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的发言稿(精选11篇)
1.备战高考的发言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的全体同学,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这一路风雨,一路坎坷,总有你们无怨无悔的陪伴。
走进高三,总让人有所感慨。我们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挑战的时刻,更是一个奋斗的时刻。我们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自己。有人说过:“高一就像是一杯可乐,清爽可口,令人怡然自乐;高二就像是一杯甜酒,有几分醉人,也有几分烈性;而高三却是
一杯浓浓的苦咖啡,尝的时候,或许是苦得无法下咽,但尝过之后,却留有余香,令人难以忘怀。”这就需要我们奋斗!为着我们将来的美好生活和人生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曾经的我们不也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和期盼,躇踌满志的来到内乡高中吗?我们走在那求学的路上,来不及闲庭信步,顾不上一路风景。从高一的恍惚,到高二的迟疑,再到此时高三的紧张。曾经的张扬早已过去,如今的我们显得如此的平静。这种平静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淡定从容,是“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是等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前的风平浪静。
因为我们那颗执着于理想的心,我们勇往直前。记得汪国真先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既然选择了读书,便只顾高考的胜利。就算前面是浩翰的题海,我们终将“衣带渐宽终不悔”;就算前面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将上下而求索,就算前面曲折蜿蜒,困难重重,我们必将百折不回,永不言弃。
到了高三,我们脚步铿锵,不再迷茫,我们志在四方,风雨直闯,我们将昂首阔步,自信依然的去迎接六月的辉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相信,只有竭尽全力地挥洒过汗水与泪水,只有毫无保留地喷薄过血气与风华,才能收获饱满美丽的青春。我们相信,只有牢牢的把握住这冲刺的一年,分秒必争地勇往直前,才能让梦想在六月如向日葵花般灿烂绽放!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年里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祝愿xx高中在20xx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2.备战高考的发言稿 篇二
一、对分段函数定义的理解和挖掘
1.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 不要误以为是几个函数的组合, 只是在不同的定义域区间, 有不同的对应法则的函数.
2.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 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的最大 (小) 值是各段中的最大 (小) 值.
二、常见高考题型
1. 有关分段函数的值的求法
(1) (2011·安徽) 设f (x) 是定义域R上的奇函数, 当x≤0时, f (x) =2x2-x, 则f (1) = () .
(A) -3 (B) -1 (C) 1 (D) 3
解析:设x>0, 则-x<0.
因为f (x) 是R上的奇函数, 且x≤0时, f (x) =2x2-x,
所以f (-x) =2 (-x) 2- (-x) =2x2+x.
又f (-x) =-f (x) , 所以f (x) =-2x2-x.
所以f (1) =-2×12-1=-3, 故答案选A.
(A) -4或-2 (B) -4或2
(C) -2或4 (D) -2或2
解析:当a>0时, 有a2=4, 所以a=2.
当a≤0时, 有-a=4即a=-4,
因此a=-4或2, 选B.
2. 有关分段函数的不等式问题
(A) [-1, 2] (B) [0, 2]
(C) [1, +∞) (D) [0, +∞)
解析:当x≤1时, 21-x≤2,
解得x≥0, 所以0≤x≤1;
当x>1时, 1-log2x≤2, 解得, 所以x>1.
综上可知x≥0.所以选D.
(A) (1, 10) (B) (5, 6)
(C) (10, 12) (D) (20, 24)
解析:a、b、c互不相等, 不妨设a
因为f (a) =f (b) =f (c) , f (a) =f (b) ,
所以lg a=lg b, 所以lg a=-lg b, 即ab=1.
又10
3. 有关分段函数的零点问题
(A) 0 (B) 1 (C) 2 (D) 3
所以x=-3或x=e2.故选C.
解析:当x<2时, f′ (x) =3 (x-1) 2≥0,
说明函数在 (-∞, 2) 单调递增, 函数的值域是 (-∞, 1) , 函数在[2, +∞) 上单调递减, 函数的值域是 (0, 1], 因此, 使方程f (x) =k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根, 则0
4. 有关分段函数解析式求法
解析: (1) 当1-a<1, 即a>0时, 此时a+1>1.
由f (1-a) =f (1+a) , 得2 (1-a) +a=- (1+a) -2a, 计算得出 (舍去) .
(2) 当1-a>1, 即a<0时, 此时a+1<1,
由f (1-a) =f (1+a) , 得2 (1+a) +a=- (1-a) -2a, 计算得出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解析:因为f (1) =lg 1=0,
5. 分段函数的单调性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函数f (x) 在R上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
由此解得, 由此可知, “-2≤a≤0”是函数f (x) 在R上单调递增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选B.
6. 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
(1) 求函数f (x) =x2+ (2-6a) x+3a2 (0≤x≤1) 的最小值.
解:f (x) =[x- (3a-1) ]2-6a2+6a-1.
因为0≤x≤1,
当3a-1<0时, f (x) 的最小值为f (0) =3a2;当0≤3a-1≤1时, f (x) 的最小值为f (3a-1) =-6a2+6a-1;当3a-1>1时, f (x) 的最小值为f (1) =3a2-6a+3.
因此函数f (x) 的最小值可表示成关于a的分段函数.
先求每个分段区间上的最值, 后比较求值.
当x≤0时, y=f (x) =2x+3, 此时显然有ymax=f (0) =3;
当0
当x>1时, y=f (x) =-x+5, 此时y无最大值.
比较可得当x=1时, ymax=4.
7. 分段函数的应用问题
(1) (2011·湖南) 如图1, 长方形物体E在雨中沿面P (面积为S) 的垂直方向作匀速移动, 速度为v (v>0) , 雨速沿E移动方向的分速度为c (c∈R) .E移动时单位时间内的淋雨量包括两部分:
(1) P或P的平行面 (只有一个面淋雨) 的淋雨量, 假设其值与v-c×S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
(2) 其他面的淋雨量之和, 其值为, 记y为E移动过程1中的总淋雨量, 当移动距离d=100, 面积时.
(Ⅰ) 写出y的表达式;
(Ⅱ) 设0
解析: (Ⅰ) 由题意知, E移动时单位时间内的淋雨量为
(Ⅱ) 由 (Ⅰ) 知, 当0
(1) 当时, y是关于v的减函数.
(2) 当时, 在 (0, c]上, y是关于v的减函数;在 (c, 10]上, y是关于v的增函数.
(2) (2011·湖北) 提高过江大桥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般情况下, 大桥上的车流速度v (单位:千米/小时) 是车流速度x的函数.当桥上的车流密度达到200辆/千米时, 造成堵塞, 此时车流速度为0;当车流密度不超过20辆/千米时, 车流速度为60千米/小时, 研究表明;当20≤x≤200时, 车流速度v是车流密度x的一次函数.
