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入门教学内容

2024-08-19

ps入门教学内容(精选11篇)

1.ps入门教学内容 篇一

Photoshop制作广告经典海报

最终效果图

素材图

第一:选定一张要处理的图片。

第二:进入以标准模式编辑状态(工具栏中倒数第三行左过的按钮就是标准模式。在两个按钮间进行选择,就可以快速切换快速蒙版模式和标准模式,也可使用快捷键Q)。

第三:点击工具栏中颜色框,弹出拾色器对话框,设置前景色。

第四:新建一图层(图层1),将刚才设置的前景色填充图层1。

第五:将图层1的图层模式更改为“颜色”,此处做是为了改变图像色调,方法有很多,在这里用图层模式是为了在不引影图片的情况下方面查看效果。

第六:点击工具栏中,色彩框右上角,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X),然后再次点击工具栏中颜色框,弹出拾色器对话框,选择浅灰色。(这里灰色自定)。

第七:再次新建一图层(图层2),并且填充所选择的浅灰色。在这里选择灰色是有原因的,他不同与白色直接加杂,它们的色阶值是有区别的,大家可以动手试试,一张白画布添加杂色和(各)灰色画布添加杂色后的效果,看看色阶的变化是不相同的,在这里就不详解。

第八:执行菜单>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在浅灰色中加入杂点,制作燥点感觉。

第九:弹出添加杂色对话框,在数量中输入合适的数值,分布中选择平均分布,勾选单色。

第十:添加杂色后的图层2效果。

第十一:更改图层2的图层混合模式为颜色加深。

第十二:另复制一层背景层为背景副本。并且进入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Q)。

第十三:使用工具栏中的渐变工具(G),以径向渐变从图像中间向外拉出从前景色白色到背景色黑色的渐变效果。

第十四:可见这时图像中有了一层红色透明的图层效果,这就是蒙版效果。进入“以蒙版模编辑”的同时,通道面板中也自动出现了一个快速蒙版通道。

第十五:由此可见,快速蒙版和通道的相关联系。点击通道浮动面板右边的黑色小三角,弹出隐藏菜单。“快速蒙版的选项”它与通道面板在一起,可见蒙版与通道的联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讲通道的同时也提到了蒙版问题,蒙版与通道的关系,它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蒙版与通道一样也是黑到白0-225的色阶原理,是一种黑白之间的艺术。

第十六:如果读者不喜欢这种淡红颜色的蒙版效果,除选择“快速蒙版选项”外,还可以双击快速蒙版通道或工具栏中“以蒙版模式编辑”按钮,会出现一个“快速蒙版选项”对话框,在色彩框中选择喜欢的颜色。还可以设置合适的不透明度,这样可以清楚的观察底层图像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遮罩区域。

第十七:点击工具栏中“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系统会自动的生成径向渐变产生的未被遮罩的图像选区。进入标准模式编辑状态后,通道面板中的快速蒙版通道自动的消失了,但遮罩图像选区不消失,保持不变。这就是所未的“快速”蒙版。也就是一个所谓的“临时的通道”。

第十八:回到图层面板,选择背景副本,保持选区不变的同时,按Delete删除选区内的图像。

第十九:使背景图可见,再更改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为差值。使图像有一个聚焦感。

第二十:使所有图像可见,查看图像效果。这时海报基本图像效果和感觉都大致出来了。为了达到一种诡异感。在这里你可以把图像处理的亮些,根据情况自行调节。下面进入深一步的调整。让画面变的透气点,现在画面有点压抑。

第二十一:再次复制背景层为背景副本2,关且把其它图层隐藏起来,这样以便观察当前制作图像的效果。这次我们要使图层更具有空间感。

第二十二:再次使用工具栏中的渐变工具(G),以径向渐变在距离我们最近的眼部上拉出,从前景色白色到背景色黑色(从眼球中心到眼角)的渐变效果。这时眼部为未被蒙盖区域,其它部分为被蒙盖区域。

第二十三:双击“以蒙版模式编辑”按钮,弹出快速蒙版选项对话框,把“被蒙版区域”色彩指示更改为“所选区域”。

第二十四:确认后,图像中的未被蒙盖区域眼部变为被蒙盖区域,其色区域也都变成了未被蒙盖区域。(这里是为了讲解蒙版的转换调节)

第二十五:点击工具栏中的“以标准模式编辑”按钮,自动在眼部生成了一个图像选区。

第二十六:执行反选命令(Shift+Ctrl+I)。

第二十七:选择背景副本2图层,Delete删除选区内图像。

第二十八:显示背景图像和背景副本,并将背景副本2的图层混合模式更改为滤色。使图像有一个“中心”亮点,拉出前后的空间感。

第二十九:显示全部图层效果。这时眼部位置的图像层次突出了,呈现空间感。下面进行细节处理的制作。

第三十:选择一种合适的画笔,新建一层(图层3)在画面中进行涂抹刻画。制作出划痕感。

第三十一:新建图层(图层4),选择一种班驳的画笔调整到合适大小,直接用鼠标在画面中随意的涂抹。

第三十二:新建图层(图层5),随意选择一种画笔只要调整到合适大小(“[”画笔像数小“]”画笔像数大),直接用鼠标在画面中涂抹出大致的字形。(如果你有条件可用手写笔随意写出更炫的字体或花时间的用路径勾画这里只要求达到随意的效果)

第三十三:再次新建一层(图层6),载入图层5的选区,执行菜单>选择>修改>扩展,扩展选区为18像素.。(可随意自定不要求完全一致性)。

第三十四:执行菜单>选择>羽化,羽化半径为35像素.。(可灵活设置)。

第三十五:保持选区不变,并将其填充,更改图层混合模式为变亮,拉出对比。

第三十六:再次使用工具栏中的文字工具(T),输入一行文字。

第三十七:选择图层样式中的描边,对刚才输入的文字进行描边处理,不透明度设置为50%。

第三十八:进行描边后的效果,这样进行描边后,改变了文字大小的同时,描边的粗细并不改变,也不会产生毛齿,不同于编辑>描边。

第三十九:为使画面构图饱满,再在页面的上部也输入一行文字,选择一种促斑驳的字体。

第四十:最后进行全面的调整,最终完成的效果如图所示。一张海报效果的图片就完成了。

2.ps入门教学内容 篇二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能够努力学习的最根本的原动力就是学生对于这门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通常只要人们对于某些事物是感兴趣的, 那么他们面对这些事物时就能够集中注意力, 主动的想去认识它和了解它, 这样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时间肯定也就更快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PS课程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让学生提供自己的照片作为素材, 通过PS技术对照片进行渲染,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2 案例教学法

