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诗词及赏析

2024-10-27

谷雨诗词及赏析(共13篇)(共13篇)

1.谷雨诗词及赏析 篇一

谷雨唯美诗词

谷雨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时节品新茶,天气晴朗无风,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盎然,在新茶缭绕的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竹枝,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啊!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诗人在谷雨这一天,正赶上天晴,是春游的大好日子,于是与朋友一起游览镜湖,清澈的湖水,能看清水中的游鱼;湖上的`水鸟叫声啾啾,像是在和人交流感情;风吹得船帆鼓鼓,一路观看了夏禹穴和越王城等历史遗迹。诗人游历后,作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并寄送给没去游览的朋友,与朋友同乐。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诗人描写了优美的谷雨春景画面:池塘里绿水悠悠,已经生长出了紫莼,鱼儿不时跳出水面;牛犊在草地上撒欢,跑得越来越远;水沟边的篱笆里,有爬虫在鸣叫。而这美好的田园风光是诗人“深村老退耕”,远离功名利禄后体验和享受到的。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时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极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2.古典诗词“五美”赏析 篇二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五美”法 赏析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那么,怎样来赏析古典诗词呢?本文试从古典诗词作品内容本身的“五美”角度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古典诗词的想象美

阅读古典诗词必须善于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就不可能有诗词的学习,更谈不上欣赏。所谓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即由此及彼。阅读诗词,诗词中所反映的生活和抒发的感情,可唤起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画面和形象,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所谓想象,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思维过程。由于古典诗词不但用古汉语所写,而且精炼、含蓄、跳跃性大,反映的又是古代社会生活和古人思想感情,因而阅读诗词的时候联想和想象就十分必要。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何时回到家中与妻子共剪西窗之烛,向她诉说这巴山夜雨之时的情景呢?诗人憧憬着未来团聚时的欢乐,红红的烛光,温馨的夜话,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切的相思之情。

诗句是用语言文学符号组合出来的,表现为一句句话或一行行字,在欣赏中能产生丰富感,根据诗句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家何在,城春草木深”,诗人表面写国都残破,山河虽在而面目全非,春季草木茂盛但却荒无人迹,景色是一片萧条,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要写的是国家残破,社会在战乱后的萧条、荒凉。

大凡古典诗词写景是为了写人,也就是抒发诗人感情,所谓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本诗前两句中,秋丛似陶家,遍绕篱边,表面写菊花之多,茂盛之景,实际却是蕴含诗人爱菊之情。后两句则赞扬菊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更是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像菊花一样做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人。因而,作为诗人生命的冲动,情感倾诉的诗歌,加之又由众多优美意象组合而成,自然成为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教材之一。

二、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诗人的感情与作品中景物互相融合,就构成了意境,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军人出征时看到杨柳柔弱,是景物原貌,但同时又反映了依依不舍的感情,即情景交融写出了意境。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在文艺创作中感情表达鲜明强烈;无我之境指在文艺创作中感情表达比较隐蔽、曲折,让我完全融化于物。

所谓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把我的感情色彩都倾注景物上去。例如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被贬郴州处境艰难,愁怀难遣。于是在词人眼里杜鹃仿佛也是怨恨填心,词人孤独寂寞、凄凉悲哀的心情都借着对杜鹃的描写,全部倾注在景物上,直接显露于意境中,因而客观之物主观化了,客观事物本身特征则隐藏不显了。

无我之境,指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时作者厌弃仕途,归隐田园,其淡泊、宁静之心在田园山林中获得了超脱,在这里作者的主观意识则完全融化于客观事物中,物我融为一体,写的是物,而其中有“我”,又看不到有“我”。又如元好问的《颍亭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写出寒波白鸟本身所具有的情态,而没有把自己的急迫心情加到“寒波、白鸟”上去。虽然不用把我的感情色彩倾注到景物上去,但却还是用我的眼光来看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总之,诗词意境美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本身,而在于作者通过一定的景物传达的某种感情,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满足其审美需求。

三、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所谓含蓄,即指隐含在诗句之中的深层含义,而非表层含义,古人称之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只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情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的确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又如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表面所写是日暮春愁,但深层含义却是流露出对国事日非的隐忧和感慨,而更重要的是后面的深层意蕴。

