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题组总结

2024-10-19

学校课题组总结(共11篇)

1.学校课题组总结 篇一

2013年秋《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我校《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现将一年来我校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解读》(2011年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等书籍。

学习《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及解读》后,课题组成员认识到: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③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后,课题组成员对教学策略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初中数学的几个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有所了解,知道不同的知识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习《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后,课题组成员对于专门的应用于数学学科的软件――《几何画板》有了初步的认识,能掌握其主要的使用功能和用法,会用该软件画出准确的几何图形,并制作简单的动画课件。

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已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①课堂教学改进必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空间;②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恰当地分组和分工是关键;③我们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还不能完全抛弃教师的讲授,课堂教学的改革只能逐渐减少讲授的时间,进而加强教师简明准确的点拨和引导。④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知识适当地拓展和加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应当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⑤新的形式下,必须掌握一定电教技术,电子白板的使用和推广将加快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进程。

二、提高课堂效率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013年秋,高效课堂的教学比武活动在我校按计划进行,所有任课教师都登台献艺,拿出自己的“绝活”,既展现教学的风采,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研究。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我们决定将课题的研究和高效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在比武活动中尽可能地展示我们课题研究的成果,并在活动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如蔡友华老师上的《等边三角形》这一课,完全采用“双自双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学中认识图形,在讨论中明辨性质,在尝试中运用新知,在点拨中提升思维,在反思中构建知识体系。整堂课学生在自学中开始数学的学习活动,学习主动而积极,在运用基本性质的同时还能进行知识拓展和提升,课堂效率较之以前大大提高。又如陈喜芬老师上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注重数学知识的衔接和拓展,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和点拨,教师将一元一次方程与绝对值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借助数轴,分类讨论后,准确的发现x的范围,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

经过“双自双导”课堂教学的摸索和尝试,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不会自学到现在基本能按要求完成自学,从最初学习是“单打独斗”到现在是“互帮互助”,从最初的不习惯、不适应到习惯和自然,他们甚至有以下的几个认识:①数学学习不是教师一个人事情,更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我们应当主动地去学;②预习很重要,预习如果到位,数学课堂上就会更轻松;③在学习上也要“乐于助人”,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自己也会快乐!

三、完善“双自双导” 探索“一模四课”

去年课题组推出“双自双导”模式后,在学校师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都期待这个新鲜地事物能更加地完善和科学。另外,我们“双自双导”模式的介绍材料也成功入选“区十佳教学模式”的评选,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认可和重视。

虽然“双自双导”模式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能较大程度地解放教师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但我们在实际的尝试和运用中仍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一年来我们在完善“双自双导”模式上也做了一些工作。

初中数学课堂受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制约,被分为四种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去年我们提出的“双自双导”模式的六步教学法主要是针对新授课提出的,那其它的三种课型在“双自双导”的理念下该如何进行?其余三种课型的模式是“另起炉灶”还是“高度一致”?课题组成员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①“双自双导”的理念是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的,必须坚持;②可在“双自双导”的理念下实施“一模四课”,根据不同的课型实施不同的教学环节,但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双自双导”的理念;③教学必有法,又教无定法,课题组的研究必须推出符合我们现状的模式又不能过分依赖和拘泥于模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成员经过分工合作,推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的教学环节,虽然每种课型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双自双导”理念,学生是自主的,教师是主导的,有教师的点拨和讲授,也有学生的自学和小组合作,只不过每种课型学生自学或教师的点拨时间长短不同而矣。

目前,各种课型正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我们正在积极地改进和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课题组成员的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一,部分成员重视常规教学的落实,而科研的热情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课题研究的进度。

2、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研究脱节,部分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

3、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质量有待加强,数量也有待提高,如何集中力量推出更有“含金量”的成果是后段需要解决主要问题之一。

4、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长期和渐进过程,为了较好地让学生转变和形成自主的学习方式,如何在“小升初”的教学中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引导?

5、“双自双导”模式下,该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观念和标准?

总之,一年来我校课堂研究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同时还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争取如期结题!

2.学校课题组总结 篇二

一、界定课题概念

在课题研究中不少教师没有弄清楚课题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课题有三种混淆现象, 一是将问题探讨与课题研究混同, 二是将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混同。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课题呢?所谓教育科研的课题, 就是针对教育科学领域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的题目, 而且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课题研究是从提出研究问题开始的。比如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流动儿童入学难, 享受优质教育尤其难,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也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花大力气研究的一个课题。但问题与课题是有区别的,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课题。比如说今天到场的有几位教师?这是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只要数一下就可以解决, 不必要搞一个课题。而且课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以下程序:首先应该进行目标的预设, 也就是说设想这个课题研究成功了将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情况, 或定性或定量的先要作出描述;其次是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计划的实施中应注意相关资料及数据的采集, 最后是汇总各方面情况写出结题报告。比如祁阳一中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创新型学生培养课程教模式研究》, 是在创新教育逐步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之时, 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推广和普及之际, 将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 提出了本课题。设想研究成功后, 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创新型学生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探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规律; (2) 探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与本校课程教学整合的规律和方法, 师生共同开发一批联系当地生产生活实际、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网络教育资源和乡土教育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 (3) 建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 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促进课堂教学创新; (4) 构建有利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管理情境和教学评价体系; (5) 培养一批创新型教师和大批创新型学生。

