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024-12-04

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法:培优辅差

法: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告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二、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长城

(2)画面上有什么人?学生

(3)他们在做什么?游玩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三、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同学民族族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四、情境演练。

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五、课堂拓展:

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幼儿园和生活中的学到的都展示出来。

(1)谁会讲故事、背古诗、猜谜语、写汉字、读拼音、说儿歌„„

(2)告诉学生其实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这些本领,而且在生活和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已经学到了不少,以此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内容,消除与语文的陌生感,拉近与语文的关系。

(3)推选故事大王

六、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先提问:我们班谁是识字大王?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1)同学们你是哪个国家的人?

(2)我们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3)谁愿意我们国家的名字写给大家吗?

(4)你愿意把这些字教给大家吗?

三、说一说图片上你还还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里吗?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教交流讨论学习,让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图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门。

四、教学生说说,检查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九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大家想不想学。

二、初步学习儿歌《上学歌》

1、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

2、教师泛读儿歌。

3、教师领读。

4、让学生自己读诗歌,分小组朗读。

三、了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1、教师讲解《上学歌》的基本意思。

2、教育学生上学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上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同学们会读书的姿势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1、教师表扬坐得好的同学。

2、指导观察第四幅图,引导学生说出: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3、请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同桌互相纠正。教师巡视指导。

4、请坐的好的同学做给大家看。

5、教师表扬坐的好的同学。

6、来到学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然后,试着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脑袋里想到的都画下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教师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和孩子们亲切地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可以帮助那些遇到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借机了解一下整个班级的执笔姿势情况,看看对的有多少,不对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调整教学,发现不正确的姿势要及时纠正。

7、同学们会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吗?请做给老师看一看。

2.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二

《我学会了……》

【命题简析】

本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 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比较丰富,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 我们学会了写字、画画、唱歌;在课余生活中, 我们学会了跳绳、打球、弹奏各类乐器等本领;在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中, 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照顾自己等。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与学习、生活贴近的, 有话可说的题材进行习作练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有了活生生的作文题材, 学生的习作才是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

【习作要求】

(1) 选择自己记忆中最难忘或最有意思的一次“学会”,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 学会在记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会。

【目标预设】

(1) 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学习习惯, 引导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并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

(2) 学会抓住人物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习的过程写具体。

(3)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件事, 有真情实感。

(4) 在交流、自评、互评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 激发其写作的兴趣, 并愿意和他人分享写作快乐的习惯。

【设计思路】

根据半命题作文的教学要求,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特点, 我确立了“抓住人物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的过程写清楚”作为本次作文训练的难点。因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1) 课件展示, 唤起学生的记忆,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习作打开思路, 激发学生对本次作文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全方面地选择题材, 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使作文的内容更丰富、题材更新颖、情感更真挚。

(3) 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型,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出习作中的难点, 借助例文引路, 引导学生揣摩借鉴写作方法, 突破习作中的难点。

(4) 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片断, 让学生朗读, 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取长补短, 拥有成功体验, 增强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课件展示, 打开话题

(1) 教师描述导入: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便开始了人生的旅途, 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 我们的本领越来越大, 就意味着我们在一天天长大。

(2) 课件播放某个学生的成长史, 有以下特写镜头:学习走路、爷爷奶奶教吃饭、老师教写字、学习画画、练习拉二胡、课后练习跳绳……

(3) 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四人为一小组, 畅谈自己童年生活中的一次次“学会”。

(4)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吃饭, 学会了洗脸穿衣;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 我们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在课余生活中, 我们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在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中, 我们学会了帮助他人, 学会了, 学会了, 学会了……

(5) 看着这么多的学会, 你有什么想说的?

(成长的过程就是有很多个学会组成的) (自己真了不起, 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 ……

2. 学会选材, 突出重点, 引出难点

(1) “学会”了这么多本领, 让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本领, 这节课老师还要让你们学会一个新本领:学会选材。

(2) 在这么多的“学会”中, 哪一次的学会让你最难忘, 或经历的挫折最多, 或是最有意思呢?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 一起去回忆吧!

