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精选6篇)
1.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 篇一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倪志梅1,唐虹2
(1.南通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本文中的人主要指的就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管理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高校这两类教育管理的主体对象提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的具体实现措施,最终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
关键词: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 ) 10 - 0067 - 03
作者简介:倪志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唐虹(1968-),女,江苏南京人,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纺织服装教育研究。
一、引言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制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但是,制度管理具有规范化和强制性的特点,单一的制度管理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与构建和谐社会及文明校园的宗旨不一致。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还应该从严格呆板的制度管理中寻求一条全新的管理方式,那就是从人的情感和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人的内在动机,让人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以人为本”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向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它与人的理想、生活意义和命运紧密相关,代表了先进的价值观和核心文化,其基本内涵为: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把人文关怀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即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模式,关注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侧重于理顺教师、学生及其他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通过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来赋予人一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下,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显然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选择,更是为了迎合人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因为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转而向精神层面的需求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学生尤其如此。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剖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制度限制人、规范人、控制人,保障组织的正常高效运行。教育管理取向人文关怀是要解放人、发展人、培养人、塑造人,提升管理层次和效果,契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之间可以共融、共生、共建,而且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统一和融合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起步于制度建设,提升于人文关怀建设,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偏重于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容易出现无头绪状态,这时就应该侧重于制度管理,依靠外部的强制手段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从而确保高校高效运行。当学校顺利通过了初期建设阶段进入到发展和提高的阶段,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转向侧重人文关怀取向,在师生能够普遍地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后,加强对人思想情感和需求方面的关心和关怀,即学校发展提升阶段,应该更多地运用情感手段,从思想和心理方面约束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动机和行为,使得他们与教育管理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内心主动加强自律性,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独特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表面上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区别在于:一个约束动机,一个约束行为;一个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另一个必须通过外部强制手段进行约束,从而产生他律的效果;一个是从情感方面尊重和关心人,另一个是不顾及感受强制执行。但是。它们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既加强制度管理,又实施人文关怀,使二者有机统一,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两者应该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而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即制度管理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保障,人文关怀又为制度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开展制度管理。
四、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人人文关怀
既然我们已经知晓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制度管理进行约束以外,还应该构建一个张弛有度的工作秩序和充满人情味的人文环境,尤其对一些发展中的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的学校来说,制度管理更应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除了刻板严谨的规章制度以外,还要有充满团结互爱精神的校园氛围,以蓬勃的生机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恰当地融人人文关怀呢?换句话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开展和实施人文关怀呢?(论文范文 )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然后再从人文关怀不同的受益对象人手,即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受教育管理者――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虽然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它们毕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有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当严谨刻板的制度与人的情感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针对这种“情”与“法”的较量,学校到底该如何来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呢?学校应该首先分清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标准,然后以“利于教育管理者的团结,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根本宗旨来解决矛盾,处理冲突,应对问题。我们知道,学校制度属于强制性的约束手段,但是,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却是有情感的。因而,在执行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内涵,即以人为本为指导来推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制度管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对于一些已经过时了的.制度,学校应该在重新调研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废除或者修订,让新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使“情”与“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校制度管理才能真正与人文关怀有效结合在一起。
(2)高校要重视对于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既需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需要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现代高校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实施的过程强制性明显,当前高校的一些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压抑,对于学校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尽快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中来,突出他们的权利意识,体现激励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工作与生活、高尚与世俗、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就能够得到他们的内在认可,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让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在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氛围中感受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高校尤其要重视对于受教育管理者――学生的人文关怀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学生群体,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仍然偏重于对他们进行单一制度管理的弊端,尽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其中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而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与时代发展潮流是一致的,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彰显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充分关注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性、人文性、发展性、个体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理顺人文关怀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依靠多个部门和领导实施合力作用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益。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唤起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确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反省自身与学生相处的状况,建立平等、友好、和睦、和谐、长效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思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应该来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是非常丰富与多元化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工作具体化到课程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网络教育管理、创业教育管理等等方面中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五、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即需要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尤其现代高校普遍处于发展提高阶段,更应该把侧重点放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教育管理,不仅包含对教育管理者――教师的人文关怀,更是要加强对受教育者――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与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不谋而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 篇二
