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2024-08-28

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共10篇)(共10篇)

1.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一

学生个案教育记录

基本情况:

刘佳伟,7岁,是个非常淘气的男孩子。他精力充沛,常和同学追逐打闹,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越不让做的事他越做,如爬乒乓球台、踩花池、滑楼梯栏杆等,真是让老师头疼。上课时,他不专心听讲,老师一不注意,他就用书挡着脸趴在位上玩铅笔、橡皮。有时他看别人举手他也举手,但站起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就呆呆地站在那儿,把学生们引得哈哈大笑。靳一辰的字写得非常潦草,常把看他写作业的同学气得跑来找我说再也不愿意看着他了。我经常让他重写,但看着他他就写得认真点儿,不看他他就随随便便一写就交上了。个案分析:

1、这是一个比较好动的男孩子,拥有充沛的精力,喜欢一些危险的游戏,极具探险精神。这是多数男孩子的天性。

2、他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一方面说明他注意力不能集中,另一方面也说明可能是听不懂老师讲课或是老师讲的内容对他没有吸引力。

3、他上课能举手发言,作业虽然写得潦草但能完成,这些都说明他想学习,想学好,但不知如何去做。

4、他只是在遵守纪律、学习方面表现的差一些,在其他方面,如劳动、体育、卫生等方面表现都很棒。

5、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教育方法不恰当。他们由于自身工作原因,与孩子沟通太少,只知道打骂,却没想到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方法:

1、事例引导

我常把报纸上刊登的、电视上播出的及身边发生的与学生有关的安全事故讲给他听,用活生生的事例引导他认识到做危险游戏的危害,告诉他老师不让他做是为他的安全着想,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2、我能行!

根据他的情况,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适时进行调整,课堂上时时关注他,有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让他回答。发现他能专心听讲,举手发言就表扬他,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感觉到“我能行!”。

3、配备小“导师”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帮他安排了一个小“导师”,让一个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同学和他同桌。晨读课上教他读课文,课余时间提他默生字,督促他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你真棒!

抓住他在劳动、体育方面的出色表现,告诉他“你真棒!”。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在学习上也能很出色。

5、加强家校联系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确,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重大。为了孩子的进步,我经常利用打电话、写纸条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取得他们的配合。让他们在家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多鼓励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打骂孩子,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效果:

现在,刘佳伟进步了。他下课时不再和同学追逐打闹了,有时同学这样做,他还能提醒别人,告诉他们这样做危险,以后不要这样做了。上课的时候,他比以前强多了,能认真听讲了。虽然有时还管不住自己,但只要老师看他一眼或敲敲桌子,他就能赶快坐好。短小的段落他能流利地读下来了。他还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地写字。教育启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经过导师与学生本人的不断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虽然这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

只要每一位导师能够以爱心、细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愿意为品尝累累硕果而付出辛勤的劳动,让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的正确轨道,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个案教育记录

基本情况:

何林峰,男,8岁,随姥姥姥爷居住,平时父母很忙,督促检查作业较少,沟通交流也很少。主要问题:开始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邋邋遢遢的;常与老人撒谎“作业做了交了”“我把作业丢了”;轮到他值日时还经常不见踪影,早早地溜走。

孩子怎么有如此多的不良习惯?这是我要找到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平时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归纳出如下的原因: 分析原因:

这孩子是由姥姥姥爷在家照看,两位老人不识多少字,孩子的作业有或无都不知道。只是管每天的吃、住、穿等生活的问题。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少,长期以往形成了孩子注意力和自控力差的问题。后来和家长沟通知道原来家长曾说过作业未做完要体罚。为了免受批评、推诿责任、逃避惩罚而说谎。小男孩在姥姥姥爷的照顾下,扫地值日习惯还没能养成。总上所述,从上学期到这学期我着手以点带面的教育慢慢使其改掉不良。辅导对策及过程:

1、同学互助结对子。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方法,让学生自备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还做完每一项作业后打钩并将作业的袋子中。

2、与家长沟通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家校结合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一环。我和家长针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原因进行分析,让家长知道在接下来一段该如何做。

3、以人为本,付出师爱,榜样 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学生现在让你很头疼,在教育时也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使他认识并改正错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到学生中去。课堂上,讲错的知识,在同学面前要勇于承认;答应同学们的事,办到,做个诚实守信的好老师。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老师的威信,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样子。”

四、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习惯、不良的习惯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有原因的。好的要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他小朋友从他的身上借鉴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那肯定要从各个方面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育等,给予教育和帮助,让他养成好的习惯。不放弃任何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的。

学生个案教育记录

一、基本情况

石靖靖 女,9岁。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

二、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该女生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辅导对策及过程

树立信心,激起学习动力

通过上课有意识地请她发言,进行激励性鼓励,我发现她大胆了,有上进心了。有一次课上我讲到一个知识点,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忽然一只手出现了,虽然还是比较犹豫,但她说出了正确答案,大家都感到很意外,这个时候她腼腆的说:这个知识老师在上次的时候说过了。只是老师偶尔提到的知识点,她记住了,这让同学们由衷的发出了感叹声,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其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在评价中她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她突出的进步告诉她的父母,使其家长对她更有信心,同时从家庭方面给与正确积极的评价。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她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四、辅导追踪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该生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课堂作业能按时有质量的完成了,上课时也开始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现在有了朋友,下课经常和朋友一起做游戏,人开朗了很多。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她在家也活泼了很多。

五、教育启示

面对石靖靖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学生个案教育记录

基本情况:

张坤钰,男,10岁,六年级新转来的学生。该生平时上课要么爱东张望,要么爱玩一些小玩意儿,与人交谈时很羞涩,听课时爱插嘴,但教师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如果是句子或者连续的几个词语,几乎一个字不会写。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怎么做,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

问题表现:

通过反复观察,发现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原因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程度要深于轻度学习障碍者,因为轻度学习障碍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不大。该生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不断矫正,通过与家长沟通、商量,达成共识。辅导对策及过程: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他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老师在班上有意识地开展活动。比如:跳绳、踢毽子、滑冰、传球比赛等,引导该生融入集体活动中,并产生兴趣,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协调左、右脑平衡发育,家长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孩子玩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

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与激励,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多任课老师在本班上完课后,都到我这儿告该生的状,我尽量给老师们解释,并力求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事后,我再找该生谈心,告诉老师对他的期望:做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有时,我上课遇到他站起来东张西望时,我悄悄走过去,用双手扶着他坐下,并用眼睛看着他,他马上坐端正。过一段时间,与他交流一次,指出他做得好的地方,与老师拉勾,共同努力。辅导追踪: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文杰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教育启示: 1.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学习的缺陷,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有一些主客观的原因。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二