含蓄美富于暗示性,表现为以少胜多,从无到有,大大拓展了诗词的内容含量,例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诗人只是淡淡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人、物、事,引而不发,却言在意先,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等词语暗示了诗人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的无穷感慨。故清人沈德潜说:“只用二十字,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因此,诗词的含蓄美体现于读者欣赏古典诗词时,不是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而要经过反复的咀嚼,从字面上找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四、古典诗词的色彩美

所谓色彩美即指各种色彩的组合,给诗词带来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色调,用鲜明的对比色来增加感情色彩浓度。例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利用颜色组合高度赞美了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荷叶是绿,荷花却是红,红绿相映,使得全诗色调明快绚丽。又如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丰乐亭春游》“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野草绿无涯”,诗人写景也着重于对色彩描绘,红树、绿草、青山,把景物写得多姿多彩,色彩斑斓。

还有色彩明暗的对比,也有种含蓄的画意美。例如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天是黑沉沉的而灯火是明亮的,以灯之明来衬托云之黑,使得我们头脑中呈现出一种天气阴沉,黑云笼罩,即将下雨的画面。

当然色彩对比还可造出一种独特的抒情气氛。例如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在狱鸣蝉》中“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诗人的视角从树上黑色鸣蝉转为狱中白发,情不自禁地悲吟,诗人满腔的悲苦情怀全部寄寓于色彩对比之中。总之,诗人通过色彩的运用乃在于给读者以视觉刺激,从而产生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五、古典诗词的动静美

所谓动静美,即指客体动态有时会使人产生静意,而客体静态有时却又使人产生动感。文学语言则更能利用这一手法写景状物,动中见静,静中有动,动静交错而变化无穷。例如南北朝诗人王籍的“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风定声静而花朵还在悄然落下,静中尚有动,鸟鸣有声,而鸟的鸣叫更衬托得此时山中越发地幽静,以有声显示幽静。又例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动静相间的手法,为我们画出了一幅极幽静的春山夜月的美景图,夜深人静,春山空寂,却有桂花仍然悄然落地,正是静中见动;而惊鸟时鸣,声响深涧,更显出山居之静,这是动中见静。还有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诗人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完全沉寂了,只有那偶尔传来的阵阵钟磬音在空中回荡,则更增加了人们的寂静感觉,这正是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法。因而,诗词的动静之美乃诗人客观世界动静变化的真实感受,从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诗境,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总之,赏析古典诗词要求我们应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从“五美”的角度深入了解作品的各个方面具有的内涵,通过作品看,作者运用怎样的写作方式、表现手法来具体形象地反映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创造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古典诗词的阅读中得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3.谷雨节气的诗词 篇三

1、《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2、《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3、《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4、《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5、《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6、《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7、《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8、《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9、《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10、《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11、《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12、《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4.谷雨唯美古诗词 篇四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谷雨唯美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2、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3、谷雨催秧蚕再眠。——宋·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

4、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5、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6、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7、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8、谷雨干时手自锄。——唐·曹邺《老圃堂》

9、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10、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11、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12、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落絮游丝三月候》

13、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4、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梅尧臣《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15、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王贞白《芍药》

16、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17、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白居易《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兼简尚书》

18、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19、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20、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21、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

22、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23、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24、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25、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26、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芍药抽红锐》

27、三朝前谷雨,寒甚过时谋。——方回《怪梦十首·三朝前谷雨》

28、各将谷雨崖烟写,独许溪鸥野鹭知。——方回《次韵送张文焕·深愧衰残蒲柳姿》

29、是日已尝谷雨茶,是岁木星守南斗。——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30、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方回《索云叔新茶》

31、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朱有燉《元宫词·谷雨天时尚薄寒》

32、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33、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仇远《书斋》

34、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贺铸《翦朝霞·云弄轻阴谷雨干》

35、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薛能《老圃堂》

36、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李山甫《牡丹二首·嫚黄妖紫间轻红》

37、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38、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39、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40、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41、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梅尧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42、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43、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张耒《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吹尽纷纷桃李尘》

44、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张耒《牛谷口》

45、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范成大《简毕叔滋觅牡丹》

46、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曹勋《诉衷情·西都花市锦云同》

47、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曹勋《金盏倒垂莲·谷雨初晴》

48、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49、前效谷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转酒池。——项安世《伯父生朝》

