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2024-08-26

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9篇)

1.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一

2018年以来,在县重传办和县疾控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重视领导下,我乡认真贯彻上级部署,立足服务职能、聚焦疾控防疫,以服务、监督、指导为主线,积极作为、强化措施、认真学习,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好提升,现就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阵地建设夯实

2018年,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乡11个村(社)级单位站点联络人员配备齐全,在办公硬件上大力支持后勤保障,并关心支持防疫工作开展,形成乡、村两级监管责任体系,使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疾病防治各项工作落实处、收到实效。全乡艾滋病防疫工作有制度、有场所、有措施,并纳入全年年终考核目标。

二、加大宣传,贯彻落实政策方针

组织开展艾滋病预防、防治宣传教育,做好艾滋病知识的咨询和防范指导工作;我乡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出板报、召开专题讲座、放广播等形式,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广泛深入地开展重大传染疾病及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也进行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重大疾病传染的防治政策和全员培训及举办知识讲座。

三、转变观念,提升服务职能

我乡今年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广大农村群体提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的同时,认真展开宣传预防艾滋病常识和知识讲座;细致组织开展计生药具管理,保证避孕药具免费供应和随访工作;避孕药具管理使用较好落实。按照要求落实艾滋病防治法规定的“四免一关怀”,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和艾滋病零歧视单位创建活动。

总之,一年来我艾滋病防范工作有一定的进步,但离最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高度出发,再接再厉,尽职尽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促进我乡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二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开发政府领导, 形成共识, 为防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经历了领导层的开发和认识过程, 争取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市卫生局、卫生防疫站通过工作信息、专题汇报等形式, 及时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 》和《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国家政策向政府领导汇报, 将文件精神作为我们工作的执行力;报告全市艾滋病流行形势, 分析面临的工作重点, 找准政府领导的关注点加以政策倡导, 从而在领导层达成了共识, 形成了在政策上支持、精力上倾斜、经费上保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局面。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邹城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邹城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规划 (2004~2008年) 》等文件, 市政府分管市长先后3次带领卫生等10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艾滋病防治领导能力建设培训班。2004年, 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28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下设防治艾滋病工作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1.2 横向联合, 纵向联动, 形成两条防治联动新体系

1.2.1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联动防治体系

在市防艾委的领导下, 市防艾办成立项目督导评估小组, 组织进行项目督导;政府各部门明确一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和文字编辑能力的工作人员组建了艾滋病防治联络员队伍;在卫生防疫站建立了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和全球基金项目办, 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 配备6名专职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建立了协调会议制度, 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 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市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定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明确了部门职责、任务目标和奖惩措施。

科协、烹饪餐饮协会、商会、兖矿集团等非政府组织根据各自工作特点, 在宣传培训、公共娱乐场所干预、重点人群检测等方面利用各自优势, 相互配合, 加强联系, 建立融洽的工作协作关系, 齐抓共管, 形成防治新体系。

1.2.2 加强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 筑固艾滋病防治体系

为做好项目的组织管理, 市卫生防疫站成立了艾滋病防制科, 配备了7名专业技术人员、7名兼职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 承担起示范区和全球基金项目2个办公室具体工作的执行职责;还成立了18人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 参与防治工作。市、镇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 利用市 (县) 、镇、村三级预防保健网, 固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疫情的监测管理、防治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 在全市 (县) 范围内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 建立了计划制订、职责落实、考核奖惩、信息通报、资源共享等一整套长效工作机制, 使艾滋病防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1.3 完善支持系统, 强化能力建设, 为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1.3.1 大力保障财政投入

对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我们一方面按要求、计划使用项目经费;另一方面落实地方财政配套工作经费, 保障良性运转。为保障艾滋病防治工作顺利推进, 把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按照示范区中央与地方财政1∶1的配套比例, 划拨了72万元工作经费, 优化软硬件设施;建立专帐, 专款专用, 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1.3.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立足于应对艾滋病防控的长远需求, 投资40余万元在市卫生防疫站、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血站分别建设了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工作环境好的高标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提高了检测和服务能力。

1.3.3 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

1.3.3.1 抓学习

积极派员参加国家、省、济宁市举办的行为干预培训班,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先后有9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省、济宁市举办的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和项目管理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观考察了河北省、河南省等艾滋病示范区和全球基金项目工作, 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3.3.2 抓培训, 提升防艾技能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了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技术师资、既往有偿供血人员HIV抗体筛查技术、自愿咨询检测 (VCT) 技术等培训班;同时, 各部门利用各系统优势开展培训, 如外来妇女HIV感染状况调查培训, 计生系统艾滋病防治技术培训, 公安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 领导干部防艾培训等。

1.4 围绕重点, 找准目标, 落实干预措施

1.4.1 广泛宣传, 大造防病氛围

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优势, 多次联合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情系红丝带”、“情系农民工”、“关爱女性、共享健康”等丰富多采的宣传活动;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 扩大宣传阵地, 营造了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学生生活技能教育, 通过组织开展的“青春红丝带”、青少年面对面以及在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的讲座、换水游戏、签名等活动, 有效提高了在校学生的生活技能。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刊播艾滋病防治知识, 印制了大量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宣传画、宣传单、小册子等宣传材料, 在公交车车体上印制预防艾滋病车体广告, 在城区主要街道制作灯箱广告形成预防艾滋病宣传一条街, 制作精美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扑克牌, 在人民广场、火车站等处制作了大型预防艾滋病宣传牌, 在全市逐步营造了一个人人知道艾滋病, 逐渐认同行为干预措施的良好社会环境。

1.4.2 确定目标人群, 开展调查检测工作

1.4.2.1 基线调查 为了解全市艾滋病疫情和高危人群分布情况, 为制订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开展了人口学和经济发展数据, 医疗卫生资源、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数据, 艾滋病疫情和艾滋病防治活动情况, 高危人群和流动人群的信息以及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通过暗访调查, 摸清了高危人群活动场所与具体地点, 并列出了干预点清单。

1.4.2.2 开展有偿献血人员检测 为了解既往献血人员感染情况, 对全市范围内1992年以来的有偿献血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 摸清了人员基数和分布地区, 对主要分布在石墙镇、峄山镇、张庄镇和城前镇的既往献血人员采血检测HIV。

1.4.2.3 开展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及羁押人员检测 在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中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推广使用安全套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与公安部门研究协商, 找准打击行业中违法行为与艾滋病防治的结合点, 既要支持高危人群干预, 又避免在职责上触网, 把握好尺度, 加强沟通, 相互协作, 保障干预工作的开展。与公安部门协作, 共同对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者、看守所和拘留所被监管人员进行HIV监测。

