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精选8篇)
1.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要教学方式,然而在这种教学环节中,很多小学生活泼的天性要么被扼杀掉,要么教师就会限制其发展,为此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的活泼天性还原在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求真的真实课堂。
一、用真情感染学生
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非常融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老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悟学生,而不是盲目地为了上课而上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所感及学生的本性还原在课堂中。
比如,在讲授课文《母亲的恩情》一文时,教师将自己前几天录制的一段视频给学生进行播放,这段视频是这位教师前几天下班时看到的一段情景,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天下课后,下起了漂泊大雨,雨水很快将路面浇湿了,地面到处都是水,然而由于雨水来得过于突然,很多学生都没有带伞,这让很多小学生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教师走到学校门口时,发现门口很多妈妈早已打着伞等着自己的孩子,教师很是感动,将这一段视频录制了下来。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仔细观看了这段视频后,向学生询问这是什么,看到视频后有什么感受,就是这段视频,让很多学生感受到母亲的真实情感。
教师上课有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段真情的视频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课堂相结合。
二、用真心关心学生
所谓真心关心学生,不仅仅指教师全心全意上好每一堂课,还表现在教师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表现在用真心去对待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次思考和动作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动学生,才能创建更加真实的课堂。
比如,教师在讲授《木兰从军》一文时,教师发现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对待花木兰代父从军这一件事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认为花木兰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他为了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自替父去参军,这种精神值得学生去学习;然而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认为花木兰的做法是一种欺骗的行为,小学生不应该学习这种欺骗人的行为;还有的学生认为花木兰从军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自己又不去打仗,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什么意见,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很显然会对持有第一类意见的学生感到满意,在他们心目中,这类学生才是真正能够领悟语文知识的学生,而教师往往也会表扬这些学生,而对于持有其他观点的学生,教师则要么不予理会,要么进行批评。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算真心地对待学生,教师用真心去关心学生,需要做的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即使他的观点不正确,教师也应尊重他们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进行分享,也才能保证求真课堂的顺利开展。
三、用真才教会学生
所谓用真才教会学生,并不是说教师没有真才实学,目前能够担任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都是一些高材生,对于语文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造诣,但这里所说的真才指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实事求是,即所谓的知之者为知之,不知者为不知,在充分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比如,在讲授课文《狐假虎威》一文时,教师在讲完课文后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狐狸作为欺骗老虎的对象,狐狸是狡猾的我们从小就知道,但为什么说它是狡猾的,有没有真实的故事啊?”这个问题看似比较简单,但小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想知道真实中的狐狸究竟是什么样子,对于老师来说这个问题也许比较棘手,因为很多老师也没有见过狐狸,为此如果教师想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课堂,就应这样回答学生:“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现实,老师也没有见过狐狸,目前无法为你解答,等我下课收集资料后为你解答这一问题。”
这样的回答方式就给学生一个实事求是的感觉,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相关信息后给学生进行展示,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展示狐狸的狡猾这一事实。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用自己的真才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门不能马虎的事情。
总之,求真课堂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堂课,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求真的课堂,让学生自身所想、所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自由和生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真实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雨琴。求真求实打造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25)。
[2]任海莉。求真、求实:语文课堂的本质[J].小作家选刊:教育教学,2014(01)。
2.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二
一、激发兴趣, 在情境中自主学习汉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识字也是这样, 当学生对学习汉字有兴趣的时候, 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汉字的学习, 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汉字, 教师应先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从创设直观化的情境入手, 因为这种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汉字。
比如, 在讲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中的“识字1”这一节课的时候, 由于这节课讲授的汉字大部分都与植物有关, 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小树林的情景, 树林中有梨树、杏树、桃树, 还有很多的鲜花,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大家仔细看一下图片, 都看到了什么啊?”“好多鲜花。”有学生回答, 这时教师点击鲜花后, 屏幕中就出现一个花的汉字, 随后又有学生说:“我看到了桃子。”于是画面中出现了桃的汉字, 这样学生每说出一个物品, 画面中就出现它的汉字, 学生对这样的情景非常感兴趣, 于是就会自主地记忆这些汉字。
二、轻松愉快, 在游戏中自觉学习汉字
小学生非常喜欢做游戏, 特别是在课堂上做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一件有趣的事, 因此如果我们能将汉字的记忆与游戏结合起来, 举办一些汉字游戏的话, 学生就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汉字。比如, 在学习一年级小学语文下中的“识字2”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玩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规则为每个小学生手里拿着一张卡片, 持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学生将成为好朋友。比如甲同学看到自己手里的汉字是“标”, 于是他大声喊道:“我的是标, 谁和我是好朋友啊?”大家看到“标”这个字的偏旁为木字旁, 于是持有“枪”字的同学举起手来说:“我和你是好朋友。”利用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汉字结构的基础上, 找到不同汉字的相同之处, 从而帮助学生自觉地学习这些汉字。
