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2024-10-23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共13篇)

1.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一

社区加强网格化管理要“四注”

一要注重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要根据社区管辖的范围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等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网络。成立网格化管理小组,每个网格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上门走访、日常巡查、情况收集、工作例会、定期考评等制度。定期召开网格小组负责人工作例会,通报网格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网格工作人员要切实沉到各个网格中,着眼于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从抓好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达到“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的要求。

二要注重实效,强化信息化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将信息技术引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之中,建设和完善社区信息化管理及服务体系。采集社区人口、保障、就业、民政、教育、计生、党建等基本信息,建立社区基础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分析,使社区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统计、台帐、报表和资料整理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上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社区便民服务宣传作用,为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宣传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园。

三要注重创新,强化特色品牌建设。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针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新思路、创出新做法,形成社区服务的特色品牌。不断创新社区服务特色品牌项目,深化社区服务,寻求社区建设突破点。深入开展“为老服务”、“救助帮扶”、“文化教育”、“志愿互助”、“环境服务”、“外来人口服务”、“青少年服务”和“廉政文化建设”,挖掘亮点,创出社区的特色品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社区专报、板报,宣传栏、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新措施、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四要注重实践,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社区干部的培养,提高社区干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注重有机会多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社区定期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情况,社区还加强每周社区干部政治学习力度,引领他们学习向优秀党员和优秀社区工作者前进事迹,不断提升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管理机制,为社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启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社区。

2.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二

社区作为微观生活与宏观社会交融汇聚的平台, 与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化, 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在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指导下, 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所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 将城市按照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 每个网格配备若干网格管理人员, 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与服务, 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近年来,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机构20.0万个, 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29.5%;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809个, 社区服务中心15497个, 社区服务站87931个, 其他社区专项服务设施9.6万个。全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 (站) 覆盖率72.5%, 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 社会组织达到49.9万个, 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与此同时, 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如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足、财政压力过大、职责分工不合理、信息化和制度建设不够等矛盾和问题亟需解决。此外, 做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也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生活需求, 使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原因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 也是新形势下一种比较合理、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2.1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在社会转型、制度转轨的剧烈变迁中, 社会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 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互作用, 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基于社会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方略应运而生, 由于它能在政府和自治组织之间提供一个平台, 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因而备受众多城市管理者的青睐。

2.2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合理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可以打破各层级间的壁垒, 实现监管分离, 及时发现问题并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和各领域协同合作。同时, 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发展并拓展到整个城市网格化管理, 可以实现对整个大系统内的一切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这既避免了资源闲置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而且也能够对辖区内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管理与服务, 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动态高效管理。因此, 对于一些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2.3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性

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来看, 一旦社区发生异常事件网格内的触发机制将会把出现的问题传送至相关部门, 这些部门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当问题超出它们的处理权限或能力时, 这些部门将及时上报上级协调处理。同时, 社区相关部门将及时根据收到的各类信息动态调配各种资源, 为任务协调和执行做好服务工作。当问题解决之后, 网格内的评价反馈机制将会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 并将评价结果再次反馈给触发机制, 从而更好地改进应对机制, 更科学地做好城市社区治理工作。

2.4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有效性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对管理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 它以万米为基本单元, 将社区划分为由多元主体构成的若干单元网格, 在网格多元主体的交互作用下, 利用网格管理技术将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到对应的网格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不仅将动态管理对象分割管理, 确保对社区内的一切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理, 而且能对各网格单元负责人进行全时段监控, 实现对所有社区居民的动态安全管理。正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转高效、执行有力, 因此在社区治理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管理效果。

2.5 城市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具有创新性

社区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网格、细化管理服务单元, 责任到每一个网格管理人, 实施精细化管理, 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家庭, 实现管理对象的无缝覆盖,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网格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集成化管理, 创新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和手段, 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社区网格化管理突出了社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强化了政府的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 能够进一步下放事权, 形成新的社会管理体制,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

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行政领导、行政组织、行政资源, 在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管理方式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它把侧重点主要放在了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上, 忽视了对社会管理格局和主体关系的整体调整, 过于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忽视了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充分参与, 扩大了行政管理的范围, 制约了社会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 压缩了居民自治的空间, 难以形成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

3.2 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在居委会组织体系之外单独设立专门的平行组织、增招额外的社区网格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这些新增的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需要额外增加工资报酬和各种经费开支, 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此外, 政府新招的这些网格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 并且基本不是本网格居民, 在处理网格内矛盾纠纷方面往往能力有限、难以独立自如应对, 不少情况下需要社区居委会干部亲自解决或协助, 这不仅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层级, 也增加了内耗、降低了效率。

3.3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将现代信息科技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缺乏专业的网格化管理系统。不少社区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收集、整合、存贮, 缺乏专业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很多工作比如信息的整合、网格的划分、网格组的管理等都依靠人工去完成, 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社区只是初步建立了社区管理数字化档案, 尚未建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 难以对整个城市从地上到地下再到人居实施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3.4 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

在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等没有明确的规定, 常出现网格负责人与其在社区管理体制中分工不一致, 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 有些网格管理人员本身就是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代表, 作为兼职的网格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权限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之间协调合作、相互交叉, 但社区之间在跨街道、跨部门的业务协助方面一般比较困难, 各职能部门在涉及利益纠纷时往往很难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去调动其他单位、部门的资源。