50、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乾隆《观采茶作歌》

51、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雨》

52、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载酒携山榼》

53、叶过谷雨花犹在,衣近梅天润易生。——高启《田园书事》

54、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唐寅《牡丹图·谷雨花枝号鼠姑》

55、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栏费朗吟。——唐寅《漫兴(十首)·一身憔悴挂衣襟》

56、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唐寅《漫兴(十首)·驰驱京国罨头尘》

57、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程嘉燧《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58、灵源洞口采旗枪,五马来乘谷雨尝。——王穉登《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灵源洞口采旗枪》

59、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60、蒸茶复刈麦,俱及谷雨前。——蔡羽《思田园·园田二三月》

61、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文征明《暮春·南风十日卷尘沙》

62、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司马光《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谷雨后来花更浓》

63、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64、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王之道《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65、扫松预造清明酒,入峡先租谷雨茶。——戴复古《清明前梦得花字》

66、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念西京谷雨花。——晁说之《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67、谷雨秧芽动,楝风花信来。——舒岳祥《春晚寄二林》

68、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舒岳祥《趋农》

69、谷雨赊犹半月期,禁烟花事已纷披。——程公许《题花十绝句·谷雨赊犹半月期》

70、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71、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晁补之《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72、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73、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假快饮消沈烦。——王洋《尝新茶》

74、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75、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董嗣杲《杜鹃花》

76、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77、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淮阳冰绽柳条新》

78、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苏颂《再和暮春》

79、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80、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李石《扇子诗·月波半浸杨柳》

81、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李石《扇子诗·未容谷雨泪胭脂》

82、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谷雨痕。——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83、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84、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黄庚《对客》

85、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蔡襄《寒食乐词》

86、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陈允平《酬同志》

87、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叶茵《道院·园林悭十亩》

88、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邓肃《飞萤》

89、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0、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曾觌《浣溪沙·谷雨郊园喜弄晴》

91、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92、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93、谷雨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94、茶苗封谷雨,书叶寄苹风。——王谌《简章伯和》

95、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杜安世《巫山一段云·笑拟条风戏》

96、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97、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谷雨天。——邵伯温《郡治五绝》

98、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99、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100、谷雨初干可自由,荷锄原上倦还休。——柯九思《索阳庄瓜寄玉山》

101、谷雨亲蚕近,花朝拾翠连。——王逢《宫中行乐词·明月窥彤管》

102、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杨朝英《双调·水仙子·自足》

103、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张雨《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104、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康海《题王秀才牡丹图》

105、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廖融《书伍彬屋壁》

106、栽时白露,开时谷雨。培养工夫良苦。——刘敏中《鹊桥仙·观接牡丹·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107、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108、谷雨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

109、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110、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程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111、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朱槔《谷雨》

112、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王恭《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113、节换榆烟火,花残谷雨天。——李昌祺《送人之京》

114、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袁宏道《示度门》

115、谷雨催田父,花时到海棠。——方孝孺《遣病·其九》

116、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文征明《煎茶诗赠履约·嫩汤自候鱼生眼》

117、一番谷雨,晓来香透帘栊。——尤侗《河传·其四·四》

118、郭外轻阴爽气多,风光谷雨近清和。——李流芳《过积善庵悼双林长老》

119、谷雨无几日,谿山暖风高。——楼璹《织图二十四首·下蚕》

120、快快插禾,清明谷雨天气和。——郑鹏《禽言三首·其一》

121、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122、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顾太清《丑奴儿·春日偶成》

123、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龚翔麟《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124、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125、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李虚己《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

126、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127、六朝风物秦淮水,三月春情谷雨茶。——吴山《秦淮舟集同刘李诸夫人分韵》

128、谷雨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谢希孟《樱桃》

129、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

130、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谷雨寄新茶。——董纪《草堂偶书》

131、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132、似带高秋清冽意,谁誇谷雨剪新芽。——范景文《同汪未央王太初尝秋茶》

133、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方太古《谷雨》

134、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时正摘茶。——郭奎《寄陈教授敏·其一》

135、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赵汝回《春吟》

136、茶到山中分谷雨,酒从地上品丹泉。——胡奎《送人回馀杭》

137、金齑细斫秋风鲙,玉髓新烹谷雨茶。——胡悌《赠章伯高(二首)·共是多情惜岁华》

138、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谷雨青。——黄衷《楚邸致新茶》

139、暖烟夹道清明近,香雪飞空谷雨晴。——史谨《柳庄为朱德辰赋》

140、瓦缸满注春泉碧,谷雨晴时分藕植。——柯潜《吟室盆荷》

141、物色冬青树,时新谷雨茶。——田登《巴风》

142、社烟随采仗,谷雨落青旌。——童承叙《雨中送驾和研冈二首》

143、谷雨年年僧送茶,近来无复及贫家。——王人鉴《谢人送茶》

144、谷雨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文彭《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