1.4.2.4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全市建立9处自愿咨询门诊, 开展咨询工作并免费提供HIV抗体检测。

1.4.2.5 外来嫁入妇女检测 我们与计生、民政部门协作, 发挥计生服务网络作用, 对外省市嫁入妇女进行了摸底登记, 统一安排时间, 组织其到各镇街计生办, 由市卫生防疫站、各镇街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采血检测和问卷调查;同时充分发挥镇街村居的组织作用, 采取卫生专业人员入村调查、新合作医疗群众查体和对育龄妇女的检查三种渠道开展HIV抗体筛查。

1.4.2.6 农民工健康监测 针对外出农民工多为青壮年, 长期在外打工, 性生活活跃, 对该人群开展防艾知识调查, HIV检测等工作。

1.4.2.7 同性恋人群检测 对44名男同性恋者开展了HIV检测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1.4.2.8 在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血站设立哨点对献血、受血人员进行HIV检测。

1.4.3 围绕重点人群寻找切入点, 落实干预措施工作

1.4.3.1 开展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者干预及羁押人员教育

针对公共娱乐场所高危人群, 定期开展了以下宣传教育工作: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对个人及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预防措施、安全套的使用与技巧、目前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内容;通过上门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沟通交流、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同伴教育、设立温馨之家等形式开展干预工作;与公安部门联合, 每月一次对羁押人员开展防艾宣传教育, 提高了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的认识程度。

1.4.3.2 VCT工作

全市各自愿咨询门诊设立咨询室、宣教室, 明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2~3人, 经培训后开展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工作。建立温馨之家, 从关心、保护的角度, 进行沟通交流, 提供防艾咨询和指导。

1.4.3.3 外省嫁入妇女干预

我们与妇联、计生、民政部门协作, 对外省市嫁入妇女开展培训、面对面访谈、宣传咨询, 上门发放宣传材料, 进行艾防知识宣传。对外省籍嫁入妇女的家庭发放宣传年画和《防治艾滋病的一封信》, 有效提高了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检测阳性者妇女, 开展外展检测, 动员其配偶、子女进行HIV抗体检测。

1.4.3.4 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

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 在全省率先举行了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启动仪式, 举办各宾馆、公共场所负责人培训班, 落实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工作措施;建立了点、线、网式安全套供应渠道, 实现了安全套社会营销;在人员流动较大的宾馆、车站安置了6台安全套自动售货机。

1.4.3.5 开展农民工健康阳光工程

利用农民工春节期间返乡之际, 组织开展了以监测防治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工健康阳光工程;印发《致农民工家庭一封信》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HIV、HBsAg检测、胸透检查;接种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综合性防治工作。

1.4.3.6 母婴阻断

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了“母婴阻断”项目办公室, 建立了由市防艾办总体领导, 卫生部门牵头, 计生、民政、妇联等部门参与的管理模式, 形成了有妇幼牵头, 疾控、医政、规财等部门参与的内部协调机制, 利用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和计生服务网络, 将预防艾滋病与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有机结合, 开展孕产妇预防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

2 结果

3.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三

鉴于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自愿咨询检测等途径收集的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结果差异很大,各专题调查的方法、指标也不统一,很难对MSM人群疫情做出准确判断。为了掌握全国MSM人群艾滋病疫情,探索落实该人群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统一的方案开展较为系统的MSM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简称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目标

(一)目的

1.了解全国主要城市MSM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

2.加强MSM人群检测结果告知、预防干预、感染者随访管理和治疗等措施的落实,探索并建立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

(二)目标

防治试点工作结束时应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1.为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提供咨询的比率达到95%。

2.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达到95%。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率达到70%。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率不低于70%。

5.过去12个月中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率达到90%以上。

6.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7.性病患者成功转介接受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的比率达到70%以上。

8.预防措施覆盖比率达到70%以上。

9.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达到70%以上。

10.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二、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卫计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性艾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性艾中心成立试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秘书组和数据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并组织实施国家级督导。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工作协调,各省级疾控部门负责所辖试点城市的督导和技术指导,各试点城市要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专人负责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成员应包括MSM民间组织骨干人员。实施小组负责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各项调查与防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国家工作组联系解决。

三、试点准备工作

(一)宣传教育与动员

在全面实施综合防治工作前,必须要充分做好MSM人群的社会动员。社会动员可以采用多种渠道,如通过和当地MSM人群民间组织协作,由他们在MSM人群中宣传,或到MSM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宣传,或通过MSM人群网站以及其他公众媒体进行宣传。若该城市没有MSM人群小组,可考虑利用周边城市已有的MSM人群小组协助开展当地的MSM人群动员工作。

(二)培训

在试点工作启动前,需对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方案内容与实施、疫情调查方法与程序、资料管理与分析、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等。

四、实施

试点工作主要包括MSM人群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两部分,疫情调查共进行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个月。综合防治试点包括检测前后咨询、检测结果告知、疫情管理、行为干预、感染者随访以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治工作。以下是试点工作框架示意图。

(一)疫情调查

1.抽样方法

第一次调查采用同伴推动抽样(简称RDS)或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附录)。第二、三次调查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但应尽量招募前次调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者。

2.样本量

根据当地MSM人群规模和疫情调查的需要,直辖市每市调查600人,省会城市每市调查200~450人,其他城市每市调查200~300人。全国共调查约2.2万人(详见附录)。

3.调查对象

在调查之前一年内与男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年龄在18周岁及以上,自愿参加问卷调查和艾滋病检测者。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为匿名,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性行为、吸毒行为等。为便于提供检测后咨询和随访等相关后续服务,还将记录调查对象的联系方式等信息。

5.实验室检测

抽取调查对象静脉血5毫升,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筛查阳性者,再做确证试验。艾滋病确证试验阳性者,将进行病毒核酸亚型分析及新感染酶联检测 (BED-EIA)。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甲苯胺红检测方法(RPR/TRUST),确认采用梅毒血球凝集试验(TPPA)。丙型肝炎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认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6.数据管理、分析和报告

性艾中心采用EpiData 3.10软件统一编制数据录入文件,并下发各省、市调查点。各调查点疾控部门在现场调查结束后要及时完成数据录入,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分析报告,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部门汇报。并将数据库传送至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试点工作数据组,以汇总和分析全国数据,及时向卫计委和有关方面汇报。

