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024-10-14

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精选11篇)

1.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一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杠杆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的论文

温家卞总理主持召幵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贯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打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物产业、高端装侪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xx年,我丨K]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衍要山>:[内生产总值比項达到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许能减排、提高人纪健康水平、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州明显提高。根据《规划》,到,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M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值内生产总侦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要实现这个规划,财政金融政策必须要紧紧間绕扶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h:额的资金投人。似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人严重不足,需要财税和金融部门开拓思路,充分筹措资金和合理分配资金。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十四条看法建议:

一、要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增加科技研发费用

针对当前政府资金使用分散、重点领域投人强度不足、缺乏稳定投入支持机制等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切实加大财政投人力度,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重点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人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人,专项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引导创业投资发展。美国已决定将GDP的3%投向研究和创新领域。我国科研投人只占GDP的1.4%,同期日本为3.4%,美国为2.7%。我国“十一五”期间,研发占GDP比例计划达到2%,实际只实现了1.75%。“十二五”把这个比例目标调高到2.2%,20提出要达到2.5%。我们的研发费用不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强度,要想赶超别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笔者认为,政府xx对科研开发投资一定要加大和到位,以引导社会资金增加科研投入,这关系到中国能否赶超别人,关系到中国避免挨打的大问题。

二、要切实发挥国家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研发费用比例较高和产品发展初期进入市场难度较大的特征,切实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重点在落实好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激励自主创新、引导消费、鼓励发展新业态等角度,针对产业的具体特征,制定流转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手段。

三、要充分发挥金融政策扶持的作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新兴产业要想做大做强,金融支持力度就必须加大。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既定目标,要实现年均24.1%的增长速度,-年要实现21.3%的年增长速度。实现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没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是难以完成的。为此,需要金融部门统筹分工合作,对七类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制定不同的信贷和融资扶持政策,确保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实现高速顺利发展。

四、金融系统要着眼长远和全局,尽力解决其融资瓶颈等难题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信贷结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予以配合、互相联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讲到:“慎重的银行活动,可以增进一国的产业”。这种信贷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的事例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很多。日本、韩国的银行业在20世纪对电子产业数十年的信贷支持和资本市场的融资安排,造就了诸如东芝、松下和三星、LG等一批国际电子品牌。而英国银行业长期偏好贸易融资,忽视对新兴产业融资,错失了产业优化升级的机遇。这些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我国金融系统一定要着眼长远和全局,掌握新科技知识,把握产业政策,把兴奋点从房地产等领域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来,尽力解决其融资瓶颈和其他金融服务方面的难题。

五、金融业要根据创新主体不同技术路线和技术层次,提供多样金融服务

对于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等,研发阶段要加大研发投人,推进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开发电动汽车,优先安排有关项目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在导人产业化阶段,大力引入各类创业资本;在成长与扩张阶段,要综合运用各种投融资手段,加大银行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以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为基础的外向型的新兴产业,如核电产业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在引进和产品进出口环节,银行要采用贸易融资、外汇套期保值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和汇率风险;在消化创新环节,要支持企业通过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加大创新投入。対于以传统技术改造升级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质发电、垃圾发卑等项目,银行要积极提供贷款,支持企业通过锅炉震动炉排、秸秆发电除尘等关键设备研发和引进,进入新兴发电行业;要开展并购贷款,支持传统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新兴行业。

六、金融业要根据不同创业主体,把握金融支持的机会和力度

我国新兴产业中风电、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项目,由中央企业主导,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产业中许多项目,由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唱主角。对这些优质客户,银行要抓住机会,积极支持。有些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已顺利导入产业化且形成一定经营规模,银行信贷可以优先支持,投资银行应积极进入辅导。有的企业和项目的新产品开发前景不确定不能提供有效担保,银行也不能嫌弃,而是要通过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帮助落实担保,帮助理财等。

七、要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的综合服务优势,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相对集中在开发区和科技园的新兴产业,应以园区为载体,通过发行联合信托、联合债券、联合票据等来解决其孵化期的融资难问题。

八、金融业要根据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特点,我国应建立健全与此相适应的融资体系。比如,通过启动贴息贷款、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对风险投资机构给予税收补贴、完善金融机构考核体制等方式,充分放大政府xx资金和行政管理的杠杆效应,引导包括金融机构、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在内的多渠道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九、要运用金融工具和专业技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可行性论证

许多新兴产业项目在进人市场争取融资时,金融机构要从投资回报、法人治理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和评审,这样有利于这些项目少走弯路,避免失败。已经导人市场并实现规模经营的新兴产业项目,投行机构可以跟进作上市辅导,帮助其清理财务、产权、法律关系,完善公司治理。

十、要建立金融和科技的对接平台,为新兴产业项目和专利技术提供评估、定价、交易等系列服务

一是要整合各地金融与科技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各地主要髙新技术开发区的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联网,统一标准和信息披露。二是建立对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三是联合银行、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创新型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四是办好北京、天津等地知识产权交易所和上海市股权交易托管中心(OTC),规范发展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

十一、要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在创业板上市

而今,绿色、低碳、环保及其产业化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必须要积极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重点要支持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还要探索建立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之间的转换机制,让发展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次第转人中小板、主板。主板、中小板上市及再融资项目要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倾斜。鼓励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发行企业债券。商业银行要和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融资渠道。

十二、要建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防范风险的机制,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稳健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不同风险,要充分鼓励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开发信贷损失保险服务,降低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的损失风险。要针对科技创新特点,积极开发创业投资保险工具和产品,不断完善和推广研发人员人身险、研发关键设备损失险等产品,不断扩大科技保险试点范围。

十三、加强金融与财政等政策性手段的相互配合,共同合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

各级政府要转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方式,除保留必要的财政补贴扶持外,要逐步增加更为市场化、更具效率且能吸引社会资本的创投基金引导。还应通过政府采购或政府补贴消费等手段积极培育市场,引导金融支持。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机构要研究实行税收优惠,规范财税部门对银行科技贷款坏账的核销程序。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转让,应研究减免其资本收益所得税办法。对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和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如重大科技专项,可考虑由政策性银行按政策性项目帮助其融资。政策性银行还可设立专项基金,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十四、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扶持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显示,太阳光线一小时的照射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年。如果这些能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那么新能源毫无疑问将成为摆脱此次经济危机的一大基础。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机遇》中文版序中指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生产国,其太阳能光电产业生产总值更是占世界的30%,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国。但是,中国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科技产品几乎均销往国外。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只有0.5%。鉴于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一事实无疑令人失望”。里夫金的这一“令人失望”反映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存在着严重的产供销脱节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协调解决这一产供销脱节问题,以使绿色能源革命能顺利得到推进。

2.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二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宣传教育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的共识

