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2024-09-17

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8篇)

1.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篇一

有关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相关资料

1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

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为述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还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他渴慕自由的性格。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强调作家个人气质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这一点。

2 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

陶渊明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或出或入,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他认识到人生于世必须劳动,否则会受饥寒。他写下了《劝农》诗: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翼缺携丽,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翼!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在更多地接触到劳动人民,参加农业劳动以后,陶渊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劳动,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诗人已认识到劳动是必要的,他对躬耕生活有了感情,对农民的苦难有了同情,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之二)

由“相思”到“言笑”,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相通的思想感情。再看《归园田居》之二: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可以看到,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3 田园诗反映的思想矛盾

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首先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这极鲜明地反映了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们看他的诗: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

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表现他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

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

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他的诗句“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为什么有这种焦虑呢?正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

其次是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这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孔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如此,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正因为《桃花源诗》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所以代表了诗人思想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最高成就。

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文学本身就是苦闷的象征,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一样。我们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表明他对世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今天我们读陶诗,不仅要欣赏他清丽自然的诗句,还要理解这些诗句后面的深刻意蕴。

2.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篇二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性美

陶渊明诗的内容均是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 诗中的生活场景是每个平凡人最平常的生活。正是选择了这样最典型意义的景物, 用人们熟知的形象, 艺术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让人倍感亲切。

如《桃花源》, 它讲述了一个朦胧飘忽的世界, 种种的神秘色彩, 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 从人们生活的实际作为出发点, 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直观的评价和分析, 通过桃花源的宁静安乐、虚无缥缈的理想社会, 反映现象社会的动荡不安, 通过桃花源人们的善良, 来揭示现实世界人性的丑恶的一面。所以, 实质上, 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 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 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 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这也正是对作者心理的一种提示, 由于陶渊明当时所处的社会动荡不安, 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他曾做过小官, 因“不为五斗米折腰”, 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所以, 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在诗人的心里, 其诗中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一种希望过一种宁静, 恬淡的生活, 即便是几间茅舍, 透过茅屋里散发出来的轻烟袅袅, 穿过幽深小巷, 与凶险四伏的官场相别, 也能真切地体会出生活的真谛。虽然这样的生活寂寞、清贫, 可是诗人却愿意悠然于这自娱自乐的山水田园之间, 被自己的情趣所陶醉。在陶渊明的作品中, 类似于这方面的田园诗很多, 无一不洋溢着桃花源的安定与祥和。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表达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 除了对人性真善美的表达以外, 还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基础, 而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其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之上的, 少年的他生活在农村, 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的他, 对家乡的故园风光有着浓厚的感情, 这些都为其作品创作提供了重要的题材。

陶渊明田园诗富有很深的哲理。人们在阅读后, 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诗中或者以象征, 或者以比喻, 或者以象征, 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 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寓理于形象之中。陶渊明的诗似塘水, 清澈、透明, 已经达到一种洞照万物的境界, 诗的寓意都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如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诗人居住在喧嚣的尘世, 生活却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 其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诗人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诗词语言朴实, 字里行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他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这正是是由于诗人精神超脱世俗的思想才能达到一种境界。

陶渊明田园诗表达效果各有不同, 但是总体上讲, 把人与物融为一体, 追求的是一种用意境与情感融汇的完美的境界。在诗中, 通过景物描写, 述说了陶渊明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 返璞归真, 投入到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诗人既写人也写景, 水乳交融, 互为表里,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 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 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妙, 那么富有人情, 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 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物我合一, 心和自然亲近。“心远地自偏”, 隐居重在精神上的自由, 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 就可以“大隐隐于市”, 处闹市若幽谷。诗人借助丰富想象, 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 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 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这正是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 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的缘由。

三、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 其自然风景营造出一种自在温暖的艺术气氛, 体现出一种超脱飘洒的心灵境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朝廷政治昏暗, 政治竞争激烈, 诗人品厌悟官场的黑暗。所以, 诗人在其诗中运用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 对大自然的热爱, 从而让世人认识到一个特殊的陶潜, 其顺应自然, 乐夫天命超生死, 但是又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 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 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 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 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 同时, 这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如诗人的“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道出了陶潜作为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 此乃其躬耕田园, 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 其思想中新鲜的内容不多, 但诗中的情感意象却颇有新意, 诗人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极有气势, 诗人从大处落笔, 杂合声光, 写出了田园清新、宁静、明丽的气象, 诗的节奏以轻快为主, 语调流转合理, 富有气势。另外,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 既求词性工整, 又以追求强烈表达效果, 通过这些田园诗中朗爽俊丽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现实社会低沉之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汇成了一种独特的出世风格, 一方面, 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另一方面, 诗人将抽象与议论结合起来, 紧紧扣住田园情怀, 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借助大自然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的人生境界, 故而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陶潜, 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 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 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 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 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 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 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总结:

陶渊明的田园诗做到了将自然心灵化、情感化而不露斧凿之痕而至化境, 使读者在读到诗人的诗的同时, 自然而然体味到诗人的人生境界, 值得人们细细品味。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 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陶渊明的田园诗进行了简单分析, 探讨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中的人性美、思想表达以及人生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人性美,人生境界,思想表达

参考文献

[1]、韩昱.浅析陶渊明田园诗情景事理相结合的艺术特征[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4) .

[2]、巫玉荣.菊样的人生, 恬然的智慧——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人生诉求[J].作家, 2011, (24) .

