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2024-07-27

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精选11篇)

1.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一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摘要】: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中国春秋时代风筝的发明,虽然不能载人升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之为飞机的鼻祖。航空航天制造工程的技术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介绍了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的特点及要求,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航空航天、材料

航空航天技术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科学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向前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也给飞行器的设计提供新的可能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

航空航天材料的进展取决于下列3个因素:

一、材料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例如,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导致硬铝合金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刚性分子链的定向排列理论导致高强度、高模量芳纶有机纤维的发展。

二、材料加工工艺的进展:例如,古老的铸、锻技术已发展成为定向凝固技术、精密锻压技术,从而使高性能的叶片材料得到实际应用;复合材料增强纤维铺层设计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它在不同的受力方向上具有最优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并为它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热等静压技术、超细粉末制造技术等新型工艺技术的成就创造出具有崭新性能的一代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和制件,如热等静压的粉末冶金涡轮盘、高效能陶瓷制件等。

三、材料性能测试与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子光学仪器已经可以观察到材料的分子结构;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装置已经可以模拟飞行器的载谱,且无损检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进步。

材料性能测试与无损检测技术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更为精细的信息,为飞行器的设计提供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条件的材料性能数据,为生产提供保证产品质量的检测手段。一种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才有可能应用于飞行器上。因此,世界各国都把航空航天材料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中国在50年代就创建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和北京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从事航空航天材料的应用研究。不过,航空航天材料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问题。

简况: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从而结束了人类只能利用自然材料向天空挑战的时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装有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飞机,当时使用的材料有木材(占47%),钢(占35%)和布(占18%),飞机的飞行速度只有16公里/时。1906年德国冶金学家发明了可以时效强化的硬铝,使制造全金属结构的飞机成为可能。40年代出现的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承载能力已大大增加,飞行速度超过了600公里/时。在合金强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高温合金使得喷气式发动机的性能得以不断提高。50年代钛合金的研制成功和应用对克服机翼蒙皮的“热障”问题起了重大作用,飞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3倍音速。40年代初期出现的德国 V-2火箭只使用了一般的航空材料。50年代以后,材料烧蚀防热理论的出现以及烧蚀材料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弹道导弹弹头的再入防热问题。6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一些飞行器部件使用了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以减轻结构重量。返回型航天器和航天飞机在再入大气层时会遇到比弹道导弹弹头再入时间长得多的空气动力加热过程,但加热速度较慢,热流较小。采用抗氧化性能更好的碳-碳复合材料陶瓷隔热瓦等特殊材料可以解决防热问题。

分类: 飞行器发展到80年代已成为机械加电子的高度一体化的产品。它要求使用品种繁多的、具有先进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具有电、光、热和磁等多种性能的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按材料的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飞机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火箭和导弹材料和航天器材料等;按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金属与合金材料、有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用航空航天材料制造的许多零件往往需要在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应力、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工作,有的则受到重量和容纳空间的限制,需要以最小的体积和质量发挥在通常情况下等效的功能,有的需要在大气层中或外层空间长期运行,不可能停机检查或更换零件,因而要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航空航天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对飞行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材质轻、强度高、刚度好。减轻飞行器本身的结构重量就意味着增加运载能力,提高机动性能,加大飞行距离或射程,减少燃油或推进剂的消耗。

飞行器除了受静载荷的作用外还要经受由于起飞和降落、发动机振动、转动件的高速旋转、机动飞行和突风等因素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材料的疲劳性能也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

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 飞行器所经受的高温环境是空气动力加热、发动机燃气以及太空中太阳的辐照造成的。航空器要长时间在空气中飞行,有的飞行速度高达3倍音速,所使用的高温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高温持久强度、蠕变强度、热疲劳强度,在空气和腐蚀介质中要有高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并应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可达3000[2oc]以上,喷射速度可达十余个马赫数,而且固体火箭燃气中还夹杂有固体粒子,弹道导弹头部在再入大气层时速度高达20个马赫数以上,温度高达上万摄氏度,有时还会受到粒子云的侵蚀,因此在航天技术领域中所涉及的高温环境往往同时包括高温高速气流和粒子的冲刷。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熔解热、蒸发热、升华热、分解热、化合热以及高温粘性等物理性能来设计高温耐烧蚀材料和发冷却材料以满足高温环境的要求。太阳辐照会造成在外层空间运行的卫星和飞船表面温度的交变,一般采用温控涂层和隔热材料来解决。低温环境的形成来自大自然和低温推进剂。飞机在同温层以亚音速飞行时表面温度会降到-50[2oc]左右,极圈以内各地域的严冬会使机场环境温度下降到-40[2oc]以下。在这种环境下要求金属构件或橡胶轮胎不产生脆化现象。液体火箭使用液氧(沸点为-183[2oc])和液氢(沸点为-253[2oc])作推进剂,这为材料提出了更严峻的环境条件。部分金属材料和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在这种条件下都会变脆。通过发展或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纯铝和铝合金、钛合金、低温钢、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和全氟聚醚等,才能解决超低温下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和密封等问题。