二、理清课题研究范围

说起课题研究, 其实从研究主体来说可分为教师的课题研究与学生的课题研究, 学生的课题研究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 从严格意义上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 其成果的形式多为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 与我们教师探求教育与教学的疑难困惑, 通过相关途径解决完成课题有一定的区别。从教师研究的取向来看, 教师课题研究个体研究一般有以下四大类:一是成果应用型,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 如永州三中的研究课题《信息艺术环境下瑶族音乐欣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此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 全国各出版社推出的音乐教材, 特别加大了乡土教材在教学中的比重。为了传承古代文明, 弘扬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工作者正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学习瑶族音乐, 逐步去了解、理解, 去发现瑶族音乐的美, 最后能真正认识和懂得瑶族音乐, 体验瑶族音乐的魅力, 为使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开发瑶族音乐中得到运用, 使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传承和发展, 由此提出了“信息艺术环境下瑶族音乐欣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二是问题解决型,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解决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三是经验总结型,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对自我或他人教育教学经验的分析及总结, 四是探求新知型, 研究的取向主要为探索新方法、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这四类课题研究种类只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式, 教师个体在进行课题研究时, 有时候往往会同时运用到其他种类的方法。另外, 根据研究的领域分类, 对于普通教师而言, 课题研究至少可分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教育类的, 第二类是教学类的, 第三类是综合类的, 至于有些提出按照课例展示、采集问题、筛选升华、任务分解、成果结集的顺序开展课题研究, 这仅仅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层面, 似乎对课题的研究内容界定得比较狭窄。

三、确定课题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之后总需要运用一定的形式将成果展示出来, 但当前对于课题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呈现, 有些教师还是模糊不清。认为有论文和其他文本就成。虽然论文也是课题成果表述之一种, 但课题报告与论文毕竟有着较大的区别。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 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经过周密的推理, 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结题报告的种类很多, 主要根据课题类型和读者对象进行选择。如果为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 一般采用论文的形式;如果是向上级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则一般采用研究报告的形式。而报告的种类很多, 有综合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和读书报告等。论文其实与课题大致一样, 区别在于论文可以是用间接经验, 也就是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课题则是通过自身亲历以报告形式直接做的。另外, 课题结题报告的框架需要符合一定的形式, 常用的模式如: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时间;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过程述描;课题研究的结果;课题带来的变化;有关问题与建议。其实, 在课题研究方案中就应该有预期的成果形式。如《信息艺术环境下瑶族音乐欣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预期的成果形式就有: (1) 优秀教案集。 (2) 优秀课件光碟集。 (3) 优秀实验录像课光碟集。 (4) 六个课时的校本教材。 (5) 实验论文和报告。 (6) 优秀实验活动摄影展览。 (7) 系列资源库。 (8) 一台《瑶乡风》大型文艺节目。

总之, 学校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应对新课程的“快乐便桥”, 但对其概念、范围、成果等问题必须要有个清楚的认识。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 部分立项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无论是立项还是实验过程都有一些误区, 在课题即将结题的时刻, 还有必要认清课题概念、课题研究范围、课题成果形式三个问题。

3.以课题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篇三

近年来,一些城市学校对“六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已经做出一些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如东北某育才学校实行“六年一贯制”优才教育,提出的目标是“为培养国际型、领袖型、创造型高层次人才打基础”;常熟某外语学校通过实行“六年一贯制”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南康中学(以下简称南中)在2007-2008年也曾做过初步的尝试。我们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生起点低、差异大,毕业生流向多元(升学、回家务农、创业或外出打工等),我们的思路,是把“六年一贯制”与“因材施教”的育人方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新农村中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我们提出的“六年一贯制”,是适合我们农村中学实际的,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的,旨在构建以课程改革实验为研究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抓常规为载体、以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方向的,初中免试直升高中的一体化教学的办学模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知识结构,基于中学6年的设计,系统地组织教学,确保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业;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整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加强学生对音乐、美术、体育的感受力和审美力以及对新高农业选修项目的实践力,使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验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样的改革深受师生、家长欢迎,而且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的肯定。两年“试水”坚定了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

2009年,我们正式立项了国家级实验课题“六年一贯制农村中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尝试建立健全“尊重差异、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分类发展”的育人管理机制,“分层教学、发展特长,以学定教、面向全体”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及“以科研促教改、向教改要质量、注重校本培养、开发校本教材”的科研先导机制。

一、定位办学特色

特色办学是教育部所倡导的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不仅是为实现学校在某一个领域的卓越,更重要的是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切入点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走具有农村特色的发展道路,创建特色高中,是南中的特色办学目标。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围绕“特色”目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是选准特色的发展方向。学校特色是学校在某个领域的卓越表现,它分为办学模式特色、学校学科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三类。我们从自身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出发,选取了我校特色办学的发展方向:以学校办学模式特色为核心,以学校学科特色为辅,逐步向学校文化特色延伸。我们的办学模式特色,就是“六年一贯制”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初、高中分段办学为初、高中连读。我们的学科特色,是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我们在初中不仅开设中考科目,还开设生物、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其他科目,同时努力把我校初、高中在体育、美术和音乐等学科的优势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发展办学模式特色和学校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步向学校文化特色延伸,努力挖掘南中的历史文化和北海市的南珠区域文化,充实学校的文化特色。

二是用心培植学校特色。学校特色要经历优势项目、项目特色、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四个发展阶段。我们在充分研究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定位了我们的学校办学特色:我校于2006年恢复初中办学,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全市第一,已经形成了学校的一个品牌,这是我校在初中项目方面的优势和特色。那如何把农村孩子培养得更好呢?我们认为“六年一贯制”应该是很好的方式。仔细梳理我们的学科优势,我们认为:第一,我们的高中美术老师有想法、有创意,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画画,指导学生参加艺术高考,成绩非常好,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特色发展方向。于是,我们决定把美术学科做大做强,并在实践中加大了投入与支持的力度,现在我们的美术专业教师已经从1人增加到了3人,画室从1个增加到了4个,参与的学生从十多人增加到了近百人。第二,我们的体育特长班连续5年高考获全广西体育上线人数第一,我校女排曾荣获广西传统体育学校女排竞赛“九连冠”,并多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学生竞赛。第三,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不错,学校几乎承担了铁山港区所有大型活动中的演出任务……我们的体育、美术、音乐三个学科,完全可以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

