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2024-11-28

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15篇)

1.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一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九里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联合镇国土、城管、公安、九里村委会等部门和单位合力开展工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由住建办、文体中心、九里村委会联合开展对九里村的村庄、房屋、老街、古文物等现状的调查登记,摸清底数。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3、科学编制九里村落保护规划。要以延陵古镇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的编制,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总体保护规划、村落保护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依据和思路,切实做到“先规划,再设计,后实施”。

4、启动九里村落保护修缮工程。一是恢复九里村落东西南北老街;二是新建吴氏宗祠;三是改造九里古村落部分危房;四是在不破坏村落历史要素和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水电、路面、路灯、排污、垃圾收集和公共交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营造古朴、干净、明亮的村庄环境。

5、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切实加大保护执法力度,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国土、城管、公安等单位进行对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进行重点保护修善,美化村居环境。将传统村落文物古迹进行编号排序,装订成册。

6、多渠道引入资金。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传统村落保护的专项资金,同时积极探索民间资金投入机制,倡导具有一定实力和资质的企业、单位,参与到对九里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2.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二

保护传统村落, 就是保护我们的乡愁;而发展传统村落, 就是让我们的文明和历史记忆延续留存下去, 为我们的乡愁留一方净土。广西历史文化丰富, 民族风情浓郁, 传统村落更是数量众多、遗存丰厚, 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2012年,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的部署安排,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工作, 2013—2014年又进行了两次补充调查, 初步确定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266个。其中, 89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西南片区少于云南、贵州, 多于四川 (62个) 、重庆 (16个) 、西藏 (6个) ;就少数民族自治区来说, 广西均高于内蒙古 (8个) 、新疆 (7个) 、西藏 (6个) 、宁夏 (4个) 。

数量众多、遗存丰厚的传统村落无疑是广西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 随着经济发展, 不少古村镇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变得斑驳陆离、面目全非;“旅游热”导致的过度开发, 也使得一些历史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的村镇渐失原真, 商业气息浓烈。特别是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大量商家以各种形式入驻古村镇, 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纷纷出店占道经营, 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林立, 乡村特有的静谧悠荡然无存。

3.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保护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传统村落 历史要素 保护 广州

1研究背景

广州作为现阶段岭南文化的中心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不断进行文化交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村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大量历史文化财富散落在传统村落里。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广州村庄建设发展的需求越发增大,对传统村落的规划实践也在不断增多。针对传统村落的历史要素应如何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以达到延续历史文脉的目的,需要进行细致讨论和研究。

2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体现地方传统生产和生活特色,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历史要素指的是能反映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构成元素。

3 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构成

3.1 村落地理环境及格局

广州村落处在山地丘陵众多、河网密布的珠三角冲积平原地理环境中,建设多顺应地形、河流走向,形成靠山面水、村前开阔、藏得风水的村落环境。如钱岗古村落位于三面环山的谷地中,西南面向太平场开敞。沙溪河顺应山势淙淙而下绕村落南面而过,村落呈现山环水绕地理格局。

广州传统村落格局主要可分两类,广府梳式布局和客家围拢组团布局,密集式布局的潮汕村落在广州地区分布较少。广府梳式布局是平原地区农村最典型形式。如钟楼村共有七条纵巷,巷道平行且笔直,形成狭长线性空间。客家村落,一般为围拢组团布局。如新围村内有四路建筑,房屋之间层层环绕,形成完整的客家围屋村落。

3.2 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形态

广州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除宗祠外,还包括水系、山体、榕树、广场、亭、庙、塔等,是村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空间往往以宗祠为核心形成固定组合,营造村落精神文化中心。如聚龙村广场设社坛,每年农历元月初十在坛前用竹竿搭起灯棚,请出社公神位,点燃香烛摆上果品,跪拜祈福,之后村民齐聚邝氏家塾大排筵席,燃放爆竹庆贺祝福。

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包括农田果林、村头水口、榕荫广场、河涌水道、街巷庭院等景观空间,以及古塔、戏台、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景观元素。如小洲村村内水道纵横、河涌密布,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建筑、参天古树及码头遗迹展示着悠久历史及独特的水乡景观,吸引大批艺术家来此聚集。

3.3 传统建筑

广州村落的传统建筑包括宗祠、家庙、书院、府第、更楼、民居和桥梁等形式。

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修建村落是广州乡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宗祠的位置是村落布局首先强调的,往往都建在核心位置。如钱岗村广裕祠即位于村落中部。

广州传统村落民居适应本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符合通风、阴凉、防潮、防晒要求。此外,广州传统民居还具有 “三间两廊”基本格局、“镬耳”山墙、“蚌壳”墙面以及“灰塑”装饰等特点。如高溪村民居即为三间两廊式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船形脊,并广施砖雕、石雕、壁画等工艺。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音乐、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如沙湾北村、潭山村等均有“飘色”这一传统民俗及技艺,以一飘一屏为主,人物身着广绣精品,集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工艺美于一体,不仅有广泛的宣传功能,而且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纽带和桥梁。

4 国外保护策略借鉴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已由保护单体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拓展到整体村落,乃至周边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1 维持和保护村落环境和建筑要素

澳大利亚村庄规划中规定建筑形式需尊重建筑的历史形式,并对建筑竖向进行控制,使建筑高度不影响村庄整体特征。日本建立传统性建筑群保护制度,对村落环境进行切实保护与利用,有众多传统村落被列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得到有效的保护。

4.2 强化和优化村落景观要素

法国从空间和景观整体性角度建立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调整保护范围,保护传统村落景观。美国通过种植当地乡土植物,采用粗放管理模式,增加村落野趣,营造价格低廉但形式美观的乡土景观。

4.3 延续和活化村落传统习俗要素

日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民俗、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建立城乡联动的志愿者制度,组织编制培训教材及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社会对村落文化遗产的认识。

4.4 培养和发展村落文化氛围

德国在实施村落更新计划中提出 “城乡生活等值化”理念,村落的生态、文化、休闲价值提升到与经济价值同等高度,村落利用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主题,围绕村落文化旅游发展开发来保护其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村庄的活力与特色得以延续。

5 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保护建议

通过传统村落历史要素构成分析及国外保护策略总结,建议今后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广州市传统村落历史要素进行保护。

5.1 整体维护村落地理环境及格局

传统村落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村落保护不能只局限于保护村落村民日常生活所在的人工环境范围,还应在总结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村落周边山体、水系、植被等外围生态自然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应建立村落整体档案体系,综合评价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特色,划定村落历史文化的核心保护范围引导改造与建设,使村落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地区得以保护与延续。

5.2 完善活化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形态

现有传统街巷、重要公共空间应进行统计并标明位置,控制需保护的传统街巷、重要公共空间的范围。对村落公共空间在保护的同时可进行功能置换,完善空间利用,使其焕发活力,满足村民活动交流的需要。

村落景观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保护,延续其质朴意向。维护农田果林、桑基鱼塘、村头水口、榕荫广场、河涌水道、街巷庭院等村落内外景观空间,统计并标明反映历史风貌的古塔、戏台、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景观元素的位置和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建立村民参与的多种保护机制,提高村民对景观价值认识,提高村民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维护村落景观。

5.3 分类保护传统建筑

对村落传统建筑进行采用多元化保护,分类采取措施。对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特点的代表性建筑,如宗祠等公共建筑及其他文保单位等,对其高度、材料、细部、色彩等原样进行保护,原貌修缮;对部分村落内传统建筑,在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维护和修缮,改善设施提高建筑利用率;其他建筑,根据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分别提出保留、整治、改造要求。

5.4 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开展深入调查,掌握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提出保护措施。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合理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可通过开发旅游景观、编撰故事策划“艺术秀”、策划文化主题项目、提炼文化符号塑造品牌产品等措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乾松.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建设报.2013 (1).