三、主动探究, 在研究中自我记忆汉字
小学生其实都有属于自己记忆汉字的方法, 之所以没有找到是因为长期以来都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如何记忆汉字。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将记忆汉字的时间交给学生, 引导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汉字记忆方法, 这样学生记忆的汉字才会更加牢固。
比如, 在学习“足”这个汉字的时候, 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大家想想这个汉字应该如何记忆呢, 自己想想办法将它们记忆出来好吗?一会儿我们会请记忆最快的同学与我们分享经验。”经过研究, 有学生认为足字像是两个人在一起走路, 有的认为足字和是字就差一横, 有的认为足更像一个人在跳舞, 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记忆这个汉字的方法, 从中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是从汉字的具象化的角度出发来记忆它们的, 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样的机会, 鼓励他们自己去研究汉字, 从而更加清晰地记忆这些汉字。
总之, 低年级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板、单一的教学氛围改掉, 还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采用各种手法引导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汉字,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且成绩提升得更快。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记忆更多的汉字, 然而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 正确地记忆汉字且不会出错是很难的, 同时如果教师教学手法不当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因此如何带领学生学好汉字成为很多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语文识字,兴趣,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问题
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阅读培养的主要渠道,能够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文章解构、作者感情分析等手段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尚存在部分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未达标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没有完全形成,尚存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广泛涉猎教科书之外的课外阅读书籍,这就导致其榜样的示范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不达标,无法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逐渐渗透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
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尚存在很多教师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钻研,没有及时转变自身“涂鸦式”“一言堂”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式,只在考试压力的逼迫下赶进度、照本宣科,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个性化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创新,知识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一味重复,不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开展独创性的理解和探讨,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正确读书取向的形成,变得更加功利化,只关注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教材的阅读。
3.没有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充分的重视
阅读兴趣的形成能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强烈的阅读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仍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只是一味地灌输既定、僵硬的知识,而没有引起对学生情感导向引导的重视。这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会产生抵触心理,对将来的进一步阅读会产生阻碍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具体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1)教师要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保持静心读书的好习惯,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2)教师要以身作则,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书,并且广泛阅读学生更感兴趣、阅读兴趣较高的书,尽可能地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话题。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引导学生厚积薄发,实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好章好句的摘抄,将自己的读书笔记与学生分享。平日积累的阅读素材可以为写作提供更多丰富的话题和可用材料,而写作也可以让阅读者更加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因此,写作和阅读两者之间可以实现互相促进。
2.教师要着力提升自身独立进行文本研究的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在进行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其学科科目造诣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争取对文本内容进行通透的理解,并且对其全面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逐渐脱离教材参考和网络的依赖,争取自己能够独立实现文本的研读和解构,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避免思维定式。精心分析文本、解读文本,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特殊感受,与学生进行阅读经验和技巧的分享和传授。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心理体验充分地尊重,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的勇气,给学生以阅读的自信。
3.实现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强调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所有科目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心智成熟程度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中对小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实现小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首先,要重视自身的服务意识的发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契合学生的主观需要。其次,致力于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建立,实现师生互助。最后,致力于学习情境的创设,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刊物,并且鼓励学生谈读后感,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宇红.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积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2.