耐老化和耐腐蚀 各种介质和大气环境对材料的作用表现为腐蚀和老化。航空航天材料接触的介质是飞机用燃料(如汽油、煤油)、火箭用推进剂(如浓硝酸、四氧化二氮、肼类)和各种润滑剂、液压油等。其中多数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或溶胀作用。在大气中受太阳的辐照、风雨的侵蚀、地下潮湿环境中长期贮存时产生的霉菌会加速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过程。耐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抗霉菌性能是航空航天材料应该具备的良好特性。

适应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对材料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高真空(1.33×10[55-1]帕)和宇宙射线辐照的影响。金属材料在高真空下互相接触时,由于表面被高真空环境所净化而加速了分子扩散过程,出现“冷焊”现象;非金属材料在高真空和宇宙射线辐照下会加速挥发和老化,有时这种现象会使光学镜头因挥发物沉积而被污染,密封结构因老化而失效。航天材料一般是通过地面模拟试验来选择和发展的,以求适应于空间环境。

寿命和安全: 为了减轻飞行器的结构重量,选取尽可能小的安全余量而达到绝对可靠的安全寿命,被认为是飞行器设计的奋斗目标。对于导弹或运载火箭等短时间一次使用的飞行器,人们力求把材料性能发挥到极限程度。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并保证安全,对于金属材料已经使用“损伤容限设计原则”。这就要求材料不但具有高的比强度,而且还要有高的断裂韧性。在模拟使用的条件下测定出材料的裂纹起始寿命和裂纹的扩展速率等数据,并计算出允许的裂纹长度和相应的寿命,以此作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有机非金属材料则要求进行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确定其寿命的保险期。复合材料的破损模式、寿命和安全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污染,在以后我们要发明一些新型环保材料,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各部件的组成及应用价值、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航空航天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我深信,人类生活将因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而有重大转变。未来,甚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幻电影中那些外星球居住、新物种发现都不再只是人类的幻想。通过技术的学习,一切都可能改变,而航天航空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就是学习这些技术的入口,成为了大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陈光.现代航空发动机发展与分析.北航动力系.1995年

[2]陈大光.未来先进飞机推进系统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北航动力系.1994年 [31温俊峰试论发动机发展的“渐改法”,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1986年 [4]方昌德.2020年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预测,航空信息研究报告.1998年 [5]郭洪.国外军用飞机研制决策与管理成败实例研究航空信息 研究报告.1998年 [6]徐国华.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吴昊.韩新伟《航空科学技术》

2.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二

《航空概论》课程是我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针对航空特色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航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学航空、爱航空、投身于航空事业的兴趣,使他们初步建立航空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本课程的教学现状

《航空概论》作为一门全校公选课,开设对象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选课的学生人数多,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很复杂,层次参差不齐,而且这门课程涉及的学科也比较多,其中有些理论知识,例如空气动力学、飞机发动机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机械呆板,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厌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航空概论》是一门关于航空方面知识介绍的基础课程,基于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考虑,教学内容应该通俗易懂,不能有太多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要注意扩宽知识面、保持内容的系统性,反映出科学前沿,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趣味性与知识性,在实际当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比如有鸟类飞行可延伸到现在飞机,有放风筝延伸到飞行原理,进而讲解飞机的构造原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事例中汲取航空知识。这样做即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又可以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航空概论》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主的课程,信息量大,且大多数内容以讲述为主。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作为授课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互动、自主式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若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为了让学生更了解世界航空发展历史,教学中可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航空器的各种资料,包括航空器的图片、型号、性能、发展概况等,然后上台介绍给大家,通过收集、讲解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扩大知识面,增长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二)启发、联想、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讲述某些章节内容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伯努利定理时,由于公式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记忆,如果直接向学生灌输定理的内容和公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定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定理的内容。具体授课过程:两只手各拿一张纸,向纸中间吹气,让学生观察。问题1: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答两张纸相吸了。问题2:两张纸为什么会相吸,学生答两张纸中间的压强变小了。问题3:压强代表的是空气中的那种能量?学生答“势能”。问题4:当压强减小时,空气中哪个参数变大了?学生回答“速度”。问题5:速度代表着空气的哪种能量?学生回答“动能”。问题6:当速度增加时压强为什么会减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相互讨论,再进一步引导,势能和动能的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最后总结出伯努利定律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参加到课堂中,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四、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对于综合性强、信息量大的航空概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了解航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4]。因此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课程、慕课、课外实践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快捷、高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文字于一体,有着文字信息无法比拟的优势。很多的知识比如讲解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甚至费劲口舌,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采用多媒体的形式,通过视频和动画把气流在发动机各部件的工作过程进行完整的演示,可以非常直观和形象的把信息表达出来[4],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印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课程开设

我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通了网络教学平台,并为每个教师和学生设置了一个网络账号,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上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可以在网络平台建立:(1)飞机图片库。将国内外典型的军用、民用飞机的形状,特征、尺寸和功能建立档案,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更多飞机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2)飞机影片库。把一些战争场面中飞机的飞行状况和性能通过影片展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受战争的残酷性的同时更加意识到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航空报国、为国争光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5]。(3)老师可以将课程的重点难点上传至网络平台,与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解惑。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线学习,方便快捷,提高学习效率。

