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标准心得体会

2024-11-08

教师标准心得体会(共12篇)

1.教师标准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我在认真观看了三位专家对《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的视频之后,收获颇多。下面是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和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学生为本”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班级工作,是以关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它不仅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过程,更多的是文化传承、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我经常利用课下与学生谈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得困难,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师德为先”,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授德育,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而教师的个人品质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重视自身德育修养,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有时也会出现缺点和失误,只要勇于承担和反省,反而会赢得学生的更加信任。感悟的东西往往比传授的事物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只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严格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必令学生口服心服。

“能力为重”,就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能力上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让每个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现在与未来。及时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让他们为自己的长处感到骄傲自豪,脚踏实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终身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因此,我要感谢这次国培,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2.教师标准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标准,小学教师,角色

一、什么是教师角色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 (G.H.Mead) 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 称为社会角色。后来, 角色概念引入教育领域, 教师角色理论开始兴起。人们运用教师角色理论来阐释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对教师行为的重要影响。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 (B.ddle) 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角色界定为以下三种类型:其一, 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其二,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其三, 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在众多的研究中, 教师角色一般被认为是教师的行为。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角色群。因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随着教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 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时代的变迁, 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师角色

教育部制定、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体现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特别需求。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教师, 它要求小学教师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 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 实现“六个转变”, 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以表现出合适的角色行为。因此, 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新角色转变表现为:

(一) 面对学生的角色

1.做学习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当学生察觉到学习的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会感觉到这种学习是有威胁性的, 并往往受到抵制, 一方面不容易学习, 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 那这样的学习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 应废除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 以促进者取而代之!“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规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学习, 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2.做潜能的激发者。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 虽然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项或八项智能, 但是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表现则有所不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 而其他几项稍差。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传统教育所认为的“差生”, 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 但他在其他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可能相当出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 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 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差异性, 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注重鉴别、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 并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 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智能强项, 以强带弱, 促进学生的弱势智能领域的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每天都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能”, 教师须在多元智能课程和教学的设计上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 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各自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景, 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多元智能的组合活动、集体 (小组) 以及师生之间的多元智能的互动, 适应学生个体智能特点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 充分发挥激发者的作用, 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3.做真诚的赏识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与个性表现的强项和弱项, 因此,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 善于发现、关注和赏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 全面地评价学生,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中的优良行为, 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4.做得法的组织者。新课程的实施, 就是要求教师淡化权威, 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 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 有效地组织教学, 引导个性化学习, 做“平等中的首席”。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智能特点改变学习方式,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个体潜能与特长的全面开发。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设计符合自己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学习活动。

5.做得体的协调者。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 打破区域界限, 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 协调各种关系, 具有“外交家”的能力。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6.做平等的合作者。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合作与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 彼此尊重, 互相信赖, 智能互动, 教学相长。特别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乐于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的成果与进步的快乐。在这个合作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思考, 提升经验和知识, 聆听各自内心的喜悦,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全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合作发展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 学生通过交往、合作, 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 懂得尊重人、体谅人, 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7.做资源的开发者。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 现在需要教师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面对新的形势, 教师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 逐步走向课程资源 (特别是微课资源) 的开发者。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 “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 “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8.做德行的示范者。《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的“师德为先”, 具体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 教师的品行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对社会公众的示范性的“育人”影响。为人师表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孔子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 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唐代教育家韩愈则进一步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 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立而其教存”。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以教人者教己”。他自己也正是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 忘我奋斗, 鞠躬尽瘁。“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也是对为人师表的最好注解。

(二) 面对自我的角色

1.做终身的学习者。“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 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 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这是一种观念, 更需要行动, 教师要不断用学习来重塑自己。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 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教师应向书本学习, 向同行学习, 向名师学习, 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 与学生互动学习, 每天淘汰自己!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 养成苦耕不辍, 终身学习的习惯。

2.做精明的反思者。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当前公认比较符合现实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通过对自己或身边日常的教育教学时间进行专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而发现不足, 或者以经验的方式化解教学中产生的困难, 从而促进自己的教育智慧,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并成为充满反思意识和创造活力的群体。在理论和经验的持续碰撞中不断成长, 成为反思型教育的实践者。

3.做扎实的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 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 都离不开研究。

实施小学教师专业及新课程标准, 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树立服务意识, 努力发挥新角色的作用, 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_145603.html.

[2]Kristen J.Nelson Kim Bailey.教师职业的9个角色[M].刘坤, 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3]梁志洪, 陈雅玲, 张晖.小学教育与教师技能——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教育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3.优秀教师的标准 篇三

2008年8月25日,两个小男孩走进了华盛顿东南部地区的公立小学。他们都是非洲裔美国人,上五年级。前一个学期,两人数学考试的成绩都不及格。其中一个走进了金伯尔小学,顺着楼梯来到了数学老师威廉姆·泰勒的教室。这是一间深蓝色、整洁的屋子,但墙上的钟表和电源插座都处于“罢工”状态。另一个男孩走进了普拉默小学,环境和前者差不多。在这两所学校中,超过80%的孩子能享受到免费或减价的午餐。到了晚上,所有的孩子都会回到相同的城市生态系统中——1/4孩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当地警察几乎隔周就能收到有人被谋杀的电话。

