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2024-10-27

3.1.1.1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共10篇)

1.3.1.1.1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篇一

部门:护理部

生效日期:2013年07 类别:制度

修改日期:2014年01

身份识别、查对制度

惠民县人民医院

2014.0

1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一、医务人员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实施唯一标识管理。门诊病人以门诊号为标识,住院病人以住院号为标识,不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标识。

二、门诊号和住院号作为病人标识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由于病人标识的使用范围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相关部门,因此这种标识必须是准确而且统一的。

(二)病人标识确保病人与其医疗档案和各种治疗活动的明确对应关系。

(三)应使用科学可靠的标识产品进行病人标识,确保该标识不会被调换或丢失,从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回避医疗风险。

三、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卡:

(一)对昏迷、神志不清、老年人、7岁以下儿童、特殊情况(智力问题、脑萎缩等)、手术病人、告病危及重症监护的患者佩戴腕带标示。

(二)填写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诊断、入院时间、过敏史,腕带填写应字迹清楚、填写准确。填写完毕后应2人核对无误后才可使用。“腕带”原则上佩戴在病人“左手”,若损坏需及时更换,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处置时应核对以上项目。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三)佩戴腕带标示实行班班交接,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四、护士在采血、给药、输液、输血、手术及实施各种治疗处置前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常用标识有: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等,不得仅以床号、房号作为识别标识。询问患者全名时须确认患者有具体回应,由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你叫什么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如无法回答时由家属代为回答确认。

五、完善并落实护理各项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六、不同病人身份识别的方式:

(一)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使用床号、姓名两种结合的方式识别身份。

(二)对同姓名的患者除应分开收住外,进行各项处置时应严格查对制度,用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身份证号五种病人信息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准确无误。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 的操作。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结合我院实际,利用门诊号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患者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惠民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四、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

五、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 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六、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

新核对。

七、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八、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医务科、护理部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腕带”识别标示制度

一、为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更加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对于新生儿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抢救室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或昏迷、无自主活动能力、急诊手术、交流障碍患者,入院时即刻佩戴腕带;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一日佩戴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

二、腕带上标明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防走失患者腕带上标明病区电话号码。

三、佩戴前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腕带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腕带不可以自行解除,在转科或出院后,由原科室的护士负责去除。

四、佩戴前须经双人核对信息,认真识别患者身份,要求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患者,请在场家属陈述患者的身份,无误后方可佩戴腕带,记录护理记录单并双签名。

五、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佩戴在脚踝上。腕带松紧以放入食指为宜,多余长度可剪去。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摩擦破溃、血液循环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水肿患者应观察腕带松紧度,发现不适及时更换。

六、医护人员进行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前,须核对腕带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七、如有脱落、损坏或自行解除,应及时补上新腕带,同样需要

经双 人核对。

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结合我院实际,利用住院号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示管理。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 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等患者,使用“腕带” 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与登记制度

一、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 用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二、ICU、病情危重、意识丧失、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三、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确认患者身份。

四、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惠民县人民医院

关健科室间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 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有工作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与 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废物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 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 者对接记录单。

2014.01

惠民县人民医院

院内关健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1、急诊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收到并确认→通知病人办理入院手续→佩戴腕带→与医生确认是否通知麻醉科及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整理病历→等待通知→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详细交班。

2、急诊与ICU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信息→通知ICU护士→等待ICU通知→准备抢救用物品→与ICU护士详细交班。

3、急诊与病房交接流程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班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班。

4、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流程与内容

术前交接:病房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交接→核对手术交接核查表→准备病历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病房护士与术前护士交接。

术后交接: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术后恢复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病房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病房→评估病人后,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

2014.01

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科室:

姓名:

一、严格执行_______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二、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____、____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_____(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四、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_______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五、对昏迷,__________,无自主能力,_______等患者,使用“______”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_________,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六、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_______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_________重新核对。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__________。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别、年龄、_________等信息。

八、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____________无破损

九、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 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_______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

十、依据我院实际情况:门诊病人的唯一标识_________,住院病人的唯一标识为____________。

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一、查对制度

二、性别、床号

三、患者(四、患者识别

五、神志不清,手术,“腕带”;腕带。

六、两名,两人。

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住院号等信息。

八、皮肤完整

九、腕带。

十、门诊号,住院号

2.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二

一、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四、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安排优先就诊。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

五、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

六、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

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九、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门诊部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输液巡视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主动按时巡视,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

二、根据病情、患者年龄及药物特性遵医嘱调节滴速,并提醒患者及家属切勿擅自调节滴速。

三、输液巡视中注意观察:液体滴人是否通畅,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针头有无移位、脱出,液体有无外渗或局部肿胀,药物对皮肤组织有无损伤等现象,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四、输液中护士要了解病情,密切观察输液后病情的变化。若发现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有登记。