(二)综合防治

1.疫情报告

对艾滋病病毒确证试验为阳性者,当地疾控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卫办疾控发[2006]92号)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5]56号)的要求,在收到确证试验阳性报告后24小时之内,根据检测前咨询和调查问卷中收集的有关信息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完成网络直报。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

对在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管理。

对疫情调查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中抗病毒治疗条件,要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3.性病诊疗服务

(1)确定性病诊疗定点医院

在调查城市中,每个城市确定一个性病诊疗机构作为试点城市的性病诊疗服务点,为疫情调查和其他途径发现的梅毒现患者提供优质性病诊疗服务。

(2)性病诊疗定点医院的服务内容

①承担疫情调查中检测出的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②对有需求的调查对象提供其他性病的检测与治疗。③提供性病艾滋病相关的咨询和行为干预服务。

4.预防干预

在MSM人群中开展以核心同伴宣传员预防干预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提高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技能。核心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与MSM民间组织共同组织实施,MSM民间组织负责招募师资和选拔核心人物,疾控部门负责督导和评估。首先进行同伴宣传员师资培训,其后即可在疾控部门的支持下,在当地MSM人群中开展核心同伴宣传员的选拔和培训,并鼓励经过培训的核心同伴宣传员在各自的活动网络中开展干预活动。在开展同伴宣传员干预的同时,还要开展热线咨询、网络宣传、安全套推广及外展等预防干预活动。

五、督导与评估

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督导与评估,纳入国家整体艾滋病防治工作督导评估体系,按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和《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方案》的要求进行组织实施。性艾中心和各试点省份疾控中心要定期组织试点工作专项督导和评估,检查疫情调查和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各级疾控部门要及时汇总和分析疫情调查等相关数据,对防治试点工作的实施和效果等进行评估。

4.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四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有关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仍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出入境人员和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艾滋病传播的风险亦随之增大,防治形势严峻。为切实加强我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根据《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发 〔2004〕 74号)和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要坚持以正面教育、疏导为主,以村镇、社区、学校以及高危人群、流动人员集中的场所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掌握预防知识和方法,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宣传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宣传重点,精心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加强指导和督查;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要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门栏目,并定期

-1-免费播放或刊登有关公益广告。卫生部门要主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并为其他部门、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部门要配合卫生等部门编印适合农村的各类宣传材料,并结合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教育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各类高、中等学校教学计划,并落实教学课时向学生讲授;会同卫生等部门做好外籍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铁路、交通、民航、检验检疫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对旅客宣传的内容,并要求在旅客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材料,适时播放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的音像作品。文化、工商部门要对娱乐服务场所加强管理,要求其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民政部门及婚姻登记和社会救助管理机构要积极开展社会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和动员婚姻当事人主动进行婚前体检。公安、外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组织开展面向流动人员、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大对高危行为的干预力度

积极开展对注射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的干预,是预防

-2-和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各地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依法严厉打击贩卖、吸食毒品和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公安、司法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羁押、被监管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设立专门场所,协同卫生部门依法对羁押、被监管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筛查和治疗,配合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在注射吸毒人员中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和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对恶意传播疾病的,要追究法律责任。要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止经性传播艾滋病。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配合。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要采取适宜形式推广使用安全套,设立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允许安全套生产、经营企业利用商业网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安全套公益广告宣传活动。

三、确保血液及其制品安全使用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市中心血站及其分站等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非法采供血、单采血浆和非法行医等行为,严把血液检测关,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安全,杜绝艾滋病病毒经采供血途径传播。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无偿献血,动员健康适龄人员自愿参加无偿献血,不断提高无偿献血率。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严格执行用血制度,把好临床用血质

-3-量关,确保使用合法采供血机构提供的合格血液。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毁形和有关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工作,防止艾滋病的医源性传播。

四、加强艾滋病监测检验,做好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员集中的场所建立监测哨点,对已确定的市、县初筛实验室要进一步规范,明确责任,广泛筛查感染者和患者。监测哨点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具备必需的经费和条件,确保有效地发现感染者和患者。按照省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工作,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力求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阶段性情况和流行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认真落实疫情报告的规范要求,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加强对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严肃查处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行为。

五、认真组织实施医疗救治

各地要将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和城乡医疗救助支出范围,向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费用予以减免。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要研究确定纳入城镇职工

-4-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的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品种,市卫生局、财政局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指定市第四人民医院为我市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鼓励流动人口中的艾滋病患者回乡接受治疗。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统一集中采购、统一分配、调拨,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执行卫生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项目管理执行方案(试行)》,严格规范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的使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分发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救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六、积极开展关怀救助

根据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救助要求,切实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城镇艾滋病患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按规定差额享受;患者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低于保障标准1.5倍的,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家庭其他成员不享受低保补助。已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患者本人按当地低保标准全额享受;尚未建立低保制度的农村地区,要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行定期定量补助,补助标准由市民政

-5-局、财政局研究确定。对农村已故艾滋病患者的孤老和孤儿实行“五保”供养,艾滋病患者遗孤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要采取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关怀活动。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有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做好阻断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七、保障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

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必要的药品(含抗病毒药品、检测试剂等)采购、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疫情监测、示范区建设、防治能力建设、专门监管场所建设、生活救助和患者救治的经费等。市财政设立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市有关部门开展防治工作。各县(区)也要相应安排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要高度关心防治人员的身体健康,努力避免职业暴露感染,要对一线艾滋病防治人员给予一定津贴。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在公益性基金中设立专门项目、社会募捐、定点接受境内外捐赠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实行经费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做到防治目标到位、职责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主任、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要相应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艾滋病防治法制建设,规范防治行为,确保防治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要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内外防治艾滋病的经验,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5.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 篇五

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禁毒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及毒品在我国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禁毒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如果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防止艾滋病和毒品大面积流行。综合有关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和禁毒工作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禁毒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禁毒教育,是我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和禁毒的重要举措。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及毒品在我国传播和流行的基础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和毒品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及毒品侵袭的能力,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和推动我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和禁毒工作,确保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计划。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教育活动要高举科学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创造健康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我校工作的重点。为确保此次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和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经学校党支部、行政研究,成立了下关三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和禁毒工作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这项活动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切实提高对预防艾滋病工作和禁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按照两局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和禁毒工作计划。保证工作布置到位,任务到人。

领导组名单如下: 组

长:龚明奎

副组长:刘川平

包安成

成员:邓荣慧

钟来兵

包福兰

熊健宇

各班主任

组织机构的成员组成含学校领导、政教处、党支部委员、团委工作人员、生物课骨干教师,保证了全方位地开展这项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学校政教处,由政教处主任邓荣慧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实施全校有关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的具体工作。