(Ⅰ) 当0≤x≤200时, 求函数v (x) 的表达式;
(Ⅱ) 当车流密度x为多大时, 车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桥上某观点的车辆数, 单位:辆/每小时) f (x) =x·v (x) 可以达到最大, 并求最大值 (精确到1辆/每小时) .
解析: (Ⅰ) 由题意:当0≤x≤20时, v (x) =60,
当20≤x≤200时, 设v (x) =ax+b.
当0≤x≤20时, f (x) 为增函数, 故当x=20时, 其最大值为60×20=1200;当20≤x≤200时,
当且仅当x=200-x, 即x=100时, 等号成立.
所以, 当x=100时, f (x) 在区间[20, 200]上取得最大值.
综上, 当x=100时, f (x) 在区间[20, 200]上取得最大值
3.高考语文如何备战 篇三
一、2009年高考的粗略回眸
尽管备受关注的2009年浙江省首次新课程高考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我省高考命题改革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应该低估的,它至少有以下若干方面曾经吸引过人们的眼球。
(一)重语境
或许“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注重语境并非我省的创意,而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共性体现,不过我省似乎在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努力尝试。2009年第5题和第7题的句序排列与话语补写,都必须符合规定的“语境”。像第5题的考点定位在“连贯”,貌似只要把“带序号”的5个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就可以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注重整体“语境”,那么“填入横线处”的就未必“连贯”。也就是说,其实此题涉及两种“连贯”,即5个句子之间的小“连贯”和5个句子跟整体“语境”之间的大“连贯”,命题提供的“语境”则是“连贯”的重要依据。而第7题的考查重点好像是“鲜明、得体”,但题干中的“根据语境”无疑凸显出“语境”之于正确解答的重要性。一旦游离“语境”,“鲜明”“得体”便无依无靠。还有“现代文阅读”第13题三个“似乎”的考查其实也暗含了“语境”因素。
(二)重理解
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一直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而2009年则尤其如此。从“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有关考题到作文的审题立意,“理解”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如“论述类文本”阅读第8题的“原因解释”、第9题的“‘文化自觉’的理解”都是直接考查理解能力。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3题的三个“似乎”:的作用、第14题的“写一句话”等的基本定位也皆系理解。还有“古诗鉴赏”第22题的“两种”“一家”的所指对象,仍是不折不扣的理解。就连“《论语》评价”第24题第一个采分点的成语概括,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识记)能力“变式”。当然,较往年更能体现出“重理解”的还是作文的审题。2009年我省采用了近似于目前流行的新材料作文模式,既没有规定的标题,也没有明确的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进行立意。而歌词的“主旨”是什么,则完全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
(三)重鉴评
“鉴赏评价”属于较高层级的语文能力,其要素是艺术审美。我省2009年高考不但延续“文言文阅读”考查“赏析”(第20题)和古诗鉴赏(第23题)等命题传统,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强化了“鉴评”能力的考查。如第12题的“简析其作用”、第16题的“赏析……形象”都是“鉴评”,特别是第16题的人物形象“赏析”,可谓最为经典的“鉴赏评价”考查。此外,《论语》阅读专项考查的基本定位也是“评价”。虽然从“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这个题干看,含有“概括”和“评析”两个考点,但考查的重心显然落实在“评析”上。如何恰当地分析和评价孔子关于老师需要以自身的治学态度、正确方法和行为举止等给学生树立榜样,像“天道”之于“四时”“百物”,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等深刻的教育思想,才是试题设计的主要意图。
(四)重含意
2009年我省高考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出“重含意”的特点:一是第6题“揭示画面的内涵”;二是作文的含意理解。如果说第6题这幅图片所蕴涵的“展开青春的翅膀”“追逐人生的梦想”等“含意”还能比较直观地感受的话,那么“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词内在的丰富含意也许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尽管初步理解歌词中“绿叶”和“根”两个意象的浅层含意,以及“绿叶”与“根”之间的显性关系均不是太困难,但倘要发掘“绿叶”和“根”深层的多种含意,或深刻揭示“绿叶”与“根”之间的隐性关系,难度也就不小了。以“绿叶”与“根”的关系为例,除了“绿叶”对“根”的依恋、牵挂、回报等已经明确表达出来的“情意”外,至少还隐含着“根”对“绿叶”的养育、滋润、祝福等诸多“情意”。简言之,“绿叶”与“根”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依存的关系,并不是单向一维的,只是一显一隐,不易觉察而已。
二、2010年命题的基本走向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回眸过去就是为了预见未来。不过,任何预测属于“高风险”范畴,尤其是形成文字的东西,风险自然更大。而且“预测”也往往是一些权威部门(机构)的专利,一切纯个人的声音最多也只是“猜想”罢了。鉴于此,笔者就2010年我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揣度,自然跟通常意义的“预测”和“猜想”是不沾边的。
(一)应用
这里的“应用”主要包含这么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文字应用”考查会更多地突出语言的“应用性”和生活化,即立足于语言交际的“实用性”,借助“虚拟”情境(语境)的创设,“再现”现实生活中特定的语言应用场景(个案),以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如2010年《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以下简称“参考试卷”)第6题。二是指继续强化语言“表达”的考查,即设置不同要求的“简答题(包括论述题)”来检测考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从2008年到2009年,我省明显增加了简答题的比重,今年是否还要适当提高简答题的分量,作为“自主命题的主要依据”的“参考试卷”又减少了两个选择题,便是明确的取向。高考试卷命题组成员由高校学者领衔担纲,身处高校自有高校的学科理念和高瞻远瞩,大多偏爱于“简答题”形式的语言应用,而不屑于“选择题”。至于阅卷操作的误差率等因素也许无意劳神费心了。
(二)细化
所谓“细化”考点,是指将能力考查体现在某些细微之处。从整体走向局部,是近年高考阅读设题的普遍现象,我省自然也不例外。从2009年第13题看,这种“细化”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也相当充分。“似乎”这个词语,无论出现在何种文本中,都应该是毫不显眼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而命题专家的目光却偏偏定格于此,并将它打磨成颇具特色的高考试题,可见“于细微处见功夫”并非遥远的审美期待,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考试了。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将“细化”考点误读为某个命题专家的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细化”是“细读”理念的直接体现,阅读的深度在于“细”,“细化”考点必然成为检测阅读理解优劣高低的重要方式。由此可知,断言2010年
高考会进一步让位于“细化”或许过于盲目,但要告别“细化”或许更不可能。如“参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第10题至第12题均透露出“细化”的命题理念。
(三)综合
这些年的高考试题表明,考查难度在不断提升,而且这种难度主要并不是“探究”能力进入了考查范畴,而是由于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从客观上说,一方面是除识记外,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5种语文能力表现为彼此依存互相融合的紧密关系,难以截然分割。另一方面则是综合能力考查要比单一能力考查能更真实而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因而能力的“综合”考查是一种命题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以往的有关试题不难知道,不少试题的显性能力定位未必就是顺利完成解答的关键,如“文言文阅读”中辨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的正误,显性能力定位是考查“赏析”,而实际上解答的关键却是“理解”。也就是说,一道并不显眼的选择题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参考试卷”第13题“……指出‘我重又回到原野上’的原因”更是能力的“综合”考查。
(四)探究
