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2024-07-09

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11篇)(共11篇)

1.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一

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人才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要求,与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

一、基本现状

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短缺。由于经济欠发

达,地方财政困难,区、乡(镇)用于文化站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国家专项投入又少,导致全区19个农村乡镇只有巉口、内官、鲁家沟、青岚等少数乡镇有文化站站址外,其余文化站都是有站无址,有名无实,所谓的文化站只不过是乡镇院内(楼内)的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块牌子。文化站平时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刷写宣传标语,最大的活动就是春节组织社火调演,活动经费只能是花多少在乡镇报销多少,根本没有预算内的活动经费,更没有财力添置文化活动器材。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二是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畅。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

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调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管理考核,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部分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在各项中心工作的压力下,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见效慢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既不愿花钱投入,又不愿花精力组织开展活动。按文化站编制分配的专业人员缺乏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大多放弃专业转做乡镇中心工作。

四是村文化室依托基层组织建设,全区各村都有兼容党员教

育、科技培训、广播宣传等文化功能的场所,但设立专门文化室的村仅有30多个,仅占全区总村数的十分之一。文化室的配备,除“农家书屋”工程配发的图书外,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器材,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干部兼任,农民农闲时间的文化活动以各家各户的看电视为主,文化室的作用发挥不大。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农村

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不仅能使群众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同时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农村文化建设,阵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活动是载体。各乡镇要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结合乡镇建设规划,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途径,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步伐。

二是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要通过择优选聘,将思想

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乡镇文化站长实行乡镇推荐、文化主管部门考察、人事宣传部门任命的制度,将乡镇文化专干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考核。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文化室管理员,同时村级文化室管理员的配备,要由乡镇审批,文化部门备案。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

三是创新体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农

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要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成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文艺活动、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室),按覆盖、服务人口数量确定编制、配备专干。

四是创新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民间大众,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乡镇都要积极挖掘、扶持,认真组织引导,以春节秧歌社火为代表的我区民间节俗文化活动应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载体。其次,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新鲜血液和催化剂,应做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应实行文化单位对口支援活动,重点培养培训农村文艺骨干,变送文化下乡为留文化在乡,以促进农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积极扶持农民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室,鼓励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己组织,举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和业余剧团,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2.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二

关键词:乡村转型,新农村建设

乡村转型发展, 即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与交互作用, 并由当地参与者对这些作用与变化作出响应与调整而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的重构, 主要涉及村镇空间组织结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城乡差别等方面的转变。始于1978年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中国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有效释放,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 改革重心逐步转向城市领域, 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逐步滞后于工业和城市, “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整体稳定发展的最为紧迫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 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地在继续稳步推进二、三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同时, 逐步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 并部署“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 积极促进农村生产转型与发展, 乡村转型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1.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1) 确立“强村富民”的理念, 对于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强的城市郊区农村, 需在城市化进程中定位和引领乡村转型, 强化城乡经济融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镇化发展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 确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理念, 以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用地为重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

(3) 新农村建设应确立城乡整体规划和平等发展理念, 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 重视建设多功能高效现代农业园区, 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和生态文化产业。

2.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

首先, 按照城镇化进程及效应, 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 如近郊区、远郊及城镇周边区、传统农区和山区农村等;其次, 凸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性, 如都市型农村经济、生态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基地、企业群体集聚等;再次, 明确农村发展的制约性, 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条件。

2.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导、规划引导与示范引路。农民是建设的主体, 但须有积极性和组织性。提高农民勤劳、自立与合作的精神伦理也十分重要。因此, 在促进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中, 要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的主体性, 优先扶助农村创业性职业农民及其专业协作组织。

2.3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新农村建设首要标准是生产发展。对区位与资源条件相似的农村, 要实现农业资源由农户分散式利用转向股份合作制和产业化经营, 促使“生计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发展;对专业市场活跃的农村, 需拓展与其他经济的联系, 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对经济先发地区的农村, 推行区域优化开发和城村“一元化”建设, 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3.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农村发展阶段性与地区差异性, 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区和分散化的农村城镇两极失衡的问题, 发展壮大城镇化体系的中间层面。为此, 应扎实推进以新城和中心城镇为核心、以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策略。

3.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与提升农村生产力相结合, 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 新农村建设要创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的长效机制, 推进“三整合一提升”的战略, 即空间整合, 逐步推行迁村并点;组织整合, 建设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产业整合, 发展现代农业与股份制企业, 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3.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文明化,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农村产业与就业转型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深化市场取向的农村综合改革, 着眼特色、优质与高效性, 把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增强农村竞争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种养传统及农民主体能动性, 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龙花楼, 邹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4) :97-100.

