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2024-06-13

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13篇)

1.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一

少儿武术套路教学贵在得法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套路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跳跃、平衡和跌扑、滚翻等动作组成的。以起势、收势,按照一定顺序连结成一个完整的练习过程。它的内容丰富,不同的拳术和器械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并且有一种潜在的艺术美,也是一种健与美结合的造型艺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等作用。还可以怡情养性,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自己在长期的少儿武术教学中发现学生不易记住和快速掌握好武术套路,降低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此自己在二十多年少儿武术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和总结出十种教学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武术教材的选用法

由于各级各类学校都缺少武术师资和系统性的武术教材,目前流传的一些武术套路大多是民间或传统性的武术套路,较长、难度较大,幼儿园、家长、学校很难找到适合于少年儿童的武术教材,因而在武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学时不要照搬教材。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多年武术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体育教学原则,参 考体育课本上的武术教材、民间和传统的武术套路,从中选择适合于少年儿童武术教学的动作,特编出一些简短、结构严谨、动作舒展、流畅、内容精练,学生易于学习和快速掌握的套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少儿武术教学质量。

二、武术套路眼神教学法

眼神是体现武术意识和民族风格的特点,有画龙点晴之功效,是明、亮、准、狠的武术风格的体现。必须安排专门性练习,让学生反复去体会。比如,在教师的口令或掌声指挥下,眼与头部动作配合反复进行前、左、右的转动

瞪眼平视练习,让学生明白,武术动作必须

有眼神的紧密配合,只要长期坚持练下去,形成一种习惯,动作自然就会有神了。

三、武术套路手法教学法

武术套路手法教学法,是对套路的手法进行分解教学,并加强手法与眼法的配合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后,再把整个套路中的手法完全组合起来练习的方法。对于有些手法,教师可

以把它编成顺口溜来增强记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

抡臂砸拳 ”

动作,可以这样来描 述 “

左手抓住他人臂,旋劲往下拉,右拳砸向他 ”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加深了对动作的记 忆。

四、武术套路步行与步法教学法

武术套路步型与步法教学,是对套路中的步型与步法进行分解教学。如少年拳中 “ 垫步

弹踢与马步相结合的步法,跳步与弓步相结合的步法,” 练习时可两手叉腰,反复进行垫步 弹踢与马步相结合的练习,跳步与弓步相结合的步法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后,再把整个套路 的步行与步法组合起来进行练习,以此来增进腿部的速度和力量,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 活性和稳固性。

五、武术套路分段教学法

武术套路分段教学法是指学生将套路中的手法与步法基本掌握以后,教师将套路进行分

段教学的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在初学任何知识时对所学内容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 易记忆。这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先前的活动对后面的记忆发生干扰)和后摄抑制(后面的

活动对先前的记忆发生干扰)的缘故。根据这一心理规律,教师应多用分段教学法。因为每

一分段就会增加一个开头和结尾,剩余动作也就很容易记住了,教师并讲清楚各组合动作的 节奏性和韵律性。

六、武术套路完整教学法

武术套路完整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基本掌握各组合动作时,将整段套路结合起来练熟后,再将各段套路组合起来,及时进行完整练习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套路练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七、武术套路名称教学法

这种教学是教师将所教套路的动作名称,在教学之前或教学中,把套路的动作名称写出 来或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叫他们在课余时间把整个套路的动作名称记熟,以便于学生在学习动作或套路时容易记住和快速掌握。

八、武术套路默记法

默记教学法,也叫想象练习法,就是积极利用大脑中已形成的这种运动表象进行训练。在教学中自己常提醒学生,在练习前后多想一想,把技术动作在脑子里象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也可以边比边划。

在休息或晚上睡觉时在头脑中过一遍,早上醒时在头脑中过一遍等都属于 默记练习方法。

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和套路的基础上,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尤其在套路 的节奏、路线和方向变化情况下的默记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武术套路重复练习法

在教完一个组合或一段套路时,加强反复练习来提高和巩固动作。在每次学习新动作或 组合动作之前,复习前面已学的旧动作,每次都这样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和巩固练习,使动

作和套路达到熟练化,促使学生的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十、武术套路竞赛法

在教完一段或一套时,采用分组或表演等形式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为了能够参加表演和比赛,首先要把整个套路记下来,促使他们在空余时间加强练习和 改进技术动作,并非把套路记下来不可,强化记忆和反复练习,这样,就能取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以上十种教学法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如能按照此法依次进行武术套路教学,将会大大地

提高教学质量,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二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教法,但总体来说,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它以特有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各种套路。我结合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教学经验,对套路教学谈一点看法,并与同仁探讨。

2. 从教学步骤分析

武术教学首先从基本功开始,以后逐步过渡到套路练习,一般先从拳术练习开始,然后进行器械练习。在教学中要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逐步掌握武术运动的技术。

2.1 基本功练习。

学生的基本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等各有差异,因此,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发现和总结,因材施教。结合武术术语进行讲解、示范、慢速领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运动方向路线及手型、步型的变化,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为后续套路教学奠定基础。

2.2 套路中的组合练习。

武术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在学生基本功提高的基础上,要先把套路中的部分动作进行组合练习,按顺序熟记动作名称,而教师边说名称边示范动作,同时学生一边念动作名称,一边练习动作;还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动作时,教师讲出第一个动作名称,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说出第二个动作名称,这种手、脑、口并用的接力式练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然后教师的示范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且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改进动作细节并较准确地掌握套路技术。

2.3 完整套路的练习。

武术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几十个单势动作有机组成,动作复杂多变,形式要求各异,如太极拳的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以柔和、缓慢、轻灵为主,行功走架如行云流水,动作之间节节贯穿,绵绵不断。而长拳练习要求节奏鲜明,快速有力,舒展大方。教师通过对每个动作的分析讲解与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武术的技法;手眼身步法,呼吸与劲力,以及运动节奏的配合,以便进一步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

3. 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快速掌握武术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方法。

