团;二是积极筹建创客空间;三是开展创客教育课题研究;四是采取社团驱动创客教育发展的模式;五是搭建创客交流和分享平台。”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深圳市乃至国内最早成立校园创客空间的学校之一, 该校副校长宋文钦指出, 学校在2012 年以社团形式开展创客活动, 在2013 年9 月正式成立创客空间。他谈到:“学校的创客教育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特色:一是课程引领, 面向全体;二是批判性思维, 手脑结合;三是开源互惠, 开放空间;四是自主管理, 自主发展。”
三、企业和学校跨界交流, 推动协同创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也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 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推进跨界融合、协同创新, 会议邀请到深圳市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开放创新实验室、深圳市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北京清华大学坚果健身团队、幻腾智能、英特尔公司中国区企业事业部、软通动力集团企业文化与干部学院、宙世 (北京) 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客空间共9 个创新企业项目的负责人, 他们分别介绍了精彩的创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实现历程, 向与会者分享了他们开展创新、创业、创客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会议期间, 大会主办方还举行了学校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及创新企业项目展, 深圳大学、人大附中、深圳实验学校、深圳信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及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悦动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创新企业共40 多家单位参展, 为学校、企业间的深入了解和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会者还参观了深圳前海青年梦工场和前海展示厅, 参观了南方科技大学并与学校师生座谈, 对深圳的发展规划及高校创新教育实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3.合理计划造才提高木材检验质量 篇三
【关键词】 合理计划造才;提高木材检验质量;创造更大价值
计划造才是木材检验的关键环节,造才计划就是在储木场生产时,木材检验人员根据每一根原木的具体情况,要按一定的尺寸和规格,而且还要考虑到木材本身的质量问题,如出现结子、削尖、虫腐等情况,以及树种、不同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合理的计划所造才的尺寸。造才计划的设计,要严格按照造才的规程,做到合理计划,最大限度的发挥木材的价值。
1、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是提高造才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储木场必须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培训。只有全面提高检验人员队伍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按量材优化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造材。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层层把关。实行二次造材的合理化和经济化,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也从而推进了有效地保护好天然林资源的进程。
2、坚持造才的设计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造才
2.1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树种。北方的树种顺序是水曲柳-红松-榆木。优先选早珍贵树种,是因为珍贵树种的经济价值较高,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大,而这些珍贵树种一旦在保管中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为了珍贵树种不会出现长时间保管带来的问题,就需要优先设计珍贵树种。
2.2优先选造优质材种。也就是大材先选,小才后选,程序是胶合板材,然后是加工用材。这样就可以让直径大的木材可以物尽其用,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选用胶合板后,余下材又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和原木的本身情况加工各种用材。
2.3优先选用原条的优良部分。造才的第三个原则是优先选用原条的优良部分。优良部分選用后,对梢头木、枝丫和劈裂的部分再进行合理计划造才。凡有价值和符合木材标准要求的都要进行设计造材。首先保证提高造材出材率,然后还要考虑市场销售情况,使这两者之间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有限的森林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每一段有用之才,真正做到材尽其用。
3、合理判定木材缺陷是提高造才质量的重要途径
木材产品的质量的好坏,是和其它的工业产品一样的,是必须经过检验才能反映出产品的合格程度和质量的优劣。同时,木材检验也是对合理造材以及合理保管,使木材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和本质的监督。木材检验人员在木材的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劈裂和锯伤、锯偏等现象。就可以判定是伐木工或者造材工的技术不够娴熟,而造成的人为缺陷,降低了产品的等次,也给企业带来是损失。如果在坏材中所带好材过多,就可以判定造材计划是不合理的,没有让木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成品的边缘出现严重的虫害,就可以判定保管不够妥善。木材检验人员发现了这些问题以后,就要及时地向有关主管部门反馈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制止损失继续扩大。合理判定木材的缺陷并因材制宜的合理造才,同样是提高和改进木材生产质量,减少人为的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木材的利用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4、领导部门的重视是提高造成设计的原动力
中国有句老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就是说,无论什么工作都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对员工工作的肯定,才能把这项工作长期的开展好。木材的检验工作也是一样的,既然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让工作人员有无限的动力,才能不断的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任劳任怨。由于木材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大都是在最寒冷的冬季进行的。这个季节,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如果工作人员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就会减少工作热情,不能在主观上积极努力,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应付了事,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归属感,人人抱着不出差错就行的态度,就无法保证木材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也无法让工作人员积极的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把为企业负责放在第一位。因此,领导不仅要在质量工作上下功夫,同时也应给予工作人员最贴心的关怀,关心他们的阴晴冷暖和喜怒哀乐,像对待亲人一样的关心他们,让工作人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就会激发强烈的责任心,就会本着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工作,从而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木材检验工作的提高和创新。