4.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篇四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我县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全面掌握我县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是认定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摸清并记录我县传统文化家底的重要工作。

二、调查对象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村落列为调查对象:

1、传统建筑风貌完整

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2、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

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该传统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或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三、进度安排

1、组织学习阶段(4月28至5月5日)组织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以及各乡镇政府学习研究住建部建村58号《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同时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4家联合成立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传统村落调查小组,负责全县传统村落调查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2、深入调查阶段(205月6日至6月1日),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申报材料等资料,确定需要

调查的村落。对符合条件的村,开展入村调查,并按“一村一表”的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登记表,拍摄相应照片和收集有关图件。调查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具体见《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附件)。

3、组织上报(2012年6月2日至6月20日)整理调查成果,组织材料、装订成册上报市建设局。

四、推进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充分提高对“传统村落调查”的认识,要积极向政府汇报调查工作进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2、积极筹资,保障经费

根据国家四部联合文件要求此次传统村落调查经费原则上由地方解决,县财政部门要筹措资金、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用于此次调查的经费,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协调配合。

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是住建局、文化部、文物局、财政局四家联合办公,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抽调业务骨干,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共同完成此次调查任务。

五、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力度,顺利推进工作进展,特成立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 县政府县长

副 组 长: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肇源县住建局

肇源县文化局

肇源县文物局

肇源县财政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5.我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研提纲 篇五

一、我市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是否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制定专项规划?

二、我市是否对传统村落人文历史和历史遗存进行全面普查?是否建立了大数据?

三、我市传统村落申报授名挂牌方面做了那些工作?有哪些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四、有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统筹协调情况如何?

五、对我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各有哪些瓶颈?有何对策建议?

6.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六

2013-07-12 22:28 作者:王菲菲 王学涛 胡靖国 周润健 来源:半月谈网 编辑:梁恒

转发评论

夏日的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比城市多了一份清凉和静谧。在这个被黄土山坡环绕的村庄里,大多数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社火、庙会、祭祀等风俗延续千年。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千年古槐树下乘凉,耳边传来鸡鸣犬吠之声„„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像后沟这样的村落众多。它们如同社会的基因一般,记录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信仰。然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却在日渐凋零,建筑坍塌、民俗淡化,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在岁月沧桑中守望着那份古朴与宁静。

古村哀鸣,人走屋塌

“古村哀鸣,我闻其声。巨木将倾,谁还其生?快快救之,我呼谁应!”令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发出如此呼声的是位于山西晋城泽州的洞八岭村。

这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据全球谢氏联谊总会名誉会长谢小品介绍,洞八岭村是谢氏源头,是周宣王为其元舅申伯(谢姓始祖)分封建造的古谢城“活化石”。

然而,现在的洞八岭村却一片萧条,年轻人都搬了出去,只有寥寥几个孤寡老人还住在村里。由于没有人居住,村里55%的建筑物已然倒塌,坍塌的墙体、椽檐、门匾触目惊心。

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山西宁武的王化沟村。这个村子有着独特的居住形态,村民把房子建在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整个村子面向峡谷,房前只有一条走廊,仿佛“天上人家”,因此有着中国“悬空村”之称。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王化沟村经历了明显的“瘦身”。常住人口最多的时候能达到140多人,但目前村里只有20多人。“三个儿子都出去打工在外结了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待上几天。再过几年,村里的老人过世了,就没人了。”63岁的村民王虎生伤感地说。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和现代人居需求发生冲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逐步瓦解,濒临消亡。”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霍耀中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民俗: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不一而足。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自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多年来,冯骥才一直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而奔走呼吁。他介绍,目前全国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约5000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表示,当前古村落的保护很困难,因为它不是文物,而是依然活着的古老社区,如今它正在发生飞速的量减质变。正因如此,也有学者感叹,保护一个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

另一种担忧:商业利用与保护如何平衡

事实上,传统村落的巨大价值正日渐被人们知晓和重视。许多地方也在探索多种保护模式,但与商用旅游等挂钩似乎成为一种普遍性选择。

山西省晋城市皇城村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是清代名相陈廷敬故里。走上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百尺山河楼,眼下一边是明清时期留下的鳞次栉比、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另一边则是崭新的别墅式小洋楼。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以这里的古建筑群为载体,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原来居住在村里的村民则被迁出,在附近建了新村。据介绍,皇城相府属于对传统村落博物馆式的展示,很多村民都可以回古村工作,对皇城相府的记忆和感情得以保留,与村落的关系也不会断绝。

然而,没有人居住的古村落还有“魂”吗?

后沟古村在2005年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古村落调查保护示范基地之后,也开始了它的商业利用之路。山西一家民营企业持60%多的股份,榆次区政府和后沟古村分别持股20%多和10%多。要想进入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村子,首先要买40元的门票。村子很整洁,没有其他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和牲畜粪便。为了增添村子的古风,这里新建了豆腐坊、酒坊、香油坊和老醋坊等古作坊。

虽然这里大部分村民仍以种地为生,但也有人经营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挣两万多,比种地强多了。不少在外面打工的人也纷纷回来了。”一位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吸引游客,后沟古村打算继续增设新的景点。“如果不搞旅游开发,没有钱,怎么保护?”村支书张春贵说。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更多新建景点是否会破坏村子的古风古貌?