有点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同仁都清楚,“探究”不是什么新概念,10年前面世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而《考试大纲》确定考查探究能力,也已经有4年了。我省2009年高考专门设计了高分值的探究题(第15题,5分),标志着高考阅读考查又步入了新阶段。改革的脚步既然迈出了,不但不可能匆匆止步,而且会越走越稳健。毋庸置疑,考查探究能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高考的新热点和新亮点。“参考试卷”第16题“联系全文,探究文末‘即使能够抗议,我也不会抗议’的含义”的设置便是佐证。希望引起诸位注意的是,任何一份高考试卷的“探究”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探究”的基点是文本,没有必要见风是雨,草木皆兵,不做探究“发烧友”,谨防探究“后遗症”。当然,我省高考命题毕竟还是刚接触“探究”,即使是负责命题的专家也还有待深入了解,中学一线备战高考的广大师生则更需要密切关注,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五)主旨
这里的“主旨(中心)”指的是写作材料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我省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要求从“主旨”立意,而主旨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扣住“中心角度”进行立意。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尽管也跟其他自主命题的省市一样,走过了从“话题作文”到“标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的历程,但作文题几乎每年都是浙江卷的“特色产品”。因此,今年我省也不会快速向全国卷靠拢,完全根据“角度”的4个层级作为审题立意的衡量标准,而是会在去年这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在适当修订和微调的同时,仍然把材料“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作为立意的重要依据,例如“参考试卷”明确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这就意味着高考写作重新提高了审题的区分度,再次告别了“好奇心”“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能”“季节”“感受乡村”那样的无区分度和低区分度模式。
三、2010年备考的合理定位
高考从来没有神话。高考复习的成效如何,大多跟定位是否合理紧密相关。所谓合理,就是既不虚张声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也不浮光掠影、零敲碎打、浅尝辄止,而是扎扎实实、恰如其分、不偏不离。成功的经验表明,及时捕捉、过滤和利用高考信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跌爬滚打。笔者以为,就语文学科复习备考而言,完全有理由赋予通常意义的“实效”以新的诠释,即“先实后效”“以实求效”,“少实”便“低效”,“不实”则“无效”,故合理定位重在“四实”。
(一)务实
高考复习是一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剪不断,理还乱,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因而务必防止操之过急的浮躁心态。无论怎样,复习目标一定要务实。就复习过程而言,“务实”性主要体现在“懂”“会”“巧”三级目标上。大致而言,“懂”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会”是中级目标,“巧”是高级目标。倘能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达成“会”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定位,让考生能够运用“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和有关技法解答各种考题,而不是一味“咬定”多数学生难以企及的“巧”,那么“务实”也就不折不扣了。再看复习课堂,复习目标的“务实”性着重体现在教学设计紧扣《考纲》要求,教学内容呈现考点知识,课堂展开重点突出,有序有度、操作性强、参与面广,能让同学们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幅度的实质性长进。语文学科成效的“增长点”在课堂之内,充分利用课堂“保增长”就是目标“务实”的最佳诠释。
(二)充实
或许有人认为,复习阶段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资料络绎不绝随手可得,学生夜以继日尚且分身乏术,“充实”自然不是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识。“充实”不是迷信书山题海,也不是致力于满堂讲、满堂练的折腾忙乎,其要义是“充分”和“切实”。所谓“充分”,就是课堂复习内容既“充足”又“得当”。以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的45分钟课堂为例,通常以着重选取《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态度”等5个考点的某一点,完成两首诗歌的具体鉴赏(包括审题、思路、表达、呈现、评析、小结等若干环节)为宜,而且还应当有学生操练的环节。所谓“切实”,就是既体现《考纲》要点又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各种操练,都不能经常性地“过度”和“过量”。复习备考是“仿真”实战演练,不搞噱头,摈弃花哨,每个环节都必须与高考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给学生真切体验,既有成就感又存危机感。
(三)夯实
众所周知,高考不是评估中学教学的水平测试,而是指向个体(考生)的选拔考试。被测试者(考生)学科基础(知识、能力)扎实与否常常决定着考试的优劣成败。高考复习是中学阶段的终端教学,想方设法帮助考生“夯实”基础可谓重中之重。按理说,基础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踏实努力,需要坚持不懈,但考前复习的奋力一跃、临门一脚也实在至关重要。“夯实”的精髓在于“夯筑”。笔者以为,“夯筑”就是通常意义的“温故而知新”。“夯”是“温故”,不但要重新回顾和识记一些已经遗忘(生疏)或接近遗忘(生疏)的知识(能力),而且还要梳理和整合,使之成为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如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诗文名句名篇”等考点知识。“筑”是“知新”,即通过“重温”以构筑新的认知结构,锻炼新的能力强度。如“压缩”“仿写”“变换”等。经过一番“夯”与“筑”的辩证运动,“夯实”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落实
就备考而言,“落实”着重体现在“考点”和“目标”两大方面。在整个复习阶段,从“语言文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到“写作”的两个等级,诸多考点必须逐一落到实处,任何一个考点我们都输不起。不能
将“落实”考点与“复习”考点混为一谈,“复习”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而“落实”才是内质和结果。“落实”不是步履匆匆地“走过场”,“落实”的脚步宁慢勿急,务求步步到位。考生真正具备了解答考点知识的实际能力,才是考点“落实”的硬道理。而“目标”的落实除了“识记”,更多的则理当在“会不会”的层面重拳出击。反复而有序的多种“操练”是根本途径。缺乏足够的实战操练,即使“懂”了也未必“会”。重视操练不等于倡导“题海战术”,针对性、仿真性、诊断性、熟练性和科学性是实现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只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了“会”这一层级“目标”,即使高考命题变数再多,我们也可以十拿九稳。
四、2010年取胜的重点突破
高考重在考查学科能力,而语文学科6个层级的能力,由于能力性质和运用频率的不同,在高考试卷中占据的比重差距很大,如起始层级的“识记”和最高层级的“探究”,就远没有其他能力的垂青度高。而“理解”“赏析”“表达”等则频频亮相,忙忙碌碌地穿梭于“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和“作文”的各大板块。牢牢锁定并有效突破这些能力,切实加大冲破新材料作文“选准角度”这一“瓶颈”的备考力度,以实现决定性的战略超越,“赢在高考”便底气十足。
(一)深化理解
“理解”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却是语文学科能力的核心。这里的“深化”主要是指“深度理解”和“阅读细化”。高考不是“脑筋急转弯”,只要“转弯”迅速也许就能轻易胜出,而是学识的对决和实力的“PK",没有厚实的功力肯定不可能出现“奇迹”。随着高考命题不断发展,“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经进入“深度理解”的阶段,即透过语言信息(内容)去把握深层含意。如2009年浙江卷第9题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参考试卷”第11题“理解画线句的含义”、第26题写作材料“全面理解材料”等都属于“深度理解”。类似的考查在全国卷和其他省市的试卷中也不少见。而“阅读细化”其实也是“深度理解”,根据阅读规律,越“细化”就越显“深度”,理解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如“参考试卷”第12题。笔者以为,深化理解首先是转变理念,充分认识“深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是具体操练,在复习实践中明确要求,努力用理解的深度来达成深度的理解,反复尝试,不断巩固。
(二)优化赏析
