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共20篇)(共20篇)
1.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一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
2.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二
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正因为诗歌语言具有凝练性,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就要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品味,通过品味其语言的丰厚意蕴,进而达到对诗歌内涵的深刻把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品味诗歌的语言呢?或者说,什么样的语言是最富有“品评”价值的语言?
一、品味诗歌语言的情感性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由于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语言几乎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感情倾向性的表达,也是作者内心世界或直向或曲折的直接体现。世上没有平白无故发生的事情,诗歌也不例外。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在诗的字里行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入意境,并沉浸其中,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即要进行“再创造”,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语言品味去想象,对诗歌作品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思中,从而获得对诗歌意蕴深刻理解和审美感受,引发情感“共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象成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的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象。然而不止于此,读此诗句,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句诗又是一首多么快乐而又优美的草原牧歌!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象的表现。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
二、品味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诗歌是需要跳跃的,所以句与句之间往往显得不是那么连贯、符合语法规范的逻辑思维规律的,以语言的歧义、变形、含混等造成诗歌语言同日常语言比较起来显得与众不同。诗人常常追求一种深层内在的表达,这种追求深层内在的表达,不单是为了强化这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为了强化、突出语言所承载的内涵与意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仅仅九个景物词就构成了一幅意境深邃的画面,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不知引起过多少漂泊异乡游子的共鸣。在‘枯、老、昏、古、瘦”中,单一个“昏”字就可解释成“黄昏”或“昏头昏脑”的意思,这种歧义性的词句往往使得诗的内容拓展了,更有玩味的余地。
如此种种越轨行为的诗歌语言品味,就能品味出诗的不同凡响,这样更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三、品味诗歌语言的委婉性
诗歌语言中通常采用象征、双关、比喻、隐语,典故等迂回委婉方式表现语义,由此产生诗歌语言的含蓄、丰富、朦胧、多义等复义性。
象征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运用恰当,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情感得以形象生动的表达,如艾青的《镜子》“有人喜欢它/因为它自己美/有人躲着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这里已不仅仅写物质的镜子特征,而是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某些现象的联想。
此外,品味诗歌语言的用典,就能深刻把握诗中具体形象负载丰富凝重的文化内涵,使表达更加深刻鲜明,比喻是使诗歌语言含蓄、丰富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诗更富有文学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3.浅谈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篇三
【关键词】散文阅读 语言品味 品读设计
散文能赢得读者的心,全在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阅读教学,要求教者能引领学生领会文本中创作主体所寄予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体会散文的语言,恰是领会散文意境走进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关键。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语言的魅力并产生具体而形象的审美体验呢?本文结合《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语言品味方面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以期接近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质。
一、音乐熏陶,营造品味语言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联想或想象便更为活跃,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兴致也就更为浓厚,对文本的情味感受得也就更为突出。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带着痛苦放飞希望的散文,文字隽永,情感深沉,这对于现在太平盛世的孩子来说,作者对紫藤萝的特殊情感是很难有切身体验的。基于此,我在上课之初设置了配乐朗诵课文这一教学环节,首先用轻缓而略带感伤的音乐营造淡淡的忧伤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诵读文章。在学生充分咀嚼了那段苦中带涩的文革童年之后,我又改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借助音乐的感染力揣摩出文字背后的深情,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联想想象,丰富品味语言的信息
在品读文本语言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或想象,进而丰富语言信息,轻松走入文本情境。
如在赏析“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当时的“花朵”的察颜观色的具体情景,让学生通过描写丰富“察”态。有的学生说“它”两眼怯怯地东张西望,生怕被别人抓住残害;有的学生说“它”斜倾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向外界观望;还有的学生说“它”胆战心惊,内心惶恐至极……学生们在自己的描述中充分感受到紫藤萝花的“察”状,也充分体会到“我”在令人恐惧和窒息的文革年代里的痛苦心境。通过联想补充,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了自我的、独特的体验。
三、变换比较,注重语言品味的成效
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在语言的品味中,最适合运用比较法,从而品味出语言表达的特殊效果,提高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
在品味紫藤萝的蓬勃的生命力时,我便引导学生运用变换比较法来赏读,如在品味“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一句时,我把这一句改写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生长,在流动,在欢笑。”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生长”这个动词放在句子最后的妙处。通过比较,学生读出了紫藤萝当时蓬勃的生命力,加上该词前面“不停地”这个副词的修饰,更表现了紫藤萝遏制不住的蓬勃生长的态势,也为后文教学“我”被紫藤萝精神鼓舞有了“生的喜悦”,决心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做了铺垫。
四、紧扣关键词,加大语言品味的深度
散文的语言或优美或隽永或深刻,教学中自然要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揣摩。
所谓关键词语,既是指那些描写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中的“不停地”“生长”;也是指那些传达作者情感表明文章主旨的词语,如“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中的“停住”、“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中的“加快”,这些牵动文本情思透露文章主旨的词语,我们不妨称之为核心词语。《紫藤萝瀑布》一课,文章开头就抒情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深情地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显然,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若联系全篇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脚步”就是一个核心词语。在品读文本文革中的紫藤萝被残害、新时期的紫藤萝仍蓬勃生长等内容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去体会“我”“脚步”背后的真意。教师在备课时要有识别的慧眼,要在核心词语上大做文章。
宋代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品味,不可怠慢,要有“咬定一字不放松”的较真态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也调阅读教学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一言以蔽之,散文阅读教学切不可怠慢了语言的品味。有了审慎的态度,散文阅读教学中再能切实运用好品味语言的方法,一定能激发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 洪宗礼 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4.品味快乐的散文 篇四
鲁迅的文字是生熟的,刚开始接触是难懂的。不似琦君笔下的《春酒》清新而活泼。他的童年好似是暗淡的但其中又不乏有一抹彩色。我从那难懂的文字中看到了他对童年的向往,他那印象中的闰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着实一个土孩子的形象。那锃亮的钢叉和狡猾的猹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不禁想象起他长大时候的模样,直到我看到了《故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已经失去了他原有的孩子味,愁苦已经将他折磨得不成样子了,我心中的闰土也随之碰碎了,那钢叉,猹,西瓜地,银圈都一蒙上了历史的灰尘。
鲁迅笔下的老师也不少,启蒙老师寿镜吾,革命的引路人章太炎,但我最为欣赏的还是藤野先生,虽说是位日本人,但却是鲁迅先生的恩师。不顾民族差异,一心想要将医学传回中国的坚定信念与他在穿着上的不注意,构成了一位活灵活现的解剖老师,他那八字胡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鲁迅故乡的百草堂也让我的记忆尤为深刻,那大概是他所写出最欢快的文章了吧,神秘的传说,我至今还一直坚信,因此陌生声音喊我的名字我都未曾回答。我有时也会像鲁迅一样跑去山上去挖何首乌,吃覆盆子。
5.坚守自己的品味散文 篇五
品味因人而异,但它们不分高低。
品味是一个人个性的一部分。
如果你足够自信·,就坚守自己的品味,如此这样,你就是独一无二。
曲断
弦断,曲终~
曲终,人散…
拨弦独坐烟雨楼台,奏一曲忧愁,忆一段往昔,却早已是夕阳已下…恨断愁肠,望尽天涯!
