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2024-06-14

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0篇)

1.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一

人社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要求,现将我局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窗口服务。依托“*数字人社”服务平台,推动“打包办”和“提速办”线上线下“一站”办结。为减少参保群众办理社保业务时的往来奔波之苦,我县社保经办机构主动作为,围绕社保公共服务高频事项,以标准化服务规范,以信息化促进服务创新,以资源整合促服务效能提升,大力开展“快办行动”全力推进“一窗”通办,减少环节、压缩时限、优化服务、简材料,提高经办效力和质量。

一是参保登记网上办已达*%以上;

二是推进“一窗通办”。通过整合业务完善程序,对各项的社保经办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将原来养老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征缴等多部门分别处理的业务整合到一个窗口同步受理,一并办结。同时,所有业务均通过取号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审核、统一反馈”的模式。*年*月,“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实施以来,我中心每天受理*笔左右下降到*笔左右,办结时限缩短了*%,排队等候现象明显下降。

(二)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文件要求,*年*月*日至*月*日,免征中小微企业和以用人单位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根据《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对中小微企业和以用人单位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免征,免征政策执行至*年*月底。

1.减免失业保险费。截止*年*月底,我县共有*家企业符合条件减免失业保险费,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个体工商户*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其他单位*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

2.减免养老保险费。截止*年*月底,我县共有*家企业符合条件减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个体工商户*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其他单位*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金额*万元。

3.减免工伤保险费截止*年*月底,我县共有*家企业符合条件减免工伤保险费,涉及人数*人,减免额*万元。其中:中小微企业*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额*万元;个体工商户*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额*万元;其他单位*家,惠及人数*人,减免额*万元。

4.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工作落实情况。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规定: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截至*年*月底,累计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在*至*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将现行基准费率下调*%;累计基金结余可支付月数在*个月(含)以上的统筹地区,可将现行基准费率下调*%。在执行本次阶段性降低费率的同时,用人单位符合执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浮动费率的,执行下浮费率或阶段性降低费率的最高优惠费率;应执行上浮费率的,只执行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暂不执行上浮费率政策。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文件规定:*年*月*日至*年*月*日,继续延长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具体办法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截止*年*月底,我县共为*个参保单位降低工伤保险费。

5.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工作落实情况。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规定: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比例均为*%。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文件规定:*年*月*日至*年*月*日,继续延长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具体办法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截止*年*月底,我县共为*个参保单位降低失业保险费。

(三)建立“双随机一公开”运行机制。

一是制定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检査内容、工作要求和基本流程。二是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清单包括抽査主体、抽査依据、抽查内容。三是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和执法检査人员名录库。在全面摸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分类分级管理的抽査对象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检査人员名录库涵盖所有执法检査人员名单,并坚持专业背景、岗位职责与监管事项相统一原则,确保“双随机”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今年劳动监察执法中队共梳理出随机抽査市场主体*家,执法检査人员*名

(四)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査机制。

一是合理确定抽査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定向抽査和不定向抽查两种方式。定向抽査主要面向监管对象多、用工规模大、区域集中等特定条件下监管对象,随机抽取确定待査对象名单。不定向抽查是针对所有监管对象,不设定条件,随机抽取确定待查对象名单。定向抽查与不定向抽查根据抽查工作任务量确定,两种方式结合应用,确保执法效能。

二是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做到既要保证必要的抽查覆盖面和工作力度,又要防止检査过多。

通过随机抽取方式随机抽取本行政区域内监管的用人单位*%作为抽查对象,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单位,如湖南华邦、世纪华扬、万春建筑施工单位加大随机抽査力度。将面广量大的一般性小微企业按适当比例进行随机抽査。我县随机抽査*家用人单位开展用工检査,发现其中对*家未签订劳动合同、*家违反休息休假制度现场责令改正书,做到立查立改”。

(五)加强检査结果运用。

一是对于在抽査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纪律处分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此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未发现此类现象。二是抽査结束后,对随机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加大惩处力度,相关检查情况在公示栏、相关平台予以公示

二、存在的问题。

劳资双方法律法规意识不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不规范,不严格落实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没有依法承担起按时足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主体任。农民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多,依法维权能力不足,务工时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留存证据材料,投诉时无结算单据、无欠条、无合同、欠薪数额和欠薪主体不明确,造成讨薪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培训。运用多种方式,宣传一批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点面结合,多方位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参与度和认同感。拓展渠道,积极组织学习其他县区的先进经验,加强推进zf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劳资双方法律意识。

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故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在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大,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方面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成性。

(三)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继续做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政策,继续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各项惠企利民相关政策。

(四)认真做好企业诚信等级评价和欠薪预警工作。

积极开展企业诚信等级评价、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和黑名单工作。目前,一些用人单位诚信度较差也是引发劳动关系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对发现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不定时公布,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的意识。

(五)继续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要继续紧扣本部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在完成实施随机抽查比例要求的基础上,严格限制行政检查自由裁量权。要建立健全随机抽查工作程序,根据“双随机”抽查计划安排,通过机选方式,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行政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要合理制定并实施联合抽查计划,明确牵头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2.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二

