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共6篇)
1.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 篇一
追求教育品质 奠基幸福人生
——临沭县实验小学
临沭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在编教师160名,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分别约占教师总数的61%和35%。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临沂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临沂市科普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金星大队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校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前瞻的教育理念,源自教干教师的团结拼搏,更源自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这种对高品质教育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领导的放心和社会的肯定。
一、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让校园吸引师生,成为教与学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主要目标。
1、积极投入,构筑高标准发展平台
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是落实办学理念的必要保证。我们在投资400万元,建起厚德楼、启蒙楼、合堂教室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2007年,投资30余万元,铺设塑胶跑道、建设操场护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2008年投资约30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脑、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在内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26套,班级多媒体数超过60%。现在,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仪器及各类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2、精心设计,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让师生走进校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宽阔的青石路面、舒适的塑胶跑道、幽静的绿色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山石错落、花木峥嵘,近800平方米的植物园,是学生们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美术写生、休息嬉戏的绝好去处。国学精粹、翰墨飘香、佳作欣赏、每周一得、新闻周刊、我最棒等特色专栏,让学生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晓家国天下之大事、展自我英俊之风采。
3、德育为首,创建高质量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党支部、各科室到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师德报告、树立榜样、问题讨论等形式,明确教师育人职责,推行首遇责任制。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务工作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评价教职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阵地建设方面,建立了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室,通过图版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孝亲敬老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等。坚持周一升旗制度,进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话”。
在日常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不懈抓好养成教育。号召全体学生“养成好习惯,争做实小好少年”,提出了“三轻轻四不要”(即:脚步轻轻、动作轻轻、说话轻轻,不要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吃零食、不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准则,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歌诀。编写了《临沭县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须知》,内容涵盖德育教育的多个方面,如:“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三歌”(国歌、队歌、校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我是文明实小人》歌诀等。
在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方面,我们创造性地实行了“菜单式即时性评价”。最近,为了把养成教育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三方五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的作用,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督促学生对照评价表《学校篇》、《家庭篇》和《社区篇》的不同要求(每篇均设计了十项具体要求),每天一评,周周总结,坚持一月,在不断的反省中完善自我,逐渐地养成良好习惯。
在开展活动方面,我们邀请家庭教育的专家、“知心姐姐”杂志社组织的讲师团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家长学校有关课程的落实。聘请法制副校长和“五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上好晨会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告别网吧•远离诱惑,争做文明好少年”的签字活动、“感恩父母,孝亲敬老尊师”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锻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品位。根据小学教师任教学科课多、课时多、工作量大、参加教研时间有限的实际,我们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以“五个一”工程(即:双周一次校长推荐材料学习、每学期一次基本功集中展示、一次名师示范、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每周至少一次推门听课)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五一”工程,奏响课堂教学主旋律(1)理论学习,引领课改新理念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三维目标,不能知晓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很难相信他会是一个合格的课改人。为了让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我们不是单纯地让教师摘抄记录,而是将推荐文章印发给教师,教师阅读随手记录反思。这样不但避免了机械抄写挫伤教师学习积极性的弊端,还可以引导教师真正做到从理论上有所收获,从实践上有所反思。我们定期将老师们结合理论学习的教育反思,汇编成《观点与思考》,装订成册,印发给每一位教师,达到思想共享。
(2)展示自我,夯实教学基本功 多年来,我校一直未放松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和训练,每学期都要安排一定形式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如:钢笔字、粉笔字比赛,语文教师下水文、朗诵比赛,数学教师计算技能比赛,教师说课、案例评析比赛等。例如,我校教师案例评析能力日渐增强,写作潜能被有效激发。近三年,我校教师有90余篇教学论文、随笔等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材教法》、《山东教育》等刊物上,有30余篇论文获省论文评选一、二等奖。
(3)培养名师,要求不同多层次
名校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式发展的优势,积极抓好名师培养工程,形成了“推出一批、锻炼一批、发现一批”的名师培养梯队建设模式,体现了教师团队式发展的层次性。
首先,我们利用已有市以上教学能手等组成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主导力量,他们教学理论深厚,教学意识超前,教学经验丰富,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我们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勇于承担教研任务,主动总结教改经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
其次,我们把县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二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年富力强,理念先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能手示范课”、到结对乡镇送教、送讲座,进行听评课指导,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锻炼和培养。
再次,我们还注意从年轻教师中,发现和选拔那些工作积极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有较强进取心的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三梯队。通过与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结对拜师”等形式,利用诊断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手段,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零距离感受名校、名师的教学氛围,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分别到青岛、济南、上海等名校蹲点学习,多次邀请省、市、县的有关专家到校讲学,让全体教师有机会与真正的大家、名师进行交流。目前,我校已培养出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7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级教学能手13名、县级教学能手43名。
(4)“课堂比武”,搭建教学大舞台
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提出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该活动集“备、说、讲、评”于一体,把整个学科组“捆绑” 在一起,变过去的教师单兵作战,为学科组合作下的团队竞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具体操作流程为:
活动准备阶段: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一个团队,围绕课题,确定目标、选择教法、设计过程、制作课件,分工合作,集大家智慧,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活动分工阶段:在正式比赛前,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团队的讲课、说课和评课教师各一名。
活动展示阶段:各团队依据抽签决定的教师依次进行说课→讲课→评课,从设计理念到实践操作,由剖析反思再到总结提升,全面而透彻地展示本教研团队对这节课的研讨成果。
活动中相关学科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学校组成评委团,对每个教研团队从说课、讲课、评课、团队协作精神四个方面分别打分,综合评定。所得成绩既要记入该教研组所有教师本学期的个人课堂教学成绩,还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教后说、以说促备”。在学期末教学内容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从本学期所有课时中随机抽取一课时,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将说课内容和备课簿上当初的教案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评比。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为“教”而“备”。