145、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师《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146、谷雨曾沾青帝泽,薰风又卷赤城霞。——赵秉文《五月牡丹》

147、帝城谷雨见黄鹂,关外风光大较迟。——范梈《赠盛复之之官宣德》

148、清明谷雨香山道,脆管繁弦平乐楼。——杨弘道《中都二首·其一》

149、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5.有关谷雨的诗词谚语 篇五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白居易《琵琶行》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唐珙《长恨歌》

“灞桥新雨骑士来,连沙作雨未开埃。折柳调弦春欲晚,衬花随马夜生怀。”——唐·崔颢《王十一南柯一梦》

“谷雨时节,百花盛放,莺啼燕舞,一派生机盎然。”

“谷雨前后渐和暖,农夫抡锄忙着场。 山香谷雨紧相伴,润滋丰收于秋凉。”

描写谷雨时节的句子

1、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2、谷雨谷雨,吉祥春雨:早晨细雨福气淋,上午小雨财神到,下雨中雨快乐随,傍晚大雨降幸福,晚上大家齐报到,送你健康和平安。谷雨快乐!

3、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的果实;种下火热的梦想,开出绚烂的花朵;送出真诚的祝福,迎接幸福的生活。谷雨时节,愿你万事如意,快乐永随!

4、时光荏苒谷雨到,金花银花眼眸绕。满目尽是禾苗壮,风吹草低蝉虫叫。种瓜点豆时节到,莫要错季种水稻。丰收喜悦幸福笑,愿你谷雨欢心跳!

5、谷雨时节丽春光,夏禾茂盛百花绽。一眼望去青纱帐,青山溪水欢歌唱。种瓜点豆喜乐忙,好运照君无惆怅。细雨甘霖送健康,愿你幸福阳光灿!

6、谷雨时节雨水丰,雨落屋檐响叮咚。静坐家中思绪浓,心头牵挂如雨重。望断天涯路难通,情到深处泪双流。愿你谷雨体安康,事事如意心意同!

7、谷雨时节百花开,祝福送花短信来。财雨催开发财花,喜雨催开快乐花。烟雨催开健康花,骤雨催开成功花。时雨催开好运花,心雨催开幸福花。

8、美丽的雨季,为你播下快乐的种子,让它接受甘露的滋润,经过好运的洗礼,发出希望的嫩芽,长成幸福的参天大树。今日谷雨,愿你天天好心情!

9、谷雨到来地解冻,春风送暖思念浓。莫道春雨贵如油,朋友情谊更长久。愿快乐驻在你心头,好运陪你一路走,平安跟你手牵手,幸福与你长相守!

10、一场春雨来,两眼望新麦,三种清新在,似是心花开,五谷丰登抬,留下生机在,齐把谷雨赞,八方养育人,酒也难抵贵,十全十美来!谷雨快乐!、

11、我把祝福和希望,埋在这条短信中、让它们沿着谷雨时节的雨水生长,送给你满年的丰硕与芬芳!

12、谷雨时节到,万物有生机、祝你生活超小康;身体健如钢;甜蜜入对成双;吃嘛嘛嘛都香!天天幸福,时时都健康!

13、谷雨时节雨霏霏,生活枯燥显乏味、革命工作有些累,自己身体最宝贵、作为朋友送关怀:白天多吃水果,晚上早点睡!

14、谷雨播种忙,欢歌一路扬。谷雨工作顺,万事有好运。谷雨送祝福,烦恼影子无。谷雨开口笑,招手成功到。谷雨快乐哦。

15、谷雨好时节,甘霖从天降;雨滴落啊落,万物吐芬芳;雨滴闪啊闪,开心没烦恼;雨滴跳啊跳,日子甜又美;愿你乐开怀,谷雨身心爽!

