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2024-09-17

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精选8篇)

1.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篇一

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

实用性阅读的教学

所谓实用性阅读,是相对于文学性阅读而言的。文学性阅读是为了培养审美能力,实用性阅读则旨在培养一种为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而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用性阅读的阅读材料主要涉及这几类文章:说明性文章、新闻、科技作品、非连续文本、简单的议论文。课程标准从第三学段开始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和非连续文本。初中阶段,实用性阅读的文本更为多样,加上了新闻、简单议论文、科技作品等。这里重点说一说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兼及其他实用性文章。

1.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

说明性文章,是在向人们传达关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严谨的、科学的、不容臆造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实用性文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介绍景点及景物特征为主的写景文章,如《三亚落日》;一类是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如《恐龙》。

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目标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和“获取主要信息”。

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体现语文自身的特点,应该充满着“语文味”,切不能把它上成自然常识课。因此,对于此类课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反复琢磨,把握文本的特点,关注文本的语言,捕捉文本中的特殊的词句和语言形式,以充分挖掘出文本中的语文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的顺序

文本的表达顺序,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同样需要读者去认真地发现,并形成读者、作者间的认知共鸣。比如,《三亚落日》作者按日落过程的时间顺序来布局谋篇,说明海南三亚夕阳滑落时的景象;《烟台的海》作者按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构思行文,说明北面临海的烟台的海上景观;《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游览先后顺序运思成文,说明双龙洞的秀丽神奇;《航天飞机》作者运用了童话的体裁,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较为完整地说明航天飞机的特点。教学说明性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事物的特点和知识的理趣。

(2)说明的要点

任何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总是从几个方面抓住几个要点来加以说明的。比如,《石头书》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抓住了“石头书的样子”“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石头书里的学问”这三个要点来展开人物对话,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教学时,就可以抓住文中的6组对话,通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来把握课文的说明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

(3)说明的方法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某种事物的特征、本质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比如,《神奇的克隆》的作者在具体介绍“克隆”的时候,就采用了多样说明方法:一是把深奥的话通俗地说——“<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孙悟空可以快速克隆自己”。二是把深奥的话对比着说——“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如果不经过两性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三是把深奥的话举例子说——“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这些形式多样的说明方法,把“神奇的克隆”说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再如,《鲸》的作者为了说明鲸的大小、种类、生活习性,不仅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还运用了打比方、做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这些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这些方法来说明什么,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好在哪里等。

(4)词句的运用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中有这样的句子:“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这种带有推测性质的问题,作者锤词炼句,非常考究,运用了“推测”“可能”“只要„„就„„”“如果”等词语,保持着一种缜密、严谨的科学态度。该文中还有“家常便饭”“集体大逃亡”等形象鲜活的词语,这些词句的运用,准确、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火星上关于“水”的来源和消失的推测。这些词语的运用精准妥帖,使得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语言变得通俗化、趣味化了。教学中,就是要紧扣这些语言,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

把握顺序,抓住要点,了解方法,品味语言,这是说明性文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只要有了这些方面的发掘与解读,学生自然就会对此类课文产生兴趣,文本中的知识理趣和语文味道,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把握了这些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呢?下面试以《麋鹿》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文章内容丰富,层次清晰,语言简洁,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来安排教学流程的:

第一步,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在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要求学生提取出一些关键词句来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本文讲了几方面的内容,尽量用课文中的语句。

第二步,自读课文,了解特点。

让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自己对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认真读读那个方面,看看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的?然后按三个方面,引导进行交流。

第三步,品读语言,掌握方法。

朗读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较深刻印象?仔细品味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四步,语言实践,鼓励创造。

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充分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语言,学着讲解员的样子,给同学们作一番介绍。

第五步,巩固练习,延伸课外。

设计这样一个语文活动:假如请你编写《动物词典》“麋鹿”的条目,100字左右,你将如何概括?请写下来。回家后,仿照动物讲解员的样子,给家人介绍麋鹿。

如此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把激发兴趣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掌握知识与学习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文学习与培养语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以上的课例可以看出,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彰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一种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性课文的积极性。第二,要引导学生在抓住要点、了解方法的过程中揣摩品味语言,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理趣和情趣。第三,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能够有效地拓展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第四,要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注重读写迁移,学以致用,努力做到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2.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篇二

