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2024-08-16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精选8篇)

1.《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篇一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数学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条理地全面思考问题,探索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教具准备:课件、衣服图、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聪聪有件事情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是这样的,今天聪聪要和明明出去游玩,她想把自己打扮的漂亮点,所以找出了好几件服装,可是聪聪不知道怎么搭配才好看,你们一起给她出出主意吧!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观察,聪聪有几件不同的衣服,其中有几件上装和几件下装?(出示图片)

(2)摆一摆

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小组里可以用学具动手摆一摆。)

给大家2分钟时间摆一摆。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很多学生能够摆出来,但是一定有学生能按顺序摆出6种来,也一定会有学生是乱摆的,无序的。老师要在巡视中发现谁能按顺序摆出6种来,谁是随意无序摆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3)演一演

汇报演示过程,请学生板演确定上衣再依次搭配裤子。或者确定裤子,依次搭配上衣。先由学生演示(乱摆的,无序的),再请大家点评。

问:你们看能清楚他是按什么顺序搭配的吗?你能把他的方法再一模一样摆一遍吗?为什么不能?怎样做才能做到(边说边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汇报后(板书:有顺序)最后再请学生按顺序板演一次。之后请学生换一种思路也能找出六种不同的搭配。

设计意图:先演示乱摆的,无序的,目的是给大家一个点评的切入点。让大家能说出这样摆为什么不好?之后学生会有很强烈的想法怎样摆才是好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引出要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4)画一画

你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吗。怎样记录才比较清楚,而且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可以画一画,连一连。师提示可以画图,可以用文字,还可以用字母,数字来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前面的环节是直观的生活化的东西,要从生活化转到数学化,由直观化到抽象化的数学表达才是重点。所以请学生把刚才的方法记录到纸上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开放性启发。

(5)交流 提出问题: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怎样记录才能比较清楚而且可以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先把你记录的方法和同学说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6)展示

展示优秀的作品,把不同的类型都展示一个。最好使用投影仪。如果本班学生基础不好可以在黑板上板演一种字母连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把最有创意的学生做品展示给大家可以启发学生打开更为开放的解题思路。为学生巩固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7)教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学问题——搭配问题。

三、练习(1)早餐搭配

1、出发前,聪聪的妈妈还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出示练习题中的早餐图)

2、合理的早餐应该是一种饮料配一种点心,看看这儿共有几种不同的吃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展示学生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搭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5、如果加上一杯果汁,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同桌互相说说想法。(2)拉一拉

1.师:聪聪早餐吃的非常开心,她非常感谢同学们告诉她的早餐还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搭配。吃完早餐,聪聪和明明出去儿童东园玩。可是到了儿童乐园的门口,聪聪遇到一个小考验,只有完成考验,才能进入儿童乐园玩,拉一拉,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

师要提醒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这些问题。2.小组讨论、记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论。

对有序地思考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找出组合这些数字的办法:先固定十位上的数不动,把个位上的数字变换;或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再把十位上数变换。(3)公园游玩

1.练习十五第2题的画面

①引导观察:聪聪和明明在儿童乐园玩了差不多了,想去猴山玩,可从儿童乐园到猴山去,必须经过百鸟园,有几条不同线路?

②在学生思考之前,师生共同找出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线路(3条),再找出百鸟园到猴山的线路(2条)。

2.学生独立思索,指名回答,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说大家听得不太明白,有什么办法使别人一听就明白?(编号)。在媒体上出示编号①②③④⑤。并引导帮助学生画线路图。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线路。

4.小结:通过编号后列举、或用乘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有序地思考能帮助我们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照相

当他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口时,遇到了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每个人都想单独和聪聪,明明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呢?让6个同学上台做游戏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收获了哪些?

小结:生活中看似平常、简单的事情,都藏着数学知识,可见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学好数学知识,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像这样的数学问题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2.《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篇二

词汇搭配指的是词之间的结伴关系。各语言单位按一定顺序共现构成更大的单位,这些重复出现的组合或(半)预置的词组通常被称为搭配(王瑞2014)。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词汇搭配时,易犯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是将汉语词组按字面意义“硬译”成英语词组,如satisfy one’s needs(应为meet one’s needs),crowded traffic(应为heavy traffic),enlarge one’s sights(应为broaden one’s horizons)。傅慧英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的统计分析表明,母语负迁移本身导致的词语搭配错误占比高达43%,其中“直译”又是主要问题,是语际错误中最多的现象(傅慧英2013)。

一、概念迁移和语义迁移

概念迁移是母语迁移研究的新方向。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对比分析法(Contrast Analysis),主张母语和二语在结构上的差异构成了二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因此,对母语和二语进行结构对比分析,就可以确定二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李锡江、刘永兵2013)。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的式微和心灵认知主义的兴起产生了标记理论视角下的标记差异假说(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主张目标语中与母语相异且标记性强于母语的范畴较难习得;与母语相异且标记性强于母语的目标语范畴,其习得的困难程度与其标记程度一致;目标语中与母语相异但标记性并未强于母语的范畴不存在习得困难(Eckman 1977)。它与同期盛行的普遍语法可及性及中介语初始状态研究都把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加以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概念迁移假说逐渐被接受,它克服了对比分析法和标记差异假说都没有充分重视学习者认知心理和二语之间主客体互动的缺陷,采纳了社会认知主义取向,强调学习者和语言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李锡江、刘永兵2013)。