3.5 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 社区治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主体权利与义务尚没有明确的界定, 公共权力使用不当很有可能触及到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利益而引发纠纷。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忽视城市各区域、社区特点, 盲目地“一刀切”, 容易陷入执法难、协调难的困境, 难以充分发挥各地区、街道、社区的平台作用, 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来。此外,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缺乏规范的监督、考核、评价标准, 甚至已有的制度也落实得不到位。

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追根溯源, 造成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4.1 社区间存在区域差异

由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 很多地区在运行和推广的过程中都不能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有序合理实施, 加上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过多干预、组织形式上行政色彩浓厚, 难免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地域面积大, 人口众多, 居民成分复杂, 社会组织多元, 城市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及郊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群体结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均存在很大差异, 社会治理任务艰巨, 各区域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很难照顾到区域自身特点。

4.2 社区筹资渠道有限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需要硬件投入, 如购置相关设备、建设网络等, 而且社区自身的党建、治安、计划生育、卫生医疗、文体活动、设备维护、雇佣人员及培训等诸多工作均需要配套资金支持, 但社区自身筹资能力有限, 各个城市经济水平参差不齐, 社区基础状况各异, 缺乏有效的经费筹资机制, 筹资渠道单一, 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社区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的赞助及社区自身收入和积累在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 这势必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4.3 社区激励机制不完善

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达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 从而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 在实际的网格化管理中, 由于社区激励机制不健全, 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简单宣传, 无法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同时,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特别是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 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热情不高、信心不足, 使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 进而使整个网格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4.4 网格化管理流程存在缺陷

网格化如同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层级, 使得管理体系更加清晰, 有利于社区提高服务效率, 促进精细化管理, 但管理层级的增加使信息采集的环节增加, 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底层的信息难以通过网格迅速、真实地向上反馈。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均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 加上横向部门间沟通协调的困难必然导致基层网格层面的问题不断积压。另外, 信息采集环节过于繁杂也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导致网格系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所削弱。

4.5 网格化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社区网格化管理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和方式方法的创新, 一定程度忽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核心目标。过于寻求工具性方法的创新应用, 简单呆板的管控, 也给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相对独立的网格化管理也容易使网格负责人的关注点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忽视整个社会治理的大局, 而更多地把他们的注意力投放到自己网格内的琐事上。网格化管理目标的偏差客观上也造成了网格、居民之间协同合作、互动交流机会的减少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5 改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应多管齐下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5.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 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 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 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 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 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 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 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 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5.2 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政府要不断畅通资金来源渠道, 走出单枪匹马独自负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困局, 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 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 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 规范社区募捐机制, 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5.3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和互动平台建设

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立足于社区自身业务和城市长远发展, 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 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 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 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 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 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 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5.4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 保证城市社区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 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 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 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 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

5.5 分阶段、分层次、因地制宜地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中小城镇推广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 都必须深入结合各地区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 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 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 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 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 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摘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具有必然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同时在实践中面临社区自我管理功能不强、政府的财政负担过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职责任务划分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这都是城市区域差异、筹资渠道有限、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缺陷、管理目标偏差等原因导致的。在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 应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多管齐下地妥善解决。

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朱仁显, 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 :102-109.

[2]张楚文.论长株潭城市群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3) :101-104.

[3]郑士源, 徐辉, 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 2005, 23 (3) :1-7.

[4]高孟翔.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5]曾媛媛, 施雪华.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 2013, (3) :93-97.

[6]夏露露.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利弊[J].学习月刊, 2013, (2) :62-63.

[7]李鹏.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的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2) :114-118.

3.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法治化;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法律完善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挑战。可以说基层稳定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序管理,特别是城市社区的有效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途径,也会成为我国社区管理发展的趋势。而它的推进必须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因为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政府能不能够依法推行,居民能不能够积极参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本质上是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管理效率上成效显著,但作为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自治愿望和权益诉求不免存在冲突。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

一、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明确管理主体

社区网格管理确实较为适应当前我国社区的发展状况,但是在推行社区网格管理模式时,必须要明确管理的主体。一方面,必须依法界定主体资格,特别是网格负责人的法律地位和执法权限问题,只有厘清法律资格问题才能使网格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有据可依,确保网格管理人员组织开展的各种管理活动都能够顺利的开展,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网格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提高基层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另外,社区网格化管理是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型模式,原有的法律规范在应对目前的管理需求方面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因此在实践的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调整,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组织开展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大多数网格管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但是部分网格管理人员是临时转岗过来的,专业性不够,不能够满足实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需求。如,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必定需要掌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基本知识,然而当前的网格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管理过程随意性较大,不够规范。因此,在社会治理法治化视野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就要积极开展组织法律法规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使网格化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各个活动都能够依法进行,确保管理规程是规范、合法的。

三、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

通过观察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业务流程,社区居民是整个流程的触发者,是整个流程的起始点,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最好使每位社区居民都能够参与进来,否则必定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与设想的效果背道而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部分居民对当前的制度并不了解,当网格员入户为公众提供服务时,表现出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甚至质疑,致使网格员尴尬无奈,甚至会打击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推进。

因此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区居民完成“陌生”到“熟悉”的转变,完成由“抵触”到“接受”的转化,才能够确保网格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进而使社区网格化管理得到顺利推进。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如果没有广大居民的参与,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设计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基础上,确保广大公众能够参与进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社区的高效治理。