那么, 作为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素质的提高又要经过哪些途径呢?笔者认为:
一、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自身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为人师表。在邪恶面前不怯懦, 金钱面前不伸手, 名利面前不动摇, 困难面前不低头, 成功面前不骄傲, 刚正不阿, 一身正气。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工作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积极进取, 勇于开拓, 忠于职守, 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这样学生就会对您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 深深被你的魅力吸引。
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是体育教师的“灵魂”, 在素质教育中起主要作用, 它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方向。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扬长避短, 完善人格, 遵守师德规范, 以伟人、名人、高尚的人为榜样, 不断完善自我。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包括体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三部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 关键在于人才”。那么人才的培养呢?要靠教育, 靠教师。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渊博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并能掌握多种技能成为“多面手”, 一专多能, 既要精通体育, 又要研究相邻学科;既要钻研教材教法, 又要改革创新。
三、要具备多能素质
1. 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 不是交给学生“一袋干粮”, 而是交给学生“一支猎枪”。有位学者说:“教师一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从生活中、从科学中汲取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把这些东西献给学生。”也就是说“授人以鱼, 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享用”的道理。
2. 训练能力:
教师的训练方法得当, 技术技能掌握迅速, 竞技水平高, 这就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训练能力, 也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
3. 教育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 及时疏导, 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学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就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利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4. 创新能力: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善于探索新领域, 要把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有机结合,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 科研能力:
教师没有科研就没有进步, 没有科研的教师也将被时代淘汰。所以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体育科技文献, 对体育领域的有关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总结, 从而取得科研成果。
6. 管理能力:
教师不仅要能教书, 还应该会管理。体育工作者应该把体育方面的个性特点用到管理方面去, 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优点, 探求管理方法, 追求完美的管理效果。要坚信本专业的优势, 要有“别人能办到的, 自己一定能, 别人不能办到的, 也许自己能”的信念, 以此对学生要进行全面、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管理,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工作成效的好坏与教师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心理素质包括情感、意志、需要、气质、性格和理智等方面的内容。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 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倾向和性格特征, 高尚的道德情操, 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 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坚强的意志, 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健康心理, 宽阔的胸怀, 对同事能协调处理, 对学生能耐心诱导。
五、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要有健美的体魄, 优美的姿态, 充沛的精力。体育教师的身体就是一本学生所读的书, 健康的体魄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教材, 教师的动作示范就如其他学科的例题一样, 让学生仿效完成练习。教师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将对受教育的学生起着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好坏也将影响到教育效果, 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坚持锻炼, 从事专业训练, 不被时代淘汰。
六、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 接受培训
体育教师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培训学习“说、写、练、学、用、教、研”。“说”:会说普通话, 会说理讲课;“写”:会写“三笔字” (钢笔、毛笔、粉笔) , 会撰写论文总结;“练”:从事专业训练, 坚持身体锻炼;“学”:积极参加提高培训、学历培训、专业交流;“用”:能用现代技术教学;“教”:会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研”:会教研教改、课题研究。
3.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基于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实践,贴近人民群众,并为他们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差,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来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途径,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青年健康成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观点,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将抽象变为具体,使其能够被广大群众所理解与接收,从而使人民群众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实践中,研究与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普及;第二,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进行完善与丰富,并在此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在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所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具体化、生活化与普及化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群众,青年一代占据较大比重。大学生是青年的组成部分,培养当代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尤为迫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计划性与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最终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用于指导实际行动,该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教育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与考试所需,并未从根源上理解该理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大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与生活进行关联,让大学生所接受与理解,并能用于实际行动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念与思维方式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大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与价值观,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系列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与思维方式,发挥较大的启示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其目的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以大众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高校来说同样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性,改革现有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三)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的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发与实施,反映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具有极强的规范性。然而,在实际实施中,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存在诸多问题,如偏理论轻实践,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这些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鉴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以较大的启发。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源头与其特色,对课程标准与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前教育所需。
