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精选13篇)
1.《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一
大班教案《清明上河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清明上河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吃青团,划龙舟,上坟祭拜先人,扫墓)
—— 在很早很早的古代 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他把汴京(汴京呢就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都画在了一幅很长很长的画卷上,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就是北宋张择端大师,这幅作品叫做清明上河图,它是我们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你们见过这幅画吗?那我们现在就跟着优美的音乐来一起欣赏下这幅画
二、欣赏整体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
--这里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风光,在郊野的小路上走来一群抬轿人,里面坐着一位老夫人,他们正踏青扫墓归来。
--这里描述的是汴河两岸小镇的风光。在小镇上有一排排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接着往下看,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什么(船),那木船在什么上停泊着啊(水)这是一条河,这条河叫做汴河。(--船身都有什么样的花纹啊(许多点点,横线)船身是有许多的点点还有横线组成的,船头尖尖的十分漂亮
--在往下看看,横跨在汴河上的是一座弯弯的木质拱桥,这座桥弯弯的像什么(西瓜,月亮,镰刀)这座桥弯弯的像彩虹,所以啊人们叫它虹桥
---再往下看看,这里有一条街道。街道上有许许多多的什么啊(人),街道两旁又有什么(房子),那房顶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街道也画成黑色那会怎么样(看不清出,分辨不出来了)
---小朋友们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啊(牛)那这个呢(轿子)牛和轿子都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么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车出租车一样。
---再看看,这是一座高高的什么啊(城楼)你们看楼顶是什么形状的啊(三角形)三角形里有些什么的线(竖线)那这里是墙身和阶梯,他们是用什么线画出来的呢?(横线)这里是城门,我们穿过城门回来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哇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怎么样啊(非常的热闹,繁荣,人好多),那他们在干什么啊(有抬轿子,骑马,聊天的,上去指指哪里在聊天,挑担的)这条街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我们在往下看看,这也是一条热闹的街道。
三、总结。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的内容,张择端大师在这幅长卷上共绘画了1643的人,每个人做的事都不一样,各种牛,马牲畜有5、60匹,大小船只有20多只,房屋桥梁有30多栋,我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是无价之宝。现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四、学学画画。
1、老师现在把几幅图都挂到上面,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一画,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房子,画房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同角度看房顶不一样)
--要画城楼,注意什么(楼顶形状是三角形,三角形里有竖线,墙身和阶梯的线是横线)
--你也可以以选择你喜欢的人画一画,比如抬轿子的,骑马的,聊天,挑担的人)
--如果你要画虹桥,(桥弯弯的形状)
--画船时应该是怎么样(船头尖尖的,船身的图案
反思: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本文扩展阅读全书。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风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就在于让幼儿了解该画的历史价值。在幼儿欣赏课件、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对画面的点、线、面进行认知,对画面的各种人物形态加以模仿,从而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以及心理活动,如抬轿人、推车人、大人和小孩以及邻船人的模仿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幼儿的天真和想象力。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引导幼儿欣赏动感的《清明上河图》、其他画家的名画,通过整体欣赏——动态欣赏——局部欣赏——整体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幼儿对名画的鉴赏能力,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师幼一同欣赏后,更能够了解到画家的伟大以及《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本文扩展阅读: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2.《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二
看似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上, 却缺少了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马匹, 往往用毛驴和黄牛代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 马和羊牵扯到北宋的“国家机密”。
北宋是典型的民富国穷, 尤其文人皇帝赵匡胤, 一开国, 就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 对“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的中原早就垂涎欲滴, 于是赵宋朝廷不得不加紧对战备物资的控制。马和羊, 即名列其中。马匹, 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羊皮则要制作营帐、军服。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辽史》说得很清楚:与宋互市时, 马与羊不许出境。同书也说及辽与金决战时不失去战马之来源关系极为重大。这限制马匹南下的禁令, 也可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出:画幅上, 开封之大车都用黄牛水牛拖拉, 可见马匹短少情景迫切。马匹原来也可以在华中繁殖, 只是受当地农业经济的限制, 其耗费极难维持, 而且在精密耕作地区所有马匹一般较为瘠劣。”
3.《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录象、图片、纸花、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体验清明的气氛。
三、.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 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 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四、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五、教育幼儿爱祖国。
教学反思: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4.清明上河图欣赏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课本第一页的内容,也是每学期开学第一次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欣赏内容。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有过多次欣赏美术作品的经历,所以本次欣赏活动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运用美术的眼光进行学习。同时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同时本课的欣赏学习对下次《我们的社区》的绘画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认识“风俗画”这一绘画题材,培养学生对名家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知道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要了解哪些信息,如何去欣赏。分析欣赏画家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线条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理解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在欣赏中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欣赏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并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感知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通过画面人物的冲突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一个特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节的《清明上河图》,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风俗画。3.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三.电教设计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学生的视、听、思有机地结合,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选用《清明上河图》长卷慢放一遍,听解说。再倒放一遍,比较各画段表现民俗风情的不同,重点欣赏“虹桥”一段,根据需要进行画面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3、为启迪学生思维,理解“鸟瞰”,并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在线播放一段库6网的视频——《麦兜响当当》中的动画片段(鸟瞰、3D版清明上河图)