概念迁移假说强调对母语迁移的研究重点应该从表面的语言形式转移到深层的概念系统。语言表层结构受制于底层概念结构,外在的语言行为受制于内在的心理概念过程。表层的语言形式是对底层的概念系统的组织,底层概念结构是表层形式结构存在的基本理据。不同于只操母语者,二语学习者拥有一套复合概念表征系统,由基于母语的概念、共享的概念和基于二语的概念共同构成。当学习者在产出二语时,如果有大量的“基于母语的概念”和“共享的概念”参与概念过程,其结果就会使学习者的二语产出受到母语的影响,从而发生“母语>二语”(L 1>L 2)方向的迁移现象。但是,在学习者的复合概念表征系统中共存的这三种概念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学习者二语经验的丰富,更多基于二语的概念映射到前两种概念上,使整个系统不断整合、重组。一方面,学习者将对原有的母语概念进行充分修正、扩充,使共享概念能容纳二语经验的要求;另一方面,学习者将产生许多新的、为二语独有的概念。其结果是二语概念(包括经过充分重组后的共享概念和二语独有的概念)参与概念活动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学习者对母语概念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使母语迁移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姜孟2010),而学习者基于该系统的中介语能力也随之逐渐提高,并趋近二语本族语者的水平。

语义迁移是概念迁移在词汇层面的体现。语义迁移通常是指母语可以在词汇语义层面影响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领悟与使用。它涵盖的内容与概念迁移部分交叉。概念迁移不仅关注概念与词语(concepts and words)的关系,而且关注概念与语法(concepts and grammars)、概念与时态(concepts and tense)等之间的关系。而语义迁移虽然包括概念与词语(words and concepts)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词语与其他词语(words and other words)的关系(高立伟2014)。考查词汇搭配中的概念迁移主要落实在语义迁移上,即母语词汇与二语对应词汇的关系。

二、语义迁移和词汇搭配“硬译”

语义迁移具体表现为母语中与二语对应词汇的核心义项被翻译过来,进入二语,与该二语词汇直接建立联系。

词是由音、形、义结合,在句法的规范下参与表达的单位。二语词汇表征模式包括四要素:词义和句法组成词义(lemma);词形和语音组成词位(lexeme)。该动态表征模式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有母语基础的成人二语学习者的二语词汇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语词汇的词位与母语建立关联,即学习者识记二语词汇的语音和词形,并在母语中找对应的词义;第二阶段,母语词汇的词义通过翻译进入二语,与二语词汇的词位建立关联,这时学习者通过识记二语词汇的音和形,再关联母语对应的词义,达到了词汇错位的音、形、义的统一;第三阶段,随着二语经验的丰富,母语词义与二语词位的关联减弱,二语词义取代了母语词义,纠正了第二阶段中词汇的二语词位关联母语词义的错位,从而使二语词汇的词位、词义一体化,音、形、义在二语语境下完成了统一过程,从而达到词汇的完全习得(Jiang 2000)。

要达到第三阶段———实现二语词义取代母语词义,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二语经验足够丰富,而这一条件的满足受学习者自身认知、语言环境和二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学习难度等因素的制约。语言环境和二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对中国学习者来说尤其不利。我国学习者没有生活在一个需要频繁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加上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和法语等与英语属同一语系的语言相比,汉语跟英语相差较大,这两者都在客观上增加了我国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难度。因此,相当多的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词汇习得停滞在第二阶段,即英语词汇的音、形与对应汉语词汇义项错位关联的阶段。这些学习者的二语经验较贫乏,他们有限的词汇习得水平经常集中表现为对二语词汇义项的掌握仅限于从母语翻译几个义项,简单而粗略,却往往忽略了该词各义项中的非核心义项甚至个别核心义项,更不要说建立该词整个义项体系中各义项间的联系。当二语词义的核心义项以母语翻译的形式迁移,或以二语本意的形式进入二语对应的词义区(lemma)时,由于二语词汇的非核心义项受学习者的二语经验所限,在学习者的词汇表征模式中的频率、凸显度不足,无法进入该区域时,翻译过来的母语核心义项就会占据该模式中的全部词义区,排挤掉非核心义项,使学习者不能习得这些非核心义项;另外,即使核心义项被翻译过来了,也会由于未考虑母语和二语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不同导致的概念体系的差异,使得该词汇从母语翻译过来的零星义项本身的意义往往和二语中的该词汇的词义并非完全对等,因此,学习者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有限。这些都势必阻碍词汇的完全习得,使学习者的二语词汇表征模式残缺不全,从而限制了学习者的词汇应用水平,尤其对学习者把相应汉语词汇“硬译”过来凑成相应的英语词汇“搭配”这种典型错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习者要搭配二语词汇时,如果在他们自己不完备的二语词汇表征模式中提取不到正确义项,就只能转而求助于母语中意义对应的词汇搭配,再逐词“硬译”,从而产生不地道的二语搭配(赵予2011)。

