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2024-06-19

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精选4篇)

1.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篇一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麻痹(pì)纤纤玉手(xiān)绩优股不可思议..

B.拓印(tà)明眸善睐(móu)一幅画再所不惜..

C.墓碣(jié)履险如夷(lǚ)观摩课因缘巧合..

D.铁砧(zhēn)蜚短流常(fēi)仪仗队毋庸讳言 ..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软弱纵使尽管B.脆弱纵使因为

C.脆弱虽然尽管D.软弱虽然因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多西是乔布斯精神的继承者,他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如果谈论到货币问题,他立刻就会口若悬河,甚至会给你上一节这方面的历史课。....

B.韩敏不仅精于人物和花鸟,其他画种也有不少成就。这种雅俗共赏、涉猎广泛的创作态....度,恰恰正是海派绘画最突出的特色。

C.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

D.两人一来一往的交叉质询,有点像中国武术中的拳脚过招,双方并不发生正面的争辩,但都能使听众心领神会其中的锋芒。....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没有时间考虑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长期租房和没有北京户口的艰难现实,让北漂族真切体会到了究竟什么才是“累”?

B.据说当时外面的人想寄信给当地人,会先到油漆店查询色彩名称,然后在信上写明:南非开普敦波卡普马来区阳光橙色主人收,即可。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体恤农民的心理感受,为他们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D.俞天任,旅日工程师,网名“冰冷雨天”。他的最新作品《谁在统治着日本》,对日本高级公务员制度的由来,发展以及利弊做了详细的介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重重设陷阱,1

弹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B.在两连败中阿联疲态明显,甚至出现了抽筋现象。这些危险的讯号都在告诫老尤对阿联的使用要慎重,否则,如果使用过度,后果不堪设想。

C.奢华晚会被叫停,某些长期依赖公款消费支撑的文艺团体叫苦不迭,但那些已经面向市场、具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团体,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D.丹麦盛产琥珀饰品,往往由高品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银边镶嵌,突出琥珀的天然本质特点,设计大方简洁,成为琥珀粉丝们的最爱。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俗文化的广告传播

什么是俗文化?汉字的“俗”是由“人”和“谷”两个字组成的,意为人要吃饭,人和谷子在一起就是“俗”。可见,“俗”就是指大众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体包括俗人、俗事、俗物、俗心、俗举、俗话等。从这一角度看,俗文化自然就是指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了,相似的称呼有民间文化、平民文化、市井文化等。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广告与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许多广告中蕴涵着俗文化,借俗文化实现传播目的,同时也影响着俗文化的发展。

作为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心理在广告中的表现非常典型。首先是安土重家的心理。宗法制的熟人社会给人们一种自适的安全感,因此人们不习惯在流浪中追寻生活,安土重家的心理十分强烈。展现这种心理的广告作品很多,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深深道出了久别故里的游子情。二是趋同求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神州行”广告中葛优的独白“这就跟进饭馆一样,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所借用和针对的正是趋同求稳的国民心理。三是敬官畏上的心理。中国民众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对官员普遍有一种敬畏加羡慕的心理。许多广告都牵强附会乃至胡编乱造地挂上皇家招牌,正是迎合或者说利用了这一点。

当然,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渲染与强化作用。民众有所好,广告必甚焉。如以节庆为背景的广告,节日未至,它已铺天盖地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认同,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这类广告冲击着受众,无形中也对俗文化起了积极的渲染与强化作用。二是贬抑与扭转作用。如果说前面所述是广告对俗文化的“扬”,这里谈的则是广告对俗文化的“弃”。近年来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内商家经常借机大作广告,诱导消费者追随异域文化情境,这些洋节日在我国城市青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反客为主的趋势。再如,麦当劳近年在中国大做广告,受广告传播的影响,不少中国家长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疼孩子就带孩子去吃麦当劳。这些都对中国的节日、饮食等文化带来了冲击。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广告有意追随俗文化、利用俗文化,以求给受众熟悉感,增加

广告的亲和力;而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过传播会渗透到受众心里,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告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那么在广告文化盛行的今天,如何优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我们认为,一方面广告人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切莫以媚俗、滥俗的方式表现庸俗、鄙俗的内容,因为这既是对俗文化的歪曲,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轻视。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还必须顾及人文教化的责任,不能惟利是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对广告的引导和监管,及时处罚违法俗广告,促进广告与俗文化的和谐发展。

6.关于“俗文化的广告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俗文化就是指与大众的日常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它与广告密不可分。

