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2024-10-03

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精选10篇)

1.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一

9、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10、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五、综合偿债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100%

另: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高表明企业收帐迅速,帐龄期限短,可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说明资产流动性大,变现快短期偿债能力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高表明企业资产由于销售顺畅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存货转现速度快存货占用水平低,过高 存货不足,产品脱销)

(慢:必然占用在量的资金,造成资金浪费,营运困难)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过低:收入不足,资产闲置,浪费)

发展能力:

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资本积累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 = 主营业务利润 + 其他业务利润 — 期间费用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补贴收入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

2.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二

一、企业经营成果分析

一般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 要了解企业当年实现了多少利润、效益怎样、与历史相比有无增长等。因此企业的财务分析应当先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这一需要。

(一) 企业盈利状况分析

根据企业的年度损益表, 首先分析利润构成情况。弄清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形成来源,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部分。通过分析各项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来确定企业利润形成的质量。重点看营业利润总额比重的高低, 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否突出、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其次, 分析企业利润总额增减变动情况。主要对主营业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看企业是否按预定目标发展, 并预测以后各期进展情况。用实际数与预期数对比, 找出存在的差距。然后再对一些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其三, 对将来会影响利润变动事项进行分析。例如, 对企业开发新市场、新产品等做专项分析, 以便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

(二) 成本费用要素分析:

利润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而对利润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 有两种形式:一是量本利分析法。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公式: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收入=销售量×单价;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可从单价、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等基本因素去分析。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主营业务涉及的产品一般较稳定, 单价、变动成本等因素变化不大, 因此只需将销售量、固定成本与以前年度进行分析即可。二是盈利结构分析法。从损益表的构成项目入手, 先进行销售收入的比较, 看与往年对比, 本期销售额有无较大变化;再将其他项目转换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看损益表的各项比重, 哪一些项目变化较大, 并进一步分析原因。对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也不例外。在结构百分比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一些财务指标来分析, 例如, 成本费用利润率可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就可计算出此项费用的支出能产生多少利润, 企业管理者可据此有的放矢地压缩成本费用, 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三) 企业盈利能力评价

即通过计算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指标及各项指标与以往年度比较变动情况来正确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及发展后劲

二、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能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和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 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 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及偿还债务的能力, 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根据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重点从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一) 现金流量净额构成分析

计算现金流量净额比重, 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净增加额×100%.分析现金净流量的来源及比重, 确定现金净流量的内容及质量。

(二) 现金流量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分析

1、现金来源比率, 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来源总额×100%.该比率说明了企业各项现金流量来源的比重, 从资金来源上反映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某项现金流量的依赖程度。2、现金流量与销售比率, 即经营活动净流量/销售收入×100%.该比率反映企业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高, 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就好。与销售利润率相比, 可以分析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原因。3、资产的现金流量回报率, 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100%.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超高, 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率, 该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 有助于分析本期净利润与有关现金收支净额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企业负债及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表先弄清企业负债的基本情况, 即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及其结构, 进而分析各种负债的具体项目和质量, 然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是债权人最关心的, 但出于对企业经营安全性的考虑, 也受到管理者和股东的普通关注。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是指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表现为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变现能力的强弱, 则表现为一个营业周期内, 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 (1) 流动比率; (2) 速动比率; (3) 现金比率。

(二)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 要重视获利能力, 因为企业现金流入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另外, 企业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例越高, 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 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既要重视损益表反映的偿债能力, 又要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偿债能力。可通过计算以下3个指标说明:1.资产负债率;2.产权比率;3.利息保障倍数。

四、企业资产管理绩效分析

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高低体现在企业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上。资产周转速度快, 表明企业资产流动性好, 偿债能力强。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 可通过以下指标的计算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重点把握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分析:着重分析应收账款逾期情况, 根据单位的信用程度和重要性, 做出序列清单, 督促直接责任人积极催款, 对存在的呆账、坏账要做出具体分析;对存货的分析, 要与同行业、企业的前期数相比, 分析存货中各构成项目周转的快慢, 再分析存货产生时间长短, 以及滞销、霉变库存商品占全部存货的比率, 或一年以上库存潜亏等因素。

摘要:为满足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对财务报表中基础财务数据深入了解的需要, 以便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决策, 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就日益重要了。会计在生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充斥了模糊性, 可以说模糊性是会计信息固有的特征。

3.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三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

本文以2013~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公布的财务数据为主要依据,将选取12个指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层次来分析各公司的财务状况。选取的12个指标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本文主要选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5年的流动比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4年上涨了8.93%是由于2015年的流动资产增长了14.83%。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存货流动性小与变现能力差的缘故,为了更好的体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补充了速动比率这个更加直观的指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合适。2013年至2015年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速动比率达到了较为合适的值,这是由于2015年的流动资产较2014年有较大的增长。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是通过公司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一项衡量公司合理利用负债资金进行盈利能力的一项指标。目前我国理想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是40%。2013年至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呈递减的趋势,其中2015年较2014年数据变化不大,2014年较2013年下降了5.91个百分点,是由于2014年负债总额下降了18亿元。

二、营运能力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比率主要揭示了企业运营资金循环周转的情况,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的效率高低可以由其体现出来。企业资产周转的越快,流动性就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便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速度越慢。

(一)存货周转率分析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2013年到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存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为7.36,而2014年指标为7.13,增长率为3.23%。从该公司的年报分析得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015年营业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平均存货的下降速度。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完成产品销售额的周转次数,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2013年至2015年该指标呈波动趋势,2013年到2014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增加,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较上年增加了2.68%,以及流动资产较上年有所减少,流动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25.1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本年度该公司偿还及支付现金股利所致。

(三)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这三年来该指标呈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4年的销售收入增加了33亿元,而平均总资产下降了10.5亿元,这是该指标在2015上升的只要原因。

三、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收益,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的债权人、所有者以及管理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毛利是企业营业收入净额与营业成本的差额,可以根据利润表计算得出。营业收入净额是指营业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销售毛利率逐年下降,2014年较2013年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毛利的减少和营业收入的增加,2015年较2014年下降原因也是如此。

