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一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到昨天,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第二单元的内容,合上书本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就一个字“爱”。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爱”是个沉甸甸的字眼,可是在本组文章中,关于爱的话题是在一组轻松愉悦的小故事和小诗歌中缓缓润泽的。《识字2》是借鉴传统的“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将爱的教育编成了新“三字经”,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看电视》中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胖乎乎的`小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棉鞋里的阳光》中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濡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月亮的心愿》中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弃了……我这教者读这组课文能让亲情和爱在心中流淌,可怎样让“爱”在学生身上繁衍这是我本组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反思本单元的导学方法和学生的反馈结果,我觉得在高效课堂探究的思想指导下,“爱”得到了繁衍 。
反思一: 学生会的不教。由于我班上学期的经典诵读积累了《三字经》,已经知道三字经的文本形式和朗读形式,所以在教学《识字2》时,孩子们根本不用老师教读,他们拿起儿歌就朗朗上口地读得很生动。《看电视》贴近学生实际,换频道、看精彩的球赛......这些动作学生再熟悉不过,学生只要一读文本就会浮现在眼前,所以在学这些文章时我讲的很少,大量的时间是让学生去朗读,如小组内练读、小组长推选组员展示读、小组开火车读、你读我来赛......这多种形式的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样我教的轻松,学生读得愉悦而且理解透彻,不用我讲他们对文中的关键词“心里装着的秘密”也有了答案,那就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我”的家人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喜好。
2.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二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篇三
一、理解成语的意思: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二、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
1、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第一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上飞,飞得急;第二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下掉,掉得快。两个“直”准确地描写出大雁听到弦响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
2、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
更羸一共说了(4)句话。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是更羸分析大雁(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从这两句话看出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第三、四句话写大雁(落下来的原因)。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羸知道只需(拉弓)不需(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而且孤单失群。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
(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关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4.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积累 篇四
生字:
牧mù——牧童、牧民、牧歌蓑suō——蓑衣、蓑笠
遮zhē——遮盖、遮挡、遮丑醉zuì——醉汉、醉虾、沉醉
媚mâi——媚眼、明媚、妩媚锄chú——锄头、锄草、锄奸
剥bāo——剥皮、剥花生、剥碗豆毡zhān——毡帽、毡子、毡包
卸xiâ——卸煤、卸车、卸任咀jǔ——咀嚼、含英咀华
嚼juã——咀嚼、味同嚼(jiáo)蜡、漠mî——沙漠、荒漠、漠视寞mî——寂寞、冷寞、寞然袄ǎo——棉袄、皮袄、夹袄、袍páo——袍子、长袍、旗袍傻shǎ——傻事、傻子、傻笑
胚pēi——胚胎、胚芽、胚囊祸huî——祸患、祸害、惹祸
患huàn——患难、患病、忧患臂bì——双臂、臂力、臂肘
赋fù——天赋、赋税、赋予淘táo——淘气、淘米、淘汰
妨fáng——妨碍、无妨、何妨岂qǐ——岂止、岂敢、岂不
痴chī——痴迷、痴心、发痴绞jiǎo——绞痛、绞刑、绞结
汁zhī——脑汁、果汁、胆汁厘lí——厘米、厘正(订正)、厘革(调整改革)愧kuì——羞愧、惭愧、愧疚亏kuī——幸亏、亏本、盈亏
词语:
牧童蓑衣鸡笼莲蓬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
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
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澄澈困窘花苞柔软
柳絮喧闹梳妆圆滚滚水墨画一动不动
音
草铺(pū)收篙(gāo)停棹(zhào)亡(wú)赖卧剥(bāo)莲蓬 系(jì)铃铛一去不还(huán)翁媪(ǎo)倭(wō)瓜澄(chãng)澈
组词
漠(沙漠)袄(棉袄)袍(旗袍)咀(咀嚼)蜓(蜻蜒)
寞(寂寞)妖(妖怪)炮(礼炮)沮(沮丧)艇(舰艇)
衰(衰老)助(助手)庶(庶民)陶(陶醉)武(武术)
蓑(蓑衣)锄(锄头)蔗(甘蔗)淘(淘气)赋(天赋)
近义词
安静(清静)暖和(温暖)充满(布满)幸亏(幸好)喧闹(喧嚣)闪烁(闪耀)瞎闹(乱闹)存心(故意)惩罚(处罚)轻盈(轻巧)天赋(禀赋)驱逐(驱除)甜美(甜蜜)营养(养分)平静(安静)戏耍(玩耍)痴迷(着迷)迷恋(喜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反义词
侵犯(保卫)幼稚(老练)轻松(沉重)悦耳(难听)漂亮(丑陋)新鲜(腐败)承认(否认)黑暗(光明)澄澈(浑浊)进化(退化)安静(吵闹)明白(糊涂)湿软(干硬)柔软(坚硬)明亮(昏暗)喧闹(安静)浮现(消失)训斥(表扬)轻盈(笨拙)
填合适的词
(干冷)的空气(白色)的烟(安静)的态度(寂寞)的旅程(行路)的情趣(轻松)的步伐(悦耳)的驼铃声(骆驼)的影子(不同)的想法(湿软)的土地(甜美)的营养(绿色)的篷帐(最大)的愿望(遥远)的地方(碧绿)的溪水(悄悄)地爬上(轻轻)地翻动(缓缓)地拨动
词语意思
