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管理(精选10篇)
1.大学经济管理 篇一
Challenges for a manager in a new economy Introduction
There is more and more “new economy” and companies coming up, it brings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rs.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managers, general mangers, functional mangers, line managers, staff managers and project mangers, but, to make the economy or own company developing is the sam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for every manager.Managers are always playing the leader of an economy;they are all facing the same challenges, in most of it, learn how to build the internal capability to meet increasingly demanding customers and to balanc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requirements, are the two significant challenges.Managers are always ready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it.But there are still something more are challenging them.Diversity is one of the challenges that a manager should organize, it is a reality in labor markets and customer markets today.Technolog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two other important 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To have high technology in an economy will speed up the production and easily make things organized.Any economy are relies on the environmen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link to every part of the management.A manager is not just should know wh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any is, but also should to know lots of social source, to make this new economy balanced in both short and long term to make money.“So a manager is someone who gets thins done with the aid of other people” said Rosemary Stewart(1967).Diversity
Managers in many countries work in a context in which the workforc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e.(David Boddy, p15)Diversity, of course, i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source of the new economy for a manager.It gives every employers opportunity in an organization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co-operative in a group work.Gender and ethnic origin are two dimensions of diversity, it also including disability, age and sexual orientation.There are much argument about it, managing a1
diverse workforce proactively is likely to bring business benefit, in that it may lead to: Greater access to a wider range of individual strengths,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e group of potential and existing customers
represented within a workforce.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this diverse group of potential and existing customers.(Anderson and Metcalf, 2003, p.1x)
From the research, it shows that in UK 58% of women was employment in 1984, while it has risen over 70% in 2003.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equal access to all occupations.For instance, women are much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work as nurses or librarians.But men are more likely to be doctors, judges.Research shows that women provided 89% of nurses, but only 3% of driver.When gender in management, Roseer(1997)found that male managers tended to adopt what he termed transactional style,(David Boddy, p27)they give rewards for things done well,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women.Women mostly, don’t like to make orders or command people;they generally try to make their staff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Because of this different ability between man and women, a manager should distribute a right place to every of them in the new economy, to make sure every work done in a most right way.Technology
As the economy come into 21st century, to have high technology becomes a big part of a new company for a manager.It is clear that technology has and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Today, in most or all of the economy, more than half of the job were be done b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mputer, for example, since the day it has been created, it is surely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technology, for a manager, using the computer can even control staff, for instance, a network computer system, which
linking all of branches to the manager, many benefits are expectable and achievable(Boddy and Gunson, 1996).Telephone, it is not only use for speech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o pass data and picture between fixed computers and between them and variou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Cairncross, 2001).Using technology contributes even more than that to a new economy and also to a manager, appears of the internet, brings more benefits.It is a web of thousands of computer networks linked together by telephone lines through which data can be carried.Managers should always organize a website for their economy to support business processes,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actions.For example, selling product,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 such like internet banking, and using the internet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rket situation.There are more other technology, such like television, intranets and extranets;they are all keep giving benefits to the entire managers in an economy.New technology, new economy, always be, because a manager should always know and to make sure what’s new.External environment
All of the managing and organization are effecting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o.it include the general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The general environment includes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that generally affect all organizations;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the industry-specific environment comprising the organization’s customers, suppliers and competitors(David Boddy, p82,3).But both of them are important for a manager to organize the economy.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an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EHS)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incorporated in Arizona serving clients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since 1995.Competitive Environment provides corporations with the programs and tools needed to make them more competitive and effective(4.http://econ.lse.ac.uk/~dquah/p/0010mlynch-tex.pdf
5.http:///assessment_tools/info.php?s=2
6.7.
