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2024-09-12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14篇)

1.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篇一

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好院校的招生简章,不要盲目选择。如果不符合条件,一样会被退档。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发生,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_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拟图,希望你喜欢。

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

1、第一张图介绍的是整个录取经过:

这张图符合当前全国各个省市高考录取的情况,目前所有省市实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填报方式。

报考相同学校的不同考生,他们的分数各不相同,录取过程中,高校录取系统会按照分数高低自然检索,分数高的会被先检索,分数低的会被依次检索。

当高校招生计划未满时,被检索符合要求的考生会被录取;如果录取已经满员,该考生的档案不能被投出,即“掉档”;录取未满员,考生档案被投出,后经人工核实时不符合某个招生要求,该生档案会被退回,即“退档”。

也就是说,一个考生在投档中会出现三种结果:顺利预录取、掉档、退档。

2、第二张图是某个学生的具体案例:

这张图是模拟考生投档时的情况,该图的主要是为了说明“分数优先”的原则。

某位考生的分数如果高过你,只有等到他的所有志愿被检索完毕,这才会轮到你。同样的道理,你的分数如果高过其他人,你就会被优先检索,你的志愿被检索完毕后,其他考生才有可能被检索到。

3、第三张图就是某个考生的具体录取情况:

这张图讲的是“遵循志愿”的原则。

你的分数很高,完全可以填报北大清华,但是,你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却是某个省属本科院校,很遗憾,你就会被第一个志愿录取。

如果用这张图来说明,你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张某的分数较高,他所填报的学校全是985高校,按照他的这个成绩可以踩着线被浙江大学录取。不过,张某可能预估时并不准确,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录取分数低了很多的耐看大学,最终会被南开大学录取,其他志愿就全部作废。

上面的三幅图片加在一起,你应该看明白了,平行志愿录取的基本过程。

冷丝再给你介绍平行志愿填报过程中出现的三大误区。

4、第四张图说的是误区之一:

很多家长以为,填报志愿时,分数只要符合高校的要求,考生总会被最中意、最匹配的某所高校录取。

其实不然,志愿在检索时有先后顺序,你一旦被前面的高校录取,其他所有学校就没有了检索的机会。

5、第五张图说的是误区之二:

很多家长认为,考生的档案被投出去以后,如果最终不符合要求,又会被投到其他高校。

必须记住,每个考生的档案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只要被投出,这一个批次的投档,你就再也没有了机会。你如果万一被掉档和退档,要么等待本批次征集志愿时再次填报志愿后,要么等待下一个批次开始填报时,你才有机会填报志愿和被投档。

6、第六张图讲的是误区之三:

这种错误的认识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你要理解的是,你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做到按梯次填写。因为,一旦填写失误,你前面志愿并不是最心仪的高校,你就有可能被这些高校录取。

高校录取工作中的平行志愿并不难理解,作为家长,你没有必要完全弄清楚志愿投放时的每一个细节,那样显得非常的费事费力,而且吃力不讨好。

但是,你必须掌握平行志愿投放的大致过程,必须彻底弄懂三大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和一轮投档。

但愿这6张图让你弄清楚“平行志愿”的意思,你就做好了填报志愿的基础工作。

2.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篇二

一、正确处理学校与专业的关系

选择读什么样的高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中国的高校之间差别实在太大了。选学校比选专业要重要, 因为专业冷热有时期性, 而毕业于哪所学校则陪伴你一生。选择专业, 在市场经济下就业前景、待遇是主要参照系, 但也要兼顾考生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的发展。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专业, 尽管这是个热得发烫的专业, 将来他也很难有所建树。

(1) 成绩超群的尖子生 (例如全市前10至50名) , 当然要报考名牌大学加热门专业。即使稍稍后几名, 考取名牌大学次热门和一般专业也是完全可能的。 (2) 成绩在中上阶段的学生是最难取舍学校与专业的。这些考生论成绩可以进名牌大学, 但不能上分数线高的专业, 如果把专业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 则完全可以上一般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这个层次的考生, 要么选择在名牌大学做“凤尾”, 享受高质量基础环境并且终身享用名校毕业生的光环, 要么到普通大学里“鹤立鸡群”, 拿特等或一等奖学金, 成为优秀毕业生。 (3) 成绩一般的考生, 名牌无望, 热门专业也吃力, 只要考上大学就行。除了北大、清华是公认最好的两所之外, 其他大学排位则见仁见智。从官方文件看, 涉及国内高校提的最多的词汇之一便是“211”工程, 并以能入围为荣, 能够考上这百所名校, 也可以算达到理想境界了。

二、填报志愿“四步走”

第一步:选好第一志愿。不管是哪一个录取批次, 第一志愿都是最关键的。从历年的录取情况看, 第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数量超过计划录取数量的情况十分普遍, 85%的院校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的考生, 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更是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作为最重要的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报时, 尽量宁低勿高, 避免落选。那种冒险高填第一志愿而被录取的爆冷门新闻每年都会出现, 但这只不过是偶然现象, 绝不是规律, 不值得效仿。

第二步:做到两个兼顾。一要兼顾身体健康状况, 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 坚决避开限制性专业;二是要兼顾学校和专业, 考生学什么专业, 在哪个地方上大学, 对考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关系, 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清楚, 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第三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我选学校”和“学校选我”的关系, 根据估分情况, 从实际出发, 从选我的学校中, 去挑选我选的学校, 做到量体裁衣, 看菜吃饭。二要处理好“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的关系。一般说来, 国家需要的人才往往是社会着力发展的行业方面人才, 更加便于就业, 考生考虑个人需要无非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本领, 将来有所建树,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却有可能面对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三要处理好“我填志愿”与“他人指导”的关系, 填报志愿是考生的选择权利, 应以考生的意志为准, 家长和老师要热情关怀, 悉心参谋。在考生、家长、学校意见不统一时, 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第四步:注意四个分散。一是地域要分散:不要都往大城市挤, 同批次成绩不很高, 要往比较偏远的地方报, 实际上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过硬, 在国内外都有较好的口碑, 专业设置上也较有优势。二是专业要分散:填报志愿时, 不要看其他学生报啥专业, 就认为这个专业好, 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志趣、成绩、社会需求、学校收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 不要都往某一个和几个专业上挤。三是高分考生要分散:分数高的学生, 不要集中往某一个或几个学校报, 因为每一个高校都希望录取高分考生, 但如果高分考生都集中在一个学校, 就会增大落榜的风险, 即使被录取了, 专业也未必理想。四是学校要分散:如果一个班级、一个高中的考生都集中填报某几个高校, 势必会造成“撞车”“塞车”现象。