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翁媪:老翁、老妇。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沉得住气:沉住气,在情况紧急或感情激动时保持镇静。情趣:情调趣味。驼绒:骆驼的绒毛。闪烁: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光芒四射:向四面放射出强烈的光线。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岂止:不止。痴迷:深深地迷恋。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默不作声:不说话,不出声。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幸亏:表示由于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某种不利的事情。
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此诗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3、《清平乐•村居》是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全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4、少年应惜时,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有: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纂要》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立志名言)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立志名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惜时名言)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惜时诗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求索诗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好学名言)
立志名言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颢)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惜时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好学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照样子写句子
1、缩句。
(1)每匹双峰的驼背上都驮着满满两大麻袋煤驼背上驮着煤。
(2)打头儿的那一匹骆驼的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脖子底下系着铃铛。
(3)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心灵中充满了想法。
2、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我长大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因为我长大了,所以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3、改为第一人称转述句。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我的想法更美些。
4、改为反问句。
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飞向遥远的地方,怎能不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呢?
5、改为拟人句。垂柳的倒影映在溪水中。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解析课文、语句。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都描写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
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四个片段:①看骆驼咀嚼的样子;②关于骆驼脖子上铃铛的遐想;③看骆驼脱皮毛;④怀念骆驼队。《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主人公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完,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5、《祖父的园子》重点写了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图画,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6、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
7、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说明理由。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理由是: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
飞到哪里。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理由是: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的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8、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首先,它讲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次,作者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与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个绝好的自我安慰的理由。
9、《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这篇课文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10、《童年的水墨画》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剪影,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其中《街头》描写了一个正在读《水浒传》的孩子。他专注极了,尽管街头十分喧闹,却丝毫不受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溪边》描写了一个正在钓鱼的孩子。溪水映着柳树、孩子的倒影,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蜒,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江上》描写了一群调皮的戏水的孩子。他们像野鸭子一样,在水中你泼我溅地嬉戏。
11《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意: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12《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诗意: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12《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而最让人喜欢的小儿子在河边顽皮地卧着在剥莲蓬玩。