就是教师使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来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 教师要准备大量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 并有计划、有意识、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从来自社会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 能够促使学生更懂得尊重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强调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打破了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 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教学案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案例教学法应该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可贵之处在于发现新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发展和深入研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受限于教材, 将知识点贯穿于案例中,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和讲解, 启发学生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 激发学生的潜能, 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通过案例分析, 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理论和概念, 获得内化的、理解的、能驾驭的知识, 并能立即用到实践中处理类似的问题。

如何在课堂中成功地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 案例的难易要适中。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技能水平。难易适中的案例有利于案例学习的深入进行,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案例的综合性要强。PS的每一个工具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使用单一或少数工具创作出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往往会缺乏真实感、生动性,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也就达不到整合知识的目的。

3) 案例要是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 我们往往兴趣更浓, 创作时更具有灵感。如数码相片的处理, 利用PS能有效处理相片中的“红眼睛”、“障碍物”、“曝光不足”等问题, 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要, 也就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从而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 再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一个任务之中, 驱动学生开展学习, 探索相关知识。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学习过程必须与学习任务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并经过教师的点拨后自己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任务驱动法特别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学生可能因为求胜心切而过分重视结果, 反而忽略了过程, 有时会出现这节课完成了任务的学生下节课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完成任务的现象。因此,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练习一些比较基础的技能。

例如, 在讲解一些如黑白照片变彩照、美白法、去皱纹、消除红眼、拼图等一些新的知识点时, 笔者先把已经设计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作为基本任务,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 需完成下面的延伸任务: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制作一个反映学校活动场面的图片, 素材可以是校园网上的图片、自己用数码照相机拍下来的图片、自己搜集的能反映学校历史风貌的照片。这样,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知识迁移能力。

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会欣赏别人及评价别人。

3.浅析作文入门教学 篇三

看图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同时又包含了对学生审题能力、识图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联想与想象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考察。

写好看图作文是写好其他类型作文的重要基础,更是训练学生写作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生进入中段语文的学习后,在作文练习方面将由以前简单的看图写话向看图作文转变。是否能让学生顺利转型,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更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头戏。

认清看图作文的写作目的及其重要性,就能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笔者认为,写好看图作文需要做好“读图”和“写图”两方面的精心指导。

一、指导学生读懂图意

第一步,纵观全图,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看图写话以图画数量来分可分為单图作文和多图作文;以内容来划分可分为写人记事类、写景状物类以及童话故事类。如果图中有文字说明、图题、对话等,应当指导学生首先予以关注。因为图、题、文字说明对学生审题、把握图章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当于一篇文章的“文眼”,最能从中揭示图画的主题。如写“秋天的图画”,就应抓住“秋天”这一关键词,这就是文眼所在。

第二步,寻找、审视画中的细节。关注图画的细微之处,便于在头脑中建立起有效的图文内容的衔接,并有利于写作时对图画形象的细致刻画。如“秋天的图画”中,细微之处便是对那些秋天的景物的观察,注意它们在秋天里展示出来的生命特征,这是读图的关键。

第三步,再回到全图整体,分析图画形象,揣摩图者意图。这便于写作时立意的把握。以“秋天的图画”来说,图者的意图很显然是要学生通过对秋天景物的展示来表现秋天的美,抒发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把握好这一点,文章写作目的就不言而喻。

二、把握写作的关键环节

指导学生审好图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开始把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写图。写好看图作文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布局谋篇,大笔成文。要让学生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就得送给学生几把打开“文学殿堂”的金钥匙。

下笔前,构思好看图作文的中心、层次与写作顺序。看图作文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而要想“画中有竹”就要做到“胸中有竹”。写作前,头脑中的简单构思尤为重要,通过这次写作你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你准备写哪些内容?内容详略如何?这些内容你将用什么顺序把它们行文成篇?这样思路一经打开,中心必将达到深化,详略妥当,层次分明。

一篇成功的看图作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首先表现在用词上。表现动作就要用准动词,写景状物就要用好形容词,当然,像成语、俗语运用其间,更能增加其文采。其次表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它如一件漂亮的外衣、一顶珠光闪闪的帽子,让文章鲜活、亮丽。更像给文章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文章富有生命力。

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必将让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气势磅礴的排比能让文章魅力四射,形式多样的反问、设问更能让文章悬念叠起。

作文结束时,精心收来,让瓜熟蒂落,落地有声,让结尾成为文章主体的自然延伸,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收笔之处,余味无穷。

三、有层次地观察,有条理地记叙。

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组织材料,这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画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局部到整体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后,再把这些落到纸面上,文章也就条理分明了。要选好观察点,因为有层次的观察,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各种图画不同,有的按事物的空间顺序写,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事情类别写等。总之,只要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形,正确地选择观察角度,写出来的作文就有条理。

四、紧扣画面,合理联想。

图面毕竟是一种平面,它包含不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己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此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静为动、由形绘声、由表及里、前后引申。合理联想是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既要紧扣画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离奇古怪。

五、要抓住重点,恰当地描述。

众所周知,每篇文章都是通过重点内容的描述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只有把重点内容写得具体、形象,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突出,才能生动感人。怎样描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重点。像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这一重点,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要对人物的衣着、体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做恰当的描述。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是小学三年级起始作文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习作起步阶段如能达到正确审题、巧妙立意、精巧构思,并有合理的写作顺序,那么,随着学生知识容量与文学素养的不断丰富,其写作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4.略谈几何入门教学 篇四

一、激发兴趣是几何入门的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对平几的兴趣, 在平几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兴趣者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去掌握, 否则, 只是勉强地应付着去学习, 甚至由不喜欢这门学科, 而导致不喜欢任课教师. 平几入门教学中, 必须十分注意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平几的兴趣.

一是要联系平几应用实际激发学生对平几的兴趣. 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 要求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军舰在正北方向发现一艘敌舰, 要准确炮击目标, 必须知道敌舰与我舰的距离, 我舰经同在正东方向10 里的一座小岛上的雷达联系, 得知敌舰在岛正西北方向, 这时我舰就知道了准确距离,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是要深入联系教材实际, 设疑问难, 激发学生对平几本身的兴趣. 例如, 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性质之前, 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任意三角形两边的高的垂足, 到第三边中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从直观图上看到, 无论怎么作图都有同样的结论:“距离相等”. 学生觉得奇怪, 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 ”兴趣也就来了. 三是要联系学生自身实际, 让学生在证题中获得成功, 以诱导方式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平几的兴趣. 教师应通过家访、个别交谈, 分析作业与试卷, 向有关老师调查等多种渠道, 尽快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和每名学生的原有基础, 学习习惯、家教情况、心理特征等, 以利于通盘考虑, 面向多数, 兼顾两头, 依据基本要求和章节难度而把握证明题设计的弹性, 让优等生尝到丰收的果实, 让后进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 总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克服较大的困难而获得成功以后, 使学习平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循序渐进是几何入门的阶梯

俗话说, 再笨的建筑师, 在设计大楼图纸时, 也不会忘记楼梯的设计. 我们平几教学中也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努力按照平几课的逻辑系统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 实践告诉我们, 循序渐进是平几入门的阶梯.

