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听课记录检查总结

2024-08-19

初中听课记录检查总结(共10篇)

1.初中听课记录检查总结 篇一

听课记录检查总结

检查情况: 1听课数量均达到要求.2规范认真:书写认真规范美观的有马雪丽,张玲,唐丽,张伟.但也有几位同志,书写潦草,有应付之嫌.3.教学过程记录:大部分记录详细,环节清晰,过程完整.整改措施: 听课记录要记好执教老师教学的过程,记课堂教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师所采用的教法,还要记好执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成功之处,把自己认为执教教师不足的地方以及自己当时的想法及时记下,听课记录要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以便于自己评课或以后学习查阅.

2.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检查办法 篇二

教案、作业、听课记录实行抽查与普查两种方式。

一. 抽查每周进行一次,周五上午大课间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集合,用电脑软件随机抽取10名教师,被抽到的教师把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按及时送到教务处,检查组即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下星期一公示。

二. 每月最后一周没有抽到的任课教师按通知及时把教案、作业、听课记录送到教务处备查。

三. 检查组成员从教研组长中随机产生,普查时全部参与。

四. 检查组依据《教案评比标准》《作业评比标准》《听课记录评比标准》对相应教案、作业、听课记录进行评价。

五. 对被抽到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按3:5:2的比例评出一等、二等、三等。

六. 无教案或教案数量不足者按缺教案数量扣除教师相应量化分。七. 对于被评为三等的教案,检查组应写出评语指出不足,督促改进。检查组:

长:段红鹰 副

组 长:杨怀文 袁雷闪

成员:景国勇

石榴华

许青海

王胜修

薛风彩

郑俊花

杨爱华

王晓亮

王联穗

工作人员:郭建录 朱昌新

李万军

3.初中物理听课记录 篇三

时间:2012.9.12星期三第六节

科目:物理

授课教师:

班级:142班

听课人

教学方法:提问式、启发式

课前复习: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s、v、t,已知其中两个,比较另一个;

2、速度的两个常用单位——m/s , km/h;

3、解答题的四个步骤:已知、求、解、答(单位换算在已知处);

4、例题讲解:

(1)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

用的时间是多少?

已知:l=200mL=1.6km=1600mv=36km/h=10m/s

求:t=?

解:由v=s/t得,t=s/v =(l + L)/v =(200m + 1600m)/(10m/s)=180s

答: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80s。

注:强调单位换算、公式的先后、解题的四个步骤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一个人面对一座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问人距离高山

大约是多少千米?

已知:v=340m/st=4s

求:人距离高山多远s=?

解:由v=s/t得,s=vt=340m/s × 4s =1360m =1.36km

1.36km ÷ 2 =0.68km

答:人距离高山大约0.68km。注:回声的距离、时间问题、单位

§2.3(2)匀速与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启发式、提问式

导入:

1、用图表的方法列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两者的区别: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3、得出概念;

4、提出问题,同学们互相讨论;

板书: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速度一直不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3、怎么样求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4.初中语文听课记录 篇四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几件事?表达了老人什么感情?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表达了什么?

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有什么象征意义?

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二)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有什么象征意义?

他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三)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媒体显示: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社会现实是不公的、令人心酸的、但是社会在向前发展,历史不可能倒流,人们应该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寻找一种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活状态。

七、布置作业

5.初中英语听课记录及评语 篇五

1、 Do you like festival?

2、 What kinds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3、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4、 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Teaching procedure Before class

Read the words in Module 2 During class:

1、 Read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Module 2

2、 Have a dictation of the words in Module 2

3、 Ask and answer:

Do you like festivals?