(5)推门听课,指导督促重激励
我们实行教干包年级制度,让全体教干直接加入到老师们的合作团队之中,进一步加大了教干深入课堂、参与教学、研讨教改的力度,要求全体教干每周深入课堂听评课不得少于两节,每星期结束后必须将听课记录统一交校长办公室检查登记,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点从“会议室”推进到“教室”,让全体教干随时了解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情况,注重指导、督促与激励,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的制度、完善的管理、灵活创新的教研、“捆绑式”的合作团队,促进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最近三年,我校有9人在省级讲课比赛中获奖,16人在市级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执教市级公开课10人,县级公开课24人。
2、“双主双序”,课题带动谋新篇
科研,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的灵魂所在。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则是我们在教科研工作中落实团队式发展的主要体现。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目前已被确定为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基于“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各自成长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认为只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密切结合、协调互动,就能构建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了真正借助此项课题研究,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的和谐发展,我们组建了强大的合作团队,并于今年3月21日进行开题,全县课题负责人观摩了我校《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课题研究的开题现场。
从2002至今,我校共计进行省、市、县级课题研究活动45项,其中有35项课题顺利通过上级科研部门的结题鉴定。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有6位教师获省教科研成果奖,8位教师获县级教科研成果奖。现有1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3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
三、实施高标准的常规管理
坚持人本思想,追求常规管理的高标准、精细化,谋求教学管理的高效益是我们管理的重要目标。
1、进行人文化管理
我们深知,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我校提出创建“尊重他人、完善自我、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校风,让每一个人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努力创建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管理体系。在全体老师中树立创优争先、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质量意识;终身学习、志存高远的进取意识,激励全体教师同甘苦,共负责,全面释放组织成员的潜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2、不断创新管理
只有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才能使学校管理高效运行。我们根据实际,创新并实行了以下举措:
班主任选聘制。从08年开始,我们的班主任不再按惯例由本班语、数教师共同承担,而是打破学科界限,从全校的所有教师中进行选聘。通过自愿报名和学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批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高的优秀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上,并且提高班主任待遇,让班主任成为教师愿意干的岗位。
班级量化共享制。我们依据《办学规范》“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任课教师分享班级量化结果”的评价方案,把各班级的期末量化结果折算到该班级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个人量化评估之中,同时将该班级各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计入本班量化评估之中,将班级和任课教师“捆绑”在一起,使得班级和学生管理成了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而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育人意识。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我们针对学校规模较大、教师数量较多、教导处直接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小学教研组考核办法》,提出了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学科组的地位,将一些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权、管理权放给学科组,让学科组自行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如针对“蓓蕾读书工程”,各年级学科组分别组织开展了“经典古诗文朗诵”、“迎奥运激情演讲”、“课外阅读积累竞赛”、“优美课文朗读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各学科组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活动主题,与全校统一开展活动相比较,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扎实。每学期,我们都要依据教研组考评结果,分等级确定各组教研经费,并对优秀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
3、把管理做精细、做扎实。
管理精细、落实到位决定着管理的效益。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从小事做起,将管理进行到底。
备课必须实用。要求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课,在进行阶段常规检查时由检评组长指定具体检查哪一课时,对于这一课时的备课,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指出问题和不足,给予恰当评价。同时,要求每位听课的领导必须在被听老师的课时教案后面签字。一可以促使老师加强听评课的落实,避免抄听课记录。二可以督促上课老师按备课设计上课。
落实候课制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首先必须保证40分钟的数量。老师上课之前1分钟必须到教室门前站立等候,一可以给学生提示马上上什么课,学生可以作好准备,二是教师可以作好心理准备。平时由包级教干、值班教干进行检查,由分管校长和教导处进行督查。
课堂督查制度。除规定教干必须完成规定的推门听课任务外,值周校长进行“走班”听课,即在班级听课时间少则三五分钟、多则十多分钟,尽可能多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督促教师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诊断制度。尽管课改已进行多年,但课堂教学仍很难尽如人意,如有的课堂是东施效颦,追求“形似”而丑态百出,明显地力不从心;有的课堂是邯郸学步,新的路子走不下去,老的路子又不敢走;有的课堂只是贴了一个课改的标签,多了些冠冕堂皇,少了些扎实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怎么能够落实《办学规范》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因此,我们定期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的步骤是:教师自我诊断,本学科教师诊断,学校组织专家组诊断。
从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评价语言的内容、有效性和学生对评价内容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课堂的分项观察记录,重点分析研究其中哪些活动是有效的、高效的,哪些活动是低效的、无效的。分析后写出诊断报告,诊断后要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当堂达标监测制度。我们提出课堂教学高效益,就是要求教师要当堂训练、当堂达标。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听课时,教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了解教学的效果。
六、实现高素质的学生发展
高品质的育人环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标准的教育管理,其落脚点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在对待学生发展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将眼光从单纯的学科考试,拓展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学生素质培养的多元化。
1、博学多读厚积文化底蕴
几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蓓蕾读书阅读笔记,包含推荐阅读的书目、每周的阅读记录卡、每周读书一得、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加强学生阅读过程的管理,我们为每位同学建立《阅读档案》,跟踪记录每一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通过自评、家长评、老师评,调动多方面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有计划的组织“读书汇报会”、“图书交流会”、毕业班学生“图书捐赠会”等活动。我们还发动教师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的思想,号召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
2、改革作业体现探究学习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开展《小学生探究式作业》研究活动,把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作业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生成寓于生动的情景表演与动作操作、亲身体验中,实现了学生作业的“大变脸”。
语文作业“走过四季”记录卡、书法成长记录、课外阅读记录、优美语句袋、好词我来记、奇思妙想做一做等各类型作业。数学作业“有趣的七巧板”,“心灵手巧”“小小设计师”“社会小调查”等作业。这些活泼新颖的新型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题实验整理出了几种探究性作业类型:演说交际型、阅读研究型、动手操作型、考察探究型等,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了探索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