佳句赏析:
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2、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第7课《祖父的园子》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第8课《童年的发现》
1、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作者说“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而后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思,作者的语言不乏幽默,后面也有类似的句子(“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着丝丝的愤懑。这种复杂的感情,要反复地朗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另外,这样的开头,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读书欲望,这是作者写故事的高明之处。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第9课《儿童诗两首》
1、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必背文段:
1、第5课古诗词三首
2、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3、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4、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5、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5.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五
二、(一)1.……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2.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尽如人意,想寻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3.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的。它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4.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__政变。鲁迅在这次重大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残酷的杀戮。他认清了蒋介石的__本质,不愿在__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二)1.jùn qiáo cuì 彷 蓄 2.罗贯中 蒲松龄 吴承恩 施耐庵
6.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六
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
五藤野先生
【烂熳(màn)】:颜色鲜艳。通常写作“烂漫”。
【绯(fēi)红】:鲜红。[注意]绯,读fēi,不读fěi。
【油光可鉴】:头发擦油,梳得很光亮,可以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用。
【发髻(jì)】:把头发绾成结,盘在脑后或头顶两侧的发式。
【标致】:形容容貌秀丽,姿态优美,本文是反语,用来讽刺。
【精通】:深入地了解,熟练地掌握。[例]:他诗,词,赋无不精通。
[近义词]:熟习[反义词]:生疏
【驿站】:古代在驿道上设置的供传递的人以及来往的官员中途休息,住宿的地方。现在也指中途转车或休息的地方。
【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利害】:剧烈,严重。现在一般写作“厉害”。
[辨析]:利害厉害区别在于:(1)词性不同:“利害”是名词,“厉害”是形容词;(2)词意不同:“利害”表示利益和害处。[例]:这件事的利害得失,他应该清楚。“厉害”表示剧烈,严重。[例]:他的病一天比一天厉害。
【物以希为贵】:物品由于稀少而显得珍贵。“希”同“稀”;以,因为,由于。
【美其名曰(yuē)】:故意为它起一个美好的名称叫做(含贬义)。[例]:明明是侵略,却美其名曰援助。
【优待】:优厚的待遇。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然”。
“居然”可以用在主语前面。[例]:这么大的声音,居然你会没有听见。“居然”也可以用在主语后,谓语前。:他以前连想也没想到过,现在居然成为事实了。
[近义词]:竟然。
【相宜】:适宜,合适。[例]:你代表大家去反映情况最相宜。
[近义词]:适宜。
【线装】:书记装订法的一种。装订的线落在书的外面,是我国传统的装订法。
【翻刻】:照原版样篆刻重印书刊,图画等。(多指不是原出版者重刻的。)
【译本】:翻译或另一种文字的本子。
【寒颤颤(zhàn)】:冷得有点发抖的样子,也兼有寒酸的意思。[注意]:颤,读zhàn,不读chàn。
[反义词]:暖洋洋暖融融。
【脱漏】:遗漏,漏电。[例]:这一页脱漏了一行文字。
【抑扬】:(声音等)高低起伏。
【裹脚】:我国旧时统治阶级造成的一种摧残妇女身体的陋习。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地缠住,使脚骨变形,纤小,以为美观。也叫“缠足”。
【畸(jī)形】:本课比喻事物中不正常的情况。愿意是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的形态。[例]:他们家有一直畸形的小猫,只有三条腿。
【干事】:在某部门中专门负责某项具体事物的人员。
【适值】:正好遇到,正好碰上。值:遇到,碰上。
【愤然】:形容气愤发怒的样子。
[近义词]:忿然
[反义词]:欣然
【漏泄】:即“泄露”,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近义词]:漏密
【无聊】:本课指鲁迅当时生活潦倒,遭受排挤的处境。原意是由于清闭而感到空虚烦闷。[例]:由于连日下雨出不了门,没事可干,心中总是觉得有些无聊。
【教诲(huì)】:教条,诱导。[注意]:诲,读huì,不读huǐ。“教诲”限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近义词]:教导,教育,教训
[辨析]:教诲教导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启迪,开导的意思,都限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主要区别在于:
“教诲”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比“教导”更带有亲切,庄重的感情色彩。“教诲“使用范围较狭窄。经常活用为名词。[例]:①先生谆谆教诲我们要做个正直的人。②你给予我的真诚教诲,我将终生难忘。
“教导”所带的感情色彩没有“教诲”那么亲切庄重,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语口头语,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宽。[例]:①老校长常教导我们要永远保持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②妈妈的教导使我心中豁然开朗。
【杳(yǎo)无消息】:很长时间没有一点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瞥(piē)见】:一眼看见。瞥,很快地看一下。[注意]:瞥,读piē,不读piě。
[近义词]:看,望