其他准备:100*25厘米的纸,上汇表格2行,8列,用于总结板书 清明上河图(局部)挂图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确今天要上一节欣赏课。回忆以前在美术课上欣赏过的作品。
提出问题:根据你几年来欣赏美术作品的经验,说说你认为欣赏一幅美术作品需要了解哪些有关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将其总结于表格之中。
作品名称 作者 国家 年代 画种 题材 主要技法 艺术价值
(二)看书,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来填表格
多媒体映示课题,请学生根据课前读书上的文字内容解释画题并找出与上表有关的内容。(不知道的地方通过下面的欣赏来完成)
教师总结: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北宋风俗长卷。传世名作、一级国宝。作者张择端。原画作为线描作品,长5米,宽25厘米。(对比总结用表格,感知作品的大小)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历朝历代都有皇家画师对其临摹。
(三)全卷赏析清乾隆年间临摹版《清明上河图》课件
因为原作年代久远,很多地方已有些模糊,所以今天老师带来的课件是清乾隆年间临摹版的,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看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先通过课件整体欣赏一遍,听解说。初步感知。(课件指导:自动播放,到虹桥段右键单击,画面暂停,解说继续,至解说过此段后单击左键画面配合解说继续)
2.倒看,(自动)比较画面中皇宫、内城的不同,(可按S键暂停,继续也按S键)鼓励学生用合适的词来分别形容一下。体会作者对当时风俗人情、交通工具等的表现。
3.单独分析虹桥一段。(暂停)比较与原版的不同。
(单击右键选下一张,再单击右键选下一张到原版画面)每个画面放大,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刻画。船上、桥上、桥下的人物的表情、动作。主要画面局部再次放大,分析画面中的矛盾冲突,人物表情、动作的描绘对画面起到的作用。
4、(点击画面右下方蓝色长方形链接键)再次整体欣赏一遍,加深体会《清明上河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用线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按S键暂停)
五.《清明上河图》艺术成就总结(先让学生说,教师总结)
1、《清明上河图》是反映了宋代民情风俗的历史生活画卷。请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理解宋代的生活风情。
2、《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并且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解决了有限的画面空间和内容广阔的矛盾。(播放在线动画《麦兜响当当》前几秒解释“鸟瞰”。)
3、《清明上河图》全卷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而且简练,是中国线描人物画里面代表作品。
五、拓展:
正是因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如此之高,近现代许多的工艺品都以它为题材(点击画面右下方蓝色长方形链接键看在壁画、剪纸、玻璃器、瓷器中的应用)。
甚至有动画片让这幅画动起来了。(播放在线动画《麦兜响当当》清明上河图片段)作业:
5.《清明节缅怀》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五
一、活动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杜牧的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3、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洒下一壶热酒,聊表思念之情,也会在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感激之情。
4、我国为清明节特别设定了假期,表示对节日的重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周我们将迎来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它,争取在节日里过的更有意义。
二、清明节知识
咱们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员呢,他们搜集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1、清明节要荡秋千。
2、清明要踢蹴鞠。
3、清明一定要去踏青。
6.《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六
一、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
艺术美源于生活的美, 但是“艺术的范围并不限于和所谓美的因素”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 “艺术的领域比美的领域要广阔得多” (普列汉诺夫语) 。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 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就非常强调以自然为师“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西方的艺术家指出艺术基础生活的重要。达芬奇认为当“师法自然”。据历史文献《东京梦华录》中对当时北宋 (徽宗时期) 汴京城区的记载, 张择端是摄取了汴京内城东角子门内外一带景物。在这里既有汴河, 又有汴河上独具特色的桥梁“虹桥”, 还有代表大都市的城门、楼宇、商铺。这些在表现汴京的商业交通和城市特点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清明上河图》最鲜明的一个艺术特点就是善于选择那些即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 又具有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情节加以表现, 具有十分细致入微地生活观察。《清明上河图》中有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的人, 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如果不是作者多次去实地进行细心的观察, 凭空是不可能画出来的。画卷上细致入微的描绘了忙忙碌碌、勤奋、劳苦的船工、纤夫、车夫、轿夫、农夫、以及小商小贩、理发师、车匠;同时也描绘了官僚、士绅、吏役、商贾及其眷属坐轿骑骡、清闲、狂游、浪饮之情形。张择端把前者作为其画卷描绘的主体人物, 特别是对汴河上船夫过“虹桥”画面的描写, 这些都说明了作者情感、思绪。艺术美具有倾向性, 就是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中流露出来的爱憎倾向。张择端虽在画院任职却把描绘的笔触伸向市井小民。《清明上河图》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城市居民的生活, 特别突出地描写了在同一市井中的两种不同人们的生活, 正如前人曾说“眼中苦乐各有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清明上河图》是画家成功的描绘出汴京城市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因而张择端的这一代表作品直到今天仍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也就体现出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
二、艺术美不是简单的再现生活形象
黑格尔曾断定“艺术美高于自然”。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反映。艺术家在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 它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 从而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才使艺术作品产生艺术美。《清明上河图》的诞生最深切地说明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的艺术形象与观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对话。北宋时代汴京的市民们在清明节时喜欢到汴河两岸以及“虹桥”上游玩。张择端即选择描写了这个题材。画面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区街市, 处处引人入胜。整幅作品依据内容可以分成三个段落:首段描写的是汴京城宁静的郊区农村景象。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 一片柳林柳树刚刚泛绿, 虽使人感到春寒料峭, 却已是春回大地。路上有赶着毛驴进城的脚夫和坐轿踏青扫墓归来的行人。环境人物描写点出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 为画卷全面展开序幕;中段描写的是汴河以及汴河上的桥梁码头, 以“虹桥”为中心表现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商业贸易活动。