[2]当周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
4.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四
析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可以提高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从学生兴趣、习惯、文体角度、学段特点这几个角度入手,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关键词】朗读教学;文体角度;学段特点 “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文章时,只有进行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因此,朗读在小学阶段的确有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朗读上,这更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看,有些专家、优秀教师为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性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目前教学中,大家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强调朗读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到位,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人们,多读总没有坏事,多读反正有好处,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路读过来,教师也用了比较多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讲结束了。
二、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从现状看来,小学朗读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取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如: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看上去比较热闹,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更谈不上用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 其次,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调,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课标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还有,教师的朗读指导机械,单调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地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也就达不到朗读的目的。
三、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和教学目标来看,不同学段的儿童有不一样的朗读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
而达到优化朗读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项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小�W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而导致朗读能力不高。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学生朗读的兴趣与教师的评价也密不可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朗读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扬。
(三)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各个阶段表
现出来的质的特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积累、体验、语感等关键词也表明朗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1.低年级这一年段的学生,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少,对句子结构也不熟悉,而且内部言语还未很好地发展起来。低年段的学生设合直观的感受事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尽量少分析,少解释,要以学生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朗读。这个学段可运用“图文并茂”法,即看图说话,由图到文,指导朗读。2.中高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也在增多。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但是朗读仍然很重要,但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之间的关系。
(四)分析文体特点,合理运用朗读技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体类型,指
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技巧。经思考与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朗读。1.童话和寓言童话和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很鲜明,每一篇文章至少有两个人物形象,多是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处于这个年段的小学生,很善于模仿小动物说话的口吻,并且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能够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因此,教师在基本指导的基础上,可以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2.说明文说明文在小学阶段并不多见,我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体会语言的客观性,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说明类文章的阅读兴趣。这类文章需要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而非体会感悟文章的语言,所以这类文章的可读性不强。3.写景类文章记景类文章节奏比较舒缓,语言文字优美、波澜起伏,是比较适合朗读的文章类型。4.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是最适合学生朗读的。不论是现代诗、童谣还是古诗,都富有音乐性和情感性。
5.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五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最基本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教学中要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 阅读教学 策略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着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发展改革着,特别是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列入小学教育的范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但是通过现状分析,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改革势在必行。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目标追求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提出,是相对于“师本教育”下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形式。生本教育强调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和依靠学生,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生本教育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表现为学生生命的教育发展。其目标追求即为唤醒学生的生命教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天性和他们的主观意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相对不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唤醒阅读意识,通过阅读让学生发现美,?W会爱,体验和感悟我们美好的生活。其表现为:(1)唤醒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宰者,牵制着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必须还课堂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2)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富有生命气息的,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美、感受美。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教学就是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从阅读中懂得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提升生命价值的直接表现。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生本理念,注重情境教学
