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习题(精选13篇)
1.认识几分之一习题 篇一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季铃娜 时间:2012年4月10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 64-65页例题以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 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难点:使学生能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引入新课(1)回想已经认识的数。提问:同学们上学期已经简单的认识了分数,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你能举例说明已经认识的分数吗?(如:1/2,3/5)。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那么,这节课继续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然后用分数表示。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
①课件出示第64页的例题。
②提问: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③再问: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你会分吗?分得的结果怎样? ④讨论:你认为可以怎样用数来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⑥提问:这里的1/4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明确: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桃,这1个桃是4个桃的1/4。
⑦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2)教学“想一想”。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①请同学们独立思考。②全班交流,汇报结果。③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桃)是这个整体(4个桃)的1/2。(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
(3)总结:我们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2。也就是说,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分步出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问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
再填一填。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含义分一分,然后把每份涂上颜色,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想想做做”第 4 题。(1)谈话:这堆小棒一共有12根,你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吗?
自己先用12根小棒拿一拿,再想一想有不同的拿法吗? 反馈:怎样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1/2和1/3?(学生演示并交流拿小棒的过程)。
再问: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谈话:你能用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来描述我们班级学生的人数吗?如:把我们班的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 1/8。提问:你能再说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四)谈话总结:
①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板书:认识几分之一)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我们以前认识的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是把一些物体看作 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4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
2.认识几分之一习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 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读、写分数。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 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并能正确地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这多彩的秋天, 有两位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郊游, 在秋游中还有数学知识呢?看图上的两位同学都准备了哪些吃的呢?他们在说什么? (播放录音: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各分到多少?)
二、操作交流, 感悟新知
1.直观操作, 初步感知。提问:从图上看, 他们带了哪些食品? (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 怎么分才公平呢?什么是平均分呢? (每人分得的数量一样多) 。游戏:要求大家用拍手的方法表示每人分得的数量。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拍2下手)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拍1下手)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几个?追问:分一个蛋糕怎么不拍手了? (学生议论:每人只能分得半个, 不到一个, 不能拍手) 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 (出示图) 这半个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那么又可以怎样表示呢?讲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人分得半个, 这半个就是2份中的一份, 也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写作:。提问:另半个蛋糕也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份都是它的。揭题:这个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操作理解, 深入认识。折纸:我们认识了, 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先折一折, 把它的涂上颜色。 (学生动手折纸) 交流:学生边展示折出的各种形式的, 边介绍折纸的方法。小结:无论怎样折, 只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 每份都是它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折的动手实践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含义:只要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每份就是它的, 与一份的形状没有关系。)
3.联系生活, 丰富认识。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每份可以用表示。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用分数表示的实例。如, 一块黑板的一半可以用表示, 一本数学书的一半可以用表示……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每份就是它的
4.认识几分之一。 (1)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 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学生议论) 。操作:请大家从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纸片中, 任意选取一张折一折, 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展示不同折法的情况:交流:结合折纸的过程, 说说它们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一?展示不同形状的纸片, 涂色部分都表示的情况:提问:为什么形状不同, 涂色部分都是它的?小结:虽然纸片的形状不同, 但它们都是平均分成4份, 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2) 教学各部分名称及写法。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写一写、读一读。小结:我们写分数时, 应先写分数线, 再写分母, 最后写分子。 (3) 做“想想做做”第1、2题。 (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请学生完整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4) 猜一猜, 涂色的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投影想想做做第3题) 追问:几个纸条一样长, 平均分了以后都涂一份, 涂色的部分怎么越来越少?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就越少, 说明分数是有大小的, 我们就选几个分数来比一比。 (设计意图:用猜一猜引起学生的思考, 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 进一步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并为大小的比较埋好伏笔。)
三、课内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要注意的想提醒同学的?