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 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进餐的。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 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 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卸货;后段描写的是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 城门内外、街道纵横, 两边联栋高楼屋宇, 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店铺林立,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等以及街道上的各色行人, 彰显北宋时期汴京城市的繁华。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上共绘制了五百五十多个人物, 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 车轿二十多辆, 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桥梁、城楼极具特色, 体现了宋代建筑特征。作品对北宋晚期的汴京及近郊的生活景象作了生动而细致的浓缩描写, 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的郊外部分, 张择端参照了外城东水门外的景色, 大胆地进行了剪裁和省略。作者把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高度提炼、加工, 把二者结合起来, 因而使画卷更集中、更概括。
三、艺术美本质上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美的规律是指人类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 以及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美的尺度标准等诸多规定的总和。蔡仪先生认为:规律是客观的, 美也是客观的。美包含自然界事物的美以及人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等同于现实生活。生活中的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却代替不了艺术美。在《清明上河图》的中段, 张择端细致入微地描画了汴河景象, 说明汴河对汴京的重要以及汴河作为国家漕运枢纽、交通要道有着特殊地位。作品的艺术形象既是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 又包含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形象。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 可谓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横跨汴河画了一座规模宏大雄美的木结构的拱桥。因桥如虹又称为虹桥, 这在当时的汴河上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张择端在“虹桥”两侧的河心, 巧妙的安排三只大船:一条船身大部分为岸边柳树遮掩, 突出表现船尾八个艄公正齐心合力的划动大浆;桥下有一只大船正在过桥洞, 船夫们在与激流搏斗。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个人忙着放下桅杆的;第三条大船已经平安的过了桥洞, 刚刚露出船头, 艄公们又回到原位置回头紧张关注后边的同伴。桥面上车水马龙, 行人稠密, 不时有人向桥下观望, 探头探脑地在为过桥的船紧张……这是全幅画的最高潮处。三条大船缺一不可, 处处彰显美的规律。同样是三条大船处理得十分有变化, 同样也说明汴河的货物繁忙。艄公的描写就像连续的画面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勾画出画卷的典型性, 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 描绘得栩栩如生, 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这里充满了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从而体现出其作品的艺术美。
综上所述, 艺术美是艺术家在塑造的艺术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激情, 而这种激情来源于生活实践, 是现实生活给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这种激情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 从而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艺术作品的美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所描绘的内容以及细节充分说明了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创造才是艺术美的生命。
摘要: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 但它不等同于现实生活, 而高于现实生活, 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充满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艺术美具有典型性。《清明上河图》透彻地说明了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关键词:艺术美,现实生活,主观能动反映,创造性劳动,美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阮荣春, 顾平, 杭春晓.中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7.幼儿大班清明教案 篇七
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吃青团 ,划龙舟,上坟祭拜先人,扫墓)
在很早很早的古代 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 ,他把汴京(汴京呢就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都画在了一幅很长很长的画卷上,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就是北宋张择端大师,这幅作品叫做清明上河图,它是我们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你们见过这幅画吗?那我们现在就跟着优美的音乐来一起欣赏下这幅画
二、欣赏整体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
这里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风光,在郊野的小路上走来一群抬轿人,里面坐着一位老夫人,他们正踏青扫墓归来。
这里描述的是汴河两岸小镇的风光。在小镇上有一排排的房子, 房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接着往下看,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什么(船),那木船在什么上停泊着啊(水)这是一条河,这条河叫做汴河。(
船身都有什么样的花纹啊(许多点点 ,横线)船身是有许多的点点还有横线组成的,船头尖尖的十分漂亮
在往下看看 ,横跨在汴河上的是一座弯弯的木质拱桥,这座桥弯弯的像什么(西瓜,月亮,镰刀)这座桥弯弯的像彩虹,所以啊人们叫它虹桥
再往下看看,这里有一条街道。街道上有许许多多的什么啊(人) ,街道两旁又有什么(房子),那房顶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街道也画成黑色那会怎么样(看不清出,分辨不出来了)
小朋友们再看看,这又是什么啊(牛)那这个呢(轿子)牛和轿子都是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么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车出租车一样。
再看看,这是一座高高的什么啊(城楼)你们看楼顶是什么形状的啊(三角形)三角形里有些什么的线(竖线)那这里是墙身和阶梯,他们是用什么线画出来的呢?(横线)这里是城门,我们穿过城门回来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哇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怎么样啊(非常的热闹,繁荣,人好多),那他们在干什么啊(有抬轿子,骑马,聊天的,上去指指哪里在聊天,挑担的)这条街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我们在往下看看,这也是一条热闹的街道。
三、总结。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的内容,张择端大师在这幅长卷上共绘画了1643的人,每个人做的事都不一样,各种牛,马牲畜有5、60匹,大小船只有20多只,房屋桥梁有30多栋,我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是无价之宝。现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四、学学画画。
1、老师现在把几幅图都挂到上面, 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一画,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房子,画房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不同角度看房顶不一样)
要画城楼,注意什么(楼顶形状是三角形,三角形里有竖线,墙身和阶梯的线是横线)
你也可以以选择你喜欢的人画一画,比如抬轿子的,骑马的,聊天,挑担的人)
如果你要画虹桥,(桥弯弯的形状)
画船时应该是怎么样(船头尖尖的 ,船身的图案
反思:
8.《清明》教案 (高二选修) 篇八
[福建省南平新光学校公开课教案]
《清明》杜牧 执教 方崇宇 -4-6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诗歌鉴赏方法之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2、理解作品的意境和诗韵