绿色农业作为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吸收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国内外一切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秀精华, 与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石油农业”相比, 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发展绿色农业, 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比较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不足, 直接影响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缺乏绿色农业知识, 对绿色农业不了解, 认识不到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而对本地区绿色农业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二是农业生产者观念滞后, 认识不到绿色农业是一个投入较少而收益较大的产业, 看不到发展绿色农业的优越性及其所带来的良好的综合效益。同时, 农业生产者还缺乏从事绿色农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发展绿色农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术素质等, 在生产过程中, 仍然习惯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发展绿色农业所需要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三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了解不够, 还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的观念和习惯, 也直接影响了绿色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针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认识不足、观念滞后等问题, 各级政府应当自觉承担起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活动, 普及绿色农业知识, 让广大社会成员了解绿色农业的知识、优越性和效益, 在全社会形成支持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的共识。首先, 通过宣传教育, 帮助各级领导干部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地位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 引导各级政府自觉地把绿色农业的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规划之中, 并根据各地条件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其次, 通过宣传教育, 帮助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认识化学农业、“黑色农业”的缺陷和不足, 认清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逐步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为。通过宣传教育, 使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化学农业、“黑色农业”的危害, 认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国情, 达成只有发展绿色农业, 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共识, 从而自觉拒绝污染和不安全的食品, 增强绿色消费的观念, 逐渐形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和行为, 不断扩大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 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弱质产业, 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同时, 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不稳定, 势必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大力扶持。同样,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 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农业相关投资政策, 把绿色农业建设作为农业投资的重点, 加大公共财政的投资力度, 各级财政每年都应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 作为绿色农业的专项资金, 为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根据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 结合我国实际, 公共财政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应集中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扶持绿色农业科技创新,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近些年来,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科研体系。但总的来说,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 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 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学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财政对绿色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支持, 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将研究重点转向绿色农业, 加快对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及其综合配套技术 (比如符合绿色农业要求的高产、优质、安全、高抗逆性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 新型肥料、新型农药、新型兽药等生产资料的研发) 、质量监督检测技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从而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是大力扶持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绿色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财政投资或补贴,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利用则是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我国发展绿色农业所需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 特别是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 年久失修, 设施也不配套, 对农田用水和农作物生长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直接制约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而我国的农业技术装备也较落后,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同时, 农业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工业污染、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等, 使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瓶颈。因此, 必须加强公共财政对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资金扶持, 这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为此,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另外, 我们还要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 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增强生态功能,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是大力扶持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和技术培训,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农民是发展绿色农业的主体, 而当前我国广大农民不仅缺乏对绿色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更没有掌握发展绿色农业所必需的相关技术, 因此, 对广大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培训, 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及其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当地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的知识和技术培训。

四是大力扶持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强调实现产业化经营管理, 在绿色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经营体系。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开发起步较晚, 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滞后, 直接影响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公共财政加大扶持力度, 支持绿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加强绿色农业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加快建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 为绿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绿色农业是一种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绿色农业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 既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扶持, 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 离不开各绿色农业示范区带动作用的发挥。

从各级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引导示范作用来看, 首先要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国地大物博,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 有的适合发展种植业, 有的适合发展畜牧业, 有的适合发展渔业, 有的适合发展林业, 这种地区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绿色农业时不能千篇一律, 盲目发展, 而必须进行实际调查, 充分了解各地优势与不足,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分布, 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中长期和近期绿色农业发展规划。

其次, 根据我国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分布情况, 分区域建立和完善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农业科技实验和示范区。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区, 比如黑龙江、湖南的水稻生产和加工, 内蒙古的乳品和牛羊肉生产与加工, 新疆的葡萄和番茄生产与加工, 江苏、浙江、福建的茶叶生产和加工等。这些省市区具有发展绿色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 并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优势, 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 建好当地的绿色农业科技实验和示范区, 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大力促进相关绿色农业科学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示范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带动全地区绿色农业的整体发展。

再次, 实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知识经济条件下, 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实施绿色农产品名牌战略, 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创立自己的名牌, 扩大我国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对于增强我国绿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创建绿色农产品名牌方面, 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不仅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给予支持, 而且还应该通过加强舆论宣传、体制机制创新等来鼓励各类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创立自己的名牌。比如我国山东省的瓜菜产业凭借“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已成为山东农村的支柱产业。对这些已经有了良好基础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加大宣传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鼓励相关企业创立自己的名牌,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 政府要大力扶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积极培育各地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 对这些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贷款等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摘要: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 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绿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宣传教育、政策资金扶持以及引导示范等作用, 大力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绿色农业,政府,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伟明.中国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世界农业, 2004, (8) .

[2]张爱民.关于绿色农业发展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3) .

[3]李肖芳.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鹤壁日报, 2008-12-3.

3.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三

引嫩入白工程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和镇赉县境内,供水区包括白城市城区、镇赉县城及八家子、大岭乡镇等城市供水和白沙滩灌区、五家子灌区供水、莫莫格湿地,工程设计供水总人口62.23万人,灌溉水田面积63.02万亩及莫莫格湿地补水,涉及范围4000km2。“引嫩入白”主体工程全长116km,工程总投资约九亿元人民币,工程走向是:白沙滩-丹岱-嘎什根-哈土气-英华-建平-镇赉县城-青山-白城市城区。

2 建设缘由与依据

引嫩入白工程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农业发展潜力,但由于降水少,水利基础设施滞后,致使区域旱灾频繁发生,具有十年九旱,其中极干旱年占32.5%,重干旱年占52.5%,轻干旱年占15%。多年平均受灾面积486万亩,成灾面积198万亩,占全省成灾面积的55%以上。湿地退化、盐碱化面积逐步扩大,多數内陆泡塘趋于干枯,湿地的萎缩更加加速盐碱化的发展。草原退化严重。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及生态省建设的实施,区域用水需求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必将对水资源供给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3 建设内容与规模

引嫩入白工程由一个输水枢纽工程包括白沙滩泵站、输水总干、洋沙泡和以下三个分项工程组成。

(1)白沙滩泵站工程:为嫩江取水口工程,设计扬程11.2m,设计流量为68m3/s。总装机10000KW。

(2)白沙滩灌区分水口工程:设计灌溉水田31.02万亩,最大设计引水流量43m3/s。

(3)莫莫格湿地分水口工程:二龙涛河是莫莫格湿地补水干线,北股主河道上布置农道桥5座,为了便于湿地补水区管理及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需要。在哈拉塔核心区西南,二龙涛河南北股河道分界线上新建1座节制闸,调节南北股水量。

3.1 城市供水工程

由总干渠输水至洋沙泡,通过洋沙泡进行调节,一期工程引水流量1.5m3/s,二期工程引水流量1.5m3/s。

3.2 五加子灌区工程

设计灌溉水田31.5万亩,渠首泵站扬程7.5m,设计流量43m3/s,总装机800KW,布置干渠1条、支渠20条,总长160km,排水承泄区为二龙涛河,布置1条排水干沟长20km,3条分干沟长30km。

3.3 引水总干渠工程

引水总干渠为白沙滩至洋沙泡,渠长55.2km。

4 引嫩入白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4.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四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之七

中国会计学会和各级地方会计学会先后成立于1980年前后,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由财政部牵头组建的学术性、专业性社会组织,以繁荣和发展会计理论、服务财政经济中心工作、发现和培养会计人才、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为学会宗旨。30年来,各级学会为繁荣我国会计事业、推动会计变革、服务经济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通过学会的不懈努力,学会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培养了一大批会计学家、学术精英,以及实务界的会计英才,为普及和提高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促进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会计行业人才建设,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下称“《会计人才规划》”),并将“发挥会计行业协会、学会职能作用”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10项主要政策措施之一,确立了会计学会在会计行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为新时期、新阶段会计学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贯彻《会计人才规划》,是包括中国会计学会在内的各级会计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会计学会是财政部门主管、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会计人才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承担着组织会计学术科研活动、推动会计理论繁荣和实务工作改进,促进会计教育改革、发现会计人才的重要任务。贯彻《会计人才规划》切实做好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是包括中国会计学会在内的各级会计学会承担的重要责任。

(一)中国会计学会具有开展会计人才培养的职能作用。

为了实现“团结广大会计工作者,组织和推动会计学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目标,中国会计学会《章程》确定了七个业务领域,大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涉及培养会计人才培养的业务,包括“总结我国科技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动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组织开展中高级会计人员培养、会计培训和会计咨询与服务等”;二是能够最终促进会计会计人才培养的业务,如“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编辑出版会计刊物、专著、资料”,“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三是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往往也与发现和培育会计人才有关,比如2005年以来,中国会计学会接受财政部委托,开展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全国会计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等重要任务。显然,中国会计学会的目标、宗旨和业务内容都紧紧围绕“做好会计人才培养、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发展进步”这个中心;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开展业务活动,既是履行学会章程规定的义务,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职能,与《会计人才规划》的精神一致。