(二)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它可以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三年来该指标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公司净利润逐年减少,而营业收入净额逐年上升。

(三)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它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越强。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如规模的扩大、盈利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在201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首次为负值。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减少4.8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啤酒销量下降,使得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二)净利润增长率分析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

净利润是公司经营的最终成果,而净利润增长率反映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速度。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是首次为负,这是由于2015年营业收入的减少,而2015年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3.9%,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了3.63%,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了10.45%,财务费用增长过快是由于本年度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三)净资产增长率分析

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加额/年初净资产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当年股东权益的变化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三年净资产增长率有所波动,但总體来说增长率为正。2015年较20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是由于年初净资产基数较大。(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报,青岛啤酒官网.www.tingtao.com.cn

4.关于如何分析中小企业财务报表 篇四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权益和结构等重要信息。

(一)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但信贷人员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时重点应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

1.应收款项。(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正常情况下,三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我国企业,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该科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此,当客户经理发现一个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账”现象。(2)预付账款:该账户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客户经理应该注意到,当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信贷人员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

(二)对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

信贷人员在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应远高于流动负债,起码不得低于1∶1,一般认为2∶1的比例比较合适。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尤其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大而引起的流动比率过大,会加大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因此,信贷人员在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情况进行判断。(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最低限为0.5∶1,如果保持在1∶1,则流动负债的安全性较有保障。因为,当此比率达到1∶1时,即使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也不致影响其即时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一年内应收账款)/流动负债。(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公司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公司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即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它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某些到期的账款也不一定能按时收回,因此,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公司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但需注意的是:公司不可能、也无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如果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公司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的运用,经常以获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样会导致公司机会成本的增加。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

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债权人得到的保障程度如何;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为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的是债权人得到的利益保护程度。信贷人员

在看财务报表时,只要看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总额这几项,便可大概看出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这三个比率只有在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相比较,才有一定价值。(2)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其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该值应该低于100%,如果高于100%,则说明企业动用了一部分短期债务来购置长期资产,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经营风险也将加大,实为危险之举。

二、对利润表的分析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的盈亏情况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的。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成果的分配关系。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尺度。信贷人员在分析利润表时,应主要抓住利润表结构分析。利润表是把公司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收入-费用=利润”可以视作阅读这一报表的基本思路。当信贷人员看到一份利润表时,会注意到以下几个会计指标。它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尤其应关注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的盈亏情况。许多信贷人员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于是高枕无忧。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严格意义上而言,主营亏损但净利润有盈余的企业比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企业更危险。

三、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结合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材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通常来说,企业生产经营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次)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应收帐款转换为现金所需的天数。这个指标越短,则意味着企业的应收帐款质量越高,可以提高现金流量。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次)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的流动性较好,存货的管理也具有较高的效率,销售形势也好。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该指标与存货周转率相对应,是从另一角度反映存货周转状况。

四、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它主要说明公司本期现金来自何处、用往何方以及现金余额如何构成。信贷人员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l、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但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个仅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四)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5.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五

判断题:

1、在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要各因素影响之和等于综合指标的总差额,就说明分析是正确的。[题号:Qhx001421]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由于因素分析法要求分析计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使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分析,各因素影响之和也有可能等于综合指标的总差额,但分析却是不正确的。

2、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率时,增加借入资金,可以提高自有资金利润率。[题号:Qhx001422]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率时,增加借入资金,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3、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对企业越有利。[题号:Qhx001423] A、对 B、错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但是,必须注意,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应收账款越少,可能表明企业采用了比较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但应收账款政策越严,会影响企业的销售,并不一定是有利的。

4、如果产权比率等于1,权益乘数必然等于2(假定用时点数计算)。[题号:Qhx001424]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权益乘数=资产/权益=(负债+权益)/权益=产权比率+1。

5、某公司今年与上年相比,销售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8%,资产总额增加12%,负债总额增加9%。可以判断,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了。[题号:Qhx001425]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等于销售净利率乘以总资产周转率乘以权益乘数,所以,销售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8%,说明销售净利率降低;资产总额增加12%,负债总额增加9%,说明权益乘数降低;销售收入增长10%,资产总额增加12%,说明总资产周转率降低。可以判断,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了。(主要考察分子、分母的变动对分式的影响)

6、一般而言,已获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表明企业可以偿还长期债务的可能性也越大。[题号:Qhx001426]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已获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不仅能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7、在利用公开的信息计算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销售收入可以用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可以用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题号:Qhx001427]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在利用公开的信息计算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销售收入可以用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可以用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在比较分析时,只要保持口径一致即可。

8、尽管流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有的企业流动比率较高,却没有能力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题号:Qhx001428]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流动资产中可能包括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作处理,有的存货已抵押给债权人等。另外,流动资产中的预付账款、待摊费用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所以流动比率较高时,却有可能没有能力偿债。

9、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就越快。[题号:Qhx001429]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存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就越

10、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百分比,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题号:Qhx001430] A、对 B、错

您的回答:A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净资产收益率的综合性最强,这从财务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出。

单选题:

1、下列指标中,可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题号:Qhx001431] A、已获利息倍数 B、产权比率 C、资产周转率 D、流动比率

您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2、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4.5次。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题号:Qhx001432] A、0.2 B、81.1 C、80 D、730 您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4.5=80天。

3、在通常情况下,短期债权人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最为关心的指标应是()。[题号:Qhx001433] A、资产负债率 B、现金流动负债比 C、已获利息倍数 D、总资产收益率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现金流动负债比代表着企业的短期支付能力。

4、某企业的全部资产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则总资产周转率为()。[题号:Qhx001434] A、5 B、1 C、2.5 D、1.2 您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总资产周转率=1/(1/3+1/2)=1.2。

5、产权比率为3/4,则权益乘数为()。[题号:Qhx001435] A、4/3 B、7/4 C、7/3 D、3/4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3/4=7/4。