3.1 完整法与分解法。

在武术练习中,不论是徒手还是器械演练,套路中的动作路线、方向、架势结构、发力特点都比较复杂,初学者要完整掌握套路,必须通过一定的步骤,层层深入,最终掌握完整的动作。

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法能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武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法。对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一般采用完整法。但是武术套路是由几十个动作所组成,包括起势、收势和每个单势动作。在教学中可根据动作的结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

分解教学是指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的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所以,必须与完整教学法及时配合。对动作难度大,手法、步法变化复杂的单势动作,如旋风脚、侧空翻等,可运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有些动作虽然难度不大,但方向变化较多的单势动作,也可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对攻防含意较强的动作,可进行攻防性分解。当学生理解动作含意后,再转入完整练习。

3.2 直观示范法。

直观示范法是教师本人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习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路线、技术结构和运动方向等。在教学中,采取直观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因此,示范要根据套路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而且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及速度,可做多方位的示范。在教学时,应按照各类拳种、器械的特点,先进行一次正常速度的完整示范。示范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形成完整概念。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若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或对运动路线变化方向考虑不周,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以单个动作来说,示范面可分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示范的选择要根据教师的意图而决定。就套路示范来说,由于动作方向变换较多,在教学时一般采用背向,以使学生建立与教师相同方向的概念。

4. 从练习方法分析

练习法是学生根据课的任务与内容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以自身反复实践来掌握练习内容的一种方法。练习是掌握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4.1 先粗练,后细练。

粗练,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弄清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及来龙去脉,对于手型、步型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对套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细练,让学生更加明确方向路线,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姿势更加优美,步型更加准确,身法体现出武术的风格。

4.2 先集中,后分散。

武术教学多采用集体练习,它不仅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技术错误,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更快地掌握动作,在集中练习时,可采用领做或口令指挥方式进行练习。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可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而且便于教师巡视指导。当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动作后,要安排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单个练习。这个方法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套路的熟练程度,也便于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技术。

4.3 比赛性练习。

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它以这种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当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动作或完整套路时,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比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而且能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便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 结语

3.武术套路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套路教学注重练习

武术套路的练习不仅要求动作到位、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还要体现出其内在的精神和气魄,即所谓的“形神兼备”。“形”就是动作的姿势,“神”就是内在的精神。对于初练套路的学生来说,往往缺少的就是这个“神”,导致演练起来尽管一招一式都用尽全力,但还是使人觉得松散、呆滞。而一个精于武术套路的人在演练时应当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学好武术套路,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每个动作的姿势,使他们明确攻防含义,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 眼神

眼神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可以说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眼神的相随,动作就显得呆滞,缺乏生机。如三路长拳的起势动作——虚步亮掌,有些学生做动作时,眼晴一直呆看前方或眼神游离不定,这都有悖于武术“形神兼备”的要求。演练时,手的动作慢,眼神也随着慢,手的动作快,眼神也随着快。总之,动作与眼神应融为一体。

眼神的练习方法:

(一) 选择某一标志物,要求学生注目10~15秒,反复练习3~4次,每次课可安排在准备部分练习。要求:面部表情放松、自然,不要怒目而视,也不要面带微笑,而应表现为凝重、严肃。

(二) 原地做亮掌动作练习,体会“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的感觉。先是教师示范,让学生弄清楚动作的节奏和眼神移动的路线;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应边领做边用口令或语言提示;最后结合手法与步型进行练习。

二、 发力

力要顺达是对长拳劲力的要求,长拳的动作要求做到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长拳的劲力特点是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最忌“僵劲硬力”,强调用力顺达。所谓“顺”就是用力的顺序要正确,即力的传递顺序应是:腿部,腰部,肩,上臂,前臂,拳面。如直拳动作时,后脚要蹬地发力,它不仅能增加出拳的协调性,而且还可以借助一个蹬地的外力,其原因是:用脚蹬地是给地面一个作用力,而地面也给人体一个相等的作用力。

“达”就是力点要集中到达拳面。力点讲究的是爆发力,那么怎样提高其爆发力呢?根据力学公式:F=ma,其中F代表力量,a代表加速度,m代表质量,可以看出,力效应的大小取决于m和a的变量,但人体的质量是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所以可以把m视为常数,那么力量的大小,就取决于a的变量了,而a值的增大,只能靠肌肉的快速收缩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演练中,a值加大的过程,作用的时间不能长,完成每个进攻动作,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其力量越大。因此,要提高爆发力,就要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要使肌肉能快速收缩,并不是一开始肌肉就紧张用力,而是要充分放松,这样就可以使速度加快,但在接触目标的瞬间,所有的肌纤维要尽力收缩,这样才能在快速出拳的情况下产生爆发力。

三、 节奏

武术节奏与书法的行法章法一样,有轻重、有虚实、有动静,或疏或密,如蛇行龙舞,时而柔婉、和谐,时而刚劲、热烈。很多学生练习时,不会掌握节奏的变化,就犹如不会书法的人,临摹时只会依照横平竖直,行列对齐,没有轻重,没有变化,练习时就使人感到呆板、乏味。那么,武术套路的节奏是否也有规律可循?答案是肯定的。笔者经过多年的练习,体会到武术套路动作的节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防守的动作用力较轻,进攻的动作用力重。例如,三路长拳中的格挡冲拳:格挡——较轻、冲拳——重。马步击掌:右掌外旋向外掳手(防守)——较轻、击掌(进攻)——重。

(二) 手部动作时,凡有穿掌的动作应快,手臂有划弧(向上、向后、向前等)的动作应稍慢,凡有抖腕亮掌转头的动作都应快速有力。

(三) 演练时,一个动作和一个动作之间不应有停顿,但每段动作结束时,可稍作停顿,一般在三秒钟之内,如三路长拳演练时,到马步亮掌,转身踢腿马步盘肘,虚步挑拳时,都可以作停顿三秒的定势动作。

(四) 整套动作的演练节奏应按稍快——快——稍快的节奏进行演练,当然也不要千篇一律,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整套动作节奏的安排。