二、授课教师安排及教材

教师:赵刚(生物课教师)教材:《预防艾滋病》《广安市禁毒知识宣传教育读本》,并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组织相关内容以及 相关的材料。

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1、加强领导、建设队伍、明确目标、做出规划。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学习相关 文件精神,法律法规,完成规划安排内容,督促指导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及检查考核工作。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远离毒品教育、青春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开展的系列教育活动,动员学生将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技能、党和政府防止艾滋病的各项有关部门政策与措施传递到家庭和和社会,配合和促进全社会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作好总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纳入每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将相关内容写进学校的校纪校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长效机制。

3、与相关各部门、家长保持联系,加强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确保学校安全,为师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安排各年级组长、班主任、生物课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制定禁毒和预防艾 滋病教育计划。对骨干教师、年级组长及班主任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培训。并由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组织培训骨干学生,真正将参与性教学引入课堂,真正实现同伴教育。

5、充分利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教育”和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的机会,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声势浩大的预防艾滋病和禁毒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组织活动,提高认识

思想认识到位,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防范和抗击艾滋的意识。

1、学校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栏,不定期刊出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专栏,进行宣传教育。

2、充分利用学校广播不定期的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内容的宣传教育。

3、各年级各班利用黑板报不定期刊出预防艾滋病教育专栏,并召开主题班会。班会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班主任做好相关记录。

4、结合中学生生物课教材,生物课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规定每班每学期不得少于3课时,且在期中、期末生物考试中有相应的内容。学校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中严格按照中央关于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使全校师生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真正做好各项工作,从讲政治,讲法制的高度来组织和抓好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形成全校上下一心,齐抓共管,责权明晰,层层落实的有序局面。以确保此次掀起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工作顺利的完成。

6.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 篇六

2013年,XX县艾滋病防治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县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新政办〔2013〕22号),以“两降一升”为目标,把预防艾滋病性传播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综合防治,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防治

工作深入开展。

一、认清防治形势,强化责任落实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艾滋病防治效果明显,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经血液传播得到根本遏制,母婴传播率不断降低,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是,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性传播明显上升,已经成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社会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现象还比较突出,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艾滋病防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和医疗救治覆盖面,加强血液管理、医疗保障、关怀救助、权益保护、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不断取得艾滋病防治工作新成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防治氛围

各级政府和成员单位要坚持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公益性、经常性,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共同防治、共同努力,对艾滋病患者共同关爱的社会氛围。

一要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培训和宣讲活动。继续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政策纳入党校等机构的培训内容,明确学时,同时将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力度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要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组织开发针对性强的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六进”(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活动。要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技术培训计划;将建筑工地、厂矿、企业、职业培训机构作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要形成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部门联动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工地、厂矿、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共青团、妇联、工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组织志愿者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青年工人、妇女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人口计生部门要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口宣传预防艾滋病等科学知识;教育、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强化在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课程学习,并充分利用学校社团、网络等平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四要加强媒体宣传。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制定防治艾滋病公益宣传的指令性指标,充分发挥网络、手机、车载电视、公共交通视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县电视台、电台要开辟专门频段,定期播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公益广告。

三、扩大监测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

各级政府和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哨点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干预能力。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艾滋病检测点建设。充分发挥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机构作用,不断拓展咨询检测覆盖面,鼓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主动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咨询。继续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娱乐场所、宾馆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并规范告知检测结果;主动为新婚人群提供免费婚前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

四、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工作质量

7.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七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 为白城市政府所在地。洮北区于2003年10月份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总人口约47万人, 管辖13个乡镇, 9个办事处, 155个行政村, 476个自然屯。民族主要是汉族, 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等。自白城市区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者以来, 截止2007年12月末已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 (HIV) 感染者/艾滋病 (AIDS) 患者27例, 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 最大60岁, 有11例已经死亡 (详情见表1~4) 。几年来, 白城市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 》, 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现在笔者对白城市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谈点初浅看法, 供与我市区情况类似地区管理者参考, 欢迎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以便我们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的防治机制, 全面推进白城市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1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机制

1.1 精心组织,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

几年来, 白城市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将其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了白城市区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艾滋病防治专家委员会, 健全了组织机构, 明确了各部门职责。近年来, 艾滋病防治工作由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全力抓, 部门领导重点抓, 层层签订责任目标书, 相关部门、成员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此外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卫生、公安、司法、民政、教育、新闻等部门协调会议或专题会议, 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1.2 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有许多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 但白城市区通过采取以下措施, 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多年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人为的阻力。第一, 疾控中心当好市领导 (决策层) 的参谋, 经常请示报告艾滋病研究和防治工作进展。每次有专家学者或上级官员到访, 都尽可能请市主要领导参加或出面接见接待;每次派人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所撰写的考察报告、调研论文、心得体会等, 都分送市四家班子和有关部门领导人手一份。第二, 充分利用一切机会, 抓住关键人物, 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信息和形势政策。如利用公务员培训班开设艾滋病防治专题课, 使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系统地学习了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政策。第三, 加强艾滋病防治的法制建设。第四, 通过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使艾滋病防治工作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1.3 部门配合, 社会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

艾滋病流行是一个社会问题, 其预 防与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 任何一个部门或者机构都不可能独自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进行充分的社会动员, 形成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参与, 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才能最终战胜艾滋病。

2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 是艾滋病防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基层地区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措施, 能力相对低下。几年来, 白城市区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是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二是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白城讲座。三是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

3加大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营造浓厚的艾滋病防治氛围

目前, 艾滋病既无可治愈的药物, 又无疫苗可以预防, 但传播途径很明确, 因此可以通过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来阻断其传播。在此种情况下, 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就显得十分必要。白城市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了多渠道、多层次、逐步深入、由重点到一般的宣传策略, 营造了浓厚的艾滋病防治氛围。使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有关政策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最终将达到科学预防、战胜艾滋病的目的。

3.1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社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在世界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 白城市区主要领导公开在电视台发表讲话, 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 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卫生、文化、新闻等部门定期制作艾滋病防治专题节目, 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 并增加播放频次;文化、文艺等部门编排丰富多彩的节目到市民广场等地进行演出;另外还制作、悬挂大型公益广告牌和宣传专栏, 刷写宣传标语, 印制宣传材料……白城市通过这样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深入乡村, 达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3.2 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培训班

