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精选9篇)
1.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一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2007年行动规划
2007年是奥运筹备决战之年,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关键一年。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务院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的目标要求,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依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监察约束的作用;依靠资金投入,集中安排一批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依靠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2007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5%、单位GDP水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10%。
二、实施十大工程
(一)产业结构调整工程。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7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6%以上。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契机,促进国内外服务业要素进京,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发展,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制定发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加快发展信息、商务、会展、旅游、体育、物流等服务业。
促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完善软件、移动通信、生物医药和数字内容等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中关村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芯国际第二条生产线、康宁玻璃、现代汽车第二生产厂区、奔驰汽车、首钢冷轧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落实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逐步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继续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能力,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加快金融街、商务中心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配套服务产业;促进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内部资源整合。
加快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按计划推进首钢压产400万吨和东方石化公司所属化二股份公司、有机化工厂实施停产搬迁;制定本市小火电机组关停实施方案,开展京丰热电厂“上大压小”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小煤矿整顿关闭步伐,按国家有关规定关闭16种小煤矿。
(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工程。结合奥运场馆建设,在运动员村进行零能耗建筑试点,在国家游泳馆实施节能新光源照明,推进利用热回收技术回收空调系统排风中的废热、冷却
水循环使用、膜处理污水等示范项目;加快50辆纯电动汽车研制,基本具备在奥运村使用的条件;实施100台燃气锅炉利用环境温度补偿、烟气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推广应用各种燃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积极推广混合动力、清洁能源汽车技术应用于公共交通;重点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蓄冰制冷、新型建材、烟气脱硫脱氮、粉尘回收与资源化、城市供水管网的检漏和防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制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财税、价格等政策。
(三)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实现市区两级政府机关节能6%。总结10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经验,全面完成54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启动20至30家政府机构的节能试点改造;制定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逐步开展办公楼围护结构、空调、采暖、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办公区域逐步推行绿色照明,区县开展政府机关能耗调查。
(四)大型公建节能工程。严控源头能耗增长,对建筑面积在2万(含)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含)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含)标准煤以上的新建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化对建设工程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督;组织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全市2007年至2010年既有建筑改造的项目库;优化供热结构,对城八区单位锅炉供热面积低的供热设施进行整合,对旧有供热管网设施更新改造;继续推进热计量价格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展10家医院和30家宾馆饭店的节能改造。
(五)高耗能行业节能工程。如期完成太阳宫、郑常庄燃气热电厂建设;落实50家高耗能企业节能目标分解工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重点推进50家高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及1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建设工业重点用能大户在线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指导和监督;落实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完成30家重点排污企业和高耗能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在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培养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
(六)绿色照明工程。推广高效照明设备20万套,在全市所有敬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事业机构和部分医院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做好市属高校绿色照明改造的前期调研;继续通过政府采购,引导高效照明光源的推广使用。
(七)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确保北京官厅风力发电场(一期)5万千瓦工程年底建成发电;新建15个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村;依托北京太阳能产业联盟,促进太阳能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发展,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完成国家体育馆100千瓦并网光伏电站示范工程;实施800户农民节能住宅示范,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3.5万盏;重点开展延庆、怀柔、房山等区县生物质能利用的试点工作,着力推进1至2个生物质能产业化项目、10个大型秸秆气化站、15个大中型沼气池的建设;完成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
(八)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节约工程。严格实施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继续推广节水模式,普及节水器具;扩大工业、农业、环境利用再生水,年利用再生水4.8亿立方米,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重点完成北小河、怀柔、平谷再生水厂建设,开工建设卢沟桥、小红门、顺义、门头沟、昌平等再生水厂;结合绿化建设推动硬化改透水铺装、雨洪水蓄滞等工程;大力开展农业综合节水工作,建设节水农田6667公顷,发展再生水灌溉6667公顷;继续对洗浴、洗车、纯净水等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政策;出台实施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征收方案。
严格执行土地供应计划,严控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以供应引导需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征地审批工作,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鼓励新农村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适度集中;有计划地系统研究和修订本市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探索实施建设项目用地标准的管理,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应用。
(九)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本市配套实施细则。
进一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加强对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的规范管理,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有偿回收居民废旧家电,行政事业单位的电子废弃物无偿交付指定企业处理,在销售环节开展以旧换新业务,政府对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给予适当补偿;建设完成电子废弃物处置、废旧轮胎和废塑料再利用示范项目;加快危险废物中心建设,年底具备接收、处理危险废物的条件;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继续推进京煤集团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再消纳首钢公司的卢沟桥堆积钢渣100万吨。
本市城八区和郊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60%。建成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阿苏卫综合处理厂,加快推进南宫、六里屯、阿苏卫等3个焚烧厂和董村综合处理厂的建设;推广宣武区经验,全面开展城四区密闭式清洁站垃圾分类改造;执行生活垃圾处理经济补偿制度,研究调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方式;石景山、高井、太阳宫、郑常庄等热电厂用再生水或中水替代地表水源。