其实“赏析”是两个层级的能力整合,即“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如“参考试卷”第15题。分析(综合)是语文能力的重点,而鉴赏(评价)则是语文能力的要点。假如前者是通用能力,那么后者便是专业能力。高考实践证明,两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开语文考分档次的重要因素。而《论语》评价题和阅读探究题的出现,则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由此可知,“优化赏析”早已不是因人而异的“自选动作”,而是复习备考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优化”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水平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便完成于朝夕之间,必须立足于循序渐进,孜孜以求,目标确定、措施到位和坚持不懈缺一不可。“优化”也不是零起点,而是高位接盘,激流勇进。“赏析”堪称专业性最突出的语文能力,故“优化赏析”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必要的指导(示范、评析等)和适当的操练,还得掌握和运用一些模式、技法与术语等。能够灵活而恰当地将静态的学科术语运用于不同形式的考题解答,便是“优化赏析”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强化表达
毋庸置疑,6个层级的语文能力,难度最大的当推“表达(应用)”。“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文字表述题,“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简答题,“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的文言语句翻译、诗词鉴赏、《论语》评价以及“作文”板块,都是“表达”大显身手的舞台。然而,多数考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普遍不理想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软肋”之一。怎样按照问题的具体要求作思路清晰、语言通畅的有效“表达”,一直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可见,“强化表达”既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也是复习备考的重任。“强化”的关键在于强度足够和措施得当。“强度”可以由操练量来体现,“措施”则需要借助多种“有形呈现”来落实。笔者以为,复习课堂是“强化表达”的主阵地,使“表达”成为课堂“常态”,通过“有形呈现”、正误比照、优劣评析、纠偏补漏、语言润色、定量评估等方式落实“强化”举措,方能切实提升“表达”能力。
(四)选准角度
4.备战高考的励志语录 篇四
2、宁给强项少一些时间,不差弱项一分功夫。
3、踏着过去的脚印,不会增加新的脚印。
4、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5、一心教学,笑迎七八九,争传瓜井育贤才。
6、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7、因为清华北大在心中,所以才有奋力拼搏。
8、人,不能总在弹性限度内活动,要爆发,要超越,才会有质的提高!
9、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0、全面复习:“地毯式轰炸”;查缺补漏:“精确制导”。
11、眼睛里没有追求的时候,一定是心如死灰的时候。
12、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13、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14、用今天辛勤的汗水换明天丰硕的成果。
15、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
16、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17、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
18、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0、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先学爬,然后学走。
21、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22、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23、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
24、曾经的苦,现在的痛,都是将来的笑颜!
25、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6、百日冲刺,苦战三四五,喜看凰墩飞彩凤;一心教学,笑迎七八九,争传瓜井育贤才。
27、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8、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29、对命运承诺,对承诺负责。
30、再露锋芒,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展鸿图,不可沽名学霸王。
3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32、因为日出东方,所以早起必能看到朝霞。
33、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
34、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35、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36、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
37、努力了,拼搏了,我们必将收获!认真了,付出了,我们必将成功!
38、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励志名言。
39、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40、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41、消沉就角一支单调的画笔,只能给未来涂上一层灰色。
42、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3、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4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45、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46、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7、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8、做好准备,考场上总有最艰难的时刻。沉着才见英雄本色。
49、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50、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51、盲人眼前虽然一片漆黑,但脚下同样可以开拓出一条光明的路。
52、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53、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54、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身。
55、美梦成真,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自强不息,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56、要是你的心本来就在燃烧,那么一旦需要,掏出来就可以当火把。
57、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
58、无穷的伟大,也是从“一”开始的。
5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5.高考备战的三大误区解读 篇五
误区一:大幅增加备考时间,才能脱颖而出。在备战阶段大部分考生延长学习时间,甚至每天学习到凌晨。由于缺乏休息,直接导致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大幅下降。时间长了,并非学习效率就高,而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高考成功的关键,因此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高考备战中脱颖而出。
误区二:做越多的题,高考就越有把握!有些学生期望通过多做题来提高分数,因此大搞题海战术,见题就做,出错就慌。一些考生每个学科都有一大堆复习资料,这个也想用,那个也舍不得丢弃。其结果,只能是陷入题海,无法自拔。从多年指导北京四中网校高考规划的经验来看,适当的多做些试题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切不可大量机械性的重复练习,对使用的资料和试题一定要精心筛选,避免难题、偏题、怪题的误导。所做题一定要重视思路、方法、答题规范,而不是贪多求大。每做一道题,就必须要掌握考查的知识点和原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误区三:忽视教材和老师引导,过分强调自我复习。一些考生想走捷径,自认为多做题,用“好的复习资料”来代替教材甚至老师,忽略老师对高考方向性的把握,以为这样才是高效率的备考,最终耽误备考进度和效率。高三的老师比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更了解高考要考查的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忌我行我素。
6.备战高考的励志讲话稿 篇六
你们好!