(3) 出示交流提纲, 同桌先互相交流, 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1) 为什么学?当时的心情怎样?

(2) 怎么学?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的心情怎样?是否克服了困难?情绪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3) 学习结果如何?学习过程给了自己什么启发?

(4) 在指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就全班学生不懂或听不清的地方给予帮助,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 (2名学生)

(5) 根据2名学生的发言, 师生共同小结, 指出2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6) 师生共同小结:优点是能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不足是学的过程有两种倾向, 即太繁琐或太简单。

(7) 引出学生在说话、作文时共同的难点, 即如何抓住动作, 以情感变化为主线, 把学的过程写清楚?

3. 例文引入, 揣摩借鉴, 攻克难点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跳绳》中“怎么学”的片断:

我拿着绳子来到晒谷坪上, 双手握着绳把, 把绳从后向前用力地甩, 可是脚却没有跳起来。接着重来, 绳子甩到脚边, 却只提起了一只左脚。再重来, 我握住绳子, 向前甩, 同时起跳, 可是我的脚落地太快或者是绳子甩得太慢, 还是没有成功。唉, 想不到跳绳也这么难啊!

爸爸见了, 走过来对我说:“怎么了?学不会了?想打退堂鼓了?”我低着头说:“不是。”脸却感觉到烧烧的。爸爸说:“跳绳也有方法的, 你想象一下自己就是一根单腿弹簧, 双脚并拢, 前脚掌站立。甩动一次跳跃一次, 不要怕失败。”我听了爸爸的话, 就继续练习, 终于学会了手脚动作的协调, 开始可以连跳两下, 三下, 五下……接着是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1) 交流:这一片断好在什么地方?

(1) 抓住人物学跳绳的动作写得很具体。

(2) 把作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描述得惟妙惟肖。

(2) 用笔把片断中描写动作的句子划出来, 朗读并体会。

(3) 再以刚才两位交流的同学为例, 抓住动作把学的过程说清楚。

(4) 朗读并体会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动。

(5) 学生交流自己在学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 掌握写作技巧。

4. 理清思路, 编写提纲, 练习写作

(1) 谈话过渡

同学们, 刚才文章里的小作者, 能将自己学跳绳的过程写得这样生动, 相信这和他的认真观察是分不开的。接下来, 该轮到我们写作了。

(2) 写作提示

(1) 选择材料。我们写作前要先确定横线上填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下自己, 看看我们到底都学会了哪些本领、技能?

(2) 撰写提纲 (中心、内容、顺序、详略) 。要求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 教师巡视对其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养成写作列提纲的好习惯。

(3) 写出真情实感。选材一定要求真实, 真实的材料才吸引人, 才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学生习作

给学生30分钟时间作文。要求学生安静、独立完成。五、展示片断, 扬长避短, 分享成功

(1) 教师有选择地请部分学生展示习作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或片断, 请学生上讲台大声朗读, 教师当堂点评。

(2) 在学生朗读作文以后,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指出优点, 提出建议。通过多种评价机制, 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提高写作兴趣。

3.《我上学了》优秀教学设计 篇三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教学重点: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懂得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动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我的上学路上

引导学生讲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地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

二、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1、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

2、讲述标志的含义,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以及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三、讨论会:这样做对不对

1、提出问题,让学生判断对错。

2、并说说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四、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2、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3、设置十字路口的情景,让儿童轮流扮演交通民警。

4、陌生人和我说话

5、设置情景,如和儿童打招呼,以礼物诱导,约儿童去玩游戏等,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6、下雨怎么办

7、讨论:上学路上,突然下雨了,应该怎么办?

8、创设情景,开展模拟游戏。

五、板书设计:

遵守交通规则: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安安全全上学:这样做对不对

4.我上学了小学作文 篇四

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小学了!