三、报考志愿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

误区一:对有关部门公布的政策和信息了解不到位, 道听途说, 导致填报志愿失败。解决方案:要确认三方面信息来源, 首先是网上查看今年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等政策, 其次要了解过去三年相关高校在当地的录取线, 最后要了解各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的情况。

误区二:直奔热门专业, 出现冷热失调, 造成分数不够或同等分数的考生“扎堆”。解决方案:在选报志愿时, 应弄清以往的热门与冷门, 必须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选报合适的专业。有的专业虽然目前不算热, 但三四年之后也许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误区三:着眼名校, 忽视现实。有的考生填报志愿时, 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 志愿几乎全是同一层次的名校。一旦第一志愿落空, 后面的志愿均没有回旋的余地。解决方案:应该保持志愿之间的合理“梯度”。在慎重选择第一志愿后, 第二志愿应与第一志愿以及其他志愿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

误区四:缺乏专业意识。不考虑自身特点, 为了上某院校而选择与自己“背道而驰”的专业。解决方案:应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院校, 同时考虑兴趣、个性以及自身的潜能等。此外, 要考虑身体、地域以及是否服从调剂等因素, 所有志愿必须填满, 并尽量填“服从”。

3.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篇三

一、高考志愿填报要讲求科学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全面掌握与填报志愿有关的信息。能否全面准确了解有关招生信息,是决定一个考生能否就读理想学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政策性强,整个录取工作都按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和各省、各校的录取规定程序进行。这些规定和办法都事先向社会公布,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定和办法是正确合理填报志愿的前提,可以减少盲目性。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一是录取原则。我国高校录取新生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入学考核方式以文化考试为主的原则。二是录取体制。高校招生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省级招办按规定进行投档,已投档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高校决定,产生的遗留问题由高校负责解释和处理,省招办负责监督和检查。三是投档原则。各省招办一般都是按考生的院校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投档比例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20%。

对于自己备选的目标高校,考生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信息。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全称、校址、层次和办学类型,在有关省份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目标学校招生章程所包含的信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了解。同时,要充分了解各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的情况,特别是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还要了解前几年目标学校的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等等。

此外,考生还要了解当年所在省的招生形势,包括本、专科招生人数,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各省每年的招生计划、报考人数不一样,机械地参考往年录取数据是不可取的,要根据当年的情况重新进行判断。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除了参考每年公布的各学校初次就业率外,主要是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最后,掌握《体检标准》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对那些体检受限专业要有所了解。

二、高考志愿填报要重视合理性

高考志愿填报除了掌握全面的信息外,还要使所填报的志愿尽可能趋于合理。目前,高校招生录取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考分入围的情况下才依照专业志愿情况安排专业。因此,考生实事求是评估自己的实力与特点,合理定位,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要正确定位。考生首先要明确今天选择的志愿与将来从事的职业是相关的。也就是说现在上大学不完全是为了一纸文凭,而要使自己今后在社会上立足,为社会作应有的贡献。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志趣要相结合,国家的需要就是社会市场的需求,而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也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应该看到,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并非完全唯专业取人,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学历和专业决定终生的局面将被打破。考生填报志愿时,对自己的发展要有前瞻性认识。

要校准冷热。“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这几年,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已成为考生的热选地带,所在高校的录取线居高不下。建议考生“避热错峰”,特别是中等成绩考生应避免拥挤,错开高峰,选择微冷一点、名气小一点的学校填报,会实实在在提高录取的成功率。就专业而言,“冷”和“热”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是热门,等到毕业时或许已成了冷门,眼光要放远点,不要一味追求名牌和“热门”,即便是高分考生也应该注意“热、中、冷”结合,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防止一落到底。现在,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转系转专业政策,特别对于那些有志继续深造的考生,考研还可以进行第二次选择,所以,“冷热”选择并非在此一锤定音。

要善待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干他认为有价值、能力比较擅长及个人禀赋适合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显然,考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这有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也能在自己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考生的个性有内向外向之分、有能言善辩和讷于言辞、逻辑思维强弱等不同,爱好志趣也有不同,而高校各专业对不同类型的考生适应性也是不同的,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各异的。但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报考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进入大学以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不仅消蚀了他们的学习动力,甚至会影响成才立业。

要扬长避短。选择志愿除了要考虑兴趣、爱好外,还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高考成绩和身体状况就是考生的实际情况,考生填报志愿必须从这两个实际出发。在成绩方面,既要注意自己高考总分,还要注意自己选择专业的相关单科成绩,高校在安排专业时比较注重考生的单科成绩。另一个实际就是身体状况,有不少专业对身体条件有要求。每年考生体检结果“全合格”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是“合格限报”。而每年有不少考生填报了自己限报的专业,在录取时被高校退档。所以,考生填报志愿一定要找准位置,实事求是。

三、高考志愿填报要突出有效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就是所填报的志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它的关键是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包括院校第一志愿和专业第一志愿。“双一志愿”好比是靶心,选错目标,就很难中的。

高校选拔新生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通过对考生政治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三方面比较衡量,选择优秀的新生。其中文化成绩是主要的依据,高考分数不上线的考生不能被录取。随着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与办法的逐步改革,不仅考生志愿得到进一步尊重,而且学校招生自主权也进一步扩大,使院校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实际操作中,省招办首先按考生的第一志愿、按不多于各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高校在录取时,首先看到的是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原则上不能再要求投档,也就是不可能再录取其他志愿的考生,只有生源不足的高校才能看到其他志愿考生。多年招生录取的实践证明,第一志愿录取率是比较高的,一般平均在80%以上。所以,对考生来说,填好第一志愿尤为重要。如果第一志愿落空,而考生又把握不好学校之间的“梯度”,所填的其他院校也往往已录取额满,就很有可能失去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要使自己所填的院校第一志愿有效,必须尽可能多掌握信息,仔细分析,从而提高准确性。

高校在统一录取原则和录取体制下,自主制定专业安排等录取原则,并在招生录取前纳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高校在招生录取时一般有以下几种专业安排原则。一是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也就是根据考生所填专业顺序按第一专业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专业录满,不再录取第二专业的考生。二是考生分数优先原则,在所有报考的考生中,不按考生所填专业顺序,学校把考生所填志愿视为平行,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安排专业。三是志愿分数级差原则。在所报的考生中,专业志愿之间确定分数级差,录取是按考生所填志愿顺序,依次按分数级差安排专业。一般情况下,招生数量少或专业之间差异不大的学校,大多按第一或第二种方式进行录取,而招生规模大的学校往往按第三种方式,或将三种方式有机结合。考生在填报高校的专业志愿时,必须全面了解高校的专业安排原则,有的放矢进行填报。当然,不管高校采用的是何种原则,专业第一志愿始终是最重要的,选报时必须慎之又慎。