(二)中国会计学会具有开展会计人才培养的优势与条件。

中国会计学会是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与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学会充当政府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密切关注并参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对相关工作动态、要求和任务及时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具备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便利条件。其次,学会拥有我国会计界最权威的专家团队,学会会员尤其是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最权威的专家的代表,学会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学会的智力优势,是做好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最后,学会具有健全的组织结构、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会计学会形成了20个分会,14个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学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工作

运行有序,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理论界、实务界和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碰撞和提供,为各类会计人才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国会计学会与国际会计界的广泛联系,为培养会计学术人才、尤其是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会计学会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学术界,以及多个国际会计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初步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人员往来和资料共享,为引领会计学术人才快速、便捷地进入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提供了良好条件。另外,经过长期准备和多方面努力,中国会计学会创办了《中国会计研究(ARC)》期刊(中英文对照版),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反响。同时,中国会计学会正在筹建英文网站,以更加便利地向国际科技学术界展示研究成果,方便国际交流,促进会计人才的宣传。中国会计学会通过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着力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同时带动其他层次会计人才进步,实现会计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高。

(四)开展会计人才培养、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持续繁荣,是《会计人才规划》赋予各级会计学会的重要任务。

在长期的实践中,各级会计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计人才规划》指出,会计学会已经成为各地会计人才管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会计学会的职能作用,是开展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十大政策措施之一。《会计人才规划》的规定既赋予各级会计学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责任,也凸显了各级学会在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

二、立足当下,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对中国会计学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会计学会致力于做好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为会员发展服务,坚持不懈地推动会计理论创新和会计人才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改革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对中国会计学会会员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会计人才规划》的要求相比,学会工作仍需从四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会员规模仍需进一步壮大。会员规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基础。目前中国会计学会已发展个人会员2359人,单位会员263个,直接接受中国会计学会会员服务的人员在5000人左右,这个规模与全国10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的庞大队伍比较起来,明显比例过小。会员总量规模不足、会员人数增长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会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直接导致众多会计人员无法享受学会提供的优质服务。

二是会员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目前资深会员、高级会员、会员的比例为7:70:23,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不符合人才层次递进的“金字塔”型结构要求,同时,高级会员、资深会员中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的高端人才严重匮乏。这个状况与《会计人才规划》确定的“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15年,新增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40人;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60人”等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今后,中国会计学会迫切需要加大高层次会员培训投入,大力吸收更多具有较好基础和较大潜力的会计人员加入学会,实现会员结构的优化,以更好地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层次成几何级数增长的会计人才相应发展和进步。

三是对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虽然会计学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行业学会、国际知名会计学会的成功经验,大力提高会员服务能力和水平,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会员服务的层次、类别还不清晰,缺乏有吸引力的服务产品,特别是对高级会员、资深会员提高国际业务

能力的服务还很薄弱;与会员沟通联系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网络通讯手段建设略显滞后,传统的邮递方式在与会员联系中仍然广泛使用,成本高、效率低,实时、高效、快速、准确的现代化联系方式或手段尚在摸索之中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提高和改善。

四是会员活动方式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个人会员活动的数量和类型虽然比较丰富,但从整体来看,单位会员和从事一线会计实务工作的会员参加活动还比较少;会员活动地区分布也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会计学会会员活动较丰富,学会的社会影响较大,其他地区会员活动较少、会员参与程度较低,学会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形式,平衡东西部地区活动的频率和规模,满足各地、各级会员需要。

三、以人为本,统筹推进会计学会各项工作

《会计人才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级会计行业协会、会计学会在培养各类会计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的服务凝聚会员、壮大队伍。要不断改进会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会员分级管理,满足不同层级会员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需求”。为中国会计学会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搞好会员服务、扩大会员规模,壮大会计人才队伍。

会员是学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用高质量的会员服务凝聚会员,壮大会员队伍,是学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发挥学会优势,促使智力资源惠及更多会计人员、壮大会计人才队伍的重要方式。

第一,构建六个平台,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分类服务,凝聚学会会员。一是政策支持平台。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学会有计划组织会计相关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课题研究、论坛和专门研讨,通过这一形式培养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的高层人才。二是科研活动平台。组织会员参加专业委员会活动、参与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课题研究和专题调研,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三是专业教育平台。为各级别会员提供网络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题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养帮助会计人员,尤其是会计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更新知识,夯实发展的基础。

四是高端论坛平台。围绕会计行业改革和发展动态、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重大问题等,组织开展资深会员论坛、领军人才论坛、《会计研究》作者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行业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为解决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献计献策。五是评比展示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会员评比活动、分级管理与服务等多种措施,激励会员提高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实现会员级别的晋升和事业发展;通过《会计研究》、《中国会计研究》(中英文对照版)等刊物和学会网站展示会员研究成果,鼓励会员进取创新。六是资讯交流平台。为会员提供《会计最新动态》、《会计研究》、《会计研究动态》、会议论文、人才交流等信息,并提供资料库,方便会员查阅各类资料;建设一流的工作网站和服务网站,为会员交流、资料共享提供现代化的手段;通过建设会计人才信息库、组建战略产学研联盟,促进会计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会计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第二,落实六项措施,吸引更多会计人员加入中国会计学会,壮大会员队伍。中国会计学会现有20个分会、13个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中有37个地方会计学会、200多个有众多会计人员的各类组织和单位,个人会员包括200多名在业界有较大影响的常务理事、理事及资深会员。要进一步发挥学会组织资源优势,动员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加入中国会计学会,扩大会员规模,壮大会计人才队伍。

一是支持分会、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组织符合要求的单位和研究团队成为学会会员或分支机构;二是鼓励有影响的常务理事、理事和个人会员协助宣传、推荐有培养潜力的会计人员加入学会。三是建立资深会员推荐会员升级制度;四是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创造会员持续发展机制。五是完善上下联动机制,加强与地方会计学会合作,做好会员服务与发展工作;六是开展横向合作,加强与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和有关方面的联系,建立定期交流和互动机制,鼓励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推荐优秀人才成为中国会计学会会员。

(二)落实分级管理、改进管理方式,优化会计人才梯队结构。

第一,落实会员分级管理。学会会员的增加需要创新会员管理的方式。为了更好地以会员为中心开展工作,为不同层次的个人会员提供终身的、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中国会计学会于2009年10月发布实施《个人会员分级管理办法》。主要思路是,根据个人会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等情况,把个人会员划分为会员、高级会员、资深会员三个级别,为会员提供免费获得《会计最新动态》和《会计研究动态》电子版资料、《会计研究》会刊,免费下载学术会议论文、研究资料等文献,优惠获得会员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框架的培训或相关辅导资料,优惠参加学会为会员举办的后续教育培训并作为后续教育学时,优先参加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等服务;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在此基础上,还将分别获得包括申请成为专业委员会委员,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学会立项的重点会计科研课题,免费参加学会组织的会计改革和实务问题高层研讨、论坛、学术峰会,代表本地区或本行业就有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政策建议,申请并优先获得财政部或本会立项的重大会计科研课题等递增服务。

促进不同层次会计人才发展、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是《个人会员分级管理办法》的突出特点。中国会计学会希望通过实施《个人会员分级管理办法》,一方面,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会计改革动态,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引导会计人才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真实情况和迫切需要,根据各级次会员的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并对这些服务进行及时调整,最大限度地保证会员确有收获。在此基础上,学会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为不同级次的会员提供升级所需知识及能力相关的培训、辅导等服务,帮助会员有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会员晋升更高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奠定基础,激励并推动会计人才从较低层次向高端拔尖人才递进,在建设合理的会员梯队的同时,推动我国会计人才结构优化。