教学重点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意境和诗韵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明节,缅怀先人、祭奠逝者的日子。
二、鉴赏
1、把握意象
①雨 ②行人 ③牧童
2、置身诗境
时间:清明节 环境: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3、缘景明情
①“雨纷纷”:雨之多、细。既写出雨的特点,又暗含着行人的心情。
②行人为何“断魂”?漂泊在外,思念亲人。
③一问一答,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小结: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三、拓展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意象与意境
2、诗歌语言的凝炼
①“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②“雨纷纷,人断魂。酒何处?杏花村。”
四、吟咏诗韵
1、把握节奏
2、休味感情
五、总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正是通过塑造心物相契的艺术景象来表达情感,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时,要抓住语言品味出景象的特点,进而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出诗歌的“味外之味”。
六、作业
运用诗歌鉴赏方法之“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品味贺知章的《咏柳》
9.《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九
1前言
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不但是交通空间,而且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而“街头”一词所侧重的就是街道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场所的一面。历史学家王笛用“街头文化”一词来概括中国传统城市居民在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如“街头巷尾民间艺人的表演、集体的庆祝仪式、下层民众在街头谋生的方法”[1]等的总称。街头文化不仅仅局限于街道空间,有时也与庙宇等宗教场所有关,但为了明晰起见,本文所指的街头文化范围有所缩小,专指与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相关的日常生活形态。而街道空间的形态是街头文化赖以存在的重要空间基础。
北宋画家张择端展现当时东京市廛风貌的长卷画作《清明上河图》[2],广泛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形态和以街头文化为代表日常生活。此版本因被《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故很多研究者称其为宝笈三编本。后世,尤其是明代中叶之后,这幅画出现了大量仿作,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今辽宁博物馆收藏,带有明代著名画家仇英题款的仇英款本[3],和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等五人合作绘制的清院本[4]。
这三本《清明上河图》所依据的蓝本来自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宝笈三编本描绘的是11~12世纪北宋东京的城市风貌,现在已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日本学者加藤繁通过对大仓集古馆藏的仇英款本《清明上河图》的研究,指出其所绘城市特征及业态与明代苏州相似,而所绘城门形态接近苏州阊门[5]。加藤繁的论据,如城内“打造锡器”、“描金漆器”等店招,以及对城门形态的描述,与仇英款本完全一致,据此可以判断仇英款本更多与明代中后期苏州的城市风貌有关。而清院本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其总体构图明显参照了包括仇英款本在内的明清通行版本,但又对此作了颇多的改动,所绘很多城市细节,如街道宽度、胡同等空间的尺度、城门与城门楼,以及牌楼和官式建筑都明显带有18世纪北京的城市痕迹,但另一些特征,比如部分民居的细部特征和房屋的临水界面,却又明显带有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城市空间的特征。所以,清院本在地域特征上,从早期的明代版本继承了苏州江南水乡城市的特点,并融入画师个人对苏州的城市经验(清院本第一作者陈枚为苏州人),但根据18世纪北京的空间形态,对画面的很多细节进行了颇多重新设计,其具体细节的地域特征需要根据文献资料单独考证。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个版本《清明上河图》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主要街道空间结点与在街道上的各种生活场景的研究,详细探讨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空间结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系列细部特征,和其对以街头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日常生活形态各不相同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城市环境中的共通和差异之处。力图通过研究,还原中国传统城市街头文化的空间基础,以加深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认识和把握。
2街头文化对街道空间形态的适应与选择
很多中国传统城市是经过完整规划后一次性修建而成,如唐长安、元大都等,但在城市长期使用和运转的过程中,城市微观的空间形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最初建造时设想的理想状态。而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后来对城市的一些改建和扩建也会使其空间形态产生巨大的改变。如北宋东京,就是在隋唐的州府城汴州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扩建而成的。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扩建汴州城,城墙呈不规则方形,为北宋东京内城的基础。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为已经成为帝都的东京城修筑外城,第二年开始建设,两年后完工。而在这之前,原有东京内城之外“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已自发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近郊城市聚落。而后周世宗的外城营建策略是“其标帜内,候官中擘画定街巷、军营、仓场、诸司公廨院务等,即任百姓营造”[6],对街道的走向作出整体规划,而与街道相关的房屋则“任百姓营造”,给了使用者营建的自主权。我们无从知晓外城的营建是否利用了当时已经“络绎无穷”的自发城市形态,但约6个世纪后,明代嘉靖皇帝在原有北京城南侧兴建外城时,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营建之前的近郊聚落原有城市肌理,使其街巷呈现出不规则的特征。而在街巷旁兴建的店铺和民居“侵街衢为舍”,也使街道增加了参差的细部形态,虽然政府也多次对此进行整治,但平时对侵街行为压力并不充分,使这种街道形态成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常态。而另有一些城市,源于自发生长,而后在此基础上加筑城墙,增设管理机构,这种的城市街道空间也保留了更多的自发形态。
无论哪种情况,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形态并没有具体考虑其容纳的街头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这与欧洲传统城市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后者一般在城市中有意保留供居民活动的广场空间,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比如中世纪城市,道路空间也有不规则的形态和参差的细部特征,现实生活中也容纳一定的活动内容,但街道和广场的区分仍然非常明显。中国传统城市中虽有些室外仪式空间近似于广场,但并不对居民日常生活开放,所以街道便成为居民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说法并不排除有些情况下,街道局部的放大和缩小形成的空间形态有与广场近似之处。)而街道的设置,以及街道空间形态的形成,其初始动机并未考虑到在街道空间的日常生活形态。
但城市自发形成的曲折、参差的复杂街道空间形态却在客观上拥有容纳各种丰富多彩的街头文化的可能性。这也是街头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所以,中国传统城市中,虽然也有街头文化主动塑造街道空间形态的例子,下文也会提到并考察,但更多是各种街头文化形态对业已形成的各种街道空间形态被动的适应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拟首先从认知的角度对街道空间形态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街头文化的空间选择的习惯和依据。
3街道空间结点形态的分类和考察要素
本文选择以街道平面几何形状作为对街道空间节点进行分类的依据。这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以几何形状,而不是拓扑形式作为讨论的基础,是由于考虑到空间的基本体验来自于人的身体知觉,涉及到空间尺度、能见度等很多方面具体因素,有时,拓扑关系的相同或相似的空间,可能对于人的身体知觉有非常大的差异。如仇英款本和清院本表达的城门附近牌楼宅院旁的街道转折,在拓扑关系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前者遮挡了行人的视线,而后者却更像是单纯道路宽度的改变,所以,从空间类型上适合分开讨论。