四、高考志愿填报要体现灵活性

要正确处理好第一志愿和其他志愿之间的关系。第一志愿固然重要,但其他志愿也不可疏忽,其他志愿是第一志愿失手时的“补救”和保底。有人说,填报志愿是“一步踏空,步步踏空”,这种现象的确时有发生,问题就出在对志愿“梯度”的把握上。所谓“梯度”,就是由于各招生院校对考生要求不同,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不一致,这就使招生院校之间和专业之间录取标准存在差异,自然形成一个落差。要仔细分析近年来各学校和不同专业之间形成的自然“梯度”,使自己所报的志愿形成一个从高到低的“梯度”,相邻志愿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增加录取机会。同一批次填报的各学校分数要有一定的差距,同一学校的各专业也要有一定分数差距,没有梯度或者“倒梯度”都是志愿填报之大忌。此外,还要认真对待补报志愿,近些年,有不少考生就是通过补报志愿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高校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要正确处理好不同批次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多数省份本科和专科招生学校各分成2-3批,录取总的批次一般有5-6批,每个批次均有各自的最低控制线。在分批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首先要填好录取把握比较大的批次的志愿,并且考虑其他相邻近的批次志愿。比如,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考生应先慎重填好重点批志愿,但接下来的一般本科批志愿也不容忽视;如果只上了专科线,那就得认真填报专科及以下批次的志愿,就算填了本科批次的志愿也往往是无效的。当然,填志愿时也要考虑到有些院校科类(专业)的政策降分和生源不足降分等因素,也就是说,你即便未上该批控制分数线,但通过政策降分,也可以填报该批次志愿。

不少考生特别是城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带有明显倾向性,热衷于报考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对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兴趣不大,志愿填报中存在着浓郁的地域情结。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的独生子女群体,出于对家庭的依赖心理,往往不愿出省求学。因此,除了学校的知名度,地理位置、交通方便程度等也能左右院校之间的梯度,巧用这种由地域因素形成的“供需比”,往往可以为那些成绩处于中段的考生增加录取的概率。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生源“大年”与“小年”的相对关系。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灵活加以分析,出其不意,往往心想事成。

考生填报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合理填报志愿不仅要受到考生本人填报志愿的可行性影响,而且要受到其他考生所填志愿的制约。因此,考生应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全面考虑,既要正确认识自我,又要充分估计别人。使自己所填报的志愿恰如其分。如果说取得了好的高考成绩是实现进理想大学的第一步,那么志愿填报得当就是实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要完美结合,才能使高考成绩和所报志愿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2012,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篇四

平行志愿并不是没有风险

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也伴随着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平行志愿是非常不利于考生的上线落选和进档后的退档。由于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程序设置是在平行志愿录取完成以后,就将直接进入第二志愿组和征集志愿阶段,加之平行志愿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均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进入第二志愿组、征集志愿的院校中名牌院校是少之又少,甚至于完全没有,这时你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说未被平行志愿录取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临的境况可能会比以前的排序志愿“更惨”。

具体来说,平行志愿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各高校投档比例大于100%的原因(多为1︰1.05),导致进档后的考生不能被全部录取,从而有一部分的进档考生存在着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报志愿常见的不理智现象有哪些?

(1)报考体检受限专业。(2)不恰当地放弃外地院校。(3)盲目追求热门专业。(4)家长、老师一手包办。(5)一门心思奔名校。(6)不了解院校属性与专业的特殊要求。(7)不恰当地不服从调剂。(8)不知道在何地、何处(是否校本部)上学。(9)既不知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也不知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10)平行志愿或非平行志愿没有梯度。这些都是切记要避免的。

填报志愿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填报高考志愿要综合考虑许多种因素,并尽可能考虑周全。其主要需考虑的因素如下:

(1)考生的高考成绩。考试成绩是决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主要因素,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在当地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的方法和技巧,知道自己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尤其是要选择好第一志愿的学校。

(2)考生的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自己的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以免影响进校后的学习和未来发展。

(3)考生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考生,对高收费的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慎重填报。

(4)考生的身体条件。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考生录取。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最好不要填报。《考生体检结果通知单》上记录了考生各项体检结果,并针对考生体检中的问题提出了填报志愿的有关指导意见,对考生填报志愿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5)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了解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是 填报志愿前必须要做的工作,通过了解当地招生政策,可以知道高考志愿填报的一系列规定。通过招生章程,可了解高校基本信息和录取规则,避免填报自己不满意的学校,避免填报自身条件不符合学校招生要求的专业。避免出现不符合所报学校招生章程中的规定而被退档。考生事先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报考学校。

(6)拟报考专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平行志愿中的几所学校能同样对待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可同样对待,可以随便填,只要分数够高,就能被录取到高分的那所学校。其实这同样还是一个误区。平行志愿绝不是平等志愿,对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一定要区别对待,要做到排序有前有后、搭配有主有次、分数有高有低且高者在前。

填报平行一志愿的必知技巧是什么?

(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可以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较高的院校,同时也需要填报一个或几个分数适中或较低的院校。一旦分数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还有分数适中、较低的院校过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简单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2)将自己最心仪的,同时也可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3)优先选择投档不退档或者是投档比例较小的院校。如投档比例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开承诺投档不退档的院校。(4)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最好选择学校的专业录取办法为分数优先的,也就是学校确定专业时也为平行志愿的。简言之,优先选择院校和专业的“双平行”。(5)凡作为平行一志愿填报的院校,在选择专业时最好加上服从专业调剂(当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也是有一定原则和底线的)。(6)掌握预测校线的技巧。要想保证冲得上、稳得住、保得了,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只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靠比较准确地预测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

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

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但必须是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做出上述调整的。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

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之间的关系

由于山西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许多优秀考生都把目标定位于省外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高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填报志愿前首先搞清楚各批次省内外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所占比例。2008年山西省第一批本 科省内与省外院校招生计划占第一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23%和77%;第二批本科省内与省外院校招生计划占第二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69%和3l%。可见,对于第一批本科,省外计划比例高于省内计划,多数考生选报省外院校是可取的,但对于第二批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比例就颠倒过来了。

学校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多数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把目标投向各大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同样的高考成绩,若选择各大城市或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高校,只能去一所一般院校;而若选择地理位置稍偏远或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院校,就有可能上一所重点大学或好一点的专业。同时,这些欠发达地区的院校,也应是那些经济不太富裕或高考成绩欠佳考生的选择目标。

如何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专业志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热门”专业,就是报考人数超出正常情况的专业,“热门”不等于“好”或“水平高”,不一定是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对某一“热门”专业,若各高校都盲目地扩招,超过社会对其需求,造成人才的过剩和浪费,增加就业难度,这自然也就转化为“冷门”了。

另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学本科阶段,只能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而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是对一个人大脑和智力的开发、思维方式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过程。可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并不很重要,学习的过程倒是非常重要!