1、调研的背景

《调查与分析》课程已授课多年, 为了解学生们在学习《调查与分析》课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保证教学质量。

2、调研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调查分析行业的发展急需掌握调查分析技术的专业化人才。这对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也有很大的要求, 所以, 展开此次对《调查与分析》课程的调研, 从中分析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学生对该教学授课形式及内容的要求及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

3、调研步骤

(1) 确定选题, 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个案。 (2) 撰写调查方案。 (3) 设计问卷的方法和问题, 设计问卷, 打印、发放和回收。 (4) 检查回收的问卷并进行录入, 利用spss17.0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分析结果。

4、调研所使用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 调查对象对学习的基本认识; (3) 调查对象对教学授课的态度和看法; (4) 调查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态度和看法; (5) 调查对象对课程的总体评价。

本调查采用集中填答式方法进行。共发放问卷115份, 收回110份, 回收率为95.5%, 问卷有效率为100.0%。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调研对象:本次调查抽取了电子商务专业共115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44.25%和55.75%。分析技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对学习的基本认识

(1) 《调查与分析》课程类型

关于本课程的课程类型, 63.72%的同学认为《调查与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21.24%的同学认为该课程实践性比较强;13.27%的同学认为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 仅有1.77%的同学对该门课程抱有其他的看法。

(2) 有没有兴趣听老师讲授课程

通过分析发现, 74.77%同学们有兴趣听课;只有25.23%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听课。大家有兴趣听课的原因主要是对着门课程很感兴趣, 以及认为这门课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但相反不感兴趣的原因却是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和认为课程与专业知识毫无关系。

(3) 课程激发了你对《调查与分析》的兴趣的程度如何

通过分析, “很大、较大、一般、一点点、根本没有”设置的数据值依次为“1、2、3、4、5”。均值是2.46, 标准平均误差为0.081, 标准差为0.856, 方差为0.733, 全距为3。由均值可以看出, 学生激发的兴趣程度大小更趋向于“一般”。

2、如何看待教学授课

(1) 哪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

通过分析可知, 有一半的同学认为课程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获益最大, 41.07%的同学认为实践学习的教学方式获益最大。

(2) 如何看待师生间的互动

在对待课堂间师生互动对学习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 44.25%的同学认为帮助较大, 43.36%的同学认为帮助一般, 11.5%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 只有极少人认为没有帮助。因此, 可知课堂间的师生互动, 对授课的帮助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 课程教学应在哪方面改进大

通过分析可知, 40.98%的同学认为应在交流、互动方面改进, 30.05%的同学认为应在实践教学方面, 19.67%和9.29%的同学认为应在知识面扩大和授课方式上改进。

(4) 对课程设计的总体评价

通过分析, 61.95%的同学认为该课程的整体设计良好, 28.32%的同学认为优秀, 只有9.73%的同学认为中等。

3、总体评价

(1) 是否使用课程中的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

通过分析, 32.74%的学生表示使用过课程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 40.71%的学生没有使用过, 25.66%的学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关系。由此我们建议, 在学习《调查与分析》课程之前, 老师应该对学生们讲解或者阐述一下这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学生们也应该主动了解一下。

(2) 课程的学习, 对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无帮助

通过描述统计对其进行集中趋势描述, 本题中均值为2.34, 中位数为2.00, 众数为2, 说明学生认为课程的学习对将来从事工作岗位是有帮助的。

(3) 有没有必要请行业人士来为大家授课

通过分析, 23.8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请行业人士来为大家授课, 52.21%的学生认为一般, 10.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13.2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4) 对期末实训是小组共同完成的看法

在这一问题上, 分析可知, 均值为2.15, 中位数为2.00, 众数为2, 说明学生对待实训为小组共同完成的态度是“喜欢”。

(5) 最喜欢的考核方式

通过分析可知, 学生最喜欢的考核方式是小组共同完成, 占了55.75%;其次是独立完成, 占20.35%;然后是占15.93%和7.96%的笔试理论答题和论文。

三、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学生对课程改革不关注不了解;对《调查与分析》课程不了解、不熟悉;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足;课程在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 自我认识不足。为此, 作出如下建议:

1、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改进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在对待课程的设计评价上, 60%的学生表示设计的不错, 可以接受。但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觉得课程的设计有点难, 因此课程的设计上应再考虑的全面一些。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得知, 影响学生们对《调查与分析》学习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和课程的信息量过大。为此, 我们建议, 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调查与分析》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专业的影响来提高他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 课程应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以减少信息量。

3、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课程的授课方式存在着“教师讲授理论课程较多, 容易分心, 知识吸收率低、实训课时安排太少, 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团队合作课题”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适当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这样对学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实训课时的安排上, 应适当增加。

四、小结

对于《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改革, 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比较支持的, 因为改革后的《调查与分析》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枯燥无味, 也不至于昏昏碌碌, 通过课程的改革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足、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接受不了、课程太难、理论和时间不能很合理的搭配等一些问题。通过增加互动和实践课时、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师生互动、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等一些措施来不断地完善《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柴庆春.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祚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43-45.

3.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休学;大学生;自卑;心理干预

网瘾问题一直都困扰着高校心理工作者和管理者,部分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休学。网络是一种媒介,人通过网络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就感,然而,心灵的残缺才是沉迷网络的幕后推手。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由此引起的网瘾问题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受到了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广泛

重视。

一、个案介绍

张某,性格内向,刚入学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友情的缺乏,学业的压力,他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开始沉迷游戏。班主任的劝说和同学的开导,没有让张某找回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由于缺少了家庭的管束,他选择继续沉迷在游戏世界里,最后期末成绩多门不及格,未能达到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在大二上学期被迫办理了

休学。

复学后,张某虽然有意克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但仍喜欢长时间待在宿舍,很少与人交往,仍没有学习热情。班主任和班内的同学都反映张某对人态度冷淡。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不爱学习,沉迷网络的原因可能来自学生本人,也可能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综合来说,张某沉迷网络、缺乏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庭和学习的压力

父亲的期望和自我的要求过高,使张某经常为今后的毕业和就业感到焦虑。作为家中的独生子,父亲年迈体衰,母亲早逝,张某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他就读的是化工专业,在初高中阶段他都喜欢学习化学,成绩不错,但来到大学,化学的学习任务较重,知识点多,他适应能力差,跟不上课程进度,慢慢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自卑心理