“商业利用可以改善村民生活,吸引外出打工村民回流,商业资金也可对古村落建筑进行维护。”霍耀中说,“然而,这只是一种短暂的模式,只是保护了‘壳’,却没有了‘核’。商业利用只是将古村落当成一种产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古村落的文化进行保护。”

更何况,有的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变成开发商的“摇钱树”。只重视外表,忽视内涵,随意新建、翻建古建筑,各类现代建筑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极不和谐。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古村街道两边开满商铺,吆喝声此起彼伏,古朴宁静已然不再。

“适当开发有必要,但要有度。”冯骥才认为,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首先是找有资本的开发商,然后不经过专家论证也不向当地百姓公示,完全按照商业营利的需要制订方案,把古迹当景点,把遗产当卖点,把无法当景点和卖点的文化遗产甩到一边,最后是“腾笼换鸟”,迁走甚至迁空原住户,使古村落失去活的记忆和生命。“套路化的开发带来的必然是粗鄙化的旅游,同时使古村落的文化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留住民族之根,融入新乡村文明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冯骥才说,“无论从它的规模、内涵还是价值来讲,中国古村落都是一个最大的文化遗产”。无疑,传统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然而,它又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困扰传统村落保护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国家要下拨传统村落抢救保护的专项资金外,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规定地方各级财政对古村落保护投入资金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最低比例。

冯骥才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需要全民的自知、自觉、自省外,第一保护人就是政府。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看领导者的文化意识,政府既可以成为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者,也可以成为最大的破坏者。因此,政府官员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对文化失职,更不能失语,要有文化责任和眼光。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村落消亡不可避免,但那些具有价值的村落一定要保护和保留。“城镇化不能摊大饼,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裹挟新农村建设,而要与之相得益彰,和谐发展。”张玉坤认为,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双赢,也才有利于古村落的保护。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认为,传统村落保护不能只有口号,要有“户口本”,要对古村落的家底进行彻底的普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第一批共646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今年年内也将颁布第二批约1000个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冯骥才认为,普查完后,要确定古村落的发展规划,同时要避免类似城市的“规划性破坏”。要考虑村落的历史形象、文化形态和独特性,融入农村的建设中去。当然,还要建设新的乡村文化生活,包括构筑现代的文化设施、开发旅游等等,要统一考虑,相互协调、不要对立,更不能“除旧更新”。“古村落保护,应该是一个村一个方法,绝对不能搞一刀切。”

“村落必须首先是人居住的环境,作为聚落中的人也需要现代化生活和现代文明。”霍耀中说,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是古建筑的保护,更有其蕴含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明融合演变,要在保护中重构新乡村文明。“其实传统村落保护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我们应该采取‘有机修复’的理念,既让村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福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又要保护好古村落建筑和文化景观。”(记者 王菲菲 王学涛 胡靖国 周润健)

7.四部门部署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篇七

姜伟新表示, 近期, 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已迫在眉睫。从2012年开始, 四部门着力对全国传统村落进行摸底调查, 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 同时制订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目前, 已有两批共1561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保护名单。

姜伟新要求, 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好;不提过高目标, 实事求是, 扎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建立文化遗产档案,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做好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具体工作, 落实“一村一档”、“一村一案”, 做到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认真执行退出机制和奖励机制;落实县级主体责任, 发挥基层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村两委班子要成为传统村落的第一看护人, 将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改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会议指出, 下一步, 四部门将用几年时间, 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一、二批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使其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防灾安全保障, 建立基本保护管理机制, 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

对此,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表示, 中央财政将统筹现有专项资金, 集中支持传统村落保护。近年来, 中央财政在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设立了多个专项。此次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中央财政不再新设专项, 而是将现有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刘昆指出, 从目前情况看, 各地传统村落保护情况差异较大, 部分村落保护情况较好, 部分村落自然消亡趋势加快, 还有一部分村落面临着开发式破坏的威胁, 亟须加强保护。

考虑到上述情况, 财政部会同其他三部局, 初步确定了三年投入100多亿元资金的总体安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及前期准备情况, 2014年先启动650个左右村落保护工作, 明后年视工作进展情况分年支持一批。

刘昆还提出, 传统村落保护资金需求量大, 必须建立中央、地方、居民、社会共同投入的机制。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特别是省级财政部门, 应统筹有关专项, 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力度, 因地制宜地探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的具体方式。

8.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论述 篇八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路径

中国有漫长的自然农业的历史。在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时期,以农民为主,加上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和少数在乡的知识分子,在广阔的农村里,创造了无数的传统村落,受其庇护,安居乐业,也同时见证其兴衰变迁。发展到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村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传统村落或人为破坏,或自然消亡,自然、文化景观面临退化和异化的现状。传统村落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减少;二是加速衰亡;三是特色不断丧失。

所谓的传统村落,指的是不仅具有物质形态,还具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并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价值的村落。

1 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传统村落的概述

通过对湖南省的村落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隆回县虎形山传统村落的位置在湖南湘西的南腹地上面,属于我国最大的花瑶聚集地。崇木凼村是在2012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在2014年被列入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重要保护名单中。崇木凼村中的房屋基本上都是靠水而建,形成了一个三片聚集地。对于崇木凼村的土地来说,主要通过居住、耕地以及林地等方式来开发利用,充分保存了原本的土地形式。崇木凼村的总耕地面积大约有53.49公顷,村庄周围一些比较平缓的地方大部分都建成了梯田,一直延伸到中部的腹地中,而且具有比较分散的布局。[1]崇木凼村的水域面积大约有2.32公顷,以崇木凼村中的山泉、小溪以及池塘水为主。另外,崇木凼村主要以林地为主,面积大约达到有108.2公顷,该村落的森林覆盖率大约为60.15%。

崇木凼村的传统建筑大约有160多栋,比例大约在84%,基本上是单层或者是多层的传统建筑,是在适合当地气候的基础上建设的,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但是,大部分的村民更青睐于楼房,在新建的楼房中,大约有5%与传统建筑的风格相似,其余的全部呈现为混搭形式。对于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来说,多层的建筑基本上为两层,能够在房屋的外面看见楼梯,而第二层通常作为架空层,主要是用来储物,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将其改造成房间。而村民的日常生活都是在一层进行,并用来款待宾客。

2 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2.1 通过科学整治、合理开发来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对于湖南省崇木凼村的传统村落来说,要想实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发展旅游产业应该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在崇木凼村传统村落中开发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發展,还能提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另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要想实现崇木凼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留崇木凼村中花瑶文化的真性情,对少数民族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居住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重点关注。在崇木凼村中开发旅游产业时,要充分研究崇木凼村的村落布局、文化精神以及旅游资源等,在开展旅游业的基础上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科学整治当地的村落,在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

崇木凼村在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时,还要充分注重对当地居民需求的满足,不仅要改善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还要加大传统村落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民对传统村落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建立乡土文化的传承体制;对于有利于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实现的各种产业,一定要大力支持,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传统村落的面貌、风格以及布局等进行保留和优化,使其形成全新的自然环境;建立健全的安全设施,比如消防等,而且要保证水、电以及通信设施的完整,还要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效保护,实现传统村落的良好发展。

2.2 促进当地村民和传统村落的共同发展

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过程中,要与当地村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基础上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从而使村民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去,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效发展。一般来说,崇木凼村当地的村民都是瑶乡的原住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发展以及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3]要想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崇木凼村的居民必须要回归本土,一直从事劳动型的产业不利于崇木凼村传统村落的发展。因此,要在崇木凼村中开发旅游产业,培养大量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在当地的资源基础上发展旅游产业,防止当地劳动力资源的外流。另外,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过度开发和破坏的问题,避免出现“将古迹当做景点,将遗产当做卖点”的思想,一定要确保当地居民和传统村落的共同发展,平衡对传统村落的利用和保护,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当地居民和传统村落的共同发展。

3 结语

湖南省传统村落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而且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民俗价值等。因此,一定要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在对湖南省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时,一定要平衡好保护、发展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以及传统景观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在确保当地居民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村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靖婷,柳肃.瑶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民生改善研究——以湖南隆回崇木凼村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15(01): 40-46.