B.俗文化内容丰富,常常蕴涵在广告中,使得广告实现传播目的。

C.安土重家、趋同求稳、敬官畏上等民间心理是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很多广告的设计就是利用了这些心理。

D.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甚至给俗文化带来了冲击。

7.下列不能体现广告对俗文化的“弃”的一项是

A.国内商家借洋节日大作广告,诱导消费者追随异域文化情境,导致洋节日在我国城市青

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反客为主的趋势。

B.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广告宣传,促使中国家长对其过度追捧,这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冲击。

C.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过传播渗透到受众心里,反作用于社会文化。

D.有些广告以媚俗、滥俗的方式表现庸俗、鄙俗的内容,造成对俗文化的歪曲和对大众的误导。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只要迎合或利用好民间心理,广告就能借助俗文化引导受众消费,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

B.神州行、挂皇家招牌等广告投受众之所好,实现了商业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对俗文化起了积极的渲染与强化作用。

C.广告是大众传媒之一,既要传播信息也要传播文化,当下广告传播面临的问题就是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

D.对俗文化而言,广告传播是把双刃剑,只有广告人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才能使俗文化的广告传播得以优化。

三、(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

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

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

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

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备:详细 .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期:期限 .

C.征通为卫尉征:征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重:加上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私常怀之②句读之不知 ..

B.①新室且亡②臣死且不避..

C.①通因具言谶文事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

D.①以时视事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④以病上书乞身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⑥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做妻子,她就是宁

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1.C(A.麻痹所不惜D.蜚短流长).bìB.在..

2.B

3.A(A.“口若悬河”,说话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B.“雅俗共赏”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此处与前后照应不当;C.“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此处应为“一笔勾销”;D.“心领神会”不能跟宾语)

4.C(A.问句做宾语,故问号改为逗号;B.冒号管不到句末,可改为逗号;D.“由来”后面并列词语做介词宾语,逗号改为顿号)

5.C(A.并列关系不当,“网络诈骗”与前三者有包含关系;B.“否则”和“如果使用过度”重复;D.主语混乱,应在“往往”前添加主语“琥珀饰品”)

二、(9分)

6. A(主次关系颠倒。错在“它与广告密不可分”。)

7.C(“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不等于对俗文化的“弃”)

8.D(A.从文中第二段可见作者对以皇家为招牌的广告是持否定态度的,所以这种利用并不“巧”,且它虽然能对俗文化起渲染强化作用,但却不是“积极”作用;B.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只是否定了广告歪曲俗文化的行为,并未提到“俗文化的内容是健康积极的”,事实上趋同求稳、敬官畏上等心理本身就存在消极因素; C.从第四段可知应为“俗文化的广告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12分)

9.B(期:约定)

10.C(都是副词,于是,就。A.①代词,代前文那句话;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①副词,将要;②连词,尚且。D.①介词,按照;②介词,因为。)

11.C

12.A(错在“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不满足于做个县丞”,原文意思是“家境很富裕,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2.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篇二

(五)语文试题答案

1.B.(第三段中提到“如果以小岭制造宣纸的写于宋元之交的《曹氏宗谱》作为宣纸创始的依据,恐怕有割断历史之嫌”“ 在我看来,宣纸的创 始期只能存疑,尚难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论”。)

2.C.第四段中提到“百分之八十的纤维长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纸匀度好”,“ 百分之八十”漏掉,表述不准确。

3.B.(A. 《小岭曹氏宗谱》不是曹天生所著;C.人们怀疑的是宣纸的创始时期,不是命名时间问题;D.原文只是提到青檀“以泾县的皮质最好”,没有说只有泾县才有)

4.C(“伺候”侦查)

5.D(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B.动词,率领/介词,用;C.副词,怎么 /代词,什么;

D.定语后置的标志)

6.D(一年之后孙权后悔)

7.(1)全柔曾使全琮携带数千斛米到吴地,进行交易。

(得分点:“赍”、“有所市易”、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共3分)

(2)纵然能够获利,也不足以削弱敌人而与国家的威望相称。

(得分点:“获”、“弱”、“副”各1分,共3分)

(3)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来源:学§科§网Z§X§X§K]

(得分点:“猥亏”“冀”“万一”“犹”,共4 分)

参考译文:

全琮字子璜,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全柔,汉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廉,补授为尚书右丞,董卓作乱,全柔弃官归乡,州府征召他为别驾从事,皇帝下诏让他做会稽都尉。孙策到吴,全柔首先率兵归附,孙策上表推荐全柔任丹阳都尉。[来源:学科网]