(三)慕课

慕课,英文名MOC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思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由教师负责、很多学生参与,集讲课视频、作业、互动、测试相交织的网络教学模式。将慕课翻转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应用到《航空概论》的教学实践中,课前学生学习在线课程,积累知识,为上课做准备。课中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包括成果展示)、评价(包括学生互评)等学习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动手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航模队,进行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如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现在,航模队的学生不仅可以做出纸质、木质的飞机模型,还能做出可以遥控指挥的飞机模型。并且,通过自学学习遥控飞行器的技术,已经具备航模飞行表演的能力,个别学生还参加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广州分会场上的飞行表演。通过课外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维修飞机航模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的观念。同时可以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航空航天科普创新活动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

《航空概论》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且选课学生的背景专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进行教学改进是现实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教学改进,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航空概论》课程是航空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校长期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且学生选课人数多,专业知识背景复杂,层次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航空概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谢础,贾玉红.航空肮天技术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肮天大学出版社,2005:9-1.

[2]王文虎,“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咨询,2007,(7):100.

[3]张秀琴,李涛,王守忠.高等学校选修课设置和教学现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6):747-750.

[4]姚继涛,高职《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2,5(15):116-118.

3.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三

1. 2014年1月2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第二个“月昼”的工作,再次迎来“月夜”,月夜休眠前,月球车的 ———— 出现异常。

2. 莫斯科时间2013年11月9日18时,在空间站内的俄罗斯宇航员科托夫和梁赞斯基携带 ———— 冬奥会火炬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是奥运会火炬首次进入太空。

3. 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 ———— 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

4. 天文学家研究天体时常用“光年”这个名词,“光年”是一种用来测量 ———— 的单位。

5. 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行期间航天员 ———— 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6. 2000年10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 ————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7.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射了 ———— 个空间站。

8. 我国正式启动的月球探测计划名为“ ———— ”,这个探月计划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

9. 所谓航天,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这一领域通常指高于地面 ———— 千米高度。

10. 不受昼夜、气候限制,能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完成飞行任务的飞机称为 ———— 。

答题须知:

1.答题者请按照题目序号,将正确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本刊2014年6期登出)。

2.请参赛者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14年6月30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学与玩》杂志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知识竞赛”(答题卡复印无效)。

3.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邮寄。

奖励办法:

4.北航航空电子系统概论作业 篇四

12021086 姜小彦

一、简答题:

1、飞行中为什么要使用仪表?操纵飞机时需要知道哪些参数(分别用什么仪表指示,至少写出6种)?

答:因为通过机载导航设备和仪表,进行导航定位和引导指挥飞机飞行更加精确和安全,在高空目测飞行无法进行;飞行速度、高度、马赫数、升降速度、俯仰和倾斜;地平仪、高度表、速度表、组合罗盘、升降速度表、转弯侧滑仪、发动机参数仪表

2、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如何测量的?为什么要测量真空速?

答:飞行高度由气压来测量。真空速又称真实空速,表示航空器飞行时相对于周围空气的速度。

3、自动驾驶仪的作用是什么?简述自动驾驶仪如何稳定飞机.答:作用主要是保持飞机姿态和辅助驾驶员操纵飞机。自动驾驶仪是模仿驾驶员的动作驾驶飞机的。它由敏感元件、计算机和伺服机构组成。当飞机偏离原有姿态时,敏感元件检测变化,计算机算出修正舵偏量,伺服机构将舵面操纵到所需位置。

4、偏航阻尼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荷兰滚是如何产生的?

答:偏航阻尼的作用是保持飞机由于荷兰滚和气流颠簸引起飞机在其垂直轴线的稳定性。在飞行中偏航阻尼系统计算机发出指令给方向舵,使其成比例的阻尼飞机的航向不稳定性,降低飞机的航向不稳定性到最小,使飞机的飞行更平稳。荷兰滚运动是飞机的横侧短周期振荡,是一种同时既偏航又滚转的横航向耦合运动。这种运动用一个特定的值来描述,等于滚转角速度最大幅值与偏航角速度最大幅值之比,与横航向静稳定性的比值成正比;与横航向转动的比值成反比。

5、什么是VOR导航?简述VOR导航的方法(可作图说明)。

答:是一种用于航空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其工作频段为108.00 兆赫-117.95 兆赫的甚高频段,故此得名。

在电子设备控制面板,调好Nav2的频率接收信号。在Nav接收到信号前(Flag为“OFF”),旋转OBS旋钮(用mouse连续点击它)也会令刻度盘转动,但这时CDI指针是不会动的。接收到信号后(Flag为“To”或“From”),旋转OBS旋钮令刻度盘转动的同时,CDI会根据OBS读数、飞机与地面台站的相对位置偏移。

6、什么是稳定回路?如何控制飞机的姿态?

