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4-09-14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6篇)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硬币的厚度。

思考;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三元到丰都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汽车时速表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

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新庄小学操场:这是新庄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两圈半是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算一算两圈半是多少米?然后展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400×2=800(米 ) 800+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 1千米也叫1公里 1千米(公里)=1000米

学生齐读。

想一想:从校门口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体验1千米的长度?

(1)三元中学操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元中学,你知道沿着它跑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2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指名回答:5圈)

(2)星期天,杨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校门口出发一直医院背后,大约是1千米。

(3)从校门口到向家坝铺的水泥路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六、实际运用

小帅在早锻炼,跑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后,再展示交流。

200×5=1000(米) 1000米=1千米

七、拓展训练

改一改:

(课件出示) 小明的日记

12月5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一、借精彩段落仿写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 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因此, 起步习作教学可以遵循“由仿到创”的基本途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仿写尤其重要, 而最好的模仿对象就是课文。因为无论是词句运用、段落描写还是谋篇布局, 课文都给学生提供了精彩而准确的范例, 教师可以选择文本中精彩的片段让学生仿写。

如《秋天的雨》一文的第二自然段, 采用“总分”结构的方式, 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语言优美, 富有诗意。学生通过反复品读体味, 发现并感受到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这时可以让学生对优美语句加以积累及运用。如出示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仿写句式。有了品读体味的收获, 学生写的句子也很生动, 如:“它把橙红色给了柿子, 红色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 摇啊摇啊, 摇来了丰收的喜悦。它把土黄色给了梧桐叶, 黄黄的梧桐叶像一只只蝴蝶, 飘啊飘啊, 飘进了大地妈妈的怀抱……”这时, 教师再以第一句为开头, 把学生仿写的句子连接成一段话, 一起品读, 体会当小作家的成功和喜悦。学生看到自己写出来的句子和课文中的一样美, 自然就爱写了。

除了描写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遣词造句及构段成篇的训练也可以在仿写中进行。如《燕子》一文, 可以让学生学习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观察描写小动物;《赵州桥》一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仿写可以训练“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仿写让学生学会了“按时间顺序”的描写方法。学生通过句段仿写学习技巧, 是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挖文本空白补写

文学讲究含蓄美, 就如画家画画, 很讲究“留白”艺术一样, 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 取得“恰似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的审美效果。语文教材也有类似的特性, 教学时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留白”, 引导学生通过练笔创造性地填补, 就能让学生植根于课文, 想象于书外, 得法于练笔。

补写可以寻找文本中的省略处。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写道:“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像小猴子一样……”这时, 可以抓住句中的省略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作者在爬天都峰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困难往上爬的。以生活经验为基础,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打开, 写出的片段也很精彩:“我奋力向峰顶攀去, 这时, 一块大石头挡住了我的去路, 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它, 绕了半圈儿, 终于走到它的前面了, 我开心极了。这时, 一阵山风吹来, 好像在为我加油。”

补写也可以挖掘故事情节的跳跃处。如《可贵的沉默》一文的结尾, 没有直接写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给爸爸妈妈一份特别的惊喜,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是你, 你会采用什么方式, 给父母一份什么样的惊喜呢”让学生写下来。在《灰雀》一文中, 让学生想象描写小男孩放回灰雀的过程,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让学生对“‘我’离开少年, 少年做了些什么”进行补白……教师找准这些空白点, 触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练笔, 这样既开放了个性的表达空间, 又促进了儿童语言的个性化发展。

三、转变方式改写

小学语文教材立足儿童实际, 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 时代气息浓厚, 人文内涵丰富;同时教材以儿童化的语言叙述, 亲切自然, 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学生可以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感受类似的生活, 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教学时可以转化这种情感, 让学生进入乐于练笔的状态。改写文本便是一种训练方法。下面以改变人称为例说说笔者是如何指导的:

如《翠鸟》一课, 学生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这时, 理解重点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改写练习中同时进行。教师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 让学生以“我是一只小翠鸟”为题, 进行角色转换,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改写, 按照一定顺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于学生心中对翠鸟的喜欢被激励起来, 情感被唤醒, 思维的笔尖也活跃了。他们时而挥动笔尖, 时而摸摸自己的头和背, 真的把自己当做一只小翠鸟。一篇篇佳作脱颖而出:“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翠鸟。我的头上包着一块橄榄色的头巾, 上面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身上的衣裳可美啦, 背上披着浅绿色的马甲, 腹部露出赤褐色的衬衫……我捕鱼的本领可高了!当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 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立刻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 叼起小鱼, 贴着水面往远处飞。尽管小鱼非常机灵, 依然难以逃脱我锐利的眼睛。难怪人类要叫我钓鱼郎呢!”

除了转变人称的改写方法外, 中年级改写的形式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 即把人物对话改写为叙述形式, 或把叙述形式改写成对话形式;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体裁, 即把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或把故事改写成儿童诗。改写的方式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激活状态, 学生会把潜意识的一切与积累储备充分提取, 勾连贯通, 意会融合, 让写的训练变得简单快乐。

四、延伸想象续写

有些文章的作者为了留给读者悬念, 引人深思, 往往在结尾处戛然而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继续创编故事, 也就是篇后续写。它可以合理想象, 续接原文的内容情节, 也可以独辟蹊径, 创编出立意不同的新故事。这种续写训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结尾是:“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 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章至此, 留给学生的是惋惜和痛心。这时, 教师可以给孩子留一项续写作业——“劫后余生的人们会怎么做呢?小村庄会发生变化吗?”续写要求让学生的内心再次受到触动, 他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通过小村庄人的行动变化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写出劫后余生的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痛改前非, 自觉多种树, 保护环境, 小村庄又变得和以前一样美了;有的学生描写人们远走他乡, 重建家园的故事;也有的学生写人们把小村庄建成一个遗址公园, 警示人类要保护环境。此时, 学生已经不是简单的续写, 而是语言和思维的创新了。

在三年级的教材中, 可以进行续写训练的地方也不少。如《小摄影师》一文, 可以让学生以“第二天一大早, 小男孩终于来了……”进行续写;《绝招》一课, 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暑假中, 小柱子再和伙伴们比绝招, 他们会比什么呢, 结果会怎么样?”学生的天性是爱想象, 爱表达, 在有语言积累和情感激励的基础上, 他们会欣然动笔, 写出各个不同的“后事”, 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

3.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 篇五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怒放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六

备课教师:张淑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不同心情的语句,读一读。五分钟后比一比谁找得准读得好。

四、交流汇报

做风筝:

重点讲解: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这一段话写出我们做风筝是的快活)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让学生体会读)

练习题:虽然……但是加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2.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幸福鸟”你是怎么理解的?

3.我们为什么把名字写在“幸福鸟”上。

4.齐读第二自然段。

放风筝:

重点讲解: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的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的奔跑。(这一段话写出我们放风筝时的快活)

1. 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2. 从哪些词你感受到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活心情(拼命)

3.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句式训练: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自豪也飞起来了!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激动也飞起来了!

4.齐读课文: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那就让我们快乐、幸福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找风筝:

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都是快活的,其实我们的快乐还不止这些呢!接着读下去,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快乐的心情呢?

(1)生读第四自然段的1、2句。

师: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快乐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激动的心情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看来做风筝、放风筝的确是孩子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就在孩子们享受着风筝越飞越高带给他们的快乐时,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表示“极快地”意思,是哪个词?(倏地)你还可以换个什么词?(一下子、唰地)

(2)风筝一下子没了踪影,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什么是大惊失色?(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刚才他是在呼唤,但是千呼万唤吗?怎么样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千呼万唤)

师:多好的两个成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孩子们的心情

3.学习找风筝

千呼万唤,却唤不回飞走的风筝,最亲密的伙伴飞走了,你们甘心吗?不!想怎么样?去找风筝!