[2]蔡, 王德文, 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李培祥, 李诚固.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地理科学, 2003, 23 (4) :408-413.

[4]刘燕鹏, 陈刚, 李立贤.我国20年战略机遇期的“三农”问题.经济地理, 2005, 25 (6) :860-863.

[5]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地理科学, 2001, 21 (1) :1-6.

[6]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报, 2007, 62 (6) :563-570.

[7]文琦.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1) :20-24.

[8]张凤平.我国东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27 (2) :41-44.

3.大众媒介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篇三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何宏光等通过对当前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非健康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阵地。①

詹宇祥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认为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始终没有走出困境,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阵地疲软,投入不足;机构尚存,功能弱化;人才匮乏,引智无门;需求升档,“落后”尚存;民间升温,政府冷淡。②

上述调查,分别从文化的构成上、文化的地域分布上、总的宏观上,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结合笔者的调研,归纳起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思想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多;缺乏计划性、方向性,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队伍建设薄弱,缺乏专业性、稳定性;文化活动缺乏针对性、长期性、实效性;管理引导不力。这些现实情况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精神要求有很大的距离。与此相似,大众媒介在农村的传播也存在不少问题,虽然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3.21%和94.54%,但是依然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媒介歧视,重电子、轻纸媒介接触的媒介失衡,重娱乐、轻实用的媒介信息选择偏差,不利于大众媒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发挥。

大众媒介应对策略

要充分认识大众媒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为人类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大众媒介的存在。即使在发展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距的农村,媒介的传播仍旧无处不在,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无处不有。不仅具有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生活、发展经济以及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均衡心理和心态的潜功能,能够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强化农村大众媒介设施建设。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应当说,这“四个纳入”如果真正落实到位,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就会越来越符合农村的实际,越来越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越来越惠及广大农民。在这些方面,确实不用作更深、更多的阐述,道理很明白,职责很明确,关键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落实到位。农村如果没有大众媒介设施,传播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成为一纸空文。

倾听农民的媒介信息需求。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是农民自己。最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关于农村、农业的报道明显增多,算得上“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但本来应该是“三农”报道主体的农民,却被忽视了,农业部门或地方政府反而成为报道主角。所有关于农村问题的讨论大都发自城市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很少有来自农村基层农民的声音。其实,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该多听农民意见,就像陕西农村广播提出的三句话一样,“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形势下媒体为农传播宗旨的实现。中国有8亿农民,有8亿个“脑库”,他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专家学者的专业性建议更朴实、更实在,也更有针对性和贴切性。因此,大众媒介要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能在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事情上拥有主动权,这是媒体应当为、可以为、可作为的事。

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大众媒介在农村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就巨大,基本扫除了农村的青壮年文盲。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仍不相称,特别是和城市居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客观实际同样影响了大众媒介在农村的推广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强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农村受众学会从大众传媒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各种知识的能力,达到利用传媒资源培养民主法制意识、科学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大众媒介的责任,也是传播的内容之一。

展现全新农民形象。农民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经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多是被批评的对象,很多娱乐节目也拿他们“开涮”;二是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只是拿农民当“噱头”,农民只不过是陪衬罢了。要实现媒体与农村建设的共谋,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媒体首先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转换报道视角,摘掉有色眼镜,采取平民视角,深入农村、农民,全面展现新农民新形象,赞美他们的优良品质,让媒体展示农民之优,使媒体成为农民之友,有利于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唱好“农”字协奏曲。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及其在农村传播的现状,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弥补其薄弱环节,传统和现代媒介、纸质和电子媒介,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唱好“农”字协奏曲。

报纸杂志要扩大在农村的发行量。借力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平面媒体办报刊,共谋思路。可以横向联营,办专刊、专栏,举办科技支农、惠农活动。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服务用户意识,自办、联办、协办发行,扩大发行量,增强影响力。