合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林业生产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加强木材的检验工作,提高造材的合理性,是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也是提高木材质量及出材率关键。只有通过对检验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检验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个人素质,严格按量材优化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造材。并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聪明才智,合理造才,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成文编写.伐区调查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2]王永安.公益林区划、经营和补偿探讨.林业资源管理.1999
[3]谢守新.我国的采伐管理及其基本制度.华东森林经理.1999
[4]刘江主编.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5]彭汉斌,杨湛如.伐区作业管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张海涛,男,(1977-),中专,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贮木场二级木材检验师,研究方向:木材检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
4.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四
凤凰县人大常委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提高常委会议质量,是有效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要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如下三个环节。
一、把握会前准备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基础
(一)科学选题。通过召开主任会议,讨论确定常委会会议的建议议程。在选定会议议题时,把握“三个依据”,坚持“三条原则”,近年来先后听取并审议凤凰历史文化各城保护条例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情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内容的报告,与县委中心工作联系紧密,充分发挥了常委会议的作用。
(二)组织常委会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注重为组成人员学法用法创造条件,在每次常委会会议之前,都要结合议题内容,集中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基本法律以及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组织专题辅导,不断提高会议审议的水平。推行会前学法制度,坚持在常委会议举行之前,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讲座,结
合审议议题,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讲授法律知识。据统计,共举办法制讲座10余次,涉及法律法规20余部,向常委会组成人员提供相应法律法规资料500多册,有效地提高了审议质量。
(三)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议题内容,组织相关的调研活动,力求体现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在调研力量的组织上,体现出广泛性。既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参加,又有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参加,还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派人协助调查。二是在调研内容选择上,体现针对性。围绕常委会会议议题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重点解剖。三是在调研方法上,坚持“三个结合”。在调查对象上干部与群众相结合,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调查客体选择上“好”与“差”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在调查材料处理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结论。
二、把握会中审议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关键
(一)遵循程序,依法审议。一方面在程序上要依法。审议方式及表决办法等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人事任免表决制度等,使工作程序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在审议时要用法。在审议有关工作报告、议案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准绳,看是否符合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是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
否依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是审议发言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充分发表意见。组成人员配合默契,踊跃发言,各有侧重,突出重点,紧扣主题,准确、精练地表达意见,对报告内容客观评价,坚持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二是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在民主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大家发表的意见,应以讨论的方式、协调的办法和必要的表决形式,集中为会议的定论意见,最后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综合各组成人员的多数意见,当会提出《原则审议意见》。三是既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对有的同志的意见,虽然未被采纳,也应从另外角度有所解释,给予应有的尊重,给人以宽松和自如的感觉,不允许有任何歧视现象发生,使会议充满和谐气氛,以加强组成人员之间的团结。
(三)结合审议,进行视察及询问等监督活动。对议题的审议意见比较集中,但又不够深入的内容,要通过询问、视察等监督形式,进一步增进了解,提升审议质量。在每次常委会议上,都安排与议题相关的“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委员们的审议发言,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这样有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议题相关工作加深了解,又能让“一府两院”的同志了解人大关注哪些问题,从而使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加强沟
通,形成共识,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同时,根据会议议题的有关内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会中视察,以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相关工作的感性认识。几年来,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议期间开展城镇建设、农业科技、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高中校园建设等专题视察活动,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更加踊跃,所提的意见建议也更能切中要害,符合实际。
三、把握会后督办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保证
(一)规范运作程序,形成较为科学的审议意见。每次常委会会议,政府和“两院”虽然都有负责人列席,但仅听取委员们的口头意见,客观上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的状况,审议意见的作用难免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一些重要意见“说完就了”的状况。有鉴于此,按照合法、准确、具体、可行的原则,在常委会会议上形成原则审议意见的基础上,会后综合整理出具体意见,由常委会负责同志审定把关,形成正式的审议意见。