2.大学经济管理 篇二
这本专著的特色和创新首先体现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管理的绩效。纵观国内对大学管理的绩效评价, 研究角度众多:有的学者主张从“学术论文数量、专利获批、国家级奖励”视角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主张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声誉、社会服务、办学资源”视角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主张从“学术能力、投入产出状况、学生质量、学校声誉”视角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主张从“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视角进行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对当前我国大学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也为大学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但是, 由于这些研究在建立的出发点、体现的侧重点、定量定性方法的运用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在封闭性、可比性、全面性上也都存在欠缺, 所以, 在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 目前关于大学管理绩效的评价和排名一直争议不断、很难取得共识。究其原因, 主要源于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大学基本功能的外在表象中获得数据和信息, 而忽视了对大学特殊本质的考查, 这无形当中就降低了上述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进而降低了普遍的认同性。我们知道, 大学有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无论是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培养人, 都是以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为基础的。所以,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对大学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就抓住了大学自身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作者将研究的视角从一般的大学功能的表现研究转移到大学的本质功能上, 将大学管理绩效的评价定位在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水平上, 使大学的外在评价转换成大学能力本质的评价上, 为当前大学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 这本著作系统地建构了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体系结构。该书以知识系统工程理论、知识活动系统理论、创造力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造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 在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分析逻辑框架上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首先从大学知识创造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出发, 分别构建出大学教师的知识创造能力体系和大学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体系, 然后分析知识创造过程的有效性, 构建了大学教师传授知识创造能力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 兼顾到了环境对知识创造系统的重要性, 构建了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环境因素的体系,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理论体系框架。具体说来, 这一体系由四个维度、十五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 大学教师知识创造能力由大学教师的知识创造素质、知识创造潜力、知识创造实力、知识创造影响力四个指标构成;大学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由大学生的知识创造素质、知识创造潜力、知识创造实力、知识创造影响力四个指标构成;大学教师传授知识创造能力由启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科研成果在授课中的创造性应用能力、教学改革情况三个指标构成;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环境因素由大学生的知识创造的文化因素、制度因素、激励因素、资源储备四个评价指标构成。这一框架揭示出大学的基本职能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指出了知识创造能力是衡量大学管理的本质和核心所在, 强调了大学知识创造活动主体能力、知识创造过程、知识创造环境的一体性, 从而开启了大学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新视角, 为大学评价更加趋于客观、科学和合理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其三, 这本著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管理绩效评价标准。我们知道, 这些评价标准对于发现大学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以评促进, 确保大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作者有多年大学领导与管理的经验, 在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理论体系建构的同时, 注重这一理论体系的实际操作与运用。在本书中, 作者在对相关专家调查的基础上, 以大学知识创造能力形成的具体情况作为评价背景, 按照一致性要求, 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对四大维度、十五个二级指标、四十个三级指标分别赋予权重, 确定了评价标准。以此为基础, 作者地还对沈阳市4所大学管理绩效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了实证性的内部诊断。通过这种大学管理绩效的排名和比较, 不仅能看出不同大学间的差距、特色和优势, 更重要的是对于改革和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更有效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所以, 本书提出的从大学人才知识素质、政策导向和知识创造环境等诸方面改善与提升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管理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对当前大学的评价与管理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3.大学经济管理 篇三
成长企业管理者与大学名校专家共聚一堂
“成长企业”的“企业成长”大餐
2004年10月22日,首届“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在北京2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主办的。大会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以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法国和丹麦的朋友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大会研讨。这是一次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盛会。
参加大会研讨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从企业为什么成长;企业成长与成长环境:全球化、网络创新与企业集群;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成长模式;企业成长与治理结构;企业成长的组织生态与演化经济学范式研究;企业家谈企业成长:经营人性;心智资源与组织记忆(惯例与习俗)等七个方面展开研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教授致开幕词:在全球化时代下,企业成长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和南开大学共同发起推出“中国企业成长研讨会”,以期通过理论研究和探讨,把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定能为中国的改革,中国的企业成长做出贡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郑海航教授致闭幕词:我们和南开国际商学院以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是很好的学术朋友,我们抱定一个宗旨:繁荣学术和注重社会效益。因此我们明确此次研讨会不收会议费。我们共同的行动,将为学术的发展、对实践中的中国企业成长作出贡献。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黄速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改革20多年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历史,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企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正在发生转型的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等各方面的人士需要进行探讨和总结中国各类企业成长共性的东西、企业成长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经济和政治条件、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从中国企业成长实践可以得出的经验。
以史为镜:
西方企业和企业成长理论史