[2] 田慧.福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综述[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02):60-63.

[3] 王娜.新田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6):80-83.

9.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九

本次调研活动内容是了解捞车河村历史、调查历史建筑、探访非遗传承人三项。暑期实践的调研队伍共分为访谈组、实地勘测组和财务组三个小组。在项目负责人XXX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走访,深入调研,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对捞车河村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一幅土家传统村寨的美丽画卷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这7天的时间里,访谈组以村长和多位村中老人为主要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资料真实地还原了村落的历史、了解了村落的发展和现状,并搜集了村民对村落发展的未来期许。实地勘测组将村落分为建筑、交通、公共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四大块逐一走访,并对这四大块进行了翔实的测量和记录,内容包括建筑年代、结构、面积,交通组织、道路材质、宽度,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方式和活动内容,以及基础设施的现状。财务组则主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资金安排和后勤保障。各小组之间相互配合,默契无间,成员之间都能相互协作,很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展现了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XXX

10.陵水县传统村落调查专题报告 篇十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情况的汇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和5月10日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我局牵头会同县有关单位于2012年6月20日前完成了我县传统村落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了做好我县传统村落调查工作,我局于5月19日拟定了《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并经县政府2012年6月18日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为了尽快开展此项工作,县政府邓世军副县长于5月28日主持召开我县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动员会,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邓世军任组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朱厚胜同志任副组长,县文体局、县财政局、县民宗委、县旅游委、县文明办和各乡镇政府为成员的陵水县传统村落调查领导小组,要求由我局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按照《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迅速开展有关调查工作。

二、调查方法

按照《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由县文体局上报有关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第一次非物 1

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民宗委、县旅游委、县文明办等单位上报负责扶持村庄中符合要求的村庄名单;各乡镇政府负责上报辖区内符合要求的村庄名单。

经联系县旅游委、文明办、民宗委负责的扶持村庄中无符合条件村庄;各乡镇仅有提蒙乡上报老长苗村一个村庄;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向文体局收集了第三次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资料,初步确定调查范围。并于我局于2012年6月11日至6月15日会同县文体局、各乡镇分管副镇长、乡镇文化站站长等人员集中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全县共计调查16个村庄及3个农林场居民点。

三、调查结果

经过对乡镇、村庄及农林场居民点的实地调查,并对照《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和《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中传统村落的核定标准,我县无符合条件的村庄或居民点。具体调查结果情况如下:

(一)沿海村庄

我县沿海有椰林、光坡、黎安、三才、新村、英州等六个乡镇,这些乡镇的村落多临近高速公路、海榆公路,滨沿海开发区,交通便利,经济较为良好,村落多为三层左右砖混结构类型住房,基本上没有留存历史建筑。沿海开发区边缘的村庄已密切同开发区相结合,新兴的农家乐、家庭旅

馆已有一定的规模。比较典型的如临近香水湾君澜项目的光坡镇坡尾村委会坡尾大村,详见附图1、2。

我县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自2004年省政府批准以来,各开发区内村庄均进行了整合,部分村庄已实施或正在实施整村搬迁,如英州镇石井村委会福湾村、天堂村委会天堂村、黎安镇大墩村委会、黎明村委会、光坡镇坡尾村委会港尾村;另外,沿海区域的村庄正在呈现向海榆东线公路周边聚集的趋势,很多位于内陆的自然村正在消失,调查中发现新村镇盐尽村委会尽尾村、尽美村已基本无人居住。

(二)山区村庄

黎苗族居住的茅草房、船型屋属于传统建筑的一种。在调查中了解到从1995年县扶贫办持续实施的农村扶贫工程、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提出的用5年时间全面改造农村茅草房的工作目标、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大中型水库移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我县至2010年已基本全面消灭了茅草房,现状山区村庄大多数均为一层砖木结构新建住宅。比较偏远的本号镇白水岭苗村、南喜村等也于2011年开展了村庄改造,目前已正在实施。

在调查中,我局调查组还了解到黎苗族比较特殊的风俗。在解放前,一是黎苗族实行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二是家族中但凡有长者过世,整个家族均要整体搬迁至新址,导致黎苗族村落无固定村址。比较典型的如提蒙乡老长村委会

老长苗村,经调查,为1957年由一马姓家族5户由于长者过世从琼中迁址至现址定居。在1995年前还居住在茅草屋中,1997年县扶贫办实施重点扶持给盖起砖木结构房屋居住至今,目前全村27户121人,但基本是留守老人和小孩,年轻人80%以上均外出务工。现状照片详见附图3、4。

(三)农林场居民点

在调查途中,调查组还经过了部分农林场居民点,我们也进行了走访。我县境内共计有吊罗山林业局1处国营林场,岭门、南平2处国营农场。农林场的居民点都分散在作业区内。2010年全国实施农林场、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以来,我县农林场居民点均进行过整治改造建设,居民点建设按照居住小区标准进行,配建设施较为齐全,建筑布局、样式较为现代。典型居民点现状照片详见附图5、6(岭门农场提蒙三连)。

特此汇报。

陵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十一

雷山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神奇,是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中国苗族历史上历次大迁徙的集结地,散落在大山林菁的300多座苗寨星罗棋布,其苗族传统吊脚木楼建筑、服装、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持着古老的原汁原味,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聚集群落,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等57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为避免部分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遭遇商业利益干扰的情况,雷山县建立“一村一档”的保护规划和制度,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实现村民自治。鼓励和扶持村民依托传统村落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切实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对居住相对集中的传统村落,启动实施“保老村、建新村”试点工作。部分村寨群众自发成立了村传统居民保护委员会,加强对传统建筑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贵州省雷山县财政局梁定华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

12.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探讨 篇十二

传统村落在中国的村落中占不到1/5。对这些宝贵的村落,我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谨慎下乡”。什么是传统村落?这个概念里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传统”,传是要传承下去,统是系统,系统的构架,因此要有系统流转的内容,而不仅仅保护老房子、保存空间构架,最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的生产生活、风土民情、文化活动、生活习惯,这些生动且最重要的元素组合起来才能叫传统村落。

“古村落”向“传统村落”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重视“传统村落”是要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而对“古村落”只是简单地界定,并没有把千百年来的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精神遗产及发展轨迹发掘、传承下来,是没有意义、没有“生命力”的。