6、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月末用银行存款偿还一笔其他应付款会使()。[题号:Qhx001436] A、营运资金减少 B、营运资金增加 C、流动比率提高 D、流动比率降低

您的回答:C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用现金偿还一笔应付账款会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这时若流动比率大于1,则该笔业务会使该指标上升,反之,则下降。该笔业务不会引起营运资金的变化,因为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某企业计划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为500万元,则该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天。[题号:Qhx001437] A、120 B、90 C、80 D、65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销售收入=1600/(1-20%)=2000(万元),周转次数=2000/500=4次,周转天数=360/4=90(天)。

8、设立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的依据是()。[题号:Qhx001438] A、资产的获利能力 B、资产的流动性程度 C、债务偿还的时间长短 D、资产的周转能力 您的回答:B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分析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指标,以变现能力最强的速动资产和现金来保障流动负债更加谨慎。

9、下列财务指标中,不涉及现金流量分析的指标是()。[题号:Qhx001439] A、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B、现金债务总额比 C、现金流动负债比 D、已获利息保障倍数

您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已获利息保障倍数只涉及利润表。

10、杜邦分析法主要用于()。[题号:Qhx001440] A、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B、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C、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D、财务综合分析

您的回答:D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财务分析法,而不是一种专门分析方法。

多选题:

1、以下指标中,直接受主营业务收入影响的指标有()。[题号:Qhx001441] 查看答案

A、应收账款周转率 B、存货周转率 C、流动资产周转率 D、固定资产周转率

您的回答:ACD 正确答案:ACD 题目解析:存货周转率的计算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三个指标的计算都是用主营业务收入。

2、如果流动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几种可能()。[题号:Qhx001442] 查看答案

A、存在闲置现金 B、存在存货积压 C、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D、偿债能力很差

您的回答:ABC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一般来说流动比率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

3、通常情况下,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题号:Qhx001443] 查看答案 A、经营现金净流量 B、存货周转速度 C、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D、营运资金

您的回答:BC 正确答案:BC 题目解析: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对流动比率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流动比率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4、由杜邦分析体系可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途径是()。[题号:Qhx001444] 查看答案

A、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B、提高销售利润率 C、降低资产负债率 D、提高权益乘数

您的回答:ABD 正确答案:ABD 题目解析: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提高销售利润率、提高权益乘数都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降低资产负债率会导致权益乘数下降,所以C选项错误。

5、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题号:Qhx001445] 查看答案

A、企业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B、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 C、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较少 D、企业信用期限比较合适

您的回答:ABC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应收账款周转期较短,并不一定说明企业的信用期限确定得比较合适。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信用期限为60天,但应收账款周转期限可能为30天,反而说明企业的信用期限定得太长了,信用标准过宽。

6、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业务中,可能会引起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上升的经济业务有()。[题号:Qhx001446] 查看答案

A、借入短期借款 B、销售商品取得收入 C、用银行存款购入固定资产 D、用银行存款支付当月电话费 您的回答:BCD 正确答案:BCD 题目解析:选项C和D的结果使流动资产减少,能够引起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上升;选项B在流动资产周转率小于1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该指标的上升;借入短期借款会使流动资产增加,引起该指标下降。

7、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题号:Qhx001447] 查看答案

A、产品的价格 B、单位成本的高低 C、销售量 D、资产周转率

您的回答:ABCD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因为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因此影响销售获利水平和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因素都会影响资产净利率。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总资产周转率指标上升的经济业务是()。[题号:Qhx001448] 查看答案

A、用现金偿还负债 B、借入一笔短期借款 C、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设备 D、用银行存款支付一年的电话费

您的回答:AD 正确答案:AD 题目解析:选项A、D都使企业资产减少,从而会使资产周转率上升,选项C没有影响;选项B,会使资产增加,因而会使总资产周转率下降。

9、可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题号:Qhx001449] 查看答案

A、现金流动负债比 B、速动比率 C、资产负债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您的回答:AB 正确答案:AB 题目解析:资产负债率衡量的是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

10、关于资产负债率的评价,正确的有()。[题号:Qhx001450] 查看答案

A、从债权人角度看,负债比率越大越好 B、从债权人角度看,负债比率越小越好 C、从股东角度看,负债比率越高越好

6.简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六

(一)财务分析思维

银行作为企业的债权人因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享,决定了债权人必须对其贷款的安全性首先予以关注。因此,银行在进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最关心的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以保证其债务本息能够及时足额地得以偿还。因此,对于短期贷款,银行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如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率,希望企业的实物资产能够顺利地转换为现金。长期贷款主要关心长期收益能力和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收益能力是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决定因素,资本结构可以反映长期债务的风险。

无论是短期贷款或是长期贷款,其共同特点是在特定的时间,企业需要支付特定数额的现金给银行。偿付的金额和时间,不因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而改变。但是,一旦企业运营不佳或发生意外,陷入财务危机,债权人银行的利益就要受到威胁。因此,银行户头必须事先审慎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对企业进行持续性的关注。

银行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银行要在财务报表中寻找借款企业有能力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贷款本金的证据。因而要通过分析需要找到这些答案。首先是公司还本付息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其次是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再次是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最后是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贷款?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

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依据,即就是所拥有的第一手资料,这是进行规范财务分析的起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要进行科学而规范的财务分析,必须拥有下述资料。

其一,会计报表类。这是进行分析最重要的一类资料,包括(1)资产负债表,其中一般应附有三张附表,即资产减值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2)利润表。其中也应有三张表,即利润分配表、业务分部报表和地区分部报表。(3)现金流量表。其中有主表和补充资料。

其二,会计报表附注。以往我们只注重对会计报表本身的分析,而对会计报表附注关注不够,这极大地减少了分析人员的信息量。近年来,企业报表附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目的是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量,改善披露的充分性、抑制企业粉饰报表,减少报表使用人的误解。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法》的规范,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至少应披露13个方面的内容。