What kinds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What does your family usual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4、 Group 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nine groups and the topic for them to discuss is: What does your family do to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5、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6、 Match the phrases and the pictures、

7、 Listen and read、

8、 Finish Part 3 ―――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9、Homework

评课意见:

1、课前进教室,提前板书相关内容,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并能有效的节省时间;

2、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6.大学听课评议记录总结 篇六

首先,我觉得这两位老师事先都精心地设计了课堂教学,准备非常充分。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感受到他们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教外国学生和教中国学生的方法有本质的区别,老师不能照搬教中国学生的那一套来教导外国学生,唯有不断创新,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这两位老师都注重教学导入,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课堂有趣。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口语是一个难关,如果攻下了口语这一阻碍,对他们以后的汉语学习很有利,所以,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口语练习和听力练习占的比重非常大。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不同的场景对话,并给予鼓励和纠正,这种方法使课堂氛围既轻松又活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最后,这两位老师的教态非常自然和大方,对学生非常亲和,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没有传统的老师对学生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平等地看待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异常地出彩。尤其是对外国学生,他们非常重视跟老师之间平等的关系。

7.初中听课记录检查总结 篇七

沈建庭

根据学期初工作安排,东陵乡教育办于5月22日至24日,组织各小学校长用了三天的时间深入各校进行了听课、评课以及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活动。

在本次检查活动中,我负责五年级。现就我在检查中看到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师讲课

在这三天的听课学习的过程中,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节课想要上好,必须下真功夫。正可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任何课前的付出和充分的准备,这节课肯定不会有任何的新意,只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反之,效果截然不同。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大部分教师都能精心备课,准备教学具

老师们在本次讲课活动中讲得都很成功,这都是与课前精心备课分不开的。老师们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精心地选择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具,并且让学生准备有效的学具。有条件的学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南大小学的刘香玉老师,使用课件展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小镇花的美丽。石晓琳老师在课前准备了统计图表、图片给学生,在课上让学生按不同类别进行统计,加深了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教师们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教师教学思路新颖,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开拓思路,激发创新。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老师们在课堂上力求语言精当,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从而掌握方法。李学文、刘翠红老师的课也很精彩,显示了较深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教学艺术。

3、课堂教学充满趣味、课堂语言亲切 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比如苏秀棉老师讲课:面带微笑,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王桂兰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能及时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练习。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要精心设计富有思维价值的练习,使学生遨游在广阔的思维空间,置身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赵军老师利用多媒体设计的练习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这次听课中,我领略到了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有的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传统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他们的教学中还占着重要的地位。比如传统的串讲或变相串讲的现象仍然存在。多数老师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完全是为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教,还存在毫无启发性的师生问答。

2、老师备课缺乏新意,没有个人独到见解,教学内容照搬教案教参,作业习题照搬教材,没有教师个人的独立设计。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失当,流于形式。有的语文课教师只提出很简单的学习要求就让学生自学,而且自学时间过长。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拿很简单甚至不需要讨论问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成为为自主而自主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

4、对教材挖掘不到位,在教学教学中,只是简单把问题做出来,没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对比,更没有举一反三掌握一类题的解题策略。语文课中,很少利用所学文章的典型句型或描写方法进行表达、写作的指导。

5、语文教学中读的要求不到位。具体讲,就是学生的读只是要求读对字音,读得流利,而忽视抑扬顿挫,读出感情,本来充满激情的文章,读出来既不能感染自己,也不能打动他人。

6、个别教师感情投入不足,缺少激情。教师讲课中严肃有余,而亲和力不足,致使学生整堂课紧张兮兮、唯唯诺诺,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有创新“出格”的见解。

二、教师备课

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

1、老师的备课都比较规范,结构完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具准备、过程、板书、反思等各个环节都能在自己的教案当中明确地体现出来。

2、教师的备课本页面整洁、清楚,有的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志出了不同的内容和需要突出的地方,使得备课内容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3、有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查找、引证资料,导入详细,能充分利用好手头上的参考书,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尝试着确立最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备切合实际的课。

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备课抄袭现成教案现象严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创意”

这可以理解,教师工作压力很大,工作负担过重,平时要上课,大量作业和试卷要批改,要与学生交流,许多杂务要处理,等等。撇开家庭不谈,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瞑思苦想,使用现成教案,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学校为教师提供现成教案,并不是让教师造搬造抄现成教案,而是希望他们只把现成教案当作一个参考,要对现有教案有一个去粗存精、去虚求实的加工处理过程。备课要展现教师的个性智慧,我想这也是备课写教案的最高境界。

