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基本陈列(精选6篇)
1.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篇一
Script>关于中国古代法的基本理论,古代学者和政治家有着不少的论述。综合这些论述,或许能更接近地勾勒出我国古代法的真实,辨析出我国法治早期时代的一些历史和特点。
一、法的产生—“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
先秦的学者认为,在国家和法律没有产生之前,远古的中国社会“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商秧说,“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百姓多了,不免产生奸邪,于是,作为度量奸邪、禁绝奸邪的法制得以产生。墨子分析说,天下之所以乱,其原因在于没有“政长”。于是选出天子,置立三公,划分“万国”,分立国君,置立政长。实际上是以地域划分国家,建立国家机构,实施国家统治。
满清入关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入关后,“人民既众,情伪多端。每遇奏谳,轻重出入,(世祖)颇烦拟议”。世祖福临命人制定了《大清律集解附例》。
从这些记述中可以看出,1、中国古代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民众而奸邪生”、“人民既众,情伪多端”。正是治理天下混乱的需要促成了法律的产生;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动力来自于统治者,并且是统治者(圣人)建立不世功勋,基本安定天下之后。这些圣人凭借自己极大的权威和功业,为了巩固和稳定统治,开始重视法制的作用,进而发政令、制法律,推行法制。
二、法的地位、作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
中国古代法律只是“主”、“上”统治天下、管理百姓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是用来管别人的,服务于君主统治,服从于君主意志的。在齐国变法的管仲说,“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法设之于官府,甚至不让百姓知道。郑国子产铸鼎公布法律,引起包括孔子在内的不少人的反对。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认识到,法有其缺点,不是万能的。司马迁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法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单单凭法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在秦嬴政之前,商鞅、吴起变法,一方面使国家强盛,另一方面自己落了个悲惨的下场(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的学说甚至还没有被秦嬴政实施,就被谗言害死)。秦嬴政采用韩非的法律思想治国,征服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但是,因为过于依赖法制,苛刑峻法,很快就灭亡了。鉴于秦的教训,汉初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以休养生息。自汉武帝之后,德主刑辅成为历代统治思想,法律站在了辅助性的地位上经久不变。
一切法都是经济利益的反映。法律,就是利益的保护和分配,使矛盾和斗争的统治者制定法律,体现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法律中,他们享有种种特权,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以赎金抵罪等等。而一旦实施中,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和意志,他们就利用手中的权势和影响,加以制止和阻碍。于是出现“法之不行,自上乱之”的情形,结果施行法制者往往身败名裂。
三、礼法关系—“相辅而行,不可缺一”
最初的“礼”,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习俗。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步完善详备,成为兼容并包的庞大的体系。《汉书*礼乐志》叙述得较为详细:“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交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
从治国的角度看,礼与法有着相似的起源、作用和地位。他们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和统治秩序。张岱年、魏长海说,荀子“既不同意只讲礼治、德治,不讲法治;也不同意只讲法治,不讲礼治、德治。荀况注重礼法的主张,兼采儒法两家政治理论之长,纠正儒法两家之短,这是从总结战国时期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的。到清末宣统元年,江苏提学使劳乃宣上书言,“且夫国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国之民有不遵礼教者,以刑齐之。所谓礼防未然,刑禁已然,相辅而行,不可缺一者也”。
关于礼法关系,当代学者杨鹤皋有一段总结性的叙述:在战国之前,法在内容上与“礼”相通,指对人们进行引导和禁止的条文规定;在使用上与“刑”同义,指表现为伤害体肤的惩罚规定和措施。战国之后,随着成文法的制定公布和变法的开展,礼与法日益对立,法与刑逐渐区分。在内容上,法将传统道德、习惯以及个人的言论等排除在外,专指由君主和官府颁布的命令,从而有别于礼。需要补充的是,法与刑虽然形式上分开了,但他们仍然有着共同的目的和作用,仍然共同为统治秩序的维护而服务。
四、德法关系—“国之有刑,所以弼教”
秦朝灭亡的教训,使得后代治国者不得不进行反思。汉初董仲舒认为,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刑罚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他重视儒教的传统,开始强调德在治国方略中的主导地位,并逐渐被统治者所采纳。刘向说得更为明白,“且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
到了唐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逐渐成为治国的共识。唐太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主张,就是推行德治,施刑罚。比较正确地处理了德与法的关系。唐太宗认为,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可以移风易俗,由乱至治。他谆谆告诫大臣们应“以仁为宗,以刑为助”。为避免重蹈亡秦和亡隋严刑峻法的覆辙,他认为必须废除严刑苛法。因而,太宗时修订的法律比隋朝时“削烦去蠹,变重为轻”。太宗虽然提倡德法兼用,但他也看到了在维护封建统治过程中刑罚的必不可少。(参见王德明:《唐太宗的“德治”思想》)。
到元代官修《宋史》时,这种思想仍是正统。《宋史*刑法》
2.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篇二
从上表可知,古代经济是近两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内容涉及古代的农业发展、水利工程、 农业政策、手工业产品、商业发展及政策、农业与商业的关系等,特别是古代商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从题型来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根据课标及高考趋势,对2016年的高考预测如下: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考查古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关系;城市化或城市功能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或政策的变迁;农耕文明相对应的文化、思想与海洋文明的横向比较;农业、商业文明的发展与思想、价值观的内在联系;社会史观的认知和应用,如事关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的粮食安全问题等。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北京卷文综第14题)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与解析】B唐代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说明对商业店铺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市和坊是分开的。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却散布于城内各处,完全打破了唐代的规定,说明在南宋时坊市制度已不复存在。
变式练习1972年,美国阿克朗大学马润潮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城市在性质上均以行政为主,而都市商业仅为其规模有限的微小附属而已,宋代时期以快速的经济成长与商业发展而著名……其改变之大,致使城市除了作为行政所在地之外,均达到中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据此,宋代都市化进程的实质是
A.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化的经济性城市转变
B.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C.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D.为资本主义萌芽作了准备
【答案与解析】A从材料中的关键句“宋以前……均以行政为主”,可知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性的;从“宋代时期以快速的经济成长与商业发展而著名”“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可知宋代城市变成了商业化的经济性城市;B项是都市化的原因;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是都市化的影响。