街道空间的几何形状包括平面几何形状和天际线两个方面,而平面几何形状又是其中最容易识别的内容,所以这里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平面几何形状对人的视线的开放与遮挡,直接影响到人对街道节点的认知,是我们考察的重要因素。较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凹入结点,视线可达性相对容易判断,而较复杂的几何形状,则需要采用UCL Depthmap软件进行视线分析。
天际线的一般高度问题,可以与空间界面结合讨论。空间界面是街道空间边界的性质和特征。空间界面的高度直接决定其围合感,进而形成空间体验的差异。但由于人对不同空间界面的认知有所差异,所以,空间界面的友好度似乎比围合感对人的空间体验影响更大。各版本《清明上河图》中,除了城门内的关卡属于公共管理建筑之外,其余主要是住宅和店铺,而住宅的私密程度和防卫程度的差别,店铺的经营性质和门面开敞程度都影响了空间界面对人的友好度,进而影响人的空间认知和活动方式。
而变化较明显处往往同时构成区域性的地标,成为讨论的另一个基本要素。作为区域性地标,自然有突出于街道空间环境的特征,或体量、或高度、或色彩,也不排除有些地标仅仅由于其社会文化层面的重要性而成为区域性地标,比如对特定阶层有重要意义的神祗的庙宇等。无论如何,区域性地标必然有在认知上突出于周边环境的特征,而不同的特征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途径,从而导致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这方面的讨论与人的身体知觉密切相关,而人的身体知觉既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成分,如视线的通畅或遮挡等,也有与特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对与特定文化相关的符号如何感知及如何作出反应。前者可以参考环境行为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而后者,则需要对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分析和把握。但人的身体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的活动得以判断。所以,这里在对街道空间节点的形态诸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之后,进而对图中居民的各种活动与空间的关系进行把握。
4街道空间结点实例分析
这里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街道结点,对其平面几何形状所带来的认知特征进行多侧面的分析和比较。
4.1之字形结点
之字形结点指的是在一个较小的尺度范围内,道路经过两次直角转弯后,仍然与原来走向一致的街道空间结点类型。空间结点示意如图1所示:
其中D1和D2代表转折前后走向一致的道路宽度,其中较宽者为D1,用T来表示转折处的总宽度。如果T>2.5D1,那么转折处总宽度过大,给人的空间感受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转角空间,如果T<1.5D2,那么空间感受更接近于街道两边街面的参差错落,而较少给人以转弯的感受。这里讨论的之字形结点,T值都处于1.5D2和2.5D1之间。A值为转折部分宽度。
这种空间形态在中国古代城市以及村落的巷弄中很常见,如上海朱家角镇北大街便有这样的空间结点[7]。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上也并非不存在这种空间结点,如从1945年山东胶州城的航拍照片上可以看到,在靠近南门处,主要大街有一个明显的之字形结点[8]。
在以上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中共有两处之字形结点,宝笈三编本和仇英款本各一处。
4.1.1结点实例A(之字形结点):宝笈三编本,“王家罗明疋帛铺”附近
宝笈三编本在城门内与主要道路十字相交的繁华街道,整个图中大部分店招位于这条街道上。(图2)从图中所绘尺度判断,D1和D2大体相当,在10~13m之间,H值约为24m,H≈D1+D2。从构成街道的建筑平面轮廓来看,建筑在转角处稍有退后,但退后的空间被临时性或半固定性的摊棚所取代,并没有成为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图3是根据图绘尺度推算的相应街道结点空间平面意象图。
利用UCL Depthmap软件,取整个街区的范围进行视线分析运算后,检视此段之字形结点处的可视性差异。从运算结果可以发现,当忽略临时性或半固定性的摊棚,仅以固定特征要素进行视线分析时,之字形的转折并未隔断两段街道间视线的可达性,但在阴角处,即图中“王家罗明疋帛铺”和餐馆的位置,有比较明显的一片视线可达性稍弱的空间。而如果把临时性或半固定性的摊棚也作为视线分析的遮挡物时,两段道路之间视线的可达性和关联性明显减弱,但阴角处视线可达性稍弱的空间大体范围和形态所受影响不大(图4)。
整个结点的空间界面以单层店铺为主,有部分实墙面被临时性或半固定性的摊棚所占据,空间界面大都向行人开放,开放程度随业态不同稍有差别。结点处各店铺店招林立,但缺乏非常突出的区域性地标。相比之下,“刘家上色沉檀揀香”店铺入口的彩楼欢门较其他店招突出一些,但仍然缺乏作为区域性地标所需要的醒目性。
从人的活动来看,可分为几个空间区域。中间部分为交通区域,主要为各色行人车马所占据;临近店铺处的街道空间,有些是店铺功能向室外的延伸,一些装卸货物的活动也发生在这里;前面提到的阴角处可达性稍弱的空间,行人车马一般不从此处经过,所以店铺相对比较冷清,但这种空间由于没有交通人流的干扰,为街头临时性的停留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图中可以看到,有几组在此停留并寒暄者。
4.1.2结点实例B(之字形结点):仇英款本,“学士“牌楼附近
仇英款本进入城门后在“学士”牌楼附近,主要大街的转折形成了一处之字形结点(图5)。从图绘的尺度来看,D1靠近城门处较宽,约为25m,但道路两旁房屋的突出使转折处宽度约为15m,D2也在15m以上,T值较大超过45m。相应结点空间平面图如图6所示。
UCL Depthmap分析的结果(图7)证实,在T值远大于D1+D2的情况下,平行的两段街道视线上的联系很弱,而“学士”牌楼前的转角处反而成为城门一侧可视性较好的的区域,这与前面的例子形成对比。究其原因,是因为转角处突出的“上料八百高香”店铺使街道宽度明显变窄,再加上T值较大导致转折处面积较大,无意中增加了转角区域的可视度。
空间界面以单层店铺为主,业态也主要是售卖以士大夫阶层为消费对象的手工制品,如制琴、书画装裱、金银首饰、描金漆器、酒器、香等,根据业态的不同和店铺空间处理的差异,开放程度也有所不同:以制琴为代表的手工作坊店铺中并不以吸引顾客为主要目标,所以虽然店铺形态开放,但店铺功能并未向街道进一步延伸;“成造金银首饰”店铺以栅栏作为防护,开放度较其他店铺低得多;但仍有一些店铺,如书画装裱,店铺功能向室外有所延伸。部分转角部分以围墙临街。
“学士”牌楼是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地标,作为一个受到尊重的官员和学者府邸的入口标志,位于府邸正门之前,和府邸的正门共同限定了从公共性特征较强的街道到私密性的府邸之间的过渡空间。牌楼形式似开敞,但地面的高差仍清楚地标示了其与街道空间的区别。但过渡空间的存在也降低了府邸入口的防卫森严感。
“精裱诗画”旁边一口标有“义”字的水井,虽然形式并不起眼,却对附近居民的生活有重大影响,但对店铺影响有限。
结点处人的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在“学士”牌楼前的转角处有傀儡戏表演的聚集人群。按照前面的分析,此处在城门前一段是视线可达性较好的区域,热闹的程度存在高于其他地方的可能。又由于“学士”牌楼距离府邸大门有一片过渡空间,减少了府邸的防卫性对街道上人活动的压抑感。但这片合适的活动区域并不稳定,如果府邸正门有人、车或轿子的出入,聚集活动便可能中断。
除了傀儡戏表演外,此结点处以行人为主,另有汲水者一人。在第二个转角处的打架行为,属于突发事件,与空间形态和场所没有直接关联。
4.2单侧变宽度结点
一条街道,一面保持足够的延续性,而另一面则宽度发生突变,且突变后街道在新的宽度上继续延续,这种街道结点即单侧变宽度结点。相应空间结点平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
如果两种街道宽度分别为D1和D2,且D1>D2,那么如果D2>0.8D1,则街道宽度改变并不明显,只属于中国传统城市中常见的街道两侧房屋的简单参差错落,不能称为单侧变宽度结点;如果D2<0.4D1,则两侧街道宽度变化太大,不能认为是街道的单侧变宽度,而是街道结束处与一条单独的巷弄连接。所以这里的D2取值在两者之间。
清院本“状元府”牌楼处的空间结点是典型的单侧变宽度结点。
4.2.1结点实例C(单侧变宽度节点):清院本,“状元府”牌楼附近
清院本此街道结点(图9)在构图上来源对明清坊间通行版本中类似于结点实例B的街道结点形式的修改。把两者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基本元素,比如“状元府”牌楼与结点实例B的“学士”牌楼对应,水井位置也很相似。但清院本的修改扩大了街道的宽度,并取消了突出与街面的香铺,让街道的另一面虽有参差,但并无明显转折,这样就将之字形结点转变为单侧变宽度结点。从图绘的尺度来看,D1超过60m,D2也有40m左右。其平面意象图如图10所示。
UCL Depthmap分析的结果(图11)比较简单,但可以看出街道的视线保持较好的通畅度,并未因为变宽而受到很大影响。但变宽处,也就是“状元府”牌楼附近明显视线可达性要弱一些,但曲线形态无法形成一个单独的空间领域。
沿街空间界面同样以单层为主,沿街房屋除了店铺还有住宅,界面对街道的开放度要小于结点实例A和B。但由于街道较宽,行人较多在道路中部活动,所以,界面较开放的商业店铺功能向室外的自然延伸领域要大于结点实例B。
“状元府”牌楼同样位于府邸大门前面,但两侧空间开敞,所以两者之间的空间并没有结点实例B的凹入感和过渡感。府邸大门两侧的八字照壁使空间给人的感受变浅,地面的台阶位于府邸大门和牌楼之间更是牌楼与大门之间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感。这里,牌楼作为区域性地标标识府邸的存在和府邸大门的位置,并没有形成过渡空间。
相应牌楼旁边,人的活动却更多成为了府邸私空间的延伸。轿子回府,官员之间作揖招呼,这些可能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态,但府邸的轿子放在大门之外的街道空间上却是常态性的做法,让附近的空间成为府邸私空间向街道的延伸和扩展。而结点实例B中的傀儡戏表演,则挪到了街对面一座宅院的院墙旁边。那里既是视线可达性较好的区域,又由于院墙对空间界限作了明确的分隔,避免了与其他的街头活动的相互干扰。
4.3凹入结点
凹入结点指街道一面向内凹入形成的街道结点。影响凹入结点体验的主要参数有街道宽度D、凹入部分宽度A和凹入部分深度B,如图12所示。现代街道的小型广场空间关系往往与凹入结点非常相似。但各版本《清明上河图》中凹入结点的种类的情况却各有不同。
4.3.1结点实例D(凹入结点):宝笈三编本,护城河外的寺庙附近
宝笈三编本中城门外沿护城河向远处望去,可以看到一座寺庙,寺庙两侧的店铺与寺庙一起限定了这个凹入结点(图13)。估算相应参数,A约为18m,B从6m到15m不等。由于河岸走向与这组房屋并不平行,所以两侧深度有所差别。由于此结点与护城河间的土路没有明确界限,只能大致估计D不大于10m(平面意象图见图14)。