四、游戏
3.认识几分之一习题 篇三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2.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刀、月饼、苹果、正方形等学生用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到了,兔妈妈有4块月餅,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2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1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了解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课件展示)
二、解决问题,激发兴趣
师:下面我们就帮助兔妈妈解决这几道题。(课件展示)
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4÷2=2(块)
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2÷2=1(块)
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兔宝宝,每人分多少?
1÷2=?(半块)
师:“半块月饼”用什么方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三、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认识1/2,研究1/2
小组活动,分月饼。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怎么分?(生汇报分法)
师:(课件出示例1图)老师带来一块月饼,你们看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生回答“平均分”,师演示平均分成两块)现在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块(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这半块月饼是几份中的几份,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出示:1/2 )
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板书:1/2)指导写法: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
练习反馈:请大家看一看他们分的对吗?(课件出示)
2.研究1/4
小组活动,分苹果。1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怎么分?
师: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出示苹果1/4分法的课件)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生说师板书:1/4。
3.教学例2
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生汇报折法。(学生上前展示,师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师: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师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师:老师有几道难题,看哪个同学能帮助老师解决?(课件展示)
四、巩固练习,生活运用
1.完成目标检测卡。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2.练习第93页“做一做”第1、2题。
请同学们把下列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在○里填上“>”或“<”。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3题。
五、全课小结,质疑问难
师: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我们以后再继续研究好吗?
六、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史玉英)
4.《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四
《认识几分之一》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而且,这部分知识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简要过程:
一、学习目标,学生上课之前自学目标。学生一起朗读一次,教师简单地说明下本节课学习要点。
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去春游的话,都会准备些什么呢?学生来说一说,这里谈春游话题,学生肯定都会说,(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从课间玩耍的过程中回到本节课中来,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看看小明和小兰他们带来哪些东西,出示课件,每人分的苹果和矿泉水可以用我们以前学习的数表示,学生自己先观察思考,找学生来汇报,每人1瓶水,每人两个苹果,接着汇报蛋糕怎么分,有的学生可能说是半个,那“半个”蛋糕该用什么数表示呢?教师接着引导说,每人1瓶水,每人两个苹果分别用数字1、2、这样自然数来表示,那么“半个蛋糕”的“半个”可以用自然数表示吗?学生稍微思考下,接着老师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像半个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三、课内探究、在学习新课知识,首先让学生先独立做一做,接着学生汇报第一小题,认识分数二分之
一、认识分数各部分名字,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意义这部分,教学中多找学生说一说,也可以给学生一点时间同桌之间说一说,教师说明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教师要明确说出二分之一的意思,接着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
四、动手操作,目的加深对分数二分之一的理解。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一张長方形纸,先独立操作,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折法,教师提出问题“有几种折法?”“还有吗?还有吗?”“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激发学生去思考,对于学生回答要及时給予肯定。涂好颜色之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谁是谁的二分之一”。
五、分数的比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来理解分数大小比较。操作中拿出两
11、,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比一比24它们的大小。提出问题“怎么去比较它们大小呢?”学生来说一说。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分别折出它的六、拓展提升、学生先独立去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学生汇报。
七、当堂检测、根据课堂时间来安排、八、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很多内容,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呢?
5.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篇五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矿泉水”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容量较大、难度较高。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涵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简单分数的比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容量比较大。这几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定位的:几分之一是重点内容,几分之几是拓展延伸,简单分数的比较是拔高检验。三部分内容围绕分数的意义进行开展。在教授的过程中,对语言也提出了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分数的意义。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五、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
1、内容偏多,有些冗长。教学几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显得有些拖沓?
