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重阳节作文

2024-08-03

【实用】重阳节作文(精选14篇)

1.【实用】重阳节作文 篇一

文秘助手()之重阳节作文:谢谢重阳

重阳节作文:谢谢重阳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这可是我敬爱的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地表现一下!

迅速吃好晚饭后,我从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准备好的精致的小剪刀,跑到爷爷奶奶身边,说:“爷爷奶奶,我给你们剪指甲,好吗?”爷爷听了,一愣,带着怀疑的神情说:“乖孙女,你也会剪指甲?”“会!”话虽这么说,可我却心虚得很,毕竟我从来没剪过指甲呀!不过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诚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务。不是有句老话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说干就干,我拉过爷爷的手,开始行动了。哇!爷爷的指甲好硬哦!万事开头难,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剪了第一刀。“爷爷,痛不痛?”“不痛不痛,这哪会痛呀!”爷爷满意地坐在沙发上说,“爷爷这是在享我孙女的福啊!”

突然我发现爷爷有个手指头上竟没有指甲,我急了,问:“爷爷,你这个手指头的指甲呢?”

爷爷见我着急的样子,连忙说:“小平平,别急!这是我在部队时弄掉的。那是一次军事练习,我们正在训练擦枪,由于我一心想快些,用力过猛,让枪给夹了。没事,现在早好了,一点也不痛了。不信你摸摸,它硬得很呢!”

听了爷爷的话,我赶紧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经几十年了,能不硬吗?爷爷可真是个坚强的人哪!我一边摸着他的手指头,一边这么想着。

剪好了爷爷的手指甲,轮到给奶奶剪了。我捏过奶奶的手,发现虽说奶奶是个女的,可手却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里格登了一下。奶奶见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听听奶奶的故事?”我抬头看着奶奶慈祥的眼睛,点了点头。

奶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们年轻的时候可没现在这样的好条件。因为你爷爷在外面当兵,所以家里的事、田里的活都由我包干了。我这双手干过的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贡献呀……”

听着奶奶的话,我竟忘记了给她剪指甲,而是把她的手捧起来,紧紧地贴在我了的小脸上。

一次剪指甲竟让我懂得了那么多,这得感谢这个重阳节呀!但愿在人们的心里天天是重阳!

2.【实用】重阳节作文 篇二

要说我上作文指导课有意思, 那可能不假, 因为本人“好学”, 经常把那些名家大师的方法稍加改造, 然后依葫芦画瓢, 如四川的李镇西老师、上海的程红兵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北京的宁鸿彬老师、山东的王泽钊老师等名师的作文讲评方法都被我“活学活用”过。但这一次我要指导的是高一年学生初学写议论文, 而且这次我教的又是一个慢班, 学生基础甚差, 如果再死搬硬套这些名师的方法, 我想一定会落个东施效颦, 思来想去, 还是自力更生、从实际出发吧。

我先进行了摸底调查, 从调查内容得知, 我所教的这些高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好像还很陌生, 一方面可能与他们所学的初中教材 (语文版) 有很大关系, 初中所学议论文几乎都是出自大师的笔下, 是一些很难模仿的杂文、小品文, 而缺少可供模仿的一般性的议论文;另一方面与中考指挥棒有很大关系, 我们这个地区的中考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 因而初中老师往往重视记叙文写作训练而轻视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带着这种“缺陷”进入高中, 因而高一年级学生要学会写议论文, 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面对这样一班对议论文还不甚熟悉的学生, 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动笔, 而是在写作之前, 我还得给他们补课:从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入手, 先学习了几篇有关议论文写作的知识短文, 并结合很多的名篇 (如《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 分析了这一文体的一般写法, 并找来往届学生的一些有问题的习作印发给学生, 重点分析了初学者在写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

经过了这样一番铺垫, 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领,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战演习。

我布置了本次写作任务: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当堂独立完成, 不能借助任何资料。为了不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 也为了检验一下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前, 老师不作任何提示。

绝大多数同学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写作。质量如何呢?我立即收上来认真批改, 批改后的作文本暂时不分发给学生, 而是把在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具有共性毛病的几篇文章选出来, 然后原封不动地打印给每一位学生, 本次课就是对这些习作进行讲评。

我要求每个小组在课外对印发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讨论交流, 找出其中的优点, 分析其中的不足, 但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要求所有小组除了对每一篇进行讨论交流外, 老师又给每一组各指定其中一篇文章作重点研究, 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课外分析的成果, 每小组重点分析老师指定那一篇, 但对其他组分析的某篇文章, 本小组持有不同见解也欢迎作补充发言。

也许是因为准备非常充分, 也许是因为合作交流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 总之这节作文讲评课取得较大的成功, 课堂上虽然少了“新颖”的环节, 少了热热闹闹能出彩的表演, 但是同学们能发现很多问题、并且能解决问题。用一位外校来听课的老师的话说:“少了花里胡哨, 多了真正思考。”而用进修学校的教研员王老师的话说:“这是一种很实在、实用的作文讲评课。”

由于篇幅所限, 课堂所有活动不能在此具体表述, 现仅选其中第二小组的部分发言来反映当时课堂情况。

第二组同学分析的文章如下:

理想 (本班丁志生同学的习作)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人贵有理想!有了理想等于有了灵魂, 没有理想的人等于一副行尸走肉, 有理想的人活得很有意义, 他们有自己的目标,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 奋勇向前, 使人生变得更精彩, 正因为有了理想, 人生有了前进的动力。

年轻的司马迁,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 就因为替李陵辩护得罪汉武帝, 下了监狱, 受了刑。他极度伤心, 现在受了刑, 身子毁了, 没有用了, 他打算自杀,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 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 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 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 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 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 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有名的著作, 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 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 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再说, 我这样草草了此残生, 又怎么对得起先父的遗愿呢?

于是, 他抛开一切烦恼和忧愁, 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史书的写作之中, 他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写起, 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始二年 (公元前95年) 为止,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字。假如司马迁是个没有理想的人, 那他很可能会含愤死去, 更不会有受世人瞩目的《史记》, 而他也不会因此名垂千史。

还有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有探索人们未知奥秘的理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环球旅行艰苦的探索着, 终于在1859年出版震动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是啊, 有理想的人, 能在逆境中奋发进取。理想如一座灯塔, 它指引着你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鼓舞你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博击波涛, 勇往直前, 驶向心中的彼岸。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渺小。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没有舱的船, 胸怀理想, 无论达到与否都能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请记住:“人贵有理想”。

老师:下边有请第二组同学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首先我认为这篇作文的题目不好, 拟题太随意,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 要求鲜明, 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老师:你能不能还具体一点?

学生:我想观点鲜明的文章肯定最受阅卷老师的欢迎, 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 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 便于阅卷老师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 你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老师, 有, 您前几天不是讲过一种拟题的方法吗?叫, 叫什么“直言明旨法”, 意思是说把观点提炼、浓缩为题目, 让读者一见题目就知道所阐述的中心论点, 在直截了当中既张扬了个性, 又给人一种鲜明爽直、痛快淋漓之感。

老师:很好, 老师讲过的东西你能记得这么清楚。现在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 你觉得用“理想”做题目不好, 你能不能帮他重新拟一个呢?