(1)是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2)是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4)是或有事项的说明。

(5)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即截止编报日至报出日期间资产减损、销售退回、已确定了的赔偿等情况)。

(6)是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7)是重要资产转让及出售的说明。

(8)是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9)是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0)是收入说明。

(11)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说明。

(12)是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

(13)是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通过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会计报表主体的真实性。

其三,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这些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四类形式。阅读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公允的审计报告,有利于进一步证实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增加可信度,减少信贷及相关决策人员的决策风险。但是必须强调,审计的有用性依赖于它的独立性和能力性。审计的独立性是人们信赖他们的首要因素,但是被审计客户是审计人员服务费支付的主体,与审计的独立性存在重大矛盾。审计的能力性是他们被信赖的第二位因素,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审计人员都是胜任的。因此,分析人员应当关注可能出现的欺诈、疏忽和不遵守审计准则的行为,始终对审计意见保持一定的警惕。

其四,其他资料。如可能的话,在取得以上资料的同时,最好能取得如信息、证券信息、相关行业资料等,以便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最后,取得以上资料,不要急于盲目按分析程序进行分析,而应首先对报表的欺诈保持应有的警惕,并熟悉其常见的欺诈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

(1)经常签订企业合并协议。合并活动会改变企业经营的持续性,使利润失去可比性,成为操纵会计报告利润的一种手段。合并是一种重大的理财决策,不可能经常进行。合并在经济上的成功率并不高,经常进行合并是不正常的。

(2)公司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增长速度比较快。由于份额越大,增长超过行业均数越困难,如果找不到正常解释,就应关注其真实性。

(3)公司解雇会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不会轻易放弃客户,老的客户审计成本很低。更换会计事务所,往往与企业坚持不正当的财务报告有关。

(4)业绩太好了,以至于让人难于相信。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的业绩通常是随机的,不太可能长期直线上升。

(5)公司增长迅速。公司的增长总是有其合理限度,过快增长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财务问题,公司有可能人为地改变财务报表。

(6)公司有操纵利润的历史。当然,上述六大特征只是报表欺诈、利润操纵或信息误导的外部表现,并不意味着具有这些特征的报表都是虚假的。关键是保持足够的警惕,以减少风险。

7.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研究 篇七

关键词:财务报表,临界值

一、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 临界值指标的分析

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多因素的综合评价, 因此, 将评价结果用于具体项目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特定目标的评价时还要进行主要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和横向纵向比较。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财务分析的深化与升华, 它虽然弥补了单纯财务指标难以得出综合结论的不足, 但是从企业效绩评价“标识”上看不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潜在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因此, 我们在应用评价结果时, 还要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 在进行财务指标深入分析时, 要特别注意一些处于临界值财务指标的分析。

(二) 指标计算数据来源的分析

1、未进行资产评估调账的老企业。

这类企业资产负债表的项目, 尤其是资产项目以及由此计算的指标值与新办企业和近期经过评估调账的企业比较相差甚远, 因此, 对这类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值应做进一步的分析。

2、未经独立审计机构审计调整的会计报表数据。

这类企业由于未按国家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进行调整, 其会计科目和对应会计科目的数据缺乏可比性, 由此计算出的指标值也就缺乏可比性。

3、不良资产。

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 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 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 则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数据有“水份”。

4、非主营业务利润。

通过对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在企业利润总额的比例, 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 特别是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

5、现金流量。

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的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 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利润, 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

二、常见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一) 流 (速) 动比率的改进方法

为弥补流 (速) 动比率的局限性, 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建议改用以下两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 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 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 除了扣除存货以外, 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 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2) 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指标。我们知道,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而年末 (初) 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 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 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 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 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 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二) 资产负债率的评价标准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多大时, 才算是合理呢?笔者认为, 主要取决于企业价值的大小。企业价值高一方面表明企业盈利水平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多则偿债资金多, 另一方面也说明银行的信誉高、获取银行的贷款可能性大、偿债能力强。根据企业价值理论, 企业价值等于不负债经营企业的价值加节税收益的现值减财务危机成本。债务利息支出是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 企业的债息可以获得一定的节税优惠, 其节税额的价值等于债务额乘所得税税率。

财务危机成本是由于企业增加债务比例而引起财务困难产生的成本。当企业负债增加时贷方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而往往要求很高的债息作为补偿, 这种高息便成为一项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在极端的情况下, 贷款人还有可能完全拒绝给予贷款, 这样企业就不得不放弃那些本来应当接受的利润较高的项目, 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另外, 企业现有的和潜在的客户还可能对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失去信心, 则是财务危机成本的又一种形式。再有, 如果企业在现金流动方面或者是清偿能力方面遇到问题, 则会因为企业在财务上采取一些措施而发生一些法律费用或者会计费用。最后, 如果企业被迫进行最终的清算, 企业的资产将可能以低于市价的水平出售, 这种损失也是财务危机成本的一种形式。

三、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和现金调配不灵活都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 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 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 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 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 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朱传华、严成根、邓淑泠、肖宁:《财务会计与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8.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探究 篇八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1.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们国家中小型企业的数目众多,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就超过了1000万家,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来自于这些中小型企业,保障好中小型企业的顺利发展,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进步。

中小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第二,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力量薄弱;第三,更多地依赖产品的获利能力求得生存;第四,股份制企业少;第五,在规模小的同时,它的数量繁多;第六,管理水平不足,比起大型企业来,它的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比率、偿债能力比率、盈利比率。基本是根据三张会计报表为依据,通过比率分析达到分析报表的目的。通常使用的主要有资产净利率、销售期间费用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销售毛利率;收益质量分析是指报告收益与中小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偿债能力分析主要的指标有:产权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主要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两种;获取现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每股营业现金流量、销售现金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它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现金营运指数是衡量收益质量的指标;流动性分析是指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它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获利能力,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主要包应收账款周转率、括营业周期、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极少提到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分析,只是单方面注重财务指标分析,这就给一些不良的经营企业提供一些可乘之机,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他们滥用关联方交易以及一些假销售手段,使本来亏损的中小企业变得利润丰富。