孙权做车骑将军时,任命全柔为长史,后被调任桂阳太守。全柔曾经派全琮带了几千斛米到东吴交易。全琮到了以后,都分而散之,空船而归。全柔大怒,全琮叩头下拜说:“我认为交易并不是着急的事,可是士大夫处境困苦危急,所以趁便赈济,来不及禀报。”全柔改变了态度,感到他非同一般。这时,中州士人避乱南逃,归依全琮而居住的有几百人,全

琮倾尽家产供给接济,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远近扬名。之后孙权让全琮做奋威校尉,给了全琮几千人马,让他征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领关羽的军队包围了樊城、襄阳,全琮上疏陈奏可以征讨关羽的计策,当时孙权已经暗中与吕蒙商议袭击关羽,怕事情泄露,所以搁下全琮的奏章不予答复。等到擒获关羽,孙权在公安设酒宴,回头对全琮说:“你先前陈奏征讨关羽的计策,我虽然没有答复你,今天的胜利,也算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黄武元年,魏率领水军大出洞口,孙权派吕范督率诸将抵抗魏军,两军军营相望。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全琮常常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侦察警戒不停。不久,几千敌军在江中出现,全琮攻击并打败了魏军,砍下了魏将军尹卢的头。

七年,孙权到安徽,派全琮和辅国将军陆逊进攻曹休,在石亭打败了敌人。这时,丹阳、吴和会山的百姓又被逼成了寇贼,攻下了属县,孙权把三郡险地划归东郡,全琮做太守。全琮一到任,赏罚分明,招抚降将归附,几年中,共有一万多人。

嘉禾二年,全琮督率五万步兵和骑兵征讨六安,六安百姓都四散逃走,诸将想要分兵抓捕他们。全琮说:“冒险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采取行动不能做到百无一失,不是从国家大局考虑的。现在分兵抓捕民众,得失各半,难道可以说是百无一失吗?即使有所捕获,还不足以削弱敌人而与国家的威望相称。如果有意外,损失不小,与其获罪,全琮宁愿亲自承担罪责,不敢求功而辜负国家啊。”[来源:学科网ZXXK]

全琮为人谦恭和顺,善于看脸色劝谏,言辞不曾触犯君主。当初,孙权将要围攻珠崖和夷州时,都是先请教全琮,全琮说:“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儿,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大海阻隔,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孙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部队出征一年后,因疾病瘟疫而死的士卒十有八九,孙权大为悔恨。后来说到这件事时,全琮回答道:“在这个时候,群臣中有不敢直言进谏的,我认为(他们)是不忠的。”

全琮被亲近器重之后,家族人员也一起蒙受恩宠,朝廷的赏赐累计达千金,他还是谦逊待人,从不在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吴书》上说:“当初,全琮为将很勇敢果断,每当大敌当前,奋不顾身。等到做了统率,注重修养威严,办事稳重,每次抗击敌军,时常凭借计策取胜,不谋取小利。”

8.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诗中展开了奇妙的想像:以金波四射的转轮 比月之圆(1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1分),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救如

何对付白发的欺侮(1分),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看大好河山(1分),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1分)。(比喻和想像各举两例,每个1分。)

9.作者感叹“白发欺人”,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忧 伤;(2分)俯看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1分)砍去桂树,寓有铲除一切黑暗势力的宏愿。(1分)

10.甲:①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②然秦以区区之地③致万乘之势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异 也

乙: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③烟光 凝而暮山紫④石破天惊逗秋雨 ⑤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叶上初阳干宿雨

11.特点:阴郁迷茫,荒冷颓败。(2分)作用:①奠定全文阴郁和迷茫的情感基调;(2分)②为古怪而走向绝望的父亲登场渲染(营造)一种阴晦不祥,缺乏生机,令人压抑和郁闷的气氛(或表述为“渲染气氛为父亲登场做铺垫”的意思)(2分)。

12.年轻坚决的女仆阿德拉带有几分神秘性,其实象征着冷酷强悍的现实世界。(2分)文章为了表现现实世界毫不理解也毫不在意父亲对精神世界的渴望和追求,父亲由于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恐惧而异常惧怕现实世界,(2分)形象而夸张地描写女仆阿德拉竟然可以任意“摆布”父亲就是写现实世界对父亲的压迫。(2分)