三是科学规划学生六年的学习生活,解决好初、高中教学衔接不良这个根本问题。一是从高考的需要出发,明确6年的培育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从初一开始牢固树立上重点大学的目标,力争有更多学生考上大学和名校;二是从高中教学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学校各学科6年的课程设置,在初中不仅开设中考科目,还开设生物、地理、历史、艺术、音乐等非中考科目,而且要用专业教师认真教导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课业压力;三是从高中教学需要出发,统筹安排各学科6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不舍弃为了应对中考删去和少教的、在高中阶段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努力减轻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四是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注重学法指导,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

要做好课题研究,确保研究实效,必须加强对课题实验过程的管理。

一是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细化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我们从办学理念、目标与方略,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特色学校管理,特色学校文化,特色活动项目,特色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状况等7个方面,分为7个子课题,责任到人,逐项研究。要求各子课题负责人必须按照子课题组的基本活动要求,在学期初制订好研究计划,定期开展课题活动,确保每两周进行1次子课题研究活动,切实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实验,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阶段研究和阶段总结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在每学期的第二周定期召开参与人员全体会议,第10周进行课题中期成果论文评比。

二是注重专家的专业引领和研究方法指导。我们对实验班的教师要求很高,那是全局观和大循环教学(连续从初一到高三)的有机统一。要求他们的课堂教学,永远追求“实”“新”“活”三字。为了帮助实验班教师在教科研中迅速成长,我们邀请专家对实验班教师进行了两次课题研究培训;课题主持人、特级教师孙益辉经常指导参与子课题研究的教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课题研究作为培训教师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实验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要求教师结合研究课题,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将重点放在思考上,勤学时“慎思”,实践时“三思”,总结时“反思”。我们注重过程管理,要求教师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本班实际,采用从问题到课题、从经验到实验、从因果到成果的研究方法,积极撰写教学案例、科研论文,提升教学研究层次,实现由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到科研意识的有序发展,既增强教学研究意识,又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三是对实验班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予以奖励、鼓励,促进研究成果向一线课堂教学的转化。我们每学期都对实验班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进行一次表彰,每次表彰5名教师。科研处定期为大家出版子课题研究成果集,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4个专集。总课题组每学年举行一次课题论文比赛,2010年评出课题论文一等奖6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8个、鼓励奖45个,2011年评出课题论文一等奖16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46个。每学年举行一次实验教学研究课优质课竞赛,赛出课题的品质。课堂始终是我们强化过程管理的重点,从竞赛课和平常的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如今的课堂教学初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年前不少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不大注重学情反馈,现在已有超过半数的新教师注重学情反馈;新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合理的比例已由一年前的60%提高到了现在的80%;新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已由一年前的平均每节课8分钟左右,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每节课15分钟;新教师能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人数已占教师总数的80%。我们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发现家长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和较满意率已经达到了95%。北海市和铁山港区的教研员来我校听课,对实验班的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的进步普遍给予了肯定。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征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我们注重课题的对外宣传,除了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课题内容,还通过板报形式加大课题宣传力度,为的是让辖区内的群众对课题内容家喻户晓。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实验年级,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题内容,通报实施教学的情况,并欢迎家长提意见、建议,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不少家长发自肺腑地寄语自己的孩子,嘱咐子女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三、注重教学建模

我们通过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再用课堂实验方式大胆实践,积极寻求和构建能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教学新模式。

目前,在学校层面,我们正在试行推广“学案辅助教学探究”模式,以学案辅助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这个模式包括6个基本教学环节(学案也照此环节编写)。①前情回顾:复习前课内容,以练习方式巩固。②新课导入:结合生产、生活、社会实际,引入新的教学内容。③成果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示通过学案自主预习所收获的知识、构建的知识体系以及存在的疑难问题。④合作探究:分两步走。A.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找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明确希望请哪一个学习小组来帮助解答;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B.组与组之间相互提问、讨论、辩论,达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目的;师生合作,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和阐释。⑤归纳总结:先由学生对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自身在学习中的已有经验和提出的问题,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拓展提升,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体系。有不完备的地方,教师要予以订正。⑥巩固训练: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题技巧;采取堂上巩固和课后作业两个方式完成巩固训练。

各实验班的老师以此模式为基础,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创新教学,又形成了各自的、新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教定教,通过情境导入、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时训练、展示点拨、总结反思等教学环节,构建自主探究学习型模式。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精讲点拨”模式主张精讲点拨,拓展升华,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在点拨时做到准确到位而不出现知识错误,言简意赅而不拖泥带水,深入浅出、直观形象而不抽象空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激情飞扬而不是平铺直叙、面无表情、吝啬表扬。英语学科的“心知精读”模式主张新知精读预习,生成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精读教辅、填写学案、基础演练;在新知预习时引导学生努力发现概念性、原理性、习题性、拓展性问题,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生成问题、评价问题,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政治历史学科的“问题展示”模式主张交流展示问题,提炼学科学习方法,要求展示交流的问题体现代表性、具有一般性,展示交流包括个体展示、组内补充、思维碰撞、教师点评四个教学环节,展示交流完毕学生还要做好错误更正、方法提炼、自我反思。体育艺术等学科的“自学—互动—反馈”“自主—讨论—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主张明确教学的目的性,体现学以致用、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包括目标认定、激趣导入、及时点拨、大胆创新、互动评价等教学环节。

四、收获实验的累累硕果

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自2010年以来,全校教师共有566人次获得各级表彰。产生特级教师1名,自治区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1人,北海市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1人,北海市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的教师达30多人次,被评为城区优秀教师的有20多人次;获得城区“十佳教师”称号的有6人;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满意的教师”的有14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个人技能大赛奖项的有14人次;获得市级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的有5人次,获得校级优秀竞赛奖的有1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的有32人次;获得校级高考、会考、中考成果一、二等奖项的教师有80人次。论文获得全国性奖项8篇,获得省级奖项11篇,获得市、县级奖项19篇;发表在省级刊物的论文有2篇,发表在市、县级刊物的论文有6篇。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参加课题实验班级的学生素质操行评价优秀率达到95%,良好率达到100%;其参加全市各学期检测,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全市班级前列,高分层人数也居前列;学生参加全国、广西、北海市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有14人次、全国二等奖的有12人次、全国三等奖的有11人次,广西一等奖的有14人次、广西二等奖的有25人次、广西三等奖的有5人次,北海市一等奖的有9人次、北海市二等奖的有10人次、北海市三等奖的有8人次;实验班学生利源、廖俊民、李愈坤制作的探究性学习作品《光对绿色植物的影响》,代表广西参加中央电教馆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创新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学校特色课程效果凸显:在每年举行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上,实验班学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实验班学生经常组织送文化艺术下乡活动,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好评;学校有文艺表演队、各班有文艺表演组,他们的不少节目代表铁山港区参加上级的文化文艺活动,获得市、省乃至国家级奖励,艺术班、体育班学生的基本功已远超学校往届的高三艺、体生。