学生: (很自信) 老师, 没问题, 我们组早就想好了, 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认为就用该文最后一句话“人贵有理想”做题目。

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同意吗?

第四组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大声说道:“老师, 他们这样拟, 我同意, 不过我们组还有别的拟法。”

老师:没关系, 请说出来听听。

学生:我们组还拟了三个, 他们是《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理想是指路明灯》、《人不能没有理想》。

老师: (面带微笑) 看来你们组的同学确实很用心啊, 老师也认为你们拟的这几个题目很新颖, 你能不能继续谈一谈为何要这么拟?

学生:“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 “理想是指路明灯”这两个题目都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既形象生动, 又符合文体特征, 鲜明, 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至于“人不能没有理想”这个题目, 从反面强调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老师:你分析得很好, 同学们掌声鼓励鼓励。其实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还可以拟很多题目,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想再请同学们起来回答, 但需要记住的是, 议论文最好的拟题方法是——

同学们: (大声) 直言明旨法。 (老师板书这几个字)

老师:题目的讨论就到此, 下边继续请第二组的同学派代表起来找优点、谈不足。

学生:我们组认为, 该文引用司马迁为了理想含垢忍辱写《史记》这个事实论据也有问题, 该论据表述不精炼, 叙述过细, 甚至以叙代议, 没有突出重点和精华, 不注意取舍, 水分太多, 过多的叙述描写, 几乎变成了记叙文, 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地证明。而引用达尔文这个事例也缺乏进一步分析。

老师:你谈的这个问题是我们本次作文出现的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 初学写议论文往往会犯这个通病, 论点加论据, 即只摆事实, 单纯地罗列事例, 不懂依据论点的需要酌情变通, 或“缩简”, 或“改造”, 不能把握好侧重点, 不会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 造成论据游离, 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 缺乏说服力, 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

老师:既然问题出现了, 那又如何解决呢?第二组的同学能不能帮忙整整容?

(老师话音刚落, 就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站了起来) 老师, 我们组是这样改的, “年轻的司马迁, 遵从父亲遗嘱, 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的史书。虽然他因李陵案被捕入狱惨遭宫刑, 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 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 于是忍辱奋起终于写成《史记》。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理想支撑着他, 不要说《史记》, 可能司马迁早就自杀身亡了, 可见理想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又有两位同学抢着起来发言。

老师:同学们, 刚才这三位同学改得怎么样?

(有人说好, 也有人说不好。)

老师:既然有人说好, 有人说不好, 能不能具体谈谈?

学生一:作为论据, 只要能证明论点即可, 力避繁冗拖沓, 刚才这三位同学都做到了, 所以我认为还可以。

学生二:我也认为改得好, 而且摆事实时, 很注重取舍, 分析时能紧扣中心论点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生三:我还想说的是, 刚才这几位同学不仅摆事实, 更重要的是边摆事实还边在讲道理, 老师您前几天不是讲过, 说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 分析是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只有分析才能让论据产生令人信服的力量。而刚才这几位同学都基本上做到了。

老师:你们都分析得很有道理呀, 不过刚才我好像还听到了反对的声音, 能不能请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也谈一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一:我认为他们改得不是十分好, 课本上不是讲过, 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 也要力求简要, 做到要言不烦;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 那只需“一言以蔽之”, 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而有关司马迁的这些事实大家都很熟悉, 我认为还可以更简洁一些。

学生二:我在《王泽钊老师讲作文》一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倡导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 要融入自己的爱憎之情, 好恶之意, 喜怒之色。”我觉得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叙述论据时略显呆板生硬, 面无表情, 较缺乏文采。

老师:说得不错, 不过这是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事实论据的生动性首先在于事实本身的感人动情, 其次在于作者饱含深情的引述。在饱含深情的引述中, 尽展写作的才华, 在别人接受你观点的同时, 一股浓浓的情韵也扑面而来。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 以后能尽力做到。

教后反思:

1、课堂不是时装秀, 不忘自己, 不赶时髦, 根据实情, 讲究实效。

什么样的作文讲评课最有效果, 我一直在探索, 时下一些名师 (如李镇西老师、程红兵老师、余映潮老师、宁鸿彬老师、王泽钊老师等) 的讲评方法都被我依葫芦画瓢试过, 有时还能赢得听课老师的一片赞扬, 但试过之后我总会扪心自问:课堂上看起来轰轰烈烈, 花样翻新, 少数一些学生配合也极为到位, 但课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旧。名师的方法虽好, 但照搬在我们这些学校的课堂上, 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学生的热闹而很难见到大面积的实效呢?“我们的学生写作基础差, 有些名师的教学方法再好, 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 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 用最朴实的方法, 一步一个脚印, 从最基础教起。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要提高写的能力, 就让他们阅读一些文章, 并动手写一写, 再和他们一起来斟酌, 都是实践。凡是能力, 总要在实践中锻炼, 才能增长, 空谈该怎么样读, 该怎么样写, 是无济于事的。’‘预先把需讨论的文章发给学生, 请他们仔细考虑。文章有哪些缺点, 为什么是缺点, 该怎样修改才成, 也要说出个所以然。这样考虑一番是大有作用的一回练习。说出的种种所以然不一定全对, 那不妨事, 重要在于仔细考虑了一番, 认真练习了一回。练习的回数多了, 成了习惯, 动笔的时候就有了自觉地辨别优劣正误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好好揣摩揣摩。”正当我在苦苦思索的时候, 泉州师院李教授来我校调研时不经意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我一直在赶时髦, 学时下这个名师, 那个名师, 而唯独忘掉了大师、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而这次公开课我大胆地丢掉时髦的那一套, 本本分分、实实在在学大师,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 作文讲评原来可以这样简简单单来做, 但学生能够学得无限精彩!