一、工作思路

(一)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构建审批服务新模式。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整合政务资源,打破部门藩篱,持续推进职能部门权力运行由分立模式向相对集中模式转变,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对划转事项进行摸底调研,将市场准入、文卫教育、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等领域,xx个部门的xxx项事项分三批划入行政审批局行使,实现行政事项高度集成、人员大幅精简、流程最大优化。截至目前,共划转xxx项行政许可事项,涉及xx个部门。自启用“一枚印章管审批”以来,受理办件xxxx件,办结xxxx件,群众满意度xxx%。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持续实施“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机制,在前期已入驻的基础上,将邮政快递服务集中到大厅,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目标。目前,入驻中心部门xx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xxx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xxx项、公共服务事项xxx项,事项进驻率达xx.xx%。三是推进“一窗受理”改革。将中心大厅合理规划为行政审批区、公共服务区、公用服务区、自助服务区、行政确认服务区x个功能区,设置xx个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在行政审批区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服务模式。四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对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梳理细化“最多跑一次”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并在门户网分批、分类公布。经清理,我县共有行政权力xxxx项,其中:行政许可xxx项,行政处罚xxxx项,行政强制xxx项,行政征收xx项,行政裁决x项,行政确认xx项,行政给付x项,行政检查xxx项,行政奖励xxx项,其他行政权力xxx项。持续推进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工作。截至目前,通过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x.x版本)办理:行政许可受理xxx件,办结xxx件,承诺提速xx.xx%。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供高效优质政务服务。一是增设“电话咨询预约”岗。方便群众利用通讯网络工具就近申报,推动实现“零跑路”。二是积极推行“网上办”。引导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掌上社保”或微信公众号“人社”、“e就业”、“人社”在线查询办事指南、办理相关业务,保证办事群众在家也能办成事。三是鼓励使用“邮递办”。对于无法网上、掌上、自助办理的事项,鼓励办事群众通过电话咨询、网上申请、线下邮递的方式邮寄资料至政务大厅或各业务单位,由工作人员审核资料办结后通过邮政快递免费送达。四是积极推进“预约办”。对确需到大厅办理的事项,应通过电话提前咨询并预约,预约成功后由大厅工作人员统筹协调,及时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时间、到指定窗口办理,简化办事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大厅逗留时间。五是倡导“延时办”。对非紧急特殊情况,建议办事群众延期前往政务大厅办理。截至目前,通过提前预约办理业务xx人,通过电话咨询办理业务x人,通过现场咨询办理业务x人。

二、存在问题

(一)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在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个别事项存在审批专业性强,有的互为前置、互相牵制,需群众多头跑、来回跑、办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长期存在。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也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部门信息化建设繁杂。目前大厅办事窗口审批平台有多套,省一体化政务一体化平台虽已将各类审批事项统一整合到“一张网”办理,但个别部门仍然具有专网的特殊性,系统互不兼容,导致窗口受理办件时同样的信息需要录入多次,信息不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履行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和“双告知”等各项工作制度,继续加强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扎实抓好已划转事项的承接和办理工作,积极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工作。

二是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认真坚持定期学习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狠抓行政审批业务理论学习和审批服务技能提升。充分利用营商通、天府通等互联网资源,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压缩审批工作时间,做到便民、务实、高效、廉洁。

3.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三

2020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建档立卡贫困群体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托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就业

1.组织输送促就业。成立县级公益劳务公司1个、81家镇、村劳务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需要就业人口12929人,其中2735人已经实行岗位推送,有1977人实现了县内就业、省内、国内的劳务输出。组织输送上海53人(其中中职学校输送28人),完成22人任务的240%。

2.筑巢引凤促就业。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1个,扶贫基地1个,扶贫驿站2个,吸纳劳动力就业56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73人。全县实现就近就业752人完成440人任务的171%。

3.岗位开发促就业。全县新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4182个已使用3286个。其中:人社局创建公共就业服务岗500个使用564个,就业援助岗300个使用323个,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60个使用

个,乡村公益性岗位100个。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公益性岗位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民生社会事务保障、服务城乡社会各项公益性建设事业、弥补用工单位工作人员偏少的现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精神,2020累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255人次710.04万元,目前在册公益性岗位人员432人。

4.搭建平台促就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其中专场招聘会12场(扶贫工厂、退役军人、东西部协作、劳务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参与企业1368家,提供7212个岗位需求48922人,其中适合贫困劳动力岗位3123个需求27237人;83个“沪遵劳务直通车**站”继续坚持每月到61个村居、10个乡镇、10个安置点采取张贴海报方式发布岗位和就业政策信息,实现就业创业政策全覆盖。

(二)帮扶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做好失业人员帮扶,积极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工作,成立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外窗口,全天侯接待服务群众,认真细致解读政策细节,严格细致审核申办人资料,就业失业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律不予办理,严格把关,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截止9月已经办理的就失业证有221人,已就业的自主创业有8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有107人、因其他就业方式有13人、因其他原因未就业和正在推荐就业93人。

(三)提升就业能力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农民综合素质培训36277人次,完成35000人次任务的103.65%。完成53期2205人次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其他培训完成1632人次,总计完成3837人次,完成2397人任务的160.08%(其中SYB创业和网创培训16期438人、焊工、电工、中式烹调师和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37期1767人、农村青年职业学历教育643人完成549人任务的117%、烟草种植培训989人完成402人任务的246%)。完成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6期235人,其中岗前培训2期84人,在岗职工培训4期151人。

2.拓宽培训补贴范围。实施以工代训,按企业或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数和不超过每月支付给职工工资收入的30%,给予一定标准的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月不超过5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目前已兑现补贴已兑付申请企业2家劳动力364人次,支付以工代训补贴41363.45元。

(四)落实就业政策

1.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截止目前,兑现“三支一扶”工资及补贴46人次34.16万元、企业吸纳社会保险补贴13人9.99万元、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1人5.84万元、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14人10.92万元、2020年就业见习生活补贴1人1.07万元、2020年第一批68人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57.3963万元、49人市外务工一次性生活补贴4.9万元、企业吸纳50名贫困人员稳定就业补贴5.84万元、企业以工代训补贴168人21.1万元。

2.实施就业援助范围。一是本着应发尽发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做好社保补贴发放工作,共兑付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36.7万元;二是兑付扶贫援助补贴323人岗位补贴74.2万元;三是创设公共服务岗,全县目前依托沪遵劳务协作创设公共服务岗562个,支付劳务补贴170.85万元。

(五)积极落实扶贫数据信息核实工作

一是确保专人负责。

各乡镇(街道)人社中心主任为数据核实工作负责人,各村(居)干部配合;二是确保信息精准。通过入户调查、电话回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核实贫困人员基本信息和参保情况,对已参保人员要核实清楚缴费状态和待遇领取情况,未参保人员要核实清楚未参保原因。三是多形式核对基本信息。与本人身份证件进行核对,摸清贫困人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对长期在外的人员采取电话、微信、与辖区派出所联系沟通等方式进行核对;四是多部门核对参保信息。进一步强化协作沟通,加强社保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对比,核准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信息,同时加强与教育局沟通协作,与在校生数据库进行比对,核准在校生名册,提高核对效率和信息准确性。2020年,完成贫困人员信息核对工作,共计录入社保扶贫信息7116条。