电视媒介要强化对农节目的品牌意识。省、市、县电视台纵向联合,三级联办;以农为本,推广农业科技。

广播媒介要发挥县、市级广播电台主体作用。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强化服务当参谋,提供信息开眼界;创新思路办节目,借鸡生蛋求共赢;典型引路讲实效,转变观念天地宽。发挥自身优势,作为主流媒介,加强对农村广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对农节目活起来。

电影媒介要拓展农村市场。探索社会合作方式,实施影企联姻送电影下乡,开发“广告电影”;与党委、政府等部门结合,开发“宣传电影”;可以采取组建俱乐部、刷卡看电影、股份制看电影等,探索开发多种多样的农村市场。

网络媒介要注重建设和宣传。建设方面要实现“六纵两横”。“六纵”即是指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新农村信息资源、新农村信息化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条件、服务传输渠道以及服务对象;“两横”即是指农村综合改革与机制体制建设、信息化业务应用与农村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网络安全。就基础设施来看,既要实现“三网融合”,还要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在宣传方面,除了网站(专业特色网站、农业门户网站群、基层政府门户网站)自身宣传外,还要利用手机、农村广播、(有线)电视、信息栏、宣传手册等目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输手段,宣传网络媒介的特点、优势、作用和功能,扩大网络媒介在农村的普及率和利用率。③

大众媒介面向农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时代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大众媒介,相应的针对农民受众的大众媒介也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书写时代的精神,理解中国新农民,建设中国新农村文化。(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2007年度调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KL-2007-1781)

注释:

①何宏光:《当前农村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与反思》,中国乡村发现网,http:∥www.zgxcfx.com.

②詹宇祥:《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③李广乾:《“六纵两横”成为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信息化建设网,http://industry.ccidnet.com.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影视文化教育研究所)

4.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四

生态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初,中央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核心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涉及面广,难度大.下面,笔者谈几点个人看法.

作 者:周朝选 作者单位:河南省教育信息中心刊 名:河南科技英文刊名:HENAN KEJI年,卷(期):“”(21)分类号:X3关键词:

5.统筹发展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五

李鹤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3)

摘要: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关键字: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0年的45.7%,年平均提高1%以上。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十二五”制定之际,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探索一条城市化与新农村并行建设的新路子,来缓解城乡日益加剧的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一、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综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纵观城市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农民这一群体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一些地区的城市化成果是以牺牲了一部分农民的利益而获得的。解决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及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成为城市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返贫

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

(二)农民工、农二代与留守儿童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他们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生活保障。农民工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成为城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出生于80后的“农二代”,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

知识,怀有更远大的理想,对城市的渴望也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户籍制度、城市社保等相关制度的制约使他们“留不下,回不去”。而那些依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价值观的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信仰逐渐陨灭,理性越来越清晰”,对金钱、地位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在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农二代群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上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自我的迷失、迷惘到对自己失望甚至对整个社会不满,这个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不利,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与良性互动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向农村的扩散,而且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村庄习俗向城市习惯的过渡、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等等。城市化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人为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那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尽管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位。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的推进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一个发展过程,不是意识形态改变就能一蹴而就的。以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大概1%左右)而言,完成城市化的目标至少还要进行50几年。那么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优化农村的建设,而是把社会建设完全的集中在城市的建设的话,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另外,我国农村人口不论是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是农村人口总数都是最多的。我们在实行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不能忽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而且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农村。这样城市化才能够获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思想,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总之,我们推行的城市化战略是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

(二)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1.以城市化建设引领新农村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城市化的建设。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三大都市圈以及各初见端倪,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周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中的技术、产业可以适度的向农村转移,城市中的民主观念可以向农村渗透,这既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时对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利用规模优势,提升新农村中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能在自己熟悉的农村也能有所作为,也能拥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那么即使暂时不能够进入城市变成市民,也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安居、乐业,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的推进

新农村建设相当于城市化建设的大后方,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稳定的农村,那么城市化无从谈起。试想一下,大量由于失地而返贫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市中聚集成若干的“城市贫民区”;大量的农民工、“农二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迷失方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教育而产生心理畸形,那么城市化如何继续进行下去?而且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城市化的初衷,城市化成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对另外一部分人有益”的过程。所以,只有城市化的进程中,对新农村的建设更加重视才是最佳之选。要对农村加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逐步培养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理想的新型农民。新农村的建设也为 “逆城市化”做好准备,农村也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和文明,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