【抑扬顿挫】:下降,上升,停顿,转折。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
【深恶痛疾】:形容对某人某事极为厌恶,痛恨。恶:厌恶;疾:憎恨
六生命与和平相爱
【凶残】凶狠残忍
[近义词]凶暴残暴
【切近】本课指“贴近”的意思,另外还有形容词的用法,表示“相符、相近”的意思。
【杀戮(lù)】大量杀害
[近义词]屠杀
【痕迹】事物留下的印痕,残有的迹象。[例]作案现场总会留下一点痕迹的。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例]一场春雨,原野上草长莺飞,生机勃勃。
[辨析]生机勃勃生气勃勃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存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意思。主要区别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生机勃勃”用于形容自然界里的万物,而“生机勃勃”用于形容人。
【精干】精明干练
【迷惑】本课是动词“使迷惑”的意思,另外还有形容词的用法,表示“分不清是非,并不明白”的意思。
【贴切】妥当,确切
【娴(xián)熟】熟练
【卖弄】故意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一般含有贬义。
【侃侃(kǎnkǎn)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论。
【资深】资历老,资格老。[例]他是个资深的外交家。
【才情】(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情致。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充分流露出来的样子。本课“兴致盎然”是兴趣很浓的意思。
【锲(qiè)而不舍】比喻学习、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半途而废。注意:“锲”读qiè,不读qì;“舍”读shě,不读shè。
【充沛】充足,旺盛。
【流离失所】流转离散,没有安身之地。所:地方。[例]由于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
【灭绝】本课是彻底丧失的意思。
[辨析]灭绝灭迹灭亡这三个都是动词,都有不复存在的意思。主要区别在于词义的着重点和适用对象不同。“灭绝“是指病症或人性等彻底消灭或丧失,侧重点在“绝”,指彻底;“灭迹”指清除痕迹,多指犯罪留下的痕迹,侧重点在“迹”,指痕迹、线索;“灭亡”指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等被消灭,不再存在,侧重点在“亡”,指不复存在。
【溺爱】过分地宠爱。[例]奶奶特别溺爱小孙女儿。注意:只用于长辈对晚辈。
【造就】本课是培养使成长的意思。另外还有名词的用法,表示“造诣、成就”的意思。
[近义词]造诣
【祈祷】向神灵默告自己的愿望,祈求免祸降福。
[近义词]祈求祈愿
【谦和】谦虚温和。[例]他待人谦和。
【企盼】殷切地希望。[例]台湾人民企盼祖国早日统一。
【深谙】深刻了解;非常熟悉。注意:“谙”读ān,不读àn。
【描金】在器物、墙、柱等的图案上,用金粉、银粉勾勒描画。
【潜藏】蕴藏。[例]人民群众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
【激活】比喻刺激、影响某事物,使活跃起来。[例]中央调整货币政策,将激活金融市场。
【豪迈】气魄大,勇于进取。
七热爱生命
【一瘸(qué)一拐】腿脚有毛病,走路时身体不能保持平衡。
【天际】天边。
【恐惧】畏惧、害怕
【辨析】恐惧恐怖这两个词都有形容词用法,都表示对危险感到可怕而非常惊恐,主要区别在于(1)词性范围不同。“恐惧”没有名词用法;“恐怖”有名词用法,表示使人感到恐怖的手段和气氛。(2)语义的程度不同。“恐怖”的语义比“恐惧”重、多指因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惧怕。
【孤零零】孤单单没有依靠或陪衬。〔例〕儿女们都不在身边,只剩老人孤零零一个人。〔注意〕不宜写作“孤另另”“孤伶伶”。
【沼泽】水草丛生的泥泞地带,也说“沼泽地”
【浆果】液果类果实,外果皮薄而软,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汁,内含一至数粒种子。
【笨拙(zhuō)】笨,不灵巧。〔注意〕“拙”要读“zhuō”,不读“zhuó”。
【留连】现在规范词形写作“流连”,表示“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辨析】留连留恋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主要区别在于:两个词的意义不同,“留连”指受吸引而不愿返回,对家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心存依恋而不忍离去,对家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或事物。
【苔藓(táixiǎn)】苔和藓两种院花植物的统称。
【绽(zhàn)】裂开〔注意〕“绽”要读“zhàn”,不读“dìng”
【踌躇(chuóchú)】犹豫,另外还能做形容词,形容志得意满的样子。〔例〕踌躇四顾。〔注意〕不要写作“踌蹰”。
【号(háo)啕(táo)大哭】大声地哭。
【累赘(léizhui)】本课作形容词表示事物多余、麻烦。〔例〕这篇的结尾显得累赘。另外还能做名词表示使人感到多余的事物的意思。〔例〕赶上阴天,草帽反而成了累赘。〔注意〕不要写作“累坠”
【零乱】散落而紊乱。
〔近义词〕散乱
〔反义词〕整齐
【转瞬即逝】转动眼珠的一刹那就消失了,借指消失的速度快。
【吮(shǔn)吸】聚拢嘴唇来吸取东西。〔注意〕“吮”,要读“shǔn”,不读“yǔn”。
【海市蜃(shèn)楼】光浅因不同密度空气层的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多发生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发生时可见极远处隐约有山峦城池、亭台楼阁等,不久就全部消失。也说海市蜃景。〔注意〕蜃,要读“shèn”不读“chén”。
【幻觉】没有受到外界刺激而在听觉,视觉和能觉等方面出现的虚幻感觉。〔例〕精神病人常常有幻觉。
【半身不遂(suí)】偏瘫。
【鲜血淋漓】形容血液往外渗或往下滴,另外也形容痛快、尽兴。〔例〕淋漓尽致。
【血渍(zì)】衣物等上的血迹。
【砂纸】粘有玻璃粉或砂状物质的纸。用来磨光或擦亮竹木、金属等器物。
【瘦削(xuē)】形容身体或脸瘦得像被削过一样。〔例〕他瘦削得不像人样子。
〔注意〕“削”要读“xuē”,不要读“xiāo”。
八享受生活
【驾驭(yù)】本课是驾驶的意思。另外它还能表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控制”的意思。
【膂(lǚ)力】体力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哑然失笑】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幽静】幽雅清静。
〔近义词〕僻静
〔反义词〕喧闹
【忧愁】忧闷愁苦。〔例〕孩子的病,使他们非常忧愁。
【恩惠】他人给予的好处。〔例〕先生的恩惠终生难忘。
【侏(zhū)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回味无穷】吃过好东西后余味不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淙淙(cóng)】拟声词,模拟流水的声音。〔注意〕“淙”要读“cóng”,不读“zōng”。
【天赋】天生的资质,另外还能做动词,表示自然具备,生来就来。〔例〕任何人都没有天赋的特权。
【惬意】意愿得到满足而感到愉快,舒服。〔例〕他对眼下的生活感到十分惬意。
【寸步不离】一小步也不离开。形容紧紧跟随;也形容关系密切。
【消遣】做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来打发空闲时光或消解烦闷。〔例〕他养点鱼、种点花,不过是消遣罢了。