3.陶渊明田园诗的产生与其生活体验 篇三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背景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任何文学创作都与其创作主体的生活体验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陶渊明的田园诗意境悠远、恬淡自由,在对山

水田园的描写中表达了其人生理想,这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1 玄学风气极盛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处于东晋末年,该诗歌流派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家经学暂时没落,士族文人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他们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使得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另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之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后者中的杰出代表。

2 生活环境与心灵志向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与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士族地主家庭,少年生长在农村,家乡故园的风光,为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更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他渴慕自由的性格。

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他的田园诗,也真切地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3 独特的、难能可贵的仕隐田园,躬耕的生活体验

他的田园诗有的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籬,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山涤余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长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再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隐田园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平凡之景经过陶渊明点化变得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差不多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事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陶渊明在其田园诗中写出人生理念。他认为,衣食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在诗里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快慰,都很真切。“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农民普遍的感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同上),则写出一个从仕途归隐躬耕的士人的特殊感受。

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看到,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4.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篇四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_ 学生姓名 张伟

专业班级 09文秘 学 号 0903010150 院(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王寒 完成时间 2012 年 5月 7日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摘 要

田园诗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提起田园诗我们便不得不提起陶渊明----这位中国田园诗的鼻祖。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注重门第与世族的时代,耀眼的家族背景带给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是积极的入仕之心,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大多数人是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的,陶渊明也不例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然而社会的腐败黑暗使其壮志难酬,于是萌生退意,因此中年以后的陶渊明不再执迷于官场,而是归隐田园,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止泊何处?”--于自然田园处。隐退之后,找到本真诗意的陶渊明身心释然,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歌,他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而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却也是他的思想进步之所在。陶渊明,无论是他的诗情、人格还是他的志向,都对今天的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审美、追求

I

目 录

摘 要...........................................................................................................................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1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1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1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2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2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3

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4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4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4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5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5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5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6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6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6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6 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I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荆林街)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当时,严格区分级的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人的仕途基本上决定他的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深受压抑。这种严酷的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亦做过地方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但至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生计极其艰难。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 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中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出为江州祭酒。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而辞职回家,“躬耕自资”。第二次出仕,在他三十五、六岁时,为刑州刺史恒玄幕燎。恒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军阀,专横放扈,陶渊明由于生性耿介,对其厌恶和忧虑,于公元401年冬,借母丧为由,辞官回家,又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第三次出仕,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即是陶渊明归隐三年之后。先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仍年从刘裕处转任建成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第五次是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又求为彭译令。是年十一月,作了八十天县 令的诗人,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 “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的退隐,既出于对时势**、仕途险恶的忧虑,为了避祸而远离官场,也根源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如陶渊明这类的寒士是难有大作为的,他们时刻受着排挤和镇压,他的大济苍生的宏伟志愿是难以实现的。面对官场的黑暗,他无力改变,但也不愿于他们同流合污,陶渊明最终走上一条洁身自好的道路,选择了归隐之路。正因为他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实现,只能埋藏在心里,他对腐朽黑暗的现实和壮志得不到施展充满了悲愤和焦灼。另一方面,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他不适合在这样的制度下载官场有所发展,陶渊明一生耿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他在官场生涯中长期受到排挤。再者,陶渊明思想深受庄子思想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枷锁,他要摆脱心灵的驱使,获得心灵的解放。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性格。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多方面地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为三个方面: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

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 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 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令人窒息的官场和仕途的坎坷陷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 美并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对草屋矛 舍、榆柳桃李、远村饮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读者亦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了。正如后人所评:“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2)就是看出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田家生活的喜悦。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

陶渊明归隐田园参加农业劳动以后,更多地接触到了劳动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而他却 对劳动的艰辛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3)

这在陶渊明之前是没有的,但此后却成为诗作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陶诗的开创之功是唯一的关键。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成为高洁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虽然田家劳作辛苦,四体诚疲,但却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劳作后盥洗小酌,亦堪欣慰。

陶渊明对躬耕生活有了感情,对农民的苦难和艰辛有了同情,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在他的田园诗中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弊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何为忽去兹。衣食不须记,力耕不吾期。”(其二)(4)与素心淳朴之人的交往,使诗人得到极大快慰。由“相思”到“言笑”,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相通的思想感 情。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他们所来 往的,不是出于功利的金玉奇珍,而是浊酒一杯足矣。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

陶渊明归隐前的家境就不怎么好,而弃官归田后,生活就越来越困苦,后来竟穷到“饥来驱我去”的乞食地 步;由于与农民共同劳动,接触到农民,便了解到天灾人祸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他的部分田园诗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生活的窘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 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5)丧妻、旱灾、虫灾、风雨作祟,收成歉薄,一连串的生活问题挤在一起。在挨饿的夏日里,希望天快黑;在挨饿的冬夜里,希望天快亮,这是忍饿号寒最深切的感受。他在(《乞食诗》里写道:“饥来驱我 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这是诗人体验饥饿生活最深切、最惨痛所发出来的呼声。他刻画个人饥饿生活的形象,也是广大劳动人民饥饿生活形 象的缩影。

又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 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途。” 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旧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 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 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从这里就可以隐约地看到战争和灾害对诗人个人的困厄以及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和对农村美好生活的损蚀。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7]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

陶渊明抱着“大济于苍生”和“口腹自役”的情志而“投耒去学仕”,但官场黑暗,他又不肯刻意逢迎,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因此,他虽几经进退却终无建树。他为官行役没有欢欣,反感劳苦,总是身在行役而静念园林。陶渊明是为仕不能静心,归居又不甘心,心与形的对立,使他内心非常痛苦,也很无耐。这种对立与无耐,正显示了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了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 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

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文人,陶渊明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对农业劳动如此充分的肯定并能如此真诚的歌颂,陶渊明之作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的第一次;对农业劳动如此执著的热爱并能如此强调其意义,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第一人。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

陶渊明在劳动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又与下层文人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反映这方内容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情调。

诗人和邻居们一起努力耕作,农闲时赋诗饮酒言笑的乐趣。大家息息相关,亲密无间,共同欢乐。这种恬淡无争的生活和真诚坦率的交往,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装腔作势形成鲜明对比。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

在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也不都是惬意的,农村景象也不都是宜人的。农民不堪徭役的繁重、赋税的苛刻,纷纷逃往山林,田园荒芜,陶渊明归田初期的“余滋”之乐,后来被这“抱饥”之忧取代了。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

陶渊明对苦与乐的生活体验,最终使其晚年写出了表现理想社会蓝图的《桃花源诗》。它标志着诗人思想的进一步提高,也标志着他田园诗的进一步升华。虽然有很强的理想虚构性,但也表现了诗人与广大民众反抗剥削压迫、要求和平幸福的殷切希望,因而又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

陶渊明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最明显的表现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矛盾冲突中,他感到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诗人铲除强暴、匡世济民的理想,抒发了诗人壮志不遂的刚烈愤激的情怀,展现了他“金刚怒目”的一面。