第二,改进会员管理方式。一是转变管理观念,寓管理于服务。

要树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做好服务、提高会员对学会工作的关注度、调动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会员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会员管理功能。二是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网络系统,提高服务能力。学会增加管理手段创新的投入,加快网络系统开发,完善并增强网络服务功能,同时为会员管理、会员交流提供畅通的沟通、通讯渠道。三是更好地整合学术界、实务界以及其他各方的力量。学会要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多地借助实务界的力量开展学术人才培养,重视理论来源于实践;动员理论界的资源培养会计实务人才,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通过各方力量的整合,以及会计行业产学研联盟等形式,培养基础扎实、理论深厚、知识广博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人才。四是建立会员活动的“自组织”机制,实现会员活动的广泛性和经常性,满足会员沟通与交流的需要。中国会计学会鼓励热心学术活动、有一定资源的高级会员、资深会员作为“召集人”自主开展活动,提高会员活动的频率,扩大学会活动的覆盖面。建立会员志愿者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会员申请成为会员活动的志愿者,深入了解会员需要、协助中国会计学会开展专门活动,或者做好针对特定问题和特殊情况的辅助工作。

(三)建设名家工程、强化高端引领,带动人才队伍整体发展。

会计名家是会计人才队伍中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杰出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是高端会计人才的优秀代表。学会将着力开展会计名家工程建设,发现、培养、举荐一批会计名家,形成会计名家库,引领和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

第一,做好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培养会计名家。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均为当前国内会计学术界的青年英才,具有培养造就为会计名家的潜质。为此,中国会计学会将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条件和氛围,严格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力争将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做好做实。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长期考察,优中选优,筛选出一部分资质突出、成果丰硕、影响广泛、造诣高深的领军人才,进一步精心培养,打造成为会计学术名家。

第二,建设国家级研究创新基地,资助扶持会计名家。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会计学会目前已经启动研究基地建设,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与东北财经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并尝试建立以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实务部门专家为研究主体,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科学研究机构。今后,中国会计学会将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具备条件的机构和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大对研究基地的投入,通过建设国家级研究创新基地,重点资助和扶持一批高端会计人才开展相关研究,为培育会计名家创造更好条件。第三,大力推动会计国际学术交流,培养举荐会计名家。充分发挥中国会计学会广泛联系国际会计界的优势,在会计名家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人才交流、论文研讨、资料共享、国际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为会计名家培养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研究(ARC)》(中英文对照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借助这个平台更好地在国际会计舞台上展示会计名家,借助中国会计学会英文网站等多种渠道、手段,大力宣传会计名家,提升会计名家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各级会计学会要通过选拔发现会计名家这个过程,营造百花齐放、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会计人才成长氛围;通过举荐培养会计名家这个过程,发挥会计名家的引领作用,实现高端引领、带动会计人才队伍整体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会计行业人才发展

《会计人才规划》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作为会计行业人才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级会计学会要根据《会计人才规划》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加强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会计人才发展。

(一)要统一认识,将会计人才培养列入各级学会日常工作的重要议题。

各级会计学会要把会计人才发展提升到国家人才战略和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将学术活动、会员发展以及各项日常工作自觉地、有意识地与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紧制定以人才建设为核心的系统的学会发展规划,形成以工作促人才培养、以人才促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要上下一心,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各级会计学会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财政工作为核心,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会员服务工作,满足不同层级会员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会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通过发展会员,凝聚会计人才,扩大学会影响,使会计学会更广泛地服务于广大会计人员,促进会计人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要统一步调,积极投身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5.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五

1.2.3.4.5.【颁布日期】2009-03-31【时效性】【实施日期】【文 号】工信部产业[2009]126号【颁布单位】工信部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充分发挥工业、通信业及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以下统称协会)作用,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行业管理体制,推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转变观念、明确定位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工业、通信业及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宏观指导产业发展,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把协会作为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的重要支撑,切实将一些适宜于协会开展的工作委托给协会。

(二)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协会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和行业情况,组织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实施,协调维护企业利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二、充分发挥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

(三)加强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行业发展中战略

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组织协会开展课题研究,积极采纳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提供有力支撑。

(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鼓励协会适时提出行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信息化等措施建议;组织技术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训工作,协调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协助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大力提升企业素质。鼓励协会发挥专家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协会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支持和指导协会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同业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协会公信力建设,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行业事务,协调会员企业关系,协商解决企业间争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七)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支持协会组织举办关于产业发展的专题研讨和技术、产品、设备展览展销等活动;协助地方政府培育专业市场;促进贸易和信息交流,建立本行业与国内上下游行业组织的磋商机制;加强同国外行业协会的联系,推动多边、双边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掌握行业对外合作动态;组织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相关工作,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市场公平和产业安全。

三、大力支持协会承接政府委托的工作

(八)切实委托相关协会承担部分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

1.制(修)订行业规划的前期调研和中期评估;

2.制(修)订产业政策的课题研究和政策效果评估;

3.行业准入管理有关工作;

4.起草并推动实施行业标准;

5.行业信息化组织和推广工作;

6.行业(企业)统计调查、资料分析整理和综合信息报送;

7.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的总结、鉴定、评价、评估和推广应用;

8.行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质量管理有关基础工作;

9.技术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训、有关资质认证等相关工作;

10.其他可以委托的事项。

(九)建立健全购买服务制度。委托协会开展工作,应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签订委托协议,支付相应的费用。要积极商有关部门落实购买协会服务的资金,制定完善购买协会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委托协会的条件、委托事项、资金额度、服务评价标准、监督措施,规范购买服务管理,管好用好购买服务资金,确保购买服务项目质量。

(十)加强委托工作的监督管理。坚持委托工作要委托给业务能力强、工作质量高、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协会的原则,优先购买评估等级较高协会的服务。建立协会服务质量档案,加强对委托工作的跟踪监督,按照协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委托工作范围和额度。定期评定协会工作情况,对于不能按要求完成委托工作的协会,依据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工作突出的协会,采取适当方式予以表彰。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

(十一)建立协会参与政策制订的征询机制。政府在出台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技术法规前,要采取召开征询会等方式,认真听取和征求有关协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二)建立重点联系协会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协会的工作能力,选择部分协会作为工业、通信业及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重点联系协会,形成长效工作联系机制。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逐步建立起政府与协会之间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关系。

(十三)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向重点联系协会发布相关文件,传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精神和重要工作情况。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协会座谈会,沟通情况和动向,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召开工业、通信业及信息化系统内工作会议时,邀请相关协会参加。

(十四)加强和改善协会信息报送工作。围绕行业发展动态、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协会工作等重点,组织协会报送有关信息和报告。建立顺畅的信息传送渠道,协会上报的行业发展重大信息要及时报送国务院或省(区、市)政府。

五、积极推动协会加强自身建设

(十五)推进协会改革与发展。鼓励协会按照自立、自主、自养的原则,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内部制度。支持和帮助协会建立和完善统计分析、研究、协调等基础性工作体系,规范工作程序,不断提高综合工作能力和水平。

(十六)加强协会队伍建设。引导协会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吸收行业中的专家、业务骨干和优秀年轻人才到协会工作,充实研究力量和专业人才,促进协会可持续发展。

(十七)指导协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协会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贯彻到具体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加强宣传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及时准确地向企业传递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取向。

(十八)改善协会发展环境。工业、通信业及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协会的联系,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能和工作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发挥本地区协会作用的具体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帮助协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

6.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六

近年来,大塘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塘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探索,坚持因村制宜,合理设臵了部分村级党组织,在村级党组织中根据党员从事行业或身份、工作性质等不同特点,将全村党员进行优化组合,在党员蔬菜专业户上成立了党组织,为党员更好地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带头模范作用,实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理设臵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大塘镇的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东岗岭等村通过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积极探索出以农民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的农业产业化新型模式,成功发展了大棚蔬菜、火山粉葛、红新莲藕、其田菜心等“一村一品”的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蔬菜产业的不断扩大发展,要靠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引导,要靠充分发挥党员专业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引领农民奔康致富。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大塘镇在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提出了在蔬菜专业户上成立党组织的做法,并先后在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火山粉葛专业合作社 等成立了党支部。这不仅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且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取得了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效果。