答:稳定回路是由自动驾驶仪和被控对象组成的回路,它的作用是控制和稳定飞机的姿态。通过飞机的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来控制飞机的姿态。

7、如何实现飞机的自动控制?(分别从姿态控制及轨迹控制说明)

答:通过副翼和方向舵两个通道控制飞机在水平面内的航迹的系统,它以偏航角(ψ)控制系统或滚转角(γ)控制系统为内回路。其中典型的方案以副翼通道为主通道,以方向舵通道为辅助通道,后者只起阻尼和协调的作用。侧向偏离(Z,即

飞机位置与预定航线的横向偏差)信号通过第一限幅器后与偏航角信号综合,再经过第二限幅器与滚转角和滚转角速度(夲)信号综合,然后送入舵回路操纵副翼。第一限幅器的作用是防止因侧向偏离信号过大而产生超过90°的偏航角,从而造成“之”字形的航线;第二限幅器的作用是在转弯时限制滚转角,使它不致过大。

8、无线电高度表属于哪种雷达?它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测量的?

答:脉冲雷达。无线电高度表是利用无线电波反射的原理工作的。

9、飞机的速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控制?

答:一种是测指示空速(IAS)他是通过测量飞行中前方空气的总压和静压之差,换算出飞机的飞行速度,另一种叫地速(GS),是利用地面的DME台(测距机)测量飞机相对于电台的速度.飞机上的仪表很多,但主要的只有几种:地平仪、空速表、气压高度表、转弯侧滑仪、陀螺半罗盘、磁罗盘、垂直速度表。

10、彩色气象雷达是如何探测前方天气的?(简述测量原理)

答: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对电波产生不同强度的反射的原理进行探测的。

二、综述题

飞行器设计新技术

飞行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飞行器的设计结构,而当前一些先进的设计技术正被广泛运用于科研或者军事领域。

军用飞机发展很快,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起,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毕竟最先进的科技大多最先运用于国防领域。不过很多新技术也逐渐在民用飞机的设计中体现。

其中气动布局技术方面的有,近距耦合鸭式布局,边条机翼,变弯度机翼,翼身融合技术。近距耦合鸭式布局飞机(简称近距耦合鸭式飞机)是指前翼与机翼距离很近的一种鸭式飞机,这种飞机往往采用小展弦比大后掠的前翼,此时前翼形成的脱体涡流经主翼表面,使主翼升力提高,而前翼也将受到主翼上洗气流的影响而增加升力。同时,主翼表面的低压抽气作用,又提高了前翼涡流的稳定性。因此,前翼与主翼近距耦合的结果,既增加了飞机的升力,也推迟了飞机的失速。边条机翼的运用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和抖动升力系数,由此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又提高了临界M数,减小了波阻,降低了超音速时的配平阻力,提高了超音速航程,同时也改善了超音速时的操纵性。变弯度机翼是一种有“柔性”的前缘和后缘,翼面为连续、光滑、没有开缝或滑动接头的机翼。该机翼的外形及弯度可根据任务需要而改变,故亦称“任务自适应机翼”或“自适应机翼”。变弯度机翼在未来战斗机上应用已显重大前景。有的资料指出,应用变弯度机翼可使飞机总重下降10%,航程增大15%,升限提高25%,可用过载提高20%。翼身融合体气动布局的特点是,机身与机翼光滑过渡,在飞机纵轴的最大截面处,机身与机翼完全融合而成为机翼的一个部分。这种布局与传统布局(独立机翼+机身)相比,无论从横截面或从平面形状来看,机翼与机身之间明显的界限已经消失,很难分清

机翼与机身的交接线,亦即机翼与机身融合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升力的整体。以上各种技术对飞行器的性能有很大提升,有些可以配合应用。未来气动布局的趋势是整合各方面因素,运用先进的技术如空气动力学CFD技术,结构有限元分析,飞行器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流程技术,打造近乎完美的飞行器。

隐身技术是当前军用飞机研究的一大热点,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弱雷达反射、光电和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捕捉目标,以提高飞机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隐形飞机主要采用消极隐身和积极隐身两种技术。其中消极隐身技术主要通过降低飞行器的电、光、声等可探测的特征,使敌方探测器不能早期发现。主要的技术途径有:采用非常规布局和外形设计,使之尽可能减少雷达散射面积和红外辐射等;采用宽波段吸波性的轻质耐热复合材料作为飞机结构,添加吸波涂层,以减弱电磁波的反射;减少“空腔”反射,如座舱盖上涂敷能反射电波的透明材料(金属薄膜);还有降低发动机红外辐射,如采用带楔体的二元喷管(可使红外辐射降低90%),进气道采用涂覆吸波材料的S形结构,用机尾罩或机身、机翼等屏蔽尾喷管,利用气溶胶在发动机喷流周围形成一个罩以降低红外信号特征。积极隐身技术主要采用有源或无源的电子对抗方法来减少或消除被雷达发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方法,故称积极隐身技术,如俄罗斯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就起积极隐身作用。消极隐身技术与积极隐身技术有时难以截然分开。例如,消极隐身技术中采放射性同位素涂层,同时也含有积极隐身技术的成分。在隐身方面,未来主要的方向是材料的研究,可以说这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正因如此,航空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