学年末,两个孩子同时参加了公立小学的标准化考试。经过泰勒老师一年的辅导,第一个男孩的分数有了显著的提高。他的起点是不及格,现在已经高于及格线。他同班同学的分数每人平均也涨了13分。泰勒老师讲课的第一天,全班只有40%的学生能及格,到了年末已经有90%的学生达到或超过及格线。

另一个孩子情况如何?他的期末考试还是不及格,没什么进步。实际上,普拉默小学只有1/4的孩子数学考试合格。这些孩子的起点水平和泰勒老师班里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老师的作用比学校大

这两个男孩的故事,以及更多相似的学生故事,体现出了过去十年中教育研究方面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比起教育中的其他可变因素,如学校或课程安排,老师的作用更为重要。具体说来,如果泰勒老师的学生在他的教导下持续保持这个水平,几年之后他们的分数将和华盛顿西北部那些富裕学生们相差无几。而如果这两个孩子跟随各自的老师学习三年,他们的人生可能就会大相径庭——到了高中,好教师和差老师的综合作用将更加显著。

家长们总是为把孩子送到哪所学校操心,但从数据可以分析出,学校的影响远不及站在他们孩子面前的那个成年人更大。人们却从来没有通过任何可靠、客观的方式来鉴别一名优秀教师。相反,优秀教师的天赋总被归因于一些神秘的品格,人们可以看到并崇敬它,但不可复制。优秀老师都被视为英雄,却没有一门培训课程。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准,泰勒老师成为了华盛顿排名前5的数学教师。他性格外向,话语诙谐,却不是一个天生的表演家;他只有三年的教师履历,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他十分关心自己的学生,当然很多同行也是尽职尽责的。那么泰勒老师身上有什么不同点?

在美国,有一家教育机构花费十多年时间,系统地研究这个谜团。他们追踪成千上万的学生数据,分析为什么一些老师一年内就能让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这个组织并不是什么教育局或官方机构——“美国教育”(Teach for America)是一个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低收入水平的学校中义务授课。它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许多年来,它一直在改善自身、检验自己的理论并重新定义雇佣和培训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教育”建立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实验室”:2010年,约有近50万美国学生的老师来自该组织。“美国教育”会严密追踪学生们的成绩资料,并连接到每位负责老师的身上。大多数孩子来自贫困家庭,或者是非裔美国人,或者是拉丁裔。“美国教育”还保存了7300名老师的数据。

到目前为止,“美国教育”的这项调查仅仅限定在自身范围内。最终的结论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人们认为能帮助一名新手在穷人学校里快速成功的窍门并不是重点,另外一些听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例如一名老师课余的活动或成绩,倒是显示出了能预测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倾向。

明星教师的共有特征

史蒂夫·费尔身材高大,话音低沉。他可以称得上“美国教育”内部的资深专家,职责是寻找并研究卓越的教师,并以此为模板培训他人。当“美国教育”开始使用学生成绩等数据鉴别与众不同的老师时,费尔就参与其中。他亲自来到了这些老师的班上,看到了他们的课程计划,并与老师们商讨教学方法和理念。他和同事们每年都会对教师进行至少四次考察,并找出哪些培训对他们的帮助最大。

很快,一些共有特征就浮现出来了:首先,好的教师会为学生设定远大的目标,他们也会持久地寻找提高自己效率的方式。例如,当费尔找到成绩斐然的老师、表示想去听课时,得到的回应总是相似的:“他们会说,‘我欢迎你来,但必须提前告诉你,我的班级结构正在调整,要重新安排阅读研习小组,因为我认为现在的安排不够合理’。当你从某个人嘴里听到这样的回答时,你就能有些想法了。”他认为,优秀的老师会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的行为。

明星教师有四种共同的倾向:他们会热情地让自己的学生和家庭都参与到教学进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计划详尽且目的性强,从明天的安排到下一年的目标都有准备;工作不松懈,拒绝向各种困难屈服,如学生贫困、官僚政治或预算短缺等。

不过,老师们对上述结论并不满意。“这对课程安排有什么用?告诉我一些具体行动吧!”于是,费尔为老师们列出了一份高水平教师的行为清单。例如,好老师会非常关注自己的学生是否能理解课程内容: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紧跟你讲的?不过,仅仅问“谁还有问题”是不管用的,这是一个“经典”的新手失误——学生们并不能一直清楚地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

“有能力的老师坚持认为有效的教学并不神秘,也没有魔力。”费尔在作品《教学的领导力》中写道。他谨慎地表示,书中展示的范本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他确信它们可以提升教学质量。2007年,“美国教育”组织中24%的老师能够推动学生保持一年半以上的成绩进步,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44%。

优秀教师,品格最重要

当考试成绩不完全可靠时,“美国教育”也会帮助老师寻找其他的衡量统计标准。申请加入“美国教育”组织的人将接受12项条件的评估,如毅力和沟通能力等,通过与教育者的对话完成评测。申请者需回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什么是思维”。从2000年开始,“美国教育”就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判断:最好的老师在申请职位时,体现出了哪些共同特征?