1. 关注文体特点,把握内容要点

有道是“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小学课本中说明性的文章往往有一个特点,没有故事情节,语言比较浅显易懂。这一类文章,应该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习这类文章,首先是能够抓住课文的要点,在自学、自读、自悟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克隆神奇在哪些方面?秦兵马俑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金字塔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这样的问题既是作者写作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想告诉读者的问题。这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2. 了解说明方法,探究写作动机

在教学说明性文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纠缠于课文的内容,而不进行说明方法的指引,那么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毕竟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在疑难处进行点拨,学生才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教学《秦兵马俑》时,学生可以一眼就找出秦兵马俑有哪些类型,这时候质疑:“这些兵马俑有没有归在一段一起写?没有,而是一种类型放在一个自然段写,像这样一类一类地写,非常清楚。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分类别。”如此一来,学生在原先的认知基础上认识到一种新的说明方法,此时就会茅塞顿开。这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3. 聚焦语言训练,尝试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因为阅读对象的特殊性,语言呈现和表达方式都颇具特色,能给学生有益的启示:怎样发挥联想来组织材料,怎样合乎逻辑地构思,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通畅明白,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这是训练学生理解、品析语言的好材料。台湾的赵镜中先生说:“语文不该教课文,而应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崔峦先生也曾在讲话中多次着重解读了这一点。因此教学说明性文章要“回到自家的田,种好自己的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文本优势,透过各种语言现象细细体会作品的语言之“妙”。

在教学《秦兵马俑》时,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教师还要聚焦语言,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写,学习说明语言的写作技巧。如武士俑的句子“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这里都用“拿”好不好?比较几个动词的不同,关注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同时也明白:同样的意思,最好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重复用词是写作的大忌。这样的写作观念的建立,对后面的写作练笔也大有好处。在这课中,第十段的神态描写最为细致成功,在探究作者先写神态再写联想感受的写法后,可以设计一个练笔,让学生进行仿写。这虽然是一个小练笔,但是在后来的习作训练中,有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用上这样的句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拓展延伸资源,增加课外积累

说明性文章受体裁的限制,无法对说明对象做非常全面的介绍,更无法对说明对象做具体的描写,因此给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开发资源并合理运用资源,是说明性文章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前,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搜集火星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通过学生的介绍和教师的补充,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了知识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设计模拟讲解员介绍火星的特征和水之谜的环节,相关资料的科学化的语言,也正好与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形成对比,学生恰当地将语言进行比喻和拟人的形象化处理,可以一举多得。课堂结束而探索延续,制作资料小报,观看《火星救援》都将语文延伸到更远。

摘要: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个年级都会涉及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对于科普类、状物类、说明类文本,广大一线教师往往不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文体特点、了解说明方法、聚焦语言训练和拓展延伸资源是教学说明性文章的重要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激活说明文教学思维策略例谈 篇三

阅读教学所依凭的“例子”,是作者生活、情感的真实物化,教师应该具备这样一种本领:能打通生活与“例子”的通道,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能自由驰骋于天地间的最佳教学环境。怎么打通彼此通道呢?笔者认为,寻找“相似点”“趣味点”是有效的策略。针对《海底世界》这篇常识性说明文的内容特点,找到文本例子中,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大海的景象”这个“相似点”和“趣味点”,是不错的“思维”激发点。因此,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大海吗?

生:老师,我在电视里看见过一望无边的大海,还有波涛汹涌的景象。

生:大海里有许多许多有趣的动物。

师:有哪些动物呢?能具体说说吗?

生:有海龟,有章鱼,有水母……

师:你们的见识还真的比较广呢,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活动的吗?

生:海龟是用脚划呀划的,水母……水母……(他说不下去了)

师:我懂你的心,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活动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吗?(生点头,无语)

师:这里,有一段描写海底动物活动方式的话。(出示第2自然段)

教学伊始,通过简单的“你们了解大海吗?”这一问题,唤醒了学生沉睡在心中的“大海”相似点:电视中看到的,科普杂志上介绍的。然后在看似聊天的氛围中进行漫谈,学生感觉轻松有趣,激活了大脑思维神经元,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紧接着,我巧妙地从中抓住“活动”这个说话训练“点”,学生当然感觉到“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思维很快进入“愤悱”的临界点状态。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是最强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适时引入“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自然段教学,便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处教学,因为链接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唤醒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相似点,所以激发了他们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思维的广博性。

二、 通览全文,提炼内容,梳理思维条理性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前提,应是先能从整体上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条理,这样,才能“居高临下”,正确把握、领会文本真义,不会迷失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初读完课文后,进入下一环节:请大家合上语文书,我来考考大家,心中有没有全文的影子?