07年3月份,我们地为全县精细化管理现场会提供了现场。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对我校学生作业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3、集思广益开发校本教材 我们以《校韵•乡情》为主题编制的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设计了14个专题,展示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师生们的精彩表现和学校的发展前景,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家乡临沭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在校本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搜集素材,采访知情人员,设计教材插图,形成书面资料,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做实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充分挖掘本地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计划以“百家讲坛”的形式,邀请我县书法、剪纸、文明礼仪、安全避险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作相关内容的讲座,从而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技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讲坛第一期邀请了我县书法界颇有影响王方昌老师,为全体师生作书法讲座,探索了一条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
4、搭建平台尽展学生风采
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既要有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需要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此,我们组织专人对学校旧的宣传栏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将其定位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宣传优秀的展台,创造激情的擂台,共同成长的平台。主要张贴和介绍学生的优秀书法、习作、绘画作品,优秀作业,获奖情况等。同时把内容的设计和布置完全交给班级和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文体艺术活动,如:“春之声”“秋之韵”歌咏比赛,庆“六一”、庆“元旦”、庆祝教师节等文艺汇演,美术画展、书法展览,举办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七巧板、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等科普类比赛,举办运动会、小型体育项目竞赛等体育类比赛活动。这些活动有计划地穿插在学的各个阶段,与教学活动相互配合,有条不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校自编自演的、歌颂家乡的情景剧《苍源河——我的家》,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受到各界好评。
据统计,最近两年获国家级奖的有9项、省级10项、市级68项。有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奥赛、电脑作品、机器人比赛奖项或小提琴、古筝、钢琴、二胡、笛子、舞蹈、绘画等考级证书,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小学生特长比赛团体第一名。电脑作品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机器人竞赛获省二等奖,机器人足球、灭火两个项目的市级第一名和第二名、二胡演奏获“山东省首届少儿才艺大赛”二等奖、乒乓球大赛获得省少年组第六名。
虽然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将继续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指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把学校建成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实现临沭县实验小学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
2008年10月28日
2.电视纪录片《藏北人家》解说词 篇二
神秘的藏北有无数的传说,但是谁也说不清楚最古老的祖先是谁。考古学家至今在这里还没有发现比新时器文化更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很多迹象表明,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一样,藏族牧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从遥远的地方迁移进来的。谁也不知道生存手段极为弱小的原始部落为什么选择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为自己的生存之地。
藏北草原的地理高度决定了它的自然条件,然而艰难的环境最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证明了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他认为优秀需要苦难,美是艰难的。藏族牧人的祖先正是在这个高寒缺氧、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游牧文明。令人注目的是,藏北草原的遥远和艰险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将自己和外部世界远远地隔开,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
辽阔的藏北草原南部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在主峰的北边有一个湖叫纳穆湖,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穆湖海拔高达4718米,面积约1900多平方公里。当年到达湖边的蒙古骑兵称它为腾格里海,意思是偏湖。纳穆湖畔水草资源丰富,是藏北主要牧场之一。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就在湖边搭起了一顶顶帐篷。
一座帐篷就是一个家庭。这里是牧人措纳一家。措纳今年28岁,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妻子挪隹结婚九年,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女主人挪隹的父亲索朗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挪隹怀有八个月的身孕,因为行动不方便,她的妹妹白玛来到她家帮忙干些家务活。措纳家有将近200只绵羊和山羊,40多头牦牛和一匹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措纳的财产在藏北算中等水平。他一家人的衣食住完全取自这些牲畜,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收入。
在面积广大的藏北草原,几乎看不见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这里都刮着寒冷的西风,夜间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帐篷就成为牧人们抵御风雪严寒的遮蔽所。
和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藏北牧人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纺织而成,每一顶帐篷上方都有一个通风口,下雨的时候可以盖上。
帐篷的面积约有十平方米,中间是一个火塘。里面正对着帐篷门口,有一个简陋的神龛,供着佛像。帐篷的四角堆放着装有粮食、衣物和毛皮的口袋。晚上,一家人就睡在这一个帐篷里。在措纳家,老人和孩子睡在里边,措纳和女人睡在靠外的地方。帐篷不仅仅用来睡觉。实际上,所有的牧民生活都以帐篷为中心,每天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
清晨五点,天还很黑,女人们就起来了。夏天的夜晚仍然很冷,地上有霜冻。挪隹披着防寒的毛毡,开始给牦牛挤第一次奶。挤奶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挤完奶,挪隹回到帐篷里,开始生火。白玛则将发了酵的奶倒进酥油桶里,开始制作酥油。草原上只有干牛粪可以充作燃料,点燃干牛粪很费力。这种羊皮风箱在城市里只能放到博物馆里去,可在这里,它却必不可少,不过操作起来需要熟练的技巧。
挪隹要在丈夫起来之前将茶烧好,挪隹虽然怀有八个月的身孕,但她同藏北草原所有妇
女一样,每天忙碌不停。据说牧区的妇女即使生了孩子以后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这里的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格。从发酵的牛奶中分离出酥油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夏季产奶多的时间,妇女们几乎每天都要干这种又累又费时的活。女人忙碌了两个小时以后,男人醒来了。挪隹告诉丈夫,昨晚羊群跑了,措纳不紧不慢穿上衣服,走出帐篷去找羊。夜间负责看管羊群的是几只牧羊犬,昨晚风大,牧羊犬没能尽到职责。但是人们并不着急。晚上羊群不会跑多远。
天边出现曙色。挪隹来到帐篷的一角,这里是他们每天祭神的地方。在一个简易的香炉上,放上几块牛粪火,盖上松枝,再撒上一点儿糌粑面,一股淡淡的香味便弥漫在草原清晨的空气中。这是藏北牧民特有的一种祭神方式,他们用这种方式来祭奠自然和神,祈求这一天平平安安地过去。
帐篷外,白玛忙碌着,她把新鲜的牛粪抛撒在周围的草地上,以便白天晒干后作为燃料。牧人们并不认为牛粪脏,晒干后的牛粪烧起来没有怪味。
姑娘有爱美的天性。虽然环境严酷,女人们还是很注意修饰自己。她们追求一种自然的、纯净的美。
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
十八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和藏北所有的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天亮了,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给孩子们穿衣是爷爷的事。两个稍大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照管自己。
忙碌了一个早晨,酥油从奶中分离了出来。酥油是牧人用来抵御恶劣气候的重要食品,又是祭祀和生活用品,牧人们十分珍惜酥油,往往把储存酥油的多少看成财富的标志。措纳家一年大约能生产五、六十公斤酥油,除了交售少量的给政府,其余归自己支配。
措纳找羊回来,全家开始吃早餐。早餐前他们点起香火,老人默默地诵经。
这是牧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叫糌粑。它是用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加上一点酥油和热茶做成的,吃法很特别。糌粑营养丰富、热量高、食用方便,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吃法因人而异,老年人喜欢干吃。
早饭以后,全家人开始收拾打扮。牧人们从生活中懂得,酥油是最好的护肤品。草原上风沙大,紫外线强烈,脸上抹上一层酥油,皮肤又红又亮,能防风防晒。
时候不早了,措纳准备外出放牧。这种皮口袋叫“唐觚”,它是藏北牧人特有的饭盒,里边装着牧人一天放牧所需的干粮。在藏北,许多生活用品都取自牛羊的身上。这种羊皮做的口袋轻巧实用,牧人外出时都带着它。
措纳放牧要走很远的路,他必须带足一天的干粮。在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搭在靠近水
又避风的地方,离牧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天的放牧生活开始了。来到水草丰美的放牧场,措纳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勤劳的藏北牧民是闲不住的。放羊时手里总少不了一个纺线锤,虽然一天只能纺几两羊毛,天长日久,纺出的线就足够编织一家人的生活用品了。放牧生活是单调的。眼前是他每天都能见到的蓝色的湖,一年到头他就围绕着湖边游牧,他熟悉这里的一切。
藏北高原是中国高山湖泊最多的地区,有大小湖泊三百七十多个,永远与这些湖泊相伴的是一系列雄伟的高山。蓝天下山峰的刚劲与湖水的柔美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然而,这湖光山色在牧人看来或许只是一种单调。措纳安静地纺线,他几乎不去注意眼前大自然的美景。他已经看惯了这里的日出日落、云起云飞,大自然对他来说只意味着草青草黄,他所关心的是会不会有大风暴或者大雪造成牛羊丢失和死亡。在藏北,天地山川巨大的自然力压倒了一切。牧人们崇拜自然,他们每日向天地神祈祷,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妥协和协调的关系。当他们的生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的确难以象局外人那样,去欣赏藏北草原的自然美景了。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不动。年复一年,人们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永远处于和他们的祖先一模一样的环境中。藏北的牧民对自己的生活抱有一种宿命的观点。措纳认为,生活中没有坏的事,他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所以他快乐、无忧无虑。他去过拉萨朝圣,拉萨的房子漂亮,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帐篷,更喜欢藏北草原的宁静。措纳不识字,除拉萨以外,没有到过别的地方,他不知道外界是什么样子。这在外人看来是一种悲哀,但是措纳却认为自己很快乐。平静的生活、纯朴单调的精神活动构成了他们快乐的基础。这是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快乐。牧人的快乐单纯得如同孩子的笑容,纯洁得恰似藏北碧蓝的天空和晶莹的雪山。