由于从小缺乏家庭关爱,心理曾受母亲离世的打击,张某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总是采取沉默、冷淡、保守的态度,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与张某建立可信任的关系时,我发现其实他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对自己有深刻的思考,学习能力正常,但对别人和对自己都缺乏信任,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有时候张某会因为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而耿耿于怀,并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张某的朋友非常少,在人际关系和群体活动中难以找到乐趣。在有限的成长环境中,张某的爱与归属和乐趣等心理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3.网络满足了大学生对乐趣和归属的需求

在没有爱的现实环境下,人会转向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寻找爱,寻找被认可、被接受的网络环境。在网络世界中,人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可以选择角色,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批评或惩罚,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网络上更容易追求到虚拟的成功,获得成就感,所以得到了很多心灵空虚的大学生的青睐。

三、辅导策略

辅导员通过询问、观察和分析,认为张某的自卑心理是网瘾问题的主要成因,运用现实治疗法对张某进行辅导。现实治疗法倡导者格拉塞(William Glasser)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己所选择的,所以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在成长过程中,个人可能因为未能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和缺乏成功的自我认同,从而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和行为。

现实疗法中的选择理论可以用来作为网络成瘾的康复方法。从现实治疗法的观点看,张某的部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所以他选择上网打游戏的行为来尝试满足需要。根据分析,辅导员采取了以下的辅导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一般会把值得信任的老师作为认识自我的媒介,正面的师生关系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为了增进信任,辅导员主动约谈了张某,选择舒适的办公室,跟他单独聊天。在第一次谈话中,辅导员关心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以倾听为主,引导他谈论了他的家庭和对自己的看法。他诉说完自己的焦虑后,心情得到舒缓,并表示会配合做好后期的辅导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后期辅导的重要基础。

2.改变思考方向,培养自信心

张某觉得自己的外貌不佳,能力差,还觉得别的同学经常看不起自己。辅导员针对张某的看法,教导他学会换位思考,以积极果断的思想取代自我贬低的思考方式。谁敢说自己从没取笑过别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同学的玩笑并不能说明美与丑。如果外表不美,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所以既要体会别人的感受,也要学会保持宽容,这样才能收获友谊。

3.订立契约,树立目标

张某沉迷网络游戏多数是为了消磨时间和寻找乐趣,如果有感兴趣的课,他也会放弃游戏,认真上课。辅导员与张某讨论了目前的行为和生活,协助他明白如何为自己选择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张某对自己的将来感到焦虑,辅导员根据他对化学的兴趣,向他讲解了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帮助他确立职业目标,探讨为了达到目标,他目前还有待提升的能力。根据目标,要求张某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以契约的形式写下达到目标的每月计划、方法、步骤,鼓励他依照契约行事,并定期检讨进度。订立契约和目标的方法可以让张某明确奋斗方向,清楚自己的承诺,契约以文字形式记录使他能严肃对待,激发实行的动力。

4.交际能力训练,体验成就感

为了提升他的自信,辅导员首先需要帮助他提升交际能力,慢慢寻求成就感。征得他同意后,辅导员决定安排张某每周2次到辅导员办公室担任助理,帮助处理事务性工作,如整理文件、发放通知等,借此机会可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通过老师的肯定和为他人服务,使他能亲身体验到成就感。

由自卑心理引发的网瘾问题严重时会阻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老师,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对网瘾学生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任

务,除了以现实治疗法辅导,还要配以人本治疗,根据被辅导者的身心变化调整辅导策略。

参考文献:

[1]贺金波,黎少游.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现实治疗和选择理论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

[2]徐广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团体辅导现实疗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作者单位 五邑大学)

4.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四

论文题目:《如何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学校名称:长沙市工读学校 论文类型:教育研究 作者姓名:杨 健

撰稿日期:2013年3月18日

如何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长沙市工读学校 杨健

摘要:如何对问题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转化,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就可以达到起到很好的效果,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对家庭教育失当的行为和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后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此来确保对问题孩子教育转化的全面性与彻底性,进一步提升教育转化问题孩子的实效。

关键词: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 失当行为 有效干预

当看到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李双江老师那布满阴霾的脸孔时,作为专门从事问题孩子教育转化的工读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心不禁在滴血。任何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他必须会有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孟德斯鸠认为:“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家庭教育失当的类型

一个孩子品德是否高尚、习惯是否良好、人格是否健全、身体是否健康,且成绩是否良好,都与家庭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对进入工读学校的数千名问题学生进行了的详细抽样调查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家庭因素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失当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力管教、自由放任型

自由放任型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力对孩子进行管教,如留守儿童,一边是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教育,他们只能将孩子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带。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每天生活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却要么是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要么是因教育能力和水平有限,无力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教。还有就是家庭破裂、父母离异分居或不合的,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造成人格的失调,由于家庭关系僵化,孩子得不到安静合适、温暖的生活空间,心灵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心理会畸形发展,变得厌世,导致心理变态。产生自卑、多疑、暴躁等人格缺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百依百顺、骄纵溺爱型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年轻的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竭尽所能地给孩子尽可能好的,让子女在家中处于优越地位,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生活上的任何需求,使其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家长认为对孩子只要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而忽视了思想教育,或是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这些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便易产生偏激行为。久而久之,则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父母无法再满足子女过分的要求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怨恨父母,甚至社会,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的不良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父母对子女的错误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护短怂恿。致使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体罚打骂、粗暴生硬型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定下过高的目标。当达不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的方法以待,深信“不打不成才”,家长不自觉地、无意地损害孩子自尊心的事常常可见。甚至部分家长还有暴力倾向。有些家长则平时放任子女,一但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便打骂、体罚。这些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遭受创伤,从而产生恐惧,增大了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行动自私、情绪自卑,逆反心理大,父母无视子女青年期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性加强的心理特点,用强硬的手段一味的要求孩子顺从听话,按父母的规划发展,无理粗暴的干涉,这样使孩子自我评价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孩子应有的正当欲求和需要被禁止。这样专制干涉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更甚者可因对这种教育的仇恨而成为暴力攻击者,对人粗暴冷淡,难以和人和睦相处或者丧失对生活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并产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心理缺点。

家庭教育的失当和缺失都会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不当,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诱发因素。

二、家庭教育失当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失当可以从家长本身与环境当中寻找原因,而这些原因中,家长的思想、心理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可以从家长的观念与认知与孩子的成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错误教育行为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 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成长规律,导致教育方式失当