如果不重视平几前几章基础知识的教学 (如:线段、角、三角形等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 学生遇到有关这方面的基础问题就难以解决. 例如:“已知正方形ABCD, E是CD上一点, 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与F点, 求证:AE + AF >2AC”. 遇到此类题目, 基础知识不牢就不易解决. 实际上, 学生缺少的基础是G是EF的中点, 则AE + AF = 2AG. 外角性质及斜边中线的性质为基础, 学生自然会把问题化难为易, 转化为证明“AG > AC”这个简单的问题了.

当然在设计每节课教案时, 也必须注意这节课必备的基础. 实践告诉我们, 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能沿着这个阶梯步入几何的大门. 循序渐进, 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 平铺直叙地进行讲授, 而是区别主次, 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地讲才能收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效果.

三、精讲巧练是几何入门的钥匙

适当的训练是培养平几题解题技能的有效方法, 但是盲目的多练并不一定能提高质量, 何况学生还有其他许多课程要学, 课业负担过重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因而教者必须课前认真备课, 有侧重点精选例题、习题.

例如学习梯形有关知识后, 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已知梯形高为5, 对角线为12, 求梯形的面积.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明确:本题用分析法解为好,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求面积还差上、下底的和, 而题目已知对角线为12, 从而得知本题作辅助线 (对角线的平行线或高) 是关键, 至于具体解题过程不必讲述了. 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有所侧重地进行练习. 明确分析方法, 是否作辅助线, 有无其他的, 证明的主要过程是本题的关键. 这说明, 在几何入门教学中一定要精讲巧练, 掌握要领, 领会关键性内容, 如此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高解题能力.

四、建构思想是几何入门的翅膀

解决几何问题, 一般都离不开图. 几何中的概念、命题等都有与之对应的基本图形, 所以抓好基本图形的教学是学生几何入门的基础;而随着学生年级的渐进升高, 几何内容的逐步增加, 其观察、应用图形能力的提高, 许多几何问题变得较为复杂, 许多几何图形都是通过基本图形的拼、变、叠而成的. 所以此时教给学生建立联想、 合理增添辅助线等构造思想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掌握了联想、 合理增添辅助线等构造思想, 则犹如增添了几何入门的翅膀.

因此,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图形的训练与引导, 在学生的几何学习中渗透构造思想, 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到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化,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合理添置辅助线, 构造基本图形、 运用基本图形解题.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知、积累经验, 顺利建立“问题图形———基本图形”之间的联想. 使几何问题由难变易,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都能顺利入门.

总之, 多年来笔者在几何教学中, 注意不断激发兴趣;循序渐进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精心设计练习题, 交给学生几何入门的钥匙,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练习;教给学生联想、添加几何图形辅助线的方法与技巧, 使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不断增强, 学生在平时及中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受到了家长及学校的一致好评.

摘要:平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与前提, 是整个几何学习的入门阶段.因此教好平几非常重要, 尤其是平几的入门教学显得十分关键.然而由于几何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求较强, 所以许多学生学习几何时有畏难情绪.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平几的入门教学呢?为此笔者撰写本文, 从几何入门的“动力”、“阶梯”、“钥匙”、“翅膀”等四方面加以略谈.

5.平面几何教学入门 篇五

关键词:兴趣;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常有师生感到“几何、几何,边边、角角,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然产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造成入门难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考虑初一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被动学习,进而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使学生适应严谨的几何语言、理解掌握好众多抽象的几何概念,以达到训练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目的。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平面几何教学一开始就以较抽象的几何语言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出现厌学的情景。如果此时通过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匠的墨斗线、泥瓦匠的吊线等等,来阐明几何所研究的对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学习几何的意义,再有目的地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而学生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来设置悬念。如,“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棒至少要几个钉子?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银行、商店的栅栏门都是制成许多四边形形状的?”“给你一把直尺和一支铅笔,能否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及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定会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几何知识奠定深厚的心理基础。还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方法,如,手工折纸、拼搭图形等。

二、用好几何语言,消除学习障碍

几何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几何知识(画图、证明)的掌握。因此在入门阶段应努力做到:

1.规范教师语言,创造良好的环境

爱模仿是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学生几何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堂上教师要规范几何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如,先画直线l后,在其上取点A时叙述为:点A在直线l上,反过来,先画点A后,过A点作直线l时应叙述为:直线l过点A。尽管它们的最后图形是一致的,但不可马虎,又如,过A、B作线段,叙述为连结A、B,过A、B作直线,叙述为过A、B作直线AB,而不能说成连结A、B作直线。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翻译”能力

例如,表示的简单几何事实:“直线AB和CD相交于O”;延长线段AB到C;反向延长线段BA到C等,让学生在自己画图的同时,叙述出来,反复实践,不断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几何语言,如,“AB⊥CD于E”代替“AB⊥CD,垂足为E”,用“直线AB交CD于O”代替“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交点O”,用“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 ”代替“直线EF交AB于E点,交CD于F点”等。

所谓此处提到的“翻译”能力,就是指学生将文字叙述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将几何符号语言转化为文字叙述的能力。“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几何证明能力的高低,教学中应始终结合图形,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过好语言关。

在讲授“角的平分线”的概念时,可借用于图1将其叙述为:∵OC是∠AOB的平分线∴∠1=∠2=■∠AOB,反过来∵∠1=∠2=■∠AOB∴OC是∠AOB的平分线等。

三、注重探究过程,攻克学习难关

学生学习平面几何概念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掌握”等认识过程,而初中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易于接受,对与自己知识经验相关的东西易于接受,因此应采用直观诱导以及联想亲身经验加强概念的形成,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1.直观诱导

“直观性”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形象思维比之抽象思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如,在讲“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长短无关”时,可借用三角板作图2演示,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2.联想、经验,联系概念