6.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六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材提供了既丰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现实情境,我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2、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3、从形象到抽象,以形象材料为依托,理解分数的概念。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很少使用,因此,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比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建立在对直观形象的感知上。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按指定的分数土色”等形式的练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感悟到:分数所表示的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上三年级教材,本身就有难度,在数的认识上与三年级相比更有距离,而且二、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平均分概念的认识上拓展的,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2、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中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扶到放、分层递进地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3、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源于好奇心,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4、技术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91-93页的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认知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分数的含义,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情景,通过动手操作、互相合作、观察比较、共同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实际应用。
2、让学生感受探索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说明主题图。
聪聪明明在这次活动中碰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师板书: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学知解困
1、认识。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1/2 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5)判断。下面这些图形都能用1/2来表示吗?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1)用不同的图形折出的相同分数
师: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用一个图形表示出几分之一容易吗?但是,深入下去你会发现,这里的知识可不简单!
(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里又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状一样吗?那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四分之一呢?
师:他们一样大吗?为什么都是1/4,大小却不一样呢?(2)用相同的图形表示的不同分数
师: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你觉得哪个分数大?
师:看来用同样的图形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要表示出1/8,想像一下,1/8和1/
4、1/2相比怎么样?谁做出了1/8,跟你们想象的完全一样吗?看来1/8的确比1/2和1/4要小!
师:这是圆形,那么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他们表示的分数能比较大小吗?
师:其实张老师给每个组准备的圆形就完全一样,你表示的分数完全相同吗?那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敢快互相说一说!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发展思维
1、看书质疑。
2、P93“做一做”第一题。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涂色的部分吗?
3、P96练习二十二第2题。
4、考考你的眼力。下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如果在往下平均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5、生活中的数学。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四、总计评价提高认识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7.认识几分之一习题 篇七
教材简析: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是在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数概念的一次飞跃。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上, 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 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 我决定教学时先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认识分数, 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重点则放在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以此加深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抽象概括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并能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探索数学的快乐。因而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和明白分数的意义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实施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在教学模糊处促进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知识有其教学的难点, 学生往往在此的理解有一些模糊之处, 或理解偏离了知识点的核心所在, 或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些知识理解的模糊之处, 巧妙地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 使数学课堂实现动态生成。如一上课, 我就从兔子兄弟分苹果的故事导入, 引入了平均分;又把故事引到平均分1个苹果, 接着课件演示1个苹果的平均分。一切是这么的顺畅, 我不禁感到一阵窃喜。这时, 我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个半个”这样来描述课件操作的结果。很明显, 又是“两个”又是“半个”, 学生晕了。等到我教完要巩固意义时, 我用手指一半苹果提问:“这是多少呢?”我想要的回答是一半苹果或者半个苹果。但是学生都说是1个苹果。我顿时傻眼了, 望着台下等待下文的老师, 我定了定神, 慢慢地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这次有的说是1个, 有的说是半个。我虚汗直冒:问题出在哪呢?没时间追究了, 只能来个将错就错。于是我说:“同学们, 假如这是1个苹果, 上面这一半也是1个苹果, 那兔兄弟第三天应该捡了2个苹果, 而不是1个啊。”同学们才恍然大悟, 明白了是半个苹果。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由于我自己表达的模糊, “两个半个”, 导致学生理解上混淆, 弄不清楚字面的意思而引起了冲突, 假如我当时表达为“两份半个”, 估计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了。可见, 教师平时语言表达的严密, 严谨和准确是多么的重要。