4结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内容多是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自己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情,表现出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和对田园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高洁脱俗的品格和对生活所进行的审美的玄远开拓,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其诗感情深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奇僻的造句和华丽的辞藻,然而却风力内涵,旨趣悠远,具有高古浑厚的意境,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韵味隽永的风格。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他对诗的追求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寒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王寒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2)(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3)(钟惺《古诗归》卷九)(4)陶渊明诗词全集

5.陶渊明田园诗代表作 篇五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 导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陶渊明

已经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这对一个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除了反映农作的诗篇外,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前所引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2、田园诗反映的思想矛盾

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首先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

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

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

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

其次是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这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孔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人民背井离乡,逃避山林。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如此,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正因为《桃花源诗》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所以代表了诗人思想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最高成就。

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文学本身就是苦闷的象征,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一样。我们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

晨”,“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表明他对世

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今天我们读陶诗,不仅要欣赏他清丽自然的诗句,还要理解这些诗句后面的深刻意蕴。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别开生面,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由此可见陶诗的艺术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A、清新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之五)。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会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见”字之妙在于表示是南山自然地反映入眼中,是诗人采菊时偶然的视线触及,也是心境悠然才能得到的。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应了。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笔法。这类笔法在陶诗中不胜枚举。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之一),随意拈来,即成佳句,耐人寻味。

B、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C、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我们以他的《移居》第二首诗为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酒相和,欢聚言笑,经纪衣食,不忘力耕,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却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月,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他的诗篇看来古朴无华,读起来却琅琅上口。又如“平畴交远风,良苦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用朴素精练的语言,逼真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吟读此诗,仿佛眼前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清风徐来,绿油油的庄稼碧波荡漾,生意盎然。象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

D、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归鸟》诗,全

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无法说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因为诗中景、情、理水乳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4、结束语

6.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田园诗歌比较 篇六

摘要: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西两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他们的田园诗歌浪漫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他们的诗歌在描写对象、意象选择和自然观各不相同。本文重点对他们的诗歌不同之处进行论述。

关键词: 陶渊明 华兹华斯 田园诗 异同

Abstract:

Tao Yuan Ming, and Wordsworth is the pastoral West two great poets, their romance and the feelings of sincere pastoral poetry, language simple, but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so that their poetry in the thoughtful, the choice of themes and imagery of not the same, and a reflection of their different view of natur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oetry of their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Key Words: TaoYuan Ming,William Wordsworth,ldyllic Similarities

陶渊明(365-472)和华兹华斯(1770—1850)分别是中国和英国诗坛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作为东西方田园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田园诗有着相似之处:感情浪漫而真挚,语言质朴。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的思想影响、不同文化的熏陶,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抱负,所以他们的诗歌更多的是相异之处,让我们跨越时间与空间去探究两位诗人的作品与思想,从而促进我们对中西方的文化的认识,提高我们的诗歌理论水平。

一、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共同点

(一)感情真挚的浪漫主义作品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1798年出版了著名的《抒情歌谣集》,该诗集的 ②一切。/我那时的心境难以说明。/喧嚣的瀑布向激情萦绕在心。/巨石、高山、幽深阴暗的丛林,/它们的色和形,都曾经使我倾心;一种爱和感情,不需要用思想赋予他们深奥的魅力,也无需增添不凭借视觉直观的情趣。”③从上面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生动而敏锐地感受;对自然的真诚而深挚的情感。可见,两位诗人在描摹自然、表现自我情感方面极其相似。

(二)在诗歌语言方面朴素无华

语言是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两位诗人的田园诗歌感情极为真挚,常常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然而承载着强烈情感的语言却是朴素的,没有华丽词藻的装饰,不虚假做作,直接将情感展现在读者眼前,正是这质朴的语言才能更加体现诗人的情感,随意平淡之中带着悠长的回味。他们出色的诗作向读者证明在田园诗中用质朴的语言去表达真挚的情感是最好的搭配,就像烹饪时某道菜必须用主料和特殊的辅料搭配才能作出这道菜的特有香味。两位诗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却做出了如此相似的搭配——真挚的情感与质朴的语言。

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田园诗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④作者以朴素无华的语言,使他的田园诗呈现出深远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像“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对劳动的感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写与朋友交往的乐趣,“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南风吹拂禾苗时孩童般的天真喜悦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陶醉自然的乐趣和远离尘俗的心境,“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⑤写雪的轻盈以及出乎意外见到大雪时的惊喜之情,这些诗句都写得清新自然,朴素简约。苏轼在《评韩柳诗》中称陶渊明的诗“凶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即以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表面平淡朴素自然,灵魂情感充溢波澜,以自然之风景饰内心的丰富感情,既平淡更着实。这种平淡的语言风格是因为滤去了杂质,更醇、更美,因而更耐人寻味,他诗歌语言的意蕴魅力正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华兹华斯在其《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他的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 ⑥;他还说,“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找着了更好的土壤,并且说出一种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 ⑥。例如《我的心比天激动》中这样写到:

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就无比激动;

过去是这样,那是我的生活刚开端,现在还是这样,我已成了男子汉,但愿未来也这样,当年我年岁已老,不然就让我死掉!

华兹华斯在诗歌创作上采用民间朴素、生动的语言来直接表达感情。他特别擅长歌颂优雅恬静的自然景物,喜爱描绘在大自然中活动的普通人形象。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朴素,别具魅力。体现了深刻思想、真挚感情与朴素语言的完美结合。他们两人的诗歌都是用质朴的语言承载了强烈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朴实无华的语言使得诗人情感的表达更加到位,使他们的田园诗有着特殊的味道。胸中真挚的感情和笔下质朴的语言完美的结合也正是他们成为中西方田园诗代表的原因。

二、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不同点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朴质恬淡的山水田园诗开启历代山水田园诗之先河,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以优美恬静感情真挚的田园诗歌著称于世。两位诗人诗歌的相似性在前面已经提到,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二者在诗歌的题材选择,意象创造乃至思想主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差异更大。接下来我们且放下他们在田园诗歌艺术上的相似之处,对他们诗歌在其他方面的区别进行比较研究。

(一)诗歌的描写对象的不同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描写对象中各有特色。在陶渊明的诗作中,以饮酒为主题的诗很多。酒文化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备受青睐,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多次提到酒,但在诗歌里集中写饮酒,以至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则始于陶渊明。酒、已成为陶渊明的生活与文学的标志。他生活中与酒有关的事迹可以举出很多,陶渊明饮酒是饮出了“深味”的。他对字宙、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他的哲学追求,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素心,有时就是靠着酒的兴奋和麻醉这双重刺激而得到的。前人说他“篇篇有酒”,虽未必然,但他的作品中写到“酒”字的频率确实很高,达到40处之多,将近其诗文篇数的三分之一。有的虽未出现“酒”字,但写的实际上是饮酒还不算在内,其政治诗也与其《饮

