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名言

2024-09-01

贝尔名言(精选10篇)

1.贝尔名言 篇一

诺贝尔的名言

1、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日益扩大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而存在于人类身心上的细菌也将逐渐消失。

2、冷酷无情的理智是一把除了捣毁之外毫无用处的锤子。它有时就像冷酷的心一样有害和可恨。

3、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4、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一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能的祸害。

5、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6、在这个爆炸性的世界上能够看到开放得象玫瑰花那样鲜红的和平之花,抱着越来越真诚的希望。

7、撒谎是万恶之首。

8、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9、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10、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

11、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日益扩充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

12、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

13、追求被人尊敬的人是不值得受尊敬的。

14、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日益扩大的领域将唤起我们的希望,而存在于人类身心上的细菌也将逐渐消失。

15、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16、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17、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象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2.《诺贝尔》案例 篇二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出示幻灯片)

二、自由读文,了解梗概

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掌握要点

(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

(二)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四、读悟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出示幻灯片)

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1)时间不变(2)地点不变(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

(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二、读悟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2、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出示幻灯片)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3.读完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那么,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5、指名朗读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出示幻灯片)

6、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

三、读悟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共写了哪两层意思?

2、讨论交流。

(1)用整个生命发明炸药。(2)设立诺贝尔奖。

3、为什么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出示幻灯片)

(1)研究的时间之长。:从“小时侯”一直研究到“中年”。(2)为了研究炸药,他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3)一研究起炸药来,他便忘记了一切。

4、从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希望后人沿着他走的道路继续前进,希望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发展更快)

5、播放课件诺贝尔遗嘱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你的感触写在诺贝尔的画像周围。

古今中外有许多像诺贝尔一样为了人类的幸福而默默奉献的人。(出示幻灯片)

四、激励探索,升华情感

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那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作业:(出示幻灯片)

板书设计

3.诺贝尔简介 篇三

中文名称: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生 卒 年: 公元1833——1896

国 别: 瑞典

生平简介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几乎是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度过了童年。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鲁德贝克的后裔。他从父亲i.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象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团聚。

诺贝尔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为了使他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先是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几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家语言)和有著科学训练的科学家。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在这他一直工作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

重返瑞典以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色炸药和必要的雷管。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和美国(1868)取得专利之后,诺贝尔继续实验并研制成一种威力更大的同一类型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大约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

他曾要求弹道炸药的专利权要包括柯达炸药,但遭到法庭否决。诺贝尔在全世界都有炸药制造业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国巴库油田的产权,所拥有的财富是巨大的,他因此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诺贝尔本质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但他对人类和国家的看法是悲观主义的。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18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而逝世,终年63岁。

4.贝尔路小学班主学习 篇四

题目: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班主任:赵凌燕班级:六二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赴南京进行班主任培训的学习机会,让我得以充电提高。二天半的讲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论,又有贴近教育生活的实际范例,令我耳目一新,先进理念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也使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其中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李镇西老师《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的讲座使我印象最为深刻。李老师那博大精深的论述,丰厚扎实的底蕴,睿智幽默的谈吐,平易亲切的态度,如久旱后的甘霖,无声无息的润泽着我的心灵,尤其是他那毫不掩饰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蕴涵在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里,浸润于他那深情真挚的言语中,绽放在他那意气风发的眉宇间,穿越并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反思自己的工作,有如下感受: 做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还须不断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做为班主任,我们还需永保两颗心,那就是永不泯灭的“童心”和那颗真情真义的“爱心”。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涉世未深,心灵稚嫩且纯美的孩子,所以,我们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做朋友。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是可以教育孩子的。”“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待学生要多以赞美和宽容,尊重他们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吝啬赞美,你就会发现他们满脸洋溢甜甜的微笑,会让人陶醉;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表达,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下次就会努力改错,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也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且是知心朋友,更是学生的“哥儿们”!有学生曾说:“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他们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赢得了学生的心,也就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做为班主任,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懂得宽容。要注意学生的“闪光美”,学会宽容。这样才能更深沉、更强烈地引起他心灵的震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为强烈,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更不是妥协,它同样能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形成一种精神渗透力,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从李镇西的讲座中我感受到他就是一个教育成功的人,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一个忙碌学习的人,一个生活充实的人,一个事业投入的人,一个倍感幸福的人,一个享受过程的人。听后我重新翻阅笔记,为鼓励老师的教育思想,概括以来自己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老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是童心、爱心、责任心,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3.做反思型的老师;