(六)切实做好社会保险兜底扶贫工作

一是建立贫困人员参保信息数据库。

将县扶贫办与社保扶贫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核实人员名单,我局主动与扶贫办对接,通过扶贫系统中全面筛查出2020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名单,摸清全县贫困人口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底数,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参保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当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22536人。二是强化宣传影响。为使贫困人员全面了解政府代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我局进一步借助县内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相关政策,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将养老保险惠民政策印制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单、小册子发给广大人民群众,引导贫困人口科学参保,变“政府动员”为“主动参保”,张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海报112张,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七)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脱贫攻坚部署会精神,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100%。两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率100%和年满60周岁贫困人口领取城乡养老待遇100%。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科将县扶贫办与社保扶贫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核实人员名单。截至当前,我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22556人,符合城乡居民养老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15887人,已参加养老保险15887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380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96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1人;发放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待遇3664人,其中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615人,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9人,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60周岁以上贫困人员待遇发放两个100%。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社保扶贫

1.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惠民政策宣传。通过发放政策宣传单、举办社保政策培训,为参保人员现场答疑解惑,提高城乡居民参保意识,大力推广使用“遵义社保”微信公众号,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社保法律法规,进一步巩固社保扶贫成果。

2.积极贯彻落实社保扶贫政策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省、市社保扶贫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社保部门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履行社保部门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神。

(二)就业扶贫

1.进一步精准底数。及时掌握县内企业吸纳返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用工台账,帮扶干部至少一个月要入户或电话了解掌握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全面摸排,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培训需求等。录入“遵义市精准就业脱贫信息管理系统”并报全员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动态更新管理。

2.进一步加大政策知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今日**”“人事人才”网大力宣传就业扶贫,挂帮干部并将纸质宣传资料宣传到建档立卡户家中就行宣传,提升其对就业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步依托“沪遵直通车**站”建立劳务输送联络站点83个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县内、县外的岗位信息和就业扶贫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确保防疲安全情况下,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

3.进一步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有关鼓励奖励政策的兑现。为建档立卡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就业兑现就业补助资金和沪遵劳务协作资金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兑现跟踪服务补贴,积极构建营造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4.大力推广线上招聘服务。推行“线上+线下”同时服务,集中开展互联网招聘,推广远程面试服务,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服务,要将岗位发布情况及时反馈给务工人员。

5.进一步加强网络培训。大力推广远程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组织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村(居)、培训机构和企业发动广大城乡劳动者通过中国职业培训在线、贵州广电网络“农民培训视频点播系统”等平台参加培训。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四

下午好!今年以来,区税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局、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主动出击、强化服务,找准痛点难点堵点,集成出台了一批硬招实招,为企业办税便利化、快捷化提供助力。

一是全力推进“一厅通办”、“一窗通办”,办税环境再优化。通过配齐硬件设备、强化窗口人员业务培训,补短板、促提升,确保办税环境更优、纳税人体验更好。

二是简化资料、优化流程,办税时间再压缩。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推行房产交易等自然人办税“免填单+个人承诺”制度,还权还责于纳税人。依托“办审一体化”机制,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将一般注销、退抵税等时间大大压缩,最快由20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

三是积极落实“套餐式”服务,优惠办理再简化。区局在省市局11项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基础上增加6项,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办理事项及需提交资料,以“管家式”服务解决了纳税人涉税事项不清楚、不周全等问题,避免多头跑、来回跑”。同时,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备案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模式,实现优惠备案“零跑路”。

四是落实“不见面”服务,服务手段再创新。通过公告栏、税企交流群等渠道多方宣传,积极推行“不见面”式服务,引导纳税人使用网上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微信支付宝等渠道,培养纳税人自助办税、网络办税习惯。

五是严格执行“一事不二罚”,执法标准再统一。统一原国地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在注销清税、非正常户解除方面落实“一事不二罚”原则,“一把尺子”执法,避免随意执法。

正是一系列真招实招,让纳税人感受到机构改革的“合并效应”,收获便民办税的快捷和高效。但目前,我局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市民之家”自助办税区硬件设备有待提高,纳税人普遍反映网络不畅、耗时费力,无效等待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纳税人自助办税体验。二是受限于自主办税能力,大部分纳税人仍然习惯于窗口办理,网上办税软件使用频率不高,易造成窗口人员积压。三是部门间数据共享程度有待提升,房产交易中涉及首套房证明、婚姻信息等数据更新程度不高,易引起税企双方争议,且部分单位窗口未进驻政务大厅,部分资料证明获取开具造成纳税人往返奔波。

下一步,区税务局有三点打算:一是精心准备,迎接检查。区局将进一步整合办税流程,强化纳税服务,全力以赴迎接国务院8月份大督查和省纪委督导检查;

二是强化合作,形成合力。区局将继续加强与财政、不动产等部门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取得实效。三是夯实服务,谋求实效。继续做好文明服务、细节服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科所长全天候值班,现场引导办税、解决问题;

推行全员首问负责、延时服务,把服务作为立税之本;

整合原有税企交流网络群组,提高宣传和辅导力度。

5.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五

(一)“稳”字当头、提振就业创业,下好“保居民就业”先手棋。全面落实省市惠企政策,出台区人力社保暖企惠民18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累计减免社会保险费用27.67亿元,落实失业保险稳岗2.03亿元,惠及企业1.4万家,惠及员工23.66万人;

发放市区两级促就业资金1.18亿元,惠及4.86万人次。开发“云聘汇”程序,加大人岗匹配力度,累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发布岗位3.8万余个。加强用工调剂,指导人力资源企业开展“共享员工”服务6.2万人次。持续推进与恩施、三穗劳务协作,提供岗位1.2万余个。推进“江干高技能人才培育‘315’工程”,探索直播销售员(网红主播)培训认定,举办网红主播挑战赛,创新将防疫、直播、技能、扶贫等元素融入技能竞赛,受到一致好评。截至12月底,城镇新增就业63964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2272人,完成率分别为290.74%、324.57%。