酒》诗、《述酒》诗有关。

华兹华斯的诗作中则大量存在描写儿童心理的诗篇。他是英国歌颂童真、深刻阐述儿童与成人关系的主要代表。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前,英国社会对儿童的态度带有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人们普遍认为,孩子接受洗礼之前一直处于有罪状态,即使在受洗礼之后亦必须修心养性,谨言慎行,方可保留其已获得的德行。英国十八世纪的文坛大师、书信体小说泰斗塞缪尔·约翰生(SamuelJohnson)便认为,儿童乃非理性生物,因其不可理喻而微不足道。但是华兹华斯的观点却与其截然不同,他关于儿童的诗篇以其清新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影响了英国社会。他提出的儿童天然纯真、人的灵魂潜在等理念深人人心,给现代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我们共七个》中“这是一个单纯的小孩子,她正在轻松的呼吸,她感到周身充满了活力,怎知道什么叫做死?” ⑧还如《每当看到天上的彩虹》一诗中,华兹华斯更是直抒胸臆,提出了“儿童乃成人之父”⑨(Child is the father ofman)的著名理念。更值得指出的是,华兹华斯的一系列理念受到19世纪初叶英国社会的广泛认同,因而成为当时社会思想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导致了儿童保护法先于成人保护法的诞生,这无疑是他对英国社会的重大贡献。另外他还创作了《为威尼斯共和国颠覆而作》、《一个英国人有感于瑞士的屈服》、《有感于蒂罗尔人的屈服》、《西班牙人的愤怒》等有关民族独立与自由的诗篇,这也是陶渊明所没有涉及的。

(二)诗歌中意象选择的不同

描写对象有所差异,二者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上也体现出不同的匠心,折射出不同的诗歌深度内涵。陶渊明好用“风”“鸟”等创造意象,隐含了他冲破世俗的樊笼,返归自然的彻底性。可以说,“风”“鸟”就是他的象征。而华兹华斯则钟爱thing及其复合词something,anything等词。借用其意义的模糊性创设意象,这暗示出他矛盾的人格:祟尚自然.却又不能彻底抵制利禄的诱惑,摆脱世俗的束缚。

在现存的120多首陶渊明诗中,有40余首都涉及到“风”和“鸟”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有很深的内涵,给诗歌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意境美。其中“风”基本上呈现两种情感类型。一种是“寒风”——生活的印迹和自我的对立;一种“暖风”——心灵的抚慰和自我的获得。“寒风”包含着“长风”、“凉风”、“惨风”、“凄风”、“悲风”、“哀风”、“肃风”等诸多种冷色调的“风”。如“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饮酒二十》其十六),“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辛丑风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这种“寒风”意象让人体味到诗人早年为官时奔赴仕途上的风尘之苦或是诗人归依田园时所体会到的农家耕作之劳。他的诗歌中还出现暖色调的“风”:“凯风”、“和风”、“景风”、“清风”、“春风”、“融风”等等如:“平畴交远风,良苗示怀

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微风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十三道》其一等)。这些,“风”很平常,都不过是乡野之中的司空见惯之物,但陶渊明从中获得了自我,将自己那种欣喜之情交给了清风。“鸟”是陶渊明诗中自由的象征。陶渊明诗中有三种“鸟”:自由自在的“飞鸟”,有家可依的“归鸟”,受困牢笼的“羁鸟”。热爱自由,是陶渊明诗的重要底蕴,而天空中无拘无束的“鸟”正是自由的,所以他说“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与自由之“鸟”相对的则是受困之“羁鸟”,所以他才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里暗含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思想在陶看来,生活本来应该像飞鸟般地自由自在,但事实却不尽如此,人们往往为外在于自我之物而奔波,失去了精神家园。正是由于对精神家园的呼唤,陶诗中才出现“归鸟”之意象,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其五)。

细读华兹华斯的诗歌,可看出诗人偏爱极普通的词语thing及其复合词。仅在TINTERN ABBEY一诗中,就用了6次: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Flying from something that he dreads than one ,Who sought the thing he loved, Of something far more deeply interfused.All thinking things, And rolls through all things.(洞察万物生命的内里, 他的爱,倒仿佛在飞奔着, 逃离他的恐惧, 从更深刻的融合中升华。思想中的一切事物,滚碾过一切)⑩诗人充分利用thing及其复合词的语义模糊性,给读者以联想的空间。而在他的TO THE DAISY的头两个诗节中,这样的词语就出现了3次,原诗如下:

With little here to do or see/Of things that in the great world be,/Daisy!Again I talk to thee,/For thou art worthy,/Thouunassuming Commonplace/Of Nature,with that homely face,/And yet with something of a grace./ Which love makes for thee!/Oft on the dappled turf at ease/I sit andplay with similes,/Loose typesy of things through all degrees,/Thoughts of thy raising;/And many a fond and idle name/I give to thee,for raise or blame,/As is the humor of the game./While I am gazing,/(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既然我无事可做,没什么可看,雏菊啊!我又来和你闲谈,你听我谈话最相宜;你啊,大自然平凡的产儿,心地谦逊,面容朴实,却又带点优美雅致——爱心给你的赠礼!我常在缀满花朵的草地,悠闲地坐着,用比喻做游戏,用无拘无束的各类标记——由你引起的联想;我给你起了多少个亲昵、无谓的名字,称赞你,责备你,这是我来了兴致,老脾气——而我正对着你凝望。)⑩诗中