5.贝尔206直升机 篇五

目录主要型号性能参数性能数据主要型号

贝尔206发展了多种改型:贝尔206A,在OH―4A的`基础上发展的基本民用型,装一台317轴马力的艾利逊250―C18A涡轮轴发动机;TH―57A“海上突击队员”,美国海军的轻型初级教练型;OH―58A“基奥瓦”,美国陆军的轻型观察型;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II,贝尔206A的改型,改装一台400轴马力的艾利逊250―C20涡轮轴发动机,从1971年春开始交付使用,共交付了1,619架;贝尔206L“得克萨斯突击队员”,206L路础上发展的武装型,装一台艾利逊250―C30涡轮轴发助机,该型为适应第三世界国家需要而发展的武装直升机,可装4枚“陶”式反坦克导弹,或14枚无控火箭,或其它武器。 此外还有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III,改装一台艾利逊250―C20B涡轮轴发动机,进一步提高了高温高原性能;贝尔206L“远程喷气突击队员”,贝尔206B找础上发展的7座轻型通用道升机,贝尔206L―1“远程喷气突击队员”II,改装艾利逊250C―28B涡轮轴发动机,发动机功率大约增加了20%,进一步改善了高温高原性能;贝尔206LM,4片桨叶旋翼系统试验机,等等。贝尔206旋翼系统采用两片桨叶的半刚性跷跷板式旋翼,尾桨桨叶为铝合金结构。座舱前面有两个并排驾驶员座椅,驾驶员座位后面为可供3人用的长椅。座椅两侧各有前开的舱门。座椅后面有可以装113公斤货物的行李舱。机身左侧有一个小舱门。

性能参数

尺寸数据 (A:贝尔206“喷气突击队员”;B:贝尔206B“喷气突击队员”II C:贝尔206L“远程喷气突击队员”) 旋翼直径 10.16米(A、B)、11.28米(C),机身长9.50米(A、B)、10.13米(C),机高2.91米(A). 重量数据 空重660公斤(A、B)、944公斤(C标准型),最大起飞重量1451公斤(A、B)、1814公斤(C)。

性能数据

6.《诺贝尔》教学实录 篇六

授课地点:南京海军指挥学院

文字录入:东皋居士

师:咱们继续学习诺贝尔,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他发明炸药的事。

师:能具体地说他发明了什么炸药。

生:先发明了液体炸药,……

师 出于什么目的,他发明了炸药,又不断地改进炸药呢,轻轻打开课本,浏览课文三至九自然段。

生自由读书。

师谁已经发现?谁来读一读?

生我找的是第四小节,生读。

师你能不能用上为了什么他发明炸药这样的句式概括地说说内容呢?

生 ……

师 请你继续使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为了能够安全运输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也就是固体炸药。

生他为了使炸药的____力……

师 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他本人曾经说过的,谁来读。

生我的理想……

师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好了。谁再来读。

一女生读。

师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发明炸药这段历程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科学家他和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默读课文三至九自然段,把你感受深的地方圈画下来,试着在文章空白的地方写上跳入你脑海的语句。

生开始边读边划边写。

师圈点画注是我们读文章的一种好的方法。(师巡视,并找生上黑板写下能够表现诺贝尔品质的词语。已经有四个学生上黑板写,分别写下了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毫不气馁、目标专一、又上来一个男生,写下了舍生忘死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诺贝尔的品质。

生我从第六节的这句话……第二句话是第八节……我读出了他是个精益求精的人。

师你还能读出一位什么样的诺贝尔呢?