(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然而,当前的教育方式较为陈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掌握程度较差,其实际应用能力更不理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在教学方法应进行改革,符合当代大学生所需,与时俱进,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共鸣。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
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部分,对于人格塑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仰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持有的信仰,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乐观,导致大多数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持怀疑态度。不少科研机构与学者针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展开调研,其中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16.4%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弱化,甚至出现多元化信仰倾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辨识力较差,在思想认知上容易出现混乱,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概念层面,导致出现盲目追逐西方的思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欠缺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深度,除本专业外,课程学习仅限于“两课”或经典著作的教学,并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内涵进行深度讲解。这造成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较为浅显,在实际应用方面较差,这不利于在高校内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体制问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场所是在学校,但是当前学校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反馈与实践环节,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另外,在教学深度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源未进行深入教学,与实际生活也未进行关联。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
(三)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辅导员构成。高校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学效果,即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与实际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等。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思政老师承担了全校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通常都是在大教室内完成,人数较多,老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较差。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信仰
大学生自我教育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与未来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应及时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积极运用该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能够进行自我约束,通过约束自己的情感、思想与言行,形成正确的信仰。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不断清楚认识自身的思想现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警惕西方思想的入侵。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
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学校应该改革自身的体制,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是教学的主营地,教师主导者,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前线的理解水平。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参差不齐,面对此困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第一,学校应完善思政教育者的机构,加强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定期对思政教育者进行培训,掌握理论最新动态与教育最新理念,开展更有效的教学;第三,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活动融合,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发挥重大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的普及程度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来自学校体制、学生自身与教育者三方共同努力,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用于指导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4.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 篇四
一、军校学员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般来说,德育隐性课程是教育中的实践和成果。而在相关培育特殊军事人才的军校中,其课程制定和相关规定上无切实要求,但在军校中是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环节。
而对于隐性课程的概述有着共同的作用,分别在以下几点中体现:(1)从结果反映上看,隐性课程通常就是除了学习成绩的非学术性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反映在学员的情绪、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层面的作用上。(2)从作用氛围上看,隐形课程是潜存在军校与社会中具有隐形性和社会性的作用。(3)从作用具有计划层面上看,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计划、无思想与不够确定而产生作用的。(4)从作用的成果上看,因为隐性课程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其隐性的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具有累加性、缓慢性、平稳性与耐久性的。总而言之,隐性课程就是学员在其军校日常生活中全部历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和显性课程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表层可看出,德育隐性课程概述自身就是有着和道德教育相关的联系。这是因为隐性课程从最根本上是一种价值性的作用,德育作用的含量是比较大的。
二、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功能介绍
1.导向功能。对道德的认识指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把握和在这个关键点上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策。而道德认识对一个人品行的完善有着关键的影响。军校道德的认识完善本来就要进行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理,但是也无法离开学员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军校氛围中,从物质对其进行的作用到从团队影响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教员的言行举止到教室的布置,都给其学员起到了一个参照作用,且表现出了适合的价值观信息,使学员有一种隐性的追求。
而校园的物质环境氛围不单单代表着校园,还包含着十分充足的教育内容。比如:使用古今中外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头像和谚语来贴在教室的墙上。(2)把校风和校训的语句挂在校门及其周围,使学员可以常常看到,促进高尚精神的完善。所以,要用环境去影响学员,从而使校园环境、集体氛围、教员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员的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
2.情感陶冶功能。道德情感是品行中尤为关键的作用部分,其不可以单单盼望在显性课程中能完全的体现和达成。浅显易见的是,情感的完善和作用是无法离开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完善的。经过研究调查显示,情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情境性,通常人的情感指的是特定情景中所发生的。隐性德育课程刚好就可以为学生供应体验操作,进而让学员生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在师生交往和同学交流中,容易在学校中才可以生成特定的人际情感氛围。而教员对学生的关爱以及期望会对学员产生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激励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内驱动力,()可以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人们产生激励作用。例如:个人的评优、竞赛括动的安排、社会上的榜样人物、家庭同辈成员受到家长的表扬等,这些都会使人们产生隐性的激励作用。
4.抑制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对人具有激励和进步作用,同时也有阻碍和抑制作用。当人们进入高雅和舒适环境中时,不需要律令和提醒的作用,从内心中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抑制不好的、不健康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学领域下军挍学员隐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隐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因为社会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在德育课程的`制定上一般会对隐性德育课程缺乏妥善的考虑和实际的分析,造成了有的德育因素以隐形的方法对学员思维方式和品行教育等方面不能形成隐性德育的作用。就现在来说,我国高校中德育课程的构建有以下三类:(1)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完成其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显性课程。而往往这样的学科是有预先的意义、内涵和计划的,一般称为知识性德育课程。(2)有的是由所在军校中的思想政治人员进行德育教育实践的,例如:学员教导员和政治干事等,这个称为活动性德育课程。(3)还有的是因为各学科政治理论教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对教材进行运用,将其所含涵盖的德育内涵实施思想教育,称为渗透性德育课程。而这三种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显性德育教育的方法,其在军校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通常大众都仅仅重视其显性特点,忽略其隐性影响,致使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困难。