市区党委、政府组织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的培训班, 市区主要领导在培训班上做了重要讲话, 宣布培训班以后要针对不同人群, 定期举办。此后, 大中专院校、初、高中的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先后组织开展了培训活动。通过培训, 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3.3 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

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农村和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对其宣传的内容不宜太多, 只介绍一些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和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可。另外, 入户的宣传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①要有相应的文化素质, 定期培训考核;②在当地群众中要有一定威信;③要有奉献精神, 要用关心、爱心和耐心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 以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④为方便与群众沟通, 在宣传工作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4切断传播途径

4.1 严格控制性途径传播

白城市区1995-2007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以性接触感染为主, 达70.37% (见表4) 。为此白城市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深入开展“人人自爱, 自我防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加大对卖淫嫖娼的打击力度;②在市区主要宾馆、娱乐场所等性工作者集中的地方设置宣传广告牌或宣传栏, 在客房床头柜放置宣传资料和安全套;③加大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检测的工作力度, 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④培养同伴宣传员, 并通过其开展工作, 鼓励他们主动来疾控中心接受自愿咨询检测, 并获取宣传资料和安全套。

4.2 严格控制血源传播

白城市区1995-2007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中经血途径感染占很大比例, 达29.63% (见表4) , 为此, 白城市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卫生部门与公安部门联手, 开展打击非法采供血的违法犯罪活动, 彻底清除非法采供血行为;②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要求, 我市区不再设立单采血浆站;③大力提倡无偿献血, 保证用血安全;④加强医源性感染管理, 强制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 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毁形和可以重复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工作, 医疗用血必须严格检验, 力争杜绝艾滋病的医源性传播;⑤严厉打击贩卖、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遏制以致清除这些丑恶现象。

4.3 严格控制母婴传播

目前我市区尚未发现经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案例, 但我省个别地区母婴传播个案也有发生。为此, 白城市区加强了对孕妇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咨询, 鼓励她们进行艾滋病检测。对检测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 白城市区将提供免费母婴阻断治疗, 保证儿童免受艾滋病的威胁。

5加大艾滋病监测工作力度,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关键。几年来, 白城市区在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建立了监测哨点, 制定了相关工作规范, 配备了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同时加强了疫情报告信息网络建设, 并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

6以人为本, 亲情关爱, 切实落实各项救治关怀措施

几年来, 白城市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重点落实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个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身上, 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 提高他们生活的质量, 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摆脱生活的困境。

7明确责任, 加强督察, 确保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

白城市区政府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内容, 签订目标责任书, 定期对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督察, 建立工作通报、责任追究制度。实践证明, 通过政府层面的考核, 确保了艾滋病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

8小结

8.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办法

[中图分类号] R18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94-02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1]。其中就有各类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工作目标。笔者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多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深知工作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本文就如何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的意义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传入期、扩散期,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概况:截止2005年底,中国现在存活的HIV感染者和患者约65万(54~76万),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0.04%~0.06%)[3-4]。这种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态势人们并不清楚,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人们知之甚少,如何降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危险等相关知识宣传报道较少,因此,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对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着重大意义。

2?青壮年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据悉[5],海口市艾滋病流行感染者以20~40岁男性为主的特点,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71.8%,在感染途径的变迁上,静脉注射吸毒和性接触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其中性接触传播感染占34.2%,由于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民众的自身防护意识有待加强。有学者抽查9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将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大中专学生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只占60.6%,如何让青壮年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部知晓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发放方法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完善。

2.1?发挥临床医生参与艾滋病干预和防治知识宣传的作用

据2004年统计,我国预防专业人员只有15.9万人,专门从事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人员尚不到2万人。尽管近几年人员得到了充实,但由于中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对艾滋病干预工作量大,需要充分发挥临床医师的作用。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曾提出“三高”战略,即高效的抗病毒治疗、高效的临床行为干预,高效的社区防控网络。在这个战略中:(1)临床医生具有特别便利地接触患者,包括HIV/AIDS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条件。(2)临床医生有现有的知识贮备为基础,只需要通过适当的培训就可以开展基本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工作[6-7]。(3)医生与患者容易沟通,關键是建立相关政策制度,重点是改变医生的认识与态度,让临床医生愿意并积极参与艾滋病的干预和防治宣传工作。

2.2?在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有较广的知识面。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要求她(他)们更关注相关的知识,这和国内其他报道显示出医学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的情况一致[8]。近年来,由于青年学生的性观念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而婚前性行为的增多,也将其自身置于艾滋病感染的危险人群中。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3?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有调查显示,85.3%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处于可防不可治阶段;44.1%的人认为艾滋病在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血液及其体液;52.7%的人认为主要是经性行为;50.4%的人认为艾滋病与乙型病毒性肝类传播途径一致;21.3%的人认为与艾滋病人聊天感染AIDS[9]。调查说明今后应加强对卫生从业人员AIDS预防知识的培训,使之理解AIDS的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1)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走进社区,服务居民,是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要力量。(2)饭店、宾馆(旅店)、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28.9%,很多宣传教育工作需要社区卫生从业人员去执行。(3)社区卫生从业人员还可以引领友爱互助的社区风气,减少或消除社区歧视,挖掘和培养志愿服务资源,实施各种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组织桑拿、按摩人员妇科检查等。因此,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结论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局面。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证明,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才能达到共同促进有效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灵巧.艾滋病防治“十二五”目标确定[N].健康报,2012-3-1(3).

[2] 李苑,倪燕,陈武,等.医学院校女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0(280):790-792.

[3] 王禄成,刘道芳.有并艾滋病的浅谈[J].中国医药卫生,2009,10(12):100.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 李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国家哨点综合监测检测数据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9):144.

[5] 符壮才.海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N].健康报,2006-3-22(7).

[6] 罗孟兰.检验人员艾滋病检测中的自我防护[J].内科,2011,6(6):593-594.

[7] 何春梅,王惠兰,李桂英,等.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19-20.

[8] 奕玉泉,王国富,吴利先.医学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897-898.

[9] 周海城,谢忠诚,许伟,等.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9):622-624.