如果只能依靠结果建立雇佣机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动的。“在加入组织时我有一大堆这方面的理论,”莫尼克·赫特泽尔是招募的负责人,“已经有很多次经历可以证明我曾经犯过不少错误。”基于早年间的教学经验,赫特泽尔一度认为,在贫困地区有多年教书经历的老师是合适的。结果大相径庭,最终的数据发现经验与教学成绩没什么关系。

许多年里,“美国教育”也乐于选择拥有“持久学习能力”的人。费尔认为,优秀教师能够通过平时表现和适应能力反映出来。因此,有自知之明的人自然错不了。“这是一个相当合情理的假设。”但在2003年,招募处的员工观察了有关的数据,发现这一指标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更准确地说,在雇佣过程中以“持久学习能力”作为预测标准也不灵光。

有趣的是,真正能够预言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出色教师的是“坚持不懈的过去”——不只是一种态度,而是确有行动。在面试环节中,“美国教育”会问及申请者在生活中克服过的困难,并依据回答将他们的毅力进行排位。在2009年11月发布的一份调查中,心理学家达科沃斯评估了“美国教育”中390名教师在申请加入前和一年之后的表现:那些最初在“勇敢”一项取得高分的人——即毅力和对长远目标的热情,激励学生成绩提高的数字比得分低的人高出了31%。

另一种特征看起来更重要:在“生活满意度”中得分高的老师,比其他人能在教室里当好主角的可能性高出了43%。“美国教育”认为,知足常乐的老师与学生们的交流更顺畅,他们可以把热情和乐观传递给孩子们。

总体上来说,“美国教育”的成员们发现,过去的经历可能是预测一名教师未来表现的最佳途径。在大学期间就拥有远大目标的人,成为老师后可能继续保持。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并不绝对,一张教育学硕士的证书对于课堂上的效果没有直接的影响。相比之下,领导能力更有参考价值。但最有价值的“教育证书”仍是毅力等品质。

4.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三亚市第四中学刘江

上周六,三亚所有的中学教师在进修学校和一中学习了教师专

业标准,受益匪浅。这次学习是我在教学方面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专业标准新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小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收获很多,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

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

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基本理念是标准里面的原则,是教师从业的底线与红线。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尊重人的个体的社会,以学生为本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以自己的劳动,去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师德、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但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指数倍增长,终身学习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

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专业标准从专业标准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理念与师德是基础保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上,必须与党、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密切一致,对学生要突出关爱与尊重,对教育教学应该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个人的修养上,应该堪为表率,否则,其教育教学的行为只能回误人子弟。在专业的知识上,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还要要求教师关注世界与社会、国家与人民,同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的评价。

5.学习教师行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五

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行业标准草案试行推广了,这是一件好事。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有了行为准则。作为教师就应当按照行业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同时,行业标准也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方向。教师行业标准分为三个层次: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维度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又包含多个领域。如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行为、个人修养的行为、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的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也就是三个层次、三个维度、13各领域、58项基本要求。基本理念包括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提示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师德要求教师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以德为教育之先。能力为重要求课堂科学安排和合理运用,教师不但要求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教育能力。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时刻关注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要跟上时代和社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应对教育教学的新形势。

教师要通过学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水平。时刻以标准要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6.小学教师师德标准心得体会 篇六

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学立德树人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国运昌盛和民族未来。要立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措施,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党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

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师德建设是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思想教育和德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

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师德。加强师德教育和建设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广大人民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师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造就一只师德高尚、素质良好、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相信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都能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好教师。

我从事教学工作35年,在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都是从正面教育学生。如遇到某些学生对国家的政策和学校规定有看法或有抵触情绪,我总是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直到他们想通。

大学毕业后,我不情愿当一名小学教师。当我走上讲台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看到一个个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促使我有了强烈的要把孩子们教好的责任心。所以在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始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帅。早上早到,放学后迟走,和学生同劳动,脏活累活我抢着干,和学生打成一片。平时关爱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我和他们做朋友。学生有了思想问题都愿意和我谈,从而使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学生也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在教学中我始终认为要给学生半桶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潜心钻研业务,订阅大量书刊。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平时我认真备课,教课,批改作业。我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习差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后进行辅导,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也有遗憾,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例如,理论学习不够透彻,没有从实质上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教研的力度不够。多年来只上课备课,没有把自己教书的感受,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形成文字记录下来。

对现在学生的思想、学习状态我曾一度感到很困惑。通过学习,我深知教育学生也要与时俱进,在这信息化的时代,教师面对每个鲜活的个体,要因材施教,要有足够的耐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样才能接近他们,让他们也能接受老师,师生才能更好地沟通,才能教育好学生。

7.教师标准心得体会 篇七

英国的教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英国对教师教育的管理也类似于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即在自治原则的指导下允许教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课程的设置,只在中央的层面通过教师培训署(TTA)制定的教师教育标准来规范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接受教师教育,获得从教资格,并不断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1]而这一过程是否能够实现,则要以教师教育标准为衡量依据。

2005年9月,教师培训署被改组为学校培训与发展署(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简称TDA),继续承担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工作。[2]与原来的教师培训署以及英国其他负责高等教育管理的部门一样,新成立的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是一个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它虽然受教育部的资助和委托,但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它并非直接由政府官员领导,而是由教育大臣任命的教育领域的14名专家组成非执行董事会负责决策事宜。董事会成员背景各异,有的是校长,有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有的是教师或教育系统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有的是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还有具有在企业工作背景的人员,[3]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教师教育领域的专业自治,又可以吸收教育领域各部门人员的意见,保证教师教育的顺利发展。