以“满足需求”这一搭配为例,大多数学习者一般都已掌握“需求”(needs)一词,并能在自己的英语中介语词汇里正确提取;但要找“满足”一词时,很多人由于英语经验太贫乏,不足以让他们在自己的中介语词汇里提取到正确的词语meet,因为他们仅掌握了meet的核心义项“碰见,结识”,而没掌握meet“满足(要求)”的义项。权宜之计,这些人只能把汉语“满足”一词“硬译”过来,到英语中提取字面意义相近的satisfy(使……满足)进行搭配,而不知表达“满足需求”时,英语有更地道的搭配。只有少数英语经验丰富的学习者会使用更准确的搭配词meet。

三、解决方法

相当多犯“硬译”错误的学习者由于英语经验所限,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更无从提起改正的意愿;反之,他们认为这是种简单有效的英语表达方法,并继续用其完成英语造句和作文,还有个别学习者已经到了通篇文章都是此种错误的程度。对于这些有相当数量的没有意识到“硬译”错误的学习者,包括已经在犯和有可能犯这种错误的学习者,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采取措施,先从意识上进行纠正。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习者对词汇搭配的规约性意识,让学习者认识到二语词汇搭配并不是母语的逐词翻译,而是应遵循二语的规约,且这种规约体系跟母语不能简单等同。教师应利用讲解具体词汇搭配的机会,插入有可能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常见“硬译”搭配,引导学习者进行纠正,对比正确搭配以强化规约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从宏观出发,注重词汇层面以上概念体系的对比,以课堂讲解内容为契机,从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入手,对比母语和二语所依赖的文化环境的差异,让学习者意识到学习外语是母语和外语所体现的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从而培养学习者对二语的敏感性。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学习者的二语经验,培养学习者基于二语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体,以学习者群体二语平均水平为参考,下载学习者群体水平力所能及的音频、视频资料,供课内外延伸学习使用,让学习者多接触地道的英语语料,让他们置身于目的语环境中。在词汇教学上,教师要避免频繁采用以汉语词汇解释英语词义这种简单粗略却很常见的方法,转而带动学习者研究词汇的英文释义,让他们在对比中英文释义的过程中意识到英文释义更加精准,更符合英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从而让学习者重视英文释义,逐步降低对汉语释义的依赖,避免在二语输入时受到母语语义负迁移的干扰,减少由此产生的对二语词汇的片面理解(王瑞2015)。除了强化对英文释义的重视程度外,最关键的是要依靠显性教学,打好词汇知识的基础,再掌握相关搭配。一些高频词的搭配“硬译”错误归根结底是因为学习者没有全面掌握该词,而只基于母语翻译了零星片面的核心义项,从而让母语的语义迁移干扰了非核心义项的习得,甚至有时也干扰了核心义项的掌握。词汇知识掌握得不全面,那么,学习者要使用与该词相关的搭配时,就会犯“硬译”的错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通过读、听等手段大量输入二语语料,让学习者从语境中推测、核实词汇意义这种词汇附带学习法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学生在课堂以外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因此,教师在认识到这种不利因素后要主动采取措施,利用课堂集中教学的优势,以词汇显性教学来引导学习者,从根本上预防“硬译”的产生。

最后,建立词汇的语义网络。根据Anderson的语义网络理论,所有学习者个体的陈述性知识都体现在由节点和路径(nodes and paths)构成的网络中,新的知识点(propositions)会引起学习者对早期相关知识的检索(retrieval),从而促使这些知识点通过构建新的路径依附在学习过程中被激活的早期相关知识周围,进而被储存在相关的知识网络中。学习者通过推理、引伸、举证、图示或其他将新信息与旧信息相连接的方式学习或产生信息的过程被称为“添加”(Anderson 1983;1990)。词汇习得的巩固提高就是添加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词汇时,可以先把该词的核心意义直接提供给学习者,再启发学习者推测,得出其衍射意义,每个义项都辅以例句、图示等强化手段,帮助学习者把这些意义融会贯通,认识到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之间的关联,从而让学习者构建词汇知识的网络,这样,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高(赵群、罗炜东2005),就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词汇的各个义项。在此基础上,再选取语料库中以该词为节点词构成典型搭配的例句讲解,也可以参照专门的搭配词典,将该词各义项,包括核心义项和非核心义项与其常见搭配的结合讲解,把词汇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后,直接展示给学习者,供他们记忆、运用。这比起教师只让学生用附带学习法推测、核实单词在单个语境中的词义,而不重视对一词多义的网络构建,对常用搭配不积极介绍甚至不要求学生掌握,偶然发现学习者的中介语中有了“硬译”错误后才来纠正,要主动得多。