示例2 (2014年全国大纲卷文综第15题)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要
C.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与解析】A题干材料显示松江和芜湖分别成为当时的织造中心和浆染中心,说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分工。
变式练习据《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 一书记载:石门榨油业很兴旺……从生产结构看其生产能力,分成三个档次……而生产者虽为农户,却具备了榨油技能,也成为亦农亦工的工匠。虽未完全与农业脱离,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已经是可独立工作的工匠,或是受雇于人的佣工。这种情况在种植烟草业、植棉业、植桑养蚕业等行业中都可看到。这一现象反映了
A.石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繁荣
C.晚清出现了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D.手工业发达
【答案与解析】C材料显示“生产者虽为农户……或是受雇于人的佣工”,且“这种情况在种植烟草业、植棉业、植桑养蚕业等行业中都可看到”,表明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方式,也没有具体显示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示例3 (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4题)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与解析】A材料反映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因此农业收益的增加必然会强化小农生产,自然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此题最大的迷惑项是D项,但从所学知识可知, 战国时期是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时期,大土地所有制还没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业收益也不可能起到阻碍其成长的作用;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变式练习 《管子·牧民》开篇就讲:“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这段话主要说明
A.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B.农民生产要善于抓住季节
C.物质生产对精神品德的决定性影响
D.国家富裕才会吸引人才
【答案与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最后一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精神与品德的养成必须以生产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重点破解】
一、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耜耕———铁犁牛耕。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进入铁犁牛耕的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走向了精耕细作。
(2)耕犁发展的几个阶段性成果。铁犁的出现(战国)———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简单;犁壁的出现、耦犁、犁耕法(汉代);曲辕犁(唐代)———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注意:高考命题常结合耕犁变化的图片来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2.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了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时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了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推广,私田产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注意:高考有可能提供新的材料,考查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和影响。或进行拓展性考查,如“贫者无立锥之地”出现的原因、古代平均思想产生的根源———土地的私有和兼并等。
4.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本和以农立国是历代统治者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
(3)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古代农业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4)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5)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5.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地位及作用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地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主要是满足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古代文明成就出现的经济基础。
(4)作用。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在封建社会末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了新生产方式的成长,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二、手工业
1.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1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政府、皇帝专用, 不在市场上流通。3特点: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取得了诸多成就,世界领先,享誉全球。 但在工官制度下,由于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 使技术革新难于推广,技艺容易失传。
(2)民营手工业。1经营方式:民间私人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供民间消费,在市场上流通。3特点:在重本抑末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居上。
(3)家庭手工业。1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2生产目的及流通方式: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卖。3特点:受小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然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三大手工业部门
(1)冶炼业。1商周时代,青铜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3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纺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汉代有“丝国”之称,丝织品远销欧洲。2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3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4明代,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3)陶瓷技术。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时,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3宋朝时,中国的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4明清时,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尤其是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产品长期领先世界。
(2)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自营) 长期并存。
(3)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开始采用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5)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手工业的分布呈相应的变化。南宋时,北方的不少手工业部门、手工制品逐渐转移到南方。
三、商业