课题研究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活力,对我校建设文明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仅“北海市2011-2012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高中组)一等奖”“北海市2011-2012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初中组)一等奖”两项荣誉,便令全市学校对我校刮目相看。

办学质量得到父老乡亲和社会的认可,为我校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欣慰地看到,我校已经朝着全国特色高中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把农村孩子培养成现代文明人”的办学目标,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

4.哈城学校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四

《前置性作业设计的作用》

我校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研究与实践为背景,立足我校语文课教学实践的实际,以一线教师及初中学生为实践研究主体,运用多元综合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总结以生为本的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研究。按课题组规定,已完成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部分研究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9—10月制定子课题,制定计划,保证研究工作正常开展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我们根据日月中心学校课题方案《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定了子课题《前置性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案实施学期计划,明确了学期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

2、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2011.11—12月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的实施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我校是这样实施课题研究的: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课题组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认真研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

等有关渗透生本理念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大量阅读有关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等论文及书籍。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及时做好摘记和读书札记,必要时在组内交流读书心得。这种学习既丰盈了我课题组的理论素养,又提升了以理论为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教学相长,反复研磨各级各类研讨课、公开课,积极探索并尝试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一年来,在这个课题的引领下,我组成员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积极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的做课任务,积极发现自己潜在的优势,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找差距,扬长避短。如陈永生老师和马子清的《生本课堂在实践中的广泛性》研讨课、受到好评; 2011年9月、10月、11月、我课题组成员到东峡、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学校去观摩学习生本展示课并聆听该他们讲述的有关生本理念,通过几次的经历与学习,发现我校在以生为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还存在不足。我们课题组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1)在设置前置性作业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最为重要的,而预习即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有效指导学生预习。设计前置性作业,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借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

方式的变化和课堂实施手段的优化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路径。学生到底该预习什么?怎样预习?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才能设计出利于学生操作、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前置性作业题。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应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选择,合理取舍,通过有效的预习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要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提出要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教师编写前置性作业时要坚持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基础性原则。即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选择初级和中级目标,紧扣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前置性作业。二是自学性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情境创设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按课本知识的前后顺序编写,问题设计避免对教材内容的过难或过度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在某些知识点间搭设阶梯,尽量降低自主学习内容的知识跨度。三是方法指导原则。即前置性作业中要明确提出预习方法,加强学生的自学方法指导,每个问题都要提出明确的自学方式和方法。四是自学反思原则。即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能体现学生的质疑问难,多用问题式设计,在多问、巧问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2)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功夫,构建高效课堂

一是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让双边活动取代满堂灌。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一定要为教学的内容和目

标服务,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每一节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教学策略有:①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②学生能完成的内容,要设计成学生活动;③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难有易;④ 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⑤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⑥学生活动要多样化;⑦设计学生活动时,要精化教的过程,细化学的方式。同时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3)是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展示与交流中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其次要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到学生当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尽好“主导”的职责,时刻关注各小组探究方向,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后进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小组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要先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

(4)是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高效课堂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展示中,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既包括小组讨论后学生在黑板上的书面展示,也包括学生登台讲演和学生互动、质疑过程中的各种展示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给予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动口,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决,感受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真正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的效果。

3、不断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实践中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本人对实践的反思,决定于是否善于不断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我们课题组重视二度备课(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所任班级较多),在课后及时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缺失进行反思并随笔记录,重新整理设计教案;重视自已“照镜子”,通过重现自己的课堂实录,对课堂上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课堂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找了其中的成败得失,寻求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撰写教学随笔,要求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

写出来,可以是成功之笔,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教学反思为教师搭建了实践与理论相互沟通的桥梁,积累了教育智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触颇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同一股春风,让师生感受到别样的精彩。

1、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体现,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与日俱增,教师们能够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善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前置性作业教学设计研究。

2、具体成绩:

(1)、每位老师写出了研究计划

(2)、每位研究成员写出了各自的特色案例

5.学校课题组总结 篇五

金资助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的通知

教技发中心函[2009]264号

各有关高校:

根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现将2006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以下简称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总结验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已完成的2006年度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包括正常资助和联合资助),由课题负责人按要求填写2009年下发的《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研究工作总结》Word模板2009版(以下简称《工作总结》),所在学校学术委员会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签署评审意见。为了便于统计管理, 各学校应将本校全部《工作总结》Word模板的数据导入《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管理系统(高校版)》,并制作上报数据。请务必于2010年3月10日前将每个资助项目《工作总结》中的《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资助课题财务决算表》签字盖章后报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同时报送加盖学校公章的《2006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已完成课题情况表》。另外,请将制作的《工作总结》上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ftp://211.68.23.71。

根据《关于组织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论文稿件的通知》(教技发中心函[2004]19号)的通知,在研课题结题时,应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请各课题承担人于2010年1月31日前

完成。

对因故未能完成的2006年度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或申请延期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应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科技处(研究生院)签署意见后统一上报,由“我”中心审批后备案。科技处(研究生院)同时上报加盖学校公章的《2006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未完成课题情况表》。