三、重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继续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投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加大经济投入才能刺激广大农村的经济、整合农村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

农技部门要定期派专门人员下基层,向农民传授有关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最大限度的为农民产销打开门路,比如对符合要求种植的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的家禽等按合理的价格进行及时的收购。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村生产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形成了城乡之间产销一体的科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果蔬业、旅游业开发,比如进行农村生态游,农村采摘游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意差别化的建设,不能按照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风格、不同优势的新农村。

(二)深入发展新农村的政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快步伐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组织应进行村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把权力进行下放,让农民的事由农民自己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好心办坏事。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要求农民一下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新型的农村建设不能成为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照搬照抄。

基层组织的相关部门要对城市化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的学习和整理,不但要真正提高领导部门的知法懂法的能力,也要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能够真正运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农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形成“村干部是农民利益的维护者,村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的新农村。

(三)逐步完善新农村的文化、社会建设

价值观是心中的信念、是精神的汇聚,是我们做事的指导方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在新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采取简单易懂、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争取在新农村中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共识。诚然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这些群体都是城市化建设的奉献者,他们的利益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损失。虽然国家在短期之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实,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一定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安抚,让他们明白他们城市是接受他们的,他们是城市化的功臣。只有在城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乃至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有统一的认识,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成为最稳定的支持力量而不是“摇摆派”。

新农村的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走城市建设中牺牲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建立的新农村是能够直接过渡到城市的新农村,所以不论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建设的方式都要吸取城市化建设中的精华。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望。

总之,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可行的,既能保证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又能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同时是解决现阶段城乡矛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蔡永飞:《“十二五”如何统筹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N],学习时报,2010(5)。

[3]曹利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6)。

[4]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J],经济学家,2005(6)

6.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篇六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010-06-29 18:31:4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2)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006年,xxx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到2008年已基本落实“村村有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既是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各地纷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1998 年,安徽凤阳

引入大学生科技村官,取得了良好的反映。从2001年开始,xxxxx公开招考xxx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人到村里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引进发展项目、资金,培训农民群众,修建道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都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大学生担任村官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知识层次、思想意识更新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

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和农村老村官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互补优势。大学生村官的就任,能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能够引起农村思想上的碰撞和演进,有利于农村村官在科技文化素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民主法制、科学意识的更新。

3、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招考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严格程序选拔出来的,相对整体素质较高,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也较为深刻,对国家政策、方针和措施的认识更多。对于农民权益的缺乏保障或缺失,他们能够敏锐的发觉,也能够仗义执言。村官是农村自治性组织的代言人,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他们没有

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阻碍。能够自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国家法律依法办事,能够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让广大村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面临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刚刚走出校门就当上村官的高校毕业生能否就能在农村一路走好呢,这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

1、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农村实际

首先,从“头衔”看,大学生村官是当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助理就是协助,村干部如何与大学生协调磨合就是一个问题。如果只把大学生当“笔杆子”、附庸,其优势很可能无法发挥。而且在应试体制下,不少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工作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其次,农村是一个受宗族关系影响较重的地区,村民对政策大多不太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很多时候工作的开展靠关系、讲面子,而大学生村官一时间很难得到村民的信任,建议实施的很多可行政策,会在农村遇到很多有形或无形的阻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

7.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七

1 乡村景观资源

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人口分散, 资源分布相对均匀、丰富, 它综合了自然和社会两类资源, 是乡村用于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发展环境、新的城乡关系下, 乡村资源体系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水、土壤、气候、动植物等; (2) 矿产资源; (3) 土地资源; (4) 人力资源; (5) 乡村景观资源; (6) 乡村环境资源; (7) 乡村空间资源[1]。在过去几十年中, 受计划经济体制、思想观念、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等影响, 我国的乡村资源观念较为狭窄, 很多情况下把乡村资源等同于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成为乡村资源利用的主体, 而忽略了更能够推进乡村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类型——乡村景观资源。