考生在选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发展潜力、家庭经济状况结合院校招生章程综合考虑。

如何看待热门专业?

笔者是这样看待热门专业的:(1)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争报热门专业,说他们全都是盲目跟风、赶潮流是不客观的,群众是有辨别力的。(2)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人冒着风险去争报热门专业呢?因为热门专业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高、社会地位优越,对考生的职业、人生都有莫大的益处。(3)说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是经常变化的,几乎一年一个变,是不科学、不符合事实的。真正的热门专业是多少年都不会大变的。(4)在市场经济下,专业决定就业,重视专业选择,首先是就业的要求,也是个人成才与发展的要求。(5)进了热门专业,未必都是前程似锦;入了冷门,未必都是命运不济。报志愿是服从调剂好还是不服从好?

在对待是否服从院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了“服从”,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有可能被录取到你不满意的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几个专业,在所报的专业不能满足录取要求时,将会作退档处理。

什么是按院系(学科类)招生?

所谓按院系(学科类)招生,一般就是按照院系所设置的专业或学科类进行招生。学生入学时先不确定具体的专业,而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进行培养,到了第二或第三学年,学校与学生再根据其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确定学生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笔者认为,通常所说的按大类招生是不太科学、不太准确的。据了解,即将颁布的新本科专业目录则将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因此,以后应该称之为按专业类招生。

如何正确看待和积极填报高职院校?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劳动者至关重要。许多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改造和建设,使高职学院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实训基地和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高技能人才十分短缺。而许多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在满足考生继续学习深造愿望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比较好的。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录取工作是分开进行的,且安排在第三批次之后进行。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是考生报考志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考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选报高职院校志愿。

网上填报志愿有哪几个操作步骤?

网上填报志愿主要有以下10个步骤:阅读招生计划→填写志愿草表→登录指定网页→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阅读考生须知→修改初始密码→填报志愿→检查核对→保存志愿信息→退出填报志愿系统。

5.高考志愿如何填报2022 篇五

第一、选择什么样的大学?

高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入大学,而进入什么样的大学,由考生自己来决定。

或许很多家长和考生会问,这个不是根据分数来定吗,分数出来了,够得上什么大学,就去什么大学,有什么可选的,我想选择清华,就能去吗?

事实上,在分数固定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学校也不止一所,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进行横向对比,再做选择。

1、可以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的大学平台大,能够给你提供的资源多。同时,如果考生读了不那么理想的专业,之后想转专业或者读第二学位,选择空间也会更大。

2、可以选择离家远一些的大学。

选大学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距离上的远近。专家建议,要选离家远一点的地方。

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尽管远离父母的怀抱,但能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技能和品格,还能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交到更多的新朋友,拓展自己的眼界,为大学生活增添色彩。

第二、选择什么地区?

如果考生一直都有向往的城市,直接选择就好了,但如果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就要好好考虑了。

一般来说,考生可以将大城市作为首选。

大城市经济体量大,优秀的教育资源多,各种公共设施、资源完备,有更多的学习进步空间。

所以,可以优先选择北上广深,然后是其他的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比如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

但在中西部地区,根据你的专业选自己喜欢的地区,也有好的地区。

例如甘肃,虽地处西北地区,但文化氛围却很浓厚。如果恰好考生喜欢研究中国历史的话,在甘肃这样的地方上学是很不错的。

综上所述,地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考生要谨慎选择。

第三、选择什么专业?

除了选大学,学什么专业也非常重要。

在高考报考的时候,很多考生会根据对高中科目的兴趣情况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比如喜欢语文,就觉得自己对文学专业一定感兴趣;不喜欢物理,就认为一定要排除所有物理相关理工科专业。

这是不科学的填报方法。高中更多的是普及教育,而大学的课程更加具有专业性。如果仅仅根据自己对高中科目的理解,来决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

选择专业的标准首先要基于考生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是否是真心想学。如果考生对数学极其感兴趣,那就选数学系,不要因为觉得学数学毕业出来不好找工作所以就不选数学了。

选自己喜欢的才能学好,才能深入地学习,这个非常重要。

当然,这里要提醒考生,除了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专业,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例如很多考生都会选法律、经济、金融、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是因为在大家的观念里,这些专业毕业以后更加“好就业”。

如果仅仅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待遇,就花上四年的时间学习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做一份并不喜欢但是很稳定的工作,这对一个人本身也是很痛苦的事。

更何况,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有较大突破的人,基本都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个专业的。

2022报考师范类专业选科方法

如果是传统分文理科地区的考生,建议选择文科,即选择历史、地理、政治三科,这样今后报考师范类专业的选择余地更大。

目前,我国高考传统模式的地区已经不多,绝大部分省市区已经实行了新的高考模式。

属于这些传统高考的地区,我觉得就是要选择文科类,这样有利于今后报考师范类院校。

但是,以后能不能当老师,并非完全由专业所决定,还有很多因素。

即便是没有学师范类专业,也可以通过其他考试的渠道来成功应聘上教师职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毕竟现在的教师来源渠道已经非常广泛了,各种途径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都可以成为教师。

例如,现在的中小学里面,广泛开设了很多诸如体育、舞蹈,书法、音乐等课程,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

这些专业课程就需要相应的特长生,例如体育类特长生,艺术类特长生,都是这些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平行志愿的风险

一是被退档的风险。现行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确定投档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就存在被退档的危险。

二是志愿填报过高带来的风险。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

三是不服从专业调剂和其他原因带来的退档风险。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某所院校后,如果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按高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有没有填报专业服从,或由于身体等其他原因不符合高校录取要求,则有可能被退档。

怎么报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检索、投档,不再进行补充投档。如果考生在本批次的平行志愿检索中出不了档,那么只能进行缺额院校征集志愿的补报或参加下一个批次投档了。所以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一定要选报一所能够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作为保底志愿,避免降到下一个批次高分低录的情况。

6.学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篇六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特别关心填报志愿,有些家长希望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小孩报某类专业,也有些家长会尊重小孩的意愿,填报他们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大学所设专业都是根据国家行业所设,每一个专业都是国家需要的,填报志愿要尊重考生的意愿,让他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他自己喜欢的工作,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因此,我认为:考生喜欢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

根据我去年的经验,填报志愿时应做好下面几点:

一、准确掌握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在本省的排名情况。分为前20名、前60名、前100名、前150名和前200名,如果考生的成绩在全省排名前20名,可以填报最好的大学和最热闹门的专业;前60名考生可能会达到北大、清华的分数线,但想进热门的专业可能比较难,这种成绩保专业是第一,因此,可以填报比北大、清华排名次一些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大学;排名在100名以后的考生,不要把北京、上海做为首选,如果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学,进不了著名大学,以填报其它城市的重点大学为佳。