1.商业的发展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时,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秦汉至隋唐时,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隋唐时,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唐朝中后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两宋时,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时,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 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城市的繁荣
宋朝以前,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名镇;交易打破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 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 经济重心的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较早,不断发展,但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艰难而曲折。
(2)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3)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据古代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其中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四、主要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的奖励农耕,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再到清初恢复经济的做法都是这种政策的体现。
(2)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4)评价。1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和封建国家的税收,促进社会的稳定。2消极作用:抑商人为地割裂了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在封建社会晚期,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因素。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海禁指禁止沿海人民到海外进行商业贸易,甚至禁止人民进行捕鱼等生产性作业。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一是对来华的外国商人严格限制、防范;二是禁止民众与外国人直接打交道(由政府特批行商)。
(2)原因。海禁主要是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闭关锁国政策是对海禁的延续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是其客观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直接原因。
(3)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通道,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4)误区。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相反, 明政府积极鼓励外国人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3.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从氏族公社所有制到井田制再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国王所有);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者可世代享用,但不能转让和买卖,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实行集体耕作。2瓦解及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瓦解。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荒地得到开垦,私田不断增加;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土地;以鲁国为代表的诸侯国为了增加收入,改革税制,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土地制度最终确立。如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特点:土地私人所有, 可以买卖或转让。3影响: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历代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所以,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常常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丘弟子子贡经商于曹、鲁之间,使孔丘名扬天下,“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春秋末年越国的大夫范蠡在勾践灭吴后,弃官出走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孔子善于传授经商之道
B.孔子因有钱弟子而闻名
C.春秋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高
D.春秋时期商业发达
2.据《考工记》记载:“(周代)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拍)埴(黏土)之工二。”材料主要反映了
A.周代的手工业发达
B.中国的手工业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C.农业的发达为手工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D.周代的手工业分工很细
3.唐朝李吉甫在《元和国计簿》中记载:“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音she。宣歙,大致在今天的皖南)、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万户。”杜牧甚至说:“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对此材料最准确的解读是
A.唐朝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唐朝时停止向江南征收赋税
C.江淮地区是国家赖以生存之地
D.唐朝时的赋税重心转向江南
4.《孟子·滕文公上》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面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主要采取井田制的形式
B.井田制受到挑战
C.无论公田、私田都必须交税
D.耕作原则是先公后私
5.《周礼 · 地宫 · 遂人 》中有关于沟洫(xù,沟渠)制度的记载:“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水利事业比较发达
B.出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交通发达
D.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铁器、牛耕
6.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根据材料,对张居正观点归纳最准确的是
A.农为本,工商为末
B.工商皆本
C.农商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帝令倮(注:乌氏倮,秦朝大商人)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重视商业,商人地位高
B.秦未完全禁止商业,对大商人比较尊重
C.为巩固统治,秦对大商人采取笼络政策
D.乌氏倮和巴寡妇对秦的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
8.北宋诗人李处权赞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此诗所赞的是
A.筒车B.翻车
C.曲辕犁D.牛耕技术
9.钧窑是北宋最为著名的官窑,但考古发现,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省的一些地区都陆续发现了烧制钧窑瓷器的窑址,达数百处之多,皆为生产民间日用品的民窑。景德镇是南宋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当地有瓷窑300多座,全部都是民营企业。历来以官营为主的井盐业,自北宋中叶之后,民营私井无论在井数还是产量上都把官井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充分说明
A.私营企业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B.宋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民营企业取代官营企业是历史的趋势
D.宋朝民营手工业崛起并成为主体
10.“民生之本在农,农之本在田;衣之本在蚕,蚕之本在桑……耘锄收获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勤,勤之本在于尽地利,人事之勤,地利之尽, 一本于官吏之劝课。”与这一思想一致的做法是
A.汉前期“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B.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明初变“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为“田野辟,户口增”