许多平面几何概念都源于实际生活,如果选取适当的例子作类比,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再将其抽象为几何概念,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利于概念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线段长短比较原理”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没有度量工具时,如何做出两人高矮的比较?”学生思考后会说“让他们站在一起看那个高就行了。”“为什么?”学生会回答:“因为他们的脚都在地上,起点一样。”“若两人站的地方不同,一个在讲台,一个在讲台下,能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吗?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能,因为他们站的起点不同。”然后自然的过渡到书中的阐述,此时学生有了经验体会,书中内容就不枯燥了。又如,在直线公理、垂线、平行线教学中,都有“有且只有”这一术语,学生一般较难理解。对此,可以若举出下面的例子,来揭示它的含义:小明有20元钱,小刚有1元钱,老师问他们“你有一元钱吗?”那么小明可说:“我有一元钱”,他决不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而小刚呢?他可以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如此学生从中就不难体会到“有”是存在的意思;“且只有”是唯一的意思;“有且只有”是存在且唯一的意思,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有什么疑惑了,不会再感到“且只有”是多余的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平面几何教学的重要性,要始终围绕着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总结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几何所具备的能力,最终实现训练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几何入学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红旗学区灵石学校)

?誗编辑 郭晓云endprint

摘 要:平面几何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清除学习障碍,攻克学习难关,为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先导,在教学上,教师必须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常有师生感到“几何、几何,边边、角角,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然产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造成入门难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考虑初一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被动学习,进而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使学生适应严谨的几何语言、理解掌握好众多抽象的几何概念,以达到训练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目的。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平面几何教学一开始就以较抽象的几何语言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出现厌学的情景。如果此时通过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匠的墨斗线、泥瓦匠的吊线等等,来阐明几何所研究的对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学习几何的意义,再有目的地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而学生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来设置悬念。如,“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棒至少要几个钉子?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银行、商店的栅栏门都是制成许多四边形形状的?”“给你一把直尺和一支铅笔,能否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及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定会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几何知识奠定深厚的心理基础。还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方法,如,手工折纸、拼搭图形等。

二、用好几何语言,消除学习障碍

几何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几何知识(画图、证明)的掌握。因此在入门阶段应努力做到:

1.规范教师语言,创造良好的环境

爱模仿是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学生几何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堂上教师要规范几何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如,先画直线l后,在其上取点A时叙述为:点A在直线l上,反过来,先画点A后,过A点作直线l时应叙述为:直线l过点A。尽管它们的最后图形是一致的,但不可马虎,又如,过A、B作线段,叙述为连结A、B,过A、B作直线,叙述为过A、B作直线AB,而不能说成连结A、B作直线。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翻译”能力

例如,表示的简单几何事实:“直线AB和CD相交于O”;延长线段AB到C;反向延长线段BA到C等,让学生在自己画图的同时,叙述出来,反复实践,不断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几何语言,如,“AB⊥CD于E”代替“AB⊥CD,垂足为E”,用“直线AB交CD于O”代替“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交点O”,用“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 ”代替“直线EF交AB于E点,交CD于F点”等。

所谓此处提到的“翻译”能力,就是指学生将文字叙述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将几何符号语言转化为文字叙述的能力。“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几何证明能力的高低,教学中应始终结合图形,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过好语言关。

在讲授“角的平分线”的概念时,可借用于图1将其叙述为:∵OC是∠AOB的平分线∴∠1=∠2=■∠AOB,反过来∵∠1=∠2=■∠AOB∴OC是∠AOB的平分线等。

三、注重探究过程,攻克学习难关

学生学习平面几何概念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掌握”等认识过程,而初中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易于接受,对与自己知识经验相关的东西易于接受,因此应采用直观诱导以及联想亲身经验加强概念的形成,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1.直观诱导

“直观性”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形象思维比之抽象思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如,在讲“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长短无关”时,可借用三角板作图2演示,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2.联想、经验,联系概念

许多平面几何概念都源于实际生活,如果选取适当的例子作类比,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再将其抽象为几何概念,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利于概念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线段长短比较原理”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没有度量工具时,如何做出两人高矮的比较?”学生思考后会说“让他们站在一起看那个高就行了。”“为什么?”学生会回答:“因为他们的脚都在地上,起点一样。”“若两人站的地方不同,一个在讲台,一个在讲台下,能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吗?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能,因为他们站的起点不同。”然后自然的过渡到书中的阐述,此时学生有了经验体会,书中内容就不枯燥了。又如,在直线公理、垂线、平行线教学中,都有“有且只有”这一术语,学生一般较难理解。对此,可以若举出下面的例子,来揭示它的含义:小明有20元钱,小刚有1元钱,老师问他们“你有一元钱吗?”那么小明可说:“我有一元钱”,他决不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而小刚呢?他可以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如此学生从中就不难体会到“有”是存在的意思;“且只有”是唯一的意思;“有且只有”是存在且唯一的意思,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有什么疑惑了,不会再感到“且只有”是多余的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平面几何教学的重要性,要始终围绕着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总结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几何所具备的能力,最终实现训练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几何入学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红旗学区灵石学校)

?誗编辑 郭晓云endprint

摘 要:平面几何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清除学习障碍,攻克学习难关,为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几何教学的先导,在教学上,教师必须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逻辑思维;抽象思维

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历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常有师生感到“几何、几何,边边、角角,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然产生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造成入门难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考虑初一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学生被动学习,进而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使学生适应严谨的几何语言、理解掌握好众多抽象的几何概念,以达到训练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目的。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平面几何教学一开始就以较抽象的几何语言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出现厌学的情景。如果此时通过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匠的墨斗线、泥瓦匠的吊线等等,来阐明几何所研究的对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学习几何的意义,再有目的地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而学生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来设置悬念。如,“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棒至少要几个钉子?为什么?”“你知道为什么银行、商店的栅栏门都是制成许多四边形形状的?”“给你一把直尺和一支铅笔,能否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及时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定会诱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习几何知识奠定深厚的心理基础。还有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方法,如,手工折纸、拼搭图形等。

二、用好几何语言,消除学习障碍

几何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几何知识(画图、证明)的掌握。因此在入门阶段应努力做到:

1.规范教师语言,创造良好的环境

爱模仿是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学生几何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堂上教师要规范几何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如,先画直线l后,在其上取点A时叙述为:点A在直线l上,反过来,先画点A后,过A点作直线l时应叙述为:直线l过点A。尽管它们的最后图形是一致的,但不可马虎,又如,过A、B作线段,叙述为连结A、B,过A、B作直线,叙述为过A、B作直线AB,而不能说成连结A、B作直线。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翻译”能力