二、根据考生的喜欢选一个好的城市。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四年,可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个城市有它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城市就是选择不同的收获。

三、根据考生的喜欢选择一所大学:中国有211工程大学,其中北京有26所,江苏11所,上海9所;958工程大学,共38所,北京有8所;教育部直属大学,有73所,20**高考《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有些大学虽然是重点大学,但在全国排名到140几名,有些大学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它某些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不同的大学有它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选择一所好的大学也是选择不同的人生。

四、根据考生的喜欢选择一个好的专业。选择专业比选择大学更加重要。(一)、专业一定是考生喜欢的专业。如果自己不喜欢再好的专业也没有用,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是不太热门,他喜欢了,就会钻进去,就会在这个行业成会领军式专家。(二)、专业一定是国家的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是每所大学都有,有些省才有一到二个国家重点学科,有些重点大学都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一定要查清!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老师大多是这个专业的国家首席专家或教授,将来考研、出国的比例高于其它专业。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查看这个专业是不是国家重点学科?

五、根据20**年高校录取情况填报志愿。某所大学在某省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如某个专业20**年录取的考生是第40到第60名,如果你喜欢这个专业,你的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名刚好是40名到60名之间,你就可以填报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

六、一定要参加高校招生见面会。每个省都要举办一到二场高校招生见面会,考生一定要直接与招生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如果你喜欢某所大学,你就与招生人员进行交流,根据自己的排名情况,能不能填报某所大学,如果能得到肯定答复,留下你的祥细情况,一定要留下你的联系电话,方便今后联系,09年我带女儿参加高考招生见面会后,北京、南京、武汉、广州等几所重点大学都有电话联系,高考招生见面会让你近距离了解大学的招生情况。

七、一定要经常与招生人员或大学招生办保持电话联系。高考招生见面会,每一所大学的招生工作人员,也在密密联系优秀考生,他们也想招生到最好的考生,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掌握到考生想报的这个专业,有多少考生有意愿报考这个专业,如果考生的高考排名比其他考生的排名还要低,而且这个专业只招生一人,他的排名又在你的前名,你就要考虑换专业或换大学,否则就有可能落选。

7.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 篇七

志愿填报启示:家长应该扮演好解答疑惑的角色,不该过度干预孩子的志愿填报。要知道家长喜欢的学校、专业,孩子不一定喜欢。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高考志愿经历了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岐黄班(本博连读)到山东大学的口腔医学5+3,再到华中科技大学的药学的变化。虽然最后我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了,但我既没去成自己喜欢的城市南京,也没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十分郁闷。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和同学去一些大学实地考察(没有条件则通过网络查询),了解相关的专业,这样能更好地选择。

志愿填报启示:以专业优先还是以学校优先?全凭你的兴趣和人生规划。报一个王牌专业有什么好处?这有利于你的就业,能让你学到更优质的专业知识。选择一所名声比较大的学校有什么好处?首先是学校的学风好,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考研更便利,等等。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大学转专业有太大的期望,因为其实转专业困难重重。例如我的一些同学也曾想在大学转专业,但现在他们已经打消念头了。在填报志愿时,你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做好计划。

志愿填报启示:不要以对专业名称的第一印象来选专业。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专业的内涵,如有的人认为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天天和尸体打交道,但其实法医学有毒物分析、司法精神鉴定、物证分析等许多专业方向,只有法医病理学才与尸体有关;学金融学专业并不意味着你毕业后就能在商场叱咤风云,它是搞理论研究、分析金融的,虽然有些金融精英薪水高,但这个专业对你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要求很高(摩根士丹利这种投资银行在招聘时甚至会让你填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等。

志愿填报启示:选二本学校,最好别出省。许多上了二本线的同学一心想远走高飞,想离家远点,殊不知省外的二本院校招生人数少,相较于省内的同水平二本大学,它们的录取分数更高。我也有同学在省外读二本大学,才刚去到学校就叫苦连天,不是水土不服就是想家,并且总感觉没有当地一本学校学生那种优越感。其实,离家近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

志愿填报启示:不要有地域歧视。我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些黑天津人的段子,所以对天津人的印象不好,从没有想过报天津的学校。但据我在天津念书的同学讲,那里非常漂亮和洋气,人也很和善,并且我在大学里遇到的第一个志同道合又心地善良的同学就是来自天津,从此我就明白不该对任何地方的人抱有偏见。

8.高考志愿专业应该如何填报 篇八

性格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性格外向的——爱说、想说、敢说,这种考生适合报政、经、管等所谓的社会学科;

性格内向的——不爱说,不想说,不敢说,这种考生适合学文、史、哲这些研究性的;

动手能力特别强——爱动、好动,这种考生擅长学工科;

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建议学理科。

2.排除法选专业

我国高校现行有12个学科门类,它们是:(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历史学;(7)理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

首先考生确定是学哪一个大类,然后再把大门类下的学科列出来进行选择选。如果不好选,可以采用排除法,把不喜欢的排除。

同时,家长也需要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给考生,供考生参考,不能不了解而随意选取。各专业相关知识大致包括5个方面:

1.了解专业内涵;

2.了解课程设置;

3.专业的就业方向;

4.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

5.本专业将来有无读研的必要。

3.看兴趣爱好等选专业

1.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志向等选专业

可以用职业测评,看看以后适合干什么,要知道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的去向。是考研?是出国?还是要就业?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别盲目跟风,追求热门。

2.还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

考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参照教育部和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自己的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就读的专业,要谨慎填报。

3.家庭经济条件

就是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填报志愿必须考虑的因素,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

4.家长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此专业家长可不可以为考生的将来就业提供渠道支持。

填报志愿专业优先应当注意什么

这种方法就是把专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适合对某一专业有浓厚兴趣和对自己未来职业有明确规划的考生。

这种方法必须把第一志愿(A志愿)作为重点来考虑,如果填报得好的话,第一志愿就会被录取。

在填报第一志愿时,必须采取稳的方法,就是你的位次比要填报的学校的这一类专业近几年的录取的最低位次要高一些,这样被理想专业录取的机会就很大。

在专业选择时也没有必要过于执着,只要是一个学科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相差不是很大,比如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经济类,一个学科类别下有很多专业,但所学内容差别不大,所以在填报时只要是一个学科类别的都可以。

如果上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满意,到考研时再重新确定自己想学的专业方向也是很容易的。

在使用这种填报方法时,要仔细研究学校的招生计划,尤其是外地学校,招生的人数较少,专业也很少,有些学校的招生专业都很相近,这种学校的志愿就比较好填,完全可以采用冲的办法,因为不管被哪个专业录取都可以接受。

采用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一般来说,学校的层次需要适当降低,因为很多学校录取的最低分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差很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对填报志愿的人要求较高,要求掌握学校每个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