2、有的教案书写稍欠规范。

3、教案中缺乏渗透学法指导。从更高一点的要求来说,备课时要多考虑到培养学生学好某门学科的思想、方法以及能力。让学生把这种学习、思想的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倡教师反思完善教案。上课后,如发现有更多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使下次上课更完美。关于这一点,通过看代迎梅老师的教案,不难看出裕大小学做得较好。

三、作业批改

就这次检查情况看,作业本的外观给人耳目一新,白净的封面,无卷页,书写整齐,与上个学期检查时相比,均有较大幅度进步。

值得肯定的地方:

1、教师批改认真,错误的地方能让学生改正,并能进行跟踪批改、二次重判。

2、教师能够全收全改,特别是作文方面,能严格遵循学校的批改要求,进行精批细改。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能划出来点评,结尾有总评,部分教师还能写上建议。

3、教师能用上各种表扬的方法,例如,加上小红花表示鼓励;写上好!你真棒!优秀等。

4、学生的作业本统一,分量适宜,难度适中。

5、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作业整洁,能根据老师的批改和要求进行改正。

存在不足和建议:

1、部分学生作业潦草,似乎有应付之嫌;使用改正纸、改正纸较多,给人一种“伤痕累累”的感觉,希望教师严要求些,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写该符号。

2、有的班级作业封面书写不全,没写校名或年级等,封面应写全,如果学生写不好,可以由老师统一代为书写。

3、仍有个别作业存在误判现象,比如“羞涩”的“涩”,学生写成了上下结构,老师却打上了“√”等等。

4、作文方面存在问题较多。首先是作文篇数多寡不一,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写了四篇,明显偏少;其次是有的教师批改过于简单,只是前面写了分数、后面写上了日期;还有就是只有寥寥几句总批,缺少眉批等;没写批阅日期的也不是个别现象。总之,本次听课、备课、作业检查使我们看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对于各校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应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对标赶超活动,认真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使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8.听课总结初中 篇八

学校校长室的高度重视,教务处做了周密安排教务处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于2016年9月20、21日为期两天主要聆听学校新分配教师的课。下面对本次听课总结如下:

一、优点

1、广大教师态度严谨,准备充分。本次听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的教师都积极准备,认真对待。课前,广大教师积极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下了一番功夫。课上,教师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注意运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课后,教务处和教研组长为带头分组进行认真的参加评课,析优点,找不足,在真诚地交流中,共同学习、提高。

2、多媒体利用比以往率明显提高。

我校本次听课活动中,多媒体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一共听了 位教师其中 有人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八年级语文组多媒体的利用率是大多数教师改变了为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错误做法,做到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既增加了课堂容量,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异彩纷呈,教师的教学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本次听课由教师以这学期的教学课为主的自由选择课教师的教学个性在课堂中也得以体现,不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风格,使得每一堂语文课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课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极富感染力,教学语言凝练,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教师与学生共同写作,教学相长,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面广。

当然本次听课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部分教师缺乏对于这节课的解读和深度解读。这就出现教师唯教参为是,照本宣科的情况。教学中将学生的回答硬往所谓的标准答案上拉,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课堂气氛也显得比较沉闷。

2、部分课堂设计的教学环节较多,教师为赶进度,许多环节蜻蜓点水,浅尝而止,学生无暇思考、无法思考,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课堂生成性的东西比较少,教师不能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和问题的解决,即支配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通过本次听课,任课教师将作为以后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同时要彻底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课堂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场所。教研活动的重点,认真交流、探讨,寻找解决之道。