二、在思维超前处促进动态生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甚至有思维活跃的学生, 他们参与课堂互动, 他们的发言有时会超出教学的进程, 没有学习过的知识, 他们都会了。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各个部分所表达的意义时, 在讲到“中间的这条横线”, 至于分数各部分名称则是下节课的内容。我刚说“中间的这条横线”, “表示的是平均分”还没说出口。下面就有一个学生大声地喊:“分数线”。相信各位老师平时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况, 但是此时我正在进行一节比较严肃的公开课, 我的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将影响整节课的整体效果。课前,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我强调上课时不许说老师没讲的内容。在其他同学看来, 他这是不听话的行为, 情急中, 我决定就说分数线, 而分子与分母不去涉及。于是我说:“对, 这是分数线, 它表示的是平均分”。说完, 继续上课。
这个冲突是由于学生思维的超前或者说是学生爱出风头, 想受到表扬却弄巧成拙引起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要慌, 不妨顺水推舟, 把被讲的内容讲了。
三、在拓展延伸处促进动态生成
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与课外有着各种联系。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进行拓张延伸的教学环节, 我是这样引导的:只要我一出示魔方, 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回答问题应该不成问题。于是, 我拿出了魔方, 学生十分兴奋。趁热打铁, 我提问:“看到魔方, 你想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它?”很快, 学生都回答出来了, 并且讲得非常清楚。为了提示, 我转动起了魔方, 让它呈现三层摆放, 问“其中一层是几分之一?”学生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又重新转动了一次, 还是没人明白。于是我慢慢地进行了解释, 等到下课铃响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一知半解。最后我不得不放弃不讲。
新课之后的拓展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掌握, 不必太深。像在这个环节中, 我为了让学生弄清, 影响了下课的时间, 因而拓展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8.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2.在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中学会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3.感受分数源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生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绳子、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讨论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中秋节的夜晚赏月吗?(屏幕出示中秋赏月图,配上优美的音乐。)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小明和小芳和你们一样喜欢赏月,他们都带了哪些食品?
生:有4个苹果,2瓶饮料,1个月饼。
师: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谁都想吃,猜猜看他们会怎么分?
生:苹果每人2个,饮料每人1瓶,月饼吗,一块太少了,不太好分。
师:苹果和饮料分得都很公平,看来给该怎样关键是怎么分这块月饼,怎样才能让两人都满意呢?(以圆形纸片为材料,同桌先讨论再动手分一分。)
教师请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分一分的结果。
(学生上台展示,将圆片对折后剪开。)
师:这样分他们会满意吗?
生:肯定满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样是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并追问:什么叫平均分?
生:每份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平均分后一人能得到多大的月饼?
生:半个。(出示左半圆图)
师:半个是日常生活用语,用数学语言怎样来说“半个”呢?
生: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教师板书: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教师板书课题“分数”)
二.主动探索,感悟新知
师:对于分数这个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
(说明: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由学生提出的知识目标的活动很重要,这样的目标可使课堂教学行为步调一致,便于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参与。)
(一)认识二分之一
师:这个二分之一有人会写吗?
(学生上黑板试写,学生1写成了,学生2书写顺序不正确,从下往上写。)
教师一一纠正学生错误写法(示范并交代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教师请学生用手比划书写书,并追问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教师完整叙述并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是它的,要求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分数的意义,“平均分”虽很重要,但教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不能为过分强调“平均分”而把整个教学目标搞得支离破碎,此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初步建立“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完整概念。)
师:左半边月饼用表示,右半边月饼用多少表示呢?
生:还是。
教师追问:为什么?
生:(结合刚才展示的图)这半个月饼还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还是它的。
师;现在这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不可以用表示?为什么?
生:不可以用表示,因为这不是平均分。
教师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
教师请学生用圆片、长方形、绳子折出,边折边说.(限时操作)
生1:把一个圆对折(即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
生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长方形上下对折对折图)
师:谁的折法和他不一样?
生3:上展示台演示(长方形左右对折对折图)
师:为什么这样折也能折出呢?
生3:因为这样折也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也能折出。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4:上台演示。(长方形对角线对折图)
师:绳子是怎么折的?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说。
师:刚才折的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呢?
生:„„
(二)认识几分之一
师:请看屏幕上的两幅图,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吗?
生1:可以。
生2:第二幅图不可以用表示。
师:为什么?
生:图2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应该是它的。(众学生认可,鼓掌)
师:说得真好,会写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师:除、之外,你还想到了几分之一?用学具来表示一下你喜欢的几分之一?
学生分小组操作、交流、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
(学生展示的几分之一中有、、、等)
师:分数和人一样,各部分也有名称,谁能说说?