2、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首先要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 就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出发, 各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就得各有重点, 不能一下把任何方面都说到。”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文章讲评》商务印书馆出版。) 我在本次作文评讲中, 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拟议论文题目;二是如何运用好论据。我发现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最容易在这两点上出问题, 因而我把它作为本次讲评的主攻方向, 没有面面俱到, 这样就让学生不会感到头绪纷繁。分析起来能有的放矢, 重点能突出, 难点也能突破, 其效果不言而喻。

3、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 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实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次作文讲评课, 应该说歪打正着, 让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以前讲评作文, 几乎是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哪些是优点, 为什么是优点;哪些是缺点, 为什么是缺点;写作中要注意这个, 还要注意那个……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有听的份, 而且听得昏昏欲睡。而我呢往往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 真是吃力不讨好。而这次作文讲评, 学生成了主角, 他们积极参与, 合作探究, 共同分析, 出谋划策。我呢只是稍加引导, 适时点拨, 以轻松和悠闲, 居然战胜了以往辛苦打拼的“汗水主意”。

3.高考考场作文实用结构模板例析 篇三

模板一纵向组合文意跃进

模板指要

画面有机组合的行文方式是应试作文中常见的方式之一。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构全文,常常可以使文章在形式上富有节奏感。层次脉络清楚分明,亦可使写法别致、内容丰富、主旨突出。

这里我们侧重介绍适宜叙述类文体的“纵向组合。文意跃进”式模板。该结构就是在主旨集中鲜明的基础上,将画面按时间的推移变化而有序安排,同时,画面的内涵也由次到主、由轻到重渐次展开。如此,既使文章内容纵向发展,行文连贯而有整体感,又使文章所揭示的情感越发浓烈。思想越发深刻,让人读来倍觉其见愈奇,其感更深。

范文示例

人与路

江苏一考生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田埂一样的质地,中间被来往的行人用脚板踩得结结实实,但仍有不听话的小草探出调皮的脑袋,挠人脚丫子。我记得那时大人们总是扛着锄头,拎着篮子,结实的脚板踩在地上,头似乎顶着天,那样骄傲地:“今年我家的菜不错,弄点你尝尝!”我和伙伴们光着小脚,呼啦啦从东到西,再呼啦啦从西到东。乐此不疲地在路上奔跑、嬉闹。春天里,路两旁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女弦子们臭美地摘下往头上一插,不等你看清便已咯咯笑着跑远。最爱的是下雨天,僵硬的泥土变得松软,踩上去如同母亲最轻柔的抚摸,孩子们在泥里打滚,一脸明亮的笑意。大人们坐在屋檐下,聊着自家的别家的闲话,探讨着今年的收成,偶尔有个婶婶放下手中针线,向雨中早已没有形象的男孩子大吼一声:“你个臭小子,才刚给你换衣服哪!”但随即又在雨中荡漾开了,传得最远的只有孩子的欢叫和士人们的爽朗的笑声。

那时的日子,快乐而纯粹,天空明朗常有筻靥。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铺着细碎的沙子,没有杂草,偶尔在边上的边上,未被覆盖的泥土里。会钻出几棵营养不良般的脑袋。大人们仍早出晚归。然而都骑着由行车或拎着包,脚上穿着结实的胶鞋,咯吱作响。孩子们被迫穿上崭新的鞋子,不准再打赤脚,那会割伤脚板。于是只好绕远道去田野,瘦瘦小小的田埂成了唯一的寄托。伙伴们常常托腮望天,看大朵白云飘过,觉得有什么在悄悄地变了。大人们不再在下雨天围坐屋檐下聊天,即使下雨,他们也要上班,叔叔们只有下了班才匆忙一聚,喝两盅小酒,意犹朱尽,不得不散,生怕睡晚了第二天上班没精神。妈妈们也很少在宝宝的床头,用温柔的声音哼好听的童谣。

那时的日子,明媚夹着忧伤,天空中只有云朵供我们想象。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水泥浇铸,棱角分明。边沿整齐,让我陡然生出深深的恨意。很少看见有什么孩子打赤脚,连穿鞋的孩子都很少出现。我终于看见村里有个半大的娃娃,表情严肃。我说:“来,姐给你吃糖。”“妈妈说不要和阿生人说话。”口气老到,我悻悻收回手。陡然发现,家家大门紧闭,只有鸟儿偶尔掠过,带出寂寞的回响。那些和善的、豪爽的大婶们都不见了!那些贪杯的、常为一点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叔叔伯伯们都到哪里去了?

我在睡梦里。只听见鞋底敲打水泥路的清脆的咯咯声。我梦见自己摔倒在路上,可是无人理睬,他们说,我很忙。我爬起来,站在冰冷的水泥上,想起曾经温暖柔软的泥路,想起那些朴素的小花,突然泪流满面……

[点评]文中按时间顺序,三次叙写家门前路的变化,内容丰富立体,并由此引发对人情世态变化的三次感叹,自然、灵活、有序地粘贴组合生活,含启下文,使文脉贯通,节奏鲜明;同时,又点化旨意。情真意切,思考渐次深沉,使人产生共鸣。我们不难发现。该文是一篇将纵向与递进两式进行组合而写成的佳作,极富典型性。

模板二“七步”演绎层层推进

模板指要

“七步演绎法”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体的写作范式。多年来,该范式一直为应试作文教学的典型模板之一,深得一线老师和备考学生喜爱,也倍受阅卷者的肯定。

这“七步”是:第一步,引用材料。材料可以是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现象的凝练而富有哲理的排比呈现等。第二步,精要分析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步,用过渡句领起下文。第四步,围绕观点,联系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以体现论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该步骤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事例可一正一反,也可一例中含有正反两方面。这样可增强说服力,褒贬分明。第五步,总结过渡,体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六步,联系相关的现实问题,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六这两步,既可反映考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时下社会问题的良好品性,也能体现文章的社会功用和时代色彩。第七步,收束结篇。可照应开头,主旨亮闪:或号召呼唤,鼓舞人心;或含蓄委婉,巧发疑问,等等。

范文示例

距离产生美

湖南一考生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

而海棠本来就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呢?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可以让人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

在美国人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然而,当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和吴刚了。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人是不可能脱离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的。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上学的脚步时,你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是多么富有活力。

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

载着万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点评]该文开篇即用川端康成的文字导入。接着进行分析,显得自然而合理,切中现象实质。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以设问句引领总结出的中心观点,并开启下文。论证中,作者以月亮的传说与“满目疮痍”的照片作对比,有力地支撑了观点。之后,作者以问句联系现实,智慧地将行文发展到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的问题的点击。并提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即“与功利保持距离”。结尾处。几组整齐而诗意的句子,更是让所悟之理得以鲜明强化,极富感召力。

模板三一问一答面对面

模板指要

最近几年,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之相应,高考佳作中也出现了不少访谈佳作,如2003年山东考生的《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2004年安徽考生的《“白云、黑土系列”之二——“实话实说”实录》等等。

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吸引对方(作文中也可针对读者)。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是提问者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结尾作适当的总结等。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方式多种多样。

写作时还要注意几点:1,要充分利用名牌栏目、名人效应,要对所采访的对象有详细的了解(可利用我们掌握的人物素材等)。2对话要围绕文章中心而展开,人物语言要切合其身份,要有个性特点。3,采访中要穿插主持人、嘉宾或者现场观众的一些动作、表情、话语效果等细节刻画的说明性文字,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范文示例

寻找金子发光处

——“面对面”实况现场

黑龙江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观众,这里是‘面对面节目演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小梅,今天我们的荧屏主角是2004年‘感动中国中的奥运冠军刘翔和山区支教者徐本禹,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二位……”

小梅:刘翔、本禹,你们好。(与二人握手)自从“感动中国”2004年人物评选出来后,二位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下面请二值谈谈自己之所以能感动中国的秘诀。

刘翔:我之所以能成为奥运冠军,乃至感动中国的人物,是源于我对自己正确的定位。

小梅:具体说说。怎么定位?

