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演讲——雷锋精神永恒-教师演讲稿

2025-02-10

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演讲——雷锋精神永恒-教师演讲稿(精选4篇)

1.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演讲——雷锋精神永恒-教师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三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阳光明媚的三月,我们迎来了学雷锋的热潮。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学习他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善良正直!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九年,虽然雷锋同志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那种艰苦朴素、一心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那种自强不息、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那种助人为乐、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雷锋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胡忠、谢晓君夫妇,抛开城市的繁华,用他们的生命去呵护藏族孤儿的成长,他们用极致的深情演绎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危急关头,冲上前去,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住了一个生命,托起了一个家庭;她用她柔弱的臂膀,为我们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雷锋精神也依然在延续„„

在我们池州,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王珺,她积极地参加各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去年6月4日,她又一次作为志愿者,参加一个到广西天等县麻风病康复村的志愿活动时,不幸意外失足,从高高的石坡上摔了下去,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就是这个女孩,她用她二十岁的生命,告诉我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就是——真诚感恩,服务社会!在我们池州,还有这样一位“最美的护士”——徐晓霞同志,只是路过的她,面对跌倒在地,昏迷不醒的老人,将刚出生的宝宝放在一旁,义无反顾地上前抢救,终于将心跳呼吸几乎停止的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她为了老人,放下孩子,为了道义,放下亲情!她用她高尚的行动,告诉我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就是——善良真诚,无私奉献!

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对祖国、对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任何时候,雷锋身上那种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

在学习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与同学们互帮互助,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取得共同的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四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忍饥挨饿的日子,打着补丁的衣服,都被人们渐渐地淡忘了,但是,雷锋精神却永不能忘怀!在开学第一课上,杨利伟同志说:“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贡献一分奉献,贡献一分爱心,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幸福中。”这就是雷锋精神,雷锋同志用他年轻的生命为我们解释了,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同学们,请允许我以雷锋的这句话作为这次演讲的结束语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吧!向雷锋同志学习!

杜玲

2.学习雷锋同志精神演讲稿 篇二

雷锋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雷锋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活雷锋的身影。

记得那是去年的一天下午,放学了,我坐公交车回家,上来了一位盲人爷爷,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摸索着朝前走,,我站起来,正准备把这位盲人爷爷扶到座位上,前边的一位叔叔也迅速站起来,搀着慢慢的来到他的座位上坐下,盲人爷爷连声道谢,叔叔扶着座位的把手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这时,车厢里的人们都向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投去赞许的目光。

还有一次,也是坐公交车,来了一对母子,小孩一看有好多空位子,就选了一个较适合他的位置,刚坐好,妈妈走了过来,坐在孩子旁边,非常严肃地对儿子说:“我们只买了一个人的票,就应该坐一个人的位子”。可儿子很不以为然地说:“妈妈,难道你没看到有好多空位子吗?为什么不能坐?。”小男孩的妈妈说:“孩子,不管有多少空位子,咱们就只能坐一个位子,来,你坐到我的腿上。”小男孩只好极不情愿地坐在了妈妈的腿上。这时,车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在说这位妈妈的品德真高尚啊!有的则在说这位妈妈真会教育孩子······ 学习雷锋好榜样,只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就会看到,其实雷锋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我们更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多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好事,不做损人利己的坏事,正如古人刘备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所有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去做,会使我们的祖国会更加文明,更加昌盛。

3.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演讲——雷锋精神永恒-教师演讲稿 篇三

临江市“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月”活动从3月5日至4月5日,旨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文化,积极探索新时期学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新形势、新内涵,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在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活动中,临江市将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以“三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临江市还将动员组织辖区单位,开展清洁卫生、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公共场所文明宣传教育等实践活动。

1994年3月,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学生发出学习雷锋精神,各个学校掀起一个有一个学习热潮。在第50个“学雷锋纪念日”,临江市将在全市中小学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美德少年”评选表彰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评选出身边的“小雷锋”、“新时代雷锋”、“身边的雷锋”。

发挥大学生在学雷锋志愿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校园、车站、商业街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青年文明号”、“绿色卫生在行动”等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生动活泼的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持续开展,临江市市直各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等也将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解民忧、解民困以及扶贫共建志愿服务活动。

4.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演讲——雷锋精神永恒-教师演讲稿 篇四

让责任和奉献与我们同行

——在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福

老师们,同学们:

市关工委在这里举行学习雷锋活动启动仪式,隆重纪念,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关工委为全市青少年这一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我代表基层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向市关工委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50年来,学习雷锋活动持续不断,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美国西点军校设有“学雷锋”课,那里,中国的雷锋被美国师生尊称“当代最佳军人”。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超越了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是热爱祖国,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雷锋精神包含了很多的内涵。但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关爱、责任”。从“感动中国”人物到“道德楷模”的评选,无一不是雷锋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多年将学雷锋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少先中队就争创雷锋中队,少先队员争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学习雷锋要我校已经常态化,校内高年级同学主动帮助小同学、敬老院和福利院,总能看到同学们的身影。与农村学生手拉手,节约水电、开展绿色环保行动等都是学雷锋的具体行动。

党我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小学生还应丰富学雷锋的方式,拓宽内容领域,提倡“从每个人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精神。在学习中不向困难低头,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诚实守信,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爱惜食堂里的每一粒粮食,节约能源,杜绝浪费?这些虽然看起来是一件件小事,却也能体现雷锋精神,不要以为只有走到街头、深入社区才叫学雷锋,身边的点滴小事也能体现你的关爱与责任,也能折射出你闪光的心灵。

今天,有部分家长也参加了会议,建议,各位家长也积极行动起来,大手牵小手,全家学雷锋,使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倡导“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了解雷锋,领会学习雷锋精神,争做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像雷锋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作为一名吉林人,作为一名中小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永远与我们同行,让责任和奉献与我们同行!

上一篇: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下一篇:二手车购买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