【百无聊赖】指无所事事或精神空虚,没有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聊赖:依靠;寄托。
【哄然大笑】形容很多人同时大笑起来。〔注意〕“哄然”,不要写成“轰然”。
〔辨析〕哄然轰然两个词都是形容,都有发出声音的意思,但“哄然”形容人发出的声音;“轰然”形容物体倒塌时发出的声音。
【忧患】困苦和患难。〔例〕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忧愚意识。
【桂冠(guān)】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用它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用来指某种光荣称号或竞赛中的冠军。
【景仰】敬佩;仰慕。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7.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七
一、会认下面的词语:
材料 选择 填 序号 划去 不合适 污染 寄信 实践
检查 答案 正确 邮局 邮票 厕所 厨房 客厅
我已经全部会认()还不会认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é qì yǔ wén xiānɡ shǔi tīnɡ jiǎnɡ
()()()()
yuǎn chù dìnɡ xiànɡ yǐ hòu ɡènɡ jiā
()()()()
zhǔ yì zǒnɡ shì ɡān jìnɡ ɡǎn kuài
()()()()
zhuān mén nián jí kōnɡ fánɡ ér tónɡ
()()()()
huánɡ sè huā duo lái wǎnɡ sònɡ qù
()()()()
ɡuò shí rànɡ rén dé dào jiè zǒu
()()()()
三、我会连线:
在空中 kōnɡ 看着老师 zhe
我没空 kònɡ 妈妈很着急 zháo
我得走了 děi 蜘蛛结网 jié
飞得慢 de 树上结果子 jiē
天气闷热 mēn 不怕困难 nàn
她闷闷不乐 mèn 难民 nán
四、我会找朋友。
和 气 逃 树 新 年
合 作 桃 走 心 情
伸 体 争 眼 非 走
身 手 睁 气 飞 常
五、我俩来对反义词。
你对阴,我对()。你对黑夜,我对()。
8.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 篇八
《古诗三首》
我会写: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音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身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 尽(尽头) 耘(耕耘) 耕(耕地)
晓(报晓) 浇(浇水)
问题归纳: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祖父的园子》
我会写:
蝴:蝴蝶、蝴蝶结、蝴蝶花
蝶:蝴蝶、蝶泳、彩蝶、招蜂引蝶
蚂:蚂蚱
蚱:蚂蚱、蚱蜢
樱:樱桃、樱花
拔:拔草、拔剑、选拔、拔河、出类拔萃(cuì)
瞎:瞎闹、瞎忙、瞎想、眼瞎、黑灯瞎火
铲:铲地、铲平、铲土、铲菜、铲除、铁铲
割:割草、割掉、割断、割舍、忍痛割爱
承:承认、承担、承载、承重、继承、承包
拴:拴马、拴住、拴牢、拴线、拴束
瓢:水瓢、瓢泼、瓢虫、瓢饮
逛:游逛、闲逛、逛街、逛公园
形近字:
蝴(蝴蝶)、湖(湖水)
拔(拔草)、拨(拨打)
瓢(水瓢)、飘(飘落)
多音字:
晃:huǎng明晃晃 huàng摇晃
结:jiē结果子 jié结束
近义词:
漂亮——美丽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特别——非常
随意——随便
阴凉——凉爽
反义词:
新鲜——陈腐
漂亮——丑陋
承认——否认
黑暗——光明
随意——拘束
阴凉——炎热
理解词语: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光芒四射】指强光向四处照射。也形容人或事物光彩照人,极具影响力。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词语扩展:
ABB式: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静悄悄
黑沉沉
香喷喷
亮晶晶
课内词语:
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
锄头、承认、水瓢、随意、阴凉
圆滚滚、明晃晃
句子解析: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可见花园里昆虫种类很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扳着手指头给人显示她的富有,那种满足、得意、炫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2、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的色彩丰富。
3、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运用比喻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4、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
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5、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结果子的喜欢,不结果子的好像不存在。
6、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纸页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这里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
7、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写阳光下的榆树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充满活力。
8、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爱模仿,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种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9、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太劳累,表现他对“我”的疼爱。
10、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这一段中运用“摘、丢、追、采、捉、绑”等动词,从“我”这些动作中,写出了“我”在园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对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
1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运用拟人、排比修辞,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1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也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4~15):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0):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问题归纳:
1、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虫的?