D.康熙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1.明清时期,江南涌现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市镇,如松江朱泾镇盛产棉花,居民精于纺织,青浦县的朱家角镇是标布的贸易中心,苏州出现了一些棉业市镇。苏州府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湖州府乌程县的南浔镇是湖丝的集散中心。这些专业性市镇的兴起,对其评价不恰当的是
A.民以食为天,专业性市镇的兴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促进了地方市场的繁荣
C.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加强了全国市场的联系
D.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意义不可低估
12.明初,广东、福建的货物经常被商人运往京师,如洪武八年三月,“南雄商人以货入京, 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明初的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明初的统治者对沿海地区与京师的商业贸易比较重视
C.统治者主持公平正义,不偏袒官吏
D.明统治者虽对商人有偏见,但更痛恨贪官污吏
13.《司马光奏议》记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由此可见,司马光认为
A.农业是根本,因此应在保证农业的前提下进行工商活动
B.手工业是智慧之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C.商业流通有利于搞活经济,因此应鼓励商业的发展
D.农工商同等重要,都是财富的重要来源,无本末之分
14.右图是南宋的 《耕获图》(藏于故宫博物院,采自 《宋人画册》),形象地反映了南宋农业发展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一人一牛的曲辕犁,说明南宋时耕犁更加成熟
B.图中有翻车,说明北方人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C.图中一边收获又一边插秧,反映了南宋时江南一年两熟的情景
D.唐朝时就发明了先进的工具筒车,图中却没出现,说明该图反映的时代是唐以前
15.为了赈灾,清前期设常平仓和义仓、社仓,常平仓是官办,义仓和社仓都是民办。表1是清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吴江县社仓出借情况的统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该项统计表明
A.社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贫困状况
B.社仓实质是变相的高利贷
C.杯水车薪,不起任何作用
D.社仓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
16.历代正史中的“食货志”,其篇名取义于 《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班固解释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 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按班固的解释,“货”主要是指
A.家庭手工业
B.社会财富
C.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D.流通的商品
17.《煤史钩沉》(考古成果)一书中写道: “巩县铁生钩(汉代遗址)各个炼炉附近有煤和煤饼,有烧过的煤渣……古荥镇遗址中凝结料块中有木炭的痕迹,已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中, 出土有煤的实例不多。”对这一考古材料的准确解读是
A.汉代冶铁用煤作燃料,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B.西汉已经用煤冶铁,但很不普遍
C.汉代冶铁仍然用木炭作燃料
D.煤作冶铁燃料还有待文献资料的佐证
18.成都是蜀汉的都城,蜀汉丞相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蜀汉的织锦业发达,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蜀汉民贫国弱,应以发展经济为重心
C.蜀锦闻名全国,可以此为条件与敌谈判
D.蜀汉应发展蜀锦以强国富民
19.秦国在变法以前比齐、楚、晋等东方各国落后。所以它们把秦视作“夷狄”。秦孝公自己也说:“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但进入战国以后,秦国的社会经济已不断发展。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其内容大约与鲁国的 “初税亩”相同,都是按照田亩的实际面积征收实物税。这说明
A.秦国在变法前就废除了井田制
B.秦国的变法在商鞅之前就已进行
C.秦国在变法前已经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
D.秦国并不比中原落后
20.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兴循而未改。”材料主要反映了
A.秦用商鞅之法,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秦改帝王之制,破坏了传统道德
D.商业繁荣导致贫富悬殊
21.明清时的晋商是当时中国的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国内商界500余年。晋商经营盐、 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据此判断,晋商形成的重要原因是
A.政策开明,商人能发挥聪明才智
B.官商勾结,官府重商
C.善于经营,讲究诚信
D.视野开阔,管理先进
22.关于田庄经济,学术界的讨论有所发展,如王彥辉先生在《汉代豪民研究》一书中认为:“田庄生产的各种产品达到了很高的自给程度,而非田庄不需要同外部市场联系,也绝非内部消费之余才拿到市场出卖。”据此,汉代田庄经济
A.属于家庭手工业
B.属于私营手工业
C.属于官营手工业
D.兼有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特点
23.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铜镜,在商代已能制造。安阳殷墓曾出土过一面铜镜,镜背有弓形钮,饰以席纹和鳞纹图案。由于当时只出土了一件,所以它究竟是不是镜子,长期未能解决。若要证明它是镜子,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
A.查阅上古史书,看是否有关于镜子的准确记载
B.参看权威史学家的观点
C.发掘安阳商代妇女墓,看是否能找到更多镜子
D.用现代高科技进行鉴定
24.在均田制颁布前夕,已经是“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据史书记载,从北魏建国到实行均田制的近一百年时间里,人民起义达八十余次。由此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人先进的农业经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B.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C.防止土地兼并,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D.为政治改革奠定基础
25.汉武帝时主持大司农盐铁官营的是东郭咸阳和孔仅,咸阳是齐之大煮盐,孔仅是南阳大冶;担任御史大夫的桑弘羊是洛阳贾人之子。 故汉武帝说:“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这主要反映了
A.汉武帝时商人垄断了政治
B.官商勾结,鱼肉百姓
C.汉武帝放弃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商人拥有参政权,形成了富豪政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7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开皇(581—600年)初,全国 “六七百万户”,至大业二年(606年)增至890万户。……政府财政储备充裕。隋朝以府库充实著称于史,除长安的太仓外,隋文帝又在沿黄河一带置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后改为永丰仓),以收贮由关东运来的粮食。
材料二在唐五代,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原农业经济和丘陵山区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出现了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使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互为市场,并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并且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在太湖等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这种势头历两宋而不减……江南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依靠江南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创造,像太湖地区的治水治田技术、泉州的水利技术、杭州钱塘江的堤固桩技术及稻麦二作制技术等,都是实践中的创造发明,不是从北方引进的,技术的进步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材料三唐宋以来,江南人口逐步增加。 为了养活众多的人口,一面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另一面就是尽可能地扩大耕地,向山区、湖泊、海滩要田。前者为生产的深度开发,后者为生产的广度开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生产的广度开发总是主要的。……入宋以后,江南的重赋现象依旧,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南宋的财赋依赖江南自不待言,赋税太重以致“税重田轻”。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判断隋朝时经济重心的方位,并说明理由。(2分)材料一反映出开皇年间怎样的经济状况?(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4分)
