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共12篇)(共12篇)
1.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农村粮食生产现状的调查报告
XX大学 XX学院 XX班 XXX
调查时间:2009年7月22日
调查地点:XXXXXX
调查对象:所在村庄
调查方法:询问村民及实地调查
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可与一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等同而视。今年暑假,我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了学校的暑假实践调查活动,对所在村庄的粮食生产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我所在村庄耕地约2000亩,人口2500户,属于中小型村庄,主要耕种玉米与小麦。几十年来,本村耕地经历了“由衰到盛再到衰”的阶段,50年前,由于耕作技术制约,尽管耕地面积广阔,但没有高效化肥及现代化的耕作机械的帮助,收成不是太好,农民将收获的希望寄托在天气的风调雨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科技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10年后机械化耕作普及到我所在的村庄,收割机、犁地机、播种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雨后春笋般投入了使用,农忙时节不再有全家动员的忙碌场面,也不再有数日的辛苦劳动,然而粮食产量却有了极大改善,由50年前的亩产量300斤到了现在的900斤,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变化离不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开明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将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高科技技术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来抓。6年来,中央财政“三农”投入和“四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今年良种补贴等“四补贴”资金由2003年的3亿元增加到1230亿元,尤其是中央财政3月初就提前预拨了“四补贴”资金1116亿元。水利部加大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抗旱水源调度力度。中国气象局认真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各地也纷纷出台扶持粮食生产的配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报道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产量增加,面积减少,比重下降。全国粮食产量连续迈上40000万吨(1984年40731万吨)、45000万吨(1993年45649万吨)和50000万吨(1996年50454万吨)三大台阶。粮食播种面积,1980年为117234千公顷(17.59亿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1,1990年为113466千公顷(17.02亿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5,10年间面积减少3768千公顷(5600多万亩),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2000年为108463千公
顷(16.27亿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9.3,10年间面积又减少5000千公顷(7500万亩),比重下降7.2个百分点。
然而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方面没能够被足够重视,当前面临许多困难,产生了许多问题。、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地表水局部污染比较明显,属于有机污染类型,空气污染继续加重,尘类颗粒物是本地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农业设施相对落后。有些偏远山区仍然采用手拉肩扛的运输方式,使用镰、辘轳等古老的生产方式进行作业,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比远远落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3、耕地面积占用。随着城市化脚步加快,城市面积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成为市区,耕地变为城市,面积逐渐减少。
4、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涝灾害一直是困扰南方的一大问题,今年东北的特大旱灾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其他诸如冰雹、沙尘,寒流等,都使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要使这个问题获得全面、持久的解决,就需要整个国家的人民做出共同努力。
1、控制人口的增长。能控制人口,又能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供应就会得到保障,人民的营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2、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开展新的绿色革命,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及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不断增产粮食,保证人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一方面要为农业生产开拓新路,大力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产量;一方面要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中国肥沃而便于耕种的土地,现在差不多都已开垦。剩下的可耕地数量已不多。不仅如此,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扩建,房屋和交通占地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因此,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4、尽量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把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同支持和援助贫困国家、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确保国家和家庭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使社会的所有部门、各行各业都能保护和促进农业增产。
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经济的提高,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河南考察农业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见一个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还会面临更多困难与挑战,新的时期,我们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2.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二
一、主要粮食价格变化及种植结构情况
单位:元/斤
单位:万亩
由上表可知, 2010~2012这三年间, 东宁县三大粮食作物价格和种植面积基本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 我县小麦种植面积非常小, 粮库不对其进行收购。东宁县非粮食主产区, 现有粮食种植面积77万亩, 其中玉米、水稻、大豆这三大粮食作物占比达99%, 小麦种植面积微乎其微。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明显随价格的上涨在扩大, 主要是2011年较2010年有大幅度的上涨, 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外, 玉米的种植面积还受本地粮食加工企业原粮供应的影响, 根据粮食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能力来相应调整, 主要是根据东宁宏达高蛋白饲料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而相应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近年来保持在5万亩左右, 变化幅度不大。大豆种植面积也保持了相对稳定, 主要是避免因市场价格变化而产生不稳定现象。
从调查情况看, 当地政府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二、金融支持粮食生产情况
(一) 人民银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支持粮食生产
一是为支持春耕备耕生产, 加强信贷支农, 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今年, 向东宁润生村镇银行投放了9000万元支农再贷款, 保证其满足农民春耕备耕资金需求。二是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组织县内农发行、农行、农商行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了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金融服务工作的措施, 为农户开展农田小型节水灌溉、塘渠疏浚、堰坝加固等提供信贷支持。
(二)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粮食生产
目前, 我县已形成了由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组成的多元化的金融支农体系, 各涉农金融机构坚持以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 积极加大信贷投入, 满足“三农”发展的各项资金需求。2012年12月末, 全县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6.77亿余元, 其中支持粮食生产贷款占比为1/5。应该说占比不高, 主要原因一是东宁并非粮食主产区, 种植面积有限;二是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 满足程度不断提高, 贷款投放基本饱和;三是从近两年情况看, 农民用于地裁木耳的资金需求比较大, 大部分是在资金周转困难时附带着用于种粮。从利率水平来看, 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利率方面采取了优惠于其他贷款的政策。
(三) 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支持粮食生产
目前, 各涉农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如农商行的“一证通”、农行的“惠农卡”、村镇银行的“农易贷”, 这些产品和服务方式在投放农户贷款方面, 都实现了手续简化、过程缩短, 资金支取方便灵活等优势, 对于农贷满足程度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政策建议