刘翔:上初中时,我成绩不突出,但体育特棒。于是我大胆放弃了亿万学子追逐的大学梦,开始了我的体育生涯。

小梅:据说你默默练了几年。才走进国家队,走向世界。训练一定很苦很累,你后悔不?

刘翔:我认为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只要踏踏实实地做下去,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有信心,我会成功,所以我一点也没觉得累……(爽朗一笑)

小梅:本禹,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你后不后悔你的选择?

徐本禹:自从踏上贵州那一方土地,我就没后悔过。

小梅:那你认为你感动中国的秘诀是什么呢

徐本禹:(挠挠头矜持一笑)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像刘翔说的那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地追求高利益高地位。踏踏实实地做,就可以了……

小梅;本禹,和你开个玩笑,刘翔成为奥运冠军,闻名于世,又有丰厚的待遇,你看着会嫉妒吗?(全场开怀大荚。眼光聚在徐本禹身上)

徐本禹:(一副正经状)那嫉妒什么?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嘛。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若让我去赛场。那我只能是助威的角儿,但我这块金子,在山区的学校里可就发光了。(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小梅:感谢二位的参与。希望观众朋友能从二位的言谈中感悟些什么,去寻找适合自己这块金子的发光处。我们下期再见!

[点评]这是一篇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作者精心选择了两位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文章构思巧、手法新,材料抓得准,中心非常突出。大家不妨也尝试运用这种访谈方式,让你所掌握的名人素材走进你的作文话题中,再加上好的语言。相信你的作文也会获得高分。

模板四总分总式封套结构

模板指要

该模板结构是典型的易于操作的行文套路。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在高考满分佳作中“频频露脸”,就是因为其易于快速构建作文,又使文脉清晰、观点夺目。具体来说,这种结构就是文章层次之间呈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即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中间的主体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三个不重复交叉的分论点为宜),并分别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结尾部分总结照应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模板是总分结构的三种形式之一,但它更能体现结构之完整,也更易于阅卷者快速把握文意和行文思路。

范文示例

不要轻易说“不”

广东一考生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无法选择逃避。面对通往理想道路上的荆棘和坎坷,你害怕了吗?面对枯燥无味,甚至艰辛无助的生活,你失望了吗?面对那转瞬即逝、希望渺茫的生命,你绝望了吗?但是亲爱的,请不要轻易说“不”。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应该甘心,更不能放弃。

不要轻易对理想说“不”,尽管前路漫漫。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高山、大河,甚至一路荆棘。但请不要望而却步。困难,我们退却了吗?挫折,我们害怕了吗?失败,我们绝望了吗?不!你看,爱迪生在摔倒一千多次之后依旧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最终不是看到了黑夜的光明么?袁隆平在失败之后。依旧充满斗志,继续钻研,最终不是看到了硕果累累么?闵恩泽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研发,最终不是看到了金一般的催化剂么?所以,亲爱的,就算再苦再累,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理想说“不”,要相信,渡过大河、翻越高山便可看到彩虹!

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我们驾着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么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生活的枯燥无味,我们厌倦了吗?生命的艰辛,我们畏惧了吗?生活的困苦,我们失望了吗?不!你看,邰丽华在她那个无声的舞台上不是舞出了她的人生精彩么?在扬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不是看到了光明么?罗映珍六百多个日夜不是唤醒了她的丈夫、她的爱情么?所以,亲爱的,就算再怎么难熬,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信,经历过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

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尽管希望渺茫。我们种下生命之树,看它发芽,看它成长,看它伸展,但同时又看它被风雨吹打得身疲力竭,看它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看它被岁月的车轮带走灿烂,然后枯萎、死去。生命,看起来似乎很强大,但它又那么脆弱:听起来似乎很漫

长,但它却又那么短暂。生命的无常,我们徘徊了吗?生命的短暂,我们停滞了吗?生命的脆弱,我们期望了吗?不!你看,非典中医生护士们对生命的执著,我们不是挺过来了么?雪灾中的“绿丝带”不是带着人们走向了希望么?震灾中救援部队的“倔强”不是救出了很多鲜活的生命么?所以,亲爱的。哪怕就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要对自己说“不”,不要对生命说“不”。要相信风雨会让生命之树更加坚强。

亲爱的,人生真的就那么短暂。所以,请抱着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勇敢并坚强地走下去,不要轻易说“不”。

[点评]作者首句高度概括地点明中心观点“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接着从人生中面对“理想”、“生活”、“生命”三个角度设问,引出观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中,对应首段的三问,分别以“对理想要追求”、“对生活要向往”、“对生命要热爱”为分论点,并在每个分论点后以丰富材料凝练有力地进行阐述,正面强调了观点,同时回答了“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原因。文末,以呼告的形式。再次呼应前文。文章总分总相当分明,行文一唱三叹,主旨显明,堪称典型。

模板五广告推销式

模板指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也许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电视报纸、大街小巷等到处可见到广告的身影。它是一种爱也爱不完、恨也恨不够的信息载体。写广告文体要做好这几步:引出产品、公司简介、服务内容、注释说明、顾客反馈、后记等部分,结尾还可附联系地址、电话、网址等。总之,开头要找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选准突破口,从要处、实处着眼,展开心理攻势。中间,要展现自身的强劲实力。最后,要“显效果”。

不放弃感情,再借你一份理智——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事物认知的关系的广告

广东一考生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那份“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冲动而爱屋及乌,混淆是非;由于那丝仇敌狭路又相逢的偏见而咬牙切齿,无中生有:因为那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而盲目轻信,上当受骗。

上下五千年,万木竞发。千帆争渡,纵那历史的车轮转过,画卷延展。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之间的微妙关系依然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真可谓成也是伊,败也是伊。

朋友,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司将献上我们的法宝,教你看清感情亲疏与对认识之间的关系。您再不用借酒消愁伴日升,您再不用对镜流泪到天明。

本公司简介:本公司自创办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雅士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当代数亿名科技人员、明星泰斗的鼎力相助,面对您的困难,我们有信心助您一臂之力。送您进入成功的港湾。

服务内容:免费提供静心明目的治疗,同时开设培训课程。教古今中外的历史,授修身明志的哲学等等。

注:本公司特开设热线,在这里,您可以尽情感受与古今智者交谈的欢乐,与之分享洞观世界的经验与喜悦。

顾客反馈(由于版面问题,在此只举一例):

唐太宗:感谢贵公司的谆谆教诲,正是因为这,我才能听佞臣献媚而不加赏,闻忠臣直谏而不加刑,于是我有了魏征这块明亮的镜,也享受到了“房谋杜断”的喜悦,继而又换回了“贞观之治”,换来了我在后代亿万华夏儿女心中那“一代明君”的地位,认清了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之间的关系,我此生无憾。

后记:可唐太宗并非真的无憾,因为他忘记让自己的后代唐玄宗接受本公司的服务,那样就不会有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不会有杨国忠的受宠,更不会有“安史之乱”的悲剧。