四、完善工作平台,及时处理各类事件

对于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讲,信息平台建设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基础,因此必须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特别是硬件方面要满足要求。如管辖社区出现各类用水、用电甚至治安事件,网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将事件反馈给相关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可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多个社区的电脑配置都较低,内存小,网速较慢,导致社区或网格内的一些信息情况和资料数据不能及时反馈和通知相关部门,导致事件未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是社区为进行网格化信息建设、应用发展而营造的信息化环境,真正将它转变为技术上的应用和支持,需要专业化的软件和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系统管理软件开发难,要价高、许多地方囿于经济原因等就不引进专业软件,导致大多数的管理完全靠人工完成,效率必定会降低,且容易出现误差和错误。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定要建设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平台,及时地处理各类事件,避免出现更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的大思维新思维,改变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开始迈入现代、主动、定量、系统和信息化治理的新时代,它带来和正在带来社区治理方式方法的大突破、外在形象内在质量的大提升、治理效果上的大提高。未来通过进一步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通过人力物力财力注意力进一步下沉,法律规范和法治化的推进,通过更多的共驻共建和大众参与,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參考文献:

[1]文军. 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学习与探索,2012(02).

[2]吴猛,王欢.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困境——基于对H市S区的调查与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张瑜.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内涵、动力与路径分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作者简介:

董亚娟(1983~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法学学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管理法治化;

童晓云(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讲师,文学学士,从事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阎玮(1964~ ),男,河北张家口人,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法政教研室主任,教授。

4.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 篇四

为确保“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现制定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如下:

一、网格划分。

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每个社区按500--1000户居民建立一个网格,每个网格中,按100-150户居民设立1个楼栋长,每个网格安排1名专职社工和一名民警或协警。

二、工作职责。

(一)以辖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划分区域,实现对辖区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整合公共资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规范业务流程和服务机制,夯实管理和服务队伍,营造更加便民的辖区环境。

三、工作方法。

(一)网格专职工作人员必须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走访前有日程安排,走访后有工作记录,及时收集、整理居民基础信息,准确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利益诉求,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

(二)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全方位服务,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由片区民警、社区干部等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服务团队,以团队成员的多元化,解决群众需求的多样化。

(三)采取分类分层解决的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性问题,由社区网格办公室自行解决,区域性问题由社区党委进行解决,全局性问题应及时上报办事处党工委,进行解决。

(四)网格专职工作人员施行“首问负责制”对居民反映的诉求和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五)制定工作站例会制度,梳理走访意见,汇报上月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案,分层分类提交班子会议。

四、工作要求。

(一)以网格为依托,采取主动服务的方式,准确搜集群众数据,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实现对网格的精细化服务。

(二)引导建立完善的网格服务中心体系,满足网格群众的普遍需求。

网格化管理制度

为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网格化功能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网格化服务。特制定社区网格化工作管理制度:

1、明确职责,熟悉分管责任区、做到细化管理服务、规范服务程序。

2、保证网格化服务规范高效,准确收集信息、及时反馈信息。

3、及时协调处理上报信息,办事公道、热情服务、态度和蔼可亲。

4、经常深入辖区院落,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并对基础档案进行定期或即时完善。

5、定期包片、巡查,及时掌握跟踪工作站、责任区情况,密切与居民群众的关系,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避免管理服务的“盲区”和“真空”。

6、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小的矛盾和问题,对无法当场处理的问题要及时向社区班子报告,说明具体原因。

5.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定位 篇五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排查社会问题、精细服务群众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晨华科技誓为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1、什么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城市社区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简单的讲: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城市部件、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2、系统平台简介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对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及时收集反馈和排查分析;对承担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扎口管理;对事关全局的重大紧急事件及早防控处置和监督管理。平台以区域为整体,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平台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定位原则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主要为各级领导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为市、县(区)、镇、村四级开展工作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它是建立在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基础之上的区域性综合管理平台;在管理范围上: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人民平安的各类社会问题和不稳定事件进行全面的管理;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条块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扎口管理,实现“四级平台、五级服务”、“纵到社区、横到部门”的管理目标。在管理理念上:以“人员”要素为对象,以“事件”处理为主线,以“数据”报表为基础,以“流程”动态管理为重点,集业务、督管、统报于一体。在管理功能上:实现信息采集、逐级处置、分析研判、流转审批、交办督办、统计汇总、监督控制、绩效考核等各类功能,形成全面覆盖、实时反应、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在管理原则上:力求做到业务整合性、信息即时性、部门联动性、运行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同时兼顾。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是一个地区的综合管理平台,与部门现行的业务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不矛盾、不替代,是密切相连的关系。

总体架构

城区下面可以分为多个街道,街道总共分为多个社区,社区下面又具体分为网格。晨华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总体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服务办事模块、民情日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办公管理模块。

3、系统详细功能

3.1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主要包括房屋信息、单位信息、人口信息和街道和网格区域图,图片和基本情况。

3.1.1 街道简介

3.1.2 人口信息

3.1.3 房屋信息

3.1.5 单位信息

3.1.6商户门店信息

3.1.7 科室管理信息

(1)、党建信息

(2)、民政信息

(3)、计划生育

(4)、经济发展

(5)、综治信访

(6)、市场管理

3.2服务办事

3.2.1 排查登记

3.2.2 预警分流

3.2.3 调处整治

3.2.4 催办督办

3.2.5 办事考核和领导点评

3.3民情日记

3.3.1 写日记

3.3.2 日记查询

3.3.3 日记点评

3.3.4 日记考核

3.4统计分析

6.社区网格化管理考核制度 篇六

为深入推进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网格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增强社区发展和服务居民的能力,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组织领导: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和为