(二)“精”字为要、提质人才供给,打出“促进发展”组合拳。出台资助资金拨付补充意见,审核拨付引才育才资金共计539.7万元。成功承办2020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钱塘智谷人才峰会。全年新引育高层次人才544人,其中市d类以上人才92人,完成考核目标的230%;

培育省“引才计划”1人、省“万人计划”3人、钱江特聘专家2人,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拟制钱江商务人才评价标准,开展首届钱江商务人才评审,认定精英人才6人、青年人才20人。组织指导2家人力资源企业参与杭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创新大赛,分别斩获第1和第3名。对接杭州联合银行推出疫情人才贷,协助5家人才企业获批610万元人才低息贷款。办理人才居住证10355件、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847人次,审核人才公寓、青年人才公寓395人,审核初、中级职称1904人,发放大学生青荷礼包4580份,拨付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1.18万人、1.53亿元,组织高层次人才体检187人、疗休养58人。

(三)“保”字为先、提优社会保障,增进“幸福和谐”新福祉。疫情期间,采取“居家办公+值班对接”“社保服务不断档”模式,确保387名新增退休人员待遇准时发放。省级退役军人社保接续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市率先完成退役军人社保补缴。全力以赴做好社保系统省集中相关工作。推进规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走在前列,实现了首批人员提前清零,居全市第一。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截至12月底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3%、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为99.55%。受理、现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申请75家。分时段分批次稳步推进企退人员健康体检。截至12月底,已累计体检企退人员7.45万名。率先出台局信访接待工作制度,截至12月底累计受理、稳妥处置12345、来信来访等信访案件8345件。

(四)“效”字为本、提速改革进程,唱响“绩效提升”最强音。综合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全力打造社保在线窗口。深入推进服务大厅“减窗行动”,通过“事项联办+引导自办”模式实现“减窗”50%。抓好事项清单动态梳理维护,现有事项主项97个,子项140个,“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跑零次比率”、承诺期限压缩比例均达到100%,即办事项比例为83%。全市率先上线启动“社保易窗”暨智能服务平台试点。强化网办、掌办宣传引导,制作社保“网上办”、“掌上办”视频教程30余期,打造社保“零跑直达”新体验。截至12月底累计线上办理事项50.63万件。推进事业人事工资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

(五)“治”字为重、提档全面治理,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大力推进“双爱”活动,全媒体、全覆盖、无死角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3万余份。常态化运行根治欠薪专班,抓实建筑项目“六项制度”落实落细。快速处置投诉举报案件1271件,为劳动者追回薪酬待遇1941.47万元,行政处罚14件,罚款金额17.4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行政处理15家。对10家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单位列入黑名单。顺利通过省“无欠薪”考核、省级“建标准院、开标准庭、办标准案”创建试点验收,代表杭州市顺利完成全国农民工工作实地督察应考任务。创新推进全员、全程、全情“三全”网络调解新模式,提升办案效能,跑出了劳动维权“加速度”。

(六)“优”字以求、提升队伍素质,夯实“党建引领”基础桩。常态化开展“三夜学习”,依托线上“主题党日”、学习强国、西湖先锋等平台,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高标准推进窗口技能练兵比武,采取干部自学、集中培训、考试考查、实战演练等形式,提升业务水平。举办“凤舞钱塘”擂台比武“人力社保”专场,持续推进“三服务”、“助万企、帮万户”等活动。组建江干人社战疫冲锋队,深入火车东站、高速入城口、丁兰街道、笕桥街道驻点值守,防控值勤820余次。常态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再排查活动,提升廉政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按照“一年一单”、“一人一单”的要求,研究制定2020年度局党委、班子成员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清单54条。局党委开展“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17次,讨论事项36件,涉及金额431.98万元。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稳企业、保就业”,打造“最佳就创环境之窗”

一是精细服务,优化就创环境。依托融媒体矩阵,从“报+网+微”入手,加强“稳就业”政策宣传,提升援企稳岗政策宣传覆盖面。发挥好政策和资金导向作用,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引导帮扶创业活动,打造“一站式创业服务”生态圈,不断拓展新的就业空间。

二是精密对接,强化供需匹配。坚持线上与线下融合,采取“云招聘”“共享用工”等模式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广泛挖掘收集岗位信息,持续举办“云招聘”活动,定向推送岗位信息,实现服务“不停步”、沟通“不见面”、招聘“不停歇”。

三是精心培训,提质技能赋能。继续推进“江干高技能人才培育‘315’工程”,抓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认定,支持以训稳岗、以训待岗。完善以赛代评机制,办好技能竞赛活动。推广“培训+就业”模式,精准助推劳动能力提升。抓好创业培训,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四是精准施策,帮扶重点群体。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深化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确保“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组织基层能力提升月、重点群体公益周等活动,提供针对性、精准化、全方位就业服务。

(二)全力“增动能、注活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之窗”

一是做强招才引才“强磁场”。抓好产业园能级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放大赛会引才效应,高水平举办(承办)好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钱塘智谷人才峰会。积极对接杭州市“创客天下”大赛获奖人才,高质量跟踪服务大会项目落地。

二是做大育才成才“培养皿”。围绕辖区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常态化人才项目征集、洽谈和评审机制。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国际化视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坚持海外高层次人才与本土商务人才并重、数量和引才质量并重,抓好钱江商务人才培育工程,引进更多与辖区产业匹配急需优秀人才。

三是做好服务人才“店小二”。坚持“零距离、全天候、一站式、全方位、一卡通”“保姆式”人才服务精神,针对性解决关注度较高的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安置等难题。强化人才关心关爱,组织人才健康体检、高层次人才疗休养等活动。

(三)倾力“优服务、惠民生”,打造“民生保障样板之窗”

一是强化参保扩面提标。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开展参保精准扩面,重点做好企业职工应保尽保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扩面工作,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分别巩固在98%和99%以上。

二是强化人社服务提质。根据省市部署,做好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和参续保等工作。继续抓好规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构建“四端联办”医保便民圈,加大自助网办引导力度,建设“线上+线下、人机联办”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经办效能,实现“减窗增效”。