2.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1)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产生的作用效应。这个也是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原则。经调查得知,传统的德育课程,尤其是具有知识性德育课程中显现出不确定性和无效性或者低效性,许多专家对这个有着一样的看法。而杜威曾说过,“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说了道德规则或德育因素的对策和措施,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转换成专门问答教授的方式,对于道德中的练习,并非是准确的,同时是不科学的。而根据教员对学员德育品行中的调查分析说明:学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两门课程的需求率是非常低的,甚至许多学员认为制定这两门课程是不科学的,对这样的课程缺少正确的认识,忽略其关键作用。例如:根据调查分析,学员对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满意率大约为39%,不到半数的学员把教学内容改革放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军校构建知识性德育课程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使作用无法发挥。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的实效性是非常紧要的。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在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从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多角度性来进行考虑的。很大部分原因是隐形德育教育体系自身就是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第一,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是当作一个整体而存在并发挥着功能的机制,如果隐形德育体系中无法形成一个整体或缺少了其中的一两个点,则其德育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作用就无法体现。第二,隐形德育教育的作用一般需要经过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的方式进行,正规的隐形德育教育课程后面隐含着隐性的德育因素,而且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德育性可能会以无形的形式埋藏在正规德育课程当中,使学员的思维和言行举止不断起着作用。第三,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影响是经过家庭、军校和部队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起着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影响,所以,如果单方面依赖于军校实施德育是不能满足的。第四,隐形德育教育的情况是在不停变化的,其学员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道德方面是需要内外环境共同影响产生的,主要表现是具有动态特征,所以,隐形德育教育方式是需要德育设计者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3)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主体性原则就是隐形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以学员为道德的主体,发挥主人翁精神。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容与方式需要对学员的愿望和认识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学员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教育无论是显性还是隐形都能由教员角色的教授变成是学生学习品的分析处理,成为学员的内在的心理道德能力体系。(4)发展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发展性原则通常指的是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中务必要考察的两个要求。第一,务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处理学员的思维方式和品德言行的现状,不单单要注重学员是否有完成思想道德品质的特点和要求,还要重视新事物中的品德问题和发展状况。第二,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涵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改变而改变,不仅要重视体系内容构建中的稳定性和合理性,还要落实于实际,着眼于未来体系中内容实施的随机性和逻辑性。
3.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上文所述,学员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成,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务必要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结合,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四、总结
在社会学视域下构建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一定要重视隐性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功能作用,其作用分别是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抑制功能,并且掌握隐形和显性德育教育的联系,取长补短。(2)一定要改善教员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形式,与学员实际相结合,提高学员的掌握程度。(3)对其教学内容实施改革或更新,德育教育内容随着形式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了。
参考文献:
[1]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03)。
[2]徐立新,陈芳。隐性德育的作用机理及表现形态[J].甘肃高师学报,,(4 )。
[3]杨立明,韩丹,焦秀兰,韩晓峰。隐性课程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及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18(2)。
5.浅议墨子施教观 篇五
墨子在向弟子授业的过程中和向世人特别是向王公大人传道的.过程中,坚持“必强为之”的施教态度,弘扬了强力进取的奋进精神,终使墨家成为一代显学.但是“劝爱”不是实现社会理想的通途,忽视教育的阶级性,终使墨子的愿望付诸东流.
作 者:徐晓敏 马瑞时 作者单位:徐晓敏(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河北,石家庄,050021)
马瑞时(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北京,100876)
6.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六
关键词:教育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中出现了种种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内外各种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人“知行不一”,具有“双重人格”,为了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增加思想教育主体应有的自觉,本文从教育自觉视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契合
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教育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一种诚实力行的自觉,是言传和身教的自觉,要求在正确的认识下,实现言行一致,做到言传和身教的一致。教育自觉要求教育主体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再认识、反省,最终形成科学的认识,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忠实行动,从而使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达到契合。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和影响,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保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全球化、自身使命的清醒,不要迷失方向、丧失自我。教育自觉要求教育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主动、忠实地贯彻实施,使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达到契合。同时,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通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使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到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由认识形成、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是在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反思、反省和总结形成的正确认识。在教育自觉视域下,实现政治教育的可能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前提、基础和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党的执政、领导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实现需要正确的指导,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因此,文化自觉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提供了基础条件。另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提供了方向性、根本性的思想指南。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培养接班人的活动,具有相应的实施内容和实践目的。
二、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误区
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直面全球化浪潮,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全球化条件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获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缩小了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的差异性,导致教育主体权威的丧失。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中,政府和学校要关心和爱护教师,对教育要依法投资,让教师把爱传递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走上社会后,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教师,从而形成爱心传递的良性循环。另外,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我国的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和价值观念,妄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蚕食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该把全球化浪潮看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因,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加强改革开放,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