师:孩子们找到了吗?他们用心找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四处寻找了半个下午,依然没有结果。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表达他们的心情吗?(垂头丧气)做一下垂头丧气的样子

学到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语,大家读一读看哪些词语是表示高兴地,哪些词语是表示难过的。并试着用其中的词语说话。

词语训练:

欢天喜地,万念俱灰,欢欣鼓舞,愁眉苦脸,喜出望外,忧心忡忡,兴高采烈,闷闷不乐,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师:同学们不要垂头丧气,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没找啊?

生:有!水磨坊!

师:赶紧去啊,说不定风筝就在那里呢!快,快!

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A、师:后来找到了没有,课文没有写出来。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如果让你们接着写,会怎么写?

师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希望

放风筝快活

找风筝哭了垂头丧气

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七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八

1.看谁先到家。

2.拉拉小车。

3.跳跳蹦床。

二、知识园

3.找一找,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在上面的图形中,有直角的图形是(),有锐角的图形是(),有钝角的图形是()。

5.○○○ ○○○ ○○○ ○○○ ○○○

□□□

○的个数是□的()倍。算式是()。

如果○的个数是□的7倍,○应有()个,还要再画上()个○。

三、百花园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汽车行进是(),车轮运动是()。

A.平移B.旋转

(2)下面的角中是钝角的是()。

A. B.C.

(3)今年豆豆5岁,妈妈35岁。到了明年,妈妈的年龄是豆豆的()倍。

A.8 B.7 C.6D.5

(4)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平移”的有()次。

A.1 B.2C.3D.4

2.应飘到哪儿呢?

使计算结果最大:7791

使计算结果最小:8266

四、操作园

1.画出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在下图中画一条直线,使图中有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五、生活园

(1) 20元钱可以买多少只?

(2)50元钱买1只 和1只,还剩多少元?

(3)请你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六、智慧园

(1)在圆和正方形中,但不在长方形中的数是(),它是()的()倍。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外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3)既在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又在圆中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谈

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知道,学生指大屏幕。)你们真会观察,很会学习。既然你们这么聪明,那你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板书课题)(生:愿意)老师说明要求(三种路径走到老师这里。)

(意图:意在感受生活中也存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

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课件出示)4×3×5组成的长方体。比如,停车便成为我们铜陵人比较闹心的问题。引出立体停车库,你知道这里一共多少辆车吗?

①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收集信息,可能出现多种方法:如,4×3×5,4×5×3,3×5×4 ② 留足时间师生交流。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课本例1)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2页第四题中的问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1.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思考探索的解决方法也就不同。解决“一共有多少个?”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多种。例如,①2×3×25②2×25×3③25×3×2

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请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自己编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意在: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练习

1、课本第99页做一做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

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略)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注意观察,发现、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

1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十

《花钟》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花钟》,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复习词语。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让我们跟他们来打声招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师:同学们读得不仅正确,而且声音洪亮。

2、生活中有人见过花钟吗?(生回答)

师:我国和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你看(课件出示日内瓦等城市的花钟。)这些

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么,课文中作者介绍的花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轻轻地把书打开,齐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生回答)

2、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许多花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请生说出花的名字。这么多花开放,所以课文第一句话说?(生齐读句子)

3、这些花儿,它们都在同一时间开放吗?(生回答)

(师总结,板书:不同时间开放)那么,课文中又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候开放呢?(生找出句子勾出来读一读,师再出示句子)

4、比较句子

(1)比较句子:(PPT出示)

A、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B课文原句。

(2)你发现了什么?哪里不一样?你喜欢哪句?为什么?(生回答)

小结: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儿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呀,写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这样写就把花朵开放的样子写得具体生动,而形象,让咱们读起来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3)出示图片带文字,让生在反复读中体会。师解释“欣然怒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4)出示PPT,请生连线

(二)学习第二段

1、通过学习第一段,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找出答案。

2、师抽生回答,(出示ppT,生读)师板书

(三)学习第三段

1、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修建了一座花钟。课文第三自然段讲的就是这个内容,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课文出现了一个小泡泡,写的是什么?(生指名读小泡泡的内容)师:他的做法妙在哪里?(生讨论)