学校培训与发展署除继续承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外,还突出强调了推动学校人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工作。[4]可见,学校培训与发展署将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小学的改进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最终要在中小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以及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性。

二、英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

学校培训与发展署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与教育领域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通力合作,着手制定新的教师教育标准。新标准于2007年9月开始实施,主要包括两类标准:一类是教师教育资质类标准,即《职前教师教育要求》(Requirement for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是对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的招生、教育的实施以及管理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工作的要求,规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基本条件和基本过程;另一类是教育素质类标准,即《教师专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是对各种水平的教师的专业品性、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

(一)《职前教师教育要求》

《职前教师教育要求》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针对的主要是职前教师教育的提供者。英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实施机构包括大学、教育学院、远程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如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教育和部分时间制教育、远程教育、基于工作的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师教育,其最终结果是通过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获得“合格教师资格”(QTS)。《职前教师教育要求》不但给教师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还为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方式留出了足够的自主空间,以提高教师教育实施方式的灵活性。[5]《职前教师教育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6]

1. 招生要求

招生要求包括对学生三方面的资格和素质的要求。其一,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GCSE)成绩,要求英语和数学达到“C”或具有同等程度,对于想要教3~11岁儿童的教师,他们还必须在科学科目中也达到“C”或达到同等程度。其二,学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第一级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其三,适应性要求,这主要是在招生面试时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做教师的潜质,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是否具有符合“合格教师资格”的智力和学术能力;要求学生在开始接受教师教育的28天内暂时注册进入普通教师教学协会(GTC);要求学生具有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一定的阅读能力,并能够用标准的英语清晰、准确地交流,具有教育大臣所要求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等。

2. 培训要求

培训要求是对教师教育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的要求。其一,教育计划的设计要求,即教育计划内容、结构、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证明他已经达到合格教师资格。其二,教育计划的质量要求,即要能够达到教育标准局(Ofsted)规定的等级———“满意水平”。其三,资源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培训资源,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达到合格教师资格。其四,满足个人培训需要的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要考虑和满足学生的个别培训需要。其五,入学公平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在招生时要注重教育公平,特别是要照顾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其六,入职教师教育要求,即所有新教师都要经历3个学期的入职教师教育,考察合格后才能继续在公立学校任教。在这段时间,教师教育机构要使学生了解其法定权利和义务,并帮助学生为入职做准备。其七,年龄段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培训学生能够胜任连续两个或多个年龄段儿童的教学,包括3~5岁、5~7岁、7~9岁、9~11岁、11~14岁、14~16岁和16~19岁等年龄段,并且要使学生参与他们所学范围前后两个年龄段的教学,以使学生对儿童的升级有着更广泛的经验和理解。其八,在中小学的实习时间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要为学生安排足够的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其九,两所学校的要求,即每个学生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必须至少在两所学校任教,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能力和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了解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学校的组织管理方式,从而获得宽广和多样的经验。

3. 管理和质量保证要求

这是对教师教育计划管理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合作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需要和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合格教师资格的标准,共同选拔、培训和评价学生。其二是守法要求,即教师教育计划必须满足学校培训与发展署当前的各种标准和与职前教师培训有关的现行法规,以及与平等、反歧视和儿童保护有关的各种法律,并且要不断满足某法律修订后的新要求。其三是不良行为管理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有正式的程序来考察和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其四是评分仲裁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有严格的内外部评分仲裁程序,以保证根据合格教师的标准对学生做出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评价。其五是监督与评价要求,即教师教育机构要监督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要通过收集证据或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考察采取这些措施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六是毕业生、注册、接受海外培训教师计划和教学计划要求,这些计划都是基于工作的职前教师教育计划,它们要符合关于基于工作的教师教育计划的一般规定,并且还要满足教育大臣关于职前教师教育的当前要求。

(二)《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按照工资级别将教师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等级,即合格教师(Qualified Teacher Status,简称Q)、普通教师(teachers on the main scale,简称C)、资深教师(Post Threshold Teachers,简称P)、优秀教师(Excellent Teachers,简称E)和高级教师(Advanced Skills Teachers,简称A),并且规定了每个级别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专业品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在教师专业标准的五个等级中,合格教师专业标准是最基础的,因为任何想要当教师的人首先都要通过接受教师教育获得“合格教师资格”。其他的标准都是建立在合格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通过考核被确认达到下一个标准的要求,才能晋升到下一个等级。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现以此为例介绍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7]

1. 专业品性(professional attributes)

专业品性是一个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理想、情操和性向等特质,主要侧重于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专业品性方面的要求包括:其一是能够与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平等、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和建设性的人际关系,要对儿童和青少年有较高的期望,努力使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要以身作则,不但对儿童保持高期望,自己也要表现出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其二是具有法律和政策素质,能够意识到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责任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惯例,并为执行法律和政策承担责任。其三是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能够与儿童、青少年、同事、家长和监护人有效交流,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同事、家长和监护人为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和福利做出的贡献,能够努力与他人进行合作以提高学生成就的水平。其四是能够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实践能够意识到并想办法满足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在入职教育阶段能够意识到其早期专业发展的重点;能够进行创新,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能够积极对待建议和反馈,并乐于接受教导和监督。

2. 专业知识和理解(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understanding)