(二)建立反馈制度,促进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制定出台了《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使审议意见的反馈落实有了规范的制度保障,1、《办法》对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反馈单位作了明确规定。凡“一府两院”直接汇报的,由其办公室负责反馈;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汇报的由有关部门向政府汇报请示后,以政府办公室的名义进行反馈。
2、《办法》对反馈时间作了限定。审议意见的办理
反馈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对一些办理难度较大的审议意见,可以适当延长其反馈时间。
3、《办法》规定了反馈形式。审议意见的办理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向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报告。
4、《办法》提出了反馈要求。“一府两院”要实事求是地反馈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因某种原因对审议意见某些条款不能落实或需要延期落实的,应作出情况说明。通过实施《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使每次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落实反馈及时快捷,办理质量不断提高,避免了“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应付差事及敷衍塞责。
5.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五
当前,教学质量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立足岗位,明确目标,努力耕耘,完成任务”是对学校和社会的最大贡献。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各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那么,在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却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
1、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大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统
。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使学生学习的导航仪,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5、坚持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
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准时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不坐着上课。
3、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6、不带移动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使用移动通信工具。
7、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8、严格按课表上课,不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调课需经年级组长同意并做好登记。
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1、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四、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重视作业的讲评,切实为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服务。
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观察、调查等,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五、做好周测、月考
周测是测,是测试和测验,是要测评或验收学习的效果,目的则在于周清。周测虽小,只用每周日收假后的那短短四十五分钟时间,然而却是一个系统工作。
周测卷一收起,用五分钟时间浏览三、四十份周测卷应该不成问题(每份试卷可只有一道题目啊)。一边浏览,一边将周测卷分成A、B、C、D四个等第,然而再用十到三十分钟把C、D两等的测试卷用笔批阅,随即抽空找他们谈话,跟踪其纠错并择时重测。
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不停欠账,日积月累,积重难返,只好破罐破摔,便自甘落后了。假使我们每天都努力让孩子们
学习能学会的东西,并养成日清周结的良好习惯,实现“每天进步一点点”,一点也不难,真的。
辅以“月考”检验阶段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缺补差,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太大的难事。
6.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六
展道路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要求,推进质量提升,作出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只有一个多世纪时间,从晚清到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行,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风气,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高等教育仍然向前发展,涌现了一批名家大师,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中西部和边远地区新办一批大学,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文革结束以后,高等教育开改革开放之先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辉煌。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数为40万,毛入学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人数达681万,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高层次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撑和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已连续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必须看到,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一方面,经济增长面临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新问题。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欧债危机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不利影响增大。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才能为持续繁荣开辟新的空间。未来十年是中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必须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创造寻求新的发展动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高等教育战线必须自觉承担起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崇高使命。
(二)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从欧洲的“博洛尼亚进程”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新方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国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两个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这两种现象反映,在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中,各国都选择了自身的发展重点,各急所需,各补所短。我们必须立足实际,明确战略思路,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赶超步伐。