三是强化养老品质提升。平稳运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系统,保证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及时征缴,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打造“江干银龄”特色品牌,建强企退自管组织,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四)协力“抓改革、提能效”,打造“零跑直享便民之窗”

一是拓展网上办、就近办。拓展办事渠道、畅通办事区域、优化办事载体,打造社保“易窗”品牌,迭代升级人力社保“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八统一”管理,推进数据共享、精简申报材料、缩减办事流程,全力打造“立体化”人社窗口服务模式,加速实现“零跑直享”,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二是推进好差评、提效能。用好“好差评”系统,持续加大考评力度。强化人社业务差评核查整改,开展分业务、分时段比较分析,挖掘企业和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服务措施,促进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推进“无声智享”一站式服务工程,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三是深化重规范、激活力。积极配合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人员转隶和单位岗位设置指导管理工作,确保改革目标、任务平稳落地。推进事业人事工资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支持区级事业单位加快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贯彻落实按岗、按需招聘办法,确保事业单位人事考试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五)竭力“促和谐、保平安”,打造“平安和谐先行之窗”

一是点面结合抓宣传引导。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立足全媒介平台开展宣传引导。坚持双维护原则,统筹处理好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关系。推进网签电子劳动合同,创新劳动关系数字化管理。持续开展企业用工诊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强化点对点宣传,通过发送短信、公布典型案例等方式,营造“无欠薪”浓厚氛围。

二是条块融合抓防处协同。持续完善防范和处置欠薪闭环制度体系,探索拓宽信息交流收集渠道,通过水电、社保、税收等数据变化情况,构建欠薪预警监控机制,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保持根治欠薪高压态势,加强日常监管、依法处置,狠抓建筑施工、重点时节专项治理,确保欠薪案件、涉及人数、涉案金额“三下降”。

三是多元耦合抓矛盾化解。推进“三一式”(一个平台线下释法、一张菜单上门普法、一个中心基层化解)诉源治理,提升维权满意度。依托省级“三标仲裁院”,用好“三全”调解新模式,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四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稳步提升调解成功率、结案率、终结率。

四是权责契合抓依法行政。推进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推进依法治访,提升信访案件办理效能。

(六)奋力“抓党建、强队伍”,打造“人社出品领跑之窗”

一是全方位抓实政治建设。做实做细做深做优党建统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结合“三夜学习”、“三会一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真正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贯彻人社工作始终。

二是全维度推进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人力社保改革攻坚的路径、与中心工作的目标相融合,实现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持续开展好“四提一争,为党徽争光”大比武活动,推进“三家”服务法、“三互”活动法,激励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对标争先、比学赶超、担当作为。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动员激励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6.人社局工作汇报 篇六

工 作 汇 报

(2011年8月19日)

书记、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体干部职工对乔书记和各位领导莅临我局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位于 街和路交叉口东侧,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近年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拆墙透绿、退硬还绿工程,机关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我局共有干部职工5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9人,内设办公室、人事科、劳动科、专业技术科、工资科、社保科和劳动监察大队等七个科室,下属社会保障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就业服务局、新农保中心等四个部门,主要承担全县人力资源、劳动关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2010年,我局分别荣获邯郸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邯郸市园林式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优秀领导班子”、“民生工作先进单位”、“三年大变样先进集体”、“拆迁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优秀执法单位”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培训和小额贷款等三项工作指标在全市均位于第一名。今年,我县再次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示范县。下面,就我局承担的部分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我县辖 镇 乡、个行政村,全县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城镇人口万。农业人口中,16—59周岁应参保人口11.9万,60周岁以上人口2.09万。城镇人口中,符合参保条件人口0.12万。-1-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60周岁以上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补贴,年为我县补贴总额为1379.4万元;省级财政为我县参保居民补贴缴费178.5万元,为我县重度残疾人补贴缴费4.3万元。中央、省级财政每年为我县补贴总额达到1562.2万元。

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局将其列入2011年的首要工程、必保工程,倾全局之力实施了试点县申报工作,通过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积极争取,我县于今年7月成功列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县。2011年5月,我县成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心,隶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科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编制8人,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各乡镇组建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股级规格,全额事业单位,每个乡镇编制3人;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明确了1名协办人员。县农保中心专门成立了服务大厅,配备办公桌椅6套、微机6台、打印机1台、空调1台,安装了全省统一的信息系统,各乡镇均按照有关要求落实了办公场所和设施。今年7月,我县召开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政策宣传和保费征缴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仅用12天时间就完成了参保既定任务目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了93.8%,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提前完成市定目标。今年8月,我县举行了首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仪式,共为8个行政村的位参保居民发放了每人55元的养老金,在全市第三批试点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实施参保人员信息录入,同时谋划实施剩余行政村养老金发放工作。

8月17日,省人社厅农保处副调研员等一行3人,在市人社局

副局长等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我县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扎实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今年以来,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以实施“扩面征缴”为重点,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参加省级统筹企业养老保险 人,其中已退休人员 人,年发放养老金需 万元,今年我县计划征缴社保基金 万元,已完成征缴收入 万元;省厅为我县下拨调剂金 万元,已到帐万元,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100%。

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 人,完成市定任务的101%。其中,成年居民 人,18周岁以下居民及学生 人,低保对象和重残人员 人,收缴居民医疗保险费 万元。截止7月底,报销住院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普通门诊费 人次,基金支出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 万元。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我局在城镇居民医保网络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对业务人员进行了待遇支付培训,统一采取手工操作等方式进行报销工作,实现了“出院即报”的目标。

三、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以品牌促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工作思路,倾力打造“X县巧剪子缝纫工”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和X县“锦绣织女”河北省知名劳务品牌,大力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县人社局组织闲散劳动力进行现场招聘,为县工业园区项目企业搞好服务,做好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围绕县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企业实用的技术培训,开设手工编织、服装、计算机等8