确定1至2个区县、2至3个园区、10至15家企业作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指导其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污染减排与环境建设工程。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67%。落实市政府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的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研究制定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完成中心城1105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改造;完成东城区、西城区各1万户平房“煤改电”工程;推进高井等五大燃煤电厂脱硝工程;组织淘汰更新老旧公交车2580辆、出租汽车5000辆,开展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黄标车”淘汰和治理;推进1000座加油站、1200辆油罐车、部分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施工工地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的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实现市区城市道路机扫率和洒水率均达到95%,郊区城市道路机扫率达到60%,控制扬尘污染。
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2%,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1.6%。加大对密云、官厅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完成六环路以内城市骨干水系治理,全面完成清河二期、北环水系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五里坨、东坝、垡头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要地表水源区生态建设、废弃矿山植被恢复,推进31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移民,启动4个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完成环城郊野公园绿地建设15处。
三、夯实三项基础
(一)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出台本市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继续完善生产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加强相关能源供应部门的统计工作;完善全市和分区县能耗、水耗公报制度,修订季度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实行分区县单位GDP水耗的季度公报制度,建立分行业能耗的年度公报制度;结合全国建筑物能耗统计的试点工作,研究制订建筑物能耗统计制度,适时开展大型公共建筑物能耗调查;开展污染源普查;研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的统计方法。
(二)加强分类计量体系建设。制定发布本市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督促300家重点耗能单位做好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工作;总结电、热计量改造试点工程经验,加快分类计量体系建设;研究分类计量管理办法,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三)建立信息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力争实现对50家政府机构和50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在线监测;继续完善能源和水资源统计监测制度;整合现有能源、水资源、环保统计信息资源,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能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共享和监测平台;研究建设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监测信息平台。
四、完善六大保障体系
(一)法规政策体系。做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前期准备;出台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开展《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实施办法立法调研工作,研究制定鼓励太阳能利用的专项政策措施;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加大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实施力度,研究天然气等超定额用能加价制度,按照2007年价格调控计划,适时调整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制定本市促进节能环保的具体支持办法;研究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生活垃圾收费办法;研究起草北京市供热管理办法,制定供热价格改革与调整方案;建立土地计划执行的奖惩制度,加大对区县的考评力度;研究制定推进北京市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出台清洁生产验收办法、清洁生产资金使用办法;组织编制本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研究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研究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实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
(二)指标标准体系。出台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指导意见、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修订北京市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北京市重点耗能设备能耗限额;编制建设项目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政府机构节能诊断实施指南、本市公共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集中供热锅炉房和管网系统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制定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技术规程;研究编制公共建筑空调采暖室内温度节能监测、生物质固硫型煤、太阳能光伏室外照明装置等地方标准;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三)评价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将“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按年度、区县、重点耗能单位进行分解,与各区县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
重点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与各区县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出台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节能评估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在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竣工备案等环节实施全过程节能监管,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研究制定节能评价考核办法;制定生态工业园标准和评价指标。
(四)监督执法体系。组建节能监察大队,根据《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依法开展节能执法工作;强化环境监察能力和应急机制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执法检查力度。
(五)市场服务体系。培育专业服务市场和中介体系,研究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在公共建筑领域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节能服务机构选聘办法,搭建节能服务机构平台,推荐一批节能服务机构;研究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
(六)宣传教育体系。办好2007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继续推进节能医生进家庭、节能教育进校园、节能宣传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编制出版循环经济知识系列读本,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到本市教育培训体系;制作“北京节能减排在行动”专题系列片;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作用,做好宣传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统计分析等工作;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贯穿全年、受众面广的宣传教育,表彰、奖励节能先进单位和个人,弘扬“节约也是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继续组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活动,启动“市民建言献策,共谋首都环保”活动,支持社团组织开展“少开一天车”、政府机构开展“节能日”等公益活动,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2.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二
关键词:城市交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们国家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首次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1]
《雅典宪章》中指出城市的4大活动是工作、居住、游憩和出行。交通承担着作为4大活动之一的出行以及部分的游憩 (以休闲、健身等为目的的散步、骑自行车等) , 是城市整个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城市中, 交通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到达各类活动场所的机会, 与此同时, 其消耗和占据着相当的资源, 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上, 城市交通是重要的一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2]。
但是如何判断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是朝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呢, 城市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是否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交通系统呢?为此, 本文提出了对城市交通的相关规划和政策等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的评价方法, 并对长沙2010年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
1 城市交通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1.1 城市交通的资源消耗
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主要有土地、水和能源等。其中, 对于城市交通来说, 土地和能源是最主要的资源。