第一, 人民银行应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国家扶持性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基础作用, 鼓励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园、农业示范园方面的信贷投放, 做好生产资金的调配工作。
第二, 县域内金融机构应健全、完善粮食贷款管理政策措施。一是全力满足农民在粮食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信贷需求, 并在贷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二是缩短审批流程, 扩大审批权限, 加大对粮食生产、收购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稳定粮食生产。
3.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三
报告
粮食局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五五”普法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普法教育,使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粮,为我市粮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现根据《关于对市市属单位和驻普单位“五五”普法查检验收考核标准的通知》(普治
办﹝﹞8号)精神,将我局“五五”普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五五”普法工
作顺利开展
我局局党组和行政班子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充实普法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市粮食局“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金玉品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鲁强、王丕强、李景雄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五五普法的具体工作。为使“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我局根据《中共思茅市委思茅市人民政府转发的通知》(思发﹝﹞26号),制定了《市粮食局“五五”普法工作计划》,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保障。
二、突出重点,确保“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五五”普法期间,我局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来党的十六届、十七届各个全会精神,紧密结
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落实“五五”普法的各项具体任务,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宪法和法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
二是紧密结合国家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及时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播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市的建设进程。
三是紧密结合粮食工作特点,积极开展普法教育,除认真学习好“五五”普法规划规定的《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食品卫生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外,重点结合粮食工作的实际,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学习,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法律法规知识。
四是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根据机关工作的实际,做到学习时间有保障,争取每季度每个月安排一定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中单位职工学习市委普法办每年安排学习的法律法
规,并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学习与本部门单位职工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是做到本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经费有保障。每年都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经费投入;积极购买普法教材,做到每个职工人手一册。
三、结合粮食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确保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五五”普法期间,我局结合粮食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关粮食普法活动:
一是利用每年10月16号“世界粮食日”这天,采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街头集市散发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和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围绕粮食这一主题,开展粮食科技宣传周等活动,宣传普及有关粮食的法律、法规和购、销、调、存知识,教育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粮食,保障消费安全,号召广大群众珍惜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二是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出
台的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围绕粮食行业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粮食法律知识竞赛。5月,我局积极组织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粮食局组织的全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三周年法律知识试题竞赛活动》,为鼓励全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学法、用法、守法,我局从紧张的经费筹集资金21700元,对积极组织职工参赛、答题正确率相对较高的县(区)和直属单位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和鼓励奖,对在竞赛中获得满分的个人颁发了优秀个人奖,提高了全市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知法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粮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廉洁自律、反腐倡廉、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活动。五五普法期间,我局多次利用影音资料,在全局收听、收看廉洁自律、反腐倡廉警示片,还召集局机关和局直属单位全体职工,请原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组组长凌华炘到我局作廉洁自律、反腐倡廉的专题报告,并组织局机关全体职工
先后二次到景东、监狱警示教育基地,亲身感受违法乱纪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我局干部职工得到触及灵魂的深刻教育,提高了我局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四是组织局干部职工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食品安全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学法、用法和守法、护法中发挥表率作用。
4.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四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xx的会员“爽爽”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我市粮食经纪人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要求,我委于11月底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围绕粮食经纪人在粮食购销领域的地位、作用、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应对和治理措施等有关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粮食经纪人的概念
粮食经纪人,是指活跃在农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用自有资金和工具直接从种粮农民、其他粮食生产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象手中收购粮食,转手销售给粮食收储、加工、转化等各类用粮企业,通过收低卖高获取购销差价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其人员构成的主要来源有: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的所谓“粮贩子”和粮食购销专业户;二是有一定经营经验,头脑灵活,平时务农,粮食收获后走村串户收粮卖粮的农民或种粮大户,多由夫妻、父子、兄弟或亲朋好友搭伙而成;三是原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他们熟悉粮食工作,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有从事粮食经营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四是具备一定收储条件和资金实力,能设点收购的个体粮商。
二、我市粮食经纪人的基本概况及发展趋势
2021年,本市粮食经纪人总数大约在1950个(户)左右,年购销总量在20万吨上下,已经成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收购的主要渠道,其中在市中心城区的中央储备粮郴州直属库和湖南郴州国家粮食储备库90%以上的粮源来自于粮食经纪人,各县市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50-60%左右粮源来源于粮食经纪人,其余部分为种粮农民、种粮大户等直接送售。
从粮食购销总量来看,桂阳县安国水稻专业合作社每年在3万吨左右、安仁县阳慧军每年在2万吨左右,是本市粮食经纪人队伍中购销规模较大的少数部分,大部分粮食经纪人每年购销总量为1000-3000吨左右,还有少部分粮食经纪人购销总量较少,从几吨到几百吨不等。
从经纪人分布情况看,桂阳、安仁、永兴和资兴等产粮大县(市)经纪人较多,其中桂阳县约650个,安仁县约520个(户)、永兴、资兴、苏仙、嘉禾约为200个(户),其他各地因粮食产量不高、收储需求不大,粮食经纪人只有1-10个左右,北湖区、汝城和桂东县等地粮食产量较低,农民仍然保留直接送售习惯,本地很少见到粮食经纪人。