与此同时民用飞机目前的发展主要是由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主导,他们设计的飞机逐渐采用飞行边界保护,使得安全性更高;加入电传操纵控制,使得驾驶员工作负荷减小;采取一些突风减载措施,使乘座品质提高;并增加机身宽度,乘客舒适性提高;采用超临界机翼设计技术,气动效率提高,油耗降低;采用复合材料,实现减重。以上各种措施推动了民用航空的发展,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竞争力的加大,对于乘客则是服务质量的提升。

未来的飞行器设计将会更加强调一体化的理念,综合各个学科的技术发展和突破性进展。总体而言,先进气动控制和外形布局设计技术,飞行器隐身技术,结构主动控制技术,飞行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技术将会在未来的飞行器设计中大量运用,从而全面提升飞行器的性能。

[参考文献]

【1】昂海松·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大学管理概论知识点 篇五

2、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项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个原则:(1)对工人的工作要素开发出科学的方法,研究并改善工人的动作,调整和规定好劳动时间定额;(2)科学挑选和教育工人,选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用标准方法培训工人;(3)与工人衷心合作,确保所有工作都按提出的科学原则去做;(4)管理者的工作和职责与工人大致对等,而管理者应承担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

5、什么是科学管理:以工厂管理为对象,以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对工人的工作和任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以此方法对工人进行指导、训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6、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利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

7、梅奥做的霍桑试验主要结论是:企业员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8、“组织环境”是指企业边界之外对企业运作可能产生影响的力量和条件。

9、一般环境是指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以及全球力量等更大范围的影响企业及其任务环境的一组力量。一般环境中的主要力量有:经济力量、全球力量、技术力量、社会文化力量、政治和法律力量。

10、任务环境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

11、组织文化是组织在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对组织的性质、准则、风格和特征等的认识。

12、计划的定义:计划是未来行动的蓝图,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做的综合的统筹安排。它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提供从目前通向未来目标的道路和桥梁。

13、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创新性

14、计划制定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拟定辅助计划→编制预算

15、目标管理的特点:(1)明确目标(2)参与决策(3)规定期限(4)反馈绩效

16、目标管理的过程和步骤(80页):(1)制定目标(2)目标实施(3)成果评定

17、分部型组织结构也称“事业部结构”。它指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类型、顾客类型、地域等设计、建立若干自我包容的不同的业务单位组成的事业部,并由这些事业部进行独立业务经营和分权管理的一种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18、矩阵型组织的优点是:促进专业资源在各项目中共享,便于一系列复杂而独立的项目取得协调,同时又保留将职能专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经济性。缺点是:放弃了统一指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又隐藏着有共同下属的管理者的权力斗争。P10919、组织变革包括:战略变革、技术变革、产品变革、文化变革

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区别:(罗宾认为)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有合法权利进行奖惩,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结论: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也不一定是领导者。

41、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决定领导的有效性,关键要看下属的成熟程度,据此形成了四种领导风格:指示型(高任务—低关系)、推销型(高任务—高关系)、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45、控制的作用:检验作用、调节作用

48、计划的目的(P68-69)1计划指明方向,协调工作,;2计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确定性;3计划可以减少浪费和重叠性活动;4计划有利于管控

45、波特模型的五种力量?P851、行业内竞争对手数量

2、潜在入侵者的威胁

3、购买者的力量

4、供应商的力量

5、替代产品的威胁

49、哪些因素影响组织员工的伦理行为?课本P55_p57 图3-5-1 ppt50、组织设计的原则1)劳动分工:分工与协作2)统一指挥:一个主管3)权责对等

4)层幅适当5)部门化

6.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篇六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

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孙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范 8.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 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

,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

等同 天理人欲

24.孔子把

作为重要的德目 温良恭俭让

25.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以实为价值标准的规范和美德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

26.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

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

27.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一种伦理政治秩序 周礼

28.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伦理精神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 仁

29.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 30.道家更重视个体,无为,出世

31.中国伦理思想继续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时期 汉唐

32.秦汉之际,礼记成书,四书伦理体系已经形成 33.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

34.大学之道是培养统治阶级理想人格的途径,大学精神就是 内圣外王 35.儒家伦理成熟的标志;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大学、中庸

36.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获礼教 37.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是

崇拜,其余的有自然神崇拜,动物神,鬼魂 38.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 东汉时期、39.道教在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魏晋时期

40、南北朝时,道教最大发展是卑微寇谦之改革五斗道米,创立北天师道 41.唐宋之后一些道派逐渐合流,形成 正一道

42.佛教传入中国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佛教的根本义是 神不灭

43.魏晋时期,和

合流,形成玄学,佛学,六家七宗;六家: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六家七宗又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心无,即色,本无

44.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和成熟期是,此时期的佛教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隋唐二代;把佛性心性化

45.儒家有传统儒家与新儒家之分,但二者都注重用事,有强烈的入世精神 46.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

学说,殷周时期有了原始的观念 五行,阴阳

47.周易古经以 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八卦

48.中国哲学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 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