虽然图中这段结点只画有一个僧人在寺庙的门口,但我们从两边房屋的坐落方向上可以大体判断在此处可能的人物活动,以及这个空间的形成过程。最初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寺庙,并有土路通向此处。由于寺庙吸引了人的到来,为了特定时刻的活动,寺庙大门两边作为店铺的房屋也被建造了起来。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图中寺庙左侧的店铺,面向街道界面较为封闭,主要朝向此凹入结点开放,寺庙右侧的也有朝向此凹入空间的房屋,存在着是开放性店铺的可能性。
道路形态的不确定性是此结点形成的关键所在。土路一边的界限是河,另一边是建筑,而寺庙与河流之间的距离相对有较多的余地,所以此种围绕寺庙大门作为中心生长出来的凹入结点也就具备了形成的可能性。
从这个实例也可以看出,适应和选择并不是街头文化与街道空间形态关系的惟一模式,街头文化也可以对空间主动塑造的。而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街头文化对街道空间形态一点一滴的塑造最终也会在街道空间形态上留下痕迹。
4.3.2结点实例E(凹入结点):仇英款本,染坊附近
仇英款本染坊附近是一个很深的凹入结点(图15),A约为16m,而B大约有48m,深度为宽度的三倍。道路宽度D≈A(平面意象见图16)。
与宽度相比过大的深度使凹入结点尽端的两家店铺——染坊与京靴铺进入行人视野的机会很低。从两侧的界面来看,一面是左侧园林宅院的围墙和便门,另一侧可见很多房屋的山墙,虽可能有店铺但比例估计也不会多。只有染坊挂出的色彩缤纷的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行人的目光,但这远远不够。图中行人比主要街道上要少得多,但仍有可能存在画师的夸大。倒是墙根的树下休息和打坐者颇多,可见此处作为闹市中较安静的角落的特征。有街头售卖者在这里叫卖,不知效果究竟会如何。
4.3.3结点实例F(凹入结点):清院本,染坊附近
清院本染坊附近的凹入结点(图17)与仇英款本很相似,不过按照尺度估计,A的数值类似,B却浅了很多,约为36m左右,深度约为宽度的两倍。(平面意象图见图18)但由于沿着园林宅院的围墙有一条较窄的巷弄空间一直向远处延伸下去,所以这个凹入结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主要街道和巷弄交口处的局部放大结点,所以视线可达性要稍高于结点实例E。结点两侧的界面,一侧仍然是园林宅院的围墙和侧门,但另一侧可以看出部分面向此结点的店铺和摊棚。结点内部较深处除了部分行人以外,主要成为作坊工作空间的延伸。而凹入空间的起始处,园林宅院的次入口旁,有僧人以铙钹表演吸引众人围观。这个地方既有足够的视线可达性,又与主街道的人流有所区别,也是表演和聚集活动的理想场所。
4.3.4结点实例G(凹入结点):清院本,园林宅院主入口
与仇英款本园林宅院的主入口直接面对主要街道相比,清院本的园林宅院主入口却与主要街道成90°角,在主入口前面留下了一片凹入空间(图19)。此街道结点A约为10m,由于两侧街道宽度的变化,B为20~30m左右。而街道宽度D宽度约为35~45m(平面意象图见图20)。
此节点的界面非常简单,重点是与主要街道成直角的园林宅院大门,大门为悬山顶,门旁石狮子等权力的象征隐约可见。大门对面为照壁。除了大门和照壁之外,空间界面均为园林宅院的围墙。这段空间内的活动有:停在门口的轿子,轿夫们席地而坐,闲谈寒暄;有家丁牵着马守在门口,有仆人在门口打招呼。由此可见这一段凹入结点,完全成为宅院私空间的延伸,与街道空间有视线的可达性,但由于空间较小的尺度,和大门对于空间领域性的明确标示,公共活动并没有进入这段空间。
5结论
以上分析了三个版本清明上河图中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点,从空间形态和空间场景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得出初步结论如下:
5.1空间领域感对街头文化的分布作用重大。我们在前面详细讨论了各类住宅及沿街店铺的沿街界面空间领域感的特征,但以上分析中这些特征对于街头文化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结点实例B与结点实例C中宅院入口处的牌楼所限定的空间形态不同,前者在牌楼与宅院入口之间的过渡空间使牌楼外面公共空间的性质得到进一步确立,所以可以容纳傀儡戏表演这样的街头活动,但结点实例C由于缺乏过渡空间,使牌楼外的街道空间成为宅院私密空间的延伸。结点实例G的凹入空间由于园林宅院入口成为此处的重要标识,使其完全成为园林宅院私密空间外的过渡空间。
5.2根据街头活动的特点和需要,视线可达性是街头活动选择空间的重要参考条件。尤其是聚集性街头活动,如结点实例B与结点实例C的傀儡戏表演、结点实例F的僧人铙钹表演等,都需要视线可达性相对较好的空间来进行。而休息、寒暄等活动一般会选择视线可达性较弱的空间。
5.3空间物质形态本身的秩序感对于街头文化的作用并不如空间领域感和视线可达性两个因素重要。相反,街头活动会选择尽可能避开轴线等秩序感强烈的空间物质形态暗示。这是因为秩序感强烈的空间物质形态多是为了凸显权力和领域的控制性,其主导的秩序与自发的街头文化形态形成了紧张关系,如结点实例B与结点实例C中的牌楼宅院强烈的轴线与傀儡戏表演之间便是如此。但结点实例D中,寺庙大门的强烈轴线关系形成了街头活动的主基调,但图中暗示可能发生的街头活动都分布在凹入结点的两侧,服从但与空间物质形态主导的秩序感保持一定距离。
对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空间形态与街头文化关系的研究是对中国传统城市特征把握的重要环节,而包括各版本《清明上河图》在内的中国传统城市的图像资源,是这类研究的重要素材。本文的初步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点点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005).
[3]许乐安,崔陟,李穆.仇英/清明上河图[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4]童文娥.绘苑琼瑶:清院本清明上河图[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0.
[5]加藤繁.仇英笔清明上河圖に就いて[J].美術史學,1933,19/20(5/6):01-212/232-240.
[6]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海古籍出版社,1978:17.
[7]段进,季松,王海宁等.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3.
10.浅说一首《清明》绝句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学习评价性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能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读到过杜牧的《清明》有谁能来背诵一下。(请同学背诵此诗)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有哪位同学能来解释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来讲自己对此首诗的理解。自己也谈谈对这首诗的初步理解,并结合鉴赏词典来解释这首诗)
我们刚才谈了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好象这首诗已经没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了,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很通俗易懂,而且历来的解释也很多,而且基本都统一。那么,其中真得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了,其中有没有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周汝昌的〈〈浅说一首〈清明〉绝句〉〉看看对这首诗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分析课文第一、二段
请同学朗读课文一、二两段,思考在这两段中,作者有没有展开对这首诗的解释?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作者在这两段中,没有在赏析〈〈清明〉〉那么这两段作者主要是在交代什么内容呢?
明确:第一段主要介绍了杜牧在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地位,他是与杜甫齐名,人称“小杜”,杜牧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通俗清新,流传甚广,有名的象〈〈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等。对于分析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伟大作品,作者在标题中用了“浅说”,用了一种谦虚和委婉的说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今天要说的〈〈清明〉〉也是杜牧的代表作,谁能说说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啊?(学生各抒己见),那么杜牧所处的清明是如何的呢?请在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虽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但正值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让读者进入到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创作诗歌时的一种特定情境中,也只有在那样的清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首诗。
三、分析四个重要词语
从课文的第三段开始赏析这首诗,作者赏析这首诗是从何入手的,是一句句分析还是抓住了几个重点的词语?
明确:作者抓住了重点的词语。哪几个?“纷纷”“断魂”“遥”“杏花村”
1.“纷纷”
我们对“纷纷”这个词的一般理解是怎样的?
明确:“纷纷”常用在形容气候中,用在下雪的气候中,指的是雪下得大,比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形容雪下得大,就用了“纷纷”。但在春雨的气候中,却是形容雨下得细小。“雨纷纷”写出了清明雨的特点和精神。象征了春雨细而缠绵,凄迷而又美丽。
在这里,作者认为除了这一层的理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
明确:不但景色凄迷美丽,也是行人在当时环境中孤寂心情的体现。
对于这种理解作者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纷纷”不但是写雨也写人的心情呢?