从经纪人群体变化趋势看,从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至2019年,粮食经纪人群体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13年-2018年期间,由于连续启动最低价预案,收低卖高有利可图,经纪人队伍迅速扩大,本市较为活跃的经纪人超过400人。从2019年至今,随着国有粮食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逐步规范入库必检、严格把关重金属质量指标、分级定价等收购流程,相当一部分没有质量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的中小型经纪人顶不住购销风险,逐步退出市场,经纪人队伍迅速缩减,以湖南郴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为例,2019年以前与该库有购销业务往来的经纪人多达60余人,至2021年只剩5-6人左右。预计未来几年,经纪人队伍还将进一步缩减,具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质量检测能力和粮食仓储能力的烘干场、合作社和少数经纪人将成为经纪人主体,小散户将被淘汰。
三、粮食经纪人在粮食购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政府鼓励多元主体进入粮食购销市场,粮食经纪人在促进粮食市场有序流通过程中,成为种粮农民和收粮企业中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一是为农民售粮提供了便利。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年龄偏大,要把余粮整晒、打包、运输和售卖到粮食收储企业和加工企业,费时费力,多有不便,而粮食经纪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与当地农民关系融洽,他们直接在田间地头完成粮食收购,大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愿意便宜一点将粮食在家门口卖给粮食经纪人,双方各得其利。因此,粮食经纪人的出现,有效化解了农民售粮难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二是减轻了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压力。
粮食经纪人走村串户将分散的粮食集中运到粮库交售,缓解了企业人手不够、网点不足的矛盾,减少了收购费用,加快了收购进度,使企业能够掌握较充足的粮源,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提高收购效率,完成收购任务。随着近几年各县市区建成中心库、减少乡镇收购网点,更需要依托经纪人完成粮源快速集聚。三是促进了政策信息传递和粮食产业引导。
每年粮食收购期间,虽然各级政府和粮食企业都会宣传粮食收购政策,公布收购价格、质价标准等,但仍然有较多农民对政策关注不够、理解不透,而粮食经纪人在收粮过程中,以口口相传的直白解释,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民理解政策、了解市场变化,告诉农民种什么粮能挣钱,引导他们形成优粮优价概念,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四是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
粮食经纪人职业的出现,一方面缓解了农忙期间农户人手不够的矛盾,同时也为农民和粮食企业下岗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四、粮食经纪人参与购销活动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粮食经纪人因利而生,活动范围广泛难以监管,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粮食经纪人绝大多数本身就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5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只有很少一部分经纪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一些经纪人除了购销价差概念外,既不熟悉国家政策,也不具备粮食专业知识,不了解水分、出糙、重金属等指标,凭经验收购;相当一部分经纪人只有手持式水分测量仪,没有配备必要的检化验设备,无法把好粮食收购质量第一关。二是缺乏诚信职业道德。
部分粮食经纪人在收购活动中唯利是图、不讲诚信,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散布粮食虚假信息,使用没有经过检定的计量器具,在收购活动中有压级压价、短斤少两、弄虚作假、骗买骗卖现象,损害了农民利益。三是缺乏公平竞争观念。
粮食经纪人未形成行业组织,未建立行业规范,存在无序竞争情况,为争夺粮源而哄抬价格、降低粮食收购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粮食经纪人主要活跃在农村,四处游走流动收购,数量小,无固定场所,直接给予处罚难度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受到经费、车辆、人员等制约,难以落实有效监管。五是为滋生购销腐败提供了土壤。
部分经纪人长期与国有粮食企业接触,与企业的检斤、验质、保管等关键岗位人员十分熟悉,容易形成内外勾结,出现隐蔽的利益输送,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五、加强粮食经纪人队伍监管的措施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建议在省级层面出台《粮食经纪人管理办法》,将粮食经纪人纳入粮食行政管理对象,实行备案管理,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行为约束,更好地发挥粮食经纪人在活跃粮食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引导促进自律。
依托规模较大的经纪人,以县为区域组建粮食经纪人行业协会,建立协会章程,引导形成摆正买卖关系,坚持合法守信经营的良好风气,促进有序竞争和公平竞争。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辖区内经纪人集中培训,加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粮食经纪人依法从业意识和粮食收购业务技能。5.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五
------------------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和引导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加快发展,近日,我们对全省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一、我省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粮食消费量、加工量居全国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800亿斤以上。近年来,我省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发展迅速,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粮油加工转化能力不断提高。
(一)我省粮食仓储及物流发展现状
1、仓储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地区实现了“规模存放、集中管理”。全省粮食仓储企业951户、库区1783个,其中国有企业525户、库区1222个。全省有效仓容1879万吨,其中平房仓1617万吨,占总有效仓容的86%;1998年以后新建有效仓容1221万吨,占总有效仓容量的65%。近年来,我省在完成国家承储任务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府“地方储备粮规模存放、集中管理”的要求,在济南、青岛、枣庄等市新建了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设施全的地方储备库,东营、威海等7市实现了地方储备粮集中管理。
2、仓储节能减排能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加大对科学储粮、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推广物理防虫技术,应用环流熏蒸、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等三项储粮新技术,开发了承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软件,建立“数字粮食”信息管理平台。目前,全省90%的地方储备粮仓房实现了科学储粮、绿色储粮、规范化管理。2009年,我省19个粮食储备库被评为全国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库,数量居全国第一。
3、“四散化”储运能力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初具规模。围绕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我省在加强7个国家级粮食物流内陆节点城市和1个沿海节点城市粮食物流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对全省粮食收发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全省50%以上的仓储企业具备了散储、散运、散装、散卸能力,“四散化”储运成为我省粮食流通的重要方式。全省28户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2户拥有粮食专用码头。
(二)我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共有1058家粮油加工企业,其中,国有企业54家,占5.1%;外商投资企业62家,占5.9%;民营企业942家,占89%,民营企业成为粮油加工业的主力。2009年,1058家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58亿元,利税总额80亿元,粮油加工转化能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1、加工转化实力增强,产品市场影响力扩大。2009年全省1058家粮油加工企业,米面油加工能力达到3880万吨,专用粉、营养强化粉产量不断增加,食用植物油中一、二级油所占比重达68.6%。我省粮油加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32个,山东名牌和著名商标91个。
2、研发创新能力增强,粮油精深加工发展加快。在玉米加工、大豆加工和副产物利用方面,加强粮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幅提高了粮油产品的附加值和粮油资源利用率。2009年,我省粮食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达8亿元,获得专利159件。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粮油产业集群效应显现。2009年,全省新上粮油加工项目54个,总投资32.3亿元,投产后预计产品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3家,过50亿的5家,过10亿的33家。2009年,省粮食局重点指导和培育的十强粮油加工业龙头企业资产总值19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实现利税24.6亿元。各地实行退城进郊战略,在粮食主产区或重要粮食物流节点,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了一批集加工、配送、质检、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现代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全省十大粮油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9万亩,投资规模75亿元,2009年实现经营收入398亿元,利税20.5亿元。
4、供给保障能力增强,新型粮油供销网络初步建立。为保证食品安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截至2009年,全省城镇便民粮油供应店6029个,从业人员