49.原始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0.原始儒学的经典有被称为经书的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5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的生命精神 创造性

52.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53.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 仁

54.儒家的理想是要把仁爱的精神,有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爱宇宙万物

55.儒家精神是一种 的精神 极高明而道中庸

56.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 57.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都是强调 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 58.道家追求的自由是

精神的超脱解放,不是指放纵形骸的情欲 59.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 60.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追逐,攀援,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

61.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也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 62.中国佛教哲学,削减了宗教的意识,更加世俗化 63.天台宗的智慧是 圆融的智慧 64.华严宗提倡 开放的心灵

65.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

化平淡于神奇,寓神奇于平淡,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甚至不用语言,“棒喝”

66.宋明理学建立了以什么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理气论,心性论

67.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68.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道德理性对于与血肉之躯相连的情感欲望的制约

69.整个宋明理学讲什么提高为本体,重建了 道德 人的哲学

70.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什么为代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1.古人把什么称作宇、宙

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 72.易传最突出的特点是 视变化为创新

73.在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与时俱进,创造美好世界 74.礼记大学引述尚书和诗经: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周虽旧制,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75.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哲学有 主张,也有 主张 天人合一,天人交胜

76.天地宇宙本身及含有价值。,而我们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必再另追求外在与人间的天国或彼岸世界 77.中国人生哲学的一大特色 境界说

78.境界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致的 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79.儒家追求到的宇宙,道家艺术天地,佛家宗教境界 80.墨家比较重视分析方法

81.中国儒释道所推崇的整体、流动、当下体悟的方法,是悟道的方法,与面对现象层面的方法确实有很大区别 82.朱熹强调,主要属于什么范畴 以知为本,知先行后;道德

83.朱熹对于知行问题的根本见解:从逻辑上讲,知先行后,知主行从;从价值上讲,知行应合一

84.中国哲学家的行为方式是 理想与理性的统一,价值与事实的的统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 85.西方的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可称为,是一种 智性文化;德性文化;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86.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十分注重 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87.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可以与天地相同 88.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伦理性特色 89.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什么伦理类型 天地合德

90.张载把什么称作为孝 尊高年,慈孤弱,怜惜残疾鳏寡

91.血亲意识,即 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92.中国人对血缘关系的注重,其语言表现时 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

93.中华民族以 来形容悲伤之家的情感 如丧考妣

94.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是 伦理道德学说

95.哪几个论互相分不清

道德论,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

96.中国人伦小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97.在中国文化系统里强调在道德的面前 人人平等

98.伦理文化消极的一面

讲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99.中国文化的特点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100.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 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 101.中国文化的生命延续力的内在基础 同化力和融合力

102.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 自我认同感,文化群体归属感

103.中国古代文化的什么特征,并形成了

农业型物态;实用经验理性、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黜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异观念 104.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同 105.中国人的审美,伤春悲秋,都与农业生活有关 106.务实精神是一种 群体价值趋向 107.中国贤哲一向倡导的精神: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108.求久的观念应运而兴,变易观念在中国也源远流长

109.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 110.社会组织主要是在什么样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 父子君臣夫妇长幼

111.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因为: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11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 宗族

113.人道亲亲说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 114.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表现在各个领域

115.论语中利用自然知识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不以研究为目的 116.重人伦轻自然也体现在教育领域,例如唐代的二馆六学 117.所谓经学传统是指

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

118.汉代经的地位被大大提高了,到宋朝又扩展为十三经 119.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

120.中国文化的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 12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建有为,贵和尚中 122.中国文化比较重视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3.天人合一问题的理论实质是,其最基本的涵义是 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 124.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在天地人之间,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25.“天”成了人们视线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人之间人是主导和目的 126.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127.宋明理学有三个主要派别 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128.强调道德理性对于个人境界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129.儒家的三纲领,霸条目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0.和同之辨

五味相和,六律相和(中药的开方,园林的建筑)131.不狂不狷,狷:清高自守,有所不为;耿介 乡愿:德之贼,无原则的和气 13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民族凝聚、精神激励、整合创新 133.自从西周以来,什么观念深深扎根与于中国人心中 大一统

134.诸子百家学说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共识 135.1839年,林则徐主持编译了,介绍了,地位是

四洲志;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情风俗;现代中国第一部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 136.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137.洋务运动大体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138.早期改良主义者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139.早期维新派

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从学习“西技”到“西政”

140.维新派是文化教育面貌一新,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革命相继而起

141.康有为所宣扬的儒学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

7.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七

历时3个月的“北京科普画廊”航天知识竞赛活动已圆满结束。此次竞赛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市科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社承办。竞赛目的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技兴国,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相关科普知识,进一步扩大“北京科普画廊”的宣传作用,让科普走向社会,为航天事业培养后备军。2002年10月4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共有180名大中小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100名。