创新活动方式,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在蔬菜产业链上成立党支部后,大塘镇党委结合区委组织部门关于发挥各行各业党组织作用的精神,加强对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规范管理,大力夯实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工作基础。一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指导。在选好党组织带头人的同时,抽调党务业务熟悉的镇干部下派到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和帮助党支部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扩大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党员队伍,紧紧围绕“把合作社中有发展潜力的农民培养成生产经营大户,把优秀的生产经营大户发展成党员”的工作思路。三是激发党员引领作用。在党支部这一核心的激活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涌现出以侯望林、侯韶林等党员致富带头人,他们以合作社为依托,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在大塘全镇掀起了一股现代科技农业发展热潮,带动了大塘镇“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社员向往的组织,有许多社员表达了入党的意愿。

注重实效,扩大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社会效益。为扩大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辐射作用,党支部把党员的先进性与发展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认真推进信息传递、市场开拓、产品销售于一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通过与韶关大学 英东生物工程学院联系,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产品品种不断增加,有叶菜、苦瓜、西葫芦、豆角、青瓜、西红柿等品种。大棚蔬菜种植发展不断加快,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于多方因素未能及时跟上,因此成为村民反映较多的问题。支部党小组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向区农业部门及相关部门多方面争取,完成了800米机耕路、400米农田灌溉水渠的修砌工作,解决了群众困扰多年的排水灌溉及农产品运输、行路难的问题。在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带领下,2009年东岗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发展至820亩、种植面积600亩,总产量1500吨、总产值36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5500元。基地建有现代化标准的钢塑育苗中心一座、铁架大棚18个、竹棚205个、铺设水泥公路800米,总投资达65.5万元。合作社被广东省农业厅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产品西红柿及青瓜获的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如今,在东岗岭村投产的东莞田品农业有限公司无公害蔬菜已远近闻名。

大塘镇积极引导农民建立自助服务性质合作社,并在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发挥农村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个以党员为骨干,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依托,支部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工作模式。根据合作社建立和党员分布状况,创新农村党组织设臵方式,使农村党组织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塘镇在实施“支部+合作社”的模式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建立“支部+合作社”模式,能有效推进生产的产业化。东岗岭村通过组建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把零星、分散的蔬菜种植户 连结起来,形成了互利、互补、互帮、互助、互学的产业经营组织,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建立专业合作社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塘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建立专业合作社,并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产业的发展既要靠市场的引导,也要靠党员干部的引导。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让市场在资源的配臵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因此,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低,在推进产业化的过程中,还要靠党员干部的引导。从东岗岭村的发展历程来看,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党员干部起了带头示范作用。今后,在全镇推进农业产业化时,我们可以在党员干部中先办示范点,获得成功后再大面积铺开。

7.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七

建行以来, 温州银行 (以下简称我行) 内部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全行改革发展的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 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过程中积极发挥监督评价作用, 为提升温州银行竞争发展能力作出了应有贡献。

1.有关内部审计的工作和报告机制不断完善, 信息沟通渠道保持畅通;各级经营管理层在接受审计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并认同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和其监督检查的职能, 一种良性互动的内部控制与监督纠正机制正在形成。

2.内部审计已成为温州银行风险管控体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监督力量。内部审计部门以防风险为导向, 将监督评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充分性与有效性的职责要求落实于各项审计活动之中, 审计理念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工作思路与管理机制日渐清晰。

3.审计结果得到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认可和利用。内部审计部门能够认真理解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公司的经营目标以及自身的关键任务, 将审计重点集中在董事会和管理层关注的内部控制和重要风险领域, 积极有序地开展不同层面的审计活动, 在完善部分重要业务管理制度、申设机构的过程中发挥着支持与参考作用。内部审计履职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4.内部审计在协调外部审计, 落实监管要求, 推动合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内部审计在协调大量的内外部监督检查工作的过程中, 体现了较强的大局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内外检查结果利用能力, 不仅能够完整准确地提供合规经营的情况, 满足了监督检查的要求, 而且及时全面地向董事会、管理层报告外部检查监管的信息和要点, 有效督促和推动了问题整改的进程, 发挥了监管检查内外交流的窗口和内外联动的平台作用。

5.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日渐成熟。以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为主线, 从温州银行实际出发, 学习和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先进做法, 在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 创新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2008年自主研发并投产使用了操作风险监控与稽核平台, 全面启动了风险监控与内控评估方法体系建设, 探索构建了持续监测方法体系。

上述情况表明, 我行内部审计模式在经历了从建行初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演进过程后, 已逐步建立起一个日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但是, 与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要求相比, 与完善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标准相比, 在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1.内部审计独立性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根据《温州银行章程》第117条规定, 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结果应及时全面报送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际操作起来, 仍将内审部设置于经营层, 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二是内审部门职责定位不清, 与其它业务部门存在交叉现象, 如长期承担内部控制委员会办公室、操作风险牵头管理部门等职责。看似扩大了监督范围, 实则违背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即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当独立于内控建设、执行部门, 独立于风险管理部门而发挥监督、评价作用, 因此削弱了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三是参与总行部门内部考核, 将业务条线差错率和违规金额与内审部门挂钩, 使内审部门处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尴尬境地。

2.审计理念层次不高, 审计披露问题的深度不够, 权威性不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 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但由于我行内审工作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 对审计项目的选择、内容安排随意性较大;在审计流程中缺乏具体准则的指导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不重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在审计报告完成后较少关注审计结果是否实际发挥作用。特别是对总行部门审计结论或建议缺乏执行力, 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权威性得不到保证。从审计披露问题来看, 目前我行内部审计工作基本上还是查错防弊, 局限于查处一些具体违法违规问题, 只注重检查会计凭证、信贷资料是否完整, 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合法等, 缺乏对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状况、风险管理等作出系统全面评价和建议, 更未对一些重要的深层次的问题如制度体系、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面对我行业务创新频出, 跨区域经营范围不断拓展的新情况, 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却变化缓慢, 审计披露问题的深度不够,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3.审计技术和方式滞后于业务发展。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建立的计算机风险监控系统与业务部门管理系统接口尚不完善, 使我行由现场内部审计向非现场内部审计转变、由事后内部审计向业务流程内部审计转变的思想无法完全实现, 不仅加大了内部审计成本, 而且制约了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二是随着我行跨区域进程的加快, 以往的总支两级经营构架被打破, 如何实现对异地分行审计业务管理便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现阶段垂直管理、分级委托、下查一级内审构架还处于搭建状态, 而总行内审部门对其现场审计因为地域、人员配置、业务范围等因素的限制, 无法完全按照对温州辖区支行的审计方式进行。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内审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股份制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审计体制已经无法有效发挥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为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健全内部审计体系, 银监会于2006年6月适时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应在内部建立垂直独立并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应独立于经营管理, 以风险为导向、保持客观公正。国内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均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为依据, 适时进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

1.建立“垂直管理、下查一级”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内审体制。主要是内部审计体制实行垂直领导,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效果。对分行内审人员实施“派驻制”:分支机构内审人员编制、工资归总行, 内部审计结果对总行负责, 实施下查一级工作机制。事实证明同级之间的监督显得“弱不禁风”, 很难真正发挥作用。我国银行业金融系统几年以前在构建内控体系的时候, 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下查一级”这个原则, 实际我国银行业也正逐步按照该原则进行内部审计机制的改革、制度的梳理。

2.实现审计重点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一是从侦弊型到防范型的转变, 即以事后内部审计为主转向事前或事中内部审计为主方式的创新。通过把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从部门型到流程型的转变。在银行同业普遍着手打造流程银行的大背景下, 其内部审计工作仍将审计对象按部门、职责进行划分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果, 内部审计随业务流程的转变成为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的必然。三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银行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要中介, 构架和流程日趋精细、复杂, 每个业务模块、每个操作部门、每条管理条线均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银行业内部审计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的重要变化之一在于着眼于银行体系的整体, 而非单独、孤立地针对某个部门或某个业务品种。