师:课文用哪个大问题总领全文的?

生:文章一开始就问:“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师:这样一问,不仅从内容上总领了全文,而且激起了我们阅读的兴趣。接下来,作者从哪两方面具体回答的呢?能不能找到一句概括的话?

生:是这一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景色奇异,海底景色如何奇异呢?你知道一点就说一点。随着大家的回忆概括,逐步梳理出了一幅“全文结构图”。

师:看着这幅“全文结构图”,能不能把课文的内容说一说?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动物常常窃窃私语,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海底物产丰富,有动物,有植物,有矿产。

师:抓住重点句和关键词,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合上书回忆全文结构,是我常用的策略,因为跳出“庐山”,方能从全局识得“庐山真面目”,学生必定会在脑中再现全文。老师再稍一点拨、串联,很快,学生便在脑中建构起了完整的全文体系图,并呈现于黑板上。那些思维一时跟不上的学生,看到“结构图”,便也能心领神会。在此基础上,再自然渗透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便水到渠成,效果显著了。

这一处教学,借助回忆勾画“结构图”,再次走进文本,经过分析、综合、梳理、归纳,理清这篇说明文的构段方式,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 紧扣语言,环环设问,锤炼思维深刻性

实践证明,教师若站在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最近发展区,寻找、设置一个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语言训练“点”,最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的求知欲满足的刺激下,不断激起新的思维兴奋点,回答越来越敏锐,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只有充分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也才能不断调整教学“点”,让教学更有效。如紧扣“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深入问,师先问:为什么说,海底植物差异也是(强调突出: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多用了一个“也”字?请联系上文来想想。此问问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学生一思一得:因为上文也是介绍的海底动物的差异,只不过是活动特点的差异。师再由浅入深问:那能不能把这两层意思用“不仅……而且”串联起来?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练说起来:不仅海底动物活动方式差异很大,而且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师不到此打住,而是继续乘胜追击:那把这一句话放在这节开头,好不好呢?好在哪儿呢?聪明的学生很快发现了秘密:这句话将上下两段连接起来了……就这样,自始至终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设问,不断将学生思维引入“语林深处”。

四、 拓展资料,举一反三,提升思维灵活性

必须不断开发、利用其他与之相关的课程资源,来充实、完善、超越已有的教材内容和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程资源,从根本上保障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现在“主题式”阅读——一篇带动多篇,“课外式”阅读——一将课外书当作阅读内容,已蔚然成风,因为无不遵循了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多感性积累,少理性分析;多举一反三运用,少空洞泛谈感悟,从而使得阅读教学卓有成效。

1. 一处拓展:声音想象无限。文章第1自然段描写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各样有趣的声音。我先是指导学生有情有趣地朗读这句话,再创设情境:现在就让我们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进入海底来仔细听听,都能听到哪些声音,随之播放各种奇妙的声音。一时间,教室里静极了,每个学生都在屏息聆听,奇妙的声音想象模拟,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思维体验。此时,学生的情绪是亢奋的,思维是灵动的,生活与课堂沟通,情感与思维互激互生,创造出一个活泼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2. 二处拓展:活动巧妙成段。课文第2自然段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成段方式,我把它分为两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1) 学习构段。让学生找出中心句,梳理出围绕中心句,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然后借助朗读表达出各自动物的活动特点,再个性化地由内而外地讲述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2) 内化运用。

师: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其他海底动物的活动视频,请大家仔细观赏。(随之播放乌龟、水母、海蛇等活动视频)

师:老师又找到了介绍这些动物活动特点的资料,发给你们,你们认真读读。同时,你们喜欢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呢,可以模仿课文上的语句说一种,再写下来。(生练说写)

师:每人说一种不难,难的是能够说三种,说三句话就能组成一段话了。想想,怎么样组成一小段?写一段话,行吗?(生写)

生:先写一句中心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把三种动物活动的三句话串联起来。

师:真聪明。大家一起读中心句,你们每人读自己的一句话,我们就共同写出了一段话。(以下略)

学生共同沉浸在自己的创意写作快乐之中,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个个喜形于色,“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便也在运用中悄然内化了。