1.1.1 土地
城市交通系统中道路、公共交通场站、地面停车场和地面枢纽等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土地是交通系统得以存在和运转的空间所在[3,4]。在我国大中城市, 道路面积占整个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都在10%~20%之间, 而在北美小汽车交通比例很高的城市中, 这一比例都超过了30%。以长沙为例, 由于周围山水限制以及生态控制, 可用土地不多。近年来每年建设用地急速增长。从2000~2009年年均增长用地面积达到了21.41km2。2000年以年所增加的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总量仅次于居住用地。
1.1.2 能源
国际能源署[5]对今年全世界4大经济体 (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 所消耗的能源分为4个领域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 (见图2) , 我国能源绝大部分流向工业, 而交通所消耗能源比例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体, 仅13.5%, 而工业则占了54.8%。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工业科技含量相对要低, 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要远高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两型社会改革, 努力从“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低产出”转变为“低投入, 低消耗, 低污染, 高产出”。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内工业消耗能源的比例将大大下降, 参照欧美日的经验, 交通所占比例将大大提升, 因此交通是能源节约极为重要的战场, 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城市交通系统必须是能源节约的城市交通系统。
1.2 城市交通的环境代价
在城市的空气污染中, 由机动车交通所产生的污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长沙市环境保护局所发布的2007年长沙3类污染物中城市交通所产生的比例, 其中可吸入颗粒物 (VPM) 、NO2和SO2所占比例分别为39.5%、40.70%和19.40%。
此外国际能源署200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1年全世界18.4%碳排放是由各国国内交通所产生的。虽然我国的这一比例为7.4%, 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科技含量与欧美相比有差距, 总碳排放量大, 因此交通的碳排放量也达到了2.34亿t。按现在的发展趋势,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科技水平的提高, 生产性的碳排放量将下降, 因此交通碳排放比例将上升。
城市交通也是城市中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长沙市环境保护局的检测, 2005~2008年长沙交通等效噪声都在70dB左右, 占总噪声来源的23.6%, 见图3。
1.3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城市交通
两型社会的建设, 也不能因噎废食,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甚至令社会倒退。如果单一地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 那么结果只能是放弃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甚至禁止城市交通的存在, 致使城市失去活力, 停止发展, 甚至消失。发展是根本, 节约资源并不是减少对资源的使用, 而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城市交通系统, 不能走以上2种极端。两型社会坚持发展第一性, 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途径发展。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城市交通系统, 必须协调好城市交通系统本身的发展与资源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低的资源消耗和低的环境污染向广大人们提供优质的城市交通服务。
2 评价指标体系
2.1 系统目标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城市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 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客货流的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目标是要高质量的实现人和货物的移动, 分解为以下3个方面:
1) 可达。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人的移动, 满足人参与活动的需求, 意义重大;
2) 安全。保障移动过程安全的完成, 减少交通事故, 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3) 舒适。为市民出行提供宽松、良好的出行环境, 提高出行的舒适性。
货物的移动分为2种:快递服务;其他的货物运输。其中前者所引起的交通量相对整个城市的交通量来说很小, 基本可以忽略;而后者则一般为减少其对客运交通的影响等, 限制在客运交通较少的时段, 甚至客运交通较少的道路上通行。因此, 在此只考虑城市的客运交通功能。
前面在分析城市交通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中业已阐明城市交通最关键的资源消耗是土地和能源, 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污染性气体排放、碳排放以及噪声问题。因此, 确立系统评价目标见表1。
2.2 指标选取
各个领域内的指标数量众多, 指标体系并不是将这么多的指标全部罗列进来, 应只选择必要的指标。指标选取不能盲目, 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主要有以下九大原则:可辨识原则、可承担原则、目标指向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敏感性原则、有趋势性原则和可理解原则。最终各个目标下选取的指标见表3。
3 评价方法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常见的系统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6]、数据包络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四种评价方法。有人对这4种方法进行过比较, 见表2。考虑本研究各指标的特点, 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所谓模糊综合评价法, 就是当将同一目标下的2个指标相比较, 指标一与指标二, 明显更为不重要时, 标度值取0.25;较为不重要时, 标度值取0.5重要程度相当时, 标度值取1;较为重要时, 标度值取2;明显更为重要时, 标度值取4。如此, 得到同一目标各个指标两两重要性比较的矩阵, 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值, 作为该目标下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再用同样的方法, 比较各个目标的重要性, 建立各个目标两两重要性比较的矩阵, 求出特征值作为该目标的权重。最后各指标的权重与该指标所对应目标的权重的乘积就是该指标的最终权重。本指标体系中, 各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3。
3.2 指标归一化
在综合评价系统中, 一般各个指标值的单位和量级是不相同的。这样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 给系统综合评价带来了不便。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 排除由于各项指标的单位不同以及其数值数量级之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避免发生不合理的现象, 必须对评价指标进行一致化处理。所谓一致化, 也称为指标的规范化, 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单位及其数值数量级影响的过程, 这是指标综合评价的前提。因此, 指标就有两种值:指标的实际值和指标的评价值。将原始指标一致化以后得到的值称为指标的评价值。一致化过程就是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的过程。
这3种评价指标的类型, 最通用3种一致化标准处理函数分别如下:
成本型指标一致化的标准函数:
式中:P为指标的评价值;z为指标的评价函数;x为指标的实际值。
效益型指标一致化的标准函数:
式中:P为指标的评价值;z为指标的评价函数;x为指标的实际值;max (x) 为指标的最大值。
区间指标一致化的标准函数:
式中:P为指标的评价值;z为指标的评价函数;x为指标的实际值;p为指标最佳稳定区间的下限;q为指标最佳稳定区间的上限;max (x) 为指标的最大值, 而min (x) 为指标的最小值。
各个指标中, 平均行程时间、百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均交通有关能耗、人均污染气体排放变化、人均交通有关碳排放和75dB噪声影响率都是成本型的指标, 而主城区公交站点300 m半径覆盖率、建成区公交站点300 m半径覆盖率、绿道网里程、干道过街设施间距达标和轨道站快慢衔接合格率均是效益型指标, 人均交通有关用地则是区间型的指标。
4 案例应用
2007年12月,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分别成立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先锋之一, 在2010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中, 对城市交通作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对现状的城市交通进行了评价, 见表3。在现状中, 长沙尚未有轨道交通和绿道网, 虽然主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较高, 但整个建成区的公交站点覆盖率仍不理想。
长沙综合交通规划结合长沙现状、未来发展的需求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 提出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由BRT、常规公交等组成。
在规划方案下, 到2030年, 城市人口将达到800万, 是现状的2.5倍, 建成区面积也将是现状的2倍多。在保持现状各方式技术因子前提下, 尽管人均交通有关用地比现状略低, 依靠发达的轨道网络以及密度到达9km/km2的道路网, 在城市规模扩大2倍多的情况下, 平均行程时间与现状相当。城市干道等效噪声均值变化和每百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认为主要是由管理等手段来进行控制, 规划所带来的这2个指标值的改变难以确定, 因此在评价规划方案时认为这个2个指标值不变。其他各指标值具体见表4, 可见,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长沙在2030年城市交通系统更加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5 结束语
提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城市交通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用来评价长沙城市交通的现状和综合交通规划方案。通过对长沙现状和综合交通规划的评价和比较, 可知,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两倍多的情况下仍提高了城市的可达性, 同时保持了人均能耗和污染不明显增加, 因此符合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注:×表示指标评价值稍有下降;○表示指标值没有变化;而√表示指标评价值有上升。
参考文献
[1]洪亮平, 程望杰.“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 34 (1) :71-75.