第一副组长,社区副主任和社区居委会专职委员为副组长,社区居委会非专职委员和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考核小组。

二、考核对象:

二女桥社区居委会聘用的网格长。

三、考核方式和内容:

二女桥社区共划分6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考核工作重点以“查、访、问、看、听”五种形式对网格长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网格长上门入户、信息采集是否到位;社情民意是否记录、上报反馈;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周到;工作能力是否适应网格内居民的需求。综合评价实行百分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项。原则按季度、分别考核。季度考核找差距,考核综合季度考核结果,评定考核等次,兑现奖惩。

1、网格长每周不少于三天时间在网格上履职尽责,及时捕捉和掌握网格内的信息网格内人员的流出和流入信息、不稳定因素信息、计划生育信息、安全隐患、创建、社情民意等。及时上报给社区居委会,并对苗头性简单的矛盾现场处理化解,做好记录。

2、网格长信息采集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是否达到全覆盖。网格责任区域信息采集是否做到一楼一册,一格一档,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台帐清楚、整洁、规范。

3、填写固定格式的工作日志。记录发现的问题、上报的时间、处理的结果等。

4、网格长所服务区域居民满意情况。

5、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

6、能否与网格区居民交流沟通、融洽感情,动态信息是否及时掌握,能否协调利用辖区资源参与网格服务。

7、是否能够处理好承办和协办的关系,做到事务办理的快捷化。

8、网格区域是否存在未发现上报的非正常上访、聚众闹事,影响社区稳定的因素。

9、结合业务知识培训对网格长网格化基本掌握情况进行评定。社区网格化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居民满意度测评,以“满

意”、“一般”、“差”等三项依次进行统计,计算出网格长的满意率。90%以上视为“满意”;60%—90%视为“一般”;60%以下的视为“差”,具体计算方法为:

网格居民“满意”票

网格长满意率=×100%

网格居民抽样总票数

四、奖惩办法:

1、考核中被评为“差”等次网格长,对该网格长予以辞退。

2、网格长工作特别突出,受到表彰的由社区向街道申请给予奖励。

二女桥社区

7.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七

一、慧泽社区简介

慧泽社区成立于2009年9月,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市街道红化沟内, 辖慧泽园和慧泽山庄2个住宅小区, 有居民楼栋131栋。现住人口3189户, 947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25个网格党支部, 一个机关支部, 直管党员80人。

辖区居民多数居住在多层楼栋内, 居民整体素质较高, 大多处于就业状态, 闲散人数相对较少, 去年4月在南市街道物业办的牵头下,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慧泽山庄业主委员会, 将业委会中有能力、有威信的主任与社区主任交叉任职, 通过社区与业主委员会共同监督指导物业公司, 大力维护业主权益, 对小区的管理不断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可以说, 慧泽社区是一个年轻的新兴社区。年轻, 往往是激情、奋斗、拼搏的代名词。面对沟道长、人口密、门面多的现状, 慧泽社区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作为重点任务, 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社区实际, 不断推陈出新, 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验。推行网格化管理, 则是一项成效极其显著的创新化管理手段, 对此进行研究, 对提升同类社区社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慧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介绍

慧泽社区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难点问题, 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自身的规模和情况做了详细摸底和分析, 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1. 合理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

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 以300户—500户为标准, 将慧泽社区1.4平方公里, 9470人合理划分为27个网格, 坚持做到“网不漏格、格不漏户、户不漏人”。实时采集格内人、地、事、物、组织, 坚持做到“以房管人、以静制动、人来登记、人走核销”。以网格为单位, 围绕社会服务管理各事项,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切实做到精准定位、精选定人, 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2. 科学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慧泽社区积极搭建社会管理服务二级信息平台, 即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 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通过网格员的三级平台, 深入格中, 发现动态事件、了解群众疾苦, 有效地实现了与街道一级平台和社区二级平台的及时互动。

3. 系统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

将区域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妇联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中, 形成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 构建成社区专业力量与社区群众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 做到社会服务管理资源整合、力量集合,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驻共建。

4. 全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打破旧的“一居一支”组织设置形式, 将原6个支部扩建为网格党支部25个, 形成“一网格一支部”, 构建“区党委—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四级党组织网络体系, 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确保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5. 积极构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为网格员配备了移动终端PDA (智能手机) , 建立了基础数据库、网格数据库、网格移动信息系统、“网格化”社会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社会服务动态记录和统计分析系统7大信息系统, 全面、详细、准确管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等信息, 将每个事项的工作流程都纳入“采集上报—事件受理—事件分转—指挥派遣—处置反馈—归档”六步闭环结构, 形成了“天上有眼、地上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如今的慧泽社区社区干部群众会有一种切身的体会:网格化管理带来了明显变化:通过加强社会管理,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加强社会服务, 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通过加强社区治理, 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引领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工作方向。实践证明,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统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 网格力量已成为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基础力量,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举。

三、网格化管理成效

一是基本实现了管理对象动态过程中的“底子清、情况明”。借助网格化管理系统, 及时有效掌握动态、了解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化解”, 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更加有效。基于网格化管理, 能及时有效动态掌握各类特殊重点人群的不同需求, 做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服务的科学化, 社会矛盾排查及时有效, 安全稳定得到保障。

三是精细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以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为最基本单元, 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形成干群结合、社群结合的工作格局, 促进了社区工作向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 从运动式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从政府一元管理向公众参与多元化转变。