早晨我6:30就醒了,本来还想在床上伸伸腿,闭闭眼,但一想今天是我的第一天嘛,赶快爬起来哦。经过一系列的流程,我终于要出门了,时间指向7:20,和计划的时间是一样的,有点紧张及 兴奋。哈哈,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呢,我还怕怕什么?只有高兴了!

来到学校,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这么多人,还有大人。来到班级,找到座位,真破的桌椅啊。妈妈给我留了几张小照,嘿嘿,这就是我上学第一天的开始。

5.我上学了小学看图作文 篇五

我今天第一天上学。我每天都盼着这一天来,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日子过得很舒畅。

我昨天晚上十点就认为六点到了——六点就要起床了。我大喊一声“起床”,自己差点把自己吵醒,然后我又睡了。睡着睡着我醒了,睁开眼睛看表,原来才三点钟呀,我“呼”得一下又睡了。睡呀睡呀一直睡到天光大亮,我起来就喊:“爸爸妈妈起床啊!”妈妈醒了,我还催妈妈:“妈妈妈妈快点呀,要不迟到了,快点嘛!”妈妈起来了,妈妈说:“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再睡一会吧。”我说:“不睡了,不睡了,我要起来上学啦!”

我快快地吃完早餐,急急忙忙地走了。到了学校,我一看人多得不行,真称得起是人山人海。我进了校门,老师正在带着同学们看着大旗杆子。开始升国旗,有一列列一队队大哥哥大姐姐扛着国旗来了。他们把旗拴到旗杆上,旗慢慢地升起来了。我这是第一次在学校看到升国旗呀。

升完旗我们列着队走了,去上课去了。第一节是语文,第二节是数学,第三节还是语文。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怎么注意安全,怎么保护自己。数学课讲的是“1、2、3、4、5、6、7、8、9、10”和“大小前后左右”,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举手回答。第三节课老师讲的是上课不要乱说话、坐端正。

6.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六

主备人:梁玉洁 教研组老师建议:

张利平:《我是中国人》从通俗易懂的歌曲入手,结合图画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赵萍萍:扩充《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陈珊珊: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

赵宛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窦花:刚入学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较短,中间穿插 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间操,不仅能缓 解学生的疲劳,还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韩帅:课堂常规有关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读书、手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胸离桌子一拳,在此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眼离桌面一尺。

郎需娟: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 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 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叫 ××,我特 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教材分析: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 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 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 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 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 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 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 《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 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 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 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学

4.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5.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我是中国人

教材解析

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 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画面右上方配有文字“我是中国人”,犹如各民族小学生们的真诚呐喊,传 达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 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 从通俗易懂的 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歌曲入手,结合图

2.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 画进行教学,易调 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 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 人,是一家人。

3.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 族、藏族等。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远景,说一说看到了什么。(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

2.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 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 相关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

3.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三、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2.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齐读:我是中国人。

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 门等中国的标志,增 强“我是中国人”的 自豪感。

刚入学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比较短,中间穿插 和学习内容有关的 课间操,不仅能缓 解学生的疲劳,还 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通过朗诵儿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

我是小学生 教材解析

本课呈现了一首流行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 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 题。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 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画面正上方 配有文字“我是小学生”,鲜明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我是小学生”既点明小学阶段快乐的学习旅程的开始,又借助儿歌提示做一名小学 生“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等一些基本要求。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可以初 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 切、校园的美丽。

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教学重点】 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

本课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上学歌》简洁欢快,贴近生活。建议教学时,采用 多种形式听读、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体会上学后的变化。教学思路

1.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上学的喜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同学们是怎样的,感受同学间的友情与共同学习的快乐。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说说第一天上学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可以顺势带读“我是小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儿歌。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带读,让学生听读、跟读,从而学会听读此 首儿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播放《上学歌》,让学生在边听边唱中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受上学的乐趣。