朋友,快加入本公司的行列,让事易成。让难办的事再少一件。让感情和理智一起发光。

地址:寻梦路理智楼梦想成真号。

电话:0001—5315312

4.重阳节作文:重阳节孝敬老人 篇四

三年级重阳节作文:重阳节孝敬老人

金秋送爽,花果飘香。今天我们满怀欢喜的心情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前辈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村的宝贵财富。忆往日,您们呕心沥血,用辛勤的汗水为**村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人生的赞歌,

 

看今朝,**村的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您们虽然老了,但你们仍然发挥各自优势,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您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下一代学习的榜样。

“最美莫过夕阳红”。衷心地希望老年同志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为。并祝愿老年同志家庭

这篇三年级重阳节作文包含了我们对老人的关爱,以及对他们深深地挂念。

相关推荐:

三年级重阳节优秀作文:重阳节的来历

5.重阳节作文 篇五

【篇一】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在老人节里,我要感恩我的爷爷、外婆等长辈。

上午外出旅行回来后,我急忙在电饭煲中放入淘好的大米和清澈甘甜的泉水,焖上了米饭。随后,妈妈打电话给爷爷、外婆,告诉他们邀请他们来我家吃饭。就在我要去准备洗菜时,妈妈挂了电话,并对我说:“爷爷和外婆在家里包了饺子,说不来我们家吃了,还要我们去他们家吃饺子。”我顿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今天是老人节,爷爷外婆包了饺子还要我们去吃,我们邀请他们,他们还不要来……

我想着想着,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叫道:“那米饭怎么办呢?”“要不……”“要不过一会儿米饭熟了,我们带锅拿到爷爷家吧?”我不等爸爸说完,就抢着说道。“好啊,也算为爷爷外婆做了一件事儿。”妈妈说。于是,我匆匆忙忙换好鞋,提着锅,按下了电梯按钮,乘上电梯,和父母一起向爷爷家出发了。

到了爷爷家,一部分饺子已经可以吃了,还有一些没有包好。我赶忙洗洗手,蹿到厨房里,挽起袖子,和外婆一起干起来。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一个又一个花边饺子,说呆一会我要吃我自己包的。外婆听后,慈祥的笑了笑,说:“好啊,待会我也尝一尝笑笑包的饺

子!”我也笑了。

吃过饭后,爷爷为我冲了一碗酸汤,笑着说:“笑笑,快喝吧,爷爷知道你爱吃酸的,特地为你放了醋。”又有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里……

我喝完“特别”的酸汤,吃完“特别的”饺子,我站起来,微笑着说:“今天是老人节,祝你们节日快乐!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也是一个难忘的节日!

【篇二】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姥姥、姥爷带我到郊外登高、赏菊……看着姥姥、姥爷幸福安详的样子,我明白了“最美不过夕阳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随着重阳节的离去,见姥姥、姥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因为姥姥、姥爷又要回老家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见面。

我是姥姥最大的外孙女,姥姥、姥爷也都最喜欢我。每次舅舅开车和我们一起回姥姥家时,总是过一会儿就走了,我真想对姥姥、姥爷说:“如果我拥有一辆车,一定天天回来看你们,领着妹妹、弟弟玩儿,不让你们操心。我真羡慕妹妹能和你们天天在一起,不过我在家里一定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的。”

姥爷,我想对您说:“您以前为了接送妈妈、舅舅上学,不惜从

县里的医院调到乡里的医院,要不是您懂得上学的重要性,也许妈妈、舅舅现在就在村里种地,我也就会出生在农村了,不会认识班里的同学,也不会和他们成为朋友。每次我在您家哭闹时,您都给我讲道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后要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快放寒假或暑假时,您就会打来电话问我考得怎么样,每当我说100分时,不用说我就知道您乐开了花;如果我说90多分时,您就会说不错,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满分。姥爷,您以后不要再吸烟了,对身体不好。”

姥姥,我想对您说:“您虽然没有工作,但您也为家里付出了很多。您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令人敬佩;您把我和弟弟、妹妹一把屎一把。

尿的带大,从不考虑自己有病的身子,更使我们全家人尊重;每次到您家总是不吃饭就走了,好不容易吃一次,您就带我们去饭店吃,还总是把菜夹到我碗里,总以为我长不大。姥姥,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

姥姥、姥爷,你们知道我最最想对你们说些什么吗?我最想对你们说呀:“姥姥、姥爷,我最爱的永远是你们!请你们放宽心,快乐每一天!”我期盼明年的重阳节早一天到来!期盼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篇三】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度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缺少了我最赞赏的地方,恒景拜师学艺,杀死瘟魔才让九月九登高的风俗传下来。

【篇四】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有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篇五】

再过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让我们星期六、星期天为老人做一件事写在日记本上,“啊”,我一下子蒙住了,我的外公外婆住得很远,爷爷奶奶已经去事了,我该为谁去做事呀?

今天早上,我正站在家门口为这事发愁,突然,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从我眼前走过,然后走进我家门前那幢小小的房子去了。咦!我怎么没想到这位就住在我家对面的老人呢?难到真如书中所说,现在的老人正一点点地在被青年人遗忘吗?我没有将这个问题延续下去,走到他面前,“爷爷,我能为你打扫房间吗?”一开始,他吃了一惊,但我马上解释原由,并求他,生怕他不答应,让我完不成作业。经过片刻沉思,他答应了。

我回家拿来扫把走进他的屋子,先打量了一下他的屋子,这是一些非常简陋的屋子,除了生活必备的用具,再加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没其他什么东西了,墙上有好多的裂痕,房顶的角落上还布着几张蜘蛛网。

我开始扫地了,先扫床下,我把扫把伸了进去,从里往外一扫,“呀”,灰尘怎么这么多啊?我用手捂住另外嘴巴和鼻子,又扫了起来。扫着,扫着,房间里便灰尘弥漫了,我用扫把扫了几下,想让灰尘扫出门外去,谁知,这几扫,不但没把灰尘扇出去,反而把我扫在一起的灰尘给扫散了,“哎呀”本是要为老爷爷来打扫房间的,但现在反而弄的越来越糟糕了,“啊”地面上腾起来的灰尘呛得我实在没办法,我捂着嘴巴,眯着眼睛冲出了房间,当我睁开眼睛时,只见外面站着一个小孩子,浑身脏兮兮的,左脚上的鞋已经“张开了嘴巴”,小脚丫子露在了外面,头发乱得像鸟窝,脸上还沾了点泥巴。

这是他的孙子,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让老爷爷很是担心。但让老爷爷最担心的还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三天两头就和特的儿媳吵架,而且经常向别人借钱去赌,现在身上已经是负债累累。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位老爷爷很可怜,本来我是以机械的态度来的,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了,不再认为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着是每个人的职责,现在社会上需要关心的不正是这种老人吗?我转身走进房间里,又继续扫了起来,扫完了地,我又把蜘蛛网清了一下,尽管我个子不高,但我还是一蹦一跳地把它完成了。