提升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用生命长河纵观学习之路,把学习语文作为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感受生命万物的本质。通过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硬性指标的提出,培养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拥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重视情感的体验,并拥有丰富的积累经验,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语文阅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运用多种的阅读方式,能够初步的理解并鉴赏文学作品的感情,才能从小培养高尚的精神世界,据专业数据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在课外也应多重视语言的鉴赏和阅读能力,且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才能算达到标准。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地位,它能带领学生们进入课本内容中感知学习的实际意义,特别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们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学习到“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诵读,通过自己的认识去了解课文讲的主旨内容,充分展示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结合着生本教育理念,灌输给小学生学习课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认知。“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情景模拟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们充分感受小壁虎当时着急的心理,同时也能加深成长的概念,认可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已经长大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是充满新奇和美好的。这个情景模拟的过程可以找几个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找一个旁白和小壁虎的扮演者,加上灵活可爱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学生们尽快掌握书本的实际内容,也能从中体会深刻的寓意,加之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
2.加深情感阅读,引导作品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进行作品感悟是一项必然内容。情感阅读的优点,就是让学生们从自我意识上去体会课文的主旨情感以及传达的内涵,通过传情的叙述会让学生们跳过课本文字去感受领悟作品最想表达的思想与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帮助学生们认识课文原有的知识内容,也就是只学到表面知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将会使学生们的学习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层面,由此开启学生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通过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语文阅读的乐趣。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语文学习融入情感教学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所感悟,甚至会真实的反应自己的所感所想,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意义。
例如,在讲解“去年的树”的课文时,对话的形式就很能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并积极的参与到角色的演绎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大树与小鸟的对话,感受树与鸟儿的情谊,在此过程中再指名让学生来读旁白,便能使这段演绎更加惟妙惟肖,小学生们会善于加入自己的动作来表达想要传递的感情。因此,当小鸟要飞向南方的时候,孩子们会将自己想象成长着翅膀的小鸟,然后在空中飞舞飞向南方,此时很多孩子都会幻想自己成为小鸟,然后沉浸在故事中,阅读起来可以更加具有影响力。当课文主旨大意揭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置身其中感悟树被砍伐之后与小鸟联系不到,从而引申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中心思想,同时可以借助这样的理解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地交流对于作品的感悟,表达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认识。
3.倡导实践为先,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关键,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也可以灵活应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们在语文阅读的训练中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坚持才是有所收获的关键。老师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倡导他们实践为先,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为语文学习营造有趣快乐的氛围,使学生们会将阅读的作品核心内容掌握扎实,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实践出真知,这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样遵循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明确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正确认可阅读的积极意义,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会逐字逐句地探索文段具体内容,明确课文所传递的大意。
例如,在学习课文“四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这样灵活多变的模式会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分组分角色朗读更能表现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搭配着动作进行细节上的展示:“草牙尖尖”这一句时完全可以用较为细腻的声音进行阅读,以便表现草芽的柔嫩与轻飘;“谷穗鞠着躬说”完全可以表现出谦虚委婉的样子,同时还应该把鞠躬的动作做出来,这样表现出灵活的样子;“雪人大肚子一挺”应该是需要将可爱顽皮的样子展现出来,所以需要做出挺出肚子的样子,充分展示所代表事物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表演能力加以肯定,增加自信的同时也更为深刻的认识书本知识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适合于现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语文阅读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潜能,开发他们的内在个性,特别是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体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6.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六
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
工作单位:四川省茂县永和乡小学校
姓名:夏志辉 联系电话:13438791806
摘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实行群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资源缺乏;教师教学水平不高,阅读指导不够;区域考核体制限制,无法全面实施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训练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发挥老师引导作用,打好群文阅读基础;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等教学策略,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随着儿童阅读的大力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近两年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更是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这对于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更是一种考验。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能有效地更新教师阅读教学的意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找到更好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资源缺乏
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有足够充足的阅读材料。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加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家长们觉得没有必要多读课外书。这就导致学生手中除了教科书以外,基本上没有课外书籍。学生们除了了解一些课本知识和从电视里了解到的知识外,就没有其他的知识来源。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备课时也会伤透脑筋,因为学校图书室里书籍很少,网上查阅资料也不方便,找不到某一主题相应的文章组合。
(二)教师教学水平不高,阅读指导不够
处于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都是以单篇进行,而对 于“群文阅读”这个新名词,部分教师都感到很陌生。所以当我们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靠自己慢慢的摸索,缺少观摩学习的机会,缺乏教育专家的指导。群文教学环节基本上是:呈现材料——提出问题——自主阅读——小组交流展示。这样的单一教学方式必然导致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化,没有生机,严重阻碍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更多的只是告诉学生读书可以丰富知识,而缺乏具体的指导。这种说教式的宣传,鼓动,无法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三)区域考核体制限制,无法全面实施