例如,表示的简单几何事实:“直线AB和CD相交于O”;延长线段AB到C;反向延长线段BA到C等,让学生在自己画图的同时,叙述出来,反复实践,不断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几何语言,如,“AB⊥CD于E”代替“AB⊥CD,垂足为E”,用“直线AB交CD于O”代替“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交点O”,用“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 ”代替“直线EF交AB于E点,交CD于F点”等。

所谓此处提到的“翻译”能力,就是指学生将文字叙述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将几何符号语言转化为文字叙述的能力。“翻译”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几何证明能力的高低,教学中应始终结合图形,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过好语言关。

在讲授“角的平分线”的概念时,可借用于图1将其叙述为:∵OC是∠AOB的平分线∴∠1=∠2=■∠AOB,反过来∵∠1=∠2=■∠AOB∴OC是∠AOB的平分线等。

三、注重探究过程,攻克学习难关

学生学习平面几何概念一般要经历“感知—理解—掌握”等认识过程,而初中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易于接受,对与自己知识经验相关的东西易于接受,因此应采用直观诱导以及联想亲身经验加强概念的形成,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1.直观诱导

“直观性”是教学的手段之一,形象思维比之抽象思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如,在讲“角的大小与所画的边长短无关”时,可借用三角板作图2演示,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2.联想、经验,联系概念

许多平面几何概念都源于实际生活,如果选取适当的例子作类比,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再将其抽象为几何概念,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利于概念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线段长短比较原理”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没有度量工具时,如何做出两人高矮的比较?”学生思考后会说“让他们站在一起看那个高就行了。”“为什么?”学生会回答:“因为他们的脚都在地上,起点一样。”“若两人站的地方不同,一个在讲台,一个在讲台下,能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吗?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能,因为他们站的起点不同。”然后自然的过渡到书中的阐述,此时学生有了经验体会,书中内容就不枯燥了。又如,在直线公理、垂线、平行线教学中,都有“有且只有”这一术语,学生一般较难理解。对此,可以若举出下面的例子,来揭示它的含义:小明有20元钱,小刚有1元钱,老师问他们“你有一元钱吗?”那么小明可说:“我有一元钱”,他决不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而小刚呢?他可以说:“我有且只有一元钱”。如此学生从中就不难体会到“有”是存在的意思;“且只有”是唯一的意思;“有且只有”是存在且唯一的意思,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有什么疑惑了,不会再感到“且只有”是多余的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平面几何教学的重要性,要始终围绕着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总结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几何所具备的能力,最终实现训练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一几何入学教育的目的。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红旗学区灵石学校)

6.刍议车工入门实习教学 篇六

关键词:车工入门 实习教学 安全文明生产

“车削”是指操作工人在车床上根据图样要求,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相对切削运动来改变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一种金属切削方法。

如何使毫无基础的机械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并得以长足的发展,需要实习指导教师从微处入手,从本行业的特色入手,吸引学生从无到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结合这二十多年教学发展、教学的改革、指导学生操作的经验,在此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

一、学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实习场地设备以及场地环境对实习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在看到场地不整洁,不规范,就会形成了此行业很脏的印象,就此心生退意,不愿好好学习。所以我们在初次熟悉车间以及车床时,一定要做到车间明亮、宽敞、整洁、车床卫生干净、整洁,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设备,只是空操作车床时,能保证手的清洁度,使学生不会还没开始车削就有脏的心理影响,同时对后期学生实习后要求保持车床的整洁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正确选择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今的学生兴趣广泛,电脑的发展也使学生方便了解各种知识。我们可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答案,看看车床能加工出什么样的产品,让学生自己查找,学生得出结果后会有一定成就感。教师则可准备一些能吸引学生的小物件,例如小陀螺、小锤子、小蜡台、小酒杯等。在讲解机械行业由来和车工所能完成的一些内容时,让学生了解到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后可自己加工出来的产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使其产生想学的欲望。

文明生产和安全规章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不能为了安全而只谈事故,应以遵守规章以预防事故为主。在教学巡查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教师在教学时所说的事故太吓人而心生畏惧,因此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尤其是女孩的长发,则必须强调进入场地时盘发和戴帽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自觉文明安全生产的习惯。

车工入门最基础的则是车床的操作。车床的操作做到安全文明,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新生入厂的前一周,可将电源全部关掉,在无电的状态下让学生进行车床的基本操作,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因车床操作时不能多人围观,所以分组时一般以2~3人为宜。从车床各手柄开始,车床的挂速,从铭牌表上找出走刀量并挂到位。先让学生自己练习,小组长负责。组与组之间可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先学到位,然后一个一个过关。教师对做得好的学生一定要多多表扬,号召让大家向他学习,鼓励做得好的学生去帮助做得还没到位的同学,大家一起进步。大滑板、中滑板的操作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力气活,学生一般练习不久就不想练习了。所以这个项目在练习过程中笔者一般让学生集体活动,能有多少车床使用,就全用上来,每人一台,喊上口号,同一个动作大家一起练习。做上几次换人再来,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的休息。在此项目的中间可插入三爪卡盘的拆装练习,也可将手柄练习加入进去,让学生在调节性的练习当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滑板的操作练习。在集体练习中,让学生掌握到方法,分清楚纵向进给于横向进给的方向以及进与退。当学生分清楚纵横、进退以后,再以组为单位进行。学生可相互喊口号,相互指导分析讨论操作当中是否有错,提高熟练度和速度。让学生以组为荣,慢慢培养出团队精神。在关闭电源练习达到一定熟练时,可启动电源再进行练习。以组为单位,每组一台车床。各手柄需在正确位置后才能启动电源。开启电源后,要注意各操作杆的使用、滑板的启动。在此项目教学时,一定要随时注意,可让小组长先开始,完整地操作示范给组员看,再盯着组长试操作一次,再让各组自由练习。教师一定要高度注意场内情况。一些学生因电源的开启,觉得新奇,有可能会不按规章操作,所以教师需随时指正学生的一些不当行为,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改进,车床加工已发展到数控加工,车刀也有了机夹式多用车刀,刀片可通过机磨达到要求。各企业的发展不一致。很多企业采用的还是成本较低的精明焊结式车刀,所以学生在车刀的刃磨上还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笔者一般从刃磨刀坯开始,利用磨好的车刀给学生讲解车刀的刃、面。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车刀的刃磨方法以及刃磨姿势展示给学生看,重点让学生注意车刀在砂轮上摆放的位置。进入砂轮房示范车刀的刃磨,让学生注意车刀的抓握方法。一定要让学生磨一个面,给老师检查一个面,随时注意刃磨的方法。一般来说,为了安全起见在砂轮房内实训的学生,最好不超过10人,让余下的部分学生去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当学生掌握了刃磨方法后,我们也可在此阶段进行把游标卡尺的认读,为后面的低速车削打下一定的测量基础。