生:妙在不需要看表,只看花钟上什么花在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了。

三、总结全文

师: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作业布置

1、观察其他事物,写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不同时间开放

花钟

温度、湿度、光照

有趣

原因

1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十一

一、填空题

1. 9÷( )====( )(小数)。

2.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根绳子的,每人分得米长的绳子。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从0、2、3、5、7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最大四位数是( )。

6. 小明、小李和小红,三人读同一篇文章,小明用了小时,小李用了小时,小凯用了0.2小时,( )的速度最快。

7. 如果A÷B=3,且A、B均为自然数。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8. 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6人,男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

9. 有一张长方形纸,长48㎝,宽36㎝。如果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边长为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最少能剪出( )个正方形。

10. 有27个球,其中26个质量相同,另有1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轻。用天平至少称( )次,就保证能把次品找到。

11. 简单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描述小红站在哈尔滨火车站某一路口统计半小时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用( )统计图;描述全天每隔一小时通过这个路口车辆总数的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12. 学校合唱队有50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用( )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二、判断题。

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2.抛硬币时,假如抛20次硬币,可能会有10次正面朝上。 ( )

3.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 ( )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5.棱长为6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

三、选择题。

1.下面几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

A. B. C.

2.已知A、B、C是大于0的自然数,A < B < C,那么 ( )( )。

A.> B.< C.=

3.下面三个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是( )。

A. B. C.

4.一块正方形的布料,既可以都做成边长是8厘米的方巾,也可以都做成边长是10厘米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至少( )厘米。

A.40 B.80 C.2

5.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四、计算题。

1.口算。

五、操作题。

1. 画出平行三角形ABC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b。

2. 把图形b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c。

六、解决问题。

1.五(1)班同学去太阳岛公园玩,共用去8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午饭和休息用去的时间占,剩下的是游玩的时间,游玩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2.建筑工程队挖一个长8m,宽6m,深2m的蓄水池。(1)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给这个蓄水池的四周和底部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这个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吨?(1立方米的水重1吨)

3. 利用一面墙,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菜地,如下图,已知篱笆全长32米,求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甲、乙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两地相距360千米,两车2.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答。)

5.一个长方体的玻璃鱼缸(无盖),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个棱长为5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水溢出多少升?

6. 下图是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为基础、凸显课改导向为命题的依据。

二、命题原则

基础性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科学性原则:试题融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向性原则:充分体现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发挥试卷的导向作用,力求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

三、题型分布及评分标准

试卷总分10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口算题每题1分,简算题每题3分,共19分;操作题每题3分,共6分;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6分。

四、命题设想

1.试卷内容依托教材,紧扣教学重点,突出基础性,注重生活性,具有时代性,把基础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注重综合性和现实性,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较好地展现数学学科特点和测试性质。

2.试卷知识覆盖面广,基本上涵盖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不出偏题、怪题,基本题约占90%、灵活题约占10%,1:2:7的难易比例。

3.试题形式能够贴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合情感目标。题型主要是“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实践操作”“综合应用”等六大类。具体考查如下:填空、判断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但侧重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口算主要考查小数、分数的计算,脱式计算主要考查学生简便运算。实践操作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采取正确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十二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 不仅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帮助预习这一方面, 更大的变化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 它完全颠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有了正确的定位, 在让学生提前学习时,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实际学情出发, 以教材为蓝本, 适度的重组教材,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单, 帮助学生有效自学。

一、微课与导学单助力全境学习

要想真正“翻转”课堂, 学生的提前学习必须是有效的, 那么在制作微课和导学单时必须理清自学目标, 知识的冲突点必须放在课堂上, 以便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六年级《扇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为了践行“生本理念”, 我在导学单中清楚告知学生通过自学需要达到的自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这两个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均能达成, 而课堂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则是理解扇形的概念 (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及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决定扇形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自学, 单单靠理清自学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有任务点的驱动, 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就可以解决学生不落实自学的问题。 在练习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障碍, 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 真正的达到全境学习, 落实“翻转课堂”的第一步。

根据该课的自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的任务点:

练习1:

下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练习2: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 哪些是扇形?