2 传统村落生活方式的形态类型

当前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存在有三种大的形态类型。一是传统空间加传统生活;二是现代空间加传统生活或传统空间加现代生活;三是现代空间加现代生活。现代空间加现代生活,生活与空间都与传统无关,也就是今天常见的普通农村。相关的我认为可能还有一些关系说不清楚——在半传统的空间,过半传统的生活。生活在不断的现代化,出现了今天的第四个状态,在这其中他的传统空间的比重较大,生活空间比较小,很难被认定为“传统”村落。

传统空间加传统生活是最理想的传统村落的状态。这样的村落其物质空间的架构、居民的生活习惯都是传统的,尤其其人际关系都保留着严谨、完整的传统和传承。这些“完整”的传统村落随着时间的推进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会慢慢产生新的生活诉求。这些传统村落的区位越偏僻受周围环境影响就越小,对生活的新诉求出现的越晚,诉求的数量越少。

很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里,每天都有在我们看来具有较大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活动,如夜晚篝火对歌是他们的传统和文化,如同三餐一样是每天必需要进行的,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这就是传统村落里面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这些村落就是我们最珍贵的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完全传统的村落面临着社会发展的冲击,开始出现“传统”消亡的局面,也就是第二种类型中现代空间加传统生活,或者传统空间加现代生活。因为村落里保持“传统”的诸多元素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导致物质空间及传统的生活开始发生着变化。如大理喜洲镇,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由于“传统”的演变而导致的极大的痛心。为了把工艺品尽快地出售给游客,加工制作的流程加快并简化。在我看来非常好的传统文化、手工技艺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改变。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现代空间加传统生活,或者传统空间加现代生活越来越多,我们称之为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开始越来越快速的商品化了。

对于传统的空间加现代的生活,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有些传统村落有幸保留下来,但是其中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诉求却无法制止,这样的村落会发生两种演变,一种是村民对固有的宅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果进行阻止,便要给钱,否则会自行拆除,成了要挟政府的理由,这种村寨在中国大地上比比皆是。由此,一些传统村落的规划开始把村子和镇区联合在一起,两种空间融合在一起。即使城镇化进程当中非常不方便的偏远村子,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需要,很多的传统建筑原有的砖木结构和空间格局没有变,但是其衍生出来的文化已经被商业化了。

在这个类型中还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多——整体承包开发。比如陕西的柏社村,这个村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博物馆完整的保存下来。现在的老百姓已经全部搬离,理由是旅游公司和村民签订了各种各样的合同使村民撤离老屋,围绕商业开发需要进行了改建和重新规划。这样的村落我觉得也应该算是传统的村落,但是这些村子原本承载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已经不复存在,这样的村子是否可以把它认定为传统村落或是“新型”传统村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3 城市与乡村是平等的

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的老家腾冲,腾冲是非常传统的村落。到了腾冲,家家户户依然用最传统的方式来装修;每户天地君亲的牌位都是齐全的,对神明敬重是腾冲最宝贵文化财富之一;在不同的日子谁家红白事相互之间是知道的,父辈们记得每一个亲戚的生日,每一个亲戚去世的日子。这样的村落充满着人性温暖和传承情怀。于是我们要问,这样的传统村落和城市现代的居住环境到底谁好?其实,我们要平等的来看待城市和乡村,城市和乡村只不过是我们生活场所的不同选择,都是高尚的,没有谁高谁低。村落也不需要围绕城市的需求去发展自己。一会提供产品,一会提供旅游……这样下去,我们的传统村落会迷失自己,会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更加的不被重视和尊重。

我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最重要的是对人和人的生活的保护。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是村民自动放弃生活来到城市,为什么他们会放弃?重要的是生活在乡村的村民已经开始不自信,如何建立起他的自信?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事情。

4 传统村落的保护要注意“度”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兼顾,但是发展不等于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教给老百姓为什么要保护,怎么保护?使保护的操作性变得实际且落地。尤其有些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村庄环境生态化,千万不要走上城市要发展不要生态环境的老路;传统建筑的开发一定守住保护的底线,可以允许室内空间的设计现代化及相关设施的现代化,在微变的过程当中实现传承;最后一点原则是我们要注重对当地人才的培养,走进乡村,一方面我们向乡村学习,另一方面让乡村里的人有自己的传承,把传承的人培养起来了,传统村落才能保护得起来。

传统村落在我国境内数量多、分布广,地域差异明显,要像对待生命一般予以呵护,因地制宜地区别对待。发展的路径有千万条,我们可以找到足够充分的理由来支持传统的村落选择任何一种发展路径,我们不能剥夺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权利,但是保护好传统,将传统精髓保护好、传承下去,更是我们肩上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13.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篇十三

——兼谈传统村落类文化遗产

冯骥才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保护民族根性文化。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并确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这是我国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是文化史上一个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前,大量出现在媒体上的信息与文章,表达着学界与公众对这一关乎国人本源性家园命运的关切;在这之后,人们的关注焦点则转向这些处于濒危的千姿万态的古老村落将何去何从。这里,想对有关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表述一些个人的意见,以期研讨。

每天消失100个传统村落

凸显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基本处在农耕文明时期。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各自发展,自成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如果没有了这花团锦簇般各族各地根性的传统村落,中华文化的灿烂从何而言?可是,最近一些村落调查和统计数字令我们心头骤紧。比如:在21世纪初的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对于我们这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可是个“惊天”数字。它显示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

如此巨量的村落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

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

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它直接导致村落消失,是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缘由。

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村落的减少与消亡是正常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村落的文明财富就可以不知底数,不留家底,粗暴地大破大立,致使文明传统及其传承受到粗暴的伤害。

进一步说,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评定的标准是,它必需“扎根于有关社区的传统和文化史中”。如果村落没了,非遗——这笔刚刚整理出来的国家文化财富中许多项目便要立即重返绝境,而且这次是灭绝性的,“连根拔”的。

传统村落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所在地。不少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精英文化,只有民间文化。他们现在的所在地往往就是他们原始的聚居地。他们全部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在世代居住的村寨里。村寨就是他们的根。如果传统的村寨瓦解了,这个民族也可能就名存实亡,不复存在。

面对着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的现实,保护传统村落难道不是一件攸关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大事逼到眼前?