随着中学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中学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啰啰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三)家长专制思想严重,导致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在众多犯罪的青少年中,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或死亡,缺少家庭温暖,有的是因为父母地位低微或有生理缺陷、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导致心理上产生深深的自卑,由于长期的压抑,甚至形成仇视社会、痛恨社会的心态,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同时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对待子女不公正、管理专制、疏于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暴力等,都会使原本应该是温暖港湾的家变成孩子噩梦的魔窟,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危机。其中以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最大。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无论 家庭暴力的对象是否是孩子,都会给孩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这些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恐惧、抑郁、焦虑、仇恨、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等情绪问题;行为退缩、流浪、吸毒、酗酒等行为问题;严重的导致或诱发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等;他们可能因为不能忍受而自杀或杀人。

三、加强教育指导,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失当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一)创新家长学校教育方式,指导家庭教育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作为工读学校来讲,更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创新家长学校教育方式。学生家长是一个很大的复杂的社会群体,要做好指导工作,没有明确的指导途径是非常困难的。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良好途径。家长学校的任务重点在于对家庭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针对性的家教指导讲座对家长的育子方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发挥家长学校在提高家长素质方面的作用,学校课题组将家庭教育指导与管理列入学校工作和德育工作计划,有序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动机,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学,以专家讲座、播放学生学校生活剪影、学生汇报会、学生特长展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千名教师访万家等形式,讲授一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答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共同探讨家教中的困惑,提高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激发了家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家长参与研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二)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庭教育

感受生活处处是教育。“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借助有利资源整合我们的教育。开展家长座谈交流活动,家长座谈交流活动是学校对家长进行集中性指导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渠道,具有面向全体家长的特点。可以有全校性的家长会、年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的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教师除简要介绍本班学生学习和表现外,还对家长提出教育建议,要“信任孩子、赏识孩子、做孩子的表率。”家长们可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咨询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家教的成功经验。这样的家长会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家长与家长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利用身边资源,用家长教育家长,用家长启发家长。例如,发现孩子的问题,请家长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当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孩子在交往中被打这个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打闹是正常现象,孩子哪有不挨打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挨打时教师应该及时制止;还有的家长认为,要给孩子讲道理等等。对此,家长纷纷发表看法,可都没找到造成孩子间打闹的真正 原因。为此,教师主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间打闹的原因,科学指出孩子间打闹极有可能受到影视作品中成人对生活、事物不满意时用打闹来宣泄情感方式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多种看法,自觉帮助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促使家长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

(三)密切家校交流,提升家庭教育

学校对家长开放,请家长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这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和社会效应。开展家庭教育主题经验分享交流会。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交流活动的开展源于我们在进行访谈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优于教师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到的并且是成功有效的,对此,我们把这些宝贵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家长,一方面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主动弥补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我们还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成功事例记录下来。例如,有的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和谐相处的,有的家长培养孩子意志力成效突出等,我们请他们在亲子活动中介绍过程、意义,让更多的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中有所启发和借鉴。另外,我们还和家长们就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孩子任性怎么办?家长们各抒己见,活动教师还针对如何培养情感智力,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一一做了讲述。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践证明,良好的学校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而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通过对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大大提升了问题孩子的教育矫正效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问题青少年教育之后的反弹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旭,论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0年5月(下)

[2] 张娟,青少年叛逆心理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第1期

[3] 王韬,青少年自卑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第2期

[4] 静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10年第24卷第5期

[5] 高鸿云, 吴增强, 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第1期

[6]张学清 汪思倩

5.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的进一步深化,在广大农村职业教育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学生”。由于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因此不同程度地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偏常现象,成为“缺爱学生”。【关健词】缺爱学生

学校家庭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所谓“缺爱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偏常现象的学生。“缺爱学生”的问题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留守学生则是这些缺爱学生的主体。

一、“缺爱学生”的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缺爱学生”大多来源于“留守学生”。他们因父母双方不在身边,学习、生活主要他人监护。他人监护是这些留守学生成为“缺爱学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归类,其管教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称作隔代管理教育;二是单亲家庭或交亲朋好友监护,,称作任务型管理教育;第三类是兄弟姐妹互相照顾,称作自我管理约束。

(1)隔代型管理教育:老人们养了儿女辈,又要伺候孙子辈。如果孙子辈稍有闪失,他们无法向自己的儿女辈交代,所以处处让着孙子孙女,尽量在物质上、生活上全方位满足孙子孙女,而老人们绝大多数又是文盲,根本无法在精神上、道德上、学业上进行引导和管束。于是,孩子们在这种无原则的纵容和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放任、自私的性格,,形成了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

(2)任务型管理教育:在他们心里,留守学生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其总不是那么体贴入微,只认为给他们吃饱不饿着就行,根本不会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其学业。人本质的特性是社会性,留守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更需要情感的沟通。长期的感情空白,使他们形成亲情缺乏、内心自闭的性格。

(3)自我管理约束:这一类较前两类要好。他们长期以来生活上与兄弟姐妹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但钱物绝对掌握在哥哥或者姐姐手中。在生活上他们有主动权,但他们对生活的整体观念缺失——喜欢吃零食,正餐无规律,对自己生命健康成长的呵护不力,造成营养不良;他们喜欢独立自主,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但缺乏社会经验,见识不广,很难与周围人相处,从而造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二、“缺爱学生”的问题特点与个案表象

留守学生由于在上述三类人的监护下,缺乏家庭亲情,父母沟通,因此逐渐演变为“缺爱学生”。这些缺爱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胆大妄为,目空一切。这种学生什么事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一旦玩起来,什么校规班纪,什么家长老师、班干部,他统统忘了或者统统不在乎。等到事情闹大了,他也许还满不在乎,老师的教育左耳进右耳出,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如去年九月从温州回来的黄某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同学是跟随在温州打工的父母入学,由于父母工作较忙,全托在私立学校,受不良习气影响,自幼养成胆大妄为的坏习气。今年黄某同学转来我班读职高一年级,不仅在家不服爷爷奶奶管教,在学校也是目空一切,我行我素,有时还喜欢欺负同学,随意拿同学的东西。

2、自由散漫,自控力差。这类“缺爱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极差,也许有时也想好好做人,但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这类学生身上的恶习使他缺乏意志,想睡觉,不管什么课,照睡不误;想出去逛,只要有机可乘,就出去逛。只要没别人看住,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家住水阁村的李某,该学生聪明灵活,因祖父母疼爱有加,从小就是散漫成习惯,在校不仅好说、好动,书写极差,而且常常不交作业。用其奶奶的话说是患有“多动症”,自己已无法管教,要求学校严加管教。