专业知识和理解主要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素质,既包括教师的一般文化知识,又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其一是教学知识,要求教师了解一系列教学和行为管理策略,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可提供机会使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二是评价与监督知识,要求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科或课程的评价要求和程序,包括与公开考试和资格证有关的知识,了解一系列的评价方式,并了解如何使用地方和国家统计信息来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和进步情况。其三是学科与课程知识,要求教师充分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科或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对相应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并了解相关的法定和非法定课程和框架。其四是文字、计算和信息与交流技术的知识,要求教师必须通过文字、计算和信息与交流技术的专业技能考试,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技能来支持他们的教学和专业活动。其五是学生成就和多样性的知识,要求教师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和影响因素,包括发展性因素、社会、宗教、种族、文化和语言因素;知道如何为所教的学生设计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包括那些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和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残疾的学生;要了解如何处理多样性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平等和全纳;了解承担不同责任的同事的特殊角色,包括那些负责教导具有特殊教育需求、残障和其他个人教育需求的学生的同事。其六是学生的健康与福利知识,要求教师意识到当前有关保护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福利的法律要求和国家政策,如果有儿童和青少年的进步、发展和福利被个人生活中的变化或困难所影响,要知道如何鉴别和帮助这些儿童,以及何时应将其转给其他同事获取这方面的专业帮助。

3. 专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

专业技能包括一般能力和与教学有关的特殊能力。其一是规划技能,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做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安排规划,准确地传授学科或课程知识,设计家庭作业或其他班级外的工作。其二是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具有针对其所教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授课;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资源,并促进课堂中的平等和全纳。其三是评价、监督和反馈技能,要求教师能有效地使用一系列评价、监督和记录策略;能够评价所教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为其设定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者的成就、进步和发展领域,给出及时、准确和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指出他们取得的进步并及时发现他们新出现的学习需要。其四是教学评审技能,要求教师评价其教学是否使学生取得了进步,并在必要时调整其教育计划和课堂行为。其五是学习环境营造技能,要求教师有目的地营造有利于学习者的、安全的学习环境,善于发现学习者的校外学习机会,制定清晰的课堂纪律规范,建设性地管理学习者的行为,发展其自控能力和独立人格。其六是团队工作和合作技能,要求教师能够作为团队成员与他人合作,善于发现与同事合作的机会,并且能够与同事分享好的实践经验,了解他们期望承担的角色。

三、对英国教师教育标准的评价

通过考察英国的新的教师教育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该标准的制定是与解决原有标准不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后者为前者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师专业化的内容维度来考察英国的教师教育标准。

(一)体现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的教师专业化历程进入到教师专业内涵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除了重视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更加重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为了适应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即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连成一个前后相继的整体,以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英国过去的教师教育标准只包括“教师职前培训要求”和“合格教师资格标准”,[8]新的标准则以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为起点向后进行了拓展,从而对学生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到入职教师教育阶段,再到在职培训阶段等各个时期应达到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适应了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二)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动力性原则

教师专业化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动力性原则就是利用物质、精神等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如新教师教育标准要求师范生一入学就暂时注册进入普通教师教学协会,将师范生带入正规教师的轨道,并使其享有一系列相关权益,[9]到其毕业后获得合格教师资格再转为教师教学协会的正式成员。这种做法有利于保障师范生的利益,并提高其认真学习以取得合格教师标准的动机。在教师取得合格教师资格以后,新的教师教育标准又将后续不同级别的专业标准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为激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了有力杠杆。

(三)反映了人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最新认识

英国过去的教师专业标准对各项指标的划分不够合理,它将标准划分为“专业价值观和实践”、“知识和理解”和“教学”,而其中的一些部分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素质。如将“专业价值观”和“实践”放在一起明显不妥,因为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而实践明显是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的条件。另外,将“教学”作为一类标准也不可取,教学是教师要承担的一种工作,而标准并没有指出教师要完成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到底是知识还是技能抑或是态度。新的教师教育标准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专业素质的划分方面做出了较大的改进,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划分为“专业品性”、“专业知识和理解”和“专业技能”三个领域,体现出了较强的科学性。

(四)适应了人们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提升的要求

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质由低到高的提高过程。新的教师教育标准详细描述了教师由非专业人员到专业人员的过程中各阶段应具备的素质。如在师范生入学时,只要求其达到基本的成绩、学历和身心素质要求,而在教师教育结束时则要求其达到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体现了从普通人到专业教师的质变。在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新教师教育标准又设置了前后相继的四级标准,反映了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要求。如在法律和政策素质一项中,合格教师标准只要求教师能够执行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普通教师专业标准还要求教师能够为发展和评价现有的政策和常规做贡献;资深教师专业标准不但要求教师自己能够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还要求其能够促进教师集体执行相关法律和政策;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则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中愿意充当领导和带头的角色;而高级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更高,即要求教师能够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中愿意承担战略性的领导角色,参与把握教育政策的方针和方向。

可见,英国的教师教育标准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方面的表现是很突出的。当前我国也正在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标准,借鉴英国经验,我国也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考察如何通过标准的制定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不应该将标准仅仅当作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教师的素质达到最低要求的工具。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时要通盘考虑教师教育、教师管理和教师素质等各个方面,使标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英国教师教育标准是由“学校培训与发展局”制定的,分为“职前教师教育要求”和“教师专业标准”两套体系。该标准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和教师专业化管理的动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素质的最新认识和对教师内在专业特性提升的要求,对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标准,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腊生.教师专业发展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

[2]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EB/OL].http://www.teachernet.gov.uk/wholeschool/remod-elling/bursars/TDAexpanding_remit/,2010-09-12.