(三)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入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比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使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资金、技术、人才流动频繁,要求高等教育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开放共享。又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区域化、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再如,知识创造爆发性增长,科研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正在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要求高等教育提供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些新趋势为提高质量带来了后发优势,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新跨越。
(四)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国际论文发表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总被引用数仅居世界第七。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亟待加强的地方,比如有的用人单位反映,一些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基本的职业训练不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吃苦奉献意志还需锤炼。有的地区和高校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改革动力不足,还没有真正把教育质量摆在生命线的高度,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不大;对提高教育质量缺乏战略谋划,投入的资源和精力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改善,来源日益多样化,但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少数教师没有统筹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倾斜。要完善教学名师评选制度,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学术素养、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二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现在有的高校教师存在“近亲繁殖”现象,不利于形成平等的学术争鸣。要拓宽选人视野,完善遴选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促进不同高校、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鼓励高校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拥有校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同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强用人活力。
三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育”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适应知识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引”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有条件的学校要面向世界招聘一流教师。目前“千人计划”高校入选人数占全国的63%,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构筑相互衔接配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多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难以激发学生学术探究的热情,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不强。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人才培养立德为先、立学为基,既要加强专业教育,注重“厚基础、宽领域、广适应、强能力”,也要加强思想品格教育,注重“树理想、强意志、勇实践、讲奉献”,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对就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知识面更宽,就业面更广。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校际交流,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成长。
二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课程多但挑战性不足,有的高校课堂越来越大,公共课动辄几百人,互动讨论难度比较大。要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还要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
三要创新学习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学习方式出现许多新特征,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分数、文凭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科是大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要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决避免本科教学被弱化的现象。本科阶段要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要发挥好“本科教学工程”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辐射作用,调动所有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三)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
现代大学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要把握好“四个协同”。一是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协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骨干和技术创新生力军,一方面要瞄准基础前沿,取得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为落实主题主线作出新贡献。二是科研创新主体之间必须协同。高校内部要优化学科结构、推进跨学科交叉,这是产生新理论和新发现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动院系、专业、学科的开放,改变“一个教授+几个研究生”的封闭科研模式,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手段的集成。高校对外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三是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必须协同。推进科教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四是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协同。重点是打破壁垒,理顺关系,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完善知识产权、期权、税收等政策,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创业,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