4.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篇四

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例谈美化文章语言的技巧

作者/李毅然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大凡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的作文,其亮点各有千秋,可有一点却惊人的相似,就是语言流光溢彩,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激情,有一种舒畅感,犹如口渴之时畅饮了一杯醇香的龙井茶。“下笔则烟飞云动,落纸则鸾回凤惊”(唐代卢照邻),了解和掌握一些优化文章语言的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真情实意,感动天地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饱含真情的文字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往往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涟漪,拨动读者的心弦,触发读者的联想,引起读者的共鸣。

1.披文以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当代作家魏巍也曾说:“写好一篇东西,能打动人心,就要把心捧给读者。”的确,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情可动人。古往今来,许多写作实践也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要取决于是否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写作技巧。吾手写吾口,吾口述吾心,让真情在文中流淌,让激情在文中闪烁,让个性在文中张扬,用那些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震撼别人的心灵。这样,笔下的文字就会摇曳生姿,珠玑毕露。例如刘成章《安塞腰鼓》中这样写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铿锵的短句中贯注一个“情”字,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直抒胸臆,醋畅淋漓,如大河滔滔,一泻千里。

2.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本无情,但作者心中有情,用“有情”的眼睛去看它,用“有情”的文字去写它,笔下的环境因此就了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情感,使描写对象渗透浓郁的主观情调,看似写景,实则抒情,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饱含站作者悲怆、孤寂的心情以及对流落人的深切同情。请欣赏作家厉彦林《享受春雨》的精彩文字: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

文段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描写春雨、春雨中的世界,抒发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饰――添枝加叶,立体丰满

对于一棵光秃秃的树来说,如果树干上长满了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叶子,就会给予人们枝繁叶茂的感觉;对于一个单调枯燥的语句来说,如果在不同的情境中精选一些修饰语、限制词,就可以变得血肉丰满,表达更富有感情色彩,画面感更强;对于写人而言,如果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细致刻画,灵活而恰当地添加修饰语,可以使其形成一种生动形象或意味深长的美,增强活力。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自然段修饰语、限制词的使用相当典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菜畦是“碧绿的”,石井栏是“光滑的”,皂荚树是“高大的”,桑葚是“紫红的”,给我们展现了五彩缤纷的百草园。“肥胖”,“轻捷”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黄蜂和叫天子的特点。何首乌那“臃肿的”根,“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都让我们有一种亲历的感觉。作者巧妙运用这些修饰词,抓住事物特点,将百草园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三、炼――锤炼词语,笔墨传神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写作也是如此,有时一两个精彩的词语便能令语言瞬间生色不少。描述写作对象时,我们要尽量选用那些准确精妙、新鲜传神、形象生动的词语,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叠音词和色彩词的锤炼,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1.精心锤炼动词

袁枚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如然。”动词的锤炼是使“字立纸上”的重要一环。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运用得巧妙,能使文章的表述精确、鲜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运用得有灵气,能增添文章的气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鲁迅《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用“排”字描写孔乙己付钱动作,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他傲然自得和炫耀那几文钱的情态。

2.精心选用叠音词

文中使用叠音词,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还能增强文章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M正如我轻轻的来M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M正如我悄悄的来M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里反复运用“轻轻”、“悄悄”等叠词,透露了一种难舍难分的离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令人回味无穷。

3.精心选用色彩词

描绘景物时讲究色彩的组合、映衬,排列和配置不同事物的色彩,精心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的事物,淡淡地加以点染和勾勒,或彼此映衬,或相互对照和依托,从而使作文语言产生一种对比和谐的色彩美。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色彩的映衬关系来绘景,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构成色调和谐、意境开阔的画面,充满着对春天的憧憬。又如朱自清的《春》描绘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依据色彩的连锁关系,烘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诗如画,意境优美,景色中洋溢着动态的美感。

4.精心选用成语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成语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意义蕴丰,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的连用有时还可以有增强情势的效果。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开篇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读起来铿锵有力,同时能收到悦耳荡心之效。

四、变――句式变化,摇曳多姿

人的着装搭配是很重要的,同样的,文章的语言也要有变化,否则呆呆板板,一脸严肃,具有“恐龙”之像,读者岂敢多看,匆匆忙忙一个可怜的低分送给你了。其实,大凡优秀文章往往都能灵活运用长句和短句、整句与散句以及设问句与反问句等,使句式错落有致,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活泼舒畅,强化表达效果。