丈夫们出去放牧,女人们就留在家中干各种家务活。
这些牧羊犬十分凶猛,白天必须拴住,以免伤人。牧人爱惜狗,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他们从不吃狗肉。狗老了,就让它自然死去。
在藏北草原,妇女是家庭的中心。她们既操持家务,又掌管经济,是家里的主要劳动者。从早到晚,她们干着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藏北草原的妇女比男人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中午时分还要给牛挤第二次奶。
家里最轻松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在家里受到尊敬,平时只干点轻活。孩子们无忧无虑,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耍,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上学,孩子们的学校就是大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和各种家务事。措纳和挪隹认为,孩子们上学没有多少用处,他们要学的是将来在劳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本领。牧区的孩子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措纳家的几个孩子现在还小,最小的儿子格桑旺堆才三岁,大儿子坚参五岁,女儿叫才旦卓玛,六岁,他们现在主要是玩耍。
白天的时光是漫长的。拉拉家常,捻捻毛线,一家人就这样等待着放牧的男人归来。
在野外,措纳一个人打发着漫长的时光。这种抛石器叫乌尔多,它用牛毛编成,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实用的放牧工具,据说一个好射手可以打中二百米以外的野兽。措纳孤独的时候,打几块石头,听听响声,也是一种消遣。
下午,措纳把羊群赶到附近草场,自己回到家中。他今天要帮哥哥家剪羊毛,所以回来得早一点。在草原上人们习惯几户人家一块居住,这样可以彼此照应。帐篷之间的距离约一百米,以相互能大声呼应为准。离措纳家最近的是他哥哥的帐篷。剪羊毛劳动量很大,又怕雨淋,一户人家是忙不过来的,措纳的哥哥把周围的邻居都请来帮忙。牧人们剪羊毛用一种锋利的刀,这种刀剪羊毛很快,但一不小心会割破羊的皮肤。草原上的小孩儿是没有什么玩具的,但是他们会自找乐趣。
剪羊毛的活儿很累,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款待前来帮忙的人。这是制作血肠。刚杀的羊胸腔里有很多的血,人们把剁碎的肉、糌粑粉和盐放在羊血里搅拌,然后灌进洗净的羊肠内,就成了牧民们喜欢吃的血肠了。
收获是令人愉快的。牧人的生活离不开羊毛,他们的经济收入也主要来自羊毛,人们用卖掉羊毛的钱来购买政府供应的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
剪完羊毛,血肠也熟了,主人招待大家品尝这种味道鲜美的食品。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他们需要的是在困难条件下共同生存的力量,主人对大家的感谢仅仅是一顿午饭。
这天天气好,娜隹烧了热水,准备给措纳洗头。措纳和挪隹的结合是通过亲友介绍的。牧人相信缘份和命,相信自己能得到的就是上天的赐予,应该心平气和地去接受。因而牧人夫妇一般关系比较稳定,男女青年成家独立生活后会认识到,在生活和抚养后代中要彼此依赖。时间会加强牧人夫妇间的感情,离婚现象在草原上是罕见的。牧人夫妇的感情比较含蓄,平时两人之间难得有多余的话。但是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思念和牵挂不必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做妻子的甚至能够凭直觉准确地感应到放牧的丈夫什么时刻归来。
草原牧人有自己的审美观,他们用多种办法装饰自己。这位妇女脸上抹的是一种在酥油时熬化的白糖,他们觉得这样很美。
牧人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男人们闲暇时喜欢玩一种掷骰子的游戏。每个人几根小棍儿,在围成一圈儿的小石头障碍上前进,以挪骰子的点数来决定走几步,先到者为胜。游戏充满情趣。牧人们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得到神的帮助,获得自己想要的点子。
一天的日子在劳作和娱乐中度过。黄昏时分,女主人挪隹又一次来到帐篷后面,举行简单朴素的祭神仪式。
纳穆湖畔的黄昏,彩霞炫丽辉煌,庄严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沐浴在夕阳余辉之中,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念青唐古拉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它和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起,组成了藏北高原上多姿多彩的风光。在这块土地上,生命得以延续的环境极为艰难,坚韧耐寒的牦牛和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牧人的一生与风雪为伴,以牛羊为生。他们一辈子在牛羊中转圈,对牛羊倾注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甚至给每一只牛羊都取上了亲切有趣的名字。
随着暮色浓重,羊群回到了帐篷周围,挪隹和白玛又忙着给归来的牛羊挤最后一次奶。
晚餐是藏北牧人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餐,这里做的是一种叫“土粑”的食品,它是藏北牧人普遍爱吃的一种面食。藏北草原的夜晚总是那么寒冷,吃上热腾腾的一碗土粑,可以增加热量,驱逐寒冷。
吃完晚餐已经很晚,年轻的牧人有时会趁着夜色聚集在帐篷附近跳“咕息”。牧民跳舞很注重脚部动作,象是一种踢蹋舞,跳起来节奏鲜明,豪迈活泼。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尽情表现自己。
夜色中闪动着如同精灵般跳舞的牧人,欢快的舞步敲击着脚下这块博大的土地,生命的本质意义在这里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直率。这就是藏北牧民,他们总是那样乐观,他们的生活同样也充满着乐趣。
歌声流动在这荒凉寂静的草原上,大自然在黑暗中显示出沉默的力量。牧人们崇拜大自然,他们要在这里生存,唯一的选择是同大自然建立和谐一致的关系。这也许就是藏北牧区文明的实质。
3.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 篇三
从此,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高原环境培养出的马匹质量远远超过中原马。
被霍去病击溃的匈奴唱着悲凉的歌退出祁连山牧场。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兴奋的汉武帝刘彻下诏表彰霍去病的战功,并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府第。
听说此事的霍去病向汉武帝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史官司马迁记录了霍去病这句话并成为流传千古的铿锵名言。
但,霍去病的辉煌难掩另外一个人的失意。
在这场宏大战役中,作为牵制匈奴人行动的李广与张骞部队,却陷入敌人的重围遭遇惨败。
张骞因贻误战机,免去博望侯,成为庶民。
从巅峰瞬间滑落到低谷,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连续发生在河西走廊上的春夏大战让匈奴感到异常焦虑。
一旦失去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就再无法形成对汉帝国的封锁与围堵,匈奴王朝的战略优势将丧失殆尽。
愤怒之极的匈奴单于打算召回并杀掉浑邪王、休屠王。
听到风声的浑邪王和休屠王万般无奈,决定投降汉帝国。
但得知这个消息的汉武帝担心有诈,踌躇再三,决定派霍去病率领部队前去受降——这是霍去病一年之内第三次受命出征河西走廊。
尽管浑邪王和休屠王两次战败,但他们仍然拥有数万军队,而且,受降地点远在匈奴境内,很有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突然变化。
当霍去病率领1万骑兵尚未到达河西时,休屠王果然临阵变卦,拒绝降汉。
一场血腥的内讧不可避免——浑邪王杀掉休屠王并收编了他的军队。但浑邪王自己也举棋不定。
面对人心浮动、剑拔弩张的受降场面,霍去病淡定自若,策马走入匈奴军营,来到浑邪王面前,命令军士将正要逃跑的匈奴兵就地杀掉。
震惊不已的浑邪王只得交出佩刀,在汉军卫队护送下前往长安面见汉武帝。
就在公元前1即将结束的时候,历经3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锐部队纵横驰骋,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
著名的“河西之战”落下帷幕。
连续三次河西战役对汉匈双方力量的消长产生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
匈奴再难以依靠西域地区诸国和羌族诸部落的人力、物力、资源从西方发动对汉的进袭。汉帝国西部边境地区,也由此获得了相对安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形成了从西面屏护京师长安的安全地带。
这一年,汉帝国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
而青春洋溢的霍去病刚刚19岁。
经过河西之战后,汉匈战争的攻守态势发生逆转,但北撤的匈奴并未屈服。
公元前1夏,为巩固河西战果,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一路大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击匈奴单于本部。
霍去病的部队在全歼匈奴主力之后,一路冲到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
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
这一年,霍去病22岁。
此时汉帝国国力强盛,蒸蒸日上,不仅陆续收复了秦帝国时代的领土,还继续开疆拓土,在今天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宁夏、甘肃设立了郡县行政建制。
在汉武帝心中,他强烈渴望能建立一个疆域万里,远方的人将通过九重翻译来朝见,在邻邦中建立威德的国家。
河西之战结束后,汉帝国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征召从巅峰跌落谷底的张骞第二次代表国家出使西域。被任命为中郎将的张骞率领一支300人的庞大使团,携带帝国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牛羊币帛等财物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发。
此时,河西走廊已在汉帝国掌控之中,张骞和他的使团不再担心匈奴轻骑的威胁与骚扰。
当年,张骞在离开西域时曾郑重许诺说,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如今,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一次,他们顺利抵达了西域的乌孙国,表达了结盟的意愿。
在这期间,张骞还派副使分道赴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和天山以南的于阗、扜弥等地进行访问,在汉帝国与天山南北及中亚地区之间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张骞和他的使团将来自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及毛织品等当地特产也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中原。西域各国纷纷遣使来汉,开始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广泛交流,这在河西走廊很多现存文物中都有所体现。
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纷纷进入中原,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人中原内地。
毫无疑问,张骞的第二次出使,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奠定了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遗憾的是,河西走廊上出现的繁荣景象,霍去病无缘再见。
公元前1九月,年仅23岁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地划过天宇,又匆匆地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
悲痛的汉武帝用国礼厚葬了自己的这位爱将,并把他的墓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