27.(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初,吴县士人顾公燮说:“以吾苏郡而论,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 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 不知几千万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
———《动荡与变迁:晚明社会史视域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明中后期的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几乎众口一词地把腐败归罪于“奢侈之风”…… 嘉靖年间的万表认为:“大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可以养德也。”…… 海瑞认为贪污腐化和民风刁顽是由于奢侈之风盛行,而奢侈之风盛行又是由于 “民之舍本趋末”,因此禁止民间制造奢侈品,认为百姓“一归本业,必返真纯”。
———王春瑜《反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顾公燮对奢华所持的态度,并说明理由。(3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材料的观点。(2分) 为此,海瑞提出了什么解决办法?(2分)你如何评价?(4分)
28.(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南、北森林普遍遭到滥砍滥伐,然而就森林破坏的程度和范围而言,中原地区更为严重。徐海亮依据多项资料和研究成果作出估测,战国、秦、汉是中原开发的第一高潮,天然林消耗为每年43 000亩至65 000亩; 唐宋是第二高潮,年消耗45 000亩至81 000亩; 清中叶起进入第三高潮,年消耗45 000亩。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表2是近人整理的历史上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材料三据统计,秦汉时期有记载的灾害为375次,魏晋时期为304次,南北朝时期为315次,隋唐时期为515次,五代为51次,两宋为874次,元代为513次,明代为1011次,清代为1121次。
———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然森林递减速率最高的时期。(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森林覆盖率急剧降低的原因。(4分)
(2)表2中人口比例的变化呈什么规律? (2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灾害最频繁的时期。(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C 5.A 6.C 7.B 8.A 9.D 10.C 11.A 12.B 13.D 14.D 15.A 16.C 17.B 18.A 19.C 20.B21.B 22.D 23.C 24.B 25.D
二、非选择题
26.(16分)(1)方位:黄河流域。(1分)理由:所设粮仓全部在黄河一带,关东是主要的粮食供应地。(1分)状况:经济繁荣,储备充裕。 (1分)原因:国家再次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3分)
(2)南方出现了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状况,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江南人民创造发明的新技术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便于农作物的生长。(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生产的广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赋税太重,加重了江南人民的负担。(4分)
27.(17分)(1)态度:对奢华持肯定的态度。(1分)理由:富人的奢侈型消费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奢靡之风”为贫民提供了就业谋生的机会,利于民生。(2分)看待:奢侈型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的生产,也为一般百姓提供了就业谋生的机会。同时,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奢靡之风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必然会导致资源的短缺,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奢靡之风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凸显贫富不均,从而产生仇富心理, 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奢靡之风盛行,腐蚀人的心灵和意志,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6分,言之成理即可)
(2)观点:腐败源于奢侈,勤俭可以养德。 (2分)办法:重本抑末,限制商品经济。(2分) 评价:海瑞认识到了商品经济带来的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日益严重的贪污腐化之风,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难能可贵的。把奢侈与贪污连在一起,认为其间有因果关系,也是正确的。但腐败并非商品经济独有的现象,为了避免产生腐败而主张重本抑末、限制商品经济是因噎废食的主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且是不可阻止的。(4分,言之成理即可)
28.(17分)(1)时期:唐宋。(1分)原因:人口增加,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建筑耗材巨大,如皇室宫殿、官僚豪宅及各种土木工程的建设等;唐宋的冶铁、陶瓷、煮盐等手工业发达,这些手工部门多以木材为燃料;城乡居民生活用材(包括燃料和取暖)量较大。(4分)
(2)规律:北方人口减少,南方人口逐渐增加。(2分)原因:中原地区的森林破坏严重,环境逐渐恶化;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2分) 影响:南方劳动力不断增加,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加快了南方开垦的速度,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北方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也随着北人南迁,海上贸易活动逐渐繁荣。(3分)
3.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篇三
宋婉琴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陕西宝鸡 721001)
【摘 要】当代著名史学家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言道:“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这里所说的“秦制”、“秦政”,即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政治体制,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传统政治制度。本文在简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文官制度;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宗法制度
中国自夏代产生国家后,就国体而言,以地主阶级专政时间最长;就政体而言,以君主制历时最长。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地主阶级专政的君主专制国家制度在中国出现最早、发展最充分。如果以皇权与中央集权制的实施程度及其演进形式为标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是战国时期,废除了过去集最高行政、军事权力于执政大臣之手的制度,实行将相分立的文武分职制度,即“官分文武,君之二术”。这一做法使国君成为全国唯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物。普遍实现军功授爵制度,形成了治事的官职与酬功的爵位的分离,有利于官吏的选拔任用。这一时期,君主集权制、官僚制度、将相分职制、郡县制和赋税制等,先后为各国所采行。
二是秦汉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确立时期。秦代实行三公九卿制度,爵位分两种:高爵也称官爵,低爵也称民爵。汉初承秦袭二十等爵,汉武帝时改彻侯为列侯,再加上诸侯王,实际上是二十一等爵位。皇帝制度、官僚制度、二府辅政体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得以确立。
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发展时期。自东汉时起,“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还成立了专职的监察御史台。曹魏设中书省掌秘书,参与决策,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晋设门下省,掌侍从顾问;南北朝时,门下省取得了监督中书和尚书二省的权力。地方上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原来的郡县两级制。