(学生回答,不完整的教师补充并进行板书。)
三.初步练习,深化认知
1.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2.下面哪个图表示的是?教师请学生用手势判断。
3.估一估,看谁的眼力好。
(说明:《数学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目标,每一个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估一估”这一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最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感。)
四.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师:小华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西瓜,要吃得一样多,每人应吃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
师:小华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他觉得自己人小应该少吃点,就吃,爸爸比妈妈胖,妈妈吃,爸爸就吃,他的想法对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一个西瓜,分的份数人越多每人吃到的就越少。
生2:小华没有学过分数,好心却办了蠢事,吃得比谁都多。
师:那每个人究竟吃到了多少西瓜?(教师请学生表述、、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教师板书:、、师:这三个分数,谁大谁小?
教师板书:>>
师:观察一下,有什么规律?
„„
师:你能用学具折出比大的其它分数吗?(、)
教师请学生动手折,再上台演示。
师:你能说说比小的其它分数吗?
„„
五.开拓创新,促进发展
教师和学生进行撕邮票游戏:
(教师在展示台上平放由7张邮票构成的连票)
师:能撕下这张连票的几分之一?
生:能摘。
师:猜一猜,下面会要你取它的几分之一?
生:
教师追问:摘多少张?
生:一张。
师:这次老师请你取下连票的?
„„
师:现在能取下连票的几分之一?(剩下4张)
生:可以取下连票的、)
师:谁来取?
„„
师:现在剩几张?还能取下连票的几分之一呢?
„„
六.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们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几分之一。
师: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
评析:
1.关注“人”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的一种愉悦情绪的体验和积极的情感的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课一开始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呈现中秋赏月的场景,在此基础上抛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探索。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快乐的,情绪是愉悦的。
2.本课力求做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疑是主轴,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推向学习的前沿,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体验空间,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3.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产生主动探究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进行了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概括以及猜猜估估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在教学的意义时,教师并没有向学生灌输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动手折纸,学生间交流后概括得出,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得流畅学生学得主动。
4.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活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人性。
9.《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九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
孔令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课本第76-78页例
1、例
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习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学生理解两个及其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能够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2.学生准备
作业纸、一支水彩笔、1把学生尺、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寻知识起点
1、谈话引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2、复习: ⑴一个物体的1/2 ⑵一个物体的1/4 ⑶比较:为什么同一块蛋糕中的一份,会用不同的分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知识模型
(一)认识一个整体的1/2
1、认识4块蛋糕的1/2 提问:要将4块蛋糕平均分给这2位同学,每人分得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
提问:你们知道每位同学分得几块蛋糕吗?猜猜看?(4块)追问:这2块蛋糕就是这盒蛋糕的„„? 追问:这里的“2”和“1”分别表示什么?
介绍:我们把刚才分蛋糕的过程画出来,(黑板上贴出4个圆片)用一个圈把这4个蛋糕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用虚线分隔出平均分的分数,每份都是这些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结:刚才我们是把4块蛋糕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蛋糕的1/2。
2、认识8块蛋糕的1/2 提问:假如有8块蛋糕,分给2个同学,应该怎么分? 追问:这4块就是其中的几份?这一份是这些蛋糕的„„? 追问:这里的“2”和“1”分别表示什么?
比较:为什么分得蛋糕不一样,每份都能用1/2表示?
延伸:那假如是6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这些蛋糕的几分之几?10块呢?20块呢?„„
小结:不管蛋糕的块数如何变化,只要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些蛋糕的1/2。
3、认识8块蛋糕的1/4 提问:假如有8块蛋糕,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些蛋糕的几分之几?
比较:为何都是8块,每一份却分别用1/2和1/4表示?