徐二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从经济学方面,古典的经济学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解释企业和企业的成长;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从规模经济解释企业和经济增长;科斯以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交易费用入手,从科层组的内部管理费用和利用市场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权衡解释企业的边界和企业的性质。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理论,前者用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交易频率以及根本转换等概念解释企业何时选择何种治理机制。后者进一步从要素市场取代中间产品市场的新角度发展了科斯关于企业是市场的替代安排的观点;后凯恩斯主义如钱德勒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释现代公司现象。现代公司出现的一个新的趋势是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向管理者层利益最大化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变化。从经济管制角度,有纵向/横向权力模型分析,这种模型分析了东亚的几种类型,韩国(纵)、台湾地区(横)、日本(横/纵)的权力关系。从管理学方面,有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相关多元/不相关多元),企业集团的跨国经营研究。此外还有交易成本研究模式结合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研究模式;此外还有从博弈论角度的探讨。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结论是政府管理过严,希望今后放松管制,更进一步发展好中国的企业集团。
企业成长真正积累的是深入人心的品牌认同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为什么要成长?有人说企业不一定要成长,办一个,破产了关掉,再办一个。企业成长就是企业分工不断提高,技术上不断创新,消费者喜欢。长命企业,百年老店,积累的是信誉。品牌而不是当初具体的产品,是积累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杜邦、IBM原先生产和现在生产的东西变化很大了,但这个品牌,大家都相信它,认为它信誉好。骂不倒的企业品牌是最好的证明。企业成长真正积累的是深入人心的品牌认同。中国企业的声誉价值积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企业还没有深入人心的品牌,还经不起批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是声誉障碍。
技术外溢与示范效应让我们在全球化中获益
江小涓教授(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一百多个国家数据分析,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增长四十年并不容易。中国已经增长20年,要达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再翻两番,需要增长速度再增长20年,但是经验表明持续高速增长并不容易,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是必要的;同时,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短缺要素是流动性的要素;资金、技术等优势要素是不可流动的要素。而中国已经具备市场、低成本、配套科技能力,因此中国有较强能力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形成有竞争力的制造能力。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的比例上升。技术引进后必然产生扩散效果。外资背后是一揽子能力。共同发展的现象存在于多个产业中:轿车、程控交换机、手机等行业。技术外溢与示范效应让我们在全球化中获益。外资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存在于国内缺乏能力的产业如集成电路等,技术外溢效应仍会发生。外资企业在没有独特竞争力的领域采用挤压战略并不能成功。愈来愈多产业的研发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国内研发能力的加强: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能力;高水平配套体系形成;企业集成能力的成长;高水平人才的跨国流动;各国首脑看好中国科技竞争力。当然,一方面,全球化可能带来风险:重要战略性技术不可外部获得;世界经济变化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引起经济波动;政府调控国内经济的能力受到限制。我们综合利弊,需要利用开放机遇促进自身发展,利用开放机遇,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优势资源,力求形成技术引进与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需要走出去获取全球技术和其它资源 ,在有优势的领域中加快形成自主技术能力,重要领域中制定国家产业与技术政策。
机遇、竞争力与企业成长
黄津孚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企业成长应该是企业外延成长与内涵成长的统一、成长速度与成长质量的统一。将规模的扩大等同于企业的成长,极容易误导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企业成长指数=规模(例如销售额)增长率×企业素质评价系数。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利用机遇。利用机遇可以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取得主动 ;可以获得超常收益,为快速发展积累资金 。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可利用的机遇比较多 。机遇存在于主客观条件的非均衡分布之中,通过分析市场、资源、能力的差异,寻找有利条件,把握机遇;存在于形势的变化之中;存在于博弈过程对方的失误之中。企业持续成长需要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经营能力与核心经营资源构成的。 企业核心经营能力意指能创造独特价值的、难以模仿的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核心管理团队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中国的企业成长模式
廖元和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新古典经济学里的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现代产权经济学则通过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权衡解释企业的出现。市场组织分工的成本大于企业内组织分工管理成本的时候,要素契约转入企业内部。企业“内制”和“外购”的选择依据总成本最小化。企业就是在市场中实现所有者权益的社会组织。所有者的经济权益就是资本增值,资本的扩张。作为一种产品和作为一个企业,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判断企业的成长要和企业的功能相联系。中国的企业成长包括4个阶段:创新→增长→发展→完善(没有衰退期)。企业没有衰退期,要么就资不抵债死了,要么就在完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企业成长具备一定特殊性。中国企业目前处于增长期。有了产品,但对政府半依赖;资本更多来自银行,而不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一个社会评价机制,但是中国的这个机制还很不健全。
企业组织总体上呈现出高死亡、短寿命的特征
黄群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做大企业”目的在于扩张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由小到大的飞跃。 “做强企业”强调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竞争力主要不体现在企业规模大小。“做久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剧烈的环境变化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企业持续经营、长盛不衰。中国企业百年持续经营应注意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危机管理、成长管理。从平均意义上说,世界500强平均寿命为40~50岁。而在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一般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4年。因此,企业组织总体上呈现出高死亡、短寿命的特征。然而,一些优秀的企业却能够摆脱这种“短寿”的“宿命”。企业寿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六个阶段。所谓百年企业是那些能够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持续发展公司,或者通过多次蜕变能够保证企业在上百年的时间中生存和发展的公司。企业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揭示出在不同的阶段影响企业成长和老化的因素,进而说明企业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的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应该如何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改善企业的生命质量、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使企业能够成为百年企业。企业的寿命周期管理包括选择成长方向、控制成长速度、协调成长动力。
圣雅伦成长三步曲:
制度变公约;员工变老板;梦想变现实!
梁伯强(圣雅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圣雅伦20多年的企业成长历程概括为“经营人性,追逐梦想”。圣雅伦公司于1982年建立,当时是小本经营。1997年看到朱总理关于轻工业发展的一个讲话深受启发,开始全球考察,此后靠生产小小指甲刀一举成功。老板是拥有一定赢利资本的人,知识资本的召集者。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三大感悟:第一:创新,圣雅伦公司把文化融入指甲钳,这种创新使指甲钳很受欢迎;第二:变革,公司变制度为公约,变管理员工为员工自我管理;第三:经营,把企业文化经营好。企业即老板文化,老板应把这种文化做得系统,并不断进行延伸。中国人想当老板的员工比例很高,超出许多国家(如日本)。从稳定和做大企业出发,圣雅伦公司做出的一大决策是变企业员工为公司老板,收购员工梦想,让他们做老板,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圣雅伦公司文化三步曲:制度变公约;员工变老板;梦想变现实!