目前为数不少的小规模私营企业经营者,不理解财务的真正含义,认为财务就是记账或算账。具体展开财务结算工作,就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平时只记流水账,到年底结算时没有分类账、明细账,导致许多原始资料不提供给财务,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把会计只当作纳税申报的工具,没有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将财务工作搞得一塌糊涂。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会计人员在不违反会计规范下对会计报表进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规而提供的虚假信息,由此为依据作出的分析结果较大程度上与客观实际不符,从而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数据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故普遍缺乏前瞻信息和预测信息,而这些方面也恰恰是报表信息使用者最需要的。

2.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原有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潮流,我们将原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予以改进,在各个方面做出适应时代的提高,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原有的会计分析体系出现很大的偏差,保证各项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2.1 中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分析

2.1.1中小企业的存货分析。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存货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通过财务报告附注还可了解到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如果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大,表明可收回金额比成本低很多,存货很可能过时或毁损。

2.1.2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应收账款是指在中小企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流动资产,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中小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政策,那是必备因素。

2.1.3中小企业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规定,中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关联方为了操纵利润,经常通过关联方来达到某种目标的目的。(4)中小企业的营业外收支分析。营业外收支是指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支,属于非正常项目,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时,应注意是否排除这项非正常项目,这就得根据重要性原则,即相对于净利润的比例,比例较大即为重要,应排除。因为它是偶然性因素,不能长期给中小企业带来收益和损失,不排除就会影响分析结果。

2.2 中小企业的补充财务指标分析

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现率。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当中小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业务量的增长销售现金比率一般都较低,但不是收益质量不够好,而是随业务量的增长,存货和应收项目自然增长的结果。该指标接近117%,说明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形势看好,相对于购买者存在比较优势,或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合理,催账工作得力,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收回现金,保证生产经营顺畅周转,收益质量较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说明中小企业销售形势不佳,或可能存在不正常销售和舞弊的可能性,或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收账不力、收益质量较差。尤其在分析该指标时,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应收账款及营业收入的变化越势,分析该指标在大于117%时,是否是由于中小企业近年来销售萎缩,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到收回而形成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S].2009.

9.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解析 篇九

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量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其财务报表所显示的信息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因此不能完全拘泥于财务报表常规的分析方法。

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的局限表现在:

1.大量预收账款导致短期负债剧增,影响报表分析者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判断。2.开发成本准确计量和分摊难度比较大,影响报表分析者对企业真实资产总量的判断。

3.期间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判断。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尚未竣工验收决算、大量预收账款未转销售收入前将出现巨额亏损,特别是对于连续开发和滚动开发的企业,更难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出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经营情况的客观反映。

一、从资产负债表入手,对房地产企业税收解析

1、货币资金科目分析。如期末余额较大,则要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预计利润结合进行分析,如存在货币资金的增加额乘以预计毛利率小于当期申报的预计利润的现象,要对企业的预收帐款科目进行核实,是否存在收取预售房款未通过“预收帐款”科目记帐,少申报预计利润,同时要求提供银行对帐单,查阅是否存在货币资金已支出未入帐的情况,并查明该项支出是否属于实质性的关联企业。如期末余额较小,要分析是否可能存在货币资金不入帐的情况。应当要求企业提供银行对帐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明细帐相核对,是否存在资金转出不入帐,不记在其它应收款等往来科目,而放在银行未达帐项中。另外也可以突击实地盘点企业的库存现金数并与现金日记帐帐面数核对,如相差较大,应当分析具体原因,是否存在帐外经营的情况。

2、应收帐款科目分析。由于近几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卖方市场,房地产产品供不应求,有的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就要求购房人一次性交清,所以房地产企业应收帐款科目一般余额比较小,应当对房地产企业的应收帐款进行明细分析,如期末应收帐款明细科目期末余额为贷方余额,则应重点分析,防止企业将收到的预收款放在应收帐款科目,而不放在预收帐款科目,需要通过分析相应销售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分析判别真假,是否逃避预交企业所得税。

3、其它应收款科目分析。一般来说,此科目期末金额不大,应认真分析明细。如发现期末余额较大及本期业务发生频繁和发生额较大的往来,要审核业务发生的时间、往来的性质以及是彼此间是否属于关联企业,要防止部分资金宽裕的房地产企业将闲散资金无偿对外拆借,计入其它应收款,不按关联企业之间按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计提利息收入。

4、存货科目分析。此科目主要反映期末完工开发产品和期末未完工开发产品的情况。期末完工产品的余额一般是与预收帐款科目有对应关系的。由于目前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必须达到一定阶段才能取得预售许可证,而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需要投入资本比较大,建筑商也需要及时按照工程进度与房地产企业开票结算工程款,所以房地产企业期末完工产品的余额一般是与预收帐款科目有对应关系的,存货金额应当与预收帐款金额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正相关关系。如果远小于预收帐款期末金额,则有可能存在收入成本费用不配比的现象,存在前期多结转销售成本的可能。

这时要分析企业开发产品总成本、单位面积的开发成本等计算方法和分摊依据,是否将土地出让金、前期工程配套费等一次性计入前期成本。有的房地产公司结转销售成本时,不按税务规定的成本结转方法进行结转而是按成片开发的综合毛利率进行结转,就可能出现门面房在前期销售时多结转了成本;如果期末存货金额远大于预收帐款期末金额,则有可能存在预收款项不通过预收帐款科目核算,而通过其他科目核算的可能。同时在审核存货科目时,还应注意将完工开发产品的贷方与主营业务成本的借方进行比对,两者应当相等,如大于则有可能存在将开发产品用于抵债、赠送等未视同销售的情况。