要练好武术套路,基本功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应注重对学生以上三个方面的练习,学生在演练中才能给观赏者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演练者也能从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4.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惠风和畅、万木竞绿的暮春时节,“2018淮安市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在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让我们对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裁判员、武术教练员,对参赛的各代表队表示热烈的欢迎!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

淮安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

孟凡运先生 江苏省武术套路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

杨俊毅先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国家一级裁判员

张凯先生 淮安市体育局体总秘书处、国家一级裁判员 石磊先生 洪泽区教育局、体育局局长

万福善先生 洪泽区教育局副书记、副局长

孙云鹏先生 洪泽区体育局副局长

袁开春先生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淮安市部分市直学校领导、洪泽区教育局部分科室负责人、各小学分管校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全体向后转)

◆有请洪泽区教育局、体育局局长万福善先生致开幕辞。(谢谢万局长的热情致辞)◆下面有请裁判员代表吴凯宣誓。

◆下面掌声有请运动员代表高素雅同学宣誓。

◆掌声欢迎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孟凡运先生宣布“2018淮安市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开幕。

(谢谢孟处长)

5.武术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篇五

武术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武术是现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门热门课程,它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因为它的内在美.本文通过通过对于武术的简单介绍,讲述了武术的内在美,同手也从几个方面体现了武术在当代的.大学体育课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于其优势的探究,得到其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的结论.

作 者:徐蕊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体育部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27)分类号:G80关键词:武术 大学体育课程 优势

6.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六

1.武术文化内涵继承的重要性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许多传统美德孕育其中, 在武术文化中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提高青少年道德水平和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民族力量。

2.武术文化的流失原因

(1) 文化的多元性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世界多元文化的侵入使得人们处于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 于是有了更多的内容可以选择, 如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更加“时尚”的跆拳道作为健身的手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武术文化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2) 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争夺愈演愈烈,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接受者剧烈的撞击, 这种危机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中, 武术文化也成为被争夺甚至被掠夺的对象, 而我们却缺少实际而且有效的行动来保护和继承, 防止其被掠夺。

(3) 武术的文化特性影响了它的传播。

其庞杂性:导致武术的技术标准不统一, 不规范, 这些也正是武术走向世界的不利因素;内倾性使得武术成为一种终身之艺, 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内倾性而具有难以划定和比较的特点, 不利于它的科学发展;神秘性就过分强调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内涵, 增加其神秘色彩, 就会成为虚假武术。

(4) 武术教育的缺失。

武术教育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 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对于武术文化的流失武术教育具有一定的责任。因为虽然在普及, 但是大多只是作为学校体育或大众体育的功能性选择。实际上是徒有虚名, 名存实亡, 没有把武术教学作为优秀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武术教学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责任

1.提炼武术文化精髓, 选择适合大学武术教育的内容来吸引他们

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 内容的提炼是关键问题之一。没有用现代的文明来诠释今天的武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阐释武术文化的现代性, 使得武术文化成为今天的文化元素, 让更多的人来接近并接受它, 是武术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武术教学中, 武术文化内容的选择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是武术文化得以传播的第一步。

2.怎样融文化于套路中, 使得文化在套路教学中得以传播

用文化来解读武术套路, 让文化观念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固然十分困难, 但是武术彰显的文化意蕴可以帮助我们从武术的技击含义, 武术招式的形成原理, 以及武术所体现的哲学、伦理、价值观等方面来解读, 这就是武术动作中蕴含的更多的文化含义。因而这里的武术教学是通过套路为手段进行的武术文化教育。

3.关于解决套路教学的新思路

(1) 淡化套路, 突出武术的本质特点。从简单、实用的招式入手, 吸引学习者注意力, 让繁杂的套路演练转化为简单可行的实用技击演练。然后再把动作联系起来形成套路。

(2) 突出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淡化武术的体育功能。武术作为文化载体, 武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健身的手段和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的传播。所以要把武术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 而不仅仅是健身、健心的手段。

(3) 学习、借鉴跆拳道、空手道等成功的教学思路为我所用, 更快地寻找到一条适合武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三、建议

1.提高对武术文化保护的意识

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 所以对武术的保护就是对文化的保护, 提升对武术保护的认识高度是武术教育及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前提下, 武术在教学中才不会被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来对待, 淡化、隔离了武术的文化内涵的武术教育和教学就不能真正称得上武术教育。

2.加强武术文化在大学的传播

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的多少, 当武术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时, 学校教育的优势就明显体现出来, 武术教学就应当肩负起这个任务, 发挥这样的优势, 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播, 增加拥有武术文化的人数, 为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七

关键词 武术 高校体育 套路教学 问题 对策

武术套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还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特点。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武术套路教学并没有我们达到想象的那种效果。它也反应了实际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提出改善这个现状的方法,希望能更好的在高校中开展武术套路的教学活动。

一、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学校就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课程大部分由本校体育教师来上,实事求是的讲,这部分教师的体育专业素养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他们也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其教学经历也值得肯定。但是武术套路教学有其特殊性,没有过专业教学经历和专业素养的教师往往难以胜任这一任务。但是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甚至有不少教师都是上课前自己先学习,然后才能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其教学质量必然就无法得到保障。

(二)相关配套设置不完善

配套设施不完善是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原有的配套设施不够用。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出现了老化等情况,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少学校都是好多课程共用一块场地,这就使得学生的活动空间有限,同时在学习的时候还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影响。此外,大学的体育资源是开放的,因此有不少社会人员进入到学校中一起使用,这样就使得运用设施和场地进一步紧张。这些都使得学生正常的训练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学思想不科学

教学思想指导着教师的教学。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育也要及时的调整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養出令人满意的人才。但是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将自己当做教学的核心,积极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求学生尊重权威。这样就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和吸收知识,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都是因为对武术比较感兴趣而参加武术套路学习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武术套路教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二、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武术套路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也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确定高校中武术套路教学的内容,首先要结合学生上课的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武术套路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进行考虑,编制那些简单易学的动作,首先培养他们的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再教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武术套路的教学,这样既能降低学习的难度,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总而言之,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重要.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课时的安排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重要.在制定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时,同时还应考虑到武术套路的学习和其他体育运动的学习不能相冲突,这样使得学生既可以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够体会武术套路的真正内涵.对于没有武术套路基础的学生,学校可以专门设置一整套基本的武术套路动作,用于对学生的训练,课外还应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了解武术套路有关的攻、防动作的分解,加深学生对武术套路的理解.当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动作时,这时武术套路的学习应该继续深入,加强锻炼.