个专业,累计完成培训 人,并为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从而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按照市局的文件精神,我县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个,在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见习,见习期一年。四是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为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累计为龙兴纺织有限公司,付东纺织有限公司,东方纺织有限公司,三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 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办理贷款贴息万元。五是加强劳务输出。通过举办劳务输出交流会,邀请北京、天津等省外多家知名企业进行现场招聘活动,实行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帮助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外出务工就业。

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人,占年任务的6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60%、67.5%;培训各类人员4794人,占年任务的73%;城镇登记失业率0.18%;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人,其中,劳务输出 人,分别占年任务的58%、64%。

四、人事人才工作卓有成效。

紧紧围绕“构建优秀人才队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突出抓好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引进。目前,我县共有各级专业技术人才 人,其中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一是严格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配合县有关部门抓好医疗改革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工作上,高标准、全透明进行资格审查、聘请专业评委现场测评,确保了我县医改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2011年,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人次,其中研究生 名。三是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坚持按照“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累计引进各类人才 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 余名,选拔培训乡土人才 名,有力的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7.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七

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中共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改善和进步既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肯定好评,也被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所验证。

X年全省GDP增长X.X%,实现X年以来最快最好的增长,X年一季度我省GDP增长在全国排序的位次前移。截至X年X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X.X万户,同比增长X.X%。其中,企业X.X万户,同比增长X.X%,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进一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部指导性文件。今年,省委办公厅印发《X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制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等系列文件,以聚焦问题、系统延伸、苦练内功为总体要求,统筹推动全省工作。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细化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建立健全省级政策+部门配套+市县举措的政策体系,亲商护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

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并统一规范权责清单,五年来共X批取消下放行政权力X项,目前行政审批精简率为X%,行政权力精简率为X%。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信用奖惩机制信息应用更加广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拓展,在“四证合一”“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推进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推动多部门数据共享。制发省直机关服务大厅及窗口单位深入推进“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一线拓展。

维护企业权益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法治X建设不断推进,执法责任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启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三年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特别是省高检、高法在清理积案、强化执行力方面采取专项行动,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权益,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有所降低。逐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企业降本减负持续推进。五年来,累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以及所有权力类型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X项占比X%。X年全省减轻企业税负X多亿元。目前,省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

便利企业服务群众的新风尚逐步形成。今年X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X年全省作风整顿工作,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就召开全省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省委书记张庆伟作讲话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X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张庆伟书记再次代表省委表明态度,提出要用“钢牙”啃“硬骨头”,今后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要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不松劲、不停步,久久为功。省委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省上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围绕效能提升,全面推进作风长效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中央巡视组反馈的两类问题,聚焦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顽疾和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多路并进,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

二、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政策红利”也逐渐弱化,未来经济长远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制度红利”,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并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省与自身过去相比成就很大,但与发达省区比、与一些曾经滞后但后来居上发展较快的中西部省区比,特别是与日趋激烈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局面比,我省的营商环境还有差距。

(一)政务环境有待改善。行政审批许可等涉企事项多、环节多,而且“信息孤岛”、部门割据严重。干部作风虽有转变,但不作为、不负责、懒政怠政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权责与边界还不清晰,简政放权的力度还不够大。调研中了解到,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基层难以承接。投资领域项目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繁多。全省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网上政务服务存在数据信息壁垒。如某企业办理房产证,因网上数据和工作流程问题,房产局说不动产处办理、不动产处说房产局办理,企业办证用时半年之久。部分网上业务功能运用体现不出便捷性,某企业反映在四年一次的行业核证网上办理中,X名职员用时X个多月,准备的资料半米厚,提前半年申报,至今已过去X个月还未批下来。个别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监督评价系统缺位,在岗非正式人员占比较高,群众办事等候时间长。干部作风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部分干部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站位不高,行动少落实差;一些干部不愿接触企业,只怕“不清”、不怕“不亲”;有的“只要自己不出毛病,办事能拖就拖”;有的对急事急办事项,不能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凡事只讲“不能办”、不讲“怎么办”;有的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层层请示,乃至开会集体讨论解决。虽然在省直机关推广“四零”承诺服务创建,但督促检查没有压实落靠,执行力层级衰减,制度机制尚需完善。

部分政策推送精准度不高,政策实施评估调整机制还不到位。一是部分政策法规接地气不足。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时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不够,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政策虽然“闻着香”,企业却“吃不到嘴”。如:有的市(地)在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时附加一些限制性条款,影响资金支持的精准到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和省扶持政策有效益指标和技术改造投入量的要求,而地方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每年兑现率不足X%。二是推动国家有关金融政策落地滞后。市场化债转股、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在我省实际操作没有落地。三是部分政策有违公平竞争要求。如我省对从事旅游业的旅行社奖励政策方面,现行的奖励办法只针对省内旅行社,排除省外旅行社。四是部分政策效应发挥待提高。在产业政策上,采取市场化方式不多,目前政策大多是政府资金补助、奖励。有的市县优惠政策停在纸上、闲在账上。五是企业获取渠道不畅。许多惠企政策举措信息散落在各系统各部门,缺少政府职能部门专项指导或针对需求企业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

依法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有待提升。在执法监管层面,有的地方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创新不够,多头、多层执法依然存在;缺少统一的标准化流程规范,对执法过程中如何保存证据、公示信息公开范围、非专业人员如何交叉检查等问题规定不够明确;行政自由裁量权尺度不一,随意性较大,执法行为不够规范;部分行政执法单位尤其是基层执法单位对企业检查多评比多,过度执法、滥罚乱收等情况仍有发生;垄断行业、消防等部门通过“四指定”等途径干扰企业问题突出。如企业反映有的地方换锅炉要收高额的设计费,换接管道也要收设计费和较高的施工费。一些供电设备指定购价高于市场价格四五倍;基层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监管要求高与执法水平低的矛盾仍较突出;行政违法行为惩戒压力传导还没有实现上下贯通、同频共振,一些地方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追责力度还不大,没有形成持久从严态势。

(二)市场要素环境有待改善。我省远离国内中心消费市场,运费高、电价高、贷款利息高“三高”等问题突出;激发自身活力和以深化合作扩大开放谋发展的创新举措不多,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却忽视对企业发展生命全周期的服务保障。

