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干水利

2024-07-31

1.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干水利(精选3篇)

1.1.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干水利 篇一

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农村水利

建设与改革

——呼图壁县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工作汇报

(2011年4月22日)

“呼图壁”一词源于蒙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76公里,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乌昌一小时经济圈”内,县辖六镇、一乡,有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团场等24家驻县单位,县域总面积9721平方公里,县属总人口13.22万人(总人口22万人),有汉、哈、回、维等25个民族。是国家优质棉基地项目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全疆主要粮食生产县之一,全疆最大的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质苗木花卉生产交易基地。有宜农荒地130万亩,已耕种面积80万亩,盛产棉花、番茄、苗木、葡萄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呼图壁河、军塘湖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达4.87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水利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现代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能力显著增强。

一、更新理念,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机制创新

坚持将创新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作为一项突出任务紧抓不放,基层灌溉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水利管理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农村水利投资的稳定增长。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强化“一事一议”执行力度,组织群众筹资筹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涉农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作用,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形成资金合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开工建设水利项目5类17项,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1.05亿元;较“十五”期间投入的1.26亿元增加了8.34亿元,增长了662%;占全州“十一五”水利投资58.06亿元的16.5%。二是创新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和配套制度,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实现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同时,将工程建设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从建设时期就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三是创新水权分配机制。在全县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将全县的用水权总量分配到乡镇、村组、明晰到户,配水到地,同时允许水量自由交易,鼓励用水户将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出售,出售价遵循政府宏观指导,切实做到“水权明晰”。四是创新灌溉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和供水到户“544321”(五统一、四清楚、四到户、三公开、两合理、一监督)工程,将灌溉用水实行“水票制”,由用水户持水权证向水管单位购买亩灌溉轮次水量,水管单位给票供水,确保总量控制。五是创新水价形成机制。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施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终端水价机制,全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逐步建立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切实解决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资金难题。

二、建管并重,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末级用水管理 以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井灌区输水管道工程及机电井更新改造,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多措并举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有效推进了农业灌溉方式变革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管理、专业管理、群众管理的模式和途径,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与用水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二是建立末级渠系工程管护奖惩机制。将末级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形成水管单位监督指导、乡镇政府督促落实、用水协会具体实施的工程管护格局,并由水管单位和乡镇共同与用水协会签订末级渠系工程管护责任书,在年底对末级渠系进行达标验收。对管护措施落实好的协会,从末级渠系维护费中划出一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补助,对管理不善的协会则依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罚。三是切实加强末级用水管理。对用水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协会人员力量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推进用水协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协会真正培育成末级渠系的用水管理主体。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级计量点,加快健全二级计量点,持续推行末级供水“三公开”制度,使广大农民放心用水、明白交费,全面促进末级用水的规范、有序管理。

三、建章立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坚持以项目带动水利发展,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工程,全面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十一五”期间,全县相继完成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1183.36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904万元,供水规模达到每天1000立方米,解决了2.3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目前,总投资2954.25万元的石梯子乡等一乡三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面启动,工程完工后将解决60391人供水问题(其中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为40201人)。一是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制定了《呼图壁县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对落实《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推广“六制”、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及工程运行管理、服务管理、卫生管理、水费管理、维修管理、基金管理、水管员管理等提出规范要求。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总站内部管理制度。按需扩充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队伍,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问题,同时强化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综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三是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防护标志和严禁事项告示牌,制定保护措施,定期巡视,落实保护责任,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问题。四是建立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配备必须的设备和仪器,安排水质监测人员。完善农村供水消毒、净化设施,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定期对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坚持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制度,确保饮水安全。五是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成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心,配套安装覆盖全县人饮工程的网络控制系统,全面监控管网设施、工程安全、水量调配等管理信息,实现工程管理优化升级。六是建立高效的维修机制。由县供水总站组织成立专业维修队,并向供水区域公布监督电话,实行24小时服务制度,逐步实现维修、维护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四、开拓进取,建立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与补偿机制 农业水利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县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性转移,通过“项目给力、科技支撑、宣传发动、政策助推、效益驱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不断地深化创新了高效节水模式。“十一五”期间,全县修建防渗渠道316.8公里,新建高效节水面积50.7万亩,其中:喷灌7.06万亩、膜下滴灌43.64万亩,占全州新建高效节水面积258.4万亩的19.62%,占全疆1144万亩的4.43%,军塘湖河流域成为全疆首个大田滴灌高效节水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核心示范基地。一是新思路科学管理。积极推广“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和“农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切实推进农业集约化种植、生产管理“五统一”进程,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科学管理。二是新技术引领带动。认真总结大丰镇3万亩河水滴灌大首部工程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建设精品“大首部”,在全县范围内辐射推广实施大田滴灌技术和滴灌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高度集成的节水技术体系,充分发挥节水规模效益,逐步实现高效节水由单一的农田节水向整灌区、整流域、全社会节水迈进。三是新内容宣传引导。加强对农协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的培训力度和效益对比分析,通过举办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节水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民完全转变灌溉理念,实现粗放灌溉向精细灌溉的转变,真正“变浇地为浇作物,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让农民自觉节水,自觉搞好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四是新方式统筹利用。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农业节约出来的水量调配到工业领域、生态领域和城镇发展领域,进一步理顺节水效益转移关系,积极探索并制订包含农业节水补偿费用的非农行业用水水价,全面建立“农业节水支持生态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增长的工业增加值、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使广大农民在利益驱动之下,积极践行节水行为。