作为一种非纯粹的自然资源, 乡村景观是经历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渲染的产物, 能够被人们创造、管理和整治, 同时具有比单纯应用价值更高的社会、生态、美学价值[2], 它在乡村自然资源与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整合之间建立了一个便利的框架, 正如O, Riordan所说, “资源管理是在增加人民生活财富与导致环境恶化之间努力保持平衡的一个过程, 景观是乡村资源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学的角度来说, 乡村景观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类型, 是可以被人们开发利用的独特旅游资源, Mormont也说:“乡村包含了重叠的社会空间, 这些社会空间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制度和行为网络, 乡村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提供都市生活所不能提供的东西”[3]。

2 联动关系

乡村作为人类聚落与自然环境良好共生的一种群落生境形式, 其最富魅力的特征毋庸置疑是显著的田园景观特征, 也成为近年来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和第二家园等乡村开发活动蓬勃发展的根本基础。乡村聚集了我国大约70%左右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 随着客源市场对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以及政府的积极推动, 使得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 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 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近两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3个黄金周, 我国城市居民约70%选择乡村旅游, 每个黄金周可以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这都充分说明了乡村旅游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而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景观资源的深入保护、产业链的不断优化以及旅游软环境的积极营造,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极大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这样, 形成以乡村景观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 以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景观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可以积极促进乡村景观资源的高效、生态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推动乡村景观遗产、景观风貌的保护以及和谐人居环境的建设, 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1 以发展乡村景观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景观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的优势,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断培育和拓宽农村产业链, 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 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本身拥有丰富的景观旅游资源, 加上现代社会对乡村景观旅游情有独钟, 以及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 使得乡村景观旅游蓬勃发展起来[4]。农民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农产品, 提供饮食、住宿等服务, 制作和销售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多种途径, 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从中既为自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也就地吸收了剩余劳动力, 还可大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 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从而产生投资与就业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 随着乡村景观旅游的发展, 农民从旅游中得到的经济收益逐渐提高, 他们认识到传统乡村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乡土文化, 也是一种生产力, 从而就会主动地去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和乡村生态环境, 关注传统文化的复苏。此外, 乡村景观旅游还为农村带来全新的服务观念, 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 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与旅游者的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中, 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思想会更加解放, 观念会更加创新, 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

2.2 以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景观旅游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能够为乡村景观旅游提供资金支持, 创造技术条件。通过国家的政策倾斜, 为旅游发展吸纳更多的建设人才和社会资金,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其它支持要素, 不断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 更好地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 居民的文明和素质程度逐渐提高, 农村的生活和创业环境日趋改善,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群体不断涌现, 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到农村创业, 而利用农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村特有的民风民俗发展旅游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之一。

3 建议

3.1 加快当地乡村景观风貌保护, 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景观品质提升

当前,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 各种矛盾、利益相互纠葛、冲突, 加上规划、资金、人才、理论研究等的缺乏, 致使乡村长期处在被忽视的边缘。在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乡村地区, 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已经消失殆尽, 河塘、树林、湿地、野生动物在不断消失, 布局如行列式、军营式的村镇日益泛滥, 一幢幢缺乏规划设计、不伦不类的新建筑拔地而起, 景观正朝着低层次、畸形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条件下, 加快我国乡村景观旅游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机制的研究有着如下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有助于改变目前许多乡村地区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 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历史文化特色, 增加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2) 有助于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 调整生产产业结构, 发展当地多种特色产业经济, 达到资源的双重增值和利用的效果; (3) 有助于协调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优化乡村生态系统, 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4) 有助于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和谐并进、相协共存, 提升整个区域的景观品质, 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挖掘当地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 促进景观资源的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乡村景观资源不仅代表了特定地区内景观的构成形态和空间肌理, 而且作为一种可以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 本身就具有多种比单纯应用价值更高的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5]。所以, 地域的旅游开发和规划, 应该摈弃在传统旅游规划中对景观要素的单一利用模式, 以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开发体制, 将乡村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融合起来。在尊重乡村原有景观空间、精神涵养以及生活语言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景观生态学理念, 追求整体景观结构的完善、功能的发挥以及价值的体现, 维护乡村文脉、史脉和地脉的完整性, 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化、安全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 最终促进当地社会的有序、和谐、自然发展。