在能源土地供给方面,企业反映较多的是我省基本电价和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偏高。由于多种原因,我省企业用电价格一直居高不下。X年X月X日始我省一般工商业电网销售度电价格(不满X千伏)下调为X.X元/千瓦时,但仍高于X等地,售电价格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名第X位。因电力计价方式的影响,一些企业的实际用电价格远高于平均价格。采暖成本是我省企业用能的另一项较大支出。有一企业X年采暖费用总额占到企业能源总成本的X.X%,为职工支付采暖费用总额占企业总采暖费用比重达X.X%,企业年负担总采暖费用达X.X亿元。在用地方面,许多园区项目用地不够集约,不同程度存在僵尸企业、用地闲置现象;还有部分企业认为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虽经调整但仍然偏高。

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问卷调查显示,X.X%的企业对劳动力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X.X%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X.X%的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受访企业普遍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招工用工难、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压力最大。据调查统计,X年外流人口中有X%外出务工经商,其中企业主群体和专业技术人员一共占X%。造成人才流失既有自然条件、薪酬待遇等“硬件”短板,也有就业环境、发展空间等“软件”影响。另外,调研中企业集中反映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

8.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八

根据**市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活动的要求,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政法委统一领导下,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结合实际,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做到对各种矛盾、信访等突出问

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滨海旅游工业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现将工作小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使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加强改进信访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具体指导协调分管部门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调处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向各科室及下属单位下发了工作方案。广大民政干部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密联系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实际,按照事要解决、注重预防,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工作中做到真正关心、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困难群众,热情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民政工作方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认真摸底调查,准确掌握情况。从4月份开始,我局结合调查春荒期间困难群众情况,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逐一排查潜在矛盾和存在问题,把民政业务涉及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全部纳入视野,做到底数清楚,有的放矢。并组成工作组,就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和部分信访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督促排查调处进度,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畅通信访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期间,我们始终坚持眼睛向下、盯着“源头”做工作,保证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畅通。认真落实局领导接待来访制度,向社会各界公布监督电话和接待时间,严格实行“首问”制和“首访”制。始终坚持民政为民的宗旨,走乡入户,实地调查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征求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把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排查到位、化解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逐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

9.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九

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安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2年1月)

安平县于2010年被确定为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2011年,16-59周岁应参保农民143342人,实际参保137283人(其中2级重度残疾、4级残疾军人共623人),参保率达到96.81%,征缴养老保险金1582.7万元。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45607人,2011年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2986.02万元,保险金领取率达到100%;全县20.3万农村户籍参保人员和领取养老金人员信息已全部录入微机,并建立了个人终身档案和个人账户。为了做好新农保惠民工程,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我们重点抓了“四个一”:

一、强化宣传,营造一个浓厚氛围

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新农保的各项政策,我们牢牢握住宣传不放松,进行了“点、线、面”全方位宣传。一是点上入基层。县新农保中心成立了政策宣讲队,抓住最基层的宣传点,下乡进村入户,直面群众,深入一线宣传,共悬挂条幅158幅,发放宣传单、明白纸20余万份,开展“赶大集”活动16次。二是线上抓媒体。以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为宣传主线,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制作新农保电视专题节目5期,电视访谈3次,县电视台常年播放 1

新农保宣传标语,与县农行、县电视台联合举办《“农行杯”新农保电视知识竞赛》活动,自编自创节目,举办了新农保专题文艺演出,在《安平时报》连续刊登了6期新农保政策知识问答。三是面上抓培训。先后举办了3次大型政策宣传培训班,各乡镇举办培训班22期,每个行政村都确定了一名专职宣传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宣传网络。通过广泛宣传,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参保氛围,极大的提升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的转变。

二、规范管理,搭建一个高效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坚持“软硬一起抓、规范促高效、基金保安全”的原则,倾力抓好经办平台建设。一是抓硬件建设。为了保证新农保工作顺利实施,我们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开放式的新农保经办窗口,每个乡镇都安排了宽敞的经办场所。县新农保中心配备了电脑20台,打印机8台,复印机1台,每个乡镇各配备电脑2台,打印机1台,并将网络延伸到乡镇,为新农保工作软件的应用提供了保障。同时,新建了一个高标准密集柜档案室,制订了《安平县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统一购置了档案密集柜、档案盒等,按照“装具统一、资料统一、管理统一、存放统一”的“四统一”标准,将新农保档案集中到县统一整理,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二是抓软件建设。一方面,配齐高素质经办人员,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

业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20名,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大专以上毕业生17人,成为全县工作人员群体素质最高的一个单位。每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2名,各行政村也明确村支书或村主任为责任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另一方面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为了提高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工作水平和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平县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安平县新农保经办规程》、《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制度》、《领取待遇人员生存状况认定办法》及《关于加强新农保经办管理网络建设的意见》等15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操作流程,提高了业务经办能力。三是抓基金安全。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的“养老钱”,为此,我们严格按照基金管理要求,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程序,专户管理,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确保基金专款专用和安全有序运转。

三、务实求新,创建一个发放模式。

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是新农保惠民政策的终端体现,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安平实际,我们创造性的实行了“两个一”的社会化发放模式:即“一卡拨付、一话支取”。“一卡拨付”就是为领取养老金人员全部免费发放具有取现、转账、消费、查询等各项金融功能的惠农卡,县农保中心每月按时为农行提供享受待遇人员和参保缴费信息电子

文本清单,县农行根据清单利用信息化系统批量发放,每月按时足额将养老金拨付到领取养老金人员的惠农卡上,实现了社会化发放。“一话支取”就是安装转账电话。除在农行各网点支取现金外,在全县230个行政村又安装了289部免费转账电话。转账电话安装在自愿承担新农保养老金兑付工作的村干部、农资点、小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电工等家中,利用转账电话将支取现金人员惠农卡内资金转入转账电话持有者惠农卡,由转账电话持有者兑付相应数额的现金。在支取现金上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以垫助取。对于经济条件好的转账电话布放点,由村或布放点负责人垫付现金,领取养老金人员可以直接划卡支现。二是以商助取。将免费转账电话设在经营效益好、诚信度高的农村小超市、农资点等商业网点,领取养老金人员可以在这些商业网点消费或支取现金。三是流动助取。对于经济条件差和偏远的乡村,设立了转账电话助农流动服务车,每月定期下乡入村,确保领取养老金人员能够及时支取现金。“一卡拨付、一话支取”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模式,彻底解决了60周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使其足不出村就能支取养老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四、投入到位,建立一个保障机制。