在炎热的夏天,“北京科普画廊”成了最热闹的场所,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中小学生专程去观看,去感受航天高科技的魅力。据此次竞赛办公室统计,北京有100多所大中小学生参与了航天知识竞赛,加上外地来京的游客,共有10万多人参与答题。最后收到63250份有效试卷。可见这次竞赛规模空前。有的学校的老师称赞这次竞赛活动是一种改良的暑假作业,有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一次免费感受科技的良机,有的人认为像这种展览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应在各地推广,走向全国,走向乡村。而对参赛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次充电的机会,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他们从心底由衷地感叹: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中国航天真棒。

8.毛泽东思想概论知识点整理 篇八

毛概总体把握

宏观时间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国民革命(1919~1927)→土地革命(1927~1937)→抗战(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

注:过渡时期(1953~19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毛概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 ⑴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⑵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及如何解决),以及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发展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等等探索。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⑴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的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经济上,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四,国际环境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3、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5、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来的):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直接目标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有力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最广大动力:农民中的贫农。

[注:农民以外的个体劳动者即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毛泽东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的《共同纲领》用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⑵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⑶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

对外: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

⑷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近代中国的三种政治势力

①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政权。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国民党南京政府就是这样的政权。由于这个政权代表是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的各阶层人民,因而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注定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②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但是帝国主义义不容许;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更重要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力量弱小,并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③中国共产党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两种中国之命运:⑴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领导下,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注定无法成功,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成功后中国就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并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有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总体情况是:

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⑵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争取地主阶级抗日,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满足了地主的要求;

⑶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其标志就是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既有提出最低纲领也有提出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

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的原因: ⑴半殖民地半封建及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基本国情。⑵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凶残,人民军队的弱小。

9.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九

1. 简述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 法律的要素:

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即法律规则,是每个单一的法定行为模式。

法律规范的结构:适用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3. 法律规范的分类: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4.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是指有机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

不成文法是指国定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不成文法又称习惯法。

5. 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和的法律。如民法和刑法。

程序法是为了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 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

法律实施的方式有两种:即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

2. 社会主义法律的效力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

3. 社会主义法律的解释

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4. 名词解释 违法的概念:违法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5. 违法构成的要件: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要件、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观要件。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

1. 简述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4)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2. 论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1)社会主义法制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而产生的。

2)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

3)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取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保障

1)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通过斗争而争取到的民主地位固定下来,并予以确认。

2)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本身的指导作用,向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指明,怎样做符合民主要求的,怎样

做是违反民主要求的,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实现。

3)社会主义法律通过惩罚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以捍卫民主制度。

3.论述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必要性?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为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要性:

1)依法治国得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

2)依法治国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3)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第四章宪法

1.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一)其一是说,宪法也是一种法律。

(二)其二是说,宪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内容方面的特点。

第二,效力方面的特点。

第三,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

2. 简述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不以任何制度为依据,宏观世界一经确立之后,就成为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3. 名词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我国领土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遵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

4. 简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第二,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第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5.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依法纳税

(六)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

6.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章 行政法

名词解释:

1. 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行政机关:是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

3.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4.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

法行为。

1. 行政行为按其方式,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

2. 多项选择题: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是:1)合法与合理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效能与便民原则;3)监督与责任原则。

3.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

e)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f)行政拘留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六章 民法

名词解释:

1. 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2. 著作权,又可称为版权,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它是指作者或其他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照法律享有的权利。

3. 专利是指对某项发明创造成果享有一种独占的利益。

4. 凡无法律上的根据致他人损害而自己获得利益的,此种得利,即为不当得利。

5.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其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使用的一种标记,以区别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

多项选择题: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简称“平等原则”)

(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四)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五)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6.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亦即公民能独立为发生法律上的效果的行为的资格。

7.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的实质要件?

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

第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8. 无效的民事行为

9.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凡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以及显失公平的行为,均属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0.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的条款为:

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2)标的3)数量

4)质量

5)价格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11. 结婚的条件:一为符合一夫一妻制度;二为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三为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第七章商法

1. 简述设立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名词解释:

1. 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没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2.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

者持票人的票据。

多项选择题:票据具有的特征:1)文义性2)要式性3)无因性4)流通性

1. 支票的法定记载事项包括:1)表明“支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的名称5)出票

日期6)出票人签章

第八章经济法

1. 税法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名词解释

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 经营者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有:1)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2)使用

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九章 刑法

名词解释

1. 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受罚。

2. 犯罪客体是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

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1. 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2. 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3. 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是直接故意。

4. 另外一种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种是间接故意。

5. 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案例分析题

1.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第二,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第三,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不允许对没有参加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的损害。

第四,防卫不能过当。

2.犯罪预备必须具备的要件

第一,行为人已经进行犯罪预备,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

第二,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尚未着手实施犯罪。

第三,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而未着手实施犯罪,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行为人在预备阶段自动地放

弃犯罪的预备行为,则应按犯罪中止处理。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 犯罪未遂必须具备的要件

第一,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第二,犯罪未能得逞。

第三,犯罪没有得逞,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犯罪中止需要具备的构成要件:

第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行为。

第二,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所谓自动放弃,是指在客观上或者在犯罪人的主观认识上都具有完成犯罪的条件和可

能性,而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地停止了犯罪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