[2]王静霞.编制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J].江苏城市规划, 2007, 12 (5) :10-12.
[3]马士江, 吴娇蓉.环境可持续的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研究:以武汉新区为例[C]∥2008年首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同舟交通论坛, 上海:同济大学, 2008:99-105.
[4]谭家美, 侯立文.城市交通用地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4, 25 (4) :64-68.
[5]Head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Offi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wide Trends in Energy Use and Efficiency:Key Insights from IEA Indicator Analysis[R].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8.
3.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三
【关键词】 新课程 中职 政治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合性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引自北京师范大学版《走进新课程》)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一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有可能而且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捕捉这些资源信息的意识,能不能处处留心,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教师。下面仅从学生资源和环境资源两个方面谈谈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殊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好学生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对于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地球村的形成,实践活动教学的大力发展,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营造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谈谈自己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反馈信息,使教学内容能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融通、整合,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讲到“事物是永恒发展”时,可以让学生从饮食、通讯、交通等方面谈谈现在和以前的变化,从而感受发展的实质。
2.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
学生是个体的人,每个学生在个性品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存在差异,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优势得以发挥并形成互补,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如:对于争强好胜的学生,政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围绕问题进行争辩,以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引发他们积极思考,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启发思维,在全班共同探讨;对于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政治小讲台、各种模仿表演,为其他同学提供示范。
3.开发利用学生的心理资源
心理资源指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慧、提高觉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成分,包括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的心理是影响其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的重要因素,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活动体验、个别辅导等途径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学习、生活、人生道路充满希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由于思路出现偏差、选择方法不对或者认知结构不完善,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然而,出错并非就是坏事,错误本身也是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引导有方,错误也能闪现亮点。比如,笔者在讲授“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分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其学生克拉底鲁的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有学生思考后回答说:“两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其实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回答,搞了一场讨论。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正确认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学生的错误往往反映了学生理解的薄弱环节,这也正是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教师应该利用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设置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作业、练习中出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错题集。通过分析出错的原因,掌握防错纠错的技巧,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有赖于与之相关的各种教育环境的引导、开发和优化选择,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学校的环境是政治教学的重要载体,显示了学校的内涵底蕴、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班级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导向。通过指导学生编辑政治小报、墙报、板报,布置政治橱窗等教学环境的布置,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幅画和标语都魅力四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使教学环境更趋和谐。总之,注重校园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学生化外部动力为内部动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信息环境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政治学习提供了一个文字、声音、图象并茂的新天地,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库,成为政治课程重要的环境资源。教师通过制作政治课件,给学生视听合一的、手脑并用的感官刺激,并呈现更多的信息资料,使学生更为直观、迅速地了解时事政治、政治形势。同时,使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的机会,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使政治课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信息环境资源的发展利用,使政治课朝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去赋予政治课新的生命力。
3.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
社会是一个延伸的大课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境资源。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能放大教育效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政治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考察当地的民风民俗;可以走访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并邀请他们来校举行讲座、报告会;可以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联系,建立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基地;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利用现代通讯设备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使双方更好地了解情况,促进学生成长。
4.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资源
政治教学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政治教师必须要有课程资源的敏感性,关注各类报纸、杂志,充分利用时事政治资源(比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全球股市下跌、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使课本知识和时事知识融为一体,以保证政治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常教常新。此外,政治教材的编写会出现一些内容相对滞后的缺陷,教师就要根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近期发生的重大国际国内时政对教材进行及时的补充、调整。比如,目前的教材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认定的是1600元,利息税是20%,这一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现行的教材在出版时还没有召开党的十七大,教材上关于党的指导方针,没有提到科学的发展观,同样,关于马克思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也没有提到科学发展观,教师在讲授这些章节时要加以更新和补充。
教师拥有什么才能教给学生什么,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用心挖掘,随时都会发现惊喜。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教育部教职成,[2008]7号2008.12.9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8]6号2008.12.10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2004.3.2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4.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四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人口、社会资源流向城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都有了新变化和新要求,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规模、物业管理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需要培养相应的一线管理人才。笔者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相适应的“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一)专业定位与高职教育有差距
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核心能力,从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是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相关实践。专业定位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课程大部分属研究性课程,课程设置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差距,与从事岗位需要也有差距。所以,课程设置的深度与广度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针对性要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应更加明确。
(二)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有差距