3.实现内审人员从终身制到职能发展的转变。内审的客体是银行经营活动, 在客体更新换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内审人员的知识水平停滞不前、抱着老经验、以往知识, 势必造成监督者落后于被监督者。内审人员的终身制是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之一, 银行同业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应根据内审人员个体、业务素质等差别分别进行职能安排。

三、关于我行内部审计体制改进的建议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 各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新的形势要求我行内部审计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有效性。内审工作要循着重大风险的轨迹, 重点关注跨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风险领域的控制情况。监督层次要上移, 审计视线要深远, 检查重点要集中, 评价结果要精准, 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 真正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支持温州银行跨区域发展与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要围绕从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作为切入点, 借鉴同业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再造我行内部审计体系, 提升我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1.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设计。根据本行实际, 目前宜推行“垂直独立、分级委派、下查一级”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总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下属垂直条线的人事、薪酬、财务与分行相对独立, 并由总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领导, 采取下查一级工作机制, 避免各级经营机构负责人的行政干扰, 避免经营管理者成为审计委托人。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的活动和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 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没有干涉情况下执行委派任务、报告审计发现和评价结果, 使整个内审体系对董事会负责, 拥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进一步理顺内部审计职责。应将内部审计部门目前承担的日常具体业务事后监督、操作风险牵头管理等职责进行剥离, 由相关业务部室负责归口管理, 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及工作职责的独立超脱性, 避免出现评价与被评价相混淆的尴尬局面, 使内审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信息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公司战略执行效果等方面上来, 从而提升内审工作高度和层次。

3.畅通沟通渠道, 强化服务意识。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因此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者, 又是本单位管理工作的服务者, 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所以我行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把审计事项视作为领导、部门和所属单位提供服务的过程。内审工作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畅通的沟通渠道和信任关系, 使审计意见和建议能更好地得到贯彻和落实。

4.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首先我行应逐步实施内审人员准入管理, 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 逐步实施内审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 促进内审队伍的流动, 实现人员结构的合理调整。其次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训投资, 仅靠专项的审计去了解涉及的业务程序, 感觉是零散的和不连续的, 应给出一定时间对内审人员进行现岗培训或与业务部门同步培训, 使内审人员自始至终跟踪某项业务程序以达到同步理解和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的目的,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提高内审人员待遇、充实内审人员数量, 使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 确保对基层行合理的审计频率和范围。

5.完善审计方法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的非现场信息系统, 将传统补救型或堵漏型的事后审计变为事前和事中审计。大力推行内部控制评价基础审计方法, 合理确定内部审计检查的范围、重点和具体方法。实施审计检查方案的标准化管理, 规范和统一审计检查方法和程序, 防患检查人员的操作风险。完善内部审计情况的报告制度, 构建基层审计机构向总行直接报告重大问题的绿色通道, 以确保本行高层及时知晓和纠正内控管理中的偏差, 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纠错的作用。

6.及时做好问题反馈、回访工作。在揭露问题或潜在风险的基础上, 内审部门应对被审计单位发挥督促作用, 使其及时整改并作好反馈工作。同时要进行不定期的回访, 举一反三, 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对被审计单位已整改问题建立登记台账, 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审计, 据以提高审计后监督和后评价作用。

摘要: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监督、评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在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等方面仍存在可改进之处。文章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内审体制改革方向为背景, 通过分析温州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差距, 旨在提出改进建议, 从而充分发挥内审职能, 确保温州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关键词:温州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耿军会.从“巴林银行倒闭案”看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3) :45-46

[2]黄永祥, 李北起.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的发展趋势[EB/OL].福建审计网, 2009:23-24

[3]焦光辉.试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9 (16) 142-144

[4]刘华.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 2008 (4) :23-24

[5]缪艳娟.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制度视角[M]. (第1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瞿旭, 李明, 杨丹等.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 2009 (4) :38-46

[7]宋京津.美国COSO框架的借鉴与启示—基于文化视角的研究闭[j].财会月刊, 2009 (19) :49-51

[8]孙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J].财经科学, 2007 (2) :7-14

[9]王希全.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导向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4) 86-91

8.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八

纲要在23个专栏中明确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经过精心谋划和科学论证形成的,是将纲要做深做实的重要抓手。165项重大工程项目作为一个集合体,充分体现了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也包括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务,都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各领域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抓好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落实,就抓住了纲要实施的“牛鼻子”,对牵引和带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有力抓手。按照“耳目一新、务实管用”的要求,纲要围绕增后劲、补短板、促均衡、上水平,提出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主要是从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五个方面,强化对纲要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支撑。这些工程项目,突出了对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突出矛盾的针对性,突出了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带动力,突出了对推进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影响力。推动这些重大项目落地和重大工程建设,将有力牵引和带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

二是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聚焦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明显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例如,为确保现行扶贫标准下的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纲要专门提出了扶贫攻坚重点工程,也就是八项重大工程,明确了通过特色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人以上脱贫、通过劳务输出扶贫实现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1000万人脱贫、其余实行社保兜底保障的脱贫攻坚路径。只要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如期实施,并发挥作用,就可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按照需求引领、供给创新的思路,着眼于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提出来的。推进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既能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有效需求,也能增加有效供给、推动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可以说既利当前稳增长,又利长远强动能,是从供需双侧协同发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它将有力支撑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四是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是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发挥作用的大舞台。一方面,纲要确定的这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凝聚了各方面智慧,反映了全社会对发展需求的共识,体现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对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为各个市场主体提供广阔舞台和巨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推动,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需要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纲要实施的强大合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纲要实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明确要求推动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纲要发布近半年来,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开展相关工作。从目前进展看,各项重大工程项目积极有序推进,一批结转在建项目正在加快实施,一批新建项目已经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还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正在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方案、开展试点等方式积极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为进一步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对165项重大工程项目的落地作出了具体部署。

9.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九

++县教体局督导室

近年来,我县教育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安全、稳定、队伍建设为重点,抓好载体,强化督导,真抓实干,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正沿着良性发展轨道迈进。具体做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

一、在教育督导队伍管理上,突出一个“建“字 建好教育督导网络,是发挥督导作用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建立起了区域性教育督导网络,为做好教育督导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及时调整教育督导机构。以县政府文件形式调整充实教育督导机构人员,主管县长任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局长和主管副局长为副主任,教体局督导室主任为办公室主任,教体局挂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牌子,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我县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责。二是聘任乡镇和局直学校督导员。县级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督学,督学的工作重心在乡镇。因此,我们把++个乡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全部聘任为督导员,一年进行两次督导业务培训,让他们成为县级教育督导的中坚力量,使他们在熟练的工作岗位上既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又发挥本乡镇教育督导作用。要求督导员要深入校园,走进课堂,亲身感受学校的校风校貌,感受校长、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学习情况,要亲自听课,直接与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了解教学的组织、备课、教研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态度等,了解校长、教师、学生们都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还希望什么?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直接收获。更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应本地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科质量监察体系。三是聘请教育督导联络员,实行联络员责任区制度。我们把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和局二级单位负责人统一聘请为乡镇教育督导联络员,每个联络员分包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就是一个责任区,让他们指导责任区教育工作。联络员还负责对教体局有关工作上情下达,尽量减少文山会海。在年终目标考评中,责任区教育工作考绩与联络员奖惩直接挂钩,使他们有职有责有权。如,++镇某一小学发生了+++++,++镇有三名教师+++++,++镇中心学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教体局对督导联络员以及包片领导全县通报批评,这三个镇年终考评一票否决。四是不定期组织教育视察活动。针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还适时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和教育界知名人士作为教育视导员,深入乡镇和学校视察工作,调查研究后,形成书面材料,报告县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地依据,做好政府教育工作的参谋和助手。2000年新建+++,2003年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2005年+++++++收归县直管理,2008年撤销+++++分校机构,成立县+++,这些重大决策和取得的成绩,无不是在教育面临的最关键时刻,通过视导员视察活动带来的教育发展机遇。