1.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其中,全省“十佳”粮油快餐连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利税6864万元,连锁店1493家;农村粮油服务网点1.4万个,从业人员近3万人,粮油食品经营量80亿斤,城乡粮油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二、目前我省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省粮食流通及加工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但与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仓储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地方储备粮库集中存放有效仓容不足。目前有10个市的25万吨市级储备、38个县(市、区)的50万吨地方储备分散储存在200多个基层收纳库里,而且这些基层收纳库设施条件较差,给储备粮管理带来隐患。二是库点建设布局不够优化。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按行政区划布局的仓库建设已不适应当前调控、应急保障和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粮食主产区和中心城区仓容偏紧,政府调控所需的现代化骨干粮库较少。三是仓储设施更新改造能力需要提高。我省符合现代化粮库要求的高大平房仓仅占总仓容的16%,仓库建筑普遍老化,粮食购销企业在仓储设施自我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等方面投入不足。
(二)粮食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瓶颈制约。一是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比较少。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流通大省,省内流通量和跨省流通量每年均达到3000万吨以上,但符合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大型粮食物流中心(园区)发展尚未起步,省内为数较少的小型物流项目,仅能满足地方区域性粮食收发需要。二是散粮接卸能力不够强。粮食仓储设施、装卸运输设备和检验设施不能满足散粮流通的需要,粮食流通费用偏高、效率偏低,制约了粮食储运全面实现“四散化”。我省现有的仓型主要为平房仓,不适应规模化散粮接收发送的需要,而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立筒仓、浅圆仓仅占10%。比如,作为我省吨粮大市的德州市,其适
合散粮装卸的立筒仓仅有1.28万吨,占总仓容的1.60%。三是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息资源缺乏整合,覆盖全省的粮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未全面建立,物流信息传递不畅,粮食市场各自为战,粮食资源优势和整体实力未得到全面体现。
(三)粮油加工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一是规模化生产能力相对较弱。我省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多,但布局分散,多为中小型作坊式企业,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在加工能力、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带动辐射力、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没有真正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不能适应国际、国内面粉加工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二是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为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抢占市场资源,国内外许多跨国粮商正在进军小麦、稻谷、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而我省作为粮油生产大省,粮油加工业仍处于初级加工为主的状态,粮食产业链短,对粮油资源和粮油加工副产品未进行深度开发,增值潜力没有完全挖掘。尤其是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很少主动进行粮食精深加工的研发投入,致使一些科技成果停留在试验阶段,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装备不能及时推广普及,制约了粮油加工产业向高、精、尖层面拓展,给我省粮油加工产销网络的未来布局带来了深层次隐忧。三是食用油加工对外依存度较高。2009年外资开始在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广泛布局,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市场的“ABCD”四大跨国粮商均在国内开展粮油加工业务,外资企业控制力不断增强,其中我省外资企业加工能力占全省油脂加工能力的40.8%,造成食用植物油价格波动大,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四是产品质量检测环节相对薄弱。粮油监测业务没有普及,粮油加工质量管理和技术规范方面缺少有效制约,原粮监测与粮油食品监测体系缺少应有的链接,使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现象非常突出,粮油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三、加快我省粮食流通和加工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加快发展,必须突出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已有的产业优势,在确保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粮油流通大省、加工大省和食品大省。
(一)统筹规划,高点定位,改善粮食仓储布局。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原则,采取“财政扶持、地方配套、企业自筹”方式,突出“四散化”储运和科学储粮方向,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完善功能,大力提升粮食仓储流通效能。一是支持储备粮集中管理建设。根据我省粮食仓储设施布局现状和发展需求,对中央、省、市、县四级规划进行有效衔接。重点对收购集中、储存量大和交通便利的区域进行修建改造,尽快实现集中储存管理。二是支持建立仓储设施更新改造机制。鼓励地方储备粮库提升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推广应用科学储粮新技术,扶持有重要科研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科学储粮项目研究。三是支持合作建库。引导市县探索吸纳社会资金,走合作建库的路子,充分发挥仓库资产的效益,切实解决有效仓容不足的问题。
(二)实施“送粮仓下乡”工程,鼓励科学储粮。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按照全省农户15%的比例,支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部分农户配备新型储粮装具示范仓,送粮仓下乡,建立农户产后减损体系。据测算,使用新型储粮装具示范仓,可使储粮损失率降低5%,每口示范仓减少储粮损失50公斤。按照每仓价值420元计算,省级投入3亿元,可拉动10亿元其他资金的投入,每年可为农户减少储粮损失12.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
(三)搭建平台,积极支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支持建设具备交易、仓储、加工、中转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中心以及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粮油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作为担负一定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设施,促进全面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能力,健全政府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协同工作机制。
(四)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粮油加工产业竞争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粮油精深加工科技研发投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提高粮油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应用投入,支持企业在食品营养、粮油加工工艺及装备、成套工程技术等领域进行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二是支持粮油食品企业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步伐,走技术挖潜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鼓励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进行粮油精深加工科技研发,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快科技创新和粮油产业化发展步伐。
(五)加强引导,促进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各地选择一定区域内(一般以县为单位)具有相当规模、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和产业园区作为支持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就近整合各类企业资源,引导培育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品牌,集粮食现代物流、加工与资本运营于一体的旗舰级粮食企业巨头,促进建立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粮油产业集群。尤其注重扶持国有粮油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渗透力,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
(六)创建品牌,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支持“放心粮油”品牌认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居民厨房工程”、“放心早餐工程”等粮油品牌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我省“放心粮油”生产配送销售网络,逐步建立安全的粮油供应渠道。一方面,鼓励粮食企业利用城区网点资源优势,投资改造现有粮店、粮食仓库和其它经营设施,完善市区粮油食品网点布局;另一方面,引导骨干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积极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开设粮油兑换点、便利店,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确保农民方便消费、安全消费。