他的灵魂与河西走廊融为一体。还有伫立在时光斑驳的岁月中的马踏匈奴雕塑。
时至今日,在河西走廊东面的兰州市,依旧塑有霍去病的巨大雕像,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征战河西的英雄。
在霍去病辞世两年后,结束了第二次西域之行的张骞被汉武帝任命为大行令。
只可惜,这样的荣耀来得太晚。
一年后的公元前1,张骞与世长辞。
4.《强军》纪录片 解说词第四集 篇四
夏日灼灼,原野茫茫,2017年7月30日,人民解放军以一场规模空前的野战化实战化阅兵纪念自己的90岁生日,一幅壮美的沙场点兵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第一次全新亮相。
细心的人们发现,与现年前的胜利日阅兵相比,受阅官兵的胸标变了,臂章换了,受阅梯队的构成也变了,其实,与这些外在的变化相比,人民军队的内在变化更为巨大,从领导指挥体制的科学效,支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优化精干,从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到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的全面跃升,就像这滚滚向前的浩铁流,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人民军队在改革强军征程上,阔步向前,变革图强,中国梦越来越近,转型重塑,强军梦就在前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时光拨回2014年3月15日,一则新华社电讯引起辆外关注,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外电评价,习近平决意彻底改革中国军队,国际社会纷纷猜测,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究竟会怎么改。几年过去,国内民众同样在关心,改革后的军队,今天是什么样子了。从这组动画中可以清晰看出,人民军队改革前后的变化,领导管理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迈出坚实步伐,联勤保障体制改革完成关键跨越,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完成体系性重塑,配套政策制度和军民整合发展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武警部队指挥管理体制和力量结构,作出重大调整,虽然我军的改革尚在进行之中,海外舆论已经在用,规模最大,最为彻底,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这次军改了,唯有敢于梦想的国度,才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唯有勇于变革的军队,才能赢得制胜的先机,2012年11月15日,刚刚就任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就在新一届中央军委第一次常务会议上鲜明提出,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前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地缘政治格局,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演进,靠变革谋取竞争新优势,抢占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的共同选择,面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充满忧患,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必须到中流击水,畏首畏尾,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今日的中国,正处在由在向强的关键阶段,2013年11月,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着眼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习近平的决断掷地有声,要跟上中央步伐,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决推进军队各项改革,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历史担当,人民军队,正先进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但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求相比,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现代化差距明显,与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相比,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同样突出,俯察军情,审时度势,习近平的告诫震撼全军,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2015年10月,甲午战争时悲壮战沉的致远舰,在黄海大东沟海域被发现,重新勾起了人们对120年前那一场战争的深刻反思。同期(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姜静波):习主席谈到甲午战争时说,勿忘国耻,勿忘军耻,知耻者近乎勇,我们一定要总结血的教训,我感到甲午战争有很多教训,很重要的是清军的革不彻底,只是在装备上寻求改良,而作战思想,体制编制依然墨守成规,改器不改制,使得胜负早在开战前就定局了。
故宫,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以它巧夺天工的精美设计闻名于世,30多年前,就在一河之隔的这座明清建筑里,习近平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30多年后,习近平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又在这里变成一幅幅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同期(中央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何仁学):我们知道规模宏大的故宫,之所以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就在于它设计的科学与精巧,同样,改革方案设计得好不好,将决定改革的成败,我们按照习主席的指示,从全军抽组精兵强将,广泛地进行调研论证,仅2014年3月至10月,我们就先后到690多家军地单位,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座谈会,论证会860余次,收集各方面意见2万多条。
人民军队的遂梦之旅,开启了新的征程,倾听八面来风汇聚四方智慧,改革研究论证,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言路之广前所未有,改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始终在习近平运筹指挥下进行,他亲自提议,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他亲自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牢牢把握着军队改革的方向,改革论证设计,一案又定案,从初稿到定稿,每一稿,习近平都逐字逐句认真审阅,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凡是改革的重大事项,习近平都亲自把关定向,人民军队的改革,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2015年那个酷热难耐的季节,也正是军队改革论证最为紧张的日子。7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建议》,7月22日,29日,习近平在一周之内分别主持召开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党委会议,审议和审定总体方案。2015年9月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的首都,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期(习近平):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这是中国的和平宣言,这是强军的时代鼓角,这是改革的出征号令,10月16日,习近平再次主持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送走盛夏,迎来金秋,一整套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有重大创新突破,体现我军特色的改革蓝图如期绘就,总体方略,主攻方向,方法步骤明确清晰。
改革的总体目标: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整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发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向打仗聚焦,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体系设计,坚持法治思维,坚持积极稳妥。改革的路径:先改领导指挥体制,再调力量规模结构,政策制度配套跟上,梯次接续压茬推进。
2015年11月24日,古老的京城瑞雪初霁,这一天,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习近平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然要求,这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改革强军的时代航标高高树起,整个世界,都听到了来自中国的强军足音,军队改革的落地,标志着习近平,缜密构思中国布局基本完成,一家国际知名军事评论机构,这样写道,中国变得越来虎自信,中国军队的改革,是60年来最伟大的一次,不是广度和力度从来没有过。
同期(俄罗斯国家通讯社驻华记者安东):习近平主席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也证明他对新时代,有非常深刻的思考,推动军事改革的勇气很了不起,机遇从来都是,隐藏于历史之途的神奇钥匙,抓住了它才能创造历史,开启新的时代,然而,机遇毕竟是一种稀缺品,更为稀缺的是发现机遇的眼光,和捕捉机遇的能力,是进而打开梦想之门的的魄力担当。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大船,要想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最关键靠拥有绝对权威的优秀船长,掌舵领航。改革举措大刀阔斧,强军步伐蹄疾步稳。复兴门外的八一大楼,接连见证了一个个历史性瞬间,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习近平授予军旗并致训词,诞生半个世纪的战略导弹部队,成为继陆、海、空军之后,又一个独立军种,战略支援部队,作为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加入人民军队序列,2016年1月11日,习近平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勉励大家讲政治,谋打赢,搞服务,作表率,努力建设“四铁”军委机关。2016年2月1日,战区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向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领导指挥体制最为关键,在人民军队改革的大棋局中,习近平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再造领导指挥体制。同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这是理解把握,新的领导指挥体制的三个关键词,在这个新格局下,强化了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化了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了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崭新篇章。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这是军队最高领导层的深远政治考量,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有了更加坚实的组织依托和体制保证,这就是改革的政治逻辑,改革就像打仗。能不能选准突破口,直接关系到战役的胜负,习近平把改革的第一仗放在了下决心打破我军,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和大陆军体制上,可以说,首战即定局,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改革之后中央军委机关新的胸标和臂章,不仅换标识,更是换脑筋,转职能,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从领导机关变成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以崭新的风貌当好军委的战略参谋,从四总部到15个军委机关职能部门,正师级以上机构减少了200多个,人员精简了三分之一,从领导机构到办事机构,层级减了,等级降了,人员少了,这意味着心态要调整,矛盾要解决,人员要分流,转变势在必行,转变又何其艰难,这就是改革的艰巨之处。