练习3:

练习4:

判断:

(1) 半径大的扇形面积大。 ( )

(2)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面积比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大。 ( )

设计意图之一在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二在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课堂的冲突点, 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

通过导学单的反馈发现: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掌握得非常好, 没有一个学生判断错误。 那是不是说明学生对圆心角的理解就到位了呢? 课堂上如何检测这一结果呢?

2.扇形的判断出现了障碍, 对于下面这个图形, 学生的评判各占一半, 那么对于扇形的概念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

二、深度辨析助力难点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讲解浪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而“耽误”另外一部分学生, 因此缺失了有效的“辨”和“探”。

在这节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 我根据学生导学单呈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成课堂的辨析点: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那是否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了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问题, “这个角 (图1) 为什么不是圆心角?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经过圆心”, 这是他们通过自学对圆心角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只有说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否对这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了。 于是, 我指着导学单中的另一个图继续追问“这个角 (图2) 经过了圆心, 为什么你们也说不是圆心角呢? ”看似简单的追问,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知识点在进行追问。 经过这一追问, 落实了学生对圆心角定义的理解, 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展示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此, 看似自学效果非常好的知识点, 也要经过课堂的深度辨析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2.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图3 中的阴影部分是否为扇形, 学生的判断各占一半。 这便是课堂最好的辨析点,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层层发问, “图4 为什么不是扇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好的检验。 学生说:“两条边不相等。 ” 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学生一语道破。 再追问:“图3 的两条边相等了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觉得不是扇形?”“顶点不在圆心。”看来通过自学, 基本达到了自学目标,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认为这个是扇形的反而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说服他们的。 于是第三轮追问:“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说服部分同学, 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扇形? ”“顶点只是不在这个圆的圆心, 只要两边相等就肯定是另一个圆的圆心, 那自然就是扇形。 ”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仿佛突然被点醒, 纷纷附和:“是扇形, 只是不是这个圆的扇形。 ”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老师去解释? 这恰恰正是让孩子“探”的机会。于是我说:“那究竟是哪个圆的扇形呢?以顶点为圆心, 边长为半径你们画一画吧。 ”这一画就发现了问题, 不是同一段弧了。 (如图4) 老师适时归纳, 圆心角和对应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通过“探”才真正理解了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是不是扇形必须放在一个圆中才能进行判断。

在有效追问的作用下,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 这些都有赖于前期的自主学习。 教师再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 充分合理的利用, 使其成为课堂的深度辨析点。追问时, 或正面直击, 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或旁敲侧击, 问在“错”处, 加深对本质认识;或顺势一抹, 问在“深”处, 历练数学思维;抑或拨云见日, 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三、灵动练习助力思维发散

概念理清之后, 自然是要延伸应用的, “翻转”的目的也正在于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于是我设计了一道“请画一个半径为2 厘米, 圆心角为100°的扇形”的操作题。 此题灵动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画扇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孩子先画半径为2 厘米的圆, 再去圆心角为100°的扇形, 有些孩子则更为聪明, 先画一个边长为2 厘米的100°的角, 再用圆规取边上画弧, 这就简便多了。

在处理练习3 中, 也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收获不同, 由弧与圆周的关系延伸到圆心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进而延伸到扇形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路下来, 学生的兴趣丝毫不减, 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结束了课堂。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活动,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触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扇形的认识中从“模糊———清晰———深刻。 深度辨析中生生互动, 操作中“探”出究竟, 课堂出现了真正的“翻转”与高效。

1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十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

3、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5、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

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1、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

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二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范文网)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实践活动

14.人教版三年级下笔算除法教案 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2.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知道植树节吗?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每年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同学们知道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

我们来看这里是我们学校植树的情景,从画面你能看到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年级(1)班和(2)班共种了42棵树。四年级(1)班和(2)班共种了52棵树。再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并让同学们说出算式。

2.出示例1三年级(1)班和(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42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让同学们列式(42÷2)