13.①阿德拉捣毁了父亲的鸟类世界之后,父亲绝望痛苦。(2分)②还暗示被现实打败的孤独者无法逃离悲剧命运:不被世人理解和同情,因自己的“王国”毁灭而颓丧。(2分)

14.①父亲是一个孤独、怯懦、神经过敏、想逃离现实而又执着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人。(2分)

②角度1:赞成,这是一个捉摸不定的父亲形象,他既拥有人的形象,还拥有鸟的形象,仿 佛幽灵似地飘荡着。他超越了现实,成为更具普遍意义的灵活的文学形象。他可能是“ 父亲”,也可能是每一个想超越现实又被现实打败的迷茫的你、我或者他。(6分)

角度2:不赞成,这个父亲与传统文学作品乃至我们心目 中的父亲形象迥异,他不可能同任何现实打成一片,他不得不永远漂浮于生活的边缘,在半现实的领域中,在存在的边际,他只是个古怪的“人”,而不具有“父亲”的丰富内涵,不是一个灵活的形象。(6分)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D(A.语序不当,“不仅„„而且„„”两个分句的语序应调整;B.“走出„„思路”搭配不当;C.介词“由于”湮没主语)

18.答案:雨后合肥PM2.5达标 未来两天均是雨雪天气(两个信息)(5分)

19.参考答案:(4分)

①符合应聘条件者,面试后择优录用。

②符合应聘条件者,文学社将通知面试。

20.参考:(1)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德育中陶冶教育的重要性。(3分)

3.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篇三

(1)措施:实行上计考察(1分);设立刺史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1分);开展临

时性突击考评(1分);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1分)。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按察司。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

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每点2分,任答

3点可得6分)

(3)进步之处:中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2分),英国较充分地体现民意(2分)

(4)反腐倡廉有利于党的建设;社会稳定;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等。

(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3分)

13、(共23分)(1)典型代表:古希腊文明(1分);古罗马文明(1分)

主要成就: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2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2分)罗马法不断完善(2分)((4分,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给4分)

(2)陆上丝绸之路不畅;宋朝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运用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技术条件;唐宋抑商政策松动促进或重视海上贸易;海上运输能力比陆路大。(4分,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给4分)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殖民战争。(答出其中两点即给2分)

(4)筹划海防(1分);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2分)

(5)方式: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主动对外开放,逐步加入了世界市场。(2分)

(6)

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

外:世界局势趋于缓和(1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分)。

14、(12分)

(1)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潮;国联的制约体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非战公约;

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强大;局部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每点1分,任答4点得4分)。

(2)凡尔赛体系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共2分)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

4.静安区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14答案 篇四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2013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绮丽/倚马可待 信笺/草菅人命 躯壳/金蝉脱壳 B.咯血/恪尽职守 蹊跷/休戚相关 切削/削足适履 C.茁壮/相形见绌 造诣/自怨自艾 劲旅/疾风劲草 D.机杼/毁家纾难 折本/退避三舍 威吓/杀鸡吓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关于小说的创作,莫言认为作家能否通过故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并为此继续努力。

B.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但实质上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C.备受观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标志着首次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首战告捷。3.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请给出一个标题,并表达出你的看法。(4分)

(1)标题:(2分)

(2)看法:(不超过50字)(2分)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一位中学生骑车上学,却不小心撞坏了一辆“宝马”车。车主并不知情,是悄然离开,还是留下等待车主?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这位中学生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现场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的纸条并说明了情况。

此事通过微博很快传遍全国,中学生的做法受到网民的纷纷称赞。

如果你是车主,你将如何回复这位中学生?如果你是称赞他的网民,你又将如何跟帖?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车主回复:(不超过50字)(3分)网民跟帖:(不超过50字)(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剑侠事 清·王士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

·1·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驶:迅捷 B.以木夹函之 函:木匣

C.逆旅主人跪白前事 白:禀报 D.比东归,再往访之 比:等到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女子侠义之状的一组是(3分)

①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②又漫应曰:“去处去。”③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

④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⑤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⑥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了两位女剑侠,同样的衣饰风采,同样的骑驴疾行,但前者略记一个特写镜头;后者稍详写一个片断。读后感觉这两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