5、固定资产科目分析。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公司的固定资产帐面数,相对于企业的注册资本、开发规模来说,金额不会很大。如金额较大,应当分析其具体明细。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是汽车、复印机、电脑、打印机、办公桌等。房地产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具有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但流动性也相对大一些。一个地方开发结束后,就转到下一个地方开发,所以办公用房一般都采取租赁方式。有些开发时间长的房地产公司也可能有办公用房如售楼处和样品房等,但对照2006年31号文件规定,建设售楼处时其成本必须单独核算,否则应当视为开发产品而不作为固定资产来处理。根据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特点来 说,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般不会是同一家公司,因而明细帐上一般不应当有工程机械等设备。如发现则需多加审核相关手续并实地盘点以辩别其真伪。有些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建筑公司将购买的机械设备发票放在房地产公司入帐,少开具建筑业发票以达到少缴营业税及附加的目的。另外如固定资产中有房屋,也应当认真分析是否是将开发产品转为经营性资产,其产权关系是否真正属于房地产公司。

6、短期借款科目分析。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投入资金量大,一般都有银行借款。对于短期借款科目的审核应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是否有将预收款以借款的名义记入短期借款科目,逃避预交企业所得税。一般来说企业短期借款为整数,而且以万元为单位。分析中如发现企业短期借款金额准确到千位以下,则应重点审核短期借款记录是否真实、规范,是否存在将预收合同外的购房款因公司经营需要转入帐内运营,而计入该科目。二是对于金额比较大的借款,要认真分析借款的金额和付息方式。特别是向个人或非金融单位的借款,更要认真审核其合同的真假,对于由于借款利率超过基准利率而列支的利息,应不允许税前列支。要认真分析企业与借款方是否有存在关联关系,对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关联方借款利息应不允许税前列支。

7、其它应付款科目分析。一般来说,此科目期末金额不大,此科目如期末金额较大,应认真分析明细。一是看其它应付款是否核算关联企业之间的往来,对于关联企业的往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房产企业将向关联企业的借款放在此科目里并计提利息在税前列支。需要审查企业向关联企业的借款是否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50%,计提利息的利率是否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二是看其它应付款是否核算代其它部门收取的税费。房地产公司代其它部门收取的税费也一般放在此科目核算,要分析收取税费时,谁开具收据以及分析是否属于房价的组成部分。如果属于房价的组成部分及由房地产公司领取的收据自已开具,则此部分需确认为收入。

三是需要分析其它应付款是否存在长期应付未付的情况。如有些房地产公司为了少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签订假的施工合同,由房地产公司支付税金,让建筑公司多开具建筑业发票金额入帐,由于业务虚假,相关应付款永远是应付未付。四是部分房地产企业与购买方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为了达到双方少缴相关税费的目的,房屋的真实成交价往往高于开票价,其差额部分房产公司往往以收据形式收取,在房地产公司需要资金周转时,以借款或集资款的名义,计入此科目。

8、预收帐款科目分析。此科目是房地产行业最为敏感的涉税科目。需要与存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企业所得税等科目一起综合分析。这几个会计科目之间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分析中,一是要通过预收帐款明细帐以及相应的购房合同上注明的付款方式,分析判别主营业务收入应当确认的时间。二是要将资产负债表预收帐款科目数据与企业申报表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收到的预收款是否及时足额预交了企业所得税。

具体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预收帐款科目本期增加额乘以预计毛利率后的金额,与企业申报表中预收帐款纳税调增金额减去预收帐款纳税调减金额后的余额进行比对,两者金额应该一致。

9、资本公积科目分析。要将年初数与期末数进行比较,如增加较多,则应当分析增加的原因,是否符合交纳企业所得税的条件。

二、从损益表入手,对房地产企业税收解析。

1、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分析。分析已出售开发产品是否及时结转销售收入。一般的房地产公司都会尽可能推迟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其确认的依据和金额与开具的正式房屋销售发票的金额一般是相等的。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对确认收入时间的理解是必须开具正式发票时才确认,开具发票前取得的收入只算是预收款。对照31号文件精神,房地产公司确认收入的时间和金额分很多情况,需要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方式、与购房户的购销合同的内容等进行认真分析。

2、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分析。此科目可能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被人为加大或提前。对于连续开发或滚动开发的房地产企业,较多房地产企业不按照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不能分项目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从而导致前期开发项目的利润人为调低,无法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均衡入库。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析。此科目与主营业务收入和预收帐款科目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测算,主营业务收入及预收帐款当期的增加额乘以5%的营业税税率,加上当年实际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和地方综合规费,此金额应与申报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基本相等。如相差较大,应当分析原因,有无人为加大税金及附加的行为。

4、主营业务利润科目分析。房地产企业的毛利率是比较高的,要根据掌握行业利润参考值,并结合同地段其它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情况,分析判断所评估企业的毛利率是否合理?

5、期间费用科目分析。管理费用过高过低都可能存在问题,过高了可能有虚列支出的情况,需对大额的支出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和其业务的真实性。管理费用过低了也有可能企业将前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全部计入了开发成本中的前期工程费,而没有单独归集此部分费用,并于正式销售收入确认后配比进入当期费用列支。对于财务费用,要着重分析利息支出的合理性,要注意开发产品完工前发生的利息费用只能进入开发成本,而不能作为期间费用全额于当期列支。因而要结合开发产品完工确认的时间,通过分析利息列支的情况分析判断是否按税法规定列支。

10.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的浅议 篇十

[关键词]财务规范企业

为了规范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披露,合并报表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而合并范围的确定、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一直是会计界讨论的重点。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在确定了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后,合并报表编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并范围,正确界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报表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发展变化的比较,指出我国合并准则存在的不足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进一步明确,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参考。