2.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认识偏差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多主体论等,其中单主体论还包括教育者主体论和受教育者主体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存在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严重的不平等,受教育者处处体现出客体性和被动性。同时有些学者还批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缺乏说服力、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而实际上,这些学者们的批判是现实政治上民主发展程度不足的结果,是现实社会发展程度的反映。当前最流行的受教育者主体论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强调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确认了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认为受教育者是一个理性主体,能够正确地发挥自己的理性,无须外界影响就能自我成材,能够理性自律和自我塑造,实际上,这种观点否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存在,显然这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一定时空中是相互规定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不同视角,如果把受教过程看成是学习过程,那么就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只有学习的主体——学生了。
3.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偏差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国家、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公信力不断丧失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影响力不断下降的过程。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偏差首先是党和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部分实践偏差,在执行自己使命的过程中,部分机关偏离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为,存在着不符合法治精神的行为,如:党内腐败行为等,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于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偏差还包括学校管理的实践偏差,学校管理中的反科学性行为是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动,有悖于公开、公正、公平,是学校管理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自觉,主要有集权与民主问题、权责与作风问题以及利益分配中的利益争夺问题。如:在学校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集权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背离,是一种人治的方法,是对法律和制度的践踏,对程序的轻视。学校管理中的科学性偏差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心情不舒畅,导致不公开、不公平和不公正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无法接受主体的正常灌输,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自觉。
三、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1.教育自觉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社会和谐进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国和世界的和谐,是我国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首先,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切实遵循自然规律,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含义、重要性。同时,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是现实的自然,不断提高认识,用实际行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企业要遵循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要求,做到节约资源,较少污染;民众要做到生活不污染环境,做到绿色消费,改变白色的消费理念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参与到保护自然生态的大军中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全人类的生产生活自觉。其次,在坚持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坚决惩治贪污腐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民主能够实现社会公正,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方式,在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正确看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并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现社会公正的教育,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能够培养人的自由和独立人格,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通过解决文化危机,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在国际交往中提高自己的话语权,使我国为世界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通过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和谐,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教育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发展人的需要、丰富人的本质和完善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取决于教育主体的自觉和自觉的程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人的需要是无效和不自觉的。在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认识,并且按照这种认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忠实行动,从而满足人的需要、发展人的需要。并且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治理腐败,从而使教育主体引导人们的精神需要和追求,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合理需要,满足人们正当的个体需要,走向人全面发展。其次,和谐是社会关系发展的本质和根本,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关系和谐发展,能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遏制并逐步清除党内腐败和社会腐败,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保证每个人的心情舒畅。同时能够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主,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终使中华大地上所有人与人之间实现彼此诚信、相互帮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民主观念、平等主张和公正思想有利于培养独立个性的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完善人的个性,发展人的能力。
3.教育自觉促进和实现人的创新
创新是个性和创造性的外在表现,为了实现和促进人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实现人的创新,通过事先教育自觉消除阻碍创新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教育自觉的视角来说,阻碍创新的因素很多。首先,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创新文化建设没有营造创新环境阻碍了创新的发展,因此全社会要反思创新对国家和个人的意义,提倡奋发进取包容失败的价值观,鼓励创新,支持人们对于法定权益的合理诉求,改变“棒打出头鸟”的社会风气,发展人的个性,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为创新奠定基础,形成关心社会所有成员疾苦的社会氛围。为了防止各种腐败现象引发学术腐败阻碍创新的涌现,要建设一只可靠的创新教师队伍,要具有创造精神和求真求实的思想,不要打压他人的创造精神。并且要发挥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引导、启发学生创新和自我创新,把创新的观念和行为传承下去。另外,为了实现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标,教育自觉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实现民主,促进质疑、发展兴趣实现创新,通过言行一致消除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阻碍,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不断为创新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保护人们的创造积极性。同时,要在自主自由的状态下进行自觉活动,发展创新文化,为创新提供精神支持,发展学校教育、激发创造活力,要把创新的种子播种下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于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再探[J].求实,2014(6).
[2] 郗波.论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馈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3] 叶方兴.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学术论坛,2013(1).
[4] 李兴建,王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政治家用理论掌握群众的一种政治活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作者:曲萌(1980-),女,山东荣成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
【因材施教视域下的教育方法浅议】推荐阅读: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09-27
公共性视域下公共体育研究论文06-20
小学教育如何因材施教09-04
浅议农村家庭教育09-30
浅议非智力因素与素质教育09-23
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08-05
浅议如何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07-21
浅议基础教育与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07-24
国旗下的讲话教育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