又是一年重阳节。但这个重阳节留给我的是一次难忘的回忆,一份既喜悦又忧伤的情绪。我为完成了作业而喜悦,为替老人做了一件事而喜悦,我也为老爷爷的家庭而忧伤,为社会还没有重视这一现象而忧伤。

【篇六】

今天是重阳节,早上我们学校进行了重阳节的专题广播,广播里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等等,有趣极了。

一天的学习很快过去了。放学时,我在楼梯上看见了沈老师,心想,今天是个节日,那得有礼貌地祝福老师。于是,我连忙说:“沈老师,节日快乐!”我心里想沈老师一定会说“谢谢”。

谁知道,沈老师奇怪地看着我。她怎么没像往常一样说谢谢呢?我有些纳闷。正在这时,沈老师笑呵呵地说:“我又不老,跟我说节日快乐干什么?”到底怎么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连忙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奶奶,问奶奶是怎么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难道沈老师老吗?”

6.【实用】重阳节作文 篇六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创新,实用,教学思考

作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点项目, 作文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同时还考验着学生对生活的提炼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因而作文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1] 良好的作文素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现学生语文修养的提升。当前,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相对从前已经有了较大改善, 但在实用性与创新性上仍存在一定欠缺, 导致作文质量参差不齐, 如何提高语文作文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实现作文质量的提高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 过分重视语言优美而忽视了作文实用性

丰富优美的辞藻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作文的观赏性与文学的艺术性, 然而, 凡事过犹不及, 毫无节制地滥用不但会显得作文过于空洞, 同时也会导致作文丧失其本应具有的实用性。例如,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盲目追求优美辞藻的应用, 在进行作文授课时不是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是通过课文、学习资料、范文等途径挑选出描述优美的语句让学生朗读、背诵及借鉴, 长此以往, 学生将逐渐丧失自主创造性, 仅能使用现有的辞藻而无法创造新的语句。在该种教学观念下, 他们的作文往往是由大量优美而又空泛的辞藻堆砌而成, 不但立意模糊, 描写内容与题目要求大相径庭, 文章的整体结构也无规律可言, 无法达到实用性标准。

(二) 模式化教学磨灭了作文创新性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当前的教学方式虽然较过去有了明显区别, 但由于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观念上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 导致其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作文创新性的发展。 [2] 例如, 教师在安排作文写作后, 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在不离题的前提下增加文章的创新性, 而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审题开始, 教导学生应该怎样立意、择材、起头和结尾, 甚至直接以范文举例, 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从思想上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禁锢在一个极为有限的范围内, 即便学生想要在作文中增加创意元素, 凸显文章个性, 最终也会由于思维定势而导致写出的作文在模式上大同小异。这种流水线下的作文教学既磨灭了作文的创新性, 也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故而不值得推崇。

二、高中语文作文实用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思考

(一) 作文实用性的教学思考

高中语文作文实用性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参透作文题目中蕴藏的深义, 写出既切合题意, 又富有寓意的文章, 继而在阅卷教师翻卷时给予其眼前一亮的感觉, 增加作文的提分几率。例如, 2013年的某个高考作文题目是《大豆》, 要求学生围绕该话题展开叙述。由于题目要求较低, 因而学生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可就此展开多个方向的描写。然而, 该题目又具有较深的涵义, 若仅仅按照表面意思把作文写成科普类文章, 就与出题者的用意相去甚远。为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就题目中大豆与豆腐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找出二者间的关系, 并以此为线索发散思维。譬如从豆腐是由大豆在经过加工后制成联想到“磨难是成功的前提”, 或是从大豆变身成豆腐后发生的转变联想到“变通的重要性”。一旦学生掌握了题目背后的涵义, 自然也就能够写出符合出题者用意并具有较高水准的文章, 达到实用性作文教学的目的。

(二) 作文创新性的教学思考

创新是衡量一篇作文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在教学改革的要求下, 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 通过从生活中提炼出创新性元素, 引导学生跳出思维框架, 拓宽思维的想象空间, 继而达到创新性作文教学的目的。[3] 然而, 由于高中课业普遍繁忙, 绝大部分高中学生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 单一的生活模式不但麻木了学生思想, 也限制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阻碍了其创新性能力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是, 作文不仅是一项教学内容, 同时也是众多记录生命精彩片段的形式之一, 为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适当跳出三点一线的格局:如日常生活中经由报纸、电视等途径多关注社会焦点新闻, 了解社会时事;周末至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场所查询作文资料, 或是亲身走入社会, 充分利用五官功能来实际体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一一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其语言表达能力, 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综合上述,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作文应尽可能避免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而高中作为学生的重要阶段, 更是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作文教学上强调实用性的价值与创新性的发挥, 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 使每个文字都融入情感, 从而实现学生作文整体质量水准的提高, 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三点体会[J].青少年日记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02) :47.

[2]罗仕晓.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重视对语文课本的挖掘[J].散文百家 (新语文活页) , 2012 (11) :53-54.

7.浅析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篇七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依然存在灌输式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的高中作文课堂依然应用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关教学实践表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上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此,教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单纯予以灌输,不注重课堂互动只会降低其教学效果。此外灌输式教学模式也对学生个性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促使学生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天赋条件,进而不能在课堂上开展针对性的作文教学。

2.作文中“谎话连篇”