3.3 把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当地的旅游规划体系中

作为一种包含了村落、林地、耕地、水塘、山体和湖泊等多种要素的景观体系, 乡村景观有着自身的生态结构与功能[6], 在规划中引入景观生态学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提供一种规划的流程, 而是更有助于在实际中衍生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宏观性及开放性的设计思想, 在规划操作上能运用现代最新的设计理念, 使设计更具现时性和动态性, 并且有利于在规划方法上突破传统旅游规划上的定性限定模式, 使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并贯穿整个规划过程的始终。事实上, 景观生态学思想在乡村景观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更有助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开发者、村民和旅游利益的协调, 促使农业结构的调整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达到各方利益兼顾双赢。并使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得以优化, 增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快速的发展, 为解决经济发展与景观保护的矛盾探究一条新途径。

3.4 加强旅游规划的政府主导作用, 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缺乏规划, 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 农民经营旅游的素质低是制约乡村景观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力量, 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 要更加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使区域旅游规划能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形成良好的互补与兼顾。要在政策、资金、招商引资等方面扶持乡村景观旅游开发。政府在公共财政资金使用上, 应适度向农村倾斜, 着重解决乡村景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对开发乡村景观旅游的业主给予政策扶持, 如土地流转使用、农村信贷、税费减免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当地旅游发展规划, 明确旅游资源结构优势、功能定位、形态定位、重点开发区域及项目相关配套措施等, 作到规划起点高、内涵深、突出特色和个性。旅游规划与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协调起来, 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农业景观和乡土文化景观, 将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农事体验融为一体, 营造乡村生活真实、景观风貌完整、自然生态和谐、经济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2]Rvin H Zube.Landscape assessment—Values, Percep-tions and Resources[M].New York:Halsted Press, 1975.

[3]Mormont.Tourism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Wageningen: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91.

[4]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社, 2004.

[5]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8.群众文化事业与新农村文化的探析 篇八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艺术支撑,是内容广泛和表现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群众业余生活的质量,提高了其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的程度,同时对发挥中国传统民间优秀文化,建设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群众文化是自发进行的,以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的基本精神需求和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娱乐的形式和快乐的方式和风格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娱乐的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文化和娱乐的集合体,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和谐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体现方式。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

由于群众文化的主体由广大的人民群众构成,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的参与没有任何的年龄和艺术形式的限制,只要爱好艺术敢于实践的群体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形式。在另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传播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感染和吸引了不同阶段的人群,致使群众文化在各个民族、区域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和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和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民主性质和自由程度,一般说来,群众文化都是由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自由发展,不受任何组织制度和艺术形式的限制,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和传递快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享受,是人们积极向上和乐观生活状态的充分呈现。

群众文化在各民族和各个地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其表现形式包含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形式,在群众文化的实践和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被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来,使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和地域文化的吸引力,正因其独特和“亲民”的杼『生使群众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農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9.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九

高标准建设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楼子营镇党委书记

李步成

我于9月24日至30日参加了我市组织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城市规划建设专题培训,几天来,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讲课,同时与其他乡镇领导的研讨交流,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对城市管理有了新的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确实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对于今后的工作开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韩村河,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时尚的建筑群,优美的都市环境,融合科学的城市管理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让人赞叹不已,通过这几天的培训与实地参观,启发颇深。

小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化、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村工作方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开发程度的标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和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我镇状况,我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我镇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市二区三增四基”的思路开展。“一市”指的是楼子营集贸市场;“二区”指的是重振楼子营工业园区,开发娘娘滩旅游区;“三增”指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四基”指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镇村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示范村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为建设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村庄规划的编制中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原则。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把编制主体关,程序关。二是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各村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建设情况、地形地貌和农民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开,多层次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三是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的原则。在小城镇规划中对人口300人以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业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村庄进行规划整合,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进入“十一五”向全党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楼子营镇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着力把握好三个原则和注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着力把握的三个原则