3、粗鲁无理,自私自利。这类“缺爱学生”的头脑中很少有“尊重他人”这个概念。他们一般只想到自己,不考虑别人。父母亲情、师生友情、同学之情他都很少考虑。在同学中,什么粗俗难听的话都敢说,只要别人稍有冒犯,就大打出手,说得不客气一点是流氓地痞的雏形,什么“文明友好”、“理解谦让”,他一概不屑一顾,只考虑怎么让自己痛快,使自己有利可图。例如职高二年级住宿学生叶某同学。该同学虽不是“留守学生”,但因祖父辈二代单传,到他又是独生子女,父辈、祖辈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就宠着他,护着他,叫他打爸爸或爷爷,一家人还呵呵大笑,久而久之,从小养成的恶习难改了,变成现在的“小混混”,不仅不搞学习,还时常打骂同学,和科任老师顶撞,尤其是当其宿舍下水道堵塞后,我早上当着他们寝室的所有学生用手将道掏通,叫他们再不要把垃圾扫入下水道,中午叶某就又专门跑到寝室将床下垃圾扫到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

4、交际广泛,呼朋引众。这类“缺爱学生”的交际对象决不满足于本班同学,他们多以跨班跨校交往,甚至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儿常有往来,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学后、节假日是他们交流来往的最佳时间,也是他们联手创造“业绩”的黄金时间。如现读职高二的涂某,不仅呼唤差使着本校同年级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还与其他中学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纠合在一起,干出一此诸如偷鸡摸狗,酗酒擂肥的小勾当。

5、叛逆反抗,濒走极端。家长老师越限制的事情,他越想干。你不让我做,我就偷偷的去做,你不让我买地摊上的书吗?我就买来看看上面写些什么;你不让我独自外出吗?我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你不让我谈恋爱吗?我就谈,写情书、约会;你不让我上网吗?我就去上上网,甚至上它个天昏地暗„„你们能怎样?他们就是天生一 副叛逆性,有意跟班干部作对,有意气家长,气老师。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极其偏激,诸如“游戏人生”,“弱肉强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就打着“我青春,我叛逆”的旗帜,叛逆到底。例如职高一电子(1)班的张某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由于怨恨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在家不服年迈的奶奶管教,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报复父母和奶奶,竞发展到个把月不与父母说话。

当然除了以上五点,还有其他的如胸无大志、怕苦畏难,好吃懒做等,以上仅是最明显也最让教师头疼的毛病。

三、对“缺爱学生”的转化教育应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

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改正的。因为学生正处于学习教育最佳期,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适时伸出援救之手,具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他们是会及时改正已出现的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对缺爱学生进行教育和转化时,采取的策略应涵盖学校、家庭和社会诸元素。

(一)学校教育方面:

1、多点爱心。即教师要.多与学生接触,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例如,我在对黄某和张某等胆大妄为,目无组织纪律的这两类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就是多与他们接触,用制度与纪律加以约束,规定他们哪些可以为,哪些不能为。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纪律约束。同时,老师还要具有包容的态度,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发现这类学生对打扫清洁很积极,给老师送本子也抢着干等情况,也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犯了错,也要肯定他们错中有对的地方,从正面加以鼓励和引导。这样比一味责备有效得多,要相信爱能创造一切。

2、多点信心。一是老师本身要具有信心,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千万不能放弃他们。二是要对出现偏常现象的“缺爱学生”要有信心,要执著“相信他们也会成功”的理念,只要他们尚有一丝积极向上、健康蓬勃的发展迹象,就要视为进步的体现,视为成功的希望。在对待杨某、涂某这两类缺爱学生的转化教育过程中,我就是在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并坚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信心去工作的。

3、多点耐心。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甚至有些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还会出现反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转化缺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要多点耐心,不要轻言放弃。如在对涂某同学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从职高一到职高二,我用了一年的时间配合他父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一是经常家访,及时向在家监护的奶奶反馈涂某在校的学习情况,教育涂某要学会感恩,要体会年迈的奶奶在家在家照顾自己已是不易;二是经常与其父母交流,劝他们要看在自己聪明可爱的儿子的份上,消除夫妻之间的隔阂,重新合好,给涂某一个完整的家,弥补涂某缺失的父情母爱;三是定时提供电话让涂某与父母交流,增强父子、母子之间的联系与感情;四是动员其父母利用暑假时回家带涂某到打工的地方生活了一段时间,让其在获得父母的亲情关爱的情况下,感受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与不易,由原先的怨恨与报复之心渐渐蒙生尊敬与感恩之情;五是我和其父母、奶奶经常用赞赏的目光去迎接他、肯定他、鼓励他,最终达到影响他、塑造他的目的。

4、多点个别辅导。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两头,要因人而异、因才施教。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让他们吃得饱,而且能消化,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这两类学生即使是进行分层要求,分层教学,也应加强个别辅导。不仅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求他们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改掉拖拉的习惯,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点辅导,多点帮助,多开点小锅小灶,多给他们解疑释惑,特别是专业课,花时间,很容易改变学生学习兴趣„„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监护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父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经常与子女交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特别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与留守在家的子女电话联系,交流沟通,多同学校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的表现及学习情况,督促孩子的监护人在家里多和孩子交心谈心,坚持每天作业的辅导。对不懂的要进行耐心引导,切忌过分溺爱。

(三)社会教育方面

一是在要全社会营造关心和爱护留守学生,特别是要营造关心和帮助这些“缺爱学生”的浓郁氛围,让他们从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在他们犯错或失足之时,人人都能对其伸出友谊之手拉他们一把。

二是要净化社会风气,尤其是要净化学校周边社会风气,还学校和学生安静、文明、祥和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让网吧、游戏机室远离学校和学生。

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禁社会无业人员和游手好闲的社会“小混混”游荡于学校周围,进出学校校园,威胁、引诱青少年。

6.学生个案分析 篇六

一、基本情况:

王彤是一位我们班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她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上课还时常摆弄东西,注意力不集中,面对比她强的同学,她总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王思彤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内向学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消除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王思彤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王思彤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王思彤同学„„”渐渐的,王思彤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王思彤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王思彤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鲁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王思彤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7.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七