孔子有句话说:“逝者如师乎,不舍昼夜。”今天这个会意味着距中考还有100天,每个人一生都有面临一些重要的关口,它可能影响你一生的命运,从现在起的今后100多天的努力可能意味着你将进入理想的高中,从此掀开辉煌的人生篇章。
成长之路,岁月脚步,我们在成熟,我们也在付出!十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面对中考的考验,起早贪黑地学习就是为了中考的好成绩,让我们背水一战,让我们挑战明天,对明天高呼:我行,我可以,请相信没有人永远成功,也没有人永远失败,却有人永远进取。
回首过去,如品味一杯甘醇的陈年老酒,如吟诵一首高亢的激昂赞诗,在已经过去的一千多个拼搏的日日夜夜,我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最后的一百多天里,我们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说实话,一百天,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短,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可是,一百天对于有心人来说,却又很长只因为我们精打细算。科学安排就完全来得及弥补过去的漏洞和不足。我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好“三管”管好自己的口,不懂就问;管好自己的手,习题必做;管好自己的脑,独立思考。
一班的同学们,我们准备三个以上上一中第一批,30以上上一中第二批,个个上重点高中,以振兴山城中学,让20山中更加辉煌,你们有没有信心?(“有”)你们的口号是(百日奋战 超越自我 创造佳绩)
初三的学子们,“不经一翻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苦再累也要要紧牙关,向着目标,奋力奔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那么,我们坚信:六月的硕果会更加飘香,六月的笑脸将更加灿烂。
7.有的放矢备战高考 篇七
中□学赵, 甘海肃
敦煌
一、抓纲扣本, 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是从课本知识点和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 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 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纲领。分析近两年的《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发现:考试目标既强调学生对“双基”的理解, 又强调用知识去推理论证, 解释化学现象, 设计实验, 评价自然科学的见解、方案、过程、结果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同时, 试题情境的时代性强调了学以致用, 要求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突出了对统摄思维、发散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定势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考查。而实验设计能力也被放到了考查的重点中。
另外, 《考试大纲》中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难易比例”等信息。因此,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考试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 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 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不可刻意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规律”。我们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关注主干知识, 把握重点内容
据统计, 所有考点中, 有60多个属于“了解”层次的, 有50多个
属于“综合运用”层次的。体现在高考的12道题中则是属于“了解”层次的约3题, 属于“理解”层次的约5题, 属于“综合运用”层次的约4题。由此可见, 复习的重点应在“理解”和“综合运用”这两个层次上。透析近几年的试题不难发现, 历年考查的重点知识通常是不变的, 而且题型比较稳定。如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准、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量的计算与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的检验、鉴别和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原电池和电解池;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及衍变关系;实验的基本操作、装置、评价与设计;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等。在复习这些内容时宜采用分散复习法, 让学生注意积累, 强化记忆, 以达到“题来即解”之功效。另外, 我们还可采用以“主干知识”为线索, 以“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方法”为思路, 以“专题训练”为手段进行复习,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强化实验复习, 提升实验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 以及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 实验在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魅力。正因如此, 历年高考试题中都非常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我们可以发现, 对实验的考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重视基本操作, 强化实验技能;重视课本实验, 强调实验原理;重视实验改进或实验设计, 考查创新思维。那么, 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复习效率呢?
1. 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重做
中学阶段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课本实验。重做这些实验并非只让学生简单重复地做一遍, 而是要让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 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2.指导学生进行有一定研究性的科技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双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3.在后期复习中, 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的培养。4.要做一些典型的实验试题。
四、及时反思和总结, 严格纠错
反思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措施。每次解完题后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回顾解题过程, 审视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 过程是否正确、合理, 是否还可以优化, 语言表述是否规范、合乎逻辑。不仅要一题一得, 更要一题多得。这样既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断的补充、完善, 又能通过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 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单元的小结复习后, 教师还要让学生反思本单元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让他们通过反思形成有效的知识块, 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 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最终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三种:1.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 在旁边写上评析。2.专门准备一本错题本, 让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本上, 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3.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 在课本知识点的相应处, 用不同的字符标出该错误的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对出现的差错, 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成果总结, 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 哪些“顽症”尚未根除, 哪些是新犯的“毛病”, 从而不断地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五、看练结合, 优化应试策略
在这里, 我们必须更正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认为高三最后阶段不做练习, 只需看错题, 归纳知识点即可;另一种则是认为这一阶段应该大量做难题, 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做练习”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在高考中只知道如何分析, 却不能正确地书写, 至少是不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大量做难题”则更不可取, 这样不仅会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还容易使学生的自信心不断遭受打击, 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
解题需要的是知识、策略和心态。这三者中任何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 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就要归结为心理失误了。因此, 优化考试心理也是高考复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 我们必须让学生保持稳定的心态, 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 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的策略, 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 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 考虑周到, 书写规范, 切实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 又要重视复查环节, 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 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 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 让学生置身于一种仿真的环境中, 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要关注了时间, 就有了时间, 就有了效率, 就有了速度, 就有了紧迫感, 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 学生就会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 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
高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方式, 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只有当学生的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因素均达到最佳时, 成绩才可能是最理想的。
[关键词]生物;高考复习;思路;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 (2009) 12 (B) —0053—02
一、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Ⅱ卷生物试题的主要特点
根据上表所示, 分析试题特点如下:
1. 试题结构、区分度和分值的分配比例相对稳
2. 试题难度适中, 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考查, 突出
了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联系, 尤其体现出了考生对知识点理解的“透度”, 也突出了对他们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
3. 试题体现出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主干线。
如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免疫、微生物等。
4. 实验考查方式以实验设计为载体, 考核内容
分值较大 (占卷面总分值的18%) , 是2009年全国高考理综Ⅱ卷的亮点。
5. 试题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
6. 试题体现出小分值、大题量的主导思想, 有利于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
依·抓·视———三轮复习迎高考
□魏英
(兰州市第五中学, 甘肃兰州730000)
8.备战2009年物理高考 篇八
全卷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查。比如第17、19、21题,这三道题强调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带有设计性质的实验题,第一个实验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第二个实验题,在学生常规实验基础上加了几个条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第23题,作为计算题第一题,物理情景和思路非常清晰,但运算量相当大。这些考题看似平淡实则有内涵,看似简单做着却难,充分体现了高考物理的命题趋向。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复习时间少,内容多,任务重,如何在较短时间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笔者在此给各位提出以下建议:
1.紧抓主干知识,兼顾非主干知识
由于理科综合试题数量(物理占11题)及考试时间(共150分钟)的限制,理、化、生只能着重考查主干知识。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力学中主干知识就是物体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机械能等重要概念、定律、公式及其运用等。而电学部分主要是电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等。因此,复习过程中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些知识点上。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只关注力学和电磁学部分的复习,其实,非主干知识部分如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原子物理的基本粒子等,这些内容都应引起高度重视。相对而言,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在复习过程中,稍稍关注便可得分,反之失分也很容易。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多看教材,多记多背,确保这部分试题不失分。对于一些考纲上明确规定不考的内容,就不必花时间做无用功了。
2.做好规划,严格落实,按计划推进
复习规划方面的工作,学校及老师会有安排,作为考生要做的就是紧跟老师的步伐,在复习的起步阶段迅速进入角色,按计划、分阶段推进复习,在第一、二、三轮复习过程中,达到每轮复习的要求。由于老师的计划只是从宏观上进行指导,所以每位考生还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落实学校计划的前提下,进行微调,让复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复习之初,可以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诊断,分析自己对整个高中物理在哪些方面已经把握较好,哪些内容比较欠缺,这样,复习过程中,让自己的针对性更强,更有实效。
3.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加强理解和识记
复习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重在理解,重视日常生活经验,尽量在自己大脑中“重现”物理情境,认清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物理事实,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掌握规律的适用条件,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升各种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推荐“目录读书法”。所谓“目录读书法”,就是在复习某章内容之初,对照本章目录,按目录顺序在大脑中进行搜索,想想本章(或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有哪些,典型例题有哪些,在当初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曾经犯过哪些错误,看看自己还能在记忆深处找到多少。然后,把自己没有记住的内容重新看一看,记在大脑中。
4.多归纳,多总结,重视出错习题的收集和整理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应逐步学会从各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做复习的有心人。
比如:可以从物理方法这个方面去进行归纳,如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和特值法等;求极值的一些常用方法,如矢量三角形法、二次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定和求积和定积求和原理等。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章节中与这些方法有关的习题有选择性地、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
再比如:可以从物理模型这个方面去做一些收集,如:轻杆、轻绳和轻弹簧所产生的弹力的方向特点、斜面滑块问题、传送带问题、弹簧问题、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估算问题等。
下面以斜面滑块问题为例说明如何做这些工作:
看到这个图以后,你会想到哪些相关问题呢?