二、在中小学校管理上,突出一个“评”字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工作重心,深入开

展评估活动,以评促改、以评促教,评出水平,评出干劲,全面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从2001年开始,我们结合本县教育发展现状制定了《++县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评估内容具体体现为六个一级指标,即教育思想、办学条件、常规管理、教师队伍、校园建设、教育质量。每年利用暑假,我们都要组织若干个督导评估组分片分线依据方案进行督导评估一次。县教体局重点督导评估++所初中和+++所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学校督导评估辖区内教学点。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汇总有关数据,然后分类排序。通过目标设定和督导评估促进了全县各中小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提高了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水平,规范了办学行为。从而实现全县中小学校的校园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的目标,促进和加快了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在督导评估结果的处理和运用上,为了鼓励先进和充分发挥每所学校的优势,设定了学整体工作优秀奖和单项工作先进奖。并且对发现和掌握的特色学校,命名为县级示范性中小学,对特别优秀的学校,鼓励创建市级示范性学校。这些年,我县之所以涌现出了全市数量最多的市级示范性学校,都是督导评估的结果。通过学校自评和督导评估,找出学校已取得的成绩和差距,激发学校内部活力,达到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督导评估的结果成为县教体局评估奖评学校教育先进单位、命名示范性学校、考核政绩、任用校长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了督导评估的导向、改进和激励功能。

三、在教育目标实现上,落实一个“管”字

“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督导的职能。怎样才能保证全县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2008年开始,我们根据单位管理权限、单位性质和业务范围进行分类下达操作性极强的考评目标,突出“++++++++++”的整体工作思路,合理设置考评项目并赋予分值。管理目标的出炉着实费尽周折,我们经过三次班子会讨论,三次不同层次校长座谈会征求意见,三次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最终将《++县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印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当然,我们并不仅仅是对目标管理年初下达,年终考评,而是处于全年监控之中。我们要求各监控科室都要对所列项目根据权重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理。年终考评时,科室对所列项目打分和考评组打分各占50%,取平均值计分。为了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创造性开展工作,我们还设定了加奖分,内容包括荣誉奖励、信息发表奖励、通报表扬奖励、代表县级接受检查奖励、向上争取资金奖励、班子民主测评优秀奖励。但对于违反计划生育、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出现严重不稳定事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学校实

行一票否决制。另外,为了鼓励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学校班子集体的作用,各单位年初都要制定全年重点工作台帐,明确完成的时限和标准,定期接受督导检查,年终纳入目标管理考评。

几年来,我们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我们认为这是管理教育工作的行之有效的途径,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因为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在考评中和考评后,对于考评结果没有任何异议。每年春季,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对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的先进单位都要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在教育工作振兴上,狠抓一个“督”字

一个时期以来,我县教育领域一度出现一些影响事业发展的问题:部分学校领导官僚作风严重、教师队伍恶风陋习滋生蔓延,教育质量尤其是高中质量下滑严重,教育形象不佳社会反响强烈,等等。++++年秋,县教体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提出了“++++++++”的总体思路。如何真正有效落实总体思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真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局长++++亲自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教体局班子审时度势,经认真讨论研究,决定把督导检查作为我县教育工作振兴的有效抓手,建立教育工作督导检查长效机制。

首先从抓作风纪律和教学工作入手,向各级各类学校印发了《++县教体局关于全县教育教学及作风纪律工作的督查方案》,实行月督查通报制度,内容涵盖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法律法规执行、会议贯彻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课堂教学改革、信访稳定工作、作风纪律问题等等。凡是教体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都属于重点督查内容。起初,我们按督查内容和性质将督查组分为作风纪律组和教育教学组,作风纪律组由纪检书记和工会主席带队,再分为两个组,一个组督查县直学校,一个组督查15个乡镇,纪检监察科和综治办人员全部出动;教育教学组由4位副局长带队,再分为四个组,一个组固定督查高中和县直其他学校,三个组负责督查各乡镇,每个组都抽调4—6名机关科室人员和教研室教研员,人员一律固定下来,不得随意请假。每个月初,局班子先研究当月督查内容,由督导室拟出督查提纲,印发局班子成员、各科室和督查组人员。督查时限均为一个月。次月初各督查组形成书面汇报材料集体向局班子汇报。汇报过后,针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局长亲自点评,要求限期整改,然后安排下月督查工作。要求督导室在两日内拟好督查通报,印发各级各类学校。

经过半年督查实践,我们发现督查工作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督查过于频繁,基层单位接待任务重。两个组交叉进行,有时候还有“撞车”现象。二是督查组成员抽调

不够慎重。局机关有的人员尽管业务熟练,但是忙于常规工作,一旦离开岗位,影响正常工作;部分教研员还有他们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一旦抽调,份内工作难以完成。三是由于督查密度较高,部分督查人员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疲于应付,工作务虚。四是教育中心工作凸现不够明显。在督查过程中,仅限于听听汇报、看看校舍、查查资料,不真抓严管,不深入课堂,不深挖细究。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完善,那么,我们的督查工作就会流于形式,我们的教育发展仍会停滞不前。局班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经过反复讨论,作出如下决定:一是为了不增加基层负担,作风纪律组和教育教学组合并为教育工作综合督查组,成员优化组合,再分五个小组,其中一个组固定督查5所高中,由业务局长带队,教研室主任为组长,所有高中教研员为成员;二是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其他四个小组不再抽调教研室人员,对抽调局机关工作人员要从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两方面严格选拔,由督导室拟选报班子确定,每个组不超过5个人;三是为了使督查组了解所有乡镇的教育工作情况,防止督查走过场,避免工作徇私舞弊,四个乡镇督查组推磨轮流督导检查,对出现的问题,逐月整理排序,跟踪督查;四是为了规范督查行为,加强自律教育,我们实行双向监督制度,研究制定了《教育督查++条禁令》,印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了举报电话。同时,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对各督导组工作进行评议打分,作为督导组成员年底考核评先依据;五是为了使督查活动永远不游离于教学这个中心,规定,凡是下基层督查,必须深入课堂随机推门听课,听后必评。明确要求不听课禁止督查,不评课决不听课,月初汇报前必须交验听课记录本。

教育督查活动是一种工作形式和方法,但它更需要有具体载体作平台。所以,我们对于所涉及的督查内容,有的还需要加强研究,补充完善相关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督查学校领导担课情况,我们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问题又要考虑以教学领导教学的规律,因此,规定县直学校校长和乡镇初中、小学规模在800人以上的校长可以不担课,但县直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和乡镇直小学及规模超过500人以上的初中校长原则上担课量应不低于教师平均担课量的三分之一,规模在300-500人的初中、小学校长担课量在教师平均担课量的二分之一以上,300人以下的校长承担满担课量。这样,督查工作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督查教学工作,深入课堂听课已成为一种惯例,那么,究竟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评定这所学校和这个乡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情况呢?于是,教体局既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又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了课堂教学“++++”实验模式,制定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督查组通过点上的听课评课,窥一斑便知全貌,就了解到全校以及全镇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状况,从而掌握全县中心工作的落实情况。