(四)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价,不仅仅只看最后一次考核时学生的表现,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表现.有可能很多学生平时表现不怎么好,但是最后一次就突然表现的很好而给高分,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十分认真,但在最后一次考核的时候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表现不好而分数不高,这样就显得很不公平.武术套路的学习,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过程重于结果.此外,考试评价还应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出勤率和技能等相关因素。

三、结语

武术套路,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高校中开展武术套路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随着教学制度的继续改革,相信武术套路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武术套路在高校中的教学现状也会得到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 张玉龙.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8.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八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武术套路教学训练中的动作节奏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武术套路中动静节奏、快慢节奏、虚实节奏、刚柔节奏以及起伏节奏等几种主要的动作节奏表现方式,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从单个动作节奏的训练、组合动作节奏的训练、分段动作节奏的训练以及整套动作节奏的训练四个方面针对武术套路教学训练中动作节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武术套路 动作节奏 教学训练

武术套路实际上就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攻、动静疾徐以及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的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在武术套路的技击动作中既有运动的过渡动作,也有静止的停顿动作;既有移动快的动作,也有移动慢的动作;既有表现刚强的动作,也有展现柔化的动作;既有动作方向上虚实之间的转换,也有动作幅度上大小之间的变化;而上述的这些在武术套路中技击动作的变化,都能够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体现出武术套路鲜明的节奏。在开展武术套路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节奏变化的规律和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武术套路教学训练中与动作节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武术套路中动作节奏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动静节奏

从武术动作的结构的角度来看,武术动作在动作的姿态上,既有静止的定式动作,也有运动的连贯动作。而静止的定式动作与运动的连贯动作之间的转换和变化,所体现出的就是武术套路的动静节奏。动静节奏是武术套路中动作节奏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不但是武术套路中动作节奏的根本,也是区分各种不同的拳种的关键。在开展武术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动静节奏掌握的越好,动静变化越明显,其所展现出来的动作的节奏感也往往会越强烈,反之,所展现的套路动作就常常会因为失去了鲜明的节奏感而变得平淡寡味。

(二)快慢节奏

在武术套路中,动作的快慢节奏,主要是通过动作位移速度的快慢急缓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而加以表达和呈现的。一般来说,动作快慢节奏的变化,在武术动作演练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普遍,绝大多数的武术套路动作都是有快有慢,快慢相间的。但是要注意,在武术套路中,动作的慢,并不是松懈的、无限制、无约束的慢,而是慢中有快,同样需要全神贯注、蕴含力量。因此,在形容武术套路动作快慢节奏中的慢时,最常用的就是以“缓如鹰”来加以形容和描述。

(三)虚实节奏

在武术套路中,“虚”往往指的是动作变化的过程,而“实”则往往指的是动作变化的结果,虚实之间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同样的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在武术套路中,动作的虚实节奏,是通过动作之间的虚实变化来体现的,武术拳种丰富多样,风格迥异,在演练的过程中,动作路线、方向以及手法、腿法、步法等的变化,都有可能呈现出动作的虚实节奏。

(四)刚柔节奏

在武术套路中,如果从动作的动力来看,动作进攻发力则刚,动作防守松缓则柔,动作劲力的变化,就会表现出动作刚柔节奏的变化,让所呈现的动作有松有紧、有刚有柔,节奏鲜明。但是在武术套路演练中,要注意刚柔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刚没有柔,就会让动作不和谐,只有柔没有刚则容易造成动作重心的不稳。由此可见,在武术套路中,刚柔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完全表现出套路动作优美的神韵,也会因此而影响到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起伏节奏

在武术套路中,动作运动幅度的大小高低变化,展现的就是动作的起伏节奏。其中,动作的起伏主要表现为舒展大方的动作与紧缩小巧的动作之间的转换和身体外展的仰身动作与缩身内含动作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转换让武术动作的幅度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体现出一种节奏感。武术套路中动作的起伏节奏主要是针对武术套路动作演练的空间性而言的,在武术套路演练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起伏节奏往往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二、武术套路教学训练中动作节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武术套路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动作节奏的训练主要包括单个动作节奏的训练、组合动作节奏的训练、分段动作节奏的训练以及整套动作节奏的训练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其中,单个动作节奏的训练,是其它动作节奏训练的基础,指的是单个动作的动静、快慢、刚柔、虚实以及起伏节奏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关注动作外部节奏的训练,而且同时还要注意精气神节奏变化与动作外部节奏变化之间的合理配合。

其次是组合动作的节奏训练。组合动作是由多个不同的动作(一般为3-6个连贯动作)依据一定的编排原则进行编排和组合而成的,是构成套路动作的一个小单元。在针对组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时,教练员要在开始训练之前,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熟悉套路的编排结构和动作节奏的变化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带领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进行体会,以提高学生组合动作的节奏掌握能力,有效的提升教学训练的成效。

再次是分段动作节奏的训练。分段动作是由组合动作构成的,因此,在针对分段动作进行节奏训练时,同样也应建立在组合动作节奏训练的前提下,通过提升学生对组合动作节奏的掌握,来促进其对于分段动作节奏的掌握。所以,在开展分段动作节奏训练时,可以将组合节奏训练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方式加以应用,以尽可能的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来促进动作节奏训练成效的不断提高。