(三)诗歌的自然观不同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正是战争频繁,王朝更迭之时。根据《宋书·陶潜传》的记载,他本想过着平静悠然的躬耕生活,但是无奈家境贫寒,只得出来做官。进入官场的他发现所处的环境腐化黑暗,官吏逢迎上司、剥削百姓。因此,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在彭泽令任上仅八十余天的陶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⑪,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在官场的“樊笼”外,发现了一个“天高任鸟飞”的宇宙,发现了一个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泉而赋诗”的自然,轻轻吟唱着《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地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成为自然间的一员。诗人将自己重返大自然的喜悦心情倾注在所展示的自然景象之中。陶渊明的诗所展现的是农村田园风光,这里有村落、炊烟、田野、月色,有绕屋的扶疏树丛,寄寓的欣欣鸟群,有“把酒话桑麻”的田夫,“言笑无厌时”的邻老,诗中洋溢着清闲,幽雅与舒适。如《归田园居》(之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总之,诗人采撷的自然风光、朴素人情的画面与片段,都显的平和淡然、和谐美好。

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中最年长的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一个。他出生于英国坎伯兰郡一个律师事务代理人的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在法国革命早期,他曾去法国旅并居住过一段日子。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作为启蒙思想政治革命实践,既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也使人性中一切悖理的东西沉渣泛起,交织成一幕幕人类历史的悲喜剧。它最终的失败标志着启蒙主义理性王国的破灭。华兹华斯作为时代的见证人,目睹了这一切希望与幻灭。随着革命的激化,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把他推入失望苦闷的深渊;失去理性的人们、流血的**、新的道德败坏,让他陷人理想落空的危机之中,他逐渐变为保守主义。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人们把科学技术变成了驾驭自然、征服无限的手段,同时科学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又无时不在与人对抗着。科技历史地解放了人,有效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但也使人类改变了与大自然的原始而和谐的关系,失去了与大地的亲和感。正如宗白华先生谈论歌德及《浮士德》的意义时所说:“近代人失去了希腊文化中与宇宙的和谐,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正是以上这些原因,促使华兹华斯移居英格兰西北部的格拉斯米尔湖畔,早晚与大自然为伴,直到去世。他在诗中描写了拂面的清风,酣眠的绿野,薄云遨游的蓝天,潺潺的

⑫溪流,啡鸣的小鸟,闪光的湖水,吃草的牛群和犁田的孩童,这些更具文明、幽静的湖畔风光美得令人悠然神往。不同的是,华兹华斯深信自然背后蕴藏着伟大而永恒的灵性,因此把自然视为人类最好的道德教师,视为自己毕生的朋友、导师和乳母。他相信蹦跳戏耍的小鸟、张臂如扇去捕捉清风的嫩枝都能享受生命的宝贵与欢欣。

在大自然 的宁静中,陶渊明由于受玄学、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把对“无”的追求融人其山水田园诗中。通过消淡主体使之进入“无”的境界,来缓和主体和社会的冲突。老子“没身不殆”的思想以及庄子“法天贵真”的主张在陶诗中有深刻的体现。对个体“真”的强烈追求致使他鄙弃污浊虚伪的官场,而对自然充满了真诚的爱恋和向往,在回归田园后,便将自然作为自己安居的美好环境,以自然万物作为欣赏欢娱的对象,并将自我浑然物化于其中,视自己与“物”、“道”等同,而复归本源。《游斜川》诗写道:“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妨,闲谷矫鸣鸥”,澄澈的天空、清清的流水、鱼儿嬉戏、鸥鸟欢叫,从这幅美妙的构图中,足见诗人深深地钟情于自然,与万物一起畅游,主体随万物周流动转。在这种境界中,诗人容易脱尽俗累,超脱纷扰世事及物欲诱惑,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庄子日:“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⑬。再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⑭

诗中既有菊、山、日、鸟组合成的优美淡远的景,也有诗人悠然自得之情。诗中主体与自然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物我一体,主体真正地融人自然之中,形成一种和谐混融的状态,从而得到“无我”的宁静。这其中的奥妙便是诗中所说的“心远”,即一种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外物驱役的超然心境。

华兹华斯处在与东方迥然的文化传统中,他的自然观是在西方文化中的主体意识经过历史的发展得以高涨、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从主体的人的角度向本源的追问,受到个人生活体验、宗教神学信仰以及政治革命教训等多方面更为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诗人与自然客体的接近过程中,展现出颇为不同的特点。野外幽静的背景能使人产生“更加悠远的思绪”,美丽的景色往往给诗人带来“愉悦的心境”,并由此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使人做出虽非轰轰烈烈、令人缅怀,但却充满善意和爱的举动。”如(《致云雀》)中有这样的诗句: Alas!My journey, rugged and uneven, Through prickly moors or dusty ways must wind;But hearing thee, or others of thy kind,As full of gladness and as free of heaven, I, with my fate contented, will plod on, And hope for higher raptures,when life’ s day is done.(可叹我的旅途坎坷不平,荒漠上荆棘丛生,道路又十分泥泞,但当我听见你的充满欢乐和自由的歌声,我就不再抱怨命运,继续蹒跚前行;为寻求更高的幸福,在生命的终程。)

诗人在社会中遭受创伤,但当他投人自然的怀抱,听到云雀自由的歌声时,受到激发、昂扬,诗人的心灵因此重新振奋起来,恢复平衡。诗中,华兹华斯使主体与自然得到保持分离状态,二者间的界限昭然若分。诗人不但没有让主体意识遮没,反而让它充分显示出整合的功能,即通过回忆、想象等,把人与自然整合起来。大自然确证、还原、张扬着主体,因此诗中充满“有我”的振动。

虽然陶渊明的宁静中并非全然无我,不时夹杂着“我的”不安与躁动:‘旧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虽然华兹华斯的振动也常伴着一抹淡淡的忧郁,但大体上,两位诗人对自然的看法存有明显差异,前者将主体融人自然客体,而后者保持主体与自然分离,形成各自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返朴之途。

以上我们谈了两位东西方田园诗代表的诗歌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他们的诗歌有相同的优点,同时也有各自的特征。他们都用质朴的语言表达强烈而真挚的情感,但是由于时代、地域,以及文化的影响,他们在各自诗歌的题材、意象、自然观、思想方面有着各自的特殊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我们对他们的诗歌有了一定地认识,促进了诗歌理论水平的提高,增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了解与交流。

注 释

①徐巍选注:《陶渊明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参考文献

[1]徐巍选注.陶渊明诗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12):24-29. [2]Donald Wesling Wordsworth and the Adequacy of landscape [M].New York,1970. [3][英]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英汉对照[M].杨德豫,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2.