1、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我们要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把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的目标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长远的规划目标,又有近期工作安排。要有所侧重,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要坚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紧迫、收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条件成熟的村子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见到实效,既让农民充满信心,又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2、掌握节奏,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通过搞好试点,逐步积累经验,完善政策,然后全面推广,常常是解决很多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先办有条件办的事,从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注意多方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强化政府引导职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引导和扶持,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切实为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抓好新农村建设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教育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动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着重处理的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实现新农村建设平稳发展。发展工业,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迈进是大势所趋,是必由之路。但首先要对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有个清醒的认识。我镇是沿川乡镇,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17500亩。农业户数2565户,农业人口8520人。境内有民营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这些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粗加工和高耗能企业,受政策和市场制约的程度很大,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在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镇境内企业开工率不足10%,2000多名从业人员的失业下岗已经对我镇的社会民生造成了巨大冲击。一直以来,我县工业基础薄弱,人少地贫,在第三产业难有起色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始终是农民保吃饭、保稳定的不二之选。第二、三产业是发展方向,是奋斗目标,但一产始终不能丢,不能一提工业强镇就不顾实际,梦想着使多数农民就地向二、三产转移。在现阶段,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楼子营镇的大棚养鸡已初具规模,圈养绒山羊项目也初见成效,结合今年全县大力扶持推广脱毒马铃薯项目的机遇,着力引导农民在农业上下功夫,既符合客观实际,对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也为更稳妥。

二、正确处理提质和扩量的关系,实现新农村建设有效发展。做功要做有用功,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去傻干。发展也是一样,我们所需要的是有效益的发展,不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都是一样。引进企业,需要的是高税收的企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在以资源粗加工为主的企业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县民营企业主流的现状下,积极争取引进煤矸石电厂上马,并预先做好协调、宣传、服务的先期工作,应该是我镇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否则,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农业产业,要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如脱毒马铃薯的栽种,就很符合我镇的半山区和山区的地质条件,一、二级薯可以实现增产60%以上。如果能在我镇天洼片、南山片八个村大面积推广的话,一定会成为山区农民创收致富的又一条新路。此外,在新农村建设的选择上,也有一个提质扩量的关系。我们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多铺点,搞全面开花,而是要搞一个成一个。楼子营村、辛家坪村的住宅小区、道路硬化已经很具规模,也投入巨大,下一步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使这两个村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精品村,能对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起一个模范带动作用。

三、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绝不能是偏面的发展,绝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楼子营镇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民风质朴,村风纯正,社会治安在全县首屈一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持这一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可掉以轻心。我认为,一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农村医保、社保、养老保险,财产保险等体系建设。特别是配合国家刚出台的农村医药服务体制改革,做好相应配套服务工作,使农民逐步能享受到县城居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二要重视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低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残疾人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做到日益完善。三要重视社会公平。要通过信访、法律、舆论等多种渠道的监督,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各类矛盾,尽量保证社会公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怀有仇视心理的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10.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十

城镇化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处理好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努力破除二元结构对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有力地促进了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京郊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郊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从郊区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看,1980年―1990年,郊区农业人口由375.3万人增长到392.1万人,说明当时的城镇化进程缓慢,带动郊区农民转移的作用不明显;1990年―1995年,郊区农业人口开始减少,1995年为373.4万人;2005年,农业人口进一步减少到300.5万人。其中,2000年―2005年平均每年减少9.26万人。这说明,“十五”时期以来郊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明显提高。

郊区城镇化与城市郊区化合流。合流的交汇点集中在郊区新城以及区位、经济和环境等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部分农村社区。城市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将对郊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城市人口扩散、城市高消费需求增加,会推动郊区第三产业、郊区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结构升级和更多城乡混合型社区的形成,带动农村的旧村改造。

郊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与城镇化进程合流。近年来,北京郊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原地改造型和环境整治型,也就是一般农村的旧村改造或环境整治。这种城镇化虽然没有较明显的经济及人口转移和集聚趋势,但通过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改善等,使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改观,让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成果、开始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从广义上讲,城市化的最终结果不是使所有的农民都集中到城市,而是让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也能享受城市文明成果。这种城镇化不属于传统的城市化范畴。由此可以看出,郊区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呈现出合流趋势。

京郊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郊区农民城镇化转移和非农就业转移滞后。1980年―2005年,北京市农业户籍人口总数由375.3万减少到300.5万人,减少了74.8万人;而全市城镇人口则由521万人增加到1286.1万人,增加了765.1万人。郊区农业户籍人口减少数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9.8%。这表明,北京城市化率的提升主要是由外埠进京人口实现的,本市郊区人口转移所占的份额很小。1995年―2004年,农业生产总值占郊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2.6%下降到10%以下,但同期郊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仅从40%下降到31.8%。这说明,郊区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郊区二、三产业集中不够,区县城集聚力不足。郊区企业数量大,但单体规模小、布局分散。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企业分散在乡镇或村所在地,无法形成城镇集聚效应。工业集中程度低,造成区县城经济规模小和集聚力不足,在郊区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区县城第三产业升级缓慢,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中心城区。