最后是整套动作节奏的训练。整套动作节奏训练的关键是要重视动作的规格化和成功率。教练员应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动作或者是完成的不够理想的动作利用组合或者是分段的方式来进行专门的强化,以此来提高全套动作的质量,为其节奏感的呈现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起势与收势的节奏,起势与收势动作的节奏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整套动作节奏的水平,因此,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参考文献:

[1]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融入武术套路的散打教学模式分析 篇九

1 武术套路教学现状

1 . 1 武术套路教材的严重老化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式

在我国的传统武术中, 套路和散打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大量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研究, 发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武术教材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武术套路简化现象, 而且几乎只包含一些简化过后的武术套路和很少的防身术等。简单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 同现在的教学形式早就不相适应了, 致使学习武术时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实际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同时, 武术教材的现状让当今的学生感到非常不满, 且受西方文化和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如今的学生更青睐那些攻击性比较强, 在实际中运用可能性大的武术项目, 如散打、格斗和防身术等。特别是如今的社会现状是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 学生就愈发地对防身术感兴趣。在传统武术套路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一些攻击性较强的项目, 如器械一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对那些富有特色的民间传统武术开展教学,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做的原因是:民间的传统武术套路对基本功要求比较低, 简单易学, 又有一定的攻防意义, 对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合学习的。此外, 还可以把传统的武术套路跟散打教学结合起来, 进一步增强武术套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从而使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推动武术套路教学的开展。

1 . 2 武术套路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脱离实际

通过对大量武术套路教学开展的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现行的武术教学几乎均以初步的长拳三路和五步拳等为主, 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学生对武术课的期望完全不能得到满足。当今大学生的童年和少年早已饱受无数武打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学习武术几乎都很向往, 几乎都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武林高手。尽管这些幻想很不现实, 但潜移默化之中, 一旦这些孩子成为大学生, 给了他们学习武术的机会, 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愿意抓住的。因此, 在他们学习武术的最初都会充满激情, 兴致盎然。但是, 几节武术课上过之后就感觉大学里的武术课跟想象中的学武术一点也不一样, 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教学内容非常无聊, 这些都打破了大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憧憬, 进而产生厌恶情绪, 导致武术教学无法顺利地开展。因此, 仅仅是教学生一些花架子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用途的武术套路不但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反而磨灭了他们武术学习的激情, 降低了学习武术套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从渴望学习武术套路变成厌恶、反感学习武术套路。

1 . 3 武术套路教学上有难度, 互动性差

由于我国的传统武术讲究的是套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记住整套的武术动作。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少数的学生都能够记住一整套的武术动作, 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够连贯的打出整套武术动作。而且调查中还显示, 有很多学生都觉得武术教学过于枯燥, 内容反反复复, 缺乏新意, 不利于记忆, 而且武术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互动, 造成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 学习速度比较缓慢, 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 我国当前的武术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武术教学的开展, 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 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武术教学发展缓慢。

2 武术套路结合与散打运动结合的教学模式

2 . 1 将散打运动和武术套路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散打中讲求的是攻和防, 在学习散打的时候, 通常是对战双方要竭尽全力不让对方攻击到自己但是最大可能性的攻击对方, 这种模式也是学习者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思想。为了实现这一思想, 作为学习者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体能, 不断培养自身的自卫能力。相比散打而言, 武术教学通常都比较枯燥, 缺乏实用性, 要是能够把散打中的腿法融合到武术教学中, 就能够改变武术教学中的缺点, 同时还能够挖掘出武术中精髓。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 散打和武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不过, 在单纯的散打训练过程中, 主要偏重竞技方面, 虽然和武术教学结合后比较注重腿法等方面, 但是仍然过于无趣, 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打靶训练,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还能够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武术和散打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 但是在套路上则在两个极端, 散打是只打不练, 武术是只练不打, 这两种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应该把打和练结合起来, 也就是要使武术和散打两种套路相融合, 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又能改善课堂内容, 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 2 将武术套路教学同散打结合

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专家学者提出过把散打和武术相结合作为武术教学的新模式, 但是只是在专业运动员领域做过实验, 在学习武术的同时还进行散打训练, 但是实际的教学成果并不令人满意。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 专业运动员和高校学生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运动员是专业性训练, 其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参加比赛并尽可能地获得成绩, 他们并不在意训练是否枯燥, 只是为了获得成绩而训练, 这就注定武术和散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失败。但是高校学生不同, 作为社会上的普通成员, 他们对于武术的学习属于零基础, 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是单纯地喜欢武术而进行训练, 在学习的过程中, 枯燥的学习过程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能够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有趣, 那么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结合散打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成果, 这也迎合了当前大学生对学习武术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把武术和散打现结合, 从传统武术中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套路, 加入到散打训练中, 能够丰富散打的内涵,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住武术套路。同时, 融合之后的脚靶训练有其自己的特点, 更加注重生活化, 而纯散打中的脚靶训练则更侧重比赛规则下的科学性。所以, 武术和散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3 结语

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都只关注文化课程, 并不注重自身身体的锻炼。随着国家对强身健体的呼吁, 学生开始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当前的武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不利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对武术教学的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改变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 不断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 使得教学模式不断的完善。散打作为近几年广受喜爱的一种健体形式, 把散打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丰富了武术教学的内容, 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刘同为, 李为敏, 张茂林, 等.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多媒体学习课件的研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75-78.

[2]梅杭强, 邱丕相.武术套路形成根源的人类社会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31-33.

[3]薛建爱.从套路与技击的关系论武术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 2011 (2) :11-12.