谷雨的朋友圈文案

1、春天的温暖与滋润,总是以一场细雨开始,“正当谷雨弄晴时,一年弹指又春归”。

2、谷雨时节到,万物有气愤。祝你糊口超小康;身体健如钢。

3、今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愿春日播种下的生机,茁壮成长。

4、今日谷雨,雨生百谷,万象更新!

5、快乐笠,好运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祝福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谷雨时节,送你一场开心雨,幸福直达你心底。

6、今日谷雨,“萍水相逢,雨生百谷”,外面细雨罪靠,雨中那些日渐丰盈的叶子,有了水的滋润,像激动的`心,仿佛初恋。

7、春雨惊春清谷天,今年完美地在家经历了整个春天,今日谷雨,一年好景,莫过于此时。

8、泡一杯谷雨茶,闻一缕宜人香,品一口甘醇味。发一条谷雨信息,递一丝真心祝福,愿一生快乐平安!

9、今日谷雨,此间生活向暖,幸福肆意生长!

10、今日谷雨,愿病毒随夏日时光,一扫而尽,愿人类安康,世界美好!

11、今日谷雨,雨生百谷,万物生长向上的季节中,不该有颗向下的心,奋斗正当时!

12、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今日谷雨。

13、谷雨到,愿朋友们的生活,都能欢欣“谷”舞,快乐舒畅!

14、好雨知时节,祝福乃发生。空山新雨后,祝福暖心头。

15、今日谷雨,春由此别,带上笑容出门去,看花看草看百鸟,与春天说一声再见吧!

16、谷雨时节雨靠靠,糊口枯燥显乏味。

17、卧听雨声,雨滴滴,福浓浓;心触雨帘,雨蒙蒙,喜重重!

18、又到谷雨,春和景明。赏景踏青,折柳寄情。

19、谷雨至,与你共赏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

6.元宵赏灯诗词赏析 篇六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说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樓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7.谷雨节诗句赏析 篇七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鉴赏:表面上是指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实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老圃堂(一作曹邺诗)

薛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这首诗是曹邺描写自己的耕读生活,很显然受了东晋陶渊明的影响。曹邺有《田家效陶》诗云:“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诗所描写的景象会让我们想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避秦人。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林和靖即林逋,“梅妻鹤子”的那位兄台。要赶上现在,有人又要在他的取向上挖猛料了。幸好古人宽容,你想怎么矫情都可以。“三巡”是讲新茶泡了三泡颜色还如松色,浓淡相宜,禁得起泡,好茶啊。林老是在说,朋友喝得对路了,那意兴是越来越浓,茶泡了若干泡也没觉出它的.淡来。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赏析: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采茶歌》

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乾隆皇帝这一首《采茶歌》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民歌的感觉,写了江南茶农在谷雨日采茶的辛苦,表现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

天仙子

苏轼 宋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8.《红楼梦》部分经典诗词赏析 篇八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

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羁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即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这副对联就反映了崇尚虚无的理论。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

但读者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寄人篱下之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9.云的诗词原文及赏析 篇九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作者简介: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赏析: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10.小学诗词《春晓》译文及赏析 篇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鉴赏】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扩展阅读: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本名孟浩,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但其仕途困顿,最终修道归隐,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扩展阅读:孟浩然的诗歌成就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该派有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朓)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禄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11.从诗词歌赋中赏析辽代乐舞 篇十一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诗词歌赋;赏析;贡献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01-02

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辽王朝存续二百多年,在这二百多年里契丹人雄踞在北方,不但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国家,还大力发展了军事、政治及经济。此外契丹人利用和汉、女真、高丽和回鹘等民族的杂居,对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辽王朝建立之前,契丹人活动的核心区域是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地区,他们沿着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游牧、狩猎,“车马为家”、“居无常所”。而音乐和舞蹈舞却是契丹人的“平生之好”。上自契丹贵族,下至贫民奴隶,从隆重的祭祀场面到出场放牧的转徙途中,几乎都离不开音乐舞蹈。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和契丹人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中的一段则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盛况。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见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①

《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②因此,辽代乐舞的兴盛直接影响到一大批的诗人学者,他们借辽代乐舞以抒情,发泄内心的快感,反之也进一步推动了辽代乐舞走向辉煌。与此同时也为因史料匮乏而难以为人们所了解的辽代乐舞提供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辞赋中留下的辽代乐舞气息,笔者就音乐和舞蹈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辽代音乐的记录