四是隋唐五代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巩固时期。隋代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相权三分,大大加强了皇权。皇帝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省制得以巩固和发展,中央政务机关的确立、科举制的实行等,均体现了封建君主制的成熟。
五是宋元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高度发展时期。三省制向一省制转变。宋代采取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派出机构——路,由地方监察区向行政区过渡,而府、州、军、监直属朝廷,县镇以下乡里制发展成乡、都、保、甲制,中央对地方乃至基层的控制日益加强。元代中央行政体制由二府(省、院)并立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各自对皇帝负责。原为中央派出机构的行省转化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省以下,实行路、府、州、县及乡里制,以严密控制地方。
六是明清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鼎盛时期。明代罢中书省,废宰相,以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两代均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帝集权发展到了顶端。地方上省级建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府州县以下建制日趋定型。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历程,可知其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奉行专制主义原则,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早于典型的英国君主专制政体近2000年,中国君主专制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列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专制统治,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用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加厉行中央集权,“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以后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持久不衰,愈演愈烈。专制政体的长期延续,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它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欧洲从中古到近代也存在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它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不过空有其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行政联合体”,不能与中国秦汉直至明清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帝国相提并论。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有二:一是帝位终身制与皇统世袭制。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在其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为历代帝王所师承。皇统世袭制,即是把帝位视作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父子相传,表明皇权的不可外移性。汉高祖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确定了预立太子及立嫡制度,这是皇家独占的政治特权,带有封闭性、落后性和腐朽性。二是皇权无约束,不受监督。秦始皇确立了“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专制主义原则,集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赋予君主制以个人独裁型。此后,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就成为千古不变的教条。卢梭指出:“专制主义是不容许有任何其他主人的,只要它一发号令,便没有考虑道义和职责的余地”(《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第二,中央集权制至于极端。
中央集权制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制而言的。它与专制主义不同,概念不可混淆:专制主义“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心情领导一切”(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即“朕即国家”,指国家形式的核心部分,亦即政体的本质特点;而中央集权制,则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包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但中央集权制与专制主义又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历史上,其正式确立是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确立而载入秦王朝史册的。自秦至清两千年间,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和大一统,三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均是中国地主制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郡国、郡县无立法权;二是郡县制地方官员的除授、迁移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向中央政府负责;三是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四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地方政府在司法、财政、军事诸方面均无自主权,必须受制于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制是国家完整性的象征。
nlc202309011338
第三,高举神权旗帜,借神权以支配和维护政权。
宗教神权在中国古代并不发达,所以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经历过神权政治或神权国家阶段。人们较少地去论证神灵的权威性,而是不厌其烦地证明君权来源于神权,说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决定政权因革的合理性。《尚书》等经典史籍均把天地神坻作为君主君临天下的后台,是“天命所归”,所有重大军政措施和用人行政都是奉天命而为的,“格于皇天”、“格于上帝”。用“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理论来论说和证明君主是上天派驻人间的政治代表,是“奉天承运”的“天子”,若有违抗或忤逆或反对君主统治的,便是逆天之举,理应受到惩罚,“以昭天讨”。
在官制史上先后出现的史、宗、祝、卜、巫、贞人等神职或半神职官,正是君主利用所谓的“神意”来加强统治的主要手段,“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乃是这种统治手段的体现。祭祀是“国之大政”,历朝历代均明文规定各种祀典和正式尊奉的神祗,设有主管部门,且上至帝后,下及各级地方行政长官,均要亲自主持各种祭祀典礼,这充分体现了神人合一国家政治的性质。为了体现自己是秉承天意、执行天威的,历代帝王均喜欢以“天”字作为国家的年号或君主谥号,尤以明清两代为甚。处处将“天”加以突出,使“天”成为神祗的总代表,成为人间政权的总守护神。
第四,君主专制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
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内圣外王”便被视为君主统治大国的关键。其中,“外王”是君临天下,保证各种统一措施能够贯彻执行;“内圣”则是以统一的思想统摄天下人心。宗法时期的血缘关系培植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际关系典范,这种“礼”自然被引鉴为治国之本,成为“内圣”之道。此外,严谨的宗法家庭代代相传,无形中成为固有的“集体无(潜)意识”,对家庭的感情极易引导,于是,“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国治”就无疑在国家政治中利用了人们的家族情结,使得“家国同构”作为一种政治观念盛行不衰。
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成为信仰的支柱,“孝”因此而从家指向国,即“以孝作忠”,“在家为孝,在国为忠”成为古代伦理道德的典范,并从思想基础上支援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运作。将“孝”从家扩大到国,取得了将宗族内的凝聚力导向民族整体和国家的客观效果,并以此制约宗族之于国家的离心因素。“有学者认为宗族内凝聚力的向外延伸,使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有了自己的根基,它不是自上而下依靠行政手段和宣传效应获得,而是从家至家族至乡土至民族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五,官僚政治根深蒂固。