春雨染绿了京城。2016年4月20日,一身绿色迷彩的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这是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设运行,迈出了关键性步伐,走近今天的各大战区大院,过去清一色的陆军绿,已被身着各军种服装的身影所代替,然而联合远不是各个军种,简单聚合在一起就能实现的,磨合之难,难在打破军种界限,摆脱利益羁绊,难在体制要重塑,机制要调整,观念要转变,素质要跟上,难在面临保守僵化,和超越阶段的双重挑战,这就是改革的复杂之处,战机凌空,导弹矗立,一场联合防空实兵演习在华北某地拉开战幕,中军帐内,各军种指挥员同堂指挥,演兵场上,各军兵种力量密切配合,由中部战区组织指挥的这场演习,展现了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下,联合作战的新气象,作为与人民同时诞生的军种,陆军的成长浓缩了我军90年的历程,这次改革之前,陆军数量超过全军总员额的50%,与此同时,多年形成的大陆军思维根深蒂固,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这种现状不尽快改变,我军就不可能成功转型,这就是改革的紧迫之处,习近平在谈到军队改革时,阐述了这样一番深刻的思想,必须牵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落一子而全盘活的改革上用力,庞大的陆军,显然就是需要盘活的关键棋子,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结束不久,习近平风尘仆仆地来到当时的济南军区,就军队改革问题进行调研,他指出,深化军区部队改革,要放在陆军转型,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找准陆军在联合作战体系中的定位,加快推进陆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成立陆军领导机构,为军委机关转型创造了条件,为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铺平了道路,为加速陆军转型发展插上了翅膀,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保障,信息化条件下,联勤保障日益成为影响部队,作战能力生成的重要因素,联合作战摧生联勤保障。2016年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举行,习近平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5个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同期(习近平):按照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的要求加快部队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联勤保障部队。
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立起了,人民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如同鸟之双翼,助力人民军队振翅高飞。30多年前,邓小平宣布中国军队裁军百万,有人担心此举会削弱军队战斗力,邓小平反问“虚胖子”能打仗吗?习近平说,军队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不能固定不变,必须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变化而变化,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军队使命任务变化而变化,否则,曾经再强大的军队最后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击,2016年12月2日至3日,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号召全军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又一场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这是一次跨越时代的力量重塑,2017年4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披露,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番号撤销,调整组建后的13个集团军番号同时公布,此前习近平接见全军,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主官,他要求
同期(习近平):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推进各项工作,聚精会神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军以及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中新型作战力量的组建,标志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调整之后,我军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的力量结构,改变了国土防御型的兵力布势,改变了重兵集团以量取胜的制胜模式,迈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一大步,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形成。燕山脚下,湘江之滨,一北一南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重组,成为我军新一轮次院校改革的最大亮点,以重塑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为牵引,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由77所压减至43所,减少传统兵种专业院校,精简军地通用院校,建强联合作战和新型作战力量院校,构建起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休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2017年7月28日,人民军队90华诞前夕,习近平向麦贤得、马伟明、李中华、王忠心、景海鹏、程开甲、韦昌进、王刚、冷鹏飞、印春荣等同志,颂授“八一勋章”,新设立的“八一勋章”代表着人民军队的最高荣誉,伴随着改革步伐的推进,一系列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正在加紧制定。修定《军官法》、《兵役法》,研究制定《士官条例》,《义务兵条例》,提高军人工资待遇保障水平,推进军费管理、军人工资,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改革,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机制,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而这些无不是为了一个目标,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远飞者当换其新羽,一位西方军事家说过,唯一比向一个军人灌输新观念更难的是去掉他的旧观念。2016年元旦刚过,习近平视察原第13集团军,这是他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之后,第一次外出视察部队,改革强军成了他反复强调的重点,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转并行,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从一切不全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一场被称为观念突围的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在全军深入展开,而就在这场大讨论中,一篇战争年代公文,如同一枚石子搅动了东部战区陆军机关的一池春水,这是解放战争中,华野十三纵请求授予一0九团“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的电文,全文仅有53个字。同期(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延奎):这么一份重要的请示电,用了不到60个字,放到今天是难以想象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胜仗,就是不允许任务与战斗力无关的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存在。
改革,是自我革命,是换羽新生,更是壮士断腕,无论是移防搬迁,分流转岗,还是高职低配,转业退役,只要一声令下,哪里需要哪里去,这就是革命军人,面对改革的选择和担当。1969年,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奉命从江南水乡移防塞北高原,37小时内就将8个团收拢完毕,紧急开拔,这支部队就是第27军。2015年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调整驻地的军级单位,当时的第27集团军军部,又从石家庄移防太原,雷厉风行,星夜出发,第二天一早,当人们从梦中醒来,与他们相伴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英雄部队已经悄然离开,离开繁华都市来到边陲小城,告别父母妻儿,走向陌生远方,在人民军队转型重塑的日子里,这样的离别画面,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人们,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对这一家子来说实属不易,丈夫李浩,是空军某基地的无人机飞行员,30多年的军人生涯中,先飞战斗机,后飞无人机,步伐一直追随着空军战斗力转型升级走,近几年,他4次转隶单位,部队驻地换了5次,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离家越来越远,和妻儿的相隔驰越来越少。同期(李浩妻子张素娟):可以说,他飞有人机的时候,我提心吊胆了半辈子,好不容易达龄停飞了真希望他能跟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踏踏实实地过生活,但是没想到,他又选择了飞无人机,而且到了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不过我很理解他,首先一个好男人,他是属于国家的,他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
向军旅敬最后一个军礼的时候,吴鹏程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然而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还是没有抵制住感情潮水的流淌。
5.关于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 篇五
于是,建造工匠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将遍地而生的红柳、芦苇、芨芨草等植物茎秆创造性地运用到城墙与要塞的建筑之中。
河西汉塞因此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边塞建筑。
河西走廊也是今天汉长城分布最集中、保持最好的地区。
这些长城烽燧在河西大地上纵横伸展,两千年来始终屹立在戈壁风沙的苍茫岁月之中,见证着汉帝国对这条战略通道的宏大经略。
公元前1,汉帝国的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向西来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内,并拜见了安息国国王。使臣在君主的面前展开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国王非常高兴,也派出使者带着鸵鸟蛋和通魔术的骊前人,作为礼品赠给汉帝国。
西域各国派往汉朝的使臣此来彼去络绎不绝。
通过河西走廊带到西方的丝绸源源不断地通向世界,而西方的物种、珍宝,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汉帝国的都城长安。
在世界范围内的海运兴起以前,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世界的最主要通路。
两千年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中,第一次将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古代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
6.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 篇六