新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年,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正地发生了转变?他们对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如何?本研究从了解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入手,以河南省在职专任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从师资状况、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英语教学的开展。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我们从调查入手,力求客观、全面、科学地反映该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状况,以期为有关部门全面了解初中英语教师队伍状况提供一种方法参考,希望调研结果能引起有关部门、学校和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将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推上新的台阶,给该地区的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带来更大的收获。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查阅教师教育相关文献(陈运保、韩传锋2010;张志越2011)的基础上,结合对一些骨干教师的访谈,编写了《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围绕英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设计。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来自永城市29个乡镇和城区的180名初中英语专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这些教师参加河南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开班仪式和“校本研修”总结交流的机会,进行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来保证回收率,共发出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男教师42人,占25.0%;女教师126人,占75.0%。这些调查对象来自于城镇、乡村等各级中学,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客观反映该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的现行状况。问卷调查回收后,课题组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的数据经过筛选、整理,输入计算机,主要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资状况

1. 年龄和教龄。

本次研究覆盖了永城市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的各年龄段的教师。其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教师占17.9%,31~40岁的占63.1%,41~50岁的占19.0%。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力量。从教龄上看,低于5年的教师占10.7%,教龄在6~10年的占15.5%,教龄在11~15年的占34.5%,教龄在16~20年的占25.0%,教龄在20年以上的占14.3%。

2. 专业和学历。

表1显示,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98%以上。在学历达标的教师中有89.2%的教师是师范类英语专业人员。同时,在调查访谈中,我们注意到,在学历达标的教师中有近30%的是通过函授、自考和电大取得的学历,他们是当前英语教师中不容忽视的群体。也就是说通过近几年的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这已逐渐到达了新课标对师资学历水平的要求,但也提醒我们,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要切实地抓好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一纸文凭而走过场,要从教学需求出发,扎扎实实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二)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陈琳等2002),主要反映在教师对教学的兴趣、师生关系和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及学生角色的认识等方面(麦金太尔、奥黑尔2002)。笔者在借鉴上述文献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师对教学的兴趣、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等维度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描述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您对英语教学的兴趣如何?”问题的回答,选择“非常喜欢,自己的爱好”的占47.6%;选择“喜欢,感兴趣”的占44.0%;选择“兴趣一般,谋生手段而已”的占8.4%。此结果说明90%以上的教师热爱英语教学,并愿意为之投入时间与精力。但仍有8.3%的教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兴趣不够浓厚,仅视其为谋生手段而已,如果没有兴趣,就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结果,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张行涛、郭东歧2003)。调查发现,有48.8%的英语教师认为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好”;48.8%的认为“比较好”;1.2%的认为“一般”;1.2%的认为“不好说”。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61.9%的教师“非常重视”;有33.3%的教师“比较重视”;有4.8%的教师表现“一般”。对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有98.8%的教师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1.2%的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对于你“您认为目前您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问题的回答中,有32人选择“传授者”,占19.1%;有82人选择“促进者”,占48.8%;有20人选择“顾问”,占11.9%;有34人选择“气氛制造者”,占20.2%。由此说明,大多数英语教师已摆脱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导和支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活动,随时调整课堂教学。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在哪些教学活动上花费较多的时间?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教学活动分别为:指导学生使用和掌握英语占46.4%;讲解句型、课文占23.8%;带领学生做各种练习、对答案占13.1%。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得到训练最多的是使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占65.5%;其次是语法,占20.2%;第三是口语,占14.3%。对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最经常考虑和反思的问题分别为: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占35.7%;课堂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设计占35.7%;落实新理念于教学中占16.7%;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占11.9%。上述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能够以初中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要求,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为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参与和指导,占73.8%;其次为启发式教学,占19.1%;以讲授为主的只占7.1%。上课时,如果学生对英语课不感兴趣了,教师会怎样?有97.6%的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只有2.4%的教师继续讲自己的课。上课中,如果学生突然站起来对教师的上课内容提出质疑时,有82.1%的教师的会表扬并鼓励学生,一起来解决学生的疑惑,有16.7%的教师为了进度,暂时将学生问题抛在一边,稍后一起解决,只有1.2%的教师心里埋怨,不理睬,当做没发生。上述数据说明,历经十年课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情况显示,有85.7%的教师表示会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加以指导。自主学习是开展英语教学的非常重要的途径,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调查显示,有59.5%的教师会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有障碍时给予指导;29.8%的教师会让学生列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后集中讲解;8.3%的教师会随时巡视,随时指导;1.2%的教师会让学生自由地学;其他为1.2%。在对一线教师访谈时发现,多数老师认为“师资水平达不到、教师的现代化素养欠缺”是目前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最大困难。

(五)教学评价

课改十年以来,初中英语教师有什么样的自我评价呢?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当前的教学现状感到满意度分别为:“很满意”占25.0%;“满意”占61.9%;“说不清”占10.7%;“不满意”占2.4%。说明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是比较满意的。在与部分被调查教师的访谈中,有部分教师反映“教学班额过大、现代化教学条件太差、领导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等情况造成一线教师的“不满意”情绪。关于对英语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显示,有51.2%的教师表示能够完全胜任英语新课程教学;36.9%的教师表示基本胜任,有11.9%的教师表示有待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说明还需进一步加大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力度,提高英语教师素质,从而适应英语新课程教学要求(成晓光2002)。对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调查显示,有73.8%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学生,14.3%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来评价,1 1.9%的教师根据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至于教师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否适应课程改革要求,调查显示,有54.8%的教师表示基本适应;39.2%的教师表示完全适应;4.8%的教师表示有一定的距离;表示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只有1.2%。

四、结论与建议

针对此次的调查结果,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英语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力量,但在学历达标的教师中有近30%的是通过函授、自考和电大取得的学历,因此,在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均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大多数教师能以新课标为指导,通过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虽然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状比较满意,但他们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教学资料和条件、缺乏评价方式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英语新课程教学的评价表明,对英语教师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初中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适应英语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学校可以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多创造一些教师进修和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从而达到让教师自我提高的目的。

(三)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参差不齐。不少学校内部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缺少必需的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现代教学设备,尤其是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人机比大大低于城市学校(杨道宇、姜同河2011),英语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英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使中学英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琳,王蔷,程晓堂.200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运保,韩传锋.2010.“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J].中小学教师培训(5):3-8.

成晓光.2002.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5):23-30.

杨道宇,姜同河.2011.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衡分布[J].教育与经济(1):19-24.

张行涛,郭东歧.2003.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志越.2011.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38-41.