明确:证据就在第二句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断魂二字。
2.“断魂”
“断魂”是什么意思?找出作者对“断魂”的理解。明确:“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
为什么人会在春雨中容易“断魂”呢? 明确:因为春雨纷纷,容易使那些感情丰富的人产生联想。景与自己的心情互相交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碰上阴雨绵绵的天气,更加容易使人陷入哀伤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诗的第一、二句是相互结合的。第一句是景而第二句是情。景中有情,情中现景,情景交融。这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特点,一种胜境。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就象作者在文中所说的“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
作者对“纷纷”的理解,比较新颖独特,也是大多数读者所没有想到的,一时也很难理解和接受。作者将诗歌前后结合,总体找寻依据和理由,使观点更为全面准确,更具有说服了,令人更容易接受。
3.“遥”
既然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断魂”的,那么他有没有想到一个排遣的方法呢?
明确:有,那就是古人常用的用酒来消愁。所以就有了第三、四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没有诗人与回答人的对话的声音,完全用一个动作“遥指”来代替,虽无声,但却蕴涵着声,无声胜有声。
“遥”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遥远”,这里作者认为是“遥远”的意思吗?
明确:作者认为不一定就是“遥远”。而是说明一种不远不近,若隐若现。这让人们想到诗人真得能找到消愁的地方吗?也许近在咫尺,马上可以寻到解脱,也有可能是“遥不可及”只是一种虚幻。
这个“遥”字之所以这样理解也是由于受到前面两句的影响,同样与前两句诗人的心情结合起来。看似与前二句不着边,但从深层分析,其实,作者是告诉我们二点读诗的方法:一是要挖掘关键词的内涵;二是要把诗句连贯成整体来分析,而不能一句一句地解释,割裂其中的隐秘的联系。
通过这个方法,我也想到了一个字的理解,就是“牧童”,作者为什么偏问“牧童”呢,而不是“儿童”或其他的人呢?我想,用“牧童”一方面与诗的整体和谐,我们知道《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乡村的情景,所以用“牧童”与整个氛围协调。另一方面从诗人“纷纷”的情绪,“断魂”的忧愁来看,他是希望找到派遣之法,而牧童恰好象征了一种与世无争,归隐田间的愿望。而且“牧童”也照应了下面“杏花村”的“村”。下面我们来分析第四个词“杏花村”。
4.“杏花村”
“杏花村”一般的理解是什么?作者认为应怎样理解? 明确:一般的理解就是杏花村是个村名,那里一定是出产美酒的。作者认为不一定,如果真是是个村名,那就与前三句不协调,同样应放在一起,整体分析。作者认为那应是杏花深处的一个村庄,那里有一家小酒店正等着雨中行路的客人。也可能只是一座美丽的杏花村,而无酒可解愁。也就是解愁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就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那样,似有似无,你真得去寻它,可能就找不到了,而你无意去寻就有可能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体现了诗人此时那种似有似无的忧愁之情,而正是“纷纷”心情的体现,不同于伤心欲觉,象滂沱大雨似的大悲。也正是对“断魂”这种心情的一种解释。如果没有前面对“纷纷”和“断魂”的理解,我们可以轻易地把“杏花村”理解为是一座村庄的名字,那里有酒家。但“纷纷”和“断魂”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的心情是不明朗的,不确定的,那就不能把“杏花村”简单地理解为村名了。
四、分析整体结构
作者在挖掘完四个字后,又把眼光从局部放到了整体。他认为全诗可以分做哪四个部分?
明确: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作者从诗歌的结构形式上加以赏析。并提出了向古人学习和借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不但要学习古人这种写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要学会怎样去鉴赏一首古诗,怎样去发掘别人所忽视的关键所在的地方。我们要学会两点,一要抓住几个关键的词,深挖内涵,看到别人所不留意的东西。二是每句诗不能割裂地分析,而应互相照应,互为解释,从整体上去分析。这样就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东西。
千万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而要敢于抒写自己的见解。当然,自己还要多读诗,以及别人的鉴赏文章,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
五、写作特点
1. 先描述诗的环境氛围,让读者体会路上行人的心情。然后重点抓住四个字进行分析。最后从诗歌的形式上用“起—承—转—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绝句的特点。
2.点面结合,文章中既有四个重点字的分析又有整体的结构分析。
六、板书
春雨的细而缠绵,凄迷而美丽
(起)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人心情的凄迷纷乱(景)(承)路上行人欲断魂 复杂的心情,似有似无(情)(转)借问酒家何处有 虚实结合,意蕴悠长 不确定(合)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作业
课外找一首自己熟悉的古诗,写一篇鉴赏文章。
11.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十一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
1.诗朗诵、革命歌曲等
2.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主持人: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清明缅怀先烈”。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就不由得让我们想到杜牧的古诗《清明》。
1.请听第一小组诗朗诵——《清明》
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2.张茵子给大家带来了清明节的资料介绍。
主持人:谢谢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3、下面请听黄承乾给大家讲故事。
主持人: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4、第三组的同学还给大家带来了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主持人: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主持人宣布,《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诗歌朗诵《英 雄 赞 歌》 :
鲜花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鲜红的热血
12.《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十二
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
蛋”, 更不是没有任何影响力和分辨力的无知群体。从两种经济理论来看, 电视商品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两种情景的转换意味着观众在角色上的变更, 从第一个情景的商品专为第二个情景当中的生产者, 而作为生产者, 他们就不是处于弱势群体, 而是掌握重要权力的一方, 他们可以影响群体的意见、左右对某个观点的看法, 进而影响商品的制作、包装与销售。
菲斯克两种经济理论以电视商品为例, 通过对传统媒体产品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的描述, 点明了两种情景下面受众所具有的身份的双重性:既是电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于此日祭祖扫墓,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冬去春来, 大地复苏。在古人眼里, 清明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是一年劳作耕种与生活希望的初始。自古清明耕种、踏青、插柳与扫墓的习俗沿袭至今, 如今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 除了作为自然节气的划分, 清明更多的意义在于, 它是一场祭奠祖先与感怀生命的仪式。清明, 一个简单的字眼, 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 它是这个民族对于春天对于过去未来和生命的共同心理期待。在如今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 图像、影像已经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而电视作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 也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与传承的艰巨任务。
视商品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者, 他以此很好的阐释了自己对受众的观点:正式由于不同受众在阶级、地位、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 导致了对电视文化产品的不同解读, 进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菲斯克眼里的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一种力量, 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之下, 大众能够通过大众文化产生巨大的力量, 进而有能力去和主流声音相抗衡, 创造特别的文本意义, 并且进一步去影响社会、文化, 以及权力的再分配。
他把受众深处积极、主动的主体性
2011清明之际, 央视暨全国各大卫视都相继播出了清明节仪式庆典活动, 各类节目竞相媲美, 在这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上演着一幕幕清新明丽的生动景像。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幸福的感恩一样, 都是对生命的祭奠与思索。这时, 电视在传统节日中充当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角色, 更多应该是制造一个共同的仪式的场, 做到信仰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共享。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明确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传递观”源自地理运输和运输方面的隐喻, “仪式观”则指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信息传输, 传统的传播是控制, 但在发展的意义上看来, 传
剖析出来呈现给大家, 让我们认识到了传统受众的影响力,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大大推进了对电视文化中受众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5 (4) :78-79.