问题一:A、B均静止,分析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若加水平向左推力作用于A,那么A、B之间的弹力、摩擦力如何变化?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是怎样的呢?
问题二:B静止于地面之上,A匀速下滑,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呢?与问题一有区别吗?
问题三:在A匀速下滑时,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5N的作用力,通过过A的重心,此时A还能够匀速下滑吗?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呢?如果将所加力的方向改为垂直斜面,A的运动状态会有什么变化?若将力的方向改为平行于斜面向下,让A加速下滑,则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呢?
问题四:接问题三,在A匀速下滑时,把作用力换成重5N的物体C(其重力方向与A的重力方向相同),加在A的上表面,此时A还能够匀速下滑吗?B与地面之间、C与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呢?
问题五:增大斜面倾角, A匀加速下滑,B仍静止于地面之上,分析此时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
问题六:接问题五,A匀加速下滑,过A的重心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5N的作用力,此时A的加速度有变化吗?此时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如何呢?若将力的方向改为垂直斜面向下,此时A的加速度有变化吗?
问题七:接问题六,把作用力换成重5N的物体,加在A的上表面,此时A还能够匀加速下滑吗?B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情况会如何?
问题八:如果斜面光滑,物体A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B保持静止,如何计算A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呢?如何计算在此过程中A所受重力、弹力的冲量?
问题九:如果地面、斜面均光滑,物体A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如何计算A滑到底端时的A、B速度大小呢?
问题十:如果地面光滑,斜面不光滑,物体A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又如何计算A滑到底端时的A、B速度大小呢?
……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不会同时出现在某一本资料上,全依靠自己做学习的有心人,把不同资料上相关的问题收集到一起。我们不期望一次到位,可以把问题列在笔记本上,在复习过程中发现相关习题后再慢慢充实和完善。在做题过程中,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问题,这样复习就扎实,效率也更高。
另外,从解题的思维模式入手,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温故而知新”,把已经做过的习题,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体会运用基本思维模式解题的基本环节,达到“方法成套路”这一境界,考试时拿到试题能迅速入手。
对复习过的章节,自己亲自动手组建一个知识结构图,理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将所学到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
对于平时做错的习题,要引起重视,做一个改错本,分析出错根源,要问自己:“是粗心大意失分还是知识上有盲点导致出错?”如果是前者则要反复提醒自己,不能犯低级错误,如果是后者就应引起重视,把自己没弄明白的问题弄清楚。做到“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这样你的复习就成功了。
5.加强对应试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减少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
平时复习过程中,应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如:依据文字叙述画出情景图,对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电路分析、状态分析、画光路图等都是最基本的要求。经常有人觉得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意,其实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理科综合考试的特殊性要求考生有很快的答题速度、足够强的思维转换能力。鉴于此,平时应加强此方面的训练。如:平时限定时间完成指定习题,提高答题速度。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后,规定自己每周做一到两份理综试卷。一是找做题的感觉,二是看看哪种答题顺序适合自己。在考试时到底先做哪门学科,因人而异,但应先做会做的,把会做的分数拿到手。
告别计算器,提高运算能力,注重训练自己的运算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不难发现,整份试卷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当高。比如2008年湖北理科综合卷中第23题,多数学生能写出有关方程,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解答出结果。建议在平时训练中,避免过分依赖计算器,尽量要求自己进行定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9.备战高考数学必胜的3种态度 篇九
高三复习指导:备战高考必备3种态度态度
1、要学会坚强
高三这一年,注定是乏味的,劳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高三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夜以继日,什么叫收效甚微,什么是屡战屡败,什么是屡败屡战。面对挫折,选择放弃还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取决于你对成功的向往与渴望,取决于你的执着与顽强。成功是蕴含在失败的苦闷和不懈奋斗的汗水中的。在失败面前要学会坚强,要有斗志和勇气,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奋斗的乐趣。我们要与自己的胆怯与懦弱、虚荣与懒惰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力量,只不过被时间埋没,被意志影响,被习惯消磨了。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大海上,有一片礁石,在礁石的背面,风平浪静,藏在其中的珊瑚虫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而且死亡率极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滚,生存于此的珊瑚虫却显得生机勃勃,光彩夺目,并快速地生长繁殖。巨浪的冲击无疑就是珊瑚虫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与珊瑚虫是一样的,也需要冲击、磨擦、锻炼,高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验,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你也将像珊瑚虫一样光彩照人。高三会有许多不如意,同学们,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和你一起笑;当你哭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你自己在哭!欢乐可以同享,而痛苦必须你自己勇敢坚强地承受,即使最爱你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你,也没有办法。你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历练生命的机会,要义无反顾地迎上去。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丰满,才能振翅高飞。
2、能持之以恒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在那些人们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执着追求、始终坚持,相反那些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个道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顶峰,就越是困难重重;越是到了高三,学习就越不容易。拿破仑有句名言:“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了。”第29天,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只有努力坚持,只有对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来荷花满塘。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的辉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牛步虽迟,可达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让我们谨记:不要输在第29天。
3、懂勤奋刻苦
最慢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最笨的学习方法,就是最聪明的学习方法;最踏实的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每天按照计划去做,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规范当作一种习惯。要重视细节,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10.备战高考宣传标语 篇十
1.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2.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3.静下来,铸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采。4.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5.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6.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7.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8.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9.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0.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
11.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12.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13.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4.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15.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16.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17.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18.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
19.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20.因为我不能,所以一定要;因为一定要,所以一定能。21.有大目标,须有大动作;有大追求,须有大改变。22.对命运承诺,对承诺负责
23.再苦再累不掉队,再难再险不放弃
24.请老师放心,我是你最骄傲的学子;请父母放心,我是你们最争气的孩子。25.我因x班而自豪,x班因我而骄傲
26.拼搏高考,今生无悔;越过高三,追求卓越!27.高三高考高目标,苦学善学上好学。28.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29.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30.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31.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32.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33.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34.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35.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36.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37.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38.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39.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40.学练并举,成竹在胸,敢问逐鹿群雄今何在?师生同志,协力攻关,笑看燕赵魁首谁人得。
41.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42.精神成人,知识成才,态度成全。43.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44.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45.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46.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47.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48.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49.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学苦思;稳定心态,不馁不弃;全力以赴,夺取胜利。
50.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51.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52.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53.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54.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攀蟾折桂,舍我其谁。55.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56.张扬乐学乐思的个性,坚守不骄不躁的心态。
57.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挫剑,不惧兵临城下!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58.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1、历春夏以苦为乐恒心架起通天路; 搏高考梦想成真勇气推开智慧门
2、同闯峥嵘十春秋,共创辉煌佳年华!