二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实践比较少,亟需在大学阶段补上这一课。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很高,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但目前实践育人机制仍有待健全,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够、社会配合度不够的问题,大学生通过社会服务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渠道不多。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确保学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财政支持、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形成支撑社会实践的网络。基层最需要知识和技术,应当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的主战场,要鼓励师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扶助困难群体,拓展志愿活动,接地气、知实践、动真情,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做奉献。我国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知识学习和职业培训体系,探索与企业和政府联合培训的模式,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三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参与文化强国建设。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但目前一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还没有彰显,以文化人的理念还没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发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力军作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要激励师生投身文化创新创造,记录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创作更多体现盛世风采的精品佳作,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理论工作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旺盛活力。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专业成了“冷门”,要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稳定队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加快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理想坚定、品格崇高、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杰出人才。高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会开放,组织好“高校名师大讲堂”、“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普及和共享,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国民素质作出新贡献。
(四)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彰显特色的重要标志。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筑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但也有的大学高楼大厦、富丽堂皇,却感觉缺少文化的滋养。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厚,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一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高校要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合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力弘扬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独立思考、注重创新、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独特文化,激励和引领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网不仅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三要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当前高校学术风气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现象,需要从文化和制度层面入手,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培养良好的学术传统。要将诚信教育列入课程内容,纳入教师职业培训,为提升科学道德水准打牢基础。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善学术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对科研不端行为出重拳、零容忍,使高校真正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
三、改革创新、加强领导,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要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迈出更大步伐。
(一)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大学不在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关键要有特色。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目前,高校的同质化现象没有根本解决,重要原因在于分类不清、定位不准、缺乏特点。
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分类管理重在形成特色导向,要综合考虑高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可行的分类管理办法。全国要通盘考虑,加强顶层设计,省级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探索。高校要根据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确定办学定位。
二要建设优势学科。学科是高校办出特色的关键,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与产业发展、社会就业需求、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相衔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做强做大优势学科,打造支撑质量提升的学科品牌。要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把高校布局结构、发展绩效作为资源配置、专业及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法规、政策、拨款、评估等方式引导特色发展。目前,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和师范、艺术、体育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优势,要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水平。
三要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下力气解决办学定位问题,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省部共建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支持地方高校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加强高水平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为产业升级培养高水平后备军。
四要强化质量评价。这是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符合国情、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本科各专业要制定好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要明确基本要求,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要由行业部门和高校联合制定。要健全评估制度,科学设计评价指标,真正反映办学水平、发挥导向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在完善中国自己的质量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开展专业国际评估。