生我从弟弟被炸死……读出他坚持不懈。

师什么叫毫不气馁?

生一点也不放弃。

师他顺着词朝上文读就能读出,你再顺着词朝下读读,还能读出毫不气馁吗?

生读。

师我们联系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读。师板书:瞻前顾后地读。

师这两段话写出了他太多的伤痛,设身处地地想想读读时(板书:设身处地地想想)

你就能读出毫不气馁这个词语的深层内涵。实验室里的什么也没了?

生东西全没有了

生昂贵的器材没有了

生参与的人也没有了

师但诺贝尔什么没有丢

生信心没有丢

生勇气没有丢

生精益求精没有丢。

师当信心……没有丢,一切还可以重来。仿佛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联系资料,哪些话让你多么地敬佩。

生他的弟弟是他的得力助手。手足情深,他父亲在他小的时候给予了他良好的教育。他弟弟被炸死,他父亲炸伤了。

师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吗?

师把悲痛化为了力量。第一段如重锤一般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谁来读读。

一女生读。

师 字字句句含着血,带着泪呀,一起读。

生齐读。

师再联系下文,设身处地地想想读读,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想到他的毫不气馁?

生因为他的实验室化为灰烬,这是厄运,他能站起来。他非常不容易。

师面对厄运,坚强地战胜,联系下文,你还能读出毫不气馁的深层含义。

生从经过几百次的失败,一般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耐心。

师没有在失败中放弃,而在失败中

生尝到成功的滋味。

另一生他做了一条大船做实验可以看出。他还是坚持搞下去,看出毫不气馁。

师你知道____后邻居们是怎么反映吗?

生答

师他仍然没有放弃,这就是毫不气馁。我们读着想着,毫不气馁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厚的了内涵,因为不放弃,他终于有所收获了。请大家看书,到1860年的秋天……

生跟读。

师从此

生跟读

师在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向着理想挺进,他的理想就是:

生为了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作用。

生齐读。

师在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又发明了____力更大的炸药,快速浏览,主要写了什么?

生简述。

师写了一次实验的过程。谁来读一读

一女生读“有一次……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师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挺好的,有一种对比。不足的就是成功了成功了没有感觉到兴奋

师很会评价。我们想把两段话读好,只要耳中有声,脑中有画面就能读好。

你的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巨大的____声。

师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生惊天动地。

生听到的是成功了成功了

生人们的惊訝声

师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会聚焦到哪个画面?

生看火星慢慢接近炸药的场面。

生冲出实验室。

生实验室倒塌后的场面

师不能说是倒塌,

生实验室____时的场面

师最令你震撼的场面?

生冲出来大喊成功的场面。他兴奋不顾自己的生命。

师你把你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中

生读。

师还有哪个场面?

生是他双眼紧盯着导火线的画面。他没考虑自己的安危。

师几次写到了紧盯的双眼。

生读。

师仍然盯着不放。不仅读文字,还要读标点,你关注到了哪个标点?

生三个感叹号。

师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是什么接近什么?他离什么近了?

生成功。

师万一失败,他离什么近了?

生失败

生死亡。

师在他的双眼里只能看到什么?

生专注的眼神。

生盼望能成功。

师能读出这种盼望?

生读。

生齐读。

师描写动作神情外貌以及场景让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

生危险的

生震撼人心的。

师你能读出这种震撼吗?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一起感受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生齐读。

师他是诺贝尔,他是怎样的诺贝尔?

生他是坚持不懈的诺贝尔

生他是舍生忘死的诺贝尔

……

师当我们回顾前文,他的理想之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生用生命铺成的

生用鲜血铺成的。

生是用许多惨痛的教训铺成的。

出示: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生齐读。

出示临终遗嘱,生齐读。

师五个领域中有个领域好像不太一样?