9.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计划 篇九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计划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和措施落实,全面推进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201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精心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一)继续做好租用街道路牌广告栏、户外LFD电子显示屏,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定期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与健康教育所定期更换城镇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二)利用“6、26禁毒日”与公安部门联系,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三)积极协调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县属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在人群集中地段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现场咨询、摆放宣传栏、悬挂艾滋病防治宣传条(横)幅、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张贴宣传画等。活动中争取政府、卫生局领导参加,扩大宣传影响力。

(四)在1至2个社区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

(五)各医疗卫生单位组织新进人员学习艾滋病防治、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预防处理工作能力。

(六)在7月-9月之间组织一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认清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增进防治工作共识。

(七)与结防科配合共同开展学校艾滋病、结核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二、切实加强重点人群主动检测工作

(一)同公安部门紧密配合,继续加大对暗娼、吸毒人员的干预和检测工作。

组织落实基线调查,摸清暗娼底数和分布情况。

(二)强化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和检测工作。

努力提高男同同伴教育者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开展艾滋病干预的工作能力,促使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工作顺利开展,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继续加强母婴干预。

指导县妇幼保健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阻断母婴传播工作。利用婚前体检咨询、产前检查等方式,加强预防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反对社会歧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并提供咨询服务。

(四)加强监管场所艾滋病筛查工作。

按照卫生、公安、司法部联合制定并下发的《关于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对所有新进入监、入所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

(五)进一步加大手术病人、输血病人、孕产妇、性病病人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力度。

三、推行娱乐场所安全套使用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大众支持氛围。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每季度不少于1次。在公共场所、商业网点、主要路段、车站、码头等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宣传广告牌。

(二)开展对休闲、按摩、足浴、理发、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娱乐场所分布图。

(三)外展与集中干预、外展与同伴教育员相结合,促进高危行为改变。

结合实际制定外展工作计划,每个目标场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外展活动。为目标人群提供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医疗转介等干预服务,说服和指导目标人群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针对所有的目标场所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并定期检查张贴及摆放情况。

将外展干预与同伴教育工作结合,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同伴教育员和同伴教育宣传员做好同伴教育工作,依靠同伴教育员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健教干预工作,有效促进目标从业人员的高危行为改变。

(四)做好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检测工作。

利用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免费开展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

(五)积极探索工作模式,推行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

积极探索动员社区居委会、非政府组织和性病诊疗机构等资源参与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工作的模式,扩展多渠道开展项目干预的途径,推行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工作可持续有效的开展。

通过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底,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100%以上,目标人群年体检率达80%以上。

四、进一步做好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一)对全县艾滋病咨询检测点人员进行咨询检测技术培训,提高咨询技能,满足更广大人群的需要,不断提高咨询检测服务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

(二)认真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疾控中心艾滋病咨询室和初筛实验室的作用,认真接待每位前来咨询检测人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咨询检测服务,保存咨询检测资料,并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和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五、继续做好性病监测管理工作

开展性病监测工作,掌握性病流行动态、发病趋势、行为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负担,为制订性病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提高性病疫情报告数据质量,加强、深化和规范各项性病诊疗服务。

六、强化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救助救治政策

(一)及时对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

在接到确认报告后一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报告,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行病调查中,对患者做好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尽可能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HIV检测。

(二)对艾滋病感染者每半年开展一次随访,并进行一次体检(CD4检测),及时填写随访情况网报。随访中,了解病人身体健康状况及预防艾滋病传播措施落实情况;对单阳家庭中非阳性一方,每年进行一次免费HIV抗体检测,并指导落实预防艾滋病传播措施。

(三)对达到抗艾滋病毒治疗条件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及时开展免费抗艾滋病毒治疗,治疗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治疗中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治疗初12个月内至少查1次CD4和1次病毒载量,视情况查肝功能、血常规等,做好纸质资料留存,并及时网报。

(四)对每位能随访到的经济困难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和感染者及病人遗留的孤老及未成年人协助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对特别困难者申请困难救助金。

七、适时开展指导检查

开展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和工作检查,通过指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计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偏差。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2

为切实做好夷陵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继续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以“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降低艾滋病死亡率、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和措施落实,全面推进夷陵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48号)和《宜昌市夷陵区20xx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制定我科室20xx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培训活动

(一)协助健康教育科重新设计或维修小溪塔城区户外大型宣传广告牌。

(二)在“626禁毒日”期间,与公安部门联系,利用禁毒宣传时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活动中主要宣传艾滋病与吸毒的关系,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可有效预防艾滋病通过吸毒途径传播。

(三)组织妇保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单位,联合在人群集中地段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现场咨询检测、摆放宣传广告牌、悬挂艾滋病防治宣传条(横)幅、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张贴宣传画;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救助金,报销艾滋病病人相关治疗费用。活动中争取区、卫生局领导参加,扩大宣传影响力。

(四)在1至2个社区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

(五)组织各乡镇社区及疾控中心新进疾控系统人员学习艾滋病防治、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预防处理工作能力。

二、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主动检测工作

通过与公安等部门联系,完成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达给疾控中心的吸毒人员等艾滋病主动监测任务。

三、继续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大众支持氛围。

将项目的宣传纳入当地“防艾”的计划之中,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中有关本项目的宣传每季度不少于1次。在公共场所、商业网点、主要路段、车站、码头等所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的公益广告牌。

(二)组织人员每半年开展一次对小溪塔城区休闲、按摩、足浴、理发、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娱乐场所分布图。

(三)外展与集中干预、外展与同伴教育员相结合、促进高危行为改变。

结合实际制定外展工作计划,每个目标场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外展活动。为目标人群提供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医疗转介等干预服务,说服和指导目标人群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针对所有的目标场所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并定期检查张贴及摆放情况。

将外展干预与同伴教育工作结合,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同伴教育员和同伴教育宣传员做好同伴教育工作,依靠同伴教育员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健教干预工作,有效促进目标从业人员的高危行为改变。

(四)做好目标人群艾滋病性病检测工作,规范性病诊疗服务

按照《湖北省公共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性病检测方案》,对利用娱乐场所提供服务的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梅毒检测,体检合格者发给有效期为半年的体检健康证明。

加强与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合作,对拒绝艾滋病体检的目标场所,报送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由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其艾滋病防治行为。

(五)积极探索工作模式,有效保证项目可持续性开展

积极探索动员社区居委会、非政府组织和性病诊疗机构等资源参与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工作的模式,扩展多渠道开展项目干预的`途径,推动项目工作可持续有效的开展。

通过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实施,到20xx年底,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80%以上,目标人群半年体检率达80%以上。

四、加强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一)对全区艾滋病咨询检测点人员进行咨询检测技术提高培训,提高咨询技能,满足更广大人群的需要,不断提高咨询检测服务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

(二)认真开展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室功能,认真接待每位前来咨询检测人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咨询检测服务,保存咨询检测资料,并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和职业暴露预防措施。