江苏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区位,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和文化城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城市的宏观规划与管理已初步形成,在城市环境、市政建设、文化设施、商业超市、现代物流、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等方面形成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同时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课程设置应符合岗位群的需求,同一专业模式培养适应更多岗位的毕业生。
建立“因岗设课、校企考核”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我校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设立于。经过连续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调研,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能力的要求,学校建立了与地方环境、市政、超市、物流、物业、水厂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教学机制,培养了一支校内“双师型”和企业实践型教师队伍,完善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渐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建设基础。
“因岗设课、校企考核”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就业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体系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适当调整形成,学术性较强,难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不符合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其课程设置不能适应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专业对口率为59%,就业满意度为44%。我们连续的专业调研显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也基本符合报告,环境方向就业率更低,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不符。专业调研针对农村城镇化和城市扩大化的特点,明确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定位,培养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评价、环境工程施工、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环境监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商业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也明确了工作领域、职业岗位和课程设置,见表1。
(二)岗位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工作领域主要为城市环境、市政工程、城市管理、工程管理四类,可从事环境监测与治理、市政、城市管理等相关的17个职业岗位。根据一岗多能和一能多课的职业岗位要求,确定文化、基础、核心、拓展课程结构(见表2)。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也是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基础课程是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学习的基础,核心课程使学生具备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城市商业企业管理等基本能力。拓展课程的任务是拓展学生岗位技能,扩大学生就业面,满足城市管理需要。从表1可知,每个岗位至少确定一门岗位课程,通过岗位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能够从事相应一线管理岗位和一线操作岗位工作。
(三)课程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校企考核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的保证。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扎实推进学生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密切与环境、市政、城管、工程管理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设备等资源进行实践性教学,构建“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将学生在校内课程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在企业实践岗位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错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职业专项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从而形成校企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考核的教学体系。
专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由专业教师在校内完成理论与实践考核,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一般由校企共同考核,管理类课程一般由企业专家考核。学生成绩由理论(占50%)和实践(占50%)构成。专业课程中理论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考核,实践由校企联合考核。一般课程的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由专业教师考核,职业综合技能由校企共同考核,职业岗位技能由企业考核。管理类课程理论部分由专业教师承担并考核,实践部分聘请企业专家实境授课,并对学生管理技能进行考核。
(四)技能主导的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毕业制度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涉及资源环境、城市管理两个方向多个职业岗位,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项(不包括外语、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学生可根据爱好、就业岗位选择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考试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我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立多项职业技能鉴定,同时为拓展鉴定范围,教师广泛联系校外职业技能鉴定,涉及本专业的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农产品安全、化学检验、给排水、物流、物业、施工、测量、监理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创造良好的就业基础。
结语
5.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五
淮南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为代价的.,这使得淮南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淮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淮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煤炭城市;解析了淮南煤炭资源禀赋与分布,指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 者:曹梦甜 彭伟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刊 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PKU英文刊名: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X38 关键词: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煤炭开发★ 综合型调查报告范文
★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 城市拆迁工作调查报告
★ 城市农民工收入情况调查报告
★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6.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六
2007年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和政策措施落实力度,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效果。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降低4.08%和7%。
一、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会多次听取节能减排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成立了以罗清泉同志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罗清泉同志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关于做好环保环境保护四个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规定》,省长办公会原则同意《湖北省“十一五”节能行动计划(送审稿)》、《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送审稿)》和《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送审稿)》,即将由省政府印发各地、各部门执行,制定上报了《湖北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送审稿)》。省政府与各市(州)、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各市(州)也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重点耗能企业。
(二)强力推进“四个专项治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截止2007年12月25日,全省已关闭小造纸企业171家,淘汰落后造纸能力118.17万吨,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9.81万吨、节能能力15万吨标煤;关闭小水泥企业91家(关闭小水泥生产线128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901.4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0.9万吨/年,形成节能能力149万吨标煤;关闭20台小火电机组共60.3 万千瓦,已全部通过验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4万吨/年,形成节能能力36万吨标煤;9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2.25万吨/日。
(三)推动重点领域节能。一是着力抓好 “百家企业节能工程”。目前,已完成了31家“千家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92家“百家企业”编制了节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共规划节能万吨以上标煤技改项目159项,总投资113.8亿元;依托省节能监测中心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了“百家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季度网上直报系统;组织开展“百家企业”节能监测,完成了80家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检测和测试评价。二是全面启动建筑节能。制定了《湖北省建筑节能工作目标责任书》和《湖北省建筑节能减排计划》,发布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等12项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图集,建立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小区)12个,建筑面积208.5万m,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400万m,启动省委办公楼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三是农业农村节能进展加快,全省已新建沼气池37.3万口,形成节能能力22.56万吨标准煤。