结束语

在英语词汇搭配时“硬译”汉语词组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的较普遍的错误,其深层原因是词汇层面上的概念迁移。学习者的底层概念结构是由基于母语、二语和二者共享的三类概念综合而来的复合概念表征系统,这三者共同参与学习者二语表达的概念过程,从而决定了其中介语的表层形式结构产出必然受母语结构迁移的影响;但随着学习者二语经验的丰富,更多基于二语的概念映射到基于母语的和共享的概念上,其复合概念表征系统就会不断整合、重组,二语概念参与概念活动的可及性也会提高,同时,学习者对母语概念的依赖性就逐渐减弱,使母语迁移发生的几率降低,中介语能力也会随之逐渐提高,趋近于二语本族语者的水平。这点在词汇层面上表现为学习者先将二语词汇的词位与母语关联,通过翻译使母语词义与二语词位关联,再随着二语经验的丰富,最后达到二语词义与词位关联,使词汇知识脱离对母语的依赖,从而完全习得词汇;但因为语言环境、二语学习难度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往往停滞在对二语词汇的释义依靠母语相应词汇的零星简单翻译的阶段,二语词汇表征模式残缺不全,致使搭配时提取不到二语正确的词汇,只能求助于母语“硬译”。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语义网络理论,教师应重视课堂显性教学,先主动提供词汇核心意义,然后“添加”衍射意义,综合各种手法融会贯通各义项,帮助学习者构建词义网络,再结合各义项常用搭配进行讲解,以促进词汇及相关搭配知识的完全习得。

参考文献

傅慧英.201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负迁移现象---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考试周刊,(31):62-63.

高立伟.2014.浅析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的关系[J].新校园,(7).

姜孟.2010.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3):167-169.

李锡江,刘永兵.2013.从对比分析到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理论的嬗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王瑞.2014.理论反思与构拟---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一[J].外语学刊,(6).

王瑞.2015.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J].外语学刊,(3):123-124.

赵群,罗炜东.2005.关注词汇的核心义项---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11).

赵予.2011.语义迁移假设下的高频词非核心义项习得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9):105-106.

Anderson,J.R.1983.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08.

Anderson,J.R.1990.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3rd ed).New York:Erlbaum,7.

Eckman,F.1977.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27).

3.20秒搞定你的20个搭配问题 篇三

1.半袖衬衫可以配领带吗?

除非你是在快餐店打工,否则,这种半袖衬衫配领带的造型,是绝对不合适的。这种经常代表下层社会的造型方法,丝毫不能帮你建立一个专业、时尚的自信形象。所以,还是坚持穿长袖衬衫吧!

2.现在很流行卷起裤腿,到底什么裤子可以这样?

不要轻易卷起裤腿,除非你想突出个性,但光想突出个性还不够。你还要有整身的个性行头。

3.休闲装可以搭配领带吗?

是的,可以。想要让领带搭配休闲装?那么一定要细窄的领带,宽领带只能用在办公场合,而窄领带则会更加时髦一点。

4.什么衣服永远不会过时?

一件剪裁完美的西装或一件经典的风衣。

5.休闲西装打什么样的领带?

轻便的半休闲西装是很多人喜欢的单品。清爽透气,又充满肌理感的造型,非常自然,同样也很时尚。但是想要把休闲西装穿出正装的感觉,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如果你非要这么做的话,不妨尝试一下用白色衬衫搭配深色的丝绸领带,或者针织丝绸效果的领带也是可以的。记得衬衫颜色一定要朴素,过于花哨,就会不小心变成小丑了。

6.帽子,什么时候该戴,什么时候

该摘?

按照一般的礼貌来讲,在一般公共场合都是应该摘下帽子的。比如进入公司大楼,或者在公司电梯里,这些都是绅士们对于女性表示尊重的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帽子通常会让你的发型彻底走样。所以,如果你超喜欢戴帽子的话,不妨就选择短发造型吧。

7.在建筑工地穿什么比较帅?

户外品牌,应该是你的头号选择。不仅时尚,而且防风,或者防水,每款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如果更在意时尚感的话,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些偏户外风格的外套,更偏重于时尚味道,却也同样有着强大的功能性。

8.我快40岁了,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型呢?

头发正在慢慢脱落,也许你可以用更有力的方法来转移视线。你可以尝试每天一点点地改善自己的服装,或者使用更强有力的图案和造型、颜色来强调你的气场。慢慢地,你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发型了。其实,什么样的发型都是可以的,只要它适合你。

9.皮鞋和皮带的颜色必须一致吗?

世界上没有绝对二字,有些时候错开一些颜色,会显得更加灵活自然。

10.船鞋配袜子?

船鞋和袜子这两个词,永远不应该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想要穿袜子可以,但是必须要藏在裤子里。作为时尚的先生,当然更应该如此。

11.什么时候应该卷起袖子?

将袖子卷到手肘处,这样不仅可以更舒适地运动,同时也避免将袖口弄脏。不过,会让袖子上出现一些褶皱,放下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请仔细斟酌。

12.购买个性服装的秘密是什么?

你要欣然接受自己本身的样子,然后个性的服装才能衬托你的魅力,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语言才能很好地驾驭。

13.穿着旧衣服的秘诀是什么?

要看面料有没有过时,你要穿着的不是早年流行过而又重新流行的衣服。而是这件旧衣服怎么能够塑造你的独特气质,体现你独一无二的风格。

14.怎样选择皮草?

第一件皮草外套一定要是你梦寐以求的,每次穿着它的时候都会觉得与众不同。

15.皮草怎么搭配?