秋意已凉,正逢相离之苦。思君之行,愿化做一缕清风,常伴左右。思年弦柱,忆往事愁。身乃失路之人,终难越关山之苦,性之所向,非异者知。楚天之下,相逢之缘,然缘尽,路陌…
耳畔是那若有若无的哀伤曲调,满是忧愁的音符,如流水般淌过。演绎着人生那独特的姿态…相识,相知,相离…依旧记得的是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也许,从未丢失,只不过是不经意间将它遗忘。吹开岁月的尘埃,它依旧静静的等待着你捧着它踏上未知的行程…
曲终人散,烟花尽逝,一切如过眼浮云,沉浮在无知的岁月。追寻,追寻那片天,那块地,不知疲倦。却不知何时早已迷失方向,越跑越远,来到岁月的.末头…那心灵的灵魂之地,虽无灯繁酒绿,亦无莺歌燕舞,却是蓝天白云,一方净土!
人世间,一人一戏,都只不过为戏子一个,无人管何去何从,心也在不知不觉中飘向远方。沉思近日,心豁然开朗,过去之事已无半点留念,那些带来的不过是太多羁绊…曲终人散的忧苦也只有天涯断肠人能够明了。夕阳西下,看世间寂寞之人,而寂寞者亦在看寂寞世界…
花开花落,笑看新人笑。
日升日落,冷对旧人哭。
秋将去,落叶凋零在无边的天际。没有悲伤,没有不舍,甚至不带一丝痕迹!
6.品味自己最喜欢的风景散文 篇六
一日,一个流浪汉睡在了他家门口的凳子上。主人很生气,毫不客气地要赶他走。这个流浪汉就用幽默而不寻常的口气说:我只是有点累了,加上喜欢你这里的一片风景。主人出于好奇,主动邀请他进入自己气派非凡的客厅里请他喝茶,一起聊天,以便了解流浪汉的身份。
主人披露了自己如何经过许多失落许多无奈许多挣扎许多艰辛后,终于成为人上人,有了像样的人生。而这其中却还有离婚等人生经历。
而流浪汉听完主人的诉说后,微笑着有点不忍心地说:我也请你看看我的房子。
只见他随手从旅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本相册,一页一页地翻给主人看,一边在介绍自己所拥有的遍布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多处房产,在这些房产中,这个流浪汉穿着不同的衣服,与自己不同的亲人们合影。最后说明这些房产其实都是他曾经租住过的。今天,他为了不惊扰主人而选择在他家门口的凳子上过一夜,原因是喜欢上了这里的一片风景。他只是一个为了幸福而流浪一生的自由人。
我们姑且不去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人的一生经历,大体都是相同的。有年少的梦想与追求,上大学,出来社会上工作,报恩,婚恋,儿女绕身。车、房、功名,以及自己并非自愿,亦非他愿的搏斗圈子,使我们天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有限的人生,面对自由而美好的生活,面对触手可及而又无穷无尽的无限风景,有多少人能活得对得起自己?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生活于囚笼中。从简易的囚笼到豪华的囚笼,从物质的囚笼到精神的囚笼中。有形的或无形的,从这里移到那里。在每一个停留过的地方,有谁知道自己该留下什么,不该留下什么?自己该带走什么,不该带走什么?连自己最近的一小片风景也从未潜心品味过。我们似乎从未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从未有给自己建造一个心灵的驿站。
茫茫人海,物欲横流。巍巍广厦,熠熠生辉。光鲜的外表,隐藏着一个个浮躁、易动的心。寤寐之间,沉浮缥缈,游离于现实身边的场景中。忽略了与身边的融合。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的空间,其实在很多人心目中竟若即若离。
那家别墅主人每天出出入入,步履匆匆,可能并不在意身边有这么好的风景,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这样一来,他进进出出的看似豪宅,实际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超大的精神囚笼,他在里面居住,内心其实是郁郁寡欢的,因为,面对这样一座豪宅,他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不止这座豪宅的价值,那他,还有心情来关注身边的风景么?!
而用一颗关注之心、洒脱之心、平凡之心,其实就能发现很多自己喜欢的风景就在身边。精彩就在身边。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站在广袤宇宙的高度来看万事万物,领悟生命的真谛。人类的生命其实很渺小,很短暂。用释然的一颗心去从容面对我们生活的人世间,用知足常乐的心态来平衡世间纷扰,你会从容淡泊,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一切都会成为历史。
刻意去强迫自己追求某件事情,有时会适得其反。将自己围进了思想的藩篱出不来。
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当放松自己,融入身边真实的环境和生活。如周末,举国放假,踏青与祭拜祖先有之。一时间,铁马横流,高速公路成为临时的停车场,许多出门踏青的人舍近求远,纷纷到一些传说中的名胜之地去游玩。谁知道结果却像走进牢笼般难受。
殊不知,身边的风景亦美好。我这次就是反其道而行,一家老少,来到了近在咫尺的一个不是很有名气的湖边。结果发现在这家门口的风景一点都不亚于某些著名的景点。这时,你会发现,自己最喜欢的风景就在身边。
我们大多数人不能像那“流浪汉”那样,有资本,有闲心去周游世界,玩转世界,品味世界,潇潇洒洒地过一生。然而,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品味自己认为最喜欢的风景。
7.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七
随意性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现象:1.许多教师或许是为了体现“自主学习”, 或许是“东施效颦”, 在简单粗糙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之后, 就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或让学生选择所谓“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品味。这看上去是体现“自主”, 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品味杂乱无章, 支离破碎, 经常偏离文本主题, 使文本丧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2.有的教师在选择品味对象时视野狭窄, 或囿于所谓的美点——美词 (动词或形容词) 、美句 (运用修辞的句子) , 置阅读教学目标于不顾, 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的唯一目的;或把大量时间用来进行机械式的模仿训练, 把语言品味简单地等同于词句理解和朗读, 缺少应有的层次和深度, 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使得阅读目标的达成大打折扣。3.更有“邯郸学步”者, 抑或是为了体现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不是把语言品味融于教学过程中, 而是专门设置一个与阅读文本目标和上下教学环节毫无关联的语言品味环节, 甚至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以后, 最后补上一个“语言品味”环节, 画蛇添足。
笔者所在地举行“青年教师优课评比”, 一位选手在执教《紫藤萝瀑布》时, 花了好长时间让学生品味“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一句中的“辉煌”一词。《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如果连“辉煌”这样的词语都要拿出来品味, 文中该有多少词语要细细咀嚼啊!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进入教材的文本皆为文之精品、语言运用之典范, 其原生价值——可供品味之处虽不能说无限, 却也很多。但是, 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有限, 精力有限。更主要的是, 是否品读“辉煌”一词, 与达成阅读本文的目标不存在必然联系。所以, 选择这样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品味, 未免稍嫌随意。
也许有人会说, 这样的语言品味, 可以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 掌握语言运用技巧,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的, 这样的品味也许会有这方面的作用。但这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目的吗?或者说, 这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全部或主要目的吗?显然不是。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语文课堂阅读的目的, 就是为了达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段学生必须达成的阅读目标。于是, 我们就可以认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是在借助品味语言, 更好地达成阅读目标。那种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的唯一目的的做法, 是有失偏颇的。
对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条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八条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里要注意三点信息:1.“重要”和“富于表现力”。2.“词句”和“语言”——不能只关注词句, 甚至只是“雅词”“美句”, 更要关注文章结构、段落安排, 句式选用, 语言风格及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这些都隐藏着语言味, 都可以作为语言品味的对象。3.“语言环境”和“表现力”——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 要融入整个阅读过程之中, 让语言品味成为达成阅读目标的有力推手。鉴于此, 我们必须也只能选“重要”的和“富于表现力”的, 只能选取能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体现文章主旨、作者情感, 关乎全篇结构的关键点来品味。通过品味, 引领学生挖掘语言内涵, 感知作家情思。
还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文章在描绘紫藤萝花时, 有这样两句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 一朵接着一朵, 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好像在察言观色, 试探什么。”这两个句子都是写紫藤萝, 如果从用词、句式、情感、结构、主题等方面用心去品味这两句话, 真的很有意思。我们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品味:1.从第一句“推着挤着”“活泼热闹”等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紫藤萝花?从第二句“挂”“察颜观色”“试探”等词语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紫藤萝花 2.从这两句的不同描写中, 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不同的态度 3.我们应该用怎样不同的语气去读这两个句子, 为什么 4.联系写作背景, 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是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5.你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认可吗?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抓住这两句话,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比较、品味, 学生自然就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花的不幸是暂时的, 生命的勃发是无法抑制的, 花终究是要开放的。这就很好地实现了阅读这篇文章的目标, 这样的品味更是紧紧地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阅读目标第八条的规定。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要有“目标”意识, 这个“目标”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本学段学生的阅读总目标。细言之, 阅读文学作品, 选择的品味对象应该有助于达成阅读目标第八条:“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 选择的品味对象应该有助于达成目标第九条:“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议论文, 选择的品味对象应该有助于达成目标第十条:“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做出判断。”