[4][英]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黄杲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56. [5] JBPriestley, Josephine Spear.Adventur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M].Harcourt,Brace & World, Inc, 1963.[6]戴建业.静穆:陶渊明诗歌的主导风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3): 7.[7]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J].南京大学学报,1999(2):16.[8]黄亚卓.试论陶渊明诗歌“真”的美学蕴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1):135-141.[9]聂珍钊.华兹华斯论想象和幻想[J].外国文学研究,1997(4):10.[10]苏文箐.情与理的平衡[J].外国文学评论,1999(3):78.[11]王木春.对英国湖畔派研究的误区[J].外国文学研究,1998(3):52.[12]周光庆.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4):80.

致 谢

本文是在xx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特别是xx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下完成的,本文的撰写倾注了陈老师的大量心血,老师不仅在学业中给了我耐心的指导,更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感谢辅导员xx老师和各任课老师悉心指导,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成长有着是十分重要的影响,他们精彩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将让我铭记一生、受用一生。同时,与四十名同窗好友一起走过的岁月,其间建立的珍贵友谊将会一直陪伴我。

最后,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多年来默默的支持给予了我不断向上的动力。所有这些,我将铭记在心。

7.基于生态美学的陶渊明田园诗研究 篇七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生态美学意义首先体现在其诗作的自然生态展现方面, 表现出一种天与人和的田园生态, 笔者从其田园风光的生态美与田园环境的和谐美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田园风光的生态美

生态美是伴随着生态美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对其具体的定义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但都认同它它存在于人类与自然构成的整个生命共同体中, 是一种共生的美。生态美把人们自发萌生的生态审美经验上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 把人们的生态意识渗透到人的情感生活中去, 因此, 生态美概念的提出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美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生态美来观照陶渊明的田园诗, 隐含于其中的生态智慧在一种敞开形态中显现自身的力量, 他的田园生活描写处处体现了“生态美”, 如邻里的嬉笑、村舍的炊烟, 田野的芬芳等。下面我们通过陶渊明的两首田园诗来具体阐释与感受其“生态美”。

其一:《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在这首诗中, 诗人用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简单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朴素美好、自然清新的乡村生活图景, 向人们展示一种宁静、优美、和谐的乡村田园风光。诗中并未涉及任何典故, 也不曾运用物绘声的形容词, 但是读到这首诗, 仿佛给人一种格外和谐的自然美的享受, 似乎耳边听到了一支支悠然古朴而充满诗意的乡村牧歌, 眼前看到了一幅生动逼真而富有立体感的田园风光图。诗中一景一物都饱含了诗人的情感, 充满了田园的生活气息。

其二:《和郭主薄二首》 (其一)

“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 回飚开我襟。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 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 过足非所钦。春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 聊用忘华簪。遥递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

这一首诗是陶渊明以夏季田园生活为内容的抒怀作品。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冲和, 意境浑成, 令人感到淳真亲切, 勾勒出一幅完美的田园“生态美”画面, 让人陶醉在这其中。诗中展现的都是人们习见熟知的日常生活, 虽如叙家常, 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 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 因而使人倍感亲切。无论写景、叙事、抒情, 都无不紧扣一个“乐”字。如, 诗中前两句写到“堂前夏木荫荫, 凯风清凉习习”, 这是乡村景物之“乐”;“既无公衙之役, 又无车马之喧, 杜门谢客, 读书弹琴, 起卧自由”, 这是精神生活之“乐”;“园地蔬菜有余, 往年存粮犹储”, 这是物质满足之“乐”;“弱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 这是天伦之“乐”。总之, 景是乐景, 事皆乐事, 则情趣之乐不言而喻, 从而构成了情景交融, 物我浑成的意境。在这幽静清凉的舒适环境里, 诗人息交绝游, 与书为友, 过着适意得书斋生活。

2.田园环境的和谐美

陶渊明在田园诗中描绘了一种处于自然与社会之中的和谐田园环境, 它给人带来的“和”的享受, 在这种环境中, 互相作用的各种成分都处于最佳的关系状态。在陶渊明的诗歌中, 具体表现为天地与人的最相宜。

如《拟古九首》之一

日暮天无云, 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 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太息, 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 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 不久当如何。

在这首诗中, 诗人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在春风醉人黄昏夜, 晴朗少风和煦, 对盏把酒美人歌, 看起来何其乐哉?诗人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

再如《时运》:

时运, 游暮春也。春服既成, 景物斯和, 偶景独游, 欣慨交心。

暮春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万物生长, 尽管诗中表现的情绪、蕴含的内容是复杂而深厚的, 但是, 诗人从寄情自然中获得欣慰, 无论是欢欣还是痛苦, 诗中表现得都很平淡, 语言也毫无着意雕饰之处。陶渊明追求的人格, 是真诚中和, 不喜不惧;所追求的社会, 是各得其所, 怡然自乐, 因而在他的诗歌中, 就形成了一种冲淡自然、平和闲远的独特风格。任何过于夸张, 过于强烈的表现, 都会破坏这种和谐的美, 这是陶渊明所不取的。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 能够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的天籁、地籁与人籁和谐之美, 他对自然有着一种温和、朴实的感知, 如《归去来兮辞》中, 他写到“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拟古》中写到“翩翩新来燕, 双双入我庐。”《归园田居五首》之一中写到“桃李罗堂前, 榆柳荫后檐。”《劝农》中写到“卉木繁荣, 和风清穆。”等等。这些诗句表现出的闲静的内心世界对大自然恬淡和畅、充满生机的偏爱, 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审美风格。从这些诗中朴素、优美、流畅的诗句中, 可以感到陶渊明的内心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 感觉到他内心的宁静与和穆, 在作者静穆心态的观照下也呈现出无限的审美意蕴。

陶渊明通常会在劳动中发现自然美, 通过对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描写, 体现了天与人的和睦关系, 歌颂自然的“和气”。

如《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 诗句朴素如随口而出, 不见丝毫修饰, 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欢乐的情绪映射其中, 体现出一种生活的质感。因为有了劳作, 所以有了“南山”的美丽, 将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 使自然与人和谐地统一起来, 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在诗歌中曾经多次写到“鸟”, 有时候它与诗人的心境结合在一起, 如《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众乌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撤, 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诗中描绘的是在耕种与收获的季节里鸟与诗人的生活的和谐, 这是由于这种耕种和收获的背景, 使这种和谐之美展现的更加自然。在这些诗句中, 诗人将田园里人的劳作, 鸟及一切生命一一展现出来, 显示出田园生态的和谐之美。