辽代的音乐以广泛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成果为特征。处于北方草原,疆域广阔,不但造就了契丹人英勇善战,还具备了草原民族宽阔和博大的胸怀,善于学习总结其他民族的乐章礼法。

在这一方面体现在诗词歌赋中的具体有如明末著名学者赵士哲在《辽宫词》第五首中所描述的内容。

全晋舆图属大辽,太宗新莅紫宸朝。

汉家礼乐真堪羡,从此坤仪改姓萧。

诗文译为:全后晋的疆域已归属大辽,太宗初次临视汴京紫宸朝。汉家礼乐法度实让人羡慕,从此契丹后族一律改姓萧。

此外公元947年3月,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占后晋都城开封,晋主石重贵投降。辽太宗下令将晋都诸司官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薄、法物及铠仗等统统送往首都辽上京。此在《辽史·乐志》中有记载:“汉乐,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将……太常乐谱,诸宫悬……悉送上京”。“大同元年(947年)太宗自汴将还,得晋太常乐谱、宫悬、乐架、委所司先赴中京”。“辽雅乐歌辞,文阙不具,八音器数,大抵因唐之旧”。

从史料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史》中所说的汉乐,其实就是中原的雅乐。宫悬,也称编钟、编磬,是雅乐的主要乐器。包括雅乐八音、歌辞、乐谱都被太宗耶律德光亲自带回了大辽国。

《辽史·乐志》中有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饶歌、横吹乐。”契丹的国乐,中原人称之为“番乐”是契丹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乐舞风格。所以说是犹“先王之风”。国乐和雅乐的规格要高于其他诸乐。多用于宫廷册礼、宋史来朝、祀神仪等等。如《辽史拾遗补》卷4《皇后生产仪》条记载:“若生男时……戎主着红衣服,于前帐内动番乐,与近上契丹臣僚饮酒……若生女时,戎主着皂衣,动汉乐,与近上汉儿臣僚饮酒。”再如,清人史梦兰所著《中元节诗》:

行宫宴饮过中元,番乐声残汉乐喧。

佳节迎来还送去,一天月色正黄昏。

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契丹语为“赛离舍”,意为月好。是契丹人非常重视的重大节日。今人庖丁有《辽代风俗歌》流传于上京故地:

七月十五过中元,前后四日不消闲。

十三夜行三十里,扎下毡帐睡梦酣。

十四迎节设酒宴,番乐声声五更天。

十五张筵奏汉曲,美酒笙歌尽欢颜。

十六早起众西行,齐喝三声送节完。

《辽史》卷53《礼志六》岁时杂仪一节记曰:“七月十三日,夜,天子于宫西三十里卓帐宿焉。前期,备酒馔”。翌日,诸军部落从者皆动番乐,饮宴至暮乃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中元,动汉乐,大宴。十六日昧爽,复往西方,随行诸军部落大噪三,谓之“送节”。

在辽代历史上也出现不少契丹的教坊乐人和音乐家。史上留名者大多是契丹贵族。例如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48~982年)雅好音律①;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2~1031)“晓音律”②;辽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16~1055年)“通音律”③;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能“亲御琵琶”④;耶律倍,其人“知音律”,征渤海胜利后“作歌以献”⑤。在契丹贵族中最著名的当属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王鼎《焚椒录》说她“幼能诵诗,旁及经子,而弹筝琵琶,尤为当时第一”。萧观音的传世之作是著名的《回心院》。

唐玄宗时,杨贵妃与梅妃江采苹争宠,梅妃失宠,遂命宫院为“回心院”,希望玄宗回心转意。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定诗体的名称。萧观音所创“回心院”,用以谏阻帝之游畋无度,被疏远失宠。这是一首凄丽哀婉的宫怨词,例如词中写道:

张鸣筝,

恰恰语娇莺。

一从弹作《房中曲》,

常和窗前风雨声。

待君听。

诗文译作:弹响心爱的古筝,象黄莺娇羞的叫声。每当奏起《房中曲》的音调,常和窗前风雨声和鸣。弹响心爱的古筝,等待君王来聆听。

二、辽代舞蹈的描述

音乐和舞蹈就像是孪生姊妹,音乐在舞蹈中的位置尤为重要,舞蹈离不开音乐,好的音乐震撼心灵的同时,也让人翩翩起舞。

辽之乐舞包括音乐之中,契丹有乐舞不分之说,即乐人亦为舞者,这实际上是一种边演奏边舞蹈的形式。如臻蓬蓬舞,这是契丹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臻蓬蓬歌》⑥为证:

臻蓬蓬、臻蓬蓬,

外头花花里头空。

但看明年正二月,

满城不见主人翁。

“臻蓬蓬、臻蓬蓬”是象声词,是双手击打腰鼓发出的节奏声。“臻蓬蓬歌”又名“蓬蓬花”。臻,手击打鼓边发出来的声音。蓬蓬,手击打鼓芯发出的声音。“外头花花里头空”明指腰鼓外部华丽的装饰,暗喻辽朝末年统治外强中干。“满城不见主人翁”,指辽天祚帝弃城出逃。

此歌的演出形式是用腰鼓伴奏,击鼓舞蹈,以鼓点助舞兴。以后广泛流传于辽东京、南京、西京等地。

同时该舞蹈也在据《宣政杂录》记载:“宋徽宗”宣和初(公元1119~1120年)收复燕山,以归朝辽民来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节而舞,人无不喜闻其而效之者。

古人云:“宴饮无乐,不无欢乐。”两国交往使臣来朝之时,好客热情的契丹人都要举行隆重的宴饮歌舞场面来显示对汉使的尊重。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多次出使契丹,留下了很多生动表现契丹人车马为营、宴饮歌舞的诗作。如《出塞诗》云:

涿州沙上饮盘桓,

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语巧催燕泪落,

蒙蒙吹湿汉衣冠。

再如宋代诗人、诗评家朱竹坨所作《席上观倒刺诗》云:

雪后风灯焰之寒,

云韶旧部走伶官,

一双手技从客入,

胜舞银貂小契丹。

“倒刺”为契丹语“歌舞”的意思。清《历代旧闻》记载:“元有‘倒刺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瓷灯起舞。”辽宋时期的手技类舞蹈疑似蒙古族的灯舞,盅碗舞。是表现手之技巧的歌舞,属散乐。手技用于契丹皇帝生辰乐次:“酒二行,歌,手技入”;曲宴宋国使乐次;“酒三行,歌,手技入。”⑦

另一位北宋使臣王曾记载:“渤海俗,每岁时紧会作乐,先命善舞者数辈前行,女士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踏锤”。渤海归辽后,渤海的乐舞在契丹流传很久,并在金、元还经常出现。

此外现存的大榆树堡竹马舞,这是濒危的契丹人狩猎舞蹈。目前在锦州市义县东部山区还有最后一批竹马舞的艺人。

基于上述辽代音乐和舞蹈描述和记录,辽代乐舞的传承与发展,与辽代的君主开明,经济,政治发达紧密相连。辽代乐舞不仅继承了旧唐音乐,而且受到鲜卑音乐的影响,并传播到后来的女真,蒙古。为中华多元一体化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赵永春.奉使辽金行程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巴景侃.辽代乐舞[M].沈阳: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2.

[4]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

[5]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夜泉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篇十二

同学们都清楚的知道,学会欣赏古诗词才能够了解我国的古典文学,发扬光大我国的古典文学。夜 泉

(明)袁中道

参考答案:

7.(3分)(1)山白鸟忽鸣(1分)

附赏析

译文:夜晚山中夜鸟突然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凝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了霜。赏析: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受。山白 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现的色调。一声鸟鸣划破寂静,反而更衬托出寂静,正像王籍所描绘的 鸟鸣山更幽 的境界。

石冷霜欲结,表现由视觉引起的对触觉的联想。清幽的月色洒在石头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

诗人置身于朗月的清辉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着冷光像要结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华映照,银光闪烁,简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写夜泉的诗句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写它的淙淙流声。而本诗的作者却独从视觉来表现它。不能不说是别出心裁的艺术创作。

赏析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小题1:诗中“山白鸟忽鸣”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的幽静?-九年级语文-魔方格 赏析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小题1:诗中“山白鸟忽鸣”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的幽静?(1分)小题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小题1:以动衬静或以声写静、以动写静(1分)小题2: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仿佛成了一溪洁白的雪。(2分)小题1:试题分析:古诗词中常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本诗中“山白”是静写,“鸟忽鸣”是动写。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诗句描绘的意境,发挥想像从声、光、色几个方面描写出诗中的景象,语言力求生动,用多修饰。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赏析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

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13.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如画的诗词 篇十三