如何进行志愿填报

1、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爱好,或者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最好罗列出至少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可以上网时搜索,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

2、然后就是选择喜欢的城市,找该城市的学校,需要选择自己能上的等级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成绩与历年成绩相对比选择院校。

3、查询最近几年该校甚至该专业对应的分数线,比对自己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要填比较稳的专业,选择服从调剂。

9.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篇九

高考填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具体需要结合考生所在省份(好像部分省份还没有实行平行志愿):

第一种: 无 调剂填报方式,采用“院校+专业”的报考方式,即1所院校+(5-6)个专业志愿为一个大学志愿。

第二种:组内调剂填报方式,采用“专业+院校”报考方式,以“1个专业+1所院校”为一个大学志愿。

历年高考志愿填报都有人在专业和城市的选择中纠结和徘徊。

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自主选择理想专业去报考,还能够报考理想的大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住纠结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这个难题。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2022年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注:以上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年报考政策为准。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3个注意事项。

1.清楚考生所在省市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和大概数量。平行志愿报考的方式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这也就表明了大部分地区都遵守“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只是,新高考改革之后,各省有自己的志愿填报方式。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大家对自己所在省份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及数量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尤其是河北、广东、湖北等实施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

2.新高考省份所属考生需要对专业和选科的要求提前了解。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填报志愿相对更难,志愿报考数量相对传统高考志愿有所增多,且专业对选科还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以前报考的一些专业(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新高考的考生无法报考了。 还有某些高校的专业,对考生科目有要求。

总之,实施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省份的学子们,需要尽可能多去了解相关专业对选科的要求,特别是是一些211/985的优质高校、医学类院校,其招生的专业对选科的要求历来相对多一些。

3.了解近3年来,自己理想院校招生最低分数据,以便采用“省位次”的方式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大学。数据的查找有两个办法,一是去到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查找你想要了解的招生具体数据;二是在网上利用别人统计好的数据,即在网上搜索相关院校近3年的招生具体数字。

10.高考志愿填报:看专业还是看兴趣 篇十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着重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可以看做是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一个风向标。2013年新兴产业专业的学生也必将随着这个风向标,踏上求知之旅。

报志愿:多数从懵懂开始

对多数刚从题海中爬出来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在社会认识还是人生规划方面都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此时,决定自己今后可能从事的行业并不容易,那些选择新兴专业的学生更是懵懂。

“我只是在网上查询了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侧重方面、就业方向及社会贡献等。”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王范勤回忆自己当初选择专业的情景时表示,在填报志愿前对这个专业了解不多。

不过,确实有提前做了很多功课、非常有目的地报考志愿的,北京化工大学的刘亚朝就是一个。她说:“在报考之前我就有这方面的理想。我爸爱看新闻,我也跟他一起看,新闻上老说石油涨价什么的,当时我就想,这能源种类也太单一了。假若我们不以石油为主要依赖的能源,或者说不依赖化石能源,我们国家就不会花重金从外国进口那么多原油。推广到国际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因为石油而引发的战争。”于是在报志愿时,在充分了解了专业所学内容以及发展方向之后,刘亚朝才决定报考这个专业。

让人欣慰的是,得知录取结果后,大多数学生开始试图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去了解自己的所学专业,以图有备无患。在得知自己的专业是新兴专业后,大家在入学之前就对专业有了很多期许。

谈前景:期待未来

说起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已经上了快一年专业课的学生们都满心期待。“我们的这个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挺不错的,就业面也比较广,只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地接触一些新能源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特色,最后就是希望得到国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北京化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拓永永如是说。

拓永永的同学刘亚朝也认为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肯定不会错,在她看来自己未来最可能从事的是一些煤化工、石油化工,或者能源清洁转化方面的工作,而且肯定要考研,“因为我觉得本科学的东西还是很浅,加上这个领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比较多,能源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本科这些基础的课程能够解决的。” 国家现在对能源和节能减排的重视,让刘亚朝对未来信心满满。

同为新兴专业的物联网专业发展形势也很喜人。今年,北科大第一批物联网专业学生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王志良教授介绍说,还没毕业的他们已经得到了物联网行业企业的认可——很多知名企业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学生们进行实习。众所周知,去大企业实习,是很多应届毕业生进入名企的敲门砖。

冷思考:热门专业难保证一直热下去

针对家长和学生对热门专业的追逐,天津科技大学招生办主任张国顺说,热门专业应当这样理解,每一所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是社会发展会在专业、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有一些变化。我们所说的冷热可能是相对近距离的一种认识,比如说今年某某专业比较热门,过了三年某某专业比较热门。学生选择专业还是本着自己的兴趣、能力,要想着你的工作是30年甚至40年,那么30年和40年中间社会在不同阶段需求会变化,很难保证一直热。从发展上来讲,我们倾向于鼓励学生还是尽可能考虑专业兴趣,因为有助于在大学的学习,当然在大学里面学习,专业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

11.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避免退档 篇十一

第一,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的位次,选择跟我们的位次相差不大的学校进行填报,如果我们盲目地冲击好院校,那么退档的风险就会变大。

第二,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一个选项供我们选择,这个选项叫做“服从调剂”。它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填报的目标院校的所有填报专业分数都高于我们的分数时,我们可以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分数线较低的专业。

如果我们没有选择这个选项,当我们分数不够所有的填报专业的分数线时候,我们就会被退档,就不能入学该院校了。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

2、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

3、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4、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将自己最希望且最喜欢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你最想就读的且最有希望的院校填在前面的位置,如果你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院校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的电子档案就会投到三所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12.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避免退滑档 篇十二

1、退档

在认识退档之前,先认识一下院校的投档规则。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1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10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学校计划招生100人,在调档的时候会调取105-120名学生的档案,这其中有5-20人是计划外的,因为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所以这5-20人都是排在队伍的最后。

在专业录取时,前面的100名中除了极少数人因单科成绩不足或身体条件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时需要从这些“计划外”考生中补齐名额,其余的基本都会被退档。

2、滑档

填报的几个志愿没有一个能达到院校投档线的,将会直接滑档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二、造成退档、滑档原因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有的地方是先填写纸质版志愿表,再由学校输入系统打印正式表。考生签名即生效不能再修改。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等。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对于相关科目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和高校的招生简章。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至五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包括体育类,艺术类和高职单招,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特别是有不少第二批次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国都赫赫有名,录取分数会比本一线还高。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退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3.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13.高考填报志愿如何收集信息 篇十三

当然,合并之后老的三本考生也可以归入二本类,当然学费和教学教研实力并无太大变化;那合并后,有什么的好处呢?对三本高分段考生而言,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由于二、三本的合并,现在就有机会读公办的好一点的二本院校。