蒙牛:品牌是帆,资本运营是船
孙先红(蒙牛集团副总裁):企业如何快速成长,蒙牛成长历程:一、市场——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二、工厂——产品就是人品;三、资本——品牌是帆,资本运营是船。三年创中国驰名商标,五年后在香港主板上市,市值60亿。孙先生谈了他的几个观点:“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财散人聚,人聚财聚。这三个观点对应于联想集团柳传志先生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1、"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股权结构。不是人才的竟争,而是制度的竞争。2、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是战略:种什么——在哪种——怎么种。3、财散人聚,人聚财聚。经营企业的关键环节是组织能力、愿景。一条是舍得吃亏;二条是整合能力;三条是守承诺。成功企业的特点:1、整合社会资源。企业家是能够将世界上有效资源做最佳整合的人。心智资源之争尤其重要。通过营销手段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抢占认知或认同!任何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拥有一块地皮——心智资源,这是品牌的基因。2、企业文化的形成。把正式制度非正式化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营造的,也就是企业文化。文化是制度的延伸和沉淀。我们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3、强烈的宣传意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媒介投资是增加企业的资产。看重资金和有形资产,但更要看重广告和无形资产。蒙牛为十四名航天员终生供奶,成为雅典运动会中国指定奶品,成就“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的宣传形象。这些都在培养蒙牛的无形资产。
格兰仕26年成长路线图
4.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篇四
2012届女生文化节策划书
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承办: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赞助商
一、活动背景
女生是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永远不可能缺失的一部分。不论是学识、胆量还是面对未来的勇气与决心,女生都展现出让我们惊艳的一面。为了展现我西林女生的风采,我院特地准备了一场女生文化节。
二、活动目的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对女生的关注。 提升女生文化内涵,提高我院女生综合素质,彰显新时期女生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风采,引领女生成长成才。
促进男女之间交流。
弘扬女生文化,为在校女大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三、活动标语
绽放美丽,放飞青春
四、主办:经济管理学院
五、承办: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六、协办:赞助商
七、活动对象:全校女生
八、活动时间:2012年5月~6月
九、活动地点:待定
十、活动计划流程
1、赞助:外联部找好赞助商,谈好合作条件。
2、前期活动宣传
5.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请假条 篇五
本人因事由,向学校请假天(节),从月日到月日。请批准为盼。(如病假,医院证明附后)
应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请 假 人(联系方式):年月日
审批意见:
辅导员:副书记:教务处:
销假时间:方式:★学院辅导员留存★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请假条 …………………………………………………………………………………………………………………………………
请假条:
本人因事由,向学校请假天(节),从月日到月日。请批准为盼。(如病假,医院证明附后)
请假人:年月日
审批意见:
辅导员:副书记:教务处:
★学生交给授课教师备案★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请假条 …………………………………………………………………………………………………………………………………
请假条:
本人因事由,向学校请假天(节),从月日到月日。请批准为盼。(如病假,医院证明附后)
请假人:年月日
审批意见:
辅导员:副书记:教务处:
★学生留存★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请假条 ………………………………………………………………………………………………………………………………… 附:
《安徽师范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第八条因故不能参加校内外学习活动的学生,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凡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以旷课论处。学生请假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须附医院证明。请假在三天以内的由辅导员审批,并报学院备案;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审批;一周以上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确因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请假手续者,可委托他人在三天内将有关手续补齐。学生一律不得事后补假。学生请假期满,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如请假期满仍不能返校者,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续假手续。
6.大学经济管理 篇六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创新路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人数达5044人, 其中女生3316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65.74%, 从其他学院转入我院达192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3.8%, 农村户籍学生约3400人, 占学院总人数的67.4%, 独生子女学生约3800人, 约占学院总人数的75.33%。而学院仅有6名辅导员, 加之所在校区处于城乡结合带, 周围外来人员流动大、社会闲杂人员多。因此, 在学生人数庞大、办学条件紧张、办学环境复杂的条件下,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已成为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实现思政教育内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确保学生满意。
教育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更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根本目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院抓住这一最佳时机, 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开展一系列充满趣味性、人文性、互动性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 切实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价值准则, 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外在自觉行动, 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帮助大学生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核心, 把学生的问题和诉求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依据, 切实营造人人认知核心价值观、事事践行核心价值观、时时信仰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 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确保社会满意。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 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1]。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院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贯彻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统一, 鼓励学生在服务“三农”、志愿活动、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中, 充分了解社会现实情况,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 清晰定位自身发展目标, 从而健康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三) 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确保人民满意。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互动化的时代背景下, 特别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面临转型的攻坚期, 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带来巨大挑战[2]。因此, 学院切实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观贯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之中, 渗透于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各方面, 并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的教育引导, 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目标的理解与认同, 激发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同时, 通过著名校友、模范人物、老一辈革命家等典型事例,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面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面临的困境
从整体上说, 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稳步推进, 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明确价值选择、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但是, 由于受复杂外部环境和紧张办学条件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价值认知基础不够牢固。
目前, “95后”大学生已成为学院学生群体的主力军, 其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善于学习, 但由于受家长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部分学生只关心专业课程的学习, 忽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基本内容, 导致部分学生价值信仰迷糊、价值鉴别能力不够突出、价值理性不够坚定。部分学生只注重毕业后能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程, 不重视爱国精神、集体主义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极少数人甚至为了个人私利进行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诈骗、犯罪等违法违纪行为。被调查学生中, 89%的学生说不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 价值实践渠道不够丰富。
学院由于经费、实践条件、师资不足等原因, 致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途径仅限于课外劳动、图书馆义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形式, 而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深入西部贫困地区、深入农村基层的途径不够丰富, 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的培育和践行。同时, 部分大学生仅限于知道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不会、不想甚至不愿意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掌握和深度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 致使本应“两条腿走路”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出现“跛足”现象。调查表明, 70%的学生核心价值观实践途径不够丰富, 65%的学生一个月内参加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次数少于2次。
(三) 价值信仰铸就不够坚定。