3、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4、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
5、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6、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 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7、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8、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9、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10、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11、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12、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13、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14、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代学者胡有仁)
15、十年磨剑三日锋;数载人生在其中
16、百日冲刺,苦战三四五,喜看凰墩飞彩凤;
一心教学,笑迎七八九,争传瓜井育贤才。
17、头悬梁,锥刺骨,巾帼挥毫书奇志;
三更火,五更鸡,须眉仗笔写华章
18、今朝灯火阑珊处,何忧无友;它年折桂古蟾宫,必定有君
19、一心读遍圣贤书,三心二意无益处,四书五经励我志;
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课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
20、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21、誓夺第一 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22、激流勇进 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 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
23、傲视群雄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 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24、壮志凌云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25、众志成城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
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6、砺志报亲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27、笑书人生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
28、意气风发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29、风华正茂 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 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30、意气风发 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31、志存高远 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 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
32、金榜题名 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 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33、师生同心 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 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36、路在脚下 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 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
37、唯有努力 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圆人生梦想半载奋斗笑吟三年等待
38、一马当先 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 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
39、力争上游 龙腾虎跃朝气蓬勃 你追我赶誓夺第一
40、壮志凌云 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 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
41、师生同禧 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 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
42、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 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43、苦尽甘来 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44、师生同喜 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 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45、勇登书山 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46、我本英雄 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 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47、舍我其谁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48、天南海北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49、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50、向名校进军 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 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
51、乐在其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 熬头喜在汗水中
52、备战高考 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 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
53、美梦成真 怀揣大学美梦迎接新年号角 彰显青春活力挥洒苦涩汗水
54、自强不息 辞乙酉难忘闻鸡起舞 迎丙戌仍需刺股悬梁
55、壮志雄心 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56、前程似锦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57、志存高远 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58、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
59、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60、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代学者胡有仁)6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改写)
62、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沤心沥血想的是金板题名篇二:高考宣传标语
高考宣传标语
1、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2、放飞你的心灵,播撒你的希望
3、走过高考,前面是一片新天地
4、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
5、考生朋友,别紧张,相信你的眼前有一条阳光通道。
6、我自信,我成功。
7、都准备好了,我还怕什么?
8、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分希望。
9、拥抱诚信,告别作弊。
10、与诚信携手同行,跟欺诈挥手道别。
11、静静心,易发挥;动动脑,考得好。
12、微笑面对高考,创造美好未来。
13、立振兴中华之志,树报效祖国之心。
14、怀轻松心情进考场,带胜利喜悦回家门。
15、今日皆为芬芳桃李,明朝定成祖国栋梁。
16、雄关漫道,谁与争勇;烈火熊炉,我自称雄。
17、冷静沉着,审慎思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8、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19、十年磨一剑,一朝露锋芒!
20、春播秋收十二载,一朝收获终有成!
21、时不我待,天道酬勤,精耕细耘,开创辉煌!
22、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23、让心动完善理想的美梦,用行动追求现实的成功!
24、调适心态,把握高考,放飞青春梦想!
25、拼搏创造价值,努力成就未来!
26、三载备尝酸甜苦辣,一朝书写花样年华!
27、以平常心对待高考,用好成绩回报母校!
28、用我们的努力铸造人生的美丽!
29、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综合整治招生考试环境。30、执行高考各项制度,确保考试公平公正进行。
31、创造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切实维护考生利益。
32、加强领导,严肃考风考纪。
33、考试守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
34、祝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沉着冷静,考出水平高高兴兴走来,轻轻松松离去 高兴地走来,干净地离去 创标准考点,做文明考生 以轻松心情走进考场,带胜利喜悦返回家门 心想事成,一切如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繁忙的日子,收获的季节 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 十年寒窗绽春华,一张素纸结秋实 用诚实的考试构筑诚信人格 参与诚信考试,共建诚信风潮 十年寒窗绽春华,一张素纸结秋实 繁忙的日子,收获的季节 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 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分希望。静静心,易发挥;动动脑,考得好。
立振兴中华之志,树报效祖国之心。
今日皆为芬芳桃李,明朝定成祖国栋梁。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亦易,我不大意。
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
怀抱红心任凭祖国挑选,我能行;胸存大志定为父母争气,我成功。高三多流一点汗,人生少走很多弯,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把握高三,让高三成为一生的财富;拼搏高三,让高三成为一生的自豪!
请老师放心,我是你最骄傲的学子;请父母放心,我是你们最争气的孩子!书山比豪气,看咱 xx 学子登顶折桂;学海竞风流,瞧我高三同学劈浪夺魁!把握高三,让高三成为一生的财富;拼搏高三,让高三成为一生的自豪!恩未报,怎敢松懈;梦未圆,岂能放弃!