(2)谁会算42÷2?先让学生自己算一算?然后说出是怎么算的?得多少?让学生回答。

(3)媒体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先让学生说出怎么把42根小棒分成两份?然后再给同学们演示:先把4个十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再把2个一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就可得到每一份小棒数,即每份是21根小棒。

(4)笔算:42÷2

教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是正确的,如果这道题用笔算怎么算呢?笔算的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来计算除法。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算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是2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把4写在42的十位下面,4减去4得0,(0不写)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还有2,把2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去乘1,积得2,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3.出示例2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先分一分,算一算。

(2)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用多媒体出示小棒,演示52平均分成2份。先分5捆,每份2捆,还剩1捆把它拆开与2根小棒合并起来是12根,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平均每班分26根。

(3)再用竖式演示52÷2,先用2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5,商是2,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还剩1,余下的1和除数比较,余数比除数小,余下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2落下来,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

(4)比较两个例题的异同

引导同学们说出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的十位(最高位)除起,除到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巩固练习

36÷3= 68÷2= 84÷4= 92÷4= 78÷2= 51÷3=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笔算除法,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21(棵)

1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篇十五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出示蜜蜂图片问:同学们,认识这种昆虫吗?

2、对于蜜蜂,你们知道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3、让我们带着喜爱的心情来读读课题。

【检查字词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认读生字。学生读,齐读(2)给生字组词。3.认读生词

4.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 自主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实验呢?(理解“听说”)

(3)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不轻信,不盲从,追求真理,讲事实)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法布尔没有迷信别人的结论,而是自己动手做实验。你们有兴趣知道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嘛?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一看法布尔是怎么做实验的。(屏幕展示先„„接着„„然后„„最后)在课文中找一找,给每个步骤标上序号。

(2)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挥。

(3)实验的步骤我们都知道了,那每一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呢?可以小组间互相讨论。

(4)从这些做法中你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考虑周到、做事严谨、思考全面)

(5)蜜蜂放出来以后,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① 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② 理解“散”。法布尔解开纸袋,蜜蜂到处飞。要是是你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想呢?你觉得小蜜蜂们还会不会找到回家的路呢? ③ 理解“几乎”。蜜蜂是真的碰到地面了吗?这个“几乎”在这里体现了什么?说明文章写得怎么样?(非常严谨)把蜜蜂将触但未触及地面,在空中艰难飞行的场景描绘出来了。④ 看到这些场景,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出示句子“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你能给这句换一种说法吗?带着和作者一样的心情去读读这一句。

(6)这一自然段我们学习了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齐读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谁来说说,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2.这个试验接下去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精读课文 探究结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

2.法布尔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放到两里外的地方了。法布尔是怎么推测的?为什么他会这么推测呢?说说理由。

3.那到底试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他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小蜜蜂居然回来得比法布尔还要快,而且还猜了花粉回来,真是太神奇了!小女儿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法布尔的心情有时怎么样的?(激动、高兴、意外)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4.试验的结果还有什么?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5.这些小小的蜜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飞回来的?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到这里,这些可爱的小蜜蜂给你什么感受呢?

6.同样,作者也对这些小蜜蜂赞叹不已,萌发了对他们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一读3、4自然段。

7.对于这样的结果,法布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齐读第五自然段)

(1)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2)在这个结论中,法布尔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法布尔还无法解释的是——“蜜蜂能辨认方向的本领”。

8.齐读全文。我们在去读读课文,感受可爱又聪明的小蜜蜂吧!【拓展总结】

1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篇十六

1000-60= 50×20= 250÷25= 407×3=

30×50×0= 290×30= 260÷1= 680÷4=

2.估算.( 4分 )

476×3 3468÷7 2195×4 8210÷9

3.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 12分)

① 114×19 ② 2050÷57

③ 380×24 ④ 2835÷27

4.脱式计算.(12分)

① 700÷28+120×8 ② (540-360)÷(18×5) ③ 632+(131×4-276)

5.列综合算式计算.

上一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求职自荐信下一篇:话表达我很想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