五、强根固基,建立完善水利服务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以局机关各业务科室为支撑,以各基层水管站为结点覆盖全县、深入村组的水利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激发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民间自治组织的效能,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水务服务保障。二是认真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选拔、培养、交流、引进工作,提高水利科技的导航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真正建立起一支懂业务、会管理、高素质的水利服务队伍。三是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效能性转变。四是按照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以“小管理,大服务”为目标,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利单位内管理体制、适应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办事机构,推进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五是针对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组织科技攻关,加快农村水利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逐渐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实现建设、运行、管理、养护、经营的良性循环,全面建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水利服务体系。

六、攻坚克难,解决反映突出的基层水利问题

深入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回头看”活动,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水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使水资源市场化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使水权交易能够合法有序的进行,促进水权交易市场的呵护培育和发展壮大。重点抓好现有的水利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全面履行好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县将继续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政府组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管理服务能力,提高工程建设能力,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我县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2.1.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干水利 篇二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一个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和认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问题。“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新在哪里, 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几年的改革实践中, 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后勤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更新, 这固然无可非议。但是要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和认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从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各级部门都有一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问题。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 有一些后勤的员工说:“我们员工要更新观念, 但学院领导的观念更新更重要。”政府职能部门也同样有个观念更新的问题。例如:在全国高职院校中, 普遍存在后勤人员包袱过重的问题, 对这些分流出来的后勤人员, 政府只是要求各高职院校自行消化, 很少有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或直接出面解决人员过多这个大包袱问题。所以,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后勤在改革以后人员过多的困难依旧存在。过去我们讲转变观念、更新观念, 讲得更多的是如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 这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普遍思想关键而言的, 在改革初期是非常正确的,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全部内涵, 已经远远不止这些问题了。例如:高职院校后勤改革一开始, 中央就强调政府的领导、统筹、规划, 但在实践中, 政府的主导作用到底发挥得如何?地方政府对各高职院校的改革进程以及改革中的困难到底了解多少?采取了哪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措施?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问题。就学校而言, 校长们对“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 是要改变过去一切后勤部门由高职院校包办的机制”是欢欣鼓舞的, 但如何“改”, 如何用“社会化”去“建立新型的高职院校后勤保障体系”, 有不少的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甩包袱”、急于求成地将后勤推向社会的现象。实际上, 对这种现象, 陈至立同志早就提出了批评:“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 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化目标需要一个过程, 社会化的概念也并不是绝对的。不顾条件可能, 不加区别地把高职院校的后勤完全推向社会, 不是我们要求的社会化改革。”就后勤部门的干部、员工而言, 其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 都能认识到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来增加本单位收益, 从而增加个人的收入, 但在目前遇到困难的时候, 仍然心存“等、靠、要”的幻想, 缺乏主人翁意识, 怕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失去生活保障, 对改革也持消极态度。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惰性, 是后勤改革深化与发展中的严重的思想障碍。就高职院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乃至教职工而言, 尽管后勤改革风风火火, 历时多年, 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什么是社会化并不了解, 甚至出现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认为社会化了, 后勤实体就是绝对意义上的企业;另一种是仍然用老眼光来看待后勤, 要求后勤按过去的事业模式提供“福利型”服务。这两种认识, 是由于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了解而造成的。这些来自后勤外部和内部的思想阻力, 严重阻碍着后勤改革的深入。因此要深化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要进一步全方位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 一是政府各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及各部门领导很有必要结合本地区、本校后勤改革的实践, 重新学习、领会中央关于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精神。二是从深刻理解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性, 立足与本地区、本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现, 着眼于发展, 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和认识高职院校社会化改革。三是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度来全面、准确、完整地把握和认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改革的成败, 无论是对社会稳定、高校的发展, 还是后勤员工的切身利益, 都关系重大。因此, 要深化后勤改革, 首要任务就是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即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只有更新思想观念, 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才能为后勤社会化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创造先决条件。

二、创新运行机制

体制是机制的载体, 机制是体制的动力。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后勤体制的建立, 必然要求创新后勤内部运行机制。这个后勤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内容是, 要把单纯行政管理体制下的靠行政拨款驱动的后勤运行机制转换为靠市场机制驱动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化、法人化的现代后勤运行机制。这种新的运行机制的特征是: (1) 必须保证后勤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 (2) 后勤经济实体与学院之间的联结点是合同、契约; (3) 后勤运行机制内部必须相对完善, 各个环节上的运行机制要有机结合、合理配套。这种新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5个方面: (1) 用工制度上的竞争机制。要打破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 实行聘任制、聘用制、合同制, 择优上岗, 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优化后勤职工队伍。 (2) 劳酬分配上的激励机制。要建立以效益高低定分配、以工作优劣定奖罚的分配机制, 真正把工作实际与个人利益挂起钩, 做到高效高奖, 优质优酬。 (3) 运行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建立自控、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监控体系, 畅通民主参与渠道, 落实“投诉有门, 投诉有效”的制度。 (4) 经营服务中的成本核算机制。注意节俭, 加强核算,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形成良性循环。 (5) 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要建立一个公开的、竞争的、有序的统一市场, 这个市场是个层次分明、互相协调的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中, 后勤实体的经营者必须充分了解市场发展的方向与前景, 增加风险意识;后勤机制的运行必须遵循市场的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后勤服务价格必须依据供求关系, 实行优质优价。只有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勤运行机制, 才能保证现代后勤体制具有真正的活力。