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

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当今国际上把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的转型期间,能将前一阶段的文明创造视做必需传承的遗产,是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这时间并不久,不过几十年,而且是一步步的。从国际性的《雅典宪章》(1933)、《佛罗伦萨宪章》(1981)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1987)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可以看出,最先关注的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历史遗存——小型的地下文物到大型的地上的古建遗址,后来才渐渐认识到城镇和乡村蕴含的人文价值。然而在联合国各类相关文化遗产的文件中,我们只能见到一些零散的关于传统村镇保护的原则与理念,没有整体的保护法则,更没有另列一类。至今还未见任何一个国家专门制定过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法规。可是,传统村落却是与现有的两大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

首先,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

第二,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

第三,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另两类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显然都没有这样的问题。

第四,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综上所述,从遗产学角度看,传统村落是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它的保护是个巨大的难题。一方面是它规模大,内涵丰富,又是活态,现状复杂,村落保护往往与村落的发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是它属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若要保护,必然牵涉政府各分管部门的配合,以及管理者的文化觉悟;再一方面是无论中外可资借鉴的村落保护的经验都极其有限,而现有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理念与方法又无法适用。这是传统村落保护长期陷在困境中的根由。

调查启动和名录收集

中国保护的出路与转机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集研讨,谋求让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困局。

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评定的着眼点为历史建筑、选址与格局、非遗三个方面,除去各个方面的专业性,还要兼顾整体性和全面性。比如,在乡土建筑与村落景观方面,不但要看其自身价值,还要注重地域个性与代表性,不能漏掉任何一种有鲜明地域个性的村落,以确保中华文化多样性并存。再如,如果某个传统村落以“非遗”为主,其非遗首先必须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使国家非遗不受损失,不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发生。

四部局联合推行,可以统筹全局,推动有力,使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这是一个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的创造性的办法,体现了国家保护传统村落的决心。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原先习惯称呼的“古村落”,改名为“传统村落”。“古村落”一称是模糊和不确切的,只表达一种“历史久远”的时间性;“传统村落”则明确指出这类村落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的遗产与传统,有着重要的价值,必须保护。

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

传统村落保护任重道远

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确定下来,其保护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要防止把申遗成功当做“胜利完成”。其实,正是历史文化遗产被确定之日,才是严格的科学的保护工作开始之时。尤其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全新的工作,充满挑战,任重道远。

一是建立法规和监督机制。传统村落保护必须有法可依,以法为据。立法是首要的,还要明文确定保护范围与标准,以及监督条例。管辖村落的地方政府必须签署保护承诺书,地方官员是指定责任人。同时,必不可少的是建立监督与执法的机制。由于传统村落依然是生活社区,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保护难度大,只有长期不懈的负责任的监督才能真正保护好。

二是专家支持。我国村落形态多,个性不同,在选址、建材、构造、形制、审美、风习上各有特点。因此,在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方面必须听专家意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制定严格规划,由专家和政府共同研讨和制定,并得到上一级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批准。传统村落能否保护好的关键之一,要看能否尊重专家和支持专家,利用好专家的专业意见和科学保障。

三是传统村落的现代化。保护传统村落决不是原封不动。村落进入当代,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落里的人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成果的权利。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完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那种认为这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非此即彼,正是一脑门子赚钱发财所致。在这方面,希腊、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采取的一些方法能给我们积极的启示。比如他们在不改变街区历史格局、尺度和建筑外墙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改造内部的使用功能,甚至重新调整内部结构,使历史街区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民居不是文物性古建,保护方式应该不同,需要研究与尝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和谐统一,互为动力。其原则是,尊重历史和创造性地发展,缺一不可。

只有传统村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宜于人居,人们生活其中感到舒适方便,其保护才会更加牢靠。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保护。在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就是民族及其文化的所在地,其保护的意义与尺度应与汉族地区村落保护不同。对于少数民族一些根基性的原始聚居地与核心区域,应考虑成片保护,以及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是可以利用,但不是开发。一些经典、有特色、适合旅游的传统村落可以成为旅游去处,但不能把旅游业作为传统村落的唯一出路,甚至“能旅游者昌,不能旅游者亡”。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

六是细致搜寻,避免疏漏。尽管全国性的村落普查已经初步完成,但我国地广村多,山重水复之间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于传统价值的村落,没有被发现与认知,更细致地搜寻有待进行。十多年来的非遗普查使我们明白,中国文化之丰富表现在它总有许多珍存不为人知,我们不能叫于今尚存的任何一个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村落漏失。

七是尝试露天博物馆。在确定保护的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之外,还有些残破不全的古村虽无保护价值,却有一件两件单体的遗存,或院落、或庙宇、或戏台、或祠堂、或桥梁,完好精美,但孤单难保,日久必毁。世界上有一种愈来愈流行的做法叫做“露天博物馆”,就是把这些零散而无法单独保护的遗存移到异地,集中一起保护,同时还将一些掌握着传统手工的艺人请进来,组成一个活态的“历史空间”。这种博物馆不仅遍布欧洲各国,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和泰国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这种方式使那些分散而珍贵的历史细节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安臵。

八是提高村民的文化自爱与自信。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与专家的层面上,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如果人们不知自己拥有的文化的价值,不认同,不热爱,我们为谁保护呢?而且这种保护也没有保证,损坏会随时发生。所以接下来一项根本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提高村民文化自觉是长期的事,但如果只让人们拿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去赚钱是不会产生文化自觉的。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和社会各界投入、参与和帮助传统村落保护,也是推动全民文化自觉的好办法。

现在可以说,中国传统村落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它独有的价值终于被我们认识,并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外另列一类,即“中国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纳入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谱系”中。10年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经过近10年的努力,拥有了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使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得到全面和完整的保护。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如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

14.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十四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主法制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一些领域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极端事件,却在不断动摇着人们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信心。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被提上重要议程。对正处于加速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对内生文化价值观念系统(尤其是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的自我认同和自我重构日趋紧迫,认同与践行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从2010年底到2011年5月,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电话访问,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践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对如何弘扬道德文化传统理念、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有效践行提供参考。

中国道德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进,形成了名目繁多、内涵丰富的道德规范或德目,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当今社会,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仍具有深刻影响。何为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商代有“六德”:知、仁、圣、义、忠、和。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宋元时期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现当代学者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进行了总结和发挥。课题组在参考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理念归纳为忠、孝、和、礼、义、仁、恕、廉、耻、智、节、谦、诚13个方面(详见表1),在调查中请被访者对其中每项道德理念的总体践行状况进行打分(0-10分),分数越高,代表对此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状况评价越好。课题组认为,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评分高低间接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其所处的环境或同类群体的践行状况。

本次调查在对各职业民众进行个案深访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按人口比例抽样,总共回收有效问卷1991份,覆盖了北京、辽宁、江苏、广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的31个地级市(区),包括了各类职业人群。

整体状况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主法制的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调查显示,十三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评分高低顺序为:孝、智、和、仁、谦、礼、恕、义、诚、忠、节、耻和廉。当前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总体践行评价得分为6.48分。具体分析发现,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孝”、“诚”、“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

如图1所示,在十三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中,公众认为最为重要的道德理念依次是孝、诚、和、廉、义、仁、忠、礼、恕、智、耻、谦、节,对上述传统美德选择的百分比分别为:68.0%、39.0%、35.6%、30.6%、28.8%、25.2%、23.0%、15.7%、11.0%、6.7%、6.3%、5.7%、4.4%;同时各种美德在整体价值权重中的百分比为:22.7%、13.0%、11.9%、10.2%、9.6%、8.4%、7.7%、5.2%、3.7%、2.2%、2.1%、1.9%、1.5%。孝文化是公众一致认可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调查的数据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诚实守信、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指导着华夏子孙崇尚和平、追求自强、实现自我,这些理念在当前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2.农民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的评分最高

如图2所示,在对当前社会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总体情况的评价中,农民群体的评分最高,均值为