把它加在一件普通黑色西装的外面,顿时可以让你整个人变得绅士高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皮草,要看看你的气质!

16.明星穿西装可以不系领带,我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你要有一件贴身剪裁的西装和一件小领衬衫,需要保证你的领子足够硬挺,甚至硬挺到不用领带也可以显得你很精神,很庄重。柔软的领子,会显得相当随便,不庄重。当然,你的西装也需要够合身,够精神。一切松垮的,没有塑形感的衣服,都不合适。

17.混搭应注意那些原则?

既然是混搭就没有什么原则可言,就是把相互矛盾的元素搭配起来。

18.PARTY时怎样吸引人们的目光?

从容镇定、挺胸收腹,心里要藏着一个没有吐露的秘密。

19.初次约会穿什么?

初次约会应该带点神秘感,要让她对你产生好奇。把重点放在衣服的质地上,开司米羊毛或安哥拉羊毛都可以。

20.男人可以穿豹纹吗?

4.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案设计 篇四

——搭配问题

逸夫小学

赖敏莲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3页,练习十五第1、2、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具卡片、小红帽角色服。课前准备:

播放《小红帽》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是星期天,天气非常晴朗。同学来看看小红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妈妈叫小红起床的情境。

妈妈:“小红起床了„„”“嗯——好,可我穿什么衣服好呢?”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搭配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帮小红搭配一下,看看最多有几种搭配方法。”(课件出示例1)板书:搭配

二、创设情境 情境一:搭配衣服 1.思考讨论:

(1)我们的衣服是怎么搭配的?

(2)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摆一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是怎么想的?怎样记录的? 生1:(将学具放在展示台上,先放一件上衣,三条裤子,边说边移动。)

我们找到六种搭配方法,这件上衣和这条裤子,还可和两条搭配。(再放一件上衣)这件上衣也可以有三种。3+3=6种。

生2:我们这组也是这样的,不过我们是这样记的:2*3=6种。师: 除了从上衣出发,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呢?

有的学生会想还可以从裤子出发。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4、观察比较

(1)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有两种想法,一种是从上衣出发,另一种是从裤子出发考虑。请看大屏幕(媒体演示两种思考过程)。大家还发现了哪几种记录的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用媒体演示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用画图表示、也可以编号连线、文字说明、算式等不同形式来记录。(2)小结:你认为哪一种记录方法能既快速又方便地表示出来?

师: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线或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

5、早餐搭配

(1)师:小红非常高兴同学们帮她找到了这么多的搭配方法。穿好衣后她看到了妈妈准备的早餐。(课件出示)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请你帮小红算一算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并记录下来。

(2)学生拿出学具独立完成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3)个人展示、汇报。

教师都学生进及时的鼓励的表扬,特别表扬有序地、全面地进行汇报的学生。

6、小结:同学们真是厉害,看来我们在搭配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思考这些问题。

情境二:猜电话号码

1.师:小红早餐吃的非常开心,她非常感谢同学们告诉她的早餐还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搭配。(出示课件)高兴地吃完早餐,小红决定约小明出去儿童东园玩。可是小红遇到一个小麻烦,她把小明家的电话号码忘了。只记得他家的号码是由2、5、6组成的,请同学们帮小红想一想小明家的号码可能是多少?

师要提醒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这些问题。

2.小组讨论、记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论。

对有序地思考的学生进行表扬。(课件有序地出示组成的数字)并引导学生找出组合这些数字的办法:先固定百位上的数不动,把另外两个数的位置交换。4.课件出示:

小红:“哦,我想起来了,是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数。”

由学生找出,并用课件动态显示出652并出现拨号的声音及对话。情境三:儿童乐园

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的画面

(1)引导观察:小红和小明来到了儿童乐园,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山去玩,有几条不同线路?

(2)在学生思考之前,师生共同找出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线路(3条),再找出百鸟园到到猴山的线路(2条)。

2.学生独立思索,指名回答,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说大家听得不太明白,有什么办法使别人一听就明白?(编号)。在媒体上出示编号①②③④⑤。并引导帮助学生画线路图。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线路。

4.小结:通过编号后列举、或用乘法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有序地思考能帮助我们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情境四:演一演

1.(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5题)。

师:小红他们在干什么?(演小红帽)说的非常好,昨天我们也看了《小红帽》。小红想请同学们来演一演,请小组先讨论角色可以怎么变并试试?

2.小组讨论交流。(轻轻播放小红帽的伴奏曲)

3.小组上台表演。师拿出角色服,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4、小结。

三、总结拓展

1.师:今天我们参加了数学广角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用到搭配中的学问?