所谓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种派生物,即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中国封建官僚是从奴隶制时代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官者,管也;僚者,官也,即《左传·文公七年》所言:“同官为僚。”官僚的实质,不过是君主的奴仆。《通典·职官一》曰:“秦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宰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首创了官僚政治的格局。官僚政治在制度上的表现,是形成体系完备、历史久远而发达的文官制度。无论是考选、铨叙、品阶、薪俸还是考绩、监察、迁转、赏罚、致仕,也无论是品官与吏胥的划分还是限任制与常任制的区别,在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史上,均是首屈一指的,并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起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有三:一是官为君设,为官僚政治赋予了浓厚的人治色彩。各级官僚均是皇帝推行个人意志、统治百姓的工具,必须对皇帝尽忠。“官僚政治的要害,是确立官僚对皇帝以及官僚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二是它虽然有一套完备的考选官僚制度,但无论是从考选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看,都体现了其封闭性。以官举人,权操于上。三是“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赋予官僚政治以腐败性。历代设官,皆置吏胥,乃官府中的办事人员,与官僚相辅相成。官与吏的区别:官僚实行限任制,吏胥实行常任制;官僚放任要回避本籍,吏胥则基本上是土著。由此,很容易形成吏胥左右官场的局面。
【作者简介】
宋婉琴(1963— ),女,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管理与法学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
4.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篇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A.水稻、玉米
C.小麦、葡萄
B.水稻、粟 D.玉米、粟
B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故选B项。] 2.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安装有犁评的生产工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它是()A.耧车 C.曲辕犁
B.翻车 D.筒车
C [由“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可以判断是曲辕犁。] 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A.耧车 C.高转筒车
B.水排 D.曲辕犁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的水力鼓风装置,而题干反映的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故排除B项;高转筒车是宋朝出现的灌溉工具,而题干要求的是汉代,故排除C项;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出现的,故排除D项。] 4.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C.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D.精耕细作
D [由题干可知,代田法能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不符。] 5.“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竹枝词》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导学号:07182004】
A.耧车
B.翻车
C.高转筒车
D.风力水车
B [从题干材料“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可知描述的是翻车,故选B项。A项不是灌溉工具;C、D两项不需要人力。] 6.战国时期,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是()
【导学号:07182005】
A.都江堰 C.灵渠
B.郑国渠 D.井渠
A [战国时期蜀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了都江堰,故选A项。] 7.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 [由“妇织”“儿锄”可知《田家》描写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A、C、D三项与诗句无关。] 8.“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的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导学号:07182006】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B [凭借题干中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力,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以判断题干主旨是在强调小农经济的顽强的生命力,故选B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07182007】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男耕女织图
材料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1)材料一、二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解析】 第(1)问,结合小农经济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要结合材料三从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等方面综合回答。
【答案】(1)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时期。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冲A挑战练] 10.“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C.耜耕
B.铁犁牛耕 D.耦犁
A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 11.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导学号:07182008】
A.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 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 D.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
A [题干中的谚语说明农作物种植按照节气进行,不违农时,故选A项。]
1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导学号:07182009】
A.五谷六畜 C.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D.铁犁牛耕
B [材料中“种谷”“树桑”“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等信息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 13.《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关乎封建社会的稳定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就说明了这一点,故选A项。] 14.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
材料三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至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应如何认识材料三中的观点?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农业生产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特点:精耕细作。(2)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
(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
5.做好超市商品陈列的六个基本原则 篇五
一位女高中生在7-11的店铺中打工,由于粗心大意,在进行酸奶订货时多打了一个零,使原本每天清晨只需3瓶酸奶变成了30瓶。按规矩应由那位女高中生自己承担损失——意味着她一周的打工收入将付之东流。这就逼着他只能想方设法地争取将这些酸奶赶快卖出去。她冥思苦想,把装酸奶的冷饮柜移到盒饭销售柜旁边,并制作了一个POP,写上“酸奶有助于健康”。令她喜出望外的是,第二天早晨,30瓶酸奶不仅全部销售一空,而且出现了断货。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戏剧性的实践带来了7-11新的销售增长点。从此,在7-11店铺中酸奶的冷藏柜同盒饭销售柜摆在了一起。
“啤酒与尿布”:沃尔玛超市的营销分析家,在统计数据时发现店内的啤酒和尿布的销售量总是差不了多少。一经分析,原来是做了父亲的年轻人在经常给小孩买尿布的同时,自己也捎带上瓶啤酒,于是这家超市的老板就把啤酒和尿布这两样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摆放在一起。
故事说明了什么?