国家一方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但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应试考试,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各项考核还是离不开考试成绩,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师也只能反复地教教材内的课文。对其他文章的阅读也只是浅尝则止,点到为止。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也常常忽略了课外阅读。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我们也只能选择重点抓学生的学习成绩,适当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训练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的方法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等,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大多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略读能力的培养。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更注重的是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的是一字一句地读课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内要读四到七篇文章,如果采用传统的阅读方法,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就必须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时,我就让学生采用跳读的方法,让他们快速地找到了作者按照长廊—佛香阁—昆明湖这样的浏览顺序,感受到颐和园的美丽;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让学生用扫读的方法,快速的寻找到母亲和父亲分别评价巴迪时的语言,效果也非常明显。
(二)发挥老师引导作用,打好群文阅读基础
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在群文阅读方面的能力都还不是很高,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上高效地发挥教师的“导”,进 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汲取更多的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做基础,重点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整合信息。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阅读能力,使学生、作者、教者的心灵火花进行碰撞,让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以此为群文阅读打好基础。
1、教师要有主题地选取文章,让群文紧密结合起来。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结合我第一次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的体会,我觉得教师结合自己确立的议题选文非常重要,议题没确定,选择的群文文本就会呈现出简单的叠加,甚至出现文本之间没有联系。当时因为是第一次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我没有真正领会到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所以只是简单地把《母鸡》、《麻雀》和《柱子上的母鸡》这几篇文章放在一堂课内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感受母爱的伟大,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多读,教师的阅读量决定着选文的准确度。所选的文章要有共性。在同一节课活动中所选的文章之间应有着共同的议题,通过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2、教师要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张淑珍老师在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教学中,以《七颗钻石》为示例,通过教学生用“抓句子主干把长句读短”、“找关键词”的方法梳理水罐的四次变化,让学生认识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读、思、画、悟这四步方法阅读《小壁虎借尾巴》,梳理情节结构;再通过对比发现两个文本的反复结构也有递进结构和并列结构的区别;最后通过小组合作阅读《爱心树》和《小猪变形记》两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进一步体会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之间的区别。虽然这节课是城里的老师面对城市里的学生进行教学,但我们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教师如果把这样的教学运用到我们的学校,相信对我们的学生和学校都意义重大。
(三)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1、利用课本资源。面对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书籍,我们可以利用课本资源。现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重点、难点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单元内所呈现的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训练。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这三篇文章,都是讲述怎样去爱别人,根据这一共同特点,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们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
2、利用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优秀作文,可以是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把相同类型的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或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或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把课外书拿到班级共享,这样积少成多,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源就丰富了。
3、推荐优秀读物。其实学校对丰富学生的阅读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购置图书,接受爱心捐赠,这些行为都使学校的图书量不断增加。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进行阅读指导。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推荐一些儿童诗或者童话、神话故事,让他们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神奇;三四年级可以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和校园小说;五六年级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等。
7.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分析 篇七
一、选择新颖课题, 激发爱美情趣
好的课题是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并为儿童喜闻乐见的课题,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有很大创造空间的课题, 这些课题最好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并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技能能帮助他们美化生活, 并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在生活的独特贡献。相反, 选择呆板、教条、过于简单、陌生和难度太大的课题对儿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一年级自编教材《会变的小手》这课就是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手为基础, 进行色彩, 造型设计, 让学生直接在设计好的手造型上画出生活中常见的或想象中的事物。从而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发挥学生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二、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小学美术教育, 形象生动, 鲜明直观,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 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 有其特有的优势, 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 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 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 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享受, 一种娱乐。就如游戏一样, 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同时, 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 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 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方法好比船和桥, 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 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美术教育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 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 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 学生感到有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三、改革课堂旧式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 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 教师讲, 学生听, 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 满堂灌, 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如老师就是这样讲课,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所以, 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 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 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 再拿三个空试管, 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 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 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 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 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 但形式较为新颖, 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 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 红色+黄色= () 色, 红色+蓝色= () 色, 蓝色+黄色= () 色, 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 记得深, 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 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再如, 高年级的数学美术字和美术字, 也同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美术字的书写形式, 了解方体, 找出规律之后, 我又在黑板上书写几个不正确的美术字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美与丑, 就数字美术字来说, 是大小相等、粗细一致和有粗有细富有变化的协调统一的美;黑体美术字, 宋体美术字都有着各自的美。