B.新城令崔懋所见侠女,不知哪里人氏,可能三十多岁,穿锦衣弓鞋,一身男士装束,腰带宝剑,骑着黑驴,人驴都极有精神,和人言语时总是迅疾而行,如飞隼向东逝去。

C.顺治初年莱阳县县官押送官银数千两去济南,经旅店主人的引导投宿尼庵,但深夜银两为红帩头人所盗,再经店主指点亲自找到了与尼姑一同到来的老妪,向她们求援。

D.尼姑举止神奇,办事迅疾,接到求援后一段时间,就徒步手拿人头,驱驴背负封记如故的数千官银返回,之后就带老妪离开了尼庵,行踪无迹。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3分)(2)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4分)(3)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同答问题。

·2·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

(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2分)(2)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4分)

(3)诗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2),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5)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官赋》)

(6)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正是饭点儿,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始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了。

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谐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在这样一个势利眼长得比鸡眼还多的社会里,人们的眼睛都容易长到眉毛上面,很多饭馆都会这样,不会把只要一碗米饭的顾客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衣衫褴楼的老头,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乞丐一样呢。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一碗米饭。

·3·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

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就像电影《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打发要饭的似的。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舍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潜台词。

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消失在寒风中。

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1.小说中的老人从进门到离开,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用简洁的语句分条概括。(4分)12.小说中多次出现“寒风”,有什么作用?(6分)13.“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14.试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子“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有哪些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傅抱石先生的画

老舍

傅先生的画是属于哪一派系,我对国画比对书法更外行。可是,我真爱傅先生的画!他的画硬得出奇„„昔在伦敦,我看见过顾恺之的《烈女图》。这一套举世钦崇的杰作的好处,据我这外行人看就是画得硬。他的每一笔都象刀刻的。从中国画与中国字是同胞兄弟这一点上看,中国画理应最会用笔。失去了笔力便是失去了中国画的特点。我看傅先生所画的人物,便也有这种力量。他不仅仅要画出人物,而是要由这些人物表现出中国字与中国画的特殊的,和艺术中一般的,美的力量。他的画不是美的装饰,而是美的原动力。

有人也许说:傅先生的画法是墨守成规,缺乏改进与创作。我觉得这里却有个不小的问题在。我喜欢一切艺术上的改造与创作,因为保守便是停滞,而停滞便引采疾病。可是在艺术上,似乎有一样永远不能改动的东西,那便是艺术的基本的力量。假若我们因为改造而失掉这永远不当弃舍的东西,我们的改造就只虚有其表,劳而无功。赵望云先生以数十年的努力做到了把现代人物放到中国山水里面,而并不显得不协调:这是很大的功绩!但是假若我们细看他的作品,我们便感觉到他短少着一点什么,他会着色,很会用墨,也相当会构图,可是他缺乏着一点什么。什么呢?中国画

·4·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所应特具的笔力„„他的笔太老实,没有像刀刻一般的力量。他会引我们到“场”上去,看到形形色色的道地中国人,但是他并没能使那些人像老松似的在地上扎进根去。我们总觉得过了晌午,那些人便都散去而场上落得一无所有!

再看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吧!他的大幅的山水或人物简直是扩大的漫画。漫画,据我这外行人看,是题旨高于一切,抓到了一个“意思”,你的幽默讽刺便立刻被人家接受,即使你的画法差一点也不太要紧,子恺先生永远会抓到很好的题旨,所以他的画永远另有风趣,不落俗套。可是,无论作大画还是小画,他一律用重墨,没有深浅。他画一个人或一座山都像写一个篆字,圆圆满满的上下一边儿粗,这是写字,不是作画,他的笔相当的有力量,但是因为不分粗细,不分浓淡,而失去了绘画的线条之美。他能够力透纸背,而不能潇洒流动。也只注意了笔,而忽略了墨。再看关山月先生的作品。在画山水的时候,关先生的笔是非常得泼辣,可是有时候失之粗犷。他能放,而不能敛。敛才足以表现力量。在他画人物的时候,他能非常得工细,一笔不苟,可是他似乎是在画水彩画。他的线条仿佛是专为绘形的,而缺乏着独立的美妙。真正的好中国画是每一笔都够我们看好大半天的。

以上所提及的几位先生都是我所钦佩的好友。他们的改造中国绘事的企图与努力都极值得钦佩,可是他们的缺欠似乎也不应当隐而不言。据我看,凡是有意改造中国绘画的都应当:第一,去把握到中国画的笔力,有此笔力,中国画才能永远与众不同,在全世界的绘事中保持住他特有的优越与崇高;第二,去下一番工夫学西洋画,有了中国画的笔力,和西洋画的基本技巧,我们才真能改造现时代的中国画艺。你看,林风眠先生近来因西画的器材太缺乏,而改用中国纸与颜色作画。工具虽改了,可是他的作品还是不折不扣的真正西洋画,因为他致力于西洋画者已有二三十年。我想,假若他若有意调和中西画,他一定要先再下几年功夫去学习中国画。不然便会失去西洋画,再也摸不到中国画的边际,只落个劳而无功。