[3]TDA.Board Member Contacts[EB/OL].http://www.tda.gov.uk/about/organisation/board_members.aspx,2010-09-12.

[4]TDA.Who Are We and What Do We Do?[EB/OL].http://www.tda.gov.uk/about/recruitment/whoarewe.aspx,2010-09-12.

[5]TDA.Guidance to Accompany the Requirements for InitialTeacher Training(ITT)[EB/OL].http://www.tda.gov.uk/partners/ittstandards/guidance_08/itt_intro.aspx,2010-09-12.

[6]TDA.ITT Requirements Guidance[EB/OL].http://www.tda.gov.uk/partners/ittstandards/guidance_08/itt.aspx,2010-09-12.

[7]TDA.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R/OL].http://www.tda.gov.uk/upload/resources/pdf/s/standards_a4.pdf,2007-09-12.

[8]许明.英国教师教育专业新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9):73.

8.教师评价标准的潜在价值 篇八

(一)、教师才是制订标准的主体

新的评价标准的最大特征应该是:评价者不再是评价的价值主体。评价的第一步工作是,评价者将与教师一道,通过资料分析来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是以往的评价制度所难以想象的。

首先,评价标准的制订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据以评价的标准所蕴涵的目标。对不同的学校和学校中不同的教师群体来说。有时可能并不完全合理,需要进行不断地调适和改进。也就是说。学校和教师不仅要评价验证评价对象合格不合格、合格的程度如何等问题,还必须让教师明确:教师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何种程度。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要让教师在忙碌中知道忙的价值,而不是瞎忙。唯有如此,教师评价才可能有更大的收获。学生认知、思想、情感、人格的全面发展无疑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但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生命的发展与成长又怎能忽视呢?

其次,教师进行评价标准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之间分享理解的过程。在评价开始的时候,一般不要主观地预设标准(如果有也只能作为进一步修订的基础),而要在准确、全面、客观地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归纳的方法,由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发现价值。只有发现了那些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价值,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制订标准,那么再来衡量是否达标的问题。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第三,教师评价要尊重不同个体教师的不同价值存在。也就是说,要尊重教师的多元价值观,尊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价值选择,尊重教师的个性、能力、兴趣,提倡教师发展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反对教师发展的呆板化、单一化,只有注意这一点,教师评价标准才能对教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起到一种“标志物”的激励作用,并最终促进教师更好地、主动地发展。教师也是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其背景、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都不同,主管部门当然也就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苛求教师,不能以同一把尺子,从同一个角度去衡量所有教师。而应该以更合理、更有效、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标准去引导教师的发展。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倡导教师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因为如果没有教师这一主体的参与,“硬塞给”教师的评价标准可能并不符合教师真正的发展需要。

最后,参与标准制订,也为教师创造了一条比较正式的沟通渠道。通过这条渠道,可以让教师了解学校与外界的差距,自己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差距,自己与资深教师的差距。例如,为了制订教师评价标准,我们不仅可以借鉴国内有影响的、比较有权威的评价标准,甚至可以参考诸如美国州际新教师评估和支持联合体(INTASC)的教师资格证书标准(主要面向新教师)、美国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订的标准(用于“国家委员会资格教师”证书评定,主要面向资深教师)等这些域外的评价标准。学习这些评价中包含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当教师在依据这些理念和方法进行评价的时候,他们必须有一个举证、分析、价值判断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在逐步内化这些理念和方法,从而使得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得以逐步普及。

(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和教师自己的情况制订评价标准,在针对不同教师进行评价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新的评价制度中,制订教师评价标准时不仅要求学校要参照一般的基础性标准,而且一定要考虑教师原有的基础。并且在这一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的“进步”或取得“价值增值”。评价标准应该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目标和参照系,为教师的发展服务,而不能成为教师发展的束缚。传统的标准拟订明显带有早期“科学管理”的倾向:所有教师按照管理者制订的标准实施评价。标准的制订很少考虑学校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成为压抑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道具。

例如,由于教师原有基础方面的差异,若仅仅以最终的表现作比较。对于那些积极进取的教师就显得不太公平、合理;对于已经具备“优秀素质”的教师来说,由于每次考核都可能取得“优秀”,他(她)就很难再去积极追求进步,这对于培养专家型的教师也是非常不利的;推展开去,如果一个地区,最终以单一标准来评价教师。对那些普通学校的教师来说就会不公平;如果一所学校,最终以单一标准来评价教师,对那些普通班级、生源较差班级的教师就会不公平。这些。都会极大地挫伤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并最终对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评价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一个刚开发出来的标准即使再理想。在具体的情境中实施时。总会遇到新的问题,暴露出不足与缺陷,因此仍需要及时、有效地对原先拟订的标准进行适度的修正和改进。这样将使标准的开发呈现出发展性、动态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从而提高标准开发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积极理顺评价标准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整体的水平逐步提升,这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也是吻合的。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对不能急躁和冒进。现在,虽然新课程改革持续了多年。但很多专家却发现基层学校的课堂依然如故,变化不大,这其中的缘由,可能多少与观念更新太激进有一定关系。