教务处

9.初中生物课教学听课教研组长总结 篇九

大牟家中学教研组长

张华

2014 年9月29日,我们大牟家中学全体生物教师有幸参加初中生物课观摩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领导和各位老师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过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师能够在如此场面宠辱不惊,关键就是基本功扎实。简练而到位的语言,清晰的嗓音,语气语调富有亲和力、带有鼓励性,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并且多元化,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当然教学基本功不仅包括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更应包括对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组织、策略的合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而这些教师无不做的恰如其分。

二、注重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高效巧妙的导入新课,成为了各位选手吸引学生与听课教师的一把利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比如:文昌中学的张老师所讲授的《植物的无性生殖》这一课当中,通过观看、示范、动手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等措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无性生殖。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学生参与等方法,共同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之中。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之后,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只有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过程和结论,才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学生才会设计实验,才会明白研究方法,才会去应用。

四、目标的达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节好课,越是上的朴实不做作,越是让人觉得这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师恰恰起到了这个伟大的“幕后”作用。各位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朴实,很自然。但是细细品味,每一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自如,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过渡到下一环节。教师利用不同更好的诠释知识让课堂显得更加真实,也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另外知识目标仅仅是三维目标之一,在学生亲自动手或讨论交流的的过程中也很好的达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六、对中考提出的建议很好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中考应对策略,王仲启、邵平等几位老师就中考中的知识点及拓展知识进行了认真的讲述,王常知主任就近几年的中考形式及考核重点进行了讲述,并提出很多合理化建议,使我们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使我们的生物成绩更上一层楼。

10.初中数学实习听课记录 篇十

(1)学习例1。

a、合作学习

b、学习反馈。

提问:例1是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观察与讨论: 27%→ 0.27 135%→ 1.24

你还能发现其它的化法吗?请你与同学说一说(合作学习)。

指名补充板书:

注意让学生理解:去掉百分号时,原数就扩大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2)学习例2。

a、出示例2,说说这几个小数的意义,再尝试化成百分数。

b、合作学习讨论:怎样把这些小数转化成百分数?

c、反馈讨论情况。

d、提问:是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观察与比较:0.25→ 24% 1.4→ 140% 0. 123→ 12.3%

提问:从左往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根据回答板书:

注意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强调: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办?(同桌说,再反馈)

(3)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学困生。讲评时学生要说出化法

(4)归纳法则

a、请你用自己的话或结合板书说一说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b、结合教材理解,读一读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并把错题改正过来。

4=400% ( ) 0.5%=0.05 ( )

3%=0.3 ( ) 1=100% ( )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听课评课: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初中数学实习听课记录篇三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评析: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学习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评析:比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师:正如大家想的,比和除法、分数一样,也具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律性质,那么是否和大家猜想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样呢?这需要我们通过研究证明。接下来,请大家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并验证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说明合作要求。

(1)独立完成:写出一个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2)小组讨论学习。

①每个同学分别向组内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依次交流(其他同学表明是否赞同此同学的结论)。

②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举例说明,然后由组内同学再次进行讨论研究。

③选派一个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

2.集体交流(要求小组发言代表结合具体的例子在展台上进行讲解)。

预设: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验证;根据比值验证。

3.全班验证。

4.完善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上题中○内可以怎样填?□内可以填任意数吗?为什么?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2)学生打开书本读一读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5.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1) ( )

(2)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 )

评析:基于猜想的学习必定需要来自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验证,而合作探究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合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同时也真正内化了来自猜想的“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三)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吗?什么是最简分数?

今天我们发现的比的基本性质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可以化简比,进而得到一个最简整数比。

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

1.引导学生自学最简整数比的相关知识。

预设:前项、后项互质的整数比称为最简整数比。

2.从下列各比中找出最简整数比,并简述理由。

3:4; 18:12; 19:10; : ; 0.75:2。

初步应用。

1.化简前项、后项都是整数的比。(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

学生独立尝试,化简后交流。

2.化简前项、后项出现分数、小数的比。(课件出示)

3.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了将各类比化为最简整数比的方法。化4.方法补充,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化简比?(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预设:化简比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数。

三、结论总结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上一篇:酒店外派员工管理制度下一篇:医院体检报告多久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