8.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 篇八

一、网格化市管理模式及特点

网格化城市管理以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入手,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采用单元网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采集器,建立监督、指挥相分离的管理机制,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1]。

(一)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网格化城市管理是将城市管理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格单元之间的协调机制,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上报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再由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将问题派发给相应的政府部门或公共服务企业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监督中心则对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企业履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网格化城市管理以单元网格为基础,将网格内各种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称为网格化部件,将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所发生的事情称为网格化事件。网格化城市管理中既包括部件,也包括事件和人的行为。

(二) 网格化城市管理特点

我国较早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随后又有多批试点项目在多个城市(区)相继开展,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推行以来,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第一,明显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实现了传统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方向的转变,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第二,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的管理流程设计,有效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第三,新模式克服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制度缺陷和技术障碍,强化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做出了有益探索;第四,新模式实现了沟通渠道的双向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民主化水平;第五,通过新型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城市管理者的执法行为,促进了城市和谐[2-4]。

二、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信息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有绿地的网格划分、监督巡查方式和事部件梳理等。

(一)网格划分及监督巡查方式

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中,城镇绿地按照一定的原则被划分为一定大小的网格单元,形成不同层次的多级网格。依照管理对象的不同,不同属性的绿地的划分方法各不相同。如一般的公共绿地(如行道树、立体绿化等),应依据其行政属地、地理布局特征和易于管理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元,形成单元网格,并根据单元网格中事部件的数量,将若干个单元网格组合成一个责任网格;对于大型公园,可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管理区域划为独立的责任网格;对于病虫害监测则是把每个监测点的监测范围作为一个责任网格。

绿地的巡查监督方式应依据单元网格中绿地部件的数量来确定。公共绿地一般采用人工巡查方式,部件少的网格可以不单独使用绿地巡查监督人员,而由城管监督员一概负责绿地问题的发现、上报。如行道树,其栽种密度小,间距大,范围广,若单独指派人员负责发现一个区域的绿化问题,则会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而像大型公园这种事部件极多的场所,则必须单独派遣巡查人员来发现绿地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上报。在人口较集中的公园,或巡查人员难以到达的场所,可采用视频监控方式对问题进行快速发现。在城镇有害生物的监测上,可运用PDA等技术开发专业的有害生物采集系统,实现有害生物数据的快速采集[5]。

(二)事部件梳理

城镇绿地作为部件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范畴后,其事部件的确定就成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公共绿地这一部件,应包括乔灌木、花草、附属设施、道路和水面等多种绿地要素,其发生的问题各不相同,采取的养护、处理方法和处置标准也不相同。如行道树这一管理对象,专业上可分为树木、树桩和树穴等管理实体,对于这3个实体其处置方法、处理时限都不一样。树桩或树穴盖板设施的更换一两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对于行道树的补种则只能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因此,经过分析,在城镇绿地专业网格化管理中,把公共绿地、行道树、古树名木等管理对象深化为15个二级部件,54个网格化事件,为绿地管理工作的细化深入提供参考。实际运行时,所有部件还需赋予相应代码并设计相应的图例,按照实际位置把所有部件进行定位标图,建立属性信息数据库和地理编码数据库。表1列出了行道树、古树名木和公共绿地的二级部件划分和网格化事件。

三、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及作用

(一)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

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城镇绿地管理,其工作流程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1]。具体程序是:每个绿地网格由若干监督员负责(根据单元网格内部件数量来调配城管监督员和专门负责绿地巡查的监督员),对分管区域实行不间断巡视(城镇绿地根据其特性可确定每天巡视的时间,如6:00~18:00),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图文声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同时监督中心可以开通群众监督热线电话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和媒体的信息;监督中心得到这些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并将相关案卷批转到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性质,立即派绿地养护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专业人员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上报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即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核查,并收取核查结果,通过对两方面信息核实一致后进行结案,至此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结束。同时,这一处理过程将作为评价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具体流程见图1。

(二)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城镇绿地过去的管理模式中,绿地养护单位由于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监督检查的职责于一身,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发现问题后要由本部门来处理,发现问题越多,自身的工作量越大,造成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低下。基于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城镇绿地管理新模式将监督职能剥离出来,将问题发现、监督和处理的主体一分为二,各负其责、互动促进,使城镇绿地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克服了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等弊端,真正建立了城镇绿地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了绿地养护质量,更好地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休闲和景观功能,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应用实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规划、筹备、建设、配套的全过程中也应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而且世博会的生态、环境建设依托网格化管理的科技手段,贯穿于城区各个环境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此次世博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改善公共绿化面貌为目标。结合网格化的推广应用,摸清绿化林业底数,完成了80公顷街道的绿地升级改造、内环线内10万株行道树及其配套设施的更新改造。按网格化管理要求,完善了绿化管理的部件、事件的标准规范。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依托信息化、网格化手段,建立全覆盖的绿化养护管理应急联动机制。例如,宝山区实施网格区域定点监测“绿、黄、橙、红、黑”五色环保预警模式。对各网格内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信访矛盾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测评。该网格化管理模式自推行以来,占宝山区总面积36.7%的网格区域的环境陆续得到了改善,大大提升了宝山区的环境质量[6]。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强化我国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城镇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范畴,成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内容之一。由于城镇绿地本身的属性,构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必须依据相应的原则建立在与绿地管理相符的基础上。构建城镇绿地网格化管理系统,着重解决绿化专业管理的问题,既是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拓展应用,更是对城镇绿地专业化管理的深化,是绿地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1):142-148.