五、继续开展流动人口(建筑工人)哨点监测工作

在夷陵区城建监查部门的配合下,对夷陵区建筑工地流动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问卷调查,免费对400名流动人口(建筑工人)进行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并及时将问卷及检测情况通过网络上报。

六、加强性病监测管理工作

按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通知》(鄂卫函[20xx]206号)的要求开展夷陵区性病监测工作,掌握性病流行动态、发病趋势、行为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负担,为制订性病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提高性病疫情报告数据质量,加强、深化和规范各项性病诊疗服务,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制订辖区性病管理工作计划,开展师资培训和性病管理技术指导,协助传染病防治科对各单位报告的性病病例进行审核,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并每年对各性病疫情上报点进行1次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对辖区内性病管理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分析和总结。

上半年开展城市、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为达到20xx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xx-20xx)》制订措施提供依据。

对性病疫情按季度和年度进行分析,并及时上报。

七、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救助救治政策

(一)及时对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在接到确认报告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及网络报告工作。流行病调查中,对患者做好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预防意外事件发生。尽可能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HIV检测。

(二)对艾滋病感染者每半年开展一次随访,并进行一次体检(CD4检测),及时填写随访情况网报,随访中,了解病人身体健康状况及预防艾滋病传播措施落实情况。对单阳家庭中非阳性一方,每年进行一次免费HIV抗体检测,并指导落实预防艾滋病传播措施。

(三)对达到抗艾滋病毒治疗条件的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及时开展免费抗艾滋病毒治疗,治疗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治疗中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治疗初12个月内,在治疗0、15天、1月、3月、6月、9月和12月时间点进行随访,查4次CD4,每年查1次病毒载量,视情况查肝功能、血常规等,做好纸质资料留存,并及时网报。

(四)对每位能随访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和感染者及病人遗留的孤老及未成年人每年向民政部门申请2400元贫困救助金,对特别困难者申请特别困难救助金。

对患者发生机会感染后的治疗费及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血常规等监测费进行全额报销。对感染者及病人的子女全日制教育费用在患者自愿申请情况下进行全额免除。

八、对全区相关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及督导检查工作

夷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负责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技术指导,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计划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偏差。

(一)督导单位及频次

对高危人群干预、娱乐场所同伴教育和病人随访、抗病毒治疗及各乡镇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12月1日前后对所有夷陵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宣传专题督导检查。

(二)督导内容:

1、夷陵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对本系统人员每年不少于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夷陵区财政局按辖区总人口人均不低于0、3—0、5元标准落实艾滋病防治经费。

区民政局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采用纳入低保范围或发放贫困救助金等方式进行救助。

夷陵区广播电视台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宣传内容,播放频次每月不少于2次,随时报道艾滋病防治工作新闻,并做好播放记录。

区党校、劳动就业局要将艾滋病防治内容纳入教学内容,有课时安排及专人授课。区交通局在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公共交通工具设置宣传橱窗或放置可供顾客自取的宣传材料。

区教育局要在初中以上学校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考内容。

区公安部门组织干警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知识,定期对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入监的所有人员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依法打击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和利用感染者/病人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充分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群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2、各乡镇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及时制订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乡镇社区防艾委(办)及时召开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并与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每村不少于一块固定宣传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每村不少于两条保存完好的固定宣传标语,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3、夷陵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搞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预防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加强临床用血及院内感染管理。区卫生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确实落实阻断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的各项措施,孕妇免费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达95%以上,阳性孕妇免费阻断措施实施率达100%,对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的孕妇及其所生婴幼儿免费提供治疗、预防性用药、随访等系列干预措施;完成艾滋病主动监测任务,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卫生监督部门要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卫生机构和目标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执法覆盖率和违法行为查处率达90%以上。夷陵区4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认真开展咨询检测工作,及时上报自愿咨询检测信息。

4、各防艾委(办)成员单位、各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单位,合理使用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3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艾滋病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努力实现把艾滋病疫情及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根据上级《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镇201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艾滋病防治“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能,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防艾办协调管理力度,及时安排部署和总结艾滋病防治工作。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加强政策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艾滋病防治条例》。加强基层领导的政策培训,全面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对全镇干部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宣讲的主要内容是艾滋病防治的知识及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策略。并接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我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五项政策,也就是“四免一关怀政策”:一免是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二免是免费检测,三免是针对药物阻断母婴传播,四免是资助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关怀就是对感染者的关怀,不歧视。

三、注重绩效评估,提高防治质量

推行艾滋病防治绩效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我镇2016—2020年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

四、普及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

(一)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

广播站要宣传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公益广告,并在重要播出时段播出。各部门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主要路段、街头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科普知识宣传栏。要开发适宜的宣传材料,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设施。

(二)公共场所宣传教育

在乡镇卫生院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

各村(居)应有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每半年至少安排一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每个行政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固定标语或广告牌。

(三)针对重点人群,加强专项宣传

1、青少年的宣传教育

以教育部门为主,卫生和人口计生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各学校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艾滋病防控先锋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同伴教育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防控活动,加大对中小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校内青少年力争达到95%以上。

2、农民工的健康教育

在农民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放宣传折页;播放艾滋病宣传短片、公益广告等活动在农民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定期为农民工举办现场培训班,免费发放安全套;在工地设立艾滋病性病防治流动宣传展板,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安全套和相应的自愿咨询检测等服务。

3、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等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群众工作网络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宣传教育活动。

五、大力开展行为干预措施,扩大人群覆盖面

(一)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禁毒禁娼工作,积极宣传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降低人群高危行为。

监管部门对于所有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出所、出监前给予一次培训,与防保站定期保持联系,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

(二)净化性病医疗市场,规范性病诊疗服务。

开展对性病诊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及医务人员的培训,坚决取缔非法设置的性病诊疗机构和非法诊治活动。对取得性病诊疗资格的医疗机构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吸引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卫生、人口计生和妇联等部门,要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利用产前检查、婚前卫生咨询、新婚学校、孕妇学校等方式,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反对社会歧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等免费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并提供检测咨询服务。在镇卫生院设立HIV快速检测筛查室,实现孕产妇“逢孕必检”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保健、随访、营养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开展安全分娩医疗保健服务。提倡并指导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确保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六、完善监测网络,加强疫情监测及检测工作

(一)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报告网络和规范化的资料管理体系,为政府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建立由县疾控中心确认。提高艾滋病网络的直报质量和数量,所有防治活动均在第一时间实现直报,提高病例直报的及时率和个案流调率,特别是加强新报告感染者的随防管理比例。个案流调率达75%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达70%以上。抗病毒治疗12个月病人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比例达70%以上。