10.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

一、什么是攻防演练

武术套路, 要求动作有法。“拳无空出, 掌无空回”, 这是历代武术学家对武术动作具有攻防特色的严格要求。动作的攻与防, 决定着动作的规格要求, 也是动作规格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讲, 武术如果失去了技击特色, 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因此, 武术套路中许多动作在练法中都具有攻防的内涵, 它们都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攻防规律。因此, 称动作具有攻防含意, 或曰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这是武术套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显著特点。

攻防演练, 就是在套路技术教学中教师把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进行剖析, 使学生明确其攻防内涵并使之掌握的传授过程。在武术套路教学中, 必须重视演练意识的教学。

二、攻防演练的教学分析

对于套路中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 可采用“假设敌”的方法进行攻防的讲解和示范。并紧紧围绕动作的攻防性质、攻防方法、攻防时机、攻防作用等内容进行剖析, 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练习。

(一) 攻防是武术套路运动进攻或防守的本质

教师在讲解某一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时, 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动作是进攻还是防守, 或是防中有攻, 攻中有防;其次剖析动作是踢、打、摔、拿四法中的哪一法 (器械亦如此) 。如, 格挡冲拳这一动作。分析:这是一个先防后攻的打法动作, 格挡是防守动作的挡法;冲拳是进攻动作的打法。这样, 学生就明确了动作的攻防意义, 动作就有了目的性, 演练起来就不会那么空洞和没有意义了。

(二) 攻防是完成动作规格的基本保证

完成攻防动作时, 人体各部位在空间运动的方位变化, 起止路线, 用力方法, 力达点, 以及完成动作时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的要求和要点。如初级长拳 (第三路) 第一段前三动便是“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冲拳”。如完成弓步冲拳时, 含有意识:左脚向左一步成马步, 同时左拳格挡防守, 接着右拳从腰间向前冲出攻击对方面部或胸部。完成时要求蹬腿、转髋、拧腰、送肩协调一致, 力达拳面, 成左弓步冲拳势。这样在武术套路动作中的攻与防, 格与打的用力方法、方向路线和力点更加明确, 使演练达到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 为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 使学生从意识上提高了对武术套路的认识, 形成了武术意识的初步概念, 动作规格也提高了, 完成时练习者便富有了新的意义。

(三) 攻防的理解和运用, 是套路演练过程中的韵律和表现

攻防时机指的是某一攻防方法的运用条件, 即在什么情况下, 用什么方法进攻或防守。这属于武术动作的应用范畴。攻防作用是指运用攻防方法作用于对方所产生的相应效果。不同的攻防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可以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两人攻防的场景中, 取得逼真的效果。

三、攻防演练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 攻防演练寓兴趣于教学之中, 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武术套路多则由几十个少则十几个动作组成, 动作各异, 结构复杂, 运动方位、起止路线、劲力表达, 手、眼、身、步的配合均有特定要求。所以教学时, 光局限在一般性的讲解示范、分解和完整教法是不够的, 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而影响效果。由于武术套路中许多动作的攻防方法决定着动作的规格要求, 也是动作规格的依据, 所以在要求学生达到动作规格的教学过程中, 运用演练意识的教学方法, 剖析动作的攻防内涵, 启发学生从攻防角度出发去理解领会动作, 这对学生演练的方法体现、节奏处理、劲力表达以及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突出“武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加快了学习进程。

(二) 攻防演练有助于学生武术攻防意识的培养与建立

方法突出, 意识逼真, 是套路技术演练的特定要求。武术意识可解释为人们在进行套路演练过程中为追求攻防、健身以及表演的效果而进行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 要紧紧依靠精神意识表达出来。如果没有招式动作和眼神眼法的表达, 那么武术意识, 心理活动便无法看到。所以, 内与外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突出武术意识, 提高技术水平。在武术意识中, 攻防格斗意识很重要, 攻防意识的建立恰恰是在对动作攻防含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之上的。攻防演练意识教学是使学生明确动作攻防内涵, 以达到培养建立套路演练的攻防意识, 使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受控于心理的支配并通过眼神眼法的表达使攻防意识达到定向性和目的性, 这样才能表现出套路武术所特有的技术要求:神形兼备、内与外高度和谐统一。

(三) 攻防演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面

通过攻防演练意识培养的教学, 从攻防性质、攻防方法、时机、作用等方面进行示范和讲解,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建立和培养套路演练的攻防意识, 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攻防演练意识的教学是真正达到这一目的, 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初学武术的学生进行武术单个动作教学时, 可以先采用两人对抗演练示范法进行外形上的解析, 并让学生通过对抗性模仿练习, 使其初步掌握动作的过程和路线;学生初步掌握了外型正确动作后, 可从讲解动作的攻击部位和防守动作入手, 掌握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并对演练时精气神的表达进行要求, 使学生建立起武术意识的概念;从实际出发, 善于将多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 需结合武术文化的教育及武德教育。

总体上讲, 攻防演练在武术套路教学中,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建立套路演练的攻防意识, 使中华传统项目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在武术教学中, 攻防演练的确是较为实用、可取的教学方法。

摘要:攻防演练在武术套路教学中,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建立套路演练的攻防意识, 使中华传统项目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在武术教学中, 攻防演练的确是较为实用、可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武术套路,攻防演练,运用分析

参考文献

[1]杨胜峰, 吴隆基.对武术套路攻防演练意识教学的分析与讨论[J].体育师友, 2006.

11.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一

[关键词]西北地区 体育教育专业 武术套路 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唐开荣(1974-),男,甘肃张掖人,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陕西 西安710021)彭娟(1975-),女,陕西成阳人,成阳市沣西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陕西成阳71 008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125-02

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专修教学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课程的内容体系以竞技性较强的亚运规定套路项目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掌握武术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为目标。这种单纯的竞技模式体系教学,显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武术教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武术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六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现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者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西北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就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和掌握。各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课程质量的好坏,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种类是极其丰富的,任何体育教学内容结构都只能包含其中的一部分,而选取的这一部分内容,应具有广泛的联系性,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后,可以有效地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打下良好的体育运动技术基础。

2 西北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理论和技术教学内容的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科发展的思想动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材书上的武术运动概述、武术简史、防止运动损伤等;二是看图知识、套路创编、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这些技术理论内容可以放在能力培养课上进行教学。此部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武术的了解范畴,提高其武术文化的修养及理论知识水平,并懂得运用知识指导实践和研究他们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武德教育,武德是一种伦理观,是与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致的,在武术练习中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西北地区高校技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主要是选择了全国、本地区武术比赛中常设的竞赛项目以及目前社会上开展较普及的项目。它主要包括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初级套路、竞赛套路、对练套路、传统拳术、传统器械以及对抗性项目七大块的内容。