三、大力发展后勤产业

高职院校后勤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增强后勤经济实力, 其标志是不仅要实现后勤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还要为学院创收作贡献, 这就必须大力发展后勤产业。所谓后勤产业, 一般是指后勤系统在搞好学院服务和管理的前提下, 利用自身人、财、物的余力兴办的从事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一般把后勤产业划归第三产业。十五大以后, 我国经济改革将加快步伐, 特别是提出了公有制应有多种实现形式、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 高职院校后勤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大力发展后勤产业, 就要解放思想, 加大后勤改革力度。按照十五大提出的国企改革的思路, 结合当前后勤产业现状, 发展后勤产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兴办骨干企业, 培植“拳头”产品。有了骨干企业、“拳头”产品, 才能够出名牌, 才谈得上市场占有率, 才能有利于企业形成规模效益, 才能对国家和学院作出较大贡献。企业有客观的发展规律, 从技术开发到兴办企业, 再到具有规模、占有市场, 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但这个过程的长短差别很大, 改革的环境和力度起着很大作用。 (2) 对后勤企业实行战略改组。高职院校后勤企业不要只局限于校内, 要勇于走出校门, 与校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 按经济规律办事, 使规模和机制适应市场, 把企业搞大, 形成气候;要按照公司法与社会资本联合, 在新载体上取得新发展, 走上规模经济之路。 (3) 调整后勤产业结构, 加大科技比重。要冲破后勤只能搞第三产业的框框, 要敢于在市场经济的牵引下, 对学院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开发和经营, 要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和设备优势, 大胆涉足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智力型项目, 敢于组织对具有高科技含量并有竞争力的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创办高科技企业。 (4)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主要内容, 是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允许和鼓励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要认真落实这一原则, 不要怕个人分配冒尖,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句话, 只有解放思想, 大胆改革, 才能使后勤产业真正发展。

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高职院校, 后勤工作职能主要分为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两方面, 广大师生员工检验后勤改革成果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如果后勤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实施后, 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反而下降, 就一定不会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 这个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因此, 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就必须是后勤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根本的保证措施, 就是加强后勤队伍建设。要通过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提高后勤职工的素质, 使人人都能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科学管理、优质服务, 完善各种服务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就是要真正落实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服务承诺制等服务制度, 真正实现“三服务、两育人” (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的后勤工作宗旨。

五、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

实践经验表明, 作为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就是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方式与方法、速度与力度等要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充分考虑学院的历史与现状、规模与层次, 学院改革的整体进程与配套政策;充分考虑后勤系统的状况和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到改革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实事求是的向前推进。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 要注重学习别人的经验, 但不可照搬照抄;要坚定信心, 勇往直前, 但不可急功近利;要通盘考虑, 稳步推进, 但不可因循守旧。

3.1.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大干水利 篇三

自2010年起,上饶县“问题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历经三年的探索、实践,该县已总结并编辑出改革成果《追求高品质课堂》一书,由21世纪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三年的改革成效突显,去年高考,该县一举拿下上饶市县级类、省重点高中类和省重点建设高中类“三个第一”的佳绩,为实现“建设宜学西城,打造教育名县”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学年伊始,该局创新推出两项长效机制,为深化全县学校课改工作提供强大运转动力。

以课改促进会为平台,推广课改特色成效。该局出台《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县级“有效教育”实验样本校21所(中学8所,小学13所),科学制定学校整体推进课改的实验方案、班级方案和学科方案,带动非样本学校落实方案。设立课改奖励专项经费,每年奖励200名课改工作先进教师、10个优秀混合团队、30个优秀学科团队和60个班级团队。各校将公用经费的5%用于奖励课改工作先进教师,激励广大教师投身课改工作,加快课改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同时,借用课改促进会平台,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全县58所乡镇中小学每月由一至两所学校循环召开课改促进会,全面推介学校的课改特色、成果和效应,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联盟委员会为支点,促进各校均衡发展。为整合和优化学校间的教研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该局组建了课改联盟委员会17个(每个联盟由三、四所学校组成),以联盟委员会为支点,共同研究,共同实践,共同推进课改工作。同时,该县要求课改联盟委员会制定章程、行动纲领和学期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每月在一所学校召开课改活动,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该局每年还投入80多万元,保障课改联盟委员会开展团队培训、开展课改活动和交流学习等费用,推进全县课改纵深发展。(上饶县教体局)endprint

上一篇:城镇污废水资源化-节水的重要途径下一篇:邮件常用英文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