9.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 篇九

在“国培”中我听了尚教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一课,今天我想结合在工作近二十年来所遇到的、见到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一、教师应该注意个人的修养

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学生。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地上有垃圾,我捡起来,旁边正好有几个学生,他们也和我一起捡垃圾。还有一次,我在下班的途中,有一位中年男子因喝多了,骑自行车摔倒在路旁,我叫下几名放学的学生一起把他扶上来。学生还调皮的说“我们学雷锋啦!”这些事件学生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也被传染,也许就有学生会因此而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要严于律己。

二、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在工作应该认真做到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的教育能静下心培养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主动走近身边给予关爱;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三、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0.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1

我在网上认真聆听了饶从满教授的讲座,让我感到很有紧迫感,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需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有点感到自己还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我就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谈点心得体会。

第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师德为先”是关爱学生,注意自己形象,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力为重”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把握好课堂,认真组织与驾驭,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终生学习”是要会不断反思,人要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标准》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只有把他们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

第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专业能力方面覆盖了六个领域,教学设计能力、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思考怎样尝试个性化的如何突出所教学科的认知特征,从我做起弱化让学生“齐步走”的教育情结。我认为教育是有效传递知识、情感、技能的过程它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设计有效的参与过程、组织好学生利用有效技术、材料进行有效活动。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2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参加工作已经将近六年了,有幸参加这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让我懂得了《专业标准》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是多么的重要,让我们年轻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专业标准的内涵,对我们年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找到了方向,是指引我们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身为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强烈的责任感。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此,谈谈我对《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理解: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近些年发生过很多起小学生在校失去生命的例子,很让人痛心。小学教师比其他学段的老师更要操心孩子的安全,这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有了安全的保障才可能有快乐的校园生活。教师还要有职业道德,真心的关爱我们的孩子,尊重我们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情感、个性、思想和尊严。尤其是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对孩子们要更多一份关爱。我现在所教学段是高年级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强,观察能力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尊,但实际理解能力还弱,我们要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对孩子们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而言举足轻重,我们要学习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如何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还要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升教师自我素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从而在教学中抓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专业能力。

《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为他们营造快乐、向上的氛围。今后还要善于弯下腰来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运用不同评价方式多激励孩子。同时,现代社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坚持与同事多合作,与家长多沟通。

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我们必须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断反思,提升个人素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反思,逐步达到《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要求。做一个学生喜欢、人民满意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山下而求索!”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3

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这一课程,我了解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分别从四个理念、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面本人主要从《标准》的四个理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所谓的以学生为本,是指要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为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以师德为先,告诉我们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通过体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与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

第三,以能力为重,必须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不仅在工作之余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自学,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十年来,除了平时的业务学习,我还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个人博客,加强与同行教师的沟通交流,为开拓自己的视野做了较多的准备。平时积极撰写教学随笔,教育教学论文,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1.教师标准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技术标准信息化

一、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普及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经过三次修订与完善,至今共颁布了四版。[1]据美国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截至2002年对于美国51个州,其中有43个州的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作为颁发各类教师资格证书、许可证等的依据,制定课程计划、评估计划和有关教育政策的依据。[2]到2004年5月19日从美国的43个州增加到49个州,其应用领域包括各州教育技术计划、课程计划、鉴定认证、评估计划等。[3]

二、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法案和措施,包括设立专项基金会推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1992年克林顿总统:“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进我们的全部学校,要求到2000年,每间教室和图书馆联通国际互联网;确保每个儿童能够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4]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建设给予关注,制定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提上日程。1993年ISTE第一次颁布了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和运用教育技术。

针对1993年版标准陈旧内容,把不符合的标准进行修订,ISTE于1997年颁布了1997年第二版标准,在内容上扩充为三大能力维度和十八个能力指标,建立了一级技术标准,二级绩效指标。[5]三大能力维度包括基本技术操作,概念、技术在生活中的使用和技术在教学的应用。要求教师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提高教育效率。

随着新世纪到来,美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促进教育技术改革。1999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立新资金,资助36所大学计算机网络连接。有了政府的支持、资金的保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教师教育技术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2000年ISTE在1997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并颁布了2000年第三版标准。2000年版标准是根据《面向学生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准标》(NETS-S)版的要求而设计的,与其内容相符,从而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突破教师教育技术不仅为教而服务,也为学而服务。[6]并将1997年版标准中的“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这条能力维度中划分成“设计学习环境,教学、学习和课程,评估与评价”的三大能力维度,加上“技术操作与概念,工作效率和专业实践,社会、民族、法律以及人类问题”这三大能力维度,共六大能力维度,二十三个指标。

2003年10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NII)颁布《国家创新计划》,2006年美国政府出台《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领导世界》,2007年美国政府相继推出《创新美国计划》、《美国竞争宣言》和《美国竞争法》等。重视培养创新人才,2008年ISTE颁布了第四版标准,内容面貌一新,适应时代发展,具有时效性和操作性。[7]有五大能力维度和二十个能力指标,其中能力涵盖:促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设计和推动数字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评估;示范数字时代的工作和学习;促进和示范数字化公民和责任;参与专业发展和领导力建设。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颁布与简介