三、由简到难精心讲解,分细化解难点,准确示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车削的基础能否打得牢固,关键在于低速车削。学生初始操作时,只能在低速下进行反复多次练习,从而对车床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而车刀的安装与工件的夹持与校正是车工最基本的,也是后期操作的基础,所以在低速车削的这一课题中速度一定不要过快。基础打牢固了,后面则事半功倍。在此课题中引导学生采用车削光杆轴来完成工件的校正。一次校正不到位,找出原因,和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定位基准,然后缩小尺寸重复操作。学生同时学会使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以及能够正确地测量尺寸。可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对车床、刀具以及测量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多鼓励学生,把要求放到最低,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多鼓励,帮助其寻找原因并纠正。

车工入门是基础,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打好基础。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车工入门实习教学安排96个课时来进行。当学生能安全文明地使用车床,刃磨出车刀,简单地加工出台阶轴的工件,游标卡尺与千分尺都能正确认读,测量工件尽量保证在0.2mm内,说明学生已经入车工门。

四、检查考核,总结经验

要上好车工入门实习教学课,不仅要在讲解和指导上狠下工夫,还要狠抓检查和考核。考核时可以对各个项目进行考核,如车刀的选取、刃磨、安装、工件的装夹、量具的使用、车床的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加工的时间和质量等,逐一进行考核打分,再对学生进行综合打分评定。不及格的学生可采用补课和个别辅导的方法使其达标。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操作技能情况的了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以上是笔者的一点粗浅体会。总之,车工入门实习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扎扎实实把实训课上好,使它真正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宋全文,徐金成,冯玉金.车工实习课程入门阶段的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

[2]张彪.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界,2011(6).

[3]董利娟.车工实习分层教学法[J].职业,2010(2).

[4]王朋红.浅谈车工实训课的一点心得体会[J].职业教育,2012(5).

7.如何搞好初一数学入门教学 篇七

1. 上好第一节课, 取得学生的信任。

初一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 认为进入初中后数学知识将会变得非常复杂。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所以我在第一节课安排的是“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生活、结合生活, 赋予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变单调乏味的数学学习为一种体验、一种享受, 关注学生的情感。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 社会各领域无处不有数学的巨大贡献。应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真正认识到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初一的新生的兴趣很大程度受老师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的机会, 凭借优异的教学素质、敏锐的数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分析法。

2.1 图解分析法

这实际是一种模拟法,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问题、速度问题、调配问题等, 多采用画图进行分析, 通过图解,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从而根据题目内容, 设出未知数, 列出方程解之。 (例略)

2.2 亲身体验法

如讲逆水行船与顺水行船问题。很多学生没有坐过船, 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难以弄清。为了让学生明白, 我以骑自行车为例 (因为大多数学生会骑自行车) , 学生有亲身体验, 顺风骑车觉得很轻松, 逆风骑车觉得很困难, 这是因为受风速的影响。并指出行船与骑车是一回事, 所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一个是水流速, 一个是风速。这样讲, 学生就好理解了。

同时讲清:顺水行船的速度, 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 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

2.3 直观分析法

如浓度问题, 先要讲清百分浓度的含义, 同时讲清百分浓度的计算方法。上课前我准备几个杯子, 称好一定重量的水, 和好几小包盐进教室, 以便讲例题用。

如: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 要使盐水含盐20%, 应加盐多少呢?

分析这个例题时, 我先当着学生的面配制15%的盐水200克 (学生知道其中有盐30克) , 现要将15%的盐水200克配制成20%的盐水, 老师要加入盐, 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盐, 只知道盐的重量发生了变化。这样, 就可以根据盐的重量变化列方程。含盐20%的盐水中, 含盐的总重量减去原200克含盐15%的总重量, 就等于后加的盐的重量。

即设应加盐为x克, 则 (200+x) ×20%-200×15%=x

解此方程, 便得加盐的重量。

3. 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按照多元智力理论, 许多数学学困生只是在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方面处于弱势, 而在其他某一种或某几种智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如果这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即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智力来学习, 那么他们完全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不同特点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4. 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首先, 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理解概念、性质。其次, 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 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 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有趣的事例, 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最后,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 挖掘数学的美, 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可以巧妙设障, 营造悬念;可以进行教学的再创造, 再发现, 再探索, 等等, 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失败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抚慰, 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克服困难;当他们有进步时, 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如, 尽管已经看出学生某道题的计算是错误的, 但还是以亲切的话语启发学生, 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希望, 同时又找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5. 微笑, 让学生靠近。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 学生都希望看到老师的微笑。老师眼神中所表达出的鼓励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从心理上感到满足。学生回答对了, 老师的微笑能让他有满足感;回答错了, 老师的微笑能鼓励他, 让他有信心。学生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 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的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 也是对学生的及时奖赏。

6. 以身作则, 让学生尊重。

8.浅议初中英语入门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英语,入门教学,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启蒙教学, 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加上新课程的词汇量比较多, 很多七年级新生的英语基础仅限于会读26个字母, 但不能正确地读出、写出26个字母, 少数兴趣浓的学生能认读英文单词及日常用语。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而言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针对英语教学现状, 我们必须抓好初中英语入门教学。那么, 如何搞好英语入门教学呢?

一、搞好中小学英语衔接的教学

1.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初中英语直接服务中考, 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 小学英语侧重于学生的听和说。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开始七年级新生的英语教学前, 应该先与小学老师交换教学信息, 了解七年级英语与小学英语在词汇、语法、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的异同, 分析中小学教材的内容, 找准衔接点。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英语侧重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堂上几乎是边玩边学; 而初中英语侧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以单一的输出为主, 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 尽量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 他们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教学进程。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生而言, 哪位教师对他好, 他们就会对该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因此, 教师要热爱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2. 采用多种 多样的英 语教学形式 , 培养学生学习 英语的兴趣。我们可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 录音机等手段创造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句型的意思, 掌握其结构和用法”平时可动手作画, 如简笔画等, 补充教学挂图, 选用实物, 用直观的形式, 尽量把要教的课文或句型用谈论实物或图画的形式进行说听训练, 直到学生既说得出, 又写得准;既听得懂, 又答得出。还可以轮流onduty, 或者freetalk, 让学生每节课轮流做报告, 自编自说, 就学过的知识选一题目自由交谈, 既创造外语学习气氛, 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3.用英语上 课能增加 学生听说 的机会。 尤其对于初一学生, 其刚开始面对有一定的困难, 但我们要有一定的信心, 先用英语并借助手势, 汉语可以适当地使用, 以后逐渐减少汉语的使用, 多用英语教学, 学生就会慢慢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坚持用英语教学, 有助于学生模仿、使用英语, 这样课堂上师生会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中, 学生会很有激情。