8.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加强语言的品味 篇八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教学生怎样去鉴赏文学作品。而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美,就要遵循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它有三个层面:语言→形象→意蕴。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应当从它的表层语言入手,先感受作品的形象,再展开联想,逐步深入,最终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可以说,没有语言的品味,文学作品的教学就不是语文教学课。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仍然存在着两个弊端。其一是,大多偏重于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发掘、分析,讨论、认识,接受、生发。诸如学了《一件小事》,就得让学生具有同情弱小的品质;学了《背影》就得有敬父之德;学了《海燕》就得革命,如此等等。不仅严重的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无法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其二是,把文学作品当作一般的语言知识课来教。即无视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性,而进行一般语言知识学习”。(曹殿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品玩语言艺术》)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从中欣赏文学语言的艺术性,研究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品味文学语言要着眼于语言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指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推敲字词。文学语言是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很注意锤炼字词,只有认真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妙处。一些用得好的字词,看似作家不经意的一笔,实际上可能是作家已经“捻断了几根须”才确定下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借一个女子香菱之口说:“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联系全文,反复咀嚼品味那些含义深刻隽永、表达形象生动的字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文学作品中有许多非常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有两次写到孔乙己付酒钱: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②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一次是“排出”,一次是“摸出”,两者作用不同,不能互换。前者的“排”字是个很生动的细节描写,值得好好体味。“排”这个动作是孔乙己在被人们嘲笑的环境里做出,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态,人们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有人说“排”表现了孔乙己“穷酸”的本相,有人说“排”流露出孔乙己对九文大钱的恋恋不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我认同另一种说法:“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后者的“摸”字写出孔乙己付酒钱的吃力,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在穷途末路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神气。诗歌要比其他文学作品更能体现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对字词的推敲,否则,很难理解诗歌的情思。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溅”字和“惊”字,只有反复咀嚼,才能理解诗人内心那伤时恨别的痛楚。
推敲字词的做法,其实可以参考香菱赏析《塞上》一诗的做法:先看字词本来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该句中的作用,尝试找个字词来替换,看看有没有比它更好的。即“词语的品味、理解、鉴赏的方法与层次:本义→一般意思→课文中意义→用法及其效果→换一个词语如何?”(曹殿成《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品玩语言艺术》)这是很好的做法。
第二.赏析修辞。“修辞是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调整,修辞的目的就是追求语言形式的最佳选择,求的最佳的表达效果。”(张维耿《汉语修辞学》学习提要)文学作品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具有感人的力量,通常会积极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作用,品味修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表达效果如何,这可以用作一个比较办法:用运用了修辞的表达和假如不用修辞的表达进行比较,看看那一个的效果更好。如鲁迅的《故乡》:“……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放肆的性格。如果去掉“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也写出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但远比不上原句那样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赏析修辞,欣赏最佳的表达,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三.填补作品语言的空白。本来,空白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中通常运用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时也采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因此,我们在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者留下的语言空白。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妇啼的苦,在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吏呼什么,作者却省略了,留下了语言的空白,但空白的内容,通过老妇的言语可以推断出来:由老妇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可以想象出官吏那“你家的男人呢”的怒问;由“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可以想象出官吏在追问“难道你家就没有别的人吗?”老妇在官吏的逼迫下,曾“请从吏夜归”。但她到底有没有被抓走,作品没有明确交代,但只要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的诗句中可想象出老妇已经被抓走了——官吏征兵连老妇也不放过。这样,作品的主旨就表达出来了。通过想象和联想,填补作品的语言空白,再现出作品的具体情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思想,还能欣赏作品的艺术的美。
第四.留意句式结构。在不同的作品中,为了使作品行文富有文采,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的使用各种句式,例如: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散句和骈句等。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读那些靓丽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语句,使之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冰心的《谈生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河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生命中,我们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行文中灵活地运用长句与短句,使语句既语意连贯,气势磅礴,又生动明快,富有节奏感。各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有的是强调的对象不同,有的是语气的程度不同,有的是表现语言的节奏。因此,留意句式结构,品味表达效果,也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思想。
除了上述四个角度以外,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还可以从语言的风格等角度来进行。不过,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品味,其目的都是要注意它的表达效果,从而准确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9.品味小古文语言魅力 篇九
谢晓霞
文言文是不仅文字简约,还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小学高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学生们能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诵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来学习,让小学获得最纯正,也最受用的文言启蒙。针对不同的小古文、不同的学生,教学时应有所区别,要因文、因生而定。但不管怎么教,我觉得首先要简单,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的原则,保护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
一、标明节奏,吟咏演读
【案例】王菘舟老师教《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王老师说: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然后就亲身示范起来。话音未落,孩子们早已开怀大笑。老师说:“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这样。试一试,看看你能读出滋味来吗?”学生迫不及待地效仿老师,读得不亦乐乎!