(二)推广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加快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网络建设,卫生院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提供规范化咨询检测服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达60%以上。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4

各行政村(场、居)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根据《关于印发2013年县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订2013年陶庄镇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现将工作计划下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

根据全县艾滋病感染情况,及时了解掌握我镇艾滋病感染的状况和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使我镇艾滋病感染率控制在零状态或较低水平,力争使性病发病率有所下降。

二、工作指标

1、认真落实重点及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公共场所每月监测次数不少于一次。

2、加强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教工作,15—49岁人群中知晓率力争在75%以上,高危人群知晓率在85%以上。

3、认真落实公共场所安全套及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的放置,放置率达100%,业主培训率达100%。

4、认真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活动,干预工作开展频率每月不少于一次。

5、认真落实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人群知晓率。

1、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社区教育中心、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根据各部门教育的对象,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防治知识的宣传。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镇社区教育中心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

2、突出重点,形成声势

要抓住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契机,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日和现有的健康宣传阵地,举办百姓课堂、“三下乡”等活动,并邀请县艾滋病防治策略团进村、进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营造宣传声势,推进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3、加强对重点行业、人群的宣传

加强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毒人员、性病患者及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病防治条例》的宣教,推动高危行为干预指导和健康咨询顺利开展,提高重点人群的防病意识。

(二)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和高危行为干预

1、继续开展对孕产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结合农民健康体检对来自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婚嫁女、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出返乡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工作。

2、镇卫生院要组织对干预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业务水平,认真为求询者提供咨询转介服务,告知其有关咨询检测方式方法。加强服务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扩大干预覆盖面,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完善陶庄镇卫生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娱乐场所目标人群艾滋病/性病干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娱乐场所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4、继续做好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活动,通过同伴教育和外展服务等形式,提高重点人群的防病意识。

5、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

(1)组织开展推广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普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知识,营造安全套预防艾滋病良好共识。

(2)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和公共场所安装自动售套机或放置安全套,扩大安全套供应网点,方便人群购买或自主选用。

(3)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的基础上,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宣传推广安全套。

(4)对特殊人群(感染者、病人及性伴等)免费发放安全套。

(三)认真做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宣传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市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医学管理办法》,为自愿咨询检测者提供免费服务和帮助,提供咨询转介服务。

2、认真贯彻落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加强对孕产妇的艾滋病知识的宣教,为其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服务,对检测阳性的感染者及其婴儿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等服务。

(四)加强职业暴露保护

根据《县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开展对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等高风险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确保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时,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5

为进一步搞好我乡艾滋病防控工作,确保我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我乡20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推进“四免一关怀”为主的艾滋病综合关怀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努力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艾滋病防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正常工作日程,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这一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宣传培训

1、医务人员培训

卫生院要组织乡防保组成员、个体诊所及各村村医进行一次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培训,真正加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2、大众宣传教育

利用“结核病宣传日”、“国际禁毒日”和“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利机会,利用设立的艾滋病防治主题宣传栏以及其它形式进行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同时,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及诊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就诊者的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组织学校、民政等部门开展好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要在农民工外出务工返乡过节期间,加强归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力度;中学要将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开课率100%。

三、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协调

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把我乡预防控制艾滋病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尤其是中学以上学生的健康教育

3、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要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政府不但要加强领导,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好感染者及病人生活、医疗、子女入学困难,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顺利开展。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要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和蔓延,到目前为止,最关键的措施还在于“预防”,怎样去“预防”。要搞好预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群众掌握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知识。让群众了解“预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所为我们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以流动人口、农村人群、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等为重点宣传对象,开展以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安全套使用、毒品危害、清洁针具使用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行健康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及性道德、性健康的教育,使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和办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洁身自好,并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6

为全面落实国家性病艾滋病防治政策,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提升我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按照xx市**年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xx市卫生局**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要求,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加强机构组织建设

1、与区妇联合作,加强妇女“面对面”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相关知识知晓率。

2、加强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将防治知识纳入初中以上健康教育课程,疾控中心加强工作指导。

3、与公安部门合作,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在押人员、吸毒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及初筛检测工作,开展公安司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4、与广播电视等部门合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5、将艾滋病培训纳入党校课程,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6、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妇儿中心要安排专人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二)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提高病人发现率

1、具有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质的检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检测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完善实验室建设,保障人员及设备符合检测标准,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妇儿中心要做好术前、输血前、有创检查前、孕产妇艾滋病抗体及梅毒检测工作,检测率要达到100%。

3、疾控中心加强高危及重点人群检测工作,商业性性服务者1200人/年、吸毒者400人/年、男男同性恋者200人/年、流动人口1800人/年,完成暗娼哨点检测400人/年。

4、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加强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完成1500人/年。

(三)认真落实艾滋病干预措施,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

1、做好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疾控中心制定商业性服务人群、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工作方案,成立高危人群干预队,定期深入场所开展干预工作。推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进社区进程,组织好相关的培训和督导工作。

2、开展流动人口干预。疾控中心与建设、流动办等部门联合做好流动人口的干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流动人群同伴教育、外展服务,做好活动记录并及时上报干预记录及信息。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1、开展艾滋病防治大众宣传。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各医疗等有关单位要在辖区内采取宣传栏、墙报、条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做好“6、26国际禁毒日”“7、28肝炎防治宣传日”“12、1世界防治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疾控中心与教育局沟通协作,进一步提高初中及以上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程质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校宣传教育。依托居(村)委会开展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五)加强艾滋病网络直报综合信息管理

各有关单位完善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制度,提高艾滋病性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和管理质量,加强艾滋病性病网络直报管理。对确认阳性的hiv新发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疾控中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流调及随访并进行网络报告。具备初筛检测资质的单位每月5日前完成《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的网络直报工作。

(六)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管理

疾控中心要对每个感染者/病人建立规范的档案,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感染者进行转介治疗。对艾滋病感染者全年2次、艾滋病病人全年4次的追踪随访,并做好随访记录。督促感染者每年1次cd4检测,病人每年2次cd4检测及每年病毒载量检测1次。

(七)培训与督导工作

疾控中心要及时对公安司法干警、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各类娱乐场所负责人、初中以上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政策、流行形势、相关知识、职业暴露预防、高危人群干预方法等知识的培训。各医疗单位要做好单位内部及辖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单位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并将督导报告及时上报卫生局,每年至少督导2次。

二、性病防治工作

上一篇: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下一篇:如何让演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