(四)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安排光电子信息、新产品开发专项资金780万元,组织研发高效机电节能、半导体照明、可再生能源等一批节能关键、共性技术项目。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争取国家环资专项和节能技术改造奖励专项,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已下达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资金、中央财政节能专项资金共16223万元,其中节能项目28项,补助资金14064万元,可形成节能能力89.33万吨标煤;安排省预算内资金1570万元,其中支持32个节能重点项目,可形成节能能力30万吨标煤。加快推进火电厂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设,完成脱硫改造的机组达200万千瓦。地方性节能专项资金取得突破,黄石市财政拿出500万元建立地方节能专项资金,为全省各地支持节能工程树立了榜样。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研究提出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荆州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园区、阳逻经济开发区、谷城工业园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召开全省再制造产业发展研讨会,组织编制全省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和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22造试点工作,荆门市、宜昌经济开发区、武汉市青山区、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完成《湖北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调查与相关政策建议及实施对策》,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组织完成第十六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全省认定有效期内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有590家,年综合利用各类废弃物3400万吨,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在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对55家自愿实施清洁生产企业进行审核和扶持,配合省环保局对武汉福源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自愿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六)启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省是全国编制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建议的4个试点省份之一,已编制完成《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建议》,并获得国家发改委肯定。积极组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已有24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预计可减排温室气体21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可获得相关国际机构提供的转让资金约1.74亿欧元,其中湖北省广润水电项目已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
(七)开展节能减排执法检查。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发改委、经委、统计局、质监局、国资委等5个检查组对“百家企业”节能工作进行了检查,省建设厅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省建筑节能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情况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省环保局、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了2007年全省环保专项行动,全省共检查工业园区92个,查处园区内107家环境违法企业,共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排污口34个、二级保护区排污口42个,关停黄姜加工企业50多家,会同省环保等有关部门对全省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进行了清理检查。
(八)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培训。以“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为主题,举办了“百家企业”参加的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会议,交流总结了节能工作经验,发布了第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武汉市在江滩举办了“半小时能源紧缺体验活动”。会同省政府研究室、省委宣传部开展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典型活动,总结经验,探索发展模式,以省政府鄂政阅[20]号向全省推介东西湖工业园区、宜昌经济开发区、宜化集团等10个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组织能源审计、节能和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能源审计培训,宣传、普及节能和循环经济知识;邀请中国工程院徐滨士、金涌教授等专家讲授再制造、化工循环经济发展趋势、支撑技术等循环经济最新进展。
但是,全省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是高耗能产业增长速度过快,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虽然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促进了能源直接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但形成的节能量被结构重型化所抵消,对今后三年全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带来了极大压力,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仍然还存在认识上不到位、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激励政策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技术支撑不牢固、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扭转,将严重影响全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2008年是节能减排攻坚年。全省节能减排工作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贯彻节能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突出重点领域,实施重点工程,加强监督管理,普及宣传教育,使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一)2008年节能减排主要目标
节能目标: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下降4.4%以上,达到1.34吨标准煤/万元以下。
减排目标: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2.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3%。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是分解下达各市、州、神农架林区节能减排指标,由省政府与市、州、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二是制定《湖北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意见,将落实措施分解到省直有关部门,实行严格的责任制。3月底前完成全省2007年节能减排自查报告、31家“千家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核查报告,并报省政府审定后呈送国务院;督促各市(州)发展改革委于3月底前完成对余下的69家“百家企业”节能综合评价核查报告,经审核汇总后向社会公布。三是做好各地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3月底前完成对各市、州、神农架林区政府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省直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将考核结果交干部工作主管部门,作为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布。
2、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是明年关停小水泥300万吨、小火电20万千瓦,关停以废纸为原料、生产规模小于2万吨/年的小造纸厂,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20万吨以下转炉和电炉落后产能。二是严格节能准入制度,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凡新建项目达不到节能减排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凡再建项目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一律不得投产。实施和强化环评“区域限批”制度,对按期未完成减排任务、超过总量指标、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和不正常运行的,以及未完成淘汰产能任务的地区或企业(集团),暂停该地区或企业(集团)新增污染物项目的环评审批。三是进一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继续推行“上大压小”;扩大差别电价适用范围,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收益部分用于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推进节能清洁发电,实施节能环保电量调度。
3、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一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加强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的实施,建立完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机制;开展武汉市建筑能耗统计制度试点,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上应用力度,加强公共建筑的空调改造。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直管市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100%,确保国家规定的第二批27个城市“禁实”目标。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竣工、投运,严格按规定足额征收污水处理费。三是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逐步推广城乡统筹的垃圾处理模式;积极推广精简化栽培模式和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扩散。
4、突出重点企业节能。一是强力推进“百家企业节能工程”。重点抓好“百家企业”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国家和省对纳入规划计划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公报能源利用状况;加强重点企业节能监测,完善节能状况直报制度,做好节能跟踪分析报告工作,对不按规定保送节能情况的企业,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限制,并对其进行强制能源审计。2008年“百家企业”要完成节能量230万吨标煤以上。二是完善重点耗能企业分级管理体系。按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意见和管理目标,编制节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市(州)、县(市、区)分级管理体系。三是建立节能义务监督员制度,开展能源管理师试点。
5、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搞好“两江两库”水污染防治,做好三峡库区及影响区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工程验收工作,启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报告(2006-2010年)》水污染防治项目,加快丹江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推进重点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以及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加速项目可研、环评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力争开工建设一批增补的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项目。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切实抓好我省列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督促落实领导组织机构,指导、协助各试点单位按时完成方案编制,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加紧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研究制定化工、建材、再制造和节能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发布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相关指标的统计制度。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召开重点行业现场经验交流会,编制发布化工、建材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目录,推广一批循环经济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检查,对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估,探索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广典型经验,适时启动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继续组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围绕节能减排加大落实税收优惠力度;积极推进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开展建设再生铅、再生铜、再生镍钴等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示范工程。着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审核力度,扩大企业审核数量和范围;对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流域内的工业企业,要加快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加大争取国家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清洁生产项目。