(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高校是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理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质量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保障。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办学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党的领导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协调统一。这一体制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前提,决不能动摇。要正确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健全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使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彰显出来。二要切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扩大自主权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高校必须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监督机制,具备用好自主权的条件、能力和品格,这就要求政府放权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步进行。同时,要健全放权之后的评估和外部监督机制。三要加快章程建设,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各高校要完善师生权利、组织框架、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学校的体制和氛围。四要扩大社会参与,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总结推广高校组建理事会或董事会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所大学的开放程度如何,深刻影响着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重要趋势。建设高水平大学,一定要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把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积极进展,要坚持立足国情、高端引领,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和课程要选准选好,加大引进力度。二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条件的各高校可结合实际完善管理,相应地增加外语授课和外籍教师比例。三要加强留学生工作。去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首次突破29万,来华留学生总数和我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要实施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同时,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师从一流导师,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四要把人文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人文交流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领域。我国已经构建了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刚刚启动中英、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效应。高校要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优势,把人文交流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探索海外志愿服务机制,使学生通过到海外学习和实习,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成为中外友好的民间使者。要提高国际汉语教育质量,与外国高校合作办好孔子学院,使之成为综合性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四)加大领导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质量的强大合力。
中央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教育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和完善项目资金、人事编制等保障措施,共同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质量,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主要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应该成为全职管理专家,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驾驭能力,也要保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要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学校内部管理要全面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行政人员、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服务质量提高的良好格局。
7.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 篇七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工程建设管理的社会整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对搞好工程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期的工程管理实践, 发现工程计划制定和进度的管控工作, 依然是大多数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短板。
良好的工程计划与进度管理, 对于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建设工作, 统筹调配及平衡使用资源, 有计划地组织、使用工程资金,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工程计划编制工作和进度管理工作都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做好这两项工作, 可以有效地挖掘生产潜力、缩短建设工作时间, 达到避免施工资源浪费、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目的。
2 进度计划编制质量低及进度管控不到位的现象及后果
多数企业签订建设合同后, 简单地把投标阶段编制的进度计划作为实施工作计划, 按照合同节点目标的要求, 将建设任务粗略分解后, 分配给下属的各专业实施部门, 由各部门凭经验安排自己的工作并开始实施。这些部门在制定其计划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有利于自身的工作安排, 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 疏于考虑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遭遇矛盾冲突后, 往往将问题交由项目管理层去协调解决, 项目管理层也只能根据现实情况, 权衡短期利弊进行以调解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这样的进度计划和进度管理方式下,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作业工序冲突、劳动力和设备资源无谓窝工待工、场地周转矛盾、材料供应脱节、盲目赶工、资金周转不灵等各种不良现象, 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造成无谓的返工, 使得工程建设资源及工程资金使用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 让企业建设成本增加, 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蒙受损失。
3 原因分析
“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对于现今的企业来说都不陌生, 现实中没有不愿把各项管理工作都做好, 以获取更多利益的企业。但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内外部干扰因素多、技术综合性强、工作头绪繁多的特性, 那些在建设过程中明显承载企业利益的安全、质量、技术、资金及内外关系协调等实务问题容易得到企业的重点关注, 并投入主要精力进行管理;而策略性逻辑性极强的进度计划编制及进度管理工作, 却因其通过隐性方式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 被大多数企业忽视。几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 针对项目管理各大要素之中的质量、安全、投资等方面均设置了专业部门配置专业人员, 以保证顺利地开展管理工作, 项目计划编制和进度管控通常作为附带工作交给其它部门顺带实施, 没有设置独立专业部门, 更说不上为该部门配置专业人员了。企业对计划制定和进度管控的重视度明显不够。