[2]陈先毅,施倩.对数字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6(1):76-80.

[3]阎耀军.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76-79.

[4]姜爱琳,任志儒.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6):222-223.

[5]刘书华,杨晓红,蒋文科,等. 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3 , 19 (4) : 147-150.

[6]城市网格化管理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J].中国城市经济,2008(9):47.

9.社区网格化工作计划 篇九

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努力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化为依托,以社区管理为主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使社区在改善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依托现有的社区信息平台,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将社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作为社区服务的基本单位。在每个网格区域内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的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在年底对全社区实行网格化全覆盖。

三、工作步骤

(一)学习网格化管理知识,合理设置网格。

要通过对有关网格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限清晰”的要求把社区划分为五个网格区域。

(二)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共驻共建的思路,以“两委”成员、居民小组长、户长为主体,建立社区网络化管理组织体系。社区网格化管理试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网格责任人承办民政、计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务,协办党建、创建、综治、安全生产等工作任务,负责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等问题的处理,在履行好网格工作责任的同时,对中心工作服从调度、协作;社区受理中心由社区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社区事务的综合、分析、初审、公示、调处问题等。

(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制度。

强化网格责任人责任意识,要求做到成为发现、受理、处置、报告第一人。推行“错时工作制”,坚持每天到网格巡查一次,“在网”时间要达到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入户调查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方法,严格保守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和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努力做到每家每户基本情况及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三知”;辖区就业情况、重点人员情况、困难群众状况“三清”;辖区基本概况、社情动态、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三掌握”。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实现网格精细化。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王华书记任领导组组长,刘明友、范桂菊任副组长,成员有张艳砚、王浩、朱静,负责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精细化。以网格为依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网格团队准确搜集群众基础数据,及时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做到有目的性的为老百姓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对网格的无缝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10.湖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汇报 篇十

——大冶市东岳路街道办事处湖滨社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街办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社区被定为全处网格化管理试点社区。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社区进一步创新基层社区管理模式,实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规范办公场所。保证办公条件,规范工作场所是搞好网格化管理服务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我社区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入近十万元对办公楼进行装修改造,开辟了建筑80余平米的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站,并为每个网格员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等。确保了采集信息及时录入,文件资料有处存放,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工作场所。

二是合理划分网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是搞好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为确保网格管理不漏区、漏户、漏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分布现状,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要求,我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员担负250-300户、约800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及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实现社区全覆盖。

三是制定管务制度。为了更好的履行各项服务职责,社区制定了网格管理站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网格员工作制度、网格员走访制度、网格员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一一上墙。同时,为了使网格管理员深入了解所辖对象的详细情况,社区实行“一日双巡”制度,即网格管理员每天上、下午至少在网格内各巡查一次;上午9点和下午4点半社区网格员与社区主管网格领导碰头,汇报工作情况及领取新的管理任务。

二、注重实效,扎实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组建工作团队。社区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了组织机构,我们以分配到社区来的12名网格员为骨干,组建了一支湖滨社区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将社区干部、党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都融入到网格管理服务中来,帮助专职网格员尽快地了解社区情况,熟悉社区环境,以便她们更快更好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二是开展日常工作。网格管理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录入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信息,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形成文字、图片等信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社区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规划和工作纪律,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

三是搭建信息平台。自去年11月底网格管理人员到位后,我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参考社区计划生育台帐,建立了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制定了湖滨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口信息表。表中详细记载了辖区每户人口基本信息、生育状况、身体状况、是否办理医保等等,还标明了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4050人员、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情况,做到了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三、创新方法,打造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格局

一是调动居民积极性。社区统一制作了网格员服务公示牌,并悬挂在网格员负责的区域内,网格员工作职责及联系方式一目了然居民发现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与网格员联系。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居民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持和认可,使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来。

二是网格员练好内功。具体是做到四个百分百,即:对所辖片区每户居民基本情况做到100%了解;对所辖片区重点弱势群体做到100%关注;对所辖片区重点稳控和帮教对象做到100%掌控;对政府最新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和宣传。

11.关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城市管理;网格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网络化城市管理属于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来进行城市管理,最开始是在北京东城区进行实践,这种模式很好的革新了城市管理的概念,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因特网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等等,通过资源的整合以及协同利用,强调城市电子政务专网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运用“3S”技术,实现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进行管理体制的建设时主要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城市信息采集系统,通过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来进行信息的处理,为建设数字城市提供了指导作用。

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构成及特点

(一)城市部件管理法。该方法首先需要将城市管理对象进行物化,同时进行地理编码,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地理坐标将其在网格地图上进行搜索,再通过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对应管理。并在进行相关勘察工作时可以将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对每一个对象进行合理的编号,便于查找,在进行编码时应该可以充分的体现城市部件的状况、名称、归属情况以及地理信息等等。

(二)网络组织构建。网格化的城市管理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主要就是很好的实现了监督和管理的分离,并且同时两个轴心共同建立整个网络组织。监督相部门的职责主要就是对城市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同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相关的评估;管理部门则主要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进行合理的指挥调度,从而用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内部评价体系。在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因为其内部具有可以进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所以与传统的城市管理系统相比,它可以建立比较合理的内部评价体系。每个不同的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出对应的考核指标和各自的评价指数,根据智能信息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三、网格化城市管理运行过程