一、初步感知诗情画意

对于初学赏析诗文的学生,应先引导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学习积累,从简约的文字中把一块块拼图找出来,而后再拼起来,这样他们对诗情画意便会有初步的感知。这个阶段老师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展开太多的联想和引申,只要能“依样画葫芦”即可,否则会欲速不达。

以引导初学者赏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为课例。我们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以下几块拼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自一个人站在湘江之畔的橘子洲上,看着湘江水,奔腾不息的向北流去,凝望沉思。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处的岳麓山上是层层叠叠、漫山遍野红如火的秋林。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眼前是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中是雄鹰展翅,自由翱翔。俯瞰:“鱼翔浅底”,清澈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然后我们把这五个拼图拼成一幅画,就可以看到一幅立体的秋水长天、寥廓万里、绚丽多彩、动静结合、生机勃勃的江南秋景图,宛如当代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再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解读时我也是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把以下拼图先找出来: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羡煞旁人。而后再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来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背景,接着再加进繁忙的飞燕,闲适的鸳鸯,这样一幅阳光和煦、春意萌动、春光旖旎、生机勃勃、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就出来了。引导初学者解读此诗,只要学生能感悟出杜甫对充满诗情画意的秀美的成都草堂周围环境的喜爱之情,能把春色图拼出来即可。总之,第一阶段由于学生初学赏析,无需要求他们展开太多的联想,关键是引导学生从诗中悟出画来,把整幅画面拼出来,对诗情画意有初步感知即可。

二、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

学生对诗文的初步感知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之后,就要告知他们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拼图上,而要更加灵气地解读诗文,要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在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透过简约的诗文,通过人情物理去解读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喜怒哀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描绘羁旅游子的极品佳作,是对诗如画的最好诠释。元人周德清称它为“秋思之祖”,王国维更誉它“纯是天籁”,并在《人间词话》中高度评价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因而它是教学生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的绝佳课例。

全诗前三句只有九个简单独立的名词,即九块拼图,如果只是把它简单地排列组合在最后一句的大背景中,构成一幅图画,那还只是初步的感知,还不是灵气地创设出的诗情画意。要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就要求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积累,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融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去创设。我觉得像以下这么解读就属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就要想象出:在一颗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蔓。黄昏时分的乌鸦站在树上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单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地走在羊肠古道上。第四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总之,如此解读,想象的翅膀就会为每一个同学创设出一幅幅充满灵气的、融进自己个性及人生感悟的图画来。

如果说从诗中悟出画来是量的积累,那么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就是质的变化。是融入了自己人生感悟的再创造。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从诗中悟出画拼成图的基础上,学会创设诗情画意,那我们的诗文课就将充满悟性与灵气,就将由量变到质变。

三、在创设诗情画意中体悟主旨的升华

诗言情、诗言志,我们读诗不但要感其情,更要明其志。读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往往叫人忘情其中,这时要顺势把学生的情感推向更深层次,体悟其主旨的升华。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作为解读的课例,诗的前两句就可以创设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白日依山尽”是诗人看到落日衔山的“白日”奇景。“黄河入海流”的入海的“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景。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而黄河入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律动,它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的“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而是一副灵动的山水画。

解读至此,我们应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体悟: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摹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视野开阔,胸怀宽广,意蕴深远,余韵无穷。“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只有哲人才能赋予它哲理性的意蕴。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从而使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和谐统一,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如果学生能在初步感知与创设诗情画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悟那在诗情画意中升华了的主旨,那么我们学生的心灵就将在诗情画意美的陶冶中得到净化。

四、简约而不简单

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算是对诗文特性的最经典的解读。诗文从字数上看,是最简约的,所体现的是:浓缩的是精华,取舍之间,彰显智慧;然而意蕴上来讲并不简单,因为诗如画。

为什么唐诗宋词能传颂千年,因其简约而不简单,因其充满诗情画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从解读诗文的角度讲,就是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诗文简约的文字中,去品味其并不简单的诗情画意。从初步感知诗如画的妙境,到引导他们灵气地创设诗情画意,最后引导他们在创设诗情画意中体悟主旨的升华。这样,我们学生就将在品味诗文的过程中历练自己的审美能力,他们的心灵就将在诗情画意的美的熏陶中得到净化。最终我们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备考成都一诊动员大会讲话稿下一篇:善良的人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