生是和平。他做这么多事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但是炸药却用在军事上。

师你已经读懂了他的心声。这是他留给人类的房屋的财富。齐。

生读。

师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为人类,齐。

生读。

师这个发挥自己作用的科学家自己的命运却是几多坎坷,出示他的坎坷经历。老师感情叙述。

师这位为人类幸福殚精竭虑的科学家,你觉得他幸福吗?

孩子们缓缓举起了手。

生我认为他是不幸福的。他一生被病缠着。

生我也觉得他很不幸福,他没有结过婚,没有孩子,这对人来说,是最不幸福的事(联系自己的爸爸妈妈,引来下面的一片笑声)

生他又幸福又不幸福,前面生病不幸福,后面为人类贡献是不幸福的。

生他自己感到他是很幸福的,他的发明给全世界的人带来了快乐。这就是他的幸福。

生我也觉得他是幸福的,他一生都在为人民作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炸药之你。诺贝尔奖人们都记着他,这就像他的子孙在祭奠他。(下面掌声)

生他的心灵是幸福的。为人类的幸福发挥作用。

生我认为他是幸福的。他并不是一个穷光蛋,他还是一个发明家,百万富翁。他把钱都支援别人,用在科学的发展上。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句铿锻有力的话句再读一遍。

把他的理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齐。

生齐读。

师搜集名人的小传,写一写。

7.诺贝尔的故事 篇七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诺贝尔从幼年一直到他逝世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是在他发明炸药期间遇到的一系列挫折。他的弟弟也因此被炸死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1866年3月到5月间,又发生了三起爆炸事件,但诺贝尔并不害怕失败,也不管人们的指责和反对,他依旧专心致致地发明,最终在1866年10月成功发明了安全的达纳炸药。

这件事令我震惊,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诺贝尔对研究炸药的决心之大、毅力之强。因为一般人如果面对这么危险的物品一定会退缩,再何况那时政府对炸药反感非常大,如果你没有强烈的决心,面对政府的压力就会退缩,更别说炸药这个危险物品了。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在逝世之后竟然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人类,用于奖励在各行各业有重成就的人,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奖”。这是一般有做不到的,因为诺贝尔所积累的财富在当年总共有3300多万瑞典克朗,一般人都会留一部分给家人,而诺贝尔却没有。

诺贝尔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信心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并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8.《诺贝尔》教学设计 篇八

太谷县水秀乡水秀小学 杜文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学习抓住重点词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奏响生命乐章

当我们再次写下“诺贝尔”这个名字时,心中自然会升起一种敬仰之情,首先我们先来学习诺贝尔的一句名言:我的理想为了全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一起回顾课文,请看大屏幕:

诺贝尔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他最先发明了 ;接着发明了 ;最后,他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还发明了。

二、精读感悟,诠释生命内涵

发明炸药的这段历程,是诺贝尔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5到9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课文中的那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划出让你感动的词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交流感悟:简单的语言文字背后是感人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句子,同学们哪些词句让你感动?

(1)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1、这个片段中,哪个词语最令你感动?毫不气馁。(板书)什么叫毫不气馁?

2、大家能体会到诺贝尔当时的痛苦吗?诺贝尔失去很多,(实验室没有了,昂贵的器材没有了,参与的人也没有了,)

3、面对这一切,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我的理想为了全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但诺贝尔什么没有丢 ?(信心没有丢,勇气没有丢,毫不气馁的精神没有丢。)

所以,遭受这一切,他——毫不气馁。

4、你能把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读出来吗?再坚定一点。一起来读一读。过渡: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诺贝尔毫不气馁的精神品质?

(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1、这句话里你关注到哪些词?又体会到什么?(“四个年头几百次”)四个年头是多少天?算一算!(一千四百多天,时间长)

他每一天都在与什么打交道?失败、失败、再失败,他疲惫的身心经受了多少次失败?