话往回说,我以为傅先生画人物的笔力就是每个中国画家所应有的。有此笔力,才有了美的马达,腾空潜水无往不利矣。可是,国内能有几人有此笔力呢?这就是使我们在希望他从事改造创作之中而不能不佩服他的造诣之深了。

傅先生不仅画人物,他也画山水,在山水画中,我最喜欢他的设色,他会只点了一个绿点,而使我们感到那个绿点是含满了水分要往下滴出绿的露!他的“点”,正如他的“线”,是中国画特有的最好的技巧,把握住这点技巧,才能画出好的中国画,能画出好的中国画,才能更进一步地改造中国画,我们不希望傅先生停留在已有的成功中,我们也不能因他还没有画时装的仕女而忽视了他已有的成功。

(选自1947年10月26日上海《大公报》,有删改)

15.在作者看来赵望云、丰子恺、关山月的面有哪些不足?作者以儿位好友的画为例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概述。(6分)

16,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真爱傅先生的面”。(4分)

17.老舍认为文章结构必须“落笔准确,不蔓不枝”,请结合全文概括文章的思路。(8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补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3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一试卷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5·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说文解字》序)

20.《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哪一位?(2分)21.从文段看,“文”“字”“书”的关系是什么?(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边城》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边城”即可理解为原始淳朴的世外桃源的象征,也可理解为作者理想人生的缩影。B.《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章节“单刀赴会”,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周瑜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

C.郭沫若在《女神·炉中煤》中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用他“这卤莽的黑奴”的“火一样的心肠”唱出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执着追求。D.老舍的《茶馆》采用“卷轴画式”的戏剧结构,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茶馆亮相,可谓“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E.《欧也妮·葛朗台》从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充分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剥削本性,并以欧也妮的“德行”和普遍存在的“恶癖”相对照,以寄托理想。23.简答题(10分)

(1)“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经常采取的叙述角度,其实质是“吃”与“被吃”。鲁迅小说中反复描写“看客”现象,蕴含了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体察与深入批判。请列举出《呐喊》中含有“看”与“被看”的生活场景的四篇小说名。(4分)

(2)脂砚斋评《红楼梦》诗(第四回)解说“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请结合“护官符”的俗谚口碑,说说是哪四大家族以及他们之间以婚姻为纽带的错综复杂关系。(6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村前要冲之地立有牌坊,归来的游子远远望见,心神激荡。嫁女儿、娶媳妇、老人千古,都要从这里经过。祠堂更是村庄的核心,在此祭祖、行使宗族权力、举行公共活动。凡涉及全族利益和声誉时,宗族的凝聚力便会凸显。纵横交错的血脉之网,维系着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关系。

以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乡村社会,儒教统领与宗法结构合一,居处环境与自然、人文因素合一,包蕴了复杂的文化空间,长久支配了中国历史,迄夸仍然对国民文化心理产生影响,并对亚洲儒家文化图及国际华人世界发挥现实支配力,是极其宝贵且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是古村落。中国几十万个村庄,现在大概仅剩下三千到五千个古村落。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热潮中,乡村治理已经出现了规划管控无序、有新房无新村、千村一面等问题,迷失了自我。人们担忧“千城一面”的文化悲剧正在农村重现,千姿百态的古村落将被当作垃圾清除。古村落是农耕社会最基础的生活单元和文化元素,从其储存的历史细节和记忆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如果古村落荡然无存,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失去了承载体。

·6·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2003年至今,国家虽然评选出了16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但封闭破败、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村落却得不到重视。经费短缺等诸多原因导致古村落的保护刺不容缓。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县级机构自筹经费,组织入村调查,走出了保护的第一步——查家底。但之后的保护将更为艰难。专家为此提出了一个看似激进、实质有理的思路:政府发补贴,让原住民愿意住在古民居中,就是最好的保护。他们以生活的方式看护着、保护着古村落。24.古村落是“极其宝贵且无法复制的文化资源”,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25.为什么说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3分)26.结合文本,说说该如何保护古村落。(6分)

·7·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8·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上一篇:学习金玉华老师体会下一篇: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2)完形填空解析及教学反思解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