3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课学生能力培养内容的分析。随着课程观的变迁,术科不再被认为是单一的传授运动技能,而被认为是借机理解健身的方法与发展的趣味,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只是术科的本体价值,更主要是为学生的能力专业素养发展提供“手段与方法”。西北六所高校除了宁夏大学以外,其他五所院校的武术套路专修教学内容都缺少能力培养的内容,宁夏大学通过武术专修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能力的培养按能力的重要程度分为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和介绍、自学内容三部分,从整个能力的培养上抓主线,兼顾了多种能力的培养。

三、当前西北地区武术套路专修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技术教学内容实施中的不足。专修课较普遍地存在着轻理论重技术的倾向,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专修课只注重动作传授,没有突出武术锻炼方法、特别是没有体现武术实际应用的特性,内容上还是以竞技套路体系为主,套路内容过多不精,专修课没有安排进行专门系统训练课,竞技性较强的武术套路只是泛泛学习,没有精炼,提高得不多。

2 教学内容的安排針对性不强。在对学生“专修课中所希望学到的理论和技术的教学内容”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理论部分应增加“武德教育”“传统武术文化的知识”“武术套路的伤病预防和治疗知识”“武术套路创编知识”等内容;技术部分应增加些“趣闻性的、简短的武术套路”“部分对抗性项目”“西北地区地方特色的传统拳器械”等内容。学生认为需增加的内容,基本趋向于基础实用性,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需求。

3 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去教,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信心。在调查中有45%的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方法不满意,部分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感到枯燥。对“六所高校武术套路理论课授课方式”的调查显示,整体上西北地区高校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集体授课为主,其中西安体育学院和宝鸡文理学院采取了多媒体软件的教学方式,三所高校采取录像的方式和两所高校采取了科研论文撰写的方式。

四、优化西北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套路专修教学内容的设想

1 教学内容的优化设想。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基础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西北地区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突出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充实基础,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的針对性和实用性,拓宽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把教学内容的更新、授课方式和加强能力培养作为调整的基本出发点,贯彻“少而精、打基础、重应用”的原则。为了符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武术套路应适当向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的方向发展。

2 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1)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以及初级套路的教学。基本功是武术教学训练中最基础的部分,它不仅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专门练习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攻防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套路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将基本功、基本动作练习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是武术课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之一。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按照螺旋式的排列,基本功的训练反复出现,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在质和量方面,逐学期提高要求。采取课堂和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利用早练的形式对基本功进行巩固和提高。注重初级套路的教学,更适应于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发展。(2)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竞赛套路项目。竞技性较强的套路相对于基础较差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对竞赛套路的选取上应做到有主有次。針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竞赛套路应该精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长拳、南拳、剑、棍进行教学,也可以简化竞赛套路中的繁杂且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进行动作的重新结合。(3)优设养生功法运动的方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武术对人的培养不仅着眼于现在,更放眼于未来,专修生应不断地拓宽武术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于套路的学习。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也为健身养生、太极拳之类的武术项目融于全民健身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作为武术专修生对传统健身养生的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范继军.武术专选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王章明,潘慧炬.如何建构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3]周丽娟.武术运动中音乐与套路相结合的演练形式[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

[4]王美,杨琬,刘建兵.对我院健美操普修教学大纲及其内容改革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6)

[5]黄汉升.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6]陈青山,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2.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二

1 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1 轻视文化理论

大多武术老师没有意识到武术文化理论的重要性, 导致学生很难从动作中了解武术文化。

1.1.2 评价标准缺陷

教师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考核标准而不重学生学习所获。

1.1.3 在教学方法传统

例如教师一般都采用镜面示范等方法让学生模仿, 虽有利于动作掌握但缺乏娱乐性和对抗性, 不易激起学生兴趣。

1.1.4 忽视实用性

学生大都喜欢技击实用的动作, 而大多教师以传授动作标准为主技击方面很少讲解, 不符合时代需求。

2 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思路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其理论指导下, 武术套路改革应更具文化传承与实践意义。但是近些年来武术套路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当代很多大学生所忽视。而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也肩负着传播和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所以在这一时期, 武术套路教学改革应突出文化性与技击实用性。这其中重点要注意的问题是把演练动作规格标准和美感为实质的套路教学以达到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的模式转变为学习传统文化以及提高自卫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模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体现

2.1 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2.1.1“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观点。虽然中国有很多哲学派别, 他们之间的观点有共同之处也有对立的观念, 但他们都不否认“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 天人是相通的。[1]其主要目的是从大自然中寻求启示。

2.2 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套路产生的影响

为什么武术在我国产生了如此之多的套路而在其他国家没有, 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重视章程, 或者说是程式。我国美学强调形式规律。追求类型化和较为严格的规律结构。例如书法绘画中笔墨的浓淡干湿, 轻重缓急等。[1]同样, 武术套路也是这样。故此, 就不难理解武术套路在中国如此浩瀚的原因了。

2.3 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技法原理的影响

2.3.1 阴阳转换

用阴阳才解释世界上相互对立, 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其具体是指在攻防转换中攻方在其较为有利的进攻中同样包含着很多不利的因素。同样在攻方有力的进攻中守方虽然主要防守但也包含着很多有利进攻的因素。

2.3.2 内外兼修

他的具体体现是在演练方面要修“形神兼备”。就是指演练者在演练武术动作时既要有外在的形体表现也要追求内在的精神。其次是对和谐的追求表现在“内外三合”方面。最后是内练和外练并重的思想。这是指练习者不仅要对人体外在的骨骼、肌肉、关节以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进行锻炼还要注意对人体植物性神经进行锻炼。