联 系 人:刘昕民 葛勇勇

联系电话:(010)62514684

电子邮件: jijin@cutech.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

6.学校课题实验方案 篇六

。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成为了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而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和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为使我校的教学改革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为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拟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二、课题的界定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课题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点,从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研究工作,以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最终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三、研究目标㈠、教师发展目标1、让教师提高素质,发展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2、让教师更新观念,发展为课程的建议者和开发者。3、让教师转变角色,发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㈡、学生发展目标1、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兴趣。2、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㈢、教学模式发展目标1、通过教学,实现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2、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视探究、选择、创造,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正确世界观的逐步形成。4、建立评价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重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四、研究内容1、如何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的发展。具体内容有:改变观念、增强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以教师为本”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如何评价教师等。2、如何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内容有:如何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何评价学生等。3、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有:教学要关注人(包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反思等,

方案

五、研究原则1、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2、全面性原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3、综合性原则:在各学科中综合开展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4、体验性原则: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5、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识、理解和发展。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4、观察比较法。5、经验总结法。七、研究措施㈠、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确、有效地开展。课题负责人:季宏伟课题组成员:邹敏艳、孟建东、高敏、罗品、马莉、麦霜叶、国、张F翔、缪一平。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1、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2、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课题组教师,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可采用自学、集中学、讲座、录像、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3、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㈢、加强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深入课堂。1、形成课题研究的氛围。由校长亲自承担学校的主课题,定期撰写阶段报告书,课题组成员和相关教师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形成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加快课题的研究进程。2、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研科研不分家,使课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㈣、及时总结,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的教科研激情。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参加教案评比和教学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2、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集体研究和讨论,精心设计实验课、公开课的教案,推出优质课,培养优秀教师。3、采用激励机制,对教科研工作的优秀者,对教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师落实奖励措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激情。八、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3年3月――2003年8月)组织学习新课标;选题、讨论并制定、完善课题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2、中期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6年6月)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充实。3、后期总结阶段:(2006年7月――2007年1月)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九、预期研究成果有质量的教学实践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反映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和其它一些研究成果资料。・・・・・ **市**中心小学课题组

7.学校课题组总结 篇七

一、课题研究效益与学校管理效益

1. 课题研究效益。

由于我国的课题研究少有会涉及到研究效益方面的话题, 因此长期以来大众对研究效益是并不熟悉, 且经常将其与研究成果划上等号。面对当前课题研究疲乏无力的症状, 要想重振课题研究的雄风, 就需要对研究效益有正确的认识和进行有效的操作。众所周知, 当人们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 需要树立正确的目标, 并且从这个目标出发, 所收获的有益的结果就是效益。什么是研究效益?从课题研究的角度来讲就是指:为了解决中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采用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其进行变革, 从而产生的有益变化和实现目标的程度。由此可知, 研究效益其实是研究成果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由研究者运用新的解决方法和研究假设将研究对象当前的状态与过去的状态对比而产生外在的变化, 且这种变化一般是好的, 是朝着研究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此外, 研究效益还是衡量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依据, 研究效益越明显也就意味着研究成果的价值越高。

2. 学校管理效益。

所谓学校的管理效益即是将学生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管理成果与管理投入的比较或者说是由管理活动而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学校管理效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效益, 是学校一切运作和经营的核心, 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的管理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在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格的毕业生数量和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状况即为经济效益, 包括人际关系、制度和社会声誉等经济效益。在当前办学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办学者只有保持清晰思路和长远的目光, 向学校管理要效益, 才能保持学校办学的活力与生命力。

3. 二者之间关联。

综合以上内容, 我们来对课题研究效益与学校管理效益仔细地对比分析, 发现两者之间实际是紧密相连, 唇齿相依的, 其内在的是相容的。首先, 从目标的角度上来讲, 学校管理所追求的效益, 不仅是与学校自身的生存发展相挂钩的, 同时也与社会发展相挂钩, 且由于学校资源有限, 所以讲求以最少的成本或者是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一点是与课题研究获取最终有益结果的想法相吻合的, 因此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从价值观的角度讲, 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管理效益是以质量为导向, 要求提高管理的质量, 而这一点从根本来看也是与之前所强调的课题研究效益的内容相一致的, 两者同样是出于对质量的诉求, 因此两者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再有, 从从属的关系来看, 课题研究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分支, 课题教研的效益是学校管理效益的一部分, 必将汇聚到一起。最后, 课题研究效益属于非经济效益, 是学校软实力表现的一种, 因此课题研究效益与学校管理效益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因此对学校课题研究的科学设计和稳步实施, 从根本上来看对学校管理效益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课题教研质量, 强化中学学校管理

1. 测定内容的确定。

从研究的对象上来看, 可以将中学课题研究归为三类, 其一对学校管理的研究, 其二对教师发展的研究, 其三对学生发展的研究。可以研究的类型决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才能清楚课题研究效益的具体内涵。

2. 测定项目的确定。

对测定项目的确定需要研究者提前进行全面而又具体的课程研究预设, 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因为,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学校的办学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等并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笔者认为, 有效减少课题研究者在相关研究效益上浮夸现象的产生, 就必须要在测定项目的确定上严加把关, 紧密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 逐步实现研究问题“抽象化—具体化—理想化—新鲜化”的过程转变, 从而真正凸显课程研究的意义。要想实现以上目标, 则必须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 实施效果上。任何的课题研究都不可能离开研究假设, 并且, 只有假设得以运行, 研究也才能真正产生效益。简言之, 问题的假设性解决路径一旦运用到实际活动中, 其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也就必然会发生改变, 产生差异。而课题研究的效益也便存在于实施前后的变化和差异上。第二, 实践对象上。教育的课题研究一般都是以学生或者是教师为主体, 所以, 课题研究一经运用, 学生或教师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变化也就是对课题研究效益的显现。第三, 研究主体上。以现实的课题研究活动来进行分析, 研究的主体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教师, 体现在其身上的科研效益主要是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二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学校, 相比较于教师的变化而言, 其效益的体现则显现在更多层面上。但在这些表现特征中, 最为重要还是源自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基础上的整个学校管理水平上的提升。