进度计划制定工作是技术性和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作, 进度管控具有很强及时性和连续性。有效的计划指导工作应该是这样进行的:
在制定进度计划时, 要求参与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网络计划编制技术, 较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各专业的技术特性, 需在理清各作业项之间的工序逻辑关系、工作量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自身所具备的完成作业项目的工作效率、企业设定的进度管理层次, 通过网络进度计算获得科学合理的网络进度计划。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应持续开展进度管控工作, 由进度控制专业人员对各作业项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 定期形成数据记录, 在将反映实际完成情况的数据和进度计划相结合进行网络进度计算, 得出动态网络进度计划。利用根据实际进展状态制定的动态网络进度计划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达到维持统筹计划、科学指挥的目的。
实际上, 大多数企业缺乏熟练掌握网络计划编制专业技术的人员, 加之各专业部门参与计划编制的深度不够, 导致无法编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没有专门的进度控制机构及专业人员对进度计划中繁多的作业项实施日常性跟踪记录工作, 收集不到实际进度面貌, 导致无法形成动态进度计划。上述原因造成进度计划与工程实际进展脱节, 无法对建设工作实施发挥出科学的指导作用, 出现“计划没有变化快”的现象, 这种计划最终沦为了墙上的宣传资料。
如果把项目建设过程比喻为一个活动的生命体, 计划和进度管控则是感知这个生命体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协调作用的运动神经系统。一个受感觉迟钝、反应不灵的运动神经系统支配的生命体, 在活动过程中不出现动作偏差和运动损伤的现象是不可能的。作为承担项目建设工作的企业, 从降低建设成本、创造效益的角度考虑, 需要重视进度计划制定工作质量及进度管控工作的质量, 采取恰当的措施及方法提高进度工作的整体管控力, 为企业盈利提供系统保障。
4 措施及方法建议
根据国内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进度工作的现状,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和方法, 达到提高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质量及进度管控工作能力的目的:
4.1 组织及保障措施
1企业高层把计划制定及进度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生产力的一部分, 给予应有的重视, 将进度工作专业化, 与安全、质量、投资管理同等对待;2树立以动态计划为依据, 实施进度管理工作的观念;3培养及引进精通网络进度计划的专业人才, 并成立计划编制与进度管控的专业生产机构, 承担进度计划制定、实际进度跟踪、动态更新进度计划及动态调整进度计划等工作;4设置进度信息快速反馈通道, 以便企业项目管理层及时了解计划和进度状况, 快速决策;5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进度计划工具软件, 提高进度计划编制效率及计算准确度, 并作为现场进度管控的工具平台, 快速获得动态进度计划;6制定进度计划编制及进度管控工作体系制度, 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4.2 技术建议措施
4.2.1 科学编制项目基线网络进度计划
在建设项目实施之前或初期, 企业制定的一套具备实施指导功能的网络进度计划, 称为基线网络进度计划。该计划集企业为实现项目合同目标对各干系因素的综合考量成果, 对具体工作项目实施起止时间进行统筹安排, 体现了项目管理者对项目实施的总体策略和期望实现的目标, 是制定动态网络进度计划基础。
基线进度计划的制定, 融合了几乎所有的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因素, 以各合同节点目标要求、单项作业的工期分析数据和作业之间逻辑关系为基础进行网络进度计算, 得出基线网络进度计划。计划制定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包括项目合同要求、企业自身的专项技术方案、项目所能获取的资源、生产效率、生产保证率、资金支持能力、作业工作量、作业工序逻辑关系、环境因素及风险影响等。计划的制定, 应在多方案比较后, 择优选用工序逻辑关系合理、资源曲线平衡、经济指标相对较高的方案。网络进度计划计算有关键路径 (CPM) 法、计划评审技术 (PERT) 法及关键链项目管理 (CCPM) 法等方法, 目前市场上已提供数种商业化的计算机网络进度计划管理软件, 为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计划的编制提供了极大便利。
计划编制工作机构应由各专业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及专业的网络进度计划技术人员组成, 并在后者的组织协调下开展计划编制工作。专业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 有利于正确分解作业项目、确保作业项目的完整性;正确识别作业项目之间的依存及制约关系、建立合理的工序逻辑, 提前避免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干扰;通过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商, 还能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项目资源, 达到在计划编制过程中, 实现项目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的有效统一, 为降低企业的项目实施成本提供帮助的目的。
对应项目管理机构的层级, 设置计划管理分级。这样做便于执行过程中项目各级人员把握各自的工作目标, 了解计划中与上下级别工作目标的关系, 增强工作责任心及协同性, 提高对计划的执行力。通常按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将项目计划划分成四个级别, 即合同目标、项目节点目标、专业工种目标及班组目标。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 依从大到小的方式将合同目标逐级分解, 直至现场工作面的班组层级的具体作业项目。各具体的作业项目包含了各自的工作量、工效、完成时间、资源及资金使用量, 以及与其它相关作业项目的工序逻辑约束关系等特征值, 为执行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及绩效考核标准。
只有经历了上述科学严谨的编制过程, 基线网络进度计划才能作为进度计划的初始版本, 对实际工作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
4.2.2 以动态网络计划指导建设工作实施进程
基线网络进度计划确定的最终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取决于企业对计划的执行力和计划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质量。执行力对实现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不再赘述。当实际进度与计划发生偏差时, 需要被及时发现, 并准确判断出其对整个进度计划的影响, 这就需要通过动态网络计划来实现。
进度控制机构人员以基线网络计划为起始计划, 周期性地对计划中的作业项逐一进行检查, 并将各作业项取得的实际进展录入到网络计划中, 经网络进度计算后得出的网络计划, 即是动态网络计划。以上所说的周期, 可根据工程进度紧迫性和管理的需要, 按照周、旬或月来确定。
动态网络计划让项目决策人员能够及时、全面、清晰地掌握工程建设实际进展状况, 并了解实际进度对计划目标的影响。根据计划的要求, 督促必须按期完成的关键工作的实施, 同时把握尚有潜力可挖的作业项目及可进行优化调整的工序, 必要时可指挥这些作业项目发挥潜力缩短工期。动态网络计划的应用, 避免了实际进度与计划的脱节, 有效发挥计划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杜绝了决策指挥的盲目性, 并能科学合理地调配资源, 实现了时间成本与投资成本的最佳搭配。
5 结语
建设过程中, 通过基线网络进度计划及动态网络进度计划, 把整个建设项目的作业任务按照客观技术规律严密地组织起来, 明晰各工序作业相互依赖、制约的逻辑关系, 并在计划中贯彻资源及资金综合平衡利用的宗旨, 从全局出发科学预见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工作所在, 让项目管理者能够统筹兼顾, 科学地组织指挥项目的实施。