相逢在考场,腾飞在四方。
从容应试,冷静思考,会做的题一题不错;仔细审题,认真作答,该得的分一分不少
1、沉着冷静,考出水平
2、高高兴兴走来,轻轻松松离去
3、高兴地走来,干净地离去
4、创标准考点,做文明考生
5、以轻松心情走进考场,带胜利喜悦返回家门
6、学习某某某(自己根据当地实际填写真实姓名或者某个群体即可),考试创佳绩
7、心想事成,一切如愿
8、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9、繁忙的日子,收获的季节
10、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
11、十年寒窗绽春华,一张素纸结秋实
12、用诚实的考试构筑诚信人格
13、参与诚信考试,共建诚信风潮
十年寒窗绽春华,一张素纸结秋实
繁忙的日子,收获的季节
将信心带到考场,把捷报送回家中篇三:学考备考宣传标语
学考备考宣传标语
1.发扬求是创新优良学风,争做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3.学考号角声声急,是谁又催千里马 夺魁战鼓阵阵高,看我更上一层楼 5.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赢得未来 7.拼搏,以有限时间挑战内在的潜力 8.奋斗,用不懈努力铸就无悔的青春 8.拼搏创造价值 努力成就未来
10.不放过每一点疏漏 不放弃每一份希望 15.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冲刺学考舍我其谁。16.不禁风雨,怎见彩虹
天道酬勤,奋斗无憾。
4、不抛弃 不放弃
6、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7、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8、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9、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12、心无旁鹜 志在必得
13、学考后,我们去飞翔!
1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8、真正没有资格谈明天的人,是那个不懂得珍惜今天的人
23、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29、再短的时间也会像机器猫的口袋,从中可以制造出一切奇迹!
1、“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梦想”
4、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5、让班级因我的存在而感到自豪!
6、奋斗,让我们与众不同。
11、争争就能赢,试试就能行。
14、心存大志舒豪气,声声誓词冲云霄。
16、今日皆为芬芳桃李,明朝定成祖国栋梁。
17、雄关漫道,谁与争勇;烈火熊炉,我自称雄。
18、冷静沉着,审慎思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分希望。
21、微笑面对学考,创造美好未来。
22、静静心,易发挥;动动脑,考得好。
24、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6、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7、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9、人都是在跌倒与爬起之间学会坚强,都是在风雨与阳光之间走过成长的路。
12、学习是要有坐稳“冷板凳”的毅力。只有不畏艰苦、勇于拼搏的人才能在学习上闯出一片天。
15、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17、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更待何时?珍惜机遇吧,让金色的年华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11.掌握课堂学法 轻松备战高考 篇十一
一、以听课方法为基础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体系涵盖计划、预习、复习、读书、听课等方法,而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会听课是同学们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听课,提高听课效果和质量。
有不少同学误以为,上课只要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就可以了。所以复习课堂上我们常见这样的情况: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则埋头苦记。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往往手忙脚乱,却觉得收效甚微。可见,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听课指导,大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听精记。
同学们要学会听课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老师所讲所写的内容都要全听全记。听,主要关注老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的讲解分析,以及自己在预习或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记,主要是记知识框架、关键词,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切忌以记代听、贪多求全,记笔记应该服从听讲,要把握记录时机,至于细枝末节,不妨课后去补充消化,也是对知识的“反刍”。
2.勤于思考。
只听不思考,知识没有内化,不能融会贯通,就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上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一是要思考预习时产生的疑惑,大胆提出问题;二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三是要树立批判意识,敢于质疑。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生疑到解疑的过程,为此,同学们要充分把握老师的思维示范、提示的策略等,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去探索和思考,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学习能力为支撑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能力的开发,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少同学存在这样的困惑:单个知识点都能背,解题时却不知道用哪个;或者思路不完整,答题时丢三落四。这主要是在政治复习过程中重机械记忆、忽视理解运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以下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强调全面细致,二轮复习则强调抓主干,尤其要整合知识点,形成体系网络,才能提高从整体上去思考问题的自觉性。
同学们要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做到节节有提炼、章章有归纳,不仅要注重单元内部的知识梳理,还要把握章节之间的联系。最初也许耗费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锻炼,能探索出一套构建知识网络的范式。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思维角度答题;又如抓住关键词,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这样就提高了再现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以《经济生活》为例,全书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板块来理清脉络、把握联系。其中“宏观调控”的知识我们可以用第一种方式归纳。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更适合第二种方法来归纳,以“消费”为关键词:消费什么——商品,由此引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价格的有关知识;用什么消费——货币,由此引出货币、信用工具、外汇;怎样消费——消费的类型、正确的消费观。
2.以能力为导向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解决的是同学们认识过程中旧知识与新知识、具体与抽象、实际与理论的关系。学会创设情境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家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也有利于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锻炼创造性思维。
高三的复习课堂上我选取的情境多为时政热点背景,如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自主创新等。一方面,贴近生活实际,需要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才是科学的、有意义的;另一方面,高考试题往往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来考查所学知识,也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创设情境当然要以教材为依托、以能力为导向。以“自主创新”这一知识点为例,我会先展示一组中外在创新方面的对比数据,而同学们则提取信息,分析得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然后思考: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会采取哪些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应该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又体现了哪些哲学与政治生活道理?很多热点问题,同学们都可以这样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拓宽自己考虑问题的宽度、广度与深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以应考方法为保障加强学法指导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些“黑马”出现,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在考场上发挥失常,发挥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身心过于紧张。同学们应该及时和老师、家长进行情感交流,把握应考方法,包括树立考试信心,端正考试观,调节学习节奏,做到张弛有度。
在高考主观性试题失分的原因中,除了知识结构的欠缺,还要引起重视的就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文不对题、逻辑混乱、口语化答题、理论与材料脱节等。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同学们必须通过强化訓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提升审题和答题技巧。
另外,在做练习及试卷讲评过程中,同学们不能光注意正确答案是什么,更要重视为什么,关注老师对答题方法的总结与指导,最好专门准备一个纠错本进行整理。通常我会选取几种典型的错误或者有偏差、不规范的答案制成幻灯片,引导同学们自主纠错,总结经验教训。自主感悟比老师的反复说教更有利于培养自身规范答题的习惯和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
【备战高考的发言稿】推荐阅读:
高考备战协议07-27
备战高考地理的复习资料及方法08-06
高考物理二轮备战复习计划10-04
高考备战决心书 [1500字]08-10
备战期末考试总结演讲:备战期末考试07-22
备战小升初07-24
备战中考物理08-07
初三备战中考物理07-14
临床医师备战技巧09-11
期末考试备战演讲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