3. 测定方式的确定。

在中学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带来的一系列效益都是可以让人明明白白感知到的, 具有可感性、可述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如果将其归类于科学研究中, 便可以有效通过定量分析来实现科学、准确的测性。然而, 如果以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理论追求来看, 相比较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则更为适用。在任何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要面对的就是个性独特且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人, 定量分析中的数据研究、图像测定的方式也就只能够形成程式化、简单化的教学模式, 从而失去教育原有的价值意义。因此, 要想实现定性分析对课程研究效益的有效评测, 应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备课笔记、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来实现。同样地, 从教师教学记录着手, 也更容易让人产生信服感。在课题研究真正运行实施后, 无论是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 还是相关措施运用都会发生改变, 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科研质量及学校管理。因此, 确定正确的测定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的几种形式包括: (1) 在课题研究中将前测和后测相结合, 以数据的变化来凸显科研效益; (2) 开展调查活动, 以问卷调查、会议交流调查等形式来获取效益信息; (3) 观察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获奖情况, 在综合分析其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对效益进行研究等。

三、关于课题教研的深入思考

1. 要积极培养教师课题研究的意识、方法和策略, 使学校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负责人和专业研究者。

而要想实现课题研究的高质量和深入性, 那么学校负责人必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密切地关注课题研究的进程。课题管理所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直接效益便是对教师专业水平能力的提升,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因此, 当负责人和专业引导者对统一课题研究发挥作用时,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题科研的效益。

2. 要形成研究课题与校本教研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操作上的环环相扣。

相比较于教学活动, 对课题的相关研究则更具复杂性, 所以要想实现“课题联动”的深入性挖掘, 就必须要有效解决联动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稳扎稳打, 注重实际性管理。

3. 要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师可以在同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小组团队, 在集体智慧发挥的作用下, 实现对课题的深入性研究, 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科研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集体合作时, 要摒弃个人利益的得失, 学会合作, 善用合作, 让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在交流互动中得以真正地实现。

4. 要充分发挥学校丰富教学资源的作用。

在形成课题研究负责人和学校优秀教师的引领团队基础上, 不断地实现对其他课题研究教师的协助和培养, 最终实现校园教师整体水平素质的提升。在日常生活中, 学校的管理者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关心以及在工作上的支持, 对于那些课题研究的教师, 更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 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辅助服务。学校的这种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 不仅可以实现课题研究的深入, 更可以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如果教育研究者能够按部就班地遵循以上的原则和策略来进行课题研究, 以科学专业化的方式来进行研究效益的评测分析, 长此以往, 在大量的课题研究基础上也就必定能产生令人信服的科研成果, 而中学校园的环境、教学质量、管理也会因此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文安.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 2002, (03) .

8.搞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永恒的课题 篇八

一、以创建英雄中队为龙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从2002年起经申请和审批,成立了雷锋中队、宝塔小卫士中队、王二小中队和王震中队、毛岸英中队,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和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如毛主席、王震诞辰或去世纪念日,葛振林、李葆华去逝并回忆狼牙山五壮士事迹在国旗下默哀,特别是任弼时百岁诞辰纪念日,学校派出两名队员带着少先队员采集的延河鹅卵石、宝塔山黄土、幸福渠水撒在任弼时墓前,把仿制小纺车赠送给延安枣园任弼时旧居和湖南任弼时纪念馆珍藏。开展纪念长征到陕北7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七大闭幕60周年,张思德牺牲60年等活动,通过学习伟人讲话,了解生平事迹、简介、演讲故事,参加全国英雄中队夏令营,走访郭仁、李银桥、陈耀、任远志、左太北了解伟人现实生活,增加对孩子感染力,还开展了《丰碑在我心中》、民族精神代代传等活动启动仪式,还通过歌咏比赛、知识竞赛、故事演讲展开长效活动。

二、以落实班级活动为基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以中华美德诚实、正直、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睦邻友好、文明礼仪为内容的班会活动,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创编文艺节目、演小品等进行教育,如学生自创变废为宝、不乱扔果皮纸屑、母子亲、醒悟等以現实生活中事例,通过学生自编自演,生动再现生活情景,使孩子,及老师、家长都受到了教育,先后开展了走出校园学雷锋活动,在宝塔山拣废纸、给树木浇水,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边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边干活,歌声在宝塔山上飘荡。为韶山小学教学楼积分活动和患重病徐婷婷、张文捐款,还为其他贫困生、社会募捐。还开展了消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讲座。还通过与枣园小学、陈子沟小学结对子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现状,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知识,培育德育品德,还邀请校外辅导员王晓庆来校做报告,讲自己的童年生活。

三、以搭建学校平台为主体,开展延安精神教育

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工作时期创造的,它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延安精神不仅在建国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今后仍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延安新人,生在延安,长在延安,继承延安精神是我们首选,继承延安精神就要了解延安精神,知其内涵。学校通过延安精神“三进”活动(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走进延安旧居睹物思情和请五老(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老教师、老英模),特别是延安时期老同志讲自己生活工作经历,组织学生参观过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宝塔山、边区政府等旧址,寻找伟人生活足迹,还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毛主席给陕甘宁复电、四八烈士陵园寻找伟人声音和英雄事迹,到革命纪念馆、新闻纪念馆、抗大纪念馆寻找当年伟人在延安场景,还培养了小小宣讲员,深入到边区政府旧址、宝塔山进行宣讲,解决了延安人了解延安历史、过去、当今,产生对延安的情怀。在“四八”烈士陵园举行“四八”烈士故事演讲比赛,在为人民服务台前进行入队宣誓,在毛岸英上劳动大学的村子暨毛岸英纪念馆举行英雄中队授旗仪式。还请徐金山、李凡一、冯芝桂、康永强等老延安举行讲座报告会,讲自己亲身经历,让学生了解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爷爷、奶奶当年生活情景。每次活动前,都要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活动对比感悟,或实践中体会。