(一)划分网格。通过网格,可以明晰城市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管理区域,科学配置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整个城市划分成多个责任网格,公共组件和事件均可以在网格内被量化,并实现定位,每个网格均参与其中。划分网格的依据:首先,要确定市有关部门,市,街道/乡镇,社区的管辖范围,尊重他们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边界,明确责任界限;其次,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监督,指挥和处置各类城市管理网格,在不同行业合理的配置管理工作量;第三在管理区下设进一步划分社区的常住单位和公共场所,网格责任人作为负责该单元格的主体,负责处理网格空间内的具体事务;最后,划分最小的网格单元,以此形成城市管理的空间网格化。

(二)管理要件。城市管理问题的描述由结合城市管理要件的网格完成,城市管理对象被定位在网格中,再进行分类,将城市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分成物件和事件两类,比如路桥、供水、供电、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广场、草坪公共设施以及广告等部分非公共设施,就是物件。污水排放、非法经营、违章搭建等,属于事件。网格化城市管理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对物件和事件进行编码,并给予编码进行针对性管理。

四、采用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成效

(一)建立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1、形成新的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

网格化城市管理很好的将监督的只能从管理当中分离出来,使得两个轴心各自运转,发挥着各自的功效,同时相互促进,是个整个城市管理系统的结构更加科学,很好的弥补了自身运动式以及被动、滞后的特点。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中更好的强调了政府厄服务职能,为社会公共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政府的行政审批以及处罚更加的科学合理,建立一种有效的长期机制。

2、解决管理责任不清问题

同时由于网格化城市管理将城市管理进行了很好的区域划分,更好的明确的责任,很好的讲责任落实到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多头管理以及扯皮的现象的发生。因为在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包括街道办事处以及政府部门都需要透过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接受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避免了因为职能不清或者是职能交叉带来的问题。

(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中对城市当中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了编码定位,通过城市管理的监管员进行日常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对应的进行报告,然后调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就可以很快的对发生问题的管理对象的空间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避免了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的扯皮现象,同时更是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对出现事件进行分类,上海某区的分类是分为5大类84小类事件,基本上涵盖了该区的所有出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以往的城市管理当中出现的盲区,使得城市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五、结束语

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管理科学有效结合的产物,其中还有需要的问题和需要不断改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在不断提高关键技术的同时,增强理论研究,对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喜,杨华,范况生.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6(04)

[2]张超,吴丹,范况生. 城市网格化管理[J].城建档案.2006(07)

12.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篇十二

1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背景分析

灵泉社区系宜春市中心城区组建最早的社区之一,创建于1986年5月。隶属灵泉街道,辖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有市军干所、中医院等7家驻片单位。拥有人口8200余人,2750户,流动人口500余人,将辖区划为10个网格,编号从13-22止;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配齐了网格员,其中专职网格员3个由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兼职网格员8名由社区干部兼任;社区党总支在网格内设有三个党支部,3个居民小组,共有125人。近年来,社区党总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牢记党的宗旨,团结社区党员、居委会干部,抓住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关爱百姓,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2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现实问题

灵泉社区网格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网格内居民办事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有便民办事大厅,但社区“两委”干部普遍素质不高、工作繁忙、各管一摊、工作缺乏有效衔接,居民反复跑腿、等人办事情况时有发生;二是网格内居民自治能力较差。作为老城区的中心地段,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近万人,人员流动性大且结构复杂,居民之间相对陌生、缺乏归属感,居民反映社区民意的渠道狭窄,参与网格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三是网格内社区共治力量单薄。社区治安形势严峻,各类问题易发多发,网格内需要关心、关爱的困难群众、空巢老人、低保对象等特定群体众多,背街小巷“脏乱差”普遍存在,网格内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共治力量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3 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为提高社区网格化治理水平、寻找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的,笔者抓住担任灵泉社区第一书记的锻炼机会,结合社区实际,提出并实践了“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载体”社区治理网格化新路径。

3.1 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龙头作用,有效整合网格化治理力量

为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网格化的龙头作用,成立社区网格化治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区党总支书记负总责、社区主任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强化社区“两委”干部的社区治理网格化的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与中心工作高度融合、无缝对接。以网格为单位,组建“帮帮团”、“跑腿办”、“圆梦队”、“议事会”志愿服务队,充分整合网格员、社区民警、卫生监督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等网格力量,加强共治力量。组建“帮帮团”,组织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小区开展政策宣传、网格巡查、矛盾纠纷化解、民情走访等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定期安排集中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圆梦队”,创建“宜春邻距离”网格党建服务微平台并以其为载体,由社区在职党员组成“圆梦队”对网格内居民提交的微心愿进行认领,帮其圆梦;组建“跑腿办”,为网格内行动不便的卧床在家的7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重度残疾人以及其他因特殊情况无法到窗口办事的居民,提供党费缴纳、老年证、80岁高龄津贴、农保、社保以及廉租房等经常性“代办服务”,上门入户办理相关手续;社区探索建立社区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的“议事会”制度,集体协商解决网格内环境卫生、邻里纠纷、民生实事工程、社区建设等相关事项。

3.2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行“网格清单”管理,切实提高网格化治理执行力

以网格为单位,主动对接群众的服务需求,实行“网格清单”管理。在区委、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针对网格内流动人口、重点人群、治安薄弱环节、安全隐患、空挂户突出现象、“两新组织”无证问题、出租房屋监管、居民诉求等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情况分类建立、细化分解,形成“民情单”、“代办单”、“心愿单”、“献策单”四种“网格清单”,同时以分级负责为原则,网格员负责处理小事、社区负责处理大事、街道负责处理难事。实行限时办结,网格员、社区、街道有及时互动,做到小事“日销周结”即当日登记、销号,7日内小结;做到大事“月销月结“即在登记之日起算,一个月内完成销号并进行小结;做到难事“季销季结”即在登记之日起算,三个月内完成销号并进行小结。