三、抓好英语起步教学, 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1.重视英语字母教学。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 灵活处理教材, 重点帮学生学好26个字母的读音和写法, 使学生掌握英语的“第一节课”。在英语字母的教学中, 教师可先出示字母卡片, 让学生了解大小写字母的形状。然后让学生听老师的发音, 观察老师的嘴型, 听录音, 大声地跟读。26个字母学得怎样, 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单词记忆。我在教26个字母时,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字母的拼读上, 如果接到的初一新生已经在小学学英语, 也会重新教学26个字母的拼读, 归纳26个字母中的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 讲解一些最简单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2.音标教学和字母教学同步。音标教学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会不会拼读单词, 会不会拼读单词又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单词认不得, 记忆单词就困难。单词记不牢, 句子、短文及文章就无法朗读和理解。我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 把字母音标写出来, 教学生拼读, 让学生掌握音标的拼读。在这个过程中, 我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巧妙地利用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受益于汉语拼音, 降低学生学英语的难度。如我在教学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的时候, 对比小学拼音a, o, e, i, u;在教学an, en, in, on和ang, eng, ing, ong的发音时, 和汉语进行适当的比较。在学生掌握音标的拼读方法后, 写出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 让学生进行训练。在以后的单词教学中, 不断地强化和巩固学生对于音标的认读。

3.单词教学。教学单词时, 要尽量在课堂上结合课本内容重点学习单词, 课后多花时间教学生认读单词, 把单词的音标写出来, 让学生课后自学。鼓励学生大声、清晰、快速地朗读单词, 背诵单词和简短的对话、短文。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 尽量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把单词放在短语、句子中, 在实际语言环境中来学习,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根据规律, 拼读单词和联想记忆;利用同类词、缩略词, 合成词等, 让学生学会总结, 归纳单词, 有助于学生牢牢记住这些单词, 如Pencil加box就变成了pencil-box。

4.听说领先, 交际同步。有人认为, 中国人要习得一种外语, 必须做到:一是听说习惯的养成, 二是终身不断地泛读。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的就是交际。英语学习入门阶段, 听说领先不但可行, 而且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咿呀学语的婴儿学说话, 就是从听到说开始的, 到了一定的年龄, 才进行系统的读写训练, 同时也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 入门阶段, 应侧重培养听说能力。否则, 我们培养的学生, 不会听也不会说, 成了英语哑巴和聋子。听说教学不等于交际教学, 听说法的根据是结构语言学, 它局限于语言的结构, 即句型模式之内, 而不顾及交际行为的需要。交际法的根据是社会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 简单地说, 它不但要让学生懂得一定的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 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形式。单纯的听说犹如套公式练习, 而交际练习要有一定的情景。英语入门阶段, 要听说领先, 交际同步。语言训练的早期, 不可能进行大量的交际练习, 但我们要尽可能地把交际渗透到听说活动中, 切不可把听说与交际分割开来。听说活动是为交际做准备的。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练习情景对话, 把单纯的听说活动搞活,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95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四会能力。例如, 我们在教学What color ...句型时, 如果机械地单纯地进行这样的练习:What color is it? It’s red/blue/yellow/grey ...这就是听说法练习。我们提供了实物, 创设了情境练习, 如一个同学捡到一只书包, 寻找失主而进行的对话:———Hello, Li Ming.Isit your bag? ———No, it isn’t.———What color is your bag? ———It’s red.May be it’s LiPing’s.———Thank you.Good bye.———Byebye.这就是交际性的练习, 效果大不一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 更使知识的掌握变得容易。

四、入门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不要设立过高的目标。目标是必需的, 但目标过高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特别要保护七年级新生的学习积极性, 把握好教材的要求尺度, 尤其“听、说、读、写”功能不能盲目追求全会, 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

2. 切忌以讲代 练。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等交际活动进行语言演练, 达到使学生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我们在课堂上以讲解重点、难点而取代学生的演练, 会错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3.不要挫伤学生 的积极性。 七年级新生学英语 , 难免出错, 这是正常的。我们要积极引导, 纠错要讲究方法, 不能挫伤学生交谈的积极性, 以免造成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参与活动, 使教学陷入困境。

总之,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英语教学如果能抓好入门教学, 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 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就能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好英语, 为将来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9.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小议 篇九

一、培养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重视平面几何导言课的教学

初一学生对几何的认识模糊不清,加上耳闻高年级学生几何难学,容易产生未学先怕的心理。因此,几何入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对几何的正确认识,调动学生学好几何的积极性。如从小学学过的线段、三角形、正方形、圆柱图形以及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说明早已学习了一些几何知识,学生对几何就有一种“老朋友”的亲切感。接着,提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问题,如测量古塔的高度、准确画出国旗上的五角星、计算出隔河两地间的距离等,让学生动脑,动手试,以发现自己看似会,而实际又不行,却又迫切希望能行的现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

(二)引用实例,丰富感性认识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能力特点,以及对点、线、面、体以及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概念,教学中要借助于教具、模型、实物、图形等具体描述,让学生先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感知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把好语言关、图形关,顺利闯过推理关

(一)语言关

几何语言是几何的专用语言,它主要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精炼、严谨。学习中应注意,正确理解文字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准确找出文字语言的“中心词”。特别是几何中的文字语言是很严谨的,也有其独特的内涵,故要反复推敲,以求弄懂、弄通。

(二)识图和画图能力关

图形是学生正确进行几何推理论证的依据,也是空间想象的基础和结果,学生对图形识别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几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几何入门教学的成功与否。因而要重视识图、画图能力的培养。一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思维的基础,也增强了想象能力,三角形的内角和等都给学生留下了创造想象的空间,增强了几何的趣味性。二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这一技术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变换的过程。三是加强图形识别能力的教学。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结合有关的概念辨别图形;抓住图形的本质,不受图形位置的迷惑;学会全面识图,注重复杂图形的分解教学。四是重视作图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交给学生基本的作图方法。使学生学会由语言到图形,由图形到语言这两种表达本领,不将图形特殊化,不凭空添加条件。

(三)推理关

学生刚接触几何问题的证明时,感到比较困难,不知从何下手,不知该怎样去叙述推理的过程,不知道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这也是学生感到几何难学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几何入手的重点。因此,教师要分解推理难点,多设台阶,帮助学生轻松步入推理之门。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的科学,几何尤能体现这一点。而几何概念、公理、定理是几何逻辑思维的基础和条件,学生在解几何题时,要步步有据,存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能想当然,这会使书写上条理不清。