四、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为重心,开展养成教育

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准则》,市上出台了《延安公民文明公约》,学校出台了《宝塔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学校通过班队活动,以及专门大型活动来督促学生,如看文明礼仪专题片、写征文、参加全国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深入社区、街头宣传文明礼仪,还通过讲守则、促规范、我能行等活动,养成教育贯彻在学校每一项工作中,使小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使其终身受用。

9.家长学校课题计划 篇九

藁城市岗上学区岗上小学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 1.目的

① 研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操作方式,构建园岭小学面向现代化的开放的德育体系和操作模式。

② 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改变日前德育的单—刻板模式和封闭性,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个性生活化。同时,研究与实施的过程有于提高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水平,使我校的德育丁作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尽快打造出富有园岭小学特色的德育品牌。

理论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努力建构起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教育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能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实施将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二、研究内容

1、德育途径的深化和整合研究;

2、与家庭、社区相互协同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社区德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其中包括:

(1)构建社区德育网络组织:学校、企业、商店、居委、文化娱乐部门、司法治安机关等单位和部门。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

(2)确定德育社区化的目标体系。

(3)开展社区化教育活动:如建立居委学生活动站、建立和落实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

(4)收集、编写本地区德育校本教材,如何把生动、具体的校本德育材料整理起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热爱深圳、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家庭德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其中包括:建立和完善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学校网站、创办“德育通讯”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5、依托“家校E”,学校网站、德育基地、家长学校等阵地研究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协同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学生„„),在教育或社会情境中,共同参与、从事的自我反省研究,以增进教育活动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其特点是研究者就是行动者。本课题所进行的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四个环节进行。先由课题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中讨论,参照别人某些成功的做法,提出研究计划,在根据预测做出决策之前,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计划,然后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断改进和调整计划,通过反思改善工作,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把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变量),再拟成具体问题,编制成标准化问卷,发绐笔试,蝇试回答。这种方法,虽然不如观察法了解行为反应那样具体细致,也不如实验法控制条件那样严密,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也不如实验那么透彻,然而,它却可以获得多因素资料,取样大,代表性强。封闭式问卷选择答案,便于统计,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优点。

3、个案研究法

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将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比如说德育课堂教学的案例、学生成长案例、教师的叙事案例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阶段(211年9月一2012年1月)4. 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5、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

6、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并进行修订和论证。

7、查阅文献资料及材料收集。

8、设计编制问卷。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一2012年12月)l、在学校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建立德育网页,构建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和活动平台,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提供物质支持。

2、行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家庭、社会相互联系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3、构建社区德育网络组织,开展社区化教育活动,建立居委学生活动站、建立和落实学生社会实践墓地、建立校外辅导员队伍。

4、收集、编写本地区德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热爱深圳、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5、建立和完善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学校建立和完善于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创办“德育通讯”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6、定期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在实施过程中组织研究人员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7、加强培训,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

8、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完成研究内容中的有关任务。(三)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揭示德育的规律,总结、提炼学校、家庭、社区合力教育协同机制的模式,撰写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校本教材、活动展示、教学案例集锦、录像、光盘等。

10.学校课题组总结 篇十

《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研究》课题组调查问卷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们好!

为了解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为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研究提供真实第一手资料,特做此项调查。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请您如实填写。谢谢合作!本问卷请校长、信息心主任或任课教师填写。问卷的回答方式,除少数必须以简单的文字填写外,基本上是采用选择答案的方式填写。请根据自身情况,按照题目要求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学校名称:__甘南职教中心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地区:_____齐齐哈尔____市__甘南_______县(区)

学校类别:高中 初中 职高 学校类型:省重点 市重点 国家重点 在校学生:____400___人;在编教师:______75_人 填表日期:__2013___年_10___月__9_日 第一部分 信息化基础设施

1、学校计算机数:教师用机数_20_______台;师机比___3:1_____%;办公用机数___20_____台;学生用机数_____120___台;生机比___60_____%。

2、学校有___2_____个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占教室总数比例为________%;学校有____2____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室中学生用计算机_____2___台。

3、独立校园网是否建设(a)A是 B否

4、校园网是否宽带接入(a)A是 B否

5、最近一年平均每月因网络故障而停止服务时间(小时),请选择(a)A1小时以内 B1-6小时 C6-12小时 D12小时-24小时

6、教室的网络覆盖方式(a)A有线网络为主 B无线网络为主 C无网络覆盖

7、是否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a)A是 B否

8、贵校有_____4___名教师专职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____3____名信息技术教师。

9、近两年,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比例分别是____30____%、___40_____%。

10、近两年,贵校是否进行过信息技术校本培训(a)A是 B否

11、近两年,贵校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总量是___20_____万;占学校公用经费的比例是__5______%。第二部分 信息化应用

12、是否由学校统一提拱数据存储的云服务平台(不包括电子邮箱空间)(a)A是 B否

13、贵校配备的双向传输视频会议系统并实现面向全校使用的视频会议室有(a)个。A0个 B1个 C2-3个 D3个以上

14、贵校是否建立校园虚拟学习社区或网上学习的平台(a)

A是,每次课都使用 B是,经常使用,每周3-4次 C是,偶尔使用,每周1-2次 D是,但几乎不用,每周1次以下 E否

15、贵校是否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a)(若否,跳过下一题)A是 B否

16、贵校校园一卡通已经实现的功能包括(a)

A学生证 B教职工证 C图书证 D医疗卡 F 餐卡 G 银行卡 H 考勤卡 I校内乘车证 J门禁卡 K 购物卡 L洗浴卡 M水卡

17、贵校是否建立统一的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a)(若否,跳过下一题)A是 B否

18、实现统一身份管理与认证的用户范围包括(a)

A学生 B教师 C行政人员 D科研机构人员 E工勤和教辅人员

19、贵校是否建立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a)A是 B否 第三部分

信息化资源建设

1、贵校是否建立了全校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a)A是 B否

2、贵校是否有统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规范(a)A是,已正式发布 B是,草稿状态

3、贵校组织发布的校园网上可以直接获取的完整网络课程数量约有(a)A0门 B2-5门

C6-10门 D10门以上

4、贵校最近一学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a)A30%以下 B30-50%

C50-80% D80%

5、贵校是否建立了全校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a)(若否,跳过下两题)A是 B否