不过针对届考生而言,二、三本合并最直接的影响是可能会增加填报志愿的难度。合并后,二本分数线会规模化下降,三本并入二本,原有的三本和二本的批次分数线就不存在了,随之而来,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二本线”。为了使二本和三本考生都在这个线内,这个新的“二本线”会低于原二本线,实际上无形中现在的“二本线”是老的三本线;但是三本院校会因为批次调整的问题提高录取分数,那么老的二本院校是否也会提高录取门槛,理所应该,会提高;那么这批院校的录取门槛就变成了隐形的二本线;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来预判这类院校的录取区间;具体情况为以下几种:

1、对二本踩线生而言,二三本合并,上二本线的考生数量将扩大,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这部分人在分开招生的时候,有机会录取到二本院校,合并后这部分人再想上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困难,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2、对家长和而生而言,往年的分数线将失去参考价值。家长和考生选择院校时,最大的参照物就是:往年录取分数线。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受招生人数和计划的影响。二、三本合并之后,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将会呈现与往年极大的不同。将有一大波考生放弃三批民办学院,和二本考生争抢公办院校名额,这也导致部分院校被扎推报考,其录取分数线也将水涨船高。如果家长还参照往年录取线,将会有较大风险。

14.2012广东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篇十四

韩老师编整

填报志愿前,信息收集、分析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对于考生填报志愿至关重要。尤其是我省在“知分、知位、知线”后填报志愿,如果到那时再收集信息,势必造成被动。

信息收集越早分析越透彻,就越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第一部分 【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第一步问自己

首先,收集个人考试数据,力求丰富、准确。

其次,问自己的性格。不同性格的考生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热门”或“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与个人性格相匹配的专业才是理性的选择。

再次,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考填报志愿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与个人职业生涯紧密相连,虽然专业与职业没有必然关联,但专业是职业的基础,影响将来职业选择与发展。

最后,问自己的选报高校。有三种方式,或以区域优先选择高校,或以高校优先选择区域,或以专业优先选择高校。不论以何种方式,考生和家长不能眼光仅局限于名牌高校、热点区域和热门专业,需要有开阔的思路。

总之,考试务必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做以清晰了解,在这里建议大家做个专业测试。注意这些测试最好不要用网站的,因为这种测试的解读最重要,网站只有结果没有解读。笔者为国家级心理测量师,可以找我测量。QQ:373633947

收集信息第二步问高校

对高校有大致的选择后,就要广泛地收集信息。我所在的学校,考生不怎么收集信息,基本上看人家报什么他就报什么。这种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要认真的做,毕竟12年都过去了,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不能让这些变得没有意义啊!

关于高校信息我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讲:

在各类信息收集中,高校往年在广东省的录取信息,即各高校往年招生计划、上线考生人数、分数段人数、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考生和家长应作为重点收集并分析。(这种书一定要买,虽然报考过后就失去时效性)

在此,介绍“三分值差比较法”,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双分值差比较法”是指某高校某年录取最低分数减去当年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和今年考生本人高考文化成绩减去当年省(市区)招办划定的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线之间的差值(差值II),以两者差值相比较这个是最基础的分析判断作为填报志愿依据的方法。

之后再综合其他信息,如该校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取三年做平均数,这个数值理论上还要根据报考人数乘个加权系数,但是考虑到报考(人数)增多部分在各个学校影响力不均衡,故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已经明白了上面讲的,那么你需要做下这个了!

事实上,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基本上依据一年高一年底的总线规律运行,变化的是录取的人数和报名的人数。至少从去年开始报考的总人数就开始高于录取的总人数了,也就是说,今年必然会有人无学可上。另一方面的是今年新增报考部分大部分都是高考补习生,竞争实力不容小觑。由此,我们只算院校部分数据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还要计算2012广东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与201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增长绩效比。假如,2012高考文科一本分数线为596,2011为580,那么多出的这16分就是虚高部分。这个就是第三个差值。

这个时候先看一个数据,就是你在全省的排名,许多考生不知道还有这个排名,这是让人费解。在报考指南中有某校上一年录取最低分者的排名,最高录取者的排名。注意,这里有陷阱。地方类学校,如深圳、广州的学校他的均分个最高分都会很高,但是,这个是地方政策调整的结果。这类院校保险些分数要高些才行。然后你再看这组数据:考试分段人数统计表,这个表描述了在某个分数段有多少考生的信息,你在哪个位置?你这个段大约是什么段?一本段?二本段?一本优势段?劣势段?二本优势段?劣势段?中间段?考生在那个段集中、扎堆?说道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报考合理性安排的重要。以2011年为例,二本劣势段人数巨多,导致二本托底学校触底反弹,造成报考风险。二本优势段人数不够,造成补录高潮,形成机会。今年如何,要看数据,分析起来也不难。我一直都认为这些数据应该省招生办给我们考生、家长公布,以达到科学报考,合理排位,形成最小性报考风险。

今年报考应该还是平行志愿,即一本3个学校间无先后之别,二本同。但事实上在录取的时候还是有些区别的。另外注意,由于高考收档是120%。假如你考一本的,被提档恰好就是120的最后一名的话,这就意味着你作为120最后一名被收档的话有流档的风险。每个高校录取工作都不是一天能完成的,这样就容易出现你的档第三天发现需要退回,二本你报的学校可能也恰巧第三天完成了录取,这样你的档就一直流到了专科。不建议搏,稳重较好!

第三步问专业

选择的高校初步确定后,专业志愿又是考生和家长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

选报专业应以个人性格和职业规划为基点,围绕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和干什么广泛收集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向、专业就业方向以及办学实力等。这些信息在各个高校的网站上都有。一定要认真查,比如有考生喜欢计算机专业,于是报考了信息工程,这个就错了。

在收集专业志愿信息时,考生和家长要注重高校录取原则中对专业志愿的要求,这是因为某个考生符合某个高校录取条件,投档到这所高校后,高校要以录取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如果考生信息把握不准专业志愿填报不当,就会有落榜的风险。如色盲不能报投药学等。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收集信息,有些学校按大类招生,有些学校规定在考生入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符合教学的规定,允许重新选择专业。考生和家长根据信息,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就由考生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简单的说,不准备复读就选择调剂,否则不选。

在这里多说一点,有些(其实是大部分)高校允许学生在大一或大二调换专业,当然有一定条件限制,要通过考试。但是这也不失一种方法。当然,慎用。

第二部分【填报志愿】

掌握技巧 合理填报

“一冲二争三稳四保五垫”,是我们招生工作人员挂在口头上的经验之谈。“冲”指的是A志愿报是自己心仪的,理想的院校而分数又不够,碰到该院校分数小年、缺档、畏惧而考生幸运进入该校;“争”指得是B志愿报比较理想分数差距不大有风险但也有机会的院校,“稳”指的是C志愿报比较平稳、妥当,也很现实,适合于自己的真实成绩的院校。“保”指的是D志愿报考院校把握在95%能进该校。“垫”指的是E志愿报考院校最后一个“垫底”,相对考分、名次号应高于该校的往年的分数和名次号。