(七)加强监管,确保粮油食品安全。发挥第三方粮油质量监测机构在质量保证链中的作用,确保粮油食品安全。一方面,支持建立连接食品原料加工制造、储运和流通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鼓励粮油加工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内检管理,建立从原料采购、加工到出厂面市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加工、不出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测与评估检测的作用,形成粮油食品检测监管合力,实施从原粮流通到食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质量监测;支持粮油质检机构和有关中介机构在大型粮食交易市场设立服务窗口,促进建立粮油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相关监测机构配备高科技快速监测仪器,实现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支持建立覆盖全省的粮油质量监测和追溯信息平台,促进建立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召回制度。
6.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六
粮食是百姓的温饱之源, 物价平衡之基, 经济发展之要, 社会稳定之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 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 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 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 改善储藏条件, 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 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省农户数量多、规模小, 自产自销比例高, 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江南地区, 温度较高、湿度较大, 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 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 损失约6%, 个别户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 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储备安全。因此, 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 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 增加了粮食产量, 提高农民收入,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资料显示, 我国农户储粮的现状为“一多、一少、一差、一大”, 即鼠、虫、霉害多, 防护措施少, 仓储设施条件差,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巨大。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后, 农户存粮的时间延长到全年储存, 由于农村粮食产后处理技术和基础设施落后, 损失巨大。
现阶段, 农户主要使用编织袋、麻袋、围席等储粮装具, 这些装具大多十分简陋, 储粮性能差, 鼠害、虫害、霉变问题严重, 特别是因鼠害造成粮食的二次污染, 对人体又极为不利。同时由于储粮服务机制不健全, 农民缺乏科学储粮知识, 造成农户储粮损失巨大。调查显示, 农村粮食产后损失一般在8%~10%, 有些地区损失率甚至更高。
2 农村农户粮食储藏的对策
2.1 暴晒。
粮食入库前, 选择晴天在水泥场摊3~5厘米厚暴晒。中午粮温可达45℃, 晒4小时以上, 每小时翻动1次, 能杀死麦蛾、拟谷盗等害虫, 还能驱除玉米象。
2.2 低温杀虫。
北方及高寒地区, 在冬季或早春把粮食摊放室外冷冻, 堆放厚度以粮层内温度在0℃以下为标准, 冷冻6小时以上, 可杀死玉米象、谷蠹。
2.3 苦楝叶防虫。
苦楝叶晒至半干, 贮粮时每15厘米厚粮层放一层苦楝叶, 以盖严种子为标准, 层叠放3层, 最上一层苦楝叶放厚些。也可把苦楝叶、果粉碎后按粮食质量的0.4%分层撒在粮食堆中, 最后一层适当多撒。
2.4 松香防虫。
将松香粉碎后放在纱布袋内, 多点投放于贮粮容器中, 最后用塑料薄膜密封储存。通常500公斤粮食分3层放入松香0.5公斤。
2.5 艾草防虫。
只要有气味的艾草都可用来防虫。每15厘米粮层放一层晒干的艾草, 叠放3层, 每一层以盖严粮食为标准。也可用具有杀虫驱虫作用的中草药代替艾草, 如山苍子、樟树叶、防虫菊、菖蒲等。
2.6 橘皮、红辣椒、生姜防虫。
将3种物质晒干粉碎, 可等量或不等量混合, 用纱布每袋50克包装, 500千克粮食分3层共投放10袋, 塑料薄膜密封储存。
2.7 烟茎防虫。
烟茎中含有尼古丁、烟碱等有毒物质, 能防治多种粮仓害虫。用囤贮存的, 在囤底部及上部放入切碎的烟茎10厘米厚;用缸贮存的, 把切碎的烟草放在粮面上, 加盖后再用塑料薄膜封严。这样, 可使新粮保持8个月无虫。
2.8 香椿叶防虫。
在粮缸或粮袋里放一把新鲜的香椿叶, 即可防虫。也可把晒干粉碎的香椿叶按贮粮质量的0.5%, 混拌到粮食中。香椿叶经常更换效果更好。
2.9 沼气防虫、灭虫。
定期向粮囤内或粮缸内通入沼气, 然后密封粮囤或粮缸, 可阻止害虫侵入, 并能杀死已侵入粮仓中的害虫。为了使沼气能快速渗入粮堆, 可用底部不开孔四周开多孔的竹竿, 插入粮堆中, 然后把沼气通入竹管10~20分钟, 即可杀死害虫。粮食用袋装堆放的, 先用塑料薄膜把粮堆盖严后再通沼气。
3 5~10年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发展趋势
3.1 储粮技术区域化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地域广阔, 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以生态储粮理论为指导, 因地制宜发展粮食储藏技术, 建立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储粮最佳经济运行模式, 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绿色储藏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利用
自然低温和气调技术相结合, 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藏技术。
1998年以来, 我国利用国债资金修建了1110亿斤仓容的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 随后, 各省又陆续投资修建了一批地方储备粮库, 到现在, 我国粮食仓库的硬件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粮食“优质有价”政策正在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粮食储藏环节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
利用自然低温, 技术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许多中储粮系统的粮库已经实现了将粮食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下, 平均温度不超过20℃, 在这种条件下, 粮食品质能够得到很好地保持, 但是, 如果再利用磷化氢熏蒸杀虫, 粮食的市场价值将会大大降低。开发绿色杀虫技术将是粮食绿色储藏的关键, 利用二氧化碳杀虫将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选择。
3.3 绿色仓储认证体系的建立。
由于缺乏绿色仓储认证体系, 使绿色储藏的粮食得不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制约了绿色储藏技术的发展。但是, 绿色消费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随着市场和管理的逐步规范, 粮食优质有价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巨大的绿色消费市场将促使绿色仓储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4 粮食储藏理念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粮食储藏将与粮食加工业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粮食储藏的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即围绕着粮食的最终用途而发展变化。随着优质食品正在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粮食加工业与粮食储藏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比如, 稻谷加工的最佳水分14%~15%, 而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为13.5%, 如何保证最佳加工品质的稻谷, 已经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偏高水分粮食储藏技术和粮食调质技术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3.5 粮食熏蒸将逐步实现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
粮食熏蒸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 如果操作不当, 不仅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健康损害, 而且还会增加粮食的污染, 使储粮害虫抗性增加, 也会带来环境的污染。实行准入制度, 可以加速粮食熏蒸社会化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企业将更加重视绿色杀虫技术的发展, 绿色杀虫技术的社会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3.6 建立粮食仓储HACCP管理体系。
HAC-CP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体系是以GMP (良好操作规范) 和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为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性管理体系。它强调危险分析、风险评估和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可用来保护粮油、食品在整个储运、加工、销售等流通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在HACCP管理体系原则指导下, 粮油食品安全被融入到整个设计好的过程中,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 因此HACCP体系能提供一种起到预防作用的体系, 并且更能经济和有效地保障粮油食品的安全。
3.7 粮食分类储藏是必然趋势。
我国粮食品种太杂, 一个省的小麦品种就多达1000多个。由于不同品质的粮食混储, 优质粮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制约了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积极性。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以及粮食品质测报工作的开展, 我国粮食的品种将会越来越少, 分品种、分类储藏将会得到实现。同时, 这也给粮食仓型的设计, 粮食品质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制带来新的课题。
摘要:粮食是食品工业的源头, 正是由于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 粮食储藏技术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主要分析粮食储藏中存在的问题、措施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粮食储藏,问题,措施,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国梁.防护剂在储粮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与性能[J].粮食储藏, 2002 (6) .