4、完成“试一试”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试一试”。
(2)小组合作,师巡视。(3)小组汇报交流。
(二)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三)小结。
三、巩固练习,深化知识体系
(一)知识竞技场。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填一填,说一说。反馈时,师追问:每份都是1个,为什么分别用1/5和1/6表示?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反馈可以追问:(1)左边两幅图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4表示,为什么苹果的1/4是一个,而正方体的1/4是2个;(2)下面两幅图都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为什么一个每份用1/4表示,另一个每份用1/2表示。
(二)涂色竞技场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它右边的分数。
反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涂?要突出:把相关的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又把其中的几份涂上了颜色,涂色的这一份是几朵(几个或几只)
(三)游戏竞技场(机动题)18根小棒,拿走其中的几分之一。
四、全课总结,回顾知识脉络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一个整体
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1/2 每人分得这些蛋糕的1/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1/4 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中的例题和“想一想”,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和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和1/2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认识。经过施教,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教学源于丰富的、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求新知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学生春游的情境,复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有效回馈,旨在调动学生的先前经验,寻找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认知突破点。强调“平均分”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凸现和强化,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
2、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得到训练。
让学生有个性地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让学生感受新知完全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上,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得到训练。
为此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一个蛋糕、四个单个的桃子、一盘桃子(4个)、一盘桃子(6个),围棋子等等,并通过学生三次分桃子,建立了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进而再一次对12个棋子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1/
2、1/
3、1/
4、1/
6、1/12不同的几分之一。学生的思维在操作中渐渐成熟,新知在操作中得到内化。
3、在对比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
“对比”教学是本课的一大特色。课前谈话中让学生比较表示1个物体的1与表示一个整体的“1”的不同,目的是为了渗透“整体1”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预设一些素材。
10.《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篇十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 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 唤醒经验,引入新课
1. 回想已经认识的数。
提问: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再问: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你能举例说明已经认识的分数吗?
2.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分数呢?从今天起,我们就来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第64页的例题。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再问: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你会分吗?分得的结果怎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把4个桃圈起来,用虚线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
讨论:你认为可以怎样用数来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
提问:这里的1/4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再次演示:把4个桃先圈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突出其中的1份)
通过交流明确: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桃,这1个桃是4个桃的1/4。
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2. 教学“想一想”。
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并将结果填在答题纸上。
全班交流,汇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桃)是这个整体(4个桃)的1/2。
(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
3. 总结:我们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2。也就是说,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分步出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问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再填一填。
2. “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
3. “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含义分一分,然后把每份涂上颜色,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 “想想做做”第4题。
(1) 电脑出示12根小棒。
谈话:这堆小棒一共有12根,你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吗?自己先用12根小棒拿一拿,再想一想有不同的拿法吗?
反馈:怎样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1/2和1/3?(学生演示并交流拿小棒的过程)
再问: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 谈话:你能用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来描述我们班级学生的人数吗?如:把我们班的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1/8。
提问:你能再说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四、 谈话总结,沟通联系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11.认识几分之一习题 篇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难点: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喜欢郊游吗?在一次愉快的秋游活动中,小红和小军也去了。我们看一看他们在郊游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2、出示例题图:
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 质疑:碰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
3、板书:认识分数
二、认识1/2 1.继续讨论怎样分蛋糕。
把1个蛋糕平均分2份,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蛋糕分一分)
提出要求:把1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水彩笔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并说明:把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追问:这张圆纸片中,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没有涂色的部分呢? 介绍1/2的写法和读法:
(出示趣味数学故事: 二分之一自述
我是二分之一,小朋友,你还不认识我吧!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分数,是分数家族中的一员,我们分数家族大约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我那时的样子还不是这样的,只有分子和分母,没有中间的分数线。我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半”吧!),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读一读。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提问1/2的分母是几?分子是几?
强调:现在你知道小红和小军各分得多少蛋糕了吗?
质疑:这样分(演示不平均分),每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强调平均分)2.教学“试一试”:长方形的1/2
师: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涂色作品,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折法?这些长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几份?每张纸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数来表示?