6、贵校老师使用全校网络教学平台是(a)

A教师自愿,无名额限制 B需要申请,有名额限制

C学校强制使用

7、贵校使用的全校性网络教学平台的来源是(a)

A直接从公司购买产品 B使用开源软件搭建

C公司和学校合作开发 D自主开发 E 租借购买公司产品服务

8、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搜索教育教学资源的渠道是(a)

A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B通过学校购买的上网卡,有偿下载

C学校购买的电教教材 D互联网探索下载教育教学资源 E 其他

9、最近两年,教师曾参加过哪些方面的培训(a)

A与开发资源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工具培训 B教学资源设计方法的培训

C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D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培训

10、贵校是否提供支持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版本的数字化教学资源(a)A是 B否

11、贵校是否提供全校教师使用的专用教学资源编辑软件(b)(若否,跳过下一题)A是 B否

12、上题中教学资源编辑软件主要用途(b)A演示动画制作 B多媒体(包含声音、视频)内容

制作 完整网络课件制作 D其他 第四部分:信息化建设管理、评价

1.你认为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研究对中职学校建设的作用(a)A、有效 B、一般 C、尚可 D、无效

2.你认为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研究的作用主要在于什么,可多选(c)

A、帮助实现中职学校建设目标 B、改变学校建设方式  C、收集、整理、加工、使用教育资源 D、作为评价手段

3.关于你对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了解的怎样(a)A、了解得较深 B、了解的一般 C、不太了解 D、还没弄明白 4.你平时做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方面的研究吗?(a)

A、在研究思考 B、稍作研究思考 C、没有

5、学校是否举办过有关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的专题培训?(a)A、有 B、有,但很少 C、没有

11.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后的成长和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教育科研;成长;反思

2013年8月我有幸被学校抽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构建边疆民族地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具体负责生物学科子课题。说实话最开始的时候我连研究课题究竟要做些什么,该从哪里着手做,课题是怎么申请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所以会议结束后我是一脸的茫然,感觉压力很大。我们学校真正懂课题研究工作的人不多,就有两个人,最初的时候我先请教他们,但由于不懂的问题很多,在加上他们所教的科目不是生物,所以有很多的问题他们也不能帮我解决。后来我就在网络上学习、搜索,甚至还买了关于高效课堂的书,有刘金玉的《高效课堂八讲》、赵徽和荆秀红著的《解密高效课堂》、李炳亭著的《高效课堂22条》、王跃著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苏鸿主编的《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课题研究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我承担的是高三的生物教学,所以投入到课题研究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在课题研究上没有起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在开始的这个阶段我通过学习获得了很多的知识,下面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

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长

第一个成长点是在专业素养上的表现。首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我知道了课题该如何申请,申请前都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因为我校是以一个大课题来申请的,所以我没有加入到申请的过程中,但我很想知道课题是如何申请的,所以我就找相关的资料学习,并请教其他同事,慢慢的我就从不懂到略知一二,我认为这些一定要通过实践才会真的懂,所以我就带领另一位同事,在这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一起申请了一个关于《培养预习的学习习惯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的县级研究课题。并且通过这次锻炼,我想以后如果在做课题研究我应该能找到方向。在压力的推动下我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最初由于对教育科研不懂,所以选的题目太大,参考了我校懂课题研究的老师拟出的课题,最终生物课题组选的是《五步循环教学法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通过认真的学习才知道对于初搞教育科研的人,开始的时候应以小课题研究为主。也正是我们选择的课题太大了,所以让我们难以入手。所以后来在申报县级研究课题时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范围小的课题。小课题具体、可操作化、能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其次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懂得了一篇完整的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构成以及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说实话我虽然在大学写过论文,但是那个时候是为了应付毕业,所以没有认真的研究过这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初我连开题报告都不会写,不知从哪方面写,最初写的是参照其他同事写的来写,说实话写的真是乱七八糟的。后来通过我不断的学习,我才试着慢慢的修改,写出了开题报告。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写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度工作报告等一系列相关的材料,在写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第二个成长点是思想觉悟方面的。从这次课题研究中体会到构建学术工作站或者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构建课题研究学术站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还能促进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观察、研究、学习身边的名师,从模仿开始,最终在借鉴中创新,这样大大的缩短了教师成长的周期;教师搞教育科研能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提高不是靠听课,主要还是靠做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边干边学,作为教师不搞科研,仅知道捧着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

二、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不断的看书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校的高中生物教学

从网络上聆听了太谷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讲座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组建学习小组。他的讲座中说到:“现在的学校和课堂都不让学生说话,“满堂灌”的教学使得学生口越来越笨,口才越来越少,性格越来越差,能力越来越低;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协调,情商越来越低”。对于他所说的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都深有体会。就拿我自己来说,在看书或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有时自己是有一些想法,但不能用文字把这些表述出来或者是没有能力将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整理出来,形成一些有用的资料。另外从学生考试的时候最能看出,比如考试中的实验题,很多学生在做的时候心里是知道实验结果,但就是不能用文字表达;老师讲解后,很多学生会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写。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整节课40分钟,教师几乎40分钟都在讲,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说话的能力扼杀了,所以不是学生不会说话,而是教师就没有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长期这样下去就使得学生不会表达,甚至不想表达了。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从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开始进行改革,也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另外通过此次课题研究使我认识到学生学不好首先要在教师的教学上找原因,比如备课问题、课堂教学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总之,通过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我无论是在思想意识上,还是专业素养方面都有所提高,有所成长,并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实质性的反思和实践。因此我们倡导学校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进行科研的机会,教师要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就要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

参考文献:

[1]创建高效课堂必须做好的三件事http://www.56.com/redian/MTk4OTM5OQ/OTExNjY1MDc.html.

[2]苏耕水.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教育探索[J],2003(10).

[3]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王跃.高效课堂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赵徽,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下一篇:雾小学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