10.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S教学分析 篇十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已不在陌生,由于网络具有方便、快捷和实时等先天优势, 网络教育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教学模式不仅克服了以往传统教育主要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使被教育者在身心方面得到教育和塑造等教育模式的弊端,而且还具有资源丰富、内容广泛、 教育方式灵活和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约束等优势,所以其在教育上的发展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课堂教育更注重教育者本身的作用,而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只是被动的接受,给他们留下的想象空间有限,一些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缺乏直观的展示平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局部的受教育范围。因此,这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发散思维(即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及能力培养,尤其不利于他们在质疑、摈弃等方面的发展。此外, 不利于受教育者的,也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快速更新。网络以其独有的魅力为课堂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他们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成为突破重重束缚自由学习的好能手。所以,进一步倡导和推广网络与传统结合的转向教学势在必行,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S教学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

二、PS教学

1、Photo Shop课程

Photoshop(简称PS),是一种关于图形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的软件,广泛用于图片处理、图形编辑与修饰、广告页面设计和封面设计等领域。PS课程在现今职业院校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均为必修课程,它在实例操作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大约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对操作者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软件工具。

2、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通过口头讲述以及板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点,而学生则通过记忆、想象和做笔记等方式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对各知识点的系统理解和领会,对一些没有听懂的知识点,要么必须通过老师讲解,要么只能自己慢慢琢磨,很容易失去学习的耐心。而网络教学模式却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缺陷,依靠网络的资源丰富性和沟通便利性,能够为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和知识点的回顾提供更好的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S教学在学习方面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进行学习,可以借助网上海量数据资源进行搜索, 也可以依靠PS软件进行实例练习,使所掌握的知识点有效地得到应用。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S教学应用前景

1、PS教学之助力教学

网络信息内容丰富、知识宽泛,可以开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知识领域的PS教程,利用PS软件特有的设计图形图像、 动漫动画、声音、文字等诸多媒体模式有机融合的功能,共同助力Photoshop教学。在PS软件学习过程中,关于图层作用、文字图像移动以及截图等工具,学生可以依据字幕中对这些工具的讲解,结合网络教学的演示,很快就能清楚地理解如何对图像进行文字添加和截图,有效地缩短节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在完成课余作业时,可以与老师进行联网互动,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 可以与老师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2、PS教学之开拓思维

通过多媒体教室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思考的品质。 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想象的、生动的画面,让同学们运用PS技术尝试对图片加以改造,在结合传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掌握PS教学工具。课堂上,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与项目性相关的课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找方法,自己制作设计路线。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进行互相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方案路线,也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找到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PS教学之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并引导学生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机会,也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理解时对基本知识点加以加强和巩固。案例教学法在PS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案例演示、上机指导以及评价作业三个方面。

(1)案例演示

案例演示是PS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由老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提供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并依次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同学找出这些图片的相关性和异同点,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阐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该阶段,学生也可以依照个人喜好,自己挑选与所给图片类似的图片,并阐述自己挑选这些图片的理由。

(2)上机指导

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指导学生用PS教学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在本阶段,老师需要通过网络对该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上机演示。与此同时,学生也要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自己动手进行上机演练, 遇到问题可以举手示意,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上机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自己的操作成果,在老师进行认真审阅后进行打分。

(3)评价作业

评价作业是整个环节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环,在评价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小组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嘉奖,对表现不好的小组给予鼓励,由于PS课程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所以可以让大家结合自身的上机体验总结自己在本次PS教学中的收获。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S教学成为了可能。PS具有实践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是一名平面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许多高等院已将传统教学和PS教学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课程教学手段,也为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开辟了新的道路。

11.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如何入门 篇十一

【关键词】兴趣基本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99-02

在上初中时,老师常说:"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究竟怎样难教、怎样难学,本文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体会。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代数与几何内容并存。不管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1.发现几何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兴趣,消除畏惧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创作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不断创新,维持长久的几何学习兴趣。

2.学生一般都喜欢听名人趣事。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以及对人类的贡献,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真谛,努力奋斗。当然不是每次和学生都谈论名人,应抓住时机讲述身边的故事,教育学生学好几何。

3.作业减负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际上,教育部、教学专家都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强调。若学生作业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数学作业过多,一上数学课就烦,产生厌学情绪。要让学生相信,只要上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认真听讲,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课后的作业也就少。

二、培养学生的几何基本功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牢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如何学好的问题。

2.基本定义和概念的理解能力。在几何教学中,学生如果对定义和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小学数学中"面积"和"体积",很多同学进入初中后,都不知道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只能死记公式,增加学生负担。

3.识图能力。识图是学生今后观察图形、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基础。识图训练应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达到逐步提高。

4.画图。画图是学生读懂题意、把几何语句变换成直观图形的操作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

5.转换能力的培养。针对几何语言、几何图形、符号表示之间的互相转换,鼓励学生多说、多绘图、多写,不要怕错,逐步仿照老师的步骤,尝试把题意用符号在图形中表达出来,实际上是让学生当好翻译。当好翻译的同时,把所学会的道理归纳总结为结论,同时记录在图形上,这样,就为推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一个学生的几何入门与否,还看推理。用书写解题的形式展示给老师,就可知道学生是否具备推理能力。简单的逻辑推理是整个初中学好几何的基础。从教材编排情况看,可分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按照图形回答,要求学生能说出就行;第二阶段,用重要语言叙述的方式证明已学的定理,然后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第三阶段,推证判定结论时,采用探索分析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分析的过程改写为规范的推理形式,进行两步推理;第四阶段,结合逻辑知识,给出证明过程。

2.对几何定理的推理模式。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基本推理模式。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一道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基本推理模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過具体习题,让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四、组合几何定理

1.几何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

2.联想几何定理。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可以引发联想,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我们从另一侧面,即在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五、善于归纳总结

我们通常解题会得出一些结论,而这些结论也会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桥梁。在几何的学习中这样典型的题目很多,要善于总结。

六、常用辅助线作法

把大问题细化成各个小问题,从而各个击破,解决问题。在我们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时,要善于捕捉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常见的着眼点,试着去做了,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只要我们想到了,一定要肯于去尝试,只有你去做了才可能成功。

总之,学好几何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善于归纳总结,熟悉解题的常见着眼点。当然做到这些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习题积累,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习题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上一篇:学院2010年团总支学生会青志协年度总结下一篇:加拿大留学签证的首要条件是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