三、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方式

3.1 改变评价标准

武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能考核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武术套路教学目的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或变化上, 所以评价标准也应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依据。所以应该把传统的完成某项套路动作为评价指标的标准改为学习传统文化以及提高自卫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模式。这是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基础, 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3.2 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应该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高校开设的武术套路课, 教师应在武术套路课堂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各个环节体现出传统文化。现在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武术协会、搏击俱乐部等大学生社团, 这些团体开展内容丰富的武术活动对武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具有积极意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应加入传统文化元素, 可以利用学校广播台、校刊、校报、学校论坛等各种媒介, 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学习氛围。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该根据体育教学目标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的要求, 多开办短期培训班加强对高校武术人才的培养, 主要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在当前的形势下, 尤其要注重武术教师对武术文化理论学习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这一环节的工作是武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武术教学改革的质量。

3.4 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

因为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都需要学校专项经费的支持。在教学当中学生是主体, 主导和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培养需要经费, 所以学校专项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武术教学改革。因此, 高校应该尽可能的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 尽最大努力为武术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物质条件, 这是武术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条件。

3.5 改变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方面带动武术套路教学改革。增加武术理论课时。上课时要尽可能多的联系到武术动作, 使学生方便理解。增加技术动作攻防含义讲解。技术课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保留教授技术有效方法的同时要增加竞争性手法, 例如分组对抗等, 增加趣味性。采用评价法, 经常提问。让其分析动作规格、劲力节奏、协调和意识等。因为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习武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仁”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修养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2]所以在教授动作时把传统文化、意志品质融合进去。要注意具体的手段, 不能空谈。不运用一些具体有效方法是达不到效果的。

小结

必须深刻的认识到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 明确改变评价标准是基础;培养师资和经费投入是关键;有效方法是核心。武术套路是中国文化的外延,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把中国文化与武术紧密融合在一起后有效地教授学生才能从另一个角度带动武术教学改革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纲要”重要阶段, 武术套路教学改革也应适应时代需求, 和谐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武术教学改革, 以求从文化方面对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 注重和谐, 天人合一”等思想在武术动作中的体现对教学教法有启发作用, 从文化角度带动教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 2005, (12)

13.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的分类 篇十三

1运动元素

运动元素是构成武术套路的基本条件,它包括完成动作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由练习者通过肢体或器械表现出来的动作所组成。、其中方法由基本方法所组成,但基本方法只是套路练习中各复杂方法的基本单位,各基本方法合理的结合才能保障套路练习有序化地完成;动作由基本动作、难度动作,连接难度动作和创新难度动作组成,基本动作、难度动作、连接难度动作和创新难度动作的合理安排构成了整个套路。

1.1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通常是根据武术竞赛套路各项目共同的运动特征归纳提炼的具有共性的内容,它所反映的是各项目共同的运动规律及为完成这些动作所应采用的有效手段和步骤。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基本方法是指武术套路运动中普遍存在,具有共性的方法。根据套路中的表现形式,结合解剖学对人体的分类,它包括手型手法、腿法、步型步法、身法、眼法和器械方法。

1.2基本动作

各套路均有基本动作,根据运动表现形式可分为静止类和运动类两大类。静止类动作是指动作出现静止状态的武术动作,统称静止类动作。其中静止类可分为定势和平衡类动作,运动类动作是指待续保持运动状态的动作,统称为运动类动作。套路中这类动作很多,如直摆性腿法、屈伸性腿法以及抡臂、翻腰等都是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其特性的动作。其中运动类可分为移动类、跳跃类和跌扑滚翻类动作。

1.3难度动作

难度动作指具有一定难度,演练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才可能完成的动作。难度动作之所以称为难度,是因为这类动作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项目中技术的复杂性,对体能要求的苛刻性所决定的。因此,这类动作对练习者的速度、力量、柔韧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它对练习者的心理稳定性、平衡能力、本体感觉的精确控制等有着很高的要求。难度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中的亮点,是套路中的高潮,也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项目发展追求的方向。

2演练元素

2.1精神

武术中的“神”主要是指眼神和与之相配合的动势灵感、攻防法度、内在气质等。武术套路中的精神是指运动员演练过程中内在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武术套路不能脱离传统美的审美习惯,认为美虽不能离开形,但本质却不在于形。套路演练元素中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正是体现出传统的审美观,不但求其形似,更求其神似。套路演练对精神的要求通常是练习者要精神饱满,精神贯注,从而以动作的表现达到还原练习者所处的目的。套路演练中的精神包括注意力、判断力、观察力、自信心。

2.2劲力

武术套路中的劲力是运动员在活动中体现出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等物理特性,以及符合运动力学规律的力的视觉呈现。演练水平中的劲力是体现出练习者动作用力是否合理,神经控制运动器官能力是否灵敏,身体各环节间配合是否得当的具体表现。因为完成动作时的用劲是机体的内部运动过程,套路中的劲力是通过人的视觉反映到大脑中的现象。作为劲力的基本物质条件,它必须建立在符合运动力学规律的基础之上。根据套路中动作的用力过程,我们可以将劲力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蓄势、发放、表现。

2.3节奏

武术套路中的节奏是指运动员动作演练过程中体现在时间、空间、力量强度等方面的变化。

节奏在速度上不外乎快与慢、动与静之间的矛盾统一;在空间上高与低、起与落的相互映衬:在力量强度上强与弱、重与轻、刚与柔的交替。节奏具体体现在武术套路中,除美学范畴所包括的内容外,还与武术套路中技战术发生着关系,具体包括动作节奏、呼吸节奏、攻防转换节奏、以及体力节奏。

2.4意识

武术套路中广义的意识包括练习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指向等。而狭义的意识是指特定项目在个体大脑中形成的层式化练习模式,以及对这特定项目所具备的知识。程式化练习模式是操作技能的基本表现形式,既武术套路中意识的形成首先建立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否则,练习者大脑中频繁的回想动作,其注意指向无法顾及除动作以外的内容。

根据意识的外显特征,可将武术套路中的意识分类为眼神、动作结构、目标。

2.5风格

上一篇:渤海街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措施下一篇:员工以辞职为由要挟调薪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