第二集 互通之路
在乌兹别克语中,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它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他先后成为连接中国与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重要枢纽,是丝绸之路上一座久负盛名的城市,但中国经由撒马尔罕通往西方的贸易商道,不是以战马和长矛打通的,而是用驼队和驿道开辟出来的,从汉王朝的首都长安出发,漫长的驿道向楼兰延伸,向于阗延伸,向撒马尔罕延伸,然后继续向大马士革延伸,向波斯湾和地中海延伸,辟建陆路商道的同时,人们修建船坞、码头,开辟航线,打造海上通途。唐代时,从广州出发的航道,经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到波斯湾,再由河口上溯至大食都城巴格达。
九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苏莱曼记下了他从波斯湾到广州的航程,全程大约需要120天,千百年来,从陆地到海洋、从驿站到港口构筑一条条联通东西方商路的努力,从未停止过,互联互通,这是人类对交往的渴望,这种渴望与生俱来,融合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和平与友谊的期盼以及生命中根深蒂固的梦想。
杨红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完成装配的笔记本电脑分装入箱,面对流水线上不断涌入的电脑,她并不知道全世界每四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重庆制造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2015年,重庆的产量是5575万台,这些笔记本电脑大多销往国外,其中欧洲市场占一半左右,以前重庆出口货物只能东运上海,装船后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再前往欧洲,一台笔记本电脑摆在欧洲消费者面前,最快也要30多天,现在,差不多每天都有一趟货运班列从重庆开出,通过这条国际铁路大通道,重庆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最快16天就能进入欧洲市场,由重庆等城市,经由新疆、内蒙古前往欧洲的铁路班列,被称为中欧班列,穿行上万公里,在中国内陆与欧洲市场之间构筑起快捷的货运走廊,畅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构筑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欧亚各国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共同的梦想。然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来说,现状并不乐观,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专程从万象跑到塔纳愣来拍摄婚纱照,这里坐落着老挝国内唯一的一座火车站。从泰国廊开驶来的列车,将在塔纳愣停留几个小时,于是列车便成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婚纱照背景,人们并不把火车当成交通工具,而是作为景点看待,因为老挝几乎不通火车,从泰国廊开延伸出来的铁路,在老挝境内只有3.5公里的长度。
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边的卡拉阔尔港,停泊着一艘艘运煤船,作为内陆国家,吉尔吉斯斯坦的水运主要依靠的就是伊塞克湖,但每年货运量不超过5万吨,卡米拉就读的学校就在卡拉阔尔港附近,她是巴勒克奇市第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天上的是历史课,老师讲到了丝绸之路,这让他又一次对远方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卡米拉的家正对着当地最大的火车站,可是每年只有夏季,火车才会载着乘客一周开行两次,已经十几岁了,但卡米拉还不曾坐过火车,她最大的乐趣就是画那些奔跑的列车,并渴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心愿。然而,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总长度只有400多公里,而且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南北两部分,没有出海口,没有覆盖成网的铁路线,吉尔吉斯斯坦的交通主要依赖公路,但总里程34000公里的公路,差不多一半是铺着粗碎石的乡村公路,陆上交通不畅,导致高昂的运输成本,研究表明,一个内陆国家的运输成本要比一个沿海国家高50%,贸易量值低60%,而运输成本降低10%便可使贸易量增加25%,吉尔吉斯斯坦从南到北就一条路,如果这条路遇到冬天雪崩或其他地质灾害不通了,南北的商业行为 和人员旅行就彻底中断了,为了再多一条大通道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国家路网,他们决定建一条新的南北大通道。改造公路,修建国际级公路,曾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但对人均国民产值不足1300美元、工业基础薄弱的吉尔吉斯斯坦来说,面对的不仅是资金短缺的困扰,还有来自工程技术的挑战。
除了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设施,水路、空中航线、输电网以及油气管道和通信,都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普遍挑战,2014年,一张记录非洲移民生活的照片,脱颖而出,荣膺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新闻图片奖,在这张题为《信号》的照片中,几个聚集在吉布提海岸的年轻人,向着夜空举起手机,以接收来自邻国的信号,《信号》揭示了这样的主题,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人们,渴望沟通、渴望信号。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人员、商品、资金、信息等得以顺畅流通的物质载体,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要,发展中国家渴望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跨越。欧洲发达经济体在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的同时,则希望畅通整个欧亚大陆的交通运输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所描绘的愿景之一,完善跨境基础设施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已成为沿线国家的广泛共识。
土耳其安卡拉火车站的月台上,乘客们正在等待下一列高铁列车,欧麦尔的家在伊斯坦布尔,他经常利用周末来安卡拉和大学时代的好友聚会,由于轻车熟路,他甚至没有携带任何行李,以250公里时速奔驰的列车平稳舒适,曾经令人疲惫的长途旅行,如今显得轻松而惬意,两个多小时后,欧麦尔就回到了自己在伊斯坦布尔的家,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地处安纳托利亚高原腹地,这里距离全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有500多公里,其间山谷纵横,丘陵密布,2014年,一条穿越安纳托利亚高原、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从而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之间构筑起迅捷的交通走廊,这条全长533公里的高速铁路,其中158公里的路段由中国企业修建,虽然不到总里程的1/3,但却是全线建造工程最艰巨的一段,包括37座隧道以及总长度10公里的桥梁。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优化,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凸现出其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功能,也重塑着新的经济格局,这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所得出的成功经验,“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就概括了这一点。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交通、通信以及城市建设,发生举世瞩目的改变,中国是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导者,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凝聚全社会的支持方面,因此,过去20年,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令人惊叹。中国是全球高速铁路建设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从2008年8月开通第一条高速铁路,到2015年年底,中国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达1.9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60%以上,从高速铁路的设计、建造到运营,从高速列车的制造到通讯信号系统,中国都拥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经验。中国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增长最快的国家,从1988年10月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15年末,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8万公里。2015年底,中国已有25个城市建成1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合计运营里程近3300公里,而10年前,中国内地仅有7条地铁线路,总里程146公里。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据了7席,2015年,上海港以3654万标箱的巨大体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从铁路到公路,从地铁到港口,中国展现出强大的基础设施建造实力,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互联互通建设。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学习新技术非常快,中国有大量的技术资源,在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有很大的投入,我认为与合作伙伴分享这种经验,对于将来倡议的发展极有帮助,中国不仅有资本,还有很多智慧的头脑,有人力资源,有专业技术能力,还有创新。
吉达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大港,东距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约70公里,至17世纪以来,吉达便作为朝觐者的中转港而兴盛不衰,世居于此的阿哈迈德一家,祖祖辈辈都靠经营朝觐饮食为生,现在阿哈迈德从事的工作远远超过祖辈们的想象,他所供职的一家中国企业,正在修建连接麦加和伊斯兰教另一大圣城麦地那的高速铁路,这条麦麦高铁全长450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60公里,是沙特国内建造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中铁十八局承担者的是麦加至吉达段的线路工程,此前,他们曾修建了海湾地区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特南北铁路,以及专门为朝觐者服务的高架城铁——麦加轻轨,2015的麦加朝觐正日益临近,但施工路段还剩下麦加城内一座1500米长的铁路桥,他们必须抢在朝觐之前完成大桥的主体结构,大桥主体结构终于如期完工的这一天,阿哈迈德和同事来到海边,打算用顿烧烤大餐犒赏一下连日来的辛劳,就在他们享受假期的同时,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正涌向麦加,展开一年一度的朝圣之旅,阿哈迈德期望等麦麦高铁通车后,它将帮助更多的穆斯林实现他们的朝觐梦想,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沙特构造出“陆地飞行”的崭新时空。
数据显示,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规模将超过8万亿美元,这既是巨大的市场,也是重大的机遇,它将为欧亚大陆打造出经济发展的新版图。