7.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七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施行两年多,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摸索了一些有效办法,逐步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五不”,即:机构建设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落实,监管经费不保障,监管工具不具备,监管程序不规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上级重视,下级不重视;粮食系统内重视,社会上不重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粮食企业不重视,导致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难以开展,甚至缺位。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粮食依法监管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要在行上下功夫。所谓知就是认识,行就是工作落实。目前,对依法监管粮食的认识已基本形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抓工作落实。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单位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精力投入不多,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得力,造成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在社会上不被完全认可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工作落实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到位”,即:工作责任心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精力到位。要把粮食工作当成事业来干,要象抓粮食企业经济效益那样想办法抓好监督检查工作,要象抓粮改那样舍得花力气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监督检查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当作执政兴粮的第一要务来抓,工作上要有韧劲、磨劲,舍得花精力解决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大事,如机构建设、人员和经费落实等,只有这样粮食依法监管工作才能上台阶,才能向纵深发展,才能全面推进。
二、正确处理政企关系,要在履行职能上下功夫。通过调查,有三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后,新组建的粮食购销企业因国有资产所占的比例较大,绝大多数市县粮食局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没有真正分开,许多局领导兼任企业法人,在开展粮食督查时,有意、无意之间就把国有粮食企业当成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种袒护心理;二是有些县区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把目光往往只盯在个体或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存在着查外不查内现象;三是粮食市场放开后,社会上其它成分的粮食企业创办人大多数是原粮食系统的职工,在熟人熟事面前,监督检查工作也只能走走过场,难以拉开情面较真。造成这三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和职能缺位,其影响很大,一方面容易给社会上造成错觉,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可有可无,不被重视;另一方面有损粮食执法队伍形象。粮食依法监管是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发挥社会职能的主要抓手。可以这样说,监督检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存与亡的大事。因此,我们在处理国有粮食企业关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要从履行职能的高度来把握,要本着“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先量内再量外,先量国有企业,再量其它企业。对系统内发生的违法经营行为,要按内外一致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追究经营单位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追究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
三、正确处理经常性检查与专项督查的关系,要在经常性上下功夫。粮食具有流通量大,经营主体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难度大,责任重。近两年来,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侧重于专项督查多,侧重于抽查多,侧重于查案多,工作上处于被动、应付的现象。原因就是此项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经常化。通过调查,粮食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虽然很多,但分类来讲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购销主渠道,储存能力强,收购量大且收购时间长;二是粮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一般情况下是边购边加边销;三是粮食经纪人,多是没有储存能力,无固定场所,流动收购,随收随卖,这就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依法治粮工作要想有效地开展,必须在经常性和制度化上下功夫。一要对辖区内粮食经营户进行摸排、登记、建档,实行信用等级考评制度,进行分级监管;二要进行巡查。在粮食集中收购期间,县区粮食局要组织执法人员面对辖区内粮食流动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巡视,主动出击,对无照或违规经营者要给予坚决查处,特别是近两年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更要延伸到每个收购点,延伸到农村,这样既确保了政策的落实,也更体现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到位。三要坚持监督检查与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依法治粮是综合性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粮食监管工作必须与业务相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到那里,监管工作就跟到那里,这就有利于构建监管工作平台,不留死角,不挂空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整体工作的关系,要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要肩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行业服务的职能,又要承担粮食市场监管的重任。面对这一全新的任务,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执法体系建设的不平衡、现行机关体制的不合理,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执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特别是粮食执法工作对外涉及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各个业务环节,如果不妥善协调好各方关系,势必会出现重管理轻执法、错位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因此,做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督检查与各方的关系,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管理相对人进行检查处罚,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而行业管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政策,开展行业指导、服务和监督。两者在具体工作中,既相互促进,又各有所侧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相结合,加强配合与协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体效能。二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机构和内设的法制机构之间的关系。
8.粮食局帮扶工作调查报告 篇八
xx县粮食局
xx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座落于xx县县城南首约7公里、省道苏223线旁,交通便捷。经过10余年来的不懈努力,迅速成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固特异沿条鞋生产基地之一。xx县粮食局自从与该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他们及时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制订帮扶计划、把握帮
扶重点,特别是始终坚持以三大理念组织开展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了“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为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密切了政企关系、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理念之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xx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短短10余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几年来,该企业一直以年产值递增 30%的速度迅猛发展,至2006年底,已拥有固定资产2.85亿元,职工人数1200人,年产量达127万双,销售收入2.5亿元,年创汇近3000万美元,在全县50强企业中位居前列,先后跨入“xx市百强民营企业”、“xx县十强民营企业”行列,2006年入选中国成长企业500强。