8.中学生个案分析与研究 篇八

社团活动就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之一。中职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经济条件差、文化素质差、行为习惯差等,导致其就业也存在问题。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社团活动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团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如何能让社团更好地服务学生,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在农林水利系2012级学生中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出学生共八名,其中男女生各四名;四名男女生中社团核心与非核心成员各两名。

(二)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与观察部分同学,了解他们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影响情况以及对社团活动的期望等,分析目前中职校社团活动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可能存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让社团更好的服务学生。

(三)材料的收集

采用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八名同学,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学生,收集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1)你参与了哪些社团?参与社团的哪些活动?为什么?(2)社团的哪些活动与角色对你影响更大?(3)社团活动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4)目前你对社团的发展有哪些建议与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社团的作用

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间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影响程度随学生在社团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而变。另外,社团活动类型对就业竞争力也有影响,影响与性别有关。

1.社团活动中成员“三Q”能力得到增强。职校培养目标很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校学生是“三差生”,通过学校,他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让自己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要在岗位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是用整个人从事一项工作,而不是单纯用一项技能工作。工作需要操作技能,但同时还需要技能之外的东西。目前社会对人才最强调的素质是“三Q”,即IQ、EQ、AQ。IQ指智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考和推理能力的一般方法。EQ即情商,泛指工作热情。但工作热情只是一方面,一个人对工作与生命是否充满热情,是否是个有“同情心”与“敏感度”的人确实重要,但情商的另一层意思也不可缺少,即是否能与他人互信,相互激荡出潜能。换言之,情商不仅指对工作与生活充满激情,同时还指能与他人相互合作。在全球工种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个人如果缺乏良好沟通与合作能力,再有才干也难以充分发挥。AQ指“逆境商数”,强调一个人毅力、魄力与耐力,面对逆境是否有正面积极的心态,面临困难是否不轻易放弃。成员通过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社团为他们搭建的平台,扩大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让自己在参与活动中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增强。

2.社团中的核心成员锻炼机会更多,其竞争力更强。绝大多数同学都谈到,社团的各类活动中,社团负责人即核心成员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担负着社团的对外联络,因此,他们拥有的资源更广,提升的空间更大,选择的机会更多。

3.社团中男生与女生竞争力存在岗位差异。一般而言,男生倾向参与运动型、实践型等社团活动;女生更青睐文艺型、娱乐型社团,由此导致男生在操作性岗位方面竞争力大,女生的优势则体现在沟通能力方面。如我校农林水利系的建筑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前者的男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后者的女生更受幼儿园欢迎。

(二)社团本身存在一定问题

1.社团的目标。目前高校社团的存在有一些特点:数量多;发展目标朦胧;活动范围以校园为主。我校社团的存在也具备以上特点,其中前两个特点尤为突出。从数量看,社团较多,从学习型、娱乐型到实践型等,应有尽有,但数量多与质量高不呈正比。相反,很多社团名存实亡。但存在即合理!

2.社团活动的内容。因目标定位不明确或者说缺失,导致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社团的活动内容肤浅,没有质量,而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同学对活动望而止步。要真正的提升学生能力,增强竞争力,要求活动的策划者积极的走出去,邀请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或者企业真正参与进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给我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我们是中职校的学生,我们要就业,我们应多了解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晨曦创业协会做得比较好。

3.社团活动的组织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实施问题突出表现在内与外两方面。首先,从内部看,由于社团的组织结构松散,成员之间联系少,情感淡,导致社团凝聚力不强,一有任务分配,推诿较多,成员的主动参与性不高,很多同学即使参加,也是冲着加分而去;其次,从外部看,社团与校园外的联系少,有时仅限于拉赞助的短暂行为,而活动一结束,与企业或者单位的关系也宣告结束。

四、建议

(一)学校方面

首先,针对学生对加分的敏感,可以给更多的活动赋予一定分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次,严格“社团的校园准入制”。分数的吸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此,要让社团活动真正有效,提升活动本身质量是关键,这要求出现一批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对自身活动论证严密的社团。同时,在“社团的校园准入制”指导下,还要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打造一些有专业特色的社团,让这些社团活动服务于专业发展,如结合我校的重点特色专业——茶学,可建立与茶学有关的社团。再次,从社团内部看,基于社团内部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因角色不同而机会不同状况,为了让更多成员享受更多机会,可实施“核心成员轮流执政”,即社团内每次活动让不同成员扮演核心角色,策划该次活动。活动完成后召开成员大会,各成员分享对该次负责人的全程督导。最后,借鉴成功社团举办的成功活动,复制成功。比如说很多同学提到的晨曦创业协会,我们可请专家团对该社团进行综合分析,对该社团的活动进行全面解读,了解其然与其所以然,推广其经验。

(二)社会方面

就业高低不仅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参照之一,也是衡量社会和谐度的一大标准。这要求社会为学生能力提升创造更多条件。基于此,社会企业与相关机构要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并积极从短暂的提供赞助行为发展为长期的合作行为,从偶然性发展为常态。让双方共享优质资源,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企业等提供的机会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顺利、快速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益军,高远.试谈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毕业生就業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9.学生写字个案分析 篇九

一、个案现象:

学生贾晓亮,他平时的作业书写潦草又脏又乱,每篇都被抹得黑乎乎的,有些字老师很难辨认。

二、个案分析:

1、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书写习惯被忽视

有的家长或老师只顾着学生书写的结果,而忽视了写字的过程,或者自己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方式和坐姿。也有些老师不够重视写字教育,教给学生要写的字,却没有教给他们正确的写字方法和认真的态度,发现学生错误的、不良的写字习惯没能及时指出、纠正,老师本身就缺乏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的观念。

2、学生的学习吃力,没有余力顾及书写

据调查,张某由于缺少学前教育,小学低年级就不及格了,学习成绩尚且如此,平时完成作业相当吃力,根本顾及不上书写的整齐.3、教师没能对写字教育常抓不懈

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能一蹴而就。在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抓反复、反复抓。如果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一再强调良好的写字习惯及重要性,而是讲过一次就算数,学生也就不可能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端正的态度逐渐转化为自发的一种良好习惯。

4、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难以纠正

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正确书写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完成作业,姿势和字迹无关紧要,加上大量书写和长期以往,已经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方法一旦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不良习惯,就必须花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时间来纠正。

针对他的情况我决定先从作业的干净整洁入手,让他初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个案采取措施:

1、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一旦发现写字进步就给予肯定,及时表扬。

2、在生活上多关心他,让其感到集体的温暖。并从良好的写字习惯入手,拉近与他的距离,耐心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不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