《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8]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同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与信息技术水平,积极借鉴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成功经验,2003年4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经过认证与评估,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第一次颁布并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我国标准包括三个子标准和四个能力维度。三个子标准分别是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9]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的“教师”是指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分为专任教师、实习教师和未来教师三部分。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中的“教育管理者”指学校管理者、地区教育领导者和教育技术机构领导者三种人员。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中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包括中央、地方各级教育技术机构内专业人员、学校教育技术机构内专业人员,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职教师三种人员。[10]

四个能力维度包括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和态度,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应用和创新和应用教育技术社会责任。四个能力维度下有14个一级指标,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有41个、46个和44个二级绩效指标。意识、知识、能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意识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前提;知识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基础;能力是教师具体应用教育技术的内容与方面;道德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11]其中教学人员子标准四个能力维度为:1.意识和态度:需求信息意识,信息创新与应用意识,对信息的兴趣和态度,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2.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加工和表达,基本操作技能,信息安全和评价。3.应用和创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与协作学习。4.社会责任: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法律、道德及人文关怀。[12]这一标准的实施,对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四、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演变对我国的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来,美国的科技与经济实力都长期处于世界遥遥领先地位,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经济腾飞,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革命不会、也不能凭空产生,这种产生和转移的基础则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要着重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要按照对于人才的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培养各类人才。我国当前缺乏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想培养这类人才必须从教育技术着手。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技术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实现教师教育技术现代化是其中之一。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不仅要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和效果,也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教育技术的根本任务,是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又推动着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在教育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使信息技术运用并最终成效于教育教学,需要研究和制定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灵活的和适用性广泛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来指导与规范。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与信息技术水平,积极借鉴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不断更新与完善我国标准,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NET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eachers [EB/OL].

[2] 张进宝.《美国教育技术标准》概要介绍[EB/OL].

[3] 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6-31.

[4] 陈维维,沈书生.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演变[J].现代教育技术,2009,(6):23-28

[5]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NETS)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eachers[EB/OL].

[6] 吴芸,刘向敏,沈书生.新版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解读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3-17.

[7] 吴兰岸.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2-56.

[8]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R].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 2000,(10).

[9] 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 4):16-19.

[10] 中国教育协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EB/OL].

[11] 陈莉,黄桂晶.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22-24.

12.应对挑战:教师标准不断更新 篇十二

美国

为确保教师质量, 美国绝大部分州采用了在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订的教师评价标准。它所推出的教师专业评价标准得到了美国49个州、500多个学区和众多地方教育局的立法认可。

美国教师评价标准的核心部分共有5个一级指标, 21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尽心尽责;教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监护学生学习;教师能系统地反思, 从经验中学习;教师是学习型团队的成员。

这套评价标准的最大亮点在于让在职教师了解作为一名教师的“应知”和“所能”, 关注教师和学生学习之间的适切性, 关注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性, 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它重视通过学生在学业、态度、信念、能力、公民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和进步去评价教师, 即通过受教育者的变化和进步, 去反观教师的工作绩效。

标准突出强调在变革的社会中, 教师应具有领导力、社会交往能力, 应知晓如何积极建立与社区团体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能够正确评价学校的发展和对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等。强调21世纪的教师与以往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 不再只是课堂内的领袖, 他们的活动舞台和视野应远远超越课堂和学校。

英国

为了保证英国教师的质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英国规定从2010年起, 教师资格证书必须每5年更新一次。

现行的《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五大层级构成, 呈金字塔的形态, 逐层上升。

位于金字塔最底层的是第一部分———入职前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第二部分是入职后的教师职业基准, 此部分最为重要, 属于核心部分, 无论是资深教师、优秀教师还是大师级教师均要首先达到教师专业基准。第三部分是资深教师专业标准。第四部分是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位于金字塔最顶层的是第五部分———大师级教师专业标准。它是英国教师的最高级, 类似于国内的“特级教师”。

《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中的五大层级密不可分, 是一个有机整体, 而核心是所有入职教师都应达到的最低基准。它包含3个一级指标, l6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所有阶段均有效力。英国教师评价标准的最大亮点是其底线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全程规划, 将教师职前培养标准和在职教师各个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整合起来, 构建了“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同时, 从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理解、专业技能三个核心维度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标准作出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

日本

从2009年起, 日本教师资格证书每10年更新一次。即教师在工作后第10年, 必须在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的机构接受30个课时以上的培训。教师在完成所规定的进修之后, 还需要接受使命感、人际关系能力、对学生的理解力、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科的指导能力等5项指标的资质考核评价。

日本教师评价指标的最大亮点是其对“教师能力”和“业绩”的关注。日本重视通过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幅度去评价教师。日本对教师的能力非常重视, 仅针对教师“能力”的指标就有25个, 例如:策划力、实施计划和指导的能力、把握状况的能力、判断力、适应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等等。

日本提出, 21世纪的日本孩子不但是日本的国民, 更是地球公民。它将培养人的目标定位在“国际人”层面。不但要求日本教师具有对教师职业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能力、态度, 而且要求教师具有全球视野及行动力, 能妥善理解个人与国家、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树立在社会和集体中的规范意识, 还要具备适应时代变化的社会人必需的素质能力, 包括自我表现能力、情感交际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适应国际化的外语交流能力、基础的电脑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应用能力、逻辑性思考能力、可持续性自我教育能力、合作伙伴共事能力等。

上一篇:学会放弃800字作文下一篇: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