答: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2、十七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一段中反复出现的是“愿意”“就”这两个词。作者反复运用这些词语,表面上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3、“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答:(1)园子给了“我”自由。“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
(2)园子给了“我”快乐。这里有“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是“我”喜欢的环境。
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做好预读课文
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五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2)词语串连法:如背《回忆我的母亲》后面两段,我们可以找出关联词语:母亲现在……
9.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九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我会写
春
风
冬
雪
花
飞
入
姓
什
么
双
国
王
方 青
清
气
晴
情
请
生
字
左
右
红
时
动
万
二、易错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我会认
霜
吹
落
降
飘
游
池
入
姓
氏
李
张
古 吴
赵
钱
孙
周王
官
清
晴
眼
睛
保
护 害
事
情
请
让
病
相
遇
喜
欢
怕
言
互 令
动
万
纯
净
阴
雷
电
阵
冰
冻
夹
四、多音字
落 : [luò](飘落)[lào](落枕)[là](丢三落四)的 : [de](红的)[dì](目的)[dí ](的确)[dī ](的士)
降 : [jiàng](降落)[xiáng](投降)什 :[shí](什锦)[shén](什么)少 :[shǎo](多少)[shào](少年)
好 :[hǎo]
(好坏)[hào](爱好)
重 :[chóng](重复)[zhòng](重要)
相 :[xiāng](相信)[xiàng](相片)
五、近义词
保护——爱护
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
喜欢——讨厌
七、词语积累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10.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十
【第1课 藤野先生】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藤 野(tãnɡ)发 髻(jì)芦 荟(huì)畸 形(jī)杳无消息(yǎo)
不 逊(xùn)诘 责(jiã)烂 熳(màn)匿 名(nì)深恶痛疾(wù)
瞥 见(piē)解 剖(pōu)绯 红(fēi)油光可鉴(jiàn)
2.词语解释
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绯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宛如:好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杳: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喝采:大声叫好。决意: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二)重点句子
1.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
(1)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便是一种讽刺,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是讽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的体裁是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本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①添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第2课 我的母亲】
(一)重点字词
1.生字:佃户(diàn)
宽 恕(shù)蛮 横(mán)绰 号(chuî)侮 辱(wǔ)抽 屉(tì)文绉绉(zhōu)
舔(tiǎn)牢 骚(sāo)赔 罪(pãi)眼 翳(yì)吹 笙(shēnɡ)庶祖母(shù)
2. 解释词语
责罚:处罚。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是现代着名的学者。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掺 和(chān)马 鬃(zōnɡ)磨 蹭(cânɡ)盈 眶(yínɡ)塾 师(shú)
红 薯(shǔ)枉读(wǎnɡ)挎着篮子(lán)
2.解释词语
温厚:温和宽厚。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牛汉,现当代着名诗人,原名史成汉。作品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
(一)重点字词
1.生字:粗制滥造(làn)鹤立鸡群(hâ)
胡 髭(zī)长 髯(rán)黝 黑(yǒu)一 绺(liǔ)藏污纳垢(ɡîu)
粗 糙(cāo)轩 昂(xuān)颔 首(hàn)甲 胄(zhîu)锃 亮(zânɡ)
粲 然(càn)剑 鞘(qiào)广 袤(mào)禁 锢(ɡù)戳(chuō)
犀 利(xī)炽 热(chì)尴 尬(ɡān ɡà)鬈 发(quán)黯然失色(àn)
2.解释下列词语。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国家)的着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着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国)的雕塑家、画家。
3.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俄国着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无聊》、《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2、“(他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与一身。”这句话中的“美髯公”一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三国演义》中的“美髯公”是指 关羽,而《水浒传》中的“美髯公”则是指 朱仝。
【第5课 再塑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绽 开(zhàn)譬如(pì)繁 衍(yǎn)觅 食(mì)搓 捻(cuō niǎn)
栖 息(qī)小 憩(qì)困 惑(huî)穿 梭(suō)期期艾艾(ài)
迁 徙(xǐ)枝 桠(yā)冥思遐想(mínɡ)(xiá)恍然大悟(huǎnɡ)
2.解释词语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迁移。
截然不同:界限分明,完全不同。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凌乱。落英,指落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冥思遐想:深沉地思索。遐,远。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忽然。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茁壮生长:形容生长旺盛的样子。茁壮,强壮,健壮。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和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本文中这位为她“再塑生命”的老师是莎莉文老师。
1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篇十一
1、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重点 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具 课件、字词卡片、图片、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板书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2)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生字。(4)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 “立碑”的人又是谁? 2.识字
(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怎么办?