学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存在一定误区, 简单地认为只要大学生熟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并积极主动地进行价值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算完成, 由此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仅满足于知道了、实践了, 致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乏系统化的提升和信仰性的转化。由于价值信仰培育缺失, 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交流和冲突中、虚拟性与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 容易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 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轨道。调查表明, 43%的学生忽视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塑造。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创新路径建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增强大学生精神上的“钙”, 提高大学生政治涵养、坚定理想信念、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3]。学院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 以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为基地, 以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灵魂, 以“四大工程”为载体, 以“五大力量”为保障, 抓细、抓实、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各项工作。
(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 突显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体地位。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以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思路, 发展并不断完善“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生为主角”的工作运行机制, 强化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一方面, 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点, 通过鼓励辅导员、专业教师深入学生课堂、宿舍、活动场所等, 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具体诉求, 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准确捕捉学生的教育接受点, 从而明确培育和践行的方法和途径,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另一方面, 建立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运行检测机制, 实现层次化和多样化发展, 针对学生党员、优秀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数据库, 并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 适时更新数据库, 确保学生准确了解自身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进程和问题, 从而不断调整完善, 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反向评价机制, 由学生对学院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宏观顶层设计、微观具体操作进行客观评价, 学院根据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完善, 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 以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为基地, 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践体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落地工程。为此, 学院逐步探索建立了网络平台和社会服务双管齐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践体系, 做到以实践检验、提升和优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建立学院飞信群、微信群、人人网等平台, 托微媒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组建数字化学习交流平台, 成立核心价值观网络讨论小组, 组织学生围绕“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社会舆论关注点等热点议题和焦点问题展开价值讨论, 促进学生在思想交流中明确价值判断, 在价值实践中坚定价值选择。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校内, 开展书香型宿舍评选、学习型宿舍建设等, 激发大学生的竞争、自律和团结意识,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社团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化为基本要求, 外化为价值实践[5];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三夏劳动、农场实践等, 促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认同, 培养吃苦、敬业、奉献精神, 激发学习动力。在校外, 定期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和烈士纪念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学生干部到泰安市泰山区街道和乡镇挂职锻炼, 鼓励学生进行调研山东、科技扶贫, 号召学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西部活动, 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杰出校友所在企业实习实践, 等等, 促进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中, 进一步了解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品质, 切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三) 以传统文化、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为灵魂, 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信仰塑造。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 解决的是最深层次的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为此, 学院不断加强实验室、考研自习室、宿舍、辅导员工作室等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促进学生在审美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物质文化中逐步内化为价值信仰。抓住学生干部培训、新生入学、毕业季、五四青年节等关键节点, 组织学生学习齐鲁文化、泰山文化、五四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 切实以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价值自信, 实现精神文化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铸就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精神高地。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校史知识竞赛、校庆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文化软约束和素质硬提升, 引导学生传承“登高必自”校训, 弘扬“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农大精神, 实现个体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信仰的升华和自觉。制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党员理论学习的意见》等制度,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切实以制度文化的具体性和根本性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化和长效化, 促进学生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中培养坚实的价值信仰。
(四) 以“四大工程”为载体,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宣传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是细化学生工作影响因子的一个重要层面, 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学院根据年级、专业、班级实际, 遵循教育规律, 一是坚持以学风建设精品工程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新生中开展学风养成教育、学风精品活动, 激发学生将无形素质提升与有形知识积累相结合, 实现外在教育要求与内在价值认知相统一。二是以班级建设磐石工程助力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二学年着力强化班级建设, 鼓励学生“自己学、互相学、帮助学”, 发挥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现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价值认知, 在思想交锋中坚定价值选择。三是以学业规划工程支撑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三学年突出学业规划建设, 通过建立分层次、差异化、具体化的学业规划体系, 实现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认知[7]。四是以优秀学子领航工程提升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在大四学年加强优秀学子宣传教育, 通过考取研究生、国家公务员、银行、著名企业等优秀学子的示范表率和引领导航, 激励低年级和落后学生在榜样引领下树立远大志向、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
(五) 以“五大力量”为保障, 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智力支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既是一项系统工程, 更是一项社会合力工程。为此, 学院积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 共同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想招、发力[8]。一是辅导员严格贯彻落实“六进六同”一线工作法, 加强人文关怀, 通过年级例会、主题班会、思想座谈会等载体, 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与安全法制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品质塑造相融合, 通过生活化的互动、具体化的分析、形象化的教育, 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全覆盖、全过程。二是建立健全业务教师兼任学生班主任机制, 鼓励业务教师在具体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塑造、职业素养培育等方面, 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多元文化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坚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通过公告栏、党支部大会、学生干部例会等形式, 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院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意见等, 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预警机制, 通过班主任助理、朋辈辅导员、班干部等学生群体与其他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针对核心价值观不明确、价值观偏离等问题, 及时进行预警与应对, 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不断完善家校沟通交流机制, 通过电话访问、调查问卷、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 将学院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要求告知家长, 并期望家长教育引导学生杜绝诈骗、犯罪等违法行为, 坚决抵制邪教、民族和国家分裂主义、极端势力等。五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社会支持系统, 定期邀请属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等来校, 在共同开展理论研究、联动做好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建立定期合作机制, 共同探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汇聚各方正能量, 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健康发展[9]。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个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目前, 山东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中。下一步, 学院将继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素养培育, 拓宽价值实践渠道, 夯实核心价值观信仰基础, 引领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从一言一行做起, 帮助学生扣好青年时代的第一粒扣子,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吴衍涛, 许盈, 祖文成.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 2012 (9) :92-95.