[2]陆道夫.电视观众: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试论约翰·菲斯克两种经济的电视文化理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杭州310028)
播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共享信息和共享文化, 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共享。因此可以说现代传播的意义着重体现在文化精神的共享, 那么在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传播上, 应该做到怎样的表现和创造。
自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归为法定节假日起, 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回归被提上议程。电视作为当今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祭奠与回归上, 各类电视节目也相继问世, 充当着“仪式场”制造者的角色。2011清明来临, 以央视为主导的各类清明节电视节目也在屏幕上纷纷亮相, 如《国宝档案》——苏轼《黄州寒食诗贴》;《文明之旅》——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2011清明诗会;《每日农经》——清明寻寒食;《清明赋家国情》第四届北京清明诗会以及陕西卫视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等, 形式均有不同, 却无疑都是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思索。电视节目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不外乎其历史渊源的追溯、节日专题晚会、以及节日活动新闻消息的报道这几种形式。从2011年清明节各个频道播出的清明电视节目来看, 已包括上述各类,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从古代文人对于寒食节记载与伤怀的角度入手, 对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寒食节的历史渊源作以阐述;《文明之旅》则是以访谈的方式从文化学者苏叔阳述说的角度带领观众了解与认识清明节, 记叙对于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自古以来, 清明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寒食节, 又称熟食节、禁烟节, 冷节。《每日农经》则是从清明饮食文化的角度给人们展示老北京的清明特色寒食, 为开发中国传统节日特色农产品开阔思路。
从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角度讲,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意义是形成共同分享的信仰与文化精神以及共同的价值观, 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而对于清明传统民俗中的祭祖与哀思来说, 这正是对生命感怀的一场仪式, 其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的祭奠, 对于现世的思索以及对于幸福的感恩。而对于先祖的祭奠仪式感则是在陕西台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媒体联合报道海峡两岸祭祖盛典的直播下, 祭祀的仪式感大为增强。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 公祭活动又融入了民族振兴等“辛亥”元素, 在公祭典礼乐舞告祭中首次将孙中山、毛泽东颂扬黄帝的词句谱曲成歌, 既继承了以往公祭典礼告祭乐舞的传统性, 又增添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元素。在祭祀的同时一位长者和百余名儿童联合朗诵《振兴中华赋》, 更表达出中华儿女传承民族精神、崇敬始祖、祝福祖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美好意愿。
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类似有着祭奠仪式含义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则更多的是从民俗的角度表现祭祀与追溯。节目以重要的民俗节日“清明”为载体, 分为天地清明、浩气长歌、春满九州三个章节, 突出祭奠先人, 缅怀先烈的主题, 引导观众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慎终追远, 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山西长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聚集城市, 是英雄与先烈的威武之地。《长歌行》以诵吟诗歌, 祭祀仪式以及民俗艺术表演的方式传达着清明的文化含义。都城隍下跳迓鼓舞、抗战老人泪洒陵园、潞安大鼓唱响新农村、水库边的热闹“八音会”等传达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吟诵则以万人大规模的方阵式排列, 朗朗着《春日》、《春潮赋》、《太行山上》、《英雄谱》等古今名作, 以万人空巷及庞大的人潮气势制造着共同的场的仪式感。其中众人齐往鼎中倒酒则是仪式感的鲜明体现。清明节是思考今天和昨天的一个节日, 思考逝者和今人的一个节日。《长歌行》用对清明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提炼, 以及长治元素的巧妙使用, 以形态独特的传统诗文吟诵、新创诗歌朗诵、表现清明祭奠踏青的特色民俗表演以及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风采, 表达百姓对于幸福的祈望。
与打造庞大的祭祀气势感不同的是, 中央电视台《2011清明诗会》则像一泓清泉, 以柔婉诗意的语言, 将祭奠与哀思缓缓道来, 诉说着对于人生的思索和生命的感怀。春开柳明, 《2011清明诗会》选取在了春暖花开、春水旖旎的姑苏吴中太湖岸边, 其以春和景明、清明雨上、游子寻春三个篇章立意了本次诗会“生命与怀想”的主题。清明节不仅仅是对亲人的追念、对血缘的追怀, 更是对生命的敬重与真情的张扬, 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2011清明诗会》既安排了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 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清明》以及朱熹的《春日》等名篇, 又精选了现当代诗人的经典诗作, 如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林庚的《春天的心》、何其芳的《慨叹》等, 更呈现了舒婷、柏桦、潘洗尘、阳飏、马莉等中国当代诗坛优秀诗人的作品。诗会广邀了朗诵及表演艺术家、影视演员、主持人等倾情演绎, 丁建华、朱琳、喻恩泰朗诵的古典诗歌风格各异, 梦桐、杨锐、赵普、季小军等主持人的表演则呈现了他们主持之外的另一种风采。老艺术家梁波罗、石维坚分别表演了程宏的《江南》和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 情深意切、意蕴悠长, 童自荣、狄菲菲的美妙声音将柏桦《苏州记事一年》的江南市井生活传神再现。诗会是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如何做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仪式感, 是诗会类节目难以做到和需要加强的。与隆重的仪式化的祭祀典礼相比较, 诗会从形式上似乎更多的只是感性化的吟咏和感叹。而此次《2011清明诗会》则从内容上入手, 制造传统民俗的共同的仪式感。“以诗歌的名义清明, 以清明的名义诗歌”, 《2011清明诗会》以丰富的内容、高雅的品格、唯美的画面、独特的风格给我们制造出一个虚拟的场, 它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诗意的季节里, 怀念故土, 思索人生, 充满着生命的美好与庄严。
清明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的重要节日, 它不仅是在物候气象上的一个节气,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认同, 是我们感怀过去与向往未来的一场仪式。2011清明节电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多样丰富, 但对于传统节日传播仪式感的加强则是这类电视节目应该做到的意义之所在。
北京100024)
摘要: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 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对于清明文化的传播也是电视节目承担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清明节全国各大卫视的清明节目的上映, 更是着重地突出了我国传统佳节与文化的历史地位。笔者即是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清明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作出相关阐述, 旨在阐明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13.《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篇十三
活动目的: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基本风俗。
2.让幼儿了解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对清明节有初步认识、音乐、有关清明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轻音乐,师幼齐念古诗《清明》。
师:你知道这首诗写的关于什么节日的事情吗?你知道清明是怎样来的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4.互动猜想环节: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青团、扫墓、踏青)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5.一起品尝青团,结束活动。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文10-08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07-20
开封-清明上河园作文12-01
清明上河园交通分析12-16
清明上河图景区导游词08-05
清明上河图里的斗茶08-07
清明上河园观后感作文10-03
游清明上河园初中生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