2.认识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生活。认识老师和同班同学。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班级的总人数及男、女生人数,呈现课程表,介绍各学科任课老师。接着以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组织学生相互认识,然后可以 请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 ×× 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叫 ××,我特 别喜欢什么或者有什么特长。”

参观校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参观阅览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美术 室、音乐室、电脑室、心理辅导室等专用教室;认识与他们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如 厕所、传达室、食堂、卫生室。一边参观一边认认标识牌,熟悉校园。

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说说读小学和读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对新学校有什么印象、认识了 哪些新同学等。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变化,接受 环境改变,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向往学习生活的感情,从而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3.了解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儿歌中“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可借助儿歌,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哪些时候不能迟到,什么样的行为是爱学习、爱劳动的行为。开学第一周,各学科都有入学教育的内容,教师要重视学科特点,在观察图画、读儿歌的基础上,凸显语文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我介绍时能说清楚一两句话,做 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态度自然。教学资源

1.问好歌。

小学生,有礼貌,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好,快快乐乐上学校。2.发言歌。

要发言,先举手。人站正,声音响。吐字清,大家明。3.上课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书本文具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做得好。

我爱学语文

教材解析

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的主题,由 3 幅图和 4 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第一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她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本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 离。

第二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作业本平放,他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 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 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 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 成 45°角。两幅图的左上角分别配有文字“读书”“写字”。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 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图中 4 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 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 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4 名小学生都戴着头饰,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故事的内 容,又感受学语文的乐趣。这 3 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初步体 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 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语文学习的意义。

教学思路

一、读书、写字

这一板块的学习,重在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语 读书歌 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第一、身坐直,脚放平,二幅图,并借助词语“读书、写字”,说说图上的同学在 双手拿书向外倾。干什么,再说说自己是否读过书、写过字。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聊聊会读书、会写字可以做什么,让学 生觉得学习语文很有意义,激起读书、写字、学语文的期待。

虽然学生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读书、写字,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正规地学习读 书、写字的姿势,因此起步的练习十分重要。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知道什么 是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边说边示范演示,然后让学生 模仿图画中的人物练一练。

可以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姓名,尝试写写自己的名 字。学生写得怎样,老师不要提要求,重在以这种方式让 学生感受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在这部分的学习写字歌——背要挺,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课堂常规有关的儿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读书、手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胸离桌子一拳,在此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眼离桌面一尺。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

二、讲故事、听故事

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并借助短语“讲故事、听故事”,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猜一猜他们在讲什么故事。

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师生交流读过的故事。教师可以先示范,可以是《西游记》片 段,也可以是其他故事。学生听后可以简单说说听懂了什么,感受讲故事、听故事的快 乐。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故事,还想听哪些故事,让学生在小组里讲讲 自己知道的小故事,感受互相交流的乐趣。

7.我上学了说课 篇七

第一章

《上学了》

1~4小故事说课稿

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叫,来自。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各位老师的认可。

我说课的内容是《上学了》的第1课时,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4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上学了》是《我的安全我知道》1~3年级版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安全教育课,本单元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对安全的认识和兴趣。为帮助孩子远离危险,教材以上学路线为切入口,让学生认识家与学校的位置和上、下学要注意的道路交通安全。

2、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刚踏进校门,对他们来说学校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缺乏自我保护的意思,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说目标

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教材和学生情况后,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回家。

技能目标: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常识。

二、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诱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2、情境再现法:有情有趣是教学。借助表演,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法的指导上,通过孩子们看、听、说、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获取知识,获得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程序

下面我就结合教法、学法,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为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我用音乐《上学歌》导入,“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我上学了》的情境中,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接着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并谈话:你每天是怎样到学校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活动导行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活动内容。

1、认一认

A、认识上学路线

我把同学们熟悉的街道,校园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孩子们看到自己在熟悉的环境,肯定会忍不住纷纷向同学介绍起自己上学的路线,自己家就在哪条街道上。然后,我就再指着校园问,这是什么地方?孩子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学校的名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B、认识交通标志