[2]祖文成, 贾元义, 苏郡, 许盈.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14 (7) :125-127.
[3]陈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以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为视角[J].教育探索, 2011 (6) :109-113.
[4]吴衍涛, 许盈, 祖文成.“五位一体”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高等农业教育, 2013 (3) :105-108.
[5]李娟.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 2013 (12) :56-58.
[6]苏国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1) :90-93.
[7]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M].中信出版社, 2014年2月.
[8]蒋云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3 (1) :32-34.
7.论大学图书管理方法 篇七
关键词:大学;图书管理;方法
在大学院校中,大学图书资源是较多的并且丰富的,学校应当充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图书资源,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
一、有效提升大学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学图书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进行服务,并且尽全力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图书资源,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利用,因此,学校对图书管理应当有一定的规定,例如规定了学生借一本書的最长期限,学生务必在一定的期限内归还图书,这样才能保障图书的有效利用率。并且针对部分学生没有按期归还的,学校可以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能有效增加图书的利用率,加快大学图书资源的流通率,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效共享到一本书。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大大学图书资源的开放程度,例如各个院系的基础图书,这样能真正有效利用学院的图书资源,此类图书的利用价值大,并且门类齐全,有利于学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
在高等教学院校中,图书馆是大学图书资源的主要集中点,同样也是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进行大学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让学生能在图书馆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样,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图书资源的管理,加强对图书分门别类的处理,并且根据图书的内容不同,进行不同的学科分类,然后放置到相应的书架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寻找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同样,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应当充分利用电脑检索,利用电脑来定位每一本书的借出还入。以此,来防止图书的丢失。这样能更好地对图书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保护,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地额资源共享服务。
综上所述,在大学图书管理中,应当注重对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主力作用,以此来进行有效的大学图书管理,真正意义上提升图书管理的价值以及意义。
参考文献:
[1]邵育红,王海燕.长清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1).
[2]李玉民.浅析图书资料网络化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3]马莉梨.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研究综述[J].才智, 2012(20).
8.大学经济管理 篇八
为全面推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团委)特制定《燕山大学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管理细则》。
一、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宗旨
充分利用学校师资、教学、科研的资源,营造不同学科交叉复合研究的氛围;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取得阶段性和实质性的科研成果。
二、学生课外科研立项来源
1、教师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不同领域中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的学术前沿研究课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细化后再转化为立项项目:
(1)有较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3)在已有产品、材料、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能够产生较大进步,并且效益得以增值的项目。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
三、学生课外科研立项资助额度
科研立项基金资助额度:项目资助金额为200元/(人〃项),立项经费分两次下拨。对已经通过学校立项的项目,建议各学院参照学校标准,按照1:1的比例配发院级项目资助金;对没有通过学校立项的项目,按照项目的可行性,建议各学院设立院级立项项目。
四、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年限
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年限(指起止时间)原则上为1年时间(指每年4月起至12月止)。部分项目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结题,必须填写书面申请一份(《燕山大学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延期结题申请表》),学院团委审批后上报校团委。
五、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申请条件
1、申请对象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资助,原则上应以大学二、三年级学生为主。要求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积极要求进步,有一定的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
(2)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项目小组,但个人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3)按时完成项目的人员或研究小组成员在项目完成后,如果仍然符合申请条件下一年可以再次申请,但未完成项目的所有人员不得再次申请。
2、申请范围
学生课外科研项目需符合下述条件:
(1)能够结合所在学院的学科方向,要求研究内容详实,目的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先进、合理、可行,可望取得预期效果。
(2)对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有巩固和运用的作用,能充分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3、优先立项的条件
(1)立项项目所依托的指导教师课题,有省级或国家级基金支持。
(2)起点较高,有希望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项目。
(3)跨专业结合,综合性较强的项目。
(4)提出申请时已有较好工作基础的项目。
4、申报项目类别
基金支持下的学生学术科技作品主要为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5、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学位论文等项目不得申报。
六、申请与评审
1、申请时间:每年3月集中申请和评审,4月中旬公布评审结果。
2、申请与评审程序:
(1)申请人须按要求填写打印一份《燕山大学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申请书》(简称《申请书》),并由指导教师评定其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先进性,填写后报各院学生科协。
(2)各院科协对项目进行形式初审,初审结果汇总后报学院团委。
(3)学院团委对申请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对拟推荐的项目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经审核后排序上报校团委,并填写项目汇总表;对跨学院的项目,由第一申请者所在学院申报。
(4)校团委和校科协于每年9--10月组织学生科研立项中期检查;每年12月组织立项的项目结题、答辩。
七、经费来源及使用办法
1、经费来源:由学校划拨专项基金对学生课外科技项目进行资助。
2、经费使用范围:
(1)资料费:用于购买有关书籍、资料,复印。
(2)材料费:用于购买科研用的消耗性材料,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的费用。
(3)上机费:学生搜集网络资料的费用。
原则上不得从本经费中支出劳务费、咨询费。如有其他情况,可随申请表附详细的资金使用预算。