3.3.1.1.1 门诊住院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篇三

2013年网上祭英烈活动方案

为加强未成年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内容,根据省文明办《关于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要求,和金昌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今年清明节期间,依托中国文明网网站,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校积极响应,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系列网上祭英烈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清明节祭英烈 青少年缅英魂”为主旨,利用清明节小长假和校外活动场所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引导他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20日。

三、活动方式

访问“中国文明网”,进入“未成年人网上祭英烈”页面进行网上祭拜活动,选择地域“甘肃”,向革命英烈“鞠躬”、“献花”、“留言”等。“中国文明网”的“网上祭拜”页面地址:http:// 以及:http://survey.wenming.cn/survey/741/index.jsp。

4.住院患者门诊控费措施(推荐) 篇四

为切实降低病人次均住院费用,尤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人次均住院门诊费用的严格控制,经院院长办公会议讨论,特制定(住院患者)门诊人均费用控制措施,并纳入到绩效考核中,由医务科、药剂科每月核查、汇总,望相关科室认真执行。

一、控制指标

1、科室住院患者人均门诊费用中外配药品一律由科室主任审批签字。住院患者人均门诊费用控费标准:妇产科剖宫产1600元/人次、顺产700元/人次,其余科室人均门诊费用控费标准1000元/人次;

2、药品选用目录药品内,同等情况下,价格优先,特殊情况,需医务科审批;

3、门诊人均费用控制标准130元/人次;

4、门诊药品比控制标准,药占比≤48%。

二、违规处罚

1、科室住院患者人均门诊总费用控费标准,每超1%,处罚相应科室1%劳务费;

2、目录药品外用药超过3%,每超1%,处罚相应科室0.5%劳务费;不遵循“同等情况下,价格优先”、“合理用药”用药原则(特殊情况除外),违规选用药品,一经查出,经医务科、临床药学评估后,不合理用药费用全部由科室承担,在当月劳务费用中扣除;

3、门诊人均费用超标准,每超1%,处罚相应科室0.5%劳务费;门诊药品比例控制标准,每超1%,处罚相应科室0.5%劳务费;

5.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五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4)所有住院和急诊留观患者均佩戴腕带。“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信息。(5)“腕带”原则上佩戴在患者左手,患者使用腕带应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6)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7)对手术、病危、昏迷、神志不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患者、药物过敏患者、传染病患者、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8)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9)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登记制度。

(10)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6.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六

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务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潜力的患者、不一样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腕带资料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新生儿腕带资料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资料,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状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7.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篇七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因身份识别差错而发生各类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相关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当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三、医院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四、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方式。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门诊病历条形码核对患者身份。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五、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 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六、对重点科室如急诊、病房、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和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患者,必须佩带标注有身份信息的腕带,如有遗失或损坏等情况,应当及时更换新腕带。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但要与病人或其家属口头核对身份信息,而且要根据腕带 标注内容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对。身份信息不符时,应当先明确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疗活动。

七、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 就诊卡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八、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九、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9.1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尤其是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之间的转接,由医护人员护送,认真交接病历等资料,并填写交接记录。

9.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无法向医护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虎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须有双人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8.手术室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篇八

1、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危重、急诊、无名氏、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有明确患者的身份识别腕带。

2、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3、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手术室护士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实施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手术室重点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9.修订后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1 篇九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各项诊疗操作前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清醒病人:各项诊疗操作前医护人员首先核对床头牌病人信息,再叫病人姓名待病人确认;然后让病人再说出自己的姓名,医护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各种操作。

3、全麻手术、昏迷、神志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的重症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小儿以及急症科同时抢救2例以上病人:必须使用腕带标识(腕带戴在病人的右手),对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利用腕带标识进行识别,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一种方法。

二、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1、清醒病人的身份识别程序:各种操作前首先核对床头牌病人信息然后让病人再说出

自己的姓名医护人员确认无误后实施操作。

2、全麻手术、昏迷、神志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的重症患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小儿、以及急症科同时抢救2例以上病人的身份识别程序:必须戴腕带(腕带上应标明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要求内容要清晰)各种操作前首先核对床

头牌病人信息再核对病人的腕带信息无误后 实施操作。

三、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1、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普通病房等符合使用腕带标识的病人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身份的依据。

2、手术病人的识别严格执行“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术后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严格交接和核对并记录。

3、急诊、病房、手术室的病人转科交接,护理人员按患者身份识

别制度、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共同进行核对。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之间流程中,以患者姓名、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措施,并由交接双方科室人员共同核对。

4、全身麻醉手术病人与病房之间流程中,必须以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措施,并由交接双方科室人员共同核对,清醒手术病人按清醒病人身份识别程序进行核对。

新中兴公司医院护理部

2009年8月

10.患者身份核实制度 篇十

为贯彻实施中国医院协会《20xx年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患者的安全,制定如下患者身份核实制度。

一、实施者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手段,以确保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处置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三、实施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准确身份的识别要有具体措施、交接程序和相关文件记录。

四、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别患者的一种必备手段。

上一篇:create的形容词怎么写?下一篇:《成正比例的量》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