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孩子们认识上学路上的交通标识。

2、演一演

我设计了一个“红绿灯”的游戏。游戏中,我让几个同学扮演行人,几个同学扮演汽车,让他们按照红绿灯的指示通过马路,其他同学认真地看他们做游戏,然后请学生们说一说谁做得对。通过这个游戏,使孩子们加深了“绿灯走,红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基本交通安全规则的理解。

3、议一议

通过课件展示孩子们上学的情景:在商场门口玩,买零食吃,在地上拍卡片,在马路上玩小蚂蚁、不按顺序上车和放学后到同学家玩游戏机„„让学生议一议他们做得好吗?为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地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同时使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种子悄悄地种植于学生心中了。

(三)情感升华

拍手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诵读方式,并且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非常符合一年级的年龄特点。在边拍边诵读安全行路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守则。

(四)活动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积累的开始。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其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如可组织儿童到马路上学习交通规则。我们也可以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将交警叔叔请到课堂,为课堂提供延伸的空间。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堂最精华的体现。本课的学习者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识字不多,因此我的板书设计以图为主。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国家主席胡景涛说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守护孩子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如果说学生是大海里航行的帆船,我愿成为那指航的灯塔,为孩子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8.《中国人》《我上学了》说课稿 篇八

如何进行语文素养的渗透?我面对的是一年级刚刚入学的学生,如何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渗透确实有点困难。为此我想到了从课题和插图着手。《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题中的“我是中国人”,字数不多,结构相对也比较简单,即便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课堂上,我通过先后三次带着孩子读“我是中国人”是为了帮助巩固和强化,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熟记这几个汉字。后面的小短诗的学习,希望通过两遍诵读,可以让孩子们识记“我爱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结构,感受汉语言的美好。与此同时,若学生能够更多的识记一些汉字,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个环节对于汉字的掌握没有具体的要求。

有顺序的观察图片,是一二年级学生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一方面训练了观察图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说的能力得到培养。

课堂一开始,我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在听完之后说出,都听到了哪些内容并说出来,这也是语文学习中关于倾听和表达的训练。

教学中让孩子反复读“我是中国人”,就是希望学生在我的讲述中感受到祖国的,以及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自豪感表达出来。后面的名人爱国故事,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不能只是停在嘴巴上,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好好读书就是爱国的一个实实在在表现,我们小学生即使刚刚入学,就要有周恩来爷爷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

9.我上学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九

标题 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计划
什么是观察 观察图片,组织讨论
我想观察什么 明确观察目的,为讨论作准备
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大树下进行观察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10.《我上学了》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十

《我上学了》一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一页,在这页美丽的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许多小朋友、国旗、_广场、花、“我是中国人”五个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

(二)补充资料,谈话引导

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国吧。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_、中国国旗的图片。

(1)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的?

(2)_:你们都去过_广场吗?_广场是什么样子呢?

(3)中国国旗: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里有什么形状呢?

预设:生自由说话,加深学生对国旗等的印象。

播放欣赏歌曲《我爱北京_》,可鼓励学生跟唱;也可播放升国旗的图片和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各类资料,让学生对祖国有基本的认识;发散思维,练习说话。

2.课文图画里的小朋友们,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1)你们找一找,哪一位小朋友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很像?哪位同学是少数民族,请你举手,好吗?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汉族小朋友的图片;如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可以引导说说自己的民族。

(2)通过图片介绍蒙古族、藏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3)让学生在以上说话的基础上,读一读“我是中国人”等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

(三)拓展欣赏,课后延伸

1.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把今天我们了解的关于祖国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歌曲、聆听歌词的基础上对爱国有进一步感性的认识;课后延伸的回家说话,加深学生所学并助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我上学了》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我上学了》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儿歌诵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2、在口述图画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图片对学生进行浅显的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教师)

2、准备长城、_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_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_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_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

来到_,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_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_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

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

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离课桌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

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上一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设计下一篇:读《最伟大的文明奇迹》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