三、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
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选择。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四、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教学第99页例题。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你准备好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1/2>1/4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估一估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4、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5、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生活中的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看到这些东西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用什么分数表示想到几分之一?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本100页的第5题 板书设计:认识分数
平均分
二分之一
写作:1/2
四分之一
写作:1/4
12.《认识几分之一》数学说课稿 篇十二
一、 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三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的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学具准备: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和两张圆纸片,水彩笔,小黑板。
五、教法学法
1、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具,根据知识点呈现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教学中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使学生多方位参与活动,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3、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结合教材的场景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等活动,在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分数概念。
〈二)学习新知
1、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我以填空的形式展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
2、学生在认识二分之一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强化了写法和读法。明确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更加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比较分数的大小。
我用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发现,明确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三〉课题练习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原则,突出题目难度的层次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应有的发展。题型展示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会想学乐学。
〈1)抢答,激活学生思维。
〈2)利用分数说一句话,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知识拓展,通过不平均分,转化等图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四)总结提高
13.《认识几分之一》公开课教案 篇十三
三年级数学组
贺石磊
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一新的数字形式,也是以后学习分数其它知识内容的基础。通过对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进行“平均分”,知道了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母,分子,分数线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掌握分数的读写法。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确定使用哪个分数。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四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水彩笔。五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要认识数学王国的新朋友。读顺口溜,渗透“分东西要平均分’的概念
学生齐声读:一个苹果分两半,你一半,我一半,我们上课要发言;一串葡萄重两斤,怎么分,平均分!你一斤,我一斤,我们听课很认真!
2,、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出示课件:一张在郊外野餐的图片。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生:两个小朋友,四个苹果,两瓶饮料,一块蛋糕。教师分别问:4个苹果怎么分?两瓶饮料怎么分?
生答:每人分两个苹果,一瓶饮料。教师板书:2 1 问:这块蛋糕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要平均分成多少份比较公平呢? 答:两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问:这一份是这块蛋糕的多少呢?
生 :一半!也就是半块蛋糕!教师板书:一半,半块 问:这半块蛋糕用数字该怎么表示呢?
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出现1/2。(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也就是1/2块蛋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数学王国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3,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认识1/2。
问:这个数字和我们以前见过的数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答。教师讲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学生分别读这三部分的名称,老师教授读法。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教师巡视。
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生答:也是这块蛋糕的1/2。
总结:1/2在这里的含义: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2。
动手做1/2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教师巡视,并展示不同的分法: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沿对角线对折。并课件出示。
总结:1/2在这里的含义: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
认识其它分数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总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4,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如果把这块蛋糕分给四个小朋友,该怎么分呢?引出四分之一。并通过图示的方法直观比较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的大小。学生自主做课后想想做做第五小题,比较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大小。教师课件出示。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5,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个分数?(法国国旗,五角星,一盒巧克力)。拔高练习;添加辅助线可以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从而顺利写出分数。介绍分数的产生。
6,结束语
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我们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分数,你觉得有意思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作经指导老师唐红亚指点修改,并且在三
(三)班试讲一节后,在本班正式作为公开课请全校评委来听评。经反馈,讲的整体还不错,教学设计思路很清晰,各个知识要点兼顾适当,练习题训练由易到难,阶梯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语言简练有力,教态大方自然。比着以前进步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存着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语言设计上应更加生动;一些环节,比如比较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的大小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再讲解;在认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分数时,在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表示时,还要说出分母是这个数的原因,分子是这个数的原因,加强学生在语言上的练习。总之备课还是没有备到“里”,只是备到了“表”,也就是说还是没有突出重点。这个问题以后要格外注意。
【认识几分之一习题】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08-09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08-05
固体习题之一介绍12-01
中国四大园林之一11-19
儿童阅读书目推荐之一10-29
优秀销售人员培训之一10-10
考研数学基础讲义之一10-19
电功教案示例之一.doc07-05
关于生活随笔感悟之一点感叹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