工作运行好,投入是关键。新农保工作实施初期,县财政就预拨专项办公经费15万元,统一采购新农保设备价值37.4万元,2011年又拿出来20余万元印制了《新型农村社

10.2020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篇十

2020年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三创四建智能管理工作总结经验做法

x市x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大数据支撑下的集多功能办税选项、语音问答及咨询、身份证识别和取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税中枢”总控系统。

智能办税服务厅、驻企微厅、区域微厅、银税合作自助办税点……今年以来,省税务局依托大数据,不断探索建设以智能税务为核心的非接触办税新模式,从纳税人、缴费人视角构建以“智能”为核心理念的一整套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以智能办税、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防险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起“网上办税为主、自主办税为辅、窗口办税兜底”的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了税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纳税人xx%以上的涉税业务可以自助办理,也让x智能办税缴费走在了全国前列。

智能办税厅,综合服务更全面

x市x区税务局裕华路办税服务厅是我省首家智能化程度最高、大数据应用最广泛的办税服务厅。xxxx余平方米的办税服务大厅,由一个智税中枢总控系统和一个多功能无障碍导税平台做支撑,xx余台机器设备、xx个人工窗口、x个微办税服务厅、x个云桌面办税服务厅实现了人机共融、互联互通。智税中枢承载了全局xx%的办税服务事项和近七成的办税工作量。有了它,完全可以应对和处置一切突发情况。除此之外,这个服务大厅还配套了整齐划一、标识统一的xx个人工综合服务窗口区,税邮联手、覆盖全市、当日邮、次日达的全市全票种发票邮寄区,简易事项前置(导税台)服务区。

据了解,服务大厅各功能区智能化设备无不渗透着大数据高科技元素和高智能化程度:一是大数据支撑下的多功能办税选项、语音问答及咨询、身份证识别和取号于一体的“智税中枢”总控系统;二是集智能人像识别、大数据提取税收风险、文字短信提醒于一体的门禁闸机系统;三是集语音远程求助咨询、视频对讲、远程呼叫、多功能大数据办税服务于一体的xx台自助办税系统;四是承载“金三”功能、发票x.x功能、电子税务局功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微办税服务厅系统;五是具有发票领用、发票填开、发票红冲、发票作废和智能表证单书填写于一体的云桌面“网上税务局”;六是xx小时不间断自助服务系统;七是计算机总控取号、号位屏显、喇叭定向呼叫于一体的大型导税分流系统。

智税中枢就像个机器人似的,既能识别身份,还能视频互动、红外传感、寻求帮助,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智能办税有多便捷?x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x谈了她的体验感受:“虽然要办的涉税事项较多,原计划半天办完的事,没想到半小时就搞定了。”

当纳税人经过闸机进入办税服务厅后,无感人脸识别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实现“一次相逢,终身不忘”,并且还利用大数据智能提取风险信息功能,在纳税人进门的瞬间,就对纳税人的税务“健康”状况“把脉体检”:之前有无漏申报信息、有无逾期未申报信息、有无欠税未缴等涉税风险信息……全部通过短信发在进厅办税人员的手机上,办税人员可以快速获知与自己关联企业存在的风险,及时处理,扫除隐患,有效地避免涉税风险,相当于为企业做了一次免费CT体检。办税人员可以随即在微办税服务厅终端打印“体检报告”,并及时处置。同时,智能化门禁闸机的人脸识别系统与导税台终端、各智能自助办税终端设备、微办税服务厅终端、云桌面网上税务局终端之间实现了信息数据共享,纳税人真正实现“刷脸办税”,在办税厅办理所有业务都不需要第二次提供身份证明,方便了纳税人,刷新了办税体验。

另外,x市税务局办税服务数据监控管理系统还将全市各区办税服务厅的实时视频监控、排队人数、业务办理时长等集中到管理系统这一“中枢系统”中,当检测到某个办税厅出现某项业务排队人数过多、资源分配不平衡等现象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远程遥控办税厅的负责人员,指挥其对现场情况进行疏导。目前,x市办税平均等候时长已由xx

分钟缩短至xx分钟。

智能微厅,个性化服务更精准

除了这样高大上的智能办税服务厅,设在一些大型市场、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大型企业的智能微厅也给纳税人办税缴费提供了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我们这里xx%的商户是疏解x非首都功能迁移而来。开始很多商户不愿意过来,认为x市场环境比这里好。但现在,我们这里的智能办税特别先进,大大超出了商户预期。越来越多企业看好我们的市场。”x市高碑店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x谈起疫情期间商户的办税体验,很是自豪。

“区域微厅”是一台超级办税终端系统,提供区域性、行业性的专业化办税服务。作为x市首家“智能微办税厅”,高碑店京开五金建材批发市场的“微厅”融入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人脸识别、视频交互等功能与智能办税设备相结合,实现了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清税注销、发票领用、发票代开、社保缴费等xxx项业务的自助办理,辐射范围涵盖京开五金建材市场xxx多家批发经营企业和新发地xxxx多户农副产品经营纳税人。

x等x家园区和辖区x个企业集中、距城区较远的税务分局,x市税务局布设了“区域微厅”,从根本上降低了纳税

人缴费人时间、费用成本。

与“区域微厅”有所不同,“驻企微厅”则是专为大企业量身定制,提供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实现了纳税人缴费人业务办理简单化、便捷化。

“驻企微厅”在常规业务之外,专门增添xx项特殊业务功能。“这xx项业务,是我们提出需求后税务局专门设计的,足以覆盖我们所有的业务。”x,她表示,“驻企微厅”上线以来,月均节约办税时间xx天以上,基本不用再跑税务局。

上一篇: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浅谈下一篇:高三1000字读后感: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