八、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管理
1、燕山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由共青团燕山大学委员会组织管理,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导中心。
2、项目经学校批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应按项目申请书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启动研究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对受资助项目因故中断,立项人应及时书面上报校学生科协,并追缴全部资助费用。项目完成时间一般在一年以内,特殊情况经申请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3、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必须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对于教学科研基础条件较好的学院,原则上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立项成果的真实性负责。
4、对于已经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跟踪管理。跟踪管理的主要内容有:阶段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阶段检查由院学生科协负责,中期检查由校团委和校学生科协共同进行。
5、中期检查前,立项人应认真、及时填写《燕山大学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中期进度报告表》,由指导教师签字后,经所在学院认可后,由院科协交校学生科协。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度报告表者或无明显进展的项目,将停止资助,并追缴全部资助费用。
6、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按合同规定时间向校学生科协提交《燕山大学大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结题报告书》、研究论文及成果实物等。由校学生科协和校团委进行结题验收。校学生科协负责有关项目档案,并向校团委归档。
7、所有项目将参加燕山大学大学生科技节之科技成果展,优秀项目可推荐参加省级和全国性比赛。
8、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项目的管理。无特殊原因未按期完成课题的学生,学校将取消该学生所在学院的下一项目申请资格。
九、项目结题
1、学生科研成果的结题须达到以下要求之一,否则不予结题:
(1)学术论文或科技成果参加校级及以上级别科技类活动和竞赛,并获奖。
(2)科研成果取得国家专利。(专利申请费用参照学校有关规定,由科技处和校团委共同承担。)
(3)学术论文或科技成果发表在国家核心刊物或以上级别的刊物上(以燕山大学的中文学术期刊目录为准),且立项人为第一作者。经立项人申请,项目的版面费由校团委承担。
2、学生科研成果结题,必须提交3000字左右的结题报告。
3、结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该课题的目的、指标和内容提要。
(2)研究成果,须作基本说明阐述(包括图片、磁盘、录像带、文字说明、论文、报告、商业计划书、模型和作品实物等)。
(3)课题研究过程中,若有化学式或数学式、电路图或其他图表,还应附表说明。
(4)对该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作具体说明。
(5)提出有关参考文献目录。
4、指导教师需对项目作结题证明。
十、奖惩及成果转让
1、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对课题完成较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及取得课题立项科研成果,已被较高的科研部门确认并公开发表或利用,或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视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
2、校学生科协在每年课题结题后组织优秀项目负责人进行学生科研成果报告会,并开展相应的学术讲座。
3、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中止立项并追缴资金:
(1)未按规定完成课题或擅自中止课题研究的。(2)科研经费使用账目不清,并不能合理说明其去向的。
(3)有明显剽窃他人成果或明显抄袭行为,给学校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4)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行为。
4、成果转让
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后,所产生的收益(扣除成本),50%归成果研制者,30%纳入学生科技创新基金,10%归燕山大学,10%归指导教师。
十一、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9.大学班级管理计划 篇九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综合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必然包括这五方面内容。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社会政治活动、学科兴趣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劳动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按其活动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等形式。对于组织、指导者来说,无论组织哪种类型的课外活动,都必须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优化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课外活动的种类很多,这里仅就第二种分类方法来阐述其类型。
一、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的特点,在于向广大学生进行普及性的教育,一般对参加活动的学生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可以是全校性的活动,也可以是全班性的或全年级性的。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1.报告会
报告会的常见活动有:时事政治演讲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英雄模范人物报告会等。
2.节日纪念会
节日纪念会是为庆祝和纪念各种节日而举办的群众性集会活动。常见的有:纪念“五四”青年节集会活动,庆祝“六一”、“七一”、“国庆”活动,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爱生活动。节日纪念会的目的是通过庆祝活动使学生了解节日的来历、意义,以接受一次普遍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多途径、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各种专题晚会
例如各种文艺晚会,包括诗歌朗诵会、音乐欣赏会、故事会、演讲会、历史晚会、数学晚会等。
4.各种专题座谈会和讨论会
专题座谈会和讨论会是就某个专题进行座谈讨论,通过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座谈讨论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
5.知识讲座
知识讲座是教师聘请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体卫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同志为学生开设科普知识、科学实验表演、文学艺术、体育知识、工作常识、电影戏曲评论、音乐美术欣赏及书法知识等讲座。通过知识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
6.各种群众性竞赛活动
例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数学竞赛、各种智力竞赛、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知识面,巩固所学的知识。
7.各种参观、游览活动
例如参观各种博物馆、天文台、纪念馆、展览馆、名胜古迹等,进行春游、秋游。
8.校内和社会服务活动
10.大学经济管理 篇十
关键词:教育管理;大学生;立足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58-02
随着我国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也随之而越来越激烈,许多资源就显得相对不足了,教育资源也不例外。大学作为中国教育的核心,其质量却往往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每个中学生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考试才能上得了大学。但是,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却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管理的不到位。大学生是面向社会的,所要接受的考核,远远不止于卷面。大学教育管理应更注重于如何让学生立足于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可以说便是将学生投向社会,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为此,就必须以良好、合理的教育管理来扶持。