在帮扶过程中,xx县粮食局善于将企业的自身发展史作为生动教材,旗帜鲜明地向企业灌输“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并将之渗透到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去年以来,红蚁王鞋业所在镇——曹埠镇党委、政府从快速发展曹埠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策应洋口港、开发南大门、建设新曹埠”和镇区“东移北靠”的重大决策,xx县粮食局敏锐地认识到,这是“红蚁王”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该企业抓住机遇,“支持新镇区建设,扮亮xx南大门”,并积极参与企业目标、长远规划等的制订工作,使“红蚁王人”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了“纵横发展”的战略思路。纵,即纵向延伸,形成产业发展链。具体将以创建“红蚁王产业园”、组建皮件生产基地、开发工艺相框、组建“xx东吴皮革有限公司”四大项目为支撑,总投资3亿元以上。横,即:横向发展,为新型镇区做一些有益的事业。具体将建设一个“红蚁王康复中心”、一个“红蚁王农居点”、一个“红蚁王农民会所”,奠定与县城南北呼应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上述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近一年来,xx县粮食局为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的集团组建、新厂区的投产、民营创业园的标准房建设、东吴皮革厂项目的手续办理等进行了多次的协调服务,为企业做大做强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理念之二:和谐也是硬道理
xx县粮食局党组“一班人”深感,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对这一理念的坚持奉行,红蚁王鞋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但局党组“一班人”也深刻认识到,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以人为本”,发展就失去了终极目标,和谐也是硬道理,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作为挂钩部门,xx县粮食局对发展理念的思考更加深邃,对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更加清醒,将创建和谐企业作为帮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在帮扶过程中,xx县粮食局以“和谐也是硬道理”这一理念为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在善待职工、凝聚职工、打造团队精神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在企业努力下,一种独特的和谐企业文化正在形成——
“红蚁王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一个是员工。”公司每天为员工提供可口、免费的午餐,只要职工有住宿要求,公司负责安排住宿,双职工还提供夫妻房间,如有职工的配偶来探亲,在探亲其期间也可以申请住进夫妻房,双职工宿舍实行宾馆式管理,每个楼层都配有公用厨房,供职工自炊,让职工感受到红蚁王家一般的温暖。
“红蚁王的管理者要像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关心自己的员工。”公司主动关心双职工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凡双职工有3岁以上末入托、入学的小孩,公司负责办理入托、入学手续,并派专车接送。对入托、入学小孩的父母给予补贴,每人每年300元。有了这样的优惠政策,双职工工作更安心,工作热情更高涨,有的全家人都来到红蚁王工作,对全家人在公司工作的家庭,公司还发放特别鼓励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红蚁王鞋业,和谐的举措已产生了一系列和谐的效应。xx县粮食局“一班人”在为红蚁王鞋业企业、员工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而高兴的同时,也为机关选准了挂钩帮扶工作的切入点而庆幸,进一步坚信了“和谐也是硬道理”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理念之三:人性化管理同样是硬道理
xx县粮食局党组“一班人”认为,企业的发展在于管理、企业的和谐在于管理,而管理的核心在于“人性化”,“人性化管理同样是硬道理”。这一理念,形成于红蚁王鞋业的发展启示,并指导了xx县粮食局对红蚁王鞋业的帮扶实践。
9.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九
感恩思进、春回大地,2010年2月25日,市粮食局党组组织局机关、市粮油收储公司、军粮站全体干部职工共30余人,传达学习了《关于开展向沈浩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潞学办〔2010〕7号和云组发〔2010〕3号文件)精神,通过组织学习使广大的粮食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沈浩同志的光辉事迹,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紧跟时代步伐,忠诚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就是要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州委、市委的要求上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州委五届十次、十一次,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是深入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激励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某事布局一盘棋”要求的迫切需要;对于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努力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各项工作,加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新时期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风采,广大粮食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在边疆落后地区更需要学习他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学习他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学习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使广大的粮食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切实加强对沈浩同志的学习,对于做好当前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把向沈浩同志学习的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的强大动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10.珍惜粮食 社会调查报告 篇十
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小组的一共4人,配合本次调查的一共30人,我们围绕节约粮食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
1、您一周买菜大约花多少元?(1)50元至100元,11人;(2)100元至150元,9人;(3)150元以上,8人;
(4)不花钱,2人。
2、您平时在饭店吃完饭后会将吃剩的菜打包吗?(1)每次都带,3人;(2)有时带,22人;(3)从来不带,5人。
3、您平时倒剩饭剩菜吗?(1)从不倒,6人;(2)有时倒,21人;(3)经常倒,3人;(4)每次都倒,0人。
4、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会阻止吗?(1)会,7人;(2)有时会,12人;(3)不会,9人;(4)不知道,2人。
5、您觉得挑食正常吗?(1)正常,11人;(2)不正常,19人。
6、您觉得自己节约粮食吗?(1)节约,26人;(2)不节约,4人。
统计结果显示,有36%的人一周买菜用50至100元,这还是一个比较少的数目;有57%的人一周买菜在100以上,说明大部分人每周买菜花的钱还是很多的。每次在饭店打包吃剩的菜的只有10%,经常在家倒剩饭剩菜的却有10%,所以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不少的。将剩菜打包带回家继续吃是
11.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十一
连日来,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对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粮食局党组织,组织了党员、干部学习收看沈浩先进事迹,开展座谈讨论,对照检查自己,分析解剖自己,进一步明确工作努力方向,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粮食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1月6日,安徽省唯一连任6年的省财政厅选派干部,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沈浩因病猝然离世。如今这位人民的好干部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小岗,曾经6年的岁月,小岗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处处都印刻下他踏实的足迹,更把深深的爱留在了小岗。为小岗村民,为我们留下无数的感动。英雄已逝,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精神财富和无尽的思考,沈浩同志用自己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员风采的颂歌,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楷模。
学习沈浩,就是要学习他勤奋敬业的精神。在小岗的六年里,放弃多个节假日的休息,不难看出他是多么忙碌操劳,多么勤奋、敬业。
学习沈浩,就是要学习他为民爱民的精神。六年里,他为小岗村破解了很多发展难题,关注了许多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体现了一名党的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操。
学习沈浩,就是要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省直机关到农村第一线,生活、工作环境的差异,他没有怨言,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面对艰苦环境,他奋斗不止,带领小岗人民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学习沈浩,就是要学习他锐意改革的精神,面对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跨过富裕坎”的尴尬局面,他转变思想,大胆创新,走上了“工业强村,农业稳村,全方位发展”的新路子。
学习沈浩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百折不挠精神。他面对困难和发展瓶颈,没有低头,而是不屈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化解一个个矛盾,破解一道道难题。
12.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篇十二
关于2010年粮食市场调查工作报告
为深入了解龙海市2010年夏收粮食生产、成本及购销价格情况,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龙海市物价局于7月底8月初组织人员,采取走访、座谈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种植粮户和经营企业,对本市2个乡镇10家农户、4个村民小组和4家粮食企业粮食市场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与跟踪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今年夏收早稻种植收成较好、农户收益明显提高