7、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围绕实施《“十一五”节能行动计划》,以百家企业为重点,加大争取中央财政节能奖励专项资金力度,做好项目储备、申报、衔接工作,实施一批节能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补贴专项资金,推广使用节能灯150万只,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工程技术能力。组织实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重点减排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52万吨/日、新增化学需氧量减排量3.30万吨,建成5台共153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设施、形成减排二氧化硫能力3.92万吨。
8、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落实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行动计划,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计划》,利用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新产品开发专项,支持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积极申报节能减排领域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若干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建设产学研联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平台。在钢铁、有色、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支持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专利。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扩大合同能源管理,培育节能和环保服务市场。
9、逐步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修订完善《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门槛。建立省节能专项资金,制定管理办法,强化规划落实,支持一批节能效果显著的重点项目,继续利用省预算内投资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推动各地逐步建立节能专项资金。继续落实好国家已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支持节能减排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加大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推行工业和城市公共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与有关商业银行合作推进能效贷款,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10、制定节能减排的法规和标准。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配合省人大做好《湖北省实施〈节能法〉办法》(修订)的调研工作。推动《湖北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抓紧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管理办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严格执行国家能效标准管理办法和国家制订的13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落实办法。
11、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活动,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落实省政府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展情况,重点检查节能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节能项目实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在夏季高温季节开展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用能情况专项检查。组建节能监察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加大节能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督办查处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配合稽查办开展对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污染治理、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进行稽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验收。
7.城市化与资源和环境 篇七
关键词:污水资源化,城市水环境治理,3AMBR工艺,应用
污水资源化和城市水污染治理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是解决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措施之一。传统工艺的应用效果较差, 3AMBR工艺具有处理稳定性高以及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因此可将其用于污水资源化和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
1 3AMBR工艺
3AMBR工艺又称强化除磷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是将传统工艺与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 实现对污水的处理的一种工艺[1]。该工艺能够达到除磷脱氮效果, 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对于污水资源化以及城市水污染质量效率的提高以及效果的改善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总的来说, 其工艺特点如下[2]:
1) 除磷脱氮效率高。工艺采用进水、回流配水技术, 提高了工艺的除磷脱氮效率。
2) 能够实现自动控制, 节约了人力与物力, 处理效率高, 处理成本低、效果好。采用自动控制的方法, 将膜生物反应器的排泥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达到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目的。
3) 能够实现好氧排泥, 避免了磷的二次释放, 具有环保价值。
4) 采用3AMBR工艺实现污水处理, 能够将TP<3mg/L的污水处理到TP<0.5mg/L的标准, 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要求。
5) 综合化学除磷, 可将TP<3mg/L的污水, 处理到TP<0.2mg/L的标准, 进一步提高了水体质量。
6) 采用3AMBR工艺实现污水处理, 硝化率在94%乃至以上, 与传统工艺相比, 其硝化率提高了24%左右。
2 3AMBR工艺的优势
传统采用A2/O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的方法, 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与之相比, 3AMBR工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除磷脱氮效果好、基建投资低、占地面积小以及耗电量小等方面[3]。
1) 3AMBR工艺稳定性较高, 而传统工艺稳定性较低。
2) 3AMBR工艺出水水质好。采用该工艺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处理完成之后的水质基本优于国家一级A的标准。采用传统工艺实现污水处理, 处理完成之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一级A的标准, 但存在氮超标的问题。
3) 3AMBR工艺除磷脱氮效果好。而对于传统工艺而言, 由于污泥增长有一定限度, 因此其除磷脱氮效果相对较差。
4) 3AMBR工艺基建投资低, 传统工艺对基建投资要求较高。
5) 3AMBR工艺占地面积小, 基本在30 000m2以下, 传统工艺占地面积大, 需要占据至少60 000m2的地域。
6) 3AMBR工艺应用于污水资源化与城市水环境治理, 耗电量相对较小。处理每m3的水, 平均耗电0.55元, 而A2/O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方法, 耗电则达到0.6元/m3[4]。
3 3AMBR工艺在污水资源化和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3AMBR工艺在污水资源化和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已经有所应用, 目前作为应用试点, 该技术在北京市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应用案例
以北京市怀柔官地村为例, 由于其常年需要接待游客, 因此污水量较大, 对地区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采用传统方法治理污水, 效果较差, 决定采用3AMBR工艺进行治理。村内的生活污水, 通过相应管道流入到污水处理集中装置CWT中, 经过处理后的水, 在判断达标之后, 会作为环境景观用水以及灌溉用水等所使用。采用上述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污水对环境以及资源的污染, 同时也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使得其被重新利用在了实际生活中, 充分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3.2应用效果
调查显示, 采用3AMBR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最高达30t, 能够服务至少106人, 通过对处理后的水资源质量的检验发现, 其基本达到了国家以及排放标准, 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用于灌溉等领域。通过对工艺使用成本的计算发现, 在不考虑设备折旧问题的前提下, 处理每吨水需要花费0.30元的成本。
由此可见, 采用3AMBR工艺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不仅能够达到提高水污染处理质量的目的, 同时还能够使水资源重新投入使用, 为灌溉用水提供便利, 另外, 该工艺还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因此可将其使用范围扩大。
除了怀柔之外, 北京密云等区县, 也将3AMBR工艺应用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 且同样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使得处理后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增加了再生水量, 为北京地区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帮助, 同时也为国内城市水环境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4 结束语
与传统工艺相比, 3AMBR工艺具有稳定性强、除磷脱氮效果好以及经济性高的特点, 将其应用于污水资源化以及城市水环境治理中, 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 国家以及各大省份, 均应对该工艺加以重视, 在引进该工艺设备的基础上, 将其具体应用, 以提高本省及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 解决污水污染问题, 为地区经济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3AMBR工艺在污水资源化和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 2009, (11) :18-20.