一、大学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的教育,同时又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上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而在上大学之后,所要面对的却是整个社会。而且,大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有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与独立的见解,从而就铸就了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大学阶段承上启下,既是学习与工作的过渡期,也是中考、高考的最终目标,这是关乎人的一生的阶段,其教育管理则是影响着这个阶段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大学阶段的教育管理必须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模式。社会不是一张张试卷所能囊括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社会所需要的,绝不是一个个考试机器,而是能够跟得上它的脚步的人。
二、管理不到位、不合理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于社会
“一块招牌掉下来砸到十个人,有九个是本科生”这句话,除了昭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之外,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大学生的“多”。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上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假如大学的教育管理不到位、不合理,则更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度,许许多多诸如“读书无用论”的论点也会抬头,让社会的安定和谐受到影响,社会的财富与人才的资源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却还是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踏入过社会的进程的,要具备能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往往需要以良好的大学教育管理来扶持、培养。
1.能力不足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教育管理往往延续了中学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应试中学习,造成了大学教育管理的形式化。大学不同于中学,目前的中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考上大学,但大学的教育却是要让学生能立足于社会。大学生立足于社会,首要条件便是需要有相应的能力。能力是通过实践而来的,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单凭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是很难培养出相应的能力的。大学管理的形式化,则会消磨大学生的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如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由于考试并没有限定及格的人数,所以以应试教育模式来应付考试是可行的。但社会却有严格的要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往往有几十、几百乃至上千个人去竞争。假如大学生没有“能旁人所不能”的能力,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自我认识不足
大学教育管理的不合理往往会引发大学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不少大学生能力不足,却又自视甚高,以“眼高手低”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上,造成学生在校园与社会之间徘徊不进的巨大心理落差,让学生厌学乃至失去专业兴趣,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合理的教育管理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合理的教育管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大学生要想立足于社会,便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有足够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而这些都是合理的教育管理所应该重视的。
1.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有主见的个体,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自律能力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决不能如对中小学生那般,否则只会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教育管理人员要正确评估大学生已具备的较强的思维能力,明白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彻底改变大学生被动依赖教师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充分激发其自主性、能动性,使其成为完全的“自主人”,从而与学校、教师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教学关系。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则是把提高教学水平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是改变高校评价标准,由注重科研转为注重教学;二是改革教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水平,使其在职称评定中起决定作用;三是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明显加大教学经费在教研经费中的比重;四是行政后勤部门要围绕教学活动开展工作。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基础教育弱、专业教育窄、教学内容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必须进行全新的改革:一是拓展专业口径。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增强专业学科与相应职业和岗位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更具灵活性和适应力;二是坚持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多样性。每门课程必须保持学科的先进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员灌输式教学法,代之以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试方法则由传统的笔试改为笔试、面试、动手能力测试等方法兼而有之;四是加强大学生职业培训。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认证;五是“产、学、研”紧密结合。让尽可能多的用人企业、科研机构介入课程设置等教学活动,以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传递给学校,从而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
3.形成专业化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多由政工人员和招生人员组成,缺乏专业培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有限。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业指导人员不是学校的教师,而是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士,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的用人标准、招聘流程以及需求情况,并能担任求职技艺、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他们对大学生就业更有帮助。同时,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从新生进校之日起,就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等形式,聘请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累求职就业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广均.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质[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
[2]王茜.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3(26).
[3]谭建国.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O06,(5).
[4]李岩.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8).
【大学经济管理】推荐阅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10-05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06-12
大学经济责任审计报告10-2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理论经济考研初复试经验11-06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9-05
大学生经济调查报告08-01
大学生面对经济新常态08-07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08-09
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09-13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