一、企业合并的产生与发展

自从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产生以来,企业之间的合并就从未间断过,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企业合并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1895年至19。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企业合并的浪潮袭击制造业,此时的合并多为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合并,以控股公司形式进行是其主要特征,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标准石油公司就是那时诞生的。第二次浪潮是19至1929年。此时参与企业合并的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具有连贯性,此次合并的主要动因是对规模经济的角逐,至今仍营业的有通用汽车(GM)等。第三次浪潮是1965年至1969年。混合合并占据了此次并购浪潮的绝大部分,合并范围涉及到与原有业务无关领域,并且时而出现小企业兼并大企业的现象。第四次浪潮是1981年至1989年。此次合并浪潮以巨型合并为主,并且在运输机械、食品、通讯、设备以至服务行业等很广泛的行业范围内展开,如日本索尼公司收购美国大型电影公司CPE公司。第五次浪潮是至今。此次合并浪潮的形成是企业大型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以大型合并和跨国合并为主流,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以920亿美元兼并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等。

我国企业合并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事物,从1984年至今短短20多年的时间,合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我国的合并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探索阶段(1984—1987)。这一时期的合并有以下特点:合并数量少,规模小,都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进行;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主导合并,其目的是为了消灭亏损,减少财政包袱;合并方式主要是承担债务和出资购买。

第一次合并浪潮(1987—1989)。1987年以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合并重组的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合并高潮。这段时间企业合并的特点如下: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合并;出现了控股等新的合并方式;合并动因由单纯消灭亏损向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出现。

第二次合并浪潮(1992—)。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促进了我国企业合并重组的进程。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育,上市公司出现,外资并购国企和中国企业的跨国合并不断涌现。这段时间的企业合并特点如下:企业合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产权交易市场普遍兴起,在企业合并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要方式;以资本为纽带的混合式合并有所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参与合并,合并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

第三次合并浪潮(至今)。中国正式加入WTO,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又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合并法规,如《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的制定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合并高潮的涌现。

随着企业合并的产生和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集团信息要求的提高,合并报表诞生了。它最早出现在美国。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要求,这些股份有限公司均对外报送合并财务报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合并财务报表。财政部于1995年,发表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编报。并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二、企业合并范围的确定

(一) 有关概念界定

为了对下文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在论述有关合并范围问题之前,本部分先

对合并范围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作如下界定:

1.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联合,或取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2.合并报表,指将企业集团视作单一经济主体编制的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权益变动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3.少数股东股权,是指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既不为母公司直接拥有,也不由母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的份额。

4.合并范围。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范围。

(二)国内外合并范围的发展

1.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演变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范了合并范围的问题。1989年IASC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1994年重编《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正式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改组后的IASB将27号准则纳入了改进范围,IASB发布《改进估计会计准则》对原27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从IAS合并范围规定的变化来看,对合并范围的规定呈逐步“放宽”的趋势,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控制”观念逐渐深化,1994年的27号准则强调除了两种特殊情况外应当将企业“控制”下的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其次,注重实质控制权。最后,例外情况逐步减少。

2.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变化

美国是最早采用合并财务报表的国家,早期要求将“拥有多数股权”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表的范围,如1959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51号会计研究公告和1987年FASB发布的第94号《拥有多数股权的子公司的合并》的规定。FASB,1995和先后两次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要求以“控制”作为判断原则,19征求意见稿将临时(一年)控制的经济实体排除在外。安然事件爆发后,特殊目的实体备受关注,发布的第46号解释公告《可变利益主体的合并》体现出了FASB期望将可变利益主体纳入到与一般经济实体相同的“控制”框架内。从US GAAP对合并范围规定的发展趋势看也是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在确定控制原则基础上明确提出豁免范围,最后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豁免范围的问题并逐渐减少不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情况。

3.我国关于合并范围规定之演变

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如占该企业资金总额半数以上的,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1993年《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提出了实质控制权的概念。

1995年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要求将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公司和拥有权益性资本半数或半数以下但形成“法定控制”的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同时也规定了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关停并转、破产等6种特例情况。19发布的《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请示的复函》又增加了两种不纳入合并范围的特例情况:一是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当期净利润在集团中占10%以下的子公司;二是特殊行业子公司。

20财政部正式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我国的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进行了规定,从总体来看33号准则的规定呈国际趋同的特征,但其中也体现了我国国情的变化。

(三)合并范围的国际比较

1.实质性判断原则(控制)的比较

不论是IAS、US GAAP还是我国的33号准则,在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时都以“控制”作实质性判断原则,这一原则的确定使得在判断合并范围上更加清晰。FASB新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对合并范围的定义主要以“控制”为基础,定义为:一个经济实体具有指导另一经济实体经营活动的政策和管理的非共享的决策能力,从而由后者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增加自身的利益或限制自身的亏损。IAS对“控制”的定义为:统驭一家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以此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20IASB发布的《改进国际会计准则》仍以“控制”作为一个主题是否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意见,只是对“控制”概念的界定做了补充,更加注重实质控制原则的应用。我国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对控制的定义为: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以此从另一家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强调对一个实体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制定权并以此从该实体中获得经济利益(或限制损失),只是我国和IAS将决策制定权理解为一种权力,而US GAAP将其理解为一种能力。

2.关于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具体原则比较

美国征求意见稿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不仅要求法定上的控制,更体现了“有效控制”的思想。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控制规定的两个基本特征为:一是母公司具有不可分享的决策制定能力,该能力使得母公司可以指引子公司正在进行的经营活动;二是母公司有能力通过决策权的使用增加从子公司经营或活动中取得的利用和限制从子公司经营活动遭受的损失。改进后的IAS第27号准则对实质控制权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其确定存在控制并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具体原则:一是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二是母公司虽拥有不足半数以上表决权,但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的也可纳入合并范围,即: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权任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上有权投多数票。我国第33号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为: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我国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在控制的认定上是一致的,而与US GAAP对有效控制的可辩驳的推动相比,后者要求合并的范围比前者广泛得多。主要体现在:第一,我国和IAS提出的控制主要是指现在拥有的权力;而US GAAP所提出的控制不仅指现在存在的有效控制,还包括为了潜在的控制能力,如持有可转换证券等。关于这一点,我国借鉴了US GAAP的观点,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中这样规定:以控制为基础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因素进行判断,如投资者的投资情况、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潜在表决权等。第二,US GAAP认为拥有足够的少数投票权以及议案的合伙关系、战略联盟和其他资产负债表外的财务筹划等都可能导致有效控制,从而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而IAS更强调多数股权。