二、社会生态的描绘

1.社会生态破败的描写

陶渊明44岁以后, 在经济上开始经受着一些波折, 几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悲惨地步。陶渊明归田躬耕之时, 东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百姓痛苦不堪, 民不聊生。他不仅承受着上层统治者的疯狂搜刮, 而且也由于晋末农民起义的兴起而面临着残暴的反动统治集团的血腥镇压带来的各种威胁。加之于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柴桑地区, 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经济生活上的巨变影响到创作, 使田园诗的情调、色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长期的动荡不安中, 他看到社会生态的严重破坏, 在其诗中也表达了深刻的感慨。

如《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久去出泽游, 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 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 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 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 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 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 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诗中描写丁凋零残破的农村景象, 诗人用简洁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晋未军阀混战在农村造成的巨大破坏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抒发出作者对故居面目全非的深沉感慨。首先作者通过“久去出泽游, 浪莽林野娱”两句道出诗人曾经长久离开山泽去做官, 现在重返田园, 又能在山林田野之间纵情游玩。“试携子侄辈, 披榛步荒墟。”写作者与子侄拨开榛莽, 步入荒墟。接下来具体描写了一幅残败凄凉景象, 昔日熙熙攘攘的村落, 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由此可见, 陶诗中的农村, 也绝非一片欢腾, 其中也不乏愁苦之音。此类情景, 还如其诗《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 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 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 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 余襟良已殚。

尽管在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破败景象, 但从其诗句中, 也能体会到诗人感慨万千。“今日天气佳, 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 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 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 就地开颜欢饮, 或唱“清歌”, 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 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 看似是一件平凡的出游事件。但是又提到“感彼柏下人, 安得不为欢”, 也就是说他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 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 想起那些柏树墓下的长眠者, 千百年来, 天灾与战乱是破坏社会生态最残酷的杀手。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 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 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 能勘破俗谛, 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 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 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 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 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 欢情畅竭, 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 在渊明的诗文中, 随处可见, 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 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 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2.良好社会生态的追寻

陶渊明对良好社会生态的追寻, 主要体现在其与朋友、邻居、亲人的友好和睦的关系中, 陶渊明自己躬耕于田园中保持着和他人友好的关系, 他十分向往一种“人与人和”的和谐社会环境。在他的田园诗中存在很多描述“人和”的景象。

陶渊明喜欢山野生活, 但他非常注重农村中人与人的沟通相交流, 并不主张远离人群, 而是主张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首先, 从陶渊明与亲人的关系来看, 是十分融洽的。如《赠长沙公并序》中写到:

於穆令族, 允构斯堂。谐气冬喧, 映怀圭漳。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陶氏宗族, 能够继承祖业的信心与荣耀感。诗中人物的气度如同冬天的太阳, 怀抱与圭璋互相辉映, 表现出他与亲人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生活状态。

其次, 从陶渊明与邻居的关系来看, 也是十分融洽的, 它是最能体现陶渊明“人和”思想的典型。如《归园田居五首》里写到:

怅恨独策还, 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 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 只鸡招近局。日人室中暗, 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 已复至天旭。

诗中“近局”即为近邻, 诗人独自一人满怀惆怅策杖归来, 经过了崎岖而榛棘丛生的弯曲山路。山间的溪涧清澈且浅, 洗我的双脚也洗去了身心的疲惫。回到家中, 滤出了新酿熟的美酒, 杀鸡招待邻里乡亲。太阳落山了, 室内暗了下来, 烤制美味山鸡的小灌木柴火燃得正旺, 比明烛还亮堂。欢乐时总是苦于夜晚太短, 边吃边说, 不知不觉已经又到了天亮时分。这种融洽的邻里关系不言而喻。

最后, 从陶渊明与朋友的关系来看, 也是十分融洽的, 这些朋友是一些文化人或者在仕途中结识的朋友, 并不是邻居或普通的村人。性情相投的朋友们可以经常来往, 经常见面, 是“人与人和”的补充成分。如《饮酒》中写到:

故人赏我趣, 挚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 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 殇酌失行次。

诗中描绘了老朋友赞赏我的酒趣, 提着酒壶相会而至的和谐情景。铺上荆条坐在松树下, 几杯下肚便已有醉意。父老兄弟间七嘴八舌, 饮酒也失去班辈次序。已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哪还知道他物的重要。悠悠然不知身在何处, 酒醉中自有深长的意味。其中的“班荆道故”的朋友, 与“父老”相对出现在诗中, 不是农人。

二是与诗人志趣相投, 言语也非常投机的朋友。

由以上这三首诗可以看出, 陶渊明与亲人、邻居、朋友之间存在着十分和谐的相处关系, 其在田园生活中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关注与重视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们都能够生活在一种和睦的社会环境中是他的理想。

三、精神生态的呈现

精神生态, 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理想, 信念, 情感等。在中国众多的古代诗人中, 陶渊明的精神生态体现在其超凡脱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处世态度上。一个人的思想与心态会受到其自身秉性、社会环境及文化氛围等做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同时决定着陶渊明的精神生态。陶渊明的精神生态是和谐、健康的, 笔者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具体阐释。

1.对人生自然境界的追求

追求一种自然境界是陶渊明的精神内涵所在, 并主要通过其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进行表现。陶渊明一生中最注重的就是本性率真的“自然”, 其对自然之意的隐含表达在很多诗文中都有所体现, 尤其突出表现在其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之所以弃官归隐, 正是因为其“性”, 即“自然”的本性的支配, 当一个人充分展现出其“性”时, 就可以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 获得极大的乐趣, 他依着自己的自然天性奔向田园, 而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他强调自然之性构成了他基本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在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中, 内心充满了愉悦与满足, 并通过其诸多的田园诗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自然之性。

如《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的腐败、黑暗和虚伪, 他厌恶这个社会, 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他认为只有用“自然”之义去净化人类的道德, 以净化社会风气。诗的开篇说,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 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 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 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 陶渊明用来自喻, 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 回到自然, 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 得以“守拙归园田”了。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 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 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 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 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 远眺近观,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 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 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暖暖”, 远景模糊;“依依”, 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 加几声鸡鸣狗吠, 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 “虚室”与“户庭”对应, 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 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这里显示的人格, 领略自然之趣、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田园生活充满着情趣, 能够给人带来很多淳朴的欢乐, 这正是陶渊明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只有在田园中, 诗人才能得到生命的“真意”, 才能找到真正的精神归属, 体悟到人生的本真意义。