考生要充分解读掌握平行志愿填报要领,合理利用,尽量规避退档风险,确保各院校志愿之间保持合理的梯度,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职业倾向选一所理想院校。反复要提示的是,一定要有梯次,中间拉开的距离用我们上面讲的数据可以分析。

填报志愿 五大因素

●升学因素。把保证录取作第一目标。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存在一些局限,但也要考虑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能否通过这个专业得到更大发展。不能进入符合自己潜能优势的“最佳”专业,能进入相近专业也行。如:数学好的转而主攻计算机专业便有了扎实基础。

●就业因素。把将来的求职方便放在第一,也不能忽视个人潜能发展。原因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快、难把握,“冷”、“热”像炒股。二是即使找到了需求大的专业,如果自己不适合这个职业也干不出色,切勿被眼前的“火”误导。

●名校因素。在考虑名牌大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专业,专业是立足之本,选择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或职业,人生目标就会更远大。

●成本因素。家庭困难学生对收费标准、奖学金、助学条件考虑在先。●综合因素。要把升学、就业、成本和潜能发展几个因素结合兼顾,统筹考虑,还有如:考生身体、院校专业竞争、地理方位等也需全面、综合的考虑和分析。

第三部分【特别提示】

虽然搜罗了不少信息,但面对自己的分数段,到底该怎么填报呢?

“绝对高分”考生:想报哪个报哪个

这类考生填报志愿,可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地理位置等填报。

“一般高分”考生:可适当考虑学校地理位置

这类考生报名时,如果分数与某校往年在本省录取的最高分数接近,那报考该校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分数只超过该校往年录取的最第分数线少许,就要考虑更多因素了。一般来说,中西部学校报的人较少,高分考生可以把这些学校作为重点选择对象。

“踩线”考生: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想清楚

每年报志愿时,踩线考生是最难报的一个群体。李老师建议,刚过线或踩线的考生应该花更多心思研究各大学近3~5年的招生分数。对于一些往年招生状况与其实力明显不相符的学校,考生更要谨慎选择。一旦决定报考,就要严选第二志愿,找一所能“保底”的学校,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低分考生:尽量选个好专业

对低分考生而言,学校、地域都是次要因素,最重要是选个好专业。这类考生不妨多关注一下现实,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虽然报考人不多,但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低分考生不妨多考虑这样的专业。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实行了平行志愿之后,所有录取院校的分数级差都出现“扁平”现象,专业“撞车”成了考生是否录取的一个很大风险,专业已满,不符合专业调剂已成为院校退档的一个最主要理由,所以,在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最低要求的情况下,一定要掌握专业梯度,服从专业调剂。

第五部分【个报考误区】

误区一:热门专业=好就业

“热门”专业是指目前紧俏,报考人数多的专业,未必就是就业热门、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每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季节,总有些人很苦恼当年高分挤进的热门专业,在求职时竞争异常激烈,工作并不好找。“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数据显示,报考时热门的专业由于人数集中,在毕业时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热门专业就占了6个。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的专业虽然很热,但就业面却较窄,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而有的专业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就业面较宽。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眼视光技术等专业,考生报考相对较“冷”,但就业形势非常乐观。如酒店管理专业,现已与温州维多利亚大酒店、新南亚大酒店等四星级以上的酒店签订了领班订单培养协议,今年的毕业生在去年年底时就签订就业意向,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工学结合,毕业后直接从事于领班岗位。而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每年均供不应求,工作环境好,待遇优。所以,“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尽可能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需求相吻合。如:文化创意是当前重要的朝阳行业之一,其发展极其需要高素质、有创意的人才。同时,这个行业的高附加值、高利润也必须依赖高素质人才的引入。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报业集团联合建立的浙江创意园入驻了文化创意单位共计25家,有效整合了传播、创意设计、动漫创作、视觉设计、摄影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优质资源,工贸学院有工业、动漫、艺术、广告与包装、鞋类、眼镜等6个设计专业入住创意园,孵化了6个工作室,并汇同进园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创新场”。园区俨然成了一个机制开放、行业跨度较大的文化创意“超市”,为学生走进园区体验创新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误区二:平行志愿=多次投档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若干个具有平行关系的院校志愿。而很多考生和家长往往认为反正有5个志愿,我A志愿学校即使退档,档案也会再投递到B志愿学校,以此类推,5个志愿中总会有个学校会录取,而忽略了平行志愿是一次投档,即每位考生只能享受一次投档机会,退档的考生只能进入征求志愿,再次填报志愿再投档。建议考生只要按照平行志愿填报的规律,平行A“冲一冲”、平行B“稳一稳”,平行CD “保一保”,平行E“垫一垫”,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就能填出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志愿。此外,考生更应该慎重填写“专业不服从”。我们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发现因“专业不服从”而退档的现象较普遍,在沟通中我们才了解到考生不明白退档就是直接进入征求志愿。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谨慎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填写“专业不服从调剂”,否则,即使达到了某高校投档分数线仍可能因为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而落榜。

误区三:兴趣=喜欢

本市某高校张某某同学根据兴趣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可是进入大学不久就想换数学专业,因为她对计算机专业已经没兴趣了。原来,小张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是缘于喜欢玩计算机游戏,对数学专业产生兴趣是由于中学时她很喜欢数学老师,于是就喜欢数学。可能力倾向测试显示她的数学能力弱,语言能力却很强。她自己也承认,虽然中学喜欢数学,但成绩一般,而口才非常好,在外面一公司兼职任销售经理。因此,兴趣是人们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不应该是唯一因素。考生填报志愿时兼顾自身兴趣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拥有幸福的人生。此外,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学习成绩、身体素质,以及对大学分类、专业设置等问题全面熟悉之后,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专业。因为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这名学生的综合能力。

误区四:高校排名=实力

社会上有很多根据教授人数、院士人数、硕士点、博士点、科研成果、仪器设备、图书等,按照同一种标准评分的高校排名,大体能反映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不尽科学和完善。笔者认为这些排名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对了解全国高校的基本情况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相信“高校排名”,关键是要看高校的特色和亮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每个高职院校均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相差一二十名的位次也说不上在办学实力上有质的差别。

此外,报考院校时还要考虑一些因素,如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环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学校的历史及目前的隶属关系、学校的特点、生源结构等。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温州市中心,特色鲜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周边拥有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实现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互动,大大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中的城市文明辐射和教育功能。

上一篇:铁路亲情寄语下一篇:我会开车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