3.关于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规定的比较

FASB发布征求意见稿认为“暂时控制”是不应被纳入合并范围的。新的征求意见稿指出:如果母公司在收购之日就已计划在一年内放弃控制权或被要求放弃控制权,则这样的控制是暂时的;如果母公司打算在一年内放弃对子公司的控制权,而由于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导致计划无法实现,则仍然视为暂时控制。同时US GAAP也指出“一年规则”不是决定的,如子公司获取之日,管理层不可控的因素很可能要求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对控制权的处置,那么这种控制权可认为是暂时的。年改进后的第27号IAS对子公司不应合并的范围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即对“暂时控制”采取了与US GAAP征求意见稿中相似的“明线规则”。其中暂时控制被明确为:“购买和持有该子公司就是准备在购买后12个月内处置,并且管理层正在积极地寻找购买者”的情况。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规定仅有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2004年改进后的IAS与US GAAP征求意见稿关于子公司豁免并入合并会计报表的条件已趋于一致,豁免条件越来越严格,即只有特定意义上的“临时控制”的子公司才可以不予合并。严格的豁免条件,客观上可以减少实务中一些公司随意变更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行为,理论上也有利于保证合并报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目前我国同FASB及IASB均不赞同“非同质排除”的做法,这就有效的减少了母公司通过选择合并对象来操纵利润、扭曲会计信息的范围。

4.关于特殊目的实体合并范围规定的比较

20的“安然事件”出现后,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问题引起了会计界的非常重视。特殊目的实体是指为了进行租赁、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完成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具体目标,而采用公司、信托、合伙或非公司实体的形式创立的经济实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发布的第46号解释公告,要求“如果一公司须承担由某一可变利益实体的活动产生的多数风险或损失,或者有权收取某一可变利益实体的多数剩余报酬,或者两种情况兼有,那么该公司即主要受益方应合并该可变权益实体”,其中的“可变权益实体”包括特殊目的实体、表外融资机构及类似实体。IASB下属的常设解释委员会(SIC)发布的第 12 号解释公告《合并:特定目的实体》,对于公司是否合并特定目的实体提出了明确的指南。如果公司与特殊目的实体之间关系的实质表明特殊目的实体是由公司控制的,则应合并特殊目的实体。我国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未对特殊目的实体做出具体规定。

(四)关于我国合并范围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合并报表相关规定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许多规定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一致或接轨,这正体现了我国新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新准则也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了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趋同并不是模仿,而是在我国国情变化的基础上对原有准则的适时修订。但是,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仍然存在不足。现本人根据自己对国内外相关会计准则的理解谈一下我国新准则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1.控制规定的不足及改进意见

从以上国内外对“控制”定义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缺少对“暂时性控制” 的规定。一旦企业集团收购一子公司,不是为了通过影响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活动来获取未来利益,而只是为了在短时间再出售获利,这时就出现了暂时控制。而母公司正好利用这一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暂时性控制”子公司来调节利润,粉饰财务报表。所以我认为,暂时性控制是对控制的重要补充,对于准确控制的定义、减少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将暂时性控制的规定写入会计准则,并将其具体化、准确化,作到尽量清楚、详细。可参照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把企业计划在12个月内出售、并在积极寻找买家的子公司作为暂时性控制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同时规定,对于暂时控制的子公司的相关财务信息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列示反映,并进行充分披露,以满足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这些信息的需求。

2.新准则中部分措词的不足及改进意见

纵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有关合并范围的规定,都是在对“企业”、“公司”进行限定,而并没有提到“实体”。我认为,在会计准则中应尽量做到措词准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市场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非企业实体,被控制者的组织形式日趋多元化,如果只强调对“企业”的合并,而忽略了对非企业实体的合并,必然会导致合并信息不准确。建议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措词,将“企业”以“实体”来代替,使合并范围更加完整。

3.对特殊目的实体规定的建议

至今我国会计准则还未对特殊目的实体做出具体规定,虽然我国还不像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那样将特殊目的实体发展成了一项金融创新的普遍手段,但我国经济生活中确已存在了特殊目的实体,如中集集团应收款的证券化。可见制定这方面的规定势在必行。本人认为,首先,应借鉴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对特殊目的实体进行界定。其次,充分考虑报告实体是否控制着特殊目的实体的经营、决策、收益和风险,对特殊目的实体进行合并范围界定。由于特殊目的实体的特殊性,在两公司经营范围存在较大出入或其他情况下,将其报表并入报告实体报表并不一定可行,但可规定将其报表予以披露,以避免留下可操纵的空间。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特殊目的实体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组织形式,单纯地通过己有的规定对特殊目的实体进行辨认和管理是不够的。建议:应加强、规范公司的决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董事会会议必须有记录,当涉及到公司资金变动或产生抵押、担保时,必须将会议记录予以披露,因为每一次的公司决策及资金变动,都可能产生未来形式的特殊目的实体,这时只能通过建立决策信息披露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将相关信息反映给社会公众。

【参考文献】

[1] 朱从敏,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6-25.

[2]克里斯托弗·诺比斯,罗伯特·帕克,比较国际会计,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97-3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58-164.

[4]董力为,企业并购会计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6,05:52-53.

[5]李明明,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国际比较,财务与会计,,02:78-80.

[6]赵治纲,浅滩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财务与会计,,09:49-50.

[7]徐玉德,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处理问题,财会研究,2007,02:22-25.

[8]郑德亮、王玉刚、袁建华,新会计准则在变革中体现国际趋同,财会研究,2008,03:55-56.

[9]夏鹏,伍李明,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并购相关会计处理探讨,财务与会计,2007,01:29-30.

[10] 常一劝,合并范围的界定研究,经济论坛(大连),2007,07:30-34.

[11]马凛,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选择,经济研究,,03:10-13.

上一篇: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我学会了做馒头-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