我们相信, 随着企业对计划编制及进度管控工作价值的认同, 工作的专业化必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分支, 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
摘要:经过长期的工程管理实践, 发现工程计划制定和进度的管控工作, 依然是大多数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的一个短板。本文对建设工程计划制定及进度管控工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后果进行了剖析, 并对如何有效提高提出了解决方法。
8.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篇八
观念:即思想意识。人的思想意识即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1、要转变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教育的本质内含是塑造人,以人为本。“教育就是把人变成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一定的层面上来说,教师的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
2、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我们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自己教了多少,上得如何,这种“满堂灌”的方法是最落后、最省力但也是最不负责的教法。
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注意是“实现”而不是“体现”。老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老师懂并不代表学生就会。现代教学认为:并非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学生感悟了、才能发展。教师讲得再好也是自己在表演,有时还出现“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
名其妙。”的怪现象。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复需教”。叶圣陶讲“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行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能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教师“教”的最高层次不是教会,教懂,而是会学,教会学生终身做人的道理和受益的学习方法。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叫“学校”,不叫“教校”,是“学堂”,而不是“教堂”?据联合国科教文《学生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3、要转变课堂上角色
教师在讲台上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对学生终身产生影响。正如“一支粉笔绘华厦,三尺讲台有雷声”。小小讲台,能展示古今中外,能讲出五州风雨,能讲出千军万马。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然而教师在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同时,不要忘了学生。教师应是导演,应组织学生演好“戏”,排好“节目”。教师应是教练,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指导他们如何跑、如何打、如何赛!不仅战术,思想上也负责。有了骄气要批评,缺乏斗志要鼓励。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利用课堂资源,千方百计地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教学情景,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脑思、动手写、独立地投入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的主宰。教与学要互相沟通、互相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实施多向信息传递。
4、要转变师生关系
教师要正确看待今日的学生。当今的学生:智慧、聪明、早熟、接受快、信息广、起点高,今非昔比。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尊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要以人为本。师生应是教学合作的伙伴,师生应一块学习,一块研究,共同切磋,教学相长。共同度过中学美好的时光。对学生,争取做人做学问都突飞猛进,对教师则事业有成,桃李满天下。师生应是朋友、同志。学校本身是一种服务行业,在为社会、为家长、为下一代、为祖国的强盛服务。教师的微笑致关重要,微笑是教师一种高修养,是一种高境界,是对自己工作感到满意,对自己课有必胜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感到称心的表现。
5、要把“失败为成功之母”转变为“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在教育上要转变。老是失败,会让学生丧失自信。
批评过多,讽刺挖苦,不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力。鼓励、表扬会给学生插上翅膀,扬起风帆。“数子十过,不如赞其
一功”。不要光找学生缺点。心理学认为:当外界的剌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而且能良性循环。
6、要转变职业理想观念
教师不能只当教书匠,要作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教师应把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当作自己奋斗目标。教师职业本身特点:明显的辛苦性,复杂性,操心多,责任大。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精神境界,不可能发财。“想发财,你别来”。“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人要有一种精神”。要当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就不能急功近利,不得浮燥,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勤奋学习,辛勤耕耘,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辈子兢兢业业,为自己的信仰而追求,争取实现先念书,后教书,到最后写书,这样每一个教师所羡慕的美好愿望。
7、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师持续长时间高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调节。教师需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需要总结、反思、充电。需要安排好个人生活,好以利再战。学生的学习也要讲究效率。学习需在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从学到体验到悟有一个过程。不能指望开几个夜车就能有什么创造发明。教育有其内部规律。从人的生长史看,人一生下来总是先躺着,再学会翻身,再学会坐。再学会爬,然后走、跑,而学会说话更晚,一步也不能少。教学也是这样。“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有模式论,不唯模式论。”教学教改之所以难,难在不好形成固定模式和套路。没有任何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去适合任何教学情景。教师要搞课题、搞研究,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益。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要搞好教学科研。教科研在教学上的本质内涵,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量与质的相互转变的各种数据的思维取值,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教育理念,从而为教学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与改进方案,最终提高广大教师的自为能力与感知教学的高层次意识。
8、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
【提高会议质量计划书】推荐阅读:
李校长在新学期提高教学质量会议上的讲话06-11
提高六年级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与计划07-02
提高工程质量建议09-21
提高教学质量汇报11-22
公司提高工作质量12-03
提高服务质量措施12-10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01-03
如何提高质量车间报道07-27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