1.整散结合,明快自然

宋人李涂认为:“文字须有数行齐整处,须有数行不齐整处。”这说的便是语言要有整有散。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形式匀称整齐的一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写作中将二者结合起来交错使用,灵活搭配,结合使用,会使语言变化多姿,产生一种跌宕起伏之美感。例如鲁迅《“友邦惊诧”论》片段: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这段文字错落有致,整齐而有变化,气势充盈,依次列出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且反复强调“友邦”的熟视无睹,可见“友邦”与日本人与国民党是穿连裆裤子的,从而以不可反驳的气势,对敌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2.长短交错,错落有致

长句字数多、结构复杂,但表意严密、准确,能使文章显得条理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明快,节奏感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物。为了避免呆板单调、缺乏生气,我们可以将长短句式交错使用,以产生错落有致的美感,增强表达效果。如朱自清《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动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作者故意将第三分句写成长句,以调整语言节奏,扩大语言的容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肯否交替,跌宕生姿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意重,语气果断;而否定句的语意轻,语气比较委婉、缓和。肯定句与否定句在文中交替使用,能够起到强调作用,表达强烈的感情,也能使语言变化多姿。如翦伯赞《内蒙访古》片段: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这种将肯定句和否定句结合起来的写法,使论述更全面,逻辑更严密,突出了感情色彩,突出了要表达的文意,增强了表达效果。

4.语气错综,波澜起伏

一般来说,句子分为四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各种语气交错使用,能很好地避免句式的呆板单调,使句子生动活泼、节奏鲜明,还可使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充沛。比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先是一个疑问句,后面语气一转,改为三个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憎恶之情。临末再来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索和兴致,答案揭晓:你们杀死李先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激发了听众强烈的共鸣。句式和语气构成的错综既突出了重点,又使语句波澜起伏。

五、画――精心描写,具体丰满

描写,就是对文章进行正面化妆,是否光鲜亮丽,就看描写是否到家。要么绘形绘声绘神绘心,让人物光彩照人,让情景再现,使人如临其境;要么融情于景,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以情动人;要么“让五感渗入写作”,从感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描写,形象生动。比如鲁迅描写《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既然描写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进行描写呢?这里仅就描写人物举例说明一二。

1.写语言

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显露人物的个性特征。还需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梁晓声《慈母情深》片段: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文段中的语言描写多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一个文化程度不高、心直口快、心疼妈妈的工人阿姨,一个通情达理、疼爱孩子的慈母形象都跃然纸上。

2.描动作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鲁迅《药》中描写康大叔取钱的动作:

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这里的“ 抢” “ 扯” “ 塞” 等动词, 准确地写出了康大叔的粗鲁、凶狠;“抓”“捏”等动词反映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刻画其贪婪、惯于敲诈的嘴脸。

3.摹心理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显露出来,使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如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写老大臣看到两个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心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件事。难道我是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于是他装作仔细地看,嘴里还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非常满意。”通过直接描写老大臣的心理活动,揭露了他虚伪的本质。

4.画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体型、服饰、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能够以形传神地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比如阿累在《一面》中写鲁迅先生: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直竖着。

寥寥几笔就刻画了一位外形瘦弱而精神矍铄、意志顽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形象。5.绘环境

刻画人物形象时,还可以借助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比如孙犁《荷花淀》片段: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个语段描写了水生嫂编席的场景,渲染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衬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六、博――活用修辞,流光溢彩

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要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美不胜收,在发展等级上独占鳌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综合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修辞为语言服务,让语言为内容服务。

1.比喻,生动形象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精彩的比喻句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为全文增色。如沈从文《边城》片段: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的,触目为清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这里用“水晶”比喻翠翠眼眸的清澈明净,用山头的“黄鹿”来比喻翠翠天真活泼的性格,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翠翠的喜爱之情。

2.拟人,增辉添彩

拟人是使文章鲜活的重要手段,既可以用来写景状物,使景物更为形象,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对描写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如张晓风《春之怀古》:春天必然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作家以拟人手法把春天的到来摹写得有形、有声、有色,使春天会笑、会唱、会行走,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之图。

3.排比,气势如虹

排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文章中恰当地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势增强,如骏马走坂,读来神盈气足。如培根《谈读书》的开头: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告诉你一条成功的要诀,循循善诱,快言快语,让你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