苦盏,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市区的博物馆,珍藏这座中亚古城的历史和文明,但在陈列古老文物的展厅内,却摆放着一件中国筑路工人的工作服,而它的背后则是一个有关现代丝绸之路的故事。塔吉克斯坦是一个多山的国家,93%的国土被连绵的群山覆盖,长达5公里的沙赫里斯坦隧道,位于塔国南北大通道的咽喉地带,在它竣工通车之前,巨大的山体构成南北交通的一道屏障,来自中国路桥公司的建设者,历经六年艰苦努力,在2012年10月贯通了这条中亚最长的公路隧道,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称赞这一工程打通了被高山阻隔的交通,实现了塔国南北的真正统一,他亲自为中国企业代表授予友谊勋章,以表彰他们的贡献,这是塔吉克斯坦国家元首第一次向外国企业授勋,苦盏博物馆特意收藏了那件隧道建设工作者的工作服,以铭记功勋,表达敬意。
千百年来,奔波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跨过被称为葱岭的帕米尔高原,将东西方的货物,通过塔吉克斯坦往来运送,现在塔中公路、塔乌公路正在使这个内陆山地国家,与世界重新连接,从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出发,一直向西延伸的公路,在哈国内穿行了2700多公里,覆盖460万人口,公路名叫双西公路,因为这是一条从中国西部,直抵欧洲西部的交通走廊,他与中国境内的连霍高速公路相连接,经由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最终与欧洲公路网相连,修筑双西公路,是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计划的一部分,2014年11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正式提出“光明大道”计划,目的在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形成公路、铁路和航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相对接,成为未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仅修建公路就将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
蒙古,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当哈萨克斯坦展开“光明大道”计划时,一个名为“草原之路”的愿景,也在蒙古铺就。蒙古国政府拟定了贯穿五大项目的庞大计划,将构筑连接中国和俄罗斯的977公里高速铁路,1100公里电气化铁路以及穿越蒙古腹地,通向境外的油气管道。
当欧亚大陆腹地的内陆国家,以各种计划推进互联互通之时,地处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也正在构筑“海上高速公路”。过去每天早上8点,印度尼西亚泗水码头都是人头攒动的景象,行人和车辆蜂拥的涌向轮渡,每隔半小时开行一班轮渡,缓缓驶向对面的马都拉岛,泗水,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它与马都拉岛相距不过五公里,却被一道浅浅的海峡所阻隔,如今连接泗水和马都拉的斜拉桥,早已建成通车,它由中国企业建造,全场5438米,主跨434米,一度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53岁的苏加纳是当地的一名货车司机,以前从泗水和马都拉依靠轮渡,排队等待是痛苦的经历,跨海大桥的建成,带给他的是莫大的便利。跨海大桥,不仅使天堑变通途,而且已成为连通泗水和马都拉两地经济的大动脉。未来十年,印尼将建造3733公里高速公路以及10个机场,10个港口,高速铁路也将连接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泗水这些大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物流成本已经占到印尼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30%,极大限制了印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印尼希望5年内使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至19.2%。
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这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公路,它如一条飘带,穿行于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全长1224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经红其拉甫山口,进入巴基斯坦,他的兴建始于1966年,前后历时12年,被看作是中巴友谊的象征,如今喀喇昆仑公路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这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一部分,而改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将延伸至印度洋畔的深水良港——瓜达尔港,此时,瓜达尔港,正在为投入全面运营,做最后的准备。早在1964年,巴基斯坦就决定将瓜达尔建成港口,但直到2002年,中国企业参与这个深水港的建设和开发,港口才步入实施阶段,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从瓜达尔港出发,将延伸出一条经济走廊,直抵中国新疆喀什,北接陆路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这条3000公里长的经济走廊,将为中国西北内陆和中亚国家,打造出便捷的海陆通道。伴随着瓜达尔港即将变成一个商业繁荣的港都,这座不到10万人口的小城,正在发生巨变,一所小学校已破土动工,刚刚落成的医院正在装修,新的国际机场已完成圈地,城市供水设施、燃煤电厂和输电线路已列入计划,这许多工程都来自中国的援助和推动,从住宅区到工厂区,以及自由贸易区,瓜达尔整个市区的规划设计,都参考了中国深圳的规划设计,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门户,它将成为经济走廊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我们用镜头记录下瓜达尔港的今天,是为了与瓜达尔港明天进行对话。
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国典籍称“狮子国”、“ 僧迦罗国”,与新兴的瓜达尔相比,科伦坡则是历史悠久的港城,这座斯里兰卡的最大城市,拥有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途经科伦波港前往霍尔木兹海峡和欧洲的运输量占全球海上航运的一半,科伦坡南港码头,由招商局集团主导设计建造和运营,这是一家总部设于香港的中资企业,于2013年8月开港的南港码头,年吞吐能力可达240万标箱,而在此之前,斯里兰卡全国港口的年吞吐量,仅有400万标箱,伴随着南港码头的运营,科伦坡这座印度洋上的明珠,正在重现历史光彩。
如同科伦坡港在斯里兰卡港口中的地位,濒临东地中海的比雷埃夫斯港,则是希腊的第一大码头,这里位于欧亚非三大交汇要地,是中国通往欧洲的门户,从中国沿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国进入欧洲的最短海运航线,比绕经好望角的传统航线可缩短航程7到11天。2008年6月,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标比雷埃夫斯港第二、三号集装 箱码头35年的特许经营权,自中国与希腊双方推进港口合作以来,比雷埃夫斯港迅速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远洋物流码头之一,从2010年到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由88万标箱增长至336万标箱, 其全球排名也由93名上升至第39名,当今世界,海运仍然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运输形式,全球90%的货物依靠海洋完成运输,而通过海铁联运,能够有效的提高商品的周转效率,2014年12月17日,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宣布将匈牙利至塞尔维亚的铁路延伸至比雷埃夫斯港,共同打造“中欧陆海快线”,沿着这条物流新路径,当中国的商品海运至比雷埃夫斯港后,将通过铁路直接运往中东欧。
当中东欧国家联手打造“陆海快线”之时,远在非洲的肯尼亚也在建造自独立以来最大的铁路工程——蒙内铁路,蒙内铁路连接了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480公里,建成后,两地之间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十几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多小时,随着全线铺轨的完成,这条由来自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3万多名当地工人共同修建的铁路,即将迎来通车的时刻!
会议室工程师张雪才正在和同事们讨论莫喀高铁的规划设计图,莫喀高铁连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与伏尔加河中游的工业重镇喀山,全长770公里,设计最高运行时速400公里(这是目前全世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张雪才所在的单位中国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已经与俄罗斯企业组成联合体,中标莫喀高铁的勘察设计项目。
就在人们打造陆路高速走廊的同时,一条能源大通道已穿越数千公里,将古老的丝路名城与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联系起来,在上海长宁区的这条老弄堂里,黄阿姨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时给家人做好晚餐,烧制地道的本帮菜是黄阿姨的拿手手艺,但她不知道的是随手打开的天然气来自遥远的中亚,在土库曼斯坦,三条天然气管道真直通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当今线路最长的天然气管道,途经撒马尔汗、布哈拉等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被誉为新时期的“能源丝绸之路”,(原来的丝绸之路的物流方向是由东向西,我们这个管道因为是购买中亚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所以我们的物流方向是由西向东,不管怎么说它也是一条通道)距离上海4000多公里的新疆霍尔果斯,每逢月底哈萨克斯坦的海关专员艾尔瑟兰都会经过口岸来到这里,他的使命是核对天然气的输气量数据,计量站设在霍尔果斯郊外,根据中哈两国商定,每月最后一天零点整,双方工作人员要同时聚集在计量站,对这一个月来的输气量数据进行核对,通过霍尔果斯的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引进的天然气通道工程,干线全长近9000公里,截止2014年11月13日,输往中国国内的天然气已突破一千亿立方米。
当管道构筑起能源流通的大通道,电网联通也正逐步从梦想走向现实,老挝琅勃拉邦林木茂密的深山之中,三名巡线工披荆斩棘艰难前行,自从老挝北部电网建成以来,巡视线路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2015年11月29日,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承建的老挝北部电网落成,经过中老两国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琅勃拉邦电网的“孤立”状态成为历史。老挝万象入夜后的湄公河畔华灯初上,这座千年佛都显得分外璀璨!老挝正在悄然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蒙古国科布多省的布尔根县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接壤,2009年,由中国承建的蒙古国科布多省输电工程竣工,布尔根县及周边地区的两万多居民从此用上了中国电,阿由西是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根县供电公司经理,一大早,他就等在中蒙边界的塔克什肯口岸,迎接来自中国的老朋友,王丛新是新疆青河县塔克什肯镇供电所所长,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要穿越口岸,去布尔根县巡查和检修电力线路,就这样一来二去,他和同龄的阿由西结为好友。输电线路全长近65公里,其中47公里铺设在蒙古国境内,远道而来的“中国电” 给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与欢乐!为了表示感谢,牧民巴特尔,特意邀请老王和阿由西来自己家里过圣诞。在布尔根县,老王早已是耳熟能详的名人,家宴上,巴特尔特意准备了一套蒙古袍送给老王,祈福他来年吉祥平安,阿由西觉得他和老王的友情如同醇酒,历久弥香。
从中国东南沿海到地中海,从太平洋到印度洋,道路联通、管道联通、电网联通、通信联通,人们正在以现实的成果,跨越地理的阻碍,穿越时空的距离,将彼此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在相互连通的通途上,贸易将更加兴旺!城镇将更加繁荣,沟通将更加顺畅。
【茶马古道纪录片解说词】推荐阅读:
创新之路纪录片解说词07-31
高三纪录片07-13
纪录片作业08-03
纪录片报告08-22
纪录片拍摄协议06-21
纪录片《故宫》分析08-30
纪录片《轮回》赏析09-04
拍摄纪录片方案10-06
大型纪录片策划方案06-26
纪录片赏析——大国崛起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