吟咏演读,果然奏效!其实读惯了常态语文课正襟危坐,一眼一板的常规朗读,如此标明节奏、手舞足蹈的吟咏形式颇让学生喜欢,且这样玩读古文,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朗读古文讲究“断句”,读出词句间的停顿和语气,从而品味文言语言的音韵、节奏之美。
二、联系上文,推断猜读 【案例】教学《猫捕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急跃起,全身皆湿。”我问:“一猫伏缸上”,把讲台当成鱼缸,谁来演演。一个男孩上来了,只见他以手代爪,趴在讲台,眼睛死死地盯着所谓的“金鱼”,作出垂涎三尺的样子,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读:瞧,这就是—— 一猫伏缸上。再让一生上台,同学叫道:两猫伏缸上。赶巧我把头凑过去,学生笑说:三猫伏缸上。看学生那般兴奋便急问道:“欲何为?”聪明的学生稍加思考便猜读出来:“欲捕食之。”„„就这样,我们读读演演,在猜读到达兴奋处课堂已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了。
这节课我紧扣文本,字斟句酌,引领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表演,以玩读促感悟,积累语言,感受小古文的情趣之美。教学小古文,合理地运用猜读的方式还可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寻求隐含的信息,推知疑难语句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自读推断的能力和水平。
三、关注难点,趣味引读
【案例】教学《日月星》时,我采用引读的方式故意拖长音玩读《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夜,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学生一读便懂,真有意思!小古文中有些字词古今意思差别甚大,学生难理解,造成了学习困扰。如《日月星》中的“日”有两种不同的意思,若理解上难倒了学生,就会成为学生朗读的障碍。为了不露痕迹地在读中分辨,同时梳理情节,我采用趣味引读的方式,在关键时刻为学生的朗读搭起一架往上攀爬的扶梯,让学生轻松地化解困难。其实,这样的师生引读在很多小古文的学习上都很奏效,让学生在学习文言之初切实体会到“学习小古文,一点也不难。”
四、变换形式,多样玩读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时间一长,再好玩的玩读方法学生都会厌倦,为了使学生在古文朗读中保持兴趣昂然,就应该讲究方法的多样性,如教学《狐狸和葡萄》的时候可采用“文白对读”,教学《猫斗》时可采用“情景演读”,教学《伯牙绝弦》的时候可采用“影视配音读”,有些语言形式比较规整的小古文还可以用“趣味接龙玩读”等。当然依据古文的不同特点其朗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谓的好方法不过就是怎样让学生读的轻松一点,有趣一点,好玩一点,在玩读中品味文言语言的音韵、节奏、凝练之美。
10.品味孤独抒情散文 篇十
小时候,在奶奶的怀抱里,睡的那样香甜。现在,对奶奶只有深深的怀念了!长大了,渐渐觉得父亲有意无意间流露出让我独立的意思。在家时,总感觉一丝丝的尴尬。回到这个陌生而友熟悉的城市,我总喜欢凑在人多的地方。和朋友们一起,听听老人们一起下棋耍赖时候的相互逗乐;看看地摊上新摆的衣服.鞋;驻足大妈们跳广场舞热闹的场面。但是,短暂的欢愉过后,使我更显孤独。
孤独中使我感觉到忧郁,每天开始胡思乱想。我愤世不公,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为什么我没有爱人的陪伴?为什么让我备受煎熬?于是,我陷入孤独的忧郁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便会愤怒.委屈.惆怅。我渐渐的开始疏远别人,不想和别人交谈,也不想和别人离的太近。我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无所事事的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在愤恨.自卑.惆怅中度过。成为了人们视若无睹的朽木。我厌倦了这昏昏沉沉的日子,奋力从这阴霾中走了出来。
我走进另一种不再那么感伤的孤独。在这里,我学会了细致的思考。思考年少轻狂犯下的错误;思考自己失去的东西;思考自己所亏欠的种种;我学会了在物欲横流中克制自己不奢求,学会了在其前行中等待属于自己的天地。思考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每一位伟大的人,都是忍受着孤独强大自己.完善自己。在人们最需要他的时候,发出他的光和热。照亮前进的方向,温暖这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带领他们走到更美.更远.更高的地方。
11.品味语言,让阅读教学更具魅力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品味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62
金代元好问曾说:“文须字字做,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课文中不乏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这些句子正是作者在构词造句上的独到之处。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在比较中练字,品味语言的美妙意境
比较是学生品味语言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品味与把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辨析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练字,使语言的美妙意境在学生的品味中逐渐展现出来。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颐和园》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在这句话中,一个“滑”字把游船在湖面上滑过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就“滑”字进行赏析,让学生谈谈这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有学生认为“滑”字写出了湖面的平静;有学生说一个“滑”字写出了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时的不着痕迹。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能不能把“滑过”改为“驶过”。经过品味比较,学生认为,“驶过”动静较大,不能把昆明湖像一面镜子的样子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品味中真正感受到了文本语言所表达出的美妙意境,学习效果显著。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关于“滑”字的赏析中,教师主要采取了比较赏析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文本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优势与魅力在学生的品味中一览无遗,为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反差中会文,体味语言的深刻内涵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体会不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与作品所传递出来的理念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反差中会文,从而使学生能够达到与文本内容“同呼吸,共命运”的理想境界。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慈母情深》一课时,课文主要描写了母亲在家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支持我读书的事迹,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与了不起,以及“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在教学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对母亲的行为还是很难理解。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主观地认为:自己家里穷得连许多生活用品都变卖了,维持日常生活已经够困难了,但是母亲仍支持“我”买课外书来看,又不是学习需要,买课外书不是乱花钱吗?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反差,教师主要抓住文本语言中旁观者与母亲的对话来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尤其是文中母亲的原话“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一句,充分表明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母亲是多么的深明大义,对“我”的愿望是尽力满足,更加充分地显示出了慈母情深。通过在反差中会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也更加深刻了。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文本中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大义与学生的思想认识之间存在偏差,教师主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潜心会文上。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挖掘,学生很快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增强了阅读感悟力。
三、在质疑中悟理,挖掘语言的丰富意蕴
学贵有疑。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疑问也就没有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使学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真正哲理,从而使阅读教学展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掌声》一课时,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以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感到疑惑的地方。有学生问道:“英子听到老师的话以后,为什么会感到犹豫?”有学生说:“文中在英子发言前后,教室里为什么会响起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表现出来的意义一样吗?”听了学生的质疑以后,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抓住“犹豫”一词以及“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深入阅读课文。就这样,在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品味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既要学会关心别人,也要能够接受别人的关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自然。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质疑。如此一来,在关键词的引领下,学生在质疑中明白了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感受更深刻、更透彻,学习效果更显著。
总之,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优雅地在语言之间翱翔,从而使学生在触摸语言的真正神韵中去感受阅读教学的独特魅力,享受阅读教学给课堂带来的芬芳。