1.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选择题

1. 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拘留

2. 侦查活动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戡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为:

1)重在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名词解释

1.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审判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请求,称为诉。

2. 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中的人,称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3. 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职权,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所采取的强制

性措施。

4.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为了解决申请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裁定由被告先行给付一定款项、特定物或暂停实施一定行为的措施。

第十二章行政诉讼法

名词解释

1. 行政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合法性审查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案例题

1.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管辖。

多项选择题

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第十三章国际法

1. 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独立权、平等权、管辖权、自保权

选择题

1. 国家责任的形式

1)限制主权

2)赔偿

3)道歉

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日法西斯战争罪犯进行的国际审判。

名词解释

1. 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2. 庇护是指国家对于因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害的外国人,准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第十四章国际私法

名词解释

1.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或处理涉及两个以

上国家(或法域)的法律的民事关系或民事争议时,指定应适用其中哪一个国家(或法域)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2. 识别是指依据一定法律观点或法律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的性质作出“定性”或“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

畴,从而确定应该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程。

3. 所谓反致,是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4. 转致则是指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了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5. 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故意制造另外一个连接点,以避开依有关冲突规范制定本实用的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并获得自己

10.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点 篇十

一、在课堂引课中渗透

本节内容共六节,每节新授课都可以采用截取适当的视频实现STS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宇宙航行”一节,就可以回顾我国从神一到神九飞船的发射,问天的艰辛过程,体现国力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带着激情投入新课学习。

二、在课堂知识传授中渗透

实现STS教育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授第四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时,就可以提出问题,大家想知道地球的质量是如何测量的吗?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G的含义,介绍卡文迪许的贡献,他被称为能够称出地球质量的第一人。学生就会思考他如何去解决称其质量的方法,学得透彻,记忆深刻,效果明显。

三、在知识巩固练习中渗透

教师要通过丰富作业类型使STS教育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整合得以补充。比如,有好多试题都与本章内容联系紧密,宇宙大爆炸、黑洞问题、探月工程、同步卫星、双星和三星问题等,只要建好模型,就可以很容易解答,是很好的理論联系实际,得到学以致用,使得枯燥的试题赋予生活的灵性。

四、在科普知识讲座中渗透

科普知识讲座可以把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基础物理延伸到现代科技前沿。学校可以利用活动时间,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进行专题知识讲座或请专业人士介绍科技的新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力。

五、在组织学生观看各国重大科技事业电视直播中渗透

每一次科技活动,如果让学生观看,犹如身临其境,尤其听指令长那倒计时的口令,扣人心弦,并在观后写出观后感,也是很好的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来实现。比如,发射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对接和维修工作,以及日月食和哈雷慧星等,都是很好的集体活动的素材。

总之,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旁征博引,关注科技的新成果,渗透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

11.《毛泽东思想概论》选择题知识点 篇十一

一、选择题

 知识点1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知识点2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

A、陈独秀B、王稼祥C、毛泽东D、刘少奇

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D)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B、六届四中C、六届五中D、六届六中  知识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知识点4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A C D)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E、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 知识点5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 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C)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党的八大  知识点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包括(A B C)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E、解放思想

 知识点7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C)

A、新原则B、新秩序C、主题D、新格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徐林丽

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知识点8 党的十四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知识点9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立党为公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B)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立党为公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立党为公 知识点10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知识点11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A)A、十六届三中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D、十六届六中  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B)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 知识点12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知识点13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D、《论人民民主专政》  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A)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知识点1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知识点15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说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A)A、认清国情B、认清民情C、认清历史D、认清发展方向 知识点16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C)A、古田会议上B、三湾改编时 C、八七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 知识点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 知识点1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 B C D)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E、大地主阶级 知识点19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ADE)A、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产阶级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E、保护民族工商业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 B C)A、保护民族工商业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知识点20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在的主观条件有(BD)A、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B、共产党领导的正确 C、良好的群众基础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知识点21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ACE)三者之间的关

 A、土地革命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E、根据地建设 知识点22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知识点23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是(A B C D E)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F、中外合作经济 知识点24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知识点25 邓小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A、社会主义公有制核按劳分配 B、高度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内容包含(ACE)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知识点26 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点27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知识点28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知识点29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知识点30 十六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知识点31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知识点3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知识点3

3

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知识点3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知识点35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点36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知识点37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国体是(B)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点38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知识点39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C)A、在野党B、执政党C、参政党D、在朝党 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ACE)A、共产党实行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B、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 D、各民主党派是反对党E、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知识点40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知识点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识点42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知识点4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知识点4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知识点45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是(CDE)A、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C、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D、中国的内政问题E、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知识点46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 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行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D)

 A、《告台湾同胞书》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知识点47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知识点48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是在(C)A、1999年10月1日B、199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D、1999年12月1日 知识点4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知识点50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 知识点51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知识点52 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其中,劳动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在“四个尊重”,核心是(A)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知识点53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知识点54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知识点5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知识点56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指的是(A B)A、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B、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D、保持共产主义信念 知识点57

上一篇:妇女维权法律知识下一篇:给女儿老师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