6.87分;其次是学生群体和商业从业人员的评分;再次是无职业或失业人员群体和工人群体;最后是国家公务人员群体,均值为6.27分。农民的评分最高而国家公务人员的评价最低,主要是与这两类职业人群对于道德标准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农民大多数生活于农村,农村中较好地保留了中国道德传统文化,同时农民对于道德标准的判断比较单一和简单。而国家公务人员则相对更多地具有现代意识,因而对传统道德的认识出现较大差异性。

3.女性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评价高于男性

统计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总体践行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别。女性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为6.65分,男性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为6.30分。女性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明显高于男性,这反映出女性群体社会道德践行较好,或者是因为女性留守家庭较多,而家庭道德理念践行较家庭外道德理念践行较好。

4.文化程度与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价成反比

调查发现,文化程度与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总体评价成反比,即文化程度越高而对传统道德理念的践行现状评价越低。具体来看,16-30岁的群体中,文化程度和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评分的反比数为-0.131;31-50岁的群体中,文化程度和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评分的反比数为-0.20;50岁以上的群体中,文化程度和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评分的反比数为-0.3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年龄群体,文化程度越高,其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越低,并且年龄段越高,文化程度与评价分数呈现的负相关性系数越大。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我们的文化知识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所忽略;二是文化程度越高现代意识越强,越想超越传统。

5.农村居民对于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总体评价上高于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的评分为6.75分,城市居民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情况的评分为6.35分。农村居民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明显高于城市居民,这与当前农村社会变迁相对较慢,因而更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有关。农村居民对于社会现实的批评和期望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评分倾向于较高。相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让城市居民更多地追求现代文化理念。

问题分析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公众对目前中国传统道德践行情况评价基本良好。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发现了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并加以化解。

1.“廉耻”之德相对匮乏

不知廉耻是导致社会道德败坏的毒瘤。在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各维度践行评分中,耻(5.75分)与廉(4.85分)的得分没有及格,被认为是当前社会践行得最差的两个理念。我们认为需求反映的是重要性与实践状况的落差,因此用践行评价位次与重要性位次的位差来衡量需求性状况。分析发现,位差为正的理念有:廉、耻、忠、义、诚。这说明此五个理念人们认为较重要而现实中却践行远远不够,其中,价值重要性排位差距最大的为廉和耻,其位差分别为9和7,是当前需求最为强烈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腐败案件的不断发生,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折射出廉耻践行的不足和社会诚信的缺失。

2.政治道德备受关注

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评分较低的政治领域令人担忧。中国传统的德治主要强调要“敬德保民”、“恤民”、“爱民”、“政者,正也”、“廉洁奉公”。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对于“廉”这一道德理念的需求最为强烈,特别是近年来暴露出的问题,让公众对官员群体产生误解。在社会转型期,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应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3.经济道德问题较多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经济领域活动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调查发现,“诚”是民众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十三项的需求中仅次于“廉”的一项,但在评价上是最差的,这反映了我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在经济领域的严重缺失。部分商人为追求经济利益,采取卑劣的手段欺骗消费者,假冒伪劣横行,“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经济领域的道德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当我们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同时,追求一种合乎道德的经济,是其中应有之义,因为只有符合道德的经济才是人本的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企业普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甚至挣黑心钱,没有社会责任感,即使经济得到短暂的发展,那也无异于饮鸩止渴,得不偿失。

4.社会地位与道德示范存在反差

比较不同职业和性别群体的评分可以看出,评分较高的职业群体是农民和学生群体,农民和学生比其他职业的群体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情况的评分要高。女性对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现状的评分高出男性0.35分。这一现状反映了一个问题:一些被公众认为弱势的社会群体正在成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榜样,相对强势群体来说,他们更好地践行了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相反,社会强势群体对于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评分相对较低,间接反映了这些群体在道德理念践行方面的差距。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掌握更多话语权的群体,恰恰是伦理道德方面被认为最不满意的群体,这种反差和异化的严重后果,是社会道德信用的丧失。

对策建议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让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进入人们的实践,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必须世俗化,按照世俗化的方式传播,才可能被现代化,进入人们的生活实践。针对我国当前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播,弘扬孝、诚、和、廉等美德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时,也感到一些社会道德状况的恶化,这种恶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传统美德的丧失。正如调查数据所反映的,公众认为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总体践行的状况喜忧参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转化传播,弘扬传统道德理念的精华,既要继续发扬在当前社会践行得较好的方面,又要重视在当前社会缺失的内容,通过弘扬孝、诚、和、廉等优秀的传统道德理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加强对政治道德领域的廉耻教育,从底线上确保政治文明建设

在先秦儒家道德思想体系之中,廉耻与道德问题联系密切,是人性建设的根本所在,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耻观不仅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道德准则,也是治国安邦的道德基础。当代社会一些人荣辱是非颠倒,深层的原因是廉耻观念的沦丧。因此,必须加强对政治道德领域的廉耻教育,从底线上确保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紧密联系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实际,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让廉耻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3.切实加强对经济领域的道德规制,确保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在经济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其中的“道”非常关键,但现在缺乏有关这方面的正确引导。经济领域道德滑坡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用,影响着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廉、耻、诚三个道德理念在经济领域的践行情况令人担忧,食品安全等领域最近出现的问题集中暴露出我国目前经济道德的严重缺

失。因此,我们需要在法律底线基础上切实加强对经济领域的道德规制,改变经济繁荣而道德萎缩的现状,加强经济领域的道德建设,强化资本的道德感,确保民生事业健康发展。

4.把传统道德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注重从青少年教育抓起

我国的教育在宋代之前以道德根文化教育为主,历史上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回溯到中国传统根文化。2009年2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一文中,将道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青少年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需要把传统道德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注重从青少年教育抓起,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在实处。

5.提高核心职业人群的道德教育水平,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先行者

核心职业人群(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是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重要践行者,提高核心职业人群的道德水平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也能形成良好的影响辐射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提高核心职业人群的道德水平,在更高的标准上诠释和践行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将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瑰宝注入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15.传统村落保护情况报告 篇十五

一、广西传统村落中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主要价值

广西传统村落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利用自然和生态环境, 结合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建造的具有地方风格、文化传统的乡土建筑群, 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融洽关系, 其主要价值有:

(一) 丰富的文物资源

许多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其资源丰富、保存完整, 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的整体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灵川县的江头村、长岗岭村, 灵山县的大芦村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林市的高山村, 钟山县的龙道村, 兴安县的水源头村、榜上村等古建筑群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一些被列入国家或自治区历史文化名村。

(二) 风格独特布局合理

许多村落的古建筑在建造和选址上, 根据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 结合原有的地域特点,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形式 (如桂东、桂北地区的建筑兼具较多的徽派特点) , 而瑶族、侗族地区的建筑又保留了民族特色。