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不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转移。目前,京郊小城镇核心区的大多数村庄尚未完成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社区的转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能形成对外围村庄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郊区环境卫生、饮用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郊区城镇化进程;郊区一般农村地区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滞后于城市,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资源的占有率偏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亟须提高。

协调推进郊区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北京郊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和郊区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当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本质都是郊区经济社会调整转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北京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然是郊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调整转型的过程,是现有的村庄逐渐向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亦城亦乡的混合型社区以及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分类演进的过程。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民的市民化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村庄的整治合并等,都是这一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结构调整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二者互为条件。只有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安排,加大包括规划、土地、社区组织(乡村两级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保证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

11.农民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 农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决定因素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中必经的阶段,“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其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农村的主体——广大农民作用的发挥。农民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的实现。

一、农民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其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这既为新农村建设描绘了未来的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农民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且关键是要实现农民现代化。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增长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化,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农业现代化包括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的任何一项都离不开现代化的农民,都必须依靠现代化的农民来建设。因此,农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农民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素质低下,人力资本含量不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的农民,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

农民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其根本就是塑造人的事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农民现代化,意味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可以增强其责任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好农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摈弃短期行为,不搞掠夺式经营,把农业生产的增长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农民现代化是新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农民是农村各项建设的主体,因此,农民自身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新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程度。精神文明建设能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没有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就没有依靠;而后者离开了前者,就毫无目的和意义了。实现农民现代化,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自觉创新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进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二、当前农民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繁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而且每年还以递增的速度增长,但是农业总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较低,这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下的劳动成果形成巨大反差。

1.文化水平低下。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学龄儿童增长快、教育投入不足、农村经济落后和现代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人多,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主要因素。

2.农业劳动技能低,科技意识差。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再加上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年限少,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与技能低,耕种、施肥、田间管理大多是靠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经验,以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人种畜耕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还有相当部分农民,未摆脱封建意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尤其没有意识到科技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不能主动地吸取现代科技的营养,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据统计,我国目前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技人员仅66人,每467公顷耕地仅有1名专业技术人才,每738名农业劳动力仅有一名专业技术人才。

3.思想观念狭隘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内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中小学普及率很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落后,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村地区还较大范围的存在,加之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风气、经济状况、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陈旧,保守求稳、靠天吃饭的思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意识。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活动局限在家庭血缘关系网内,市场经济观念仍然非常淡漠,小农本位、老守田园的乡土观很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4.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再加上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民尤其是老少边地区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得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接受与反馈市场信息的能力差,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大,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实现农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还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引导和教育农民,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离不开生产方式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生产方式,即实现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动力。它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土地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很低,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的就业比重仍然高达70%”,农民市场竞争力低,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难以提高。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首先要通过加强教育和教化,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应用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现农民生产由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农民由生产者变为经营者;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体系,改变传统的小农分散经营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服务于农民的各类市场机制,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新型信息意识,树立驾驭市场的信心和勇气。

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几千年文化、传统习惯、风俗等传承演变的结果,具有顽强的继承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基础上的。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农民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命”的宿命观和消极无为,安贫乐道、听天由命的劣性心态。这种生活观念,僵化了农民的思想,遮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缺乏向贫困挑战,与命运抗争,改变自己贫穷生活的意识、勇气、行为;封建迷信盛行,社会治安混乱,先进的农村政策被落后的文化所笼罩而发生扭曲,一些消极、愚昧的消費观念和行为仍然大量存在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科学观念难以被人们接受。只有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性开发、迁移性开发,除了让广大农民接受必要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渐由从事简单劳动转变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专长的有用人才外,还可以采取改变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民身份的办法,即加快农村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使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能够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变农民为市民,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从而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和愚昧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的高要求。

实现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管理”离不开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没有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民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妨碍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实现现代化的巨大精神障碍。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满足市场需要,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形成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规划布局,构建一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利衔接的社会化的终生教育体系。在改造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进取意识,增强民主意识,树立法治纪律观念,追求自主与自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社会工程,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决定因素,同时农民又是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农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现。因此,必须把实现农民现代化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农民现代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化。

上一篇:《解决问题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反思5则范文下一篇:《秋天》精彩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