12.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价值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可有可无。品析语言有途径。联系主旨思考语言内涵的丰富性, 可以比较品味、想象品味, 探求语言的延伸性, 可以换个角度品味, 或者以写促品等。方法得当, 师生可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1. 借助语言品味, 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从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得知,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课本文章的内涵, 有效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句进行品味感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如《台阶》一文, 这篇文章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方面反映了那个年代里中国农村的经济落后, 父亲的创业非常艰难, 收入的来源是砍柴, 起早摸黑, 砍一天柴, 才得一元五角, 许多造房子用的建材是捡来的;一方面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对这些主题, 学生容易理解, 但是这篇文章的内涵不应止于此。父亲为了建造有九级台阶的房子, 准备了大半辈子, 最终房子落成了, 人也衰老了, 身体也垮了, 文章更是深深透着一种凄楚, 心酸的情感。中国农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 对受人尊重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 但是他们骨子里的自卑, 使得他们即使拥有了代表身份地位的台阶, 也不能有扬眉吐气做人的幸福。学生对这点主题很难把握, 必须通过语言品味体会理解。文中写道:“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 他居然不敢放”, 在这句里为什么用“居然”这个词?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文中还写道:“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 抄着不是, 贴在胯上也不是,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 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无奈, 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胸无法挺得高。因而, 父亲明明该高兴, 却露出尴尬的笑。”这段话更是值得细细品味。父亲梦寐以求的房子建好了, 理应高兴, 他为什么会有那么不自然的神情?为什么会有“尴尬”的笑?为什么说他的背是驼惯了的?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品味分析, 就可以体会父亲骨子里的自卑。
2. 通过语言品味,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的语言, 是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文学以语言描写世界, 作用于人的想象, 是语言的艺术。如果在文学作品创作中, 语言运用恰当, 就会“传达出万物的灵趣, 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老舍说过:“我们的最好思想, 最深的情感, 只能通过最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语言进行品味,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如:散文是美文, 就语言而言, 散中见整, 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 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 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 可以让学生从字词的提炼、修辞的用法、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感悟, 从而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又如: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 塑造人物形象是第一位的, 因为小说是借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和鉴赏小说, 主要是了解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展示人物的独特个性, 表达人物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外貌等。通过这些描写人物的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体会作者要反映的现实生活。再如:诗歌的语言以简洁凝练著称, 言简义丰, 品味诗歌语言, 应重点放在遣词造句上。总之, 教师如果把对语言品味的教学作为常态课来实施, 那么, 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3. 在语言品味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准, 写作也一直被学生视为最头疼的事。学生怕写作, 教师怕批作文, 经常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抱怨, 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 达不到基本字数, 语句不是表达不明确, 就是干巴巴的, 毫无生动可言。为什么学生作文里的语言表达效果会如此呢?我们教材里有那么多的名家美文, 为什么学生没有学到一些呢?笔者认为, 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平时教学时, 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没有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教师可以从修辞、句式、含义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这个句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来写春风的, 然后让学生仿写这一句式, 还可以让学生仿写秋风、冬风。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需要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写作方法。长期训练,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
1. 创设情境, 架起感悟桥梁
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导入时常用的方法, 它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走入文本。实践证明, 在语言品味这个“拦路虎”面前, 适时地创设情境, 能帮助我们架起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感悟桥梁。
课例呈现:笔者在执教《珍珠鸟》时分角色朗读的教学片段:
师:渐渐你 (它) 胆子大了, 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生:我 (它) 先是离你 (我) 较远, 见你 (我) 不去伤害我 (它) , 便一点一点挨近, 然后蹦到你 (我) 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你 (我) 的反应。你 (我) 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 (它) 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你 (我) 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
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我”, 学生扮演“珍珠鸟”, 文中出现的表示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 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 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教师的这一创造性设计, 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宽容和爱所创造的美好情境中。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它”换成了第二人称代词“你”, 使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真切。激活了文本内容,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和作者、小珍珠鸟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了。
2. 抓住言隙, 寻找感悟焦点
《文心雕龙》中“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明了“文”和“情”的关系。要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 应该也只有从“文”入手。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缝隙间寻找解读的切入口, 能促使学生有效感悟。
3. 追问敲打, 促成感悟深度
追问是一种动态的课堂生成, 这一过程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中, 体现在自由民主的师生对话中。教师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巧用追问, 敲打出智慧的火花, 能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认知在碰撞中汇聚和融合, 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 是新知生成和建构的前提, 这样的融合, 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为了共享和创造。新的视野会在这样的对话中徐徐展开, 新的观点会在交流中重组与生成, 新的价值会在共享中意义倍增。
三 结束语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 一切精彩都藏在文本深处。作为一名教师, 只有深入挖掘文本, 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 学生的情感、品格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滋养。只有深入解读文本, 才能吃透文里文外的精彩, 才能引导学生体味、体验文中情味或情感, 才能去寻找文本语言所蕴含的特殊的意味、意蕴。
参考文献
[1]李煊.浅议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 2009 (02)
13.品味生活散文 篇十三
――题记
“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其实遥不可及……”每当听见这句略带忧伤的歌词,心里总有些微的酸涩,莫非幸福真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及吗?
把困惑告诉好友,好友微笑:“慢慢品味生活,你会看见的。”
(一)
在有月亮的夏夜,母亲似乎仍当我是个孩子,习惯于拉我一起到屋外坐下,然后浅浅地唱着歌,伴我入睡。
当把头枕到她肩上的时候,总有一种依靠和温暖弥漫在身边。母亲并没有一副唱歌的好嗓子,甚至还有些五音不全。可是她尽心尽力,以至于脸都有些微红。白色的月光洒落下来,似乎是陶醉得不小心跌落下来了。
有时风起,母亲的长发拂过脸庞,香气袭人,我沉沉入睡。
这香气算不算是一点点微笑的幸福?
(二)
苍劲的力道带动了粉笔的回旋,一排排有力的字体在黑板上出现,犹如缓缓展开一幅神秘的画卷,浸透汗水,却散发清香。
老师的目光里有急于向我们传达知识的的急切,一道道题目耐心地讲解,生怕有什么疏漏。粉笔的尘埃轻轻地飘落下来,犹如秋叶在秋风中跳着高雅的舞曲,为新芽奉献了自己。
怦然之间心动,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幸福如温水一般浸透了全身。
(三)
好友说,自己有一个幸福笔记本,用来记下一个个小小的,但是足以使人微笑起来的事情。比如说:“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支笔,很卡哇伊!”“今天的饭菜很好吃。”“默写满分,很高兴呢。”
……她说:“这样看着,就是幸福的吧。幸福就藏在生活里,在生活里,不要连声抱怨,享受一些,用心一些,幸福会奔涌而至,不是吗?”
14.品味凉秋优美散文 篇十四
一丝凉意,像一条漂亮的小青蛇轻轻滑过青青水草那样,滑过皮肤。好爽,好舒服!那凉意是不是来自于昨夜墨青色的银河?或者,来自于那条草木葱茏的遥远的山溪?古老的诗词丁当作响,月亮一样在碧海青天洒下淡淡的光辉,我童年的小纸船是不是飘飘摇摇地漂过了瓜州古渡头?
母亲踮起脚来从树上摘下一个黄爽爽的秋梨,说:吃吃看,秋的滋味。咬一口,凉凉的,甜甜的,秋的滋味就是这种甜滋滋的清爽么?池塘边的菖蒲和茭草老了,以沉默的方式显示它们的老成持重。云是秋天洁白的薄薄的被子,那轻柔很容易让人想起人生之初的襁褓和洁白的轻柔的母爱。
看天,银河斜了,北斗七星的长长的勺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扭转了方位。亘古而悲哀的爱情在遥遥相望中已经看见隐隐约约的鹊桥了。爱在青天,爱在迢迢的空旷之中。爱是什么滋味,竟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爱是什么样的一种物质?竟然包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仔细品味,谁能真的解透爱的真实含义和滋味呢?老街也斜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卷起了青灰色的雨帘。江水西来,东坡气派,那浪竟浊黄地涌动千军万马。落日楼头,逝者如斯,究竟有谁望断天涯路?人生的况味,又有谁真正解透?
一片落叶在追逐另一片落叶,一只蝴蝶在追逐另一只蝴蝶,一种心情在追逐另一种心情,一座山峦在追逐另一座山峦。季节和时光的飘带洁白无暇,我在追逐什么,是不是那片水一样透明的浅蓝色智慧?让秋说话,让秋思考,让秋沉默,让秋在看见我的第一眼就露出格外的惊奇!秋是一根细小的汗毛,一柄雪亮的小银勺,一弘清澈的小溪,一根琴弦或一管洞箫秋是我敏感的耳膜和心弦,听得见,弹得响。秋是一杯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好凉的秋,好凉的风,好凉爽的音乐、绘画和诗歌。墙上的眉豆是月白色的,心里的乡愁是月白色的。苍苍蒹葭之上,那清晨的露水珠儿是月白色的`。从历史的缝隙之中悄悄张望的美人,那一闪的眸子竟然也是月白色的。月白色的霜,月白色的梦,小夜里月光下的那月白色的世世代代的儿歌:好大月亮好卖狗,捡个铜钱打烧酒啊!