(三) 建造工艺精湛

传统村落古民居注重建筑装饰, 琉璃、灰塑、木雕、砖雕、彩绘等都显示了较高的工艺特点, 题材内容广泛, 地方特色鲜明。

(四) 文化内涵丰富

各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的乡土文化特色及内涵, 其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建造也是根植于民众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

二、广西传统村落中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保护意识不强

绝大部分古建筑的产权均在老百姓手中, 保护的主体和日常的维护仍靠居民自己承担, 而保护还没有成为自觉的行为。许多居民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 在没有修缮方案或规划的情况下, 随意在古建筑内改建、添建、新建了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 破坏了历史风貌和原有的传统格局。

在城镇化进程和旧村改造中, 许多古建筑被拆除或者因无人居住而废弃、坍塌;有的在风貌改造中不注意保持传统, 任意改变原有的建筑外观, 失去了地域特点, 造成了千村一面的现象。

一些古建筑构件被盗被卖现象严重, 不少民居内的石雕、木雕件大量缺失, 为今后的修缮工作带来困难。

(二) 资金投入不足

古民居为私产, 保护、修缮的资金主要靠居民本身, 而维护古建筑的费用甚至高于新建建筑,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难以完成;还没有形成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保护的合力, 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目前大部分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和历史建筑残损情况较重, 安全隐患较多, 亟需大量投入修缮工程。

(三) 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不力

现阶段, 传统村落的保护还是以住房城乡建设、文化、财政等部门下发文件的形式来开展相应的工作, 在国家、地方层面上还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可以按文物法来执行, 但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持续性, 管理和投入的保障机制仍未能明确。

针对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精神,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 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要明确保护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制订相应的规划和方案, 确保保护项目的推动及实施。

三、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方法

(一) 加强对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1.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 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要对传统村落中的文物或者历史建筑进行认真的调查登记, 建立档案, 弄清保护的对象和明确管理的主体, 必要时可采取挂牌保护的形式。

2. 对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认定为历史建筑或者申报为县 (市、区) 、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更多的传统建筑纳入法制化保护的范畴。

3. 对文物保护单位应专门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以规范其建设活动。

4. 以整体传统村落为单位, 申报各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 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方案

1. 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

除编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外, 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建筑、墓葬、石刻等应当依据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单独编制文物保护规划。

规划内容应主要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等基本内容, 要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 必要时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规划等部门组织评审, 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前, 应征得国家文物局同意。

规划成果分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汇编4个部分, 文本的体例一般为:

总则——明确保护对象、规划范围、期限。

专项评估——现有保护、管理、利用。

规划框架——规划原则及目标、任务。

保护区划——保护范围及建控管理要求。

保护措施——保护修缮工程。

环境规划——环境治理、生态保护。

展示规划——展示利用、旅游。

管理规划——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方式。

规划分期——近期、中期、远期。

投资估算——保护、管理、建设资金来源。

附则——明确法律效力, 解释、执行时间。

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村落, 可根据其规模和复杂程度, 参照全国重点单位的规划要求进行编制。

规模较小的单体文物或者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可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其中一个章节部分进行编制。

2. 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的编制。

文物修缮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村落历史形成的特点和多样性, 各村落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和民族风俗特色, 兼顾产权关系的现实情况, 坚持保护为主、满足居住、传承文化、环境协调的工作理念。

(1) 制订传统村落保护总体方案。按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确定的主体目标和任务, 制订包含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环境整治、安全防范工程、消防工程、展示利用等内容的总体方案, 有计划、分年度地推进实施。例如, 灵川县的江头村、长岗村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重点实施项目, 2014年5月完成了保护总体方案的编制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6月获得立项批准, 将获得国家文物专项资金的补助。

(2) 编制文物修缮设计 (施工) 方案。文物方案的编制一定要考虑到今后居民的使用问题和管理问题, 要明确以修为主, 也不能简单地为照顾生活的需求而拆旧或者建新, 要把用电用水及排水设施、环境的改善等有关内容包含在内。

(1) 现状勘察。其目的是探查和评估文物保存状态、破坏因素、破坏程度和产生原因, 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

勘察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物的形制与结构、环境影响、保存状态以及具体的损伤、病害进行的测绘、探查、检测、调查研究并提出勘察结论等内容。测绘、测量并记录文物现存状态、结构、病害及分布区的地形、地貌;探查, 查明文物损伤及病害的类型、程度及原因;必要时对文物病害成因和安全性进行检测, 包括地质、水文、建筑材料、环境;调查研究, 收集文物历史资料、考古资料和历次维修资料, 了解文物的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 判别文物年代等。在勘察基础上, 提出文物保存现状结论, 提出保护修缮建议。

(2)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依据现状勘察结果进行编制。方案设计要说明保护的必要性, 保证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确定工程项目规模及工程量和造价估算等。施工图设计要对工程规模、工程部位、工程范围进行控制;指导施工, 实施对病害的具体技术性措施;满足设备材料采购、基本构件制作及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的需要。

如文物建筑 (包括古代、近现代和历史建筑) 的保护工程设计, 可分为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移工程和原址复建工程。现状勘察文件包括现状勘察报告、现状实测图纸和现状照片等。现状勘察报告包括建筑历史沿革、历次维修情况、文物价值评估、现状描述、病害原因分析等。

现状实测图纸包括现状总平面图, 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结构平面图等。现状照片要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两部分内容。设计说明要明确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工程性质及工程范围和规模、具体的保护措施。设计图纸含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重要建筑构件详图等。

施工图设计包括施工图设计说明、施工图图纸和工程预算等, 包括工程概述、技术要求和工程做法说明, 要满足修缮施工的要求。

(三) 文物、历史建筑修缮施工

修缮施工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 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要坚持传统村落格局、形式, 坚持传统工艺、技术;坚持传统材料、色调。

1. 保持原有建筑形制及结构。

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 其形制包括原有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反映了当地的社会、民族、习俗等状况, 在施工中必须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包括原来的总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及内部生活环境。应以现存的面貌为准, 保留历代修理中被改变的部分, 保留古建筑的历史可读性。

建筑结构也是决定各种建筑类型的内在因素, 如同人的骨骼, 其砖石结构、金属结构、竹木结构也是反映其时代、地区、民族特性的。

对于在历史上已被改变或者已损毁的建筑部分, 要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条件下才能恢复, 以再现其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 但必须以古建筑现存主体结构的时代为依据, 不能变为修旧建新的借口。

2. 保持原有传统建筑工艺技术。

要熟练地掌握传统村落建造时的工艺和做法, 如传统木构建筑的梁、檩、枋制作, 灰塑、壁画的描绘等, 还要注意发挥地方工匠的作用。

3. 保持原有建筑材料。

古建筑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 使用木材、竹子、砖、石、泥土、琉璃、金属等不同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建筑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它反映了各种建筑形式的特点。施工中要尽量保存原有的构件和材料, 如必须更换也要用相同的材质, 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使用水泥和铁钉。

四、后续管理是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关键

上一篇:南岸镇2012年上半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科普需求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