4.夸张,形象幽默

运用夸张手法,把所要描写的人、事、物的特点,加以夸大扩张或缩小,使其与事实相差更远,从而产生新奇而扣人心弦的效果。如宗璞写“紫藤萝瀑布”: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把紫藤萝盛开的宏大场面、磅礴气势和壮丽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现实中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

5.引用,文采斐然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名句、名言警句、谚语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在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可以使作文语言具有书卷气和文化味, 彰显文章底蕴,增加文章文采、提升文章魅力。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来拟题,新颖脱俗,富有亲切感。又如朱自清在《春》中从触觉方面描写春风时,就直接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形容春风的和煦。再如杨振宁在《邓稼先》中,直接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5.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篇五

写景类的文章一般具有这些特点: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修辞或对比等表现手法,为我们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令人陶醉的画面,充分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独特感受。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个相似的教学模式。所谓相似,是因为虽然同属于写景一类,但文章总是各不相同,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细节的处理上,一定要因文而异,适当调整。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其它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绝不能千篇一律。

模式的操作程序:

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写景类的文章,作者多是运用诗意的文笔描绘出一幅幅如画的景致。因此课前导入的设计应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挂图等手段,为学生展示一幅幅与文本相关的风景图画,并配以悦耳的音乐,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初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唤起学生进一步感受的欲望,为下一步深入文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整体感知,抓住特点: 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是:让学生带着初步的感性认识自由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景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条理,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默读批划,深入体会: 这一环节这样操作:设计一个可以统领全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批划出相关的重点语句,有感情的朗读,仔细品味内容与表达方法。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全班交流,品读评析: 承接上一个环节的设计,在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为重点,体会其中的内容以及写法,并选择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此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适当点拨,并注意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给予补充和纠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入情入境,重点部分还可以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画面,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5、回归整体,梳理写法: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关键句段将一篇文章深入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全文的学习过程,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更主要的是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到的作者的表达方法加以系统地梳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作文打基础。

6、读写结合,拓展练笔: 每篇课文都有一定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片段练笔,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及时巩固所学的表达方法,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二、学生在阅读写景类文章时教师要注重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明确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因此明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

二、理清层次:写景类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前者简洁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这时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作者位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清层次;

三、体会思想感情:写景文章中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抒发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世界。这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寓景于情,这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对写景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对写景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尤其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写景类的课文,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文章的语言文字本身去感受情感,而情感需要堆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铺设情感基石,学生才能踩着石头,慢慢地走进文章的情景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处理、把握这类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从中领略到动人心魄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呢?

策略之一:布置预习促求新知

教学写景类课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首先是布置预习,让学生带着知识基础走进课堂。在进行写景类文章教学前,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观察、搜集有关文本内容的图片、文字和影像等资料,以促进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激发阅读期待。

策略之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学写景类课文,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课文所描写景物的整体形象,因而就无从把握景物所体现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写景文章时,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策略之三:读中想象 情感体验

对写景课文实施的第三个有效策略是边读边想象,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述进行情感体验。由于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对写景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边读边想象秋天那美丽的画面,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在想象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了秋天的画卷里,融情于景,体验到秋天的景色特点。读中想象是教学写景类课文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读进去,再读出来

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的篇章,语言优美明快,遣词造句生动形象,特别是琅琅上口的丰富词汇和巧妙而富有趣味的比喻句,给人一种百读不厌的精神享受,如何把这样的阅读感受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学生,我想就是语文老师应该承担起的使命吧。为了实现这种传递,我想应该先引领学生读进去,再从语言文字中读出来。读进去——把心整个地沉浸在文章的美好境界中;读出来——初步领略到语言文字的表达魅力。对此,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一、想着画面读课文,读进语言文字中去

1.提出明确的要求

读课文时,脑海里不能一片空白,要在读的同时闪现出画面来,想得越多,读得就越投入,体会得就越深!对于描写景物的文章,这种阅读体验应该及早地教给学生。所以,进入三年级下学期,我更加明确地要求学生:真正优秀的朗读不仅仅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要能在眼前浮现出相应的画面!长时间以来,每遇到这样的课文,我往往并不提其它方面的要求,只是提一个要求: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2.给予热情的肯定

边读课文边想画面,对于这样的要求学生是否在想了,想到了什么,这些都是无法直观呈现的,那么如何评价学生读书的用心程度呢?其实,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可以告诉我学生是否读进去了,或欣喜,或悠远,或惊奇,或陶醉……随着文章内容的变化,他们的心也跟着飞翔起来,孩子天生不会掩饰,他们在读课文时自然流露出的丰富表情就是我肯定他们的依据,“你的表情让我看到了你想象出的画面,你把心放进去了!”“你的眼神让我和一起分享了想象的美妙,真好!”这样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要求:想着画面读课文。