在山坡上,在阳台上,在一首诗沉甸甸而又静悄悄的末尾,总悬着一种红红的相思一样的东西。秋风明月,山长水远,哪一条路是我走过的,哪一道桥是我走过的?路外有路,桥下有河,路迢迢,河迢迢,歌迢迢,心迢迢。悠远的鸡鸣,悠悠地正打开哪一把锁?
母亲站在村头,她的头发在秋风里霜一样银白。那是她的目光,那是她的声音,那是她阳光草木一样茂盛的慈爱!那是地上的池塘,天上的月亮。
把酒问青天。是谁愁得可以,是谁欲说还休,是谁独在异乡为异客?是谁借一杯酒真个就凉了苍茫无尽的秋?斟满秋风和秋月的酒杯,荡漾如晚秋的芦花,亦荡漾如流星雨一样哗哗落地的雁鸣。家乡的瓜果熟了,家乡的风俗香了,家乡的河流和山峦渐渐地柔白和红润了,家乡的老祖宗们穿着黑色的长衫一排儿正襟危坐了,家乡年轻的女人们,正摘下一颗颗硕大的秋梨,让她的儿女品尝秋的滋味了。你是不是听见母亲站在傍晚的门口拉长声地唤了:伢仔——,回家吃饭罗!
15.品味大自然的语言 篇十五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
大自然的口头语言多由动物发出。春天,布谷鸟鸣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催人农忙。南方鹌鹑啼叫“豌豆八角”———告诉你蚕豆成熟。夏夜里“听取蛙声一片”———那是青蛙晚会大合唱。秋阳里,蟋蟀低吟——那是昆虫独自吟。冬天雪原:狼嗷虎啸———为争食向对手发出挑战。
山谷中的林涛吼,田野里树叶飒飒响———前者是雄壮的示威,后者是小家碧玉的私语。至于稻麦、甘蔗拔节生长的声音,专注的科学家 兴许能听 到。雷声 轰鸣———是告诉人类、万物,暴风雨来临了。要是没有大自然的口头语言,自然界将是一片死寂 ,那将是怎样的可怕?
大自然的书面语言
渺渺地平线,桃红柳绿,衰草连天,变换出现,那是传递季节信息的彩色语言,表明春光和秋色的轮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明写着暑热正盛;“风雪载途”“屋檐悬冰”是寒冬的写意文字。打开树干,那一圈圈的年轮明确告诉你这棵树的年龄。
浩浩天宇里,也印着大自然的语言,看那群飞的大雁,以整齐的飞翔 在蓝天上 一会儿排 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两个独体字分明在昭示它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利用气流飞翔的聪明劲,婉转地告诉世界:我们南迁了,明年春天回见。同样是七彩长虹,有时在东边,有时在西边,这图画语言的意思是“东虹轰隆西虹雨”, 向地球人 预报天气 。日、月带晕而成的象形字,其意思则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这预报语言的准度,八九不离十呢。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
大自然的动态语言各式各样,不一而足。夏季里,一时间接连看到蜻蜓低飞、蚂蚁搬家、狗吐舌头,这一组动态告诉人们暴雨即将来临。至于鱼儿跃出水面、老鼠纷繁搬家、鸡婆突然躁动的动态同时出现,这是地震前的危险信号。红鱼溯游而上,途中高高跃起跳过瀑布的雄姿,写着坚毅。“山雨欲来风满楼”、“吹面不寒杨柳风”,已是把大自然的动态语言转化为人类语言,凝聚成脍炙人口的诗篇。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语言一般不是诉诸视觉,就是诉诸听觉,大自然无奇不有 ,它还有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语言,只是凭嗅觉才能感觉到。
盲者行走中,忽然闻到花的芬芳、蜜的甜畅,就知道走进了花圃、森林。非洲草原,迁徙大军中被冲散的角马母子,凭着双方独特的气味重又相聚。狮子老虎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领地,往往在边界处,抛撒尿液,宣示领地权,提醒来犯者不得进入。更有一些小动物以气味为武器,关键时刻,紧急释放,将敌人熏走。
人类巧用动物阅读气味语言的能力,把警犬训练成嗅觉破案的高手,唱响一曲曲反贩毒、反偷窃、反偷渡的凯歌。
大自然的场面语言
大自然中的某些事物 (个体、群体),无意之中形成某种场景、画面,人类将其捕捉住,注入主观意识,可达意传情。
静态的场面语言。“雪融冰消的一九五三年的一天。海水映浪,映上晴窗。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李四光”。“中南海上,轻尘不飞,勤政殿前,纤萝不动”。映衬出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烘染出双方凝神静听,专注肃穆的氛围。
动态的场面语言。斑羚飞渡,母斑羚以脊背为梯,助小斑羚飞跃绝壁,而自己殒命悬崖的场面,令人唏嘘!
反常的场面语言。六月飞雪,这是窦娥冤案的庄严昭示。
16.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 课堂语言;艺术;培养;激励;引导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直接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都道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课堂语言的运用,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不像语文那样词汇丰富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数学老师的语言受数学知识的限制,缺少一定的感染力。因此,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多样化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勤于动脑,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语言对思维起着检验、过滤的作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内容进一步充实,思维过程进一步严密,思维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3.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科学精炼的数学语言,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课堂教学汇总,更应该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的固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口头禅太多、语言重复等等,学生在也会逐渐适应。教师不能无视这些“无意识的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就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
1.“流水账”。有的教师在教“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先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之后组织反馈,学生展示成果。教师提问:“对吗?”学生齐答“对”。语调平淡,从例题到练习,按部就班,但对于“让学生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却未曾提及,能清楚说出算理的学生寥寥无几。
2.“拖泥带水”。有的教师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会问:“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学生答:“0要占位”。由于不放心学生的理解,又重新解释:“我们看,刚才分的小棒……”拖泥带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3.“命令”。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快结束时,习惯说:“坐端正,听好!”教室一下鸦雀无声。“坐端正,听好!”看似简单,低年级学生乖巧,会执行这个“命令”,但高年级学生对这句命令习以为常,有的无视命令,有的懒散等待,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4.“贫乏的鼓励”。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习惯用“好,不错!”来肯定,久而久之,也许学生答错后教师也会不经意带出一个“好”。这种现象会使赞扬毫无意义。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能力的几点探索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除了良好的教学手段,更应有熟练驾驭课堂语言艺术的能力。教师要深刻展现课堂语言的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语言艺术能力可以做出以下几种追求:
1.生动形象、趣味横生。数学课堂语言枯燥乏味。要使数学原理形象生动,教师就要令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引导学生想象。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可以进行猜谜“有这三兄弟,个子都不同,没腿也能走,没嘴也会说。他们提醒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来上学”当学生猜对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面……”自然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吸收上。
2.科学严谨、准确规范。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数学中的概念、性质等都有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虽一字之差,也可能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就截然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所需提出的问题和过渡语,对知识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数学需要探究,这就要求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例如,引出问题时“谁敢试一试?”、“谁愿意表现一下?”交流讨论时“回答很好,请继续!”“谁还能说一说?”评价总结时“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润物细无声。教师的有声表述应与无声语言结合,无声语言包括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无声语言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给课堂教学增添亮色和活力。例如:学生回答正确,微笑地点头;学生回答精彩,伸出大拇指赞许。和蔼亲切的目光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掌控课堂秩序。当然,数学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抑扬顿挫的关键词汇、和谐民主的语言环境、恰逢其时的评价模式、极具亲和力的情感关怀,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最终优化教学质量。
严谨而启示的语言仿佛甘香醇厚的浓茶,引导学生去思索和回味;幽默而轻松的语言犹如充满激情的汽水,吸引学生去尝试和挑战;无声而细腻的语言好似清澈见底的清泉,洗去学生的浮躁和迷茫。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锤炼,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鼓舞,使学生享受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赖红.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J].中国教师.2009(11)
[2]蔡克良.把快乐带进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3]王秋珍.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J].快乐阅读.2011(13)
17.品味孤独精美散文欣赏 篇十七
寂寂的夜,疏灯自照;透着浅浅的灯光从窗内看去,隐隐约约的,紫藤花又开遍了,香气氤氲,一阵阵从帘缝里透出来,在空气里弥漫开来。伴着苦苦的茶,这本该是个诉说心事的好情境。然而,对面的椅子上却是空了许久,许久了......