3.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

课后反思: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小红星期天一天活动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生搭配问题 篇五

报 告

设计题目:

学生搭配问题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分组成员: 指导教师:

学生搭配问题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时间

二、设计地点

三、设计目的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熟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了解程序基本的流程;

3.运用所学C语言知识,掌握数据结构方法循环队列应用,算法思路设计; 4.培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小组成员

五、指导老师

六、设计课题

学生搭配问题

七、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本思路:队列(Queue)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运算受限的线性表。

循环队列是在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除了用乙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从队列头到队列尾的元素外,尚需附设两个指针front和rear分别指示队列头元素和队列尾元素的位置。

循环队列(两个),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放,以实现循环配对输出。循环队列的入队,出队,判队满,判队空。

(1)要模拟动态地显示出现题目中所要求的循环,我们要先建立两个循环队列SqQueue和SqQueue2。

(2)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入这两个队列。以实现他们的循环配对输出,这是循环队列固有的特性。

(3)利用循环队列的特性,将男女生分别进行入队列和出队列操作,且实现搭配输出。

(4)循环队列的长度分别设为男女生的个数即可。

(5)在计算机终端输出的结果是:根据要求输出男生女生搭配情况

关键问题: 循环队列的应用

解决方法:数据模型(逻辑结构): 循环队列(两个),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放,以实现循环配对输出。

存储结构: 循环链表

核心算法: 循环队列的入队,出队,判队满,判队空。输入数据: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歌曲数量

输出数据: 每一首歌曲播放时,男生和女生搭配情况(只输出编号即可)当要查找的男女搭配时输出歌曲编号,和他们搭配的总次数。通过以上分析,该程序具有可行性。

八、算法及流程图

九、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在构造队列时,设队列分配的最大空间为男女生的个数,此时便无法根据Q.front=Q.rear来判别队列空间是“空”还是“满”,因此,在入队操作即插入一个新元素作为新的队尾元素时出现了问题,即最后一位同学无法入队。

解决方法:将队列分配的最大空间至少再增加一个

十、测试及运行结果

测试输入数据:男女生的个数曲子数和要查找的男女生编号

输出结果为:每首曲子男女生搭配的情况 程序运行界面:

十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学习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搭配问题),让我对循环队列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数据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的通过上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在上机的同时改正了自己对某些算法的错误使用,使自己在通过程序解决问题时抓住关键算法,有了算法设计思想和流程图,并用C语言描绘出关键算法

十二、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6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1 typedef int system;typedef struct QNode{ int num;struct QNode *next;}QNode,* QueuePtr;typedef struct{ QueuePtr front;QueuePtr rear;}LinkQueue;void sleep(clock_t wait)//延迟函数 { clock_t goal;goal = wait + clock();while(goal > clock());} void InitQ(LinkQueue &Q)//建立空队列 { QueuePtr p;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Q.front=p;Q.rear=p;Q.front->next=NULL;} void EnQueue(LinkQueue &Q,int num){ QueuePtr p;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p->num=num;p->next=NULL;Q.rear->next=p;Q.rear=p;} void DeQueue(LinkQueue &Q, int &num){ QueuePtr p,q;if(Q.front==Q.rear)

printf(“队列为空”);p=Q.front->next;num=p->num;Q.front->next=p->next;q=p->next;if(Q.rear==q)

Q.rear=Q.front;free(p);} void printF(LinkQueue &F,int i)//打印第i首曲子时女队的情况 { QueuePtr p;int n=1;while(n

printf(“_ ”);

n++;} p=F.front->next;while(F.rear!=p){

printf(“%d ”,p->num);

p=p->next;} printf(“%d n”,p->num);} void printM(LinkQueue &M,int i)//打印第i首曲子时男队的情况 { QueuePtr p;int n=1;while(n

printf(“_ ”);

n++;} p=M.front->next;while(M.rear!=p){

printf(“%d ”,p->num);

p=p->next;} printf(“%d n”,p->num);} void main(){ int m,n,k,i,a,b;int count=0,num;QueuePtr p,q;LinkQueue F;//女生队

LinkQueue M;//男生队

printf(“请输入女生数量:”);scanf(“%d”,&m);printf(“请输入男生数量:”);scanf(“%d”,&n);printf(“请输曲子号:”);scanf(“%d”,&k);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男生编号:”);scanf(“%d”,&a);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女生编号:”);scanf(“%d”,&b);InitQ(F);InitQ(M);for(i=1;i<=m;i++){

EnQueue(F,i);} for(i=1;i<=n;i++){

EnQueue(M,i);} for(i=1;i<=k;i++){

system(“CLS”);

printf(“第%d首曲子 n”,i);

printF(F,i);

printM(M,i);

p=F.front->next;

q=M.front->next;

printf(“目前跳舞的是第%d号女生和第%d号男生n”,p->num,q->num);

if(p->num==a&&q->num==b)

{

count++;printf(“第%d曲是要查找的男女生跳舞n”,i);

}

sleep(3000);

DeQueue(F,num);EnQueue(F,num);

DeQueue(M,num);

EnQueue(M,num);} printf(“该对男女生共跳舞%d次n”,count);}

十三、参考文献

6.《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篇六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巧妙的构思──童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将他们自然引入知识的殿堂中进行探索,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充分感悟知识的形成,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用童话情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中感到乐趣,在玩中感悟知识,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2、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知其然,还要弄清其所以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在“授人于渔”。本节课通过“搭配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地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让学生经历“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整个数学化的过程,渗透组合思想,发展符号感,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自己的搭配方法,从而做到在搭配过程中不重复不遗漏,这样不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而且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简单的图示,有序的连线,得到搭配的全部结果。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搭配的规律和方法,在反馈交流中比较得出搭配的过程中怎样避免重复和遗漏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搭配的有序性。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探究开拓的意识。