(2)出示儿歌,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合作检测。(4)引导发现识字方法(5)给游戏活动,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请学生取字卡带读并扩词;
游戏二:先把字卡分发给学生,学生听老师读字音,拿相应卡片的学生上台读字、组词、说句子。
游戏三: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老师读字,学生接字认读生词。再分组进行行扩词比赛。
5.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座读,小组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座练读)(5)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评价后组长奖励。
(6)老师引读最后一段,感悟乡亲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指名解说图意。6.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1).出示要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导观察这些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3)范写,指导写好“乡”注意第二个“撇折”的位置。“忘、想、念”三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心字底”的写法:关键是指导学生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要写成撇。
板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
挖井
乡亲们
不忘 作业布置: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学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教具 课件、字词卡片、图画纸、图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要和大家照镜子,比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
二.精读(读中感悟毛主席的伟大,读出崇敬之情。)
(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2)指导朗读:学生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导,加以范读。(3)出示文中插图,看图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指导读好碑上的话。(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三.讨论
(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升华感情,突破难点。)(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帮助过你吗?你有哪些想法? 4.拓展
(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
(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板书设计:
1、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
挖井 乡亲们
不忘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朗读课文。教学后记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京、门、广”6个字。认识1个偏旁“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少年儿童特别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带有生字的卡片。(学生)
3.查找关于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查找关于新疆的资料。(师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1:去过。
生2: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
生:想。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呢?
2.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看,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想”课件演示红色)谁来拼读?
创设情境,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小组汇报。4.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广场 走路
(1)你会读哪个词语?(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等。)
(2)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出来吗?(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会写的,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教师强调怎样记住“会”“走”“北”“京”“门”“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教师整齐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穿插和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临帖,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初读课文
1.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课文有多少个句子吗?(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2.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我喜欢读第二句。)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北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2、我多想去看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了什么吗?
2.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们叫什么?呜„„小火车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教师小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生字的音、形、义,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首都北京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让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的美丽画面中畅游,意在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中激发情感。面对天安门广场升旗的情景,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的气氛,产生求知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了解天山
1.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教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3.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听课文朗读录音。)
4.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6.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四、说话训练
1.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
(出示杭州西湖、上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欣赏了这么多美景,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2.课件出示句子: 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可以加上动作)
4.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
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由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预习第三课《一个接一个》
3、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课前准备
1.(1)配乐课文朗读。(2)教学辅助课件。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 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导入,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踩影子”游戏的有趣,揭示课文题目。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梦
羊+()=样
中+()=种
取+()=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 亻+火=伙 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让学生圈点,主要是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多问,增强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阅读课文的情况,灵活地教学,以至于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同时,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让同学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精读内容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老师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 看出来的?(第三句话。)
(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
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的感觉。】
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
【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名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一读,回答问题。
出示学习小提示:①正做着好梦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②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第二小节。
3.自学第三小节。
(1)自由读一读,说一说你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跳房子怎么玩?(教师配合视频讲解跳房子游戏。)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第三小节。
4.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课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第一、二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第三小节的“模子”,因此,第一、二小节的教学是关键所在,必须渗透相应的学法。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几个环节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时学有所依,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说,再讲给同学们听。
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相似的事,让学生再次感受遇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所获得的快乐。
作业:1.流利地朗读课文。2.预习第四课《四个太阳》。板书设计
4、四个太阳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要表达的心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读文中体会作者想象之美,领会愿望之美。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学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教具 课件、字词卡片、㈠、简笔画导入新课
1、简笔画:四个圆圈。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2、在简笔画上方板书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 ㈡、范读或自读课文
1、想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吗?想自己读课文还想听老师读课文?