目前,语文教学正在推进新课改,其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落实。而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由于考试要求学生作文必须要积极向上,这导致不少学生在作文上谎话连篇,词句间出现不少空话、套话,这也体现出高中作文教学缺少实用性和创新性。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缺少新意。很多情况下都是教师进行材料分析,并讲解格式套路,而学生则在下面记录有关内容。近几年,多媒体技术来时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大量应用。但是,不少教师不仅没有熟悉运用该项技术,而且在实际运用中照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所以没有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这表明,高中作文教学必须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模式来培养实用性,并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准确掌握得分点。当然,该种模式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最好应用在考试前的阶段内。具体来说,在实用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将作文得分的亮点讲解给学生。比如,华丽的开题往往给阅卷教师留下较深的印象,而精彩的结尾对于整篇作文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通过相对的完美的首尾内容,一篇文章往往会在同类文章内脱颖而出,进而获得较高的分值。对此,根据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首先就是强化练习作文的开篇。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一般需要练习不同开头。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坚持周记的书写,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在面对高考作文时胸有成竹。同时,实用性的作文教学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分析不同类型文章的得分点和亮点。在象征性的文章中,需要借助于叙事的形式来寻找到象征的主题,而且将主题内容鲜明的体现出来,从而提升自己作文的高度。例如,某年的高考作文在写作要求上就是围绕“父亲的肩膀”这一话题,对于该类话题作文,学生存在着较多的写作方向和较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对于这个象征性的文章。一旦学生仅仅局限在父亲的肩膀上,那么在话题理解上就显得过于狭隘了。因为肩膀象征着责任,父亲的肩膀则表示其在履行自己的责任,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扩展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包括对祖国的责任等。所以,如果学生对拟题人的象征寓意准确把握了,那么其写作的文章就容易在阅卷中脱颖而出。此外,实用性的作文教学方式也主张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借助于各个击破的方式来把握作文写作的关键点是实用性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对要点的把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三、加强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相对于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创新性虽然在表面上与之相矛盾,但在实质上,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每年高考作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少高分甚至满分作文,都是以创新性取胜的。创新作文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在每年考试中都会出现不少。对于不少创新作文来说,往往具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特点,也就是说,创新作文可能获得满分,也可能获得较低的分数。对此,如何进行高中语文作文的创新性教学呢?一般来说,创新性培养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写作天赋相对较高,敢于打破常规,进而写出酣畅淋漓的文章。对于该类学生,教师加以引导,确保其作文内容的实用性,在有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创新性。总而言之,创新写作对于学生的作文素养以及语文素养都深有益处,但是在面临着各类考试尤其是高考时,创新作文仍然需要谨慎对待。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高中语文的各项考试中,作文也占据着最大的分值。为此,教师应当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重视实用性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创新写作。总而言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顺应考试上的要求,也要满足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8.重阳节作文 篇八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不错的,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每逢节日都会抒发自己的感慨,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古代人家如何度过各种节日。古人在重阳是不同于现代的,王维所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户人家团团圆圆,吃蒸糕赏桂花,有什么比这时更快乐的呢?或孟浩然去拜访老友也不为是一种兴致。那时的生活,虽然淳朴但充满乐趣。

“丹桂飘香练江畔,茱萸美酒传思念”。重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对年长的老人送出祝福,调皮的孩子也不会去惹老人发脾气,兄弟姊妹之间的不快此时如冰雪消融,亲人会团聚在一起吃桂花糕,喝菊花茶。不管是在哪里,人们在此刻对老人是心存敬意的。

“我们是年轻的大人,需要照顾年老的孩子”,如今的重阳又称敬老节,但谁又能真正去了解它呢,节日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个形式,也许有些人会表现出一些表面的尊重,但只有那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耳闻目睹过的老人才会说“今天咱们做蒸糕,喝菊花茶”。传统是我们独有的财富,过去需要它,未来也需要。一句问候会打开所有人的心扉,我们需要去追寻这些黄昏下的背影。

9.重阳节作文 篇九

你知道重阳节是怎样来的么?是这样来的:重阳节,为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厉带沿袭至今。重阳节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还要敬老。

所以我给妈妈干了一件事,妈妈高兴地说:真乖。

我这喜欢重阳节呀!

10.【实用】重阳节作文 篇十

一、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师的素质不高

教师,是教学中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水平。但是现在有许多教师,根本不懂得如何教学,才能真正教会学生,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老师只会找大量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来让学生欣赏,通过满分作文来给学生讲写作文时应该如何布局,如何写开头,结尾,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这些就使得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式,写作时严格按照老师讲的来写,没有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导致,所有的学生写下来的作文都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根本没有创新的亮点,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

(二)传统的文章评比的教学方式有所欠缺

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还是传统的让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就行构思创作,然后再用45分钟的时间,把好的文章在班里朗读,进行作文的点评,或者打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欣赏,通过对比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找出自身的不足,借鉴别人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来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学模式浪费了学生的写作时间,让学生只知道自己写的不好,分数低,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好,也就找不到提升的方向,长此以往,只会一味的模仿别人的文章,并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

(三)过分的强调“量”,而忽略了“质”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写作是直接与学生的高考相关联的,所以,老师尤其重视,从高一开始每周至少会安排2个课时来进行写作训练,训练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历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中的作文题材,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虽然练习了不少的高考作文,但是收获却是少之又少的,原因就是,在每周的2个课时的时间里学生只是机械的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自己认真的去归纳总结写作的好技能,好方法,从而造成了量的飞跃但是质却远远落后,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止步不前。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培养

所谓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从而在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使自己有更大的优势来迎接高考的挑战。教师应该在平时就加强对学生作文教学实用性的培养,在课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传授一些高考满分作文的亮点,教给学生如何才能安排好文章的整体结构,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吸引评卷人的眼球,得到一个高分。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掌握了实用性的教学模式,选取自己擅长的写作视角与写作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得到一个高分。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性的培养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是相辅相成,二者可谓是缺一不可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例如: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满分作文,这些作文的优势就在于创新,他们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但是创新并不是毫无边际的随口胡诌,更不是不切实际的胡编乱造,而是在掌握现有资料、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文采的提升,是锦上添花。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脱离实际的文章,并不是好文章,学生在写作时,只有充分掌握了作文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重大作用,并且学会合理利用,就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提高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进行浅析,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制胜,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作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己领悟写作的好方法,学生也要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为根本宗旨,学会把别人作文中的美文美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然后进行改善直到得到美篇美作为止,还有在写作中一定要学会创新,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因为只有给“想象”插上翅膀,才能飞上蓝天,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才能拥抱自己理想的大学。

11.重阳节作文 篇十一

早上10点,同学们拎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大家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校门口排好队。校长跟我们讲了这次野炊的安全问题,反复强调不可逃离队伍,一有问题马上向老师报告。接着就开始出发了。一路上,同学们整齐的走着,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笑着。不知不觉,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一片大草坪。啊,这边风景极好,一阵微风吹过,小草在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小鸟在展现优美的歌声,天空是那么的晴朗,空气是那样的清新,远远望去,一座山环绕着一座山。老师宣布开始野炊。同学们自发组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煮饭,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分好了阵营,六个一群,七个一堆围在一起。然后,同学们就开始行动了,挖坑的挖坑,洗菜的洗菜,洗米的洗米,生火的生火……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和(中国散文网)小伙伴们挖了两个坑,一个用来煮饭,一个用来炒菜。我们先把一个坑生好了火,把装有米的高压锅放进了坑里。负责炒菜的小高开始炒菜,她把锅子端上去,放了些油,放了些盐然后盖锅盖焖一会儿。她走了了一小会,小高打开盖子看熟的差不多了,他不知道已经放盐了,于是他又加了几勺盐,等小刘阻止他时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大家吃这道菜时真是欲哭无泪,但还是嘻嘻哈哈的笑着。毕竟是同学亲手做的。小刘再炒了几个菜,这时饭也好了。我们便摆餐具开始吃饭了,这顿饭吃的真的很快乐。

午饭过后,同学们有些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有些跑着玩游戏,有些在放风筝,有些还道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嬉戏。

12.重阳节作文 篇十二

重阳节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今年的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清早,在温州出差的妈妈打来电话问我今日是什么节日我左思右想就是不明白今日是什么节日,妈妈告诉我今日是九九重阳节,让我为外婆做一件事,使外婆过得开心、难忘,祝她节日欢乐。