二、想着课文看画面,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没让学生接触文本前给学生播放大量的视频资料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或者在接触文本后作为一种对学生的奖励而播放,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够科学理智,前者剥夺了学生想象的主动权,让接下来的文本阅读毫无期待;后者为了欣赏而欣赏,不再有进一步的探究,浪费了宝贵的视频资料。我认为,当教师领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后,在学生已经基本上读进语言文字之中后再有目的地播放和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当然播放前也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

1.把看到的画面和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做个比较,不盲目地看

2.边看边回忆,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描绘了看到的画面

在看完视频资料后,学生的认识就变得感性起来,同时也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想象,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让学生意犹未尽,此时趁势把学生的这种情绪转移到文本中来,告诉学生:丰富多彩的画面能让人得到一种享受,但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弦的,还是那耐人寻味的语言文字,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仔细来体会作者是怎么把这优美的景色用语言描写出来的!接下来,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来体会好词佳句的意境和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了。

读进去,让优美的景色吸引学生的视线,拨动学生的心弦;读出来,让丰富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感受,滋润学生的心田,在祖国魅力无限的母语中熏染,拔节……

策略之四:词句积累 丰富语言

写景文章大多文字优美,词汇丰富,用语精当,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适当进行词句的理解和扩展训练,以丰富学生语言,丰厚学生文化底蕴,这是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策略之五:理清层次 学习方法

6.电脑说明文300字文章 篇六

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Tablet PC),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如果该机型配备的话)实现输入。60年代末,来自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艾伦·凯(AlanKay)就提出了“Dynabook”的概念,他想象这是一台可以带着跑的电脑,主要功能是帮助小孩学习。为了发展Dynabook艾伦甚至发明了Smalltalk编程语言,并发展出图形使用者接口,也就是苹果麦金塔电脑的原型。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该中心没有支持这个构想。1989年9月,GRiD Systems公司制造成功第一台商业化平板电脑,并命名为GRiD Pad,它的操作系统基于MS-DOS。

可以说,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平板电脑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核心芯片等硬件技术的限制,平板PC仅在小范围内得以推广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要从千禧年微软的.NET战略发布会算起。6月,微软在“.NET战略”发布会上首次展示了还处于开发阶段的Tablet PC。月,在全球3大电脑展之一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展(Comdex Fall )上,盖茨先生进行了Tablet PC专题演讲,将TabletPC定义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能PC”。12月8日,微软在纽约正式发布了TabletPC及其专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这标志着Tablet PC正式进入商业销售阶段。从另一方面来说,1月27日,在美国芳草地艺术中心举行的公司发布会上,传闻已久的第一代iPad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当然,Pad的与Tablet的概念很不一样。9月,随着微软的Windows 8系统发布,平板电脑阵营再次扩充。

7.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篇七

《神奇的克隆》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从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克隆”谈起,先介绍克隆的定义,接着列举克隆的类别,再写克隆是怎样造福人类以及对未来克隆的展望。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怎样把握好这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课堂教学做了如下探索:

一、紧扣文眼,层层推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会抓关键的题眼进行教学,常常能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神奇的克隆》这一课题,毫无疑义就得抓“神奇”二字进行教学。在导入新课后,教者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你觉得克隆“神奇”在哪儿?边读边在文中适当批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最后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能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自主地学习,交流也能紧紧围绕“神奇”二字展开,有的说:我觉得柳树的克隆很神奇,一般的植物需要经历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而它只要从大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有学生补充:我还从三个“就”体会到柳树、马铃薯、仙人掌都具有这种神奇的克隆本领,繁殖起来一点儿也不难;还有的汇报:克隆技术不仅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等,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学生紧扣文眼,自主探究,不仅再次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还充分感受到克隆的神奇的之处!

二、巧抓语言,当堂训练

大部分说明文叙述简洁,语言缺乏感染力,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时,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知道除了文中介绍的柳树、马铃薯、仙人掌外,还有桑树、葡萄、桂花、桃花、宝石花等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此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介绍的方法,当堂试着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的克隆。学生通过模仿,有的介绍:把宝石花的叶片取来,插进泥土里,不过几天,就能长成一株新的宝石花;有的说:我听爷爷讲,桑树也能克隆,只要把桑树的枝条压到泥土里,过段时间,等压在泥土的部分长出新的根,再减去原来相连的部分,一棵新桑树就长成了……是啊,通过抓住课文关键处语文,不仅能读懂很多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且非常之“神奇”,还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是一举多得!