2、想一想,你在课文里知道了什么?小朋友画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3、谁上来画一画?
4、画四个太阳送给谁呢? 随回答板书:春、夏、秋、冬,与图相对应。㈢、认识生字词语
想美美地读好课文吗?那么,我们先学会生字词语吧。看那个小组学得又快又好。
1、指导分小组学习:读准字音,标出生字词语。认识生字和词语。
2、检查。
⑴、出示字卡。
⑵、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分大组词语擂台赛。
⑶、汇报小组中发现的独特巧妙的识字方法。老师适当点拨。㈣、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指导小组练读,互相评评议议。
2、检查读课文:哪些小组的小朋友愿意读给全班同学听?请站起来读。
3、课件展示或在投影仪上出示春夏秋冬图片,在一年四季中,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4、出示孩子的画。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画?他有什么想法呢? 小结:因为孩子想让世界更美丽、更舒服,这是他美好的愿望。㈤、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从中发现了什么。
2、说说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可以编一编口诀。提示大口框的写法:先里头,后封口。
3、在田字格里示范“园、为、光”的写法。
4、检查,个别指导。㈥、教学效果测评
1、轻声读音节,想想拼出的词语是什么,再写一写。
2、自由练读课文,轻声读题,想一想横线上该填什么,再连起来读一读。㈦、拓展学习向爸爸妈妈了解太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4、四个太阳 第 二 课时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作者要表达的心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读文中体会作者想象之美,领会愿望之美。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学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理解
教具 课件、字词卡片、图片、图画纸、具有四季特色的图片、水彩笔
(一)复习与导入新课
1、上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向父母了解了哪些关于太阳的知识? ㈡、朗读课文
1、你最喜欢哪段课文?你为什么喜欢这段?把你喜欢的词语圈出来。
2、指导第一段。出示第一段,读这段时的心情怎样?哪些词语要强调出来?哪些地方可以停一停?画出停顿符号。
3、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4、谁认为自己能把这个自然段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
5、老师把孩子的画带来了。分别出示四幅画。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用上你喜欢的词语,还可以有自己的创造。㈢、互相帮助,背诵课文
1、我们能把课文背下来吗?谁能行?指导四人小组合作背课文。
2、领背课文前三段。按课文顺序,老师背第一句,学生背下文。
3、谁发现了,老师背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1、多美的图画!多美的课文!多美的愿望!你们除了喜欢课文中的太阳,还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代表了你的什么愿望?
2、你想画出心中的太阳吗?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能给你或别人或者童话中的人物带来什么? ㈤、办画展,说太阳
1、找你喜欢的同学互相说说。
2、说完以后,把你画的太阳贴到黑板上去。我们马上可以办画展了。
3、数一数,黑板上共有多少太阳?将“四个太阳”中的“四”换成数出来的数字。
4、现在,小朋友看到这么多的太阳,想说什么?
5、可以给我们的画展取个名字吗? 板书:美好的世界(或学生取的名字)
6、谁来当解说员,把自己的画说给全班同学听? ㈥、小结
1、朗读和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板书设计:
4、四个太阳
(学生涂色)春 夏 秋 冬
(学生的画)
作业布置:朗读和背诵课文。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
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
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
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课件。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
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
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
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
(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
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
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背诵字母表。
①指名按顺序背诵。
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
(4)找朋友游戏。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
(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作业:复习本节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作业:朗读短文,感悟、理解短文。
语文园地二 随堂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
kàn huà dà jiā zhōng wǔ rèn zhēn2、连一连,读一读。
3、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大()亮()放()气()
太()高()收()汽()
4、填一填,读一读。
个 张 篇 场
一()球赛 一()秘密 一()画 一()小说
5、读一读,把你发现的写在树干上。
1、读一读,补一补,用上“手”写一句话。
读一读:小松鼠用手写字
补一补:______ 用手_______________
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的作用非常大,想一想手的作用,和同学交流。
兰兰说:“工人离不开手,修铁路,造飞机,盖大楼„„样样离不开手。”
明明说:“农民离不开手,播种、锄草、撒化肥„„样样离不开手。”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悄悄长大的鞋
我的脚越长越大 妈妈准会惊讶
鞋越变越小 于是
我有了一双会长大的鞋
鞋儿 你能不能陪我的脚丫 陪着我的梦幻
伴着我的童年 一起长大
1、你知道鞋越变越小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妈妈为什么会惊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希望什么会长大?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10-13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07-06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诗词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12-06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06-1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0-23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09-07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08-2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验题07-06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