7.谈英语词汇搭配教学 篇七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 一般的学生往往受汉语思维影响, 用汉语的思维表达英语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学习多年外语的人也常常受到汉语表达思维的影响。正是由于汉语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词汇搭配时, 容易把英语和汉语简单、机械地搭配排列。常见的词汇搭配错误, 像“写日记”说成“write a diary”而不是“keep a diary”, “写作业”说成“write homework”而不是“do homework”, 将“浓茶”说成“power-ful tea”而不是“strong tea”, 将“看朋友”说成“look at a friend”而不是“visit a friend/see a friend”。下面是学生表达时应该注意的常用搭配:“获得成功”正确搭配是gain success/achieve success, 错误搭配是get a success;“遇到问题”正确搭配是encounter problems/come across problems, 错误搭配是meet problems;“面对问题”正确搭配是faced with problems, 错误搭配是facing to problems;“抓住机会”正确搭配是take hold of an opportunity/pursue an opportunity, 错误搭配是catch a chance;“轻音乐”正确搭配是light music, 错误搭配是soft music;“创造奇迹”正确搭配是work a wonder, 错误搭配是create a wonder;“接触社会”正确搭配是be exposed to society, 错误搭配是touch the society;“新闻照片”正确搭配是Press photo, 错误搭配是News photo。再看以下的词汇搭配:love child是私生子, open goal是空门, white coffee是加牛奶的咖啡, black sheep是败家子, play the game是公平对待、光明正大, blue blood是名门望族。我们说语义能力的要素之一就是语言词汇的搭配能力。本族人说英语流利的因素是他们的词汇不是简单独立的存储在大脑中指, 而是按“语块”来储存和提取的。在表达的时候这些“语块”可以从记忆中直接提取。语块一般包括搭配、固定和半固定的表达方式及谚语。学生如果要达到语言的有效表达, “语块”的掌握很重要。例如:in the hands of在……手上, 由……来掌控。Be subject to something遭遇某些事情;取决于。另外, 提高学生词汇学习能力离不开语境。学生在英语表达时, 常常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问题。他们会用熟悉的常用词搭配。就是简单地用英语汉语形式对等的方式排列。因此, 词汇搭配错误经常出现。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搭配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词的搭配按照不同的原则一般可分为若干类型:

例如, 根据搭配的性质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根据搭配中主导次的词性可分为名词搭配、动词搭配等;根据词汇搭配的选择条件可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搭配等。固定搭配是是相对固定的, 不能随意更改, 它们的意义要从整体上去理解。如:play the game (公平对待) , heart and soul (全心全意) , a black sheep (败家子) , 等等。

2. 正确使用词汇搭配。

(1) 学习英语词汇不等于背诵单词表。脱离语境是不能掌握单词和其搭配的完整意义的。词汇搭配教学应该贯穿于听、说、写、译过程中。英语词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上的词汇表。大多数词汇表只是呈现简单的英文解释和中文翻译, 这对词汇的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 要多用英英词典。读书破万卷, 查字典也是如此。阅读英文释义和例句的过程就是用英语思考、用英语理解的过程。使用英英词典能够增加语感。学生通过英英词典对词组准确地理解帮助他们用地道的英语表达, 有助于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如:He has a bad heart.他心脏有病。

3. 通过错误分析进行英语词汇搭配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时应该注意学生的词汇搭配错误。我们可以收集学生的搭配错误并加以分类。这样我们可以找到学生搭配的难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师应该具备词汇习得的知识, 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安排词汇搭配的练习。另外,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 要侧重传授词汇搭配的策略。如通过对比记住词汇搭配, a black horse是一匹黑马, a dark horse是实力难测的对手。

4. 词汇搭配教学要贯彻系统原则。

贯彻系统原则是要认识到词汇搭配教学要贯穿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整个过程。词汇搭配是语言中一个庞大的系统。我们要做到立足词汇搭配系统, 逐步纵横联络以融入语言大世界。

5. 词汇搭配教学要贯彻情景原则。

贯彻情景原则即在具体情景中教授词汇搭配。具体情景指的是实际生活情景、直观教具情景和想象情景等。在具体情景中教授词汇搭配可以帮助学生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所学词汇的搭配。我们要多收集和利用英语词汇搭配的真实性材料。

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单词, 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汇搭配知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在教授词汇搭配时, 教师应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词汇搭配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语义提升到语用的高度了解词汇的文体特征与功能。我们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素质来认识学习词汇搭配的问题。在教学中、阅读中不断丰富词汇搭配知识, 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汪榕培.英语搭配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0) :35-38.

[4]钱瑗.对C ollocation的再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3) :43-47.

[5]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6]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王立非, 钱娟.我国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语块特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 2009, (2) .