其实,并不是自命清高而甘愿孤寂,对远方的朋友是时常挂心,想要联系,却没什么大事可说。每每拿起电话,却又放下,想着不过是说些虚寒温暖的客套话就没什么意思了。曾今,活的都很单纯,总是能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聊很久,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是说的最多的。后来,有了各自的生活,有许多想要说却说不了的事,说多了也是招人厌烦,而朋友,多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要说知己、闺蜜一生能寻得一人也是幸运。于是,渐渐的便学会了独自品尝这份孤独,学会了独自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孤独的滋味是淡淡的苦。就如同手中的这杯茶,清香中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苦味,在口中慢慢化开,不禁要皱一下眉头。茶需要细细的品,孤独也一样,品着品着,就发现了别样的一番乐趣,发现了人生的独特滋味。
孤独不是空虚寂寞,而是一种圆融的状态,一种高贵的境界。在那儿,我们与自己相逢、与他人相逢、与身处的这个世界相逢,融为一体。此时此刻,在品味孤独之时,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心光一片,照见了自己,照见了万物,照彻了事物的所以然。
18.品味优美语言 篇十八
可归纳为:(1)确定角度。这些角度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句式、用词等等;表现手法方面的虚实结合、首尾呼应、寓情于景等等;文章主题方面。
(2)分析作用。比如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是: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等等。句式的一般作用是:长句,句势连绵起伏;短句,轻快活泼。整句,整齐朗朗上口;散句,错落有致,灵动多姿。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余韵悠然。词语的一般作用是:动词,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叠词,使节奏舒缓有音韵之美;褒义贬义词,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如此等等。答题格式一般为:该句在„„(填答题角度,如修辞、句式、手法等)方面很有特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哪些词语,或写了什么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用)。
二、品味优美语言教学策略
(一)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 “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诗句中的 “挂”字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上“流”、“悬”等含义相近的动词,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通过看录像,体会“挂”字正说明了流速之快。而下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中,一个“直”字让人感受到近看瀑布的恢弘气势。比较辨析的教法,使学生懂得运用词语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用词造句的能力。
(二)品味推敲,学习语言的精练性。
古诗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语言的精练性。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 “看”,短短#)个字,使读者仿佛看到庐山雄伟、高峻的多姿多态。学生通过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侧视”等,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然后结合简笔画,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通过朗读品味,学习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拓展描述,体悟语言的丰富性。
古诗中常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可让学生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拓展描述,以此体悟语言的丰富性。如《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柳树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诗人眼里,什么成了“碧绿的宝石、碧绿的丝带”?
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句所描述的内容吗?通过“读、议、比、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既理解诗意,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又在拓展描述中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最适合朗读。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和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读出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会语言的音韵美。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使画面广阔寥廓,格外幽静、沉寂;“孤”、“独”分别用来修饰“舟”、“钓”,写渔翁也正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心情;“寒江雪”把全诗前后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深沉的基调,声调可稍低些。朗读背诵古诗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语气,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
(五)角色表演,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19.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美 篇十九
一、品味语言, 感受意蕴之美
课文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 了解句子的意思是学习课文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 首要的是字词。”而句子则是由一个个词语连贯而成。要想深入、全面了解句子意思, 必须从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 理解词语的深刻内涵, 体会作者运用词语的准确, 感受语言的意蕴之美。如A老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抓住“悄悄”一词, 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精当、巧妙, 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师: (出示句子:说着, 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 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 一直看着它吃完。) 仔细读读这个句子, 看看哪个词跃入你的眼帘, 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悄悄。
师:怎么理解这个词?
生:就是不让人知道的意思。
师:什么样的事情不想让别人知道?再仔细读读看, 从“悄悄”这个词语, 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当时粮草十分紧张, 大黑骡子连一点草料都吃不上, 所以彭德怀就悄悄地把干粮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
师:当时情况怎样?课前有些同学搜集了相关资料, 谁来补充?
生:红军长征时, 不仅要与大自然作殊死搏斗, 还要同饥饿做斗争。尤其是后卫部队, 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 彭德怀还把干粮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他塞的是谁的干粮?再仔细读读看, 你从“悄悄”又读出了什么?
生1:他塞的是他自己的干粮。因为怕战士们看见会阻拦, 所以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
生2:读着这句话, 我眼前仿佛浮现一幅画面:彭德怀深情地望着大黑骡子, 抚摸着它的身体, 然后, 把手伸进干粮袋, 掏出一把干粮, 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
生3:从“悄悄”我读出了, 彭德怀宁愿自己挨饿, 也要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给大黑骡子。说明他是多么爱大黑骡子呀!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 抓住“悄悄”这个词语, 读懂了句子背后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好好读读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 (生齐读这句话。)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直面语言文字, 紧扣词语解读句子, 在反复品读中逐步读懂词语背后的深刻内涵, 使词语变得丰满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抓住“悄悄”这个词语, 读懂了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 在咀嚼文字中走进人物, 感受到了语言的意蕴之美。
二、揣摩情感, 感受人性之美
情感是语言的生命, 语言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情感元素,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 学生才能不断走进人物内心深处, 触摸高尚灵魂, 陶冶情操, 充分感受语言的情感之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挑选的, 要么荡漾着情感的涟漪, 要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 要么凝聚着精神的力量。引导学生解读这些文章, 必须让他们对作品流露的情感因素、突出的人性元素、彰显的精神伟力有具体而深刻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 不仅要了解词句的意思, 还应该透过词句去感悟词句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感受语言的温度。如B教师教学《花瓣飘香》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课时, 注意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背后蕴含的深厚情感, 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 (出示: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仔细读读这句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妈妈生病了, 小女孩摘片花瓣送给她。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瓣?
生: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师:这是一块绒布, 大家摸摸看, 感觉怎样?
生:摸上去真舒服!
师:妈妈摸着像绒布一样的花瓣, 闻着淡淡的清香, 会说些什么呢?