放学后,我回到家,从冰箱里拿出一只红通通的大苹果,洗干净,又拿出水果刀,准备照着妈妈的样貌削苹果。可是,从哪里开始削就把我难住了,我只好随便找了一个地方,插进小刀开始削苹果,我细心地削了几圈苹果后,发现我削下来的苹果皮厚厚的,有许多果肉,苹果也“瘦”了一大圈,而妈妈削下来的苹果皮却是薄薄的,削好的苹果圆圆大大的。

我在削苹果的下部分时,十分仔细、细心,速度也很慢,却差点儿削出血,真期望妈妈在我身边,但这是不可能的,妈妈还在回来的路上呢。我只好之后削,大约用了8分钟才把苹果削好。我端详了一会儿,发现苹果上头小,下头大,活像一只小鸭梨。我把削好的苹果削成薄薄的小片,装在盘子里,拿到外婆的面前,笑嘻嘻地对外婆说:“外婆,重阳节欢乐!”外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

外婆揉着我,一边笑眯眯地吃苹果,一边不停地点着头。等外婆吃完苹果后,我又拉着外婆的手到小公园赏菊花、桂花。菊花真美、真艳啊!一盆盆形状不一样、颜色各异,粉的若霞,白的如雪,黄的似金,“龙爪菊”像小姑娘的卷发,“绒球菊”像节日盛开的礼花。桂花像一个个有生命的小精灵躲在绿叶间捉迷藏,轻轻一吸,沁人心脾。

13.【实用】重阳节作文 篇十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亦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黄金时期。当今社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尤其是语文作文在这两方面的培养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对我国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并针对其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创新性进行详细叙述。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教学过于看重形式,轻视内容。一直以来,作文占高考语文试卷分数比例比较大,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是以高考作文为中心展开的。在日常的作文练习中,教师一般都是以高考题目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更有的教师为学生直接选好标准的模板,让学生套用。比如,学生在练习议论文写作时,一般采用“三段式”,并且套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是名人轶事作为论据凑成一篇文章。以写有关成长的议论文为例,学生习惯运用排比句引出全文以及结束全文,第二段写有关主题的名人轶事,第三段叙述自身。这样的文章大多数千篇一律,学生并不能展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没有实用性、创新性可言。

(二)作文教学过于看重辞藻的堆砌,忽略作文本身目的。学生进行写作其本质是描述事物的现象,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作文表面的华丽,学生使用一些华丽、高级的词汇频率较多,这样华丽语句堆积的作文虽然可以看出学生的文学功底,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作文过于空洞[1]。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实用性思维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缺乏创新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改革后,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性以及实用性的培养,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应该打破以往参考范文、仿照范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实用能力为主。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的培养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并不是针对高考压力下的功利性,而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高中作文一般不限体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有的学生喜欢写议论文,有的学生习惯写散文,有的学生则善于写记叙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裁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无论运用哪一种文体都可以将主题明确地表达出来。另外,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作文的立意往往是通过一段材料所呈现的,而学生如何从一段材料中找出其主要的问题本质是进行文章创作的关键。分析材料是与学生日常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实用性培养分不开的。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二卷的作文考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老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高职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可见,这道题目密切结合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从文章中找出写作的视角。

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一方面是指高考中的实用性。高考中的作文一般是规定一定范围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限定的内容,组织语言,并要保证作文质量。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既定内容的理解以及实际创作方面。另一方面,是对书面表达能力的熟练应用程度。作文实际是书面表达的一种形式,而书面表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是会接触到申请书、工作分析总结、演讲稿等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优势凸显[2]。针对考试的实用性分析,作文考试具有固定的模式,但这种模式是多变的,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作文写作练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之前,对于文学知识的了解、文章结构的层次,以及一些词汇表达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前期的积累是高中阶段进行写作的基础。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一般采用结构教学,即主要是指文章的开端、高潮、结尾。要想把握好结构的三方面,与前期的写作积累以及后期的大量练习是分不开的。

运用一些特定的作文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作文教学的实用性。教师要将作文的实用性作为教学主要核心点,通过教授学生主观地发现所写作文的闪光点来把握作文的实用性。具有吸引力的开篇以及适当且独具匠心的结尾,会提升整篇文章的质量,教师可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写作培训。作文的实用性不仅可以通过首尾段的亮点表现,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独特的创作闪光点亦可以体现。比如,对于象征性的文章,就可以通过叙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其象征的中心思想。例如,某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为《父亲的肩膀》,对于这一类象征性的文章,如果学生单纯地描写父亲的肩膀就过于狭隘了,肩膀可以延伸为职责的象征,学生可以由自己的职责再延伸到社会的职责,这样的文章不仅有了亮点,而且独具内涵[3]。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无疑是主流形式,如果将学生作文的实用性看作是一个容器,那作文中的创新就是其灵魂。高中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生活大多是感性的,正处于思维创新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性,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力。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写作的过程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识过程,其写作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素材千变万化,每个人的理解亦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感悟生活的点滴,积累有助于写作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为写作积累素材。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学生有太多没有去过的地方,有太多没有见识的事物,但是可以通过想象用笔进行描述,而将想象力和情感结合在一起,这亦是创新的表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画面或者通过展示一幅画作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创新性写作的平台。在应试教育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缺乏自由写作的空间,而由教师为学生搭建自由的写作平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手抄报或者优秀作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不限题材、不限内容地进行创作,而且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一些杂志或者报纸进行投稿。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写作充满激情,而且学生的思维不受考试模式的限制,有更强的创新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并且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实用性、创新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不仅是为了在高考中得高分,对学生日常的工作生活亦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晓斌.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10):121-122.

[2]杨龙.试论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学周刊(上旬),2015(10):180.

14.重阳节作文 篇十四

放下书包,赶紧悄悄拿了份小礼物,奔到奶奶身边,甜甜地说了声:“奶奶,祝你重阳节快乐。”边说边从身后抽出右手,“瞧,奶奶,这是一颗祝愿星,送给你,祝福你越活越年轻!”奶奶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搂着我一个劲地说:“我们帆帆懂事了,知道孝顺奶奶了!倒是我这当奶奶的,什么好吃的都没给你带。”“奶奶,我什么都不缺,只要你身体健健康康的我就开心了。吃了晚饭,我带你去散散步,看看这里的变化。”

饭桌上,我催着奶奶吃这吃那的,鱼啊、虾呀、螃蟹在奶奶的碗里堆得满满的,看着奶奶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真是开心极了。

收拾好碗筷,我们一家人陪着奶奶散步、聊天,让奶奶度过了一个开心、难忘的老人节,也让笑容留驻在了奶奶的脸庞。我突然想到,奶奶虽然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进黄昏”,但我们一定会让奶奶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的。

★ 重阳节短篇作文

★ 重阳节 作文

★ 重阳节作文

★ 重阳节习俗作文

★ 重阳节六年级作文

★ 二年级重阳节作文

★ 重阳节放风筝作文

★ 重阳节的作文

★ 关于重阳节孝敬老人作文

上一篇:微课设计研修日志下一篇:2022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