黑体字粗壮, 钢劲的美;宋体美术字粗细变化, 俊秀力量的美, 若不这样写, 就会影响字的美感, 也会使字写的细小无力, 大小不匀, 影响了字的结构。美术字不但不美还会影响整个布局的整体的美。我们也学不到美术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律。总之, 在每一节新授课前, 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必要的, 使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美及运用美的表现形式去绘制美的图画作业, 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与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先比, 现今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均衡发展。因此, 推进素质教育和推行美术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缺乏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健全的、病态的, 小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育是每个学生美感启蒙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 美术教育不应忽视, 而应该得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 真正地使美术教育贯穿于小学美术教育的始终, 使小学美术教育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殊性,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8.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分析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 细读
一、眼宽——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就是对文本全面“号脉”。这要求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来精读文本,了解文本的“文”与“质”,多角度、多方位地与作者深层对话。通常,教师解读作品先要解读作者。任何作者的创作不可避免地都反映着作者个人的生活时代、经历,也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品质。所有的精品创作都寄予着那些作家伟大而深邃的思想。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正是这些极具灵魂的创作造就了作家独有的文学风格。
解读了作者之后,就需要教师从“文”与“质”或“文”与“道”两个方面整体地去精读课文。人们常说“文道统一”“文质兼美”,这就是说文章在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那么,如何从“文”与“质”入手精读课文呢?第一,用心体会文章的“文”。用“语文”的视角对文本进行鉴赏和阅读,分析其篇章布局、结构安排、悬念设置、空白余音、遣词造句、语体风格等。第二,解读文本的“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可以透过文本去分析“文本究竟说了什么、要说什么、该说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人们谈到文章的“质”,就会指向文章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今天,我们更多的是从人本意义的角度解读,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揭示文章的“质”,这更切合生活实际,更加生动和富有时代感,对学生也更具有教育意义。
二、拓展相关背景,延伸阅读
在文本中,作家的表达常常是隐晦而含蓄的,只有全面地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爱因斯坦的形象特征:“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才穿的拖鞋”;明明是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子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却先于小姑娘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看到这样的描述,学生的第一印象肯定会认为这是个不会打理自己、做事糊涂的小老头。但当他们通过对文本的详细阅读,从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进行理解时,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科学、和蔼可亲的伟大科学家形象就会真正显现在他们面前。当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了解到其是通过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取得如此成就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和崇拜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或许比教学更重要。
三、放飞想象,善于品味
意境是作者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写作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出发,结合作者的情感,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感,去欣赏作品的独特魅力。这就是心灵的交融,这就是想象的再造过程。
四、注重朗读
朗读就是大声地将文本读出声来,带有丰富的感情,其和默读有很大的不同。默读是将重点放在文字的表达意思上,对语言的节奏和音律都没有加以重视。音量有高低,速度有快慢,这些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出来。朗读比默读的要求高得多,不但要注意音准、音量、速度,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神态动作。学生朗读的目的就是要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的情感和语势只有通过大声的朗读才能够表达出来,只有大声的朗读才能够发现问题。在学习《青山》的时候,朗读的音调应该低沉缓慢,因为这篇文章的情感是凝重悲壮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没有重视这一点,这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五、文本细读要和提问、练习写作与表达相结合方能升华
《鸟的天堂》一课中的重点语段是作者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大榕树的美和大,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学生对“鸟的天堂”的理解就只能够停留在概念化的美中,甚至部分学生会认为所谓的鸟的天堂实质上就是大榕树。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明确大榕树为鸟儿营造出了一种安静、安全、安逸的生活环境,并带领学生进行体会,让他们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将鸟的天堂呈现出来的,再将文本语言的联系放置在整个文章中,引导学生关注词和词、句子和句子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将文中描写的情景清晰地还原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与生命的节奏,领悟到作者心中的快乐天堂,意识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之所在。如果我们把语文比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本解读就像大树的“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越加深入,语文这棵大树才能越加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文本细读是一个欣赏性和创造性和谐统一的过程。通过文本阅读,我们发现了人生的价值,领会了生命的真谛,就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深深地扎根在文学的天地里,畅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吧!
参考文献:
[1]宋玉峰.小学语文文本有效解读需要做好“三突出”[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11-11
小学语文误区及策略论文08-21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08-19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论文07-19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10-01
小学语文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研究10-19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07-27
(论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及策略08-26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09-2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