2、看着“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想想诺贝尔成功的时刻,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屡败屡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3、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了下去,这就是(指板书)——毫不气馁,1867年代秋天,诺贝尔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

4、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诺贝尔的艰辛,也分享了他成功的喜悦。

5、后来,他又发明了雷管,从此——读。

过渡: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永无止境的。在不放弃的坚持中,他又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令人激动地瞬间。(3)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1、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那你来读一读。

听着你的朗读,老师都感觉到很紧张。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反复使用两个“近了”,“近了”,什么近了?你来说。(是离炸药近了)还有?(离危险更近了)还有呢?(也可能是离成功更近了)

2、当时的场面真是()(千钧一发,惊心动魄),一起来读。

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要读标点,你关注到了哪个标点?一句中的三个感叹号,说明危险在一步步地逼近,所以读起来要有层次地读,读得一次比一次惊险。

3、自己来读一读。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起来读。想把两段话读好,只要耳中有声,脑中有画面就能读好。

4、这只是一瞬间,其实还有诺贝尔的一些举动也非常令你敬佩,如:亲自、双眼紧紧盯着、仍然盯着

从诺贝尔的“紧盯”中,你体会到什么?(紧张,害怕,激动)

5、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感觉到了吗?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诺贝尔的心里转过了哪些念头呢?

是的,在这样的境地里,谁都会紧张、害怕,但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是期待和憧憬。句中有一个字告诉我们——(学生答:“‘但’有转折的意思,说明诺贝尔的心中更多的不是害怕”

一个“但”字让我们知道,是更多的期待和憧憬驱走了他心头的恐惧和害怕,所以他的双眼(引读)——“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眼神是如此的坚定不移!谁来把这一句读读!指名读,齐读。

6、轰!“巨大的爆炸声”、“滚滚浓烟”这些文字无不在告诉我们?(炸药爆炸的威力是惊人的,进行这样的研究是极其危险的,等于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诺贝尔真是舍生忘死啊!(板书)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

人们为什么惊呼?惊呼中传达出什么?(太遗憾了,可怜,失望,惋惜)可是我们还在期待着幸运之神能再次眷顾诺贝尔,如人所愿,奇迹出现了--------请看大屏幕:

7、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欣喜若狂)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说具体点:成功了,做了很多次,成功来之不易)这一刻是值得疯狂的,因为他为之付出了太多。

8、这真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一起感受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9、当我们回顾前文,你会发现他的理想之路是用什么铺成的?(用生命铺成的,用鲜血铺成的,是用许多惨痛的教训铺成的。)

三、设立奖项,体现生命价值

1.过渡:诺贝尔的成功也给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他却立下了这样一份遗嘱,请一位同学朗读第10自然段。

2.是的,现在看来,诺贝尔奖的奖金并不算多,但它依然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传承了诺贝尔的一种精神和信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呢?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不被厄运打垮的信念;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3.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名字——(手指板书的课题)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他就是—— 生齐读:诺贝尔!

四、课后作业:

1、为了表示我们对诺贝尔的敬意,课后请同学们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小传”就是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

2、老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确立一个主题以个人或小组进行了研究,大家主要研究的主题主要有:

出示: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奖学金 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最欣赏第三个历程:发明威力最大的炸药(第8、9自然段)。因为这两个自然段重点写出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实验过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生(马瑛):我也欣赏这两自然段,作者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以及实验场景画面等写得非常形象逼真,读着读着,就好像亲临实验过程一样。

师:同学们真有慧眼!你们再读读前几个自然段,与8、9自然段比较一下,你会有新的发现?

9.诺贝尔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呈现整体

二、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1、师:同学们,漫长的历史让我们遗忘了许多的人和事,但有些人的名字和精神却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诺贝尔就是其中的典型,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一次走近这位历史的伟人---诺贝尔。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书,看看诺贝尔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痛苦,用心揣摩语言,把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2、交流评议,适时点拨。

出示: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1)同学们,面对亲人的离去和伤残,此时,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很伤心、悲痛欲绝)请你设身处地想一想,品到什么滋味,就怎样地小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在什么情况下诺贝尔“毫不气馁”?