[2]杨鲁豫, 王琳, 王宝贞.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J].给水排水, 2001, (01) :94-101.
[3]郑兴灿.海河流域典型城市水环境整治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J].给水排水, 2013, (04) :17-22.
8.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建议 篇八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建设,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切要求。
一、资源环境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多地少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基本国情。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产业结构調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现象愈演愈烈,耕地开垦后备资源有限,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自然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自然生态破坏及其次生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同时,长期以来对自然生态脆弱地区采取粗放经营的方式,导致荒漠化地区持续增大,耕地萎缩。我国森林资源也正遭受严重的危机,森林质量逐步下降,森林资源和生态效益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过去采取的是原始型经济发展模式,即投入大、消耗多,进而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大,经过长期影响的积累,导致了严重的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如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和加剧、呼吸道疾病增多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活动。
(四)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能源消耗也不断增长,主要原材料消耗也大幅度超过 GDP增长率,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十分凸显,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所带来气候和环境问题也更为严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要素构成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包含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种系统的复合承载力,具体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某一技术水平下,区域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能力的极限值。 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能够反映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资源、环境和人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重要指标,衡量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判据、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其中,承载体、承载对象和承载率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可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又相互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构成。①自然资源变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开发量;②社会条件变量:工业产值、能源、人口、交通、通讯等;③环境资源变量:水、气、土壤的自净能力。目前,关于资源承载力要素系统的研究有: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关于环境承载力要素系统的研究有: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等。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寻求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区域资源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评价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时可采用专家咨询法针对5个要素:大气、水质、生物、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选取了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发展变量集和制约变量集,然后将发展变量集的单要素与相对应的制约变量集中的单要素相比较,得到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再将各要素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值。环境承载力定量化评价主要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概括起来,目前主要有指数评价法、承载率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四、改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途径
(一)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育。自然环境作为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要素,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现状条件下,修复已经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好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水资源保有量、增强水系自净能力、提升空气净化和扩散能力,进而改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二)合理确定各类用地布局。合理确定各类用地布局不仅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途径,还能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通过改善微环境、提升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率,从本质上改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 建设用地布局如能最大限度的避开保护优质农田、重要的生态功能用地、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三)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从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发展历程来看,污染物的排放量、处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大气、水环境承载能力,间接带来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造成影响。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能够从技术上提高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提高污染物收集水平与处理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规模,降低污染物对资源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破坏。
(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丽等.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5期.
[2].陈丹等.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态势评估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5年12期.
[3].刘凯等.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演变与驱动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1期.
[4].叶文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8期.
9.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篇九
(学生分析如下图片和材料):
图片一:矿产资源分布图;
图片二:底全国人均耕地为1.51亩;
(图片一说明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图片二说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
材料一:我国可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左右,人均大约1.4亩,而世界人均5.5亩,我国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5%。与我国相比较,印度也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的1/3,但可耕地占57%,约25.43亿亩,高于中国的耕地总面积.每人平均耕地是中国的2.5倍。
材料二: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为17.25亿亩,只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2.8%。森林覆盖率也只占有12%。而全世界平均约为1%。我国按人均每人只占有森林面积约1.7亩,而全世界人均占有面积12亩,我国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7。
材料三:我国是一个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全国现有草原面积5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4.7%,总面积居世界人均草原面积的1/3。
材料四:从工业角度看,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从农业开发角度看,我国东部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很好,人口、耕地、林地均占全国90%以上,农业总产值占95%,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与耕地资源“搭配”得不大理想: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6t96,人口占46%,但河川径流量只占全国的17%,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多水少;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1.8%,水量却不到5,7%。长江以南水资源占全国的80%,而耕地只占36%,地少水多。从时间上看,全国60%的雨水集中在夏秋季三四个月,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得出结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因此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二、严峻的环境形势(板书)
投影图片、图表:
第一组: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