3、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照书上的范字监督孩子练字;附近有邻居,可以将孩子的字与邻居孩子的字加以比较;给孩子买字帖,照帖练习;家长谦虚些,走进教室,欣赏“好孩子”的作业;不可放任自流,一方面孩子要练,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辅导,提醒家长对孩子负责任,对孩子负责任才是最大限度地爱孩子。

4、课堂上,孩子只要写作业,老师走到孩子跟前,俯下身耐心辅导,时刻关注孩子的书写。

5、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一个学生如果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那么他在学习时就能集中注意力于学习的对象上;相反,一个人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者稀里糊涂、敷衍塞责。

案例结果:

五、个案阶段性效果: 他逐渐在变,上课能认真书写了,能注意个人卫生了。上课走神的毛病也改了,听课也专注了。

10.小学生个案分析 篇十

钟昌洲,男,10岁,桂林民主小学四年级

(一)班学生,成绩优秀,各方面也表现得很优秀,善于表现自己,喜欢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钟昌洲的妈妈是民主小学的一位音乐老师,爸爸是搞运输的。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培养他,也因为这样他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成绩在班上也一直都是在中上水平,可以说他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在一年级时曾学过拉丁、书法还有钢琴,他也在这几个方面拿过奖。他得过桂林小学生拉丁舞三等奖,他在04、05、06年全国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中得了一个金奖和三个银奖的好成绩,钢琴虽然只学了一年但是他还是过了钢琴三级。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拉丁、书法、音乐、数学、科学、电脑、美术等都是他喜欢的。他在我去他们学校见习的这些日子了,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形式知道了一些有关他的情况。和别的小学生不一样的是他的独立能力很强,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了,平时在家他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生活和学习的习惯都挺好的,每次我去见习我都会看到他很认真的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很好,我觉得他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随着和他接触时间的增加,我发现他有一点很不好,那就是他有点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不知道这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是他受班里同学的影响,毕竟他们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和老拖他们班后腿的---杜仲鑫和黄国浩玩,甚至是有点排斥。还有一点不好就是他有时会取笑同学,他对他们班的任课老师倒是挺讲礼貌的,老师也很喜欢叫他帮忙做事。但是对我们几个见习老师就没那么讲礼貌了,他甚至给我们当中的一位见习老师取了绰号,我觉得这是很不礼貌的,即使是对自己的同学去绰号都是很不好的了,何况他是给自己的见习老师取绰号。虽然总的来说他各方面都挺优秀的,但是他这两个不好的习惯还是挺不好的,我做为他的见习老师我应该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了,让他成为更好的学生。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两个不好的习惯呢?总得有个办法啊!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和我周边的同学讨论了有关钟昌洲的情况,我认为他的这些习惯可能不仅与他自身有关还与他身边的人或事物有关。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

1、在他排斥差生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再让一些同学说说他的缺点,以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当他听到别人说他的缺点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高兴。这时我就让他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他嘲笑、排斥差生时,对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我发现他有点惭愧了,他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嘲笑和排斥差生!”之后我对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与了表扬。(2)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排斥后进生的习惯有所改变了,但是有时还是没改掉,我于是又找他谈话了。我对他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对于我们班而言,也许是五十分之一,对于学校而言,他们可能是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他们却是百分之百。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后进生也不例外。(3)告诉他我们班是一个班级体,只有每个人都进步了我们班才会一起进步,而他作为我们班的班长应该带领同学们一起进步。于是他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会带领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帮助后进生的,让全班一起进步。”当他和我说这么一句话时,我很高兴我相信他以后会改掉这个排斥后进生的习惯的。

2、在他给见习老师起绰号这个不好的习惯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我先和他说给老师起绰号是不对的,就是给自己的同学起绰号也是不对的。同时我也肯定了他的聪明,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

(2)我告诉他起不好听的绰号是取笑别人,特别是那些针对别人的缺点、弱点所取的讽刺性的绰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给对方带来心灵的创伤。给老师取绰号是很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自己做为班上的班长很容易影响班上的其他同学。(3)我建议他要多注意观察一下别人的闪光点,不要老只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取笑别人。让他想一想如果别人给他取一个绰号,他会高兴吗?他回答我说:“我一定会不高兴的!”(4)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也没再叫见习老师的绰号了,但是他对同学起的绰号,他还完全改掉。我于是再对他说,给同学起绰号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此后,他基本上把自己对别人取绰号的习惯改了。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我基本上帮他把这两个不好的习惯改掉了。我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也要走了。在我见习的最后一天,他对我说:“见习老师,我很喜欢你,谢谢你帮我把我不好的习惯改了,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我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的。”经过这件事我深深的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学生案例分析

[日期:2004-11-02]

来源:史燕群

作者:公园路小学

[字体:大 中 小] 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9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否定传统的教育方法——说教与处罚。我甚至认为它们在某种情况下还特别有用。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说教”与“处罚”是狭义上的,否则,我底下谈的所谓诀窍就与它们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在五年级刚转来时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的,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二、以身作则。

案例: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打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顺其自然,案例: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到了五年级后,班上议论纷纷,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某一男生很奇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回家。我听后笑着说:“好呀,他多热心呀!”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但我都拒绝了。当然,在班队会上,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但是,可以看出,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很正常,同其他同学一样。当然,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所谓的“早恋”。

五、收回权利。

案例:班上有四组,每组轮流值周,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阅读:10101 次

录入:

小学生案例分析

上传: 方国海

更新时间:2012-5-28 17:11:11

一、基本情况

戴静是本班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她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张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静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姣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张姣同学……”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这时一次上课时的片断。

…… 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师:请你来读一读好吗?

生:(摇头)。

师:你不愿意读吗?

生:不愿意。

师:有进步,刚才是摇头,现在已经能开口说话了。这样,整篇课文你就不读了,读第1自然段好吗?

生:(默不作声)。

师:如果你觉得站着读不太好意思的话,可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读。

生:(停顿了几秒之后便开始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有几个字读错了,魏老师帮助改正了,当读完这一段后老师示意班里的学生为她鼓掌)。

师:你第1次尽管有几处地方读错了,相信第2遍一定比第一遍读得要好些。

生:(读第2遍时,明显的比第一遍有了进步)。

师:进步很快呀!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第一遍读不好可以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好还可以读第三遍,甚至是更多遍。

生:(微笑并点着头)。

……

从这以后,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好多,不在独处,课堂活动时主动和同学参与游戏并且还参加了学校的文艺队,学习成绩有了进步。而且我们班学习的口号是“相信自己,我才是最棒的。”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她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姣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张姣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张姣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上一篇:教师学习感想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要立足科学素质的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