2010龙海市早籼稻再获丰收,全市早稻播种面积为9.8万亩,比2009年增加0.8万亩,预计早籼稻产量高于2009年,初步统计平均每亩产量510公斤,比2009年483公斤,增加6%,单产和总产比上年均有所增加。今年增产的原因除科学种田因素外,早稻在生长成熟期风调雨顺,早稻倒伏较少,虫害轻,产量增加,粮质也好于去年。
从龙海市调查10家农户情况分析,2010年早稻生产有以下特点:一是早稻生产成本略高于去年水平。每亩粮食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平均支出分别为27.17、84.30、34.20元,机耕、机收及灌溉、雇工费用分别为68、77.50、44、245元,去年这些项目支出分别为20.10、92.9.32.5、60、82、42.2、223元,2010与2009年相比,呈现五升二降,即种植早稻每亩成本种子上升35%,化肥降低9%,农药上升5%,机耕上升23%、机收下降5%,灌溉上升4%,雇工费上升10%,种子价格升幅最大,化肥价格有明显下降。二是早稻收购价高于最低收购保护价。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提高总体抬升了2010年稻谷的底部价格,支撑稻米市场价格在高于2009年整体水平上运行。据调查户调查,今年出售价平均94.2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91.5元,增长2.95%,高于国家规定最低保护价93元/50公斤1.2元。三是种粮收益明显上升。由于产量大幅增加,今年农户种植早籼稻每亩收益约353元,比上年增加174元。农户认为保本的早籼稻出售价格为每50公斤70.7 1
元,期望出售价格为102.8元。收益虽有所提高,但与农户期望值还有一定的空间。
2、农民售粮积极,粮食企业购进数量减少,后市价格有可能走升 从10家调查农户看,今年夏收粮食目前出售情况是已售完或60%售完,按照龙海市习惯大多选择新粮收获不久后,粮食商品出售率在85%以上。卖粮的主要渠道仍然是个体粮贩,个体粮贩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积极的,而农户在出售粮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缺乏市场信息,难以把握卖粮时机,或势单力薄,在粮价形成过程的发言权不够。农户对目前粮价的满意程度还是适中,基本能维持再生产,大部分农户对后期早籼稻销售价格走势是预测价格有可能小幅上涨或有不确定性上涨。
从龙海市调查2家国有粮食企业看,今年早籼稻已收购数量由于国家下达任务减少,与上年同期收购数量相比下降30%,主要用于储备粮,以收储为主,收购价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开秤收购价格在102元/50公斤,比去年高出2%,对于订单粮食收购的早籼稻的每50公斤另加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10元。目前价格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格基本稳定,保持每50公斤保留在102元左右。
从龙海市调查2家非国有粮食企业看,截至目前,两家企业收购的新早籼稻数量均比上年上升10%。目前收购价每50公斤也在98以上,高于95元去年水平。
对早籼稻供需形势和全年粮食整体供需形势分析4家企业一致认为今年全国早籼稻产量与去年相比有一定减产,早籼稻价格走势将有小幅上涨;全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初步判断为减产,认为今年后期粮食总体价格走势的预测小幅上涨。
二、2010年粮食市场出现的新动向或问题
(一)耕地面积有逐年减少的趋势。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会利用一部分耕地面积发展工业生产,因而耕地面积的减少不可避免,这是全国性的一个问题,也是生产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予以缓解。
(二)转包土地租金上涨较快。随着粮价的上涨,一些外出务工农民纷纷提高转包土地租金,这样导致转包土地的承租人,既没有得到补贴,又要支付较高的租金,减少了种粮的收益,因此有的种粮大户不愿承租过多的土地。
(三)政府要关注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我市从产粮区变为销区后,自产自销粮食也只有1亿公斤左右,大量需要外省供应,每年至少需补缺4亿公斤,而我市储备粮今年只有2000万公斤,比往年明显减少,因此今后要特别关注本市粮食供需平衡。
(四)国有粮食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着粮食安全保管压力较大,即仓库破旧,企业网点设施老化,小而散,小且多,不适应当前购销新体制;国家对维修费用投入不足,购销量小,运营成本大;企业用于收购铺底金,难于保证市场需要。
(五)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存在着收购成本提高、运输费用大幅增加、装卸费也较高;资金短缺,周转周期长;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粮食深加工发展水平较低,生产科技含量不高,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另外多元化的粮食收购主体争夺早籼稻粮源,也有可能推动粮价温和上涨。
三、今后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市场调控建议
从调查中粮食企业认为,目前粮食市场情况、粮食政策及执行情况是较好。但国家也要加强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保证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要注重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的比价关系协调,要提高国有粮食的收储量,增加市场的占有率。为此提出如下粮食市场调控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一)继续落实惠农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引导农民实行科学种田。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配齐配足各乡镇村农技推广人员。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推广农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防病防虫,减少农民盲目投入,降低农民种粮成本,进行粮种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建议继续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情况,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一是适当扩大早籼稻、晚籼稻收购价格差距和价格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建议适时调整早籼稻(标准品)最低收购价格为95元/50公斤,晚籼稻(标准品)最低收购价格为100元/50公斤,国有粮库对籼稻各种优质品种收购价格应该注意区别定价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同时及时发放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将补贴款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一次性兑现给售粮农户。
(二)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调控能力。在收购、保养、销售、费用、库存和质量管理等环节上,赋予国有粮食企业更大的调控能力,以充分的发挥粮食企业主管行政部门的主体作用。粮食企业要敢于进行合作、整合,通过建立合作社、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增加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效转移市场风险的同时,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从现状看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有逐步弱化趋势,个体、民营企业在流通经营上占据市场份额加大,如龙海市粮食收购基本由民营、个体经营者经销,国有粮食 发挥主渠道作用明显不够,只是参与早稻收购。因此,要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出国有粮食企业的职能作用,才能真正搞活粮食流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粮食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和谐发展环境。
(三)建议地方或区域建立粮食物流中心,便于粮食市场流通。增加收购季节时资金的投入,保证及时到位;增加收购成本的费用补贴;加强粮食流通监管,进一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维护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的整顿,打击无证经营的粮贩,加强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保障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四)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和质量监管。扩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加强对普通化肥、农药、良种等价格的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查处力度,制止坑农、害农、欺农现象发生,降低农民粮食生产成本,保护广大农民的权益。
(五)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一是增加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清理灌溉河道水渠,特别是河道水葫芦综合治理,维护和更新农用水利工程和水电设备设施,加大抗洪御洪能力;二是适当调整粮食
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方式,建议按实际种植面积来补贴,以利保证调动种粮户的利益。三是加大对新农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公路、村道建设投资要适当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要加强。继续加大对农村“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拓宽农民粮食销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六)其它方面。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化肥、农药等的装卸费进行规定和管理,降低粮食生产和销售运输成本。加大对民营粮食加工企业的政策和信贷扶持力度,暂免或减轻企业的有关税费。
龙海市物价局
【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珙桐食堂粮食浪费情况调查报告08-01
关于关于粮食局机构编制调研情况的报告12-11
粮食直补问题的调查报告06-24
粮食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情况汇报09-12
节约粮食综合实践调查问卷09-13
粮食局副局长述职报告08-19
粮食局大讨论活动总结报告.doc08-09
粮食局党组班子述职述廉报告08-28
粮食局办公室工作调研报告10-01
粮食局安全生产工作调研报告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