2.对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王朝内外交困的时期, 政治腐败黑暗, 社会动荡不安, 在他29岁时怀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 出任江州祭酒。后因出身庶族, 受人轻视, 便“少日自解归”。此后一直过着或仕或隐的生活。

陶渊明辞官归隐故里之后, 由于对现实社会的厌恶, 在其诗歌中构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桃花源记》便是其理想社会构建的典型代表, 并期望以此超越现实的黑暗社会的束缚, 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诗人描绘的桃花源社会安宁, 生活幸福, 民风古朴, 和谐相处, 生态环境优美。如诗中“芳草鲜美、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等诗句都表现了诗人理想中的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陶渊明一生追求人生自然境界, 安贫乐道又心系社会这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体现了其真正旷达与洒脱的精神生态。

结语

历史无法逆转, 我们无法再回到当时的社会。尽管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当时的苛捐杂税, 没有那个特定时代的内忧外患, 没有战乱的流血牺牲。但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的社会中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现代病症肆虐蔓延, 陶渊明追求和乐的自然生态观, 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社会生态观, 以及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生态观, 对当前的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88页

[2]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第554页

[3]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 北京:中华书局, 2003年

[4]周秀荣.五十余年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J].九江学院学报.2006-08

[5]马艳.谈陶渊明的生态思想——以田园诗为例[J].长城.2011-10

[6]曹章庆.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精神生态[J].浙江社会科学.2008-07

[7].张今歌.赵圆圆陶渊明田园诗不朽魅力之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8]潘琳.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J].学理论.2012-05

[9]时兰兰.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J].丝绸之路.2011-07

8.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篇八

在诗歌内容上,陶渊明自然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要的描写客体还是农村的生活以及农夫和农耕.而谢灵运的诗歌则偏重于山水风景.主要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感受,他的诗往往和纪行联系在一起.陶渊明主观上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而谢灵运的诗歌,内容无怪乎优游卒岁,湖光山色,登游揽胜.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仿佛跟着诗人游览一个又一个的人间佳境,仿佛是有韵整齐的山水游记散文.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也与士大夫耻于农事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事劳作,鸡鸣狗叫的村居情趣,在谢诗里是难觅踪迹的. 

在二人的诗歌创作中,就通向了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即充满生机的主观情感的外射,与超脱尘世的客观、冷静的刻画。田园景色是陶渊明宁静内心的外界的自在观照。其诗中之景,莫不笼罩或渗透着他轻快从容的“心象”,也就是他作为精神寄托的田园生活中的眼前景、胸中意。陶集中最多的,就是他在田园农庄中劳作的情景。田园诗歌无法忽略和回避田园生活主体“人”的生活。乡居生活离不开山水林壑,陶诗中也偶有这类景象。但与他田园景色中浓厚的人间生活气息一样,他笔下的山水秀色也少不了“人”的点缀,换言之,也都是“有我之境”。“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无非眼前之景。窗下之兰,堂前之柳,并可见主人的雅趣。“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其七),瞩目也不仅在描写的这些意象里,而是这些意象所包含的各种人情.即使是<游斜川》这样陶集中不多见的专为登山临水而作的纪游诗也从不忽略人情的存在.并未如谢灵运那样,对郭山穷形刻镂,精雕细琢,而只是用区区一句来造境写意,将天澄气和的自然美景融入到浓浓的人间情味中,也把他的诗拉近到现实人生中,立足在对生活的热爱中。这里还不能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他创作山水诗的数量不多,而应该考虑到,他的注视点始终没有忽略掉“人”,这不能不让人联系到他的人生態度,他的自然观,并为他在诗歌境界上形成“有我之境”寻求到一个合理而充分的依据。前人称陶诗“篇篇有酒”,其实更是篇篇有“人”,篇篇有真生活。反观谢灵运诗,在他现存的100余首诗中,山水诗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谢氏毕生钟情山水,有山必登,有水必临,山水色寓于目,动于中,发为诗歌,于是佳山秀水之丽句纷至沓来,令人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但他笔下的山水都只是山水本来的面目,作为诗人观照游玩的客体和对立面而存在。其境界超旷、秀美,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他最负盛名的诗篇, 漠视自然的山水与人间社会的位置关系,返回到它本身的“无我之境”。陶渊明则反之。他的隐逸并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否定与离弃,恰恰相反,乡村生活中绝假纯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质朴自然规律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最能体现这一规律的人群之中,去感受同样真实同样切近的田园乡野、自然山水,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他笔下的景色,已经同生活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了。浓浓的人间情味,充盈洋溢在他眼中、心中,凝结成文字,积淀为诗,更唤起他投向生活怀抱中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最高的崇敬甚至信仰。陶之所以高于谢,正在于他已将自然之美融入到了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对它远远观望、鉴赏,作为浑浊人间社会的对立面进行心理上的补偿。因而其诗歌意义更加丰富,更加贴近人生,也更耐人涵咏,更醇厚、有味。 

在语言方面,陶谢的区别也很明显.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大体上来讲是自然的,正如元代评论家远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与后世白居易所提倡的通俗的创作方法不谋而合,但陶诗也有自然提炼的成分,那也是高度凝结的自然语言,与后世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谢诗的语言总的来说是富丽精工, 是写实性的,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的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对不久出现的声律说等提供了创作上的素材,也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渊明和谢灵运在文学史上并称“陶谢”,主要由于二人创作的大量山水诗、田园诗的缘故,更在于二人用自己实际创作,分别开创了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为唐代及以后同类型体裁的高度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将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摄入诗作当中,成为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扩大了诗歌题材,陶谢二人拥有不可抹杀的首创之功。 

参考文献: 

[1]试论陶渊明与谢灵运归隐的差异性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游国恩 <中国古代文学史> 

[3]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

[4]走进山水与步入田园-山水诗祖谢灵运与田园诗宗陶渊明之比较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

[5]陶渊明谢灵运与晋宋时期诗运之转关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

[6]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2月 

上一篇:学校信息化解决方案下一篇:秋叶作文6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