生1:谢谢你送给我这么好的花瓣。
生2:我的孩子长大了。
生3:我的孩子真懂事。
师:读到这儿, 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生1:我认识了一个孝顺的小女孩。
生2:我体会到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师:让我们一起摸一摸像绒布一样的花瓣, 闻一闻那淡淡的清香, 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在教学中,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片饱含着小女孩对妈妈的爱的花瓣, 而是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花瓣”, 让学生感受语言背后的深厚情感, 并通过学生摸绒布的方式, 让学生现场感受“摸上去真舒服!”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更深刻地体会母亲此时的感受, 体会小女孩的孝顺、懂事。使学生在揣摩情感, 触摸语言背后的“温度”中感受到人性之美。
三、体会表达, 感受形式之美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 不仅仅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如C教师在教学《我们爱你啊, 中国》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课时, 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 凸显情感的基础上, 进行表达方式的揣摩, 让学生在对句子的解读中感受句子的形式之美。
师: (出示句子: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请大家自由读读, 说说这几句话是从什么方面表达对祖国的赞美?
生:主要通过描述祖国无比壮丽的山河, 来表达对祖国的赞美。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从“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可以看出祖国山河的无比壮丽。
师:注意到句式的特点了吗?
生:破折号后面的句子, 句式十分整齐。前面是风景名胜, 后面是它们的特点。
师:能通过你的朗读, 表达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吗? (生读这几句话。)
师:其实, 我们伟大祖国山河无比壮丽!你能模仿课文的句式, 也来选择几处伟大祖国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 抒发一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吗?
生1:我们爱你———万里长城的气势磅礴, 苏州园林的巧夺天工。
生2:我们爱你———泰山、华山的高峻雄伟, 内蒙古大草原的千里绿波。
生3:我们爱你———珠穆朗玛峰直冲云霄, 黄果树瀑布一泻千里,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从你们的语言中,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让我们一起用自己深情的朗诵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 (学生齐读这几句话。)
20.立足语言,品味语言 篇二十
每次上《荷塘月色》的时候,学生都反映:老师,这篇课文没意思,你不觉得作者的生活离我们很远吗?什么大革命失败,知识分子的苦闷!……我总是表现出很悲哀的样子,感叹了一声:现在的学生啊……但,静下来想想,也许是我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学构想:
从语言入手,寻找突破。以文章的第四、五、六三段为载体,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营造语言涵泳品味的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体验,感受语言艺术之美。
教学片段:
导入后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师:首先齐读第四段,初步感知、体会。然后用幻灯出示修改版的荷塘:
幻灯显示:荷塘上面,全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加风致了。
对比分析朱自清的荷塘和我的荷塘,很明显,美与不美,一目了然,天壤之别了。
此时,我便放手让学生赏析第四段“美在哪里”。
评析:如果让学生直接赏析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恐怕生硬,而且会有副作用,于是我设计了一段没有任何修饰的文字,两相比较,不言自明,学生自然能联系所学知识,逐一赏析。
生1: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本体是叶子,喻体是舞女的裙。
生2:拟人——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袅娜是鲜花盛开的样子,羞涩则是含苞待放的模样,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生3:像闪电般,比喻。
生4: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拟人。
生5:脉脉的流水,拟人。流水含情脉脉,饱含深情,却是无声地流着。
师:“脉脉”是一个叠词。段落里还有不少叠词。叠词有两大作用,一是舒缓语气,减慢节奏;二是修饰描摹。请同学们选择几个,体会一下。
学生举例:“田田”、“层层”。两个词都是修饰叶子,但侧重点不同。田田,突出荷叶很密,是横向的,平面的感觉;而层层,则侧重高低,纵向的,有横有纵会更有立体感。
师:(赞赏)非常好。请大家再看看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和第二段“曲折的小煤屑路”。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开始的时候作者心情“颇不宁静”,迫切想去一个宁静的去处,因而,用的是“曲折”,节奏快一些。而“曲曲折折的荷塘”在第四段,作者这时已经发现了一个可以让他“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好地方,心情自然放松下来了,因而,语言节奏也该放慢了,叠词可以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生: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是清香,喻体是歌声,写出了清香渺茫,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感觉很有味道。
师:什么味道?
生:清香和歌声,感觉不一样,一个是嗅觉,一个是听觉。
师:很好,这就叫通感。通者,打通;感,感觉。打通感觉,就是通感。朱自清是现代白话作家中比较早去巧妙运用通感的。
拓展一下:有一首歌,《暗香》知道吗?……声音很粗……笑容甜美……
评析:拓展的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理解通感这种修辞;二则能有效调节气氛,让热烈的气氛稍微冷却,制造有起有伏的课堂节奏。
探究辨析:
师:我们已经感受到,荷塘月色,作者写得很有味道很美,但同样是这样的语言,也有人持有很鲜明的反对、否定的意见。教师此时抛出对这篇文章有不同看法的观点:
余光中——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中,明喻不一定不如隐喻,可是隐喻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唯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庄周《齐人物论》——“《荷塘月色》……情感暧昧,联想不出香草美人,比喻无不家常庸劣。……乍别妻儿,方沿荷塘,满心满眼却尽是‘亭亭的舞女的裙’、‘刚出浴的美人’, ……恶俗之气,弥漫荷塘。”
师:你觉得余光中、庄周二人的意见有道理吗?(学生讨论热烈)
评析: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生成理解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引导、评判。学生的争论,主要方向应该放在“恶俗”之说的评判、比喻的“家常庸劣”与否(想象是否不出色)。
……
生:“舞女”、“出浴的美人”的确很恶俗,朱自清一想就想到女人,思想有问题。
师:一想就想到女人,这样说有根据吗?除了这里,别的作品有这样的描写吗?
生:《春》里“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生:《绿》里也有“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生:我反对,“亭亭的舞女的裙”并不恶俗。舞女是指跳舞的女子,舞蹈演员,而非歌舞厅里那些袒胸露背的舞女,此舞女非彼舞女,评论者自己想歪了。
师:有道理。我们可以比较少女的裙和舞女的裙之间的区别。
生:“舞女”,翩翩起舞,动感;荷叶舒展与芭蕾舞演员的舞姿很接近。
师:这个比喻中还套着其他的比喻:叶子像舞女的裙,荷茎像舞女,而花便像舞女的容颜;往常都是把面容比喻成花,这个比喻可以让我们做逆向的联想,很有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比喻很有特色。
师:不仅比喻有特色,动词也用得很好。“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请同学们用其他词来替换“泻”和“浮”,然后对比效果。
学生讨论,评点。
生:“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比喻很有味道。“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酣畅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
师:“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经常被我背成“小睡也别有风味”,有“的”和没“的”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有“的”,感觉语气舒缓一些,温和一些,比如说:他这个人很坏。他这个人很坏的。(非常好)
生:“的”是一个助词,轻声助词收尾,能抑制句调上扬,读来轻盈柔和,这种感觉更符合荷塘月色静谧的意境。
师:关于这个“的”,余光中还有一句评论,一路乱“的”,“的的”不休,说一路乱“的”,夸张了点。不过我们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看朱自清的“的”是不是乱用了。“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同学们觉得这里几个“的”,多吗?
学生讨论,教师提供一种修改:
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而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投下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样写会不会好点呢?
生:避免了修饰上的混乱。弯弯修饰杨柳,稀疏修饰倩影,但杨柳却不是修饰稀疏的,两者之间是“所有”的关系。参差和斑驳都是修饰黑影的,所以应该用“而”连接。
师: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可以吗?
生:不行,该“的”不“的”,全变味了。
反思:
【品味散文的语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教学生用心品味语言的“美丽”07-08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优秀教学设计09-20
品味妈妈的味道08-04
品味人生的感悟语录09-22
品味我的人生作文600字09-14
品味母亲08-15
品味时光作文10-04
品味亲情话题作文07-01
品味幸福励志作文08-20
品味北京初二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