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写生画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合理的陈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销售、方便购买、节约空间、美化购物环境的各种重要作用。据统计,店面如能正确运用商品的配置和陈列技术,销售额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
黄金分割商品陈列线(1)
商品放满陈列要做到以下几点:货架每一格至少陈列3个品种(畅销商品的陈列可少于3个品种),保证品种数量。就单位面积而言,平均每平方米要达到11至12个品种的陈列量。
当商品暂缺货时,要采用销售频率高的商品来临时填补空缺商品位置,但应注意商品的品种和结构之间关联性的配合。
放满陈列只是一个平面的设计,实际上,商品是立体排放的,更细致的研究在于,商品在整个货架上如何立体分布。
系列产品应该呈纵向陈列。如果它们横向陈列,顾客在挑选商品某个商品时,就会感到非常不便。因为人的视觉规律上下垂直移动方便,其视线是上下夹角25°。顾客在离货架30厘米至50厘米距离间挑选商品,就能清楚地看到1至5层货架上陈列的商品。而人视觉横向移动时,就要比前者差得多,人的视线左右夹角是50°,当顾客距货架30厘米至50厘米距离挑选商品时,只能看到横向1米左右距离内陈列的商品,这样就会非常不便。
实践证明,两种陈列所带来的效果确是不一样的。纵向陈列能使系列商品体现出直线式的系列化,使顾客一目了然。系列商品纵向陈列会使20~80%的商品销售量提高。另外纵向陈列还有助于给每一个品牌的商品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
黄金分割商品陈列线(2)
提高门店日常销售最关键的是货架上黄金段位的销售能力。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商品在陈列中的位置进行上、中、下3个位置的调换,商品的销售额会发生如下变化:从下往上挪的销售一律上涨,从上往下挪的一律下跌。这份调查不是以同一种商品来进行试验的,所以不能将该结论作为普遍真理来运用,但“上段”陈列位置的优越性已经显而易见。
实际上目前普遍使用的陈列货架一般高165~180厘米,长90~120厘米,在这种货架上最佳的陈列段位不是上段,而是处于上段和中段之间段位,这种段位称之为陈列的黄金线。
以高度为165厘米的货架为例,将商品的陈列段位进行划分:黄金陈列线的高度一般在85~120厘米之间,它是货架的第二、三层,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陈列位置,所以是最佳陈列位置。此位置一般用来陈列高利润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独家代理或经销的商品。该位置最忌讳陈列无毛利或低毛利的商品,那样对零售店来讲是利润上一个巨大的损失。
其他两段位的陈列中,最上层通常陈列需要推荐的商品,下层通常是销售周期进入衰退期的商品。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
有效的商品陈列可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做好商品陈列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可获利性、好的陈列点、吸引力、方便性、价格、稳固性等六个方面。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1)
可获利性
1、陈列必须确实有助于增加店面的销售。
2、努力争取有助于销售的陈列位置。
3、要注意记录能增加销量的特定的陈列方式和陈列物。
4、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减小退货的可能性。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2)
好的陈列点
1、好的陈列点:
①传统型商店:柜台后面与视线等高的货架位置、磅称旁、收银机旁、柜台前等都是较好的陈列点。
②超市或平价商店:与视线等高的货架、顾客出入集中处、货架的中心位置等均是理想的陈列位置。
2、开展促销时要争取下列位置:商店人流最多的走道中央、货架两端的上面、墙壁货架的转角处、收银台旁等。
3、不好的陈列点:仓库出入口、黑暗的角落、店门口两侧的死角、气味强烈的商品旁等。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3、4)
吸引力
1、充分将现有商品集中堆放以凸显气势。
2、正确贴上价格标签。
3、完成陈列工作后,故意拿掉几件商品,一来方便顾客取货,二来造成产品销售良好的迹象。
4、陈列时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品牌的产品明显地区分开来。
5、配合空间陈列,充分利用广告宣传品吸引顾客的注意。
6、可以运用整堆不规则的陈列法,既可以节省陈列时间,也可以产生特价优待的意味。
方便性
1、商品应陈列于顾客便于取货的位置。
2、争取较好的陈列点,争取使顾客能从不同位置、方位取得商品。
3、保证货架上有80%以上的余货,以方便顾客选购。
4、避免将不同类型的商品混放,助销宣传品(POP广告)不要贴在商品上。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5、6)
价格
1、价格要标识清楚。
2、价格标签必须放在醒目的位置,数字的大小也会影响对顾客的吸引力。
3、直接写出特价的数字比告诉顾客折扣数更有吸引力。
稳固性
商品陈列在于帮助销售而不是进行“特技表演”。在做“堆码展示”时,既要考虑一个可以保持吸引力的高度,也要考虑到堆放的稳固性。在做“箱式堆码”展示时,应把打开的箱子摆放在一个平稳的位置上,更换空箱从最上层开始,以确保安全。
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
分类明确:相同类别的商品陈列在一起,方便顾客的一次性购买。
商品显而易见:不应有顾客看不清楚或小商品被大商品挡住的地方。
顾客伸手可取:不能将带有盖子的箱子陈列在货架上,还要考虑陈列的高度,以方便顾客的随手可取。
货架要放满:货架上堆满商品,可以给顾客商品丰富的好印象,也可提高商品周转的物流效益。
相关性商品陈列在一处:相关商品陈列在一起,既能方便顾客购买,又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要注意相关性商品应陈列在同一通道、同一方向、同一侧的不同货架上,而不应陈列在同一组双面货架的两侧。
案例
顾客买了一瓶啤酒,看见旁边有开罐器,就顺带买了一个开罐器,然后记起来过几天要请客,所以再走几步,看到了陈列的精致的玻璃杯,于是又挑选了一组玻璃杯。本来顾客只是为了买一瓶啤酒,结果因为买啤酒,而买了开瓶器,买了玻璃杯,甚至于连杯垫也一起买了。
商品陈列的类型
1、纵向陈列和水平陈列
纵向陈列是指同类商品从上到下地陈列在一个或一组货架内,顾客一次性就能轻而易举地看清所有的商品。水平陈列是把同类商品按水平方向陈列,顾客要看清全部商品,需要往返好几次。所以,应尽量采用纵向陈列。
2、廉价陈列和高档陈列
落地陈列属于廉价陈列,它给顾客一种便宜的感觉,能够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有些场合需要给顾客高档的感觉,可以用豪华的货架和灯光处理的方法制造高档的感觉。
3、大型陈列、中型陈列和小型陈列
(1)大的店面经常举行各种名义促销,使用大型陈列。假期到了,量贩店配合可乐供应商举办一个暑假活动,在店面里落地陈列可乐,这叫大型陈列。
(2)一般超市在货架两端做中型陈列。
(3)便利店中每个货架层板上的陈列,是小型陈列。此外,百货商场里设置的花车也是小型陈列。
4、活动式的陈列
对于一些商品,可以采用活动式的陈列,比如服装,营业员选取其中一款,作为制服穿在身上,这也是一种销售技巧,营业员本身就在生动形象地直接给商品作着一种引人注目的最佳效果的展示。陈列的方式有很多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要有异于大众的宣传效果最佳的独特而大胆的创意。
几类常见的陈列要点
杂货店、百货店、超市、自选商店
1、陈列要靠近顾客常走的路线、放置于水平视线位置。
2、临近领导品牌及同类商品做水平或垂直陈列。
3、有多种规格时至少应有两个排面—应该比竞争者多,越多越好。
4、每一个品牌、每一种规格都要陈列。
5、货架上要经常保持足够数量的商品。
6、至少应有比购买周期多1周的库存。
7、充分利用货架卡、挂旗、横幅、海报等辅助工具。
8、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时要更换POP材料。
9、维持货架及货物整洁,并及时为客户补货。
小贩、路边店陈列
1、陈列位置要靠外侧,靠顾客常走的路线,靠市场领导品牌,靠同类商品。
2、要陈列每一品牌、每一规格。如有试用品或小包装,一定要挂吊牌。
3、要经常保持适量库存。
4、要充分利用门口的挂旗、柜台展示卡、海报、货架卡。
堆箱陈列
1、陈列位置要位于顾客最常走的路线上。
2、应尽量将所堆放的商品正面对着顾客。
3、除非面积足够大,否则应陈列品牌的主要规格。
4、应维持大量库存,堆箱部分应保持满货的状态。
6.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篇六
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继“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展览之后,再次推出“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中国画部分)”,意在对于“艺专”时期的师生作品作出系统、专项的学术梳理与研究。早在1918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开办的美术学府,“艺专”时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奠立了美术教育与教学的最初形态。
展览展出包括郑锦、陈师曾、王梦白、姚华、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溥心畬、于非闇、宗其香、李可染、李苦禅等30余位艺术家的近40件作品,创作年代自1917年至1949年,贯穿了国立北平艺专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传统”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主动求变还是被动接受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而这些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的集体呈现让我们对于当时的艺术状态和整体面貌有所了解和判断。(王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