3.3 以信息化为载体,研发网格党建微平台,极大提升网格化治理现代化水平

灵泉社区贯彻上级精神、结合实际,自主研发以“互联网+网格+党建”为依托的“宜春邻距离”网格党建服务微平台。为打造“一站式”微办事,将便民服务大厅办理的党建、民政、计生、卫生、综治等40余项社区党务、政务、居务的服务项目纳入微平台向社会公布,居民足不出户即可知道相关的办事流程、责任人员及服务电话,既缩短了社区居民的办事时间又提高了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效率;为提供“邻距离”微服务,主动对接群众服务需求,依托“互联网”建立了020 (online to offline)(群众线上自助点单党群线下组团服务)互动机制,实行“电子走访”、“清单管理”;为创建“一刻钟”微生活,将辖区内的开锁修锁、管道疏通、电器维修、美容美发等20余项便民服务项目纳入微平台,通过“互联网”的聚集、放大效应和个体从业者热情地服务,既方便了居民,又繁荣了社区经济。

笔者认为作为中小城市宜春市的典型社区,灵泉社区针对网格化治理现状及问题,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社区网格化治理新路径,对提升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水平有积极意义,其“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与借鉴。

摘要: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以来中央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新部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的新要求,值得每个城市深入思考与探索。本文积极适应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新常态,以宜春市袁州区灵泉街道灵泉社区为例,深入调研、分析典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查找制约中小城市网格化管理发展的问题症结,寻找实现从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治理转变、提升中小城市网格化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治理,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包心鉴.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1).

[2]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调研组.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J].求是,2011(21).

[3]王名,杨丽.北京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2).

[4]池忠仁,王浣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1).

[5]竺乾威.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政府”到“网格化管理”[J].公共行政评论,2012(02).

[6]田毅鹏.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J].学习与探索,2012(02).

13.向阳社区网格化管理汇报材料 篇十三

——向阳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结合大城街道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向阳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工作机制。

向阳社区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构建

‘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将社区范围划分为6个区域网格,以网格化的方式,建立网格管理服务队伍,将社区每名工作者落实到每一个区域,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对党小组、志愿者、辖区单位进行整合,以片带面、以面带块、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划网格。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居民住宅区、辖

区单位分布现状,按照小区界线、楼栋分布将辖区合理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200-250户左右,人口约900人。

2、组团队。社区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

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了组织机构,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成立了各区域组织机构及楼长、单元长、志愿者、巡逻队等队伍。每网格由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与网格内综合信息员、社区党员、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社区治安巡逻队等共同组成网格管理队伍。

3、建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录入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信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的原则,网格责任人对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形成文字、图片等信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上报。社区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规划和工作纪律,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

4、采信息。积极探索,了解网格内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以及服务需求,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并在各楼栋建立网格分布图,标清单元网格的责任人、责任范围、户数、人数、党员数、及各类弱势群体信息,建立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4050人员、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等群体重点服务对象档案,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5、明责任。社区工作者(网格长)负责网格内综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包括责任网格内的计生、低保、民政、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信息的综合摸底归档,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要求每周对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与业务对口专干交接。对有关民生民情进行分类记录,解决一件注销一件。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进行分类处理。一般性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由网格责任人和社区协调处理;紧急性工作或社区不能独立办理的,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街道,并现场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网格内其他成员负责提供居民动态信息收集上报、社情民意调查、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矛盾排查、矫正帮教等。全面准确地登记网格内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动态情况。

6、优服务。一是实现服务精细化。以网格为依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在掌握大量详实信息的基础上,做到有针对性的为群众释疑解惑,有针对性的预测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对网格的无缝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二是实现服务多元化。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日志,将划定的每个片

区资料制成‚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平安和谐服务队联系卡,发放给辖区居民。联系卡上有包片干部的联系电话,居民有事就可以打电话,社区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到信息并及时化解问题,对辖区的平安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在每个楼院小区内设有单元长、楼栋长的照片和联系电话,社区咨询服务电话,社区QQ群。这样,居民有困难有问题向社区反映,方便了群众和社区的联系,增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建立了‚社区网络会客厅‛腾讯微博,这个微博的开通给我们创建了一个对外宣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向外界传递社区开展活动的信息、新闻和各类纠纷咨询等。对大家在微博上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责任制,各网络负责人在第一时间作出答复,提供解决方案。拓宽服务渠道,通过发放网格员联系卡等形式,使服务全方位。网格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全面和重点的关系,对特困对象和弱势群体,落实专人联系帮扶,把解决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结合起来。三是实现服务综合化。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将辖区单位工作人员吸纳到社区网格中,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使社区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公益活动等形式形成统一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实现服务制度化,充分利用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将社区义务巡逻规范化,要求综治协管员每日在社区居民小区、重点路段进行治安巡逻,对有技防措施的单位和居民小区,定期查看监控系统记录,并监督负责人安排专人24小时查看监控录像,及时准确的收集、反馈信息。

目前,我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经费严重不足;2技防无法落实;

3、信息平台建设硬件设施不足。

上一篇:关于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下一篇:医院CT科2013上半年工作总结