三、把握细节,增强情趣

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普类说明文的学习兴致呢?关注文本写作特色,把握文章细微之处,巧妙设计,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教学课文第4自然段低等生物的克隆时,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课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这样学生会感觉“一是一,二是二”,没能深入体会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堂中不妨让学生“算一算,猜一猜”———你觉得照这样的速度克隆,2小时、4小时、6小时后,原先的一个细胞会变成多少?学生迫不及待地在纸上演算,有的大胆猜想———可能有七、八百吧?学生的探求欲望被彻底激发了,通过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

此刻,学生惊呼:“细胞克隆真快啊!”“微生物的克隆真神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好,让我们清清楚楚、轻轻巧巧地感受到细胞克隆速度之快!”……而后,再通过朗读,把感受到的读出来,这样一来,说明文也可以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

四、创设话题,思辩导行

教学说明文不仅要把握文本语言的特点,还要善于捕捉可训练点,静心设计,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明辨是非,培养语感,获得多方位的提升。《神奇的克隆》结尾写到: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克隆这项技术,世人的看法褒贬不一,比如早在2001年加拿大政府就向议会提交了一项禁止克隆人的法律草案;我们中国的立场是:反对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实验,但主张对治疗性和生殖性克隆加以区别。可见,神奇的“克隆”真是一把双刃剑,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如果你是“一名克隆专家,你会怎样做?”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明白,我们利用“克隆”技术不是来享受,不是来伤害他人,而应该用其造福人类,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了“说”的话题,并且在“说”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认清了“克隆”的价值取向,可谓收获多多!

8.说明性文章教学策略例谈 篇八

[关键词]科普说明文 课堂教学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8

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把握这类课文教学的要领,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其实,说明文同样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同样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能精心选择教学点,照样可以使说明文教学精彩起来。笔者主要以《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感悟文本情感——凸显“读”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教材中能够凸显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真情实感,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味,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才能更加深刻。

师:提到海洋,许多人自然会想到蔚蓝色的大海,或者阳光、沙滩、海湾……在同学们的眼中,海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海洋的大和波涛汹涌。

生2:我感受到了海洋的变化莫测,刚刚还风平浪静,转眼就可能波涛汹涌。

生3:海洋既给人们带来了资源,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师:海洋是不可预测的,海水是不可斗量的,那么面对海洋,人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大家读第三段。(生读“千百年来……只能望洋兴叹”)

师:什么是“望洋兴叹”?怎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海洋的特点进行朗读,并且注重对学生朗读效果的评价与指导。就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下,学生逐渐读出了人们“热爱海洋,畏惧海洋,对海洋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如此一来,在朗读中,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二、关注语言特点——注重“品”

说明文具有用词准确、讲究、严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体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除了让学生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以外,还要让学生从具体语言的描述中,品味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升语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出示“不过人们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请大家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开发、利用、保护、珍惜”。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用?

生2:这些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了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要注重开发,又要注重利用,既要注重保护海洋资源,还要珍惜海洋资源。在这里,这些词语既互相促进,又互相补充,对如何对待海洋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极力挖掘文本中有效的语言资源,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这样教学不仅使科普说明文增添了魅力,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语用能力。

三、注重文本拓展——适当说

在课堂教学时,结合教材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说,使学生在说中拓宽视野,增长科学见识,达到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

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海洋的信息,以及人们在开发和利用海洋上已经做出的贡献,那么,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你们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的?你们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上又有哪些奇思妙想?

生1:我想把海水变成淡水,让出海打渔的人有水喝。

生2:我想在海洋建大桥,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在海里行驶被海浪打翻了。

生3:现在陆地上住宅这么紧张,我想让人们移居到海底,海底一样有阳光,有新鲜的空气,人们照样可以快乐地生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媒介,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新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海洋开发和利用上的想法还很稚嫩,还不成熟,但是,这无疑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大门,使学生迈出走进科学的第一步,这也是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科普说明文上得有滋有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在充满快乐、趣味的阅读课堂中演绎出说明文教学的无限精彩。

上一篇:党日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创新政府资源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