(3)尽管如此,他放弃了吗?泄气了吗?失掉勇气了吗?这就是“毫不气馁”。(再读这句话)如果此时他放弃了,那意味着什么?所以说这时的诺贝尔心情非常复杂。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学生评价)

(4)随着一声巨响和浓烟,诺贝尔失去了什么?什么没有失去?(理想、信念、信心)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意义送到文字中,再读。

(5)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

出示: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

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1)你觉得如果要读好这句话,该关注哪些词语?(四个年头、几百次、终于)为什么?(失败的次数多;经历的时间长;研制的过程艰辛)指名读,师生评价。

(2)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

(3)倘若是你,面对几百次的失败会怎样?而每次诺贝尔失败后总是从头再来。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屡败屡战,毫不气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板书:百折不挠

(4)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发明炸药的过程太艰辛,让我们动口、动眼、动情地再读这句话。

3、四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失败,为了炸药的发明和改造,诺贝尔失去的太多,付出的太多了,现在,你最想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齐读)

4、为什么诺贝尔能投入这么多的精力,能付出这么多的心血,他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谁能找出文中的段落读一读?

(1)指名读第4小节。

(2)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为了,诺贝尔努力发明炸药。(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板书:造福人类)

(3)师: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为了减轻工人们的劳动负担,是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因此,读这段话,要读出诺贝尔的发明炸药决心来。(赛读,齐读)

5、因为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因为心中那份崇高的理想,在创造

发明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诺贝尔一直向着更高的目标在迈进。

(1)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第8、9小节,边读边想象自己就在现场,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标记,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2)全班交流、谈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可贵!)

(3)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惊心动魄、千钧一发、万分紧急„„)这样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果请你来读,你将怎样读,想一想,练一练。(指名读,赛读,师生评价)

(4)看着满身鲜血的诺贝尔,听着这样激动人心的话语,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们,你会怎样说?

(5)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让我们惊心动魄的场面吧!感受诺贝尔所取得的成功。(全班有声有色朗读第8、9小节)

6、(课件出示诺贝尔画像)师:同学们,这就是诺贝尔,这就是为科学事业,为造福人类奉献一生的诺贝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文中的场景,我们一起在用心读书,用心体会。现在回顾诺贝尔成功的经历,我们从心底的最深处一定会涌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齐读)

师:结合整篇课文,你觉得这里的“整个生命”具体指哪些东西?(意味着一辈子;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

师:当别人散步时,他在实验室工作;当别人吃饭睡觉时,他在实验室工作;当别人一家人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依然在实验室里工作。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说----(生1: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生2: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生3: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全班齐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三、凸显品德,升华情感

1、诺贝尔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不仅仅因为他有2千多项发明,不仅仅因为他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还因为他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奖金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有人也许会问:这一切值得吗?想听听诺贝尔的回答吗?

2、师配乐深情朗读诺贝尔的临终遗言。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拿起你的笔,将你的感触写在课文诺贝尔的画像周围。

全班交流

师:活着时,诺贝尔奉献给人类的是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而去世后,留给人类的是所有的财产,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板书:无私奉献)

4、诺贝尔这博大的胸怀,对全人类的热爱的确让我们钦佩不已,齐读第10自然段,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5、出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图片。

师:这些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都为人类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人类才迈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代!而成功的背后是你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怨无悔的付出!

四、拓展作业,强化实践

1、利用本课所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提示:主要写明诺贝尔的生卒年、国籍、身份和主要成就、贡献等)

10.诺贝尔的故事 篇十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十岁时,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与父亲团聚,并开始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到美国留学,两年之后回国,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后来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感到十分痛心,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上一篇:德国材料清单下一篇:公共卫生绩效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