8.《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篇八

◆ 利用《博比熊穿衣》与《田忌赛马》两个主要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性的简单排列组合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获得一些解题策略,并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优化。

◆ 有效发挥白板的优势,为师生互动与交流提供更好的平台。

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搭配情境活动的逐步深入,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序的思考问题与实际生活中有效的对策研究。

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统计软件(学生把本组猜测的结果输入相对应的数字下面,教师点击“统计”就能马上呈现全班猜测的结果);互动工具软件《博比熊》;田忌赛马课件(下载地址:http://files3.61.fm/imgs/68/1112584351.25.swf);记录纸一张。

教学环境:可供两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境

师:在动听的音乐中,看着大屏幕,你们发现小熊的心情怎样?

生:小熊很高兴,在跳舞。

师:小熊这么高兴,是因为妈妈给她买了新衣服与新裤子。

2.体验:有顺序地搭配

(1)动手操作,感悟有序

师:小熊会怎样穿新衣服与新裤子呢?从上衣和裤子中各选一种穿,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出示《博比熊》互动工具软件,如图1)

师:想一想,把你猜的结果输入电脑中的统计表(如表1)。

(学生在明确了操作方法后,动手操作《博比熊》互动工具软件。)

生:小熊有6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用白板笔在电子白板展示搭配情况,如图2)

师:刚才她说得怎样?好在哪里?

生1:她说得很清楚,很有顺序,先是一件上衣与裤子搭配有三种,然后另一件上衣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

生2:这样不会重复。

生3:我是先用一条裤子与两件上衣搭配有两种,然后用另两条裤子与上衣搭配分别也有两种,共6种。

师:大家说得真好,能有序地搭配上衣与裤子。

(2)选择方法,体验有序

师:现在把上衣增加到3件。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想一想,把你猜的结果输入电脑中的统计表。

(学生修改代表上衣件数的数字,并动手操作《博比熊》互动工具软件。)

(教师出示学生猜的结果,如表2)

生:一共搭配出9种,先是一件上衣与裤子搭配有三种,然后第二件上衣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再把第三件衣服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学生用白板笔在电子白板展示搭配情况,如图3)

(3)猜测验证,发现规律

师:如果上衣增加到3件,裤子增加到4条时,请猜想一下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穿法?

师:把你猜的结果输入电脑中的统计表。

(教师出示学生猜的结果,如表3)

生:有12种。

师:这么快,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把一件上衣与裤子搭配有三种,然后第二件上衣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第三件上衣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第四件上衣与裤子搭配也有三种。

师:请填写表4,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自己填一组数写出搭配种数。

生:我发现只要两个数相乘,它的积就是搭配种数。

(4)求证猜想,验证规律

①菜谱搭配:食堂的黄师傅从菜场买了5种素菜、3种荤菜,如果一荤一素搭配起来烧,食堂的黄师傅可以有多少种菜谱搭配?

答:食堂的黄师傅可以有___种菜谱搭配。

②线路搭配:从学校到少年宫有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你会选择哪一条?为什么?(如图4)

答: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___种不同的走法。

③数字搭配:用4、0、8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几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学生用电子白板笔在白板上用连线法和写数法反馈答案。

师:有顺序地连线和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算出搭配的种类,这样能够保证计算既明了又不会重复、遗漏。对于两类事物的搭配,求这类题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的方法来计算。

3.拓展:妙用规律

(1)播放课件《田忌赛马故事》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听“田忌赛马”的故事。

(2)探索:赛马搭配

师:齐威王与田忌比赛的马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如图5)。

生:9种。齐威王安排上等马的时候,田忌也可以有上、中、下马三种选择;齐威王安排中等马的时候,田忌可以有上、中、下马三种选择;齐威王安排下等马的时候,田忌同样有上、中、下马三种选择。

师:齐威王与田忌的赛马比赛规则:每队每种马必须赛一次,而且只能一次,三局两胜。我们看齐威王与田忌的第一次比赛情况。(看动画)

(结果齐王以3比0取胜。)

(3)操作:孙膑的搭配

师:继续听故事,你们知道孙膑是如何帮助田忌反败为胜的吗?“田忌赛马”是用到了数学中的什么学问?请同学们在电脑中试一试,你就能揭开这其中的奥秘,也能成为聪明的军事家孙膑。

(学生动手操作《田忌赛马》互动工具软件,并把田忌胜利的那局填在表格里,如图6。)

(结果田忌以2比1取胜。)

(4)组合:唯一的胜利

师:孙膑还有其他方法帮助田忌反败为胜吗?齐威王与田忌共可能有几种比赛安排?我们利用表格分析一下(如表5)。

(5)探究:“先出”、“后出”

师:在6次对弈中,齐威王胜了几次,田忌胜了几次?

师:齐威王不服气,他说再比一次。我扮齐威王,你们扮田忌,这次你们(田忌)先出,好吗?

(课件演示教师与学生的比赛。)

师:(质疑)为什么你们输了,怎样才能赢?

生:齐威王要先出,田忌后出才能赢。

(6)归纳:赛马策略

师:齐威王先出就一定能赢吗?

生:田忌用最弱的马对齐威王最强的马才能赢。

师:通过体验,你们发现了吗?无论齐威王怎样改变自己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只要巧妙搭配就能获胜。

4.总结: 提炼升华

上一篇:浅析加拿大春秋季留学申请差异下一篇:六年级学生自我介绍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