----督查学校校容校貌,我们就研究制定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校院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厕所文化建设标准。督查教师队伍敬业精神风貌,我们就在全县开展了“+争+评+创”活动,印发实施方案,制定评选和创建标准,适时督查乡镇校长论坛、典型事迹报告和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学科教学竞赛等活动落实情况。去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县政府就以此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建立督导检查长效机制,尽管在实践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是,我们能够扬长避短,真督实查。所以,我们认为,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突出的。三年来,我们共印发《督查通报》++期,通报表扬学校++所次,通报批评学校++所次。尽管期数不多,但分量很重,震动不小,因为在年终百分目标管理考评中,表扬三次奖1分,批评两次扣1分。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规范,学校内部风清气正,学校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作风纪律性明显加强,教师们乐于教研,忙于“充电”,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中小学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转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2008年高考成绩由2007年综合评估全市第+跃居全市第+,2009年和2010年提升到全市第+位,我县被评为全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可以说,目前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突破了长期以来在全市中下游徘徊的局面,步入全市先进行列。

几年来,我县教育督导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体会有四:一是领导重视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关键。两年来,局长+++多次专门听取督导工作汇报,+局长宁可放弃其它重要会议,也要和所有班子成员集体听取月督查汇报会。这无不说明领导对督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狠抓落实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根本所在。县级教育督导的重点工作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重心在教育教学质量。如果不是突出抓好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就很难实现教育质量大跨越的新局面。三是当好参谋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只要参到点上,谋在实处,领导都会大力支持工作。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督导室向领导和班子提出的建议是正确的都会被采纳,都会得到大力支持。四是创新教育督导机制是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教育督导工作是保证各级政府教育工作落实的重要一环。如果不及时改革创新督导内容和方法,就不可能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不会实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近几年来,我县在发挥教育督导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

10.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十

一、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金融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全省共发行央行票据76.8亿元,用于购买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到2008年6月末,全省共有62家联社经人民银行考核批准兑付专项票据,兑付金额47.5亿元。为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2005~2007年,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向全省农村信用社分别发放支农再贷款余额16.2亿元、6.4亿元、3.4亿元,2008年1~6月又累放23.3亿元。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及流动性状况,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调整,在全省84家农信社中,63家社存款准备金率为11%,19家社为14.5%,2家社为15.5%,分别低于其他各金融机构5.5、2和1个百分点,为全省农信社腾出可用资金约55亿元。

二是金融支农资金持续增长。2005~2007年,全省县域贷款分别增加71.6亿元、100.3亿元和201.5亿元,今年上半年,县域贷款增加额达到139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增加额的70%。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从2001年开始在全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5年以来推行农户大额信用贷款,基本解决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贷款需求。

三是金融支农领域逐步拓宽。结合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和需求热点,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农业银行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推手,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纽带,以村镇银行为补充,主动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全力推进“三农”服务工作。农业发展银行从传统的粮棉油收购业务拓展到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农村电网改造和水电、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支持江河湖泊周边环境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村镇人居环境改造等。

(二)强化金融信贷政策指导,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一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编写《湖北省金融创新产品及典型范例汇编》,引导金融机构突破传统、大胆尝试,将农业企业、农户拥有的林权、货物、仓单、订单、应收账款及其他动产等作为抵押担保品,为其量身定做出一些新型信贷产品,解决了部分企业或农户因抵押担保不足无法获贷的问题。如南漳县以农户的林权证作为抵押物,开创了湖北林权变贷款的先例。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与省林业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了林权质押贷款的做法和经验。

二是积极探索和推广农村新型信用模式。在襄樊宜城、孝感大悟、荆州仙桃等地探索推广“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的信用模式,由协会会员组成联保体,出资建立联保基金,会员相互监督和承担责任;农村信用社向协会发放贷款,协会负责督促会员按时还本付息,为当地农户和农村企业打开了贷款方便之门。同时在黄石阳新探索“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社联合+财政贴息”的信用模式,即由农行负责企业项目开发的流动资金贷款,农信社负责向种植基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农行给予龙头企业3A信用评定和每年3000万元授信额度,要求企业用厂房等有效资产作抵押;县农信社根据农户订单额和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并以订单作质押。农行对企业发放的贷款实行利率下浮9%,财政按20%的标准对其利率下浮部分予以贴息;农信社对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7.29%,较该社发放的其他贷款利率低1.1个百分点,财政按两者之间差额的50%标准进行贴息。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截至2008年8月末,全省共成立村镇银行8家,其中包括全国首家由外资银行控股的村镇银行——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全国首家由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控股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机构总量居全国第一。2008年9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个市(州)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年内开业,2009年以后扩大试点范围。

(三)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一是改进农村支付交易系统,提高农村金融电子化水平。支持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行内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和支付系统建设,实现了个人存款的全国跨行通存通兑。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截至2007年底,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县以下98%的营业网点开通该项服务的目标。实施邮政储蓄“绿卡村”工程,全省已建成“绿卡村”1426个,累计发卡998万张。

二是推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提升农村金融信用水平。人民银行与地方党委、政府紧密配合,不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

11.充分发挥银行业作用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发展;人民群众;创新机制

一、未雨绸缪,把握大局,切实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公安工作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管理的很多方面,都与公安工作有着紧密联系,公安机关既是社会建设的保障者,也是参与者。当前,广大公安民警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宏伟目标上来。

一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一些前所未有、始料不及的问题必将进一步增多,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认真判断各种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和影响,善于运用各种合法手段调节和解决矛盾,确保企业施工生产的平稳推进。

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安工作与其他社会行为的联系更加密切,如果忽略其他外界因素就事论事,就难以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站在全局谋公安,置身公安识公安,在企业发展这个大背景、大前提下思考、谋划和部署公安工作。

三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把服务企业和职工群众作为公安机关首要政治任务,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只要符合人民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的,要解决支持和保护,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要坚决反对和制止。

二、打防并举,群防群治,努力为企业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无从谈起。”多年的实践也证明,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公安机关处在维护社会稳定最前沿,在实现的各项工作的进程中,不断适应内外形势的变化和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打、防、管、控”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一是打击要有力。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严打整治活动,努力保持企业内部环境持续平稳。当前,要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工程物资,拆盗铁路器材、施工机械,寻衅滋事、聚众阻工闹事等严重刑事犯罪,及时追缴损失,决不允许其发展蔓延,形成气候,确保企业财物免受损失。同时,做到严厉打击与教育挽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立因素。

二是防范要严密。要按照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治安防控、跨区域治安防控的理念,建立健全治安联防、治保会等基层保卫组织,严格落实治安包保责任制,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发动职工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切实落实群防群治。要坚持科学合理分配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治安较差区域,明确服务目标,坚定不移地维护好企业内部稳定,确保企业施工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三是预警要超前。积极协助化解基层现场的矛盾纠纷,妥善处置各类群体、突发危机事件。超前制定工作措施,力争做到防范在先,善理其后。对当地的社情民意做好针对性地摸底排查,对因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施工作业、外部劳务队上下场等引发的群体性闹事、上访苗头与其他重大不稳定因素,切实提高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尽可能将矛盾缓解、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尽一切可能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管理要有序。经常性地协助企业项目做好外部劳务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协助项目搞好施工队伍的遵纪守法教育,认真落实对外部劳务人员的登记备案和检查制度,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特别是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服务至上、完善管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外部劳务管理新途径。

三、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针对当前公安管理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公安机关要自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上来。要更加注重服务意识,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要改变管理理念。要积极教育广大民警摒弃“以管人者自居”以及单纯的管理和执法者的落后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精确把握局部与全局、原则性与灵活性,对下负责与对上负责的关系,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模式,该管的必须管严,该放开的坚决放开,自觉寓执法、管理于服务之中。

二要坚持依法管理。对应当由公安机关管理的涉及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等各项工作,一定要树立依法管理的思想,坚决管住、管好,管出成效,决不能流于形式和降低标准。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找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消除各类治安隐患,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要提升服务质量。在车管、户政、治安等方面,积极开展“文明标兵”评比活动,推行一站式审批、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限时办结等群众欢迎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以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行动,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上一篇:奔跑吧,初三同学下一篇:物业公司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